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论文(精选11篇)由网友“哪个牌子的菜鸡”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学前教育论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学前教育论文
一、目前高职院校学前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学前美术教学形式多以教师讲解、辅导,学生临摹绘制为主,一幅四开大小、难度适中的简笔彩色画大约需要6个学时才能完成,有的学生还要利用课余时间才能完成作业。这种教学形式费工又费时,会使学生的思想停滞,感觉迟钝,并且极大地浪费原本就很少的课时。现在一般中高档的幼儿园大都已实现电脑设备教学,环境美化也都是用电脑设计、绘制好后喷绘输出,或者采用幼儿园专用环保装饰墙贴,即便一个小小的指示牌都是用电脑雕刻的,既高档、防水,又方便清洁。手工绘制或制作的墙饰时间长了会变色、粘灰、脱落。以往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观点和“形准”的评画标准,在快节奏的当下是有待商榷的。教学当随时代,现代幼儿园美术教学多采用电、光、声、影等多媒体综合形式或者在游戏活动中认色知形,很少用粉笔或者颜料手工绘制教学。笔者认为,学前的美术教学若主要以手工绘画和制作为主,是不太可能在极少的课时条件下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也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要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除了要拿出三分之一的课时用来开设电脑美术教学外,还要把音乐、舞蹈与电脑美术教学结合起来,设计一些美术游戏活动课程。
二、伊顿12色相环的色彩原理及电脑绘制
笔者以学前大专班上的第一堂色彩基础课程的授课内容与步骤为例,探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电脑美术教学改革的方法。该教学内容如果按以往的教学模式,先讲解然后手工绘制、填色需要4个课时,而借助电脑教学只需要2个课时就可以完成,可谓事半功倍。学生既学习了色彩知识,又掌握了电脑绘图技能。学习色彩要从认识色相环开始,了解色彩形成的过程,即色彩是怎样从三原色开始,经过不同的组合出现间色、复色,又是怎样排列后形成色相环的,以及色相环对学习色彩具有哪些作用。认清这些问题,学生将会对色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1.伊顿12色色相环原理
约翰内斯伊顿(JohannesItten)是一位瑞士画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色彩大师,他设计的12色相环非常鲜明、直观地展示了色彩规律,把本来十分复杂的色彩理论简化得十分通俗,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它的构成原理是由红、黄、蓝三原色开始,两个原色相加出现三个间色,再由一个间色加一个原色出现三个复色,最后形成12色色相环。
2.电脑绘制步骤
第一,打开corelDRAWX4软件(简称CDR),在左边工具箱中选择基本形,在出现的基本形面板中选择梯形,按住鼠标左键向下拖动画一个正梯形,通过垂直镜像得倒梯形。第二,用挑选工具双击倒梯形,使之成为旋转状,按下键盘上的快捷键ctrl,垂直向下移动旋转轴心。第三,从菜单栏“排列”下的“变换”中选择旋转,在出现的旋转面板的角度框中输入30,点击“应用到再制”11次,得到图6的组合圆形。注意,倒梯形的旋转间距是靠移动旋转轴心的上下调节的,要想将12个倒梯形刚好组成一个圆,需要反复尝试。第四,根据伊顿12色色相环的色彩原理,先填上红黄蓝三原色,先用挑选工具击活最上面的倒梯形,在调色板中点击黄色即可,图7为填充后的效果。第五,根据伊顿12色色相环的色彩原理,在黄与红的中间填上间色橙色,在红与蓝中间填上间色紫色,在黄与蓝中间填上间色绿色,是填充后的效果。第六,根据伊顿12色色相环的色彩原理,在黄与橙的中间填上复色黄橙色,在红与橙中间填上复色红橙色,在红与紫中间填上复色红紫色,在蓝与紫中间填上复色蓝紫色,在蓝与绿中间填上复色蓝绿色,在黄与绿中间填上复色黄绿色。第七,CDR软件的调色技巧:在填复色黄橙色时,先填上黄色,按住键盘上的Ctrl键用挑选工具点击调色板中的橙色,即可在黄色中加入橙色,加入的多少与点击的次数有关,以此法依次为其他5种复色点击调色。第八,6个复色填好后,整体观察每个级别的过渡是否自然。如发现有的色过深或者过浅就要进行调整,调整好后用挑选工具框选所有图形,用鼠标右键点击调色板上的“去掉轮廓”按钮完成最后的制作。
篇2:学前教育论文
一、大学生“考证热”的现状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开始,“考证热”随之在大学校园里兴起。时至今日,“考证热”仍然盛行不断,并且逐渐渗透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学前教育的学生也不能从这场热潮中脱身,很多学前的学生正在考证的征途中前行,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乐此不疲。20xx年张宇斌对大学生考证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大二大三的同学考证占比例达91.30%,大一的同学多数因为不懂得将来的就业形势严峻而比例最少,大四的同学却因为找工作时屡屡碰壁而意识到证件的重要性时却往往来不及,此两者比例仅占9.70%。而且大学生“考证”率已达到68.7%,在暂时还没有“考证”的大学生中,也有76.23%的人有考证的意向。所以大二大三的学生是考证的主力军,因为他们不仅有时间和精力,也能够对将来的就业形式有所考虑,为了能在工作面试时多一份自信心,多一份竞争力,他们选择加入“考证热”的洪流。通用型证书不受专业限制,比如CET四级基本上是各所大学的硬性要求。除了通用的证书,还有一些跟专业相关的证书,比如学前教育专业涉及到普通话等级证、钢琴六级证、育婴师证、舞蹈资格证、营养师证等证书。面对五花八门的证书,哪些必要哪些不必要,我们该如何选择?这是值得每个大学生深思的问题。
二、大学生“考证热”的原因
到底是何种原因促使了“考证热”呢?笔者从近的“考证热”研究中粗略地总结出了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国家政策因素
“国家实行就业准入,积极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为大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提供了政策依据。”“此外,我国政府对一些责任较大、杜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毕业生要想进入这些行业,必须投入到考证大军中去,先取得上岗资格。”反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同样需要考取教师资格证才能上岗,而教师资格证同样也是师范生的一种身份认证和就业保障,也让就业单位清晰地从证书上认证招聘人员是否具有专业职业技术和单位需要。
(二)高校因素
“因长期受传统高等教育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存在较明显的不足,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主要表现在:1.实行高度单一性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陈旧,教材知识结构滞后,教育方式落后,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更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薄弱环节;2.专业面窄,远不能满足杜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这样,人才素质不能满足现有的社会需要。”高校传统落后的培养模式以及狭窄的专业面都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的要求,使得现在的大学生某些方面能力欠缺,为了能够全面发展自己,提升自身能力,大学生们纷纷选择考证,希望通过考证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达到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三)市场及用人单位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社会对学前教育相关人才的要求也比往年有所提高。随着社会上大学生数量的增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学前教育学生为了在就业中更具有优势,于是助长了“考证热”现象。近年来幼儿园在招聘中对教师学历的要求有所提高,对教师掌握的技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学前教育学生是否获得证书以及获得什么样的证书成为管理者选择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绝大多数学生考证是迫于求职的压力,如今用人单位都不约而同地将应聘者是否持有资格证书以及持有多少资格证书,作为衡量人才层次高低的重要标准。大学生毕业后要走向人才市场,要想找到满意的工作,多一张资格证书就等于多了一个求职砝码、多一项谋生的资本。”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
1.“以中国20xx届大学毕业生省际流动为例,从流动比例上来看,广东、北京、上海3地的毕业生净流入比例分别为152%、147%和128%,均大幅度超过其他省市,浙江、江苏、天津、福建、山东也是人才净流入率为正值的省市。”大量的人才流入,势必会导致就业压力的增大,就业形势的严峻。为了能在求职过程中找到一个相对满意的工作,很多的大学生选择在完成正常学习的前提下去考取社会上一些比较热门的证书,增强就业自信心。2.“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经常变化,人才的创新能力不强、适应性不强、后劲不足,大学生不得不通过考证来改善和提升知识结构、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从而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大学生们希望通过考证来提升并证明自己的能力。“在统计调查中,有68%的同学认为考证多学了知识,提高了自身素质。”可见很多大学生认为证书是内在能力外化的表现,拥有证书就能够表明自身具备了较高的素质和较为全面的知识,所以大学生对“考证”乐此不疲。
三、大学生“考证热”的利弊
对于大学生来说,治学和就业是人生两大重要的事件。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来说,考证可以说是好工作的敲门砖。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环境,许多大学生都选择考证来学得更多的技能与知识,也为了更好的在职场有立足之地。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考证热”现象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呢?考证对于大学生来说有很多有益之处。从学生方面而言,证书有利于提高自身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其次,大学是研究学问的象牙塔,还是比较游离于职场之外的,证书的考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发展,更多的是理论知识更加的实践化;同时,考证也是更好的充实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一种方式,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就业方向;最后,很多大学生考证也是从自身的兴趣点出发,在对自己专业不满意的情况下,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从市场需求来看,考证热出现的同时不仅带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弥补了市场一些专业人才的空白。但是,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利弊同时存在的。考证是可取的,但是要在理性的前提下,否则对自身对社会都是存在很大的不利的。首先,盲目跟风的考证到最后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自身技能得不到发展,同时还耽误了校内课程的学习;其次,很多非专业教育机构应运而生,导致证书的含金量降低,盲目考证之风愈加严重;最后,过分依赖证书不可取。很多证书并不能真正的体现学生自身的实力,很多学生考证只是为了一纸证书,只学得了浅显的知识,而没有深入探究,颇有舍本逐末的趋势,这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作为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着重提到的学前教育专业,这几年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技能水平证书的考取也日益增多,对于我们来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考证,保持自身的专业性。
作者:杨光 单位: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师范学院
篇3:学前教育论文
幼儿因为年纪较小,对各类游戏具有浓烈的兴趣,可以通过游戏打开了解世界的大门,开拓自身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与同伴相互间的沟通,建立自身良好的品质。所以,学前教育者应当本着正确的游戏理念,对教学模式给予创新,加快提升幼儿教学的质量,通过幼儿园游戏分析学前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一、游戏内体现的学前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实践
在当前较为有代表性的传统游戏理论中,心理学家席勒与斯宾塞提出的剩余精力理论,认为游戏令人们的机体剩余力量被最大化展现。作为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精神分析专家弗洛伊德以及埃里克森认为,游戏可以令儿童的欲望被满足,对缓和焦躁、愤怒等不良情绪十分有利,游戏可以进行自我发展。前苏联心理学家艾利康宁和维果茨基则提出:幼儿游戏具备了社会本质,成人在干预幼儿游戏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角色游戏成为学前儿童最具影响力的游戏。近些年来,在幼儿教育的发展中,合作式、启发式、探究式的游戏广受欢迎,在传统幼儿理论中,元认知游戏、有效游戏则变成幼儿教育的主要指导理论。元认知游戏则为在游戏活动中,让儿童透过游戏体会到本身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内化成一种内在的自主学习及探寻能力。有效游戏理论透过游戏活动,调动儿童对游戏的兴趣与动机,在儿童想玩、愿意玩中,让学生会玩、探究玩,在游戏中加快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游戏内容的创新与实践
(一)凸显儿童相互间的差别
幼儿园的教育应当意识到所有幼儿之间的差异性,应当依照本身的特征而令所有幼儿获得个性化方面的发展。对于幼儿教育理论而言,蒙特梭利提及到与儿童游戏时应当将儿童作为核心,不赞许将成人作为主体,将儿童视为不同的独立个体。在设置游戏的过程中,应当认真考量儿童的心理所需。通常可以透过进行自选游戏,令幼儿积极挑选游戏的内容及形式、挑选成员。比如教师可以为幼儿选择一些角色较多且有趣的游戏,从而可以让所有儿童都能够参与其中并乐于参与。
(二)协助儿童增加生活感悟,丰富游戏内容
儿童的想象力是依照把记忆中的表象给予二次加工,而儿童的记忆表象则大多来自生活。因此,需要在丰富儿童生活体会的条件下进行游戏的创新。比如对于“蔬菜水果市场”的游戏而言,可以让儿童预先了解各类蔬菜及水果,还可以让学生自行描述各类蔬菜水果,让儿童加深记忆。游戏活动能够令儿童在感性认知中,突出记忆与认知世界的效果。
(三)拓展游戏教学的链条
以往在儿童游戏当中,大多束缚在校园内,游戏通常被时间及空间所影响。并且,游戏教学的链条十分短促,大多在游戏内获取较多的娱乐、较少的知识及技能,应当持续对游戏模式给予完善,把游戏的时间及空间给予拓宽,令游戏的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令游戏的效果更加良好。比如在《我同爸爸妈妈一起玩》的游戏中,可以让幼儿把自己家里与父母的照片或声音收集起来,在班级进行介绍,让幼儿讲述一下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故事,并且评价出哪位小朋友的故事最为动人。可以通过这个切入点,进行校园亲子活动。透过相关的活动,令游戏能够在空间与时间中更加丰富,也可以让儿童体会到情感体验,达到游戏的目的。
三、游戏活动形式的创新与实践
(一)合作性活动形式
合作性教学则为在游戏活动中,需要让各种年龄的幼儿进行游戏,之后让幼儿在游戏内相互学习、模仿。比如可以把不同班级的幼儿组织起来,通过“找朋友”的游戏,让幼儿透过找朋友的过程,与好朋友进行沟通,从而让幼儿融入到教学当中,并且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
(二)自主、探究性活动形式
自主性游戏活动是通过幼儿自行规划游戏内容,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探究式游戏活动有利于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创新和探索,不但具备了基本能力,还激发了创新思维。
(三)主题式游戏形式
这一游戏是通过全园混龄游戏创造出来的主题更为明确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可以确保原本的自由,透过玩相同主题中不同方式的游戏增长知识。不仅可以在较长的时间里调动并让孩子保有对游戏的浓烈兴趣,还能够有效运用教学资源,实现游戏与教学活动的有效结合。
四、游戏环境与材料的创新与实践
首先,应当开拓当前的游戏环境。激励探寻室外游戏环境,依照实际状况挑选相应的室内、室外环境。体育方面的游戏需在室外进行,小型创造性游戏则可以在室内进行。条件许可下,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们进行户外活动,让他们更加贴近自然。比如幼儿园教师可以每月进行幼儿与家长的户外亲子活动,通过组建不同方式的游戏,令幼儿在体会自然时,增加生活体会。并且,应当依照不同年龄幼儿的心理发展程度,给予相应的游戏环境。比如对于小班的幼儿游戏而言,通常以“家”的方式进行,在蒙氏教育理论中,“它必须像个家”的要求被提出,也就是幼儿园需要为幼儿们提供近似“家”的氛围,令教学可以在游戏中找到“家”的感觉。并且,应当对游戏的材料给予创新。在确保安全下,探寻幼儿对游戏材料的寻找及制作能力。应当注重利用废旧物品。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废旧塑料瓶,让儿童通过塑料瓶制作水火箭的模型。材料应当挑选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展现儿童的天性。比如可以运用沙子制作沙画等。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成为幼儿搭建人生发展中的教学根基,幼儿游戏教学活动对全面发展幼儿身心十分重要。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可以令教学理念的改变更加符合教学行为,有利于游戏与教学的结合。学前教育者应当通过游戏的内容、活动方式、环境等表现出学前教育的创新,转变学前教育理念,探寻全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儿童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加快幼儿的身心发展,以此为终身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冯冬梅.幼儿园游戏教学和“小学化”教学的对比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xx(10):133-135,103.
[2]刘宇.“游戏本为学习”的若干理论问题及其实践意义[J].全球教育展望,20xx(02):32-40.
篇4:学前教育论文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使广大幼儿教师越来越意识到家长资源的重要性。利用家长资源进行合理的分享、交流、对话,已成为创新幼教工作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
一、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困惑
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是指幼儿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通过专业训练,获得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从而促进幼儿教育工作的过程。幼儿教师作为幼教的专业人员,其专业成长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幼教事业的发展。然而,随着幼教的快速发展,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也日益凸现。
1.专业知识广而不深
幼儿园的课程分为健康、艺术、科学、社会、语言五大领域,而标准的师资配备则实行“两教一保”的包班制,这有别于中小学的分科教学,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掌握扎实、广博的基础知识,才能达到教学要求。然而,目前幼儿教师重艺术技能、轻文化素养,课程特点以及职前培训的缺少导致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广而不深,不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如,由于教师对沉浮原理缺乏深度理解,常常导致大班科学活动《沉浮》的操作失败。
2.操作技能相对缺乏
操作技能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内容。课改的不断推进,给幼儿教师的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教师通过环境创设,体现校园文化,突出活动主题,让幼儿在与环境的良好互动中成长。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帮助幼儿掌握安全有效的操作方法。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环境创设的整体性和教育性,操作技能片面、单一,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较低;教师操作环节指导不到位,以口头传授代替操作实践屡见不鲜;教师多媒体操作技能也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3.课程开发能力薄弱
开发园本课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更深层次的要求。随着教育概念的不断更新,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不仅只是强调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它还包括教师开发与开设园本课程的能力。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就指出:教师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执行。”目前,在对幼儿教师的教育与培训中,几乎没有园本课程相关的课程,不少教师课程开发的意识以及整合设计课程的能力,无法满足课程开发的需要。
4.职业感情倦怠明显
尽管幼儿教育已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社会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专业素质来尽心竭力地完成本职工作。但是,由于教师工作琐碎、压力大、待遇低、社会认可度低、家长要求过度以及教育效果显现滞后等因素,使幼儿教师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
二、家长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发挥家长的主动性,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和途径,加强家园合作,挖掘家长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1.开展家长助教活动
幼儿家长拥有各自特长和专业领域,利用家长资源是幼教工作的有益补充,可以弥补幼儿教师专业上的不足。例如,我园小班开展语言活动《月亮藏猫猫》,曾邀请一位在小学担任语文教师的幼儿家长来园助教。活动中,这位家长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毛绒狗捉迷藏游戏情节作为导入,立刻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同时,严谨而又紧凑的教学环节、形象而又生动的教学手段、简练而又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让听课教师受益匪浅。
2.形成家园共管机制
建立家长委员会是幼儿教育向家庭教育的延伸,是形成家园共管机制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让参与其中的家长以幼儿的利益为核心构成共同体,参与到幼儿园管理工作中来,可以进一步促进家园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家长认识幼儿园的管理制度,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使家园教育和谐统一,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力地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3.建立家园学习共同体
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潜能,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学识经验、专业特长。但是,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往往把握不准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效果事倍功半。此时,教师就应发挥自身优势,指导家长细心观察幼儿各项发展的敏感期,了解幼儿的内在需求和个别特质,尽力为其准备满足他成长需求的环境,充分尊重和信赖幼儿,鼓励其自由探索、勇敢尝试。当教师在涉及自己不熟悉的知识领域时,也可借助丰富的家长资源,将这些优势资源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两者相互利用,形成学习共同体,不断提高各自能力。
三、家长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成效
1.家长的技能促进了教师的操作水平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改的深入,幼儿教师的动手能力已经不只局限在折纸、绘画、弹琴这些传统技能上,它还包括各种劳动技能、医疗技能和现代化操作技能等。然而,目前教师培训在时间、形式和内容上,都无法满足教师技能发展的需要。借助幼儿家长的力量,提高了教师的动手操作水平。例如,中班“勤劳的人们”主题中的《巧手裁缝》活动,由于教师缺乏制作衣服的技能,于是,我们邀请了在当地服装厂上班的幼儿妈妈来助教,开展《巧手裁缝》活动。活动中,助教妈妈向大家介绍制衣工具,演示制衣方法,使幼儿了解了衣服的制作过程以及衣服的款式与结构。这不仅让幼儿体验了服装的制作过程,也让教师对服装制作技能有了直观认识。又如,通过挖掘精通计算机专业的家长资源,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
2.家长的参与促进了教师开发园本课程
开发园本课程需要教师结合本地、本园的实际情况,整合教育资源及实践经验。萧王庙街道拥有浓厚的本土文化:一年一度的“桃花节”“芋艿头文化节”以及流传百年的庙会等。例如,在开发萧王庙庙会的园本课程中,我们开展了“爷爷眼中的庙会”家长助教活动,邀请了幼儿的爷爷来园讲述庙会的起源、习俗以及趣事等,生动而又贴近生活的讲述深受幼儿的欢迎,同时也弥补了教师在本土文化上的欠缺。由于庙会时值假期,我们要求家长带领幼儿参与到庙会中,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
3.家长的评价促进了教师提高反思能力
“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途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教师成长。可见,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来源,是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有效路径。教师自我反思的途径一般有四个:自我评价、教师评价、观摩教学活动、家长评价。前三者的评价反思内容多是以教育目标、教育方法等为主,注重的是教师发挥,而家长评价则可以从近距离角度观察孩子的发展,给教师相对客观、真实、具体的数据和判断,帮助教师从主观性体验感受和不同角度的存在性评价中,综合检验和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4.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完善了教师的职业情感
家长是幼教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家长的理解、宽容和配合是幼儿教师巨大的情感支持。有一次,一个幼儿在幼儿园磕着了,我万分抱歉地打电话告诉他父母,对方却反过来安慰我们:“没事没事,小孩子磕着碰着是难免的,我自己在家带着他也会摔呢,何况你们要管这么多孩子。”就这样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因此,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能提升教师对职业的信仰,给人以动力,使人虔诚,提高职业认同度。
总而言之,重视家长资源的有效开发是促进幼儿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让幼儿主动积极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保证。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教师需要综合利用家长资源,有效发挥它在师幼共同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不断进行探索以及实践。
参考文献:
张燕.幼儿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54-59.
篇5:学前教育论文
1.学前教育进行美术手工教学的方法
学前教育的美术手工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到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地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微调,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提升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好奇心,乐于接受美的事物的熏陶和启发。儿童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在美术手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于这种好奇心进行正确的引导,指导学生学到科学的系统的美术知识。教师要为儿童营造一个宽松快乐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充分、自由的创作空间,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新,积极呵护学生的创作热情,为学生将来的美术创作打好基础。
2.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工作的具体措施
美术手工教学想要保证高效的教学质量,达到锻炼儿童能力的目的,就要依靠正确的教学举措。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具体有效的教学措施,做好学前教育的美术手工教学工作。
第一,构造情景故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美术手工教学过程中,不能单单只是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任务,还要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来对课本上的知识以儿童能够接受的形式进行传授。这样不仅只是传授了课本的知识,更吸引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起来,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可以在画动物的教学过程中,给他们讲一些动物的寓言故事,《农夫与蛇》《东郭先生》和《狼》等。寓言故事是一种很能打动学生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生动的了解善恶美丑,懂得真善美的真谛。使得美术教学不仅停留在技法表面,而是有了比较内涵的东西。
第二,结合地域文化,借鉴当地民间艺术,把传统民间艺术手法应用到学前教育的美术手工教学实践中。例如,甘肃的布老虎、山西的皮影、粤西的木偶戏等,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普通的手工材料,学习传统工艺的制作、表演过程,选取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故事背景加以创作,还可以让学生突破传统段子,自己制作简单的人物和场景,比如可以在皮影戏学习的时候,鼓励学生创作一出表现当今儿童在课堂上的可爱表现的皮影戏,让学生在即兴表演之余,收获创造的乐趣。带领学生进行木偶的制作过程中,除了对木偶的制作过程的讲解,也可以讲解一下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流传的神话故事,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和世界变迁的历史。
第三,练习布置画展,增强学生的整体能力。举办画展既能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创作热情,锻炼学生进行美术手工的动手能力,也能很好地考验学生在进行团体活动中的应变能力。在布置画展的过程里,学生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极有可能就是学生成长路上必须经历的考验。所以,现在就要对学生的应变能力进行实践锻炼,使得学生通过画展,不仅锻炼了美术手工制作能力,还在团体活动中学到许多与同学合作的经验,与他人交流沟通的经验。美术手工教学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不但锻炼了儿童的美术手工动手能力,还使得他们的各方面能力都得以加强。美术手工教学的实践研究,关乎全社会的幼儿教育,对于我们进行素质教育改革,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有很大帮助,从而为我国当代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篇6:学前教育论文
一、现代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内涵
(一)非专业能力
非专业能力对学生来说是必需的,特别是学前教育专业更是如此。首先,学生要具备基本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事业心、责任感以及爱岗敬业的精神。教师的任务是教育学生以爱为出发点,全身心地尊重和关爱幼儿,细心地照顾和教育幼儿。其次,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在知识不断更新的当今社会,充分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对幼儿进行基本的文化教育。
(二)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学生应学习怎样与人相处、交流、对话。学会对人的态度,怎样尊重人,怎样与人和谐相处。还应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等。这些能力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尤为重要。
(三)信息技术能力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主要包括制作多媒体课件并进行教学的能力,掌握检索和查询与本专业相关信息资料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科研能力。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职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动机和职业能力不强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现实工作中的表现与实际能力相差很远,他们普遍眼光高、心态高、要求高,但实际能力与职业素养还有待提高。常常表现为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缺乏职业兴趣感和责任感,甚至存在得过且过的消极心理,对专业内涵的理解不够,对幼儿缺少奉献精神和关爱精神,甚至随意训斥、责骂幼儿。
(二)教学能力与专业技能不够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园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较差,其主动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和掌握国家有关政策文件的兴趣和愿望较差。在专业技能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三)管理与保育能力不足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虽然积累了一定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但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实践中,还是缺乏独立带班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甚至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幼儿突发意外时手足无措。对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保育观念淡薄,包括对幼儿生活学习中行为习惯关注不够,安全观念淡薄,对幼儿关爱不够,还有的学生存在怕苦、怕累、怕脏的思想,不愿接触幼儿排泄、饮食等日常事务。
三、探寻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建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德才兼备是人才培养的两大要求,思想品德永远都是放在第一位的,尤其是对于学前教育这一行业,师德历来都是强调的重点。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首要的职业能力便是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从基础做起,从做人开始。教学中,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注重对学生进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教育。如,开展“我是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讲座,组织学生开展“我为幼儿献爱心”主题演讲活动,以职业道德精神的力量感召学生,使学生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修养。
(二)建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训练模式
1.教学模式
教师的任务是在课堂上组织教学活动,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讲授。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现实水平开展教学,可将教育技能和各类教学法的内容融为一体,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或者现场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提高学生适应幼儿园岗位的能力,为以后的职业生活提供条件。
2.模拟实训模式
模拟实训训练是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组织学生在模拟实训室进行的实际训练。学前教育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应根据现实工作需要,模拟幼儿园活动场景,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训练。
3.技能训练与竞赛模式
技能训练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职业技能,为了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技能,除了在平时设置此类课程以外,还可以在课后开展各种竞技类比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教师及学生都可以组织各种技能训练竞赛,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4.幼儿园岗位实习模式
幼儿园岗位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充分认识和体会专业性质的良好机会,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夯实专业基本能力、培养其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应定期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实习,跟班听课,担任班级助理老师或者定岗实习,在真实的职业岗位中,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岗位中,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另外,我们与市内十几所幼儿园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一批校外实习基地,经常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训练,提高了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三)建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考核模式
1.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考核采用抽考方式
每学期可以针对教学计划中设置的课程内容,由各科老师设计出不同的考试题目,打破过去一卷决定学生成绩的做法,设计出多种题目对学生进行抽考检查。如大班体育活动设计,中班语言活动设计,小班社会活动设计,“文明小乘客”课件制作,“冬季自然角设计”“智力游戏教具”制作,“家园联系栏”布置等。
2.建立评价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模式
制订学生在职业能力方面所要达到的标准要求。如普通话需达到国家级普通话证书二级乙等以上,计算机需获得教育部、劳动部或信息产业部办公应用技术证书等。另外,对在校期间在各项课程或竞赛———亲子课程培训、奥尔夫音乐培训、感觉统合等课程或者舞蹈、歌唱比赛中取得一定成绩者颁发证书,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考试。
(四)建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材使用模式
选择适合高职学生使用的教材很重要。有的教材理论性很强,高职学生学习起来比较难,也不太实用;有的教材实用性不强,内容简单,质量差,学生不愿意接受。针对这种情况,应组织教师编写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在未来工作中实用的教材。选择集实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为一体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材,符合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岗位目标要求。
四、总结
高职教育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教学目标设置下,形成与自己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相适应的职业实际应用能力。这要求教师不断学习进修,下企业调研锻炼,找寻方法,找寻模式,大胆摸索,大胆实践,探求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幼儿园和早教机构等用人单位要求的学生。
篇7:学前教育论文
发表学前教育的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存在较大差异,最为突出的是城乡教师队伍、教育投资、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差距。为了缩小这种发展差异,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有必要对这些差异因素进行分析,并拟定针对性较强的改进方案。接下来,本文将对公平视域下中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平视域;中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
学前教育的实施效果关乎着幼儿的智力发展和健康成长,但是,就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发展情况来看,城乡学前教育存在较大的发展差异,总体上农村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较低,不利于农村幼儿的健康发展和成长。为了改善这种局势,缩小城乡学前教育之间的差异,实现两者均衡、健康发展,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农村学前教育建设,改善农村学前教育的环境,提升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
一、城乡学前教育的发展差异分析
(一)教师队伍方面的差异
首先,从教师入职门槛来看,城市幼儿园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较高,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幼儿园对教师普遍没有太多的学历要求。因此,一般而言,城市幼儿教师的学历起点比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历起点要高。同时,从入职以后的情况来看,城市幼儿园比较重视教师的职称评定和考核,教师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往往会进行深层次的专业学习;反观农村幼儿园,很少会对教师的职称提出明确要求,尽管部分教师会重视自我提升,但由于农村条件有限,教师缺乏专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也就是说,由于城市幼儿教师接受过高等教育、拥有高学历,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都较高,加上能够通过再学习和深造实现自我提升,教师的教学实力便更强。所以,城市幼儿园有着庞大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而农村幼儿教师本身就很少接受先进教学理念的熏陶,加上这部分教师难以有机会进行深造,因此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很难得到有效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相对较差。由此可见,城乡学前教育存在教师队伍方面的差异。
(二)教育投资方面的差异
由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幼儿园的教育资金也较充足,能够为学前教育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幼儿园拥有的教学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质方面的教育资源)较丰富,而且也具有持续改善和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的能力,使得幼儿园可以不断完善教学设备,更新体育、娱乐设施,保证幼儿能够接受较好的学前教育、享受优质的教育待遇[1]。但在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幼儿园的教育资金投入相对较匮乏,无法以充足的资金来进行基础建设,教学设施设备等也无法定期进行检修、维护,加上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因此难以充分提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教育质量和效率都远不如城市幼儿园。可以说,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较大差异,导致了两者在教育资金投入、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差距,对学前教育的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教育机会方面的差异
在我国,城乡学前教育机会的差异较显著,集中体现为城乡幼儿园的数量和质量差异较大。在城市,幼儿园的数量较多、规模较大,教学设备和体育、娱乐设施都较齐全,环境也较好,因而幼儿园的质量相对较高。同时,多数幼儿园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内容和计划,能够有效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反观农村幼儿园,不仅幼儿园数量较少、规模较小,能够获得学前教育机会的幼儿不到50%,而且大部分幼儿园的设施设备不够完善,教学环境也较差,因而幼儿园的质量普遍不高,幼儿的学习、生活和发展得不到保证。总体来说,我国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起点比城市要低得多,两者在教育机会方面存在较悬殊的差异。
(四)教育质量方面的差异
首先,城市幼儿比农村幼儿的入学准备更充足。有研究证实,如果幼儿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较高,幼儿在进幼儿园之前的数学准备、语言准备和学习品质等都更高,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发展、学习方式和语言能力也相对更高。很明显,从整体情况来看,农村家庭比城市家庭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都更低。因此,和城市幼儿相比,农村幼儿所做的入学准备要差一些。正因为如此,尽管当前农村幼儿园的入园率越来越高,但幼儿的学习方法和知识接受能力无法达到城市幼儿的水平。所以,农村幼儿比城市幼儿的学习质量要差。其次,由于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相对较低,没有合理运用个体差异化的教学方法,自身引导作用也未能充分发挥,致使教学质量难以有效提升。因此,城乡在学前教育质量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二、基于公平视域下农村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
(一)加强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
第一,要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对教师队伍进行科学规划。为此,不仅要相应提高对教师的学历要求,同时在选拔教师的时候,要对其专业知识、教学水平进行整体考核,以确保所选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际教学能力。第二,要重视农村幼儿教师的业务培训,对教师业务水平进行整体优化。例如,可以定期组织幼儿教师参加理论知识以及教学、管理实践方面的培训,向教师介绍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并对实践中所需要的课堂教学技能和管理技能进行实操训练,进一步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2]。在结束课程培训后,要及时对幼儿教师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以确保幼儿教师的培训质量和效果,促使教师能够将这些知识和能力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去。同时,也可以定期邀请丰富实践经验的学前教育专家、学者来幼儿园进行讲座,使幼儿教师能够接受先进思想观念的熏陶,跟上时代的步伐。还应该加强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实现教师的自我提升。
(二)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扶持
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政策扶持。地方教育部门可以拟定有关政策,增加农村幼儿园的数量,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建设要求,优化农村幼儿园的设施设备和教学环境,提高农村幼儿园的整体质量,为农村幼儿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3]。其次,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以有效缓解农村幼儿园的办学压力,确保农村幼儿园可以有更多的教育资金来完善教育资源、加强基础建设,促使幼儿教师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学前教育工作。再者,由于城乡学前教育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方经济的发展不均衡导致的,政府有必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以有效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
(三)重视城乡幼儿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水平,有必要加强城乡地区幼儿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使农村幼儿园能够在交流合作过程中接触到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从城市同行那里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和资源。城市幼儿园可以定时定期派遣幼儿教师去农村地区进行讲学,农村幼儿园也可以定时输送幼儿教师去城市进行学习,加强城市和农村幼教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双方教师可以通过知识讲座、课堂教学等多种方式实现有效的交流和互动。使农村幼儿教师更加直接地通过业务培训学习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一方面,城市幼儿教师可以在对农村幼儿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了解农村幼儿的认知水平、学习情况,自己也获得更多的教育体验;另一方面,农村幼儿教师能够在城市幼儿教师的引领下,学习城市幼儿教师的成功经验,和城市幼儿教师共同探讨优化农村幼儿教学的具体措施[4]。这对改进农村学前教育策略、缩小城乡学前教育差异有较好的帮助。综上所述,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显著,为了提高城乡学前教育的水平,实现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一方面应当正视这种发展差距,一方面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以便有效地缓解农村幼儿园办学压力,并适当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加强农村幼儿教师的业务培训,有效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还应出台具体措施,加强城乡幼儿园之间的交流合作,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的先进教育理念,使农村学前教育获得整体的发展。
作者:张玉暖 单位: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林水仙.公平视域下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探究[J].新校园(阅读),20xx,09:164.
[2]杨帆.公平视域下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分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1:128-130.
[3]董倩倩.基于公平视域下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xx,08:3.
[4]庄彩琴.公平视域下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xx,07:121
篇8:学前教育论文
一、解决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
生源较差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因此,中职学校应该通过努力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往更为全面的方向发展。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在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理论、歌唱技巧等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注重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愿意投身于音乐学习中,从而为学生往后的幼儿音乐教学工作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2.合理设置教学课程
因为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应该合理地划分音乐知识的重要性,将教学重心着重讲解,而对于其他内容可以简单的概括一下,让学生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就行,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大大缩短教师的教学时间,还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实践教学作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应该适当地增加实践教学的实践,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亲自进行体验,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及时更新教学设备
教学设备是教学活动的辅助工具,它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中职学校应该加强相关的维修和更新工作。要及时解决教师在设备上反映的问题,对破旧的乐器应该及时更换,确保教师能够顺利地开展音乐课堂教学。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地接触不同的乐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教学方式
教师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教学时,不仅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实际情况,而且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从而促使学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例如,在声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歌曲所塑造的情景进行表演;也可以比赛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演唱,这样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热情。而且,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在进行幼儿园音乐教学时要注重幼儿的发音方式,以确保能够保护幼儿的嗓音。而在声乐教材的选取上,应该选择各式各样风格、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的歌曲,从而激发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欲望,彻底打开学生的思维。
二、结语
总而言之,正因为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存在不足的地方,因此学校和教师更应该想方设法进行优化,应该树立一个正确并且明确的教学目标,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学方案,合理地设置教学课程,及时维修和更新所需的教学设备,对教学方式不断进行改善和创新。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出更为全面的幼儿教育人才,帮助学生今后更为顺利地进行幼儿的音乐教育工作。
篇9:学前教育论文
论文题目:音乐教育思维在学前教育中的拓展
摘要:本文从学前教育的社会需求状况,音乐教育思维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拓展,音乐教育思维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三个方面对音乐教育思维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拓展加以细致的论诉。
关键词:音乐教育;思维;学前教育;拓展
音乐能塑造人灵魂,安慰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质,是精神的启蒙。在学前教育方面,音乐往往能对幼儿的兴趣、形象、声音的象征,启迪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学前教育要以音乐教育为载体,以保证其有效性。音乐教育分为教师教育与非专业两类,对于专业的音乐教育来说需要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经过专业的音乐学习,在舞台表演和专业技巧方面都有一定的修为;另外的一种是相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通过音乐的形象性、感官性为道具,培养学龄前儿童的各个方面的综合素养,而这一任务的实施者就需要有较好的音乐素养才能更好的服务于音乐教育工作。
一、学前教育的社会需求状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个家长都会给自己的孩子在教育上选择最优越的学习环境,具体表现为对其热衷于学校的选择,热衷于双语教学,热衷于钢琴、舞蹈、艺术等艺术技能的培养和心理塑造,儿童的认知、情感的发展和新颖性。
二、音乐教育思想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拓展
(一)从儿童的音乐需求出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了解儿童音乐的需求,以及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基础,可以帮助幼儿教育机构和教师更好地发展,更加贴近实际的教学模式。幼儿教育是广泛应用于小班化教学模式,并为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实践提供依据,面对较少的孩子,音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并尝试统一的教学进度,使幼儿在唱歌和舞蹈中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从音乐的儿童需求出发,也要个性化。在进行相关课程之前必须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孩子的表现,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深入学习。
(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效利用互联网,多媒体大屏幕,播放一些古典音乐给孩子,让他们在课堂上能感受到歌剧、交响乐、音乐艺术的美感和愉悦,并发展他们的分析和审美能力。此外,这种教学方法也丰富了教学形式,使孩子从单一的歌舞中解放出来,实现了教学方法的扩展。
三、音乐教育思维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
(一)学前音乐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幼儿音乐教育能促进幼儿与同伴的互动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在幼儿发展学前音乐教育,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幼儿音乐教育也能通过孩子熟悉音乐、理解音乐对生活的感悟、接受新事物,也能让他们在音乐的过程中提高理解力、注意力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想像力。
(二)学前音乐教育促进儿童的团结意识。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音乐教育现状的研究,发现孩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和听音乐,可以变得更加安静,注意力更加集中,他们变得更加自律,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特性来进行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这些活动能增强孩子的情感,集体歌唱比赛也能帮助他们形成集体荣誉感。
(三)学前音乐教育促进儿童的规则意识。幼儿音乐教育具有统一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教师在音乐教育前通常把孩子叫做注意力,倾听,跟着唱,学唱,节奏和速度的控制,还可以再小朋友练唱组的形式,比哪组唱得最好,鼓励孩子遵守规则,要学习音乐,赢得赞美。特别是,合唱比赛和幼儿园在其他形式的歌唱比赛举行,儿童规则培养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各种各样的美味一致匹配的音乐形式,只要做得不好,会影响整个音乐的效果,所以对规则的意识特别强调教师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黄灏.武汉市洪山区社会音乐教育培训现状调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郭海洋.昆明市校外音乐培训选点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5.
[3]黄河.周代音乐教育对我国当今音乐教育的启示[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
[4]李莹.早期音乐教育的情感语境何在[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
[5]陈文懿.浅析情感在音乐教育中的意义[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2.
[6]成华兴.论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在少儿素质教育中的互补作用[D].甘肃:兰州大学,2013.
[7]陈越.试论20世纪以来音乐教育学会组织及其与音乐教育发展的关系[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2.
篇10:学前教育论文
论文题目: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策略
英语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家长的重视,幼儿园也紧跟社会的步伐,开设了英语课。中职学校是培养幼儿教师的主要学校,却只重视扩大学校的规模、增多招生数量,忽略了英语教学的质量,从而直接影响了开设英语课程的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1.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知识
为各行各业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是中职院校的办学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中职院校十分重视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却忽略了英语教学的质量。教师应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意识到英语学习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程度,不仅要将美术、舞蹈、声乐等专业课学好,更要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对幼儿进行英语启蒙教育,培养幼儿的兴趣,是幼儿园开设英语课的主要目的。中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且在较短时间的学习后就步入工作岗位,因此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师要针对学生这一情况,制定与英语幼儿教学相符合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在进行音标教学的时候,学生要明白发音器官包括上下唇、上下齿、舌尖、硬腭、软腭等,同时设计“Canyoureadit?”的活动环节,通过love、hate、gate、bus、bike、like等单词,让学生感受发音的部位,并通过教师的领读来加深印象。
2.调动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利用音标拼写单词;甚至有些学生都不会正确地书写26个英文字母等。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对学习英语知识充满信心。第一,明确学习英语的意义,让学生意识到英语教育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调整学生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英语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第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与人沟通、交流都需要用到语言,因此口头交际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英语教师要鼓励学生,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具有足够的信心。
例如,课前可播放英文歌曲或英文电影,并引导学生跟着字幕练习发音。例如可以是电影《Titanic》中的主题曲“Myheartwillgoon”中 “Ibelievethattheheartdoesgoon,lovecantouchusonetimeandlastforalifetime.” 课堂中可以组织关于这个电影的小点评,让学生有话说。第三,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将学生作为英语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知识,拉近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幼儿感知语法的教育方法》这节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发表观点,随后通过游戏和引导感知 be动词、have/has的用法,并通过简单的连线题让学生进行操练。
3.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一,情境教学法。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特殊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尽快地融入到英语学习中,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可以把教室当作supermarket、bank、hospital等,展开情境对话。第二,趣味教学法。教师可利用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较为活泼的这一特性,引导他们尝试不同的课堂游戏,调动学习的热情,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学习英语知识。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 “What’sthis?Thisis...”的游戏。第三,利用多媒体设备。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而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能够将枯燥、单一的英语知识变得生动、具体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从而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歌谣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学习也要注意多积累歌谣,并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
4.加强师资建设,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要调整授课方案,培养适合幼儿园英语教学的幼儿教师。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师首先要夯实自己的英语知识,完善自身的英语素养;还要爱护学生,与学生友好相处,鼓励学生,为学生树立信心。英语教师也要多学习,提高自身的英语能力,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
总而言之,中职院校要重视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社会、企业培养优秀的人才,这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师一起努力,敢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英语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英语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篇11:学前教育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学前教育机构的基数巨大,形式和种类多样,但真正的幼儿园在其中的比例不是很高,而符合国家标准的幼儿园比例更加偏低,未达到标准的幼儿园无论在校园的软硬件建设,还是师资力量上都存在巨大问题,危害幼儿正常的成长。这些幼儿园或其他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也使得学前教育系统变得混乱,严重影响正常良好的学前教育的进行。
【一】学前教育中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运用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当今的艺术教育体系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等优点,虽然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仍在全球范围内流传广泛。
它对于提高孩子音乐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旨在给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学前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属于当今社会中最有影响力的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将舞蹈动作、肢体语言等多项综合艺术形式融合为一体。
提高孩子音乐文化素质、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学前音乐教育是人生当中最早的音乐教育,在人一生当中起到特别关键的作用。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主要说明在音乐教育体系中,重点是将幼儿的音乐、语言、舞蹈进行一个紧密的结合。
让幼儿自己能够直接的参与到音乐教育当中,由于它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和规范的课程要求,所以非常适用到幼儿的学前教育中。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具有元素性与综合性的特点,将音乐的多种元素和艺术行为完美的组合。
也正是因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没有固定教学模式,属于最原始的,所以对于学前儿童的教育非常适用。
在音乐的表现中要显得朴实无华,具有原本性和纯粹性。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体系的原则
众所周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主要由德国著名作曲家奥尔夫创造出来的,也是世界上三大音乐教育体系当中应用最广泛的。
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原则,分别为综合性原则、即兴性原则和参与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是奥尔夫指出音乐应该将动作、语言和舞蹈三方面紧凑的结合在一起,让学前儿童能够真正体验到最原始的音乐艺术,提高他们的各项综合能力。
即兴性原则主要将音乐知识通过“游戏”体现出来,先用游戏吸引住幼儿,然后让学前儿童自己去尝试和探索,最终明白音乐的真谛。
参与性原则,在奥尔夫音乐体系当中体现的是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让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一)采用游戏的教学模式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在学童幼儿时期,能够最吸引他们的就是游戏。
故幼儿父母采用游戏的教育模式一定会引起学前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
奥尔夫音乐最大的特别之处就是让学前儿童学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的音乐知识。
学习到音乐知识,让学前儿童自己亲身参与到游戏当中,然后在游戏当中学到丰富的音乐知识。
然后学到相关的音乐知识。
例如,年轻父母在教幼儿唱《大雨小雨》这首儿童歌曲时,可以在提前整理好大雨、小雨的录音,包括碰铃、鼓这两种音乐器材,然后先给幼儿播放提前准备好的录音,让幼儿先自己辨别出这两种声音的不同,幼儿也会自己根据听到的声音不同,做出不同的肢体反应,在听大雨的录音时,身体可能会进行大幅度摆动,小雨时,脑袋会跟随音乐轻轻地点头,通过这种方式让幼童感受到声音大小的变化,然后父母在通过敲鼓和碰铃,让幼儿体验到声音强弱。
这样幼儿在这种游戏的氛围当中就能够体会到声音大小和强弱的区别,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为他们今后更好的学习音乐打下良好基础。
(二)通过即兴方式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
由于学前儿童的情感、表达和联想是多变的,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自由性。
可能同一首曲子,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不同理解,会根据自己的想法,跟随音乐做出不同的表现。
所以,父母在采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方法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可以先从那些简单的表演、改歌词开始,然后再给他们配图、编动作等,一步一步地鼓励幼儿,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展现出属于自己的创造能力。
例如,在学习一首新的儿童歌曲前,父母可以先给幼儿讲个小故事,让家庭成员每人扮演一个角色,首先要让幼儿进入到故事的情景当中,然后幼儿找到自己相对应的角色进行表演。
让他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创新,慢慢的就会体验到表演带给他们无限的乐趣。
(三)融合其他艺术,开启幼儿的艺术宝库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包括大量朗诵、舞蹈、唱歌等一系列的艺术活动。
这种艺术整合不单单是每种音乐形式的重复叠加,它实际上是每种音乐形式的结合。
是将音乐、舞台剧、美术、表演等这些艺术手段综合在一起,在艺术形式上进行整合,同时内容上进行不断创新。
例如,可以让幼儿自己进行知识的整合,然后他们通过自己表演、唱歌等形式,将自己所理解的音乐表达出来,通过这种形式也能够让父母更加清楚幼儿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情况,让教育幼儿学习音乐变得更加简单。
父母可以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前儿童的音乐才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艺术表达能力,让学前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综合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开启他们的艺术宝库。
四、结语
学习音乐能够提高幼儿音乐文化素质、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学前音乐教育是人生当中最早的音乐教育,在人一生当中起到特别关键的作用。
希望能够通过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学习,为幼儿学习音乐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白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6,32:156-157.
[2]曹洋.浅析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Z1:34.
[3]傅方一.浅析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5,27:216-217.
作者:宗琼 单位:兰州城市学院
【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教学的实效性
[摘要]钢琴基础是学前教育专业必须要学的一门专业技能课,但是现在钢琴基础课堂的教学方法存在一些弊端,忽略了这门课的专门性,即其是针对幼儿教学展开的一门技能课,从而可能导致难以培养优秀的幼儿教育者。
这时教师就应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学前教育;钢琴基础教学;钢琴教学;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部分学生经历过一个尴尬的局面,即,在上中等职业学校前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音乐课只是跟教师学唱过几首歌,乐理知识方面一片空白。
在中等职业学校后,面对这种局面有一些人可能就放弃了认真学习的想法。
但是这还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在钢琴基础课堂上忽略了这门课的开设是为培养幼儿这一目标准备的,还有教学理念、内容、方法老旧,这些都是造成钢琴基础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
本文将举三例关于改进钢琴教学的教学案例,为增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教学的实用性提供借鉴。
一、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增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现在所排列的课程内容,往往忽略了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中应该具有的实用性特点,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好地适应教授幼儿的工作。
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来安排教学,多教授一些幼儿平常熟悉的乐曲,增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的实用性。
例如,在学习《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钢琴基础教程》这本书时,因为这本书是“十二五”规划教材后新改的教材,是比较符合幼儿教学特点的,在教授这本书时教师应该简略对《威廉•退尔序曲》这类乐曲的学习,应该多教授一些儿童熟知的歌曲,而且不能按部就班地让学生谈教程、谈复调,练技巧,追速度,这样做并没有实用价值,而且浪费时间。
应重点教授幼儿熟知或节奏欢快的儿歌,如《欢乐颂》《新年好》一类的歌曲,达到实用的效果。
根据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从而为以后从事幼儿钢琴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学生学习能力
在近些年来的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一直备受教师所推崇,这是因为小组活动能巧妙地解决学生参与率与资源分配率之间不均衡的问题,但由于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所以近些年来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在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学前教育专业的小组合作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探究能力,促使学生优势互补,从而提升学生弹奏钢琴的水平。
例如,在学习《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钢琴基础教程》中《基本节奏的练习》这一课时,由于这节课是由四小节组成,分别是全音符练习、二分音符练习、四分音符练习、附点二分音符练习。
教师分为五人小组,然后依次讲授这四个练习,之后教师让每组学生分别弹一下,教师指定掌握较好的学生当这一小组的组长,指导监督小组成员练习钢琴,并把小组成员练习情况反映给教师,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学习,优势互补。
进行组长监督指导和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也可以根据组长反映的情况,合理安排接下来的教学工作。
三、创设具体情境,促使学生准确找到定位
钢琴教育对有些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前还没有摸过钢琴,如果教师在学生还没有彻底熟悉钢琴前对他们进行钢琴教学,可能会打击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甚至可能会让学生放弃学习。
学前教育的钢琴教育和音乐专业的钢琴教育有很大不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育主要是为了将来从事培养幼儿工作所必需的基础技能,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忽视这一教学目标。
创设具体情境,一来可以让学生以最快的方式进入钢琴课堂中,二来可以让学生明确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钢琴基础教程》中《儿歌弹唱》这一课时,由于这一课学习的是儿童歌曲,分别是《老麦克唐纳》《新年好》,在教授这门课时教师可以邀请一些幼儿来课堂上,可根据所教授的内容布置教室,如教授《老麦克唐纳》这首歌时,在教室中应该粘贴一些动物画像。
同样,在教授《新年好》这首歌时,在教室中悬挂一些彩带。
让幼儿参与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观察幼儿在听歌时的状态,让学生近距离、更深刻地了解幼儿心中所想,有助于将来学生更好地从事教授幼儿这个职业。
布置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说,教师创设具体情境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心理。
总之,钢琴基础是学前教育专业所必需的一门专业技能,必须增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教学的实效性,为以后从事幼儿钢琴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要合理删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刘丽.浅谈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质量[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101-102.
[2]刘川.提高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教学质量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2(14):164-166.
作者:邬向华 单位:河南省潢川幼儿师范学校
★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海洋类理科硕士毕业论文的改革与实践论文
★ 开题报告注意事项
【学前教育论文(精选11篇)】相关文章:
医院学术论文内容2023-07-24
硕士毕业论文改革实践研究论文2023-01-24
学生论文2022-09-07
开题报告写作注意事项2023-01-07
本科生论文总结怎么写2023-10-13
毕业论文摘要多少字2023-08-25
硕士毕业论文摘要的常见问题2022-12-04
音乐专业毕业论文范文2022-10-04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版2023-05-02
高级会计师论文202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