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数学教学论文(共18篇)由网友“gesila”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教师数学教学论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数学教学论文
初中数学教材(北师大版)中穿插着“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充分体现了教材的趣味性、实践性、操作性,备课时,我们教师应用这种富有弹性的课程设置,结合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的个体差异,力求提高备课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备课时要仔细研究教材中的“做一做”
北师大版教材每个章节都安排了“做一做”活动,备课时要研究课堂上开展“做一做”活动的时机和时间长度,也要研究如何示范该活动。例,在讲“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七年级)时,我这样预设:把一张方纸对折,再用剪刀随意剪出一个图形,然后展开方纸,这时一个轴对称的图形就呈现在学生面前,引起学生的兴趣,于是要求学生仿照我的做法,动手做一做,尽管大家剪的图形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对称特点,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出“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知识,学生对其抽象的概念和性质自然印象深刻了。
二、备课时要用心研究教材中的“议一议”
北师大版教材每个章节都安排了“议一议”活动,备课时要研究“议一议”活动占整个课堂的时间,更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与教材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一些发散型问题,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例,我在备课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三角形》第一节《认识三角形》中的第四课时,我预设这么一个问题:“在纸上画出三角形的三条高并议一议三条高相交于一点吗?它们所在直线相交于一点吗?”,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学生有着丰富的分类思想,通过结合动手操作师生共同讨论,发表不同见解,最后归纳总结,得出一个完整的结论,在对这一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三、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教材中的“想一想”
北师大版教材每个章节都安排了“想一想”内容,在备课时要结合教材“想一想”,预设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兴趣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想。例,在备课七年级数学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时,预设准备一些几何体实物,从学生能看到的摸得着的实际物体出发,“想一想”引导学生动脑动手,这样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初中数学的一片新天地。再如,在讲七年级的“正方体表面展开”这一问题时答案有多种,此时让学生想一想,这样会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发挥的平台,让学生制作一个正方体纸盒,再用剪刀沿棱剪开展成平面,在操作过程中多想一想,不要习惯性地只有一个答案,这样不仅能开发学生思维,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备课时要重视教材中的“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这样会提高备课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2:数学教学论文
摘要:打造和谐、快乐、高效的数学课堂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梦想和追求。如何营造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二、优化教学过程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三、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打造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是课前、课堂、课后等因素的有机整合,只有真正实现了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实现人人学数学,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字: 充分的课前准备 优化教学过程 发挥潜在能力
打造和谐、快乐、高效的数学课堂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梦想和追求。高效的课堂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营造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专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没有充分准备的课,肯定是低效或无效的。备课之关键于备知识、备方法、备学生。三者缺一不可,备知识就是“知己”,备学生就是“知彼”,而备方法就是专研教材,研究战略战术。古人说高效方能为师,故教师备课时,不能仅仅限于将课本上已有的知识备好,还应该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将本节课的知识背景掌握充分,将局部的知识放到整体的知识大背景来研究。只有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才能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如果教师一味的照本宣科,学生就会觉的枯燥无味,课堂教学的高效就无从谈起。
二、优化教学过程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一)、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1、巧妙运用多媒体 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教学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随着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些难点问题的突破上多媒体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此时他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低年级教师可以把动画、童话、故事、游戏、竞赛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人课堂。如:一年级下册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学生对枯燥乏味的计算并不怎么感兴趣。但如果采用游戏、竞赛的方法,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学真正“活”起来。
(二)、关注到课堂的每一个角落,正确地评价学生 现在大班化教学已经是很多地方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教师无法改变的现状,因此我们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采用多种策略,尽量照顾到每位学生。如课堂上经常用“谁还没有回答问题”,“谁听懂了”,“谁来说说看”等语言,来提醒每个学生回答问题,同时,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及时评价。当然也可以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对班级中的弱势群体,教师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要给以他们以极大的关爱,不要直接否定一个学生,要看到他们的长处。
篇3:数学教学论文
关于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摘要:在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转变也比较重要,要能充分重视对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优化,才能将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升。将现代化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应用,是落实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这也对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比较契合,能将教学的效率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作用以及优势发挥详细分析,然后对其应用趋势和具体的策略应用详细探究,希望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实际教学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多媒体技术;应用
新技术的发展应用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发挥也比较显著,通过将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就能和教学改革的要求相契合,对进一步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就比较有利。通过加强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就能有效保障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面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行积极改革就比较紧迫。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作用和优势
1、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作用分析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能对素质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也和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相符合。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有效促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将音视频以及图像文字等功能进行综合性的应用,对学生的多感官能有效调动,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得以激发。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数学课堂的动态化营造上得以有效实现,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再者,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规律揭示有着积极作用,也能有效地将数学教学内容得到拓展。从而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对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不仅如此,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对数学教学的信息扩充有着积极作用,也能有助于课堂容量的增加,这样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起到促进作用。
2、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体现多媒体技术之所以在教育领域能够得到广泛应用,就是因其自身的优势比较突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能够通过音视频以及图像文字的综合性应用,创设动态化的教学课堂,这对数学教学课堂的优化就比较有利。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还体现在能够将数学知识得到具体化的呈现,方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内容上会有诸多的抽象化内容,学生在理解起来就比较费力,而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在这一过程中,就能得到良好的体现,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学生在理解起来就比较方便。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发展趋势和优化策略
1、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优化策略分析要想将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良好发挥,就要能充分重视在教学方法上的引导。前提是教师要在技术应用上娴熟体现,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技巧能得到有效掌握,并要能够在课件的制作上得以充分重视,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能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有助于数学教学的课堂优化。
另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能按照相应的规范加以实施,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教学的效果加以良好呈现。将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从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活动开展方面要能够树立典型,激励教师间的教学积极性,优化整体的数学教学课堂。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明确多媒体技术和学生以及教材等之间的关系,将教学的重点,要能得到有效突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能在容量上得到科学化的呈现,不能在内容上过多的展示,要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紧密结合,这样才能达到应用的良好作用发挥。同时,还要能够考虑到教师自身的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以及理解的全面性,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2、初中数学教学多媒体应用趋势分析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下,对初中数学教学发展也会起到促进作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也会愈来愈多。初中数学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都比较有利,通过多媒体的应用,会优化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只有遵循相应的原则,对教学目标以及教材内容紧密结合,才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而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化,也能够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的发展需求,多媒体技术的实施就能够有效实现个别化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得到有效培养。
另外,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下,在教学内容的最优化目标上也能得到有效实现。能够在课件的精心制作下,将数学教学的内容能针对性的呈现,这就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内容最优化的实现下,能够将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不仅如此,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上也会实现,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将学习的评估以及指导等多方面目标得以实现。还能将教学的优越化以及网络化的发展目标得以实现。
综上所述,加强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要能从实际出发,注重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紧密结合,在方法的应用上要体现出科学性。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了有效加强,才能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的优化发展,此次主要从理论层面,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进行了研究,希望对实际教学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王月华。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J]。学周刊,(08)
[2]钟燕。浅议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10)
[3]肖云。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整合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0)
[4]李勇。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注意事项[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2)
篇4: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已成为当前数学教学课堂中值得探索的问题。实际上,情感、态度不是可以直接或独立培养的,而是只有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
微课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探讨利用微课进行高等数学教学的方法。
微课具有形象生动、学生参与度高等特点,可提供高数背景知识,破解教学难点,再现知识产生过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微课;高等数学;教学模式
微课特指以微视频为主的教学资源,一般不超过5~10分钟,是一种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1]。
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越来越强,通过电脑、手机等工具,可以把教学内容碎片化,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随时随地学习。
我们建立了高数学习微信公众号,作为教师发布视频和学生讨论交流的主要场所,视频用EDIUS剪辑,上传至腾讯视频网站并在公众号发布。
这一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交流,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较好地解决了高数内容多、教学课时少的问题。
1提供高等数学背景知识
由于高等数学教学课时有限,可以将部分内容制作成视频或PPT,供学生自主学习。
比如在学习微积分前,让学生了解“牛顿与莱布尼茨之争”:为了“微积分创立者”这份荣誉,牛顿会长和他的英国皇家学会不断地打压势单力薄的莱布尼茨,
最后让这个不论是内容阐述还是符号记法上都比牛顿领先的数学天才含恨而死,但莱布尼茨没有想到,今天全世界学习数学的人都知道他是微积分的创造者,就连著名的“牛顿-莱布尼茨公式”,都是以他们两人的名字命名,任何权威都掩盖不了历史沉淀后的事实。
这些鲜活的数学史,展示了数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通过微课,提出问题,提供方法,供学生分析探索,发现结论。
如正弦函数在零点处的幂级数展开式,先分析一次函数是直线,不可能逼近正弦函数,二次函数不是奇函数,也不可能逼近正弦函数,然后用三次多项式、五次多项式和七次多项式等多项式函数逼近正弦函数,
在同一坐标系中做出这些函数的图像,通过对比,观察逼近情况,经过反复实验,最后得出:sinx=x-x33!+x55!-x77!+…+(-1)kx2k+1(2k+1)!+…我们向学生提供几何画板等工具,创设出一种学生独立分析、探索问题的环境,
教师在公众号中通过文字、语音对学生遇到的困难进行点拨。
3借助图形,破解知识难点
高等数学中极限、导数、微分、积分等内容,用微课呈现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数列的极限”一课,用PPT演示刘徽“割圆术”,圆内接正多边形当边数越来越大时,多边形周长无限接近圆的周长,“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
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动态演示当n无限增大时,数列的值的变化情况,最后总结出极限的定义。
学生根据自己的节奏学习,可暂停、后退、重播,课堂上教师再进一步强化巩固。
4利用微课,再现知识的产生过程
高等数学虽然抽象、复杂,但有其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展示这些过程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如通过微课演示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路程是时间的函数s=f(t),当t→t0时,极限limt→t0f(t)-f(t0)t-t0就是动点在时刻t0的瞬时速度,进而再动态演示平面曲线的切念,又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5在微课的引导下进行实践探索和网上讨论
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将专业实例融入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性,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比如我们向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给出课题:平面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向经济专业学生给出课题:进行市场调查,建立一种产品成本、广告投入和销售价格之间的函数模型,求得利润的最大值并找出最佳销售策略。
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易于被当代大学生接受,可以将枯燥的高等数学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我们的主要形式是开展课前讨论、微课学习和课后答疑。
经过实践探索,我们认为要加强微课的教学资源建设,精心选题,巧妙呈现知识点,提高拍摄质量,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惑。
微课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10):61-65.
医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摘要:针对医用高等数学课程学生多、课时少、内容抽象、难度大的特点,提出案例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思路,并探讨案例式教学的团队协作、具体课堂组织和意义,最后总结教学体会。
关键词:医用高等数学;案例式教学;医学案例
案例式教学起源于xx的哈佛大学法学院,主要思想是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具有典型性、启发性、针对性的教学案例进行讲解,通过互动引导学生对案例展开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宗旨。
案例式教学与传统“填鸭式”教学不同,注重学生参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促进教与学具有积极意义。
20世纪80年代,案例式教学被引入我国,并结合学生和学科设置特点,逐渐发展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案例式教学模式。
1医用高等数学的特点
医用高等数学作为医学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通常采用合班教学方式,每个教学班有2~5个班级,学生人数较多。
尽管学校各个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同,但医用高等数学课程普遍存在信息量大、课时少的问题。
标准案例式教学要求学生数量少、教学课时多,而数学课程有大量的公式、定理需要演算、推导和证明,每堂课计算量都较大,无法开展标准的案例式教学。
我们根据医用高等数学课程的实际内容,将案例式教学穿插到传统教学中,即实施传统教学与案例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1]。
2开展医用高等数学案例式教学的意义
2.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学习习惯
医用高等数学课程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是绝对的主角,“填鸭式”教学使很多学生没有兴趣,学习主动性不强。
案例式教学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让教师在课堂上转变角色,发挥引导作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医学案例编写,逐渐学会如何搜集、归纳案例资料,如何对案例进行分析、判断。
这能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
2.2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医学相关案例的选取,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知识。
例如,讲解微分方程时,引入静脉一次性注射给药的微分方程C′(t)=-kC(t)和静脉滴注给药的微分方程C′(t)=k1-k2C(t);讲解指数函数时,引入细菌的繁殖规律;讲解统计学知识时,构建医院排队系统模型。
这些案例不仅要求教师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还要了解相关医学背景,让医学与数学相结合。
医学案例源于生活,对于医学生来说,通过案例可以更好地体验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习更具针对性,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2.3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案例的查找、论证离不开同学间的交流沟通,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能够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体会到处理问题时大家的耐心与包容,从而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医德。
2.4有利于实现教学评价形式的多元化
教学评价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也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篇5:九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内容摘要: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学生应当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逐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的世界的联系。
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知识、思维与方法,解决现实的问题,同时感受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要树立一种大数学教学观,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的空间要开放,不仅要在课堂教学时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应用与推广基本流程,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逐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的世界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应安排多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活动,如课前的调查和实验,课后的数学探究和实践活动,写数学日记等,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数学、探究数学、体验数学及掌握数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手,脑,口都动起来,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潜能也被充分的挖掘和调动,但随之而来的困惑也较多。
一、从教材的内容编排看
新教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轻能力重知识的要求,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把教材的内容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步子,一会儿几何知识,一会儿代数知识,好比一台机器,把所有的零件放在学生的面前,作为教师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如何组装机器。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通过半个多学期的教学实践探究,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必须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机械模仿教师的解题过程,死记硬背,这种方法已在教台站不着脚。同时,新教材还有独特的一面,那就是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了,变的学生好容易理解了,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二、从教学的方面看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和信息资源的采集者,好比机器零件供应商,要从讲台上的独奏者转变到后台的伴奏者。教师必须要认真地钻研教材,找准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师的关系。寻找相关数学资源,图片,实物模型,创造和平共处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现实生活,体会现实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决心。如商品中的打折销售,对于学生来说,买卖服装是生活中最平常的事,但其中的数学知识学生知道的还不是很多,只要教师收集的资料准备真实有效,学生的会很感兴趣用数学的知识去解答这些问题,但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在上课时尽量做到让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发表意见,做到多鼓励,少批评,同学之间少指责,使他们不再沉默。
三、教学中的困惑
1、在教学中,教师注重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但在此过程中,好的学生能积极讨论,发言,学到了很多知识,发展了他们的能力,但对于哪些调皮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放松。什么都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日趋严重,作为教师十分头疼,如何解决呢还有待探索和研究。
2、阅读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在新课程的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我们是不知所措。
3、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但面临毕业的学生们也不知会考会怎样改革评价方式,这也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的困惑。
九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九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初二数学教学论文 初二数学教学反思初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初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初三数学教学论文初三数学教学反思案例
篇6:九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摘要】本文立足于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在七至九年级学习上产生的困惑:不知如何进行数学复习,特别是到了九年级的数学总复习等。现结合新教法“活心教学法”实验的实际状况,主要从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解题教学进行总复习之方面:试图找到一条通过“如何探究解题思路”的合适道路,以帮助学生脱离困境,悟到学习真谛 —— 懂得如何进行总复习,谈谈从中所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活心教学法;借题发“汇”;动中有“静”。
农村初中生特别是留守学生大多存在“三不”:一不好上学,二不愿作业,三不懂学习。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首先是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其次是要运用科学的切实农村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改革现行常规老套的教学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故我校课题研究小组开始创试“活心教学法”(项目编号:EB——171)并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着实验研究。
所谓“活心教学法”,就是通过变换不同的教学手段而引领学生极其心甘情愿地搞好数学课堂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从心开始”,重在一个“活”字,体现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就是学生“身心活泼”,与“乐学”“学乐”有相同效果,但“乐学”“学乐”仅仅是“活心教学法”中的一小部分内涵。“活心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育教学中主要由“心开”、“开随”、“随心”三个环节组成。“活心教学法”具体措施确定为“因材施教,分层推进,梯度训练,适中评价,始终鼓励,互动帮扶”(即“二十四字”方针);在日常实际教学中常以“开心”、“心动”、“细心”、“心专”、“真心”、“心静”等字眼出现。
九年级数学总复习课堂教学中,总离不开解题教学,可以这么说:借“题”发“汇”。解题教学可以说占据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最主流时间,因为没有例题的展示与教学,就没有了课堂教学的“血肉”,更没有了课堂教学的灵魂。例如,复习《圆》知识时,课堂上出题:
题1。 点P在半径为9㎝的⊙O外,OP=15㎝,过点P作切线PT切⊙O于点T,现有点A、B同时从点P出发,点A以每秒2㎝的速度沿射线PT运动,点B以每秒2。5㎝的速度在射线PO上运动,试探究:几秒后直线AB能与⊙O相切?
1抓住“切入点”,复习一通会百通
首先教师须带领学生“开心”地读懂题意,我常让一个学生帮我读一遍原题或让全班同学朗读一遍原题,有时还会提问学生:读完后,知道些什么呀?能告诉老师原题说了些什么吗?接下来,留5至10分钟先让学生单独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小组派出代表发言:一定要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待学生们叽叽喳喳说完后,我做最终的点拨,并统一结果。这其实是真正“学生是主角,教师做配角”的课堂模式,是真正的把抓“切入点”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学生也真正学起来很“用心”→“活心”→“开心”,总复习也因不会再变成“炒回锅饭”而天天新鲜。
读完题1后,我“阶梯推进”式地问学生:?本题属于“动态”题吗??本题“动中有‘静’”中的“静”在哪里??本题涉及了哪些知识点?……问题?简单,问题?须先回忆过去所学:点A、B的运动规律在何处?是不是没规律?过了5分钟后,没有学生知晓;这时要求全体同学齐声朗读原题一遍,开展小组讨论;…几分钟后,有学生轻声地说:点A、B从点P处同时出发,速度之比等于路程之比;即PA:PB=4:5。由切线性质知道OD⊥PT,依勾股定理知PT=12㎝;结果PT:PO=12:15=4:5。说明直线AB总是向射线PT或PO方向与TO始终平行着的移动。我为刚才这位同学的大胆思维叫好并鼓掌,肯定其正确。
2立足“四基点”,复习兼顾着梳通
所谓“四基点”,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与方法、基本体验。每道题均内含知识与技能等,借题发“汇”,梳通知识,训练技能,累积经验,水到聚成。
继续看题1,至于问题?,学生说的较好,但开始阶段不是很全面:有的说考查了切线的知识,有的说考查了正方形的知识,还有的说考查了勾股定理,甚至有人说别忘了还考查了“化归思想”与“分类思想”。最终我全给予了肯定与表扬,同时“师生互动”一起将本题涉及到的知识逐一温习了一遍,这也就是“借题发‘汇’”在总复习中的妙处所在!同学们齐“心”协力,“心”聚了,“心”真正动起来了,“活心”自然而然到位咯!
3经常“多变式”,复习融会又贯通
回到题1,接下来要做的是:利用“切线的判定及性质定理”得出直线AB要与⊙O相切,必须过点O向AB所作的直线需垂直,且垂足、圆心、点A、点T连成的四边形应是正方形。如图418示,这样符合条件的点A、B分别有A1、B1、A2、B2各两处。最后易求出PA1=3㎝与PA2=21㎝;所以经过1。2秒或10。5秒时直线AB能与⊙O相切。
假如“把点A、B的运动分别换成在射线PO、PT上”,其余条件不变,学生普遍反映说:借用“逆平行线型相似三角形”知识去解决更简单(此时切点是点A)!答案为:经过3秒或12秒时直线AB会与⊙O相切。这种“举一反三”的变式,在总复习中尤显重要!也正是由于“活心教学法”的实施,学生的“心”开放着,思维活跃,反映敏捷,灵感立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完善,我将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4月北京:知识出版社出版《初中数学活动课指导》,凌美忠主编
[2]江西教育期刊社出版的《江西教育》杂志,2013。1—12
[3]中国教育报刊社出版的《人民教育》杂志, 2013。1—11
篇7:学前教育数学教学论文
摘要:文章分析了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包括将数学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数学高效课堂;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评价方式。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一、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
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在中学阶段掌握的数学知识已足够面对今后的幼教工作,简单地认为学前阶段数学启蒙仅仅是为小学做准备,对于数学课程的深入学习认为必要性不大,尤其认为在职业教育中文化基础课只不过需要成绩达标即可,跟未来工作的联系少,实践性不强。由于这些认识的存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力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数学的目标只是保持成绩及格,数学学科的价值不被认识,其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不被重视。
(二)教师教学方式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过多地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追求按计划按量完成教学任务,忽略了学前教育专业对数学课程的需求,数学课堂多是教师刻板地讲,学生昏昏欲睡地听,课堂氛围缺乏活力,消耗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数学课程的教学无法达到教学相长的双赢局面,容易使数学课程的教学走入困境。
(三)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激励作用
用成绩来评价学习结果是由来已久的评价方式。在评价内容上,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只重视“知识与技能”,忽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在评价对象上过于注重教师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主要是封闭式的测验,所用的考试题记忆性的知识较多,靠程式化和技能来解决的问题较多,需要创造性思维来解决的问题较少。这种不完善的评价机制不但失去了评价的激励作用,更严重的是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起到了不正确的指引作用。
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将数学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
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从事学前教育的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中包括学前教育教学能力、科研与管理工作能力。而数学这门学科承担着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幼教岗位中必须具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重要角色[1]。基于此,教师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数学这门课程逻辑性强的特点,设法在课堂教学或活动中突出数学学科的思维训练价值,使学生能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及创新思维的方法。例如,结合幼教专业必备技能“说”的训练,教师根据要讲授的内容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设计讲故事环节,讲数学小故事、讲数学家轶闻趣事。或是在讲等差数列求和时,教师布置课前搜集数学家高斯的有关资料的任务,请学生在课堂上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一方面锻炼了学生“说”的技能,另一方面为整堂课创设了故事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针对“手工制作”的技能训练,在立体几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制作、拆分空间几何体,学生通过动手既掌握了空间几何体的特点,又锻炼了“手工制作”的技能。
(二)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单一的课堂教学难以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辅以形式多样的数学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开展模拟课堂教学、创意数学小报制作、数学小游戏设计、数学游戏小工具开发等教学活动。例如,在“认识数字宝宝‘1’”的模拟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生动的故事情境、巧妙的手工制作、有趣的游戏互动完成认识数字“1”和序数“1”的教学。整个教学过程生动自然又充满童趣;在制作数学小报的活动中,学生用画笔描绘了数学小知识,发挥学前专业的特长,制作出了精美的数学小报;在数学小游戏设计活动中,学生自由组建团队,以团队为单位讨论数学小游戏,设计出了明确的游戏方案,包括设计意图、设计思路、实施步骤,最后各团队试玩、互评,选出最佳设计。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体验了数学的趣味性,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还能让他们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单一的课堂教学难以达到学前专业数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只有丰富的教学活动才能调动幼师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数学课程的教学应以不同方式、不同途径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热爱专业,提升职业自豪感。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移动互联时代来临,智能手机已在身边普及,数学概念讲授课的课堂教学中利用手机教学App,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即时沟通和分享,可以使学生感受更轻松、自在、有趣的课堂。笔者使用超星学习通App来辅助课堂教学,利用这个手机软件可以轻松实现班级管理、课程资源包的共享及课堂互动等。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安装学习通App,再新建一门课程,在课程下建立班级群,学生扫码进入即可实现。班级群建好后,教师便可利用互动中的小功能轻松实现课堂管理,随时设问,学生通过手机抢答并能快速查看答案的统计结果,也可参与话题讨论、问题回答,教师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即刻点评、打分。同时通过随机提问等小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例如,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一课中,教师利用超星学习通App中建立的班级群在课前发布浏览任务“点到直线的距离”短视频,以动画小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为课堂上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做好准备。学生扫码进入班级群,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说说自己对公式的推导思路,教师还可以利用资源中的PPT向学生多介绍几种公式的推导方法。随后教师通过随机提问功能布置学习任务,即利用这一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可见,利用了信息化手段的数学课堂可以高效地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教师能实现对课堂的适时调控,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学生也能用他们感兴趣的方式了解更丰富的知识。
(四)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评价方式
现行的数学学科评价方式仍然突出试卷成绩,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或活动中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素养的形成。因此,改进现有的数学课程评价方式,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很有必要。要做到科学、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应包括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部分,前者包括课堂表现(结合学习通App对课堂参与程度的统计结果)、合作小组活动中的表现、数学实践、活动的成果等方面。形成性评价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作业等书面成绩。两方面评价结合反映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效果。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同时促使教师完善教学。教师平时要注重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客观、公正地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肯定学生的进步,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并指导其努力方向。
三、结语
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作用重大,是婴幼儿逐渐形成爱与发展的能力的最初阶段。培养有较高数学素养的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不断完善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及评价方式,从而为幼教事业的蓬勃发展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徐沥泉.源于数学高于数学:我的数学教学观[J].数学教育学报,,18(1):10-15.
篇8:浅谈数学教学生活化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生活化论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数学教育必须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下面我就对数学教学为什么要生活化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有数学
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在教学“角”的概念时,我们可借助同学们都熟悉的钟表、墙角、张开的圆规等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角有几个顶点?什么叫做角的边?角有几种……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这样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而且离得很近,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二、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探索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课堂中,创设“生活数学”情境就是模拟生活,再现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在小学数学中许多内容都可模拟生活场景,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数学化,将数学生活化。如教学“体积”这一概念时,我创设这样的情景:用两个一样的透明杯子盛了同样多的水,并请一位同学做上记号,先往一个杯子放进一个小铁块(铁块用线拴着),然后分别演示把铁块提上来,再放进去,让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什么原因呢?引导学生说出因为铁块放进水里了,铁块占了空间,所以水会上升。教师及时肯定并板书:占空间。我们再换一个物体,同学们继续观察:现在往另一个杯子里放入一个鸡蛋,这时杯子里的水一下子满了出来,有的同学“呀”的一声惊叫,我抓住时机问:和刚才的实验相比,你又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放进水里的鸡蛋比铁块大,也就是鸡蛋占的空间比铁块占的空间大。然后再引导学生归纳出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为了让学生继续感受“体积”概念在生活中广泛的应用,我要求学生每人举出4个不同的物体并按体积的大小排列起来。然后就顺理成章引入“体积单位”的教学,“为了更准确的计量这些物体的体积和方便计算,我们要学习几个体积单位。”……这节课的教学因为开始创设了较好的生活情景,学生对“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有了深刻的认识,整节课都很兴奋,学得也很轻松。我们只要在教学中坚持联系实际,学生对具体的数学知识感兴趣,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感兴趣,就必然逐步形成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三、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运用生活化游戏教学。学生喜欢做游戏,游戏符合他们爱玩好动的天性,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能吸引全班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把数学知识“蕴藏”在生活常见的游戏中,无疑是让学生乐学、爱学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学中要注重运用生活的数学游戏,引领学生数数字,增添学习的趣味,达到相得益彰的目的。如在教学了“20以内的加法”后,让学生从家里拿来1—10的扑克牌玩,在课堂中玩加减游戏和比大小的游戏。又如,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的数后,设计一个摆数字的游戏,让学生用火柴棒摆数字,说说每个数字用了几根火柴。然后告诉学生只要移一移,添一根或去一根,这些数字之间能够相互变化,让学生通过合作游戏,自己去发现,然后汇报成果。学生在游戏中表现地非常主动,通过不断尝试,发现了其中的奥妙。
四、培养孩子数学的生活实践能力
许多孩子在上学前,就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数100以内的数甚至更多,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中就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一般5岁以后数学的思维能力才开始蒙发,上一年级的学生部分只能机械的数数,但对数的意义就不一定清楚,因此,就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自己的身边熟悉的环境中寻找数。如5个人,3枝铅笔,8朵花等等,在生活中慢慢建立数的概念,认识数的含义。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得到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现实生活中更好的为生活服务,同时用生活经验更好的为数学学习服务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数学教学让学生的生活经验走进数学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指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在这方面,我受益良多,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我们班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非常浓厚,改变了以往数学学习的枯燥乏味,学生在思想上有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和我喜欢学”质的飞跃,学生变的喜欢学习数学。我的教学工作也变很顺利,学生中没有了见了数学就头疼的“老大难”,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不起明显的进步。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教育现代化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数学,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把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互动中更加热爱数学、热爱生活。
篇9:学前教育数学教学论文
一、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的现状
1.学前教育数学教学中教师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即使一部分学校学前教育数学专业的老师有着较高的学历,也对数学知识有过系统的学习,不过老师还做不到充分地掌握学生对数学课程的理解能力,加上老师自己的经验有限,导致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的方法以及教学质量都不太符合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的要求。
2.学前教育数学教学中考核方式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大部分学校对于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的考核方式就是学业考试,几乎所有的学生也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机械、死板地对数学课程进行学习,并且学校进行考核的方式设置不合理,大部分学校都是采用笔试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培养的创新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得不到体现,致使学生逐渐淡化对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学习与开发。另外,学生还不太理解学前教育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含义,比较忽视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3.学前教育数学教学中教学方式的现状分析。
大部分学校中学前教育数学教学工作中,所用的教材都不太具有实用性能,教材的主要内容都比较注重数学理论的讲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到枯燥和乏味。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的内容分散程度很大,课程内容也很多且关联性强,不过学校安排的数学课程教学学时则不多,教师不得不在规定的时间里讲完所要学习的内容,导致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就很容易让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在进行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般都使用传统的、形式古板的讲授式教学,学生成了课堂的附属物,导致课堂氛围较差,缺乏活力,学生不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对遇到的问题不能有效及时地解决。
二、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策略改革的意义
1.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策略改革可以改善课堂效率。
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策略改革可以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通过缩减不必要的课堂内容,为有意义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时间保障。在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效率,并提供一定的时间来回顾与重新认识学生以前所学的课程,要完成这一工作就需要课堂时间的足够充裕。对于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的策略改革能够保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课程的讲授,增加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2.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策略改革可以减轻学生压力。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策略中,老师通常都会大量地布置课堂或课下训练内容,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仅会对学生造成过大的学习压力,且会导致课堂教学质量变差,学生的学习的热情消失,形成严重的恶性循环。对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策略的改革,就指让学生的课堂训练内容优化、简化,注重课堂训练的质量,减轻由于过重的任务内容对学生所造成的压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前教育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策略改革的措施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在课堂教育的工作中,需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努力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快乐的氛围,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够建立起学习的成就感。教师进行课堂教育的重点就是要实现学生与教师有效的互动。如果要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必须让学生对教师拥有足够的信任感和尊重,这就要依靠课堂教学中建立快乐的学习氛围来实现。学生仅仅在处于快乐的学习氛围里面,才可以与老师进行有效的互动、沟通。
2.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对于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的教材和课堂内容的选择来说,教师可以按照学生以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优化,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学前教育数学教学工作的实践性,以改革数学教学策略。老师同时还要进行动态的跟踪,通过不断地了解新措施在教学实践里所出现的新问题,实时地跟踪调整,以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最优化。
3.丰富考核方式,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大部分的学前教育数学教学中的考核方式都很单一,几乎都是只有笔试一种形式,考核方式的单一与限制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可以按照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平时对所学课堂知识的了解与应用能力来增加考查方式;可以按照学生日常完成训练及任务的时间与质量来增加考察方式;可以按照学生对课本内容的了解情况,设置开卷考试的考核形式。然后学校根据以上各种考核方式中学生的综合表现来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高低。作为学前教育未来的参与者与执行者,幼师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直接、关键的影响。
不过,现阶段我国的学前教育数学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都是由于不科学的教学方式和不适当的教学理念等原因造成的。
所以,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地探索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的新方法,寻找改革学前教育数学教学模式的有效手段,建立其科学、合理、创新的数学教育新模式。随着我们对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的工作完善与改革,其教学水平与方式也有了明显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学前教育教学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篇10:中职数学教学探讨论文
中职数学教学探讨论文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学基础较差,对数学科目学习缺乏信心和兴趣。为提高课堂数学教学效果,增强中职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本人对创设课堂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做了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谈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一、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中职生大多在数学学习上遭遇过失败,使他们心灵上受到“创伤”,存在着一种“失败者”的心态,学习自信心不强。这样教师不光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肩负着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重任。教育观念的核心是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充分相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通过有效的教育方式,使他们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在充分考虑学生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提出适度要求,用自己的信念去鼓舞学生获取进步。其次要有爱心,一位对学生缺少关爱的教师,用再好的方法都不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内心深处的爱,在课堂上教师应多激励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期待、信任、关怀中得到鼓励和勇气;教师应有不厌其烦的耐心和高度的责任心,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鼓励学生的上进心,激励学生超越自己。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重视创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人人爱动脑,个个乐回答”。让学生真正“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有效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情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仅有信心是不够的,基础不好的学生心情大多处于抑制状态,感到数学很无聊、枯燥无味,甚至厌恶和抵制已非一日之久。但绝大多数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敏感性、好奇心,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和好胜心理。
根据这种心理,我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设计出新颖的教学过程,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从而引发其产生兴趣和进取心。一个好的'数学教师,要善于运用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热情,从根本上改善数学学科枯躁乏味的负面特点,和谐师生感情。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很多,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则是主要方式。下面就几种有效的课堂情境的创设谈个人在教学中的体会。
1、创设新颖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新颖有趣的东西,总是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善于创设新颖情境的教师,总能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受到学生的欢迎。创设新颖情境,不仅体现在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语言生动形象且富有情感,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授课内容上,不落俗套,新颖别致。
如:在讲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时,不急于下定义,可抓住男生喜欢踢足球的特点,提出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点球位置离球门多远?”学生立即作出回应:“有12码”。课堂气氛马上会活跃起来,跟着再问:“12码是哪个位置到哪里的距离?是如何度量的?”学生一时议论纷纷,展开讨论,这时及时向学生作正面回答,跟着下定义,就突出了内涵,正处在积极思维状态的学生容易接受这一新概念,掌握得快而且牢固。
2、创设惊奇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中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可抓住学生的心理,在教学中创设一个个“惊奇”教学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调节到积极的状态。 如:在讲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引入故事:有两个人曾经是儿童时期的好朋友,一个爱学习,读完了博士,留校任教。另一个从小就开始做生意,资产已有几百万元。一日,两人相遇,商人笑教师白读了那多年的书,他夸下海口要赞助教师一笔钱。教师不气不恼,说:“那好吧,我也不多要,你只要今天给1分钱,明天给2分,以后每天给前一天的两倍钱,给一个月就可以了。”商人满口答应。结果,一个月后商人负债几百万元。通过这个故事引出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还教育了学生知识就是财富,要努力学习。
3、创设游戏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爱玩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寓数学知识教学于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就会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
如排列组合内容极具抽象性而成为中职数学“教”与“学”难点,我们不妨将教学内容进行转换,让学生走进题目当中,成为“演员”,成为解决问题的决策者。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能让学生从具体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得到启发,逐步适应排列组合思维方式,从而解决问题。当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题目转换的等价性,可操作性。
例如:在讲解“将编号为1—5的5个小球放进编号为1—5的5个盒子中,要求只有两个小球与其所在的盒子编号相同,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的问题时进行如下教学:
仔细审题:从小球和盒子都已“编号”着手,清楚这是“排列问题”,然后对题目进行等价转换。
转换题目:让学号为1—5的学生坐到编号为1—5的五张凳子上,要求只有两个学生与其所坐的凳子编号相同,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解决问题:选一名学生来安排这5位学生坐位子(学生争着上台,积极性极大的提高),其他同学也都积极思考(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努力地“出谋划策”,再经过适当的引导,学生很快解决了问题。
4、创设竞赛课堂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争强好胜是中职生的特点之一,一听比赛就跃跃欲试,精神倍增。课堂教学形式竞赛化,能有效地刺激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高效的教学效果。为此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地创设竞争式教学情境,把学习变成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提高学生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能力。
比如:把班上学生分成四组,阶段积分表彰。
A、课堂提问抢答加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速度。
B、练习中各组每人做一题,由代表上台把答案抄在黑板上,这样可使同组学生互相帮助,提高后进生的成绩,树立他们对学好数学的信心。
C、解答中,有好的方法者加分,这样可以激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总之,有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加上富有情趣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使中职学生更能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必将取得超过预期的教学效果。
篇11:数学思想教育教学论文
数学思想教育教学论文
1、数学思想的基本内涵
数学思想方法是前人探索数学真理过程中的精髓。而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它是对数学事实与数学理论的本质认识,是知识中奠基性的成分。首先,数学思想比一般说的数学概念具有更高的抽象和概括水平。其次,数学思想、数学观点、数学方法三者密不可分。如果人们站在某个位置、从某个角度运用数学方法去观察和思考问题,那么数学思想也就成了一种观点、一种认识。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理论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提炼和概括,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数学思想具有概括性和普通性,而数学方法它具有操作性和具体性。作为数学思想,它不仅比数学方法处于更高层次,而且是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的精髓和灵魂,其运用和发展有助于知识得到优化,有助于理性认识迅速构建,有助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数学思想具有概括性和普遍性,数学方法具有操作性和具体性。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实质。数学思想都是通过某种方法来体现,而任何一种数学方法都反映了一定的数学思想。高职数学中的基本数学思想有:
(1)符号化与变元表示思想。包括符号化思想、换元思想、方程思想、参数思想。
(2)集合思想。包括分类思想、交集思想、补集思想、包含排除思想。
(3)对应思想。包括映射思想、函数思想、变换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4)公理化与结构思想。包括基元与母结构思想、演绎推理思想、数学模式思想。
(5)数学系统思想。包括整体思想、分解与组合思想、状态运动变化思想、最优化思想。
(6)统计思想。包括随机思想、抽样统计思想。
(7)辩证的数学思想。包括数学范畴的对立统一、普遍联系相互制约、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数学化归、极限思想。
(8)整体与局部思想。高职数学中所蕴含的这些丰富的数学思想,它们与其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一起构成了高等数学的主要内容。同时,又由于这些思想往往隐含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里,也就伴随着数学思想产出、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数学思想其内涵也是会更丰富的,内容也是会不断的延展的。
2、数学思想对高职数学教学的启示
2.1数学思想在数学教材内容体系中的呈现
高等职业院校的数学教学是以应用为重点,必需够用为度,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因此,使学生掌握日常生活、生产中必备的数学知识,能以数学为工具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应作为高职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数学方法是指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包括数学内部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式、手段、途径等,其中包括交换数学形式。但数学教材并不是这种探索过程的真实记录。恰恰相反,教材对完美演绎形式的追求往往掩盖了内在的思想方法,颠倒了数学真理的发现过程。整个高等数学其主要思想观点就是运动与变化的观点,以运动与变化的观点去考察问题,从运动与变化中去认识事物,这是唯物辩证法在数学中的反映。例如,高等数学就是从圆的内接正多边形面积的变化中去认识圆的面积,从割线运动中去认识切线,从平均速度的变化中去认识瞬时速度等等。而初等数学基本上不涉及运动与变化,只是在几个相对固定量的关系中从已知求未知。研究对象从初等数学主要研究常量的运算和固定不变图形的性质,反映运动与变化的数学概念是变量与函数,到高等数学是以变量及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函数作为研究对象。
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极限,这是因为在数学和科学技术应用发展中,所带来出现的问题表现出的矛盾,如“曲”与“直”、“均匀”与“非均匀”等等,虽然各自的具体意义千差万别,但表现在数量关系上都归结成“近似”与“精确”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极限方法,借助于这实质上深刻的辩证法,使人们清楚地看到,定不变的事物是过程、运动的结果。高职数学内容全面,结构严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获得从数和形两个方面洞察现实世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它能提高学生的科学和文化素质。找到他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调动和激发学生在教和学中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为学生后续课程学习的奠定必需的数学基础。使学生明白高等数学这门课程正在渗透到许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当中。高职数学既是工具,又是文化,学生自身也要加强对高等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才能获得掌握和认识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强有力的工具。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使数学思想的精神得以完整的体现。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一个较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2.2数学思想是课堂教学实施的精髓,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指导思想
数学既有一般科学的特征,又具有横向移植的特点,因而在整个科学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数学方法是指用数学语言表述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并加以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判断和预言。数学思想以解决问题为根本,指导人们从数学概念、命题、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本质认识中获取解决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或社会科学等各个方面问题的具体途径、策略和手段。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和创造性与想象力与一身的学科。它的这些特点决定着高职数学教学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不仅具有一定的数学素质和应用数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数学,更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分析归纳和逻辑推理能力,将抽象性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的发散思维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代科学技术所面临的许多问题。
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他们在面临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形式上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目前对于入学的高职学生群体中体现入学起点较低,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由于高职数学要求的是“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教学原则,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上都进行了压缩和调整,对教师要求备课中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参阅有关参考材料,要善于从具体的数学知识中挖掘和提炼出数学思想方法,要预先把全书、每单元章节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搞明确具体,然后统筹安排,有目的、有计划和有要求地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注重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备课充分、规范,教学态度端正,治学严谨,关心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在教学应教育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调动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深刻去体会数学思想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锻造学生的辨证观。例如,导数概念在工程技术上更多的是被称为在一点的变化率,在数学课上强调这一点,可使学生迅速地接受专业概念的数学描述;另一方面还要对数学概念的实质分析透彻,以使学生能够意识到哪类专业问题可以使用相应的数学概念去表述,应用相应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对于习题课的教学中,要尽可能注意避免陷入模式化的算式形式,着重要以应用为中心,生动活泼地突出应用,引导和启发学生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思维,而去解决实际问题作用,也还要能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意识到数学的意义,从中领略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2.3数学知识背景学习能深化学生对数学思想的认识
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材是按知识的体系编写的,是逻辑的,严谨的。对于知识产生的背景和解决的过程介绍的甚少。适当地给学生介绍有关数学发展史,适时开展一些数学讲座如“数学热门话题”,“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等,开阔学生眼界。在高职数学教学中适时去介绍和挖掘教学内容与所学专业和实际生活中实例的联系,也会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他们也能够形成良好思维和学习兴趣也有帮助。这样既能突出高职的培养目标,学生充分了解数学的发展、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4数学思想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数学知识在当今的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在不断的知识扩充和延展。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自己知识的学习和提高从来都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同时,数学教师还应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人格魅力,以增强数学教学的实效性。这样的高职数学教学中,自然也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会更高。面对高职学生的能力培养,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让教师和学生都要意识到数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不单单仅是各自单方面所要完成的任务,也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数学素质、科学的思维能力建立与培养的过程。这样才能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应用能力好,具有良好品格的高等技能型适用人才。
3、结论
数学思想的教学,能够使学生真正达到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的目的,从本质上理解数学科学,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造力。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有效的运用,也是改善和提高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能够逐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习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当今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和需要地实现,使他们成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运用能力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篇12:数学教学论文的格式
数学教学论文的格式是怎么样的呢?数学教学论文怎么写,数学教学要全面实现数学教育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摘 要: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是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是课堂教学的延续,精心设计的作业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形成熟练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在现实教学中,作业的针对性、实效性较差,未能发挥其积极作用。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和提高作业的效果,教师应在平时教学中对作业进行优化设计,主要介绍了优化作业遵循的原则和实施的策略,并作出了具体的分析和示例。
关键词:职高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一、优化作业设计的迫切性
现今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有很多学生进入了职高,职业高中里又有多种类型,有参加高职高考的升学班,也有直接面临就业的中专班。而在升学班中学生的作业情况也各有不同,大致有这么几个现象:
1.作业设计采取“一刀切”方式,缺少层次性。面对学生不同的个体,导致学生中“吃不饱”“吃不了”的现象发生。
2.作业数量太多,采取题海战术,机械重复,没有精挑细选,精心设计。
3.作业的形式单调,内容乏味,缺少情趣,学生大量的作业只局限于数学运算,纯粹的计算与学生生活联系少,呈现的形式单一,缺少动手实践探索。
4.作业评价注重结果,缺乏情感性,缺乏对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对学生作业的思路、思考角度以及学生个人体验的关注。
二、优化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要紧扣教学目标,然后针对目标选择和布置作业,保证总目标的落实。
2.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业要为发展学生的能力服务,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思考、感受知识,亲自进行学习实践和学习新知的尝试活动,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
3.实效性原则。布置作业要适度,要重视知识、能力的点滴积累,不能急于求成。
4.差异性原则。设计作业时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对作业量、作业难度、作业方式的接受能力作适当调整,分层布置。
5.探究性原则。在设计作业时,教者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设计开放性作业,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思考,鼓励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探究性作业主要有想象型、操作型等题型。
6.适时鼓励原则。对学生来说,得到老师的表扬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教师要适时肯定各个学生的点滴进步,使学生时时受到鼓舞,自信得到提升,热情不断高涨。
三、优化作业设计的实施策略
1.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分层布置作业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有它特殊性的一面,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在个性、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如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在同样的时间,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就必然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口”.设计题型可以按照以下的要求进行:
A档:作业内容属于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训练。这类题目运用对象是班级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训练,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得了,学会最基本的知识,掌握最基本的技能。
B档:作业内容属于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变式、判断比较和一般综合题等)。本档作业题面对的是班级的大多数学生,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和相关的基本技能,完成学习目标,并通过一定量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C档:作业题型属于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智力训练题、提高题(它包括综合面广、灵活程度深、创新意识强的题目等),通过训练,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达到熟能生巧,拓宽学生思路和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2.题目要精选
所谓精选数学作业题,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进度,从课本和练习册中,把作业题选精,或教师有针对性地自行设计数学作业题,使学生通过做这些作业题得到所期望的发展,而且练得恰到好处。教师注重题目典型性、易错性,精心设计这些典型练习、易错题,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精心选择典型作业
设计所学内容中的一些典型例题,从中去巩固这些例题的基本方法、基本策略、基本思想。通过典型题的解答,学生对知识有了一个再认知的过程,并且对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基本策略有了更高的实践体验。
(2)精心选择易错作业
通过易错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解题能力,提高题后反思能力和对概念的深入理解,从而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3.作业要趣味化、生活化,题型要多样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饶有兴趣的作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趣味性要体现出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充实。如,选择、填空、解答、作图、探索等题型经常变换;自学类、复习类、巩固类作业互相穿插;知识类、生活类、史料类作业互相渗透。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从而感受到作业的乐趣。
4.作业的评价
在作业少而精的基础上,研究性地批阅学生的作业不能只是判断对与错、好与差,要善于发现学生练习中的优点和思维中的亮点,善于研究学生出现差错的原因,以加强作业评价和后续教学的针对性;更要“因材而评”,根据学生的个性、学习习惯和数学水平等,给予不同的评价尺度和评价策略,对中等学生和学困生,应以鼓励为主,要求宽些;对易骄傲自满和学习态度不端正者,应严格要求。对于学生由于粗心出错,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其自信,再提出殷切希望,使其改正缺点,如:“和细心交朋友!”“你的字写得可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这样,一方面不打击其自信,另一方面纠正其不良倾向,培养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我们要充分重视作业评语的作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尽量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既指出不足,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不只是课堂上统一讲评,还要加强个别指导,应在作业本上多做指导性、启发性的批注,体现教师的耐心、细心,指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路径。
教师合理而科学地设计数学作业,充分发挥作业的职能,既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并形成乐于探究的态度,从而全面实现数学教育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占红颖。施分层作业,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有效性的行动研究。教学月刊:中学版,(12)
张才朝。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成才之路,(8)。
1.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格式
2.会计教学论文标准格式
3.瑜伽教学论文标准格式
4.数学建模论文格式要求
5.数学建模论文格式
6.数学建模论文格式规范
7.数学建模的论文格式
8.论文格式与参考文献格式
9.论文格式参考文献格式
10.论文格式说明
篇13:小班化数学教学论文
小班化数学教学论文
小班化人数较少,每层人数比大班化要少得多,在小班化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的针对性更强,使有效分层教学研究成为一种可能与需要.下面请阅读关于小班化数学教学论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研究背景: 小班化教学是在学生数量控制在30人以下的教学单位面向学生个体,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开展的教学活动,是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教育的变化总是和经济社会的变化有着最直接的关联,小班化的出现就是如此。随着出生人口负增长、教育资源的充裕和家长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期望的提高,被称为“精品教育”的小班化教育在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渐露风采,成为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热点。
研究意义: 小班化教学是国内外教学改革发展之趋势: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这就使得大班化教学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如何面向全体、如何因材施教等,小班化教学就应运而生。,上海市率先开展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10所小学在起始年级中进行首轮小班化教学试点,此举被称为“教学领域的一场革命”。大量的研究表明,小班化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个性发展等起到明显的效果。对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资源等有革命性的突破。晋江市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地方财政投入加大,资源不断丰富的优势条件,为小班化教学探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我校为一所备受社会关注的新办市区重点校,教育硬件条件优越,生源好,为小班化教学研究创设了必要条件。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以促进小班化的有效教学,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 分层教学
我们深知小班化教育的最大意义在于让每位学生得到均衡发展,不仅要关注个体认知水平差异,还要关注学习方法差异,进而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心理等和谐发展。小班化教学相对于大班教学,由于班级人数的减少,使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得以重组,使教师对每个学生的独特学习风格和方式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这就为开发“分层教学”提供了可能。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大众数学”这一现代教育理念,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班生规模大的班级中,由于时间和资源总量的限定,人人学到不同的数学我觉得是一种“奢求”。但在小学小班化教学中,这个“理想”完全可以实现。由于班生少,每个学生对教学资源所占的份额大大增加,主要表现在对教学时间、教学设备、活动空间等个体占有比例成倍增长,这就为分层教学提供了基础。落实到教学实践中,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在综合考虑每位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将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分为A优秀、B发展、C努力三个不同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乘法计算”中各步的算理对于A层学生要求条理清晰,语句完整地表述,B层学生清楚达意地表述即可,C层学生能意会方法与算理,能计算就行;“求周长”中 A层学生要求多种解法并清楚说出自主探索的思路,B层学生能找出一种或两种解法,C层学生能用一种解法就行。
第二是分层备课,小班化环境下的备课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能力情感等多个维度来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备课。分层备课就是指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针对学生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分层授课过程。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的“基本层次”,多数学生经努力后可以达到的“中等层次”,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达到的“较高层次”。对学困生适当降低教学起点,要求学会最基本的知识,掌握基本方法,会做基础题,发展基本能力,如阅读能力、计算能力、表达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对中等生要求在熟悉熟练上下功夫,发展综合能力,逐步转变为优等生。对优生要求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启迪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特长。
第三是教学过程分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层次来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尤其是在设计问题及练习时。例如在教学“周长”这部分知识中,已知长方形的长宽求周长或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求周长,这类简单题请C层学生解答;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宽求长,已知长方形的长及长与宽的关系求周长,这类较复杂的题请A层或B层学生汇报。这样分层设问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练习题设计遵循“低起点,高要求,分层次”的原则,尽量做到全体学生都有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力求使每位学生学有难度,学有所得。这样能很好地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学生的思维参与程度,使各类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问题的挑战性和通过自身努力,感受问题解决的快乐。
二、创新教法
(一)教学内容要新。小班化教育中数学课程的内容要“新”,应选取那些对学生来说“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如教学长度单位认识时,叫他们去调查学校到所住社区的距离;教学两位数乘法时,叫他们和家长走入市场,学会购物,写数学日记;教学面积认识认识时,叫他们观察教室的地砖和实地测量小篮球场;教学连乘应用题求几栋楼住几户时,叫他们观察学校周边的楼盘,有条件的去询问调查。通过家长的配合及学生的自我实践,这些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也就是说,应通过教学内容之“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从而去学习数学获取知识,实现数学的再发现和再创造。
(二)教学形式要新。小班由于学生人数少,学生获得了比以往更多、更直接、更快速的与老师、同学碰撞、交流、角色置换的机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积极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动态地参与到教学中。如认识方向知识时,我请全班到课外上课,让他们身临其境,有利于直观接受,并现场做个别指导;在教学行车几站时,可叫学生分组合作,排成行车架式,让学生体会到行车几站是数间隔而不是数点,然后老师逐个小组参与,帮助他们理解,切实做到突破难点,这也是小班化教学才能容易做到做好。
(三) 导“思”要新。为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要通过创设反映数学事实的恰当情境,让学生通过逻辑思维或操作实证的方法,通过对话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深化内化。小班化教学空间相对增加,教育关照度增加,让每个学生都受到等距离教学,让每个学生充分享受教育资源,充分与老师互动交流,思维就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如教学“铺砖问题”,可让学生借助学具分组体验铺砖情境后,让他们畅所欲言,提出解决方案,而后让他们自主探索,认识并找到了大面积(房间)除以小面积(砖)的规律,从而解决了本单元的重大难点;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各一对,以及几个平行四边形,进行摆一摆、拼一拼、移一移、剪一剪、看一看能不能通过拼、摆、移、剪成以前学过的什么样的平面图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而后交流他们不同的思考成果,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因为班生少,学生占有的单位时间和教学资源相对较大,学生的疑点诉求和老师的引导思考才能一一得到有效的表达和突破。
(四)作业辅导要新。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越受老师关注的条件下越容易取得成功。所以老师要利用作业面批,培养师生情感,提升学习成绩。与大班化相比,小班化教育存在着人际交往优势。人数少,更利于教师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时时处处关心爱护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心中可敬的师长、可亲的朋友。学生爱上你,也就爱上了你的课。
小班化教育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一个崭新而又广阔的空间,它能让学生享受多种教育资源,增加接受教育的机会,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21世纪的教育是以培养具有独立个性和人格,适应现代社会并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为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小班化教育必将在我国得到迅猛的发展。
篇14:基础数学教学论文
基础数学教学论文
一、让学生打好学习的基础
数学知识,环环相扣,所以从一开始要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
方法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懂得数学的基本原理。这样的好处就是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本质,抓住、认清数字学科的核心内容,增进对数学的掌握技巧。
心理学认为,如果对原理认识到位,那么就会消除学习的难度,省下百分之四十的研究与分析的时间。由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因而新知识与旧知识所构成的这种类属关系又可称为下位关系,这种学习便称为下位学习。懂得原理,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学科大门的钥匙,这就属于下位学习了。这样的学习会轻而易举,否则必然是事倍功半。
试想,新的知识不能够很好地在头脑中形成轮廓,不能顺利地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又怎么能够新旧结合、相辅相成地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有深层的体悟呢?
二、培养有情感的数学学习
数学学习,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让他们感觉到数学有意义,学有所用,能以此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被动变成主动,从机械学习变成喜欢,从学会变成会学。这样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能够很好地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数学的氛围。
在学习过程当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创造学习方法,而不是总是以教授的姿态去传授,这样才能够更快、更准确、更科学地完成教学任务。
每一个学生都有鲜明的个性,他们都有一定的潜力可挖,要鼓励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数学就是有价值的数学,这是千古不灭的真理,同时也要让学生懂得这个真理,让他们参与到教学当中,成为一个创造者。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需要对一个问题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对一个对象能用多种方式去表达,对一个问题能想出多种不同的解法,教师要广泛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课堂生机勃勃。
篇15:中职数学教学论文
中职数学教学论文
基于学生个性差异的中职数学教学初探玉林市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潘起日
【摘 要】基于中职学生的学情分析,阐述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必要性,提出中职数学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科学分层学生,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并进行分层测试与分层评价。
【关键词】中职数学 个性差异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03B-0116-02
数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基础学科,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通过中职数学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是中职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目前,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中职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水平以及数学基础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而数学又是学习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因此,中职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水平、个体差异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一、中职学生学情分析
社会对人才需求增加,使普通高校的招生计划扩大,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使得中职学校面临生源紧缺的现状。为保证学校的正常办学,中职学校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降低对生源质量的要求,导致现在中职学校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很大。
(一)学生的基础知识差,特别是数学基础更差。有调查显示,现在的职业学校新生中,能比较正负数大小的不足30%,因生源问题,大部分进入中职学校学生的数学基础不牢固,对数学没有系统的认识,甚至有部分学生连小学数学都没学习好,在中职学校中要接受高中阶段数学知识的学习,无疑十分困难。
(二)学生学习态度差,对数学的兴趣不高。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有90%以上的中职学生反映数学难学,认为数学怎么学都学不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习方法不恰当,另一方面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对数学缺乏足够的兴趣。
二、中职数学教学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必要性
面对中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中职数学教学必须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才能因材施教。
(一)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智力性和非智力性差异,表现为不同学生在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发展水平上各不相同,而且不同的学生还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中职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需要,区别对待,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其学习成绩。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式去思维,当他们走上社会时,所学的数学知识有可能早已忘记,但这些思维方式却会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帮助。
(二)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符合中职教育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业人才,一方面为社会培养了高素质的劳动者,另一方面为高等职业学校输送了优质学生。中职教育的目标具有双重性,并且中职教育专业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不同培养目标和不同专业数学教学的要求不尽相同,所以中职数学教学必须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所学专业以及发展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三、基于学生个性差异的中职数学教学之开展
基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中职数学教学中应遵循教学上的“因材施教”原则,心理学上“最近发展区”原理,以及科学分层上“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具体从以下几个步骤展开教学。
(一)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分层。中职新生入学后,数学教师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全面了解新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学习状态、学习能力、习惯个性等,然后结合各专业课对数学相关知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www.fwsir.Com)在分类过程要坚决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学生自主意愿”的原则,通过走班分类或班内分类的模式,按学生的个性需求,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例如,按数学学习能力可以把学生们分为A,B,C三个类,A类学生学有余力,对数学有兴趣,学习积极,接受能力强。B类学生学能自力,对数学兴趣一般,能力一般。C类学生学有困难,对数学没兴趣,甚至讨厌,学习能力差,数学基础差。
(二)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性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分类。中职教学目标的分类制定既要符合《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的总目标,又要符合中职学校的培养方向。例如对A,B,C三类学生就要根据其个性差异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对A类学生因其能力较强,培养目标定为升学,进入上一级的院校继续深造。数学教学目标为着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其求知欲与自学能力。B类学生因其数学能力一般,培养目标定为升学和就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其中提高明显的学生升为A类,对其他学生则以就业为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是学会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为就业后的能力提升打下基础。C类因缺乏数学基础,培养目标为就业,成为技能型人才,教学目标为所学数学知识能满足学习专业课的需要,努力培养其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三)根据学生个性差异性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分类。在明确了学生的分类、制定了合理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后,就要确定教学内容的分类,教学内容的起点要切合学生的基础情况,内容的递进速度要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内容的难易程度要满足学生理解、接受和掌握水平的要求。还是以A ,B,C三类学生为例,三类学生均教授数学基础知识,A类学生要适当增加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学习与思维能力,B类以训练基本技能侧重点,C类则主要是教授数学基础知识。
(四)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性需求进行分层测试与分层评价。测试是评价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但这种方法若使用不当,有可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测试失去有效性,所以要在测试内容上进行分层,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设定不同的测试内容。例如,对C类学生只测试基础知识,对B类学生适应增加一些稍难的题目,对A类学生则增加一些拔高的题目。测试结束后,要对成绩进行分层评价,不同类的学生适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并要及时调整学生的分类,使每类学生都有一个可能以达高度,使他们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增长知识与技能。
总之,为了贯彻“一切为了学生”教育观念,应对新形式对中职教育的挑战,满足中职教育发展的需求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付雪凌。中职文化课分层教学的分层机制研究[J]。职教通讯, (6)
[2]刘欣华。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分层次教学实施探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S2)
【作者简介】潘起日 (1966- ),男,广西容县人,玉林市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数学教师,中学一级。
篇16:七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七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数学兴趣教学的培养文/廖伟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是初中生学好数学的第一步。如何挖掘数学自身的学科资源,培养和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是从事数学教学的每一位教师要解决的问题。
本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新教材编写者的指导思想。如,在教学第一单元中“展开与折叠”时,让学生两两一组互相制作,学生积极地认真画、剪、叠,又互相验证,画的时候要注意边与边之间的关系。七年级数学起始阶段应侧重从消除学生害怕的心理、提高学习兴趣上做文章,使其像磁铁上的铁屑离不开磁铁一样,向往着教师,向往着本学科。
二、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主动性、趣味性
1.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
2.让学生充分参与实践操作。新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教材以“指导教法,渗透学法”的思想,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其独具匠心、面目一新。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兴趣教学入手,侧重于从以下几个环节中进行。
1.培养阅读习惯。具体方法是阅读前出示阅读题,如,教学“角的度量与表示”时,可出示阅读题:我们以前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短,那我们用什么来度量角的大小呢?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表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www.fwsir.Com)阅读完了,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2.培养讨论习惯。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
3.培养观察能力。学生对图形、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要求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结果进行讨论;也可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
4.培养小结习惯。根据新教材的要求,(www.fwsir.Com)在实际教学中可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小结评比,或以板报的形式张贴几个学生的小结,或在课余时间对互帮互助小组双方的小结进行评比,从章节、小节慢慢过渡到课时小结。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正确的学法指导,才能使学生站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学有所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利用创新激发兴趣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也是我们教学面临的主要任务,但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不断学习,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活动的空间,一些表现的机会,一些成功的体验,为学生提供一个拓展、创新的教学环境。学生有了创新才爱学,才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六、开辟第二课堂,展示闪光点,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的自然性、实用性,决定了开辟第二课堂的重要性。根据新教材的提示与要求,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数学知识比赛、拼图游戏等。适时地把竞赛引入第二课堂,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当一个章节学完后,可组织一堂数学知识、方法、技能的竞赛,作为对学生学习和掌握该章节情况的检查和总结。当然,题型要丰富多彩,题目要难易适中,计算量不要太大太繁,要有技巧性,要适当分组、公开记分、当场评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可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他们的闪光点上做文章,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感觉路就在脚下。这样他们就会信心百倍地继续追求成功。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一个灵活性很强的工作,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做法,但目的和结果都是一致的。在教学中,坚持以上几方面贯穿于数学课堂之中,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大面积取得教学丰收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单位 广东省兴宁市陂西中学)
篇17:盲校数学教学论文
一、盲生数学学习现状与特点
1.盲生对学习数学的认知调查与分析
认知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学生在某一具体阶段对事物的认识水平。盲生由于成长环境、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及致残原因的差异性,导致他们的认知能力处于不同的水平。我校曾针对盲生数学认知能力开展过一项实证调研,在此次认知水平调研中,我们主要以访谈和问卷的形式进行。此次调研分层取样60名盲生,分析访谈记录以及问卷结果,其中接近25%的盲生反映不喜欢数学学习,甚至对数学产生畏惧感,这些学生大多数是由于数学学习比较困难而不喜欢此学科。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由于盲文书写与摸读的特殊性,他们学习数位一一对相应时很难理解;而对于高年级的盲生来讲,由于视觉缺陷,他们在认识图形时会感到一头雾水,难以在头脑中构建具体图形,所以简单的空间概念学起来就十分吃力,复杂图形的学习更是难上加难。而这些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因此数学教学对于数学教师来说,一是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素质,二是要有爱心,有耐心帮助盲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
2.盲生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调查与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当前课程改革高度重视的组成部分。同样通过访谈与问卷的形式对本校学生进行了调查,在接受调查的90名学生中,15%认为学习数学对于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具有帮助;而接近35%的盲生,是因为升学的需要而迫不得已学习此门学科;但超过75%的受访生认为数学学习是有用的,他们学习数学是因为数学的实用性,学习数学可以方便他们的生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对于提高盲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十分有帮助。引导盲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让他们认识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实用性和价值性。盲校数学学科的改进与完善,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协调配合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盲校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1.注重语言的艺术运用,方便沟通与理解
考虑到盲生的视觉缺陷,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发挥语言的作用,语言艺术的发挥对提高盲校数学教学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言是教师与盲生沟通的桥梁,因此可以通过语言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形成条理清晰、精确简练、柔和亲切的语言风格,这样盲生听起来会感觉比较轻松、亲切,有助于盲生理解数学教学内容。
举例来讲,针对接受知识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如“你的回答让老师很开心”“不要着急,慢慢想”“你的回答接近正确答案了,再想想”等,如此鼓励性的语言使得学生获得心理安慰与支持,对于数学的学习也就更加充满自信。再如:利用语言的抑扬顿挫来强调数学学习的重点,引起盲生的注意。如“:用2.25和0.25的和去除0.5的商,再减去1,结果是多少?”教师在读的过程中就需要把题目中的“和”“去除”“再”等重读、慢读、反复读,提示学生思考题干中这些词语的关系、顺序,最终引导学生列出正确的式子
。语言是人们彼此沟通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对于依赖听觉的盲生来讲,语言交流更是不可忽视的工具。培养盲生的语言沟通能力,提高教师运用语言艺术的能力,是改善盲校数学教学的重要突破口。
2.教学中注意化抽象为直观
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盲校数学教学如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是一项值得深入探究的内容。在盲校数学教学中,一定要从学生视觉缺陷这一实际状况出发,追本溯源,联系学生生活,以具体的实物例子进行教学,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降低盲生数学学习的难度,采用直观化的教学。如教低年级学习数字“1”时,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1”的概念。因此进行盲文点位教学,引导学生寻找身边具有“1”的物品,学生回答一张桌子、一位教师、一支盲字笔等。利用学生熟知的身边的物品帮助学生构建“1”的概念。以“1”为基数,再学习2、3、4等十以内的数字时,则可以利用木棒、铅笔等其他具体的物件开展直观形象的教学,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
3.促进盲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培养盲生的应用能力,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体会数学的价值,有助于提高盲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对于盲校数学教学要鼓励盲生动手实践,提高他们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如学生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时,教师可以“6+8”为例,以三人为一组,用摆小棒,或者其他方法,分出计算最准、最快的小组。然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他们最后会得出:先把其中一个加数与令一个加数凑成十,再进行计算,这样会比较容易。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在做的过程中自觉发现计算规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
4.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将新知识化难为易
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连贯性、系统性,在学习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新旧知识的紧密联系要求学生做到温故知新,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对新知识的认识,学会迁移学习。例如:学生已学过“分数与除数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性质”的内容,因此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则可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类比,引导学生认识到分数的基本性质。
5.用灵活多样的练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数学练习方法,是创新盲校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要改变传统机械、单一地做练习题的学习方法,多样化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例如:通过练习“一只青蛙1张嘴,两只眼睛4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4只眼睛8条腿;三只青蛙……”的儿歌,帮助学生掌握“4的乘法口诀”。再比如:学习归一问题“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后,把学生分为若干组,模拟超市购物,比赛哪一小组能以最少的资金购买到所需用品。在模拟购物中,学生能具体应用到这一数量关系,进而牢牢掌握这一内容。
三、盲校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重视数学知识的表达
数学知识表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数学语言的表达,这是一项需要长期、系统训练的过程。数学语言表达要求精准、规范。如乘法算式的读法必须规范读成几乘几,而除法算式则应读成几除以几。教师在表述时注意准确传达,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按照规范的读法表达。此外,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表述,激励他们的表述欲望。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盲生学好数学的关键。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盲生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或者自甘堕落的情绪,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因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每每遇到困难,他们就选则逃避或退缩,这不利于盲生健康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知难而上的学习习惯,这样他们能通过个人努力解决问题。
3.促进不同水平学生共同发展
盲生的发展水平存在个体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兼顾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盲校数学教学需要全面照顾到全体学生,这是教育的本质决定的,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部分人的发展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实现所有盲生的健康全面成长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理想。每一位盲生都有成才的潜能,我们教育的作用就是通过引领,激发每一位盲生的发展潜质,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视觉缺陷,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综上所述,改进当前盲校数学教学现状,优化盲校数学教学课堂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盲校数学教学实践中,需要以激发盲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探寻符合盲生学习心理的教学方法,选择与盲生认知能力相适宜的教学内容。通过变革数学教学方法,提高盲校数学教学质量,着力激发盲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觉性,提高盲生的学习能力,保障他们的全面健康成长.
篇18: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如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在有些课堂教学中,常显现出许多弊端,如漠视学生的能动意识,不为学生创设活动时空条件等。这些显然与《课标》所提倡理念、精神相违背。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因此而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活”起来,即不呆板,不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怎样才能是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呢?下面就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巧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首先就要教师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并且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训斥,不惩罚,要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及时地肯定,并鼓励他们。如:我在教学时,将自己也列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们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来表扬他们,对学困生不厌恶、不指责。更是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常鼓励他们说“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来”等。使他们感到老师和他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这样就慢慢地打消了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的心理,于是在轻松愉快地合作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学生只要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如我在教学生朗读《可爱的草塘》课文时,让学生先看看课文,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挑逗起来了。朗读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或表扬、或指导、或听范读后再读,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向前迈进了一步。
三、提供参与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一位教师在教学《雨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场景。他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并在小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教师认为学生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还比较抽象,他又组织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体会。在动作表演中,他发现一些学生表演动作不到位,动作太僵硬,不自然,表情不丰富,他又通过评议来引导学生重新体会。一节课,学生始终在他自然顺畅的导引之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实现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机会。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以此为契入口,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顺利的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堂也一改沉闷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
总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了自由轻松的学习心境。自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 实习教研论文范文
【教师数学教学论文(共18篇)】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教学教育论文2023-03-22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论文2022-10-09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四法论文2023-11-15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论文2023-01-04
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论文2023-07-31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论文2022-11-26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论文2023-01-01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论文2022-04-29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范文2023-01-27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2023-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