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小学语文教师素质提升策略的论文(通用12篇)由网友“一小之”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城乡结合部小学语文教师素质提升策略的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篇1:城乡结合部小学语文教师素质提升策略的论文
城乡结合部小学语文教师素质提升策略的论文
1处境
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城乡结合部的方方面面都无形地改变着,既逐渐失去了乡村社会特有的乡土气息,同时也尚未真正融入到城市化的角色,而是处于一种游移状态。其本质是一种畸形的发展状态,我们当然大可以将其看成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因为任何一个时期社会的进步都必然有其相应的牺牲。而现实生活中,尤其是身处其中的人们,并不是完全自主的,因为更大程度上他们处于一种分裂状态――逐渐与生命之根“乡土”脱节。如此一来,肩负重大历史使命的小学更是“在劫难逃”,学校的各方面都发生着重大改变,其管理、教师、学生等,莫不如是。位于这一大背景下的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又具有特殊性,本来作为社会人文科学之母的语文承受着巨大的社会现实压力,虽然短时期内难以显现,但随着社会的不断继续演进,其功用便愈显突出。城乡结合部的语文教师,一方面,自己所遵守的学校管理模式或者学校领导者发生了变化,没有了以往的特色――乡土色彩;另一方面,面对的学生发生了变化,而且是最为重要的变化――乡村少年逐渐步入历史的尘埃,而又不是纯正的城市儿童,他们在这里接受人生中至关重要的初等教育,而自己却并不具备人格上的完全独立。所以,既介于城市与乡村又介于学校与学生简论新形势下城乡结合部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谢秀琼(重庆市黔江区菁华小学校)的小学语文教师处于这样一种两难的境地,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他们自己也当时时思考。
2素质
城乡结合部小学语文教师既肩负着语文教师共有的历史使命,而又处于上述的“两难境地”,他们素质的高下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同时时代也将其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了一起。不同的人在同一个环境里,总是有差别的,虽然城乡结合部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也有一定的差别,但总的来说,他们又有着相同的缺陷。
1)思想观念未跟上时代的步伐。很多教师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虽然人员构成上,有的教师本身就是在这里成长起来的,起初他们也是地道的乡村教师,只是当该地被纳入到城市范围后他们便开始转型;有的则是在该地被纳入城市范围后从下面的乡村通过考调等途径加入到了该地的教师队伍行列。他们的意识都很难转变,自己的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从乡村教师变成了城市教师,有了一种身份的转变或者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忽略了自己处于一种“中间”状态。同时,我国已进入全面新课改,虽然从上到下都在说新课改,但很多小学教师认为这只是口号,农村和城市进行同样的改革似乎不太可能,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城乡结合部又是一种“中间”或者“游移”地带。教育资源稍好些的地方或者会象征性地试一试,条件稍差者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完全背离了新课改的初衷。
2)基本功不过关。(1)专业知识不扎实。当前很多的小学语文教师都是以前的师范生出身,他们的专业知识并不过关,这并不全是他们的责任,毕竟中等师范教育是特定社会时期的产物。可大部分的教师,自从有了“铁饭碗”后不仅很少学习,甚至有退步的危险。(2)普通话水平不高。普通话水平不高,是我国教师的通病。作为学生启蒙阶段的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提高。现在的一些高校学生,他们当中有些同学的普通话带有很浓的乡音,当问及为何接受了这么多年的教育还不能把发音纠正过来时,他们都说已成型了,小学的时候拼音没过关,在农村又没有说普通话的环境,老师都是用夹杂着乡音的普通话教的,他们也没有什么标准可参照――现在的城乡结合部的小学语文教师很大程度上依然如此。(3)汉字书写不规范,只要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学生写字,就会发现有好多孩子不会按汉字的笔顺写,可以说,责任应归咎于小学语文教师。
3)敬业精神不够。大部分教师都是该地的居民,虽然很少再有一亩三分地,可很多教师有第二职业,或小商店、或麻将馆等,他们的精力已被分散。因此,放学后,他们还得匆忙回家做家务或“正事”。他们认为给小学生上课凭自己的经验可谓小菜一碟。新教材、新课改来了,老教法照做,捧着教参,并不从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一灌到底,灌完了事。另外,当站在三尺讲台上有了些历史后,人也稍微上了点年纪,便会出现“职业倦怠”,都想清闲清闲,对工作便随意敷衍。
3路在何方
造成目前上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有教师自身的原因。我国正处于社会大转型时期,但这个过程相对来说要比较长。所以,我们城乡结合部小学的教师要从自身出发,寻求优化发展,而不能在等待中寻发展。针对以上现状,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改变价值观念。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仅把教书作为谋生的手段,而很少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城乡结合部的小学语文教师亦如是。语文是最有人情味的学科,少年们在学校所获得的人文熏陶、知书达礼或许是给予家庭最大的安慰之一,而人文熏陶更多地来自语文教学。城乡结合部的小学语文教师,更应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
2)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城乡结合部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不断“充电”,即使是知识原始积累较为丰富的老师也应如此,以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有了不断进取的劲头,不但具备了教好学生的条件,还可以用这种精神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做个有心人。作为城乡结合部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学会利用资源,发挥自己的特色资源,城乡结合部的很多东西是城或乡所不具备的,但城或乡所有的自己却有。例如,和城市学生比起来,自己的学生和乡村儿童一样能分五谷;与乡村相比,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城市一样,也有互联网、多媒体设备等。教师作为烹调者,要本着调出美味佳肴的信念,立足于有限的原料佐料,多学习新颖的煮法炒法。城乡一体化的路还很长,城乡结合部的语文教师有着特殊的影响,虽然也有着诸多的不足,但只要尽力去思考并付诸实践,相信前景也会因我辈的付出而更加美好。
篇2: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提升策略论文
有关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提升策略论文
一、科学文化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材内容的不断更新,教师也需要相应地补充知识。语文教材内容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因此,教师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要有更为广博的社会和自然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和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应是“无所不知”,能够解答他们提出的所有问题。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应努力使自己多才多艺,科技、文学、天文、地理、历史、生物、体育、艺术等都能略知一二。如讲《黄河颂》《土地的誓言》《芦花荡》等课文,就要熟悉抗日战争历史,并能正确评价抗日战争;讲《最后一次演讲》《雷电颂》等课文,就要了解解放战争时期的情况;讲《敬畏自然》《大自然的语言》等课文,就要懂得一些自然科学常识。俗话说“:要给学生一升米,教师须有一斗谷。”这说明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学识,才能满足学生的知识渴求。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知识修养,用各方面知识充实自己,做到教学相长,才能在教学中提高效率。“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教师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处理好教材,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积极学习、善于学习,才能把课讲活、讲好,才能在授课时做到游刃有余。
二、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素质
教师要具备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素质,是指教师通过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的科学规律,能够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把知识用最有效的方法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同时,使学生获得各种能力,为其成才积累“财富”。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备课、讲课、板书、绘画、课后辅导、作业批改、编制习题、撰写论文等。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不仅可以进一步明确施教方向,坚定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根本上解决教书育人、寓思想教育于日常教学的问题,而且能够认识和掌握教学规律,明确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从而以行之有效的教学程序和方法,丰富完善各自的教学思路,解决如何上好课、向课堂教学要效益的问题。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刻苦训练自己的教学技能。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实践证明,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低,必然不能依据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去安排教学;教学技能差,也绝不会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基本功素质
要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需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否则,就不可能教出成批的好学生,更不可能攀登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的高峰。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苦练基本功。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很多方面。
(1)听。包括听学生读书,听学生回答问题,听学生相互讨论,听其他老师的课。善于听的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之间要相互听课,相互观摩、研讨。实践证明,听课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基本功训练。
(2)说。合格语文教师的条件之一,就是语言要准确、精练、生动,富有感染力、启发性,且讲普通话,有节奏感、条理性、逻辑性。要实现以上要求,教师就要加强语言训练。例如,加强语言节奏训练,力求达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的艺术性的标准。再如,加强语序训练,以求理顺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怎样开头,怎样过渡和结尾,使语言富有科学性、逻辑性。此外,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还要善于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设计课堂语言,使之唯美、动听、引人入胜。
(3)读。语文教师要能够博览群书,文学方面的、科技方面的,都应该有一定的阅读量,以便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语文教师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如果教师朗读水平高,学生就会从中受到感染、教育和启发。
(4)写。写的训练主要包括书写和写作。教师的书法是教学的“衣衫”,又是学生模仿的样板。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练好“三笔一画”,即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和绘画。教师的书写主要是课堂板书,对板书的要求是对教师书写基本功的起码要求。板书的书写要求清晰、工整、准确,注意笔顺,不写错别字。板书的布局要合理,文字精练,力戒有言必录、信手写画。此外,作文、作业本上的批语要清楚明白,句子要完整,切忌字迹潦草。一个没有写作实践经验的教师,是难以正确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教师能写好“下水作文”,不仅能体会到学生写作文的甘苦,而且能在作文指导、作文评讲等方面,做到针对性强、有的放矢。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篇3: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素质提升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素质提升策略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如何体现先进的价值取向,更好地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有鉴于此,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须以良好的专业素养为基础,充分施展教学个性与智慧,最优化地发挥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和手段等多种元素的综合作用,不断提升教师素质。提升教师的教学素质,最好讲究策略,才能事半功倍。其要素有以下几点:
一、德为首,在师风师德上“强人一步”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一方面,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终身受益的。因此,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师来说,加强自身道德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二、勤为基,在教学教研上“快人一拍”
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认为:“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照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导出的结论,去进行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这对我们教师来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想胜任自己的工作,必须推行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可促进教师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自我意识的发展。通过反思性教学,教师能够合理而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诸多疑难问题,促进教学过程最优化。
语文教学反思,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各种语文教学现象持续地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行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种反思跟行动密不可分,是从经验中学习,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因此,这对于拓展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对于提高语文教师素质和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够提供重要启示。
三、情为本,在情感修养上“先人一步”
在“阅读与鉴赏”一部分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要“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基于这样的精神,应该继续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培养审美能力。高中语文教学还应体现高中课程的共同价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课程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心理情感的提高。
在教学中要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以情为本,要指导学生体会文本的情感。这种体会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求、自得、自探、自结。一句话,语文教育必须实现情感教育,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实现情感的培育。教师要善做一个“构建”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思考、交流、表达,使学生学习过程成为多边交流、多向流动的过程。教师要善做一个“鼓动”者,热情鼓励学生敢于说、敢为人先、标新立异、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还要善做一个“引导”者,认真倾听学生的“芸芸众声”,善于觉察他们独特的情感感受,捕捉情感火花。再为学生搭建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在“仁者”“智者”的交流碰撞中悟出“真谛”!唯有这样,学生的`情感才会得到充分的培育。
四、悟为重,在文本阐释上“胜人一筹”
语文文本的多维阐释是新课程实施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需要语文教师更注重自己对教材的“悟性”。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可在我们语文教师队伍中却存在着浮躁现象,没有“读”进去。作为语文教师来说,都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应结合本学科,读一些语文专业书。重视语文教师的读书,是一种自由安全的心理状态下的自主、独立、各取所需、探究发现的阅读,是一种走进作品、与作者直面对话的阅读,是一种自由抒发自己的感受、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阅读。以整体感知为基础,全面理解、吸收、领悟文章的精粹,就是“胜人一筹”的悟为重。在充分的阅读思考中,把握文本的内容、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感情,从而能获得多元的文本意义。(作者单位:江西省安义中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
篇4: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的论文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的论文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主要问题
(一)思想亟需转变,缺乏自我创新。小学语文是学生启蒙阶段最重要的学科教育之一,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知识点教学以及“满腹经纶”已经不符合当代教师的教学标准。一线教师要摒弃部分传统枯燥的教学设计,更不能依赖自己以往或者其他教师的课件进行整合。目前部分教师传统思想严重、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现代辅助技术不掌握等情况,以至于教学效果难以提升。教学能力提升需要具备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只有教师转变思想,通过创新使课堂充满情境和乐趣,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并不是一味灌输,而是主动参与、自主思考与探究的过程,最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真正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获取经验。
(二)教学反思不及时,培训指导机会欠缺。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必要手段,当前一线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反思采取应付的态度,教学工作随着下课铃声响起而结束,对于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学生是否都已了解、教学方式方法是否得到改善、教学课堂氛围是否好转等都没有顾及,教师自我教学能力得不到反思与总结。另外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即使有意愿丰富课堂内容,但发现经过教学设计后很难达到预期目标,遇到突发状况无法应对,迫于无奈还是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被动的'灌输知识,究其原因缺乏科学专业的培训和教学指导,但目前地方学校培训力度不够,培训范围不广,教师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自己教学能力,更谈不上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规划。
(三)缺少自主学习,科研意识淡薄。目前个别教师缺少自主学习,常常以多年的经验以及雄厚的知识储备自居,而且由于评价体系的制约,部分老师认为提高学生成绩是首要任务,科研方面与其他教师备课、评课便可以替代。也有部分教师有兴趣和志向做科研,但是目前地方小学能提供的科研平台太少。老师们应该主动学习,在实践教学中发现问题,加以研究并总结,这样才能从提升自我教学能力,学校层面也应该尽可能的为一线老师提供科研平台以及创造科研条件。
(四)评价制度制约。目前我国地方小学语文教师的评价体制与国家提出的新课程标准中教育目标不完全相符,虽然小学阶段并没有强制性的升学要求,但在某些学校的实际操作中,看重的仍然是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而成绩会直接和职称评定、评优挂钩。教育管理者出发点是要提高教师甚至是学校整体的执教水平,但在操作中却走入过分注重分数的极端。一线教师面对这种评价制度只能将原本用于提升科研能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时间用来对学生进行题海战术和试题讲解,这种省时高效的教学方式的确可以提高分数,但却与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背道而驰,导致学生苦不堪言,教师也饱受诟病。
二、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对策
(一)转变思想,培养自我创新意识。教师应将改变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将学生的需求同教学目标与教学进度完美结合,丰富多样化的授课方式,能用微课堂甚至是网络技术补充教学内容,课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书本上的内容更情境化的传递给学生,课下使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介提供知识扩展,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授课方式可以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多样化,授课内容可以更加丰富多彩。另外定期开展专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语文知识竞赛,人文历史活动等等,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不只是能用分数来证明,还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二)加强教学反思,建立校本培训制度。教师应该对自己从备课阶段开始至教学结束后的全过程进行记录,每堂课后针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系统性梳理,课下询问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及问题,课后与教研组教师共同讨论分析,并不断反思和总结。另外针对目前偏重于理论指导的讲授式报告培训,学校层面应建立校本培训制度,针对老师“走不出去”的情况,将学校作为师资培训的主阵地,内部通过教师的教研活动交流进行培训,校外邀请其他学校名师进校园举办教学实践交流活动,制定教师培训计划,使校本培训工作达到制度化、科学化、规模化。
(三)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升科研能力。语文教师应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学习,要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观点去分析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同时教师也要重视科研工作,学校层面也要推出校内提升科研能力计划,鼓励引导教师自身树立科研意识,重视教学方式和授课技巧等方面出现的问题,通过典型教师的科研宣讲和培训,让其他教师感受到科研就存在与日常教学中,互相交流不断反思和研讨来提升科研能力。
(四)改变教师评价制度,评价方法多样化。新课标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层面就应该重视多样化评价考核方式,将学生学习成绩的结果评价与教师教学过程评价相结合,将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与期末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将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等。具体做法是学校应成立专家组在教学过程中对授课教师进行随机随堂调查,对教师是否能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否合理开放和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授课方式多样化情况、授课技巧、课下举办针对教学内容的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核;期末再对教师进行科研能力、学生成绩与评价、教师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核。
篇5:小学语文教师个人素质提升计划参考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早在两千多年前,韩愈就给了老师一个准确的定位。“传道、授业、解惑”,这看起来简简单单的三个词语,践行起来却是无比的难。它需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需要有超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更需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简洁朴实的六个字,涵盖的是丰富的知识和精深的艺术。想想自己,做了二十多年老师,既没能润物无声地传好道,也没能春风化雨般授好业,更没能循循善诱解好惑。何故?知识水平有限,业务能力欠缺也!在现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作为老师,脑子里没有一条不断更新的知识之泉,是无法给聪明的孩子们一滴水的。因此,要想做一个合格的老师,尤其是合格的语文老师,提升自身的素质已势在必行!为了不愧对“老师”这个称号,切实有效地提升自身素质,新学期开始之际,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加强基础学习,充实知识储备
很喜欢观看名师的课堂实录,更渴望聆听名师的现场授课,因为他们解读文本的深度和行云流水般的课堂教学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我多次尝试着学习他们,照搬他们的实录。但依着葫芦,却总是无法把那瓢画圆。后来,我才明白,他们那如行云流水的教学风格我们是无法学会的。因为那源于水到渠成,源于丰厚的知识储备。作一个语文老师,如果知识储备太少,无论怎样学习别人的上课技巧,也是不可能上出精彩的课的。为了能让自己的知识水平有所提高,这学期,我决定利用休息时间,好好静下心来看几本书,扩充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填补填补那少得可怜的知识储备。让自己也偶尔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一次,让自己的学生也品尝一回“享受语文课堂”的滋味。我准备每月认真读一本文学专著,并在自己的博客中写出阅读心得。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让我班上的学生个个爱上课外阅读,养成写阅读收获的好习惯。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早已过去了,现在的学生,必须扩展语文领域,学会联系生活。为了做好孩子们的表率,我决定从这学期起,以“历史上的今天”为话题,每天引导孩子关注新闻,关心国家大事,同时了解历史,与孩子一起拓宽视野。
二、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是一门艺术。仅仅有了文学知识,同样是不能成为好老师的,还必须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别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因此,这学期我继续征订了《小学语文教师》,并将认真阅读其中的每一篇文章,让这位无声的老师好好指导我的教学。另外,我还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广泛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苦练教师基本功,提升综合素质
“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简笔画和普通话”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五项基本功,而这五方面,我都非常欠缺。因此,这学期,我要苦练这五项基本功:每天中午在家练一篇毛笔字,在学校练一篇钢笔字,利用课堂练好粉笔字,向美术老师学习简笔画,每天练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另外,我还准备与孩子们一起习作,提高自己下水作文的水平。
这学期,我将克服一切困难,按计划完成所有任务,真正提升自己的 综合素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又一个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形式,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更为了教学的需要,我认为学习是使自己迅速适应所有需要的唯一办法,也是最恰当的办法。
指导思想:以课程改革实验为契机,保持教研工作思路的连续性,突出教研工作的先导性,强化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拓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领域,加快小学语文教师队伍成长速度和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牢固确立为基层服务的思想,提高服务能力。
1.认真搞好教学工作,尽早尽好地完成教学计划。
2.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理念,并转化为个人教学技能。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新课程发展的中心就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作为新课程改革前沿的数学课教师,就要把这种理念准确的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并义不容辞的在课堂上实施。我们研究它,接受它并行成一种教师素质,在实践中感悟实施。写出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3.钻研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实施技能,积极参加备课教研活动,注重备课和教研的效果。
4.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注重从教师学生等多方面进行评课,不追求完美,旨在提高,达到更好。
5.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新近的教学手段,不拘一格的教学方式方法都是我们学习研究的方向。
6.利用课余时间多读相关理论书籍,或浏览教育网站,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及时更新,为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7.提高自身的素养。
语文教师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变得准确、生动、形象,为学生示范;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语文教师还要学会写教育笔记,作好教育反思。
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对其自身的素质和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无止境的.,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对未来的发展设计出适合自己的情况并不断提高的规划。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围绕新课程改革,做学习型的教师,使自己能适应时代发展,符合高品位要求的教育者,为达此目标,制订出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
一、个人现状分析
1、优势分析:
大专毕业以来从事教育已经了,应该说正处于有一定经验的黄金时期。
①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为人师表,严于自律,诚实守信、热爱集体、尊重他人、相互团结。有较强的事业心,忠诚于教育事业。
②毕业以来已有从事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经历了新老教材交换使用的时期,因此能比较系统、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教材。能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③能有效地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清晰、流畅、幽默,有较规范的板书,能体现教学内容的重点,所授课程普遍得到学生的好评。
2、不足剖析:
我渐渐地感到自己的发展进入了“高原期”,就象处于长跑中的“极限”,以往的成绩已经被远远的甩在了身后,前进的步伐却受到各种各样的束缚、局限而慢慢减速。
①在理论学习上对自己有所放松,以工作代替了学习,导致自己有点迷失了发展方向。由于缺乏学习,造成了理论功底不扎实。缺乏理论积淀,使自己在教学业务能力方面一直没有提高,有时感到是在倒退。
②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精力上,自己对教学业务能力的提高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三年发展目标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紧分分秒秒学习充电,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内需,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工作中,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从学生生命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时刻提醒自己用脑子工作,使自己逐步成为研究型、开拓型、复合型的教师。具体的专业发展目标主要有:
1、科研能力有一定进步。能够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能够独立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研究成果对教学实践有较大的指导价值。每学年至少有一篇独立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在刊物发表或在市、省级以上论文评比活动中获奖。
2、教学水平有明显突破。能够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在日常的教学中创建和落实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每年所任班级的数学课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3、专业引领有较大作为,能够成为本校学科教研组公认的骨干教师。在本校选定1至2名相应层次的青年教师,予以重点关心和指导,通过2到3年的努力,帮助他们专业发展水平有较大提高,使自己能够成为青年数学教师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的领头羊。
4、提高听评课的水平。
三、具体实施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通过阅读教育教学专业名著,撰写读书笔记,利用自己的博客,加强与骨干教师的联系,充分交流,取长补短。最终使自己具有宽广的科学文化视野,具有现代化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
2、认真研究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反思与总结。重视对教学的反思,教学感想要做即时的记录,整理和归纳鲜明的个例。最重要的是能够随时记录,而不让这些火花在瞬间消逝,要形成每一节课写教学反思的习惯,并把教学反思发表至本人博客。
3、开展课题研究,力争有较高成果。通过课题的研究,努力提高自己在课堂教学上各方面的业务能力,重点提高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4、认真练习“三字”,提高普通话水平、努力提高教师的基本功。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提高听评课的水平,通过听评课带动自己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
这三年的时间将在我的教育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通过拜大师为师,与名校交流,以学者为友,使自己富有创新意识;通过不懈追求探索,把学习内容转化积淀为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努力,提升自己和自己的事业。要做的太多太多,三言两语是说不完的,但这都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也许现在的我做的不是太好,但我深信三年之后的我会做的很好。
篇6:小学语文拼音教学提升策略论文
小学语文拼音教学提升策略论文
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相对于其他课程,对教师的教学策略要求更高。其中,拼音教学作为小学语文中的基础,对学生的掌握知识程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学好拼音是重中之重。因为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只有学好拼音,以后的学习才会更加顺畅。但是,拼音也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符号,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枯燥,需要教师和学生下功夫才能做好。尤其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拼音教学是第一道难关,加上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等,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压力。我们应该怎样使枯燥乏味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是每个教师都比较关心的问题。
一、通过故事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汉语拼音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可知,小学生都比较好动,比较容易接受一些生动、有趣的知识,通常故事就是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因为故事比较生动,可以带动学生进入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要尽量安排一些故事,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把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拼音字母和生动的故事情节相结合,这样的教学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听故事就能得到启发。教师有声有色的语言是学生阅读和讲故事的样本,他们在听故事时,就会体验语感,对于发音和语气都能得到训练。这样,学生的学习劲头比较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拼音记得更加牢固。
二、通过学生参与活动,使其在活动中学习拼音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获取的知识一般比较容易忘记,所以对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掌握往往不够牢固。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对语文拼音的学习可以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外。只有这样,才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活泼生动,不至于死板。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进而使其在比较活跃的气氛下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连一连、做一做,画一画、看一看的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常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学习过的字母、音节等编成儿歌的形式,在班里进行活动。这样就加强了学生对拼音的记忆,同时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三、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拼音
汉语拼音的学习,如果只是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是根本不够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学生的拼音掌握。比如,让几个学生合作,一个读拼音,一个当教师,互相考试和提问,这样学生在角色互换的情况下,既能体验当教师的兴奋,也能收获学习的快乐。在拼音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兴趣相对比较浓厚,并且能获得较广的'知识面,效果也比较好。但是,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活动要把握度,避免学生在课上只想着玩,把自己的知识学习忘记。所以,教师还应该改进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开心地牢记每一个知识点。
四、使拼音能够生活化,养成使用普通话的习惯
语文知识的学习,是源于生活的,并且在生活中,也能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汉语拼音是语文的重要工具和基础,在学习起来可能会比较乏味。因此,要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拼音,一定要注意将拼音教学和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更熟悉拼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我们还要养成使用普通话的习惯,普通话可以帮助学生识字和阅读,小学阶段学习语言是关键时期,也是普通话推广的基础。在学习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加强记忆,做到学以致用。学生只有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才能练就对拼音的认同。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拼音学习。
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拼音符号是抽象的,在学习完声母、韵母之后,教师要能给学生巩固知识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为学生讲解时,通过一些短小的汉语拼音读物来展示给学生,当学生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就会使积极性提高。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等辅助工具来实现。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工具,进行拼音比赛,看谁能拼得又快又对。教师在拼音教学过程中,要能不断创新,因材施教,使拼音教学富有生活气息,使学生学习不再无聊,为以后学好语文奠定基础。
六、优化教学环境,增强学生兴趣
在小学生刚进校园时,他们对学校的环境感觉新鲜,如果教室里的环境设置比较独特,在教室墙上设置拼音,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他们会对这个陌生而新鲜的环境进行观察,在不知不觉中就记忆了拼音,增强了学生对字母和音节的学习和记忆。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利用简单的笔画,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增强记忆力。学生一旦对图画感兴趣,就会引起共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准确地认识、辨别、记忆。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拼音教学对于小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学生以后识字的基础,对于学好语文至关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拼音的重要性,从基础抓起,促进学生的拼音学习。尽管拼音学习的过程是枯燥的,但是教师应该尽自己的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篇7:高职文秘专业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策略研究论文
高职文秘专业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提升高职教师职业素质日益成为探索发展高职教育的研究重点。本文以高职文秘专业师资队伍现状为研究的出发点,试图从教育与培训的网络构建、形式多样化、氛围营造入手探讨高职文秘师资在职教育与培训的教学策略,力求对高职文秘专业师资在职教育与培训问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职;文秘专业;师资;在职教育与培训自一九九八年我国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办学目标,十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高专教育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也相继出现了教师队伍相对师资缺乏、教师专业素质与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不相符合等等问题。
1.高职文秘专业师资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对秘书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日益提高,于是更加要求文秘专业教师除了具备教师的基础素质之外,还应具备较好的专业素质。但是考察当前秘书专业师资现状,我们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1.1文秘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匮乏
就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师资现状来说,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教师大部分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期间并未系统学习秘书专业知识;目前虽有个别本科院校开设了文秘教育专业,招收文秘师范生,但其在教学过程中也大都将教学重点放在“师范”教育上,弱化了“文秘”专业系统知识教育。多数教师在承担秘书专业课程教学时,仅仅通过自学就匆匆走上讲台,现学现卖,自然难以具备一定的专业深度、广度,更谈不上融会贯通、游刃有余的开展专业教学活动了。
1.2文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及实践经验欠缺
高职人才培养的目的.明确指出,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且高职文秘专业本身也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所以对学生习得“技能”的要求较高。要培养“技能型”人才,教师就得先具备较强的秘书实践能力和秘书实践经验。
就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师资的现状来说,一部分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马上来到高职院校担任文秘专业课教师,另一部分则是从基础的中文类课程,如大学语文、文学欣赏课程转到文秘专业任教。从师资来源上看,教师们大多没有从事过文秘工作,处理过秘书事务,更谈不上秘书从业经验的积累,所以在教学时难以将书本理论知识联系到秘书实际工作中,授课出现重理论、轻实践倾向,从而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
基于以上问题,无论是从专业建设、教师素质,还是从提升培养人才质量的角度看,都从客观上要求文秘专业教师要始终保持不停的学习和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双重要求。目前,在职教育与培训是高职院校提高师资水平最常用最便捷的渠道,本文从在职教育与培训的构建,在职教育与培训形式的多样化,在职教育与培训氛围的营造入手探讨高职文秘专业师资在职教育与培训的教学策略,力求对高职文秘专业师资在职教育与培训问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2.充分发挥校本培训优势,构建校本培训为主,基地培训为辅的多方位培训网络
校本培训是指以教师所在学校为基本单位,以提高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使全体教师的能力得到提高的一种继续教育形式。校本培训是文秘专业教师素质提高的主要途径之一,是高职文秘专业师资培训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任教老师以学校为依托,在教科研一体化中主动参与到学校的培训中去,不断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校本培训受时间、师资、设备、场地等条件的限制,也有其自身的不足与问题,在职教育与培训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而要充分利用高职高专院校师资培训基地的资源进行校外短期培训,通过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等方式,鼓励和引导教师走上实际的工作实习岗位等途径和渠道的培训联合,实现培训网络的优势互补,为文秘师资在职教育与培训提供更多的有效渠道。
3.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高职文秘专业师资在职教育与培训
文秘专业师资在职教育与培训应建立在文秘专业需要的基础上,以教师的能力发展为本,积极引导和发挥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在职培训的关键应该是秘书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培训内容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类型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文秘各相关专业的相互通融,教师专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以及发展的连续性,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以及这个时期的优势需要等因素,从知识、能力、素质等几个纬度进行考虑,并根据各校自身的类型和特色,结合各自的软硬件环境,采用不同的教育与培训形式,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种:
3.1专家指导。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聘请企业、行业的高学历、高职称或高技能的专家,根据受培教师能力提升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交流或定期到学校举办讲座,帮助教师丰富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
3.2对口互助。学校可以选送专业课程教师去高校对口专业进修,或者与优秀培训机构合作,定期送培。同时可以开展青年(或新任)教师指导,专业教学经验丰富和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教师与青年(或新任)教师结对开展对口互助,以提高青年(或新任)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增加文秘专业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
3.3校企合作。学校应该积极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鼓励专业教师进入行业、企业一线顶岗实习,使文秘专业教师熟悉文秘工作并强化个人技能,使其教学更贴近社会现实和行业需求。对于教师定期深入企业学习、增强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视,很大程度上反应职业技术教育的发达与否,在职业教育技术发达的欧洲,如丹麦,成为实训教师的首要条件就是必须是一名熟练工人。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在校内综合行政处室秘书岗位设立流动性文秘教师实践岗,方便教师在教学之余获得对秘书工作的感性认知,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3.4网络教学。网络技术和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教师在职培训的方式。高职教师能够利用网络和远程教育便捷、丰富的接触最新最前沿的专业信息,实现了教师自我提升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尤其是对于部分承担着较重的教学任务的教师,基于网络技术和远程教育技术的在职培训可以使学习的灵活性提高,一定程度上缓解学习与工作之间的矛盾。
3.5营造氛围。要使高职师资教育与资培训有序高效运行,需要营造一个教师刻苦钻研,自觉重视能力提高的氛围。
3.5.1文秘专业教师应形成自觉的发展意识。首先要认识到自身在专业上的特点与不足,增强专业意识、专业精神,实现专业自律,加强专业修养,自觉自愿的去补充知识和提高能力。其次,专业教师们要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不仅仅将自己定位为学生知识、技能传授者,同时还应当成为学生就业指导者、做事与做人的榜样、工作与生存的导师,努力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教育服务质量。
3.5.2加快建设培训网络。国家级的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在我国的天津、上海、广东、宁波、河南和北京等地区都有建立,且定期举行国培。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些高职师资培训基针对文秘专业开设的师资培训课程少之又少,远远不能满足全国高职文秘专业教师的培训需求。因此,形成以国家级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为核心,省级培训和行业培训为补充的培训网络是促进高职文秘专业师资在职教育与培训体系完善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李雪稳.谈文秘教师专业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培养对策[J].秘书之友,.
[2]赵思.陕西省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3]王丽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职培训有效性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
篇8:语文素质提升及自学能力培育论文
语文素质提升及自学能力培育论文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不可忽视的前提。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叶圣陶先生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培养良好习惯是何等的重要。所谓语文素质,就是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就必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在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语文素质的提高就变成了一句空话。所以,大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归结为教学目的的一个内容。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知道只有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己去进行语文学习的实践,形成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形成习惯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着力点。
要提高语文素质,必须重视学法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在较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而掌握学法又是形成能力的前提。因此,必须注意三点:一是学生独立实践的长期性。我们要确立正确的学习观点,切实弄清楚,学生不是装知识的容器,而是学知识的主人。他们不仅要有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掌握学知识的方法。比如在识字,阅读中我们提倡教、扶、放。目的是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今天的学,是为了明天的运用。二是随机性。随机性就是随着教学过程及时点拨渗透学法。如,引导剖析课题后随即追问一下,“从本课的课题中你了解到什么”,经常这样就能使学生逐步把握“从课题了解内容,把握中心,理出层次,搞清体裁”等有关学习方法。在分段与归纳段意的训练中,我们不仅让学生说出段落起止及段意,而且还要要求说出其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的方法。在分段时要教给学生分段的规律,在总结段意及概括中心思想时要教给学生归纳段意、概括中心的方法。这样学生逐渐养成自学读书的良好习惯,提高语文素质。三是递进性。自学能力的形成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应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进行有序的训练。如一年级要求说写完整话的训练;二年级要求句子间连贯的训练;三年级要求说写片段,以及进行先说后写,说写结合的训练。在分段训练的梯度上要求由浅人深,形成一定坡度,由概括自然段段意到分好结构段归纳段意,教师要教给方法,最后形成分段写段意的能力和习惯。自学能力的培养,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凡能力都是通过反复多次实践形成的。由此看来,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必须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如:听话,写话,阅读,作文的过程。下面就谈谈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型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低年级侧重提高听话,说话,观察的能力
问: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它看到了什么?怎样做的?心情怎样?结果呢?每幅图都抓住了这个观察顺序,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对学生客观认识事物大有益处。听话能力。听话是小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会听是会说会写的前提。因此,从小学生人学开始,教师就应该严格要求学生注意听别人讲话,尤其是教师讲课对学生的注意力一定要集中,认真听讲。听后不明白的问题向教师发间。长期下去学生就会一听就懂,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养成了良好的听话习惯。说话能力。说话是写好话的前提。只有会说才会写话。低年级的看图说话,通过看图先让学生说出图上画的是什么?在什么地方,他们干什么,表情如何。遵循的原则是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并且教给学生看图方法,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由前到后,由左到右。观察要抓住主要人物。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有力,就利于学生实践,能力自然就会有所提高,观察能力。如果一个人平素有良好的观察习惯,那么他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肯定强。中外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如牛顿、爱迪生、鲁班,都很善于观察。他们都是看了生活中的某种自然现象,产生了丰富的想象,从而激发了巨大的创造热情。对于小学生,从小就应当注意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那么观察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在课内学习看图学词、学句、学文时就应该教给学生观察方法。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观察时,要按一定顺序,而且要边观察边思考,再展开联想。如在教一年级《小猴子下山》一课,书上有五幅图,只要教师教好第一幅图的观察方法,下面几幅图学生就会自己很好地观察出来,再理解课文内容就不难了。在观察时也要教给学生看图方法。如:
二、中年级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知识面的扩展,到了中年级就应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中年级重点是段的训练。这样就要教给学生学段的方法。《珍贵的教科书》第二段,按如下程序引导学生去学段。
①这段共有几句话?
②每句各是什么意思?
③哪些话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紧密的句子形成了段中的层。
④归纳一下这段要说的意思是什么?
这样,我们便在引导学生理解段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渗透了学段的方法。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学习这段的方法去学习其它几段。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把教师的点拨与学生独立探索统一起来,科学地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应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鼓励各自采用不同方法去学习段落。让学生的自学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只要教师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反复练习应用,久而久之,自然就会形成习惯。这种良好的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最重要的保证。
三、是高年级侧重培养自读,自写习惯
随着年级升高和学生的各种能力也相知评储应年高备量的增加,这个时期,教师应在低年级自学能力的基础上,强化对学生自学习惯的培养二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们要想让学生从小就抛掉未来文盲的帽子,就应该在语文教学中以自学为主线,课堂上凡是学生自己能做到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老学生自己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亲自动脑毒动手、动口,从而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首先应教给学生抓住教写作特点的'方法。每篇课文都有它的写作特点,抓住这些特点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落花生》一文是一篇重点非常突出的课文。要根据单元训练的重点,教学中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并教给学生抓住文章重点的方法。
(1)这篇课文从形式上看,详略非常分明。即详写的内容就是文章的重点,也就是说种花生和收花生是略写的。而过收获节是详写的,是文章的重点。
(2)从课文的内容上看,吃花生与谈花生相比,谈花生的内容与中心密切相关,则为重点内容。
(3)从写作目的上看,赞花生和学花生相比,其文章的写作目的是学花生,即是‘赞’为‘学’服务的。因而学花生是文章的重点。通过这种层层深人的分析,使学生学会抓住文章重点的方法,对最后揭示作者是怎样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其次,要精心合理设计板书。
让学生通过板书去深人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深人理解以后,才能对文章的内容有所认识,才能抓住文章的中心。在教学中,板书设计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深人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从中理解作者思路,另外,教师还要在讲读课文中进行准确恰当的归纳和概括,并指导学生回忆归纳本课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理解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并把学到的知识,方法进行系统化的归纳。如在教《再见了,亲人》一文时,在教完第一段后,让学生回忆和归纳我们用什么方法学习的第一段,经归纳概括后教师给予肯定,并让学生用学习第一段的方法,自学第二段。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在课外也能自觉地学习各种课外读物,自觉完成作业,自学预习新课。
预习,本身就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力措施。预习时,要注意培养思考习惯,也就是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学习独立思考问题,从思考词句到思考内容,从提出不懂的问题和思考问题,教师利用布置预习一和检查预习的机会,教给学生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使学生逐渐养成思考的兴趣和习惯。大纲对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要求是非常明确的,因为习惯的早期培养,对人一生的发展极为重要。一种好的习惯,就能造就一个人;一种坏的习惯,就会毁掉一个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用法。在具体教学中用什么方法,不能机械地套用一种固定的模式,也不能作统一规定。在小语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完全必要的,“教是为了不教’,“书越读越薄”,其含义就是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不仅是现代教学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只有教师认真抓学法,就能使学生掌握学法,在提高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篇9: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研究的论文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研究的论文
一、练好自身教学基本功,是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前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基本功是教师最基本的专业素养,没有具备教学基本功,教师就不能良好的开展教学工作。教师需要经常的读书、读好书,增加自己的知识含量,通过教学活动丰富自己的人生,利用协作提升自我,从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功。教师需要根据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有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参加一些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例如:教师可以参加粉笔字书写竞赛,或是演讲、朗诵比赛等,使自己的基本功得到锻炼。教师可以先练习钢笔字,然后练习粉笔字,最后练习毛笔字,由简单到复杂。教师需要练就标准的普通话,这样才能为学生做出表率。小学学生对于一些事物都有着模仿的心理,而且外界的环境也会对其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教师的发音不标准,方言口音严重,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经验,书写一些质量很高的论文和教学案例,应用完全属于自己的教学资源,找寻自己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深入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为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打好基础。
二、博览群书,夯实文化底蕴,是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
如果教师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知识底蕴不足,那么又怎么能够良好的引导学生去学习。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关键就是多读书。读书对于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现代社会也提倡终身学习,教师更是需要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的职业。对于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养成经常读书而且会读书的良好习惯,使得自身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也是语文教师可以更好开展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是提升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路径。首先教师的读书活动并不是盲目的,教师的读书活动需要与校本研修相结合,以校本为基础,通过读书获得更多的收益,最终形成一种合力。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坚守终身学习的理念,博览群书,不仅仅要学习与语文教学有关的知识,同时还需要注意其它方面的知识,要注重更深层次的挖取知识,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一个知识的海洋。教师通过阅读,得到众多知识的充实,教师的文化底蕴更加浓厚,教学水平才能够得到提升,最终才能使得自身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
三、锤炼教学设计,是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秘诀
小学学生好动,很多事物对于他们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在语文课堂上注意力很难集中,教师只有通过依据教材上的内容精心的进行课堂设计,并且选用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文化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起点,教学能力就是教师专业知识的外化展现。教学实践表明,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与教师的语文教学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亲身的体验、感悟、领会逐渐获得并且不断发展的。教师需要应用教学实践活动对自身的教学设计进行锤炼,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三味书屋》、《拔苗助长》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学习著名教师和特级教师的相关教学设计,对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且不断的加深对其的研究力度,利用最为聪明也最为巧妙的办法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教师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首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清晰教材内容的教学莫彪,并且划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考虑与文章内容相适应的教学策略,然后试验教学,由其他的语文教师对其进行点评,对其进行改善和调整,最终达成共识。例如:教师在讲述《拔苗助长》这一课程时,当讲授结束后教师可以请求学生与教师进行角色对话,如同情景剧表演一样,将文章的内容重述。这样的课程设计能够更加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朋友,要学生不会感到那么拘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累积经典的教学案例,将这些设计案例整理成为一个良好的资源库,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
四、反思与交流,深入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法宝
反思对于教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是改进和提升教学方法的主要手段。教师的`反思是思维运动,展现的是教师的教学育人态度,更是高品质的体现,教学反思更是理解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教师需要时常对自身的教学观念、教育思想、教学能力、教学方法进行发丝,使得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有更加深入的思考和领会,收获新的经验。教师的教学反思就是对自身行为的追问,明确自己是否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将教学活动由浅层次向着深层次延伸,走出传统教育的束缚,不断的进行创新。
五、结语
语文教师需要掌握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同时教师还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淬炼,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手段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教师还需时常的进行教学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追问。通过这些内容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篇10:小学藏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策略论文
引言
教学活动不是指单一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积极的开展各种与课堂有关的实践活动,进而加深学生对藏语文的理解,提升教学质量。为了实现当今藏语文教学的目标,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的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并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也会提高学生对藏语文的应用能力。
1.构建和谐的藏语文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可以直接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将会使学生的听课效率和理解知识的程度都进一步的加强。藏语教学中,想要构建合理的教学环境,就要对教学的外在环境和内在的教学质量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学生的学习环境较为整洁、安静,以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藏语知识。还可以建立平等的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创设,尽可能的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得学生能够全身心的进行藏语的学习,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得以激发。通过这种生动的学习情境,可以使藏语文的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升。
2.藏语文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无论是在藏语教学,还是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之中,理论和实践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辅助、相互结合的关系。在藏语教学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提升藏语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藏语的教师应该合理的设置教学理念,并且及时的更新,使得自身的教学理念能够符合社会的需求,通过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进而完善藏语的教学工作。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藏语的教学必须根据藏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通过不断的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尽最大努力进行完善教学体系,保证更加完整的藏语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以应该积极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使得在教学时,能够运用先进的专业知识进行教学。藏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实践部分的教学工作,将自身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合理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而活跃课堂的氛围,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通过将教学理念和实践的结合,会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到改变,更加适应学生的需求,也能够将各种教学资源最大程度的进行利用,使得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能够进行良好的衔接,为学生提供质量更高的课堂教学,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3.藏语文教学中的学生语文思维思考
教学质量包括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只有对这几个方面都进行提升,才会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还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可以根据藏语文内容,结合一些自身的情感,进行情感教育,然后将情感教育与知识的传授有机的结合,引导学生将课堂的教学内容积极的应用到实践中,进行更深层次的扩展思考,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锻炼,进而对课堂的教学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教师还应该将生活中的一些趣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从情感方面进入到藏语文的教学情境之中,更加真切的感受到藏语文的魅力和内涵。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能够在课堂上积极的与教师进行互动,使得教学过程更加具有活力。
4.结语
总而言之,藏语文的教学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教师在提升细节的教学时,也要从大局上提高教学的质量。藏语文教学主要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其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藏语文教学之中。根据现今少数民族地区的藏语文教学质量来说,有必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从多个方面同时入手,尽最大努力提升藏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连生.如何有效提高城乡结合地区双语类小学的藏语文教学质量[J].教育革新.(04)
[2]钟智芳.寓教于乐提高语文教学质量[J].西部素质教育.(14)
篇11:小学体育体能提升策略论文
小学体育体能提升策略论文
摘要:培养优秀体育运动人才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多层次的体育训练,体育训练的发展要从娃娃抓起,从一开始就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开发。但是,体育训练是存在风险的,体育训练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展现对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考虑,从本质上把握体育运动规律在小学生身上的发展,制订更合理、科学的训练计划,还要做好小学生身体健康成长、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工作,切实使得学生的体能得到有效地提升。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训练;体能提升
小学体育训练对于学生身心的成长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奠定坚实的身体素质基础。同时,加强体能训练是培养优秀体育运动人才的重要发展模式,在不断挖掘小学生的身体潜能的同时,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起着奠定基石的作用。小学阶段良好的体育体能训练对小学生以后的运动生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体育训练的量和强度一定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规划,在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同时,做好更广泛的安全防护和及时的家长沟通。对于学生的体育训练,由于学生体能的良性发展首先要做好这些基础的教学教案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学校教学更全面、学生体育训练更合理科学、家长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放心的教学模式。小学教学,尤其是体育训练教学,教学方案的设计一定要体现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虑,从心理方面使学生得到适应,同时做好学生身体健康的保障,最终使得学生的体能得到有效地提高。
一、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出发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分析小学生的身体状况,主要包含像年龄较小引起的身体要素紧张、生理方面引起的疲惫和体能跟不上。在小学低年级时期进行的体育训练,尤其是强度较大的训练如高年级篮球的学习、足球的学习等,低年级学生对短跑、中长跑的'练习等,都会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出现身体上的伤痛等,肌肉的肌纤维较细而引发学生肌肉酸疼,再者学生未成年时期体内细胞蛋白质含量相对较少,正式发育的时候,中枢神经系统对身体机能的调节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在小学时期,不适当的练习会造成小学生肌肉群活动不协调,进而影响肌纤维的生长发育,容易出现身体力量素质较差,教学课堂上对负荷较轻、动作较快的练习可以适当增加,也可以进行中等负荷的练习如接力赛等。但是中强度的练习之前,考虑到学生的体能锻炼适应能力,应该适量地做课前活动缓解学生因进行较强度练习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应。例如小学时期的体能训练可以是较少的耐力训练加上适量的强度练习,如对篮球的学习,学生既能掌握相关的投篮技术,又能增强关节的灵活性,掌握技巧对于学生来说是增强体能的第一步。虽然没有正规的篮球练习,但是学生对篮球的玩耍应该是速度、力量、柔韧、神经系统的协调与指挥能力等的发展的重要方式。
二、加强对学生体育训练的细节性指导,做好心理辅导
小学或者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往往都会和身心特点相结合,授课教师只有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课程的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的错误发挥应该是授课教师备加关注的,不断的注重细节,发现学生体能欠缺的地方,逐步进行细节上的指引,这样对学生来说是信心的百般增强。再者,小学生对授课教师往往有依赖心理,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往往会战胜自己的身体。体育运动掺杂体能的训练要注重学生练习的每个动作,悉心指导而不让每一位学生出现强度过大的行为或结果。授课教师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善于发现小学生喜爱的运动,做到早发现早培养,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实现学生体能的提升。诸如,小学生的表现力、争强好胜的心理,授课教师在进行赛跑比赛的时候或者坐位体前屈等体能测试时,让小学生分组进行,逐个指导,让学生正确地做动作而不会损坏自己的身体健康。同时,授课教师要善于表扬并懂得批评,不断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和面对困难心理承受的能力。
三、一切以学生的健康为主,追求学生身心的平衡发展
小学生都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进行合理的体能训练的同时逐步地进行合理营养的搭配,不断地提高身体素质,为提高运动能力和释放潜能做好准备,同时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先决条件,更应该注重身体能量的补充。如学生的饮食摄入要合理,要适应学生加大体能训练的需求;第二,体能训练是比较缺水的练习,要及时补充水分,否则容易因为大量水分流失而造成脱水,不利于学生接下来的体能锻炼,也不利于课程的有效进行,甚者影响学生的身体发展。诸如像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补充都应该是及时的,因为它们都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生长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小学生自制能力比较弱,因此授课教师要善于引导小学生均衡营养,改掉部分学生偏食、挑食的坏习惯,所以授课教师可以在体育运动后遵循少量多次、循序渐进的过程,采用间餐或者少食多餐的方式加强补充学生身体营养,并引导学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睡眠习惯,以保证体能的持续平衡。综上所述,在小学时期,不适当的练习会造成小学生肌肉群活动不协调,进而影响肌纤维的生长发育,容易导致身体力量素质较差,教学课堂上负荷较轻、动作较快的练习可以适当增加,也可以进行中等负荷的练习如接力赛等。但是中强度的练习之前,考虑到学生的体能锻炼适应能力,应该适量地做课前活动以缓解学生因进行较强度练习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应。
参考文献:
[1]刘伟等,新课标下小学体育课程设计研究,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08.
[2]张剑靖,拓展训练引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8.
篇12:提升教师素质推进教育的论文
提升教师素质推进教育的论文
素质教育是根据人的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这个定义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素质教育的依据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
二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是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
三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素质。推进素质教育就要提升对教师的要求。
一、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敬业精神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以自己的灵魂塑造他人灵魂的职业,这就决定了教师要为人师表,在思想、道德、行为等方面都应作为学生的表率。因此教师比其他行业人员更应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情操。
2.要有现代教育观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树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人才观强调了人才应有的基本要求,但不是单一的模式,要有层次和个性;教学观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着重开发学生的智能,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质量观指学生不仅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使基本素质得到协调发展,最终能经受社会生活实践的检验。
3.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技术、新理论、新学科的不断涌现,对承担人类文明传播使命的教师而言,知识更新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在这种形势下,教师要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任务,必须有更高的文化科学知识素养。
4.要有改革创新意识和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实质上是对传统教育进行一场系统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改革必然涉及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教师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十分重要。
5.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实践能力是教师知识结构中的主要因素,为了适应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变革,教师就要学会适应环境,积极利用各种环境变化和各种信息,主动灵活地调整行为,从而能在各种环境中做出应变反应,取得主动地位。
6.要有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素质教育的实施,心理教育很重要。教师应该具有维护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要有对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的鉴别、诊断能力,善于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看待学生的.各类问题,并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二、目前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学教师素质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1)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待转变。
(2)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能力不足。
(3)知识面狭窄,不具备宽广的和深厚的相关学科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欠缺。
(4)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不能令人满意,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
1.学习素质教育的新理念,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观念决定行动。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人才观、教学观和教育观,才能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实行。
2.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地位
教育投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购置教学设备、增加图书、实验器材等等;二是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使教师真正成为“最受尊重的职业”、“最使人羡慕的职业”。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师的评价标准是德、能、勤、绩,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以教学成绩来判定,这是不全面不科学的。因此,必须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尤其要注重长期以来忽视的师德评价,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制约教师素质提升的重要因素。
4.引进竞争机制,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
竞争机制的有效引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一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制度,将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之一;
二是在分配制度中强化素质条件,促进教师队伍的优化和提高;
三是完善优秀教师奖励制度,造就一大批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高素质教师。
5.加强在职进修,确立终身教育观念和制度
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标志是终身教育思想的确立和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各级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教师在职进修工作,并形成一种制度。教师也要珍惜和把握再学习的机会,切实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
6.开展教育科研,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
教育科研对教师的成长及其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教育科研有助于开阔教师的视野,改变教师对问题的思考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开展教育科研可以使教师重新发现自身的价值,挖掘自身的潜能。
总之,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这一目的的实现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而教师素质的提升无疑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 根据地区发展模式视角下社会工作学介入社区足球发展的研究论文
【城乡结合部小学语文教师素质提升策略的论文(通用12篇)】相关文章:
学前教育心理健康的论文2023-10-30
全球化进程中的语言多样化发展的思考论文2022-05-06
减负论文2022-08-02
学前教育融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论文2023-07-08
经济管理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022-07-05
开题报告撰写研究2023-01-30
我国的财税改革研究论文2023-10-09
减负增效体育教学论文2022-06-17
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2023-05-20
创建一个学习与发展的共同体论文202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