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研究论文(精选18篇)由网友“谈恋爱的和尚”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信息化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研究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信息化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研究论文
【摘要】高中数学是各省高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科目,属于高考的三大考试科目之一,所占高考的分数非常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为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一条新途径。不但可以提升高中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同时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目前很多学校在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由于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解不深刻,不能够真正发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当前信息化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结合个人教学实际,探讨了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影响,为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模式;高中数学教学;探讨与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水平在不断提升,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对于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使用。在进行高中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使用,能够大大提升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自主的学习的平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现代很多高中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把只把信息化教学当做一种教学的手段,忽视了对于教学信息化理论的理解,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够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作用。由此可见,本文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使用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1信息化教育模式应用不足
高中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信息化的教育模式应用不足,虽然在进行讲课的过程中采用了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但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课堂讲授的过程中,老师处于主动的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在进行课堂讲课的过程中,所讲授的都是相应的数学理论,学生对于老师讲授的课程并没有很好的理解,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充分理解和接受知识,那么在课下做作业和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完成相应的题目,会造成恶性循环,影响到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的提升。
1.2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效率低下
现在很多学校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整体效率较为低下,这是因为对于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利用不足。很多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还是像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样在黑板上写,那么在黑板上呈现出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学生从中学习和获得的知识并不会很多。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课堂的整体讲解的整体效率十分低下,会影响到课堂的讲解质量,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较少,不能够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思考,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
1.3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理论性过强
目前,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学的课堂理论性过强。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依靠课本和教学资料进行讲解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觉得数学学习十分复杂和枯燥,并不能够很好地提升学习成绩。在进行课堂讲解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对数学题进行分类和总结,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做题的整体效率较低,并不能够很好地提升学习成绩。
2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2.1能够在课堂上更好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在课堂上很好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能够对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行具体的操作,能够很好地延伸学生的学习视觉,让学生进行更加直接的数学知识学习。如:在进行立体几何、解析几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更加直观。
2.2能够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好的课堂学习的平台
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课堂学习的平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和研究性,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利用信息化资源,能够充分利用其为高中数学的学习服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提升数学综合能力。
2.3能够丰富高中数学教学的研究与学习方法
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丰富数学教学的研究与学习方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上通过利用信息化的运算、逻辑推理、画图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数学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拥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模式。
篇2:信息化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研究论文
3.1采用信息化交互式学习环境
要想促进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应用质量,就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信息化的交互式的课堂学习环境。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和学习兴趣进行课堂内容的选择。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3.2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高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创造一个具有丰富性和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3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高中数学的影响
在进行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影响。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创意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主动学习,达到更好的数学学习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对信息化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的整体使用和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本文探讨了目前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信息化教育模式应用不足、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效率低下、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理论性过强等等,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到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因此,本文针对于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下几种解决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点:采用信息化交互式学习环境、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高中数学的影响。采用这样的信息化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雪娇.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使用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2):152.
[2]李莉.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篇3:高中数学教学研究论文
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解题思想
在学生遇到数学应用难题的时候,教师为了能尽快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往往会将应用题中具体的量、包含的问题以及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等等直接告诉学生,这样就失去了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机会,学生只会学到如何去套用模式,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于套用模式越加熟练,到最后他们就会习惯于套用模式解题,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决问题。当出现了学生不熟悉的情景模式的时候,学生就可能会出现不适应、不会做的现象,因而,注重学生自身的建模思想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是如今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建模的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
(1)认真审题,由于数学广泛的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出题形式多种多样,这就要求学生需要在陌生的情景下分析理解所给的已知条件,分清题中重要的关系,舍弃掉无关因素的干扰,将题中具体的数量关系理清,将实际问题转换为数学问题。
(2)在学生能够明白的题意的前提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每个量的特点,分析出哪个量是已知,哪些量是未知的,考虑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最后将文字语言转换为图形语言或者数字语言,建立出数学模型。
(3)通过建立出的模型求解并得出结论,最终将得到的结论还原验证。
2.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多教师都是从中学直接进入师范学校学习,在现实中实际运用数学的机会较少,导致部分教师的应用能力不强,应用意识较差。在这样的条件下,很多教师对于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意识的发展不关心,仅仅是关心基础数学教学的代数运算技巧,或是虽有想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但是缺乏相关的教学素材,难以恰当的选择切入点,针对这些状况,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自身所学解决问题。
2.1大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在如今的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很多教师不能给与学生足够多的在思维策略方面训练的机会,导致很多学生基础知识虽然非常牢固,但是缺乏基本的解题思路。教师往往很少讲解题的实际应用性,单纯的为了解题而解题的模式导致很多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缺乏兴趣,进而感觉吃力。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讲述一些实际问题,少一些枯燥的纯理论数学的研究,不仅仅要对课本知识进行传授,同时也应该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着重培养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积极提高自身素质。
2.2大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开展数学的应用性问题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数学意识,将数学的应用意识穿插于整个数学的教学中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种享受,让学生感觉学中有乐,既培养学习兴趣,又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3.总结
高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要遵循来源于实际,回归于实际的原则,不仅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应用创新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思维,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王利君 单位:吉林省舒兰市第七中学
篇4:高中数学教学研究论文
一、教学反思的意义
在教学中,发现自身的不足,积累经验并且加以改正,才能不断的完善自己,使教学方法与新理念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好的教学不仅是从教学经验中总结而来的,还要有不断反思的思想,“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正是如此,如果要离开了反思的意识,正是固步自封,不进则退。运用反思出来的理论到实践中,才能体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追求更高的目标。
二、教学的理论方法
在教堂上,直接叙述重点难点往往没有多大的作用,相对的运用一些简单的习题作为引导,难度逐步递增使学生们更深刻的体会基本概念、定理等。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大屏幕,更加生动的表现出来,这样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后,要总结整节课的重点,加深印象。教师要根据学生头脑中的思路进行引导、纠正,反思出现的不同问题适当的调整计划,并且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教师也可以阶段性的开个会议,对课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一起讨论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且与学生们沟通与交流。也可以让学生和教师们都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对潜在的因素进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对有难度、有深度的问题迅速解决,做到当日的问题当日解决,这样一定会提高学习效果,改善学习氛围。同时,还会带动学习自主意识差一点的同学主动学习,形成良性循环。教师的目的不只是灌输知识,更应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问题的方式,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更好的提高学习成绩。这种反思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的高质、高效,更能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教师应在课前进行必要的教学设计,主要目的要提高学生积极向上的求知欲,增强解题思维能力,保持课堂上的生动有趣性,激发学生的潜力。
三、教学的主要任务
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发挥,思考不会的问题、向教师提问、教师加以引导,最后师生共同完成此问题,加以深入的总结。只有经过反思,教学才能得以丰富,这样就可以养成学生独立自主的习惯与能力。高中的数学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深度,所以教师和学生一定要齐心协力、团结互助,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最大的提高。学生不能只依靠老师,更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改变自身的态度与习惯,这样才能提高成绩,增强斗志,提高自信心,从而提高良好的学习效率。要总结经验,改变策略,学会变通,积极进取,不能因为成绩上不去而没有信心。也要对自己进行鼓励,不要轻言放弃。教师不仅仅是讲题,还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循循善诱,使方法与习题相结合,促进学生更好的运用,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果。
四、总结
总之,对于高中数学来说,习题教学不异于是最好的办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真理,只有在反思中才能加以运用。要加强教师的责任心,促进学生在学习重点交流,研究学生目的,设计学习计划,运用反思中得来的方法,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提高学习成绩和效果。在习题中有不足之处,需要教师细心,提出典型例子,并加以改正,不要让学生养成习惯成自然的不良思想。同时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让他们觉得数学中也存在着乐趣。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能力,不断加以改革创新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做习题,不断思考,不断的反思,才能更好的贴切新课程的理念。
作者:韩君飞 单位:河南省范县第一中学
看过“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论文”的还看了:
篇5:高中数学教学研究论文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交给学生的知识不能直接转化为能力,需要思维作为中介,因此类比思维法不失为一个解决数学问题思维的有效方法.通过对类比思维进行综合性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帮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有效地教育学生,而且能够更高效率地让学生找到解题的方法,最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类比思维和数学学习方法的联系
所谓的类比思维,是一种基础的逻辑思维.它旨在把相类似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并且从中能够总结出一定规律和方法的思维模式.在数学教学和解题的过程中,类比思维也是指导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想,运用类似思维,学生可以把复杂的题目简单化,以此来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类比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分析和应用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类比思想的渗透,以此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类比解题思路.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解题思维.
(1)对于书本上的性质、定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类比思想对学生进行渗透.高中数学中,学生们要掌握的知识和概念是很多的,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都是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教师要善于把这些知识点进行迁移.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通过设计图表类的板书列出这些知识,直观的把类比思想呈现给学生看.例如:课程中椭圆和双曲线,教师在讲述这两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通过类比图表,列出双曲线和椭圆的性质、图形、方程式.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看到这两部分内容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不同的思维结构进行类比.因此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解释问题的过程中所表述出来的思维结构,把学生的思维结构列出来做类比的形式,让学生们能够理清自己的思路,养成自己独特的类比习惯和方法,这对自己数学成绩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与此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提高自己类比、分析问题的能力.让类比为数学学习更好的服务.例如:在大课间的时候,教师可针对学生们对同一问题,不同的解题思路,进行类比.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3)教师们要把自己的教学模式和类比思维综合起来,这样有助于增加和学生们之间互动的时间,在帮助学生提高类比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得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只有“教与学”双重配合,才能得到教与学任务的双丰收.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种,例如:情景式、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等等,教师可以把这些教学模式和类比思想结合在一起,渗透在平常的教学中,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例如:课程中有一部分是关于“二面角”相关的知识,因为该部分的知识可能会涉及到一些空间几何知识,所以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通过在课件中制作一些丰富多样的几何图形,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二面角的定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以前学过关于角的知识罗列出来,例如:在初中课本中我们学过的“角的认识”.通过类比的方法,将“二面角”和“角的认识”做类比,进行相关知识的重新归纳和总结,让学生们能够清晰透彻地掌握有关“二面角”的定义和性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真正地将类比法运用到数学教学中的一点一滴,不但能够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而且能够大大提高教学的质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也不总会觉得枯燥无味,“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他们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才能有信心去学好这门课程.
三、类比思维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分析和应用
1.运用类比思维能够促进新旧知识之间的融合
凡是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教学科学.针对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首先要有一定扎实的数学基础.学生们知识体系的构建离不开知识的连贯和逻辑紧密.所以学生在学习新课内容的同时,要注意新知识能够与以前所学的旧知识联系起来,通过类比的方法对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的类比,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在对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旧知识温习,加深印象.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只有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类比性思维.
2.线面垂直类比定积分
已知:直线l和平面α中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结论:那么直线l和这个平面α垂直.认识:通过书本中的定义,我们知道什么是线面垂直.提出问题:如果单单根据书本上的定义来说明线面垂直,在实际的操作中通常是无法证明的.众所周知,同一平面中有无数条线,我们是根本无法验证这平面中的每一条线都和直线l垂直.由此可以看出,定义的意义没有太大的应用价值.解决问题:根据以往的学习我们知道,两条相交的直线构成了一个平面.所以我们就得出了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继续思考,如果一条线垂直于这个平面,那么毋容置疑的就能推断出,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根据以上我们所举的例子,学生们学习中的思路就更加明朗和清楚了,第一步要理清自己的思路,能够拥有最基本的解题思路.同时在已经拥有的知识上思考,进而融合现在的新知识,解决问题.所以学生要对自己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思考,尝试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思考问题.
3.形式类比
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够掌握理论知识的工具,而是让学生运用正确的思维去获取大量的知识.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并不是把它当做一门兴趣来学习,自然也无法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通常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他们面对的多是大量繁琐的公式,枯燥的证明步骤,还有一些无法解答的题目.其实课本中的很多公式只是一种形式,证明的步骤也只是来验证定理是可行的,而书本中以及试卷上的题目,也不过是对这些公式进行运用而已.很多学生看不清数学的本质,所以,因此常常感到数学难学.通过类比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维、分析思路,拓展学生们的思想,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更加容易.
四、总结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们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所真正需要的人才.类比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让教师提高教学的质量,而且有助于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更加的有目的和针对性,能够提高解题的效率.教师通过类比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者:姜艳成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实验中学
篇6:高中数学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
,广西进入新课改,内容的增加,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内容多与时间少的矛盾更为尖锐,学生做大量练习的课时是不可能了,如何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学会数学呢?限于篇幅,本文从“二不要”来论述新课标数学教学的点滴。一不要“偏爱”解题而“冷落”数学概念的教学;二不要脱离《新课程标准》的教学。
关键词:
新课标;概念教学;教材;教辅
20广西进入高中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新课标内容比原来的大纲版教材内容明显增加。原来文理科都是五本教材,现在文科五本必修+2本选修+3本选讲;理科五本必修+3本选修+3本选讲。内容的增加,难度有上升的趋势,给高中数学教师带来挑战。另一方面,模块教学的要求,共5个模块,其中高一部分就要完成其中4个模块的学习内容,几乎每一节课都是新课,使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上习题课,讲评作业,甚至做检测,这对于课堂教学的要求大大提高了。面对新的挑战,显然我们不能象以往那样上课。以往的课堂的不足,教师还可以有课时以大量的解题操练作为弥补,由于内容的相对少,时间充裕,能有一些成效。但新课改后,内容的增多,没有课时给学生大量的操练,如何让学生学会数学呢?
1不要“偏爱”解题而“冷落”数学概念的教学
新课标的教材中,对数学概念的认识、理解和运用,在例题、练习、旁边的思考和探究中,都有涉及,而且高考题越来越趋向于思考和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1.1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概念的产生过程
引入数学概念,应该要从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对具体问题的体验中感知概念,形成感性认识,通过对一定数量感性材料的观察、分析,提炼出感性材料的本质属性。如在奇偶函数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函数y=x(1、2、3、4、5、6)的图像,学生观察不难发现,当2、4、6即为偶数时,函数的图像的共同特征是关于y轴对称,而当1、3、5即为奇数时,函数的图像共同特征是关于x轴对称,这样奇偶函数的定义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就让学生相互讨论,尝试叙述,经过反复修改补充后,简明、准确、严谨的定义。学生经历了概念发生发展过程的体验,对奇偶函数的概念有了明确的认识。
1.2寻找并掌握新旧概念之间联系
在给出后数列的定义后,教材通过函数的定义来理解数列,不仅加深了对数列的理解,同时巩固了对函数定义的运用,而且为后面等差数列埋下了伏笔。在等差数列中,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进行比较联系,在教材的例题和练习题都有涉及。还有一些是通过旁边的思考探究,让学生寻找发现新旧概念的联系,说明在新课标中更注重知识的联系,目的是要通过寻找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掌握概念。
1.3运用数学概念解决问题
数学概念形成之后,引导学生利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和发现概念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是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此环节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巩固,以及解题能力的形成。
2不要脱离《新课程标准》
从大纲教材一路走来的老师,由于思想僵化与教学习惯,或多或少地违背《课标》中的一些要求,许多新增的内容难以接受。
2.1把握教学内容的度要依据新课程标准
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对度的把握,有时候很茫然。比如《数列》,在大纲教材中有很高的要求,但纵观新课标高考中的数列题,难度下降,是否意味着降低了要求,这时候应以课程标准为准。在《课标》中,对知识点的要求分为四个层次,即“了解”、“理解”、“掌握”、“能(会)”。“了解”是知道这些知识就足够了,而“理解”是指用概念作出判断,“能(会)”则是用知识解决问题。四个层次的区分并不容易,需要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分析总结。必须提高教材把握的能力,明确重点、核心内容,不拔高教学要求,让学生在合理的认知水平上学到知识。广西用的是人教A版的教材,除了正文,在教材中还设置“思考”、“探究”、“观察”、“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用”等栏目,部分教师忽视了这些栏目,只重视教材正文部分知识的传授,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和创造过程,改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是这些栏目的价值所在。可以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已经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
2.2处理教材中例题与习题要灵活
教材的例题和练习是固定的,一些章节的例题很多,这时可以有选择的讲,大胆剔除对知识造成干扰的例题,比如解三角形的应用举例,例题非常多,这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选择的讲。有一些例题和练习的难度严重脱节,习题的难度比例题的难度大,导致学生普遍感到“上课时听懂但不会做习题”.而习题中有些涉及没有学过的内容,教师可以当做例题来处理。教材是死的,学生和教师都是活的。惟有用活教材,灵活组织教学,才能克服新课改中的各种困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陆金香 单位:防城港市实验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
[2]章建跃.A版数学教材的改革与创新[J].试教通讯,,(4).
看过“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论文”的还看了:
篇7:高中数学类比教学研究论文
高中数学类比教学研究论文
现代素质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高中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难度更大,数学知识结构严谨,数学内容增多,比较抽象。这对于教师是一个挑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分类讨论、类比等数学思想,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拓展,提高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重视类比教学谈点体会。
一、通过类比,学习新概念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概念比较抽象,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教师要善于运用类比的思想,帮助学生将知识点像穿糖葫芦一样串联起来,通过挖掘各个知识点的相似之处,比较知识的不同地方,让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对知识点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类比,可以让新知识点和旧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在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点的同时,为新知识点打开一扇门,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知识点的迁移和拓展,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掌握本学科的思维方式。
在高中数学中类比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类比思想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将一些应用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类比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它们各自所对应的背景,从实际的例子中去挖掘,进而赋予类比,使整个学习过程富有灵魂。例如,在讲“立体几何问题用笛卡尔立体直角坐标系来求解”时,教师可以利用类比的思想,让学生复习一下前面平面几何的知识,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让我们来复习一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何用直角坐标系来对三角形等平面几何进行求解。接着教师可以从平面几何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直角坐标系中是如何用一次函数方程来表示的,并且三角形的中线是如何通过两条边的方程直接到场中线方程的,继而教师将平面几何进行拓展,由平面拓展到三维空间中,教师可以运用类比的思想,将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在直线方程的表示上多了一个量,但是基本的数学思想是不变的,因而可以利用平面几何的思想来解决立体几何的某些问题。
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将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两个章节的内容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类比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教授学生知识,还应该教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正如“授人与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会了数学思想和数学的思维方式,才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依仗,类比方法是教师教授新知识、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
二、运用类比,理解定理
定理是数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垫脚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公式的推导,不应该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这样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容易遗忘。因此,教师可以运用类比的数学思想,首先让学生感知整个定理和以前所学知识的相似之处,让学生通过类比抽象出定理的整个条件和结论,帮助学生理解定义,最终掌握定义。例如,在高中数学面和面要证平行,教师可以通过类比的思想,首先让学生在纸面上画出两条直线,让学生思考如何证明线与线是平行的,接着教师再让学生去推导如何证明线和面是平行,并且让学生在证明的过程中去理解整个定理证明的一个过程,最终教师让学生去体会整个面与面平行的条件和平面线线平行的条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应用类比,寻求解题思路
类比,有利于学生抽象数学应用问题,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知识结构类比中,教师主要帮助学生对相似概念在整个知识点的推导和知识结构安排上进行类比。另外,教师在数学代数计算中主要帮助学生对于代数的运算方式,以及解题思路上进行类比,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点和解题思路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总之,高中数学的知识点纷繁复杂,比较抽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类比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点,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篇8: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论文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论文
一、我国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现状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学习数学的能力也会不一样,所以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存在差距是难以避免的,这时候,教师应该根据班里同学不同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并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潜力,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对应的教学目标.分层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还可以把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水平都能够顾及到.在我国,分层教学方法仍然属于新型的教学方式,但大部分的教师都已经开始尝试这种教学模式,所取得的教学成果是显而易见的,但具体的理论知识体系仍未成形,仍需要专业的研究人员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和总结.
二、分层教学在我国高中数学的应用措施
(一)把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
作为教学工作的主体,把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是开展分层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步骤.高中阶段的数学内容包括了很多内容,几何、数列、积分等,不同的学生对于不同的数学内容都有着不同的兴趣,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数学内容感兴趣的部分等,把学生分成至少三个层次,然后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并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属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全面掌握数学知识,并且能够在解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点.而对于第一个层次的学生,他们能够独立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可以对这一层次的学生积极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争取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而对于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加强他们的基础知识训练与学习,并增强他们的解题技巧,逐渐增强这一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进行分组教学,让不同层次之间的同学取长补短,互帮互助.举个例子,把数学思维方式较强的学生和解题技巧较强的学生分在同一组,能够很好地帮助两者互补,提高两者的学习水平.
(二)教学方式层次化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方式,通过在课堂上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令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数学水平都得到提升.在选择教学方式的时候,教师应该要以中间层次的学生作为备课基准,并兼顾其他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问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能够从问题中理解到知识点.举个例子,在授课“函数与映射”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什么是函数?什么是映射?
(2)为什么说:“自变量x有一定的取值范围”?
(3)为什么说:“函数y有确定的范围与之对应”?
(4)x、y的取值范围可分别构成集合吗?它们有何特点与关系?
(5)能从映射的角度重新定义函数吗?
(6)函数记号如何?新定义与原定义相同吗?
这六个问题能够满足全班三个层次的学生,第一、第二个问题由第一个层次的学生回答,第三、第四个问题由第二个层次的学生回答,而剩下的两个问题则由最后一个层次的学生回答.教师可以先让全班的同学对这六个问题进行思考,然后以提问的形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问题.这样不仅让全班同学都能够对知识进行复习,并能够有利于学生把新旧知识进行顺利的链接,有效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解决关于函数的概念知识.
(三)布置练习层次化
秉承着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课后训练,按课后作业的难度分层次,相对应地布置给学生,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期间,还可以布置稍有难度的题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掌握,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举个例子,在教学“向量”的知识时,由于教学内容的理论性较强,概念较多,学生难以理解和分辨,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布置练习:
(1)向量的定义是什么?它是不是有向线段?
(2)怎样表示单位长度为3的向量?
(3)0与0的意义相同吗?单位向量能用1来表示吗?
(4)平行向量是不是共线向量?怎样判断平行向量?
(5)怎样判断相等向量?
这些问题都是从易到难,学生在完成课后练习的时候也能够一步步地巩固向量的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某些学生由于觉得作业的难度过高,放弃独自完成课后作业,第二天到了课室,就拿其他同学的作业进行抄袭.这样学生不仅不能够通过完成作业而巩固数学知识,而且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无法真实地体现出来,教师无法根据教学质量及时更改教学方式.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也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其课后练习进行适当的批改.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需要进行分层评价.
三、结束语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分层教学方式是一种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采取分层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缩小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提高学生整体的数学水平,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其次,还能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主体,为我国的素质教育作铺垫.
篇9:高中数学互动教学研究论文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观点碰撞、能力互补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边互动过程,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成为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此,笔者对高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作了一定的思考。
一、搭建学习的平台,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互动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多向互动、动态生成、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就没有互动,没有互动就不会发生真正的教与学,没有学生真实的“学”的行为发生,教师的“教”是一厢情愿的,教学充其量是“教”的形式上的华丽包装,而无“学”的实质性的本质变化。例如教学“点到直线的距离”这节课时,师生经过探讨,推导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并归纳出“相似法、等积法、向量法”等许多解题方法。由此,笔者想到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拘泥在编者的思路中“忙”得“不亦乐乎”,学生两眼充满迷茫和疑虑,聆听教师讲解,学生“节外生枝”的想法在课堂中根本不敢也不可能发生。因此,设计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教学活动过程,必须强调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在这样的过程中,要体现人道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承认教师与学生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要构建和谐的、宽松的民主氛围。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对话、交流、协作,使学生的情感能得到有效激发而处于积极状态,学生的思维能得到及时畅通而处于宣泄状态,从而将教学活动推向深入。
二、构建教学场景,在融洽适宜氛围中互动
情感渲染学指出,和谐师生关系、融洽生生关系,需要外在良好教学情境和氛围的渲染和支持。师生之间深入参与,积极互动,一方面需要积极的心理情态进行“驱动”,另一方面需要适宜的场景氛围进行“渲染”。笔者认为,教师应注重外在环境因素的应用,利用高中数学教材的生活应用特性、趣味生动特性、历史特点等,通过适宜融洽教学环境的“外因”,催化学生主动参与互动的“内因”,促使师生之间进行深入互动。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新知讲解环节,教者发现,以往的“直接讲授法”教学模式限制了高中生掌握其知识内涵的“深度”,笔者采用场景激励法,设置了“古代印度国王准备对国际象棋的发明者给予麦子奖赏,而发明者提出了在第一格放1粒麦子,第二格放2粒麦子,第三格放4粒麦子,以此类推,放到象棋盘上的最后一格,将所用到的麦子全部奖赏给他”的现实案例,并利用教学课件进行动态演示展示,为学生营造具有真实感、现实感的场景氛围,贴合高中生认知实际,带着积极情感参与师生深刻互动。
三、紧扣解题意图,在探析解题策略中互动
问题教学活动,是不同阶段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师与生二者之间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者在问题教学活动中,围绕问题设置意图以及能力培养目标要求,组织和引导高中生一起共同探析问题条件内容、探讨解决问题途径、总结解决问题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式、谈话式、讨论法、归纳法等双边性的教学方式,深入探析解题过程,深刻交换解决问题途径,将师生之间探析案例进程推向深入,提高师生互动交流的实效。需要指出的是,教者与学生的深刻探讨辨析活动中,二者之间不能孤立,互不相干,而应该将教者的“导”渗透于学生主体的“探”之中,取得双向沟通,互惠共赢的目标。
四、利用评判功能,在评析反思活动中互动
评价手段是课堂教学进程中教者常用的一种有效教学形式。笔者认为,自评价教学具体活动中,教者不能成为评判手段的“专用者”,也不能让评价教学成为树立教师“权威”的工具,应该让学生也参与互动评价活动之中,结合教学目标要求、解答分析问题易错之处以及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回顾自身在学习新知、解析问题中的表现和效果,组织学生围绕解析易错之处进行深入的师生讨论指点,通过教师引、学生思、教师评、学生辩等双边互动实践活动,实现师生在深入评析反思进程中深刻互动,效能提升。
作者:王利君 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第一中学高中部
篇10:高中数学互动教学研究论文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性的活动,是师生沟通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课堂从表面也变得活跃起来,但数学教师并没有从本质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更加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也要求教师维持课堂活力,通过更有效的互动交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要高度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互动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思维创造性,引导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此,笔者对高中数学互动教学作了一定的探讨。
一、转变教师角色,师生平等参与数学教学活动
师生平等,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我们知道,教育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其本质是人与人的交往。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既体现了一般人际之间的关系,又在教育情景中“生产”着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根据交往理论,交往是主体间的对话,主体间对话是在自主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自主的前提是平等的参与。因为只有平等参与,交往双方才可能向对方敞开精神,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交流互动。因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首先应是师生完全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应该说,通过各种学习,尤其是课改理论的学习,我们的许多教师都逐步地树立起了这种平等的意识。但是在实际问题当中,师生之间不平等的情况仍然存在。教师闻道在先,术业专攻,是先知先觉,很容易在学生面前就有一种优越感。年龄比学生大,见识比学生多,认识比学生深刻,有时就很难倾听学生那些还不那么成熟、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尤其是遇到一些不那么驯服听话的孩子,师道的尊严就很难不表现出来。因此,师生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其实是比较难于做到的。怎样才有师生间真正的平等,这当然需要教师们继续学习,深切领悟,努力实践。但师生间的平等并不是说到就可以做到的。很难设想,一个高高在上的、充满师道尊严意识的教师,会同学生一道,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要知道,历史上师道尊严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其实是维持传统教学的客观需要。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平等的地位,只能产生于平等的角色。只有当教师的角色转变了,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师生平等地参与。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学习方式,师生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这次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要完成的主要任务,这也正是纲要中提出师生积极互动的深切含义。为什么我们要强调纲要提出的师生互动绝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或方法,其理由就在于此。
二、构建教学场景,师生在融洽氛围中深刻互动
情感渲染学指出,和谐师生关系、融洽生生关系,需要外在良好教学情境和氛围的渲染和支持。师生之间深入参与,积极互动,一方面需要积极的心理情态进行“驱动”,另一方面需要适宜的场景氛围进行“渲染”。部分教师轻视情感氛围的营造,强调教师的讲解指导功效,学生的主体意识淡化,参与情感淡薄,师生互动也只是“逢场作戏”,形式主义。笔者认为,教师应注重外在环境因素的应用,利用高中数学教材的生活应用特性、趣味生动特性、历史特点等,通过适宜融洽教学环境的“外因”,催化学生主动参与互动的“内因”,促使师生之间进行深入互动。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新知讲解环节,教者发现,以往的“直接讲授法”教学模式限制了高中生掌握其知识内涵的“深度”,学生只有“参与其中”,深入互动,真切交流,采用场景激励法,设置了“古代印度国王准备对国际象棋的发明者给予麦子奖赏,而发明者提出了在第一格放1粒麦子,第二格放2粒麦子,第三格放4粒麦子,以此类推,放到象棋盘上的最后一格,将所用到的麦子全部奖赏给他”的现实案例,并利用教学课件进行动态演示展示,为学生营造具有真实感、现实感的场景氛围,贴合高中生认知实际,带着积极情感参与师生深刻互动。
三、注重综合评价,促进高中数学互动教学
在高中数学互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只有通过有效的评价,教师才能对互动教学进行总结,才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信心,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和谐。一方面,教师要评价的是师生互动中学生的收获与表现出的不足,要通过评价指出学生的得失,使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学习中有意识的改正缺点并发挥优点。另一方面,教师要评价学生的能力与具体表现,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通过正面的评价对其进行认可与肯定,达到巩固学生学习信心的目的。例如,在函数的单调性的教学中,教师利用课堂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学习,同时在互动中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教师发现,部分学生能够在研究函数时有意识的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将抽象的条件放入函数图像中解析,并且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此时,教师并不能只看到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收获,而应该肯定意识和能力,要对学生表现出的能力进行肯定与认可。基于此,学生才能在与教师的互动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与重视,才能在日后的交流中变得更加主动,同时有意识的发扬自己的优点,使其成为个人独特的能力。
作者:黄春霞 单位: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
看过“ 高中数学互动教学研究论文”的还看了:
篇11:高中数学互动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教师向学生的讲解是学生理解知识、接受知识的一个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学生向教师提问能够使教师更加清楚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便于安排教学.所谓的互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各种协同、合作、交流与沟通.
关键词:高中数学;互动教学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基.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和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对数学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应该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而学生也应该转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下面主要阐述高中数学互动教学策略,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高中数学互动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互动本身就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教师向学生的讲解是学生理解知识、接受知识的一个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学生向教师提问能够使教师更加清楚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便于安排教学.所谓的互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各种协同、合作、交流与沟通.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为主,忽略了学生这个课堂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互动,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发挥,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尤其是在高中,如果学生在知识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就可能导致学生心理上出现问题,最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严重影响.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互动教学,能够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的疑问得到及时解决.同时,教师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之后,能够使师生融为一体,也能够使“教”与“学”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高中数学互动教学策略
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策略.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实际上,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促进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体现出公平、平等和真挚等情感.这样,能够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有效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加愿意向教师倾诉,从而使教师充分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情感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一个重要纽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发挥这个纽带的作用,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高中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策略.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往往觉得数学十分枯燥和抽象,而且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往往放在一些知识点上,没有先对这些知识点加以引入就直接进行讲解,使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利用情境教学.情境教学也是互动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对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融入到一定的背景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来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这样,学生对于那些抽象的数学知识点就容易理解.将高中数学知识点融入到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并且更加积极主动地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教师也可以利用教学情境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在一定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这样,有利于学生构建起自己的知识框架,也使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3.以数学建模为突破口,进行互动教学设计.要使教师与学生更好地进行互动,就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因为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的主人,所以应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加人性化.教师可以以数学建模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许多高中的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着对应的数学模型,而且这些数学模型往往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经常见到的,所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找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切入点,然后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之中,并且建立起与之对应的数学模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同时,在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可以进行良好的交流和沟通,最后将学生参与设计的数学模型再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互动教学的方式.
三、高中数学互动教学方法探讨
1.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有着很大的限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习惯只有唯一固定解答方式的模式,在对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时,往往只要找到一种方法或者一个正确的解答就不会再继续深入研究.这样,限制了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这些数学问题,可能不止一种解答方法,甚至不止一种正确答案.在提出问题之后,让学生进行深入探讨,能够使课堂互动得到有效增强,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在讲“集合”的概念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铅笔、橡皮擦、文具盒等都属于文具,那么大家还可以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的分类吗?然后让学生进行探讨,并且让学生试着将自己周围的事物进行分类.在学生完成这项工作后,教师再继续让学生思考他们进行分类的依据,然后向学生引入集合概念,并且告诉学生,他们之前所做的分类,实际上构成了一些简单的集合.这样,能够使学生对于集合的认识更加深刻.
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促进互动教学.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既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能够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就是先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在每一个学习小组内部,学生的分配都应该均衡.通过分组,能够让组内积极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同时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也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讲“基本初等函数”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然后两个组负责对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进行探讨,两个小组对对数函数进行探讨,剩下的两个小组对幂函数进行探讨,教师可以分别对每一个小组进行指导.这样,能够减轻教师的负担,也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每一个小组完成自己的任务后,要积极地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使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能够对每一种初等函数加以掌握.在教师进行指导、学生小组之间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互动教学得到落实.
3.充分利用数学建模.在高中数学互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学建模的作用.数学建模对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在进行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也可以更好地进行交流,从而使互动教学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在进行数学建模时,一定要以课本知识内容作为基础,然后将其拓展到现实生活中,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与之对应的数学模型,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更加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在讲“函数的应用”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数学建模的作用.因为数学中的许多函数在现实生活中都是有着与之对应的模型的,而教师在对这些函数进行讲解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建立起与之相对应的模型.比如说,最简单的一次函数的模型,可以是电费与用电量的模型,也可以是商品总价与商品数量的模型.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经常遇到的,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一次函数的理解.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列举一些这样的一次函数模型,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四、高中数学互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建立适当的评价体系.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往往都是以成绩作为唯一的评定标准,而要更好地进行互动教学,除了要对成绩引起重视之外,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还应该参照一些其他因素.比如说,可以依据学生的差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然后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既可以鼓励成绩较为落后的学生,使他们对学习充满兴趣,又可以对优秀的学生进行激励,防止他们产生浮躁的心理,从而有利于班级整体水平的提高.除了对于学生的评价之外,还应该增加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这是一个重要的互动过程.通过学生的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加以改善,这有利于互动教学的开展.
2.适当培养学生的竞争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虽然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也容易使学生养成依赖心理,过分地依赖于同学或者老师,所以在进行互动教学时还应当注重对于学生竞争力的培养,使学生有竞争意识,从而避免学生过于依赖老师或同学.总之,高中数学互动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一个结果.它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有非常大的帮助,所以应该对这种教学方式加以推广,使更多的学生受益.同时,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这种教学方式,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成长和学习特征.
作者:姚微微 单位:合肥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周伟林.高中数学互动交流教学模式探究,延边教育学院学报,(6).
王东刚.基于导学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3).
篇12: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研究论文
一、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这门学科虽然是一门对逻辑性思维具有较高要求的一门学科,但是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还应该积极地根据教学的不同内容和知识特点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和实现有效教学这一目标.所谓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具体而言就是要根据函数和三角函数这一类的知识点采取数形结合、讲练结合的方式来开展教学;要根据立体几何的立体空间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立体图形的方式开展教学;要根据集合、命题、概率等内容采取透析概念、侧重语言文字转化为数学语言的方式来开展教学;等等.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各种各样的方式,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找出不同的思考方式,从而更好地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有效地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集合”时,教师要注意加强对集合、元素、子集、集合的特征等概念的学习,加强学生对集合的基本运算(交集、补集、并集)的概念区分.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对集合内元素的互异性这一具体运用以及具体的教学例子的讲解,帮助学生获得提升和发展.通过这样一种细化不同知识点的方式,将有效地提升学生对集合内各个概念的理解,也将更好地提升整个教学的效率,从而实现高中数学有效教学.
二、注重教学的启发性
高中数学这门学科因为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所以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重要的契机.所以,在整个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还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注重教学的启发性,从而更好地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创新行思维和经纬网式的综合性思维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通过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题目和内容来锻炼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去探究有关的知识点和激励学生去思考,激发学生的潜力。这样一改,学生能够在第一眼就发现这个题目解答的最便捷方法就是属性结合,可以将已知内容看做一个圆,而需要求解的内容则是一条直线.然后就是求解该直线与圆之间相交的范围.随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切入到之前的题目中,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启发了学生思考.
作者:陈督武 单位:浙江乐清市白象中学
看过“ 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研究论文”的还看了:
篇1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培养学生养成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如果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可以使学生养成核心素养。通过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养成的意义进行分析,探寻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效措施,从而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中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我国的高中教育也逐步从应试教育向着素质教育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变成了目前高中教育的重要工作。核心素养的养成可以帮助学生全方面地提升自我素质,达到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相较于大学数学课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在于讲授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的结合过程,重视书本上的知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应该致力于建设高效的数学课堂,发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体验感受,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从提出问题、独立解决、自我总结等方面提升课堂效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
1.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
高中阶段数学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拥有优秀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学习品质,从而有效地满足当代社会对数学人才的要求,逐步提升自己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同时优秀的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也代表着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综合能力,评估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特点包含综合性、持久性和阶段性等,从多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提高。综合性是指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态度、核心能力、数学思考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不仅仅是单一地考察学生在某一方面的能力。持久性是指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广泛地使用已学的数学方法和掌握的数学思维思考问题,通过长期的实践和学习形成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持久性也是学生的坚持能力的考察,如果学生只是单一地在学校生活中使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在校园之外的活动中摒弃了数学思维的话,他的数学学习能力就很难得到提高,最终无法适应高中数学学习的步伐,难以养成优秀的高中数学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阶段性表现在学生所拥有的核心素养是逐步养成的,其处于不同的阶段或水平时,所具备的核心素养是不同的。高一的学生所拥有的核心素养可能只是单一地解决数学问题,但高三的学生所拥有的核心素养不仅要可以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同时还需要通过自我的独立思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此时学生的核心素养相较于高一时已经发生了质的提升,更加符合社会对数学学习的要求。基于这三个特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需要借助于数学知识和技能来解决所遇到的数学问题,最终养成良好的数学品质和科学的学习态度,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2.养成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是当代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对高中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学生养成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可以有效地实现其自身的全面发展,数学学习的能力得到提升,适应飞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工作竞争。培养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快我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步伐。另外,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是大学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如果学生在高中时没有养成优秀的数学核心素养,对于难度上升一个档次的大学数学,往往会表现出手足无措,无法适应大学数学学习的步伐,进而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悲观情绪,丧失了大学学习的动力,进而阻碍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步伐,影响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产生一系列恶劣的后果。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老师应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教学过程中,主动掌握充足的数学知识。由于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一直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老师主讲,学生主听,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没有自主思考的过程,使数学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变得枯燥无味,降低老师的授课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效率。因而老师应该主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不断创新数学教学的手段,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创新实力,引导其进行独立思考
基于目前课改的背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养成核心素养为最终目的,提升学生独立思考、不断创新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做好带头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单一地介绍课本中地理论知识,将自己认为的重点和难点向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只需要做好笔记就可以了,但学生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伴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创新型人才、自主独立型人才已经成为各个单位和企业抢夺的目标,只会考试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而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他们进行独立的思考,可以使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占据更大的优势。老师可以选择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课上随机提问学生,询问他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寻找知道答案的学生进行解答,最后老师进行必要的补充,这样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得到提升,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3.督促学生总结不足,及时地反思自我
反思和总结对于数学学习的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只是不断地向前学习,没有反思之前的不足的话,就会发生基础建筑不牢靠,影响最终学习的效果。及时地进行反思和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发现自身的不足,准确地解决这些不足,从而使每一步前进都变得更加牢固。如果学生只是单一地接受老师总结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话,就是对老师发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接受,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没有的有效的发掘。因而老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进行反思和总结的机会,并且可以进行不定期的抽查,考核学生在自我反思和总结方面的表现,同时也可以将这一部分的考核归结到期末考核中去,从而引起学生对自我反思和总结的重视,帮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结语
身处于课改的背景下,也身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的前提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给予充足的重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养成自我反思和总结的好习惯,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变化中的社会环境,为将来的就业创造更大的优势。高中老师要尽好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切实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章建跃,程海奎.高中必修课程中概率的教材设计和教学思考———兼谈“数学核心素养如何落地”[J].课程教材,2017.
[2]史宁中,林玉慈,陶剑,等.关于高中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核心素养———史宁中教授访谈之七[J].课程教材,2017.
篇14: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论文
一、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创新能力
(一)联系生活,加强数学知识的应用与拓展
应用到线性规划的知识,通过与生活中常见的利润最大化联系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变成立意新颖的探索型应用题。这样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数学教师应该多方面、多角度地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思维的切入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优秀的创新品质。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一支粉笔和一张讲台,其教学形式都是学生听老师讲,数学操作活动难以进行。数学活动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过程主要是:1、提出问题;2、动手做实验;3、解释讨论;4、观察记录;5得到结论,然后最后表达陈述。数学活动可以起到师生交往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能,另一个方面要促进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相应的合作学习。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也是数学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有效的数学教学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的已有的知识背景进行出现,向他们提供更多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真正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此外,教师讲完例题的以后布置学生完成练习,是我们在学习生活经常采用的方式。这样往往使到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真正的显现。如果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教学就会显得索然无味。数学教师每节课周而复始地进行学习,学生就会感觉到非常疲劳,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以,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听得有趣,练得高兴,创新想法自然而然就涌现。同时,各小组在完成任务后,派代表把结果写到黑板上去,看哪一个组学习的速度快,这样课堂就会有趣得多,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大大得到提高。成绩优异的学生,还可以当小老师,这样的课堂自然有趣一些,学生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在苏版高中教学课本空间几何体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建房子的形式,讲解课本的几何的立体形状,然后结合美术的空间结构图,让学生明白几何体的形状,更好地发挥创造性思维。
(三)巧用数学趣题引入课堂
当前使用的苏版高中教材当中,我们不难发现,为了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新课程,几乎每一节新的知识点都会引入新的材料,学生在预习中已经基本有所了解,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再进行引用,学生就会更加容易接受,比如老师在讲到组合的时候,课本可以引入的思考题是:“在a,b,c,d,e六个字母多中选两个字母,可以有多少种选法?”于是老师可以针对这个问题采用趣味性:“3个商人和他们的3个仆人,一起过河,如果只有一条船,而且还需要自己划,船一次只能载2个人,如果3个仆人说好了,假如他们的人数比商人多,那么就会杀商人然后劫财,那么商人需要怎么分配过河的方案才能真正安全过河?”因此,学生的兴趣会高涨起来,通过思考形成创新思维,即使短时间学生无法一下子给出正确的答案,但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问题的引出,不仅可以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能够得到很快提高,数学教学课堂也会变得更加生动,活跃了课堂,而且能够引起学生学习方面的兴趣,真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其创新思维。
二、结论
当前,在我国数学领域上能够取得巨大成绩凤毛麟角。广大中学数学课堂上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和对数学学习兴致也不如人意。高中数学教学也相对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因此,我们必须对教育方式进行全面的改革,着重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把开发创新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指标,努力为我国教育事业作贡献。(本文来自于《科学中国人》杂志。《科学中国人》杂志简介详见.)
篇15: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论文
一、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1.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定义
探究式教学法,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学习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可见,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2.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具体内容
由于数学这一学科的特殊性,探究式教学适合数学任何一层次的教学内容。探究式教学方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深入理解教学知识,从而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方式除了要教数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关注数学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包括分析问题、推理和演算题目等一系列过程。这不但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原则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很实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但是也有一定的原则,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其特有的作用。首先,开放思维原则。这是探究式教学最主要的原则,它必须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其次,激发学生原则。探究式教学中,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来设置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次,合作性原则。为了使学生能同时听取更多人的想法,让学生相互学习和提高,探究式教学更加注重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
4.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探究式教学由于其自身的优势而具有很重大的意义。首先,探究式教学有利于体现教师的主导性教学和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能更好地实现传统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发挥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现和谐、合作教学。其次,探究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学生通过合作研究,可以实现优势的互补,吸取不同的思想和意见,学生在一起解决问题,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中的快乐。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的分析
1.创设情境
探究式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这样不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而且也能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主导性。当然,最好的情境是贴近生活和实际,所以要求老师能用科学的方法和最直接的场景来创设情境。
2.提出问题
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就是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质量也是决定探究式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这样就要求探究式问题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问题不能随便提出,一定要根据教学要求提出,老师一定要注意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来探究,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兴趣等。
3.发散探究
探究式研究的核心载体和必要手段就是发散探究。发散探究要求在问题的指引下,学生利用发散思维,再加上老师一定的指导,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找出解决所提出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合作和学生间的合作显得十分重要,同时也能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科学合理地选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选题科学合理显得很重要,这是保证学生专注学习很重要的因素。当然,在实际教学当中,很多教师准备的探究式问题就缺乏合理性,从而出现了很多很多缺点,主要是论证不够,所提问题缺少探究性,并且所提的问题很随意,最后导致提出的问题偏离了探究式教学。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先提供对探究式教学的定义、内涵和原则的认识,才能设计和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问题。
2.要重视教学目标的作用
探究式教学不再是传统的以分析教学目的而开始,而是从创设情境开始的,探究式教学的全过程都会围绕“提出的问题”这一中心而展开。但是我们还应该注重教学目标这个重要的因素,为了实现探究式教学的目标,教师应该选择目前所学的知识作为探究的主要问题,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解题过程等。然后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展开探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探究式教学的目的。
3.要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探究式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师的指导作用,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学生为主体而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是问题加工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组织和指导的作用,但是教师对于情境的创设和问题的提出起到的促进和帮助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充分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绝不能忘记教师的职责,即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4.要重视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是解决问题
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关键问题是解决问题,前面已讨论了所提问题的重要性,因此,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就是解决问题,这是很显而易见的。我们都知道,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过程都是学习、研究和应用的过程。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解题和培养数学思维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这样说,解题和数学的概念和定理是同等的重要。四、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案例分析高中数学学习数学归纳法时,数学归纳法在于第一步证明初始值在表达式中是成立的,然后证明下一个值也证明第n+1个值也成立即可,或许引用多米诺效应更容易理解。为了引导学生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导入。教师可以播放多米诺牌的录像,并提出问题:你认为一个牌链能够被成功推倒,前提是什么?再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再将数学归纳法的步骤进行逐一的导出,这时学生会对本节的知识更加期待,于是更加认真学习。
总之,高中数学必须考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综合因素进行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达到充分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优势的目的。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这一教学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这更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实施探究式教学对于提高我国高中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16: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论文
一、自主学习的培养
新课改之前,老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种课堂教学方法并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创造,学生只是学会了知识,而不是掌握了怎样去学。通过新课改,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主动去探究学习方法,先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再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拿三角函数为例,可以让学生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引导学生推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老师在教学前,可以让学生先做预习,有问题可以请教老师,然后上台做小老师进行讲课,其他的学生可以对小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最后老师进行正确指导,这样可以烘托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问的积极性。
二、由抽象到具象的转变
由于过去的社会发展缓慢,高中课堂上的教学手段也得不到提升。新课改下的课堂就不同了,黑板变成了多媒体和电脑,软件成了教学的主要辅导工具。由于数学概念抽象的特点,学生并不能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像课本上的几何图形,学生的脑海中无法想象几何是为何物,因为书上的几何都是平面的,在现实学生的思维中并不能详细理解立体这个概念,但是通过3D几何画板以及3D几何软件等科技手段,学生可以亲眼体会几何的奇妙世界,这种抽象变为具象的方法非常值得借鉴,数学抽象的概念是学生最困惑的地方,有了这种抽象变具象的方法,学生再也不用担心无法理解数学中的抽象概念了。
三、小组合作学习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般是老师在讲台上处于主动状态,学生在讲台下处于被动状态,而老师也不会关注到全部的同学,也不能确保当前课全部学生都学习到老师讲授的数学知识,无法确保课堂授课的效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讲台下进行分组,以2-4人的分组形式,并设置小组长、记录员、报告员等职务,让小组长提出小组探讨步骤和方法,并指定探讨目标,记录员将小组探讨中纠结的问题做好记录,最后由报告员做总结汇报。课前小组可以进行小组预习,课下小组进行课下复习,通过这种协作学习的方式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概率这一概念,让各小组做概率实验,各小组可以做抛硬币实验,抛硬币20次,记录正反面的次数,最后计算概率,这种互动实验的方法可以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学习能力的锻炼
老师可以在黑板上每天列一道数学难题,学生在课下可以互相讨论解题,从网上以及图书馆中找寻相关资料,课上学生根据课下查找的资料进行答题,周而复始持续每天一题,这样一来,学生脑海中的数学题目就越积越多,产生了丰富的数学题库。学生潜意识中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只要得到良好的挖掘,就可以发挥高中学生无限的精力和思维能力。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数学题型,如果不做好记录和整理,很快会在学生的脑海中淡化。所以就要求学生对老师讲解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归纳总结,可以将学习中遇到的定义、公式以及难题进行整理归纳,方便课下复习。还可以将做题中的错题进行整理,课下复习的时候再加以巩固,加深印象,防止再次做错。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也被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可以吸引同学的注意力,也方便老师的授课,但是过多的媒体信息容易产生混乱。这就需要建设一个专题单元,把需要的信息资料放在一个单元里,清晰明了,使用方便。除了锻炼学生的自主性,老师也要和学生多多互动,可以组织学生之间开展数学辩论会,由老师做主持,让学生辩论如何展开更好的学习,探究数学的学习方法,倾听学生的内心,通过因材施教,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五、结语
数学是高中很重要的一门学科,在教育中占很大的比重。因为数学抽象的概念非常多,学好数学不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在新课改形势下,只要找好学习方法,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数学学习成绩。(本文来自于《高考》杂志。《高考》杂志简介详见.)
篇17:高中数学隐性分层教学研究论文
高中数学隐性分层教学研究论文
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隐性分层教学□四川资阳市雁江区第一中学张福明摘要:随着教育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展开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开展隐性分层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隐性分层教学
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各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使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就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每个学生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别在小组讨论、授课过程、作业布置等方面进行分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下面就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隐性分层教学谈点体会.
一、在备课时分层
备课是开展教学的基础工作.在备课时,教师要将学生学习基础和能力的差异分为三个层次,使每个学生学习内容符合自身的实际水平.这样,教学中教师可以及时了解优等生、中等生和后等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明确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引导优等生学习,激发中等生和后进生对数学的兴趣.例如,对“指数函数”备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和后等生,然后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备课,中等生的学习目标是掌握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图象,能够证明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后进生的学习目标是掌握函数的基础知识;优等生的学习目标是对指数函数的变式内容进行了解.
二、在教学过程中分层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隐性分层式教学是每个教师所关注的问题.在教学中,对中等生的教学主要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对后进生要适当降低难度,而对于优等生就需要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在课堂提问环节中,让优等生回答思维难度较高的问题,中等生回答难度适中的问题,后进生回答简单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讲“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导数知识,并利用导数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教师可以给出如下题目:制作一个圆锥型漏斗,其中母线长为30cm,要使其体积最大,则其高应为多少厘米?在学生解这道题时,教师先让学生掌握函数导数,然后进行提问,主要让学生描述函数求导的过程.比如,求导y=2x2+4ex.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函数求导的过程.对中等生提问:在这道题中怎么引入函数,设置哪个未知数比较有利于函数的建立;对于优等生,就需要让学生详细描述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讲解,使教学效果从整体上得到提高.
三、在小组讨论中分层
小组讨论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由于学生的各个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要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的数学知识得到提高.在小组讨论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不同的讨论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展示自身的优势.教师要设置平等、民主的教学方案.在小组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互帮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能提高自身的数学水平.在学生完成小组任务后,教师要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并对学生的错误及时进行纠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四、在布置作业时分层
布置作业也能体现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与学习能力进行作业的布置,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训练的目的.教师要注意练习题的难易程度,对后进生布置较为简单的题目,中等生以完成基础知识为主,优等生以培养思维为主.例如,在讲“圆锥曲线”后,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对于后进生,主要对椭圆、双曲线以及抛物线的基本公式进行练习,能够识别这三种圆锥曲线的各种变形;对于中等生,主要要对圆锥曲线的基础知识进行训练,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够解答圆锥曲线和直线的结合题型;对于优等生,主要练习关于圆锥曲线的综合题型.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隐性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备课时分层,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分层,使学生全面掌握数学知识;在小组讨论中分层,提高学生自身的数学水平;在布置作业时分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袁红红.浅谈在高中数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8.
杨仲银.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才智,2011,26.
篇18: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研究的论文
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研究的论文
摘要:信息化教学是当前数字化时代兴起的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对于以往的传统教学形成了强烈的冲击,那么,到底还要不要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呢,信息化教学和传统教学在当今社会发展形式下又应当如何应用呢,以下内容和同仁一起讨论。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传统教学
一、信息化教学
(一)信息化教学的定义
所谓信息化教学,指的就是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现代的思想来为学生提供知识的一种新兴教育方式,顾名思义,信息化教学的关键在于信息,要求教师对于信息的利用达到最大化水平。信息化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往的关键在于,重点强调情境的创设,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创设教师所需要的特殊或特定的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通过信息化情境的创设来将知识通过探究、协商、合作和解决的多重手段来传递知识,并与学生共同讨论如何更好的理解知识、消化知识。
(二)信息化教学的手段
1.“三通两平台”:即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共享的范围涉及“校校-班班-人人”。2.“名师优课”:鼓励全国有能力的名师进行以“晒课”为形式的资源共享。[1]3.“微课”:顾名思义,微课即在微视频的基础上,制作8分钟左右的优质学习资源。[2]4.“翻转课堂”:即颠覆传统教学方式,将知识的传授放在课前环节,课堂上不再是传统的教授与听讲,而是就知识本身进行一定的实践与讨论。[3]5.“电子书包”:电子书包也可以理解为将相关学习资源放入某个系统平台,转换成信息化的聚合器,学生通过自己个体的具体需要来从中选取相关资源来进行学习。[4]6.“创客教育”:创客教育旨在将学生转变为教育的创造者。让学生通过“做”来实践“学”,并能从中体验出创新和创造的意义。[5]7.“慕课变革”:针对目前慕课的发展现状,进行更深层面的改革,例如更为优化的设计,更为积极的教法与学法,更规则的学习认证。[6]8.“增强现实,丰富交互式学习新体验”:在个别科目或授课内容中加入AR技术及AR环境的切身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共鸣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7]9.“学习分析”: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大数据来分析学习者的个人习惯、学习偏好、成绩分析以及教学推荐等,并以此来选取具有精准针对性的学习路径。[8]
(三)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1.信息化教学对教师的意义:信息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教师的工作强度,丰富了教师的授课方式,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拓宽了教师的知识面,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使得教师之间的交流更为通畅,最大化的提高了教师自我升值的可能。2.信息化教学对学生的意义:信息化教学拓宽了获取知识的渠道,更新了获取知识的环境,丰富了获取知识的手段,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快速成长,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以及辨别优劣知识的能力等。3.信息化教学对未来教育的意义:极大地创新了教育的环境,通过高新技术的手段,将教学工作从简单的传道论述上升到了借助多种环境、多种设备、多种方法来进行,颠覆了以往对于教学的传统看法,为教育以及教学注入了新生的活力。
二、传统教学
(一)传统教学的定义
传统教学的定义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传道、授业、解惑”,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辅助;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教师以讲为主,学生以听为主。
(二)传统教学的方法
1.教师讲授,学生恭听:这是传统教学方法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教育方式中沿用最久远的一种,这种方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讲”,通过教师的口耳相传,学生心领神会。2.教师提问,学生讨论:这种方式也是传统教学中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一般是教师给出学生一个题目,然后让学生们各抒己见,最后,再由教师进行品评。3.布置作业,课堂解答:第三种较为常见的传统教学手段是,教师通过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来进行解答,然后教师进行批阅及公布答案。
(三)传统教学的意义
1.传统教学对教师的意义:传统教学要求教师针对教学的内容要具备充分的准备,其次,传统教学要求教师对于教学科目知识的掌握要全面透彻,最后,传统教学对于教师教态有很严肃的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教师对于自身素质、涵养以及形态的高要求。2.传统教学对学生的意义: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主要是以听为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教师本身的素质、个人魅力等都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模仿。3.传统教学对未来教育的意义:传统教学主要是以“讲”为主,讲的主体是教师,要求教师尽全力“修炼”自身,针对未来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教育的进步。
三、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劣对比
(一)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1.内容丰富,机动灵活教师的教学内容更易跟进时代及发展趋势,教学方式也会根据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学生在信息化教学的催动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得到前所未有的调动。2.提高效率,扩充容量要求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精准的完成对既定知识的传递和引导,要求教学内容较于以往要有更宽泛的体现,要求教学方法较于以往要有更多样性的选择。3.形象直观,突出重点信息化教学的课堂上,知识的展现不再单一,而是既丰富又生动,突出展现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二)信息化教学的劣势
1.教师过分依赖信息化手段部分教师在授课时过分依赖使用PPT、视频或者AR等手段,而忽视了授课本身的含义;或者有的教师对于这些信息化教学手段并没有真正做到灵活运用,失去了信息化教学真正的意义。2.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情感互动信息化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信息化的材料上,教师本身退居次席,这其中有的教师在实施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游刃有余,而有的教师则捉襟见肘,疲于应付。3.教师教学才能的发挥受限部分学校对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要求归于片面,导致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教师教学体态、语言、肢体的锻炼和应用,因此教学效果也会出现偏差。
(三)传统教学的优势
1.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性作用教师可以积极的将自己想要传达给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思想,完整的传达给学生,这个传达的过程不会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明确感受学生学会与否,并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随时调整学习的进度。2.有利于系统传授学科知识教师可以按照自己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讲授,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现场反应来及时的修订讲授内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机动灵活的修改部分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就是能够让学生更系统的接受教师对于知识的传达。3.有利于师生相互交流教师与学生处于一种面对面交流的界面,通过双方的神态、表情和动作,双方都能够清楚的明白对方想要表达的内容,并且可以根据双方的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传统教学中经常会伴有讨论,讨论也是一种表达思想的方式,通过讨论可以使得双方的想法获得碰撞,同时激发新的灵感的诞生。4.传统教学的劣势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重规范、轻创新,以板书讲授为主,费时、费力、信息容量小,信息显示形式比较单调、呆板。传统教学的缺点包括:(1)教学手段相较于信息化教学来看过于单薄,针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使用时间有限,范围有限。(2)传统教学使得教师局限于自身或者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不能及时更新知识储备,与此同时,针对学生的教学工作也会逐渐的落后于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3)传统的教学由于以教师为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惯于通过教师来传达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学习惰性,对于学生拓宽知识面和眼界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结语
信息化教学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一定会得到大力的推广。信息化教学可以解放一定的人力、物力,使之投入到更有用的领域;信息化教学利用现代的教学工具和手段,彻底颠覆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传统教育的认识,同时也引发了新一轮的教育变革,信息化教育的推广,使得以往的以教师为主的教育地位变成了双方同时为主,教育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活动,而是变成了教师与学生双方都要努力构建的活动,教育不再是学生一个人在学习,而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努力、共同讨论、共同进步;信息化教学能够汇集了当前所有的教学资源,通过共享平台实现公平教育的实现,为我国平衡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传统教学更加强调教师对于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这些素质包括专业修养、专业技能、思想品德、体态语态等,对于学生来说,传统教学可以培养心性,培养品性等等,传统教学不同于信息化教学的最显著一点就在于,传统教学强调“思想”的传递,在传统教学中,人性化的因素一直贯穿其中,这些都不是信息化教学能够代替的,因此,不能说有了信息化教学就放弃传统教学,而是应当将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利用传统教学的优点,实现教育全方位的优化提升。这两种教学方式各有长短,传统教学传承千年,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很多教师都选择信息化教学,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显得与时俱进,课堂教学才能丰富多彩起来;教育部长陈宝生曾在一次讲话中提到“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教师在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同时不要忘记作为一个教师的本分,不是多媒体的操作者,而是一名真正的教师,教师所应具备的一切素质、优良品德以及教师所应该掌握的教育学理论及技法,不应该被抛弃。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是天花乱坠的展示信息化技能,也应与学生进行思想上、肢体上的交流,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要接受教育的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学习的知识、技能,还能获得学习的思想和精神。因此,不仅不能够摒弃传统教学,反而更应该加强教师传统教学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同时结合信息化教学的各种手段,只有如此,才可以真正回归教育的本质意义。
★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信息化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研究论文(精选18篇)】相关文章:
小学教学论文题目精选2023-05-21
高中生物教学与实践生活的融合论文2023-01-10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论文2023-01-01
教研室综合实践组教研工作计划2022-07-13
教学论文的题目2022-07-22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的论文2022-08-04
★幼儿园教学论文题目2023-09-11
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论文2022-05-24
如何演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新精彩2023-08-14
高中化学教学效率提升策略论文202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