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法 论文

时间:2023-04-23 07:55:41 其他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情景教学法 论文(合集18篇)由网友“我是你蝶”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过的情景教学法 论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情景教学法 论文

篇1:软件工程情景Seminar教学法研究论文

软件工程情景Seminar教学法研究论文

[摘要]为培养软件工程实用人才,提高软件工程课程授课效果,可以将传统理论讲授方式和情景Seminar教学方式相结合的形式用于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其中,情景Seminar教学方式是结合软件工程课程特点提出的,包括分组研讨、主题报告、答辩评审三个内容。情景Seminar教学方法的应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关键词]软件工程;Seminar教学法;情景教学

一、引言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内容涉及面广的综合性课程,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晦涩难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难以掌握。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软件产品开发的理论、方法、过程、工具及一些实践积累的原则、经验等,不仅涉及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知识,还融合数学、管理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具有内容丰富、关系复杂、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1]传统教学模式根据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将教学过程划分为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知识、巩固知识、布置作业。如采用传统讲授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很难体会到软件工程的工程化理念。同时,软件开发过程中,在进度、质量和成本的制约下,软件开发活动需要团队协作完成。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让学生体会到团队沟通协调的重要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本文将传统教学方法与Seminar教学法相结合,根据软件工程课程特点,提出了情景Seminar教学法,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Seminar教学法

Seminar可译作讨论会、研讨会,是在欧美大学课堂中流行的一种教学或学术交流方式。Seminar研讨式教学方法起源于德国洪堡大学,其让学生认领学习研讨任务,课前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总结、提炼撰写报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与教师共同就研究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讨论,从而加强对该问题的深入认识,提高学生深入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Seminar研讨式教学的核心是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的学习探索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日学日进”的教育目的。[2]-[4]Seminar教学法倡导在生长中获得个性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倡导在探究过程中理解知识和获取经验,以期获得课程教学的真正价值。[5]

三、Seminar教学法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应用

将软件工程课程中的教学方法总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传统的教师讲授部分,一是Seminar研讨式教学。前者针对软件工程课程的授课内容,包含软件工程基础知识、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运维等理论知识。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课学习的方式,通过传统教学模式将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Seminar研讨式教学模式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任务下发给学生们,让学生自己选择认领任务,课外通过上网、借阅查看各种任务相关阅读文献,探索问题解决方案,分析汇总形成课题报告,课堂上通过报告的讲解,开展与教师、学生间的深入讨论,从而内化传统课堂的授课知识,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掌握知识的内涵,学会知识的灵活运用。

(一)情景Seminar教学法

软件工程课程中情景Seminar教学法的组织形式如图1所示,根据课程需求将授课内容分为五个模块(软件工程基础知识模块、需求分析模块、软件概要设计模块、软件详细设计模块、编码和测试模块),每个模块都由传统授课方式+情景Seminar研讨方式组成,其中传统授课方式教授该模块理论知识,知识主要是单向流动的,由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知识;情景Seminar研讨方式实现知识的双向流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平等的研讨地位,更能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情景Seminar研讨方式包含三个环节:基于模块理论知识以及本模块需完成的阶段报告进行分组研讨,模块报告负责人撰写并讲解报告,答辩评审报告。图1中每个模块都是独立应用传统教学法+情景Seminar教学法的个体,五个模块之间同时又具有前后依赖,相互衔接的关系。

(二)软件工程教学中情景Seminar教学法的应用

在课程的首次授课中,讲授软件工程课程的地位及意义,同时让学生明确本课程将要采取的完整的授课形式:传统讲授形式+情景Seminar研讨式。情景Seminar教学法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实施步骤如下。

1.确定分组

根据软件工程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将学生分组,每组学生由5人组成(1名组长,4名组员)。每组学生在软件工程课程整个课程的学习中,可以从教师给出的课题库中选取课题题目,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定课题题目,由于每组课题要模拟软件在生命周期中的各阶段(省略编码阶段,测试阶段只进行基于需求的测试),故课题可称为模拟项目。

2.课题认领,任务分工

每组组内学生都有选择课题的权利,最终的课题需通过组内学生商议、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共同确定课题题目。组长有协同分工、平衡组员工作的责任。课题经小组成员一致认领后,组长要将课题的子任务分配给组员。每个模拟项目有5个子任务,分别需撰写项目策划方案、需求分析报告、软件概要设计报告、软件详细设计报告和软件测试计划。组长必须认领课题的项目策划方案,剩余的四个报告可由组员根据自己的专长、兴趣分别认领,报告的最终分配由组长协调完成。上交选定课题题目及各阶段报告撰写人名单,如无特殊情况,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分配给各组员的任务不得改变。

3.穿插授课

虽然课程中采用两种教学模式,但这两种教学模式不是孤立进行的。根据软件工程具体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计划,传统讲授形式和情景Seminar研讨方式是结合进行的,是相互影响、互为依赖的关系。软件工程知识按内容划分成几个模块,每个模块都以传统讲授形式和情景Seminar研讨方式独立进行。通过传递讲授形式将理论知识系统的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下查阅资料,将知识逐渐内化吸收,通过课堂的情景Semi-nar研讨方式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能更公平、轻松地沟通交流,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

4.小组研讨

小组成员选择课题题目时,需要组员共同讨论、研究确定最终模拟项目的内容。并且,在组长的协调下,组员认领选定模拟项目下的任务报告。小组内每个组员的任务报告,都需要小组分工合作,查阅资料,研讨、质疑、确定方案,这个过程锻炼了学生协同合作的能力,在研讨中主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撰写报告

组内成员根据自己认领的任务,经过组内研讨确定最终方案,独立撰写个人的任务报告。这个过程锻炼了学生阅读文献能力、文字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也为其以后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6.走上讲台

为了增强学生表达能力,应该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大胆、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方案设计,每个组的组员都有机会把自己负责的任务报告通过讲授的形式,让其他学生与教师对自己的报告有一定的了解。

7.答辩环节

答辩环节是评审报告的关键环节,学生登台讲解自己的报告时,其他组成员和教师为评审组成员,可针对学生的报告,提出自己的质疑,不合理、不正确、有歧义的地方都应该被指出。答辩环节不仅是对主讲报告的学生表达能力的锻炼,对报告内容的审查,更能激发其他组员学习的兴趣,使其主动找出主讲学生的报告中的问题,深入对问题的理解及相关知识的内化。

四、结束语

情景Seminar教学法是一种结合软件工程课程特色的Seminar教学法,将Seminar教学法有效地融入软件工程课程的不同模块中,与传统讲授方式相结合,同时又不限于研讨,增加了软件工程的阶段情景特色,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真正做到师生的互动交流,通过良好的双向沟通以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孟繁锋.结合模拟项目组的软件工程教学[J].计算机教育,(22):54-56

[2]佟玉军等.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33):49-54.

[3]陈荣群等.教育信息化环境下Seminar教学方法得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325):114-118.

[4]周美林等.近三年我国Seminar教学研究文献综述[J].教育与教学研究,(11):12-15.

[5]张跃忠.论Seminar教学范式的现代价值[J].教育与现代化,(2):24-29.

篇2:情景教学法中小学数学论文

1前言

传统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更多是从传授的角度上进行教学,老师在课堂上讲述数学知识,学生在课堂下聆听记录,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已经难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就难以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而生活情景教学法则能够将单一的传授教学模式升级成互动教学模式,通过将数学知识转化成和小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让数学教学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小学数学运用生活情境法教学的重要作用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灵活的运用生活情景法,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我主动的探究精神,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情境教学法主要是将抽象的数学内容转化成学生更容易理解的和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直观内容,然后经过老师的启发和教学过程的互动,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走神、小动作”等一系列问题,从而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第二,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数学知识不仅仅是数字方面的学问,同时也和我国的生活密切相关,而这一点通过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就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一点,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有效提升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第三,有助于学生感悟数学的魅力。数学知识实际上就是取自于生活,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就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从而让他们获得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

3生活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具体运用

3.1从生活中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生活中总结数学知识,并将其在课堂上进行情境创造,这样就能够让小学生在课堂上提升对所学知识的熟知度,然后通过层层诱导,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实际上能够解决我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通过将实际的教学内容和生活内容进行有效结合,从而达到提升数学教学趣味性的目的。比如在《统计》这个教学内容,老师就可以通过模拟一个或者几个学生到街上购买东西的生活情境。首先老师在桌子上放置不同的水果,然后有小学生负责卖水果,另外几个学生负责购买水果。其中买水果的学生要统计自己需要买的水果种类及数量以及价格,从而需要携带多少钱。而卖水果则需要统计自己销售的水果数量和获得的收入。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情境教学,就能够让学生初步领略到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2从生活中升华情境激发学生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不仅要教学小学生必要的数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加强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因此老师在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时,就需要通过升华生活内容,创造一些高于生活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比如在进行加法运算教学中,其中针对“29+39”的运算,按照常规的加法原则,此时学生的运算速度会比较慢,因为29+39又可以等于29+40-1,但是这种-1的出现显然不具有明确的意义,对此就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模拟一个生活情景剧,让学生体验一下付整找零的生活情境,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明白这种算式修正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让这种抽象化的算式变得直观化,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的拓展能力。

3.3回归生活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因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让数学知识能够指导学生的生活就显得极为重要,这也是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的关键手段。所以老师在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时,就需要有目的的回归生活,让数学知识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在教学《升和毫升》这个计量单位的学习时,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两个大小不一的杯子,分别是毫升杯和升杯,这种通过非常直观的方式就能够让学生明白毫升和升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从而充分理解升和毫升这两个计量单位的重要内涵,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灵活运用生活情景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充分领悟数学知识对我们生活的重要影响和价值。而且通过生活情景教学法的运用,也能够彻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将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探究精神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篇3:情景教学法中小学数学论文

1.情景教学法的特点

1.1寓教于乐

情景教学法很多都是通过游戏、生活情景等形式进行展现,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积极性高。教师通过将要传授的知识放在游戏中,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就学到了教师要重点讲授的知识。寓教于乐是情景教学法最重要的特点,通过玩的方式进行学习,将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学生很容易接受。

1.2形象逼真

情景教学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形象逼真。教师在设计情景之前对学生都有很好的调查了解,对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也有明确的认识,然后教师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出发引入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契合的情景,引起学生心理共鸣。学生在形象逼真的环境中更愿意发挥主动性与积极性,学习效果较好。

1.3情感真切

情景教学的直接目标就是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景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容易的学习和理解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情景教学法多通过营造熟悉的情景或者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营造多彩、有趣的环境触动学生原有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的进入学习的状态。

2.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引用学生生活实例

情景教学法与小学数学的结合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首先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小学数学教师要与时俱进,摒弃应试教育的简单填鸭式数学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短时间内强迫学生接受大量抽象数学知识,学生对于学到的知识只会做题不会应用,灵活性差。情景教学法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坚持新课标的以人为本教学宗旨,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明确教学目标。其次,数学教师应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理解讲授的知识。数学教师以人为本,采用体验式教学,创设生活情景,从实际出现,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然后根据应用实例为切入点,传授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技能,扩大数学知识应用范围。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挖掘学生自身潜能,同时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口算的“凑十法”为例进行解释。小学数学口算经常用到凑十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常常忘记,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教授低年级学生9+4问题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准备两个果篮,一个里面放9个桃子,另外一个放4个苹果。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做才能一眼看出两个篮子里桃子的总数。数学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大家想办法,总有一组会提出:将放有4个桃子篮子里的1个桃子放到有9个桃子的篮子,此时两个篮子的桃子数量分别为10个与3个,所以总共有13个。此时数学教师可以表扬一下这名同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学会了“凑十法”,可谓一举多得。

2.2适当加入游戏,增加课堂趣味性

小学数学情景教学要多加入游戏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数学传统教学一般以老师为中心,教师作为整个课堂的核心人物主导整个课程的进程安排和教学方式安排,存在很强的格式化性,只要按照传统格式就能上课,应试性很强,教学效果差。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可以将学生的天性“玩”考虑到教学中来。小学生年龄较小,天性爱玩,所以如果能将数学学习放到玩中进行,符合小学生的需要,真正实现学习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结合。比如,在教学生认识、掌握数字时可以将报数游戏引入其中。小学生识数是最基础的知识,只有能正确识数才能学好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师组织大家玩报数游戏,教师首先说一个10以内数字比如数字2,然后要求学生按照学号顺序以此说出2的倍数,说错的学生采取小惩罚比如在讲台唱歌、跳舞。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参与数学教学过程,在游戏中学习,寓教于乐。

2.3创造多元化的学习情景

数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注重多元化与实践性。比如高年级学生数学教材中出现土地宽、长、面积、亩等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加真切的理解这些概念,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土地丈量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让他们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然后逐渐在生活中养成以数学眼光看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并且能够将一些简单问题数学化。

2.4挖掘数学魅力,吸引学生学习

课堂上教师为了吸引学生学习,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可以提前对将要讲授的课程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深层挖掘数学魅力所在,在课堂上通过适当形式表现出来以吸引学生眼球。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多做很多工作,真正遵循新课标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宗旨,努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比如,在讲解圆的面积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纸上画圆并将其16等分,将16个近似等腰三角形进行拼凑可以出现一个长方形,此时圆的面积变得很容易取得。这就需要教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自己先发现数学的奥妙,再用以吸引学生。

3.结语

数学无处不在,这为小学数学教学与情景教学的结合提供了可能。本文通过对情景教学法的概念、特点进行概述,简单了解了情景教学法的基本含义,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小学数学与情景教学法的结合使用,发现了其中的一些规律和特点,并且也为小学数学教师使用情景教学法提供了一些意见与建议,希望能为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篇4:初中语文中如何有效应用情景教学法论文

初中语文中如何有效应用情景教学法论文

在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以达到好的教学成效, 是当前广大初中语文教师都在讨论的问题。 所谓“情景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 通过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和资源, 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情景,从而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确保课堂教学模式满足新时期的教育标准,积极引进情景教学法,构建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课堂模式,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重要性概述

学生只有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产生求知欲望才能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兴趣, 才能产生追寻知识的想法, 才能积极地去探索学习中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这一系列活动的产生与其所在的内在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构建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的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求知欲望的前提与基础, 而教学环境一旦脱离学生发展需要势必对学生的发展造成阻碍影响。 可见,从教学情景的创设入手, 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情景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鉴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 应转变传统的 “填鸭式”教学模式,应用情景教学法,为学生创设形象具体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想学、乐学”的想法,进而调动自身学习积极性。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情景教学法

(一)以境设疑,激发兴趣

如果一个人对所学内容感兴趣, 就会孜孜不倦、乐在其中,并逐渐喜欢所教科目的教师和科目内容。 所以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时,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善于提问,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具有真实感的问题情境中, 从而激发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产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立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 用问题点燃他们探究语文的热情, 吸引他们参与到学习中来的积极性。 在具体应用方面,教师可以针对初中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 引入生动有趣的故事、谜语、生活典故等内容进行情境设问,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境启迪,提高效率

从教育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 语文教育的过程实质就是感受文章情感信息, 形成自身情感的一个交流过程。 初中生由于受到生活阅历、情感信息等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影响,他们对文章所包含的情感往往无法深入体会,即使能对文章引发共鸣,也能获得情感体验,更别说进一步表达文章作品的情感。 这个时候,需要教师去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而在语文教学中启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方式之一就是创设情境。

如讲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时,开课前教师可以先花十分钟的时间跟学生谈谈他们自己对平常生活中求知态度、兴趣培养、错误认识、为人处世等问题,再顺势引出每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都不一样,但始终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深刻道理,学生易于接受并从生活实际中思考问题,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深受启发。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教师创设的生活情景中,结合实际生活内容,加深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内容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情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以境阅情,增强能力

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 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需要形象的辅助, 教师要懂得挖掘教材内容中所特有的形象, 为学生创设接近真实的情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引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情感共鸣, 进而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例如,在学习李后主的《虞美人》一词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歌曲《虞美人》,通过歌曲的播放,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对诗词《虞美人》产生情感共鸣,当学生对诗词产生共鸣后,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深入感悟诗词作品。 这样一来,就可以取得比实际教学更好的教学成效, 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在无形之中得到增强。

(四)以境促学,升华情感

初中语文教师在应用情景教学法的过程中,要综合地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包括教学工具、教学语言和教学画面等等方式的设定,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 而在此过程中, 教师的情感引导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其中教师的情感引导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语言表达,教师可以运用优美的语言,生动地再现教学内容, 描绘出文章作品中所包含的意境,从而把他们带入美好的境界,给学生带来心灵艺术上美的感受的同时, 还能把语文教学“情感化”,点燃学生对语文的情感火花, 使学生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感受语文所蕴含的情感,从而爱上语文学科。

三、结语

就我国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其存在的课堂教学模式明显表现出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通过反思, 要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积极引进“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活 ”起来 ,“动 ”起来 ,进而达到让学生快乐轻松学习语文的教学目的, 促进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常清福。试论情景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12)。

[2]汪家胜。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89)。

[3]曾旭望。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13)。

篇5:教学法论文

试论教育为何就是教育

摘要:当今社会,教育究竟是什么以及该如何定义这一问题已引起人们广泛思考,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关涉当代教育的成败,结合当前教育痼疾,从教育的构成要素以及教育的根源、教育的本质出发探析得知教育就是教育。

关键词:教育;教师;学生

教育究竟是什么?它该如何定义?这个问题引发人们思考的同时,我们不由得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每个人对这个问题都有发言权。为父母,他们对孩子的教育细微到一针一线,可谓“润物细无声”;为教师,他们对学生的教育渗透到一问一答,可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学者,他们对教育的定义更是追根溯源,颇有“树一宗,学百家,求创新”之风范……但教育究竟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是否真如数学题一样需要一个标准答案来一锤定音,告诉世人“……才是教育”,笔者认为不然,正如列宁曾说:“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而教育不也正是这么一回事儿吗?

一、直面实事:教育本身

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二卷引论中指出:“我们对逻辑学所提出的规律的意义,对‘概念’、‘判断’、‘真理’等等及其各种划分做初步反思时,我们决不会仅仅满足于‘单纯的语词’,即‘对语词单纯的象征性理解’。那么产生于遥远、含糊和非本真直观中的含义对我们来说是远不够的,我们要回到‘实事本身’上去。”[1]所以,我们谈到教育,就得回到教育这一事实本身。研究教育,教育的构成要素是必过的坎儿,所以我们对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这三要素的理解,对“何为教育”这一问题的认识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马克斯范梅南解释道:“只有当我们真正感受到教育作为一种召唤而激起活力和深受鼓舞时,我们与孩子的生活才会有教育学的意义。”[2]因此,学生能不能成为有意义的受教育者与教育者有着莫大的关系。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并且教育者主要是指学校中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

但这些教育工作人员真是教育者吗?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得打上大大的问号!在《语文建设》第1期中有一篇文章,其记录了一节公开课结束后的一个片段:主持人:你希望老师怎样上语文课?学生:希望老师能让我们自己读书、自己思考,不喜欢老师讲给我们听。学生的话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教育的根本问题本就是人的发展问题。

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教育之所以为教育,全赖乎于此,尽管在新课程提倡“学生为主体”这一时代背景下,一些教师仍旧忽略了教育这一本质特点,如一位青年教师上《烛之武退秦师》时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四个问题都没有说清楚,并在学生满脸疑惑想继续问下去时示意学生坐下,这就是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而不敢放手的重要原因就是害怕学生思维活跃,超过了自己的预设,致使自己无法掌握课堂。

从何谈起培养人是教育的立足点,是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呢?甚至让我们从何谈起教育呢?做教师易,做教育者难。陶行知先生说得好:“要做孩子的先生,先要做孩子的学生。”若教师只是将受教育者当作道具,将课当成舞台,那就是假教育。而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试想,若教师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没有使学生成为有意义的受教育者,那我们谈教育中介系统也无多大意义,谈教育更是“索然无味”。

二、追根溯源:教育背后

在探求事物的本源上,西方哲学一直遵循着古希腊的传统,认为事物的根源不在其本身而在其背后,故我们再从教育背后谈教育,怎样探究教育背后的原因呢?笔者认为,我们唯有不断从问题出发进行归纳总结。从教育目的看,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在目前的教育方针中有鲜明体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3]从此段话中,可看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即社会主义的方向是对人才性质的要求,而一些学者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产物”、“教育是政治的产物”,这些恐怕都是对这段话的过度解释,还有甚者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着手,认为“教育是经济的产物”,这更是不恰当的解释。故谈对教育的理解,我们还得追根溯源从人那里开始。叶澜老师在《新基础教育》一书中提到,我们过去的教育的弊端,就是“大量养成以被动接受现成知识,以适应、服从、执行他人思想与意志为基本生存方式的人,缺乏创造精神与能力的人”。

[4]而对这种教育的校正与超越,则是“人的主动发展”,唯有采取主动方式去参与活动并形成积极的关系,在活动中实现自我发展的人,才是能在当今社会实现其生命价值的人和创造幸福的人生的人。如我国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版)极其强调作为学习者本身的价值,其中“主动”一词出现12次,“自己”一词出现了45次,可见课堂逐渐从传统的“师本课堂”转向“生本课堂”,语文老师也愈来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江苏省扬州中学戴老师在上《想念地坛》这一课时,她非常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需力。课上她组织学生一起思考、一起讨论、一起研读文本,使得学生在深刻领悟史铁生的人生态度这一基础上,对自己的生命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这堂课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也将语文的“人文性”贯穿其中,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当然,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为了达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课程目标而忽略了教育的根源是人。

一些教师原本的出发点是好的即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却忽略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从而在课堂上问一些高于或低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展开讨论,尽管课堂热热闹闹,学生讨论得面红耳赤,但问题的结果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意义是什么,他们都不得而知。这种“伪讨论”、“伪合作”的教学也是对教育的过度理解,是一种忽略了根源、架空了根基的“伪教育”。所以,教育是真心诚意为人服务的,而人主动发展后又试图将所学知识、所得经验教育给下一代,故为人服务之根本还是为教育服务。教育本身就是这个样子,它不是被某个词汇、术语或概念所规定的,应该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像爱和友谊一样,存在于这种情感的亲身体验中……也就是说,在极其具体的、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就在这儿!就在这儿!”[2]

三、实事本质:教育就是教育

在与孩子的实际生活中,在许许多多微小的经历当中,人作为父母或老师的意识就产生了,这种意识被马克斯范梅南称为“教育学意向”,即“我们面对孩子时我们发现被召唤时的一种主动回应”。[2]他说:“教育学的意向也是我们面向孩子的最基本体验,我们将孩子看作是走进我们生活的另一个人,他向我们提出要求,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2]因此我们今后遇到“儿童的阅读体验本身是什么?对一个年幼儿童而言读书是怎么一回事?”这类问题时,我们不能随意作答,倘若仅凭借自己对教育学、心理学等这些理论的掌握以及平时的教学经验就设定答案,这就是对教育的亵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我们应身处其中进行人文体验后才能作答,如在指导学生如何作文时,教师应做到叶圣陶先生所主张的“自己先下水”,即教师勤练笔,就作文题目进行认真思考,然后写成文章,体会学生写作时的所思所想,再在评讲时谈谈自己对该题目的思考以及文章的不足,这样教师才是真的与学生感同身受,并能在教学中找准着力点,加强教学效果,做到事半功倍。而回答“教育是什么”这一问题时也应遵循这个原则。

而究竟该如何着力,笔者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不单单是身体,心智水平更为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坚持教育的本质,从教育根源出发,以阅读教学为例,有的学生能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文本,从而把握文章的主题以及内涵,而有的学生只能读懂文本的表层意思,不能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此时教师万不可以同样的要求、统一的进度来要求这些不同的学生,应做到耐心对待,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这才是对教育最忠诚的态度。

倘若非得就“教育是什么”说出一个所以然来,笔者非常赞同张楚廷先生的回答,那就是“教育就是教育”,颇具真实自有万钧之力的气势,而且,“教育就是教育”绝对不是一个伪命题,尽管这一回答非常简单且万能,但它至少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即从教育的自身来阐明、解释教育,张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再结合自身的体验回答了教育的本源意义,这是对当今社会纷纷质疑教育并认为“教育是无用的”最有力的回答,而他也主张人们就该问题没有必要做进一步的展开,并沿此走下去,因为我们与其多说教育,不如多思考、多领悟、多体验、多践行,以“不忘初心”的态度将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教育弄得尽可能明白、清楚一些,这才能“方得始终”。

参考文献:

[1]胡塞尔.逻辑研究[M].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薛晓阳.教育原理与策略[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

[4]叶澜.新基础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篇6:魏书生教学经验-----情景教学法

魏书生教学经验-----情景教学法

魏书生教学经验-----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因此,“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起到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采用“情境教学”,一般说来,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一、感知――创设画面,引入情境,形成表象。

小学语文第五册27课《古诗二首》的“绝句”描写了诗人杜甫的住处――成都外浣花溪草堂的明媚秀丽景色。教学时,根据这首诗的每一行写一个景色的特点,创设出形象鲜明,色彩鲜艳,富于美感的投影片。这幅图的景象是:两个黄鹤在翠绿的柳林枝头上鸣叫;一行白鹭正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依窗可以看见西岭常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船只。随着画面的出示,教师作启迪性的发问:作者以住处为中心,写他屋子周围的景色,大家仔细看看写了哪些景色?让学生观察,思考。为了渲染气氛,激发情感,借助音乐的艺术功能,同时播放“绝句”的配乐诗朗诵录音。随着悠扬的乐曲声,又操作黄鹤在柳林枝头欢歌跳跃和一行自驾飞上蓝天的复合片。这样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草堂,感受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

二、理解――深入情景,理解课文,领会感情

讲读时,抓住图文相通之处,从图导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加深对草堂四周景色的印象。让学生产生真情实感。讲演“两个黄鹂鸣翠柳”时,教师一边借助生动的'文学语言描述:两只羽毛鲜艳,小巧玲珑的黄鹂,它们在柳树枝头,时而轻快地跳跃,像在欢乐舞蹈,逗人有趣;时而纵情地歌唱,以弹琴奏乐,悦耳动听。这时间学生:“诗中哪一行描写了这种情景呢?”对话音刚落,学生齐声回答:“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了加深对诗句的领会,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一行意思讲出来,要说得清清楚楚。一个学生说:“两个黄鹂在柳林上唱歌。”教师肯定这位学生说得好,接着教师又提出:“谁能说得再好一点呢?另一个学生马上说道:“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唱着悦耳、动听的歌。”教师加以表扬:“说得真好!这个景色实在太美了。好,把这很美的景色读出来”。随后,教师指导学生读好这首诗。这样,从图导文,启发学生想象,逐步加深了对诗句的领会、理解。

三、深化――再现情境,丰富想象,深化感情

《古诗二首》的“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把壮丽的长江三峡,雄伟的气势用28个字写出来了。教完讲文后,教师安排了两项练习,一是读,二是说。教师要求学生一边看幻灯片,一边把它读出来;这时,教师操作舟行三峡的投影连续片,学生边看、边读,随着投影片的迁移学生读道: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之后,要求学生一边看幻灯,一边把它描述出来。一个学生随投影片的移动,对不同的场景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早晨,离开了仿佛在云彩中的的白帝城;

千里之外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回来,

听到两岸不停啼叫的猿声,

轻快的小舟已经过了很多很多座山了。

采用情景教学是否会削弱“双基”教学呢?体会是:运用的得当,更有利于进行字、行、句、篇的教学和听、说、读、写的训练,特别是在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收效尤甚,关键在于教师精心设计画面,备好情景教学课,切忌粗制滥用,或画蛇添足。

篇7: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情景教学法应用论文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应用的含义和意义

1.情景教学法的含义和特点

情景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学习情景的设计或者教学案例的引导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形成探究式的自主学习模式,在既定的情景设定之下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在中职院校教学的过程中,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进入到形象和生动的学习情境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情景之中积极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和完善当前的学习模式。

2.情景教学法的特点

中职院校在进行情景教学法的时候,为中职生创造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构建简单的实体,模拟实际操作的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结合。不仅如此,在中职院校教学体系中应用情景教学的方法活跃教学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情景教育,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关注度,让学生对于即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最后,情景教育法提高学生对于教学理论的认知,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较强,中职学生的理论基础薄弱,抽象性较强的理论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较难理解,但是情景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行动中理解,对于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高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情景教学法方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优化和应用

1.情景设计的时候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因人而异

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多数的中职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多数的学习成绩较差,计算机教师在设计情境教学模式的时候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寻找教学素材的时候,计算机教师可以从教材中提炼理论知识,留意实际生活中的可参考案例,例如:在学习制作密码表单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QQ等等实时沟通软件分享桌面向学生演示操作,讲解理论知识的原理,并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为学生布置,让学生在课堂上演示如何利用VF制作密码表单,在实际的.操作环境情景下,中职生的课堂参与感大大提升,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大大提高,加深课堂学习的印象。不仅如此,在学习使用Dreamweaver软件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实际向学生演示网页制作的流程,实际借助软件设计出精美的网页,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此类知识的乐趣和意义,之后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让学生设计个性化的个人主页,在这一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会大大提高,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参与热情也会高涨。

2.在情境教学法应用过程教师要注意与学生充分互动,增进了解

在计算机专业技术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强化自身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一定要增强,在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占据课堂主导的地位,学生对于枯燥的理论讲解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探究的欲望也不强,在情景教学模式的创设下,计算机教师要改变当前存在的问题,课堂设置情境的过程中优化提问环节,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存在学习问题的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及时克服问题,帮助学生树立计算机知识的学习的自信心,在优化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了解更加深入,对于学生的引导和支持更加具有针对性,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调查和了解,对问题进行提纲式的指导。例如:在学习五笔输入法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让学生互相结组,让各个小组之间进行学习进度的竞赛,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获得优秀的学生在班级内进行经验的分享,为学生提供自我演示和交流的机会,让其他学生之间学习优秀的学习经验,彼此存有竞争意识,学生的学习进步更快。

3.创设既定的情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

在计算机专业知识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单纯的理论学习和记忆对于中职生之后的学习并没有很多的帮助,为了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计算机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实习学习机会,带领学生参观实际的计算机企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到知识的实践应用之中,对于中职生的成长是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中职计算机的教师要利用自己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模拟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兴趣,夯实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

三、总结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传统的计算机人才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步伐,中职院校为了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应当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教学的措施,利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巩固自己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优化自己的未来职业适应能力,成长为真正适应社会时代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特征,提出了几点优化改善的措施。

参考文献:

[1]陈亚峰.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2):279.

[2]李传志.论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4(8):254-255.

[3]周静.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296-297.

篇8:情景教学法在免疫学教学的应用论文

情景教学法在免疫学教学的应用论文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将这两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1-3]。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Learning,LBL)”这一传统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在传统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堂上,老师会在短时间内讲述大量、繁杂的知识,学生容易厌倦。在当今教学改革进程中,“案例与情境”教学模式近年来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3]。案例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法的综合运用可强化教学效果,亦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课题组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内对三年制护理专业的学生实行案例与情境为基础的教学,并通过比较,得出案例与情景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三年制护理专业级学生224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人,实验组124人。两组学生人数、年龄、学习纪律、基础及前期各门基础课成绩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于一年级下学期开课,均由笔者授课。教材采用科学出版社出版李剑平主编的《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目标与课时数相同。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按教学大纲授课,教师讲授理论为主,学生听课、记笔记、思路跟进等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班运用案例与情境教学法。课前布置案例,依次展开情境教师于课前先给学生发放案例素材。

1.3教学效果评定方式:①期末考试成绩:课程结束后对两班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考试,由同一教师命题及阅卷,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精心设计考题,共100道选择题(总分100分),其中病例分析题型占40分,主要考查学生临床思维及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其他题型占60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②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设计7个内容。发放问卷244份,回收有效问卷244份,回收率100%.

2.结果

2.1实验班与对照班考试成绩比较

病例分析题得分,实验班(34.78±1.95)显著高于对照班(30.25±3.67),基础知识题得分,实验班(50.35±5.34)显著高于对照班(47.13±4.43),具体见表1。表1实验班与对照班考试成绩均分比较。

2.2两种教学法教学效果评价

比较内容包括: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课堂主动参与意识,增强沟通和协作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七个方面,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班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班。

3.讨论

本研究说明,实验班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普遍认为采用案例与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强化学习效果,同时对未来职业发展有益。案例与情境教学法把课堂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模拟演示、分析,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感知、理解、深化融为一体,强化了教学效果。同时,这种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学生在老师启发引导下积极提出问题,并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发表意见,寻找解决方法。这种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使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联系,能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5]。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应用中,案例与情境教学法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提高了教学成效。

篇9:基于情景教学法视角下的唐诗教学论文

基于情景教学法视角下的唐诗教学论文

【摘 要】情景教学法是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该方法重视情景创设,主张情景感知,常用图片、实物等教具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景之中,通过在情景中模仿和练习来实现教学目标。唐诗作为我国独有的文化形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情景教学法来实现唐诗教学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对外汉语教学;唐诗教学

在现今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唐诗教学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唐诗教学因为难学、难教,而被避免或者忽略。事实上,唐诗是我国文化的经典,现代汉语中很多语言点都是受到唐诗的影响,唐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光不难教,而且在对外汉语教学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教学法的选择上,笔者认为情景教学法有利于对外汉语唐诗教学。

一、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建立以形象为主体的、具有一定情感色彩、具体生动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态度体验,进而辅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帮助学生心理得到发展的方法?”。该方法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在20世纪30―60年代创立。情景教学通过创设情景,激发了人原有的认知结构的知识储备,经过思维的拓展联系,人就会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情景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景教学法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利用创设情景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在情景教学法中发挥主体作用,以便及时巩固知识点,灵活掌握所学内容。情景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学习语言过程中的枯燥性,提高了学生在情景中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学习效率。榜样作用、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等都是很好的情景教学方法。

(一)情景教学法的功能

情景教学法广泛应用于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在管理学、医学、对外汉语教学等学科中发挥着陶冶和暗示的作用。

1.情景教学能够净化心灵,培养情感

情感具有有效的感染性、强化性、信号性等方面的认知功能,情感的培养有利于提升人的情商,剔除情感中消极的因素,对于调节人的行为具有重要重要。孔子提出“无言以教”就是强调通过情景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人的情感。

2.情景教学发挥着提示或者启迪的作用

人在环境中成长,必然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人在环境中承受着社会、家庭、学校、地理、宗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在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情景教学通过提高一定的模拟情景,可以触发人脑中原有的知识,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

(二)情景教学法的基本途径

学习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教学情景中,与老师和同学的信息互动中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学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接受,然后是记忆,最后通过练习达到个人技能。情景教学创设情景的途径一般归纳为以下四种。

1.实际生活真实情境

社会是一个大的学校,学校教育要和社会教学相结合,在社会实际生活中,体验社会。学校教育不应该和社会教育相脱离,把学生带入社会,让鲜活的社会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从社会生活中选取某一特定场景,利用社会真实场景进行情景引导。

2.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图画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联系的纽带,抽象的实物通过图画展现的方式让人产生深刻印象,通过图片可以激发联想,获得审美体验。比如,在讲解孔子的时候,先给学生孔子的人物像,使学生通过图片的方式建立对孔子的印象。

3.音乐烘托情境

人们有着微妙的音乐心理,而音乐的语言也是微妙的,音乐可以刺激人的大脑皮层,激发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音乐给人以丰富的美感,给人以精神的愉悦,在音乐的旋律下,充分激发人的联想,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可以缓解枯燥的学习,音乐在人类的学习中发挥着积极地影响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现成的音乐。

4.表演体会情境

主体在情境中的表演,可以使主体获得亲身的体验和感情的熏陶,主体获得被表演对象的价值观念,表演主体不再是单纯的表演主体个人,而是承载着被表演对象的内涵,表演主体在表演体验中必然会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的体验。在对外汉语教学,情境式教学能有效促进留学生对汉语知识的学习和汉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二、对外汉语中的唐诗教学

(一)唐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现状

由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存在很大的差异,古代汉语中很多词语的消失,造成了汉语学习者学习的难度。由于唐诗在表面上表现的“不实用性”和学习难度大,使得唐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研究不多。

由于唐诗诗凝练的语言,唐诗用字斟酌,言简意赅,唐诗中包含很多的中国历史典故、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学习唐诗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外国留学生因为缺少对汉语文化的学习和汉语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学习唐诗存在一定的难度。对外汉语教师对唐诗也缺少系统的理论指导,欠缺对唐诗知识的理论储备和教学法的指导,对唐诗的讲解也是流于形式,缺少深层次的挖掘,没有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外汉语教师也是“谈诗色变”。 所以唐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二)唐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唐诗韵律优美、抑扬顿挫,意象表达深刻含义,唐诗深深地吸引着汉语爱好者。唐诗的学习有利于学习者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诗包含着深深的中国文化和历史,是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结合体,是学习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的有效路径。实际上,唐诗在字、词、文化等方面对汉语学习者汉语学习有很好的辅助作用。留学生学习汉语,归根结底是在学习中国人的语言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所以,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要注意对汉民族人们对情感、思想的表达方式,那么唐诗就是很好的了解汉民族的很好的窗口,唐诗语言凝练,字斟句酌,是汉民族语言的精华,对于留学生的汉语发音、词汇含义的掌握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唐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我国民族传情达意的重要表达方式,在唐诗中,诗人将不同宗教、风俗、音乐等融入到诗歌中,学习唐诗能够很好的学习我国的语言、文化、风俗和节气。唐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远远超过人们的认识。   三、情景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唐诗教学的应用

由于唐诗篇幅较小,用字凝练,感情表达丰富,汉字是学习唐诗的基础,紧接着是词语的学习,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体会诗中的情景和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所以,学习唐诗,首先学习汉字,其次是词语,最后才是情感表达。针对留学生所进行的唐诗教学,运用情景教学法能够更好地使留学生感受唐诗带来的文化内涵,也能够提高他们自身的汉语表达能力。

(一)诗歌中汉字的学习。

唐诗中的“字词教学”主要针对诗句中出现的字,从读音、意义和用法入手,通过对字的意思的解释,使得学生对其有初步的认识。在汉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播放录音或者领读、分读、个别读的方式进行教授,以纠正学生的读音,因为唐诗讲究押韵,所以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反复朗读诗句可以增加留学生对其中汉字发音的认知度,可以纠正第一声发的不够高、第二声上不去、第四声下不来和第三声发的不完整等问题。在学习李白的《将进酒》 “天生我材必有用”,学习本句,有利于我们辨析“才”和“材”,运用浮现理论,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论语中的“因材施教”和《马说》中的“不能尽其材”。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学习唐诗,有助于留学生从形音义三个方面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运用。

(二)诗歌中词语的学习。

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只知道词语的表面意义,对于词语所包含的文化含义和用法则困难较多,对于词汇的记忆和使用也是有限度的,一旦超过自己掌握词汇的限度就会出现学习困难。比如“她睡过去了。”留学生都知道“睡”就是睡觉的意思,但是,本句中“睡”不是睡觉的意思,而是“去世”的意思。唐诗很讲究词语的使用,而词语又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唐诗中的字词包含较高的情感量度,词汇附着情感因素,学生在理解的时候,需要投入感情的学习。贾岛在创作《题李凝幽居》写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时,对“敲”这个词语进行了反复的琢磨。他最初想到的不是“敲”而是“推”这个字。我们知道:“敲”是访友,“推”是归家。“敲”是来做客,“推”是主人还。这两个词语虽然都是动词,都表示动作,但是深层次表达的意思却不同。我们细读本诗发现,此句描写的是一个夜晚,四处寂静,在池边休息的鸟儿甚至也不容易被发现,这个时候拜访的僧人来了,在要进门的时候是选择“敲门”或是“推门”的时候,诗人犹豫了,如果选择“推”的话,就没有“敲”能在声音上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用“敲”既有礼貌,又与寂静的夜晚形成动静对比,与睡在池边的鸟儿,动静结合,画面变得更加具有美感,艺术效果更强烈,一副“夜晚僧人敲门图”油然而生。通过对诗句词语的讲解,留学生可以明辨汉语近义词和同义词。

(三)唐诗中的语法学习

唐诗诗句凝练,句子寓意深刻,注重情感的表达,情景交融,重在情感的宣泄。所以,诗人在写诗的时候,一般不拘泥于古汉语性、数、格的规范,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唐诗中会出现各种形式的倒装句、名词作状语、宾语倒装等等多种语法形式。李颀的《望秦川》中“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意思是门前的竹子在秋天里发出沙沙的声音,无陵这一代的松树都披上了寒冷的颜色。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翻译为“万户秋竹声,无陵送色寒。”诗人通过主语部分倒装,将“竹子和松树”的动作描写的很生动,凸显了动词的动作义。通过古代汉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的对比,可以带给留学生更加形象的对比理解,能够深化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理解和运用。

(四)引发情感的共鸣

对外汉语教学目标强调,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有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需要,所以,当留学生遇到和古人同样的感情境遇的时候,留学生很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留学生便会通过吟诵古代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们知道,唐诗注重感情的抒发,因而它的语言是有情感的,这种情感存在于语言的形象当中。唐诗在表达情感方面比现代汉语表达的更为传神贴切,当留学生在中国思念自己的家人时,看到月亮就会想起自己的家,希望能够早点回到家乡的时候,便可以借用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和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有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等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所以说,留学生学习唐诗可以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诗歌中的文化表达

萨丕尔在其著作《语言论》中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2]”。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语言不能脱离思维而耽误存在,所以,对于留学生来说,学习汉语关键是学习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比如,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中国古代的种种称呼就可以体现的出来,了解中国的文化,才能更好的了解汉语。在中国古代凡是说到与对方有关的人物、事情、行为的时候,大部分要使用尊敬的说法,当谈及到自己的事情、行为的时候,往往采用谦虚的说法。称呼别人的姓、名和字的时候,要加尊称。比如“贵姓、大名、尊字”;称呼别人的年龄时,称为“贵庚、尊庚、高寿”。所以,在学习询问别人年龄的时候, 十岁以内的,可以用“几”,问年龄比较大的话,就不能再用“几”了,而应该用“高寿”。这些词语都体现了汉语的不同表达方式,中国人之所以形成具有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根源都在于中国人拥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和风俗习惯。

唐诗是诗人情感的一种表达,唐诗承载着中国的风俗习惯、思想道德观念、宗教、历史典故等等,所以,唐诗教学有利于留学生尽快的融入汉文化、了解中国的有效途径,唐诗是留学生了解中国的有利资源,唐诗的学习有助于留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

在世界文化大发展的舞台上,中国文化开始受到各国青睐,中国不仅需要推广汉语国际教育,还应该加强文化与语言教学,将中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我国有着灿烂辉煌的诗歌文化,中国的诗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对外汉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模式,立足我国,放眼世界,使我国的诗歌真正走向世界。

篇10:情景教学法在中学英语语法课上的应用论文

情景教学法在中学英语语法课上的应用论文

从历史观的角度来看,语法是规定性的;在语用领域,它具有可塑性;从现实和发展的角度来看,语法又是描写性的。因此,中学语法教学在尊重历史规定性的同时,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语法的描写性,即新的语言形式的存在决定它的语用意义。语法教学应纳入一定的情景中,在有意义的上下文语境中理解语法,学习语法,习得语法,掌握语法。语法的规定性和描写性赋予语法教学两个鲜明特点,派生出三种教学方式。第一种是用结构与情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语法教学;第二种是以句子和语篇为单位来实施语法教学;第三种是(偶尔)以句型为单位进行语法教学的方式。本文旨在对第一种方式,即情景教学法进行深入研究。

一、情景教学法的起源和基本概念

情景教学法(SituationalMethod),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已经为英国的外语教学界所采用。这种方法认为“语言结构”和使用语言的“时空情景”有密切的关联性,注重语言习得与说话时的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把所教语言与特定环境中的人联系起来,不强调预设的固定教学目标,不对学生提出统一的教学要求,而是强调学生借着老师的引导,在各种因素的互动中主动地探索和掌握知识。同传统教学法相比,情景教学法除了强调教学生掌握语言结构外,更加注重能力的掌握和在情景中习得语言。

所谓情景,就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活动中的一切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总和。具体地说,是指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流信息的社会环境。语言学家弗斯认为,在有人类的交际活动中,语言环境对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语言功能的掌握,依赖于真实情景,要设法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交际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印象。创设情景不仅为训练学生语言创造条件,而且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其他品质的协调发展。它通过再现教材的或新创设的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在模拟真实或者说更加接近真实的环境中实现对于能力的培养。既然具体的语言都是在一定情景下使用的.,那么情景的创设就必然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使用。

二、如何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创设情景

1、创设合作情景

合作情景是指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变学生只有听、记、答的权利的教学为学生同时具有讲、评、问的权利的教学。合作情景的创设要求学生与教师取得情感体验上的和谐,这种和谐意味着师生双方取得一致的满足,要达到这种情感上的和谐,教师就必须主动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必须信任学生,热爱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语法教学中创设合作情景,有利于改变那种死板乏味的学术式讲演教学,创造一种活络有趣的生活化交际教学。

2、创设问题情景

这是一种学生被问题所吸引、并设法解决它而不经过努力又无法解决的教学情景。有效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只有通过思考,知识才能内化,思维才能得到训练,智力才能得到提高。而思考的欲望与动机又得依靠目标才可得到激发。问题就是一种目标。提出一个问题就意味着提出了一个以解决该问题为内容的目标。因此,创设问题情景就是向学生提出具体目标,激发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从而变知识接受为知识吸取,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3、创设直观情景

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它给学生以感性的、形象的、具体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减少学习的枯燥感,激发学习抽象概念的动机。直观的教学情景能使抽象的知识变为形象的知识,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的知识,有助于展示事物的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和发展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概念,更好地深化认识和运用知识。语法教学中语法概念和语法规则是抽象乏味的,创造直观情景促成其形象的具体化以增加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就更显必要。

4、创设活动情景

活动是一种由多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的实践。这种实践有利于大脑产生优势兴奋中心,更顺利地建立起暂时神经联系,并激活旧的神经联系,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消除枯燥感。记忆、理解语法规律需要感觉器官的多方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实际应用语法规则就更需要这种由多种感官协调配合的实践活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活动情景创设的最根本途径是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交际活动中掌握语法规律,应用语法规律。

三、情景教学法的几种手段

1、游戏法

语法教学游戏能创设语言情景,提供语法学习的契机,充分地发挥每个人的智力和想象力,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交际内容而不是语言本身。通过游戏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调动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游戏的主人,控制游戏交际的过程,在游戏中增强对语法规则的感悟能力、总结归纳及活用能力。 2.故事法

讲故事提供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上可理解的输入和输出,而这些输入和输出正是学生发展他们的会话能力所必需的。说故事能使学生享受情节的乐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能有效帮助学生发展语言能力。

3、诗歌法

英语语法往往是以条条框框的规则形式死板地出现的,这种规则形式没有美感,学生也会反感,如何让学生感到悦目呢?我们可以编制语法顺口溜、语法规则歌等。

4、交际法

语法教学是为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服务的。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含有语法点的交际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材料中去感知、理解和掌握语法。学生喜爱表演戏剧,教师可通过创设角色,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自导自演,运用所学语法,使学生感知处于兴奋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5、试验法

可采用显而易见的试验,让学生在试验中印象深刻地学习语法。这样让学生边观察甚至也做试验,然后让学生描绘试验内容,使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消除疲劳并感受其乐趣,使学生乐学语法并学好语法。

四、多媒体技术在情景教学法中的应用

多媒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传播媒体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多媒体可以利用二维、三维动画及图形、图像变换的功能,使教材中的静态图形动态化,以揭示图形、图像的丰富内涵,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事物本质;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将教学导向深入。多媒体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多种感官并用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它还可以帮助完成其他教学设备所无法完成的教学管理、师生交流的任务。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表现为动画模拟、交互显示、演示控制、影视演播、练习设计等。它的优势表现在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认知图式的建构。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的大量信息,在语法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更多情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营造一种轻松、愉快、适度紧张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应重视利用多媒体做好语法教学的复习、呈现、操练、自由交际等工作,使多媒体所能提供的图像、影片、提示语、背景音乐等充分发挥作用。由于多媒体技术视听结合、手眼并用、模拟、反馈、个别指导、游戏激趣等优势,它已经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手段。

情景教学法不是一种机械的套路,而是一种教学思维的根本性转变。教学中的一景一物,只要同实际结合起来,经过认真的思考和准备,都会成为好的情景。《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体验和学习语言。所以,对英语语法教学进行改革,创设体现真实生活的语言交际情景,才能使语法教学充满活力,提高语法课的教学质量。

篇11:情景教学法下的小学体育教学运用论文

情景教学法下的小学体育教学运用论文

摘要:体育课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必设科目, 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和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 但是体育课近年来越来越不受重视, 学生整体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越来越差。而作为体育教师, 我们有责任让学生重视体育、热爱体育。基于此, 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以创设特定情景的方式, 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增加小学体育课堂的欢乐度, 激发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兴趣, 最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 小学体育; 游戏情景; 模仿情景; 竞赛情景

在小学阶段, 由于学生普遍活泼好动, 注意力相对容易被分散, 所以教师要灵活采用教学方法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进而, 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基于此, 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 通过为学生们创设合适的学习情景, 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 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热情。所以, 笔者将从创设游戏情景、创设模仿情景、创设竞赛情景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详细介绍, 以期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当中, 在激发运动兴趣的同时, 促进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的发展, 从而有效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质量。

一、运用游戏情景, 激发运动兴趣

体育运动的本质是借助体育运动舒缓压力, 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 他们对于体育课程的讲授还没有深入透彻的认识, 因此, 在这个阶段, 只有首先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 才能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所以说, 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创设体育游戏情景, 做到学娱结合, 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 在不知不觉的玩乐中增强体质, 既缓解学习压力、放松身心, 又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 有效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及热情, 让学生更喜欢体育课, 也乐意花更多的时间去锻炼。

例如:在教学《投掷:持轻物 (飞机) 掷远》时, 为了提高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 我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纸飞机”、开展比试“纸飞机”、集体搭乘“飞机”等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较好地掌握好原地投掷的技术要领。首先, 我准备一沓报纸, 让学生跟着我的示范进行折叠, 通过亲自动手, 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接着, 我以五名学生为一组, 让学生进行投掷“纸飞机”, 在这个过程中,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这样使学生在改进动作的同时, 逐渐掌握正确挥臂投掷要领;最后, 我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圈, 后边同学把握好力度将手中的“纸飞机”投掷给前一名同学, 完成接力过程, 通过这个小游戏,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协调能力, 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可见, 游戏原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教师将游戏与体育课堂适当结合, 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以及教学效益。

二、通过模仿情景, 提升教学质量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 他们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 因此,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便是通过模仿情景的创设, 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具体而言, 教师可以借助自身动作示范、优秀学生动作示范以及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动作视频等多种形式, 来为学生创设一种模仿情景, 进而, 让学生在模仿情景之中相互探讨、相互示范, 逐渐达到掌握动作要领的目的。而我们作为教师, 应当意识到模仿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学习行为, 对于学生在体育课堂的学习有很强的帮助作用,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 要充分重视模仿情景的创设, 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效益地提升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授跳跃课时, 为了锻炼学生的跳跃能力、奔跑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等, 我首先采取播放动画片的形式,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模仿的情景, 具体动画片的内容为:“一群小朋友开心地去郊游, 郊游路上大步走、踏步走、拐弯走、踮起脚尖走、学鸭子走, 然后遇到一条小溪流, 小朋友们欢快地跳过了小溪流……”, 播放完成之后, 伴随着美妙的音乐, 我接着组织学生列队然后模仿练习, 先是列队模仿各种走的方式;之后, 再讲解“跳跃”的要领:“跑几步一脚踏地起跳, 双脚轻巧落地。”我进行示范完成之后, 让学生也来模仿动画片中的'跳跃动作, 最后, 我再加以纠正。由此可见, 通过模仿情景的创设, 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 还使学生很快掌握了动作要领, 使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三、创设竞赛情景, 激发学生潜力

体育作为一种运动的形式, 其本身就带有竞技色彩, 所以说,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不能忽视竞赛情景的创设, 因为通过竞赛, 教师可以更好地看清学生目前的水平, 而且还可以借助比赛的输赢来激励学生进行不断的训练, 不断地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具体而言, 教师可以定时在体育课上开展运动比赛, 通过排名的形式, 激发学生的潜力和斗志, 这样一来, 成绩靠前的学生会想要保持自己的纪录而更加重视身体的锻炼, 成绩不好的学生更会为了能够取得好的成绩而加强锻炼, 形成良性循环, 最终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也有助于体育课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快速跑》这一节课的教授过程中, 为了提高学生奔跑的速度和能力, 我在体育课上创设一种竞赛情景, 通过竞赛的形式在激发学生跑的潜力的同时, 也激发学生对于跑步的兴趣, 进而, 能使学生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体而言, 我组织学生每周进行长跑比赛, 并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详细记录, 在这个比赛过程中虽然设置排名, 但是作为教师, 我更关注的是学生是否能够突破自己上周成绩, 所以, 对于前进名次多的学生, 我会进行口头以及物质鼓励。通过这样的形式, 我发现全体学生都在比赛过程中积极地表现自己, 而一些身体素质不是那么好的学生在课下也在积极训练, 希望下周比赛能刷新自己的纪录。所以说, 在长期的比赛和锻炼后, 学生的运动潜能将会被有效激发, 学生的身体素质也都将会得到质的飞跃。

总之, 在小学体育课堂, 运用情景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 让体育教育真正受益于学生, 而不只是让小学体育课变成课程表上的一个摆设。因此, 作为体育教师, 要积极运用情景教学进行教学, 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中, 感受体育课堂的丰富与乐趣, 锻炼学生的体育技能, 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以及形成正确良好的体育观念。

参考文献

[1]张翔.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8) .

[2]于鹏.情景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华夏教师, (4) .

篇12:情景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情景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一般而言,情景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借助于相关的教学内容,按照实际的教学需求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该学习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目标。与此同时,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学法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可行性进行深入探讨,改变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气氛,将复杂难懂的英语知识理论以一种更加浅显的方式表现出来,将教学知识理论与课堂教学情境完美的结合起来,最终实现中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一、情境教学应用到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1.有利于改善中学英语教学现状

现阶段的中学英语教学,依旧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英语单词的背诵、英语语法的讲解等“死知识”的教学。与此同时,教师过分强调英语的语言表达形式,通常用逐字逐句的手段向学生讲解文章内容,教学显得很不灵活,缺乏有效性。而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这一教学现状的改善,通过情境教学课堂的建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中学英语的学习。

2.有利于全面开展素质教育

根据教学大纲对中学英语教学提出的要求,中学英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对该语言国家的文化有一个大体的认识,详细来讲要学习并了解该语言国家的地理环境、人文知识、风俗习惯等内容。目前,中学英语教学课堂很难做到这一点。而情境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隐性教学的作用,为学生营造出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全面开展素质教学。

二、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构建学习环境,开展情境教学

在中学英语情境教学的大背景之下,中学英语教学存在很大的不足,即汉语用语习惯和英语教学存在的矛盾。众所周知,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使用的是汉语,汉语用语习惯早已经扎根于他们的思想当中。而只有在英语教学课堂中学生才会接触到英语,进行英语的学习。也就是说,如果教师在中学英语教学课堂中使用汉语上课,则很难充分发挥出英语教学课堂的作用。因此,中学英语教师要尽可能的使用英语上课,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真实的英语环境,让学生使用英语思维来思考问题。这对于中学时期的英语教学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学时期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小学阶段就对英语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称得上是“入门”。而中学时期正是学生练习英语口语发音、英语听力的最佳阶段。基于这样的情况,中学英语教师尽可能要在第一节英语课堂上就使用英语进行教学,营造出一种真实而又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在潜移默化当中让学生形成英语思维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2.借助游戏方式,进行情境教学

就中学时期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对游戏的喜爱。对此,中学英语教师要牢牢的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游戏的方式,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该情境中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有序的分为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单词接龙”的游戏。教师需要在上课之前就准备好上节课所教的一些重点单词,在正式游戏的时候拿出来,逐一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快速的阅读。阅读正确的同学就能为该小组赢得一分,最终以分考核,分数最高的小组即为获胜。通过这样的游戏教学情境,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切实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课堂的质量。

3.采取多媒体技术,实施情境教学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中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与中学英语教学课堂的相结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与此同时,中学英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化抽象为具体,以图像、视频的形式将知识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学习。不仅如此,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使用有利于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进行生动形象化的教学,大大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课堂的质量。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中学英语教学中去,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知识,加深学生印象,从而切实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不仅是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要求,还能够很好的改善中学英语的教学现状。值得一提的是,情境教学法以其强大的功能性受到教师的重视。中学英语教师要牢牢把握住情境教学法,可以借助于游戏活动或者是多媒体技术,开展英语情境教学,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篇13:情景教学法在幼儿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情景教学法在幼儿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摘 要:幼儿园是一个学生求学生涯的第一站,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可以这么说,这个时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将对学生的一生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本文将从情景教学法在幼儿园阅读教学的应用来分析,希望能够借此来找到适合的情景教学法。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论文

幼儿园是一个学生求学生涯的第一站,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可以这么说,这个时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将对学生的一生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本文将从情景教学法在幼儿园阅读教学的应用来分析,希望能够借此来找到适合幼儿阅读的教学方法。

一、概念之情景阅读

它作为阅读教学的一部分,是教师在阅读教学时,通过给幼儿一定的情景,使幼儿可以利用这个情景进行体会,进而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以及理解故事所要表达的`情感。也就是,让幼儿可以利用这个情景,好像真正地走进故事里面,从而学到知识,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二、作用之情景阅读

(一)锻炼幼儿阅读能力

幼儿园的每一项教学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义的,而这些目的的实现不仅仅依靠我们的幼儿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它还需要我们的小朋友积极地配合。情景阅读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利用一定的声音、图片、游戏等等情景来刺激幼儿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从中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我们的情景阅读教学不仅仅只是锻炼孩子的智力,还是全面发展幼儿。它对于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动作表现能力以及与人交流的能力等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的情景阅读教学将会是幼儿阅读教学常用的方法,它将帮助幼儿全面发展。

三、教学实践情况

我们的情景阅读教学一般按照教师对情景的创建,幼儿以角色扮演的形式体验故事,最后教师再慢慢地引导幼儿体味其中蕴含的意思。但是,因为幼儿本身的心理特点,我们的教师在使用过程中要遵循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等原则来逐渐认识,再慢慢地开发智力、教育幼儿。下文我们将对其详细地描述:

(一)情景的创建

这一步是情景阅读教学的开端,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以利用语言描述、音乐播放、观看图画、物体展示、游戏参与等等方式来创建阅读的情景。这些情景的创建可以激发幼儿参与其中的兴趣,以及帮助幼儿进入情境当中,从而更好地体验其中,从而理解故事想要表达的意思。

比如说,学习《我的星球》这一篇课文,教师提前准备三颗不同颜色的星星和一个地球仪。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视频或者配一些音乐,给幼儿创建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让孩子走出空间有限的教室,到幼儿喜欢的地方进行教学,在那里做摘星星的游戏,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二)角色扮演

它是指在情景阅读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为了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的意思,组织幼儿扮演故事里的角色。幼儿可以重复角色所说的话,以及用动作模仿故事里面的动作。通过这样的亲身体会,自由地参与,深入故事情节里面,使幼儿理解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东西。

比如说,学习《找朋友》,就可以让小朋友互相组对来完成这个“找朋友”的游戏。在扮演中,我们的教师可以让其他小朋友朗读课文,而组成队的两个小朋友可以根据其他小朋友朗读的句子,做出相应的动作。最后让其他小朋友来评价他们做得怎么样。这样的角色扮演可以让小朋友体会“找朋友”的乐趣,同时一起和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乐趣。同时,这样的教学能够将枯燥无味的语言课转变为充满乐趣的游戏课,既能够让小朋友在阅读教学中掌握知识,又能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三)引导幼儿体会故事

这是情景阅读教学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画龙点睛的一个环节。幼儿通过上述的角色扮演已经初步体会到故事,并且对于故事情节有了大概的了解。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来引导幼儿更加深入地体会故事需要告诉我们的内容。教师可以借助语言表达的魅力,由易到难地慢慢引导,为幼儿提供更好的语言想象。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其他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小朋友更加深刻体会、理解故事。

比如说,学习《我长大了》一文,这篇课文除了让小朋友理解故事的内容,还有教育小朋友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目的。因此,在进行前面的教学之外,还需要我们的教师引导小朋友更深刻地体会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内容。就像根据课文让小朋友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的辛苦,要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懂得分担爸爸妈妈的辛苦,因此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最后教师可以给小朋友布置一些小任务,让小朋友回家以后做一些自己的事情,明天上课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在这里,我们的教师就是利用语言的魅力帮助小朋友总结课文,以及以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小朋友真正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含义。

幼儿阅读教学中使用情景阅读法最大的目的就是为幼儿提供一定的情景,方便幼儿对故事的了解,从中可以掌握到知识和培养阅读能力。情景阅读教学是一种适合幼儿学习的好方法,它的使用将会让我们的幼儿更加快乐地享受阅读。

篇14:情景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的应用的论文

关于情景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的应用的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情景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校学习的120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对常规组采取一般教学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法。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分别为93.33%与81.67%,P<0.05;实验组的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儿科;护理教学;情景教学法

儿科护理学属于临床护理专业中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学科内容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儿童的护理、健康儿童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儿童的护理等[1]。其中儿科护理学是针对儿童提供的医学服务,有利于将疾病防治水平进一步提高,使得儿童免疫力增强,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2]。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考虑到儿童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患病具有突发性特征,反应较为迅速等,因此需要采取临床操作经验十分丰富的医护人员对其提供医疗服务[3]。为了进一步提高儿科护理学教学效果,我校引用了情景教学方式,该类教学模式指的是在带教过程中建立一类突出主体的环境,并吸引学生投入环境中,切身体会临床护理过程的一类教学方式,可在实践过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的技能。对该类教学模式进行更加系统的研究分析,相关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20在我校学习的120例护理专业学生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60例。常规组男3例,女57例,年龄19~24岁,平均(22.03±0.52)岁;实验组男2例,女58例,年龄20~24岁,平均(22.12±0.48)岁。对比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常规组采取一般教学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法,具体步骤为:采取5~6人为一小组的分组方式,为学生进行儿科护理教学培训,总共培训2个月的时间,模拟时间为1个月,其中采取专项一对一练习的时间设置为1个月。选择教学能力出众、沟通能力良好、教学经验充足、临床实践与专业理论知识较佳的老师作为一对一的带教老师。其中第一阶段应制定教学目标,为了有效保证教学质量,应选择临床教学经验丰富、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总带教教师,依据实习生大纲的要求编写出符合本次教学方式的《实习手册》,要求教师详细了解与掌握实习手册中的相关内容。第二阶段由带教老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授课。严格依照实习手册上的内容,根据儿科护理学的理论与技能知识进行授课。学生可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现场提问、模拟演练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应组织学生进行不定期的考核,利于督促学生严格掌握儿科护理学的相关知识。第三阶段采取一对一的学习方式,由一名教师对一名学生进行指导学习。

1.3评价指标

1.3.1考核成绩

采取师生双向考核的方式进行考评,并在总带教老师的组织下不定期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操作考核,将考核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内容。并在实习结束前对学生理论与操作技能进行检测,将考核成绩与平时成绩进行结合得出学生最终的考核成绩。

1.3.2教学满意度

采用互联网评教的方式由学生对教学老师的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价,采取不记名的方式进行打分,其中不满意为1~2分,基本满意为3~4分,满意为5~6分,将教师的评教成绩作为优秀教师的一项评选依据,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较为轻松活跃的'氛围中锻炼实践操作能力,调动带教老师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4]。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的统计学软件记录本次研究涉及的相关资料,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考核成绩

实验组的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均优于常规组,比较组间数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教学满意度

实验组学生对带教老师的教学满意度优于常规组,比较组间数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儿科护理学对护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要求均较高,特别是实习生首次面对科室患儿常会出现紧张、焦虑、惊慌[5]等多种不良情绪,进而影响教学实践效果。在临床儿科中对于团队的整体协作能力要求较高,应急反应能力、专业性均较强,使得实习生在临床练习的机会不多,易导致学生出现学习上的挫败感。且现今多数教学是采取理论授课,导致带教老师过多专注于讲课,学生则花费较多的时间在记笔记,使得课堂缺乏一定的活跃度,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对日常实践操作的技能训练不足等,加大了教学任务的难度[6]。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与教师的教学主动性十分重要。我校在一对一教学的基础上选择情景教学法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必一味的照本宣科,且课堂上需要消化较多的知识,使得课业压力减轻,课后无需花费较多的时间巩固知识也可以掌握相关的技能,有利于提高带教老师的授课激情,活跃课堂氛围[7-9]。本次研究对实验组学生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应用效果,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常规组,且该组学生对于带教老师的教学满意度优于常规组,进一步说明了该类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作者:张晓梅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

参考文献

[1]吴淑君.中职升高职学生儿科护理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4(5):2466.

[2]李小毳,杨晓雪,鞠贺.浅议儿科护理教学中的情景教学[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4):96-97.

[3]艾素梅,须玉红,贺伟.多元化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7(7):641-642.

[4]杨小青,贾莅彦,殷梅,等.“角色扮演法”、“角色换位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和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0):80-83.

[5]徐文兰.儿科护理教学中护生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94-95.

[6]徐文丽.儿科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生非语言沟通能力的探讨[J].全科护理,2012,10(13):1238-1239.

[7]陈丽君.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1(22):255-256.

[8]吴娟,奉文菊.情景教学在儿科护理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s1):173-174.

[9]宋丽.儿科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8(13):24-25.

篇15:论中学英语结构-情景-交际教学法

东群

研究的背景状况

我国中学的英语教学的改革一直随着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发展而进行。在教材改革和考试改革的大前提下,许多中学教师都开始尝试交际法以满足新教材以及高考题型对“灵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提出的较高要求。同时在另一些学校里,教师没有把目标放在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上面, 而是保留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提高分数的传统作法。因此,他们仍抱着语法翻译法不放,而语法翻译法在语言教学中提高学习者的“准确(accuracy)”又确实是行之有效的。于是,广大中学英语教师仿佛置身于一个十字路口,面临着“舍”与“取”。然而,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也不应该顾此失彼,而是应该吸取各种教学法的长处,并使之相辅相成。

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准确性不是不重要。汉语是由方块字构成的语言,它在结构和表达方式上与英语和其他西方语言都有许多差异。许多语言学理论的实验都是在教学其他西方语言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有必要使这些理论以适合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的方式服务于中国的第二语言教学。一方面,我们知道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流利(fluency)标志着一定的语言交际水平,只有准确而没有流利表达语言的能力,其结果只能是“高分低能”,不能达到学习外语的真正目的;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准确和流利又是语言学中的两个范畴,获取其中任意一个都不代表必获取另一个。因此,如果有种教学法能博采众家教学法之长(即:语言翻译法;听说法;功能教学法;交际法等),又能帮助我们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同时在准确性和流利程度两方面获益,那么这种教学法肯定有利于我国中学英语语言教学的提高。为此,我们致力于一种卓有成效的综合性教学法的研究和实施, 即“中学英语结构-情景一交际教学法”。我们试图探讨该教学法的理论文撑,并整理归纳该教学法的教学艺术和技巧,以备推广之用。

研究的理论支撑

Joanna Radwanska-Williams认为,语言学历史上三个占主导地位的流派(新语法学流派、结构主义流派和乔姆斯基流派)对历史上三个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法(语法/翻译法、听说法和交际法)分别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指出:“在语言教学的历史中,有一个流派的系列,同样在语言学的研究中,也有一个流派的系列。因此我认为研究教学领域和语言学领域的历史关系,并把它们作为关于语言性质的科学性概念的结论来源是很有意义的(Radwanska-Williams,)。”她提倡一种修饰性的历史模式,使不同理论的方式方法得以共存而不是逐一取代。在这种共存模式中,各种不同的系统方法被看成是某种程度上的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整体,尽管他们产生于不同的但是又相关的关于语言性质的理论观点。她认为不管教材是基于哪种主导教学法,教师都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从其他教学法中选用替代的课堂活动。

Diane Larsen-Freeman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发展的角度上也触及到类似的问题。她在《论语法教学--向神话挑战》一文中说:“我想强调一下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于’懂得要学习语法’的重大贡献。”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研究者们还没有开始注重学习和学习者的时候,这两者实际上都被忽略了,至少在近代情况就是这样。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帮助人们认识到学习者在任何流派的教学活动中应是享有“合法”权利的伙伴。“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这种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观点,推动了语言教学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发展,并结合了重点向交际能力转移,使得一些前卫国家的语言教学领域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教学重点不再是放在语言本身,而是放在学习者使用语言来表达意思。这种做法转而导致了对学习者语言使用中的错误越来越能容忍,而为学习者创造使用语言的机会则更讲究真实性和即兴化。但是,在Larsen-Freeman看来,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长期以来对语言教学的看法,最大的神话就是盲目地认为“在自然语言习得中有效的方法就自动变成课堂教学中的方法。”她声称这些方法或许会有效,但是不应该被臆断为首要条件。很明显,Larsen一Freeman指的是语法学习的问题,在自然语言习得中,语法是在非知觉的状态中逐渐掌握的,而课堂教学中则不能完全不进行语法系统或规则的讲解,即使是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交际教学中也是这样,这就是说,在交际教学中也需要选择别教学法的学习活动。

在《语言是如何掌握的》一书中,Pasty M.Lightbown和NinaSpada讨论了课堂教学中的第二语言学习。在比较了自然习得语境、传统教学模式和交际法课堂模式的特点后,他们得出结论:“在交际教学中,进行(语法)结构教学和纠错矫正反馈在促进第二语言的掌握上要比局限于单纯强调准确性或单纯强调流利程度要有效得多;一些课堂教学研究数据为上述观点提供了支持。因此我们竭力主张第二语言的教师可以而义应该在特定的情景中提供指导性的语法结构的教学内容并进行纠错。”按照他们的主张,准确和流利可以在交际法教学中同时兼顾,条件仍然是综合利用各教学法的长处。根据他们的观点,教师和研究人员面临的不是在进行在教学中强化结构还强调内容的选择,而是要决定哪些语言特征使用强调结构的教学效果最好,哪些不需要强调结构就可以掌握,以及如何使语法结构讲解最有效地包含在交际法框架之中。关于何时和怎样提供语法结构的讲解还应该考虑到学习者的特点(Lightbown&Spada,,pp105一l06)。

输入和输出

语言课堂教学今最重要的问题是输入和输出(input &output),最难解决的问题也是输入和输出。结构一情景一交际教学法的关键就在于抓输入方法和激活学生的思维,刺激输出的产生。这个三级教学模式把启动点放在处理输入信息包括语法讲解的内容上(结构),从控制型和限制性练习(情景)向半控制型乃至真实交际过渡(交际)。这种处理的内容,不仅包括了语法解释,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了输入和输出内容。这种被称之为输入处理信息教学的模式旨在改变学习者处理输入信息的方式:由于输入的信息已经重新优化组合,刻意突出需要强调的语言语法特征,因此能较快地激活学习者大脑中负责把输入信息转换成纳入信息(intake)的思维程度,促进并刺激输出的产生(该阶段中应辅之以纠错),于是课堂教学就更容易并更自然地在恰当的时候向交际活动发展。这也是三级教学模式中特别是“情景”向“交际”转换的过程中并没有明显分界线的缘故,教学内容可以组成一个或数个语篇。在这种教学法中,原本严格拘廑的课堂教学可以在尽可能轻松自然的环境中进行。当然,还应有书面作业来巩固所学的内容,帮助防止错误僵化(fossilization)。

Bill Vanpatten和Cadiemo(1993)在研究中发现,涉及语法内容时使用一种处理输入信息与不讲语法和用传统的方式讲语法效果是不一样的。

在传统的语法教学中,教师一般强调语法规则,输出的内容仅限于单句,反复操练该结构。而输入处理信息时,教师把某项语法特征与其它信息内容组合起来,同时在输入时又注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这种特征上来。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1.一个时段突出一个语法项目,太多时会分散学生注意力;2.语言形式和内容不分离;3.要求学生做出“反应”;4. 口头和书面同时输入;5.及时由单句向语篇过渡,形成交际场。例1;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行为动词变化的教学大体可分为以上几个步骤:1.呈现:在掌握其他人称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可运用课文中的内容和人物):I study English,You study English.We all study English.They study English.What about Tom? He studies Eng1ish,重读、重复并板书studies,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突出了该项语法。2.要求学生“反应”, 带领同学共同讨论班级的一位同学。 e.g.Tom.Tom is my classmate.He is tall.He likes English.He comes early to school.He studies hard.He Plays football.He sits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此过程的长短视学生的反应情况而定,必须有足够的时间让该输入信息转化为纳入信息。在此过程中,板书或投影动词的形式,突出语法项目,帮助学生把该语法纳入已掌握的语言体系之中。3.练习(输入):请学生介绍班级一个同学。 e.g.Tell me something about John.在学生可能只会说一两句的情况下,给予鼓励,并请其他学生补充;这时已从单句向语篇过渡,学生已经运用所学语言在进行实际交际活动。根据学生的词汇量,还可以设计学生间的交际活动,并把交际内容扩展至学生的家庭、教师、朋友等。在交际的过程中,教师仍可以强调、重复、板书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但一般不要打断学生的叙述)。这种以内容为基础的输入,需要:教师事先准备;使用学生已掌握的动词;输入中运用语言内容变化不要太大,突出结构;灵活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向“交际”转移;交际活动和交际内容的设计等等。所以我们认为教师在组织处理输入内容时,已经在控制和设计输出内容了。课后应布置一些改变人称的句型转换练习,翻译,动词填空等书面巩固练习,以消化课堂上的输入内容,提高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例2.在词汇和句型的教学中,也可采用类似的方法。在教授look forward to这一句型时,既要使学生注意到内容(带有愉快的心情盼望美好的事物),又要把注意力吸引到结构上(to是介词,不是动词不定式的符号)。呈现时输入以内容为基础的信息,如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you again;We look forward to the summer holiday;Weare looking forward to his birthday party.等来说明盼望的事物的性质,板书to seeing you again;to the holiday;to his birthday party,强调结构:to(Prep.)十n./doing sth.。要求学生反应,可用问题:We enjoy ourselves during the holidays or at birthday parties,so we look forward to these nice things.向交际过渡阶段,教师可说:“I have been invited to see a film tonight with my friend.I am now looking forward to it. Do you have something to look forward to? (or:Have you had similar experiences?)在准备处理信息时,教师应预测到学生可能会有哪些经历,尽可能多的准备一些情景;在学生出现困难时,提供情景帮助学生过渡进入真实交际。例如:When is yow birthday? 比you think you will have a birthday party? Do you want to see the new American film which is now on at the cinema? Will you go and visit your relatives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等,把学生引入话题,待学生进入角色后,再谈论他们所期待的事物,在交际过程中,如出现look forward to do这种错误结构,应及时纠正。课后应有辅助的巩固练习。

例3.对话、视听说和阅读教学中使用该教学法时,应把教学内容视为一个综合语篇结构, 以语篇内容为主要情景,结合视听、阅读课教学手段和技巧来指导学生视听和阅读,然后从检测学生理解程度着手,获得反馈信息,从整体内容、中心思想、主要内容到细节内容逐步深入地挖掘材料信息,帮助学生理解全文,并根据对学生获取不

同层次信息的要求来设计使用所学语言的练习,引导学生转入交际活动。

在上述输入输出过程中,输出有着“发现语言现象,激活注意力功能,自觉去应用该语言现象的检验功能,以及反复正确运用语言巩固功能”,重要的是,这种输出形式既可控制,又可以及时转向交际。在长期进行“结构一情景一交际”教学的基础上,在进行真正的“自由交谈”和书面写作时,学生就能同时表现出准确和流利。

应用范围和技巧

结构一情景一交际教学法可以广泛应用于词汇教学、句型教学、对话教学、视听说教学以及阅读课教学。

在具体实施中,有以下问题值得探讨和注意:

1.如何准备和调整输入信息, 以便于突出某些结构的特征以鼓励正确的内容一形式的结合体的形成,最终导致纳入信息的产生?

2.如何使学生积极参与处理输入信息并在课堂上表现出这种参与行为?

3.如何、何时进行口头信息输入和书面信息输入?

4.何时、何处、如何既纠正错误,而不挫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交际活动中怎样使学生对结构保持一定的注意力?

5.如何把握单句向语篇过渡的时间以及如何操作?

6,怎样创造信息沟?怎样设计交际活动、挖掘交际内容?

7.如何引导学生进入交际活动,并使之延续下去?

8.如何处理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上述问题的处理是应该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在具体教学内容安排上,教师有较大的自由,但教学环节处理的好坏主要在于教师的努力钻研和认真备课的程度,这样才能控制好输入和输出这两个关键环节,最终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法教学模式。通过这几年来的教

学实践和探索以及在这过程中进行的调查,我们认为在目前英语教学领域中“结构一情景一交际教学法”是有效、最理想的教学法,也最为适合我国英语教学的模式。我们在该教学法的实施中,将继续致力于这方面教学技巧的摸索和探讨,使之不断完善。

篇16:六步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学导式学学法

六步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学导式学学法

六步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学导式学学法

目录:

1.六步教学法 2.情景教学法 3.“学导式”教学法

六步教学法

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全国特级劳动模范魏书生老师在教改实践中,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中心,重观科学与民主,创造出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六步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六点。

一、定向。就是确定这一课的学习重点。例如讲《桃花源记》一课,生字有哪几个;词,虚词“焉”的用法,“妻子”“阡陌交通”古今词意的不同;句,这一课的省略句式比较突出,列为重点;译,哪一段是重点。还要理解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所表达的政治理想以及这种思想的局限性。

二、自学。学生把课文通读一遍,逐段翻译。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决。

三、讨论。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把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互相讨论;讨论也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答题去解决。

四、答题。也是立足于由学生自己去解答疑难问题。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问题,如第一组回答第一段中的疑难问题,第二组回答第二段。这样,疑难之处越来越少。然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

五、自测。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由学生拟出一组十分钟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拿出红笔来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

六、日结。下课前,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收获,再不同类型的学生中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

六步教学法以知、情、行、恒相互作用的规律为依据,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知,就是使学生认识求知的重要,唤起求知的欲望。

情,就是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欢乐和幸福。

行,是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活动的方向和规则,提高效率。魏书生同志总结出的“四遍八步读书法”包括:第一遍,跳读。第一步记梗概,第二步记主要人、事、物或观点。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1500字。第二遍,速读。第三步复述内容,第四步理清结构。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1000字。第三遍,细读。要完成理解和掌握字词句,圈点摘要,归纳中心这样三步任务。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200字左右。第四遍,精读。完成第八步分析写作特点的任务,速度不限。四遍八步读书法,旨在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

恒,就是在学习中要有恒心,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因此,“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起到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采用“情境教学”,一般说来,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一、感知――创设画面,引入情境,形成表象。

小学语文第五册27课《古诗二首》的“绝句”描写了诗人杜甫的住处――成都外浣花溪草堂的明媚秀丽景色。教学时,根据这首诗的每一行写一个景色的特点,创设出形象鲜明,色彩鲜艳,富于美感的投影片。这幅图的景象是:两个黄鹤在翠绿的柳林枝头上鸣叫;一行白鹭正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依窗可以看见西岭常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船只。随着画面的出示,教师作启迪性的发问:作者以住处为中心,写他屋子周围的景色,大家仔细看看写了哪些景色?让学生观察,思考。为了渲染气氛,激发情感,借助音乐的艺术功能,同时播放“绝句”的配乐诗朗诵录音。随着悠扬的乐曲声,又操作黄鹤在柳林枝头欢歌跳跃和一行自驾飞上蓝天的复合片。这样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草堂,感受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

二、理解――深入情景,理解课文,领会感情讲读时,抓住图文相通之处,从图导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加深对草堂四周景色的印象。让学生产生真情实感。讲演“两个黄鹂鸣翠柳”时,教师一边借助生动的文学语言描述:两只羽毛鲜艳,小巧玲珑的黄鹂,它们在柳树枝头,时而轻快地跳跃,像在欢乐舞蹈,逗人有趣;时而纵情地歌唱,以弹琴奏乐,悦耳动听。这时间学生:“诗中哪一行描写了这种情景呢?”对话音刚落,学生齐声回答:“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了加深对诗句的领会,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一行意思讲出来,要说得清清楚楚。一个学生说:“两个黄鹂在柳林上唱歌。”教师肯定这位学生说得好,接着教师又提出:“谁能说得再好一点呢?另一个学生马上说道:“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唱着悦耳、动听的歌。”教师加以表扬:“说得真好!这个景色实在太美了。好,把这很美的景色读出来”。随后,教师指导学生读好这首诗。这样,从图导文,启发学生想象,逐步加深了对诗句的领会、理解。

三、深化――再现情境,丰富想象,深化感情

《古诗二首》的“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把壮丽的长江三峡,雄伟的气势用28个字写出来了。教完讲文后,教师安排了两项练习,一是读,二是说。教师要求学生一边看幻灯片,一边把它读出来;这时,教师操作舟行三峡的投影连续片,学生边看、边读,随着投影片的迁移学生读道: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之后,要求学生一边看幻灯,一边把它描述出来。一个学生随投影片的移动,对不同的场景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早晨,离开了仿佛在云彩中的的'白帝城;

千里之外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回来,

听到两岸不停啼叫的猿声,

轻快的小舟已经过了很多很多座山了。

采用情景教学是否会削弱“双基”教学呢?体会是:运用的得当,更有利于进行字、行、句、篇的教学和听、说、读、写的训练,特别是在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收效尤甚,关键在于教师精心设计画面,备好情景教学课,切忌粗制滥用,或画蛇添足。

“学导式”教学法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学导式”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的基本结构如下:

1.学生略读课文、讲义,尝试练习,初步体验一下所要求的操作,发现新知识和疑难之处,反映给教师(这一步可以在上课之前的课前预习阶段完成。如果每节课以45分钟计算,也可以在这一堂课的、头3~5分钟进行;或者在前一次课的后面3~5分钟进行这一步)。教师在收集了学生的疑难问题,了解了学生的预习和自学情况、初步操练的体验之后,再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示要领,交代重点思考的问题或作出示范操作,供学生模仿。同时,可向学生提出简明扼要的有关这一学习单元或这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这些工作内容,可用3~5分钟进行,也可以在前一次课上利用下课之前的部分时间完成),要求学生独立去获取答案。

2.学生明确了这一堂课的学习目的与要求各自带着思考题去深入自学或操练,第二次提出自己经过一定思考仍然不得要领的问题或疑难之处(这些也可以在课前预习时进行),向同学请教或反映给教师(一般可用3~5分钟时间)。

3.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按前后坐位或4~6人一个小组。互相讨论研究,交流心得体会,教师巡视并听取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注意学生的思路(一般可用3~5分钟时间)。解决不了的疑难第三次向教师提出或由教师就近随时个别辅导答疑。这时的疑难问题已为数甚少,确实是学生经过了一定努力仍然难以独立解决的重大难题或关键环节。

4.教师抓住关键性的重大难点和本课的教学重点,加以精讲,再把学生正在掌握的知识、技能、技巧与开发智能的进展情况加以讲评。对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公式,教师要讲清它的来源,说明它的性质,并举例说明它们的应用。对并列的概念,可以只讲清一个,以便引导学生去举一反三。避免“抱着学生走路”。同时,交代并引导学生在课后去阅读必要的课外参考资料,这是教师在以45分钟为例的一节课中,集中讲解重点内容,解除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示范演示的阶段。这一阶段一般可用10~15分钟。如果加上在上课的开头阶段教师提示要领,交代重点思考的问题或作示范操作,提出这一节课的目的要求所用的3~5分钟。“学导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一节45分钟的课上面向全体学生所占用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主要由教师或学生分别占用课堂时间的比例大体为四比五,也就是说,主要由学生进行独立活动的时间一定要多于主要由教师进行引导、讲授、示范的时间。同时,在教师进行引导,讲解和示范的时间里,也要伴随着每个学生的注意观察,认真思考,记忆,想象的智力活动和简易的模拟动作,教师也要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以尽量饱满的情绪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去开发自己的智能。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也必然伴随情感、意志等相应能力的发展。

5.教师有计划、有重点、有选择的提问,检查学生当堂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情况,作出必要的评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改掉错误,正确领会完成课后作业的要领和方法,进一步加深理解,达到记忆、巩固和熟练的目的(一般可用5~10分钟时间)。

“学导式”教学法有广泛的适应领域和适应性能,而且完全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和教学条件灵活变通的发挥效能。当然,这不是说可以把“学导式”教学法作为僵化的模式套用,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变式”才能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学导式”教学法,要经过一番逐渐过渡和师生双方逐渐适应的过程。

篇17:六步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学导式学学法

六步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学导式学学法

六步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学导式学学法

目录:

1.六步教学法 2.情景教学法 3.“学导式”教学法

六步教学法

我国著名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改革家,全国特级劳动模范魏书生老师在教改实践中,在新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中心,重观科学与民主,创造出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六步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六点。

一、定向。就是确定这一课的学习重点。例如讲《桃花源记》一课,生字有哪几个;词,虚词“焉”的用法,“妻子”“阡陌交通”古今词意的不同;句,这一课的省略句式比较突出,列为重点;译,哪一段是重点。还要理解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所表达的政治理想以及这种思想的局限性。

二、自学。学生把课文通读一遍,逐段翻译。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决。

三、讨论。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把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互相讨论;讨论也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答题去解决。

四、答题。也是立足于由学生自己去解答疑难问题。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问题,如第一组回答第一段中的疑难问题,第二组回答第二段。这样,疑难之处越来越少。然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

五、自测。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由学生拟出一组十分钟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拿出红笔来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

六、日结。下课前,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收获,再不同类型的学生中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

六步教学法以知、情、行、恒相互作用的规律为依据,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知,就是使学生认识求知的.重要,唤起求知的欲望。

情,就是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欢乐和幸福。

行,是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活动的方向和规则,提高效率。魏书生同志总结出的“四遍八步读书法”包括:第一遍,跳读。第一步记梗概,第二步记主要人、事、物或观点。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1500字。第二遍,速读。第三步复述内容,第四步理清结构。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1000字。第三遍,细读。要完成理解和掌握字词句,圈点摘要,归纳中心这样三步任务。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200字左右。第四遍,精读。完成第八步分析写作特点的任务,速度不限。四遍八步读书法,旨在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

恒,就是在学习中要有恒心,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因此,“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起到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采用“情境教学”,一般说来,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一、感知――创设画面,引入情境,形成表象。

小学语文第五册27课《古诗二首》的“绝句”描写了诗人杜甫的住处――成都外浣花溪草堂的明媚秀丽景色。教学时,根据这首诗的每一行写一个景色的特点,创设出形象鲜明,色彩鲜艳,富于美感的投影片。这幅图的景象是:两个黄鹤在翠绿的柳林枝头上鸣叫;一行白鹭正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依窗可以看见西岭常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船只。随着画面的出示,教师作启迪性的发问:作者以住处为中心,写他屋子周围的景色,大家仔细看看写了哪些景色?让学生观察,思考。为了渲染气氛,激发情感,借助音乐的艺术功能,同时播放“绝句”的配乐诗朗诵录音。随着悠扬的乐曲声,又操作黄鹤在柳林枝头欢歌跳跃和一行自驾飞上蓝天的复合片

[1] [2] [3]

篇18:浅谈少儿英语教学法论文

浅谈少儿英语教学法论文

关于外语学习者年龄的问题,科研界曾有过一些争论。然而随着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开始学习英语。近年来,儿童早期是学习外语的关键期的说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科研证实。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研究机构早在2002年的《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成年人学习英语时使用的大脑部位与儿童有明显不同,导致成年人掌握外语的速度远远没有儿童迅速。

研究者还利用核磁扫描技术对儿童和成人外语学习者大脑的活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幼儿在学习外语时,大脑将外语储存在“布罗卡斯区”,即与母语相同的部位,而成人在学习外语时已无法将外语储存在该区,只能在大脑的另一部位重新建立记忆结构,新的记忆结构没有“布罗卡斯区”灵敏,在使用同时还需要与“布罗卡斯区”建立联系。以上研究结果充分表明儿童早期是学习外语的关键期,切实利用好这一关键期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儿童英语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看,幼儿阶段是人类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早期儿童对任何语言都有极大的敏感性,他们听觉敏锐,语言感受能力极强,模仿能力也极强,心理障碍少。

有实验研究表明,英语教学班的孩子较普通班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更强,思维更活跃,反应更灵敏,性格更开朗,言行举止更大方,礼貌用语的使用更频繁。语言的训练与使用促进了儿童的表达能力,而表达能力的提高促进了他们思维的发展。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美籍华人科学家崔琦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今天取得的成就也受益于小时候接受了英语教育。

一、心理问题

儿童心理特征极其简单,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的兴趣很容易培养。如在家长、老师、同学的引导或影响下,儿童很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儿童很容易适应和接受不同的思想、观念、文化等。在学习的同时也容易培养有效的学习对策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儿童的心理负担轻,情感因素简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造成外语学习差异的重要因素。在少儿英语教学中,如果学生能十分喜欢老师,那必然会对本科目产生极大的兴趣。儿童思想单纯,他们学习一般靠直觉和体验,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和贴近他们生活的内容很容易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心理教育

在对儿童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首先应该通过我们的行为,使学生能够建立起学习外语的信心,也就是我们的教育理论中说的人格感受的作用。比如说老师平易近人、态度和蔼和热心支持等都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很喜欢他们。如果学生感到老师很喜欢他们,又时时鼓励他,他就会感到学习有意思。比如老师在课下和学生的沟通,如:每次上课时提前几分钟到教室,与学生聊聊天,问问他们的学习,问问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困难,喜不喜欢上英语课,问问他们最喜欢课堂上的哪个游戏,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当学生在学习中有些困难时,积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 当读错音、做错题的时候,要耐心帮助他们,还可以说一些“It’sOK,noproblem。That’sOK。Don’tworry!”之类的话。上课中能在各种学习、活动的间隙中走到同学中,以便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此外,在儿童英语教学的课堂上,应该确保每节课都非常有意思。学习外语本身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比如从英语本身来说,当老师用英语上课,学生听不懂,老师就可以用手势辅助教学,学生还听不懂,就可以用图片或实物来进行讲解,如再不明白,可以放慢速度,用简单的词重新说一遍。这样一来,英语课堂就像是猜谜语课,最后到学生明白了他们就会有一种成就感,自己能知道老师的意思。除了用英语上课可以吸引学生外,老师还要经常带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玩具、学习用具、图片及实物等,让学生感到老师像个魔术师,每天可以变各种东西。所带的东西可以用来做教具,也可用来猜谜语。这时,可以对学生说:Lookhere。Guesswhat’sinmybag?边说边可以把Isit…这个句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来猜。这样一来既玩了又学了。教师每上一节课都应让学生感到没有任何的压力。

三、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教和学既统一又对立。当老师的方法得体时,学生们就喜欢学,自觉学。那么究竟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活动呢?布鲁纳(Burner)将这一ZPD(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理论喻示孩子在建构自己知识和能力大厦的过程中,他人的引导和帮助像脚手架一样必不可少。维果茨(Vygotsky)在他的ZPD理论里也强调了高质量的引导活动至关重要。通过学习实践证明,少儿学英语是坐不住的,他们能保持纪律的时间很短,通常只有3~5分钟,这时就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来组织课堂,当纪律特别好时就可以马上做活动,一旦纪律成了问题时就可以通过朗读来解决,并且在组织活动时要提前进行设计,活动时间也不宜太长,5~8分钟最好。活动时间短,学生的兴趣还没起来,太长,则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如适时地邀请一些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表演,如购物短剧,分组进行歌谣比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可适时抽单个差生,走到他的身旁开始问问题,可适时给予帮助,通过各种活动,可以使教学达到极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活动实例

在教授完新单词时,可以做一个Bingo游戏来检验效果。先让学生在所学过的生词里选9个写出来,然后当老师念到一个词的时候,如果学生的词和老师念的一样就把该词划掉,当老师念完9个词,其中最先和老师所念出的词完全一样的就获胜,老师可以给予奖励,使他们觉得做游戏是有意义的。

Simonsays游戏,在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可以做这个游戏,老师通过Simon来发令,让学生判断哪个该做哪个不该做,如:OK,everyone,let’splay“Simonsays。Ifhesaysdance,youshoulddanceatonce。Ifhedoesn’tsayanything,youshouldn’tdoit。在刚开始做这个游戏时有的学生还反应不过来,通过不断的练习,学生相互提醒着,最后共同对付老师。这种游戏的另一个目的是让学生们从座位上站起来活动,以便消除疲劳。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事实表明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情景法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应用论文

小学语文情景教学论文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

模块化教学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实践及评价论文

简论创设教学情景加强幼儿环保启蒙教育论文

情景模拟教学论文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情景教学研究论文

水彩风景画的教学思考论文

情景在电视节目中的意义论文

情景教学法 论文
《情景教学法 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情景教学法 论文(合集18篇)】相关文章:

化学教学中学习情景的创设及其意义的论文2023-01-24

医学检验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2023-11-11

高中地理情景教学探究论文2022-10-02

课程设计情景教学论文2024-03-13

小学音乐情景教学研究论文2023-12-24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的运用论文2022-06-22

情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2023-01-27

浅谈历史课堂讨论活动开展的必要条件论文2023-12-30

初中英语情景教学论文2023-10-15

高校教师工作总结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