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模式论文(共18篇)由网友“宫野志保”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也越来越深入和普及。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对大数据的利用和研究成为新的趋势。随着大数据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进行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也在推进。其中,构建新的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是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基于对大数据特征及内涵的剖析,探讨构建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架构和实现路径。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探索大数据对教学发展方向的影响,促进教育的公平,以及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方面的作用,是人们进行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的要点。在大数据时代下,其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能够利用技术和实现创新发展的人才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人才的培养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在这种状况下,高等教育继续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成为必然的趋势。在大数据环境下,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的融合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文章中通过对构建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实现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开展等方面来进行研究。
1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所面临的问题
1.1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
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的变革却没有取得相同速度的进步。目前,虽然信息化技术已经走进各个高校的课堂之中,信息化教学也在不断地完善。但是,目前的高校教学并没有真正实现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转变。许多高校只是将信息技术简单地应用于教学之中,而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并没有改变。在高校课堂之上,仍是以老师传授为主,而信息技术只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应用于课堂之上。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功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其在教学课堂创新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仍有待于开发。而目前的高校教学,由于受到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限制,其教学模式的创新并未实现较大的突破,现有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还有些不足,使得高校人才培养出现较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限制了人才的发展。
1.2高校教学评级机制较为单一
现在,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机制仍旧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通过课堂中老师的传授,进行知识的学习。同时,学校对学生教学效果评价的机制较为简单。另外,通过教学评价实现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改进的机制也不够完善。从根本上说,学校没有实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学评价对教学模式和教学体制进行改进,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不断推动教学水平提高等方面的任务。许多高校的教学考核模式仍旧是简单地通过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来强调学习的效果、评价的方法和评价的内容。而这种评价机制对学生需求没有进行足够的了解,评价机制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评价需求,评价所依据的信息也较为片面,使得评价结果信服力不足,且较为主观。
1.3传统教育模式根深蒂固
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使得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推进十分困难。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是“学”与“教”的关系。课堂之上,老师通过书本等教学工具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交流。而在课下,老师与学生的沟通更加缺少。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较为缺乏,老师不能很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无法将自己的问题传达给老师,造成师生之间信息的堵塞,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较少根据信息技术对教学的理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信息技术作为辅助的手段在课堂中运用,也只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无法实现通过信息化技术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的设计,从而起到推动学生夯实教学理念,加深教学知识的理解,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科学创新精神的目标。再者,学生长期处于这种教学模式下,会潜移默化地形成被动学习的思想,学习只是对于考试成绩的一种过程,而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失去长效学习和进行科研创新的动力。
1.4课堂教学出现“高科技,低效率”的现象
随着高等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实验,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投入不断增加。许多学校建立了信息教学中心和实验中心。但是,在信息化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高校由于缺少相关的人才和知识,使得教学的软、硬件设备缺乏管理和维护,从而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另外,在许多高校中,其信息化资源的投入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并不明显,信息化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虽然,我国教育资源在开放程度上不断地扩大,但是在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作用。
2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2.1坚持大数据驱动的基本理念
在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中,首先应该坚持大数据驱动的基本理念。在大数据基础之上,进行高等学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项重大的任务。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从教师、国家、学校等多个层面坚持大数据驱动的基本理念,推动改革的不断实现。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信息化技术不应该仅仅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根据目前教育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技术应该有发挥更大功能的作用。在大数据背景下,通过建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老师应该深入信息化技术的研究,掌握相关软件的操作,不断探索信息化技术和教学模式融合的方式和方法。另外,老师应该转变教学的理念,坚持用“数字化教学”的方法,推动数字化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在信息技术上对课程教学任务的研究,实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新发展。在学校方面,应该加强教学软件的开发和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资源维修和利用方面的知识,维持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较少教学资源浪费的状况。因此,相关的教学资源管理者应该不断加强教学资源的研究,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开发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有利于提高其学习效果的教学软件。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说,应该加强对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构建的支持力度。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切实推动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
2.2大数据支持个性化教育
在大数据环境下,进行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改革,给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大数据能够通过反馈、预测和个性化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大数据的帮助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平台进行学习。例如,翻转课堂和MOOC模式等,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讨论、作业以及实验等环节反映学习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包括学习的轨迹、学习的过程等,从而能够根据大数据的反映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满足其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信息资源的不断完善,大数据环境下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信息化和网络化技术,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不仅仅只局限于传统的教材。而大数据环境下,对信息和资源进行整合,使其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有利于资源的合理运用。
2.3构建信息化的教学环境
在信息化教学的条件下,学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能够保证教学资料可靠有效的条件下,构建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能够实现传统教学方式和网络化的教学方式相结合,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教学环境。在大数据环境下,利用信息化技术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计划,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另外,网络化的教学环境有其独特的教学优势。通过网上的学习的平台,学生可以尽情地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促进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应该不断加强教学信息的改革和研究,推动网络优质课程资源的不断丰富,实现跨校交流的开展,促进信息化教学下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2.4提高高校老师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
随着大数据环境的不断发展,建设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老师仍旧是教学中的重要因素,其对教学改革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大数据时代,老师是信息化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因此,老师应该不断加强其数据分析的能力,强化自身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如此才能够不断推动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另外,老师还应该不断增强利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推动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实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推动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3结语
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校进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成为教育改革研究的重点。目前,我国高校进行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仍面临许多的问题。例如,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等。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大数据环境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的对策。其中,可以通过支持个性化的教学,构建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提高高校老师数据分析的能力等,来不断推动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伟平,杨世伟.高校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1):103-106.
[2]裴涛.基于信息化理念的全新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3):105-106.
[3]赵靖岩,胡振波.大数据环境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34(1):92-95.
篇2:大数据信息化管理教学模式论文
大数据信息化管理教学模式论文
一、“天时、地利、人和”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1.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推进信息化成功的前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强调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部门针对信息技术引用于教育领域给予了政策和资金上的有力支持,这些必然因素和大环境保障了我校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学校秉承“让生活走进学校、让教育回归生活”的办学理念,以“生活教育”为引领,将最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融入细致务实的工作中,努力办一所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高质量高品位的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为现代教育教学指明了航向,奠定了理论基础,可谓是为我校的教育信息化推进提供了“天时”。
2.高质量的专业化配备为教育教学信息化奠定了基础学校已全面实现“三通两平台”的要求,裸光纤已经接入校园网络,无线网络覆盖全校;已完成同崂山教育云平台的对接,初步实现了同步课堂、资源平台共享、办公平台等教育功能。与学校合作的技术公司———时代智囊网络技术公司,立足于教育,服务于教育,凭借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丰富的经验与强大的科研实力,在业界获得了许多荣誉。高标准的硬件配置以及经验丰富的网络技术支持为教育信息化奠定了技术基础,可谓是为我校的教育信息化成功提供了“地利”。
3.精良的师资队伍为信息化教育教学提供了支撑学校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团队,教师愿意研究,有能力研究。教师人手一机,近年来通过班班通、未来教室、电子白板、计算机初步应用、网络安全及应用、微课软件等各类别教育技术培训,教师们的信息素养逐步提高,具备了综合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可谓是为我校的教育信息化成功提供了“人和”。
二、教育信息化在学校教育教学、后勤各方面全面推进
云平台管理系统建设工程目前,学校的云平台已经建设完成家校平台、教师管理、学籍管理、短信平台、教学资源、同步课堂、办公平台、站内信、校园一卡通、视频讲堂、学籍管理、语音作业等子系统。同步课堂通过视频编码器、高清摄像头和互联网实现家校实时互通、校内同步教、校外异地教研。学生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难度大、强度高的系统工程。用计算机管理来代替人工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使繁杂的学生管理工作变得轻松。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包含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一系列的管理工作,提供将已有学生信息数据按数据文件形式进行导入的接口,便于学生数据信息的系统初始化。校园一卡通储存学生的姓名、班级、照片等有效信息,芯片内可存诸学生的学籍信息、家庭信息、历次考试成绩、教师评语等档案信息,方便学校数字化管理。校园一卡通还可以根据学校智慧校园的建设需要,作为考试电子准考证、食堂售饭卡、图书借阅卡、校内消费卡、校车卡或公交车卡等,实现校园内外一卡通。教学管理方面可借助学生个人空间,提供学校信息通报,播报家庭作业、学生成绩、评语、奖励、处分,发送学生思想动态、在校表现、家长会通知、班级活动等功能。目前学校校园一卡通系统已经在云评价和图书借阅方面得到广泛使用。
2.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一线的广泛应用
(1)借助云平台建设语音作业系统口头作业的数据化管理。一二年级有较多的口头表达作业,如说算理、背古诗、看图说话、英语朗读等。这些不能落实在书面上的作业,教师的检查和指导非常困难。学校利用云平台,建立了语音作业系统。教师通过手机APP系统布置语音作业,家长、学生可以实时接收,学生通过手机的语音录播功能很轻松地完成作业并上传。作业评价功能促学生持续发展。语音作业系统方便快捷,可以实现作业的反复录制,系统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学生之间可以互相点赞,评选出优秀作业,达到激励、示范学生的作用。教师和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及时给予点评和指导。学生所有的作业和点评记录都会在平台中得到保留,可供随时查阅,为学生可持续的发展提供数据参考。
(2)建设“基于大数据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发展激励研究”系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大规模实施过程性评价,充分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教育评价面临的主要难题。学校基于“大数据”,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可穿戴设备,以手机APP、PAD、电脑为客户端,开发云评价管理软件,建立科学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发展评价体系。通过师评、互评、自评、家长评价等多元评价,全面采集、存储、传递、汇总学生学习生活过程的数据信息,并对评价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发展。其主要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更加全面科学评价学生,激励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此系统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关注学生成长历程,把日常评价、成长记录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全方位展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养,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二是引入“大数据”信息新技术,探索高效评价新路径。“基于大数据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发展激励研究系统”的建设是在学生评价领域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可穿戴设备,以手机APP、PAD、电脑为客户端,开发相应的软件,运用大数据的特色功能,通过对巨大数据的采集、挖掘和分析,对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和反思,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是注重发展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发展。此系统针对学生个体,通过分析学生个体数据,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及特长发展,实施个性化指导,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专题研究展。小学阶段评价最终形成一个个学生自身发展的数据资源包,为学生、家长、学校以及社会提供科学全面的数据分析,判断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成绩、爱好特长等,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提供指导,助力学生的`终身发展。
四是切实减轻评价负担,利于教育教学优化发展。采用此系统,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传送等都变得十分便利,减轻了学生重复上交评价材料的负担,减轻了教师复杂的评价记录工作,也减轻了学校整理、分析、存放等工作量,有利于三方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优化了教育教学。
五是评价与管理有机结合,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此系统把评价和教育教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以评促教,最终使学校管理工作科学化。学校把评价与学生学习活动、德育发展、社会实践等相结合,使评价逐步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同时,把评价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整理分析评价数据,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使家长的要求和期望更加适切,提升了家校合作的实效性,为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六是多元评价促教育公平,信息技术助建诚信体系。此系统关注学生成长历程,把日常评价、成长记录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参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变化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依靠互联网的公开性、资源的互享性和评价环境的保密性,公众监督落到了实处。此外,评价系统要求各评价主体在评价时必须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以链接附件的形式上传,保证了评价过程和结果的真实性,也有助于建立诚信的评级体系。
3.信息化在后勤管理一线的应用
(1)“电子营养师”———把好身体第一关如何让学生吃的更科学、更营养,学校基于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关于世界儿童营养标准和《青岛市中小学营养午餐规范》而自主研发成功了营养配餐软件,成为了我们的“电子营养师”。学生每餐里所摄取的营养和能量由这款软件进行检测和评估。软件菜单栏上有食谱制定、营养评价等多个菜单选项,里面有13大类食物细分成多道菜品,并且有学生所摄入营养元素的能量标准。管理员借助管理系统可以迅速测算出每道菜品的热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7种主要元素,以及硒、烟酸等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值,并且以一周食谱的营养摄入量做综合评价。学校每周五下午将下一周的菜谱放在网站上公示,并且将每天的食谱分析报告告知家长,以此科学地指导家长做好每一顿晚餐,这受到了家长的好评。“电子营养师”软件的开发应用,解决了很多学校无法配备营养师的问题,目前已在青岛市教育系统进行推广。国务院食安办、国家食药总局、国家疾控中心、全国人大等单位的领导先后来到我校调研,对于学校的创新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电子营养师”为全校学生的健康成长把好了第一关。
(2)“机器人厨师”构建智能化厨房学校将“机器人炒锅系统”与“电子营养师”软件相结合,建设智能化厨房。所有菜品经过电子营养师的精确测算,录入到机器人系统中。机器人按照设定程序,什么时候该放多少油,多久放葱花,应该加多少盐,每到一个操作步骤,都会亮灯提醒。不用非得大厨,只要按照提示操作即可。最关键的是机器人炒菜快捷、省力,翻炒、出锅、刷锅都替代了人工。
三、结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及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推进,如何大规模实施信息化教育,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和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状况是教育面临的主要难题。目前,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正朝着“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大步迈进,一个民主、开放、多元、现代的新学校正在各级领导部门的引领下不断成长。
篇3:会计实践信息化教学模式思考论文
会计实践信息化教学模式思考论文
[摘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充实会计实践教学,不仅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而且也是不断发展的社会急需具备信息技术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无法满足经济增长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的。本文就目前中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利用信息技术来拓展会计实践教学内容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会计;实践教学;问题;对策
0引言
会计学专业是中等职业学校开办最早的专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课程、实训体系已较为完整,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初中级财务人员。中职教育强调的是应用性教育,定位于“以能力为本位”,侧重实操性。但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手段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也暴露出信息化条件下实践性教学的严重问题。如学生熟悉账务处理系统,却不熟悉匹配的ERP或者销售库存系统;又如学生熟悉单机版的电算化核算,却不熟悉网页版的集中式会计核算模式。为了适应企业对于新型会计专业人员的需求,中职会计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学生的实践教学,将新型的信息应用技术融入传统的教学体系,强调学生对信息化相关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为现代企业培养新型实用型人才。
1基于信息化建设的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1.1缺乏整合信息化的完整、统一的实践教学体系
从中职教学的现状来看,指导思想仍然是传统的实践教学,未能整合或体现当前信息化对会计实践的要求。众所周知,中职教育是极其强调应用性的,因此,现代信息化不仅仅只是表现形式,而是融合于全部的会计实践之中。但反思中职实践教学的现状,这些方面做得还很不够。缺少综合性的信息化实训课程;会计教学理论略显陈旧,与现代会计电算化、信息化理论脱节等等。尽管一些中职学校对会计专业也在进行改革,但无非就是增加些科目、增加一些基础设施,但教学思路仍然是传统的“手工记账实践—会计电算化实践”,未能将信息化的思路贯彻到会计实践教学的整体过程。当前,大多数中职学校课程的开设一般只是单一类型的训练,训练的内容都是配套的教科书式教学,缺乏各学科的、多类信息融合式的综合性信息化实训,仅仅如此学习,培养出来的会计人员缺乏立足于岗位的职业能力、知识素养以及最重要的综合能力。
1.2会计实践教学理念科学性欠缺、内容仿真性差
(1)从我国目前的教学体制出发来看,在会计实践教学思想上,对会计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存在些许偏差,直接导致的一种结果便是“理论重,实践轻”的教学模式,即使存在一些会计实践类的模拟训练,也是粗浅的,更大程度是基于对于一些财务软件的基础性操作,缺少对财务软件、ERP软件等在企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软件的信息化应用教学,缺乏系统性的信息化素质提升训练。
(2)部分会计实践教学内容缺乏仿真性。中职教育培训的是社会、企业急需的各类人才,因此,实践性教学的环境“仿真”程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上手能力。而当前中职教学的实践状况决定了大多数学校无法完全模拟出切合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会计工作环境,导致学生在离开老师的讲授后,当面对存储大量账目、凭证等财务数据的新型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时无从下手,在毕业后,学生走向岗位后不能很快“上手”,总要经过一个很长的学习过渡期。
1.3会计实践教学信息化软硬件落后,教师信息化素质欠缺
(1)会计实践软件版本较低,且为侧重于核算型财务软件。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会计实践教学效果有一部分要取决于教学设施的完善程度。由于资金缺乏或者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学校教学设施的落后便给教学的内容以及手段带来了限制,例如Office发布了很久,某些学校甚至连Office都没更新,却还在使用着Office。如用友NC系统都在不断更新换代了,很多学校教学还在使用用友U8系统。当需要讲授先进的会计财务管理技能时,却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软硬件支持,从而直接导致培养出来的人员与企业的要求形成落差,难以满足信息化会计人才的需求。至于说更先进的ERP系统等,很多学校更是无法开展实训。
(2)部分中职教师对于基于信息化的会计实训缺乏足够的理论与实践支持。由于中职学校教职员工的特殊性,导致一些教师对于基于信息化的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畏难情绪。一方面是由于历史原因,教师的全面信息化财务处理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又疏于接触当前企业的实际工作要求,对于新的财务管理技术及信息手段不熟悉,滞后于会计领域的最新信息化技术,在讲授过程中,利用陈旧版本软件向学生演示财务管理软件的使用,或者对于较为前沿的信息化财务管理手段有意无意地进行了“回避”,以免涉及自身的知识空白。教师的信息化素质对于学生财务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影响就好比“土壤”与“树苗”的关系,土壤“营养欠缺”,树苗必然无法“茁壮成长”。
2基于信息化技术推进会计实践教学的对策
2.1以信息化为主线,建立全面统一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要形成以信息化贯穿会计实践教学的主要理念。在设计会计专业课程时,除必要的理论课程外,按照国家的教育政策以及创新的教学改革为基点,贯彻信息技术对会计工作者的要求,建立新型的课程体系。例如在课程体系中要增加信息技术类课程和实践综合模拟训练课程的比例,比如“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审计”“计算机网络”等,通过对会计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更新,及时跟进会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其次,在建立新型的课程体系以后,要对信息化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更新,可以将信息化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多层次,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思维,在实践过程中必须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财务管理技术,调整信息化实训在实践教学中的比例,提高学生对于新型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技术,保证学生素质与企业当前信息技术应用的一致性。
2.2改变教学思想,增强教学内容仿真性,应用信息技术教学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推动实践教学的多元化,目前网络发达,各种现代化教学工具数不胜数,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使用综合性的手段教学,例如手工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模拟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网络与本地手段相结合等等,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由理论到实际的转化。应坚持需求导向、教育先行、学用结合、自主创新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对象,分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教学工作,并及时了解会计工作的最新发展,避免出现专业课程的教育滞后于现实环境发展的现象。
(2)在实践教学方面要增强教学内容的仿真性,由于目前的企业财务状态基本都是信息化管理,教学必须以企业的需求为基点展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企业应用的信息技术培训,并模拟企业中财务管理案例,来训练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工作能力。将实践课程分为“基础技能—岗位实训—综合模拟—顶岗实习”的4层次教学体系。基础技能应该包括计算机使用基本操作训练、计算机常用办公软件培训等;岗位实训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财务管理、核算、账目计算等单项独立实训;综合模拟是以职业方向的不同将各项信息财务管理技术综合起来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综合能力;顶岗实习主要是让学生在企业的环境中实践学习企业应用的信息化技术,来提高自身的信息化财务管理技术。4个层次以梯形阶次向上发展,从而建立多层次的信息化实践教学体系。
2.3更新教学设施,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质
(1)一切的教学都基于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展开,而且实践教学尤为突出,为了满足教学的先进性,应该对落后的软硬件进行升级。为了更能增强实践教学的高效性,应该建立多功能、多层次、仿真高、内容全的会计财务实验室,配置多媒体教学系统、多种网络教学软件、各种实用性极强的财务软件以及各种模拟仿真工具。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与企业共建“会计实验室”,使教师能够更多地参与到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实践中,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尽快上手。
(2)会计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教师的信息化素质息息相关,必须狠抓教师师资力量的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质,比如可以不定期地开展信息技术的岗位培训,鼓励教师参与企业财务管理或介入企业财务顾问工作,提高教师信息化师资力量;在教师招聘中注重对教师信息化素质的考察;对现有在职教师的职位考察中加入信息化素质标准通过各种合理手段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会计实践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3结语
会计实践教学的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和完善会计实践教学的信息化需要长时间的改革、发展,而且伴随信息技术的革新,会计实践教学也得紧跟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可以肯定的是信息技术是会计实践教学的必备内容,通过由浅入深的、多层次的、多元化的会计实践教学改革,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为社会、企业输送有用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芳丽,隋建华,乔延芹.基于信息化视角的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4).
篇4: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下会计信息化论文
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下会计信息化论文
1高职学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方向
高职学校在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时需要注重人才的专业性,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会计知识基础,还要具备实际应中与会计相关的知识,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拓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对市场环境能够在会计专业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2提高高职创新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效果策略
(1)强化师资力量
当今高职学校的很多教师缺乏足够的会计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是导致当今高职学校毕业生与社会脱节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职学校需要聘请专业讲师在校内展开相关演讲,将会计信息课程与实际需求向结合,并对校内的会计教师进行教育培训,定期让教师与企业展开项目合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只有教师的专业性得到保障才能够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学生。另外,在新教师招聘的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具备企业会计工作经验的人才,使其在教学中能够针对社会需求对学生展开课程教育。高职学校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交流彼此的教学心得,共享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师间的互相成长。
(2)实行校企合作
高职学校培养的学生比较注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符合当今社会人才需求模式。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实习方向往往偏离专业,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大多时候实践时间过短,无法保证学生在实践中成长。为提高学生对会计信息知识的有效实践,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校企合作是目前常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企业中不仅能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有效利用,还能在企业实习中掌握有效的市场信息,尝试通过自己的理解做出判断,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及应变能力。学生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将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注意观察企业会计财务分析方式,熟悉企业会计操作流程。
(3)增加综合型实验课程比重
会计信息化时代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高职学校的课程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除会计学相关专业课程,其他一些课程更多的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随意设置的,从实际情况来看缺乏针对性,因此必须提高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尤其是与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相关的学科,在进行课程设计师要注重由基础到拓展的先后顺序,让学生首先学习基础学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综合型实验课主要侧重于学生对所学会计知识综合型模块知识点的进一步拓展及延伸,让学生将会计知识系统化,并结合相关知识的要点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进行实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情景教学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
(4)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满足现代教学需求,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创新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提高学生的事件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趣味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模式相结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的会计情境,并由学生以会计人员身份进行模拟,在课堂上实行生活化教学,对在企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情境再现,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让学生有效融入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3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企业纷纷改变传统财务管理方式,以便适应日益多变的市场环境。高职学校培养的人才为适应社会需求,必须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革新,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成为社会需求性人才。
篇5: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人才市场竞争激烈是当前我们的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就业难、工作难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最普遍的一种现象。为了更好的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就业环境中突出重围,一方面需要学生对自身的能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就需要我们的各大高校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据数据调查显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高速发展,社会对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目前各高校培养出来的会计信息化人才还远远不能够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量,同时还存在培养出的人才不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对当前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变革,积极的推动基于就业的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本文主要就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展开具体论述。
一、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实践,到具体的环境中去体验,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对所学的会计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同时提高[1]。但是,就目前来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社会实践机会少。一般院校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没有太高的要求,社会实践主要安排在学生即将毕业的这一年来进行。而学生由于即将面临毕业,需要对许多问题进行处理,所以也就相应的减少了社会实践的时间,或者是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高,造成了毕业社会实践成为了一种形式,丧失了原有的价值。(二)社会实践与就业导向的关联性较小。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很难找到与自己的专业对口的企业来进行实践,导致学生只能去一些专业不对口的`企业去完成实践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很难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发挥出来,所以也就很难体现出社会实践与就业导向的关联性。即便是一些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实践单位,这些企业也只是将学生当作了免费的劳动力,认为培养学生耗时耗力,所以把一些无足轻重的任务教给学生去完成。学生没有实际上手操作的机会,只能够在一旁进行观摩学习。不经过亲身体验也就丧失了社会实践的意义,学生的专业技能依然没有办法得到提升,严重影响了学校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三)社会实践缺乏现代性。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成为了最有价值的资源,如何搜集到高质量的信息成为一个企业的立身之本[2]。如今,会计领域已经实现了向现代化的过渡,会计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有所提高。然而我们各大院校的会计实践教学还是倾向于培养学生的手工记账能力,而忽视了会计信息化教学实践的重要性,没有对会计信息化实践给予充足的人力、物力支持。学生没有更多的机会去对计算机等设备进行实际操作,且缺乏专业化的会计信息化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造成了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学生毕业以后,到具体的工作单位中去对于各种会计软件的操作显得无能为力,还要重新花费时间去自己学习,费时又费力。
二、基于就业的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措施
(一)更新会计信息化教学观念。学校要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理念,对以往的教学实践模式进行更新,提升对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3]。只有教育理念更新了,相应的才会产生行为的变化。一是要将信息化实践教学方法融入到会计教学中来。除了对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外,还要增添信息化管理、会计信息技术、会计软件操作技术的等课程。二是要改变以往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要时刻树立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意识。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是教学任务的引导者,而不是教学任务的主导者。在学生进行会计信息化实践时,教师应该以引导为主,把具体的动手操作步骤留给学生去自主完成,切实的提升学生的会计信息化实践能力。(二)创新会计教学考评体系。由于我国的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所以对学生的考评主要以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评为主。这种考评方法即片面又缺乏科学合理性。用这种方法考评也是导致学生对会计信息化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要对当前的以成绩考评为主的考评方式进行革新,将学生在会计实际操作中的信息化操作技能以及学生的实践课程的实际表现融入到当前的考评方式中来,促进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的构建。(三)积极构建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校企合作模式。除了平时的课后会计信息化专业实践之外,学校还要积极的推动校企合作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去感知和学习,将实践的价值实现最大化[4]。由于企业在与学校合作的过程中,可能会估计到自身的经济利益,所以面对这一情况,学校要积极的充当好中间协调人的角色,构建双方互动交流平台,将学生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同时实现最大化。(四)打造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不仅仅要求教师要有专业化的信息实践技能,而且要求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够保证学生学习到更扎实、更丰富的专业知识。所以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教学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结语
通过对当前的会计信息化教学实践的探讨,我们也进一步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只有学校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改革,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够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化信息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杜俊娟.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J].财会通讯,,10:36-37.
[2]贾榕泉.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模式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18:109-111.
[3]汪升华.关于构建高职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10:380.
[4]王志亮.校企互动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商业会计,,23:105-107.
篇6:信息化教学与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论文
目前,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课堂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首先是学生普遍缺乏对英语课程学习的兴趣,因为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招生特点和教学方针,使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并且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大都是被动地接受着老师讲解的知识,师生之间缺乏广泛交流和互动。然后,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老师对于信息化教学理念的认知不够,老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基本上都是通过口语教学模式,针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讲解,针对英语考试例题,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1]。目前,高职英语的教材大多都是带有多媒体课件的,大部分老师认为在课堂上播放PPT就是已经实现着信息化教学,但实际上,利用PPT只是把原本在黑板上的板书内容投放到了投影仪中,导致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优点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教学,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趣,学生兴趣降低,从而影响了老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目前大部分英语老师的信息化教学技术的能力有待提升。高职院校中大部分英语老师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往往在一些信息化软件使用上具有一定的困难,从而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篇7:信息化教学与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论文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老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把信息化与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结合,使自身的教学任务与主旨保持一致,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信息平台,找出更多良好的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知识面[3]。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结合要讲解的内容与教学目的,对信息进行筛选,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英语重点与难点进行讲解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接受英语知识的能力,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从而使信息化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老师在设计信息化课堂时,需要把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信息理论作为导向,并根据高职英语的教学特点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作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为学生创建合理的情境,引导学生可以在情境教学中对英语内容进行理解和发散,使学生可以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进行有效学习,并且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化的英语学习资源。此外,高职英语老师在设计信息化教学模式时,要注意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努力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与信息化素养,在教学中对信息化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4]。英语老师需要熟练地掌握信息化技术与基础知识,通过信息化技术,丰富自身的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老师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挑选合适的教学模式,设计出使学生易于接受的,良好的教学内容,从而提升自身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在信息教学环境下,高职院校需要具有一支强有劲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想要创建一支强有劲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就需要具有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培养化环境。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注重信息化建设,从而创造出一支强有劲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以便于构建信息化高职英语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可以为英语教师提供信息化培训机会,创建激励机制,通过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使英语教师可以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和竞赛,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培养环境。
篇8:信息化教学与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论文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促进高职院校由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向信息化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推动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发展,使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新课改的要求。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并且其教育观念的更新速度较快,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有效转变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模式,转变以老师为教学主体的现状,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针对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探索。
篇9:信息化教学与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论文
4.1创建有效的学习情境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课堂中,老师需要激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想要激起学生的兴趣首先需要创建有效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英语的魅力,这样可以有效的激起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5]。例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会经常遇到“JobHunting”的内容,想要加强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使其可以丰富自身的相关经验,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查找一些有关“JobHunting”的材料,指引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facetoface的面试。在角色扮演中,老师可以扮演interviewer,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自我定位,并且还可以根据网络平台中的相关教学课件,给出一些面试参考,对学生进行self-introduction、Jobintention、Wagedemands等练习,在这个学习情境中,既可以提升学生对英语知识运用的能力,还可以增加师生、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并且还可以丰富学生日后的求职经验。
4.2创建自主网络学习的平台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想要充分的利用信息化技术,老师需要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学内容作为基础,为学生创建自主网络学习的平台[6]。在创建自主网络学习的平台的过程中,可以把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课前、课后。在课前,老师可以把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整理,形成一个导学案,上传到网络学习的平台中。例如,在学习Unit5ARoadtoYourFuture的时候,老师可以把该节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式以及语法进行整理,形成一个导学案,上传到网络学习的平台中,指引学生在课前对导学案进行认真学习。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课堂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然后通过树状体与列表格的形式,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制作成课件,并上传到网络学习的平台中进行对比学习。此外,老师还可以把相关课程的问题上传到网络学习的平台中,引导学生在平台中结合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与互动。
4.3创建信息化学习环境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老师可以坚持开放性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与主动权,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老师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老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工具,在网络中查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英语电影和歌曲以及杂志小说等等[7]。老师还可以在网络中查找一些有关国外的时事新闻和热点,这样可以通过视觉、听力,阅读等方式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加深英语教学的目的。此外,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老师需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通过合适的教学模式对其进行英语教学,针对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老师可以了解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为其制作适合的教学视频,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与学习能力。例如,老师在讲解Unit8Entertainment的时候,在准备课件时,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先在网络中查找一些相关信息和资料,并把收集的信息和资料进行合理,制作出有关的视听材料,利用这些视听材料,把不同的娱乐和影视类别对学生进行讲解,例如《加勒比海盗》《绿巨人》《复仇者联盟》等电影背后拍摄的故事。由于学生对这些电影非常喜欢,因此,老师在讲解电影的时候,需要结合教材中重点的词汇和词组,指引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用英语阐述出自己喜欢的电影和明星。想要使学生在课前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大致的了解,老师可以提前利用信息化手段,在网络中下载一些国外影视明星的视频,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学生们,也可以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寻找国外影视明星的资料。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并且还可以加深英语教学内容的层次。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必要的。目前,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还在发展的初期,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其有效地保证了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辅助高职英语教学,把信息技术的运用和英语实践教学进行有效融合,是对传统模式的一种创新,为高职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把信息技术和英语课堂教学进行融合,有效提升了老师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激起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通过信息化技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进行锻炼,加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媛媛.“互联网+”时代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J].海外英语,(5):75-76.
[2]张小莉.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J].疯狂英语(理论版),(2):105-106+117.
[3]谢海玲.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设计探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8(2):68-72.
[4]褚淑娟.基于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转变分析[J].企业导报,2016(3):148+120.
[5]贾志颖.基于信息化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8-60.
[6]张岩.信息化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与传统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对比分析[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36):99-100.
[7]王莉.刍议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科技展望,(9):16.
篇10:探索信息化条件下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论文
摘要:
信息化条件下的职业教育倡导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如何选择专业课程的教学组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分析当前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改进和选择,从教学组织上对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以其推进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
关键词:
篇11:探索信息化条件下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论文
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大多是任职教育的核心课程,是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信息化条件下,专业课程的教学应表现为职业教育的特色,体现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研究探讨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要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按照教学目标指向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组织展开课堂教学,以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
一、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缺失
目前,很多专业课程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到教员的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的教学实施,普遍使用的是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这一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这样的教学思想基础之上的,从本质上是知识灌输式教学,本质上没有改变,且方法单一、互动不够。这种教学没有体现出在两种基础理论上以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的知识灌输式的讲解接受模式,与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理念不相适应。
二、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选择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展开教学活动,在信息化条件下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在专业课程中,使传统的看不见的、看不清的设备的内部结构一目了然,平时和课堂难以呈现的场景和形式也可虚拟展现在学生眼前,这种技术的进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为专业课教学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统一,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统一提供了条件。而这关键是应该构建可行的教学基本模式。
1.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为手段
信息化条件下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直观性教学在课堂上很容易实现。直观性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尤其对于职业教育,要求教师用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形成深刻正确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信息化条件下直观教学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专业课教学必须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要按照职业教育教学的要求,通过大力开发多媒体资源,提高专业课程教学的质量。
2.基于小组协作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为组织形式
专业课教学目标应指向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应体现“教学做”相统一的教学局面。如何组织实施,可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协作学习就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学习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教师设计好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充分的讨论、动手实践等活动后,由小组回报成果,并通过同伴评价促进和加强对学习的自我责任,从中学生多方面的技能得以提高,又培养团结互助合作精神。这种组织方式,对于专业课程教学,既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实现了教中做、做中学、学做一体化的现代职业教学方式。
3.学用一致的“任务牵引式”教学模式为实施
任务牵引(驱动)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适合学习以应用和技能为主的知识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具体的的任务为中心,通过带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使学生完成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当然,必须紧贴岗位的专业训练需求,按学用一致的原则进行,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其基本模式是:课程教学内容以岗位的专业训练课目任务为载体,将相关知识内容融于课目任务中,在这一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在所学与所用间建立零距离通道。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准备实际场景和设备直观显现,以学生未来岗位实际应用课目任务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条件下,要按照教学目标指向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准备场景和教学素材,以学生未来岗位实际应用任务为主线,围绕岗位任务实行分组并展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现以岗位任务为载体融知识应用与专业知识于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为中心的现代职业教育观念,推进专业课程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李剑萍,魏薇。教育学导论。人民出版社,-02-01.
篇12:高职教育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研究论文
高职教育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研究论文
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带动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场所,无一例外地要顺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合理、有效地应用信息化教学。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探索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概述
1.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是把信息技术引入教学,以信息技术为支持来辅助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发展的教学。其基本点是教学所运用的技术和手段都是为教学服务的。信息化是重点,学生掌握着信息访问的主动权。信息化教学的本质是充分且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及手段,实现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转变的新型教学形态。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所学内容。
2.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使其有效地辅助教学,从而使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它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设计的核心是教学过程。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的研究
随着对信息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在教学领域也展开了对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的研究。三种典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如下:
1.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
英特尔未来教育是一个大型的国际教育合作模式,旨在将信息技术和有效的教学资源融入到现代的教学过程中,是国际范围内的教师发展项目。该模式抓住了学习者不满足于传统的学习方式,渴望以现代化的学习方式掌握实践技能的心理,引进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融入了有效的教学资源,形成了以学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吸引激励学生、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典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主要经过八个步骤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出发,通过制定计划、查阅资料、整合评价教学项目,到创建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反复加以修改进行信息化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组织、引领、指导的主导作用,强化了学生自主、创新、协作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学设计的核心是问题设计,因此,问题的设计是“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取得成败的关键要素。“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是较成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目前已经取得可观的教育成果,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方面。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单元计划不够精炼,教师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具备充足的教学资源支撑,否则教学过程无法进行。教育环境因素也制约着这种模式的运用。
2.WebQuest教学设计模式
WebQuest教学设计模式较规范地体现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念和结构,试图把传统封闭式与知识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开放式与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网络信息平台为基础,让学生在假定的情景中,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综合,对既定的学习任务做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它关注于学生如何利用所得到的丰富信息,并倾向于在分析与综合上为学生提供支持。WebQuest教学设计模式如图2所示,首先要求教师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的,即培养或提高学生哪方面的技能。根据教学目的,教师要选择一个需要创造性的或有多种解决途径的、并能体现学科综合性的任务主题。接下来需要学生搜索并整理网络中的相关资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必须适当地指导学生有效地利用并优化网络资源。然后,设计可行的、明确的具体步骤。最后,学生要呈现成果,相应的评价不受人员、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用网络模式展开。WebQuest教学设计模式的教学内容多样、追踪信息前沿、任务真实、合作性强等这些优点都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但也存在欠缺之处,比如形式化、模式化的倾向较重,实际应用的效果不明显,强调资源的引进而忽视了资源的应用等。
3.祝氏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祝智庭教授对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创建了一种新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模式,该种教学设计模式将评价修改贯穿始终,能够达到信息反馈及时、逐步修改完善、适时调整提高的目的,如图3所示。该教学设计模式的流程是教师首先分析对应单元的教学目标,根据分析的结果确定学生在学习中应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接着,依据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设计教学任务和问题设计,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潜能,唤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然后按照学习目标,教师查找选用合适的教学资源并设计好使用这些资源的要求,让学生在使用的时候方便快捷。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教师要根据单元内容、所要求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教学过程,最终达到学生的认知过程的目标。最后,教师要根据教学过程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根据方案设计教学模式,注明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临时问题的处理等。在上述八个环节中要反复评价修改,对教学设计不断完善,达到够用、适用、好用的目的。该教学设计模式主要是针对单元教学进行设计的,与课程教学设计相比每一环节更具体,为信息化单元教学设计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但其教学设计范围较小,应用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高职教育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1.高职教育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要求
首先,参考以上模式,扬长避短。以上关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是研究者们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的成果,提供了系统化和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模式,为教育者的实际教学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但这些模式的适用范围较广,缺乏针对性,因此,要把这些模式应用于高职教育,必须在结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细化。其次,以信息化手段辅助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大多数的专业课程以技术实践为主,因此,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不能喧宾夺主,使其成为实践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只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新颖,而忽视了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支撑作用。但是,如果能够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就可以更大地满足技术实践的需要。因此,高职教育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必须本着服务于实践教学的理念,以信息化手段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再次,对于高职教育的可行性。高职教育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要符合高职院校的实际,例如现有的信息化设备、硬件、软件等,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能大大超出高职院校的承受能力,并且构建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应符合高职教师所具有的或可提升的信息技术素质。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是否能够被教师有效地应用于信息化教学中,还取决于高职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高低。只有当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达到适宜的水平,才能保证信息化教学设计被广泛应用且富有成效。最后,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更新的速度迅速,因此,构建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要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更新,具有灵活性和先进性。关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并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构建符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2.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高职教育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应摆在核心的位置。因此,在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首先,要设计符合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的信息化教学情境。要尽可能地设计真实的情境,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或“问题”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因此,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运用图片、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设计出较为“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探索实践,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其次,教师要设计好信息资源。确定项目所需的信息资源,例如文字信息、相关图片、视频案例等,还包括需利用的网络、软件及相关的配套设施。提前准备好这些资源以后,课上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必要时还要做一定的指导,从而顺利地完成任务。再次,要注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提出问题”,还要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指导。例如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开展探究活动、需要遵循哪些步骤才能完成任务等,这也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之一。最后,教师要对学生和自身在各个环节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思,以便随时调整设计,使其适应学生和教学的需要,从而获得最理想化的教学效果。尤其针对学生活动的核心环节,要进行重点的评价与反思,并及时修改。这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总之,高职教育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的重点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的信息化实践教学。以电子课件、图片、视频、音频、动画、教学软件、虚拟情境等信息化的手段实现原本无法实现的实践教学,并且可以简化实践教学的过程。实践教学的环节和过程较为复杂的,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效地对整个过程进行简化。这样既可以提高实训的效率,又可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篇13:教学模式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一
案例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新药研发概论整合(中)药学专业的多门专业理论知识和政策法规,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特点,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案例讲解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关键词:新药研发概论;案例讲解;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新药研发概论整合了(中)药学专业的多门学科知识,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研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创造性的研究开发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该课程首先介绍新药研发的现状与趋势、思路与程序,介绍如何利用文献情报和市场情报等进行新药研发的选题、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
然后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发布的相关指导原则介绍新药药学研究、药理毒理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原则要求等,最后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介绍新药注册申报资料的撰写要求及申报与审批的规定,为学生打下药品及保健食品研究与开发的基础。
根据新药研发概论课程的特殊性,该课程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
结合新药研发概论课程的教学情况,采用案例结合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较为适宜。
1案例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介绍
1.1案例教学法
[1-3]案例教学法最早由哈佛法学院于1870年率先使用,即围绕一定的培养目标,把真实的情景进行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分析和决断的案例。
案例教学法强调教师在精心选择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代表性案例的基础上,具体讲解案例,在案例讲解的过程中将基本原理与方法融入其中,并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该方法一般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使用,比单纯的理论教学生动易学。
1.2任务驱动教学法
[4-5]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而提出的教学模式。
它将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变为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新知识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把教学内容蕴涵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轻松主动地掌握新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案例讲解结合任务驱动在新药研发概论教学中的应用
2.1教材选择
目前虽然有少数关于新药研发方面的专著,但由于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订,新药研究、药理毒理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指导原则相继颁布实施,
其他的政策法规也相应出台,这些专著的内容已经不适用于教学,又无更新的版本,造成教学上无教材可选择的窘况。
教研室根据多年的新药研发课程教学和实践经验,结合最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指导原则和其他相关政策法规,自编新药研发教材。
2.2教学准备
确定采用案例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班级,向学生介绍案例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和实施办法,从而帮助学生做好思想准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争取学生的支持和配合,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改革效果奠定基础。
2.3案例讲解
上课前一周教师先提出案例,并提出一些思考的重点和要求,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认真思考,有针对性地开展预习与准备。
在上课过程中,将新药研发的相应内容融合到案例中,这样学生既学习了基本知识,又学会了综合应用。
例如,在处方研究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的是处方前研究、处方设计、处方筛选和处方优化等研究方法和要求。
在实际授课时,教师将课程内容整合为一个案例:某个具体药物如厄贝沙坦分散片的处方研究。
首先了解厄贝沙坦有关关键理化性质如溶解性、粒度、晶型等,对厄贝沙坦生物膜的通透性,在生理环境下的稳定性及其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药代动力学性质进行了解。
同样,了解有关辅料的理化性质以及厄贝沙坦与辅料的相容性。
在此基础上,设计几个基本合理的处方,制成厄贝沙坦分散片,再根据厄贝沙坦分散片的性状、硬度、分散均匀性、溶出度等基本性能及稳定性筛选出较满意的处方。
在案例讲解过程中,适时地提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请不同的学生来回答。
由于学生进行了前期准备,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以上案例既学习了处方研究的方法和要求,又学习了这些方法和要求在新药开发中的具体应用。
经过实际教学发现,这种方法与单纯讲解学习内容相比,学生的兴趣高,教学效果好。
2.4任务驱动
2.4.1任务驱动教学步骤a.任务设计: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准备,查阅参考资料,结合教师和相关医药企业的新药研发,设计合适的新药研究开发任务。
b.任务实施:学生分成3~4人一组。
每组学生根据新药研究开发任务,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设计、撰写研发方案,模拟完成新药研发。
c.任务完成情况展示:学生在课堂上通过PPT展示新药研发方案。
d.讨论总结。
学生和教师针对各组展示的研究方案进行讨论和总结。
2.4.2任务驱动教学首先,任务要科学合理。
教师不仅要根据学时数来设计新药研发任务,还要兼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及当前的新药研发动态,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较好地完成或基本完成任务。
由于学生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任务,如果任务太难、太复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之内不能完成,或者学生不知道如何着手去完成任务,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敷衍了事。
如果任务脱离当前新药研发的实际,不仅完成任务没有什么教学意义,还同样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对于学时数比较多、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比较好的专业班组,可以给予比较大、较复杂的任务。
比如,根据当前临床需要、市场供应情况及国家的政策法规,学生自行选择一个开发项目,并完成所选项目的研究方案的设计、申报资料的撰写及申报程序的说明。
而对于学时数比较少或者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比较差的专业班组,可以给予比较小、比较简单的任务。
比如,完成一个新药开发项目的选题,并撰写选题的目的与依据;或者完成某个新药的处方工艺研究方案设计;或者完成某个新药药学研究研究方案、药理毒理研究方案的设计等。
其次,在任务实施阶段,小组成员间要分工协作,明确每个部分的主要责任人。
首先每个成员分头查阅文献,然后把每个成员收集的文献集中起来供小组成员共享,每个小组成员利用共享文献设计研究方案或撰写申报资料等,
然后由该部分的主要责任人综合每个成员的方案,通过小组讨论形成最终的方案,最后每个成员分头制作PPT,再由该部分的主要责任人综合每个成员的PPT,通过小组讨论形成最终汇报用的PPT。
在任务实施阶段,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协作要避免一个人只负责一部分,不管其他部分。
比如,一个成员负责查阅文献,另一个成员负责研究方案设计,再一个成员负责制作PPT,还有一个成员负责PPT汇报,每个成员都不管其他成员的事。
这种形式的分工协作,每个成员只能掌握某个方面的知识,在某个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不能系统完整掌握新药研发的整个过程。
在任务完成情况展示阶段即PPT汇报阶段,最好由研究方案设计部分的主要责任人来完成,因为该责任人对整个方案的来龙去脉比较清楚,能够把方案设计的理由及优缺点阐述清楚。
在汇报过程中,全班学生不仅要认真听,同时要积极思考。
汇报完毕后,向汇报的小组提问,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
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把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细化为具体的任务,学生通过分工协作完成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具体的任务和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性、探索式学习,锻炼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4: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处在当前的信息化大环境之中,现代社会对于会计人员的需求不仅集中在会计知识,同时还需要会计人员掌握良好的信息化知识,包括对信息化技术的使用效果、创新意识以及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但是现阶段我国会计信息化人才对于这方面的能力还较为缺乏,影响到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高校是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重要基地,当前高校在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模式,无法真正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的复合型和创新性人才。高校需要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确立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方向,坚持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原则,制定出适合当前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培养的会计信息化人才,不仅需要能够全面掌握专业的会计知识、经济管理知识、信息化技术能力,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较为突出的创新能力,这样的复合型人才能够有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3]。
篇15: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学校会计专业,能够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在培养会计人才的过程中,学校同时需要积极考虑到市场的现实情况,从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市场变化需求出发,培养起复合型的会计信息化人才。想要有效培养起会计信息化人才,为当前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大量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需要积极构建起良好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建立该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积极采用一些良好的方法[4]。
3.1不断强化自身的师资力量
学校在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过程中,需要有强大的师资力量作为支撑。教师是学生们学习道路上的重要领路人,如果教师们本身的教学理念较为落后,同时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够全面,将会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造成负面影响。学校需要配备整体素质较高、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理论素养较高的教师队伍,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使得学校开展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的教师,都是充分掌握会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教师,他们不仅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还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和知识素养。通过加强师资力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升学校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能力和水平[5]。
3.2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对会计信息化的教材进行不断更新
当前学校在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时候,可以积极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不断更新会计信息化人才的教材,逐渐形成自身的教学理念,这样能够对会计软件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能够深刻了解到企业的实际需求,从而将其纳入到自身的教学目标中,培养专业化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学校使用的会计信息化人才教材需要进行不定期的更新,这其中通过校企合作,能够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会计信息化专业整体的教学资源获得良好的更新和进步,提升学校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整体水平。在对会计信息化教材进行编写的过程中,可以积极采用一些大型的综合案例,将教学目标和社会需求进行充分展现,同时还需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配合,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全面了解会计信息化财务软件的具体操作流程[6]。
3.3不断提升综合性实验课程的教学比重
会计信息化人才需要在掌握全面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够有效为企业、部门的财务工作提供良好的帮助。学校需要针对综合性实验课程的比重进行不断提升,让学生们拥有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通常情况下,综合性实验课程主要是针对教学课程中的不同知识点、不同学科之间或者不同专业之间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综合,培养和提升学生们的知识整合能力和运用能力。通过积极开展综合性实验课程,能够让学生们不断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积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们通过在综合性的实验课程之中,能够对各项财务软件的实际使用不断练习,同时还能够针对不同角色进行有效的实践演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能够了解和掌握到会计信息化人员的实际工作任务和内容,从而积极有效地开展相应的学习[7]。
3.4积极使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
当前很多高校中针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视,在开展会计信息化教学课程的过程中,积极应用了多种先进的网络技术,让学生们积极投入到会计信息化的学习当中。学校还设置了专门的会计软件实验室,配备了较为专业的会计软件和程序,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练习的机会,学生们能积极运用到更多的网络资源。教师在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到网络技术的优势,将网络技术积极融入教学方式当中,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们充分交流的良好平台,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策略,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8]。
4结束语
会计信息化人才在当前社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够对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大幅度提升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开展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学校需要积极采用良好的教学模式,不断强化自身的师资力量,不断提升综合性实验课程的教学比重,以及积极使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卢燕.以案例教学创新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16(1):83-86.
[2]乔宏亮.会计人才培养新模式———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J].会计之友,,23:123-124.
[3]张玉红.应用型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11:112-113.
[4]陈立新.独立学院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51-53.
[5]郭立新.信息化环境下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62-63.
[6]张娜.企业参与高职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基于ERP环境下的研究[J].北方经贸,,10:258-259.
[7]岳中心,张超.工科背景下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商业会计,2014,20:120-121.
[8]汪洋.IT环境下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36:143-144.
篇16: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1会计信息化的现实状况
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在不断地提升当中,尤其是近年来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突出进步和创新,会计信息化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但是从当前市场上的现实情况来看,很多部门和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的应用还处在中低端的情况,使用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资源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优势价值和作用。很多会计信息化人员自身掌握的信息化能力还仅仅在于对于财务软件的操作和使用方面,他们将生成相应的财务报表为重要目标,这样就导致我国企业的数据使用率较低,不能够给企业的全面决策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1]。
1.2高校在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在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方向缺乏统一性的定位。在开展会计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培养的应用型和设计型的人才,但是当前高校在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过程中,大多是从自身师资情况、教学现状情况入手,确定教学方向和教学课程的,并不是从学生们的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入手的,并且不同学校采用的教学培养方式还不同,有的学校侧重于实践教学,积极开展应用类的教学,而有的学校侧重的是会计信息设计教学,学生们的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是对于实践知识掌握的情况不够好,这样就容易导致培养出来的会计信息化人才素质高低不一;第二,学校的教材内容和培养目标不够协调。学校在开展会计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的教材内容和设置的培养目标之间不够十分协调,配合度不够高。当前学校会计信息化教学中使用的教材种类较多,并且有没统一的规范,这样就给当前培养人才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会计信息化使用的软件更新速度较快,而学校使用的教材却没有及时予以更新,与现实情况存在着脱节的问题;第三,复合型的高素质教师较为缺乏。想要全面培养起复合型的高素质会计信息化人才,就需要有较为充分的会计信息化复合型教师作为支撑。学校中真正掌握会计专业和信息化专业的教师较少,大多数的教师主要是针对其中一方面进行授课的,这样就给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带来了一定困难[2]。
篇17:信息化教育教学论文
摘要:在21世纪这样一个极为特殊的信息化时代里,如何立足实际,切实做好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尤为关键。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立足实际,切实做好农学类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刻不容缓。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以“高职农学类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其现状与特点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就具体的建设途径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能为进一步做好高职农学类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高职农学类;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途径
1引言
最近几年以来,高等院校对于农业信息资源的基础性建设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事实上,这种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可以说是对农学技术类教学资源的积累与丰富。但是,我们需要意识到的就是,对于高职类院校来说,起步相对较晚,底子比较薄,尤其是在信息化教育和农业基础的建设上更是滞后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高职院校农学类信息依然在沿用着传统管理方式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尽快改变这种现状,尽快开创农学类信息资源建设的崭新局面可以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难题。由此可见,加快推进高职农学类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进程刻不容缓。
2关于高职农学类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途径的研究与分析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俩看,高职院校农学类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就是资金的缺乏,专业人才的缺失、信息化水平不高、标准化程度不强,而且信息的开放与共享程度都比较低。另外就是农学类信息资源有自身的特点,就是可以重复使用,是可以共享的,是可以再生的,是具有针对性的,是具有专业性的,是不容易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是便于同其它资源进行整合的。要想真正做好高职院校农学类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笔者认为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首先就是要充分依托网络实现资源的共享。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查到个体所需要的各种专业资源,例如农业技术信息教育网站,数字化的书刊以及专业应用软件和精品课程等。可以说,在网络上有着丰富的资源,而且是可供免费使用的,只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依托农业信息技术的实时动态变化,科学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就可以了。
其次就是农学类信息人员与专业教师做好自主资源的开发。农学类信息人员以及专业教师对于自主类资源的开发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个方面就是对电子课件、课程的教学方案、专业的数据与视频图片资料的利用等;第二个方面就是对国内外相关信息与实时动态的收集等;第三个方面就是专业农业信息资源网站的开发,一旦开发成功,那么师生就可以直接获取资源,例如专家网或者是数据库的建立等;第四个方面就是要切实做好对于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做好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设计,主要目的就是不仅仅便于农业信息技术的掌握,同时能够将其合理应用于教学,最终实现对于信息资源更加充分、有效的利用。
第三就是对传统信息资源的改进与利用。
一些传统搞得信息资源是同样具有价值的,如果能够对其进行合理改进的话,同样能够发挥积极的效用,例如教学光盘以及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和素材等。再一个就是对于已经实现的,并且对于农业生产已经能够发挥指导作用的应用系统进行适当改进,就可以实现农业信息的自动收集、分类归纳以及信息发布等;通过专业知识库和多媒体数据库的有机结合,形成更加高效的、更加智能的多媒体数据库,发挥更为积极的效用等。
第四就是要做好资源与信息管理的整合。如果能够对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分类以及信息的加工进行合理、有效处理的话,不仅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资源的浪费,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如果能够把农业知识、农业技术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等进行信息化的整理,那么就可以真正完成共享性数据库的建设,从而实现更加广泛和快捷的应用。如果能够以此为有力的依托,对现有的各种农学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建设的话,那么就可以形成农业信息资源的保障体系,这种体系是一体化的,是高校的,是建立在对各种类型农业信息整合与开发基础之上的。第五就是合理的信息政策和组织管理。对于信息资源平台的开发与利用要想不断加强,要想保证各种信息资源的合理运转,要想保证有足够的资源为师生所使用,那么合理的信息政策和组织管理是尤为重要的。为此,学校可以立足自身的实际,制定合理的信息建设规划,从而切实做好对信息行为的规范等。
3结语
由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原因,尤其是在理念以及资金、基础建设等方面的限制和滞后,可以说对于农学类信息化教学可以说尚且处于艰难的起步和摸索阶段,也并没有形成规模。但是,为了长远的发展,高职院校必须克服各种障碍与困难,加快推动农学类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李东林.高职农学类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途径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15(3):144-145.
[2] 潘穗雄,邹应贵.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整合策略[J].中国教育信息化,,(3):7-9.
[3] 张祖鹰.教学资源信息化管理与应用平台建设方案[J].图书情报导刊,,17(27):235-236.
篇18:信息化教学探索论文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学校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且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
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必须要顺应教育信息化的潮流,投入充足的教学资源,大力推广信息化教学。
专业课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所授课程有机结合,合理、有效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断促进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1 管理学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和信息资源,应用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信息化教学的本质是充分且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及手段,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转变的新型教学形态。
信息化教学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学能力。
在国内高职院校,管理学的授课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参与热情,教师会在课堂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教学方式,但由于课时和次数有限,不能起到长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作用。
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全过程。
但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愈发明显,教师“高高在上”,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只是被“灌输”的对象,任务只是消化、理解和存储课堂内容,难以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始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者,而成为了课堂教学的导航者、设计者和帮助者。
教师要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习材料,引导和激发学生亲自体验观察、探索和思考,从而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理解课堂内容,进而持续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另外,信息化教学也使教学活动不再受时空限制,学习无处、无时不在,课程也变得数字化和立体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更个性化,电脑、手机可以随时成为学习的工具。
2 管理学信息化教学方法
高职教师应将信息技术充分利用起来,便于自己更好地“教”和学生更好地“学”,实现课堂教学的“双向整合”。
管理学的信息化教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2.1 利用手机APP软件,辅助管理学课堂教学
目前,高校大学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课堂上越来越多的学生低头沉溺于把玩手机、无法专心听讲。
很多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因多数学生反对,最后也不了了之。
高校可以试着转变思路,与其“堵”不如“疏”,让手机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有关的手机APP进行辅助教学。
与管理学课程有关的APP应用有管理公开课、哈佛商业评论等,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APP中学习相应内容。
且这些APP取材范围广、内容丰富,学生的参与性非常高。
学生还可以下载教育游戏类APP,并运用到管理学课程的角色扮演活动中,通过游戏的方式扮演假定角色,参与社交互动,并做出相应决策与行为,这还可以进行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决策和言行。
2.2 利用公众交流平台,开展管理学案例教学
公众交流平台包括BBS留言板、QQ群、微信、博客等即时通讯软件技术,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渠道。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案例教学方式可以培養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课堂的案例讨论中,因为时间有限,师生之间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交流,多数同学无法表达他们的观点。
信息化教学后,教师可以利用公众交流平台搭建一个简易的课堂互动系统来拓展教学时空。
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将案例材料发送给学生,这就节省了在课堂上让学生预习的时间。
在课后,学生可以对案例问题进一步发表见解。
教师可以对多数学生都存疑的问题,统一用文字或语音回复,这既给了众多学生表达想法的机会,又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相互学习。
2.3 利用数据库技术建设课程网站,进行管理学远程教学
远程教育是随着通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网络应用,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计算机调取网上的信息、检索资料进行自主学习,之后再进行实践尝试。
教师可以运用数据库技术,建设以Web页为表现形式的管理学网络课程,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管理知识、基本原理、实践等进行有机结合,同时建立灵活多样的导航结构及智能搜索引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异步自主式学习环境。
管理学网络课程应包括案例库、习题库、网上课件、信息资料库等教学资源库,课程界面应清晰和谐、内容充实,突出管理学的特点。
学生通过登录课程网站,可进行自学、自测和自评,还可参与讨论、答疑和查阅资料等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升学习兴趣。
2.4 设计制作CAI课件,实现管理学多媒体教学
CAI课件是一种基于Word、PPT、投影仪、录音机以及SWF动画等手段而制作的计算机辅助系统教学课件。
教师应根据课程要达到的目标搜集媒体素材,应包括文本、图形、动画、声音等,最后将各种媒体素材编辑起来,制作成交互性强、操作简便、视听效果好的CAI课件。
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CAI课件的制作还要经过多次调试、修改,以趋于成熟完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教室的大屏幕放映管理学的CAI课件并进行教学。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能机械地传授知识,还应充分发挥多媒体人机交互的特点,运用CAI课件中的实验或动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直观地进行学习。
3 实施管理学信息化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了体现信息技术的巨大教育优势,教师在进行管理学教学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把握信息化教学的内涵
首先,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处于辅助地位,但这并不代表教师不再重要了,教师其实还是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的灵魂人物,因为需要事先进行情境安排,要在教学过程中巧借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引领与协助学生。
所以切不可走极端,完全让学生自主学习,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其次,信息技术只可巧用,不宜滥用,学生的智力活动不能用信息技术来替代,非智力过程才可交由计算机处理。
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使用教学媒体手段,不可盲目追求技术的`信息化,为技术所奴役,否则就是浪费资源和时间。
比如在管理学案例教学中,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就应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讨论,不必放在网上进行。
3.2 建立管理学教学结构
管理学教师还必须设计出整合信息科技与教学内涵的管理学教学结构。
在信息化环境下,管理学课程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整合前沿热点问题,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管理观念,让学生体验管理思想的形成过程。
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降低课程某些实践教学环节的复杂度,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针对管理学课程的考核评价,信息化教学环境为教师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网络评价工具,教师可以将此工具与原有评价工具相结合,更好地关注学生的进步。
3.3 提高师生的信息素质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教师不具有驾驭各种信息技术的能力,就可能无法很好地控制课堂上的局面。
学院应该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尤其是网络技能方面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使教师能够跟上信息技术的潮流。
其采用的培训形式可以是不脱离于网络的学习。
当然,学生也必须具有基本的信息技术水平,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创造信息,进行主动性学习。
高校可开设信息素质课程,除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还应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伦理意识。
4 結 语
近年来,随着个人电脑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再加上网络逐渐遍布每个角落,使学生面对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高校或者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传达与呈现方式的垄断地位,引入信息化教学的理念与模式,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海洋类理科硕士毕业论文的改革与实践论文
★ 写学术论文的技巧
★ 经济学毕业论文
【信息化教学模式论文(共18篇)】相关文章:
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2023-03-31
论文科类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2023-01-09
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规范2022-07-29
本科生毕业论文一般的格式要求2023-05-01
开题报告注意事项2023-04-11
期中教学工作自查报告2022-07-29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字数2023-10-26
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技巧2023-04-06
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提纲2023-10-03
论文标准格式范文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