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论文提纲怎么写呢

时间:2022-11-17 07:56:28 其他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钢琴教学论文提纲怎么写呢(共15篇)由网友“jennierubyjane”投稿提供,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钢琴教学论文提纲怎么写呢,方便大家学习。

钢琴教学论文提纲怎么写呢

篇1:钢琴教学论文

钢琴教学论文

[摘要]传统钢琴专业课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弊端,既不利于学生整体音乐素养的提高,也不利于对音乐深层次的理解。钢琴专业课的教学需要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高教学的效率。本文从笔者的教学经历出发,首先阐明了有关内心听觉的概念和特征,以及钢琴教学与内心听觉相辅相成的关系,把内心听觉和钢琴的常规教学相结合,探索通过学科的相互交叉和影响,来丰富钢琴教学的方法,并提出了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内心听觉的策略,希望能够打造高效钢琴教学课。

[关键词]钢琴启蒙教育论文

钢琴技术的掌握与提高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是一段漫长而系统的过程,几乎每个专业人员都希望自己的钢琴演奏水平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真正达到技术顶端的人才少之又少。钢琴的学习是需要相关方面的天赋和悟性的,但练习方式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本文中,笔者把内心听觉和钢琴教学联系在一起,通过不同学科的渗透和学习,研究了钢琴教学法的创新思路。

一、内心听觉概述

(一)内心听觉的内涵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可以称之为听觉的艺术,任何音乐活动离不开听觉的感受。当我们聆听音乐时,最先感受到的是音乐语言,其次是音乐情绪或形象,最终是音乐带给人们的思考。音乐信息以直接的方式进入我们的耳朵,却以迂回的方式感染我们心灵。钢琴艺术从属于音乐艺术,同样离不开听觉。因此,如何做到有智慧地聆听音乐,把从聆听音乐中学到的技巧应用到个人演奏中,是每一个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最应该考虑的问题。听觉可以分为外部听觉和内心听觉。外部听觉即我们实际听到的声音,它是声音刺激我们耳朵直至大脑的直接结果,它是指:“外部音响对人的听觉器官刺激而引起的生理反应。”[1]因此,外部听觉可以理解为耳朵听到的实际音响,即实音听觉。而内心听觉虽然称之为听觉,但它完全来源于我们的内心,也就是我们的大脑,是声音传到耳朵后通过大脑储存、分析、加工的一个过程,换句话说,内心听觉的形成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由此可知,外部听觉是从生理上进行音乐感知,而内心听觉则是指从心理上对音乐进行感知,是对音乐更为深层次的理解[2]。

(二)内心听觉的特征

从心理学的解释来说,内心听觉是音乐心理学中的一种独特解释,随着音乐学专家对乐器教育的研究日益深入,很多问题都得到了系统性的解决,同时音乐心理学中的很多问题也被发掘了出来,作者经过研究之后发现,内心听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第一,必须区分内心听觉和外部听觉的关系,内心听觉是人内心的一种心理活动行为。第二,产生内心听觉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外部听觉,这也是区别内心听觉的一大特征[3]。第三,在音乐指导的过程中,内心听觉会起到协助作用,在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对演奏者的.技巧有严格要求之外,还需要对演奏者的内心听觉活动有着自身的把握。这一点在大型音乐会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钢琴教学与内心听觉的关系

(一)内心听觉在钢琴教学中的作用

内心听觉是基于大脑记忆对音乐弹奏要素和形象进行想象的一种内在音感,其在各类器乐学习的过程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钢琴教学中,不注重听觉训练而只在学生弹奏手法方面下功夫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教学结果往往造成弹奏者缺乏良好的乐曲感知能力,从而使得音乐演奏表现力不足而显得过于机械化。所以,注重培养学生钢琴练习中的内心听觉能力,有助于其更好地诠释乐曲的深层含义和提升其自身音乐综合能力[4]。在钢琴学习中,学生的演奏技巧是否准确到位,除了要依靠老师给予的指导和建议外,更需要其自身内心听觉去感知和判断乐曲音色、速度及力度等要素。当学生内心听觉能力达到了一个高度,其在钢琴演奏前内心已经建立即将演奏乐曲音响的想象,继而在演奏时将自身对乐曲形象和意象的认识和想象融入到内心情感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演奏效果,从而为听者呈现出准确完美的乐章。

(二)钢琴教学对内心听觉的影响

1.读谱对内心听觉的影响

钢琴读谱与内心听觉是相辅相成的,在读谱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并指导着乐谱的学习和研究。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读谱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基本的环节,但是却有不少学生仅仅注重苦练钢琴的技巧,忽视了对于乐谱的学习和研究。更有甚者,根本不顾及乐谱本身所要表达、传递的情感,只是凭借个人想象进行演奏,致使许多对音乐有很深研究的听者听完其演奏之后,不明白其究竟想表达什么音乐情感。如果演奏者所表达的作品风格和以往作曲家本身的音乐风格存在较大差异,那么听者往往不能辨别其演奏作品的具体时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于每一位钢琴演奏者而言,乐谱不只是一张填满音符和旋律的纸,精准地把握乐谱的情感,能够为今后的演奏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研读乐谱的过程中,想象不仅可以指引学生更细致地处理乐谱所要表达的感情,而且还能够对学生的钢琴技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所以说想象能够作为一个纽带,实现理性和感性的相互转化。总体而言,在研读乐谱的过程中,想象、意象作为内心听觉中最核心的心理过程,具备极为重要的作用。而钢琴读谱和内心听觉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内心听觉在研读乐谱的过程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研读乐谱必须依靠内心听觉帮忙。

2.背谱对内心听觉的影响

背谱的心理过程与钢琴读谱非常相似。其中,外显和内隐记忆不仅是记忆所划分的类型里相对比较重要的分类,而且也是内心听觉当中必不可少的心理过程,但是了解此两者的人甚少。对于音乐素养相对较高的学生而言,他们比较擅长长时间的记忆,而不是短时间的记忆,他们能实现听觉、视觉以及动觉记忆三者的完美结合,其背谱的方式则以音乐逻辑记忆为主[5]。然而不管是何种程度的学生,听觉记忆都是在背谱过程中占据相对高的地位,至于动作记忆,它会伴随着学生的音乐素养不断增强而慢慢减弱。

三、培养内心听觉的策略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专业素质

音乐专业素质的提高能够加深学生对乐曲的内心听觉感受。钢琴的教学,如果仅仅是简单的弹奏技巧的教授,而不向学生讲解作品创作的背景等相关理论知识,那么即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演奏方法,也不能演奏出符合音乐原创内涵的曲子,更不能让听者正确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和情感。作为情感寄托的音乐作品,不同的国家、民族及流派的创作者对其诠释各具特色,所以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对学生欣赏不同乐曲的素养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此外,仅仅喜欢某一类乐器和音乐是不够的,应培养学生对各类不同乐器和乐曲进行广泛且有意识地学习和鉴赏,例如可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与乐器发展、乐曲创作相关的书籍,通过播放一些经典的乐器演奏作品以及名家专业讲座等,让学生从乐器和音乐的文化根源出发,不断拓宽音乐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音乐修养。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乐曲内心听觉对学生钢琴演奏技巧的提升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坚持引导学生聆听钢琴乐曲

钢琴弹奏的听众不仅仅是台下的观众,演奏者本身也是一名聆听者,聆听乐曲过程对演奏者显得更为重要。在钢琴教学中,引导学生聆听乐曲,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听觉的刺激,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乐曲进行内在听觉记忆。[6]长期反复地进行乐曲听觉积累,学生对乐曲记忆不断加深,同时其内心听觉中所形成的多种色彩效果为提升乐曲感知能力奠定了基础,多次的聆听,使得学生能更好地把握音乐,甚至能触发学生对音乐进行有意义地模仿和创作的灵感。很多优秀音乐作品的创作,都是在聆听了大量其他音乐素材的基础上的有所感悟,从而形成内心听觉,结合自己的情感以及创作意图而完美地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所以,在钢琴教学中,坚持引导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是内心听觉养成的前提,更是进行钢琴深入教学的必备条件。例如钢琴协奏曲《黄河》第三乐章,就有片段模仿琵琶演奏效果,钢琴曲《绣金匾》许多地方模仿扬琴的效果,钢琴曲《梁祝》模仿多种民乐、打击乐效果等等,体现中国的民族气韵;许多外国钢琴曲几乎也是交响化,如钢琴曲《邀舞》,有单一乐器音色,也有乐器组合音色。内心听觉中千变万化的色彩效果,来自于多听交响乐,这是获得良好音乐感知的关键,在听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音乐基本语要素,构成作品特定而丰富的内涵、形式、场景和画面,只有这样,大脑里才有丰富的音色想象力。

(三)给予学生正确的钢琴视谱弹奏指导

视谱是钢琴教学中内心听觉训练的基础,正确有效的视谱习惯有助于钢琴学习快速入门。在教学过程中,视谱想象有助于内心听觉水平的提升。在没有外界音效的情况下,学生拿到乐谱后,应指导学生先进行一段时间乐谱和旋律结构的视觉观察并通过低声哼唱等方式,让学生对乐曲有一个全面分析和认识,然后引导他们在视觉记忆的基础上,在脑中对乐谱音响和情感进行新的思考,加强学生对乐谱以及对所要表演的音乐深入理解,并形成自己的内心听觉。通过这样一个内心思考和歌唱的过程,学生读谱和内心听觉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例如,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2No11末乐章时,首先要求节奏准确,讲究句子,并注意每一个力度、速度、表情标记,按谱面弹工整,触键细腻。再次是分析介绍作品:这是贝多芬早期作品,是明朗温存的回旋曲,通过内心听觉找出细腻的触键来表达音乐歌唱性情感;速度平稳,似小行板,通过内心听觉控制三十二分音符弹奏均匀,否则会是杂乱无章;表情标记中,贝多芬所特有的cresc以后直接进来的突然p任何时候都必须准确地做到,sf不要破坏整个p的音响,pp和p要有明显的区别,乐章的中段是复调性的,它的内容中出现了俏皮的、恶意的幽默等因素,还有喜剧高涨的地方,与整个乐章的基本情绪有着强烈的对比;小提琴式的分解八度奏法、如管乐一样的低音以及朝气勃勃的尾声结束。这里都要靠内心听觉助一臂之力,表现音乐中所要求的语气、复调声部中的色彩、情绪的变化等等,来完成贝多芬的戏剧性乐章。此外,对学生听觉意象的培养也是提升钢琴教学中内心听觉的有效方法。钢琴演奏者对和声和旋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常常造成其对乐曲的旋律表达不当,从而不能给听者带来悦耳的听觉盛宴。听觉意象有助于改善钢琴和声及旋律间的不和谐,这有利于学生在演奏过程中为听者呈现出清晰分明的音乐旋律以及引人入胜的音乐氛围。

(四)训练和提升学生背谱弹奏能力

背谱演奏已经成为一场合格钢琴音乐会的最基本的要求。在演奏过程,通过听觉记忆的反馈,演奏者能够自如地将音乐的旋律、情感融入到自己的肢体动作中去,从而呈现出人与音乐和谐一体的演奏画面。可见钢琴背谱中所建立的内心听觉是演奏者出色地把握音乐的前提。在钢琴的学习中错误的背谱方法,将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内心听觉记忆是一种有利于学生背谱能力的提高的方法,但是内心听觉记忆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视觉上的形象感知、听觉上的想象领会及后期反复弹奏,在其形成中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拿到一个乐谱,首先应指导学生在视觉上熟悉乐谱的结构、旋律走向、强弱标记等要点,并举例帮助学生进行形象化记忆。[7]然后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方式播放CD,反复多次地让学生置身于乐曲钢琴弹奏,培养学生内心对音乐作品的描绘和想象能力,并逐渐建立乐曲的内心听觉。通过这样一个乐曲听觉感知的训练,学生能将脑中牢固的乐曲弹奏要点灵活地运用到手指弹奏练习中去,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重复练习,学生不仅能正确离谱弹奏出符合音乐作品内涵的曲子,而且其内心听觉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四、结语

从以上内心听觉和钢琴教学的关系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是钢琴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任务之一。这就要求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音乐素养、乐曲聆听、读谱及背谱等多方面探索对策,并对学生进行正确有方的教授和指导,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内心听觉素养,从而增强其对钢琴乐曲的感知能力。同时结合必要的弹奏技巧的训练,最终达到理想的钢琴教学效果。

篇2:教学论文提纲

摘要 4-6

Abstract 6-7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9-13

1.1 研究的背景 9

1.2 “阅读材料”的相关研究 9-11

1.3 课题研究的框架 11-13

第2章 “阅读材料”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13-25

2.1 研究的方法和工具 13-19

2.2 “阅读材料”使用情况的追加访谈 19-23

2.3 影响“阅读材料”使用的原因 23-25

第3章 高中数学教材中“阅读材料”的研究 25-32

3.1 新旧两个版本教材中“阅读材料”的对比 25-28

3.2 “阅读材料”的分类 28-29

3.3 “阅读材料”的教育功能 29-32

第4章 “阅读材料”的教学策略 32-39

4.1 以提纲的方式引导课外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33

4.2 正文拓展类的“阅读材料”融入课堂教学中,拓宽学生知识面 33-35

4.3 利用生活类的“阅读材料”开展研究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5-39

第5章 结论与反思 39-41

5.1 结论 39

5.2 反思 39-41

参考文献 41-42

附录1 教师问卷调查 42-43

附录2 学生问卷调查 43-44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44-45

附录4 学生访谈提纲 45-46

致谢 46

篇3:教学论文提纲

摘要 4-6

ABSTRACT 6-7

1.绪论 9-22

1.1 课题研究背景 9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9-11

1.3 课题研究意义 11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路线 11-13

1.5 相关研究综述 13-18

1.6 理论基础 18-22

2.中职卫生教育模式的现状分析 22-24

2.1 中职卫生教育理念落后 22

2.2 中职卫生学校教育模式陈旧 22-23

2.3 中职卫生学校师资队伍能力不足 23-24

3.中职卫生“教学工厂”教育模式的建设 24-43

3.1 中职卫生“教学工厂”教育模式的构建 24-31

3.2 成都某卫生学校“教学工厂”教育模式案例分析 31-40

3.3 实施“教学工厂”教育模式改革成效 40-43

4.总结与展望 43-46

4.1 中职卫生学校“教学工厂”教育模式改革要点 43-44

4.2 本研究的局限 44

4.3 下一步研究展望 44-46

参考文献 46-49

附录 49-61

致谢 61-62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62

篇4:教学论文提纲

摘要 4-6

Abstract 6-7

1 绪论 10-13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源起 10-11

1.1.1 研究背景 10

1.1.2 选题源起 10-11

1.2 研究意义 11

1.3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11-13

1.3.1 研究对象 11

1.3.2 研究方法 11-12

1.3.3 研究过程 12-13

2 研究综述 13-18

2.1 新手地理教师与专家地理教师研究综述 13-15

2.1.1 教师的专业成长阶段 13

2.1.2 新手与专家教师概念界定 13-14

2.1.3 新手与专家教师比较研究 14-15

2.2 教学行为研究综述 15-18

2.2.1 一般教师教学行为研究概况 15-16

2.2.2 地理教师教学行为研究概况 16

2.2.3 地理教师教学行为的划分依据 16-18

3 新手——专家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差异研究 18-34

3.1 新手——专家地理教师课堂语言行为差异研究 18-30

3.1.1 课堂讲授行为差异研究 18-20

3.1.2 课堂提问行为差异研究 20-30

3.2 新手——专家地理教师课堂呈示行为差异研究 30-34

3.2.1 课堂呈示行为概述 31

3.2.2 课堂呈示行为差异研究 31-34

4 研究结论与启示 34-37

4.1 研究结论 34

4.2 启示 34-36

4.2.1 影响地理教师教学行为的因素 34-35

4.2.2 促进新手地理教师改进课堂教学行为的措施 35-36

4.3 研究不足与方向 36-37

参考文献 37-39

致谢 39

篇5:教学论文提纲

摘要 4-5

Abstract 5

1 引言 9-15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9-11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4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5

2 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学地理实践中的适宜性 15-20

2.1 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及教育启示 15-17

2.2 地理学科的性质、特点以及地理教育目标 17-18

2.3 多元智能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8-20

3 高中地理多元智能理论课堂教学应用研究 20-32

3.1 多元智能理论与高中地理结合的教学思路 20

3.2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20-22

3.3 基于不同类型学生智能组合差异背景下的教学实践 22-29

3.4 实践效果分析和反思 29-32

4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 32-36

4.1 我国素质教育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要求 32

4.2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32-36

5 结论、反思与展望 36-40

5.1 主要结论 36-37

5.2 存在的不足和创新点 37

5.3 展望 37-40

参考文献 40-41

附录 1 41-43

附录 2 43-45

致谢 45-46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46

篇6:浅谈高校钢琴教学论文

浅谈高校钢琴教学论文

1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不管是针对高校钢琴专业的学生还是非钢琴专业的学生,音乐老师都要给他们安排一些简单的练习曲,让他们认识到和声理论在钢琴运用中的重要性,如《车尔尼599》《哈农练指法》等曲目。[1]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很多的学习问题,如不了解音乐作品的社会时代背景,掌握作品中的一些技巧比较困难,在钢琴演奏中难以做到善始善终等,老师在教学中就必须要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通过乐句分析、左手低音和弦、对作品进行和声理论分局等方法,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背诵乐谱并且达到很高的准确性,切实提高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效率,让学生知道自己弹奏的是什么作品,而不是糊里糊涂地为了应付考试而练习,同时通过左手低音和弦的分析可以使学生理解作品所运用的和弦类型,让学生更了解钢琴作品,对学生来说,在钢琴教学中加入和声理论的成分就显得尤为重要。

2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不足

(1)课后教学情况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将和声理论穿插到钢琴教学中可以为钢琴教学添加更多的趣味性,使课堂气氛更加的活跃。但是由于近几年来各大高校都在扩大招生数量,致使很多高校已经出现了学生多而老师少的比例失调现象。音乐教学自然也是如此,特别是对于钢琴这一稀有的学科来说,因为其自身的特殊性要求,师资力量更为缺乏,使得一个老师辅导多个学生,不能做到一对一教学。[2]而在这种情况下将和声理论穿插进课堂教学当中,就更加会使专业的钢琴教师无法兼顾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得钢琴教学的教学情况得不到及时的反馈。而教师也就没有办法对和声理论的教学方法做出相应的改善,这样就很难做出能够符合学生课堂需要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因此,不能制定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也无法进行改题和小测试等相关的教学工作。可见教学情况的及时反馈对于老师实施因材施教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2)钢琴教学中缺乏对和声理论教学的重视。虽然在近些年中,我们已经将和声理论成功地穿插到了钢琴教学当中,但是绝大多数高校却仅仅只是将和声理论的教学当作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在钢琴教学当中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一些高校都引进了很多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软件,[3]并且也将其运用到音乐的教学当中,但是对于音乐教学当中存在的很多不足之处却并没有予以更正。甚至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对音乐教学应用先进的教学软件或教学方法,特别是对于钢琴教学当中插入和声理论的教学,一些学校的重视程度并不高,甚至很多专业教师对其也缺乏必要的重视,导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钢琴教学的时候过度重视对钢琴的教学,轻视对和声理论的教学,有的教师虽然也顾及到了对和声理论的教学,但是却仅仅过分重视对和声技巧的教学,忽视了对和声理论的培养,使学生吸收的知识严重失衡。

3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分析常见作品,培养良好习惯。学生在练习常见的典型钢琴作品时,老师应该给予一定的指导,在课堂上通过《车尔尼599》等典型的乐谱示范给学生,要求学生分析其中的和声构成和曲式结构。只有伴奏者有了清晰的歌曲整体布局认识,才能更好地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安排好歌曲的结构,充分发挥钢琴伴奏的补充修饰作用,把钢琴的伴奏发挥得淋漓尽致。除了要给学生分析钢琴中常见的作品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伴奏习惯。学生心中要有“数”的意识,这在伴奏上来说就是“卡小节”。在培养过程中要先练习简单的曲调伴奏,如《哇哈哈》,之后再练习复杂的曲调伴奏,这样的循序渐进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过来,养成良好的伴奏习惯。

(2)选择合适的和弦。在教学内容上,和声首先要学的就是如何正确运用正三和弦。正三和弦是必不可少的弦,特别是在明确调式和调性上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它主要包括了主和弦、属和弦、下属和弦、终止四六和弦、属七和弦以及这些和弦各自的转位。因此,在钢琴练习曲的开始阶段,如《车尔尼599》中的很多部分都添加了这些和弦的运用。其中终止和弦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和弦,它可以划分乐段的结构,给作品的曲式结构划分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举个例子而言,以“599”中的一条练习曲为例子,学习目标就是要在这条练习曲中发现和声理论与之相关的主题陈述与发展过程。第一步为了能准确地判断出这首曲子的调式调性,要综合运用和声理论的手段和首尾强拍上的和弦,明确了调式调性之后,第二步要做的就是明确和声配置与主属功能之间的关系,两者是相互围绕的,并且持续保持属持续音,一直到第二个乐句时才截止。然后就可以看到很明显的乐句以及乐段的终止式,特别是在乐曲的停顿处,最后一步就是可以通过乐曲的低音声部中和声续进的和声连接方式来找到和声连接和旋律连接。只有通过了以上的理论分析之后,才可以将作品的结构明确地划分出来,在综合运用和声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习这条练习曲,并且达到了练习的目的和效果。

4结语

钢琴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课程,和声理论的教学也并不简单,在钢琴教学中加上和声理论的运用是音乐发展的必然结合,也是在社会发展的大前提下,为了做到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在本研究中,笔者加入了自身的一些主观看法,对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简单地分析和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的结论: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进行钢琴教学的时候,老师要注重和声理论的教授,让学生意识到和声理论的重要地位,并且能够将它灵活地运用在钢琴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将钢琴教学和和声理论两者相结合起来,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提高钢琴教学的教学效果,把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发挥到极致。

篇7:探索钢琴教学论文

探索钢琴教学论文

几年来,笔者有幸在俄罗斯国家(格涅辛)音乐学院合唱指挥系学习,尽管主修方向是合唱指挥,但将钢琴选为次专业,并跟随音乐学院副院长格里格拉德・伊利娜学习了三年。同时,旁听了钢琴教学法、钢琴文献等课程及音乐学院多位资深钢琴教授的教学,如特若普、冈巴亮(利赫特尔的学生)等,几年的留学生涯使笔者受益匪浅。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对弹奏“技巧”的训练非常重要,但那是“硬件”,可以通过“时间+苦练”得以实现,而作为“软件”的“音乐能力”培养则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笔者这里的“音乐能力”是指客观、准确地驾驭、把握、表达作曲家音乐思想的能力。俄罗斯钢琴家、教育家涅高兹说:“……超凡技艺天分,技术装备程度并不是目的本身,而是为了更真实、更准确地表达作曲家音乐构思。”①可以说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是钢琴教学成败的关键及标志。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掌握大量的音乐专业知识、非专业知识,还需要教师有解构作曲家音乐思想的能力。一般来说,作曲家的思想主要是通过作品的曲式与风格来体现。如果要准确把握作曲家的思想,客观地演绎作品,那么对作品的曲式、风格的分析以及对构建曲式、风格的材料进行剖析显得尤为必要。当然还有音乐作品的体裁问题,以及隐藏在音乐史学内的、与作品有关的信息等等影响作品客观演绎的其他因素。下面笔者就以上一些基本问题谈谈自己的感受,与同行商榷。

内容通过形式来反映。那么作曲家的内心思想这一内容需要通过外在的某种形式来表述,这“某种形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音乐作品形式――曲式。曲式(拉丁语“forma”)意味着作品的结构方法。从外在形态来说,曲式是曲作者艺术思想和内容的外在呈现方式,也是曲作者用音乐这种语言来表达的方法。作曲家的人文、美学、哲理思想只有通过音乐形式(曲式)来表现与反映。因此,音乐作品的曲式观念、曲式构架很大程度上与作曲家的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曲式观念将超越曲式自身的内部结构而成为曲式的本质问题。从内在结构来说,曲式是构建音乐作品成为整体性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越具有多样性,曲式就越具有丰富性;对这种多样性的统一、调和能力越强,曲式的完美性就越高。通常构建曲式的'音乐材料有:旋律、和声、节奏、结构关系、织体、力度、速度等。

在钢琴教学中,对作品曲式特征的准确定位实际上取决于对构建作品曲式材料的分析。例如,乐段的准确划分、调性的准确判断、音乐织体的形态分析、节奏形态分析等等。在弹奏过程中,这些分析结果主要通过“对比”来完成。音乐作品演绎时内部结构的“对比”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清晰地体现出作品的曲式特征,使作品的曲式结构轮廓得以准确显现,以达到对曲作者思想的准确再现。比如音乐织体的对比、力度强弱的对比、乐章之间速度的对比、调性色彩的对比等等。因此,严格地指导学生做出音乐“对比”是钢琴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作曲家对构建、形成音乐作品曲式的各种音乐材料的不同组合与个性化使用就会形成音乐作品的风格。“艺术风格和形式、结构一直以来是欧洲艺术学中关注的焦点,并在欧洲艺术史中占有统治地位。在许多艺术学理论课程中,研究艺术风格的发展与变化是一条基本主线。”作品风格是作曲家所在的社会时代背景、人文精神的一种痕迹体现,也是不同作曲家作品的标签。这一内容的研究将有利于音乐表演中对作品特征的把握。对作品风格的熟悉将极大地提高作品演绎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同时,这也是挖掘作曲家艺术思想的有效途径。

第一,作品的风格与创作者的个性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这种看法,风格可以定义为――艺术家自身那种由于成熟性或天才性因素而形成、产生的独特或非独特思想的自然反应。创作者这种独特与非独特的思想深受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人文精神的影响。作品风格的存在使作曲家的特殊性(创作思维)成为了与众不同的“个体”。例如,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塔尼耶夫、拉赫玛尼诺夫三位大师,尽管他们是师生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导师),在某些方面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但是三人之间的风格区别是显而易见、毋庸置疑的。

柴可夫斯基作品的风格特征主要体现在“强烈的、饱满的”甚至“外溢的”情感表达上。作品中那种“迫不及待”的情感宣泄和“热情洋溢式”的“冲动”,常常使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并深受感染。笔者猜想,柴可夫斯基的这种急需别人了解的欲望和外溢特征与他个人情感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他的钢琴奏鸣曲、钢琴协奏曲等。从作品中可以深刻感受到作曲家“音乐表现手段绝对服从情感表达”的创作思想。

塔尼耶夫作品的风格特征是把一切美好的愿望和激动的感情放在了音乐作品“冷静”的行进速度中,音乐的魅力通过音乐自身的动力行进体现得完美无缺,如Op。27等。在这部作品的第二首《傍晚》中,Andante的速度是四分附点音符等于72拍,这样的速度是不多见的,可以看出作曲家希望通过这样的速度以达到内心深处的诗意化情感表达。从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作曲家“在时间的运动中理性平稳地变化、发展情感”的创作思想。

拉赫玛尼诺夫在情感的饱满上丝毫不亚于柴可夫斯基和塔尼耶夫,但他既不像前者那样的“热情洋溢、迫不及待”,也不像后者那样的“过于冷静、深藏”,而是把自己饱满、汹涌的情感有节制地、大方地装载在了宽厚、丰满的和声织体行进中,以实现思想的完满表达。从作曲家的钢琴协奏曲、前奏曲等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在音乐织体与时间行进的融合中发展情感”的创作思想。

作品的风格特征作为一种创作思想通常通过卓越的音乐形式(曲式)体现出来。比如,莫扎特在室内乐领域写作的音乐形式(奏鸣曲形式),与非莫扎特时代作曲家的奏鸣曲式相比在才能与个性上有着相当大的区别。这就是作品风格与社会背景、创作者自身修养、人文精神密切有关的反映。因此,对作品曲式的正视有利于作品风格的进一步正确把握。

第二,作品风格与作曲家的创作语言(作曲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作品风格的形成依赖于作曲家自身的那种特殊(个性化)音乐语言的运用。因此,不同时代、不同作曲家会形成不同的作品风格特征。比如,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音乐,

作曲家在作品中也非常喜爱运用浪漫主义时期的“半音化”体系,但与把“半音化体系”推向成熟风格的肖邦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前者把半音化思维运用到了调性的变化、发展中。例如,在作曲家的第二奏鸣曲(Op。14)的27―57小节中间由d小调转向bD大调,第三奏鸣曲(Op。28)的29―52小节,其中有b小调转向#c小调,并且作曲家把半音线条思维运用到了全曲的和声思维中,在第七八奏鸣曲中还出现了“半音调性同一性”。②此外,在普氏的钢琴作品中,还出现了异常刚毅、锋利的节奏特征,“他(普罗科菲耶夫)的节奏像花岗岩那样坚实,像钢铁一般的坚不可摧”。③这些音乐语言的个性化使用形成了普氏音乐作品色彩新颖、效果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经常会在和声的作用下出现出人意料之外的效果。而肖邦的“半音化”体系更多地运用在旋律的发展中,加上其在功能和声之间插入附属和弦,以至延伸功能和声的变换频率,使音乐更具有柔美、哀怨、长气息的倾诉风格。

如果狭义地理解“风格”问题的话,可以认为风格是作曲家常用的、反映自己思想的创作手法的综合。这种创作手法的综合所形成的风格异样,源自于音乐作品形式(曲式)中的各种材料的个性化使用。除此之外,音乐作品的风格与体裁同样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体裁不同,风格也不同。如夜曲、幻想曲、进行曲、奏鸣曲、前奏曲等相互之间在风格上有着较大的区别。

因此,在钢琴教学中,不仅要弄清楚作品的体裁,还要弄明白作品的风格。这是实现准确演绎作品的重要保障。

为了准确、客观地挖掘作曲家的思想,除乐谱表面上的各种音乐术语及文字表述以外,还需注意乐谱以外的、隐藏在音乐史学内的其他诸多与作品有关的客观性因素。例如,笔者在留学期间,在一次“巴哈的赋格”钢琴课上,导师伊利娜告诉笔者:在1735年巴哈见到由德国音乐教师斯僚戴尔发明设计的新式钢琴时,他正热衷于羽键琴作品的创作,巴哈对这种新式钢琴并不认可,他认为羽键琴的声音更具深刻性和原始性。另外,巴哈深信各类大小调式都能表达各种性格特征,反对当时音乐理论界对大小调性格特征的狭义定论(大调只能表达宏伟、博大的气概,小调只能描绘细腻与温柔等等)。因此,他的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赋格会写得如此的优美和富有歌唱性,而第二首c小调前奏曲,却写得那样的气势磅礴……而且48首平均律是为当时他钟爱的羽键琴所创作,因此,音域范围从来没有超过四个八度(C―c3)……之后,教授要求笔者在带有八个踏板的羽键琴上进行弹奏,以体验这古老乐器的各种性能和触键感觉等。至今对其纤细、柔和音色和富有弹性的触键还有着深刻的印象。笔者最不能忘记的是从羽键琴教室回到钢琴教室的走廊里伊利娜说的话:“……尽管羽键琴的音色柔弱、又有颗粒性,但是你在演奏时,耳朵需要听见教堂圣咏中各声部横向极其优美连贯的歌唱性……。”这更让笔者明白了弹奏巴哈《平均律》的技术要求和人文要求。同时,使笔者明白了翔实、丰富的史料学习、研究给钢琴教学所带来的极大帮助。

钢琴教学中的本质是探寻作品演绎的客观性、准确性、原创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深层解读音乐历史是基础,定位作品曲式、风格是手段,探索作曲家创作思想是根本。最后,笔者用俄罗斯钢琴演奏家、教育家涅高兹说过的话来结束全文:“在作曲家演奏自己的作品时,听众可以听到艺术的真谛并感到这种真谛那不可逆转的吸引力,因为任何一个正常人,都是生来就喜欢真正的事物,而绝不喜欢任何虚假作风和伪造品。”④

注释:

①(俄)海 涅高兹著《涅高兹谈艺录》,焦董建 董茉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第240―241页。

②孙维权 巢志珏编《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序言,,上海音乐出版社。

③(俄)海 涅高兹著《涅高兹谈艺录》,焦董建 董茉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第265页。

④(俄)海 涅高兹著《涅高兹谈艺录》,焦董建 董茉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年,第266页。

参考文献:

[1](俄)海。涅高兹 著《涅高兹谈艺录》,焦东建 董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5]孙维权 巢志珏编《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上海音乐出版社,20。

篇8:中职钢琴教学论文

中职钢琴教学论文

一、中职学生现状分析

由于中职学校招生没有明确专业要求,大部分中职学生在进校之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钢琴教育,甚至有些学生不认识五线谱或者简谱,出现“乐盲”现象,这使得中职钢琴教学必须从启蒙阶段开始。在启蒙阶段,识谱能力是钢琴教学的第一步,识谱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学习钢琴的进度。对本校中职一年级音乐专业158名新生开展调查,结果显示:能熟练识谱的学生仅占学生总数的12.1%,缓慢识谱的学生占39.8%,剩余48.1%的新生完全不认识乐谱。综上所述,中职学生的专业素质整体偏低。但考虑到中职学校是以培养中等技能人才为教学目的,只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科学的训练,以及学生刻苦努力地练习,那些不利因素是可以逾越的。

二、钢琴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学方法分析

现在多数中职学校的钢琴教学方法以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为主,即教师教授新的乐曲,要先讲解乐曲的背景、作者、难点、重点、技巧等,然后示范演奏新乐曲,之后由学生练习,到下节上课时老师再进行“回课”检查、纠错。这种以短期、快速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显然不适应中职钢琴教育的要求。因此,钢琴教学方法的探索、实践、推广和运用势在必行。

(二)教学形式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有三种:集体课、小组课和单人课。这几种课堂教学形式各有利弊。集体课的缺点是受到上课人数的限制,教师难以因材施教,不能对每个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小组课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许多小组课的学生得到教师指导的时间较短,学生学习的新知识较少;个别课的缺点是学生交流和体验机会较少,不利于学生的相互交流,也不利于锻炼学生的心理能力,难以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

三、几点意见

(一)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言。”教师无私奉献,受到学生的爱戴,师生间良好融洽的关系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成为学生可亲、可信、可爱的知心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育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模式一般有四类:表现类、技能学习类、情趣激发类、交流互动类。《音乐学科教育学》一书中也明确地提出,“引导—发现”,“探索—创造”是创新类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例如,采用哼唱、律动、舞蹈的形式进行教学,注重节奏教学,创编简单的'节奏,尝试原创、改编简单的曲调,尝试给歌曲填词等。这些巧妙灵活的方法要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并发挥几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构建更科学、更完整、更富效率、更具互动性的中职特色教学模式。

(三)教师要增强学生的合奏演奏能力

钢琴是乐器之王,既具有很强的独奏性,也能跟其他许多乐器合奏出美妙的乐曲。由于中职学生基本功较差,学习钢琴的时间较短,学习任务重,所以教师只重视对学生独奏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其合奏能力的培养。但培养学生的合奏能力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协调配合能力,在日后的毕业及工作中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在钢琴教学中适当的增加一些合奏课程,指导学生相互练习,提升学生的合奏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视奏和应变能力,增强他们对乐曲的理解力和表演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方面的需求。

(四)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规划教学启蒙教材

教材的选择应根据不同学习阶段来安排。中职钢琴的启蒙阶段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和对音乐的感觉,同时也要有利于学生打下正确扎实的基本功。中职启蒙教材应在既抓基本功,又强调兴趣的原则下,在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分析下,由教师合理搭配选用教材。目前,常用的启蒙阶段教材有:汤普森的《简易钢琴教程》《现代钢琴教程》《哈农钢琴指法》和巴赫的《初级钢琴曲集》。其中,汤普森教材又分为“小汤普森”和“大汤普森”。《哈农钢琴指法练习》是钢琴演奏技巧的基础,易于记忆,对提高某个单一的技巧有良好的效果。巴赫的《初级钢琴曲集》曲调优美,是中职生在钢琴启蒙阶段学习复调性音乐的最佳选择之一。

(五)教师要培养中职生舞台实践能力

钢琴演奏舞台实践能力是中职音乐专业钢琴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教师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多能一专”型人才为理念,以满足社会文化事业的需要为目标,培育出适应市场的复合型、实用型、技能型中职人才。因此,教师应加强学生的钢琴演奏意识,多组织钢琴音乐会、音乐讲学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利用“钢琴音乐沙龙”“我的音乐我做主”“钢琴学习汇报音乐会”等形式,把原本生硬的钢琴教学状态转变一种灵活的、可交流的、易于展示的新型教学活动形式,从而更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此来促进和推动钢琴教学中对学生钢琴演奏舞台实践能力的锻炼。本文通过对中职钢琴教学现状的分析,并结合中职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对钢琴教学提出几点浅薄的意见:中职钢琴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的教学模式,还要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合奏能力,要能够根据学生特点规划教学启蒙教材,要善于培养中职生舞台实践能力,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钢琴水平。希望有一天,我们的钢琴教育能真正融入中职学生的生活,融入社会的需求,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和市场的有用之才。

篇9:钢琴教学的论文

钢琴教学的论文

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不仅是有识之士的向往,而且已经迅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了。这首先是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在不断地寻求精神生活,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并把这种愿望寄托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于是,许许多多的家长们不惜在经济上、精力上作出种种牺牲,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一种艺术门类进行学习。

许多事实说明,在孩子们学习文化课的基础上,学习一门艺术课程,不仅仅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素养,而且在意志品质的培养上都会大有裨益。改革开放以来,从京城到省会,从大都市到小县城,各类艺术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各级各类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成了业余艺术教学的主阵地。而在诸如美术、书法、声乐、舞蹈、器乐学习的学生队伍中,最多的要数学习器乐的学生了,健盘乐的学生占比例最大。

根据本人长期从事钢琴教学所得到的肤浅体会,总结一下已往,谈一下个人观点,虽为一家之言,也会为更好地教学积累必要的理论素养并请教方家予以指正。

一、钢琴的基本练习

钢琴,人称“乐器之王”,它在音乐艺术领域的地位是任何乐器所无法比拟的,而且在钢琴的学习过程中,“三五年也学不出个什么样来",又充分说明钢琴技术与技艺之深,多半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得下功夫学习。很多卓有成就的钢琴家、艺术家、音乐家们,都是从四、五岁开始就学习钢琴,毕其一生,这应该是众所周知的了。在所有艺术学科中,恐怕学习钢琴的年龄应该是最小的了。

从四、五岁这样的年龄就开始学习钢琴直到初中毕业,大约需要八年至十年的时间,甚至更长。在这样一个时间过程之中,钢琴教师如何安排学生们的学习并且学有成效,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钢琴基本功的练习。基本功,顾名思义,它是任何一门技艺的基础训练,很多孩子和家长往往忽略了这方面的训练。

不要以为音阶就只有24个大小调,单就音阶与琶音和哈侬的教课书就有厚厚的两大本,足见音阶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每天都要固定地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学琴,练习音阶、哈侬,通过音阶的练习为手型、手指触键动作和打下坚实的音阶与琶音的功底,这是演奏好钢琴音乐作品的必要保证。音阶与琶音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在多次的比赛和考核中,我们看到一些孩子的基本功还很不扎实,尤其是在古典作品中常见的乐句,都应该得心应手地进行练习、练习、再练习。

2.钢琴练习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现在有些钢琴老师为了让自己的学生在考级、考核中顺利过关,只是盯着教授考级曲目,不是进行系统的学习。教师必须科学地、有阶段性地、循序渐进地安排学生学习,在学习问题上是不能搞“大跃进”的。具体的教材教授顺序应该是:从初级的拜厄、汤普森入手,接车尔尼作品849、巴赫小前奏曲与赋格;车尔尼作品299、巴赫;十二平均律曲集1-2卷等等。在这个学习安排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加入小奏鸣曲、变奏曲、奏鸣曲及一些名家的独奏曲。

3.钢琴练习要注意复调音乐的学习。除了教师的原因,我们的学生太忽视复调音乐的学习了。复调音乐,是两个以上的旋律同在一首乐曲中显示,它是由多层次、多线条以及多重性的复合思维,创造或设计音乐。在同一乐曲中的两个以上的旋律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又相互吸引,它们穿插与结合、对比与交融、增加与递减,刚柔相济般同时出现在乐曲之中。比如贺绿汀的名曲《牧童短笛》的第一段与第三段,就是采用这种手法写成的。然而就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学生们恰恰重视得不够,他们认为巴赫作品难度大,“悦耳”程度差、枯燥、不易理解、不愿意下功夫系统地学习。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强调复调音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循循善诱,让学生克服一切困难,学好复调音乐,掌握好复调音乐。

二、钢琴教学的几点注意事项

在教学中,有几点情况是需要注意的:

1.注意音乐的基本理论。一定要全方位地进行音阶、读谱的辅导,在音阶、读谱中,教师就要把基本乐理、曲式学的知识,音乐史、音乐欣赏等有关知识有层次地、渐渐地向学生讲述,并把讲述过程贯穿教学始终,反复地向学习复述,在“温故”中加入新的知识。

2.慢练。有人说:最好的捷径是慢练。所谓慢练,就是把在练习中易错、难点、重点段落单独抽出来反复地、慢慢地练习。应该说,这是我在教学中摸索出的成功经验,是弹好乐曲的好方法之一。

教师一定切忌,在练习时让学生一遍一遍地从头到尾去练习,这对于应该解决的难点没有益处,对要照顾到的重点一点也没有照顾到,只顾一味地从头弹到尾,学生力气没少出,时间没少费,功夫没少花,却只能落得个事倍功半的结果,得不偿失。

3.注意边弹、边唱、边打拍子同时进行。对于初学者,这是加深记忆、锻炼视奏的好办法。也是集视唱、视奏、练耳为一体的训练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说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收获。

4.注意从单手练习开始。无论是音阶、琶音还是练习曲、乐曲,尤其是复调音乐,都要首先注意从单手练习开始。在巴赫三部创意曲的前面,编者就明确地写道:最后是先单手弹奏。没有单手练习每个声部独立的歌唱,要揭示复调音色的内在美是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是我在多年的钢琴教学中揣摩、探索、不断实践中得到的点滴体会,倘若还有不当之处,还望得到专家们的批评指正。

篇10:钢琴教学心得论文

一是培养学生学琴的兴趣。教师要设法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唤起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进而点燃他们的音乐表现欲,激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让他们通过学琴有所感,有所想,有所悟,有所为,从而在品味音乐和诠释音乐的过程中,体会到学琴的真正意义。

二是尊重差异,目标适度。学生的音乐天赋、心理发展、年龄、性格各不相同。教师要注意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在教材的选用、教学的进度、授课的方式上灵活安排,设立切实可行的目标,既要做到增强学生达标的信心,又要让学生明白为成功必须作出的努力;既能照顾到学生的兴趣,又能保证学生学有所获;既能在练琴的过程中感觉到一定的压力,又能体会到付出后所带来的快乐。

三是善用激励,着眼发展。弹琴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任何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练习的结果能获得教师的肯定和表扬,而这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的每一个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并不断激励和鞭策学生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四是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丰富教学课堂。教师可以为学生选取一些四手联弹、双钢琴曲,让他们体会合奏的快乐;可以经常和学生一起欣赏优秀钢琴家的演奏录像、聆听钢琴大师的CD,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还可以定期同学生和家长们进行交流,畅谈学生的学琴经验和心得,或者举办小型的音乐会和汇报会,让学生们体会舞台上的激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钢琴的人家越来越多了,许多父母也开始让自己心爱的孩子学谈钢琴,学谈钢琴不仅丰富了生活,促进了身心健康,增加了音乐修养,还能从美好、高尚的音乐之中不知不觉的陶冶了性情。通过弹奏的训练,也能锻炼孩子克服困难的毅力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弹琴必须要手指动、耳朵听、眼睛看、脑子想……,这就发挥了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综合作用,刺激了脑细胞的发育,提高了孩子的观察力、理解力、听辨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等,使孩子的智力得到提高。面对如此多的孩子和家长,如何教孩子们正确的演奏钢琴是很重要。我翻阅了很多资料查到,通过弹奏的训练,能够锻炼孩子克服困难的毅力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弹琴必须要手指动、耳朵听、眼睛看、脑子想……,这就发挥了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综合作用,刺激了脑细胞的发育,提高了孩子的观察力、理解力、听辨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等,使孩子的智力得到提高。因此有人说学习音乐,练习弹钢琴能使孩子更聪明一些。使孩子可以通过学习钢琴受益一生.我以自己教学的经历,以及自己在不断学习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和心得体会,总结出青少年钢琴当前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个方面是青少年钢琴教学中儿童的心理,第二个方面是钢琴演奏时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第三个方面是要根据儿童的区别来进行不同的钢琴上课方式。

首先来谈在青少年钢琴教学中儿童的心理,因为幼儿及青少年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表现,所以钢琴教师必须熟悉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 。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儿童心理特点搞好钢琴教学。

一、培养青少年音乐兴趣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学习音乐也是如此,只有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才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去追求音乐的最高境界,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对于人的学习、工作等一切活动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它可以成为学习与工作的巨大动力,又可激发一个人的创造性才能。对于青少年来说,兴趣的培养则更显重要。因为幼儿及青少年时期心理发育尚不完全。缺乏意志力与责任感。虽然他们的好奇心很强,但如果不能及时将好奇心转化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久而久之必然对枯燥的指 法与音阶练习等产生厌烦情绪。有些家长和教师不注意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只是一味地逼迫孩子硬学,结果有的孩子不堪忍受而将钢琴砸烂堵也曾有所闻。儿童最容易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和富有情趣的事物。为了开启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大门,教学中应采取启发、诱导、激励的方法培养和加深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比如幼儿喜欢形象思维,无论教识谱,还是教演奏,最好多用一些比喻方法。在弹奏标意性乐曲时,教师在范奏前最好用形象的语言或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将乐曲的内容、情境讲给孩子。另外家长也可有意识地多给孩子听磁带、唱片、或多让他们看一些有关钢琴方面的音乐会录像、观看实际演出等。幼儿多具爱表现、喜欢得到赞扬 的特点。家长、教师平日可采用打分、奖励等方式鼓励他们练琴。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也要充分肯定。经常举办一些小型音乐会,让孩子们互相观摩、互相找差距,既锻炼了表演能力,又能产生竞争意识。通过以上方法,幼儿会逐渐对学习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并能自觉地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成绩会明显提高。随着成绩的提高同时还会产生较强的自信心,会更加努力地学琴。

二、注意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孩子学习音乐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学习音乐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音乐开发智力。通过学习音乐,可以使孩子的记忆、协调和集中注意的能力得到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素质基础。教育心理学认为,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发展智力的核心。在钢琴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力,同时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十分有益。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所创立的奥尔夫教学法 ,应用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充分培养人的创造性的一种充满活力的教学法。它充分调动了一个人的一切感觉器官来接触音乐,也就是充分感受,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充分进行表达。比如相同的一个节奏型或一段旋律, 可根据个人的不同感受演化成各种不同的动作表现,强调并鼓励哪怕是细微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幼儿钢琴教学中也是如此,如果只是死板地让学生按乐谱的要求去弹奏,必然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分析旋律所蕴含的情绪与思想,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建立音乐形象。通过准确的范奏,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内涵,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弹奏,充分创造与发挥自己所感受的音乐形象。有的教师只注意了学生技艺的训练,而忽视了创造力的挖掘,忽视了音乐感、节奏感的培养。只有充分启发创造性思维,才能通过丰富想象充分理解音乐内涵,才能提高音乐感、节律感等音乐素质。 儿童钢琴考级比赛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也说明了这一点,比如有许多考生在演奏技艺方面尚不错,但音乐感、节奏感极差,使乐曲显得空洞、枯燥、乏味,没有一丝活力。为了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力以及音乐感和节律感,作为教师本身也应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用一些直观、生动、形象的手段,充分 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例如可以制作一些形象的教具,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认识各种节奏谱。另外也可通过一些人的画面介绍音乐内容,使学生通过视觉配合听觉来感受音乐形象。反过来通过听音乐产生联想,让学生以音乐形象产生联想,让学生将其感受到的音乐形象画出来,也是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 好办法。总之,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再充分表现音乐,激发学生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学习音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与心理上的发育期,各年龄段间及同年龄段每个少儿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异。一律用同一模式进行教学,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由于每个少儿在家庭环境、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及性格特征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幼儿钢琴教师有必要了解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这样才能作到“对症下药”、因势利导。比如有的男孩子脑子很聪明,但特别好动,上课时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有的女孩子自尊心特别强,非常敏感。教师略微批评她一下,便会哭闹不止。很显然对这样的孩子不能过分批评,然而也不能对其错误置之不理。每堂课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有计划地指出他们弹奏中的错误,且用非常温和的语气讲:此处如能弹 得更优美一些就好了。孩子们很乐于接受这种语气,很快就能纠正错误。有的家长看到比自己孩子后学的都已赶在前面,非常着急,不时训斥,甚至打骂和强制孩子练琴。有些教师也往往缺乏耐心,动辄对孩子严加训斥 ,甚至拿根小棍敲击孩子的小手。久而久之许多孩子不仅产生了逆反心理,厌恶学琴,更有甚者一听要上钢琴课,就会产生恐惧心理。这样的心理状态还怎能学好琴呢?对这样孩子只有耐心地启发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轻轻松松地上好每一堂课,并能轻轻松松地完成布置的练习任务,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做同样也能使孩子们在学习钢琴中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

其次来谈幼儿钢琴演奏时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儿童学琴从一开始就必须对手指弹奏进行正确、严格、系统的要求,把一些弹琴的“常见病”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从而打好钢琴演奏技术的基础。这一点,无论对于专业学琴还是业余学琴同样重要。下面仅就儿童初学钢琴常常出现的弹奏错误,谈谈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具体方法。

一、瘪指:弹奏时手指第一关节塌陷,我们称之为“瘪指”或“折指”。这种手指凹状几乎是每一个学琴的儿童都可能出现的毛病。瘪指使手臂的力量不能通畅地到达指尖,造成手指、手腕、手臂的局部紧张、僵硬,使手指不灵活而直接影响速度与力度,影响发音与音质。

解决方法:①多加强断奏练习,即每弹奏一个音都采用手臂放松掉下来的动作,体会手臂重量是如何自然地从肩膀垂下来的。然后由手指第一关节在琴键上稳稳地“站住”,训练指关节支撑手臂重量的能力。②触键时手指各关节必须凸出,不能凹陷,手形保持握球状,指尖要有向里抠抓东西的感觉,逐渐增强指关节承受重量的能力。③“指尖站立”要意念在先,在手指触键前,思想准备要充分,注意力集中,慢慢地、一个音一个音地认真专心对待,持之以恒。这是克服瘪指的关键。相反,懒散、机械,任其“自然”地触键,就会一无所获,错误依旧。

二、拇指夹指:有些初学钢琴的儿童拇指紧紧地往里夹,拇指尖使劲向外翘,拇指不能自如地上下起落,而是靠压腕子来弹奏。造成拇指夹指的原因,是“虎口”处紧张地抽紧,使拇指僵硬地“躺”在琴键上,形成用拇指关节或整个拇指外侧笨重地往下“压”奏的错误弹法。这种弹奏势必造成拇指和手腕的紧张,出现不均匀的重音现象。同时,外翘的拇指尖经常会不由自主地“刮”着邻近的琴键,造成发音不干净。拇指夹指使整个手掌开度不够,难于弹奏音程距离远、跨度大的音与和弦。

解决方法:①纠正手型。“虎口”放松拉开,拇指掌关节(第二关节)作支点,第一、第二关节凸起,拇指尖向里弯曲呈弧形。②用拇指尖的外侧点状触键,正确地站立弹奏,而不应该用拇指关节甚至整个拇指侧面大面积地躺倒弹奏。③有意识地训练拇指做好向上抬起的预备动作,使拇指能够自如地、有所控制地弹奏,有效地解决十指音色统一、音量均衡的问题。

三、无名指不独立:无名指(4指)灵活程度先天地差于其他各指,它与小指、中指的肌肉互相牵连。4指弹奏时,如果过分强调它独立地高抬指,势必造成它的紧张,并连带其他各指乃至手腕、小臂、肘、肩等部位的紧张连锁反应,使4指与相邻音衔接时,出现音与音之间距离不等、力度不均匀的“瘸腿”现象。

解决方法:①在保持正确手型基础上,训练4指抬指时,可以允许相邻的手指自然地相随运动,让4指松弛自如地起落。如:弹下3指,抬起4指,小指可随4指、3指可随4指自由抬起。②多做3指与4指、小指与4指的连奏练习。通过训练,使相牵连的`肌肉逐渐自由独立,使4指与相邻的手指连奏时,控制力增强,均匀、流畅地走动与跑动。

四、小指掌关节塌陷与僵立:大部分儿童都程度不同地出现小指像小棍儿一样躺倒在琴键上,或者为让其站立采取方法不当出现的另一极端现象――小指僵直地。拄在琴键上。

解决方法:①小指弹奏时,小指掌关节(第三关节)一定要鼓起,作为支点撑住整个手的重量。小指的第一、第二关节也要松弛自然凸出。任何一个关节的塌陷都会造成紧张、僵直。②纠正毛病时一定要慢练,静下心来,默念“鼓起、站住”的指令,反复练习,久而久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五、颠腕:经常会见到孩子们在作手指连音走动或跑动时,出现手腕一颠一颠的现象。让人感觉不是手指而是手腕在弹琴,这种弹法十分有害。由于腕部紧张,使手臂的重量向下输送时被腕子截住,手在失去重心和力量来源后,就会显得软弱无力,被动、生硬地触键,而手腕却不得不代替手指疲于奔跑,造成小臂紧张、腕子笨重地上下颠动。这种错误的后果是指尖无力,声音发飘或僵硬,从而影响手指的力度、速度,长此以往造成手臂、手腕肌肉的紧张酸痛。

解决方法:①打好连奏基础。连奏如同手指在键盘上“走路”。一个手指弹下去支撑住以后立即放松,然后把手臂重量转移到下一个手指尖,在第二个手指弹奏的同时,前面的手指就可放开。指与指之间一定要交接清楚,如同接力赛跑,后来者不接住接力棒,前者一定不能撒手。②手腕放松。手腕是手臂与手指连接的桥梁,是手指完成各种弹奏技巧的“调节纽带”。这一关键部位的松弛与否直接影响到手臂与手指的松弛程度和灵活程度,进而影响到整首乐曲的流畅,因而手腕一定要柔软放松。③手指独立。让儿童手指独立连奏时,如果立刻不让手臂跟着动,他们往往手臂马上僵硬,手腕容易帮着颠,这样效果不好。可以先允许他们带一点儿手臂动作去连奏,但是,脑子一定要清楚,那就是连奏时,手指动作是主动的,而手臂、手腕是被动的。不能以手臂、手腕代替手指去弹奏。然后一步步地逐渐减少手臂的力量,逐渐加快连奏速度,直至达到手指独立自如地在琴键上跑动。

不论是专业学琴还是业余学琴的儿童,对待他们初学琴所出现的各种弹奏错误,决不能因其年龄小而放任姑息。要知道,任何弹奏毛病绝对不会随着年岁增加而自然消失;正相反,如果任凭错误弹奏方法反复加固定型,成为痼疾,就很难改正了。所以我认为这在教学当时是很重要的环节。

最后来谈一下如何根据儿童的区别来选择不同的钢琴上课方式。各个孩子由于年龄不一、生理条件又因人而异、学琴时间也有差别,所以对每个人的要求不可能完全一样,教师需要灵活对待。同时,要注意到随着弹奏力度及速度的增加,又会产生新问题,需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加强与弹奏有关的生理功能的锻炼。

一、个别课和集体课相结合的方式

钢琴教学一般都是个别上课,但对于年龄幼小的初学的、程度相仿的及弹四手联弹的学生,也可以配合一定的集体课。特别是初学认谱和刚刚开始弹琴的孩子,教师对他们每个人要讲的课差别不大,而几个还在在一起上课就容易消除拘束感,增加勇气,激发情绪,积极开动脑筋。他们争着举手回答问题,轮流上琴弹奏,一起玩音乐游戏,一起猜音乐谜语,轮流着当“小老师”去帮助别人……在活跃的课堂上气氛中使孩子们去掌握应有的知识。

二、个别课要动静结合的方式

“静”是指端端正正的坐在钢琴前弹琴,“动”是指离开钢琴在放大的五线谱表上摆摆音符,跟着教师练练听音,或听着音乐声走走步、拍拍手、敲敲打击乐器、唱唱歌等等,这样既运用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结合,又在一节课中对孩子进行了听音、节奏、认谱和弹奏的四种训练 。随着年龄的增大及程度的加深,逐渐可以增加“静”而减少“动”,而后过渡到以“静”代替“动”。

三、课堂安排要劳逸结合的方式

教师应当固定下课时间,一般不要超过四十五分钟为好。年龄较小的孩子若坐不住,上课中间还可以稍稍歇息一下喝口水、上上厕所或谈谈心,让孩子恢复恢复疲劳再接着上课。继续上课时,就不再说与上课无关的话及作与上课无关的事了。这样才能使孩子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知道学习不能随随便便、马马虎虎。一般来说,女孩子要比男孩子容易坐的住一些。教师要根据每个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去相应的逐步延长,如开始是十分钟更换一下上课形式或休息,逐渐延至十五分钟,二十分钟。即使是少数很能做的住的孩子,至多上一小时课也一定要休息并鼓励他去玩耍,以缓和脑力、视力、及肌肉的疲劳。

少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生理条件与成人又很大差异:个子矮、手臂短、手小、手腕、手掌及手指的骨骼、关节及肌肉等比较软弱,力气有限。较大年龄的初学者在弹奏中所能作到的,对于孩子并不那么容易做到。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了幼儿生理条件,可能就会由于不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习受影响,甚至导致弹奏中的某些毛病。孩子的手臂短,如果弹奏时音域过宽,孩子的手够不大,比较吃力,就容易边弹边在座围上左右挪动,这样就容易影响弹奏的质量,并且妨碍了上半身对于弹奏的适应性。有的孩子为了能够谈到较远距离的琴键,身体下趴或歪扭、腰部塌陷、不自觉的把脚抬起来,这样就失去了人体在弹奏中的某些重要支撑点。因此弹奏中要照顾幼儿力所能及的音域范围,比如弹音阶,不要一下子弹四个八度,先弹一至两个八度就够了,年龄稍大一些,手臂长一些,手臂长一些的时候再弹三个八度、四个八度。如果乐曲的音域范围都在中高音区,不妨先把坐的位置移到中央C右边一些,反之就稍左一些孩子的手掌小、手指短,成人弹起来轻而易举的某些音程、双音、和弦等,孩子的一双小手就显得比较费力。因此,在弹奏中,最好选择方便于孩子弹奏的音程、双音、和弦等,或将不合适的简化省略,并以手指伸张和收缩的交替弹奏、远距离和近距离相结合的弹奏来取代于过多的、连续的手指伸张,以免肌肉紧张。有些乐谱的指法不一定都适合孩子,如完全照用,孩子容易发生困难,而产生紧张心理。最好根据孩子手的适应情况,将指法稍作修改,使之既方便于弹奏又利于音乐表现。有时,克服弹奏中的一个难点关键在于修改指法。最初弹奏时,不要过于要求孩子的音量。一双刚刚接触钢琴的小手,那样柔弱,他们还没有足够的力气,也不大知道如何正确的使用力气去弹琴,如果总是说:“声音太小了,大声点,用劲弹……”就容易导致孩子不择手段的去“弄响”琴键,不利于形成正确地弹琴姿势和培养弹琴的舒适感,而且这种不好听的声音被孩子的耳朵听惯了,也容易损害他的听觉。什么是恰当的音量呢?即孩子弹奏时不拘谨,手臂自然放松,手指下落在琴键上基本能站好,声音不压不飘,保持通畅,这就是孩子的自然音量。音量的增大依赖于弹奏方法的逐步掌握、与弹奏有关的生理功能的正确锻炼以及人体的生长发育等等。

以上就是我对少儿钢琴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对青少年钢琴教育上做出一点贡献,也祝愿各位教师和家长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祝愿我们国家的音乐文化事业有更加光辉灿烂的前景!

篇11:浅谈钢琴音乐教学论文

浅谈钢琴音乐教学论文

一、加大多媒体技术在钢琴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深化发展,钢琴音乐教学中也可以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不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将各种枯燥的理论知识具体表现出来,这样更有利于培养专业的钢琴人才。首先,钢琴理论课程的教学中通常是多人的大课堂,大课堂的空间距离决定了教师在进行具体理论知识教学时很难通过具体的钢琴弹奏来实现,因为坐在后面的学生无法真切地看清楚教师的具体操作,因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书本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具体的教学视频表现出来,这种形象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具体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对其长远的钢琴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更频繁地播放国际范围内的钢琴名曲,一部钢琴名曲在不同的钢琴家的演奏下会形成不同的风格,因而教师可以为学生打开探究的窗户,为学生提供更多地探究与思考的时间,通过观察每位钢琴家的演奏视频,学生能够总结出更多自己的观点,这对其钢琴音乐的发展有极大的助益,形成了自己的音乐思维的学生更容易成为专业的音乐人才,钢琴方面也同样如此。

二、推出远程教学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信息获取途径与交流方式,新时期的`钢琴音乐教学也可以以此为契机推出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即远程教学。在钢琴音乐教学中,很多学生会因各种原因而无法赶回学校上课,因而教学中学校可以推出远程教学,让学生通过远程视频进行课程的学习。远程教学模式需要在专业的摄影技术的辅助下才能实现,首先在教师中需要架设多台摄像设备,通过调整焦距来将钢琴音乐教师的整个课程教学活动录制下来,这样学生便可以通过远程教学的形式掌握最新的钢琴教学内容。其次,远程教学过程中会将钢琴音乐教师的教学内容具体录制成教学视频,教师可以将这些视频传输到专业内公共的网站上,这样没有理解或掌握教学内容的学生可以直接从网站上下载下相应的教学视频,通过这种自主学习与研究的方式更有利于推进学生在钢琴音乐学习中的全面成长。最后,远程教学模式也可以开启一对一的专业指导模式,通过互联网钢琴音乐教师与学生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还可以进行实际的钢琴弹奏演练,而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具体的指导。

三、结语

钢琴音乐教学是音乐类专业的重点教学科目之一,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所以教学工作中钢琴音乐教师有必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推进钢琴音乐教学工作的全面展开。文章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特点,将多种数码科技融入到钢琴的音乐教学中,希望这些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在钢琴音乐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而为我国钢琴音乐教学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与技术方面的支持。

篇12:钢琴音乐教育教学论文

钢琴音乐教育教学论文

1.前言

自来,由于网络的平民化,数码产品的大众化,手机的多功能化,促使了流行音乐在新千年之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许多国家的许多艺人带着自己的独特曲风在全世界的各个地区相继崭露头角,转瞬便铺天盖地。其中很多的古老音乐艺术体领域中也衍生出了很多的新鲜的艺术风格,自成一体,流行钢琴音乐也赫然名列其中。由于全社会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从中产生了很多的新兴的经济,文化领域。流行音乐以其乐曲简短,容易上口,内涵鲜明,曲风新奇,创作简单等特性,成为了时下很流行的广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快餐式文化。为了迎合当今社会对钢琴音乐师的需要,高师钢琴音乐教育也应当从传统的教育方式中结合现在快餐式文化对流行钢琴音乐的需求,培养出当今社会需求的专业性的人――流行钢琴音乐师。为此,我通过对诸多资料的阅读,并融合自己多年教学的实践和感悟,简单的提出了几个方面,来改善又或完善现行的教育模式,达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符合当代大学生品味的流行钢琴音乐师。

2.高师流行钢琴音乐的教学初探

2.1准确了解当前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确定教育方向

钢琴文化,他有着悠长的音乐艺术文化历史和浑厚的音乐艺术文化底蕴,钢琴乐曲以其曲艺内涵深奥,演奏技艺复杂,各学派风格迥然等诸多特点,垒砌出了较高的钢琴文化艺术的门槛。很多的历史中著名的钢琴演奏艺术家的成名之路都是及其坎坷的,在他们的一生中的很多年中都经历过几次的大起大落,直至中年,晚年甚至身死后才被世人所了解,所接受,才铸就了他们在钢琴艺术生涯中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回归现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高效率的生活步伐使得古老的钢琴艺术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这很多年都难以的到较高的发展。现在的音乐领域几乎全被流行音乐所占据。社会大众对高尚艺术的理解能力和喜爱程度日渐减少。而流行音乐的脍炙人口,个性鲜明,再给歌曲中加入歌词,使得流行音乐更加的浅显易懂,从而流行音乐得到了众多人们的喜爱。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现在社会中对流行音乐的需求已经超过了对高雅艺术的追求。所以我们的教学方向也应当迎合现在的社会需要,培养出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符合流行音乐需求的钢琴音乐师。从传统教育教材及流程与流行钢琴音乐特点这两方面中找到他们的契合点,摒弃陈规,研究出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让我们培养出来的音乐师能够学以致用,真切的得到可以使用的知识。所以,培养出掌握钢琴弹奏技巧,能够很好的认识流行钢琴音乐的音乐师就是我们现在应该培养教授学生的大方向。

2.2解剖自身,找准教育过程中的偏差并寻找方法改正

长期以来,钢琴音乐教育的传统方式是以教授学生音乐以及钢琴的基础知识,加入钢琴的弹奏技巧,长期的钢琴弹奏训练和许多著名钢琴乐曲弹奏的积累,用相应难度的钢琴弹奏曲目为标准,当作考核学习者对钢琴弹奏的掌握程度的评价。从现在的社会需求和人们的认知角度来看,这其中显然是出现了偏差。我们培养出来的钢琴师在毕业后是要面向社会的,他们在这里学习的目的是在走出校门后,能够凭借在学校中所学得的知识和能力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传统的钢琴教育方式那种音乐知识与钢琴弹奏技巧的积累并不能带给学生们很多以后能应用的到的知识和能力。我们不仅仅要教授他们音乐基础知识和钢琴弹奏技巧,更重要的,我们还要教给他们如何利用学到的知识和技巧,结合社会中对钢琴师的需要而展现出他们的才华,创造出他们的价值。在传统钢琴教育中,钢琴演奏的独立性很强,演奏中讲求弹奏技法和对音乐的理解,弹奏时将自己对乐曲的理解用所掌握的弹奏技法结合,用钢琴为器具表达出来,让听者能够感受到乐曲中和弹奏者所要表达的情绪。但当今流行钢琴音乐已经走向和其他多种样式的乐器乃至电子音配合,来演绎当红的流行音乐。现在的钢琴乐,已不再孤独。随之而来的,两架钢琴合奏,四手连弹,钢琴与其他乐器合奏,与其他多种乐器合奏,与电子音合奏等等。这些能力就是我们要教授的东西。我们要让他们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已经熟悉甚至掌握到这些在学校外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法。

2.3结合现在的流行钢琴音乐中很多成功的例子教授其中技巧

何谓流行音乐。《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的解释是“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描述的情感世界简单、质朴、直接、现实,它注重情感的宣泄和交流,在内容上直面人生,生活气息浓厚,在形式上较短小精炼,音域偏窄,易于表达、传唱,亦称“通俗音乐”。通俗又被解释为浅显易懂。那么不难理解,流行钢琴音乐就是通俗钢琴音乐,就是浅显易懂的钢琴音乐。在流行钢琴音乐的教授过程中,引入时下诸多的成功流行钢琴音乐,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欲有较高的成效。如法国钢琴演奏家理查德克莱德曼弹奏的具有浓厚中国曲风的《梁祝》,著名音乐明星周杰伦的歌曲《不能说的秘密》,光良的歌曲《童话》等等的很多众所周知并广受喜爱的曲目。吊起学生的兴趣,教授其中应用的技巧和合奏技法。用教材中的课程和实际的应用相结合的方式教授学生来学习,让学生们能够真切的体会到教材中所提到的知识项点,技术难点。认准,吃透教材中的知识项点,熟悉,熟练的.掌握教材中的技术难点。不仅让学生能够理解在特定情况下运用出的这些知识和技法,还能想到这些学到的知识和技法在其他的实际应用情况下也能够运用的到,并且运用的很好。学以致用才算是真正的学会,学懂,学透。

2.4注重培养学生对钢琴音乐的理解能力,合奏能力以及即兴发挥

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群体学习的优势,不能让群体学习的课堂成为教授者的减负工具。开课就讲理论知识和知识重点。然后演奏给学生们听。再然后叫大家分别练习本节课中讲诉的知识和学到的弹奏技巧。这样的教授方式是严重的不可取的。有了群体学习的课堂,教授者就应当发挥群体的优势,让大家成为一个整体。在教授过程中除去教材中的知识项点,演奏技法,还要利用群体优势带领大家共同练习演奏技法,共同理解知识的项点。组织钢琴合奏,四手连弹等项目。有条件还可以和其他乐器联系合奏的技法,让学生们能够懂得并掌握合奏的要点。有时间还可以给学生们讲一讲诸多著名钢琴音乐家的生平和创作出著名作品的时候当时的作者是在怎样一个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精神环境中。叫学生们深切体会这些著名的钢琴音乐家是在怎样一个环境下创作出的这些广为流传的作品,体会其中的心境,熏陶学生们的内心世界,结合乐曲领会钢琴音乐的情感。当学生们有了相应的心境成果和弹奏技法的熟练后,可以组织学生们即兴弹奏。让学生们也能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和创作的意境,还有创作过程中的领悟。

3.结束语

结合以上四点在教学中的应用,认识到社会对流行钢琴音乐的需求就是我们培养人才的方向,教授学生想学的,学生走出校门后能用的到的知识,而不是教授学生我们想教授的,而后让学生从我们教授的内容中去寻找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在教授过程中了解自身教材和教学流程中的目标,要和当今社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的需求相结合,实时推出吻合社会需求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及其教授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变主动,促进学生思想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篇13:体育教学论文提纲

体育教学论文提纲

摘要 5-6

ABSTRACT 6-7

1 前言 12-21

1.1 选题依据 12-15

1.2 国内外研究及评述 15-19

1.2.1 国外研究及评述 15-17

1.2.2 国内研究及评述 17-19

1.3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19-21

1.3.1 研究意义 19-20

1.3.2 创新点 20-21

2 文献综述 21-38

2.1 关于创新教育理念的相关研究 21-23

2.2 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相关理论研究 23-33

2.2.1 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分类研究 23-26

2.2.2 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层次研究 26-28

2.2.3 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设计研究 28-29

2.2.4 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研究 29-30

2.2.5 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30-32

2.2.6 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造研究 32-33

2.3 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相关实践研究 33-38

2.3.1 突出新型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 33-34

2.3.2 注重体育学习方法的研究 34-35

2.3.3 强调体育学习方式的研究 35-36

2.3.4 “以学为主”教学方法的'研究 36-38

3 研究对象、方法及技术路线 38-41

3.1 研究对象 38

3.2 研究方法 38-40

3.2.1 文献资料法 38

3.2.2 访谈法 38-39

3.2.3 问卷调查法 39-40

3.2.4 实验法 40

3.3 技术路线图 40-41

4 分析与讨论 41-101

4.1 研究基础 41-47

4.1.1 教学论基础 41-42

4.1.2 心理学基础 42-44

4.1.3 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基础 44-46

4.1.4 新课程理念基础 46-47

4.2 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研究 47-76

4.2.1 创新教育理念的内涵及对体育教学的要求 47-53

4.2.1.1 创新教育理念的内涵与构成 47-51

4.2.1.2 创新教育理念对体育教学的要求 51-53

4.2.2 体育教学方法演变及启示 53-55

4.2.3 体育教学方法的内涵及体系构建 55-60

4.2.3.1 体育教学方法的内涵 55-57

4.2.3.2 体育教学方法的体系构建 57-60

4.2.4 体育教学方法的设计理念与选用实施 60-66

4.2.4.1 体育教学方法设计理念 60-63

4.2.4.2 体育教学方法选用依据 63-64

4.2.4.3 体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64-66

4.2.5 体育教学方法的影响因素与改进建议 66-69

4.2.5.1 体育教学方法影响因素 66

4.2.5.2 学生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意见 66-67

4.2.5.3 体育教学方法改进建议 67-69

4.2.6 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的视角与实例 69-76

4.2.6.1 从教学要素整体着眼,合理编排体育教学方法 69-70

4.2.6.2 从实际情况入手,扩展、改进体育教学方法 70-71

4.2.6.3 从教学效果出发,优选、组合体育教学方法 71-72

4.2.6.4 从学生未来发展考虑,统整筛选体育教学方法 72

4.2.6.5 几种创新的体育教学法 72-76

4.3 实验研究 76-97

4.3.1 实验假设 76

4.3.2 实验对象与时间 76-77

4.3.3 实验方法与工具 77-78

4.3.3.1 实验方法 77

4.3.3.2 实验工具 77-78

4.3.4 实验设计 78-83

4.3.4.1 实验设计 78-79

4.3.4.2 课堂教学设计 79-83

4.3.5 实验程序 83-85

4.3.5.1 实验的测试与控制 83-84

4.3.5.2 教学程序 84-85

4.3.6 实验结果与分析 85-95

4.3.6.1 学生体质的变化 85-89

4.3.6.2 学习效率的变化 89-90

4.3.6.3 创新意识的变化 90-95

4.3.7 实验小结 95-97

4.3.7.1 实验结论 95-96

4.3.7.2 实验小结 96-97

4.4 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的反思与展望 97-101

4.4.1 体育教学方法的历史反思 97-98

4.4.2 体育教学方法与其它教学要素协调配合的思考 98

4.4.3 体育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的困惑 98-99

4.4.4 体育教学方法发展与创新带来的启示及展望 99-101

5 结论与建议 101-102

5.1 结论 101

5.2 建议 101-102

致谢 102-103

参考文献 103-110

附录 110-124

A 专家访谈提纲 110-111

B 访谈专家一览表 111-112

C 教师问卷 112-117

D 学生问卷 117-120

E 问卷的发放、回收统计表 120-122

F 学习效率调查表 122-123

G 创新意识调查表 123-124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24

篇14:幼儿园教学论文提纲

有效教学是指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幼儿园的有效教学是指幼儿教师在单位活动时间内达到既定活动目标,完成活动任务,实现幼儿的有效发展.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幼儿园的活动(课堂)时间较之中小学的课堂时间更加短暂,通常在十五到二十五分钟内,故此幼儿园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性更显突出.

一、有效教学的提出背景

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共同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教学是艺术”的教学观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二、有效教学的含义

首先,有效教学是合乎规律的,即是说活动必须合乎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世间万物都有其生长发展规律,幼儿的身心发展亦然.为了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而健康的发展,我们所需要遵守的第一点即是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此外,幼儿园的有效教学还必须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以及教学环境都是合理的.

其次,有效教学是有效果的,即是说教学活动是有结果,会呈现一定可以衡量的后果.比如幼儿在音乐活动《狗熊偷面包》之后,能够体验并把握音乐中A、B两段的不同,并根据节奏的变换而改变手上的动作,这就是教学效果的体现之一.

最后,有效教学是有效率的.效率是指对于有限资源(如材料、人力、资金等)的最佳分配方法.幼儿园的有效教学即是说需要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最佳分配,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在一次活动中,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组织形式,我们可以实现幼儿在情感态度、认知以及技能三方面的活动目标.例如在集体律动《米格爷爷的鞋匠铺》中,教师通过精练、准确的言语说明可以快速讲明活动要求,并让幼儿理解.在音乐游戏《猫和老鼠》中,教师可以通过“难点前置”的策略来帮助幼儿快速而准确地理解游戏中猫和老鼠两种角色的出场顺序和空间位置关系.

三、有效教学的特征

有效教学的第一个突出特征:正确的目标.活动目标是整个活动的灵魂之所在,活动环节和组织形式都是围绕既定目标生成的.首先,目标的设计需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在班上大多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之内的.目标不宜太难或者太简单,尽量将其放在“跳一跳,摘得到”的高度,既能为幼儿提供挑战,也能为幼儿提供挑战成功的积极体验.其次,为了便于观察和衡量,活动目标需要有条理、清楚具体.再次,目标的设计需要考虑幼儿的日常生活需要,即将达成的目标应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让幼儿知道自己所学有用,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同时可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有效教学的第二个特征:充分的准备.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包括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材料、活动环境的布置、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选择,甚至活动中教师的肢体语言和言语陈述等等,这些都是保障有效教学的必修功课.

有效教学的第三个特征:科学的组织.科学的组织形式是活动的步骤和材料在时间方面的有效搭配,不但可以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还能实现教学的高效和有效.故此,教师必须保证活动内容、教学策略、活动秩序等的合理性、科学性.就像田忌赛马讲究顺序一样,活动中教师可以采取诸如“难点前置”、空间位置的合理变换等方式来实现目的.

有效教学的第四个特征:清晰明了.整个教学过程应该是清晰明了的,不论是活动的流程还是教师的语言.清晰的流程和明了的语言可以帮助幼儿正确理解、牢固掌握和顺利应用或迁移.

有效教学的第五个特征:充满热情.幼儿的情绪较成人更加容易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所以幼儿教师需要运用多样化手段去感染幼儿,用言行来显示自己的对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热爱,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积极健康的发展.

有效教学的第六个特征:促进幼儿的发展.关注和满足幼儿的生活和身心发展需要,围绕幼儿组织教学,促使幼儿学习好、爱学习、会学习.

有效教学的第七个特征:以融洽的师幼关系为基础.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由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低,一日生活需要他人照料.幼儿园的老师们除了教师的身份还身兼幼儿生活照料者的职责,可以说是亦师亦母.因而融洽的师幼关系对于幼儿园的有效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有效教学的第八个特征:高效利用时间.即是说教师在单位教学时间内产生了尽可能大和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幼儿园,单位教学时间特别短,高效利用时间有助于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有效教学的第九个特征:激励幼儿,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他们主动、全身心地参与学习.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激情,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使不懂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幼儿的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求知探索的兴趣.四、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

由于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组成的,因而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众多.大致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如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等;主观因素如教师的教学理念、责任意识、效能感、知识以及能力等等.

关于客观因素,教师可以通过适宜的布置来趋利避害,例如教学环境可以充分利用园本资源,结合当前的活动主题进行新的布置,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教学内容可以根据本班幼儿具体的发展水平加以甄别,教师可以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以及难易程度,以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

关于主观因素,教师可以做的有很多,尤其是在教学理念方面.首先,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进步和发展,并及时对幼儿进行积极、具体的反馈.例如在语言活动中,平时语言表达能力不太好的幼儿流畅地将句子说完整了,教师可以立刻表扬他“你把句子说得真完整”.一则,可以让幼儿知道老师在关注自己;二则,可以让幼儿知道自己哪里进步了;三则,可以让幼儿体验到进步的快乐,备受鼓舞进而继续进步,更加乐意参与到活动中来.其次,教师应该关注教学效益.这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不能把时间花费在重复无意义的活动上面.再次,关注可测性和量化.这点主要体现在活动目标的设计上.活动目标设计的清晰具体,那么活动完成的程度就是可测量的.最后,教师需要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是有效教学所必需的.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才能发现教学活动以及自身体.幼儿的注意有限,因而教师尽量一次只提一个问题,留给幼儿充分思考的时间.教师应多提开放性的问题,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发散思维和讨论交流的机会.与不同的对象讨论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社会性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第五,教师要及时给予幼儿反馈.教师的反馈有利于强化幼儿新的情感态度以及知识技能的强化.由于幼儿理解能力水平的关系,教师应给予幼儿正面直白的评价,让幼儿明了自己是在哪里进步了,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激励其更加主动地去求知探索.

参考文献:

[1]崔允.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3]王黎敏.幼儿园有效教学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4).

[4]陈大琴.对幼儿园有效教学活动的观察研究[J].网络科技时代,,(22).

[5]李彦.幼儿园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2).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15:幼儿园教学论文提纲

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题;

随着周围世界的变化和教育的改革,我们头脑里原来一些固有的认识日益受到冲击,教育活动中的单一性正被多元性所替代,知识的惟一正确答案受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观念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又直面幼儿的教育及教学问题,重新思考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及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教书育人的效果,什么才是幼儿真正有意义的学习。

2,说明写作意图。

本主旨在研究现有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基础上,探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及幼儿园应该如何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才能不断改进教学水平,从而使幼儿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满足社会对幼儿教学的更高需求。

二、本论

(一)幼儿园教育教学研究现状分析

1.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幼儿园教育教学研究呈现多元化发展,能满足不同的要求;

2.目前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一些方法及特点;

3.改革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对幼儿教育及教学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幼儿园只有不断针对幼儿园现状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才能不断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与探讨。

1.根据园区及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与研究;

2,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提出新的改进方案;

3.注重幼儿的能力培养与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结论

1、对实践探索的反思

(一)园本课程开发应是一个不断实践、调整和创新的动态发展过程

(二)园本课程是多元主体合作探索的结晶

(三)课程评价是促进园本课程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根本动力。

简历的写法介绍

教学论文心得交流体会

小学语文网人教版小虾教学设计

什么是读书笔记

《祝福》语文教学设计

初三新学期学习计划作文

读后感写法

浅谈语文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设计语文

读后感写法和

钢琴教学论文提纲怎么写呢
《钢琴教学论文提纲怎么写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钢琴教学论文提纲怎么写呢(共15篇)】相关文章:

结合实际贴近生活-指导小学生作文三法2023-07-14

小学生记叙文写作之如何安排详写和略写2022-11-03

写自荐信的建议2022-05-06

小学作文辅导-写演讲稿2022-04-30

小学生作文指导五年级2022-10-13

基础训练七作文教案2023-10-28

引言范文2022-05-28

读后感的写法2022-11-15

描写考场学生表现的作文2022-05-08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范文202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