《留青竹刻》阅训练题及答案(共8篇)由网友“zdy999”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留青竹刻》阅训练题及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留青竹刻的阅读题以及答案
留青竹刻的阅读题以及答案
留青竹刻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善于用竹的民族之一。
以竹作为艺术创作的基材,其起源可追溯到古代。鲁班削竹为雀,可见当时已有竹刻。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彩漆龙纹竹勺,纯熟地使用了透雕和浮雕两种技法,这是现存最早的竹刻出土文物。竹刻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艺术,时间在明中期,至清代出现了翻簧竹刻和留青竹刻两种流派。前者是将毛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留下一层竹黄,经煮、晒、压、胶,镶嵌在木胎、竹片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刻纹饰;后者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筠(青竹皮)作为雕刻图纹,然而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地,故名留青竹刻,也称皮雕。
留青竹刻所用竹材是按特定要求精选的毛竹,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竹青层变为淡淡的米黄色,洁净细腻,近似琥珀且比琥珀更雅致。竹肌贴近竹青的薄薄的一层则变成赭色,作为底色与米黄色的竹青相互映衬,和谐自然。竹肌历时越久颜色越深,图纹部分的竹青却淡雅如初,脂润如玉,越显古雅隽美。留青竹刻作品大都用宽3寸、长8寸的竹片刻制,称之为臂搁(原为习字搁臂之用,后为书案重要装饰),亦有直刻于竹制笔筒、扇骨上的。
一件上好的留青竹刻,需要精选竹材,竹刻材料选用竹龄3年左右的毛竹为佳,采集时间以严冬为上。竹材应表面光洁平整,无斑,节疤小,节距长,竹筒圆,一般选阴山背后的毛竹。毛竹粗大,竹筠厚实,所制器物既牢固又美丽大方。竹材易裂变、形变、霉变,常先以沸水煮泡,这样处理后的竹材表面青筠洁白如玉、色如凝脂。处理后的竹材应待其慢慢阴干、性能趋于稳定后方可使用。
竹刻艺术是用刀的艺术。留青竹刻一般有如下步骤:一是整形。将竹材制成长方形的臂搁、各种形态的挂件及笔筒等各种形状,再用砂纸将其侧面和内面打磨光滑。二是描图。在书画稿的反面衬复写纸,用小号圆珠笔或铁笔将书画稿描印竹面。三是修改。揭去描好的稿纸,然后对照原图将复印稿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有书画能力者可直接在竹上作画。四是切边。切边的角度分垂直、倾斜、弧形切边等。采用何种切边法要依据书画的力度、气质而定,重则深,轻则浅,注意笔划的重叠、笔势的断续、笔意的连贯等。五是铲底。书法作品的铲底是在同一层面的铲刮,要求笔划的边缘流利、挺刮、清爽,底面留青均匀、平滑如镜,竹筋通直;绘画作品的铲底,则要根据笔墨的浓淡、深浅、虚实、层次来决定竹青的全留、多留、少留或不留。如此,一件竹刻艺术品即顺利完成。
留青竹刻是特有的一种雕刻艺术,它与玉石雕、象牙雕、米雕相比,具有简朴、品高、雅致的艺术特色。简朴主要指材料和处理方法的朴素、简洁,竹材价廉易得,我国有丰富的竹材资源可供采用。竹刻艺术品完成后不须敷色、上漆,有自然之趣。品高指竹刻作品的艺术价值高于一般工艺品。竹刻的.品高体现在竹刻技艺高超和创作的难度之高,《古玩指南》有竹刻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之说。雅致则指竹刻艺术品是书画艺术在竹皮上的再创造,深爱文人雅士喜爱。竹刻发展史上常有文化修养较高的艺术家涉足,使竹刻由工匠刻制走向文人刻制,使竹刻艺术品的题材选择、情趣追求、刻制技法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留青竹刻被誉为艺苑中的兰花、水仙,其气质、情趣自成一色。
阅读题:
1、就本文来看,中华民族善于用竹创造艺术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2、一件上好的留青竹刻要经过哪些环节,请根据文章内容,用四字短语补写出来。(3分)
( )→( )→整形描图→( )→铲底完成。
3、留青竹刻被誉为艺苑中的兰花、水仙,其气质、情趣自成一色,具体说说其中的原因。(3分)
4、苏州以刺绣闻名,宜兴以紫砂著称。阅读下面材料,联系上文,说说你对常武地区创建特色文化的设想。(4分)
明末清初,常州府江阴县人张西黄留青竹刻造诣颇深,人称留青圣手。至近现代,留青竹刻群体主要集中在常武地区,人称延陵派。
武进以徐素白为代表的徐氏刻竹世家被称为留青竹刻第一家。武进鸣凰镇被誉为竹刻之乡。
今日常武地区有留青竹刻群体数十人,徐氏竹刻专著四册已成为竹刻爱好者学习、临摹的主要蓝本。
参考答案:
1、历史悠久,工艺多样,做工精细,艺术价值高。3分,共四点,答对两点1分,三点2分,四点3分,意对即可。
2、精选竹材、煮泡阴干、修改切边。3分,三点,每点1分,一、二点意对即可。
3、材料和处理方法的朴素、简洁,艺术品有自然之趣;竹刻技艺高超,创作的难度高,艺术价值高于一般工艺品;是书画艺术在竹皮上的再创造。3分,三点,每点1分,意对即可。
4、加大宣传常武地区留青竹刻的历史与文化;重视现有的竹刻艺术,扩大常武竹刻的知名度;引导更多的人参与、研究留青竹刻。4分,要根据材料和文章提出进一步发扬竹刻艺术的具体途径,一条途径2分,得满4分为止。
篇2:《留青竹刻》阅读答案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善于用竹的民族之一。
以竹作为艺术创作的基材,其起源可追溯到古代。鲁班削竹为雀,可见当时已有竹刻。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彩漆龙纹竹勺”,纯熟地使用了透雕和浮雕两种技法,这是现存最早的竹刻出土文物。竹刻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艺术,时间在明中期,至清代出现了“翻簧竹刻”和“留青竹刻”两种流派。前者是将毛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留下一层竹黄,经煮、晒、压、胶,镶嵌在木胎、竹片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刻纹饰;后者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筠(青竹皮) 作为雕刻图纹,然而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地,故名“留青竹刻”,也称“皮雕”。
留青竹刻所用竹材是按特定要求精选的毛竹,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竹青层变为淡淡的米黄色,洁净细腻,近似琥珀且比琥珀更雅致。竹肌贴近竹青的薄薄的一层则变成赭色,作为底色与米黄色的竹青相互映衬,和谐自然。竹肌历时越久颜色越深,图纹部分的竹青却淡雅如初,脂润如玉,越显古雅隽美。留青竹刻作品大都用宽3寸、长8寸的竹片刻制,称之为“臂搁”(原为习字搁臂之用,后为书案重要装饰),亦有直刻于竹制笔筒、扇骨上的。
一件上好的留青竹刻,需要精选竹材,竹刻材料选用竹龄3年左右的毛竹为佳,采集时间以严冬为上。竹材应表面光洁平整,无斑,节疤小,节距长,竹筒圆,一般选阴山背后的毛竹。毛竹粗大,竹筠厚实,所制器物既牢固又美丽大方。竹材易裂变、形变、霉变,常先以沸水煮泡,这样处理后的'竹材表面青筠洁白如玉、色如凝脂。处理后的竹材应待其慢慢阴干、性能趋于稳定后方可使用。
竹刻艺术是“用刀的艺术”。留青竹刻一般有如下步骤:一是整形。将竹材制成长方形的臂搁、各种形态的挂件及笔筒等各种形状,再用砂纸将其侧面和内面打磨光滑。二是描图。在书画稿的反面衬复写纸,用小号圆珠笔或铁笔将书画稿描印竹面。三是修改。揭去描好的稿纸,然后对照原图将复印稿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有书画能力者可直接在竹上作画。四是切边。切边的角度分垂直、倾斜、弧形切边等。采用何种切边法要依据书画的力度、气质而定,重则深,轻则浅,注意笔划的重叠、笔势的断续、笔意的连贯等。五是铲底。书法作品的铲底是在同一层面的铲刮,要求笔划的边缘流利、挺刮、清爽,底面留青均匀、平滑如镜,竹筋通直;绘画作品的铲底,则要根据笔墨的浓淡、深浅、虚实、层次来决定竹青的全留、多留、少留或不留。如此,一件竹刻艺术品即顺利完成。
留青竹刻是特有的一种雕刻艺术,它与玉石雕、象牙雕、米雕相比,具有简朴、品高、雅致的艺术特色。“简朴”主要指材料和处理方法的朴素、简洁,竹材价廉易得,我国有丰富的竹材资源可供采用。竹刻艺术品完成后不须敷色、上漆,有自然之趣。“品高”指竹刻作品的艺术价值高于一般工艺品。竹刻的品高体现在竹刻技艺高超和创作的难度之高,《古玩指南》有“竹刻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之说。“雅致”则指竹刻艺术品是书画艺术在竹皮上的再创造,深爱文人雅士喜爱。竹刻发展史上常有文化修养较高的艺术家涉足,使竹刻由工匠刻制走向文人刻制,使竹刻艺术品的题材选择、情趣追求、刻制技法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留青竹刻被誉为艺苑中的兰花、水仙,其气质、情趣自成一色。
篇3:《留青竹刻》阅读答案
1、历史悠久,工艺多样,做工精细,艺术价值高。3分,共四点,答对两点1分,三点2分,四点3分,意对即可。
2、精选竹材、煮泡阴干、修改切边。3分,三点,每点1分,一、二点意对即可。
3、材料和处理方法的朴素、简洁,艺术品有自然之趣;竹刻技艺高超,创作的难度高,艺术价值高于一般工艺品;是书画艺术在竹皮上的再创造。3分,三点,每点1分,意对即可。
4、加大宣传常武地区留青竹刻的历史与文化;重视现有的竹刻艺术,扩大常武竹刻的知名度;引导更多的人参与、研究留青竹刻。4分,要根据材料和文章提出进一步发扬竹刻艺术的具体途径,一条途径2分,得满4分为止。
《留青竹刻》阅读答案与原文以供同学们阅读、练习和参考,希望《留青竹刻》阅读答案对大家的练习有所帮助!
篇4:留青竹刻阅读答案
①“江南”自古以来,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生命的概念,在这一文化生命中有一个不变的意象,那就是竹。在江南地区保留至今的上百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不少都与竹有关。常州的留青竹刻就是其中的一种。
② A 以竹作为艺术创作的基材,其起源可追溯到古代, B 鲁班削竹为雀,可见当时已有竹刻。 C 竹刻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时间在明中朝,至清代出现了“翻黄竹刻”和“留青竹刻”两种流派。 D③“留青竹刻”也称为“皮雕”是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竹皮上雕刻图纹,然后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底。
④一件上好的留青竹刻,竹刻材料选用3年左右的毛竹为佳,采集时间以严冬为上,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竹青层变为淡淡的米黄色,洁净细腻,近似琥珀或比琥珀更雅致。竹肌贴近竹青的薄薄的一层则变为赭色,作为底色与米黄色的竹青相互映衬,和谐自然。竹肌历时越久颜色越深,图纹部分的竹青却淡雅如初,脂润如玉,越显古雅隽美。
⑤留青竹刻是特有的一门雕刻艺术,它与玉石雕、象牙雕、米雕相比,具有简朴、品高、雅致的'艺术特色。
⑥“简朴”主要指处理方法的朴素简洁,竹材价廉易得,我国有丰富的竹材资源可供采用。竹刻艺术品完成后,不须敷色、上漆,有自然之趣。
⑦“品高”体现在竹刻艺术之高和创作难度之高。留青竹刻之难为竹刻艺术之首,毛竹表皮的厚度一般只有0.1毫米,相当于一张办公用纸,但在竹刻师手中却是片“宽阔”的写意空间。最绝的是,表现山水、花鸟作品中深浅过渡,也得在竹子皮0.1毫米的范围内,刻成不同的薄厚。留青竹刻还力求“一刀到位”,从线条的完整、流畅,到整幅画面的神韵,均取决于此。如果力道中断,两刀刻一条线,就会明显凌乱。
⑧《古玩指南》有“竹刻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之说。留青竹刻可以演绎名家书法,再现花鸟鱼虫的灵动,甚至还能表现云雾山水的朦胧,被誉为艺苑中的兰花、水仙,其气质、情趣自成一色。
14、文章第一段提到“竹“的形象与文化密切相关。除了竹以外,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还出现过哪一个富有文化意味的植物形象?请按要求填写以下表格。
植物形象 材料篇目 文化含义
竹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象征清正坚韧的品格
(1) (2) (3)
15、请在第二段ABCD四个位置中选择最恰当的一处填入下面这句话,并说明理由。(4分)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彩漆龙纹竹勺“,纯熟地使用了透雕和浮雕两种技法,这是现存最早的竹刻出土文物。
选择:
理由:
16、第⑦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说明方法,它直接说明了____ ___,
结合上下文又说明了(4分)
17、请联系全文内容概括留青竹刻的雅致体现在:(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8、以下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江南“自古就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文化生命概念。
B.留青竹刻的出现标志着竹刻终于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C.刘青竹刻用来打底的竹肌,其色泽会随时间产生变化。
D.留青竹刻的简朴主要表现为原材料的物美价廉。
参考答案:
14.示例:(1)莲(1分)(2)《爱莲说》(1分)(3)象征洁身自好的(君子)品格(1分)
15. 选择:C(1分)理由:这段文字是按时间顺序(1分)说明了竹刻艺术的发展/历史 (1分),这句话所举的例子是西汉时期的,处在春秋战国和明中期之间(1分),所以 应选C处。
16. 列数字作比较(1分,需两个都对)毛竹表皮之薄(1分)留青竹刻创作的难度 之高/留青竹刻所需技艺的高超(2分留青竹刻”1分,“难度高”或“技艺高超”1 分)
17. (1)(留青竹刻的)竹青层经特殊工艺处理,色泽古雅隽美。(2分)
⑵(留青竹刻)呈现出与书画作品一样的(清新)气质和情趣。(2分)
18. C(3 分)
篇5:《留青竹刻》阅读答案
1、就本文来看,中华民族善于用竹创造艺术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2、一件上好的留青竹刻要经过哪些环节,请根据文章内容,用四字短语补写出来。(3分)
( )→( )→整形描图→( )→铲底完成。
3、留青竹刻被誉为艺苑中的兰花、水仙,其气质、情趣自成一色,具体说说其中的原因。(3分)
4、苏州以刺绣闻名,宜兴以紫砂著称。阅读下面材料,联系上文,说说你对常武地区创建特色文化的设想。(4分)
明末清初,常州府江阴县人张西黄留青竹刻造诣颇深,人称“留青圣手”。至近现代,留青竹刻群体主要集中在常武地区,人称“延陵派”。
武进以徐素白为代表的徐氏刻竹世家被称为“留青竹刻第一家”。武进鸣凰镇被誉为“竹刻之乡”。
今日常武地区有留青竹刻群体数十人,徐氏竹刻专著四册已成为竹刻爱好者学习、临摹的主要蓝本。
篇6: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13元“遗产”
河南省(非实验区)凤仙草
①那一晚,女儿仅吃了小半碗饭,就放下筷子说:“妈,我有点不舒服,得去躺一会儿,你吃完先走吧。碗筷等会儿我来收拾。”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等我收完夜市回来,看到碗筷还在桌上摆着,才想到女儿可能出事了。
②我推开她的房门,看见她在床上躺着,满脸通红,眼睛眯成了一道缝,似乎睁开都很吃力。一摸她的额头,吓了一大跳,她的额头烧得像一团炭火。我说:“孩子,你发烧了,我们得去看医生。”她说:“不用,可能是感冒了,睡上一觉明天就会好的。妈,你去把碗洗了吧。”她的声音微弱,但还是强睁着眼,冲我笑了笑。
③我知道她是在敷衍我,因为一去医院就意味着花钱,她怕。“不行,得赶紧去医院!”我果断地说,然后开始找钱,尽可能地找。当我把所有能找到的钱连同刚从夜市上挣来的散币堆在床上清点时,危机感油然而生。我胡乱地将钱塞进口袋里,搀女儿上了三轮车。
④三年前,丈夫身患绝症离我们而去,我没有工作,只得在夜市摆小摊。那一年女儿还不到13岁。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发现她忽然长大了,开始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生活。
⑤我回头望了她一眼,看见她像一只受伤的小羊羔那样无助地趴在车斗里,眼睁睁地望着我。在女儿微弱的呻吟声中,我发疯似的蹬着三轮车,生怕耽误了她。
⑥女儿终于躺在病床上,挂上了吊瓶,我才松了一口气。医生说,眼下正流行病毒性脑炎,女儿的症状有些像,要待明天做了脊液检查才能确诊,今晚先做退烧观察处理。
⑦我的心又提了起来。夜深了,病房里就剩下我和女儿。女儿突然示意我靠近她,说:“妈,我感觉很难受,浑身都痛,和以往不一样。医生的话我听见了,我很有可能是脑炎,我怕是不行了……”
⑧“别瞎想,我肯定你不是的。”
⑨“妈,你听我说,”女儿突然严肃起来,很认真地说:“你记住了,家里床头柜的`下层,最里面靠右角,那里有一个小布包,里面装有一些钱,那是我攒下的,留给妈妈。”
⑩猛地一阵酸楚直冲我的鼻子,我的眼睛蒙眬了,
11第二天上午,经过检查,确诊女儿得的是一般性肺炎。当我把这个结果告诉她时,女儿一下就搂紧了我的脖子,搂得很紧。她还从来没有对我这样过,我们都哭了。
12回家后,我打开了女儿的床头柜,那里果然有一个小布包,里面是13元钱,全是角票。捧着那个小布包,我的眼泪又来了。
13事情已经过去三年多了,现在,女儿已经成了一名军医大学的学生。高考时,以她的分数可以进北大清华,但她的第一志愿就是这所大学。用她的话说是不用交钱还管吃管穿,能减轻母亲的负担。
14这些年来,我始终保存着女儿的那个布包,那是她郑重留给我的 “遗产”,13元,我只想永久地将它珍藏。
(选自《读者》第2期,有删改)
1. 文章为什么用“13元‘遗产’”为题?谈谈你的理解。(2分)
2. 母亲从夜市回来,一“看到碗筷还在桌上摆着”就想到“女儿可能出事了”,为什么?(2分)
3. 阅读下面描写女儿神态、动作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分析女儿当时的心理。(共4分)
(1) 她的声音微弱,但还是强睁着眼,冲我笑了笑。(2分)
(2) 当我把这个结果告诉她时,女儿一下就搂紧了我的脖子,搂得很紧。(2分)
4. 第13段说:“事情已经过去三年多了”,“事情”指什么?(2分)
5. 文章第⑩段 处省略了人物在此情此景下的表现。请发挥合理的想象,补写一段话。(要求有人物的语言或动作描写)(4分)
参考答案:
1.①13元“遗产”最能表现女儿的懂事、孝顺 ②凝聚了母女之间的亲情,最能突出本文主题 ③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出一点,意思对即可。2分)
2.①女儿说过碗筷她来收拾,现在却没有收拾 ②吃饭时女儿说自己不舒服(一点1分。共2分)
3.(1)努力装出自己病得不重的样子,不想让母亲为自己担心。(2分)
(2)为自己还能活下去而感到庆幸,更加珍惜母女二人相依为命的骨肉亲情(2分)(共4分)
4.女儿生病时给我交代13元“遗产”的事(2分)
5.示例:我抓住女儿的手,喊着:“孩子,你不会有事,有妈在,你肯定不会有事的!”女儿怔了一会儿,慢慢地,她攥紧了我的手,晶莹的泪珠,从她的眼角滑落(想象合理2分,有语言或动作描写2分。共4分
篇7:青团阅读题及答案
青团阅读题及答案
青 团
在童年里,我的手里满是一把把长在春昼里的甜草的蕊心,喉咙里却想正好咽下一些长在清圆荷叶上的水珠;我的怀里兜满了从秋天的高枝上摇落的野果,嘴里却又想着含一枚从冬日屋檐上垂下的冰凌。村子里不时升起的曼妙炊烟像动情的手绢在向我招摇,我知道定是谁家准备一些美食来抚慰我的无助。我一直心满意足地让这些细碎的幸福在心里穿行,等那些美食像小鱼一样游到我的面前——比如外婆的青团。
那定是一个雨天,外婆在河对岸呼唤我的母亲划船过去,她的手里是一只精致的竹篮。这条河,不宽,河面平静。母亲的篙在岸边一点,水中一拨,船便到了对岸。我坐在船头,像只小小的鸭子。
外婆的篮子里便是青团了。
青团的绿色是让人一见就会爱上的,以至于一往而情深。这种绿色,是把山间过于浓密的绿色变得柔和了,又把水底过于清淡的绿色变得稠郁了一些。它是一种有香气又有甜味的绿色,却不是自然界本身就有的。我的外婆需要到远处的野地里去,刈来一蓬蓬的初春的艾草,细细地切碎,用葛布滤出青绿的草汁来,然后敷上一层糖精粉,再糅进嫩白的糯米粉中,便有了青团。但这还不是真正的青团,须放到锅中,隔水慢慢地煮了,这时,绿色的山融化了,绿色的水凝固了,仿佛整个春天都溶解在这几个小小的团子中间了。揭锅的那一个瞬间,像极了最灵幻的那一阵漫天春风,将湿润田野中最馥郁的那一缕花香带了进来,沁人心脾,不经意间将春天的绝美挥发到了极致。
每年春来,我们都把采来的新鲜艾草交给母亲,然后跑到豆腐店老板那里去借葛布。她嘱咐一定要把做好的青团带几个给她吃吃。我们满口答应,却从来不曾记得。但第二年,老板还是愿意把葛布借给我们。我们这些孩子手里面拿着刚熟的青团,想跑到田野里去放风筝。我们悄悄地把贰分钱硬币上的“2”的数字改成了“5”,杂货店的老板带着憨厚的笑靥把“5”分钱收下来。于是我们就在田野上奔跑,就像风筝在天空中飞。天空一片蔚蓝,大地一片碧绿,那么的相似。我们从来都没有去分辨过哪里是天空,哪里是大地。
这个世界上果然没有不变的东西,所有的永恒都被研磨成了时间的粉。我们的永恒即使不被忘却,也会被另外的东西给覆盖了。
春天的雨还是不约而至,继续给河面戴上一层轻纱,漫溢出暧昧而朦胧的半透明来。但是我的外婆已经不在对岸了,外婆的竹篮也不见了。孩子们已经不在田间奔跑,因为他们的幸福被另外的`东西定义,而生存到了别的空间。我也就没有必要再去问杂货店的老板是不是还可以把“2”分钱的硬币当作“5”分钱收下。
但是,家家户户还是坚持在做青团。我的母亲早上去地里做农活,晚上就会带回一些艾草来。这些艾草上没有湿漉漉的露水,却满是凉凉的暮色一般。到了第二天,又更瘦了一些。我的母亲于是改变了青团的做法。
显然青团变了味道。春天变得多么含蓄啊,它藏到了一个角落里,或者是天空的一角,或者是大地的一角,我必须要细细地咀嚼才能体味。只是我母亲再也不能对我外婆说:“娘,我把青团带来了。你来吃一吃。”
(《青年文摘》有删改)
9.本文以“青团”为题,为什么在第一段中要写其他的食物?(3分)
10.指出下列句子中“幸福”指代的具体内容。(4分)
①我一直心满意足地让这样细碎的幸福在心里穿行,等那些美食像小鱼一样游到我的面前——比如外婆的青团。
②孩子们已经不在田间奔跑,因为他们的幸福被另外的东西定义,而生存到了别的空间。
11.分析“青团”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结构上的作用。(5分)
12.请对“我”这一人物形象作赏析。(4分)
9.(3分)童年时我对美食的向往;乡邻们为我准备美食的大方;引出下文外婆制作的美食——青团。
10.(4分)①我吃东西时愉悦以及乡邻的热情让我感受到幸福
②孩子童年时吃美食的快乐,在乡间自由奔跑的快乐,孩子们无忧无虑快乐的生活。
11.(5分)象征故乡村子里美丽的春天;象征淳朴美好的母亲、外婆以及乡人 ;象征我无忧无虑快乐的童年。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始终。
12.(4分)总渴望着乡间的美食,特别是外婆青团,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喜欢在田间奔跑,用自己改动的零花钱买风筝,是一个调皮喜爱自由的孩子;记得外婆青团制作过程,且爱吃青团,热爱山村春天,怀念外婆的孩子。
篇8:青团阅读题及答案
1.本文以“青团”为题,为什么在第一段中要写其他的食物?(3分)
2.指出下列句子中“幸福”指代的具体内容。(4分)
①我一直心满意足地让这样细碎的幸福在心里穿行,等那些美食像小鱼一样游到我的面前——比如外婆的青团。
②孩子们已经不在田间奔跑,因为他们的幸福被另外的东西定义,而生存到了别的空间。
3.分析“青团”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结构上的作用。(5分)
4.请对“我”这一人物形象作赏析。(4分)
★ 厚德录阅读答案
★ 《碑》阅读答案
★ 烈马青鬃阅读答案
【《留青竹刻》阅训练题及答案(共8篇)】相关文章:
袋鼠阅读训练题及答案2023-03-15
《给予的快乐》阅读训练题及答案2022-08-16
破阵子阅读训练题及参考答案2023-07-18
《王老四》阅读题答案2023-03-16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2022-08-26
《致网虫儿子的一封信》阅读训练题及答案2023-03-18
《蚂蚁居士》高三散文阅读题及答案2023-08-30
荣累之辨阅题题及读答案2022-08-15
核工记阅读答案2022-08-20
小学生文学常识题及答案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