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行为改变的论文

时间:2024-03-04 07:18:34 其他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教学行为改变的论文(推荐12篇)由网友“白开水平淡”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教学行为改变的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行为改变的论文

篇1:简论网络环境下的专业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在这样一个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进行教学,是目前需要思考的课题。建立完善的网络服务系统和课程网络资源库,延伸网络资源是保证开展网络教学的基础。财会教学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支撑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课堂教学由传统的以“教”为主迅速向以“学”为主的方向转变,可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构建起全新的财会教学新型模式。

一、网络教学环镜的构建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资源也越来越丰富,但是在以学习为目的的前提下,我们要对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一个分类、梳理,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教学和学习,否则更多的是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所以要建立一个网络教学平台,这个平台要以自我资源为中心,并向全网络相关资源去延伸,有层次、有目的的展开。一个好的网络教学环境,首先要建立一个自我学习的核心网络资源,不是到网上随便搜集一下,就能达到学习的目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网络教学环境,是保证开展网络教学的基础。

(一)建立完善的网络服务系统

网络服务系统包括教学站,相关教学网页,电子邮件服务,OA办公系统,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图书馆信息系统,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网络课程,BBS等为代表的教学、科研、服务、教学课件资源等一系列信息服务平台。这一平台是全校各专业共同资源的平台,财会专业是这一平台共享的一个模块,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建立相关网络服务系统。

(二)建立课程网络资源库

1.制作教学网页,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共同成立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小组,负责网站的教学资源建设及后续更新,在网页上体现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等,把优秀教师的教学理念同网络最优化结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利用网络的优势,吸引学生更热爱学习。

2.制作电子教案与IP课件等,传统的教学媒介是书本和黑板等,每堂课教学内容有限,教学工作量大,但是在网络环境下,减少了书写量,教学效率明显提高,通过网络每堂课还能体现更多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制作电子教案,IP课件等。

3.在网络上增设练习与测试,以及模拟题等,讨论与反馈并做好相关网络资源的链接,使学生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三)延伸网络资源

教师要熟悉网络上相关的教学资源,并将相关资源链接于本校网站上,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同时也节省了学生上网搜集的时间,也避免不良网站对学生的侵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二、网络环境下教师的定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被网络更新后,教师也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利用网络更好的进行教学。一是构建教学资源。在这个信息时代,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主要的网络资源的构建者,要为其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即进行信息资源的设计。确定学习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二是指导学生学习。在网络学习环境里,教师的角色从“教”转变为“导”。引导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高效率地学习,掌握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等认知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协调不同学习群体的学习,通过网络,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学习群体都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完成同样的学习内容,学生也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参加相同的考试,为学生提供了方便,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这种网络教学的协调能力,要懂得和不同地域的学生、教师进行沟通,组织学生、教师利用网络进行讨论,更好建立网上资源,开发课件等,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

三、网络环境下财会专业的教学行为

(一)课堂教学由传统的以“教”为主迅速向以“学”为主的转变

信息技术与财会专业整合的最直接作用是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财会教学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支撑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课堂教学由传统的以“教”为主迅速向以“学”为主的方向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提供者,而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和合作伙伴,引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且促使学生在自学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中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由被动接受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二)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

通过信息技术与财会学科的整合,不仅优化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同时在丰富的信息资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主动积极的'教与学的活动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并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都得到了同步的提高,从而有效地促进了财会专业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

(三)构建起全新的财会教学新型模式

在现代学习理论指导下,通过信息技术与财会教学的整合研究,初步探索构建起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教师为教学主导的财会专业教学新的教学模式。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提高了教师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这就为深化财会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动力,并在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教师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环境的现代化和教育资源的现代化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培养信息社会未来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1.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师要将自己时刻放置在网络这一教学环境下,通过网络环境下的课堂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形象生动多媒体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形式的改变。在网络的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已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课堂学习、小组讨论、协作学习并存的模式。对于财会专业,互通有无的讨论形式更受学生们的欢迎,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实务中会遇到的问题。

3.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通过网络,学生们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去主动建构知识。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学的能力。学生必须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财会专业的学生要求动手能力要强,所以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更适合财会专业。

4.教学内容的扩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将过去传统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像、动画构成的多媒体教材。同时通过网络,可将教学内容从书本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这样,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络环境为财会专业教学行为的转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通过在实践教学中的摸索,相信这种教学行为的改变会更适合当今财会专业的学生,更符合学生的成长背景,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篇2:根据新课程标准 改变教学行为

根据新课程标准 改变教学行为

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标准已经开始实施。这给我们的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面对新的课程改革,不光需要有改革意识的数学教师认真研读,接受各种教师培训,从而体会新课程标准体系中所包含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但教师最重要的是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

一、从注重智力的发展转向关注学生的能力的发展

回顾前些年数学教学所走过的路,让学生掌握牢固的数学体系和知识,从而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智力。当代数学教学应着力于学生整体能力水平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不是一味的把书本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通过书本上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能力。

传统数学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发展。数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数学教师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良好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让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行为中得以充分体现

曾记得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一堂数学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领着学生去学。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被动地去学习,成为思维上懒惰者。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数学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和能动性,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例如小学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多讲解、分析和说明比的基本性质,而不是让学生通过自己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去探索并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的由来,这样会反而适得其反,学生有可能给教师说“糊”了。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我们就会发现学生不但能够创造性的解决这样的问题,而且能够让学生掌握“比”、“除法”、“分数”三者的不同。

用现代教育思想来看,不仅要看教师教得如何好,而且要看学生学的怎么样。而且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出发点上来看教师怎样实施教学行为。

三、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努力培养学生多种思维方法

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轻视学习过程,这是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弊端。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正确与否,缺少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的发掘,导致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的匮乏,同时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只注重结果的做法导致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很明显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有的教师喜欢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并要求学生马上应用这种结论,再去解答各种变式题,出现严重“消化不良”,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各个知识形成的方法,展示学习新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展多种思维方法和多样的有了多个模式学习方式。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能力。

四、数学课堂教学中改革评价学生的方法

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每个学生学习有价值、必要的数学,以及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什么样的标准是现行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首先、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差异。正如世界上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对树叶一样,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会找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通用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个性化教学的科学依据。那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其次、评价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传统的教师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惟一尺度,且具有甄别和选拔的“精英主义”功能倾向。这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使他们成为应试教育下潜在的牺牲品。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最后、现代评价尺度和质量的提高。现代评价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发展学生其他各个方面的潜能,诸如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实践中运用数学的能力等。

五、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处于绝对的知识权威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所有的知识。这种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对学生回答过程的不完整,不应指责,而是加以指导补充;对学生思维受阻,不能置之不理,而是给予启发和诱导;对学生的“创造性”答案,应毫不掩饰自己的兴奋,给以热情的赞赏和鼓励等.从而把教学过程变成探求真理的、带有感情色彩的数学交流过程.

六、营造氛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前进的内驱力”,所以在数学课堂中营造和谐氛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一定要使学生处于愉快的学习情境中,用激励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如: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做得很出色;看谁做得又对又快;这次我们比一比,看谁能得第一……教师要善于运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让学生感到老师时刻在关注着他;教师必须善于运用语言的艺术及时作出积极正面的评价,不管结果怎样,首先对于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表示高兴、骄傲、自豪。“你回答得真好,听了你的回答老师很高兴……”对于结果不完全对时,“你努力想了,说得差不多;你说对了一半,再好好想想……”对于结果不正确时,教师也绝不可训斥或贬低,而要委婉地说:“你动脑了,再听听别的小朋友的意见,好吗?”对与众不同的观点、做法,应调动学生为之喝彩。这样,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愉快,更增强了自信心。

七、鼓励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学贵知疑,教师不但应善于设疑答疑,更应善于鼓励学生质疑,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有疑问才能促进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这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教师应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和自我满足感,从而引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敢于大胆提问。

人生的积极态度“贵在参与”,学习也不例外。因此,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也好,在研究中也好,首先应该关注什么,我认为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记住六个字:一是“学生”,即心里有学生;二是“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发展;三是“过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教师要把课堂当做学生获取知识的海洋、培养能力的圣地、生动活泼发展的晴空,努力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江苏省江阴市青阳镇旌阳小学:蒋仪

篇3:根据新课程标准 改变教学行为

根据新课程标准 改变教学行为

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标准已经开始实施。这给我们的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面对新的课程改革,不光需要有改革意识的数学教师认真研读,接受各种教师培训,从而体会新课程标准体系中所包含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但教师最重要的是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

一、从注重智力的发展转向关注学生的能力的发展

回顾前些年数学教学所走过的路,让学生掌握牢固的数学体系和知识,从而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智力。当代数学教学应着力于学生整体能力水平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不是一味的把书本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通过书本上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能力。

传统数学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发展。数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数学教师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良好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让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行为中得以充分体现

曾记得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一堂数学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领着学生去学。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被动地去学习,成为思维上懒惰者。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数学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

[1] [2] [3] [4]

篇4:幼儿教师教学行为现象分析研究论文

幼儿教师教学行为现象分析研究论文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出台,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已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从广西民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入手,经观察和深入访谈,力求近距离地感受幼儿园教育的现状并了解“小学化”现象背后的原因,并提出原因分析,为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这一问题奠定基础。

关键词:民办幼儿教师;教学行为;小学化;分析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没有依据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教育,人为地拔高了学前教育的水平,将小学教育的模式(包括教育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运用到幼儿园中的一种教育现象。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作为制约我国高质量幼儿园教育开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存在已久。近几年,政府及相关部门下发了多个文件,针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明确指出:坚持在小学一年级开展“零起点”教学,禁止在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的教育内容。由此可见,防治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从教师教学行为的“小学化”现象着手,分析其存在原因,为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这一问题奠定基础。

1广西民办幼儿教师教学行为“小学化”现象

1.1教学组织小学化

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在民办幼儿园表现很突出,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应对家长的要求,每天都要把课程安排得很充实,甚至会出现每天上三节课,每节课四十分钟左右的现象。在教学活动组织中,为了加强幼儿的“记忆”能力,大部分教师会设计强化幼儿对课堂内容、生字词、拼音、算术等的教学环节。

1.2教学内容小学化

幼儿园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德、体、美、劳教育。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除了一些常规活动外,大部分幼儿园会增加语文写字、拼音拼读、算术等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基本倾向于幼儿园的经济效益与家长需求,征订各种教学教材,《珠心算》、《金眼睛》、《阅读识字游戏》、《数元教育》等,要求每个幼儿会读、会写、会认、会背每一个字词,每一首诗歌,会算每一道题。为了巩固记忆,每天必须重复一样的动作,看书、写字。除了吃饭、休息时间,其余的时间都必须安静地看书写字。

1.3教育方法小学化

在教学活动中,完全没有游戏、活动的环节,主要的实施模式就是教师在前面讲、示范、领读,儿童在下面听、练习、跟读,基本上是“满堂灌”,没有儿童的小组活动时间;并且,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时常组织纪律,要求孩子们保持安静,甚至好几次都脱口而出“你们都马上要上小学了,坐这么一会儿也坐不住,到时候小学就不要你了!”“你要是再说话,我会让你写完再回家”“你要是再吵,我就再让你写一版字”等类似的'话。幼儿只能在固定的地点接受固定的教育,不许说话,不许“乱蹦乱跳”,只有完成自己的作业才会得到“玩”的奖励,才可以进行户外活动。然而,可悲的是,这种教师教多少,儿童就学多少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以及小学化的行为规范要求,已然成为了现在多数幼儿园中的一种“常态”。

1.4评价指标小学化

由于民办幼儿园中课程目标的设置出现偏差,如要求幼儿会读、会认、会写、会算多少多少等,导致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也随之出现了问题,如通常采用批改作业甚至试卷的方式评价幼儿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每日或每段时间给孩子们布置作业,在布置作业前教师一般会将“标准”展示在黑板上,让幼儿模仿。在教师批改作业时会用“优”和“阅”或分数来评价鉴别幼儿完成的好坏程度。另一种是考试的形式,据了解教师每周会用试卷考查幼儿知识掌握的程度。从与家长的访谈和观察的结果来看,家长对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式十分满意,并与之配合得不亦乐乎,回到家中积极督促孩子写作业、重做考试中做错的题目。

2广西民办幼儿教师教学行为“小学化”现象原因分析

2.1教师素质底,学历不达标,不了解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质的区别

一是师资学历参差不齐。多数为高中以下学历,根本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二是师资整体素质偏低。学历不合格的民办幼儿教师职前没有经过专门的学前教育专业学习,即使是为数不多的学历合格的教师中大部分也是属于参加成人教育或短期培训获得的学历,其教育教学业务知识和能力还不能适应当前学前教育教学的需要。

2.2家长“去学校就是学知识”的错误教育观念是导致“小学化”的主要原因

走访中得知,有些家长坦白跟我们说:“我们知道孩子爱玩,在幼儿园跟同伴们玩沙玩水做游戏等等非常开心,但是,现今形势不同呀,上小学还要考试,比上大学还难呀。所以,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能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多学习一些知识,比如识字、写字、拼音算数、英语等。如果我们花了钱孩子学不到东西,我们会考虑转园。”不管是在中班还是在大班,家长每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之后,总会少不了叮嘱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要听老师的话,一定要认真读书写字,好好学习……”下午放学,家长来接孩子时也习惯会问“今天老师教了什么?”“你会写了哪几个生字?”“你会计算了没有?”等等。可见,为了迎合广大家长的需求,保住生源才是民办幼儿园的生存之道,民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也就愈演愈烈。这也说明,民办幼儿园的生存和发展缺乏有效的地方财政扶持这一经济保障,为了生存,必须以家长的需求为中心,不敢和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做斗争,所以才会不知不觉陷入这种两难处境。

2.3社会评价机制的错误导向,也是导致“小学化”的原因

(1)人们对幼儿的评价是以“知识”掌握的量的多少为主。通过走访发现,一个孩子如果能算出20以内的算式或能背古诗,成人会竖起大拇指夸赞“真聪明”“真棒”,幼儿父母自然也是满脸自足。(2)小学入学考试以小学读写算知识为考核内容。纵观历年小学入学考试的试卷,基本从“智”的角度进行考核,如拼音与生字联线、填上生字的声母、给生字组词、20以内的加减法、找规律、甚至还会有鸡兔同笼的抽象题目。由此可见,小学入学考试也是导致幼儿园“小学化”的原因。一些“小学化”的幼儿园如因幼儿小学入学考试考得好,入学率高,就会被社会所认可,相应的生源也会变多。教育部负责人表示小学入学考试问题屡禁不止,最终致使年幼纯真的幼儿无法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与发展。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地方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务必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加大整治力度,严格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招生政策,规范小学招生程序,坚持按片区就近免试入学制度,杜绝任何单位或组织围绕小学招生举办的各种形式的培训、面试等选拔性考试,真正取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小学入学考试经过变脸依然存在着。

2.4相关执法及监管部门工作力度有待加强

民办幼儿教育普遍出现“小学化”现象,其实质也是民办幼儿教育向教育的庸俗化,民办幼儿园向幼儿家长的需求与功力取向妥协的结果。为了迎合社会对民办幼儿园不规范的评价,以及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急功近利的思想,一些民办幼儿园为了生存,不得不借鉴小学的一些做法,不重过程,只看结果,纷纷打出各种兴趣班、双语班或特色班的旗号,把自己正确的办学理念搁置一边,违背了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当幼儿在活动室里摇头晃脑背诗歌,埋头苦干算算术的时候,监管部门去哪了?是谁使“小学化”教育在继续残害幼儿的身心健康?因此,在监管与惩罚上加大力度,提高监管威摄力,规范幼儿园的办学行为,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逐渐消失的有力保证。民办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给广大幼儿发展造成多方面的不良影响,长此以往,对我国未来人才的培养非常不利。这种不利影响不仅表现在对儿童身体、心理发育造成危害,易引起身心发育的失衡;还扼杀了儿童的创造性,侵害了儿童原本快乐的、单纯的生活。对小学化倾向,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的解决对策还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地探索与实践,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和体制建设,促使我国的民办幼儿教育事业在规范的轨道上不断前进。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西民办幼儿教师日常教学行为规范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C092

参考文献

[1]李瑞竹.民办幼儿园课程小学化倾向及其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6).

[2]严仲连,盖笑松.论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3]王燕霞.民办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调查与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23).

[4]刘晓丹.幼儿教学小学化倾向探因[J].林区教学,(2).

[5]金日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3).师资建设

篇5:小学数学高效率教学行为特点探讨论文

小学数学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我们发现很多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都存在有一些问题,有些老师更注重知识的教学而不是能力的教学,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注重传授给学生相关的数学知识,没有注意引导学生总结数学的做题方法、思维方式等,这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还停留在浅层次;有些老师没有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合适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抗拒的心理。想要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还需要老师们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地投身到数学的学习当中。那么,到底该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率呢?笔者想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1、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我们经常看到有很多的老师,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其实不是他们本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问题,而是他们没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老师们选择的教学方法对数学的教学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老师们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情况,老师们才能选择出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很多小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有着很强的表现欲,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对待这些学生,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多给他们创造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展示自己来获得数学学习带给他们的成就感和认同感,比如说,老师在进行乘法教学之后,可以给学生出一些简单的乘法,让他们在黑板上作答,例如3.22×3=、2.15×8=。老师还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教学和生活的联系,数学试卷中有一种常见的题型,就是应用题,应用题是一个把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进行结合的题目,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可以多给学生出一些应用题,让学生通过这些题目来感受数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比如说,老师可以给学生出一个题目“小敏从家骑自行车到学校要5分钟,每分钟可以行使270米,今天自行车坏了,小敏要走去学校,小敏每分钟可以走115米,问小敏15分钟可以走到学校吗?”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取长补短;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还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增强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参与度,也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2、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老师们想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就需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好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小学数学学习当中,还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想要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需要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老师们要主动地走近学生,不能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老师要用自己的温柔的话语和亲切的笑容征服学生,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打破师生之间的距离感,让学生可以在老师面前畅所欲言,学生也要在老师面前好好表现,给老师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有一些老师在学生面前总是不苟言笑的,学生很容易对他们产生畏惧的心理,以至于对数学的学习都有一种抗拒的心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征服学生,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课堂氛围。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幽默风趣、博学多才的老师,不仅可以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还可以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这就是因为老师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3、调动学生积极性

想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老师们还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只有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才愿意把自己的热情、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数学的学习上,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在数学上取得巨大进步的。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犯了一个明显的错误就是把老师当作课堂上的主体,其实老师们只是起着一个引导和辅助的作用,老师们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老师们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小游戏亦或是比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说,老师可以让全班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口算比赛,最后口算最快,且正确率最高的小组获胜,获胜的小组会有奖励。

4、结束语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是教育工作者们一直关心的一个内容,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老师们也可以通过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曹红羽.小学数学高效率教学行为特征研究[J].人间,2016.

[2]陈桂珍.小学数学高效率教学行为特点探究[J].高考:综合版,2015(11).

篇6: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行为策略初探论文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行为策略初探论文

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体现。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使用已近六年,然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仍旧是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作为新课标的执教者,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精心备课、突出教学重点、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整体认识、把握教材

在理解《标准》基本理念的前提下读懂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研究全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还要研究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熟练地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逻辑结构和编排意图。把握教材,要求我们立足学生实际,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细化、挖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要点进行整理。整理知识、理解要点时,还要重视那些对学生在理解应用中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确定出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如:教学“估一估、猜一猜”时,主要是加深对“100以内数的大小的体会”,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的运用教学。我认真分析教材,把握其在整个单元乃至以后知识体系中的作用,来分析安排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以人为本,精心设计

当我们整体认识,把握教材之后,就需要我们认真备课,而备课的质量也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在参考教参的前提下,凭借自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对学生能力培养提高具有高价值的把握,认真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然后,再广泛参考相关资料;最后,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反思性完善。

如:教学“估一估、猜一猜”内容时,针对学生的年龄以及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还不熟练这些特点,备课时我精心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说悄悄话传数字”的游戏,还制作了一套学生感兴趣的数字卡片,让学生在全体参与游戏的活动中学会了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出100以内数字之间的关系。

三、化难为易,突出重点

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教材的主要内容,将该内容在教学活动中突显出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吸引到该内容上,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对于教材中相对次要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以适应教学的需要,提高教学效率。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时,教材设计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位及位值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本知识的教学重难点就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以及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开展学习活动。根据这一重难点,教学中我注重让每个孩子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并作好学习记录,当孩子们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出圆片所摆出的数的特点时,我适时引导孩子们讨论。整个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能力,还能通过找规律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当然,突出重点不是只抓住重点而舍弃非重点,教学中把教材重点孤立起来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四、活用教材,丰富内涵

教材只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教学目标,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教材为我们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使用的广阔空间。如:有的教学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一定的空间,便于大家灵活使用,但实验教材处于实验阶段,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依据《标准》的精神,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如:我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材内容作了适当调整,在教学了35+3时,马上教学35-3,然后再教学35+30,随即教学了35-30,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都觉得这种教学效果比教材上安排的教学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后,再教学减法的效果要好得多。但是也应注意,在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不要随意降低或拨高教学要求,也不能偏离教材本身的编排意图。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好教材,课堂教学才会有效。

篇7: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教学行为建构论文

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教学行为建构论文

一、体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概念

1、课堂有效性教学概念:指教师遵循教学有关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精力、物力投入,以取得尽可能多的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特定的教学目标的欲求。

2、课堂有效性教学的表现形式:

⑴、有效果:指通过教师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

教学有没有效果,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⑵、有效益:指教学活动不仅实现了教学活动的价值,达成了教学活

动的目标,而且教学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与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一致或吻合。

⑶、有效率: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产生了尽可能大的教学产出。

3、课堂有效性教学讲解的时间分配

⑴、3分钟讲解(学生不动)

⑵、4~5分钟讲解(学生边练边讲)

⑶、3~4分钟讲解(个别指导讲解)

4、课堂有效性教学组织的有效性:一节体育课的队伍调整应该在10次左右,

在课堂中表扬、鼓励性语言应该适当出现,尽可能多的给学生以自信。

二、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特征

1、正确的目标:教学的本质是学而不是教,“为学生学习而教”是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这就决定了教学的目标不是教师教什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而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学到了什么,即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

2、充分的准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式。

3、科学的组织:教学准备与教学组织是紧密相连的,教学是根据准备的教学计划进行的,是执行教学计划的过程。教学是动态的活动,是尝试性的过程,无论怎样周全的教学计划也难以预料复杂、动态、变化的教学过程,意外的情况总会出现。

三、常态下体育有效性教学的基本要求

1、教学指导思想正确,依据体育学科的性质、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从实际出发,正确地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促进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健康深入的发展。

体育教学的三条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身体锻炼及学习心理规律、身体活动机能变化的规律及教与学的规律。

2、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进行检查和评价。

3、教学内容的选择,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教材处理得当,主要教材具有适宜的技术难度和较强的教与学因素。

4、教学设计科学,教学分段合理,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清晰;运动负荷适宜,对各项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能做出科学的具体安排;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利用,经济、实用、有效,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5、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正确、有效地运用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使教和学的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6、能够正确地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关系,既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解决好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体育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又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7、能够以运动技术教学与身体锻炼为载体,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把几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

8、能够较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基本功。如口令清晰、宏亮;示范正确、优美;讲解简明、易懂;保护帮助合理、到位;指导练习与纠正动作错误有效、得法;队形调动便捷、合理;课堂常规贯彻认真、得当;安全措施得力、有效;突发事件处理及时、正确等。

9、农村学校的体育课能够针对农村学校的场地器材与学生的体育基础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教学活动,尽可能地使学生能够学到必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体育意识与心理品质得到一定的培养。

吴老师对体育教学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他知识渊博,讲解独到,语言风趣而幽默,今天的一堂课给我们吃足了这顿“大餐”,给了我们很大的感触。在此之前,我们很多教师在体育课过程中很少考虑到课堂讲解时间的分配,有的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而讲,没有针对性、科学性与有效性,而且在一堂体育课中,对于队伍的调整次数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借鉴,很多时候在队伍的调整时只是为这堂课的流程而设计,很少考虑学生的因素,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违背了新课改的理念。今天听了吴老师的这堂课,也使我们了解到常态下体育有效性教学的基本要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时刻遵循这些要求,努力做一个有思想、有准备的优秀体育教育者。

篇8:浅谈行为导向教学中职语文教学的论文

1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的涵义以及特点

在行为导向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所占比重发生了相互转化。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而在此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则是变成了主持人和引导者,继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完善品德,提高能力。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了其典型特征:第一,注重教学过程的完整性。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认为教学的过程和工作的过程是一样的,强调的是一个行动过程的整体性。具体包括目标的设置、计划的制定、方案的选择、具体过程的实施、结果的评价以及信息的反馈等一系列步骤,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参与,手、心、脑相互协调,情感、知识和能力互相兼顾,通过独立完成整体的工作计划和内容来让学生感受真正实际的工作状态和场景。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行为导向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包括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以学生的能力为基础传授教学内容,教师为学生创造设计出合理且科学的情境,让学生学习在实际工作岗位中所必须的能力。第三,注重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是决定学生能否在行为导向教学中顺利完成学习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通过学生间的团队合作,能够有效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体会到与他人共同合作的成就感和集体的凝聚力,感受到相互尊重和信任的感觉。第四,注重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则是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使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特长,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学生自发性的探索和实践,达到提升能力获取知识的目的。

篇9:浅谈行为导向教学中职语文教学的论文

中职语文的教学工作要在以职业行为分析作为基础的前提下,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拓展中职语文教学的范围,突破语文学科教材框架,使其与当代职业教育的最高目标进行有机结合。以下主要介绍几种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经常运用的行为导向方法。

2.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的具体方式,就是组织学生按照个人意愿分成小组,共同参与计划制订、分工或是共同完成一整个项目。将学生分组是为培养学生社会交往、独立学习以及组织的能力,在发展个性的同时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并在合作中竞争的辩证关系。项目教学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是同一专业的单一合作,也可是多种专业间多元的合作。单一合作型:同专业的项目教学的突出优势是,合作者间彼此较为熟悉,协调起来相对容易。例如:为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理解的能力,教师可以对同一专业的学生进行分组阅读,以小组形式分别写出多方面的阅读心得,学生分工协作共同参与,培养团队意识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多元型:项目教学的开展和实施通常要涉及到多种专业。譬如:教师组织不同专业学生共同设计并完成一项市场调查报告,这个项目涉及很多方面,教师可以让所有学生理解文本含义的基础上,将任务划分为不同模块并交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独立去完成。多元型项目小组教学中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背景,这样可以考验学生的团队交流合作意识。

2.2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主要分为模拟情境教学和模拟设备教学两类。模拟情境型:根据中职语文的教学内容以及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的提示,为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直观感和现场感,教师设计出不同特点的教学模拟情境。例如:在进行书写法律文书以及与法律有关的应用文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一场法庭辩论,让学生在模拟实际中学会相关实用文体的书写规范,以及提升学生思维能力,除了过程是模拟出来的,其他一切场景都与现实中的法庭一致。设备型:模拟设备教学,是中职等专业型教学活动中经常会用到的教学实践方式。如果能在中职的语文教学中运用模拟设备,其教学效果可以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例如: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学生训练教案写作能力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几本真实的幼儿园教师的教案,在讲授完一些教案写作需注意的要点之后将真实的教案发给学生传阅,再布置课题让学生试着自己动脑写教案。在模拟设备的实际训练中,既传授了相关语文知识,还可以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的专业工作中,培养了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

2.3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主要是指为了提升学生社会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专业特点设置教学情境,在相应的情境中安排学生扮演指定的角色,通过对学生参与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促使学生在角色的认知、了解、演绎以及变通等过程中,深入了解教学内容,掌握学习要领从而获得知识和能力,培养职业所需的品质、素质和气质。角色扮演法与案例教学法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前者以“人”作为对象,后者则更突出“事件”。融入了丰富内涵的角色扮演过程,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拓宽和延伸。角色扮演主要有虚拟情境型和课本剧型两种类型。虚拟情境型:是指通过模拟某一个特殊场景中的角色,来学习相关的语文课本知识,实现提升学生能力的目标。譬如:模拟面试现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实际求职应聘场景,安排学生分别扮演面试官和应聘者,引导学生运用语文课本上所学的相关知识,站在各自不同的角色立场进行对话和沟通。在这种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规范写作如求职信等与应聘求职有关的文书,增强职业竞争意识,在交流沟通的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学习能力,使书本知识和学生实际会面临的问题相结合,综合提高学生能力。课本剧型:能被选进语文教材的大都是一些经过时间沉淀、有着很强故事性的佳作名篇。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有选择性、目的性地引导学生把一些课本篇目改编成能够表演的剧本,并加上舞蹈、音乐等多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表演。如《隆中对》、《孔乙己》等故事型文本,以及《威尼斯商人》等戏剧型的文本教学,在学生熟悉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学生个人的喜好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的表演。

2.4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指的是,教师以某个案例作为基础,通过描述该案例中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学生能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升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解决方案,是案例教学法所突出的特点。案例教学的过程是民主开放的,教师只作为问题探讨活动的引导者,以及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监管,而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以学生的课堂参与为主。非专业型:针对中职语文教学实际的需要,中职语文教师可以试着在教材或者是社会实际生活中,发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或是人物当作案例,引导学生去分析和判断该案例中人物、事物正确与否,以提高学生认识人生和社会的水平。例如教师可以选取课文《羚羊木雕》中的“我”以及父母两个角色为例,组织学生针对这两个角色进行自由的讨论、作文或是辩论,使学生加强对守约以及纯洁的友谊等传统美德和真挚情感的感知和认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专业型:虽然在中职教育中,语文科目仅作为基础文化知识教学,但教师应该对不同专业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并针对该专业设计一些相关的语文教学内容,从而积累一些具有专业代表性的案例,指导学生对该案例进行研究、探讨和分析。例如,同样是讲解合同文书,对于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收集一些建筑设计行业的常见案例;对于铁路运输专业的'学生,就可以收集一些在铁路运输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篇10:浅谈行为导向教学中职语文教学的论文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方面缺乏灵活性,使得中职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感到乏味,很难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更难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实践技能。行为导向教学的应用,则能够很好地完善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采取该教学理念,应用该教学方式,对于中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种:

3.1有利于促进中职语文教学和实践生活的融合

在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的指导下,中职语文教学可以和实践生活完美融合。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创设各类不同的生活情境,学生通过情境来学习语文课本知识,再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活动中。换句话说,学生在课堂的锻炼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述能力的同时还提高了自己的演讲能力,这种锻炼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掌握与社会上不同行业的人沟通和交流的技巧,提高学生适应整个社会的能力。

3.2有利于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强调的是要提高学生实践的技能,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中只注重书本,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在行为导向教学方法中,学生无需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做题目、应付考试上,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激发了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3有利于创新中职语文的教学模式

中职学生一毕业就会面临就业问题,为了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中职学生在学校中必须学习如何提高实践的操作技能。然而以前的中职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这个实际情况,过分强调学习课本知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行为导向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了以往这种过时的教学模式,将是中职语文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

4结束语

行为导向教学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职业教学方法,若能充分运用到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中,能够发挥极大的积极作用。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中职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综合考虑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等多种具体因素,促进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在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在采用此种方法的过程中,如何能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好地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广大中职语文教学工作者需要继续深入思考探究的问题。

篇11:浅析基于行为导向的高校计算机教学初探论文

浅析基于行为导向的高校计算机教学初探论文

【论文关键词】行为导向 高校 计算机 教学

【论文摘要】计算机技术是一项基础性技术,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在高校教学中无论是哪个专业都有计算机课程的渗入,但是大多数的高校计算机教学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课程分为理论和操作两部分,理论部分教师通常利用单独的课堂以灌输的方式向学生讲解;操作部分,教师在讲台上一边讲解一边操作,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操作,再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在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引导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缺乏自主探究的意识,失去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经过大量的事实证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教育事业的改革要求,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了行为导向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当今的计算机技术已经不再是仅仅局限于教育领域的一门学科教育,他已经成为一门非常实用的现代化技术,学生通过科学使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方便自身的信息查询等方面的利用,而且在将来的就业方面也带来很大的帮助。在信息技术不断发达的现代社会,如何实现计算机教育事业的改革,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向自主探究,研发创新的地位转变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只有让学生对计算机知识进行创新型的应用,才能实现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

一、什么是行为导向教学法

行为导向法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它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以提高人的行为能力为基本目标,以行为为导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发挥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来主动学习和探究,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能力、自主开发能力以及驾驭知识的能力等等,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引导下学生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发展,获得了自身的主体地位。

二、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首先,计算机教学内容落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众所周知,现代信息技术是一门更新换代特别快的技术,要想在这一领域有所成就,就要时刻紧跟发展的步伐。然而,在高校计算机教学领域面临的一个普遍的难题就是,高校计算机教学往往落后于计算机技术本身的发展,高校计算机教学主要依赖于教学书目,教材从编写再到审核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已经跟不上计算机技术本身的更新过程,导致了高校计算技术教学落后了一步,这也就导致了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技术无法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再加上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无法形成自主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也无法紧跟时代发展。

其次,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落后。在大多数的高校计算机教学方面,学生和老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没有从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学生仍然是在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思想上存在一个庞大的误区那就是只要拿到学历证书就解决了一切问题,忽视了自身实际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形成了一种惰性,依赖传统教学方法,不思改进,最后造成了学生的自身能力的欠缺,知识结构的落后。

再次,教学设备缺乏更新。近年来,教育事业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教育领域的投资力度,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有限,我国的教育领域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在计算机这一教学领域,存在着严重的教学设备老化现象,计算机教学设备需要更新,计算机硬件资源已经严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教学无法顺利进行的状况,教学设备出现问题,耽误教学课堂的时间,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热情,学生在中断性的耽搁状态下,思路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即使教学设备恢复了正常的运转,学生也无法再有心情投入其中,这对于学生的积极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三、如何将行为导向方法应用在计算机教学中

第一,转换思路,明确行为导向方法的重要作用。要想让学生和教师彻底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就要使他们在思想和意识上发生彻底的转变,认识到行为导向法的作用和地位,使他们明确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法的弊端,确保他们在思维意识上彻底转变。可以就业为例子说服学生和教师认识到行为导向法的重要性。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已经成为学生、教师甚至家长的一大困扰,学生就业难的一大原因就是自身的动手能力差,缺乏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学生在毫无工作经验的状态下,很难适应现实的工作环境,而行为导向教学法能则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因为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自主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开发,尤其是在计算机这门课的学习上,行为导向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有力的学习空间,在这一制度的有效带动下,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获得有效的提升,对未来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学生在认识到了这种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后,会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落实行为导向教学法。首先,创设学习情景。积极的学习态度需要教师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的引导,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定的学习情景,让学生自觉进入学习状态,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

例如:在学到制作PPT这一章节时,教师简单地将基础知识介绍给学生,然后向学生分配教学任务,这个任务一定要与学生自身相关,让学生制作一个自传式的PPT来向全体学生介绍自己,介绍的内容包括:爱好、性格、人生经历等等,要求是:运用的知识越多、控件越多分数越高。学生在对PPT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产生了好奇心,在这个时候接受到与自身相关的任务才会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利用基础知识来不断探索,创造出自己的真知,这就是通过情景来引导学生的行为导向方法。

其次,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联系起来。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将来的工作服务的,所以,教师要将实地考察,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用到的计算机知识作为专项的课堂学习内容,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围绕这些教学任务逐步展开学习,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和自由,让他们自己安排学习,自行设计出具有实际意义的作业,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次,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行为导向法也要求根据学生的特点、性格、擅长等方面因材施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差异来布置难易程度不一的学习任务,因为对于有些学生来说知识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让学生逐步提高自身水平。

例如:在学习基本的计算机软件“excel”制作表格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接受能力,采取相应的任务布置。领悟能力强的学生,增加表格的制作过程,悟性一般的学生减少表格的制作项目,逐步引导,渐进式地提升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最后,利用科学的考核体系。科学的考核机制有利于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学生在受到教师的鼓励后,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才能积极改进自身的不足,增强自身优势。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问题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仅凭一张考卷就给学生进行盲目定位的教学评价机制,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劲头,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要不吝啬地给出积极的评价。

四、总结

经过大量的事实表明,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项非常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法,在这一方法的渗透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能够逐步适应不断更新的计算机知识,教师和学生要积极利用这一方法,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参考文献:

[1]熊冠恒,曹象臣,吴斌新等.“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与《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的教学实践[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

[2]沈宇平.行为导向教学法在VB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4).

[3]利烨明.浅谈程序设计教学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J].大众科技,2006(7).

[4]杜黎强.“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信息技术类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20).

[5]陈士亮,王晓望.行为导向教学论综述[J].教育与职业,2005(12).

篇12:现代信息技术改变数学教学模式论文

现代信息技术改变数学教学模式论文

摘要:信息呈现多媒化、多渠道、多样化等特点的现代教育技术,已越来越与数学课堂教学紧密联系,不仅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而且提供了大量更为直接的信息及动画模拟。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运用不仅会再现问题导入,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堂听讲的兴趣,感受教学重难点,更有利于分层施教、协作等方式在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的数学活动中去。”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必须要利用声、图、动画等多种方式引导、帮助每一个学生轻松掌握数学知识。课堂求知欲的培养及学生课堂知识的探索与问题解决的机会,让其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自行建立数学活动经验。信息呈现多媒化、多渠道、多样化等特点的现代教育技术,已越来越与数学教学融为一体,不仅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单一信息呈现形式,而且提供了大量更为直接的信息及动画模拟。尤其在实行“六模块‘3+X’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改革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瞬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直观展示教学重难点,且课堂教学的因材施教不再是空话。直观、灵活、合作等融合的课堂教学方式,真正把课堂交给了学生,更会使学生最直接、最形象、最简易的记忆知识,既节约了记忆上花的时间,又让数学学习变得不再枯燥。

一、课堂模拟演示

诸如直观与抽象、直觉与逻辑,或者是文字、图表及影视的丰富多样的信息,也正合人的网状记忆结构。这些复杂的组合以前都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掌握,不仅增加了教师备课的“重心偏移”,同时也因强化“问题”而浪费了课程重点的解决与练习。而多媒体课件恰恰可以通过简单的文字、动画、声音、比较等较好地组织情景,使得事物的本质在动画中展示,或者在背景音乐中增加记忆,这些清晰的表象,使学生建立对于数学知识的感知是教师口头的表述无法达到的。在一人一本的教学手段下,教师的示范或某个操作的演示往往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但教育技术却简单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如在教学“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一课时,学生最难理解两个图形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只通过死板的平面图形无法达到理解。为了克服学生无法形象化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间的关系,我们设计这样的教学情境:在电脑屏幕上出示一组全等而且具有中心对称特点的两个三角形,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在观察中得出两个关于中心对称的图形间的一些性质,同时能够分辨具有中心对称特点的图形。通过变化,不仅能让学生体会中心对称这一图形变化,也让学生明白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间的关系。这不仅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还让学生轻松掌握了知识,这是板书和表述无法达到的效果。

二、在线个别辅导与课后自行查阅

因材施教自古有之,而对短短的40分钟内要想达到因材施教,对于教学来说实在是个难点,个别辅导在常规的教学中虽然常用,但时间上的限制使得收效甚微。原因有二:一是40分钟课堂教学,这就是有限的`时间、无法借助外力的师生构成的简单空间很难做到适应每一学生的具体需要去做出有效的辅导。二是课堂问题的解决依然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简单思考的形式,要么是个别学生口述解决,要么是大家在教师的讲解中解决,这种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注定辅导的范围非常窄小,只有极少数学生才能得到教师的辅导。这样不仅会使大多数学生因为无法展示自己的问题解决办法而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还会使个别辅导教学走向两极分化,只使学习有余力和有困难的学生得到了一定的辅导,但却忽视了全体学生,失去了教学的目的。而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就能很好地做在线个别辅导或者提供一定的信息让学生于课后在教学相关网站进行浏览和学习,达到问题举一反三,强化练习,而且师生间的讨论也超越课堂限制,使问题解决达到升华,使高效课堂更加真实化。

三、自主探究,合作共享

高效课堂主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预习解决、呈现问题、合作交流、课堂检测等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把展示的机会,呈现的过程让给学生,使教育回归本真,教师只需要适时进行点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及能力。“协作”“会话”是学生的主体渴求,利用多媒体引领学生,呈现自主学习交流的环境,对于培养学生各种掌握知识的能力起到无可估量的作用。文字、图像、图形、视频、动画等网络中丰富多彩的资源,通过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为学生直观接受及接近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提供了平台。网络所带来的这种立体呈现和感受,使学生不仅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也会迅速转化成一种求知欲望,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同时,学生不仅合理利用课堂中的小组交流,合作探究,也利用QQ、微信实时异地对话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延伸课堂交流和探讨。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灵活和形象,教师的正确引导加上多媒体课件的多样呈现,不但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倍增,而且学习效果也较之从前优化了许多。因此,教师应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多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便利和动力。

参考文献:

[1]论语孟子[M].远方出版社.

[2]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心理学[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硕士毕业论文感谢信

天津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小学教育类论文

教育类研究生论文范文

市场营销专业论文

电大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作用及培养论文

大学论文如何避免重写

有关教育学论文范文

大学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教学行为改变的论文
《教学行为改变的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教学行为改变的论文(推荐12篇)】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论文参考文献2022-10-04

教育学的教学研究论文2023-09-14

硕士毕业论文标准格式2024-01-23

电大开放教育网络教学思考论文2022-08-12

电大工商管理专科毕业论文2022-05-06

浅谈细节的政治论文2023-03-06

教学设计论文英文参考文献2022-08-15

初中生政治论文2022-05-04

行政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2022-09-07

论文参考文献的符号202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