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视野下的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论文

时间:2022-09-27 08:02:52 幼儿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公平视野下的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论文(共13篇)由网友“找到号了”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公平视野下的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公平视野下的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论文

篇1:公平视野下的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论文

公平视野下的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论文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关人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但是,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当前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我们必须及时对农村幼儿教育进行改革,从而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公平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本文对教育公平和幼儿教育公平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及其归因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归因;公平视野

引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城乡差距比较明显,很多农村地区的幼儿没有接受到同等的幼儿教育,城乡幼儿教育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农村地区幼儿教育发展问题越来越凸显。面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然后始终坚持公平教育的原则,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弱势问题,为农村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让孩子从小接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这才是我国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

一、教育公平与幼儿教育公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国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仅在于经济上的比较,更在于人才的竞争。为了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优势地位,各国开始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他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培养优秀的人才,我国也不例外。如今,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地开展起来,城乡教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我们发现,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弱势,情况不容乐观,农村幼儿教育和城市幼儿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区别,这种区别也就是众多专家学者所说的“教育公平”。什么是教育公平?我国很多教育专家和学者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思考和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教育公平进行了分析,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看,“教育公平”可以等同为“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就学权利平等、就学机会平等、学生成就机会均等、教育效果均等几个方面。为了实现教育公平,有的学者提出了“幼儿教育民主化”,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城乡幼儿在接受教育的机会上是均等。第二,有人接受教育的过程平等。幼儿教育民主化的理念已经在很多发达国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是我国关于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上依旧存在很多问题。

二、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的表现

如今,我国非常重视教育机会均等,但是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弱势,通过调查研究可知,农村地区缺乏足够的托幼机构,农村地区很多家长的教育意识比较欠缺,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幼儿的成长。在公平视野下,笔者认为,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幼教资源配置欠缺。农村幼儿教育资源配置非常欠缺,很多幼儿难以接受到公平的教育。幼儿教育公平的主要表现就是幼儿和幼儿的家长都可以平等的享有幼儿教育资源,这些幼儿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了文化背景、学习氛围、校园风气、教育经费、基本教学设施设备、幼儿教育课程设置等。我国在对幼儿教育行政规划决策的时候明确提出了要让更多孩子上幼儿园,这足以体现我国对于幼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高度重视。但是,农村和城市所面临的条件不同,如今,很多城镇已经有了非常多的托幼机构,这些机构发展得十分成熟,但是农村的基层托幼机构设置没有被广泛的普及,这就严重影响了农村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经调查显示,很多0-6岁的`农村幼儿难以得到基本的教育保证,他们失去了公平的幼儿园教育机会。

(二)幼儿入园机会不足。幼儿教育公平的重要要素就是入园机会均等,每一个孩子都应当公平的享受到幼儿园教育的机会,它不受幼儿家庭背景、经济情况以及社会地位的影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人口数量比较多,幼儿数量也逐渐增多,这就加大了农村幼儿教育的需求量,但是,农村地区由于托幼机构建设比较之后,很多幼儿家庭条件较差,大多数农村幼儿只能以接受家庭教育为主要受教育形式,这在事实上加剧了城乡学龄前幼儿入园机会的不均等。

三、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的归因

当前农村幼儿教育发展问题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他们加强了对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的研究,具体原因如下。(一)精神贫困与农村幼儿家长教育消费理念欠缺。精神贫困与农村幼儿家长教育消费理念欠缺是造成农村幼儿发展弱势的重要原因,很多农村幼儿的家长本身缺乏足够的教育,他们忽视了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他们思想保守陈旧,不重视自身素养的提高和孩子的教育,这就使得农村家长在幼儿教育上的投入较小,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发展。我们发现,在农村地区,有很多家长都认为读书没有用,他们没有给孩子提供基本的教育机会,而是选择让孩子从小就出去打工,还有一些家长在教育消费理念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他们将金钱看到比教育重要,当家长在选择幼儿教育的时候,他们更多的是考虑到花钱的问题。总之,精神贫困与农村幼儿家长教育消费理念欠缺不利于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更不利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实现。(二)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机会不足。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第二个重要场所,在幼儿园,孩子接触最多的就是幼儿教师,他们是实施幼儿教育的主体,幼儿是教育的对象,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能够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所以,为了在公屏视野下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各农村幼儿园应当高度重视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保证幼儿接受到公平的教育。从当前的农村幼儿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农村托幼机构的保教人员基本素质不达标,部分民办园保教人员不仅数量不够,远远没有达到“保教分开”的要求,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幼儿公平教育的实现。结束语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我国的教育事业呈现出了较快的发展趋势。面对当前农村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及时找到解决办法,实现农村幼儿公平教育,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云奔.近来我国“教育公平”研究进展[J].上海教育科研,(4).

[2]蔡迎旗,冯晓霞.论我国幼儿教育政策的公平取向及其实现[J].教育与经济,2004(2).

[3]张乐天.城乡教育差别的制度归因与缩小差别的政策建议[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

篇2:农村幼儿教育发展论文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论文

如何帮助农村幼儿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如何确保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如何启发孩子心性、陶冶孩子情操等,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个农村幼师的深思和警醒,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些具体的研究和探讨,看看农村幼儿教育发展论文吧!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论文

摘 要:农村幼儿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质量的优劣事关重大,不仅影响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还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好农村幼儿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主要阐述了当前社会背景下,发展好农村幼儿教育应该着重抓住的几个关键点,希望能对相关老师有所参考和裨益。

关键词:教育理论;教育活动;教育理念;营造环境;生活习惯;心理状态

一、农村幼师要加强对教育理论的学习

加强对教育理论的学习,这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科学的教育理论可以为教师教学发挥重要的导向和指明灯作用,可以使幼儿教育更加与时俱进、更具成效性。因此,从这个层面而言,幼师务必要高度重视对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幼儿园纲要、幼儿园指南等,并据此指导自己的教育工作,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比如不断努力增强自己的六大基本功:说、唱、弹、跳、画、工,全面提升自身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与此同时,日常还要有意识的多阅读一些幼儿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以此从更深层面来把握和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等,教师只有熟练地掌握了这些技能,才能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做到游刃有余。

二、幼师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教育活动

幼儿虽然年龄很小,但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持尊重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放下师者的架子,把自身置于和小朋友平等的地位,尝试和幼儿做朋友,对幼儿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使之切身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和温暖,进而获得心理的放松和安全感,这对幼儿天性的解放和真实个性的展现无疑是很有裨益的,不仅如此,农村幼师还要努力提升自身绘画等操作技能,这样在带领小朋友上手工课的时候,可以与他们打成一片,迅速融入其中,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上让幼儿增长技能,获得学习的乐趣。

三、教师要努力创新幼儿教育理念

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幼儿教育指南,教师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要切实从幼儿实际情况出发,努力实现教育理念的创新,具体应用到实践工作之中就是要把握住以下几个关键点:

1.教师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幼儿的发展具有全面性、协调性等特征,因此,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要重视幼儿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不是把精力单纯地投放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要树立幼儿全局发展的理念。

2.教师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由于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兴趣特点等的不同,致使其个性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幼儿在持续、渐进发展的过程中,还会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面对幼儿的这种状况,教师一定要秉持充分尊重和理解的态度,从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出发开展教育活动,切不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幼儿。

3.教师要尽可能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幼儿由于本身年龄和思维限制,致使其学习都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直接感知和亲身实践的心理诉求和需要。

4.教师要重视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引导和培养

众所周知,人在童年时期形成的良好学习品质会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意义,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护和尊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如:好奇心、认真专注的'精神、敢于探索、尝试和创新的精神等,总之,教师要坚决摒弃以往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传授,而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做法。

四、教师要努力为幼儿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师要为幼儿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首先就要对幼儿一日生活做科学恰当合理的安排,保障幼儿有充裕的娱乐、学习、阅读、休息的时间,其中,午睡时间可安排在2小时左右,也可随年龄、季节的变化及个性差异做适当的调整,与此同时,还要保持被褥的干净整洁,床铺不宜过软,那样对孩子骨骼发育不利;桌椅高度要适中,椅子的高度以幼儿写画时双脚能自然着地、大腿基本保持水平状为宜;提醒幼儿保持正确的站、走、做姿态,一旦发现孩子有不良习惯或是骨骼发育异常,要及时予以矫正或与家长沟通就医矫正;告知孩子不要用脏手擦眼睛,吃饭之前要养成洗手的习惯,在孩子吃饭的过程中,教师切忌一味地催促,要指导孩子养成吃东西细嚼慢咽的好习惯;要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幼儿正处于身体快速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补充充足的营养元素,因此,在膳食上,要为他们提供谷物、蔬菜、水果、肉、蛋、奶、豆制品等多样化的食物,使之能够得到均衡的营养。

五、教师要对幼儿的心理状态给予足够的关注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幼儿教育指南中明确规定要重视和关注幼儿心理状态和特点,使之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下健康成长,而要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就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教师要秉持温和、宽容、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

教师要注意发现幼儿身上的优点,并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表扬,不在幼儿之间做横向对比,公平和蔼的对待每一个幼儿,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温暖、轻松的外部环境,进而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

2.发现幼儿犯错误时,教师一定要保持冷静的态度,理性地进行处理

教师发现幼儿犯错时切不可大声训斥、更不能对幼儿厉声责骂,因为那样很可能会对幼儿心理造成阴影和伤害,正确的做法是对幼儿进行耐心指导和教育,使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觉加以改正。   3.教师要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情绪榜样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表达情绪的方式幼儿会无意识地进行模仿,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师一定要注意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情绪帮助,如生气时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人等,同时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如鼓励幼儿把高兴或生气的事情与小朋友分享,在幼儿乱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而是等其情绪稳定之后再做深入沟通。

4.化解幼儿消极情绪

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负面情绪,当发现幼儿不高兴时,主动询问情况,如不能解决,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双方共同努力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帮助幼儿化解消极情绪。

六、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幼儿教育

农村是与大自然最贴近的天地,农村幼师可充分利用自身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们与大自然玩耍和亲近,引导幼儿从广阔的自然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实际知识,比如:鼓励孩子们利用烂泥巴进行美工活动,又或者指导孩子们辨识麦苗和小草、红薯和土豆等,这对孩子们眼界的开阔和知识的增长都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教师要巧妙应用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陶冶孩子的性情、开阔孩子的眼界等。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中我们可知,要发展好农村幼儿教育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需要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社会等等的相互配合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注意在实践中总结方式、方法,同时做好相互之间的配合和沟通,就一定可以有效推动农村幼儿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青.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3).

[2]李涛.公平视野下的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及其归因[J].学前教育研究,(2).

[3]刘秋泉,周程宏,黄志刚.高楼万丈平地起:安化县大力发展幼儿教育纪实[J].湖南教育:数学教师,2009(4).

[4]张娜.发展乡镇中心幼儿园促进农村幼儿教育发展[J].教育导刊:下半月,(4).

[5]李克建.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的制度归因与制度重构[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9(2).

篇3:教育公平视野下高等教育对策探讨论文

教育公平视野下高等教育对策探讨论文

摘要:在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平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也是全面实现人自由发展的首要条件。随着河南省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经济保障,因此河南高等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目前由于河南省自身较为局限的优质教育资源以及国家教育体制的相对欠缺,导致河南高等教育仍旧存在诸多不公平之处,这些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河南省综合实力的提升。本文首先阐述了在当今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下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弊端与不公平,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出现这些不公平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河南省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建议与措施,期望能对河南教育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教育公平;河南;高等教育;学科建设

引言

教育公平是实现人自由平等的最直接体现,无论是成长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儿童还是出生在贫穷偏远的农村儿童,都平等的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就目前我国国情而言,确保高等教育公平的关键就在于保障接受教育的机会公平。由于河南省的城乡经济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基本教育的公共平等的体系,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河南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不公平问题

1.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差异较大

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角度来看,长期以来都是农村经济资源支持城市发展建设,农业资源源源不断的涌入城市,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反城市尚未能反哺与提携农村,积极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长期下来城乡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这种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投入产生差距,从而出现高等教育的不公平问题。从整体上来看,不仅是从教育资源的分配还是教学质量、师资力量投入等方面比较而言,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都比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有显著的优势。因此这样一来,城市地区的儿童比农村地区的学生有更多更好的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这种教育资源空间上的不均衡分布是导致高等教育不公平的重要体现。

2.河南省内部高校数量较少,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

由于河南考生的数量极其庞大,这样一来河南省内部的高等学校数量则显得明显不足。有相关数据表明,河南省的高考录取率仅为百分之五十二,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省有九十多万考生参加当年高考,考生数量居全国第一,然而高考录取率却只有百分之四十二,普遍低于全国大部分省份。当前统计河南省的每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归根结底,造成河南省内部这种供不应求的受教育水平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内部高校数量较少,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当前河南省境内仅有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985工程”高校一所都没有,显而易见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上与其他省份差距极大,优质教育资源固然就相对稀缺与不足了,长期累积下来导致河南高等教育缺乏竞争力。

二、河南省高等教育出现不公平问题的原因

1.我国教育体制的缺陷与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实行的是城乡二元体制,这种发展不均衡的发展模式导致区域之间的教育水平存在差距,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也出现相对不合理。教育政策上具有偏向性,对经济发达地区的投入偏重,对省重点院校的资源投入也偏重,从而相对忽视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以及普通院校。当前我国各个高校对各省市的录取名额采取分省份定额划线划分的办法,这种划分办法具有一定的不合理之处,它没有充分的综合各省份的考生数量以及师资力量等多重因素。在这种比较之下,容易出现不公平问题,就算考的是同一份考卷,不同地区的录取分数线会出现很大的差距,城市地区的录取分数明显比农村考生低。河南省是一个考生数量惊人的大省,然而它处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中部地区,因此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并不占优势,也并没有得到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扶持。

2.河南省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往往是由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因此限制河南省高等教育水平发展的关键原因在于其经济的发展水平不能很好的满足教育发展需求。从这一点上来说,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河南省高等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就应该大力增加教育资源的投入,缓解河南考生庞大而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矛盾。有相关资料表明,河南省高校数量的增长速度一直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然而其高等教育经费却明显不足。河南省在最近几年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教育财政还是存在较大压力,尽管政府鼓励高校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但高等教育投入的增速赶不上高校规模的增长迅速,河南省平均高等教育经费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状态,高校融资的情况不尽人意。

三、解决河南省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主要措施

1.加大政府投入,增加高校经费

河南省一直以来在教育资金投入上都处于较低水平,因此要想解决河南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首先就应该加大政府投入,增加高校经费,采取学校自主与政府投入相结合的方式,创建多元化的办学机制。一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制定高效收费标准,也就是说应该综合办学成本、教育资源以及高校水平等因素制定收费标准;其次对于高校融资,应该广泛吸纳民间社会资金,扩大资金来源,实现企业和高校之间的互惠互利,达到双赢的局面;再次应该不断增强高校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加强制度创新,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其社会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强其管理的主体地位,重视教育公平问题,强调资金投入对高等教育建设的重要性,利用政策导向的作用号召社会对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与自发性,不断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实现达到国家规定水平的目标。

2.深化教育改革,提高科研创新水平

对于高校自身而言,首先就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找准自己的定位,树立自身特色,分层次办学,有方向教学,避免出现全部抓、千篇 一律的局面。各个高校应该有自己的办学宗旨与办学理论,深入挖掘本校的治学特色与方向,高校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和层次,绝对不能一味的扩大教学范围,扩张专业领域,不能把每个高校都办成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这样只会局限在低水平层次上。高校办学最基本的.就是找准自身治学定位,其次高等学校还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因此,可以说高校教育发展的关键点就在于科研水平以及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高校应该以市场需求以及教育深化改革方向为指导合理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针对性的培养创新型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时代人才。

3.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高等教育要想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水平,最关键的是不断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师队伍实力。大学教学质量好坏往往是通过教师水平、优秀教师数量等来体现,因此不断提高高校师资力量水平,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实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环节。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首先就应该推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采取校长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机制,然后逐级进行院系领导人的公开招聘制度,进一步完善高校的管理水平。从河南省高校的师资力量来看,教职工数量是相对庞大的,但是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确实少之又少,因此吸收外部的优秀教师,扩大资深教职工队伍规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四、结束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首要保障。这不仅需要各大高校的重视,更需要政府的政策与体制保障,因此我们应该清楚的知道想要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需要我们坚定信念,稳步推进,深化教育改革,保证教学质量。河南省是我国的一个农业大省,同时也是文化底蕴相当雄厚的文化大省,因此更加迫切的需要新一代的创新性人才担当起传承与壮大的历史重任。在这种情况下加速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切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对河南省的整体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童亚宾.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关系[J].集团经济研究,(13):136-137.

[2]穆瑞杰.试析河南高等教育供给存在的问题[J].河南教育,,(9).

[3]王宜鹏,尚正永“.自由而公正,平等而差异”―试论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四大原则[J].学术交流,2011(10).

篇4:教育公平视野下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越研究论文

教育公平视野下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越研究论文

[摘要]目前,民族地区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其在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对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田野调查发现,民族地区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办学条件普遍较差,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师资数量不足,素质相对较低,教师结构不合理;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地域特色不明显。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地方政府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扶持政策。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合理调整城乡中小学布局,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效率;同时突出“大杂居、小聚居”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特色。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乌江流域民族地区

(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并且承诺,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有力地推动了教育发展,教育的公平度也有了显著提高。但是,由于受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教育整体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为此,笔者选取乌江流域民族地区进行了三年的田野调查,以探索教育公平视野下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乌江流域是指乌江干流及其众多支流流经的地域及附近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绝大部分属于民族聚居区,故将其称作乌江流域民族地区。虽然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从教育公平视角看,该地区教育发展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办学条件比较差

与其他地区相比,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着办学条件较差(除贵阳、遵义等中心城市和部分重点高中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校舍建设面积不足、危房率较高、学校教学生活配套设施不全等。以贵州省威宁县为例,该县小学现有校舍面积295318平方米,生均1.6平方米,其中危房30500平方米,危房率10.4%;初中校舍面积121860平方米,生均2.5平方米,其中危房17200平方米,危房率15.8%。很多乡镇村办小学没有校舍,有的租借民房,村办小学基本无法维持。再如,镇雄县全县28个乡镇中,有1个乡无中学,21个初级中学无寄宿制项目。要实现“普九”目标,镇雄县小学尚缺校舍53,71万平方米,初中尚缺校舍55,87万平方米。而且全县中小学有D级危房156982平方米,有28所农村寄宿制项目学校没有厕所、食堂、实验室等配套设施。这反映出乌江流域民族地区不但校舍严重紧缺,而且现有学校中基本的教育教学设备也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

(二)师资数量不足,素质相对较低,教师结构不合理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存在教师数量不足的现象,如镇雄县小学专任教师缺501 1人,中学专任教师缺1881人;威宁县小学专任教师缺2986人,中学专任教师缺2316人。同时教师队伍素质相对较低,教师结构不合理。受编制所限,许多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不能引进新教师,导致教师年龄结构失衡。这又加剧了教师队伍素质低下、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20,笔者对该地区8617名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测试(测试用题有两类:一是公民基本科学素养问卷,二是中小学语文课本涉及到的科学文化知识)。测试结果是,100%被测教师的科学素养不达标(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制定的标准),高达70%的被测教师的科学文化知识不及格。同时,笔者又随机跟踪了119名教师的120节课堂授课情况。在对课堂实录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课堂上有明显知识性错误的教师达79%;普通话不过关、书写笔顺不对的教师高达90%。

(三)区域内部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缺乏

在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城乡、县市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各阶段教育之间发展也不平衡;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学校辍学率居高不下。在调查的两所学校中,一个是城市重点初中,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5%;另一所农村学校有教师78人,高级职称一个都没有,中级8档及9档各有2人,10档有14人,其余均为初级职称。城乡之间教师资源的差异,导致城乡教学质量差别很大(见表1)。

(四)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地域特色不明显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资源,该地区的教育理应突出“民族特色”。但是,该地区在将民族文化引进学校课堂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应景性,缺乏连续性、稳定性;发展民族教育缺乏明确的目标、任务、政策,没有专项民族教育经费,且对民族教育的研究和指导也不够。在走访的14所民族中小学,笔者发现这些学校把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变成了“节日”课程,变成了迎接上级检查的活动课程。与此同时,许多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教育情境及素材被闲置,如绝大部分民族教育器材常年放在“库房”里,利用率非常低。多数民族学校从教学内容到办学模式都没有特色,除在校名上冠以“民族”二字外,其他r方面t殳有什么区别。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地理条件制约

乌江流域地形山高坡陡,人口分布较为稀疏,使得学校布点分散,校均规模偏小,办学效益低下,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发展。例如,普定县补郎苗族乡辖16个行政村、106个村民组、408个自然村寨,全乡有中学1所、村级完小8所、初小3所、教学点2处。即使这样,学生上学走一两个小时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到年,这里仍然有办学点2462个。由于办学点过于分散,有限的教育资源不能发挥最大的合力,使整体的教育效益受到很大影响。

(二)教育欠账过大,成为教育发展的阻力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国家加大了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但是由于社会发展整体跟进不足,教育发展仍然十分缓慢。乌江流域近60%的县为国家扶贫重点开发县,由于民贫财弱、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不少学生无法完成学业。例如,在随机选取的11个县中,区县级财政负责部分的教育债务仍未结清,被调查的每个区县都有超过千万的教育债务,个别区县债务接近3亿元。沉重的债务负担严重制约了当地教育的发展。

(三)影响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主观因素

除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等客观因素外,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缓慢也受到教育内部一些因素的制约。

1 教育过程中的精英价值取向和学校布局中的城市中心取向,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向少数区域或群体集中

20世纪50-60年代,为了实现工业化目标,在当时教育投资有限的条件下,国家实行精英主义教育,设立了一批重点中小学,以为高等学校输送“尖子”。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某种历史合理性,但今天重点学校制度存在的问题日渐显露出来。而乌江流域民族地区还是按照传统的做法,突出重点,打造名牌。层层设置的“重点”学校加剧了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不断扩大,产生出一大批“薄弱学校”。甚至在义务教育阶段,该地区就奉行培养尖子生,为上级学校输送人才的精英教育,使得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分治。这种人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等级化的制度,不但违背了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宗旨,而且加剧了升学竞争,无形中强化了应试教育,使义务教育畸形化。

同时,乌江流域民族地区表现出特有的“城市偏好”。长期以来,许多地方实行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的“三级办学”体制,形成了普通高中集中在城市和县镇的局面。调查发现,就读普通高中的城镇户口学生走读,而农村户口学生则要住宿。农村孩子上高中的支出大增,这既加剧了农村孩子的升学困难,也成为农村初中生流失、辍学比例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以贵州省2008年9月30日公布的普通高中(公办)收费办法为例,仅就学费一项,一类示范高中就比一般高中高出5倍。而且大部分区县还有这样一个政策,即优秀的农村教师可以通过考试进城。这使农村学校的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加大了城乡学校教师队伍的差距。

2 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管理日益被边缘化,教育中民族文化、地域特色严重弱化

笔者所调查的35个农村区县在教师管理体制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育行政部门权力失位的现象。教师的选拔、录用、职务评聘等权力均被集中于上一级人事部门,学校及其主管部门没有自主权,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管理日益被边缘化。 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被放弃”,了大部正当权利,其自身的优势及特色未能充分发挥。一是由于编制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具体教学安排中出现了“教非所学、职称系列与所教学科不一致”现象。有一所学校,什么专业都有,但是有45%的教师不教所学专业;有的学校教师学科分布不平衡,个别学校小学英语、科学等专业教师严重缺乏,无法正常开课;很多教师要跨学科、跨专业进行教学。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二是课程设置上没有体现民族特色。乌江流域有着多种自然风貌、立体的自然生态及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这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学校可以将符合当地环境条件和生产要求、体现当地特色的知识和技术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如折叠、剪纸、编织、刺绣、蜡染、烹饪、果树栽培等,但是学校没有这样做,甚至有的民族教育特色学校,也只有在上级检查的时候才开展民族特色活动。

3 教育结构不合理,双语教学步履艰难

目前,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的教育以普通教育为主的局面并没有多大变化,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结构不够合理。首先,该地区初级中学少。如务川自治县15个乡(镇)只有6所初级中学,有9个乡(镇)没有初中。其次,学校结构不合理。在乌江流域,农村三教的比例是:成人教育约占0.5%,职业教育占12.4%,普通教育占87.1%。普通中等教育远远大于中学职业技术教育。如一个人口130万的大县,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才300多人,根本无法满足就业结构转换对劳动力技能和素质的需求。这种不合理的中等教育结构只能造就大量“升学无望,致富无门”的农村青年,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同时,由于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整体上是“大杂居、小聚居”状态,大部分少数民族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民族语言文字在民族教育中面临着双语教学的问题,而目前这方面的`师资比较缺乏,教材等方面也遇到不少困难。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不懂当地主体少数民族语言的现象很普遍。双语教师极其缺乏,双语教学步履艰难。以开展双语教学较好的松桃县为例,该县只有6个乡(镇)12所学校开展双语教学,仅占全县小学总数的3%。语言障碍成为制约民族地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促进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对策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要努力克服历史和地理环境的不利因素,充分争取并利用现有政策借势而上,从而促进区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教育公平。

(一)用好、用足中央的各项扶持政策

充分利用好“新农村建设”政策,认真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使学校办学设施明显改善。国家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力度是国家的责任。但是,怎么用好中央的投入则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要把教育投入的钱用到刀刃上,切实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笔者认为,如何用好新增教育投入比增加教育投入本身更重要。地方政府要避免教育经费被浪费、挪用,也要防止教育经费只为重点学校锦上添花,不为薄弱学校雪中送炭的现象。从教育公平与效率的角度讲,地方政府与教育部门应该把新增义务教育投入向薄弱学校倾斜,改变过去一些地方政府基于教育政绩的需要,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名校身上的做法。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用于改造薄弱学校的经费不是来自对其他学校教育拨款的“挤出”。而应主要来自于新增教育经费、专门用于改造薄弱校的教育附加费、上级财政的专项转移支付以及来自优质学校的对口支援经费等方面,对此,我们要建立薄弱校资金筹集和补偿长效机制,逐步推进校际均衡。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认真落实好2月23日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联合印发的《关于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的精神,全面实施“大学生西部志愿者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计划。这些计划所需费用大都是由中央财政负担的,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尽可能多地申请岗位,接受相关人员,并提供相关的条件使这些志愿者能够走到农村中小学,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二)改革教育结构和评价机制

在类似乌江流域这样经济欠发达的内陆民族地区,改革教育结构和评价机制实为必要。

首先,要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高职业教育的学历层次,通过中考制度改革(科目对应、分值相等、内容区别),选拔出职业能力强的学生到职业高中就读,形成“职业高中”“高等职业学校”“应用性本科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直通车教学、升学模式。也就是说,读职业学校也可以正常达到博士学位,为生产一线培养高层次人才。

其次,改革评价机制。要改变一直以来教育部门对学校评价存在的偏颇,即主要看学科竞赛、办学水平、师资力量、人均分,评估项目重点放在学生考试成绩上,尤其是升学率上,升学率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学校发展快慢的命运,以切实推进评价机制改革,从操作层面上推进素质教育。笔者建议,把原来的评估学校分成评估政府和校长、教师两部分,评估政府看投入与监管,评估校长看是否执行了教育方针和政策,评估教师看是否做到了教书育人。同时要把评估的重点放在课堂上;放在对教师的监管上。

(三)合理调整城乡中小学布局,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效率

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是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的大开发,其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越来越多,使城镇学校学生爆满,城镇学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而农村学校学生却越来越少,合校、并校是必然趋势。针对这些情况,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政府要遵循教育规律,根据人口和城镇发展趋势,构建学校布局新框架;要从实际需要及区域发展综合考虑,建设好山区村校;要解放思想,采取灵活的政策解决农村学生就学问题,比如免费提供交通工具,使学校上课能够基本规模化,从而提高教育效率和综合效益。

(四)突出“大杂居、小聚居”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特色

根据乌江流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可以有意安排乌江流域民族经济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以为振兴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民族经济和特色产业服务。同时,要大力发展远程教育,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效益。现代远程教育不受时空限制,教学信息交互性强,教学资源丰富,可以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进而提高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效益和质量,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

同时,培训一支数量足、质量优,既懂民族传统文化又有现代科学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搞好双语教育至关重要。所以,乌江流域民族地区要努力办好当地师范学院,造就一支民族语言和汉语兼通的少数民族教师队伍,以全面推进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

篇5: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发展路径论文

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发展路径论文

摘要:农村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国家重视的热点,而幼儿教育更是教育中的重点。然而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物质条件的限制,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教育内容呈现小学化,教学方法单一,教育环境落后,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幼儿接受良好素质教育。对此,必须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积极提升农村幼儿教育水平,优化教育环境,建设科学合理的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教育模式,提升农村幼儿整体素质水平。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育;现状;发展

与城市的幼儿教育相比,农村幼儿教育无论是从师资力量上,还是从社会资源上,或者是原生家庭情况上都相差较远,这为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局限性。而幼儿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开端,对幼儿今后的一生都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无论幼儿今后是走出农村去更发达的地方,还是留在农村建设家乡,都会或多或少受到早期幼儿时期教育的影响。因此,对于提升农村整体人文素质上,幼儿教育发挥了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作用。因此,农村幼儿教育应当更加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只有农村幼儿教育水平提升了,整个幼儿教育界才能更上一层楼。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对当前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一、当前农村幼儿教育现状

(一)教学资源欠缺

农村的社会资源有限,资金缺乏几乎是所有农村幼儿园面临的最大问题。再加上农村并没有博物馆、美术馆或艺术馆等公共资源,甚至连基本的电脑和多媒体都没有。在资源如此匮乏的情况下,很多教学内容无法很好地展示,局限了幼儿教育的方法和模式。另外,农村的整体物质条件较差,很难吸引到优秀的幼教人才,现在农村幼儿园的师资水平相对较低,这也不利于农村幼儿教育的开展。

(二)教育内容过于传统

幼儿教育作为一个人的启蒙教育,却未被计入九年义务教育中,再加上受观念和经济的影响,幼儿教育很容易被有关部门和家长轻视,认为幼儿教育就是去玩玩,学不学到知识都无所谓。而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很多幼儿园都还以学会多少字、会背几首诗、会唱几首歌为幼儿教学的评价方式,造成幼儿教育偏向“小学化”,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无聊,要求孩子反复诵读古诗等形式也容易使幼儿产生厌学心理。从整体来看,教育内容重知识灌输而非情感素质的潜移默化,重教育功绩而轻幼儿的成长规律,这样对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可以说是毫无益处。

(三)教育方法陈旧落后

当前农村幼儿园的一些幼教本身并不具备教育资格,但是因为无法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只能由这些缺乏系统幼教知识的幼教带领幼儿,而这些幼教本身素质不高,对教育学并不是十分了解,在教育时就容易采用一些陈旧落后的方法,或将所学习到的教育方法生搬硬套到自己的教学中,却没有考虑到农村幼儿的实际情况,使得教育内容或枯燥无聊,或与实际脱节,根本无法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教育效果不佳。

二、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路径

(一)加大资源投入,优化教育环境

对于农村的幼儿教育,当地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都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加大资金支持和资源投入,完善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另外,幼儿园也要积极主动出击,与民间团体或社会企业联谊,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在有资金支持的前提下,注重优化教育环境。例如改善教室单调的风格,用野花、芦苇等装饰教室,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自然氛围,使其天性得到更大的解放。另外,还可以在幼儿园里设立一些饲养角或种植园,这些对于农村儿童来讲并不陌生,更具有生活气息。另外,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高薪聘请优秀的幼教来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鉴于农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资源,不太好聘请外地幼教,所以最好聘请在本地长大的优秀幼教,以其为中心,加大培训力度,带动全体幼教整体水平提升。

(二)丰富教育内容

农村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要注意结合当地有限的资源,利用无限的想象开发更多趣味教学内容。例如农村有得天独厚的大自然环境,教师可以根据季节特点和设置一些与大自然亲近的课程,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会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另外,教师应当改变教育观念,要注意丰富教学内容,从良好习惯养成和健全人格培养上引导幼儿进行学习。另外,乡镇政府和领导应集中组织优秀的教师对当地的自然、人文、人力资源进行深刻的研究,找到符合幼儿健康成长的教育资源,并据此编写和编制学前教育教材,解决农村学前教具缺乏的问题,让幼儿到田野等他们可以经常接触的地方去感受、去学习,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教学目标和策略,达到资源和目标相统一的目的。

(三)创新教育方法

兴趣是幼儿认识科学的动力,它表现为儿童对事物的心理倾向性。农村幼教应该注重创新教学方法,以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基调,结合实际教育内容开展教学。例如通过让孩子们亲自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的方式,使他们对周围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各种愉快的体验中学习科学,获得科学知识,效果显著。另外,为提高幼儿浓厚的活动兴趣,还可以巧用当地物质资源,为幼儿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在体育活动中,带领孩子们走田埂,跨水沟,跳草丛,鼓励每个幼儿勇敢地参加活动。对于教育方法,教师之间也应该加强交流和学习,获得更多的最新的教育方法。

三、结语

总之,当前农村幼儿教育形势还依然不容乐观,尤其是在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这一问题必须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只有发展教育才能为农村建设提供更好的未来,只有提高农村幼儿教育水平才能逐步提升农村群众的整体素养。对于当前农村幼儿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要由政府、社会和幼儿园三方共同努力积极解决,促进农村幼儿教育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兴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

[2]盖笑松,焦小燕.当前村屯学前教育发展的难点与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5).

[3]王默,洪秀敏,庞丽娟.聚焦我国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发展:问题、影响因素及政策建议[J].教师教育研究,2015(3).

篇6:论环境公平视野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

论环境公平视野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

摘要:近年来,环境公平问题在农村社会凸显,严重威胁着农村社会的'环境安全和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城乡环境不公更成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制约因素.农村居民在环境资源的分配使用、环境污染后果的承担等方面都明显处于不公平的境遇.因此应当结合环境公平理论的新要求以环境公平为基本理念构建新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政策,实现城乡环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作 者:彭小燕    贾欢    PENG Xiao-yan    JIA Huan  作者单位:浙江林学院,浙江,临安,311300 期 刊: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JOURNAL OF NAN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11(1) 分类号:X5 关键词:环境公平   农村环境保护    环境不公   

篇7:浅析欧洲浪漫主义视野下的声乐艺术发展论文

浅析欧洲浪漫主义视野下的声乐艺术发展论文

浪漫主义时期的声乐艺术在19世纪的欧洲声乐发展史上起了巨大的历史推动作用。这一时期,涌现出来了一大批的声乐艺术作曲家及声乐演唱家,他们对声乐作品的处理个性十足,强调主观意识和民族观念,使19世纪的欧洲声乐文化呈现出丰富而又有个性的特征。

19世纪的浪漫主义主要渗透于哲学、文学、艺术和科学等较为宽泛的领域,并在欧洲各个国家的戏剧文学和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领域得以呈现。如在德国、英国和法国,它的形式主要表现在小说、诗歌、雕刻以及绘画等方面。浪漫主义在音乐中主要体现在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主义倾向,所推崇的是个人情感最大限度的释放和用心灵感悟世界。

一、欧洲浪漫主义声乐艺术特征

(一)注重人物形象塑造。

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声乐作品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以人为本”,这个特征主要体现在音乐的人物形象塑造上。如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作曲家就是通过乞丐艺人的脚印影射了他对自己的命运和前途的担忧。

(二)重视民族特点。

为了强调个人的音乐风格,艺术家们开始重新审视本国和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价值,并着眼于对其的兴趣和挖掘。作曲家通过吸收自己本民族的民间声乐中的传统音乐要素和独特主要特征,并加以改变和创新,从而使其能得到相应的提高,更好地体现本民族的民族特性。

浪漫主义比较重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最典型的代表是在19世纪的被誉为“钢琴诗人”的波兰音乐奠基人——肖邦。肖邦把他的音乐植根于波兰民族民间文化,以民间生活为创作素材,将民族解放情怀和爱国主义思想融入创作,开创了波兰舞曲和玛祖卡两种钢琴曲的体裁。他的一生致力于弘扬波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并以此创作了一大批钢琴曲。

(三)侧重情感表达。

浪漫主义时期的声乐艺术还非常注重抒情性和幻想性的情感表达。处于弱势的客观理性以及崇尚个人的主观感受,注重感性理解使作曲家在这一时期的声乐艺术诉求中更富有感情色彩,主观空想因素和人物内心精神世界刻画成为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声乐创作的灵魂所在。

二、浪漫主义时期的大歌剧

(一)大歌剧的兴起。

19世纪,法国大歌剧的兴起及其繁荣对欧洲歌剧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和意义。浪漫主义音乐发展初期,以罗西尼、贝多芬和斯蓬蒂尼等人为主的作曲家创作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大歌剧。这其中又以罗西尼创作的歌剧最为经典,他的歌剧创作强调象征性意义和整体化倾向,他的歌剧作品《摩西》和《威廉退尔》迄今是歌剧音乐舞台中的稀有之物。在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后期,来自意大利的作曲家多尼采蒂、贝利尼、威尔第和来自法国的作曲家古诺,他们创作的歌剧作品对大歌剧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繁荣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伴随巴洛克时期阉人歌手退出歌剧舞台的同时,男声歌唱家和女声歌唱家开始逐渐解决歌唱的技术问题,并在大歌剧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逐步开始登上歌剧舞台并在歌剧艺术中占领主导力量。

19世纪上半叶,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基欧凡尼· 鲁比尼被歌剧界称誉为“男高音歌王”。他擅长演唱贝利尼、多尼采蒂的歌剧,以嗓音圆润、音色甜美、音量大、音域宽广,活跃在歌剧舞台上,并成为当时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男声歌唱家。尤其多门尼科·唐采利也是意大利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他的声音丰满、洪亮,擅长罗西尼的歌剧演唱。同时期的男高音歌唱家还有法国的男高音歌唱家阿道夫·奴力,许多的戏剧性男高音剧目都是由他建立流传下来的。

女高音歌唱家有德国的出身艺术世家的施罗德-德夫里恩特,她17岁就出演莫扎特歌剧《魔笛》中的.帕米拉,屡次把德国歌剧搬上歌剧舞台,为浪漫时期德国歌剧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女高音歌唱家林德,以优美清纯的音色、有力而灵活花腔技巧,被称作“瑞典的夜莺”。本时期的著名女声歌唱家还有女低音歌唱家格拉西尔、女中音歌唱家维亚尔多-加尔西亚等等。她们都使烂漫时期的欧洲歌剧舞台和音乐会舞台散发迷人的光彩。

三、舒伯特和舒曼的艺术歌曲

浪漫主义者认为音乐与哲学一样能够影响人类的思想意识,他们认为各种艺术之间有很大的内在联系,为了能被受众接受和理解这一观点,他们尝试把音乐与其它艺术结合,创造了很多音乐体裁。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的奥德的艺术歌曲。艺术歌曲是由音乐与诗歌的结合产生而来。大多用钢琴单独伴奏,以音乐会为主要演唱形式,主题常以渴望、自然、幻想、幸福和恋爱等为主,演唱的最大特色是具有抒情性和民谣风格。艺术歌曲在演唱时,用声较轻,音色多变,吐字清晰,语调细腻,尤其在高声区的处理上用渐弱来表现温柔的戏剧情感。德奥艺术歌曲在发展时期,舒伯特偏重用音乐去加强歌词的感染力,舒曼则强调用文学去加深音乐的表现力。但他们都没有顾此失彼而失去平衡,而是用自己的创作为德奥的艺术歌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也被业界认定是古典主义音乐最后的巨匠。他一生致力于追求自由的声乐艺术创作之路,在生活和艺术的夹缝中谋求生存,受德国的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和启发,他把奥地利的民间音乐素材运用于歌曲创作,写了大量的艺术歌曲。这其中包括室内乐、歌剧、合唱以及宗教音乐等600多首抒情歌曲。在今天还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艺术歌曲有《魔王》、《鳟鱼》、《春思》等。其中,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和《美丽的磨坊女》这两部声乐作品是其本人的生活写照,更像是作曲家的自传抒情小说,可以堪称巅峰之作。

舒曼是19世纪浪漫派音乐家最著名的作曲家,他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爱国主义民主主义音乐文化的灵魂人物,他的艺术歌曲为德国音乐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舒曼一生创作的艺术歌曲将近300首。据说,他在1840年就创作了138首歌曲。其中包括著名的艺术歌曲《桃金娘》、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和《诗人之恋》等。他的艺术歌曲还被称作“声乐室内乐”。

综上所述,19世纪的浪漫主义声乐艺术是欧洲声乐发展史中的一枝奇葩。它以追求个性、解放思想为本,注重作曲家内心情感的表达,并展开丰富的幻想来描写和塑造音乐形象。伴随大歌剧和德奥艺术歌曲的兴起,浪漫主义声乐艺术的风格特点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篇8:我国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论文

我国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论文

1.引言

教育是立国之根本,幼儿教育是孩子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和整个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个人发展角度来看,幼儿教育培养交流沟通和团队生活的能力、培养礼节礼貌、塑造个人气质等等,为孩子的一生奠定基础。从国家和社会角度来看,幼儿教育事业具有公益性,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人口素质的高低,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来看,教育事业发达的国家无不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幼儿教育当中。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已成为共识,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

2.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文化教育改革也不断深化,给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央政府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把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纳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规划当中;、又制定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把幼儿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等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了下来;,我国又启动新一轮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多个地方开展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从数量上来讲,我国幼儿园数和在园幼儿数不断增加。,我国共有幼儿园数量19.86万所,比起20的15.05万所增加了32%;在园幼儿数量达到3895万人,比起2010年增加了31%。从幼儿入园率来讲,全国学前三年入园率为67.5%,比2010年增加了10.9个百分点;2010~,我国学玲儿童净入学率均在97%以上。此外,近些年来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民办幼儿教育机构快速成长,民办幼儿园在数量上已经超过公办幼儿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成为我国幼儿教育的主导力量。

可以看出,在政府、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在短时期内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幼儿教育尚未纳入到义务教育的范畴,在整个教育体系发展中是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不尽人意,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

3.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较差

在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下,农村幼儿教育由于经费投入不足、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幼儿园无法增设新的课桌椅,连最基本的教具和玩具都非常缺乏,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幼儿园办园标准。其次,在幼儿保育方面,食品安全和校车安全方面仍存在较大隐患。在饮食上,农村幼儿园一般也会安排幼儿的午餐,但是很少有专职的营养师对幼儿食谱进行合理安排,特别是一些民办幼儿园为了使利益最大化,往往会购买一些廉价低劣食品,而一些公办幼儿园克扣幼儿生活费也是常有的事。在校车安全方面,由于农村地区人口较分散,很多幼儿园会派校车接送幼儿入园和离园,但是,由于资金缺乏、安全意识不强、对农村地区车辆检査不严等多方面的原因,车辆超载、超速、质量无保障等问题依然存在,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3.2 农村幼儿教师师资力量薄弱,队伍不稳定

幼儿教师师资力量薄弱、队伍缺乏稳定性,是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瓶颈。在目前情况下,我国农村幼儿教师待遇普遍较低,公办幼儿园教师没有纳入正式教师编制,而民办幼儿园如果经营不善、自身运营艰难,就很难保障幼儿教师稳定和满意的经济来源,这就导致很多幼教人员宁愿选择外出打工也不愿留在农村任教。由于缺乏专业的、高学历的幼儿教师人才,很多农村幼教是乡村招聘的代理教师,有的甚至是临时聘请的没有学历的农村妇女,她们基本上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前专业训练,加上缺乏在职培训机会,所以合格率极低。有的只是替家长看管好幼儿,使其不发生意外,根本谈不上什么教学。即使有些能上课的农村幼儿教师也存在幼儿教学经验不足、教学观念陈旧等诸多问题,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此外,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流动性强、缺乏稳定性也是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一大困境,很多幼儿师范毕业生往往把在农村执教当成踏板,只要机会成熟便会千方百计地往城市发展,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的提升。

3.3 幼儿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小学化”倾向严重

幼儿教育是启蒙性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要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认知、技能等多方面的'发展。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要实现两方面的内容:①实行保、教结合的原则,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的发展;②为幼儿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农村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的定位不清楚,对如何促进幼儿上述五方面的发展知之甚少。这就导致了农村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脱离了幼儿的心智发展规律,农村幼儿“小学化”倾向严重。

在教学内容方面,由于长期受影视教育的影响,再加上农村家长思想相对比较保守,简单认为幼儿教育就是让孩子提前读小学,为迎合家长的要求,农村幼儿教育教学内容偏重于书本知识,读、写、算的训练是农村幼儿教学的主要内容。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课后会给幼儿留有算数、拚音、汉子书写方面的作业,有的老师还会给幼儿举行期中和期末考试,很容易造成幼儿学习上的逆反情绪,最终抑制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方法上,幼儿教育的教学理应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寓教于乐。但在现实中,农村幼儿教育的教学方法与对低年级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如出一辙,延续着“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念、幼儿读,教师做、幼儿看的‘注入式’”方式。

3.4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不足

父母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影响重大。我国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我国农村父母文化程度相对比较低,对幼儿的教育问题关心较少,缺少幼儿学前教育意识,没能掌握正确教育幼儿的方式方法。第二、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多,父母教育严重缺失。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査资料》样本数据推算,我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人,比起估算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增加了242万人,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占农村儿童数量的37.7%。此外,农村留守儿童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学龄前儿童规模快速膨胀。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达2342万人,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38.37%,比20的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757万人,增幅达47.73%。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是当前农村幼儿教育的难点,也是学校教育应该关注的重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以隔代监护为主,由幼儿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而隔代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幼儿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很难从监护人那里得到帮助,很容易在学习上产生无助感,影响学习兴趣的提髙。在心理方面,有调査报告显示,大部分(65.9%)的留守儿童会非常想念其父母,有64%的儿童会经常感到孤独,有30%的儿童会偶尔感到孤独,只有6%的儿童不会感到孤独,54.61%的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时会选择向好朋友求助,28.21%的幼儿会闷在心里不知向谁求助。留守儿童更容易产生脆弱、偏执、敏感等心理问题,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对农村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经常关注留守幼儿的心理情绪变化,尽量弥补家庭关爱的不足。

4.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对策建议

4.1 树立正确的农村幼儿教育观

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是改变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现状的基础。首先,要在农村加大对幼儿教育的宣传力度。让人们普遍意识到幼儿教育事业对个体和整个社会的重要性,形成关心幼儿、支持幼教事业的新风尚,鼓励社会各界,为农村幼儿提供更多就读的机会,创设有利于农村幼儿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在偏远贫困地区,要使家长们关注幼儿教育,增加对幼儿教育的精力投入。其次,在农村基层地区打下良好的幼儿群众教育基础之后,政府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向家长介绍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

4.2 增加幼儿教育经费投入

必要的资金支持是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关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丹麦的幼儿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在世界各国中最髙,达到1.1%,其次是西班牙、法国、瑞典、印度、美国,分别占GDP的0.71%、0.67、0.56%、0.42%、0.4%,而我国幼儿教育经费仅占GDP的0.05%,幼儿教育的投资与实际需要相差甚远。加大对农村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首先要在国家顶层制度设计的层面上,加大幼儿教育资金的投入总量,努力增加农村幼儿教育经费在幼儿教育经费总额中的比例,在经费分配上应重点倾向偏远农村地区。其次,要发挥地方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各级政府农村幼儿教育财政投入的分担制。特别是乡镇一级政府,是建设和管理区域内农村幼儿园的主体,因此要加强与上级政府的联系,积极筹措经费,通过兴办乡镇中心幼儿园,以点带面,努力改善办园条件。在资金筹措方式上,坚持农村公办幼儿园为主导,政府承担主要责任,同时努力汲取社会资金办园,进一步贯彻“多渠道办园”方针。在资金分配方面,合理分配,确定优先秩序,选择合适的投入方式、途径和投资重点,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4.3 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的髙低及其队伍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的好坏,因而要大力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和师资力量的建设。第一,加大幼儿师范专业发展力度。现代化的教育对幼儿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提高教学质量,幼儿教育也需要向专业化和高层次的方向发展。笔者认为,高等院校可以定向、定额招收一定的幼儿师范生,首先在教师数量上满足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其次,大力发展大专及以上层次的幼儿教育专业,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第二,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待遇。一方面,在工资待遇上,要积极落实《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严格履行各级政府职责,保障农村幼儿教师的基本工资收入,并逐步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工资标准,做到及时发放,经济困难的乡镇也不例外。另一方面,为免除农村幼儿教师的后顾之忧,稳定农村幼儿师资队伍,要着力解决农村幼儿教师普遍关心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各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依托社会保障局,借鉴企业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的经验,根据农村幼儿教师自愿的原则,办理养老、生育等社会保险。

4.4 规范农村幼儿园课程设置

要严禁幼儿园开展小学课程,不得擅自开设蒙氏、英语、识字等非幼儿园规定的课程,确因实验需要开设的要上报教育局审核批准,执教幼儿教师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并持证上岗。在保教时间内开设的各种特色、特长、兴趣小组等活动,不得挤占或代替国家规定的幼教课程,更不得另外收取费用。此外,对于幼儿园教材的的选取,要严把入口关。不得征订小学教材及教辅资料,统一使用国家有关机构审定通过的教材,防止教材乱用。在教材采购环节,应该通过新华书店统一采购,坚决禁止一些幼儿园通过非法经营单位、非法渠道、非法方式订购使用劣质盗版教材。教育局应当定期对各个幼儿园教材的征订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査,其结果与幼儿园年度办园水平评估、幼儿园等级评定、评优等相结合。

4.5 建立科学合理的幼儿园准入与退出机制

保障农村幼儿教育的有序发展,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幼儿园准入与退出机制。在审批新办幼儿园之前,各级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要对幼儿园的基本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査研究,了解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幼儿园能够覆盖适龄幼儿的数量、群众普遍对幼儿园收费标准的可承受程度、举办幼儿园的运营方式等等,以此为基础研究是否要开办幼儿园以及具体的办园模式,并根据不同的办园模式来明确政府应承担的责任,政府积极落实对公办幼儿园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投入责任;审批过程中要严把保教质量关,要按国家规定的标准为农村幼儿配齐配足硬件设施和合格的教师,严格审核幼儿园的保育与教育方案,新建的农村幼儿园必须是标准园,确保能为农村学生提供优质的幼儿教育服务。对于已建成的农村幼儿园,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要督促举办者切实改善办园条件,提髙保教质量。

5.总结

幼儿教育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一项牵涉很多层面的系统性工程。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发展程度、历史文化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短时期内也难以彻底解决。但是,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各方面需要协同参与,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共同推进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篇9: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金融法发展路径研究论文

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金融法发展路径研究论文

国际金融法源自于国际经济生活,而且能够对国际经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当前,金融全球化趋势已成为国际经济生活中的一大显著特征,对国际政治、经济、法律及文化生活等产生了十分广泛、深刻的影响。在当前金融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国际金融法呈现出迅速发展的势头,并在有关各领域取得了很多实质性进展。当前,在金融全球化的巨大影响之下,国际金融法的发展必须寻求新的发展路径。笔者就此对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并提出了国际金融法在金融全球化体系下的发展新动向。当然,这一种发展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压力或是一种需求。把握好这种压力或者需求,就能更好地把握国际金融法的发展脉搏。

一、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法的关系

当前,国际经济生活中的发展动向与鲜明特征,突出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全球化。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已全面而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那么,作为全球化浪潮在经济领域中的表现,经济全球化主要是以商品、服务、技术与资金大规模跨境流动,再加上各类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配置与重组为主要特征。经济全球化作为经济市场化与国际化的全面延伸与必然要求,可以说是充分反映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依存度在逐渐加强、加深。经济全球化在内容上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是生产全球化,二是贸易全球化,三是投资全球化,四是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与高级发展层次,是由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另一大特点——经济领域中的金融化所引发的。经济金融化,主要是指实物经济已经被金融经济所代替,社会资产的金融资产化程度在逐渐加深,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已经日益深入地表现在国际金融关系上,比如,国际债权与债务关系、国际股权及股利关系及国际风险保险关系等。在经济金融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经济全球化十分突出地表现出金融全球化的趋势。

所谓国际金融法,是指国际金融关系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产物。应当说,不同时期的国际金融关系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国际金融法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点。金融因为其自身更加适合数字化与终极市场,因而已经成为经济生活当中一个核心性、主导性与战略性的重要因素,对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渗透与影响在不断加强。伴随着经济金融化程度的逐渐加深。经济全球化十分突出地表现为金融领域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就是指各个国家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及金融政策、金融法律等方面跨越了国界,从而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逐步出现了融合的趋向,主要可表现为货币体系、资金流动、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等各个要素的全球化及金融政策、法律制度的全球化等等。金融全球化不仅是构成经济全球化的应有之义,而且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及投资全球化发展的合理要求与必然结果,并且和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及投资全球化之间交互发生作用,并交互影响。与此同时,金融全球化又因为金融的特殊属性与发展状况,因此具有自身独特的内容与运行规律。

在经济全球下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世界各国的经济与金融的国际化进程已显著加快,在国际金融法律制度上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对全球经济和金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加。同时,随着国际金融竞争的日趋激烈,全球性和地区性的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当前的国际金融体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以上这一切,自然将对国际金融法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从而推动国际金融法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对于国际金融关系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环境的改变,国际社会与各国的立法当局也进行了十分积极的回应,由此,将进一步推进国际金融法律体系的快速发展。

二、金融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金融法发展途径

(一)不断完善现行国际金融法律制度

要在现行国际金融法律制度的基础上,继续整合资源,查漏补缺,使之更为完善。应当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巴塞尔委员会等全球最为重要国际金融机构为核心,全面利用与发展其各自的资源优势,并促进各大资源之间的优势互补,通过加强相互之间的金融信息、金融技术的交流和合作,来促进国际金融监管标准的法制化、统一化进程,建立起包括跨国资本流动监督机制等在内的,具有相当大约束力的国际性金融安全机制。比如,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优势在于其作为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权威性与其下属成员的普遍性、基金协定所具有的约束性、组织机制所具有的健全性、金融分析所具有的全局性、金融监管信息所具有的易得性、与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合作所具有的便利性等。巴塞尔委员会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资源主要包括非政府组织所具有的灵活性、发达国家银行监管信息所具有的易得性、银行监管规则修订所具有的便利性、金融监管标准所具有的市场亲善性等等。假如着重从宏观的角度来关注国际金融形式稳定,为避免再次发生重大金融危机而忧虑的国际性基金组织,和重在从微观角度来关注各国银行日常监管的有效性,为避免发生银行业金融危机而十分忙碌的巴塞尔委员会,如果能够进行携手合作,以共同防范全球性金融危机,那么,其效果自然是十分显而易见的。近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金融危机治理中的实践当中,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利用资源与整合资源的重要意义,开始将成员国银行业所具有的有效监管纳入到金融监督的安排之中,因而提出了介入银行业监管所需要的若干任务及原则。巴塞尔委员会自身也期望借助于货币基金组织之权威地位,以推行其有效的银行监管标准,所以在实践中,十分积极地与货币基金组织进行配合。

(二)围绕当代全球金融危机之特点进行制度设计

根据当代国际金融危机所具有的复合性特点,应当着重加强国际金融法律制度的协调性建设,主要包括国际货币法制建设、国际银行监管法制建设、国际证券监管法制建设等国际金融法制内部的相互协调,并与国际贸易法律制度、国际投资法律制度、国际刑事法律制度等开展外部协调,使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联盟等各类国际经济组织的政策制度实施形成正向的叠加效应,而不是反向的抵消效应。根据当代金融危机的区域性特点,要建立与发展区域性的金融监管与协调机制,不断探索与逐步推进区域危机联防的法律合作,比如货币互换和汇率协调;各国监管当局与国际组织之间相互借鉴和交流经验;建立起反应灵敏的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及应急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条件,建设具有危机救援特点的绿色通道;针对当代金融危机所具有的系统性,应当开发与利用国际金融法制所具有的救济功能,赋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金融危机的救助职能,并赋予其相应的制裁能力,根据权利与义务一致原则,建立起发达国家在金融监管与危机救助当中的责任制度,通过完善危机处理的国际纪律与程序,研究与发展存款保险制度及国家债务重组制度等各项危机处理制度,从而有效地避免金融危机的蔓延与升级。

(三)明确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所具有的独立性

国外学者在对西方发达国家二战后长期存在的高通胀现象开展了大量的计量分析,有以下两点发现。一是发现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指数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二是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指数和实际经济增长率之间则不存在相关的关系。这就说明了一个趋向,即一旦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小,那么该国的通货膨胀率就会越高。与此相反,一旦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大,那么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也就越低。但是,不管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大小,其对于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并不存在明确的影响。所以,为实现物价与宏观经济的稳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运营的独立性十分重要,这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显得尤为突出。从当前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就连一部分以往最为保守的,其中央银行独立性最差的发达国家或东亚国家,比如英国、日本、韩国等,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之后,都纷纷加大了金融改革的力度,这些国家在金融改革当中一致将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放在首位来抓。日本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以往一直相对比较小,实际上是置身于其大藏省的严格管控之下。但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末那次泡沫经济所带来的惨痛教训,以及随后出现的大量银行呆坏账困扰,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日本政府不得不推行了大规模、全方位的金融体制改革及相关的行政体制的改革,其率先推出的,并取得重要进展的举措,就是加强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明确要求日本银行的独立性不应当低于国际水平。

(四)不断拓宽国际金融法研究的范围

经济与金融的全球化,造成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与国际金融等跨国经济活动的相互联系变得日益频繁,对国际金融法律的协调性要求也就变得越来越高,这就为国际金融法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更大的空间。当前,国际贸易组织的管辖与控制范围,已经从传统的国际货物贸易领域全面扩展到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投资及包括金融服务在内的国际服务贸易领域之中。由此而来,国际金融法当中的一些课题,不但可以与国际贸易组织的多边贸易体制、国际贸易法问题及国际投资法问题开始连通,而且也在国际贸易组织的制度框架内实现形成、解决与发展。国际金融法和其他各类国际经济法制度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与协调关系,在法学研究领域也有反映,比如,我国学者提出的将国际金融法分解为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贸易金融法与国际投资金融法三个组成部分,这样就能建立起不仅能反映学科之间内在发展规律,而且又能解决当前国际资金融通中的复杂问题的全新国际金融法学体系。还有学者对传统的国际惯例理论提出了新的质疑,并在进行不断地突破。以上诸如此类的众多学术创新,不仅来源于金融学者们对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对国际金融法领域的实际影响与作用所作出的深刻洞察与分析,而且也反映了学者们在金融全球化视野下,对国际金融法之于当前国际经济环境所作出的反向影响与作用的认识及评价。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作为一个正在快速崛起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对国际金融形式的变化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应当给予密切的关注。题,比如,国内金融业的开放和安全问题、如果调整人民币汇率制度问题、国内金融立法如何向国际接轨等问题。在当前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新兴国家代表的中国,应当全力以赴,积极参加到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和相关规则的制定中,从而在推动国际金融法律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扮演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阮翠霞.浅析金融全球化成因.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

[2]何焰.国际金融法晚近发展的若干特点.法学.2005(4).

[3]刘丰.论金融创新对国际金融法的影响.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5).

[4]李仁真.当代国际金融法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走势.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篇10:历史学视野下的农业科技交流与中国农业发展论文

历史学视野下的农业科技交流与中国农业发展论文

为了深入探讨农业科技交流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揭示中国农业发展的轨迹和特征,10月25至27日,在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85周年院庆之际,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主办、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11次学术年会在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韩国国立全北大学、韩国国立忠北大学、韩国农林经济研究院、日本大阪外国语大学、日本麻布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日本东京农业大学、日本九州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农业技术交流、区域农业发展、农业经济、农村社会组织、农业文化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极有价值的见解。下面对这些论文进行分类介绍。

一、中外农业交流及其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中国农业的发展,与国外作物品种、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引进、推广有着密切的联系,辉煌的中华农业文明正是在中外农业技术交流的环境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正因为如此,中外农业交流问题一直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在这次会议上,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这个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朱宏斌、王雯在《试论秦汉时期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类型与模式》一文中,对秦汉时期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类型与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根据秦汉时期中央政权同周边地区及民族的远近亲疏和控制方式的差异,提出了秦汉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存在立体移植型、辐射渗透型和远接互化型三种模式。随着交往程度和控制程度的弱化,农业科技文化传播交流的方式、途径、内涵及影响方面呈现出同步的弱化态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作物品种传播方面,四川大学张箭的《咖啡的起源、发展、传播及饮料文化初探》,认为咖啡起源于埃塞俄比亚,15世纪开始在阿拉伯半岛种植和饮用。20世纪初咖啡传入云南,中国大陆开始栽培咖啡。随着咖啡种植、饮用的扩大,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咖啡饮食文化。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严小青的《宋代及其以前域外香料的传入和影响》,对西汉至宋代期间香料传入的途径、香料种类及其利用状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香料贸易与国家财政之间的关系,认为香料传入对中国内地的饮食、医药以及农业生产、商业贸易均产生了很大影响。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羌建的《美洲陆地棉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研究》,探讨了我国引种美洲陆地棉的时间、路线和过程,分析了引种和推广美棉的原因和成效。

在农业技术交流方面,华南农业大学倪根金的《甲午战争前近代中国人对西方农业机械的认识》,系统地介绍了清朝后期中国人对西方农业机械的认识与引进问题,认为甲午战争前,近代中国人对西方农业机械的认识呈现出小范围、零碎性和同步性三个特点。南京农业大学王志军、惠富平的《西方育种技术引入与民国时期华北麦作改进》,对民国时期华北麦作改进技术进行了探讨,认为民国时期华北麦作改进以农业高等院校、政府农业改进机构和农事试验场为推进主体,以小麦良种选育和推广为重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我国麦作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农业大学张英利的《近代日本蚕业科技的兴盛及对中国蚕业的影响》,认为日本明治维新以来,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和缫丝机械的引进,其蚕业科技在蚕种选育、缫丝技术和防治蚕病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日本蚕业著作和文献被译成中文、日本养蚕和制丝技术的引进、日本蚕业教育的模式,对中国蚕业科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农业大学赵勇的《民国前期国外农机的引进及其影响》,论述了民国前期国外农业机械的引进情况,认为当时中国农机制造业比较落后,国外农机比较效益显著,是引进国外农机的主要原因。国外农机引进对我国农机制造业及农机教育科研事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还有一些论者从农业科技传播的主体入手,分析了中外农业技术交流状况。徐州师范大学安宇的《农学留学生与民国时期南方水稻改良与推广》,认为农学留学生在我国南方水稻优良品种的培育、栽培、推广和水稻病虫害防治和水稻栽培理论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我国农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南京农业大学宋超的《中苏农业科技合作中来华的苏联专家(1949—1960)》,探讨了新中国建立后苏联援华专家在农业管理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国营农牧场的分布状况,认为他们在中国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海洋大学蔡勤禹的《传教士与华洋义赈会灾荒防治》,对传教士与华洋义赈会救灾思想和实践进行了研究,认为西方传教士在中国成立了华洋义赈会,将西方近代救灾思想和理念传到中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救灾事业的发展。

此外,韩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朴正根教授针对韩国稻米经济变迁问题作了精彩的报告,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朴锡斗研究员对日本占领时期朝鲜粮食增殖计划和农业发展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全北大学苏淳烈教授介绍了日本占领时期韩国农业试验研究的基本情况,分析了韩国农业试验研究的成效和意义。韩国忠北大学俞镇采教授以韩国忠北法住寺为案例,论述了韩国土地改革对寺院土地所有制的影响。

二、区域农业技术交流与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

区域农业交流与农业发展是这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与会专家们不仅讨论了农作物和农业生产技术在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而且对不同时期各个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进行了探讨。江苏省委党校彭安玉的《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北方农业技术的南传及其影响》,对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北方农业技术的南传及其影响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在这个时期,由于战乱频繁,黄河流域人口持续地大规模地南迁长江流域,将北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带至南方,促进了长江流域的开发与经济发展,最终促成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曾雄生的《技术传播与稻作扩展:以宋代为例》,认为移民、垦殖和官方劝导导致宋代稻作面积不断扩大,而区域之间的稻作传播,更是丰富了各地的水稻品种,因此,水稻种植格局的形成,既是自然的产物,也是农耕技术交流与传播的结果。华南农业大学吴建新的《近代华南甘蔗品种的演变与传播》,阐述了近代广东甘蔗品种的演变过程,认为近代广东甘蔗品种从细茎种向粗茎种演变,不仅提高了甘蔗的品质和产量,而且适应机器糖业的加工需要,引起了蔗种繁育技术的革命。

在这次会议上,区域农业史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领域,学者们在会议上交流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江南、江西和山西等地区。

对江南地区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社会救济、宗教信仰等方面。南京师范大学慈鸿飞、黄敏的《城居地主与近代江南农村经济》,重新审视城居地主的作用,认为近代江南地区城居地主在土地投资、改良农业原料品种、推行农作物的商品性生产、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地主离乡进城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步伐,农村经济的衰败并不是地主城居带来的结果。这个观点,对于我们研究近代城乡关系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南京农业大学郭春华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南地区耕地利用研究》,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当时苏南地区农均耕地资源数量少,经营规模狭小,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农民生活艰难,因此农民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量种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苏州大学王卫平的《江南士绅与光绪二年苏北义赈》,对光绪二年苏北海州、沭阳地区的义赈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苏北义赈是由民间自行筹资、自行放款的“民捐民办”行为,是带有转折性的近代义赈,在中国赈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张祥稳的《清代乾隆朝中央政府灾民救济政策落实情况研究》,以乾隆江苏三州县水灾赈济为例,阐述了清代中央政府赈济灾民的政策和措施。此外,苏州大学池子华、李勇的《苏南渔民的祭祀活动和宗教信仰》,认为天主教传入苏南地区以前,当地渔民崇拜多种水神以及与捕鱼有关的神灵。天主教传入中国后,特别是近代时期,苏南渔民笃信天主教,信徒数量远远超过该地区其它农民群体。而经济上极端贫困,政治上孤立无助,文化水平低下,是苏南渔民信仰天主教的主要原因。

在江西农业史研究方面,华南农业大学衷海燕的《水事之争与乡土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以江西泰和县槎滩陂为中心,通过分析传统乡村社会的水事纠纷,揭示了传统基层社会的权力运作机制。认为乡族组织与乡绅阶层虽然通过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分享了国家的政治权力,强化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但他们的行政职能一般必须经过官僚政府的授权,才能持久有效地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基层社会的自治化进程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的转型过程。与此相适应,官僚政府对于基层社会的控制和影响,主要不是表现为直接的行政干预,而是通过支持传统的民间习惯法,建立一个制衡性制度。江西师范大学万振凡的《民国江西农业院与农业现代化》和郭静、崔存岭的《抗战时期江西农业探析》,主要讨论民国时期江西农业的发展状况。前者侧重探讨民国时期江西农业院的发展演变情况,认为江西农业院在选育农作物新品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创新农业管理体制、完善农业教育体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后者分析了抗战时期江西农业的发展状况,认为江西农业在抗战时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为江西本省抗战提供了物资保障,而且有力地支援了东南诸省。江西农业大学黄国勤教授的《农田养地制度的演变与发展》,从土壤耕作制度和农田培肥制度两个方面,对建国以来江西农田养地制度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建国以来江西的土地耕作制度经历了传统多耕多耙、强调少耕免耕、实现轮耕轮作、推广保护性耕作等四个阶段,农田培肥也经历了单纯有机培肥、有机无机并重、化肥为主培肥和生物生态四个阶段。这些认识,对当前江西耕地制度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于山西地区农业史,有两位学者提交了论文。中国农业博物馆李三谋的《清代山西农业生产及其租佃关系》,对清代山西租佃关系的地域性特点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清代山西农民的耕作技术和生产能力在各个地区的差异,决定了境内各处农耕劳动习惯的不同,也决定了各处农村租佃关系的多样性。在晋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佃户劳动能力低下,劳动成果小,所受剥削比较严重,主佃关系严重对立;晋中南一带,农民的劳动技术水平、劳动能力较高,所受剥削就相对较轻,主佃之间冲突较轻。这个结论,使人们对古代租佃关系的地域差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山西大学张俊峰在《明清以来山西水力加工业的兴衰》一文中,对学界提出的“明清时期华北水利加工业完全衰落”的观点进行了纠正,认为明清以来山西境内水利型经济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展,水力加工业尤其水磨非常普遍,数量惊人,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没有达到完全衰退的地步。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电动机械的广泛应用,以及水库建设、挖煤采矿、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河泉干涸等原因,才使得传统的水力加工业退出了历史舞台。

除了上述地区之外,还有学者对中国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探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樊志民的《秦西垂农业环境的认识与考察》,通过对甘肃礼县西山早秦遗址发掘资料进行分析,认为先秦时期西垂具有优越的农业环境,当地居民以农业经营为主,西垂农业具有明显的旱作农业类型特征。新疆石河子大学谢丽的《塔里木盆地南缘古代社会盛衰与绿洲荒漠化耦合规律研究》,讨论了塔里木盆地南缘古代社会盛衰与绿洲荒漠化之间的关系,认为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荒漠化现象的频繁发生有着多重复杂的原因,在自然因素与人文力量综合作用的链条中,社会人文因素应是该地区绿洲荒漠化的主导因素,塔里木盆地南缘古绿洲具有随着农业开发强度的加大和社会繁荣而消亡的耦合规律。陕西师范大学李令福的《论北魏艾山渠的引水技术与经济效益》,对艾山渠的修建过程及引水技术、输水技术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认为艾山渠的修建,不仅促使北魏时代银川平原水利建设的兴起与发展,而且对以后银川平原水利事业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奠定了其“塞北江南”形成的历史基础。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黄富成的《两汉边地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蠡探》,从区域控制与制度农业的角度探讨了两汉边地农业的发展。认为两汉时期实行的边地农业政策是区域控制下的制度农业,边地农业实际上就是内地农业社会在边地的移植,以便对边地进行有效的控制。此外,与会的两位日本学者在会上介绍了她们对东北地区农业史研究的成果。日本大阪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小都晶子探讨了伪满时期的土地“开发”政策与日本移民的关系。日本九州大学博士生永井里沙对民国时期东北农村运输体系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考察。三、不同时期的农作物品种、生产工具和农业经济

中华农业文明源远流长。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无论作物栽培和食用,还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改进,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而且丰富了农作物品种。湖南省双峰县徐迪新、徐翔的《中国直播稻、移栽稻的演变及播种技术的发展》,认为中国水稻经历了由直播栽培到育苗移栽,由种子直播到浸种催芽的发展过程,不催芽播种是传统农业技术的创新,这种技术与地膜覆盖栽培、种子丸化包衣等先进技术相结合,将推动生态农业的改进和发展。浙江大学游修龄教授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云飞研究员在《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葡萄种子引起的思考》中,利用近年来发掘的考古资料,认为中国食用葡萄已有5000千年的历史,进而提出欧洲葡萄传入中国之前,中国本土已经栽培驯化葡萄。由于中国古代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导,一直使用粮食酿酒,这就抑制了葡萄酿酒的需求和葡萄栽培驯化的深入,因此野生葡萄没有进一步驯化成像西方那样的优良的食用和酿酒品种。郑州大学王星光和高歌的《中国古代花卉饮食》,则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历代花卉饮食的概况,分门别类地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各类花卉食品、饮品的具体制作方法。这项研究,对于我们今天开发食用花卉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中国昆虫文献研究所王华夫、李微微的《中国蜂产品饮食文化》,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蜂蜜食品、蜂花粉食品、蜜蜂幼虫食品及蜂尸食品的配料和制作方法。

在中华农业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先民们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创造了多种多样的生产工具。敦煌研究院王进玉的《敦煌壁画与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研究》,通过对敦煌壁画中农作图进行考察,详细叙述了敦煌地区的牛耕技术、播种技术、以及中耕和收获时所使用的各种农具,向人们展示出敦煌地区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形。中国农业大学张法瑞和柴福珍的《(农器图谱)中诗歌的农学意蕴》,对元代著名农学著作《王祯农书》中农器诗歌进行了研究,认为农器诗歌包含了丰富的农学信息,不仅记录了农器的农学知识,而且揭示出农器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反映了当时农器的推广状况和发展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易华的《与游牧有关的几个技术问题》,讨论了生产生活方式与生产工具之间的关系,认为欧亚草原地区定居居民吸收了周围的畜牧及相关技术创造了独特的游牧生活方式,并引进了青铜与铁器技术,走上了武装化的道路。游牧民不是这些技术的发明者和相关器具的创造者,而是这些技术和工具的使用者和有力的传播者。

中国古代的粮食问题,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卜风贤副教授的《传统农业时代农村人口的粮食安全状况》,对历代人均粮食占有量、不同社会阶层的粮食占有情况进行了考察,并进一步分析了农民负担对粮食安全状况的影响。莱阳农学院王宝卿副教授的《我国历代粮食亩产量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考察了从古到今粮食亩产的变化趋势,认为统治者的重农思想、生产技术的进步、商品经济的推动是影响粮食亩产量变化的有利因素,而天灾人祸对粮食亩产量变化产生了很多消极影响。巢湖学院杨松水副教授的《论清代皖中地区与江南米粮贸易的动因与影响》,论述了清代江南地区与皖中米粮交易的动因,认为米粮贸易对皖中地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密切了皖中与江南的经济交往,实现了双方区域经济的分工协作,促成了皖中地区农业经济的专业化与农产品的商品化,加快了皖中地区的农业经济开发的步伐。

在经营制度方面,本次会议上有两位学者分别讨论了唐代田制和元代马政问题。华南农业大学翟麦玲的《唐代的屯田与营田考论》,对唐代的屯田和营田进行了辨析,认为屯田和营田在管理机构、设置目的、设置地点、经营人员、经营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屯田和营田属于两种不同的土地经营方式,屯田和营田都可以转化为均田。中国农业大学张法瑞和大连水产学院王磊合撰的《略论元代的马政》,对元代马政机构、马匹征括、牧养分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元代马政较为发达,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所无法比拟的,这与元代统治者以畜牧起家、以马得天下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四、农村社会组织和农业文化

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演变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领域。从中国历代政治体制的发展演变来看,村社组织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政组织,但是在维系乡村社会运行、治理农村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农业大学石华、张法瑞的《元代乡村基层政权组织及运作方式之探析》,系统地探讨了元代的基层政权的组织形式,认为元代的乡村基层政权组织分为乡、都、社三级,它们同时兼有人丁管理和土地管理的双重职能。“社”由传统的劝农组织演变为政府基层行政机构,是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完善和强化的结果。

民间组织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中国农业大学冯开文教授提交的论文《建国前根据地的合作社——诱致性制度变迁以及规模与退出问题》,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对建国前根据地的合作社的形成、成长、退出及其规模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合作社一般是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政府在其中只是发挥了引导、宣传和规范作用。因此,根据地的互助合作运动是一场理性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是一种交易成本较低的制度变迁。他的研究,对于今天发展和完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华中师范大学魏文享副教授的《乡村控制与农业建设——试论南京政府时期湖北省的农会组织》,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湖北省农会组织的分布、流变、运作绩效等进行了探讨,认为农会组织在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稳固农村秩序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国民政府的强烈干预下,农民并未在农会中取得主体性地位,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农会的运作绩效,甚至沦为国民政府加强保甲、征兵调粮、抵制革命的工具。

农业社会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徐州师范大学王健的《汉代祈年与籍田仪式及其重农精神》,对汉代的祈年与籍田仪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祈年与籍田仪式的文化内涵,认为祈年与籍田仪式对于塑造两汉重农主义的经济政策和国家治理方针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广西师范大学刘文俊的《壮族农事祭祀节日系统的文化属性和功能》,认为壮族的农事祭祀节日系统体现了鲜明的稻作文化特征,具有维持农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满足人们的宗教信仰需要、促进民族文化的积淀、传承、整合和民族心理的塑造等功能。此外,苏州铁道科技大学朱小田教授的《社会史视野中的“俗例”——以“抢亲”为对象的研究》,则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论述了“抢亲”这种“俗例”存在的社会环境和发生的历史条件,认为地方俗例在整个近代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谓“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中国法制的近代化”等过程并没有对地方俗例构成多少实质性的影响。通过“抢亲”这种“俗例”进行研究,他进而提出“史学范式”转换问题,认为以“整体性”为追求目标的社会史研究,对于传统史学在视角转换方面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篇11:艺术社会学视野下的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策略论文

艺术社会学视野下的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策略论文

一、艺术社会学的基本内涵

法国哲学家孔德在其著作《实证哲学教程》中第一次提出“社会学”这一概念,其将社会学定义为以人类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诚然社会学对艺术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但是艺术社会学对艺术的社会学研究,并非等同于一般社会学从研究艺术现象来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例证和资料,从而得出社会学结论的做法。艺术社会学对艺术的社会学研究,其目的是探讨艺术与社会之问的复杂关系,考察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政治、宗教、道德、科学、文化习俗、社会心理等各种因素如何对艺术现象发生影响,研究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艺术现象放置在社会文化的宏观视野中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为艺术的发展提供某种社会和历史的参照;也要充分关注艺术产品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特殊性质,研究艺术生产的特殊规律和艺术的审美特性。[1]

司马云杰的《文艺社会学论稿》中认为艺术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先进的理论和观点以及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艺术的产生、创作、传递等一系列活动与社会各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及其所蕴含的的社会本质及其社会职能的一门学科。著名艺术理论家杨晦把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形象化地比喻成“公转律”和“自转律”:“文艺好比是地球,社会好比是太阳。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有随太阳的公转,也有地球的自转。其实,就是文艺也有文艺的公转律和自转律的。文艺发展受社会发展限定,文艺不能不受社会的支配,这中间是有一种文艺跟社会间的公转律存在;同时,文艺本身也有自己的一种发展法则,这就是文艺自转律。”[2]

二、艺术社会学观念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塑造

(一)充分认识到艺术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研究意义

艺术社会学的研究客体有艺术品、创作者与欣赏者和社会,它们是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具体而言由社会决定和影响创作者及欣赏者,再由创作者及欣赏者决定和影响艺术品。简而言之,艺术和社会是通过创作者和欣赏者这根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著名艺术史家岑家梧在《论艺术社会学》中提出“百数十年来,艺术社会学者在着重艺术与社会关系的分析研究,指出艺术发展的规律性,使艺术学的研究,逐渐脱离了玄学的范畴,这是这派学者重大的灾献。”他还充满信心地说:“现在艺术社会学,不管它的本身怎样的幼稚,在将来,它终必能采取史精密的科学方法,吸收史进步的学说的精华,而成为真正科学的艺术学,这确是一种趋势!”[3]蔡仪认为,包括艺术社会学在内的艺术学是以美学为基础的,没有美学便没有完全的艺术学;而美学的领域应当包括美的存在、美的认识和美的创造,也就是现实美、美感和艺术美。因此,“艺术学和美学的关系,好像内切的两个圆,艺术学是内切于美学的。”由此决定,艺术社会学的意义“是考察艺术及其产生的社会基础的相对应的关系,和其随社会基础的发展而变化的相关联的规律。”[4]据此可知,艺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的,所以想教好和学好艺术,就必须重视艺术社会学的指导作用,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充分认识到艺术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二)严格区分社会学批评与艺术社会学

社会学批评与艺术社会学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所以应该严格区分二者,不要混淆二者。一方面,社会学批评,是指把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加以考察和研究的批评方法,即是一种艺术批评模式。与社会学批评不同,艺术社会学是将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研究讨论的,是用社会学的先进的理论和观点以及科学的方法对艺术的产生、创作、传递等艺术现象进行考察研究的。另一方面,社会学批评是从社会这个大环境对艺术现象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关系来考察研究艺术现象,从艺术作品、艺术家个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中来考察研究艺术作品,从而在揭示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依存的联系关系中体现出的社会学批评的广阔视野。艺术社会学是把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对艺术进行宏观的、整体的、综合的研究。由此可见,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中,高等美术教育应当立足于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从社会生活的视野对所学习和创作的艺术作品和一系列的艺术现象进行宏观、综合地学习研究。

(三)摒弃“庸俗社会学”的影响

中国艺术发展史上,中国艺术理论界由于对庸俗社会学缺乏清醒的辨析能力,曾一度错把庸俗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家弗里契视为“马克思主义艺术学之指导者”,庸俗社会学在中国艺术发展历史中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中国艺术发展受到庸俗社会学的干扰和影响是相当严重的。我们所说的艺术社会学立场与庸俗社会学是有根本区别的。艺术社会学是建立在一种综合和包容的立场上,探讨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研究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高等美术教育中如何摒除庸俗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影响的同时,如何正确加强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三、艺术社会学视野下的高等美术教育改革对策

(一)注重学生关注生活,加强生活体验的培养

艺术社会学认为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例如艺术与经济、政治、哲学、道德第一www.dylw.net、宗教等的关系。在进行高等美术教育改革时,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艺术现象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背景,艺术现象的社会功能,艺术现象的艺术价值的标准和取向,艺术社会过程中的艺术生产、传播和消费等一系列活动的完整整体的各个环节。因此,在高等美术教育活动中应注重对学生关注生活,加强生活体验的培养。高等美术教育应当以对生活的切入来极大地丰富学生个体的经历和体验。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离开了生活,体验就无法生成。如果高等美术教育中,老师对美术知识与技能技巧的传授得不到学生个体经验的认同,那么学生在这样的高等美术教育中所学习到的相关的美术技能技巧就只能停留于技术层面本身,由于缺乏生活的体验,与社会生活脱节,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就会相应地缺乏艺术生命力。

(二)注重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

美国的小威廉姆E多尔在其著作《后现代课程观》提出:教育和文化两个方面,前者可自然称之为教育联系,指课程中的联系赋予课程以丰富的模体或网络,后者也可自然地称之为文化联系,指课程之外的文化或宇宙联系,这些联系形成了课程赖以生存的大的模体,两者相互补充。[5]艺术社会学强调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其在揭示艺术与社会诸多因素的关系时,把艺术活动当作多种因素的复合整体,重在宏观研究和整体性考察。这就要求高等美术教育改革中要注重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不但是指教育内容、方式和类型的繁多,而且也包含着“求同存异”、“包容并蓄”等教育理念和思想。高等美术教育应当是一种综合的教育,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改革应主要以综合性为原则,从传统的分科走向综合的发展,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融合,建构起综合的学科门类。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改革还应当注重美术学科内容的综合,将“工艺美术、现代设计”与强调审美的精神功用的`“纯艺术”结合起来。老师在高等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思考和讨论的空间,并积极地引导学生从一点出发多点结果的多元或从多点出发以多点结果的多元地进行思考和学习。

(三)注重高等美术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和谐

艺术的理想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使二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伟大的艺术作品不仅仅在于形式,而是期望艺术作品的形式能够体现和表达更为广阔丰富的社会人生意义。艺术形式有其相对独立性,如果不是结合着社会现实而一味地追求形式的创新,那么其就很有可能流于成为一种空洞的形式,所以成功的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是不可分的。艺术社会学的转向就是从对形式技巧的讲究转向对内容意义的追求。简而言之,艺术作品的形式是完成了的内容,内容是具有形式的社会。综上所述,在对高等美术教育进行改革时,我们应当注重高等美术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和谐,即在进行高等美术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具有既要注重艺术的形式创新,又要注重艺术的内容丰富的思维。

(四)注重高等美术教育方式的革新

在高等美术教育中,我们应当注重对教学方式的革新。在美术课程设置上,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教育目标,改变过去以美术知识、技能为内容标准,而以素质教育为依据,开设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从而确保学生具有更为全面合理的文化素养。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也应当有意识地进一步增强美术第一理论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完整和合理。老师还应当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如电影、电视、录像、参观、访问、旅游等方式,引导学生更为直观的体验生活和大自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鉴别、判断,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学校还可以多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学校与社区携手,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社区的保护与美化环境的活动,既可以对社区的发展作出贡献,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的学习。

总之,艺术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先进的理论和观点以及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艺术的产生、创作、传递等一系列活动与社会各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及其所蕴含的的社会本质及其社会职能的一门学科。其把艺术现象放置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之下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考察,充分关注艺术产品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特殊性质。在研究艺术社会学对我国的当代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的高等美术教育改革,应当更加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完整和合理,要充分认识到艺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关系,更为强调学生与社会生活的更多地接触,使我国高等美术教育成为一种综合全面的美术教育。

参考文献:

[1]宋建林.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定位及现代形态问题[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4):12.

[2]杨晦.杨晦文学论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248.

[3]岑家梧.中国艺术论集[C].北京:考古学社,1949:142.

[4]蔡仪.新美学(改写木.第三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08.

[5][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54.

篇1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视野下的农村饮水安全论文

最近几年以来,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央不仅仅更加重视“三农”工作,同时也专门针对农村的饮水安全工作加大了投入,同时和各级的水利部门一起开展饮水安全工作,而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在看到这些可喜成绩的同时,也要充分意识到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而逐步树立先进的理念,并以此为依托,从资金的投入、工程的建设以及技术的支持等方面着手,开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崭新局面。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视野下农村饮水安全的法律意义

随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深入推进,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已经逐步上升为法律层面的问题。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理解:

首先,水不仅仅是重要的资源,同时也是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每一个社会个体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统统需求,也正是因为如此,水就同时具有了不同的属性。

其次,农村的饮水安全可以说是水安全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水安全的本质可以说是一种社会状态,具体来说就是每一个社会个体都应该获取安全用水的设施和经济条件,所获得的水必须是清洁的,必须的健康的,既能很好地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同时也能够妥善保护自然环境,不对其产生任何威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饮水安全逐步上升到与粮食安全同等重要的位置,是关系到能否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关键所在。

农村的饮水安全不仅仅关系到农民生活的|量,同时也是关系到在现实情况下能否真正处理好农民-水-农民这一结构链关键的社会问题。要想真正处理好这个问题,就要对可能对农村饮水安全产生影响的资源、环境以及政治、经济、生态等相关因素进行正确的认识和区分,同时也要考虑到其中一些因素的随机变化特征,进而选择合理的技术措施、社会措施和文化措施,采取妥善处理,尽快建立并逐步完善真正符合饮水安全要求的供给保障机制、需求保障机制以及交易保障机制和政策保障机制等,但是无论是上述哪一种机制的建立,都离不开法律的作用。

二、农村饮水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的构建要点

要想真正根据农村饮水安全内涵的不同属性,切实做好法律保障机制的构建,笔者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就是依托农村饮水安全的自然属性去构建农村安全饮水供需的保障机制。

农村饮水安全的自然属性主要包括有限性、流域性以及整体性等,总的来说,在水资源总量相对有限的前提下,所配置的水资源法律制度必须要与水的自然规律相符合,所建立的水资源利用程序也必须是合理的,而且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做好生活用水、生产水平和生态用水关系的调整。具体来说,就是要尽快建立起能够有效保障饮水供需平衡的法律制度。

其次就是立足农村饮水安全的社会经济属性,构建饮水安全市场的交易机制。

水资源的经济特性具体表现为稀缺性、多宜性和基础性,也正是因为这种多重属性,很可能引导水资源多种经济利益之间产生某种程度的冲突,这样就需要通过对资源权属的合理界定以及交易规则的确定等多种方式去做好各种利益关系的平衡与协调,切实做好水资源配置秩序的构建与维护,最终形成真正符合饮水安全目标的市场交易机制。

再次就是立足农村饮水安全的.人文属性去构建农村安全饮水供需的管理机制。

水资源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和人文属性,一旦水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发生了冲突,亦或是在水资源应用的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单纯的市场机制往往不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依靠公共权力的介入和有效监管手段的运用去做好水资源配置的平等性,而这就需要尽快建立合理的饮水安全管理体制,实现公共权力的合理配置,通过合理的监管措施,制定合理的监管标准。

众所周知,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涉及面广,诸如资金的问题、规划的问题以及卫生问题和环境问题等,这样就需要诸多权力机构的协作与配合,势必会涉及到集中管理、多头管理以及公共权力的使用监督等问题,要想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就要尽快形成并且不断完善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共同协作,全社会都积极广泛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合理、科学的饮水安全管理机制。

三、结语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切实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要想真正做好这项工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此笔者建议不仅仅需要首先树立先进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理念,进而尽快建立农村饮水安全的促进机制和激励机制,然后通过农村饮水安全的引导机制和资源机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事实上,虽然在构建农村饮水安全的法律保障机制方面,虽然已经初见成效,但是尚且还有需要难题没有解决,需要今后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不仅仅要突出重点,而且要特别注意可操作性,能够切实解决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郭莉,崔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视野下的农村饮水安全[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03.

[2]吕忠梅.保障饮水安全的法律思考―兼论《水污染防治法》的修改[J].甘肃社会科学,,12.

[3]高福德,张华.中日水法体系与管理机制的立法比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3.

[4]郝华勇.基于水资源管理的江汉平原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篇13: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职酒店教师专业发展探析论文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职酒店教师专业发展探析论文

随着我国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及有关中职教育政策的逐渐出台,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中职教师的热门话题。中职酒店专业教师作为实用技能的传授者,在其专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目前中职酒店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师专业发展从学校共同愿景、良好工作环境舒缓压力、骨干教师榜样作用、有效培训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是(Positive Psychology)是研究人类的力量与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是着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好品质的一门学科。B.L Fredrickson提出管理心理学家应当努力培养组织成员的愉悦、兴趣、自豪和满足感等积极情绪,这些情绪通过影响组织中的他人和顾客给整个组织带来变化,从而有助于组织的兴旺和发展。所有这些不同领域的研究都表明,强调人性的积极面可以使心理学研究的各个分支都更加注重培养和调动人性中固有的力量,从而使得治疗、咨询、培训、教育、人际交往更为有效和顺畅。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唐玉光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既包括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娴熟、能力的提高,也涵盖态度的转变、情意的升华。朱新卓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以教师的知识、技能和情意等专业素质的提高与完善为基础的专业成长与成熟的过程,是由非专业人员转向专业人员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仍为达成共识。笔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从教育学维度提高教师应有的从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另一部分是从教师个人发展角度对其职业生涯设定目标,最大限度实现其人生价值,即最大程度体现教师的工作价值、发挥工作积极性、整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等。

三、中职酒店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中职酒店专业教师作为实用技能的传授者,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品德合格、专业技术过硬的酒店服务人才的神圣使命。他们起点不一样,大部分是大学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虽然工作热情较高,教学设想丰富,但专业技能不熟,实践经验不足;只有极小一部分是直接来自行业中的佼佼者,他们虽然专业技能较强,实践经验丰富,但教育理论知识又比较欠缺,不能较好的演绎课堂。鉴于以上情况,中职酒店专业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工作负担重、精神压力大,忽视教师专业发展。酒店专业一直是个比较热门的专业,学生多,而专业教师少,教学任务普遍较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将课程内容较好的呈现在课堂上,同时还要花大量时间与精力解决学生的厌学情绪、违规行为及其突发事件,最后導致教师身心疲惫、心力交瘁,敷衍了事,逐渐对工作产生倦怠、工作热情减退,从而忽视自己的专业发展。

2.对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不了解。中职酒店专业教师多为年轻教师,往往只关注教育教学能力,而忽视了自身专业发展,对专业发展路径缺乏了解,从而导致专业发展的停滞不前。

3.培训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力,中职酒店教师大多是从高校“学科型”人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实践经验缺乏,企业化程度低,而中职酒店师资培训又大多借助高校内的师资培训基地,培训内容理论性强,但难以适应当前酒店业发展的要求。

4.职称推荐名额有限,工作积极性不高。无论教师有多么优秀,或早已达到评审要求,如果没有名额或没有已评为高级教师的.教师退休让出名额时,是无法晋升高一级职称的。很多教师,特别是是年轻教师,看到晋升无望,出现懈怠抱怨,逐渐形成一种得过且过的状态,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师工作积极性和能力的发挥。

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促进中职酒店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积极舒缓中职酒店教师的心理压力

压力是把“双刃剑”,适度的压力能在工作和生活中起到动力作用,而过度的心理压力则能造成教师的身心疾病。因此让教师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工作,使他们的心理压力能得到一定的舒缓是很重要的。第一,要增加对酒店专业的投入,增加专业教师人数,增加各类培训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经验,从而增强教师教育教学的自信心,减少并杜绝教师的消极心理。第二,学校教研室要经常性地开展活动,促进教师相互交流,教师间的互相支持能大大降低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第三,学校适当开展教学比武活动,多给教师展示才华的机会,多给肯定性评价,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心。

(二)利用骨干教师特有优势,发挥其榜样带动作用

骨干教师是优秀教师的代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独有的专业发展特质,具有较强的专业敏感性、很强的教学研究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骨干教师有着追求事业成功与成就的强烈欲望,他们的工作态度与工作能力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他的教师,在学校中能起到楷模的作用,甚至成为其他教师借鉴和效仿的榜样,能产生示范、辐射的作用,能影响着学校的每一个人。逐渐形成“以点带面,以面带片”的发展势头,从而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的有效机制,调动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建立有特色的中职酒店教师培训管理机制,提高培训的质量与针对性,加强培训考核,规范培训基地。鼓励教师带薪培训,建立多元化培训经费筹措机制,保证有稳定的经费来源,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利用多种途径吸引酒店接受专业教师顶岗实习,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论文

全球化进程中的语言多样化发展的思考论文

帮扶学生工作计划

化工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研究促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政策

竞职班干部发言稿

西部高师成人教育音乐理论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

师德师风论文百度

身体社会学下农村教师身心现状研究论文

公平视野下的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论文
《公平视野下的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公平视野下的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论文(共13篇)】相关文章:

我的受教育权说课稿2022-11-30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论文2023-04-23

浅谈发展农村经济问题论文2024-04-07

小学生班干部竞职发言稿2023-08-30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题目2023-08-28

低保年审工作总结2024-01-23

小学师风师德论文2023-06-13

师德师风演讲稿论文范文2022-10-04

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困惑与对策论文2022-08-28

班级管理论文:班级也应有性格202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