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如何面对艰难就业市场论文(通用12篇)由网友“否定督察”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校教育如何面对艰难就业市场论文,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高校教育如何面对艰难就业市场论文
高校教育如何面对艰难就业市场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育 大学生就业 对策
【论文摘要】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必然导致失业现象的存在,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遭遇困难。面对艰难就业市场,高校教育应分析大学生的就业优、劣势,适应就业竞争的要求,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形式上加强教育改革,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素质,努力适应社会对新时期人才的需求。
一、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
市场经济的激烈就业竞争使失业成为社会民众担忧的_个重要问题。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后,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得大批的农业劳动力解脱出来,形成大量劳动力的剩余。目前已有关1.3亿左右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但仍有1.5亿左右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参加城镇就业竞争。而国有企业改革、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导致了大批的下岗工人,仅估计城镇实际失业人数已达1900万人…。国内的就业状况也影响了高校学生这一潜在就业群体的就业。随着普通高校连年的大规模扩招,我国高校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形势目益严峻。据教育部统计,20毕业生人数117万人,初次就业率为70%。毕业生145万,初次就业率64.7%。比上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如按一比率计算,(毕业生212万),(毕业生280万),(毕业生340万);(高校毕业生413万人)。这四年离校时未就业的毕业生将分别达到75万、99万、120万、145万。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l2月8目透露,“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如按以上比例算意味着“十一五”期间至少将有近900万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由此可见,失业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社会问题,带给高校毕业生的将是巨大的压力与持久的挑战,因此高校毕业生如何在某个就业岗位需求总量一定的时期,最大的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点,从而获得就业机会,应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毕业生怎样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成为高校人才培育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
二、大学生就业群体的优、劣势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优势
I.从人力智能和学识上看,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具有人力资本优势。在我国失业总人数中绝大多数是城镇下岗工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工人是国企改革为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的需要的直接结果.多数属于知识层面、技术层面缺乏或者滞后,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大学生与下岗工人相比更具人力资本的优势;同另一个失业源农村剩余劳动力比较,据20世纪末的统计,在中国的农村就业人121中,大学文化程度的只有0.0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4.5%,而文盲和半文盲的比例却高达22.25%Hj,虽然近几年随着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农村人均受教育的年限有所延长,但与大学毕业生所受的教育仍不可同目而语,大学生在智能和学识素质上明显突出。
2.从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趋势来看,高校毕业生有较为广阔的就业的空间。我国现在的失业存在二种现象,一种是所谓的结构性失业。即一方面大量失业人员存在,另一方面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资本的深化,高新技术的开发利用,这种趋势必将更加明显,大学生将在这场竞争中占据稻对优势。第一种现象是域一失业即发达地区因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本地劳动力供不应求,而欠发达地区因无足够的企业吸纳本地劳动力,当地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出现大量劳动力剩余,造成失业,或隐形失业(就业不充分)。这些年来西部的大量人才流向南方发达地区,现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重建东北工业老区都需要大量的人才。这无疑给知识储备较丰富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高校毕业生提供了,。阔的施展才能的机会。新农村建设需要更多有较高学识水平、技术能力的管理、生产、教育等高素质人才。其中,仅师资的缺乏,就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大量机会,据中国教育报报导,中国农村初中教师队伍现状令人堪忧: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民转公教师多,代课教师多,从小学拔高使用的多,大多数学历都不合格。加强对农村教师的素质教育,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在贫瘠的西部地区师资尤为缺乏,这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广阔机会。正在全面施行的有着国家财政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国家以巨额投资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需要大量的人才。这对高校毕业生来说既是非常好的就业、创业机会,更是高校毕业生回报社会、特别是农村学子回报父老乡亲的好机会。
(二)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劣势
1.许多高校毕业生名不符实,缺少应有的实际水平与能力。表现在一方面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级人才,存在着许多高级人才的岗位空缺,另一方面我国高校每年的几百万毕业生中却有相当规模的学生无法就业。很显然学生的素质与市场的需求有较大的差距。这与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人才培育方法有关,但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不了解自身、不了解市场,从而导致学习的缺少主动性与积极性。
2.毕业生求职心态不正,不能正确对自己定位,缺乏吃苦耐劳、拚搏创新精神。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只将自己定位于一个被动的市场求职者,很少有人想用自己所学知识去创业,从而为他人提供就业机会。在已就业的20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有0.87万人,仅占毕业生总数的0.31%;高校毕业生当中绝大多数人都一心只想到经济发达地区谋求工作,或者是瞄准高薪稳定的工作岗位。以至于出现几十上百人在发达地区竞争一个职位,而西部单位招聘时却少有人问津,形成东部人才饱和而西部人才不足的区域性失业局面。在已就业的年毕业生中,80.2%到中、东部地区就业;只有19.8%到西部地区就业”。造成就业不足和职位空缺并存的区域性失业的事实,导致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
3.从劳动力的市场需求看,用人单位设置的门槛较高。
1)对毕业生学历要求盲目攀高。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时许多岗位专科生能胜任却提出本科生的要求,本科生能胜任的岗位却要求招聘研究生,出现以学历定能力,重文凭轻实力的现象。 2)许多用人单位要求要应聘耆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期望所聘人员到岗就能用。这一条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反应出学校与学生自身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学生自身实践能力问题。高校学生多数注重学习的知识性记忆,忽视操作性的实践,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显得名不副实,没有与学历水平相一致的工作能力,让用人单位感觉工作不得力,用不上.导致用人单位认为学校教育尚未完成对人才的培养,需要在社会中继续锻造,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一定实践能力,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第二、学校的教育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学校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注重理论传授,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教育从培育目标、到教育方式、到课程设置、到经费投入必须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改变以往对实践教学环节的不够重视的现状,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可控和难预见性与学校培养学
生的模式之间存在矛盾。虽然多数高校一直关注教学改革,力求高校教育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许多学校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年制,但是这种改革进行的并不顺利。因为师资等方面的原因,开不出顺应市场要求的相应课程,学生并不能充分自由选修课目,因而也就培养不出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第二,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和预测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招生进校时属于较热或一般专业的,几年后,市场需求变化,可能成为冷门专业,就业成为问题。相反,热门专业又由于招生时非热门专业,选择此专业就读的学生不多,存在需求的不饱和,就业竞争致使每年都有许多的“热门”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而这种“热门”专业的存在是教育滞后的直接后果。按照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高校毕业生所学的各类专业中,机械自动化专业的月收入最高,2750元;其次是新闻传媒类专业,2600元;再次是经贸类专业,2550元。此前公认的“热门”管理类专业和计算机类专业,月收入分别是元和2200元。而20之前高居高校就业榜蕊溺的法学专业,到了2005年已经消失,在八大热门专业中难觅芳。
三、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校教育对策及出路
目前我国整体失业率偏高,但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空间其实很大。之所以目前就业率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不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学生的就业观存在偏差,学校的教育相对滞后等。高校教育要顺应市场的需求,着手进行高校教育的相应改革,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1.加强对高校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诚信教育。市场经济其实也是一种道德经济、法制经济。人无信不立,遵循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是做人的根本。没有人愿意同不讲诚信、缺乏职业道德的人打交道,而效益至上的企业单位更是如此。一个学校的学生投给用人单位的材料不具有真实性,或者到单位工作不到几天就跳槽走人,或者工作中不踏实。那么必然会给该单位留下坏的印象,这种印象影响的不仅是个人,受害最深的应是学校,人为的增加了今后该校学生就业的难度。随着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以后的求职中缺乏诚信者将更难有立锥之地。因此职业道德及诚信教育是学校就业教育的基础,这既是对学生的关心、对社会的负责,同时哇三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根基
2.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广泛的就业形势政策教育。高校应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渗透到平常的的教学活动中去,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如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全方位的义务教育等等,都应让学生明了。帮助学生分析哪些行业、哪些部门、哪些地区将会有发展前途和潜力,让同学们结合自身的实际,确定自己求职方向,避免求职的盲目性。同时要将国家总的就业的严峻形势,及经济的增长同就业职位数的关系让学生有所了解。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鼓励学生把握机遇,实施多方位、多途径就业。如自主刨业,灵活就业,到西部农村从事教育事业,回到家乡支援新农村建设等,努力拓宽就业渠道。
3.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学风建设。市场经济得遵循市场的规则,劳动力的供需关系中市场需求是主导,学校培养人才最终要投入社会,在社会中受到检验,学校教育必须以社会需求为核心。然而社会大市场的需求是灵活多变的,培养人才必须得有灵活的模式才能跟紧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但学校教学改革只是一个重要条件,想完全依靠专业的调整、课程设置的改变来适应这种市场灵活多变的人才需求既不现实也不科学。首先是专业的调整不可能完全跟上市场的变化,其次一味追求市场效应不利于学科的建设。就像一些小型企业,它虽然能及时跟上市场,随时调整自己的生产,但是其产品质量及其自身的生命力是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提并论。靠随时改变学校专业的设置来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道理也是一样的。真正能灵活适应市场的还是在于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高,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顺应时代变化,迅速跟上时代发展。高校教育应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根椐自身的情况确定未来的求职方向,在完成必修课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加强学习,让学生有产生一种“我臻学习”的强烈欲望,培育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掌握更具实用性的知识,顺应市场的需求。
4.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传统教学中学校只是理论传授的地方,普遍认为在校学生不了解社会是很正常。现在社会完全不同,市场竞争要求的是一种高效率,体现在用人单位方面则要求毕业生有工作经验,一到岗就能创造效益,这些经验无疑来自于实践。同时也只有进行大量的社会实践学生也才知道市场要什么,自己缺什么,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因此学校应安排时间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求职意向的学生群体开展不同的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内容中,除了专业知识的实践,还要通过实践教学,将诚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新型就业观教育等涉及基本就业理念的教育渗透到活动中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就业思想素质;在实践时间上,既可在课程教学课时中增加实践教学部分,又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使学生尽早融人社会;在实践形式上可以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校内可以组织社团活动、班级活动、院系活动等,校外可以联合相关部门、机关、企业提供实践机会,既可服务社会,又能增强学生组织、协调、管理、操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素质,以便在毕业后的求职场中获得先机。
篇2:高校教育如何面对艰难就业市场的论文
高校教育如何面对艰难就业市场的论文
【摘要】从大学开始大面积扩招开始,“大众化”高等教育这一名称开始在中国大陆流行开来,“大众化”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来说,不仅仅是招生规模上的变化,既是量变又是质变,寻求新时期教育背景下的规律,找出合理解决供需之间的矛盾是“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高校工作人员的应有之意,解决问题的前提在于理清概念,对“大众化”高等教育下大学生的重新定义是为了更好的解决矛盾、寻求对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众化 对策 就业
20世纪末几年至21世纪初叶,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高等教育实行新一轮的改革,改革的结果,不论从招生规模还是招生人数均较以往有大幅度的增加,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化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部分高校,尤其是非重点院校开始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进行重新定义,目的是找出“大众化”高等教育下的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据此采取相应措施,以顺利帮助其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成长成才。
1 高等教育及规模的变化带来的冲击
1977年恢复高考至高校并轨招生期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不到2%,后逐步扩大,~2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20,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教育时期。
“大众化”教育时期,从过去面向学习成绩优良到学习成绩中等偏上进行转变,学生素质明显的参差不齐,学校教育也从过去的专业知识强化转为受社会和市场导向为调控手段进行随时调整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众化”教育体现了一种教育公平,让更多的人有了进高校受教育的机会,但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对学生的培养,与其说是对个人的培养,毋宁说是对一个家族的培养,尤其是对那些来自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来说尤其如此,培养一个大学生的过程,往往也是家长们圆梦过程。这批学生,思想状况尚未摆脱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依然认为上了大学就是人上人,就有好的工作等等,导致个别学生对社会现实情况分辨不清,抗挫折能力低下。
2“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学生的系列变化
(1)“大众化”高等教育下学生学习内容的变化:传统的精英化教育时期,教育本身的结构没有太多的转变,专业结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大同小异;大众化教育时期,学校的教育逐步转为与市场接轨,在专业结构上有很多高校新增与市场紧密相关的学科,课程设置上也将传统地以课堂教学为主转为一部分采用课堂讲授,一部分采用社会实践验证,一部分依靠素质拓展活动拓展技能等模式展开,人才培养目标是着力培养掌握本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进一步学习和拓展能力的,拥有较为完善的人格的普通社会劳动者。
(2)“大众化”高等教育下学生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与传统“精英”模式下的社会观、人生观相比更具有多元性。日本著名心理学家:依田新认为:青年期的个人化和社会化具有突出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成为对工作、对社会以及对家庭负有责任的`社会人,另一方面,要使自我确立,自我形成。所以,青年期,尤其是大学时代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大学生毕业后十几年甚至是整个人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是世界经济文化相互交融最紧密的时期,开放兼收的态度、新媒体新技术——网络等带来的冲击,使大学生的思想已经远非“精英化”时期大学生的思想可比。
“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机会增多,对新事物好坏判断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寻求自我肯定、主体意识,使大学生在面对金钱、名誉、地位时的表现也千差万别,这也是导致部分学生受社会批判的体制内原因,其中不乏因价值观的偏差而误入歧途,抱憾终生的同学。
(3)“大众化”高等教育下学生就业出路的变化:“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与传统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相比较而言,出现了量和质的变化,过去的学生少而就业单位多,供大于求,是以往这个时期的量化关系;另一方面,传统体制下大学生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学生学习基础好,专业技能强,多是以对口岗位就业为主。
“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首先从量上来说:截止,安徽省提供就业岗位30万,而20安徽省共有本科毕业生260万人,这仅仅是安徽省一省的情况,全国30多个省、直辖市,就业岗位的需求可想而知。出现明显的供大于求是这一时期大学生就业的显著特点。其次,用人单位更加理性,按需设岗、薪资标准等均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的确立,也使大学生就业真正实现了市场化和大众化。 3 基于“大众化”高等教育产生的诸多特性采取的措施
“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的定义可以归纳为,已经从过去的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转变为受过专业技术教育具有一定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普通劳动者。针对以上特点的分析,首先是要从定位上纠正大学生个体对于“大众化”背景下的自身定位问题。只有首先正名——大众化教育培养出来的是普通劳动者而非精英劳动者,才能既让学校转变培养方式又让学生知道和了解该学些什么,怎么学。在课程设置上,尽可能减少理论课学时,代之以实践课;继续推行和深化通识课教育,加大通识课改革力度;引入企业和事业单位管理人才进行授课、管理,以社会的标准对学生的部分课程进行考核。
其次,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积极鼓励在校大学生接触社会、融入社会、观察社会、了解社会,让大学生从一进校开始就以一个准社会人的面貌学习、工作、生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扩充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队伍,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素质,聘请德才兼备、德高望重的精英人士担任学生导师,学校实行课业、人生双导师制度,既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又避免因学生缺乏思辨能力而误入歧途,为坏人所利用。
第三,扩大继续教育、职业教育招生范围,为学生创造回笼再教育的畅通渠道,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和解决学生的就业技能,同时,加大惩处力度,杜绝混文凭的现象发生。
第四,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大众化”高等教育以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家长、学校、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就业难”是一个不断被提及不断被探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其实质上不应是“就业难”而应该是“择业难”。这种“难”从根本上来说是“投入和产出”比值不合理的关系问题。鼓励学生先就业,通过实际岗位的需要再回笼教育,这种方式要好于先就业——再择业——再就业——再择业……这一就业怪圈,既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又避免了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不信任的情况产生。
“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教育出现的诸多问题是一个全社会都在积极探索讨论并着力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是制度、二是思路。制度是保障,思路就是寻找最有效、最快捷的办法,理清“大学生”的重新定义或许就是发现新思路的应有之意。
参考文献
[1] (日)依田新著.青年心理学.知识出版社.
[2] 中国教育报.
[3] 共青团中央.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中国言实出版社.
篇3: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邀请函
尊敬的用人单位领导:
衷心感谢您多年来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为了便于贵单位选聘优秀毕业生,进一步加强与贵单位的交流合作,经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我校将于XXXX年XX月XX日承办“XX省XX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现将有关事宜敬告如下:
一、组织单位:由XX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XXXX大学承办
二、时 间:20XX月XX日上午8:30-12:00
三、报到地点:图书馆XX大厅(招聘会当日用人单位需在8:00-9:00在大厅入口处签到,领取参会材料)
四、参会方式:
1、即日起至XX月XX日可通过电子邮件报名。登陆XXXX大学就业信息网通知公告栏或资料下载栏,下载《XX供需见面会参会回执》填写后,将《回执》(保持word文档格式)与营业执照扫描件(加盖单位公章)发送至本次招聘会专用邮箱:XXXX@126.com,并注明:“参加XX月XX日招聘会”字样。
2、由于场地摊位有限,为提高供需双方对接效率,学校将在报名截止后,根据报名情况,整理最终参会单位名单,并于XX月XX日后在学校就业信息网<校园招聘活动>专栏发布(名称为:《XXXX大学2014年XX供需见面会参会单位汇总》网址:XXX.XXX.edu.cn),同时向贵单位发送确认参会电子函件,敬请及时查看,届时将不再以其他方式通知贵单位是否报名成功。未列入参会单位名单中的单位,可在会后另商定时间来校参加其它招聘活动。
3、大会只接受用人单位自己报名,报名时的单位名称(以营业执照为准)和来校招聘主体须保持一致。对以中介公司名义代替或组织用人单位报名参会的.均不受理。只做宣传不招聘或只招聘实习生的用人单位谢绝参加。
四、免费服务:
1、提供摊位(一桌两凳及招聘展示牌)及面试洽谈室;
2、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校园电子屏、人人网公共主页、就业宣传栏等途径提前发布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并协助单位摆放自备的宣传用品。
五、交通路线:
1.从XX汽车北站、XXXX国际机场乘坐XXX路或XXX路公交车直达学校。
2.从XX火车北站X广场乘坐XXX路、XXX路或在X广场乘坐XX路公交车至XX汽车北站换乘XXX路、XXX路或XXX路公交车直达学校。
3.从XXXX长途汽车站乘坐XXX路、305路公交车到XX汽车北站换乘XXX路、XXX路或XXX路公交车直达学校;或乘坐XXX路公交车到XX路下车X行或X行300米到校。
4.从XX火车站乘坐XXX路公交车到XX汽车北站换乘XXX路、XXX路或XXX路公交车直达学校。
学校地址:XX市XX区XX路XXX号 邮政编码:XXXXXX
联 系 人:X老师 X老师 X老师 电话(传真):XXXX-XXXXXXXX/XXXXXXXX
E—mail:XXXX@126.com 就业信息网:XXX.XXX.edu.cn
XXXX大学招生就业处
二○一四年X月
篇4:高校教育论文
高校教育论文
一、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开展居民社区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是国内外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高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符合国际国内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趋势,二者结合十分必要。首先,这符合教育国际化的要求。伴随教育日益国际化,高校教育在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中占重要位置。而我国的社区教育与国际相比,尚处在起步阶段,与高校教育的结合,能够为其发展提供重要突破。其次,二者结合符合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在我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等教育普惠范围的扩大,全民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建立一个能够为全社会提供教育和学习服务的终身教育系统显得尤为迫切。高校教育通过与社区教育的结合,将有助于这个系统的早日建成,持续不断地满足居民终身学习的愿望。再次,二者结合符合我国社会转型的要求。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转型时期,这一过程涉及到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文化、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重大变革。对于存在于转型期社会中的成员,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观念体系,来武装自身理念,适应转型。这种观念体系的建立,大学精神将发挥重要作用,服务于转型期社会。
2.高校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支持社区教育具有先天的优势
首先,高校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优化社区教育质量,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我国的社区配套建设尚不完备,教育设施及资源非常有限。多数社区仅具备少量可用于开展社区教育的场所和设施,高校的教育资源能够弥补社区在教育资源上的不足。其次,高校拥有成熟的教学管理经验,能够协助社区开展教育教学管理。特别是在制定课程制定、教师管理等方面,高校能够为社区教育走上规范有序的道路保驾护航。再次,高校拥有先进的文化优势,能够保障社区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对于社区文化来说,大学的精神文化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的.榜样力量,对塑造和引领社区精神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有助于规范社区行为。
二、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开展居民社区教育的几种形式
1.开放教学硬件设施
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活动中,最普遍的形式是面向社区开放操场、运动馆、教室、图书馆、文化艺术馆等教学硬件设施。有些高校还将计算机多媒体设备、运动设备和学校特色展馆等面向社区开放,充分发挥了硬件上的优势,弥补地方开展社区教育在教学场地、设备等资源上的不足。
2.输送高校人力资源
向社区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也是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重要途径。这类资源主要包括教师资源和学生志愿者资源两方面。有的高校与社区建立了比较紧密的合作关系,面向社区输送教师和相应的培训课程,针对社区需求开展生产技能、思想教育、健康保健和文体活动等多种类型的培训。在校学生一方面利用专业所学,在社区教育课堂上担任讲师,另一方面作为志愿者参与社区开展的科普宣传活动或文体活动。
3.提供网络学习的平台及课程资源
许多高校通过互联网搭建教育学习的平台,开设网络媒体课程,弥补了社区教育形式以文娱活动为主的缺陷,扩展了社区教育内容,提升了教育层次。在课程资源方面,一是向社区开放学校教育课程(包括课堂教育和网络教育),社区居民可与在校学生同步学习;二是针对社区教育需求,为居民定制各类课程。
三、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开展居民社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通过高校社区双方合作开展社区教育服务社会的意识与理念尚未普及,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试点实践
加强高校对参与社区教育的价值的认识,与社区建立相互认同、理解、沟通、支持的互动关系是促进二者合作的基础和关键,也是终身教育理念的要求。目前,双方对合作开展社区教育的意识仍不够普及。部分高校认为参与社区教育并未对学校发展带来直接收益,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一些社区教育组织者认为,高校教育层次和水平较高,而社区教育的受众层次较低,对高校教育资源与社区教育需求的匹配度持怀疑态度。双方的这种观念,可能从根本上阻碍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高校和社区在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和现代学校制度等方面的理论引导,协助高校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可在部分地区开展高校和社区合作的试点实践,以实际效果推动二者的进一步互认。
2.高校与社区间的协调沟通机制尚不完善,教育行政部门可进一步承担起沟通角色
仍有许多高校与社区尚未建立完善的协调沟通机制,制约了二者的长期合作。目前已开展的合作多是依据上级管理部门的阶段性要求,或高校与社区之间依据个别社区的教育需求开展的短期合作。高校与社区分属两个系统,二者各自封闭独立,如何使二者达成合作有一定难度,第三方的提领和协调十分必要。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可进一步发挥行政权利在协调学校系统和政府基层管理系统中的有效力量。作为协调者和中间人,帮助学校和社区打破壁垒。可将高校与社区的合作管理纳入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管理范围,建立明确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
3.针对高校教育资源应用于社区教育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尚未完备,亟需对经费来源、资源管理与维护、评价机制等具体问题建立明确的规定
高校与社区的合作,涉及设备、场地、资金、人员、课程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建设和利用,不可避免的需要探讨高校教育资源的管理与维护方式和经费来源等问题。只有解决这些实际困难,才能够充分调动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一方面,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应明确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资金来源,适时适当地为社区教育活动拨款,促使高校与社区的合作能够无后顾之忧地长期开展。另一方面,应完善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评价机制。可将参与社区教育的情况作为考核项,提升高校对于参与社区教育的重视程度,促进其参与的积极性。
篇5:高校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分析论文
高校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分析论文
摘要:通过对教育技术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一方面了解教育技术学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希望为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培养的正确定位和为毕业生提供更优、更全的就业指导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就业
1前言
就目前来看,贵州省的高校,只有四所学校开设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即贵州大学人民武装学院、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和贵州民族大学。其中贵州大学人民武装学院、贵州财经大学和贵州民族大学只开设了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只有贵州师范大学具备招收硕士研究生的资格。贵州师范大学于1995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全日制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截至7月,已经送出19名硕士毕业生,其中包括两届学术型研究生和三届专业型研究生。本文通过对这19名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包括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途径、就业方向、就业地区、专业对口率及就业单位满意度等,了解教育技术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现状,并提出自己的拙见。
2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及研究问题的阐述
研究对象
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全面和更具说服力,本文把研究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贵州师范大学—20毕业的两届学术型研究生和三届专业型研究生总共19名学生;另一类是这19名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单位。研究方法为了获得硕士毕业生就业的第一手资料,获取能够反映学生就业情况的真实数据,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检索法、面谈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统计分析法对学生及就业单位进行调查,并将获得的数据经过筛选、整理,成为最终的研究数据。
研究过程
由于这些毕业生分布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单位,难以做到对所有的学生进行面谈,因此,本文对受访学生采用面谈和网络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网络访谈则主要通过用QQ、微信和E—mail的方式进行。研究问题本文通过对这19名学生进行全面调查,目的是了解贵州高校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如学生就业率、就业途径、就业方向、就业地区、专业对口率及用人单位满意度等,并针对教育技术学硕士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定的解决措施和策略。
3调查维度及方向阐述
教育技术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分析贵州师范大学20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截至年7月,已经毕业三届总共19名学生,如表1所示,其中有两届学术型共五名研究生和三届专业型共14名研究生:2015届分别毕业三名学术型和五名专业型研究生;届没有学术型研究生,有四名专业型硕士生毕业;2017年分别有两名学术型和五名专业型硕士生。三届硕士毕业生几乎全部实现就业,平均就业率达到95。3%。如表2所示,2015届和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为100%;2017届一个学生因为准备复习考博士研究生,所以没有找工作。
就业途经分析在就业途径调查中,本文将就业途径分为统考、应聘和定向三类。在就业的18名硕士毕业生中,有11名硕士毕业生是通过统考的方式就业,六名毕业生通过应聘就业,一名是委培生,硕士毕业后回到了原单位,如图1所示。也就是说,66。7%的毕业生找到了相对稳定的工作,33。3%的毕业生通过应聘的方式成为合同制员工。就业单位类型分析如表3所示,通过调查发现,教育技术学硕士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单位类型相对单一,有六名毕业生在公司或企业,一名毕业生在事业单位,其余毕业生通过统考进入学校就业。在此需要说明的是,2015届和2017届分别有两名毕业生在本科院校的独立学院任教,由于该院校属于企业性质,因而没有归为本科院校类型,而是将其归于公司或企业类。就业地区选择如表4所示,已就业的18名教育技术学硕士毕业生都将就业地区选择在各自的户籍地:户籍是贵州省的,就业地在贵州;户籍是外省的,则回到自己的户籍地工作。
专业对口度分析为了调查教育技术学硕士毕业生的专业对口度,在对其进行面谈或通过即时聊天工具进行访谈时,询问了其工作单位、在单位具体负责的工作、是否觉得与自己的专业对口等问题。如图2所示,通过对18位已就业学生的调查得知,在学校任教的有11位学生,除了两位在语音实验室、一位是教学秘书之外,其余都是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教师;在公司或企业的有六位学生,其中两位学生负责教学软件开发等相关工作,四位学生担任计算机相关课程教学工作;有一位学生在事业单位,是贵州省电教馆,做行政工作,在工作中也大量运用到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很多知识与技能。经过统计得出,从事教师行业的人数占绝大多数,达到66。7%;在语音室从事设备管理的人数百分比和在公司从事教学软件开发工作的人数百分比相当,都为11。1%;担任教学秘书人数百分比为5。6%,和做行政工作的持平。在对这18位学生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调查之后发现,他们从事的工作都与专业相关或者一致,因而专业对口率非常高,能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所学。
用人单位满意度分析由于时间和空间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无法完全对用人单位采用面谈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因而选择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在问卷当中设计13个问题,其中包括七个单选题、四个多选题和两个开放性问答题。总共向这18个已就业的硕士毕业生各自的单位领导发放54份问卷,回收54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学生有三个领导对其进行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性。然后将收集整理的问卷数据输入SPSS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如图3所示,25%的用人单位认为非常满意,52%的用人单位认为比较满意,20%的用人单位认为满意,3%的用人单位认为不满意,没有用人单位非常不满意。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将最后两道题设置为开放型问答题。
问题一:您对到您单位工作的硕士毕业生的工作胜任能力是否满意?如果不满意,请列举不满意的方面。问题二:请您对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在对回收的54份有效问卷最后两道题的回答进行筛选、梳理、归纳和总结后,得出关于第一道题的回答大致有以两个方面(注:Q为问题,A为回答,数字为题目和回答的编号)。Q1A11(第一个问题的第一种回答):该同学比较能胜任工作,会的东西较多,如摄影摄像、视音频后期编辑、机房维护与管理、教学网站开发等,但感觉技艺都不够精。Q1A12(第一个问题的第二种回答):个别学生工作热情不高,不够积极。关于第二道问题,答案也存在两种。Q2A21(第二个问题的第一种回答):希望今后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和教学实习,这样可一定程度上避免毕业生“理论基本不用,实践基本不会的”尴尬境地。Q2A22(第二个问题的第二种回答):希望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能拓宽学生的就业视野,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即使一时没有找到称心的工作,也要学会“干一行,爱一行”,而不是消极对待工作。
4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体来说,贵州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还算不错,加上考博的学生,几乎达到100%。随着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现在想要进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都需要参加统一的招考,而且需要所学专业与单位需求专业一致。中小学相对来说对教育技术学需求多些,而对很多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只能报考不限专业的职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总之,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需求量很小,虽然绝大部分学生通过统考进入机关事业单位,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工作,但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进入了合同制企业,从传统角度看,是不算稳定的工作岗位。由于大部分硕士毕业生倾向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因而这部分学生可能会对自己现在的工作不满意。同时,经过调查发现,所有的毕业生都选择在自己的家乡就业;虽然他们在不同的单位就业,有的在高校,有的在中小学,有的在企业,但总体来讲,都是在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这部分毕业生不仅专业对口度高,而且用人单位对他们的评价总体也比较高,只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多而不专”颇有微词。诚然,教育技术学专业特点不明显,学生的.专业技能不清晰,导致学生什么都懂又什么都不精通的现象确实普遍存在。另外,还有部分用人单位对少数学生消极的工作态度有些许不满。经过对毕业生的调查,发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由于有些毕业生本身专业技术能力不强,无法胜任用人单位分配的工作,因而消极对待工作;其二,部分毕业生没有找到理想中的工作,也没有及时调整好心态,从而消极对待现在的工作。
5就业问题的解决措施和策略分析
针对教育技术学硕士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的问题,各方面应当如何努力去解决,使他们能够顺利、快速地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而又有足够的能力胜任该工作,达到毕业生自己满意、用人单位也满意的双赢效果呢?学生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学生要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夯实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工作中坚决避免“什么都懂,却又什么都不会”的情况发生。同时,调整好自己的就业心态,做好职业规划。教师方面教师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到真本领;更要加强学生实践、实验环节的教学,以此保障学生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培养单位方面一方面,培养单位应根据社会的需求,与时俱进,制订正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让学生一出校门就能适应工作岗位;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全面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拓宽就业视野和渠道,让学生充分了解当前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帮助学生摆正心态、做好职业规划,找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不是一味选择离家近或者稳定的单位。教育行政部门方面希望相关教育行政部门能够加大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宣传,提高其在用人单位的知晓率和认可度,扩大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从而促使用人单位设置更多对口的招聘岗位。以上是对教育技术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粗略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要真正有效解决有关问题,还需要诸多部门的通力合作及共同努力,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不能一蹴而就。随着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社会认可度逐渐提高,相信以后教育技术学硕士毕业生的就业之路一定会更加顺畅、平坦。
参考文献
[1]徐红彩。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建议:对届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11):61—64。
[2]汤志文,王潘星,郝浩,等。教育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J]。福建电脑,2016(12):90—91。
[3]张雅娴,腾和泰。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研究: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11):74—75。
[4]魏玉花,马秀峰。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为个案[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1):51—53。
[5]侯冬青,刘敏。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12):13—15。
[6]卢倩一。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以河北大学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6(2):27—29。
篇6: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创新探索论文
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创新探索论文
论文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市场;模式;策略
论文摘要: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以就业基地建设、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就业推介队伍建设以及校园招聘活动为基本内容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立体化培育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持续改进策略。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系统构成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指高等学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及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培育和建立起来的,对毕业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人才市场,其任务是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从系统的观点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有三大基本构成要素,一是作为供方的大学毕业生,二是作为需方的用人单位,三是作为服务方的高等学校。其中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是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的两个方面,是就业市场的主体,而高等学校就业服务机构作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第三方,主要起着桥梁与纽带作用。下面就这三大要素及就业市场的功能和特征作必要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方分析
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方,应届大学毕业生无论在知识结构还是在专业水平上,都高于一般劳动力市场中的供给主体,更具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具备的现代意识、超前意识和竞争意识。这一特征为市场需求主体提供了一个选择各类人才的广阔空间。其次,应届大学毕业生一般是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办理相关手续,落实就业单位,因而呈现出显著的时效性和群体规模性,由此,也对毕业生就业市场提供了很高的要求。第三,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并非简单的一蹴而就,而是具有鲜明的选择性,他们既要考虑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也要考虑用人单位的企业文化、教育培训、发展空间等。第四,应届大学毕业生并未真正进入社会,他们经历的事情不多,社会上的急风暴雨一般也袭击不到他们,其就业观念大多来自于家庭和社会舆论,因而存在着很大的从众心理。不仅如此,学校生活与社会现实的脱节也使得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们手足无措,明显表现出底气不足。此外,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所持有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心理特征,以及完成就业的时间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受毕业生所掌握和了解的信息量多少的影响。
(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需求分析
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方的用人单位,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着不同的用人需求和策略。在创业阶段,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也许他们并不特别重视学历,而是秉持人才消费要实惠的观念,在这种情况下,有能力的人是受欢迎的。
不过,在企业的初级发展阶段,有相当一批企业老板都有一种看法,认为不少大学生好高骛远。虽然他们理论知识强,但动手能力差。因此,在创业过程中,企业一般很少招聘大学生。然而当企业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后,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就成为一个重点,这个阶段将开始特别吸收有知识背景的人才。这种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成为他们的重点选择对象。不过,为了做出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选择,用人单位一般都需要通过学校就业服务机构的介绍,了解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目标之间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专业设置与岗位需求的差异,如学校专业设置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的对应关系、各专业所学的实际内容和适用方向、大学生就业工作流程的特殊性等问题。不仅如此,用人单位还急需加深对毕业生的了解,希望学校的就业服务机构能够提供某种类似于认证类的令人可信的推介和介绍,以方便用人单位找到合适的人选,降低毕业生招聘成本,并提高招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服务方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服务方既包括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也包括社会上的人才市场中介机构,但主体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从上述分析可见,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双方的了解还不够充分,双方都急需高校就业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大对毕业生的推介工作,这种供需双方的客观需求其实也就是高校就业服务机构的市场机遇。因此,面对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应在为提供满足用人单位和学生双方需求的就业服务上下功夫,积极寻找对策,主动出击,不断研究和尝试就业市场化的对策,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力度,逐步建立起一套符合国家政策、体系科学、过程完善合理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建设的立体化培育模式
功能完善、高效合理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体系应当是一种涵盖不同层面的立体化系统,并主张就业市场建设应采取立体化培育的推进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涵义是,以高校为主体,以四大网络为中心,建立起沟通学生、用人单位、学校的就业工作市场化系统,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开展大学生就业推介工作。
(一)“地网”——就业基地建设
一些高校的成功实践表明,建立广泛、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基地是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长盛不衰的.关键。就业基地能够为高校提供就业用人信息及接待安置就业推荐人员。就业基地一般应选择建立在能够长期和稳定用人的单位。高校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还应当根据本校实际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例如吉林大学提出了“建立以东北地区、京津唐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龙头的毕业生就业的重点地区,大力支持西部大开发,加强与西部地区的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打通毕业生到西部就业的渠道;积极支持国防事业的现代化建设,把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作为我校毕业生就业的特殊基地加以建设”的就业工作目标;并确定了以汽车、通讯、航天、地矿、石油、化工、医药、机械、传媒等行业系统为毕业生就业的重点行业;建立起以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为基础,辐射周边、面向全国且效果明显的毕业生就业基地体系。
高校就业基地建设可以采取联合培养的方式、方法和策略。如成立学校董事会,并聘请有关用人单位为董事会成员;成立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会,并聘请用人单位成为研究会的成员单位;与用人单位签订联合培养专业人才协议并具体实施。在实施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首先学校按用人单位要求设置相关专业,并将其列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学生入校后,按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学生与用人单位联合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学生毕业后则一次性输送到该用人单位。 (二)“天网”——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碰到的主要障碍就是信息障碍,包括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缺乏广泛的信息交流,信息流通渠道不畅通,政策宣传不够及时、到位,数据处理效率低下,信息收集面较窄等等,这些都造成了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求职、招聘过程中信息流失和低效率问题。而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计算机网络却能发挥极大的帮助作用。事实表明,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正在成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导型操作形态和重要手段,而且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管理,也正在成为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
为了使校园招聘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体市场,优化就业无形市场建设,就必须打造高效、快捷、高质量和富有本校专业设置特色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建设,首先应做到有独立的域名、独立的机构,并保证技术成熟,运行良好。其次,网站开辟的功能模块要丰富多样,内容不断更新。如可开辟求职、求才、就业指导、形势分析、就业龙虎榜、毕业生档案馆、就业论坛、留言板、就业新闻要点、就业信息滚动栏等。第三,要努力拓宽就业网的服务功能。如可以开辟毕业生聊天室,以便吸引已就业的历届毕业生参与到聊天室的讨论中来,与应届毕业生交流求职就业的经验;还可以为毕业生提供“个人求职主页”制作服务,以便毕业生可以定制具有自己特色的个人主页,多方面展示自我风采,更好地引起用人单位的注目。此外,高校就业信息网还应当与遍布全国的就业基地、信息站、信息员紧密联系,从而实现跨时空的就业市场信息沟通网络。
(三)“人网”——就业推介队伍建设
为了弥补就业基地的信息不足以及信息技术网络平台本身不能自动获取新信息的缺陷,就业服务机构还有必要在校内外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就业推介队伍及兼职就业推介信息员队伍,从而形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人网”体系。“人网”体系的运行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学校派专人到外地采集就业信息和建立就业信息网点,同时直接向用人单位进行推荐。如湖南农业大学每年都分几批次到江苏、浙江、广州、深圳、珠海、广西等地看望毕业生,走访新老用人单位和董事单位,以此采集各种就业市场信息,并适时向用人单位宣传学校和推荐毕业生。二是聘请专兼职毕业生作为学校就业信息员,让他们及时为学校提供就业信息,并激励他们积极为学校毕业生推荐工作。
(四)“活动网”——校园招聘活动策划
实践证明,在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过程中,邀请用人单位直接到高校,召开大、中、小型校园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或招聘会,是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功能的一种十分有效和不可缺少的方式。校园招聘活动策划可分两大类型,一类是大型供需见面会,第二类是中、小型供需见面会或校园招聘会。校园大型供需见面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周密策划,并注重活动创新,然后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和实施,方可收到好的效果。例如,湖南农业大学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大型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就成功策划了两项颇富创新性的辅助活动,一是用人单位的文化宣讲,二是欢迎用人单位的专场文艺晚会,这两大活动均是供需见面会的亮点。中、小型校园招聘会应经常性、不定期地举行,如有的高校每年举办中、小型校园招聘会上百余场。只有依靠“活动网”的作用,方能真正体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在毕业生双向选择中的主导地位。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持续改进策略
(一)就业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开发策略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背后是一个大型数据库,而数据库的建设首先依赖于就业信息的收集。就业信息收集工作既要广泛收集,又要确保专业对口单位的需求这一重点;既要注意有关本省、地(市、州)、县(市)、乡镇的纵向人才需求信息,又要注意收集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横向人才需求信息;既要及时准确地获取当时的需求信息,又要随时关注市场信息的动态变化。由于就业信息数据库除了收集就业信息,还必须学会有效地运用就业信息数据库。高校就业信息数据库储存着有关毕业生资料、用人单位资料、单位需求、签约情况等各种类型的数据。高校就业服务机构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分析,及时了解毕业生就业状况,帮助学校制定相应的就业指导政策,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实现就业部门对就业工作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以及对市场和对人才的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并由此明确今后的工作重点,以及根据社会需求提出学校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和要求的合理化建议。
除了现存市场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外,还要时刻注意发掘和拓展新的工作联系,在看似平常的需求中及时发现和开发新的市场信息资源。特别是用人单位的信息开发和数据更新,是市场信息资源管理和开发的核心内容,应予以特别关注和加强。当前,有许多变化都孕育着新的市场信息和市场开拓机会,例如,上海及周边的长江三角洲地带迅猛发展,带动了各个行业的成长,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各跨国公司、外资公司纷纷在上海等地设立办事处、研发基地、生产基地等,也为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同时又由于许多企业开始在不同领域中扩展业务,需求面加宽,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新的就业空间。显然,这些在不断变化中层出不穷的市场机会,要求高校就业服务机构积极主动开拓联系,发掘新的市场信息,并利用新的信息资源,在已有的校企合作基础上,加强更广泛的推介合作。
(二)毕业生跟踪服务策略
“学校主导型”的就业方式应当是一种全程服务的方式,而要持续改进毕业生就业市场,就必须致力于就业服务的全程化。全程服务方式是从新生入学接受就业指导教育开始,到毕业实习的预就业再到毕业生就业后的继续跟踪服务。实施毕业生跟踪服务有两个基本目的:一是了解学校培养的学生被社会认可的程度,以便为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信息反馈;二是在用人单位与学生相互适应中,学生可能存在不适应这一单位的情况,学校就业服务机构则可以指导学生再次寻找适合他的就业岗位,直至满意为止。高校实施毕业生跟踪服务策略,就如企业实施产品售后服务策略一样,不仅能增加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而且能更好地建立、维持和发展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关系,还能从毕业生那里获得对母校更多的回报。
(三)就业推介渠道创新策略
就业推介渠道创新是保持和赢得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优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部渠道创新;二是外部渠道创新。从营销管理的视角来看,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市场化的新形势下,谁早知道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谁就可能抢先占领这块就业阵地。因此,高校就业服务机构应组织力量,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动员他们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料,在学校内部形成上下贯通、纵横交错、多层次、多渠道的毕业生“营销”体系。就外部渠道的创新而言,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已积累不少成功经验,如每年将毕业生生源及专业资料介绍汇编成册,寄送到有关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邀请用人单位来校座谈,为高校就业工作提意见和要求;主动出击,深入到企业中了解需求态势,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开拓非毕业生就业实习岗位,以就业实习市场的开发为突破口,从而增加毕业生在实习单位的就业机会。此外,充分利用社会人才中介机构就业信息资源,共同推荐毕业生亦不失为一种渠道选择。
篇7:从大学生就业反思高校教育管理论文
从大学生就业反思高校教育管理论文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竞争策略的引入及分配制度的取消,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通常施行双向选择模式。与此同时,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就业压力也随之显著增大。据统计,20xx年的高校毕业生增至749万人次,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较20xx年增加22万,且截至当年7月1日,就业率仅为72.2%,仍有大批学生无法就业,其中女大学生所占比例较大。本文以大学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展开分析,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就业取向的主要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优化高校教育管理的相关思路,以期为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进一步完善高校教育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随着我国就业制度的变革,如何准确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其发展新变化、新问题,分析其内、外在因素等相关“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研究应运而生,由此,探索相应就业教育对策,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不仅对大学生个人而言裨益良多,对改善高校教育管理效率,推动社会发展等都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概述
21世纪是知识与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为了促进我国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各大高校纷纷扩大招生范围,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然而,当前国内人才市场需求与高校大学生供给形成巨大反差,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形势颇为严峻,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据统计显示,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且增长率显著增加,但就业现状却并不尽如人意,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已引起公众广泛关注。这一问题不仅加剧了我国就业难的形势,也一定程度阻碍了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进程。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人,比20xx年增加2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以“北上广”高校为例,三个城市各自于20xx年度的在校生数量已突破170万人,跻身全国高校在校生前列。但是,与大规模的毕业生数量相反,“北上广”三个城市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与此同时,不仅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在就业群体中的男女学生就业差距也在逐渐增大。以H大学为例,20xx年,H大学的女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率为71%,男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率为87%;20xx年,H大学女大学生群体就业率仅为63%,而男大学生就业率则高达84%。由此看出,女大学生就业率明显低于男大学生的就业率,呈现较大的就业差距。而且,从就业质量、就业层次、就业理想以及薪资待遇等多个方面来看,女大学生都处于明显劣势。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取向的主要原因
(一)多元文化与社会舆论的引导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社会文化与思潮更为多元化,再加上社会经济体制对于个人利益的认同,以及社会舆论导向的全面指引下,大学生个人观念已不再由仅有社会价值观组成,而是逐渐融入了如个人利益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等不同因素,使得大学生在择业就业的选择问题上,开始偏向于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多地追逐个人利益的获得,即逐渐转向了“个人主义”。就这个问题,社会价值观的淡化于长远来看,将导致大学生偏离正常的择业轨迹,失衡的个人价值实现与物质利益得失在很大程度上会助长学生塑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有悖于对国家与社会应予承担与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所以,高校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应当坚持加强引导与教育,督促大学生协调好个人追求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培养其形成与自身实际择业取向、社会需求等相契合的观念,并要强调择业应以对社会有所贡献为先,继而再以追求自我价值的满足、实现人生价值等为目标。
(二)就业市场化用人机制的推行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仍处于国家计划经济分配体制之中,无需忧虑就业问题,然而,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推行的双向选择与自主择业的双轨制,一部分毕业生由学校推荐就业,另一部分自行选择就业道路,我国大学生就业开始逐步由被动接受转向自主求职发展。时下,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就业市场化即劳动力的市场化,就业市场的实质本就是劳动力市场,基于这一背景下市场化用人机制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就业取向与观念带来了冲击。究其主因,笔者认为主要可归纳成如下两点:
1.源自客体层面的矛盾
决定大学生就业取向的成因,关键取决于大学生个人需求与社会的需求差异性,以及大学生对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追求度。然而,在市场化引导下,大学生择业标准开始转向为“以发展前景”为先,其次才是以“自身才干发挥机会”的多与寡,以及“薪资待遇”等方面既得福利为衡量标准。由此可以看出,这类客体上的矛盾一方面体现出大学生对物质利益追求的注重,另一方面也凸显出大学生对自身精神层面满足的重视,不过当两者冲撞无法平衡之时,多数大学生还是普遍选择对物质的追求,以既得利益作为取向终点。
2.源自主体层面的认知差异
从社会心理学上看,人作为价值的创造者的同时也是价值的得益者,市场化不断深入带来的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之间的'差异日趋扩大,由此促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于自我价值的追求与社会价值的追究之间矛盾也同步攀升,亟待采用平衡点加以控制。
(三)家庭教育与价值观念的导向
大学生活都是需要离家住校的,学校与家庭的距离让学生与家长联系日渐稀疏,基本上都依靠电话来保持联系。而现实中,部分家长片面地认为,只要将子女交给学校,此后教育就应该由学校负责,从而疏于对子女的管教与关爱,而这类家庭教育的缺失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须知道,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念、修养素质的形成,有着基础性与关键性的影响作用,漠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必然会引发一系列价值观念偏离正轨等问题。除上述外,现实中还有部分家庭虽有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引导,但过度强调智力培养,为子女树立过高的发展目标,而忽视了对其个人责任感、道德素质的强化,存在明显的功利性,这也将严重影响大学生择业标准的端正客观。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又作为家庭教育的深化,两者应当共促互生,缺一不可,合二为一、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能,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端正的择业环境,使之得以树立端正、良好的就业取向与观念。
三、高校教育管理的优化思路
(一)以人为本——打造和谐民主的教育特色
以人为本理念投放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即“以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一理念的践行,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还能够提高高校“软”实力。教学的中心本就应该以学生为主,教育的目的也应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对此,高校教育管理在实践改革与创新的道路中,必须坚持从学生出发,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目标,确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开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文化建设,着眼于学生的成长,站在人生发展的制高点,创造条件挖掘学生的潜能,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对学生的每一个“可能素质”做出有效指导,使之转化为“现实素质”,以促其整体素质向更高现实转化,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完善,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力崭露头角,收获欣喜。
(二)打破僵局——借兼职丰富社会实践经验
一定的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由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具有积极作用,兼职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补充形式。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加兼职,据分析,我国大学生兼职的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多数人是为了增加社会阅历;第二,部分人志在更好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第三,部分人目的只是为了获取报酬。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兼职固然值得提倡,但也要注意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具体地说,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企业在招聘后都需要对员工进行一定期限的专业培训,以确保员工符合岗位专业能力的要求。而现实中,大多数学生兼职的工作与其专业知识相关程度较小,技术含量很低,并不能起到提高专业能力的作用。相反,部分大学生的兼职经历对其毕业后的就业有所负面影响,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兼职经历过多会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有效学习时间较少,故而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深,后期培养难度更大,而更倾向选择在校期间专业成绩优秀的学生。所以,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或是进行教育管理工作实践中,应强调大学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尤为重要,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学校学习的重要性,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确保大学生明确兼职的利弊,把握适度原则,尽量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兼职,切忌“贪多嚼不烂”;并以不耽误学习为前提,找好学习与兼职的平衡点,正确处理学习与兼职之间的关系,以学习为主,兼职为辅,相辅相成,切勿本末倒置。
(三)反对歧视——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教育
国家近年来对就业教育的重视度日趋明显,大批改善就业环境的改革措施陆续出台,有如相关就业指引的地方性政策、就业信息交流平台以及各大人力资源市场的构建等。即便如此,从根本上来看,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及其教育环境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相关教育的内容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由此,优化就业价值教育的效果,必须继续加强外部建设。具体地说,首先,各地政府除积极出台相关鼓励就业的原则性规定外,还要极力为大学生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平台,给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广泛的就业选择,让其就业思路更加的开阔,就业观念更加的合理。其次,各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学会自我调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与职业心态,设定与自身相符的就业定位,秉持大众化的就业观,转变过去“精英身份观”,保持与社会经济结构、市场走向相一致的观念;同时,还要指导大学生学会自我分析,学会观察市场经济规律,明确择业应基于自身长远发展的视角下出发,关注个人发展空间的大小与个人能力的培养指数,抛弃不切实际的虚高理想,深刻理解“过分追求高经济利益往往会适得其反”的现实后果。第三,要进一步完善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环境,使得市场机制能够在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严厉管控垄断市场行径与部门,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打破就业地域歧视、性别歧视,构建面向全国的人才市场,全面拓宽大学生就业空间,促进劳动力永续流动。除上述外,笔者认为同步完善就业法制建设,规范劳动力市场也是极其重要的,社会和政府应当从法律层面给予大学生强大支撑,最大限度保障初到社会的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
(四)灵活就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培训
当代大学生主观创业意愿受制于各项因素,真正走出大学校门、依靠自身对于职业、对于社会的理解展开创业行为的毕业生并不多,更多的毕业生宁愿在家长的安排下选择长线、稳定的工作,或按部就班按照社会职业发展形势的普遍规律选择到人才市场去应聘,作为一个普通职业者,为其他企业和机构贡献价值。基于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大学教育工作者以及院系辅导工作人员,更要深刻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激情的众多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动和鼓励符合要求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具体地说,首先,高校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通过校园广播、网站或其它自媒体形式的宣传,在校内形成广泛而充实的氛围。同时通过将创业教育纳入到高校内部教学体系当中,不断增加对其资金以及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上的投入,让更多大学生学习到有关创业的基本技能,达到创业素质要求;其次,各地政府也应作出相应政策支持,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大学生创业,鉴于当今社会以及产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政府可以适当从税收以及政策方面予以大学生创业一定的优惠,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为其营造出轻松的创业氛围。此外,就大学生自身来说,更需要依托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并不断积累和学习正确的创业技能,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与必要的道德素养,等待外在条件成熟时,即可投身到有关创业的实践活动当中。进一步说,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创业成功与否虽然存在一定的偶然因素,但是从根本上说还需要基于个人的思维、工作以及组织和创新能力。所以,当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专业院系、学习成绩、政治面貌以及学术研究和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已成为左右其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时,高校层面更应当基于这些因素,积极开展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培训工作,带动更多有此意愿的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例如,针对拥有一定学习能力,却在毕业实习阶段没有接触到适合自身的企业或单位的一类学生,高校应当在他们大学即将结束学业的阶段,组织开展有关创业的基础教育,教授他们有关经济、法律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使其萌生创业意识,燃烧创业热情,从而在创业过程中更加充分地发挥自身所学,将个人能力和价值发挥至极致。
四、总结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较为单一,与市场发展规律严重偏离,不符合新时期时代发展的特点。因此,高等院校应该积极调整教育模式,转变教育培养观念,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市场需求,及时掌控市场发展风向,为学生挑选适合的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制定正确的培养方向和教学目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课堂教学与管理模式,为培养众多市场应用型人才而努力;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将其纳入到校本课程中,形成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教学课程,充分展现出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可能提供坚实保障。
除上述外,笔者还认为高等院校的培养模式应该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基础,遵循学生的就业理想,为其建立切实可行的教育培养机制和课程体系,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促其在未来更好地就业;而对于有创业兴趣与能力的学生,高校应围绕多角度展开考量,鼓励大学生进行合理创业,并依托教育提供必要的学习氛围,在培训层面,有针对性地破解各类影响因素对其恐惧和压迫心理所造成的负面效果,让大学生拥有足够的自信开展创业、实现自身的理想与价值。此外,家长也应当理性对待子女就业问题,对于子女非常规下的职业选择予以理解和支持,帮助其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切勿盲目灌输高要求、高收入等就业标准,使之能够选择与个人特点、专业技能相匹配的岗位,实现自身发展与职业本身的发展相结合。
篇8: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角色定位之我见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通过对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性及角色偏差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将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角色定位为:就业导航员、职业指导员、就业服务员、职业实践参与员、就业心理咨询员。进行角色定位的目的在于发挥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做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论文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就业指导 角色定位
20世纪20~30年代一些学者将角色引入社会学,意指社会也是个大舞台,每个人在这个大舞台同样扮演着实际生活中的各种角色〔1〕。每个社会人往往都占据着多重的社会地位。高校辅导员同样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职能与角色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演变——从单一走向多元。特别是在大学生就业工作这个高校的重要工作中,辅导员从单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转变成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咨询、服务的良师益友。本文通过阐述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及存在问题,试图对高校辅导员作出就业指导工作角色定位。
篇9: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角色定位之我见教育论文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将辅导员在就业指导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为就业导航员、职业指导员、就业服务员、职业实践参与员、就业心理咨询员五种角色。
3.1就业导航员
启发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大学生一进入大学,辅导员就应结合就业指导工作和日常教育服务管理工作,启发学生的职业理想:积极引导学生寻求职业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关注时事政治,激发他们在选择就业道路时对自身的思考,引导学生寻求积极的职业价值取向,树立职业目标与个人行为相匹配的意识。进行职业理想启发时,辅导员应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要求学生对自己设计的职业目标与理想进行评估和修订,调整实施的途径与方法。
3.2职业指导员
辅导员应成为专业的职业指导员。为此,首先要积极学习就业指导理论,获取大学生就业管理、就业心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特殊性,就业市场特点及组成要求,大学生的求职途径。其次,要提高政策水平。熟悉各个时期的就业政策,并能在具体工作中加以落实。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地向大学生宣讲我国就业制度改革与各个时期的就业政策,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沟通工作。要掌握就业技巧,向学生传授如何准备求职材料、笔试面试的重点、难点,以及自荐的技巧。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就业指导。要有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意识,通过举办班级就业主题讨论会、校友经验交流会、就业指导专家报告会、用人单位模拟面试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去向、专业前景、就业形势、求职技巧等方面的信息。
3.3就业服务员
辅导员应具备“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从就业服务态度、就业服务方式、就业服务质量等方面主动、周到、全方位地做好工作,把有利于学生就业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
3.3.1做好就业推荐服务工作。辅导员应尽早准备,从大一新生开始就建立信息齐全的推荐档案,做到有针对性地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对号推荐。实行推荐“优良”、放宽“中间”的推荐策略,耐心解决差生的就业问题〔2〕。要积极掌握就业市场信息,向学生介绍用人单位的需求,行业优势、发展远景、薪酬待遇等,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做好就业准备。要发动学生利用网络寻找就业信息,做好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信息通联工作,保证就业信息的通畅传递。
3.3.2建立就业服务互动机制。辅导员应根据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部署,安排好就业指导工作。要做好问卷调查,使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获得学生就业需求和动向。要加强困难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优先推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就业。
3.3.3做好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服务。对未就业学生积极推荐就业,对已就业学生保持联系,定期对他们的思想情况、业务能力、生活质量进行跟踪调查,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3.4职业实践参与员
辅导员应该成为就业实践的参与者。首先要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就业指导课程和讲座的学习实践活动,认真学习和掌握专业就业指导的系统知识。还要带领学生前往招聘会现场,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把握就业市场供需状况,同时对学生提出有益的就业建议与指导。辅导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生社团、勤工助学、生产实习等活动,了解学生的实践效果、人际交往能力等情况,帮助学生做好就业规划。
3.5就业心理咨询员
随着就业竞争的激烈,学生压力的不断增大,困惑越来越多,辅导员需要为学生提供就业心理咨询,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适,使他们客观地认识自己,消除不良情绪,做好步入职场的心理准备。
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根据市场信息调整就业观念和期望值,降低就业层次,拓宽就业领域。要教育学生不必拘泥于专业对口,要敢于去与专业相近或相邻的新兴行业工作,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更新观念,打破事事求稳、求顺的思想,树立市场竞争观念,克服焦虑心理,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首先要引导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为顺利地度过走进社会的不适应期做好足够的准备。其次要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以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对自己加以评判,不断提高社会责任意识。要及时引导学生多渠道就业,教育学生期望值不能太高,即使热门专业的学生,也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使自己的理想更加切合实际,才能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掌握主动权。鼓励学生到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工作,到基层工作,到民营企业工作,自主创业等。建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意识,帮助大学生克服不自信的心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尤其是各级领导以及专职教师的密切配合和亲身实践。
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角色是多元的,是不同角色形成的“角色集”。在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之下,辅导员的角色还会不断变化,对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角色定位还要不断探索。通过探索激发辅导员对学生就业工作的热情,使辅导员逐渐掌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动权,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志彬.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19-20.
〔2〕谢中远.就业指导视阀下高校辅导员的职能错位与角色定位〔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16-27,21?郾
〔3〕张建,瞿和平,鄢红春?郾论学生政治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大学生就业,(14):57-58?郾
〔4〕谷伟?郾加强高校辅导员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7(6):63-64?郾
〔5〕易昕烨?郾探析辅导员如何调整毕业生的就业心态〔J〕?郾长春医学,2006(3)?郾
〔6〕翁铁慧等?郾高校学生辅导员行动指引〔M〕?郾北京: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4:197-204?郾
篇10: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角色定位之我见教育论文
近年来,就业成为中国大学生最关心的话题。我国自大学开始扩招以来,每年增加60~80万人,每年增幅均在30%以上,是我国经济增长的3~4倍。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413万人,比增长近80万人,而工作岗位数量却没有成正比例增长〔2〕。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大学文凭的信号作用慢慢变弱,大学生对学校生活也变得比较消极,这种现象已深刻影响到今天的在校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使大学生就业工作被摆在高校工作的重要位置。
面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担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也必然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担任辅导员已成为高素质人群的职业选择。高校招聘辅导员都要求是党员、担任过学生干部、身体条件好,大部分高校还要求辅导员有硕士,甚至博士学位。这就使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具备素质优势。
辅导员处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长期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凡是与学生有关的工作都离不开辅导员,辅导员已经成为高校实施学生管理的前线工作者,这就决定了辅导员必定是参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成员。将就业指导融入对大学生常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够大大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可行性。从岗位设置来看,辅导员对校党委、学院和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是学生与学校沟通的桥梁,承担着就业指导工作和常规工作任务。因此辅导员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扮演者重要角色,辅导员的工作特点、职业素养等方面的优势决定了辅导员在开展就业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2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偏差问题
辅导员作为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角色,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工作压力,使就业指导工作难免存在着一些问题。
2.1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就业指导工作开展不匹配。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量迅速增多,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这就要求辅导员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高质量。实际情况则不是这样。
2.1.1辅导员队伍不够健全,辅导员与学生比例远远超过1∶200。
2.1.2辅导员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角色多重,工作多元,没有充分时间和精力投身到就业指导工作中。
2.1.3辅导员队伍新老交替缺乏制度保障,老辅导员经验丰富但知识结构单一;新辅导员有热情却缺乏就业指导经验。
2.2辅导员职业素质与就业指导业务素质不匹配。就业指导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务实性。就业指导贯穿于大一新生到大四毕业生的全过程,要有计划地开展指导工作,需要有闪瞻性。然而在辅导员队伍中普遍存在着就业政策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心理状态不稳定的问题,这必然影响到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
2.2.1辅导员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力度不够,高校对辅导员的就业指导业务培训不够。
2.2.2辅导员的工作重点被定位在高校管理引导重点上,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
2.2.3辅导员就业服务工作不到位。辅导员不能把大学生仅仅看作“教育对象”,大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服务对象”。服务角色的观念没有建立起来,辅导员服务角色定位不可能准确,就业指导服务不可能到位,这突出体现在就业统计、跟踪调查和毕业后的持续服务不足上。
篇11:高校创业教育论文
高校创业教育论文
首先,国家政策扶持。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税收、创业培训、开业、创业指导等许多方面。以下是“高校创业教育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一、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成
(一)创业理论课程
必修课程主要有创业意识课、创业心理课、创业者素质课和创业知识课等课程。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学生没有专业之分,都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渗透课程是指在创业教育的学习过程中,渗透与学科特色有关的能力培养,拓展创业教育的学科应用领域,优化教学内容。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有选择地修学,以满足不同的发展需要,创业教育的选修课主要包括创业学、市场营销学、创造学等。
(二)创业实践课程
创业实践课程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体现创业教育相比课堂教学优势所在,创业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通过校内模拟练习、企业实习或是自主创业,让学生对自主创业有了切实的体会。创业实践课程分为三大类:企业生产操作实践课程、社会交往实践课程、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课程。企业生产操作实践课程是基于对企业生产流程的认识,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操作步骤,认识企业。社会交往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沟通能力,无论学生是否自主创业,都需要与人打交道,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培养。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课程培养学生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理念,通过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现代企业,现代企业应如何经营管理。
二、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现状
从开始,许多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做了自主探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被选定作为首批试点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各试点高校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诸多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9所高校都开展的各有特色: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都开设了创业管理作为选修课;西安交通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了创业管理作为必修课。南京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开设了创业学作为选修课;西北工业大学开设了创业学作为必修课。除创业管理和创业学两门创业教育的基础入门课程之外,清华大学、人大、北航、黑龙江大学还开设了诸如KAB大学生创业基础、技术管理创新、企业家精神、风险投资、团队训练、拓展训练、“创办你的企业”培训课程(SYB)、三创(创新、创造、创业)等创业教育方面的选修课。其他高校也大都开设了创业学等基础课程,有些还开设了适合本校学生需求的创业教育课程,但有个别高校对创业教育不重视,没有把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创业教育课程定位不清
创业教育课程在许多高校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虽然开设了创业学或创业管理,但高校对创业教育依然定位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就业前教育,因此多是把创业教育当作了职前教育。这种定位导致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不能纳入高校常规教学体系中,多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创业教育课程被边缘化。目前,创业教育尚未成为一级学科,甚至还不是二级学科,由于学科定位不清,多数高校将创业教育课程放在学生毕业实习前的一到两个学期开设,而不是从大学入学一开始就进行关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的`目的更多的是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追求学校的就业率,而没有考虑创业教育对于改变学生就业观念、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从事学生就业工作指导的教师和从事企业管理教学的教师是创业教育教学的主要师资力量。许多学生就业工作指导的教师没有企业管理层的经验,他们所讲授的创业教育课程更多的是关于就业指导方面的知识,实践指导意义不大。来自经济类或管理类的专业课教师,虽然对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多,但也是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很少有老师真的有创业经历,更不用说对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指导了。为了加强师资力量,许多高校聘请当地著名的企业家做课外讲座,但这种讲座常常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讲授的系统性较差,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创业教育教材适用性不够
美国高校如著名的百森商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都编写了适合自己学校使用的教材,并且建立创业案例库,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创业案例。国内高校的创业教育教材大部分由国外翻译而来,并不适合中国学生使用,与中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现状相差甚远,适用性不够。有些高校编写的教材缺乏系统的创业经验和相关专业理论的整合,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教材内容远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还有些教材只是将与创业教育有关的管理学、市场营销等内容稍加整理,内容体系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并不具备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四)创业教育课程学科特色不突出
当前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各有不同,但创业教育课程却相似,具有学科特色的创业课程并不多。创业教育课程多是根据学校已有的师资设计课程内容,一门课程由多个不同学科的教师讲授的现象很常见,讲授的内容大同小异。不管是理工类、人文类还是经管类学科,开设的创业教育理论课程都是一样的,实践课程内容也差不多,多是创业竞赛、模拟创业等形式,针对不同学科设计创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高校很少。其中,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针对各自学校的学科特色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比较有特色,但大多数高校只在全校范围开设了一两门通识类的选修课,学科体系不完整,不利于创业教育教学研究和建立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不同学科的学科特色没有得到体现。
四、基于学科特色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构建
(一)理工类
1.理工类创业教育课程目标。
同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相比,理工科大学生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学习和实验上面,这就使得理工科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不够。理工类的创业教育目标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为实现此目标需要完善理工类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2.理工类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理工类学生应加强有关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企业家能力的创业能力培养。技术能力是为了支持企业的生存发展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管理能力是对公司资金、人才、外部环境的管理能力,使企业外部机遇转化成为企业资源;企业家能力主要是指创业者要结合自身的经验,发现外部环境隐含的机遇和威胁,从而提前做好应对策略。可考虑开设技术创业、高技术企业创业与成长、风险投资、企业家精神等课程。创业教育中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理工类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课程,可考虑创办公司或开展项目国际交流。
3.理工类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创业孵化器等形式支持理工类大学生创办公司,虽然创办公司这条路对大学生来说很难,现实的困难与压力很大,但对于有魄力创业、有能力创业、又勇于承担风险的学生来说,学校的支持,理工类大学生所拥有的良好的创业技能,有前景的创业项目,创业成功的可能性相比其他学科学生还是要大一些的。著名的企业家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等人都是理工科学生,都是在大学时开始创业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业。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国际先进教育机构合作,与优秀的行业培训机构合作。树立国际化理念,德国在理工类创业技能培养方面做得很出色,我们可以借鉴其先进的创业教育办学理念,开展国际培训。派遣教师进修培训、互派留学生和举办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等形式,充分发挥理工类的专业优势,进行学科专业新技术新知识的交流与合作。
(二)人文类
1.人文类创业教育课程目标。
创业是一个创新、创造的过程,它需要通过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的融合、升华来实现。人文类创业教育课程目标应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渗透创业思想,并进行有关创业实践的演练。
2.人文类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人文类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能只集中于创业思想领域,还应根据人文学科特色和学生特点,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创业选修课,同时在课程设置上也适当开设创业技能课程,以弥补人文类大学生创业技能知识方面的不足。开设的课程,创业知识方面:创业管理、KAB大学生创业基础、创业学概论等。创业技能方面:创业实务、技术创新管理、科技创业、风险投资等。人文类学科根据创业教育课程的教育目标,结合校内外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创业教育,活动内容如参观企业、访问消费者、创业计划竞赛等以及开展创业专题讲座,使人文学生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3.人文类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沙盘模拟是一种通过在一定时期内模拟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企业实践模拟练习,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将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制定决策,解决问题。通过沙盘模拟演练,学生感悟正确的管理理念,掌握经营管理技巧,认识企业间的竞争,对今后的经营管理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撰写创业计划书是人文类大学生很重要的一项实践活动。学生通过选定一个创业项目,分析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市场容量,提供项目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做好财务预算与分析,完成一份具有可操作性的创业计划,在完成过程中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
(三)经管类
1.经管类创业教育课程目标。
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就业方向是管理类、财经类岗位或金融机构。经管类学生创业理论知识扎实,重点培养其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素质,建立健全具有经济管理学科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变就业压力为创业动力。
2.经管类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经管类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着先天优势。从专业课程设置来看,经管类专业课程除经济学、经济法等经济学专业必修课程外,还包括管理学、市场营销、金融、会计、投资等课程。这些课程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课程,在这方面,经管类专业具有其他专业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经管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偏重理论研究,创业实践活动开展得不够充分,学科优势不突出,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3.经管类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经管专业在创业教育中可结合KAB创业教育(中国),创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侧重学生创业意识培养,涉及评估创业者潜力、识别创业者特征、领导力、决策力、风险承担等内容。侧重学生创业知识的培养,涉及创立企业、经营企业、识别和评估商业机会、创业计划书的设计等。注重对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模拟创业活动、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讲座等形式进行。各高校通过加强与有实力的企业合作,联合开发有潜力的创业项目,由政府或是企业提供创业风险资金,学校提供创业所需的辅助支持,建立创业实训基地,为经管类学生提供自主创业的有力支持。经管专业学生实践经验丰富,社会交往能力强,利用这一优势,加强学校、学生与政府、企业及对项目感兴趣的风险投资人联系,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创业平台,为创业成功提供有力保障。
五、结语
本文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不管是国内试点的9所高校,还是非试点高校,都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但在创业教育定位、师资力量、教材、课程学科特色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基于学科特色,针对不同学科,理工、人文、经管类学科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完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篇12:高校教育管理论文
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现状
(一)教育活动越发俗气
高等教育活动,应该延续和继承小学、中学真善美的教学思想,以高雅、圣洁为出发点,并对义务教育的教育理念进行提升,培养基本功扎实、专业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这是一个塑造文明、道德、理性的人的过程,因而是神圣高尚的。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教育活动越发俗气,这很大程度上受到跟风的影响,使得高等教育走上与真善美所不同的“教书育人”的道路。首先,时髦风的影响。目前,影响最广泛的就是学校升格及建立新学院的不良风气。其实,学校的正常升格和新学院的建立是学校不断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若形成一种攀比之势,让各大高校在“时髦风”的影响下改校名、建学院,并将这种无休无止的攀比列为学校的发展目标,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必然会引起诸多不良的结果,比如盲目扩招、管理失衡、教学水平降低等等。这种追求功利和虚名的行为坑害了不少学校,学校不重视自身条件的提升,而将注意力转移到那些功利和虚名上,使高校的教育思想逐渐庸俗与浅薄。其次,拉关系、打交道的社会习气在高校内部肆意成风。这里不仅包括高校领导,也包括了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比如,领导们为了促使自己某种个人目的达到,会借助学生家长的地位与权力,达成一种不正当的“共识”,把拉关系放在满足个人利益的第一位,忽视了教育的公平与公正。这种现象使教育本质中内含的神圣与纯洁逐渐消失,从而形成散发庸俗之气的混沌的教育环境。
(二)教育过程倾向于简单化
高校的教育工作本来是集科学、哲学、人文、心理意义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但是目前的高校教育工作却倾向于简单化,也就是将其简化成技术性工作来对待,使许多专业的理论教学单一、片面,无法达到教书、育人的教育目的。与此相应,由于忽视了理论教学,使教育的功能过分地集中在经济功能,而在经济功能不断膨胀的影响下,教育已不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份子,而成为顺应经济发展的傀儡,不仅削弱引导思想、引导社会的教育功能,还使得文化的创造发展受到阻碍,最终堕落为经济发展的工具。
(三)高校管理倾向于门面化
由于缺乏管理经验,一些高校单纯地对学校教育管理与企业管理一视同仁,把一般企业标准化、程式化、定量化的管理制度搬到高校管理中,最终导致学校管理倾向于门面化。其实,追求“效率”的本意没错,要求进步也是各行各业的发展方向,但是如果过分强调“计划性”和“统一性”,没有将管理与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就会使管理不符合教育的需求,从而不断激化二者之间的矛盾。高校与企业存在实质性的差别,教师不是工人,学生也不是产品,教育更不可以与企业生产划等号。因此,教育管理若只重视形式,就无法有效激发高校师生参与学校管理和教学改革的热情。
二、坚持人性逻辑的必要性
高校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也就是以人为中心,让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都从人性出发,并以情感作为纽带,努力回归人的本性,从而促进高校教育管理的和谐与发展。上文中提到,教育管理是通过管理者与师生之间的互动实现的,这属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范畴,因此可以看出,坚持从人性出发的管理模式更符合当下高校教育发展的需求。首先,这是高校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校内部的教育制度改革得到一定的发展,比如竞争机制初步建立、教学资源开发观念初步确立等。但是,制度不规范、人才培养观念落后、教学资源配置不当、缺乏长期教育教学规划等依然是目前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这无疑给高校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阻碍。由于“以人为本”的人性逻辑具有冲破刚性管理模式有形界限的功能,特别是其中的柔性管理制度,它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外部环境、时间等,它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模式,灵活多变、反映敏捷,管理时不会对稳定的规章制度和固定的组织结构产生依赖。因此,对人性逻辑的重视是高校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其次,是高校教育的需要。教师是教学的传教者,学生是受教者,但是二者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是传与受的互动关系。教学过程也是需要监督的`,若是仅以教师和学生二者为中心,就可能出现教师敷衍教学、学生不求上进的问题,从而形成教学质量不高的局面。比如,高校教师具有高知识层次、工作能力“自信”等特点,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自我意识,这使得高校教师们被归为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受控制、反对压抑、追求学术自由,重视创新精神的群体。为了杜绝这一现象,就应该引入第三方,也就是教学管理者。教学管理者如果可以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做好监督工作,并引入适当的激励机制,在鼓励教师的创造精神的基础上激发教职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帮助高校师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就可以将其管理的职能发挥出来,促进高校教育管理的和谐。
三、如何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坚持人性逻辑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柔性化管理应运而生,若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对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加以推行,会在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促使教学管理更加和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终使高校教育管理水平得以提高,帮助高等教育发展。
(一)倡导“尊重的教育”理念,建立柔性管理价值观
倡导“尊重的教育”的理念是高校教育管理践行“以人为本”的第一步。对于高校,特别是高校管理者,要想做好管理工作,就应该树立“尊重的教育”理念,在遵循教育管理规律的基础上,重视对他人的人格、个性发展需要及其劳动成果的尊重,使管理者自身与被管理者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简单地说,就是提倡民主管理,对高等教育的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和改革,使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发挥被管理者的工作潜能,从而让教育管理过程摆脱僵化沉闷,变得充满活力与生命力。高校要想建立起柔性管理价值观,首先要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倡“以人为本”,并通过积极提供信息反馈的方式来支持高校师生的发展;其次,承认文化的差异性、多元性,尽力创建一种包含、宽容、谅解的文化氛围,减少相互的冲突;再者,鼓励学习与创新,通过适应变化来主动利用变化、创造变化,帮助推进持续性变革,使文化成为潜在力量来不断激发教职员工的工作动力。
(二)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改治校内外环境
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改治校内外环境是以人为本管理的重要保障。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拥有的理想追求和逐步形成的特色和传统就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作为校园的内在力量,维系着高校的运转,不仅可以使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还给学校发展、创新的思想和文化奠定基础,帮助学校向前不断发展。想要营造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高校就必须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第一,应创造一种和谐的文化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可以让每位教职工发挥创造力,也可以做到知识共享,使教师的学术自由得到保障;第二,创造一种人文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大家互相帮助和关心,彼此尊重和信赖,让教师对自己是学校的主人这一定位有真实的感受,并认识到自己的命运是和学校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第三,认可并尊重个体价值观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通过创建一种宽容包含的文化氛围使冲突减少;第四,造就一种以坚持“公平、平等、竞争、择优”为原则的环境,并通过做到制度的规范、有序、透明、公正来使人才脱颖而出。除了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以外,还要整治好校内外环境。校内要重视学生宿舍卫生,学校和各学院应该定期组织卫生检查,鼓励学生维护自己的生活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生活环境的质量。而校外,则可以从校园周边的网吧出发,通过增加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积极配合工商行政执法部门进行监管工作,优化校外环境,也给高校学生提供一个文明、卫生、和谐的社会环境,帮助其文化学习及身心发展。(本文来自于《长沙铁道学院学报》杂志。《长沙铁道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三)重视激励机制的建立
高校教育管理的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立激励制度。而高校教育的激励机制又可以分为教师和学生两类,这里就只以教师为例进行分析。对于教师而言,激励就是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也就是提供一种追求与达到目标的途径给每个教职工。激励机制可以通过对教职工心理动机的影响来改变他们的行为,高校要想建立良好激励机制,就需要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结合,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首先是物质激励,为了体现一流业绩、一流报酬、一流人才的分配制度,要以“效率公开,兼顾公平”为原则,把重实绩、重贡献落到实处;其次,运用灵活的精神激励。通过荣誉授予的方式,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并采用公平激励、培训教育、竞争激励综合在一起的办法,使教师对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营造出一个学风优良、政策宽松、重视人才、关系和谐的工作环境。总的来说,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要以人为本,通过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之路,让教师在和谐向上的管理氛围中增强归属感和主人公意识,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激发,同时,也给社会输入素质较高的技能型复合人才,这样不仅有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还能够对整个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 大学生创业论文
★ 论大学生创业论文
【高校教育如何面对艰难就业市场论文(通用12篇)】相关文章:
毕业设计特点范文2022-12-08
谈课程、教师、学生与价值观的论文2023-08-18
试析中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比较与启示论文2022-05-12
形势政策课论文2023-03-25
大学生创业分析论文2023-01-30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2023-08-09
大学生艰辛创业论文2023-07-21
大学生环境实践论文2022-07-05
班级教学管理论文2022-09-23
实践报告论文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