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教案是无用的(精选18篇)由网友“崇盈君”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有多少教案是无用的,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有多少教案是无用的
有多少教案是无用的
张祖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政府督导室兼职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名师讲师团特约讲师。其课堂教学先后获“全国多种风格流派教学观摩”特等奖、“浙江省学习主题建构教学比武”一等奖,一贯追求“简约而丰满、扎实而灵动”的教学境界。
过去当老师,被别人检查教案;现在当教研员,检查别人的教案。
到底什么样的教案是好教案?大抵来说,大家都会搬出这么几条:
格式完整--有课题,有学情分析,有目标,有重点,有难点,有课时安排,有教具准备,有教学流程,有作业设计,有板书设计,有教学反思。
内容具体--一篇课文的完整设计,总得有个千把两千来字吧。
字迹工整--为什么要工整?那是因为领导要检查啊。
且这样的要求,不管你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一个样。
于是,为了应对这样的检查,老师们开始了集体备课--所谓集体备课,大抵是分一下工,每人负责1-2单元,然后从网上或者朋友那里,找一些现成的教案,发给年级组的老师们共享。
老师们真的会用这样的教案吗?我可以根据我的长期观察,负责任地说,大部分老师是基本不用的。因为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不同,教学风格不同,学生学情不同,怎么可以用千篇 一律的教案呢?
那么,这些成批克隆的教案,什么时候有用?检查的时候!
领导说,最近一个星期,要检查教案了。于是,老师们拿出崭新的老早打印好的教案,开始补写反思--所谓反思,就是在每个教案的后面,写几句不痒不痛的话。一般来说,2-3行,且多用红色字体。表示,我是认真反思过的。
面对这样崭新的.教案,我常常无语。
静下心来想一想,写这么繁琐的教案,到底是为了什么?
教案是什么?教案,即教学方案。是为教学服务的,而不是写给检查的人看的。
说句大白话,当下的大部分教案,不是为教学服务,而是为检查的人服务的。
问题出在谁的头上?当然是检查的人头上。
那么,检查教案的人,能不能不看这种八股文一样的教案?查什么?查个性化教案。
比如,有的老师喜欢把备课夹在书页中。在字里行间写点文本细读,然后夹一张便签,将教学目标和大致的程序写一写。这也行。
比如,有的老师喜欢把过去用过的备课本保存下来,这些备课本,记录着前几轮教学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甚至有过去学生的错误作业分析。这也行。
比如,有的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有足够的自信,向领导提出,我可不可以不写教案?我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去研究文本,研究学生的学习,记录学习个案,记录错误作业。至于教案中的目标啊,环节啊,都在我的脑子中。作业呢?当然会精心设计。这也行。
再比如,有的老师,什么都不写,认真地做PPT。PPT 做好了,教案也就写好了。当然也行。
当然,刚步入教师队伍,教案还没有入门的老师,必要的规范格式,写个三五年,也许是必要的。(哈哈,为了避免误读,故意把这条用蓝色标出)
也许你说,这样自由写教案,会不会影响教学质量?
不会啊,管理者进入课堂听课,看课堂效果呀。听的过程中,看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看课堂目标适切与否,看教学现场是否足够精彩。听课,完全可以看得出老师是否真的备过课。
也许你会说,领导很忙,哪里来的时间?
哈,还有比进入课堂听课,诊断课堂更重要的事情吗?当然,领导要是觉得还有比课堂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没辙了。
关于教学反思,也值得反思。
真的每课都需要写反思吗?我以为,为反思而写的反思,是没有多少价值的。
那种两三行字的反思,能有多少质量?写了,还不如不写。
我以为,真正有价值的反思,是抓住课堂中的某些事件--或成功的片段,或失败的案例,从现象到本质,做深度的思考。这样的反思,才是有效的。
也许你会问,平时工作那么忙,哪里那么多时间写反思?!
别急,我不是说每课都得写反思。而是,有感触的时候就写,没感触的时候就不写。
也许,你还会问,那么,我一学期都没感触怎么办?
好办,你可以下岗了!
如果你教一个学期,对自己的教学一点感触没有,那你还教什么书?
再来说说公开课备课吧。
上了不少公开课,也听过不少公开课。有些老师问我,张老师,你把教案传给我,学习一下。我说,我没教案。人家不信,以为我藏着掖着。
哈,最近两三年,我的大部分公开课,还真没有教案。
没有教案,不表示我没备课。我备在心里,备在PPT上。
为什么不写教案?故意不写!
什么?公开课不写教案?
是的!这几年,我一直这样的。
为什么公开课故意不写教案?
且听我说来。
我常常收到一些老师发给我的教案--有的甚至是已经成名的老师。大部分的教案备得都很详细,一课时的教案多达五六千字。老师问什么问题,学生答对了怎么引导;学生答错了,老师怎么引导。有的还预设了三四种不同的回答--当然,老师的评价语也有三四套。
累啊!
读这样的教案,我常常有一种读剧本的错觉。
课堂,不是剧场;学生,不是演员。预设得细致一些没错。但是,学生的回答,岂是你可以预先写出来的?你的回应,岂可做到滴水不漏!
再说,写在教案上的语言,是什么?书面语言!
课堂上的语言是什么?口头语言!
为什么我们有时候听有些课,觉得老师在背教案?因为他把教案中的书面语原封不动地搬到课堂上。语言固然优美,句式固然齐整,但,这样的课,听着累,学生也往往云里雾里。这不是交流,而是在卖弄才情!
贾志敏、支玉恒、于永正、薛法根等老师的课,为什么会给你如沐春风的感觉?因为,他们都是用很朴实的口语,在和学生交谈,而不是用矫揉造作的书面语在给学生朗诵。
上个月,我和薛法根老师同台上课。他的《匆匆》一课的教案,多少字?不超过300字。我相信,如果不是组委会印资料需要,也许,他也不会写。
没有写教案,不是不备课。
备课的力气花在哪里?细读文本,寻找这篇文章和别的文章不同之处,思考教学的目的,安排教学板块。脑子里,想好几个环节,想好几个主问题。至于教学语言,随机生成。
这样,你的脑子里,便没有了教案的束缚。
你不用刻意去关注,学生的回答用哪句妙语去评价;
你不用刻意去经营,哪个环节的过渡语该怎么出彩;
你不用刻意去追求,哪个教学节点该博得老师掌声。
你不会在乎这些,因为,你知道自己为学生上课。
把教案写短一点,是为了让我们的课堂自由一点,潇洒一点。
把教案写长了,课就短了;把教案写短了,课就长了。
篇2:每样有多少教案
每样有多少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并用数字表示分类结果。(重点)
2、初步学会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难点)
【活动准备】
课件、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的图形朋友邀请我们去图形乐园玩一玩,快点坐上这列长长的火车出发吧!
2、进入活动
(1)认识各种图形
图形乐园到了,图形宝宝们可调皮了,他们在跟我们捉迷藏呢。那我们一起来请他们出来吧1、2、3,图形宝宝出来吧。这里的图形宝宝可真多,你们都认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每样有多少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棒,认识这么多的图形,图形宝宝还会变魔术了,我们来看看都变了些什么。
a、大树
提问:看看,这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这棵树呀是由三角形和长方形组成的,三角形我们就做一个三角形的标记;长方形我们就做一个长方形的标记。
那三角形有几个呢?长方形呢?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数一数。三角形有三个,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数量3呢?(数字、圆点、画线)三角形有三个我们就在三角形的标记旁的横线上写上数字3,表示有三个三角形,那长方形呢?我们写数字几呢?对了,数字1,表示1个长方形。
b、热带鱼
提问:这又是什么呢?它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这条鱼是由三角形和圆形组成的,我们应该在三角形的标记旁的横线上写上数字2,表示有两个三角形,在圆形的标记旁的横线上写上数字5,表示有5个圆形。
c、花
提问:再看看这个,它是什么?由哪些图形组成?半圆形比较多,谁来数一数。你是用什么方法数的?
师总结:老师有一个好办法,我们可以用笔在你数过的上面做一个记号,这样就不会漏数或者多数了。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半圆一共六个,我们就在横线上写上数字6。
3、发放材料,幼儿练习操作
师:今天呀图形朋友也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的礼物。这些礼物都是用图形拼出来的,也请你们用老师教你们的方法来做一做。
4、师巡视,进行指导
5、结束活动
做好的小朋友可以讲给你的好朋友听听,你的礼物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它们各有几个。
篇3:《比较多少》教案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10以内的数字认读。
2、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
3、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重点:
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
活动难点:
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教具:10以内数量的数群卡。
学具:操作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数字卡,引导幼儿复习巩固10以内的数字认读。
教师:孩子们,你们看这些数字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我们一起来和它们打声招呼吧!(幼儿依次认读数字1―10)
二、出示数群卡,幼儿进行点数比较。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都还记得这些老朋友。下面我要来考考你们啦!
1、出示数群卡。
教师:你看,这图上有什么呢?(圆圈)
教师:是大圆圈多,还是小圆圈多呢?(幼儿目测数量)
教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来数一数吧!(引导幼儿通过点数的方法进行比较多少。)
教师小结:小圆圈有7个,大圆圈是6个,6比7少1,7比6个多1。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刚刚我们一起来给圆圈比较了多少,现在请小朋友自己来试一试,看看你们会不会比较多少了。
1、介绍材料,并介绍操作方法。
教师:胡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张操作纸,请小朋友先观察一下,操作纸上有什么?各有几个,给最多的那一组涂上漂亮的颜色。并说一说谁多谁少。
三、结束活动。
1、教师拍下幼儿作业的照片,和幼儿一起评价作业。
2、收拾教学具结束活动。
篇4:《比较多少》教案
天冷了,你们的娃娃只穿了这些衣服一定会冷的,我们来给他穿上厚一点的衣服,让他暖和些。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能够用――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一样多。
2、巩固穿戴衣帽的技能。
活动准备:
娃娃若干,比娃娃数量多或少的帽子、手套、碗、筷、勺等若干。
活动过程:
1、激发活动兴趣:
出示娃娃,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
――“天冷了,你们的娃娃只穿了这些衣服一定会冷的,我们来给他穿上厚一点的衣服,让他暖和些。”
幼儿辨认所提供的操作材料,模仿教师的语言,正确说出每种物品的名称和量词,如:一件衣服、一条围巾。
2、尝试积累经验:
――“请你们给自己的娃娃穿上一件衣服,戴好帽子和围巾。”
幼儿每人一只娃娃、衣服两件、帽子一顶、围巾一条:
――“有多出来的东西吗?什么东西多了呢?”
幼儿在操作中感知――对应和比较多少。
得出结论:衣服要比娃娃多。
3、巩固迁移经验:
教师领幼儿到布置好的桌旁:
――“厨房里有许多碗、筷、勺子,我们来给客人分餐具,每人一只碗、一双筷子、一只勺子。”
幼儿操作,进一步感知比多少的方法,并得出碗、筷、勺子多少的结论。
师生共同验证结论:大家一起数碗、筷、勺子的个数,得出哪个多,哪个少。
篇5: 《比较多少》教案
设计意图:
三至四岁的孩子是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对周围事物越来越感兴趣。我在设计这活动时,从幼儿的兴趣点着手,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题不宜太难,以情景表演引入课题,请来动物过生日,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朋友,比较出物体的多少。同时,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更多操作、探索的机会,有利于幼儿的认知活动向更深、更广的层次迈进。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较多的物体,回比较多少。
2、培养幼儿的初步分析、比较能力。
3、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
图片3张、纸偶2个、记号笔、铃铛、凳子
教学过程:
一、情景表演,出示汪汪狗、跳跳兔,引出课题。
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两位新朋友,一个是汪汪狗,一个是跳跳兔。
二、出示礼物,感知物体的多少。
今天是汪汪狗和跳跳兔的生日,他们收到了许多许多礼物。
出示图片①: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萝卜有几个?我们伸出小手数一数?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礼物?(集体)有几颗?请幼儿想办法比较谁的礼物多?
出示图片②: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礼物?哪个小朋友知道3个蘑菇多,还是4个苹果多?你是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
教师引导:我们是用什么好办法比较多少的?
出示图片③: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有几块饼干?汪汪狗收到了什么,有几根骨头?请幼儿比较,谁的礼物多?你是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请幼儿操作,发现了什么?
三、游戏:
⑴、跳跳兔和汪汪狗要邀请小朋友到他们家来玩抢凳子的游戏,小朋友要听小铃铛的声音学解放军绕着凳子走,铃声停马上坐下,一张凳子坐一个小朋友,看看谁能抢到小凳子。幼儿游戏。
⑵、抢凳子的游戏好玩吗?老师还要带小朋友门去外面玩,我们一边唱歌一边找朋友,1个女孩子必须找1个男孩子做朋友。看看谁最能干,会找到朋友,找到朋友的小朋友一起和老师去外面做游戏。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讲的是小班数学比较多少,目的是让孩子掌握一一对应的方法。
活动开始,我拿出两种颜色的气球来引起幼儿的注意。让孩子说出是红颜色的多,还是绿颜色的多。大部分孩子都能准确地说出来,接着我进行小结,让孩子初步了解一一对应的方法。
篇6: 《比较多少》教案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熟练运用重叠、对应比较的方法,比较两组实物的多、少、一样多,引导幼儿尝试将多1、少1的物体变成一样多。
2、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鼓励幼儿准确、完整地描述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教具:七只小熊,八朵花,七罐蜂蜜。
学具:每人一些小动物和花。(两种物体的数量有的一样多,有的一种多或少)
活动过程:
一、进一步引导孩子观察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1、出示排好队的小熊,这里有一些漂亮的花,谁来给小熊戴头花。(重叠的方法)小熊多还是头花多?(引导幼儿用比较完整的语言描述比较结果)怎么让小熊和花一样多?
2、出示六罐蜂蜜:小熊想吃蜂蜜,谁来给送蜂蜜给小熊吃?(并放的方法)小熊多还是蜂蜜多?这只小熊也想吃蜂蜜,怎么办?
二、操作活动。
1、介绍操作材料:在你们的桌子上有很多的小动物也想戴花,请你们给小动物排好队,然后把花送给它们。看看是花多了,还是小动物多了,怎么让花的小动物一样多呢?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运用重叠、并放、对应比较的方法,比较物体的数量。
3、集中交流,说说自己的比较结果。
三、收拾用具后结束本次活动。
篇7: 《比较多少》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感知物体多、少、一样多。
2、发展幼儿初步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重点:让幼儿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难点: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小动物和水果若干。
2、雪花片和图形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布娃娃,引导幼儿说小动物比水果多,水果比小动物少,水果和小动物一样多。
教师:今天呀,我们班里来了一些小客人呢?小朋友们知道是谁来了我们班做客吗?
1、出示布娃娃。
教师:哦,原来呀是小动物来我们班做客啦!我们和它们问好吧!
教师:有客人来啦,我们要怎么招待它呀?
2、引导幼儿说小动物比水果多,水果比小动物少。
教师:老师这里呀准备了一些水果,一只动物吃一个水果,现在我请小朋友来给小动物发水果吧!(水果比动物少一个,请小朋友的时候请到和小动物的数量一样多来)
教师:诶?xxx你怎么没有拿到水果给小动物吃呢?(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比水果多,水果比小动物少)。
教师:哦,原来呀小动物比水果多,水果比小动物少,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
3、引导幼儿说出水果和小动物一样多。
教师:没关系,老师再找找,看看还有没有水果了?(教师在拿出一个水果,引导幼儿说出水果和小动物一样多)
教师:现在每一只小动物都有一个水果,现在水果和小动物一样多啦!我们一起来说说吧!
二、分组操作:让幼儿自主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现在小朋友看看桌子上都有些什么呀?(把幼儿分成了三个组,一组的雪花片比图形卡片少,一组的雪花片比图形卡片多,一组的雪花片和图形卡片一样多)。
三、评价幼儿的操作,一道幼儿说出自己的操作结果(雪花片比图形卡片少,图形卡片比雪花片多;雪花片比图形卡片多,图形卡片比雪花片少;雪花片和图形卡片一样多)。
四、结束部分:让有收拾操作材料。
篇8: 《比较多少》教案
教案目的:
学习运用并置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具体感知物体的多少,学习将一组物体并置对应摆放在另一组物体的下方或右方的技能。
教案准备:
贴绒娃娃8个,猫7只,鱼6只,盆子1只,8个娃娃的卡片1张,纸剪苹果7个,帽子7顶。
教案过程:
1、老师先把8个娃娃排成竖排,吸引小朋友的兴趣,引出今天的课题。
2、将7只猫一一对应并置在娃娃右边图,引导小朋友观察认识一样多,启发小朋友说出娃娃多1个,猫咪少一个。初步感知物体的多少比较。
3、老师将鱼一一对应摆放在猫咪的右边,引导小朋友通过观察和比较说出猫多一个,鱼少一个,并且鼓励小朋友想办法使猫和鱼的数量一样多。进一步加深对物体数量多少的认识。
4、老师让小朋友把盆子中画有许多娃娃的卡片拿出来,给娃娃分苹果,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利用一一对应的方式,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多少。
篇9:《小树有多少棵》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课《小树有多少棵》。P2—P3
一、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结合具体情况,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二、教材分析
这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材创设“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与过去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课标精神,更加关注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构思。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属于市一级学校,因此教学条件较优越,具有多媒体教室、挂图、学具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三年级的学生非常熟悉和喜爱新教材,新教材图文并茂,加上学生爱说,敢说,爱做,敢做并且喜欢与同伴合作交流,使学生学习数学始终处于一种乐于探索,积极主动的状态,学生在计算主面能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每年我们学校都要植树,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等待我们种的小树有哪些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植树这一生活情境,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2、出示主题图
观察图后和同座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明确一共有几捆小树?每捆有几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计这样的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已经到了三年级了,已具备解读情境中所隐含意思的能力,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学会从情境中找出有效的信息的方法,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策略。)
(二)探索口算方法
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小组交流。
学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学生尝试计算。让学生结合“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情境,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含义,再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2、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树,学生得出计算方法:
①20×3就是3个20相加:20+20+20=60
②因为2×3=6,因此20×3=60
③可以把20看成10×2,这样20×3可以变成10×6=60
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正确,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全班交流为了体现学生的算法多样化,使学生更加方便比较和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3、解决问题:4捆一共有多棵?5捆呢?
请同学们先试着解决。然后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拓展练习:
3×25×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学生独立计算,反馈计算结果。
师:上面这组算式,横行竖列有哪些规律?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
5、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6、数学游戏:
教师事先准备好卡片,以同桌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规则:一位学生取一位数,另一位学生取整十或整百数,然后两个学生都计算这两个数相乘的结果,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
(设计意图:创设游戏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独立性。)
五、板书设计
小树有多少棵
20×3=60(棵)
20+20+20=60 2×3=6
20×3=60
六、教学反思:
重视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本节课中,我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而不是强求统一的语言进行操练,使学生在一种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由于本节课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因此,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比较注重计算方法的训练,而忽略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也没有创设这方面的练习题,我想下节数学课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方面应当适当加强,以更好的让学生学数学,用数学。
七、案例点评
本节课教师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
生活中的实际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小树有多少棵”这一场景教学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学校或社区每年都进行植树活动,可以说每个学生都亲自经历过。在本节课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通过植树这一生活场景,使学生在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氛围中学习,同时又不失时机地进行环保教育。
重视算法的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本案例中得到体现。本案例教师能够利用教材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通过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而不是强求统一的语言进行训练。最后,教师通过生动活泼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整十、整百或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篇10:大暑有多少天?大暑是入伏吗?
大暑有多少天:16天(7月23日-8月7日)
大暑节气是华南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
人们也常把夏季午后的雷阵雨称之为“西北雨”,并形容“西北雨,落过无车路。”“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说明了雷阵雨,常常是这边下雨那边晴,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晴天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是入伏吗:不是
大暑节气不是入伏的标志。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从小暑至立秋这段时间,称为“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候,民间有“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中国历法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入伏,其中第一个10天为初伏,初伏最早离夏至20天,最晚30天,小暑离夏至16天。大暑离小暑有差了一个星期,时间上有时候与入伏的时间差不多,但是不能绝对性的说大暑节气就是入伏的标志。
大暑是什么意思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大概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是黄经120。大暑节气也正是属于中伏阶段,也就是每年的最热的一个阶段。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大暑时节是喜温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人们也常把夏季午后的雷阵雨称之为“西北雨”,并形容“西北雨,落过无车路。”“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
入伏是什么意思
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意味着一年中最炎热的盛夏高温季节就此开始。“伏”是民间的一种说法,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据气象部门介绍,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
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称60花甲子。“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四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三个庚日后数到第四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6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篇11:朋友是无用的人生哲理
朋友是无用的人生哲理
我之所以说朋友是无用的,并不是愤世嫉俗的意思。因为我要说的无用指的是朋友不是作为工具来使用的,也不是作为不良情绪的垃圾桶,在需要发泄情绪的时候,找朋友来发泄一通。
朋友不是工具,凡是掺杂了功利性质的社交关系都不能称之为朋友。比如我们经常所说的人脉,下班之后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这时候将“朋友”二字呼来喝去不过是把“朋友”这两个字作为寒暄的工具和戏谑他人的手段而已。
“朋友”两个字是非常冤枉的。因为过度的社交扭曲了“朋友”这两个字的含义。这时候,朋友反而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利用,自圆其说的一种方式罢了。
我们常常说要去拓展自己的人脉,然后就要去参加很多的社交活动来找寻到这些人脉。其实,每个人似乎都不是笨蛋。每个都想寻找人脉的人聚集在一起变成了什么?说白了,就是一种彼此利用的关系。因为每个人寻找人脉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为了利用别人。
可是往往一个人社交的圈子是极其有限的。圈子里面的人每个人都想着利用对方,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就是利用着别人然后自己也被另一个人利用着。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量之间也是守恒的,
所以,彼此间的利用除了抱团自我安慰寻求一种安全感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获益。有篇文章说中国人有些过度社交。社交是有价值的,社交并不是没有价值,但这种价值极其的微小。
除此之外,用着“朋友”的旗号来进行人脉的拓展本来就是对对方的一种戏谑。就是把对方当做傻瓜一样在欺骗。就像有些商业上的合作伙伴握着你的手说“我们是最好的朋友”,然后你的XXX借用我几个月一样滑天下之大稽。狼也会对羊说我们是朋友,可是结果呢?羊还不是被狼给吃了。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答案。可是,有一种东西,我们离不开他、同时也需要他。那就是快乐!我们需要朋友只是为了带来快乐,让我们更加身心自由的活着。朋友不是累赘、不是负担,更不是我们不良情绪的垃圾桶。
如果你是一个会享受孤独的人,那么你就会发现朋友是用来爱的。而不是汲取的。当你无私付出的时候,说明你是富有的、能量是源源不断的。可是当你汲取的时候就不一样了。一个人汲取正好侧面反映出了他的空虚。因为没有爱所以才想方设法去汲取别人的爱;因为没有安全感才想方设法的融入社交场合。
朋友之间最好的状态应该是心有默契而互不打扰。像空气一样在彼此的周围,无所影响而又无处不在,默默地付出着而又无需任何回报。只因这付出的爱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朋友。
真诚是友情的基础,虚伪的人是没有友情的。唯有真诚才能产生善良进而产生美。如果一个人丢失了真诚那么善良就无从谈起,于是,美也就成为了虚伪之人的奢侈品。
一般善良的人都很真诚,不修边幅、生活处理得乱七八糟的人是没有美可言的,所以善良与这种人也就相去甚远了。更别说是可以真诚的去对待朋友了。
在生活中我有一个习惯,决定要深交一个朋友的时候往往会看他的穿着打扮和家里的卫生环境。如果这个朋友家里很干净、穿着打扮虽不时髦但是很干净,那么不用说,这种朋友是可以深交的。因为他们热爱美、喜欢干净,从外部环境折射出他的内心也应该是追求清净的,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反过来说,这些年去过有些朋友的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这种人在做人方面多少不尽人意,若是不要坑害身边的朋友已经算是不错的情形了。
生活中总有很多人喜欢把自己身上发生的不开心的事情抖搂给自己的朋友。这时候产生两种情况,首先你的朋友听到你的抱怨如果不跟着你一起抱怨你会觉得你的朋友不够朋友,那么给朋友难堪的时候你觉得你还是一个合格的朋友吗?
其次,如果你的朋友跟着你一起抱怨才能获得一份慰藉的话。你觉得这样的代价有多大?你朋友本来很好的心情,被你的一句抱怨拉下坏情绪的深渊了。这本来就是一种罪。
加措**在《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本书上说一个人最强大而有力的武器就是沉默和微笑。没有什么比这两种武器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更好用的了。
你学会对人微笑,别人都会感觉你和颜悦色。即便是有着不开心的事情也不愿意打扰你了。面对别人的挑衅和赞美,微笑也是最好的回答。既不显得张扬,又不会显得过分低调。
学会沉默,可以让一个人拥有更多的时间去花费在有意义的事情上面。“此处无声胜有声”,其实语言就是一种最苍白无力的表达方式。因为彼此之间有距离才会用语言来表达,若是心与心在一起,又何须用语言来表达呢?如果你和朋友之间需要用太多语言来交流的话说明你们之间的关系正在慢慢疏远。
朋友之间一般是忌讳第三者插足的,比如两个很要好的朋友聚集在一起可以去谈论一个话题。这时候,如果有第三个朋友加入进来,想想会是什么情况?本来谈论一个话题谈论的很好,可是因为第三个朋友的加入就要考虑到第三个人的感受了。这时候你就会多操一份心,想方设法找到一个让三个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来讨论。
朋友,并不是亲人。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在茫茫人海之中相遇本来就是一种非常大的奇迹了。遇到真朋友、好朋友的概率更是少之又少。更别说一个人能够同时拥有两个以上的朋友了。
在一些社交场合中我们也会发现,并没有哪一个话题能够完全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真正聊在一起的也许就是你的上司和上司身边的几个红人而已。可能有些上司也会偶尔顾虑到其他同事的感受抛出其他的话题来活跃气氛。可是,社交场合上的气氛真的就是如此开心快乐吗?
一个合格的朋友首先学会的应该是爱护自己。什么叫爱护自己呢?就是无论自己发生什么事情,都想方设法自己咬着牙关扛下来。不要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拿去麻烦朋友。更不要在自己情绪非常糟糕的时候拿去朋友那里宣泄,你的朋友不是你的垃圾桶,更不是你拿来利用的工具,而是接受你爱的地方。你的朋友接受你的爱说明你就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
篇12:小班数学《数数有多少》教案
小班数学《数数有多少》教案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数。
2、对点数活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动物园门票每人一张。
2、幼儿人手一份10以内的操作材料及排序板。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以去“动物园”游玩的形式,带领幼儿进教室。
点数9个小朋友。
师:我们要到动物园去玩了,请小朋友排队入场。请男孩子排在一起,女孩子排在一起,记住要从小红旗那开始,看谁动作快。
①幼儿自主排队。
②男女小朋友相互点数人数。
师:现在请男孩子来数一数女孩子有几个?记住要从小红旗开始。(男孩子数女孩子)再请女孩子数数有几个男孩子,要求一致。
二、延续情境:练习手口一致点数10以内的数。
(1)示范数10的数。
师:瞧,这是谁呀?让我们看看有几只?
(2)提出操作要求。
师:动物园里这么动物,要请小朋友把它一个一个在排序板上排好队,排一个要大声数一个,看看你一共数到几个动物?
(3)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并对能力弱的幼儿提供指导或帮助。
(4)评价――请几名幼儿点数自己的操作材料。
师:你的是什么动物?请你从小红旗开始用手指一边点一边大声的数给我们看一看有几个?数完后追问:你数到了几个?
(5)挑战:点数15以内的数。
动物园又来了许多动物,可是这么多数也数不清,谁愿意上来帮我数一数?
三、结束情境。
师:时间不早了,动物园要关门了,请小朋友把动物放回笼子,来排队吧!
【活动反思】
《数数有多少》的目标是:
1、能收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数。
2、对点数活动产生兴趣。
课前所思:
目标中是要点数10以内,小班幼儿对于情景化的游戏,特别喜爱,正好本周主题是春天,小朋友都有去动物园玩的经验,所以定位在去动物园的情景。
课堂实践:
我带着15名小朋友进入场地后,以“进动物园要排队”的形式,让男孩、女孩排在分别排在小红旗后面,并且相互从小红旗处数数,看看“男孩、女孩各有几个?”点数完毕后,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10的点数后,提出要求:请把这些玩具在小红旗上面排队,边排边数看看一共有几只?小朋友自主选择后,我个别邀请几位上前操作。最后以动物园要关门,请小朋友带好动物,跟随我出教室。
课后反思:
整个环节可以说是没出什么乱子,小朋友井然有序并且操作的时候也都正确无误,似乎没有难处。而创建的情景也符合生活化的`目标!在第一个排队数的时候应该让孩子数。在小朋友操作的环节,我给予的材料都是10以内的数,但在点评时没有拿出10的整数;另外课后延伸也可以加上10以外的挑战项目,让小朋友尝试。
这节课,考虑的还不算太全面,虽然达到了目标不过也不算太精细,希望下次能再接再厉,考虑到位有突破!
篇13:小班数学数数有多少教案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的点数10以内的数。
2.对点数活动产生兴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PPT《数数有多少》
活动过程:
1.出示PPT中春天的风景图,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
师:这幅画上画了些什么?
师:小宝宝有几个?燕子有几只呢?大树呢?小花呢?(师幼共同点数说出总数)
2.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10以内的数。
认识排序板,学习给小朋友排排队
师:春天到了,春天的景色真美,小朋友排队去郊游。数一数这里有几个小朋友?(手口一致地点数)
师:(出示排序板)这是一张排序板,谁会给这些小朋友排排队呢?(要求从小红旗后面从左往右一个一个地排)
师:小朋友要出发了,请你们给他们点点人数吧!
3.练习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数。
请幼儿在排序板上给小朋友排队,排一个数一个。
4.幼儿操作《幼儿画册》,自己去数一数。
篇14:中班数学有多少玩具教案
中班数学有多少玩具教案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6、7的数量,认识数字6、7。
2、能大胆表述自己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3、情绪愉悦地参加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毛绒玩具6个,汽车玩具6辆,笔7根,图书7本,6、7的数卡各两张(数卡贴在积木上,可立在桌上)。
学具:印有数字的操作卡片,,印章,3~7的数卡,高矮不同的卡片5张,数物拼板4份,印有实物和数字的游戏纸各24张。
活动过程:
1、按物体名称分类。
教师出示玩具:幼儿园给我们班分了一些新玩具,看看有哪些玩具?这么多玩具怎样放才能让我们大家数清楚?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玩具的名称分一分。
幼儿给玩具分类,分完以后数一数每种玩具各有几个。
2、认识数字6和7。
教师与幼儿共同确认每种玩具的数量。
教师引导幼儿用数字来表示每种玩具的数量:6个毛绒玩具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教师出示数字6,引导幼儿观察字形,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这是数字几?它像什么?还有哪些玩具也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呢?6除了可以表6个玩具外,还能表示什么?
以同样的方法帮助幼儿认识数字7,理解7的实际意义。
3、小组活动
第一组:看数字印印章;第二组:看实物画短线。教师导语:今天,6和7跟数字宝宝玩游戏呢。小朋友要看清数字,印印章,既不能多也不能少。
第三组:看实物数量和相应标记连线。
第四组:给数卡排队。教师导语:最小的数排最前,最大的数排最后。
第五组:高矮排序
第六组:数物拼板
4、集体进行评价。
教师展示个别幼儿的作业,引导幼儿集体检查数字与印的印章数量是否一致。
篇15:有多少生命
有多少生命
一天,风平浪静,一位哲学家来到了港口,他要坐船抵达对岸去领诺贝尔哲学奖,但和一堆满嘴烟味、粗俗、没有文化的老船夫待在一起令他感到作呕。
一上船,哲学家就闻到浓重的烟味与船夫许多天不洗澡的臭味,还有捕获上来的鱼散发出的鱼腥味,而使他更厌恶的则是老船夫们的粗俗语言。一个老船夫走过来,举起酒杯问哲学家:“你爱喝酒吗?要不要来一杯著名的八十年代葡萄酒?”
“不用,酒和烟我都不喜欢,酒可是会让人丧失理智、令人眩晕的坏东西。”哲学家用很痛恨的语气回答那个船夫。“那是因为你酒量不好,葡萄酒是很好的东西,它不仅好喝,而且适量地喝还可以强身。”船夫喝着葡萄酒还伴随着“咕咕咕”的声音。“味道非常棒,你竟然不想喝一口”。“好吧,好吧,我不怨酒了,我可真没看出你是那种喝酒不会过量的人。”说完,哲学家摇着头走向船的另一头。
哲学家放眼望去,天空是那么蓝,海水也是那么蓝,蓝映着蓝,显得格外蓝。风抚摸着哲学家的脸,船随着浪花摇摆,哲学家陷入了沉思……。突然一阵喧哗声传来,原来是船开动了。这声音打断了哲学家的`沉思,他非常恼火,决定找个人出出气。
船夫们在奋力地划着船,常年的露天劳动令这些船夫的皮肤黝黑,哲学家却打心眼儿里看不起这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体力劳动者。他走到一位年纪较大的船夫身边,指着自已的大脑问道:“老船夫,这是什么?”“这当然是大脑呀!”船夫一边划一边说道。“错,这是智慧。”哲学家一脸鄙视地说。“你有没有学过文学?”哲学家又问。“抱歉,先生,我没有学过文学。”船夫感到十分奇怪,当船夫需要什么文学呢?“唉,真是可惜,你已经浪费了百分之五十的生命。”哲学家摊了摊双手说。
“那你有没有学过数学呢?”哲学家继续追问。“对不起,先生,我没有学过数学,因为我根本没有上过学。”老船夫老实交待。“唉呀,那更加惨了,您可只剩下百分之二十的生命了。”突然间,狂风大作,风呼呼地刮着还夹杂着雨水。风如同一把匕首刮着哲学家的脸,雨也如同冰点,把哲学家冻得直打哆嗦。
“不行,太冷了,风也太大了,我先进船躲躲。”哲学家躲进了温暖的船舱。舱外,狂风骤雨,电闪雷鸣,哲学家见识到了自然界的威力。船夫们有条不紊地处理着各种紧急事件,但风刮得非常厉害,船夫只好把船帆收下来。风把海水掀起,海水猛灌进船里,大家的心里都有了最坏的打算。“不行了,收帆也不起作用了,船要沉了!”一位船夫呐喊道。
就在这时,一个巨浪如同咆哮的狮子,疯狂地向船扑来。船员和哲学家应声落水。哲学家极力挣扎着,但无济于事。哲学家大喊道:“救命啊!救命啊!”海水涌进了哲学家的嘴里。老船夫朝着哲学家游过来,轻声问道:“你不会游泳?”“不会,请你救救我……”“那你可是会失去百分之百的生命了。”“你能救救我吗?”哲学家还在水中挣扎。“好吧,看在你是位哲学家的分上,我救你吧,抓住我。”
哲学家像找到了救命稻草似的紧紧抓住了船夫,船夫把他带到了一块木板上。船夫说:“现在你的知识能救你吗?”哲学家无言以对。
随风漂流了几天,船夫教给了他书本上学不到的生存知识。救援船找到了他们,他们得救了。重获新生的哲学家不再趾高气扬了,一副彬彬有礼的姿态让他赢得了更多的称赞。
篇16:《比较多少》小班教案
设计意图:
三至四岁的孩子是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对周围事物越来越感兴趣。我在设计这活动时,从幼儿的兴趣点着手,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题不宜太难,以情景表演引入课题,请来动物过生日,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朋友,比较出物体的多少。同时,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更多操作、探索的机会,有利于幼儿的认知活动向更深、更广的层次迈进。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较多的物体,回比较多少。
2、培养幼儿的.初步分析、比较能力。
教学准备:
图片3张、纸偶2个、记号笔、铃铛、凳子
教学过程:
一、情景表演,出示汪汪狗、跳跳兔,引出课题。
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两位新朋友,一个是汪汪狗,一个是跳跳兔。
二、出示礼物,感知物体的多少。
今天是汪汪狗和跳跳兔的生日,他们收到了许多许多礼物。
出示图片①: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萝卜有几个?我们伸出小手数一数?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礼物?(集体)有几颗?请幼儿想办法比较谁的礼物多?
出示图片②: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礼物?哪个小朋友知道3个蘑菇多,还是4个苹果多?你是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
教师引导:我们是用什么好办法比较多少的?
出示图片③: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有几块饼干?汪汪狗收到了什么,有几根骨头?请幼儿比较,谁的礼物多?你是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请幼儿操作,发现了什么?
三、游戏:
⑴、跳跳兔和汪汪狗要邀请小朋友到他们家来玩抢凳子的游戏,小朋友要听小铃铛的声音学解放军绕着凳子走,铃声停马上坐下,一张凳子坐一个小朋友,看看谁能抢到小凳子。幼儿游戏。
⑵、抢凳子的游戏好玩吗?老师还要带小朋友门去外面玩,我们一边唱歌一边找朋友,1个女孩子必须找1个男孩子做朋友。看看谁最能干,会找到朋友,找到朋友的小朋友一起和老师去外面做游戏。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讲的是小班数学比较多少,目的是让孩子掌握一一对应的方法。
活动开始,我拿出两种颜色的气球来引起幼儿的注意。让孩子说出是红颜色的多,还是绿颜色的多。大部分孩子都能准确地说出来,接着我进行小结,让孩子初步了解一一对应的方法。
另外为了能够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我还准备了小弟弟图像,帽子,红花等教具。帽子四顶,红花三朵。整节课下来感觉课堂气氛比较好,幼儿也较积极的参与,效果较理想,不足之处就是没有让每位幼儿都操作,还有少部分幼儿没有完全掌握。对于这一点还需改进。
目的是基本达到了,轻度学生基本掌握,中度学生初步掌握,可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游戏这一环节,学生的情绪激昂,他们可能注重的是游戏本身的趣味,而忽视了活动能给他们所带来的认识。还有鼓励做得太少,虽然知道有些学生是用猜的,但是也是应该给与表扬,至少参与其中了,不能给予忽视。这节课突出的瑕庇是玩与学的结合不是那么的理想。通过不断的反思,我想今后,我会在教学中不断有突破的。
篇17:《比较多少》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3、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一条围裙,小兔、小狗、青菜、肉骨头图片;
2、矿泉水瓶、茶杯、书、盘子、小桌子;胡萝卜、鸡蛋。
3、音乐
活动过程:
1、妈妈、小兔、小狗的出现,引起幼儿参与活动兴趣。
(1)、看看,我变成谁啦?(师穿围裙)妈妈穿上围裙要做事情啦!
(2)、(出示小兔)咱们家养了小兔子,妈妈要给小兔喂青菜,一只兔子一棵青菜,一只兔子一棵青菜,咱们家有几只小兔子?(两只)妈妈喂了几棵青菜?(两棵)让我数一数,看宝宝数的对不对。
(3)、听听,谁在叫(播放小狗叫的音乐)是谁呀?(出示小狗)小狗也饿了,它们也想吃东西了,宝宝们,小狗爱吃什么呀?(肉骨头)那妈妈要准备几根肉骨头呀?请一个宝宝来说一说为什么?为什么要准备三根?那妈妈要准备几根肉骨头才能让每只小狗都有一根肉骨头呢?(三根)你们都叫我准备三根(出示肉骨头),那好,那请你们帮我数一数啊!正好这里有三根肉骨头,那我们来看一看是不是每只小狗都能得到,一只小狗一根肉骨头。
篇18:《比较多少》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3、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和难点 :
让幼儿学习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活动准备:
1、兔妈妈、兔宝宝、礼物盒子、裙子和帽子若干。
2、供幼儿操作的材料,猫、狗、小鸡的图片、及鱼、骨头、虫子若干。
3、轻松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引起幼儿参与活动兴趣。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客人!是谁呀?(出示兔妈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吧,原来今天是兔宝宝们的生日,兔妈妈给她们买了一些礼物,你们看!(出示礼物装有裙子的礼物盒)你们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吗?(教师拆开礼物盒出示裙子)幼儿回答(裙子)可是兔妈妈不知这裙子够不够分给每一只兔宝宝呢?(幼儿讨论)请幼儿示范、操作。(幼儿观察他是怎样分的?)然后提问幼儿:多了什么?少了什么?你是怎样发现的?(教师小结用一一对应的方面记录结束)
2、出示另一盒礼物(里面装帽子)
教师:“兔妈妈还买了一份礼物!我们再拆拆看是什么呢!”请一位幼儿拆,并进行分礼物。看看有什么发现!(一样多)
3、最后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学会了一个本领。能用一一对应方法记录,帮助了兔妈妈。以后我们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找出谁多谁少了。
二、幼儿操作操作,感受一一对应的方法。
1、兔妈妈高兴极了,为兔宝宝们开了一个生日舞台,你们看她请来了哪些客人?(一一出示猫、狗、小鸡、兔子的图片)你们知道它们都喜欢吃什么吗?(猫喜欢吃鱼、狗喜欢吃骨头、小鸡喜欢吃虫、兔子喜欢吃红萝卜)兔妈妈说小朋友们这么聪明还想我们帮她个忙呢?(事情是这样的:兔妈妈请的客人太多了,不知道食物准备够了没有。想请大家来给她帮帮忙,行吗?)小朋友你们想想办法,比一比看什么食物多了什么食物少,什么食物和动物是一样多的?(告诉小朋友,每个袋子里食物的数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比的时候,每个小朋友都要动脑筋)引导比完后还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小朋友我这里有三个大碟子,食物多了的请到1号碟子前面来。
食物少了的请到2号碟子前面来。食物和小动物一样多的请到第3号碟子前面来。全都分好后,我们一起把食物送到兔妈妈家去。
3、分组幼儿操作,感受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一组幼儿:食物4动物5,颜色相同
第二组幼儿:食物5动物5,颜色相同
第三组幼儿:食物4动物5,颜色不同
第四组幼儿:食物5动物6,颜色不同。
★ 陆游书愤教案设计
★ 拿来主义优秀教案
【有多少教案是无用的(精选18篇)】相关文章:
《蛤蟆大姐穿新衣》听课反思2023-07-2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2023-12-05
苏科版九年级上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教案2023-07-11
拿来主义 教案2023-05-22
拿来主义教案2022-05-14
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给小猫咪穿新衣》2023-12-08
必修三语文《拿来主义》教案2023-08-11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设计2022-04-30
富春山居图赏析2023-06-20
下棋 梁实秋 教案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