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天地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精选17篇)由网友“ygzgr”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统计天地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统计天地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单元 P119 21-22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对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重点复习简单的统计,包括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同时复习用计算器计算。通过复习,要能比较熟练地用计算器计算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进一步掌握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加深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复习计算器计算
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计算后交流每题的得数。
2.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混合运算。计算后学生说说每题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交流每题的结果。
三、复习复式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图
1.这学期学过了什么统计表,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统计结果的?
2.做第21题。
统计表里统计的是什么数据?统计的结果如何?投票来选最受欢迎的学科,汇总填在自己的书上
你能在本子上的横轴和纵轴上完成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表里的数据吗?
请大家在本子上完成条形统计图。
向学生提问题目下面的两个问题,指名回答。
提问:你认为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可以直接看出数量的多少)
从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从统计图中呢?
3.做22题,投票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
汇总填在自己的本子上并完成统计图。注意提醒男生,女生。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
问题?
五、作业
教学后记
应用广角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单元 P120、121 23-2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本册教科书所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本册教科书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成功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 交流活动体会
1. 谈话:同学们,你们前几天布置的作业完成了吗?在调查过程中一定增长了很多见识吧?谁来给大家谈你的活动体会?
2. 学生交流活动体会。
二、 反馈
1. 从不同途径获得的信息在小组中交流。
2. 交流收集到的天气预报的信息,填在书上的表中。
3. 学生观察统计表提出一些问题,并选择一些自行解决。
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在地图上找7个城市的位置:在我国,通常越往北方,气温越低。
三、 实际测量
(1)第25题
1. 分工,明确要求及测量方法。
2. 小组合作并及时记录测量结果。
3. 填写统计表并交流体会。
(2)第27题
1. 之前填好统计表。
2. 审题。
3. 计算结果,观察,推算,得出规律。
4. 实际应用,理解影长与实际高度的规律。
四、完成相应实际应用题
1. 读题。
2. 学生探索交流
3. 交流后独立完成
如果不分等级出售,总收入为“2400×1.8”即4320元;如果分等级出售,至少可收入“1200×2.4+1200×1.6”,即4800元。所以,分等级出售比较合适
五、本课小结
六、作业
练习册
教学后记
篇2:统计天地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对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学重点:
对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重点复习简单的统计,包括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同时复习用计算器计算。通过复习,要能比较熟练地用计算器计算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进一步掌握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加深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复习计算器计算
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计算后交流每题的得数。
2.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混合运算。计算后学生说说每题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交流每题的结果。
三、复习复式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图
1.这学期学过了什么统计表,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统计结果的?
2.做第21题。
统计表里统计的是什么数据?统计的结果如何?投票来选最受欢迎的学科,汇总填在自己的书上
你能在本子上的横轴和纵轴上完成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表里的数据吗?
请大家在本子上完成条形统计图。
向学生提问题目下面的两个问题,指名回答。
提问:你认为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可以直接看出数量的多少)
从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从统计图中呢?
3.做22题,投票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
汇总填在自己的本子上并完成统计图。注意提醒男生,女生。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
问题?
6、应用广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本册教科书所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本册教科书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成功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交流活动体会
1. 谈话:同学们,你们前几天布置的作业完成了吗?在调查过程中一定增长了很多见识吧?谁来给大家谈你的活动体会?
2. 学生交流活动体会。
二、反馈
1. 从不同途径获得的信息在小组中交流。
2. 交流收集到的天气预报的信息,填在书上的表中。
3. 学生观察统计表提出一些问题,并选择一些自行解决。
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在地图上找7个城市的位置:在我国,通常越往北方,气温越低。
三、实际测量
(1)第25题
1. 分工,明确要求及测量方法。
2. 小组合作并及时记录测量结果。
3. 填写统计表并交流体会。
(2)第27题
1. 之前填好统计表。
2. 审题。
3. 计算结果,观察,推算,得出规律。
4. 实际应用,理解影长与实际高度的规律。
四、完成相应实际应用题
1. 读题。
2. 学生探索交流
3. 交流后独立完成
如果不分等级出售,总收入为“2400×1.8”即4320元;如果分等级出售,至少可收入“1200×2.4+1200×1.6”,即4800元。所以,分等级出售比较合适。
五、全课总结: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篇3:迟到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这一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那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领悟本文前后照应、先总结后分述的写作方法。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自检与反思,正确对待错误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概括父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读文音乐,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查阅作者资料。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上学有没有迟到过?迟到的时候,父母和老师是怎么对待你的?你怎么看待迟到这一现象?学生交流。
2.师: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著名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就是一个经常迟到的孩子,她写的《迟到》一文,让我们了解了她童年的故事,相信你们读后一定能受到启发。板书课题。
3.小组交流课下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二、速读梳理,理清思路
1.快速读文,边读边想:作者林海音的父亲是不是一位好父亲?
2.同位互相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清除字障、词障,扫清阅读障碍,重点检查是否把字音读正确、读流利,教师对易读错的字进行检查。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
引导学生从“主要内容--所写事情--文中人物”等方面交流自己所读懂的内容。如,我读懂了,这是一位对我要求很严格的父亲,这是一位很疼爱我的父亲。教师评价,总结所读懂的内容是否正确,学生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点等。
4.围绕“上学迟到”这条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全文整理为四个部分。
(1)我有赖床的习惯,恰逢今天下雨,我干脆不起来了。
(2)父亲严厉地惩处了我,而结果是,我上学也迟到了。
(3)上课的时候,父亲给我送花夹袄来了,我感受了到父亲默默的爱。
(4)从此以后,我成了到校最早的学生。
5.质疑问难。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预计可能提出的疑难问题:父亲为什么要打我?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
三、细读解疑,品读感悟
1.师:林海音的父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呢?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2~17自然段,标出关键句段,体会小海音是如何犯下这个错误的,她又是如何对待这个错误的,父亲是什么态度?
2.小组合作学习
(1)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运用以前学过的“前后联系、品词析句”等方法进行阅读,思考“质疑”中提出的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悟,教师巡视、引导、点拨。
(3)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以引导点拨,力求让学生能理解全面、深刻,同时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一、汇报读文、自学情况
1.解决第一个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父亲打我很狠?
师:你从哪儿能读出父亲打“我”很狠?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段落、语句,仔细体会。
(1)课件出示:“爸气急了……我挨打了”
A.生读,标出表示打的动作、声音的词语:拖起来、抄起、倒转来拿、一抡、咻咻,体会父亲打得非常用力,打得很狠。
B.师:父亲在盛怒之下,抄起鸡毛掸子倒过来拿,高高的一抡,就一下又一下地抽打在了小海音稚嫩的皮肤上,她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带着感情读读这句话。
(2)课件出示:“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车里……我是怕同学们看见了要耻笑我”
A.师:当小海音哭泣着坐在车上,检查着红肿的伤痕,她是多么伤心,多么难过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B.师:难过之余,小海音还要把伤痕遮起来,她怕同学看见了会耻笑她。她是多么委屈呀!再读
C.师:伤痕刺痛着小海音,当她再次注视着这些红肿的伤痕,不禁想到,别人家的爸爸像宝贝一样宠着孩子,而她的爸爸竟然下手这么狠,她真是有些怨恨父亲了。再读
2.解决第二个问题:父亲为什么要出手这么狠地打我呢?
(1)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等一下,妈妈进来了。……居然有勇气不挪动”
A.生读,体会以前小海音就天天迟到,今天因为下雨,竟然不想上学,要逃学了,这些表现让父亲忍无可忍。
B.生再读,抓住关键的字词体会,父亲为什么会狠狠地打我?
吓了一跳--说明太晚了,太不像话了。
硬着头皮--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可还在找借口。
居然没挪动--知道一个字的命令可怕,还不挪动。
(2)师:吓了一跳的妈妈来催促小海音去上学时,她提出了不上学的要求,爸爸瞪着眼,让小海音快起时,她还在硬着头皮为自己找借口,明明知道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可小海音还是没挪动。同学们猜一猜,小海音当时可能是怎样想的?
(3)师:是呀!不去就不去吧,才一天,这么小的孩子,没什么吧?可父亲为什么还要狠狠地打她呢?体会:因为“我”的表现太令人生气,更因为父亲怕“我”养成坏习惯,所以才会狠狠的打“我”。再一起来读这段话,边读边体会父亲的良苦用心。
(4)师:小海音挨打了,她委屈,她生气、她怨恨,她不解,那么她究竟该不该挨打呢?请大家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说服力的句子,来谈谈你们的观点。
学生的观点可能有两种:
A.不该打
--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扎辫子,换制服,再走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就罚站在门边,那罚站的滋味可不好受呀。
--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向你投过来,小海音会多么害羞呀,这是多么难为情的事啊。
--爸爸是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如果能乘车去,或许还来得及,可爸爸偏偏不允许。
--还要被妈妈打扮得穿着肥大的夹袄,拖着一点也不合脚的大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一路走到学校去。
B.该打
--每天都迟到,要是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那还了得?该打。
--妈妈都催促过了,还赖在床上,该打。
--爸爸那么严厉,生气地发出好几次命令,她竟然连挪都不挪一下,该打。……
3.解决第三个问题: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
(1)师:父亲狠狠地打了小海音,后来又赶到学校来给她送东西,这又是为什么呢?找出课文中描写父亲给“我”送东西的段落读一读。思考:父亲打了“我”,为什么还来送东西?
(2)生读,交流。
下过雨,怕我冻着,没吃早饭,怕我饿着,所以父亲给我送夹袄和铜板……
(3)师:当父亲听着我痛苦的哭号,当父亲想起我红肿着的伤痕,哪里放得下心呢?看似狠心的父亲,带着夹袄和铜板来了,带着他深深地关爱来了,可见到“我”了,却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的看着“我”穿上夹袄,轻轻的地给“我”两个铜板。这就是父爱,无言的父爱,如山的父爱,深沉的父爱。此时此刻,那个刚刚还因为挨了父亲的打而委屈、生气、不服,甚至有些怨恨的小海音,面对着父亲,会说些什么呢?
(4)学生交流。
(5)师:这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改变了作者,那个每天早晨都迟到的女孩,成了每天都站在校门前等待校工开栅门的早到女孩。小海音能发生如此的变化,受父亲的影响很大,除了父亲的影响,还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引导学生体会:教师的引导、自我认识与反省
二、配乐朗读,升华主题
1.师:因为小海音读懂了父亲这份厚重的爱,所以她才会有了从迟到到早到,甚至来不及吃饭也要赶到学校的变化,然而改变的又何止是这些呢?由此改变的还有小海音的未来和人生。
2.师生合作感情朗读课文。
3.师:学完课文,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来表达你此刻的心情。
三、联系现实,拓展学习
1.师:这篇课文是林海音《城南旧事》中的《爸爸的花儿落了》的节选,就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走进原文。发放材料《爸爸的花儿落了》,学生阅读。
2.课前大家查阅了有关林海音的资料,关于她后来的发展,同学们了解多少呢?
师补充叙述林海音的文学成就,课件出示:
林海音在她70多岁的时候曾经说过:“我七十多岁了,一生经历的事不少,但这件‘迟到’的事,对我应当是刻骨铭心的,如果爸爸影响了我,我又影响了读者,该是一件多么好的事!”
(1)体会林海音后来能取得文学方面的巨大成就是与父爱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2)训练语言表达:能不能用比喻的方式说说你对父爱的认识?
父爱如山,父爱如大海,如阳光、月光、春风、春雨……
3.师:读了这篇文章后,老师还有一个强烈的感受,那就是面对错误,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不能找借口给自己的错误进行辩解和推脱,也不能去指责别人帮助你的方式。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冷静地去看待错误,虚心地接受和认真地改正错误,把缺点变为优点,这才是最重要的。
四、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和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2.写一件自己和父亲之间的故事。要求写出父亲充满爱意的语言、表情、动作,写出你是怎样在父亲的关怀、支持、鼓励、鞭策下成长的。
[迟到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篇4:红树林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绝大多数都没有出过成都,见闻比较狭窄。可以引导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查到相关的信息,丰富课内外知识,例如语文配套的拓展阅读课本、有条件的上网查阅等,尽可能地了解红树林,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树林被称为“奇观”的原因。
能力目标:
1、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红树林的壮观、美丽、与奇特,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培养民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红树林的壮观、美丽、与奇特,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
难点:
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但不要求掌握该术语。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说说你所知道的红树林。
二、回顾课文提纲,引入课文赏析。
抽学生回答:文章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红树林?(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红树林:远观红树林,近赏红树林,红树林的繁殖,红树林的精神。)
三、精读感悟
1、 指读课文,你喜欢海南岛的红树林吗?为什么?
2、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 以第二自然段为例,指导学习方法。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远看红树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宏伟、壮丽)
(2)、从那些词句看出来的?(相机理解:芳馨、婀娜、绚丽多姿)
(3)、应该怎样读?(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堪称写景佳作,引导学生充分的朗读。)
4、 出示金钥匙:有些文章,我们阅读时不必通篇细读。在浏览之后,可以选择重要的部分和自己感兴趣的段落,用学过的方法精读。
5、 下面我们就运用刚才学过的方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自学剩下的部分。
回顾学法:
(1) 自读课文相关段落,想想课文中描写的红树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 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不理解的词语尝试用学过的方法理解。)
(3)想想该怎样读?练习朗读。
6、 先小组交流,然后请学生代表在全班交流。
第3自然段要点:体会近看时红树林的幽静、神秘。相机理解“世外桃源”、“纵横交错”“盘根错节”等词语的意思。
第4自然段要点:体会红树林“胎生”的繁殖特点。(教师可以用通俗的方法说说胎生、卵生的特点,也可以把红树林的生殖方式和其他树种、人的生殖方式进行比较,让学生更容易明白红树林胎生的特点更适合其生长环境)
第5自然段要点:与开头照应。理解为什么把红树林比作具有奉献精神的海岸卫士。并回答思考题。
四、总结全文
结合板书回答: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红树林为什么称得上奇观吗?
五、拓展思考:
在我们身边,是否有像红树林一样的人?为什么?
先讲给同学听,再请学生代表讲给大家听。
六、作业:预习“语文天地”中的《海市》,至少读课文2遍,摘抄好词佳句,写出阅读提纲。
板书设计: 红树林
绚丽多姿(远观)
世外桃源(近赏)
胎生繁殖
奉献精神
[红树林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篇5:鸡兔同笼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掌握用尝试法、假设法和代数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性策略。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使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体会到“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对尝试法有所了解和体验,并使学生体会假设方法解决此类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孙子算经》是我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数学名著,里面描述了很多数学名题。(电脑)其中,有这样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师:这句话中,你们有不明白的词语吗?(电脑出示:题目中的“雉”(读成“zhì”),就是野鸡。)谁来说一说,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师:是呀,这道题目是说,现在有一些野鸡和兔子,关在同一只笼子里,从上面看,共有35个头;从下面看,共有94只脚。问有多少只野鸡、多少只兔子。
师:古代人对这样的题目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把类似于这样的问题,统统称为:“鸡兔同笼”。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趣题 “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
2、我们先从简单一些的问题入手,来探讨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好吗?大家请看屏幕。出示题目:
鸡兔同笼一共有8个头,一共有26条腿。 鸡和兔各有几只?
二、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1.师:请大家自由读题,你们都知道了什么信息?
生:鸡和兔一共有8个头。鸡兔一共有26条腿。求分别有几只?
师:还有补充吗?有两个隐藏条件看谁细心发现了?。
生:鸡有2条腿,兔子有4条腿。鸡和兔一共有8个头。鸡兔一共有26条腿。求分别有几只?
师评:他还发现了隐藏条件,审题真细心。
2.先猜一猜,鸡兔可能有几只?可能只有一种动物吗,为什么?
学生猜测,汇报。不可能都是鸡,因为如果都是鸡就会有16条腿,而题目中是26条腿。也不可能都是兔,因为如果都是兔就会有32条腿。
3.独立思考:
(1)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生举手,师:不着急说,先自己想一想!学生静想10秒。
(2)师:你们愿意自己独立解决这个问题,还是我教给你们方法你们做?好,那就请你们小组合作交流,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比一比,看看那个组想出的办法多,方法巧。
学生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汇报时,师生、生生质疑,评价)
A、师:谁愿意展示你的方法?
(1)列表法:
小组1:我们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实物投影展示小组的成果)
先假设有8只鸡,0只兔子,腿就有16条。腿太少,然后又假设有7只鸡,1只兔子,腿还是太少了。这样试下去就得到了有3只鸡,5只兔子。
师:学生说出“7只鸡,1只兔子”,问“怎样计算出的腿数?”7×2+1×4=14+4=18
问“结果就是3只鸡,5只兔子吗?怎样可以知道这个结果是正确的?”
是的,可以用算式来验证:3×2+5×4=6+20=26(条)
师:谁和他的方法一样?能再讲讲吗?
师:追问“有些同学在填表时写出的腿数特别快,让我们采访一下有什么秘诀?”
(因为鸡和兔的只数是固定的,每增加一只兔子减少一只鸡,腿的总只数就增加2。反之依然,所以列表列得特别快。)
师:评价“像你们这样,采用列表的方法,不重复、不遗漏的写出所有可能的答案。这种逐一列举的方法在数学中也称为“枚举法”
师:他们是先考虑鸡,还可以怎样列表呢?假设有8只兔,0只鸡,又假设有7只兔,1只鸡,……这样做和刚才的道理一样,也是可以的!
师:除了像他们这样逐一列举,还有不同的列表方法吗?
小组3:从中间确定。如果没有教师介绍。受到这些同学的启发,我是这样做的:假设鸡兔各有4只,
4×4+4×2=24,少了。就增加兔子只数,减少鸡的只数。5只兔子,3只鸡。5×4+3×2=26
问: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简便、快捷。
师:用列表法解决问题,要想做到又快又准确,你们认为应该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B、师:刚才我们同学介绍了用列表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别的方法吗?谁愿意来给大家讲一讲?、
(2)画图法:先画好8个圆圈代表8个头,给每只动物先安上2条腿(也就是都看成鸡),这样一共用16条腿,还剩下10条腿。一次增加2条腿,一只鸡就变成了一只兔,要把10条安完,要把5只鸡变成兔。
问:谁听懂他的方法了?能再说说吗?你觉得这样做怎么样?
C、师:画图的方法非常便于观察、非常容易理解。还有什么方法吗?
(3)算术法。
小组1:假设全都是鸡:2×8=16(条)26-16=10(条) 10÷2=5(只)……兔子
8-5=3(只)……鸡 谁有不懂得问题要问他?你们看看是不是这样:看屏幕演示
板书“假设法。”
师:除了可以假设都是鸡,还可以怎样假设呢?
小组2:引导学生说出都是兔,课件演示(4)拓展延伸:解答这个问题,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启发学生思考;展示学生的个性解法并以学生的名字来命名。……
(5)初步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用很多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你觉得这些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假设。所以鸡兔同笼问题又叫假设问题。)
5、了解鸡兔同笼的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是如何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吗?刚才的题目(出示):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书中给出了一种巧妙的解法,今译为:
94÷2-35=12(头) …… 兔的头数
35-12=23(头) …… 鸡的头数
这就是最早的鸡兔同笼问题。
看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为我们的祖先感到骄傲,其实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骄傲,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想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你们很了不起!
6、小结方法:刚才我们用这么多的方法解决了鸡兔同笼问题,你最喜欢那一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7、下面我们用学到的好方法来解决书本中的数学问题,好吗?
出示: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个有几只?(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板演。
讲评订正时,选一个做的最快的同学来说出自己的想法。提问动作慢的:你为什么没做完呢?
8、再次小结:现在你能从新总结一下这些方法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吗?数目比较小时,用画图和列表的方法比较快,数目比较大时,用假设法比较好。
三、解决实际问题、课堂延伸。
1、鸡兔同笼问题从我国传到日本,就变成了“龟鹤问题”,看来这类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局限在鸡兔问题上。(如果时间不够,就给学生介绍一下)
龟:我们和鹤一共有6个头。
鹤:我们和龟一共有16条腿
学生汇报,交流。
像这样的问题,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体育比赛中也有这样的“鸡兔同笼”题目呢!
2、学生乒乓球比赛,有8个球案在进行单打、双打比赛,一共有22人正在比赛。单打的球案有几张?双打的球案有几张?
在我们购物的时候也有鸡兔同笼问题呢?
3、小明买了6角和8角的邮票共花5元,分别买了多少张?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是呀,我们学会了这么多的好方法,说明大家都是好样的,继续努力吧!
教学反思
本人在教学《鸡兔同笼》的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四个特点:
1、抓住学生认知起点设计教学,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融会贯通。
课前调查,我发现班级中很多学生在中年级就已经通过作智力题,接触过鸡兔同笼问题,有的会用算术法解决这类问题,有些学生还会用方程解决。这样,学生之间的层次是不一致的。如果这节课只是一味地教学课本上要求的列表法,学生会觉得很乏味。于是,我决定在这节课进行多种方法的融会贯通。为了更好地达到课堂高效率,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了解有关鸡兔同笼问题的多种解题方法。这样,即使是没有接触过鸡兔同笼问题的学生,也不会在课堂上感到措不及手。其实,多种解题方法的思路是有密切联系的,举一可以反三,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掌握的还是不错的。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本节课学生不仅学会了基本的画图、列表这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学会了假设、折半、金鸡独立、兔子起立等巧妙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受到了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孩子的思维水平。
2、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新课程要求我们给学生创设一个开放、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但是,没有教师正确引导的课堂未必是高效率的,因此,课堂上我把学生分为四人小组合作探究,但是给每个组下发的探究思考题是有一定指向性的。因为,如果没有指向性,学生所想出的方法未必会多姿多彩。当然,课堂上,我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并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才使课堂出现争先恐后、积极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场景。
3、师生交流充分,交流作用发挥明显。课堂上,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倾听别人的意见。互相评价,取长补短。渠道畅通,课堂是流动的,有生命的,学生的交流如春雨滋润着孩子的心灵,使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不断提升。
4、教学设计重点突出,难点亦有突破。课堂上,虽然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但是画图法、列表法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在课堂上教师重点让学生展示了这两种方法,并进行了师生质疑,使基本方法人人都会,其他方法作为开阔学生的思路,简化处理。使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不同水平的孩子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
篇6:《海市》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教材简析:
本次语文天地共安排了四项内容, 包括:拓展阅读《海市》、畅所欲言、初显身手和金钥匙。这些练习内容比较灵活,不仅让学生巩固了学过的字,而且锻炼了学生组词、用词造句的能力。
教学目的:
1.针对景物思路严整地提问方法。
2.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张抗抗的《海市》
注:旋风、海市、彩虹和丝路花语,这是让沙漠生动的景象,然而这些都是旅人们虚幻的希望。“我”多想筑一条引水的渠,多想看到绿油油的青稞麦和丰收的田野……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学到的各种方法。
围绕“海市”写了哪些内容?
2、读课文之后,有什么疑问提出来。
3、小组交流。
能在小组解决的就在小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进行全班交流。注意在学生提问的时候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那些提问比较有意义的同学进行及时表扬。
4、全班讨论。
5、全班进行朗读,分小组朗读,自己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二、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短文的意思。
1、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再次阅读短文《海市》。
2、划出你感兴趣的词语。
3、短文有几个自然段?
4、逐段指名读课文,思考每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对较难归纳的自然段,教师加以指导。
5、课文描写了戈壁滩上的旋风、海市、彩虹、丝路花语,为什么以“海市”为题?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分小组朗读。
www.cn910.net
第二课时
一、畅所欲言。
大自然有许多令人为之惊叹的奇观,泰山日出,云南石林,流星雨、日全食……你想了解就可以通过查阅书籍、上网、向长辈请教等方式了解,把自己找到的最感兴趣的一处奇观介绍给大家。
1.课前搜集自己最感兴趣的奇观,生动、流利地讲述神奇景观。
2.引导学生介绍、交流自己的搜集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简洁明了的学习方式。
3.小组交流。
4.全班围绕“奇观”这一主题进行奇观推介会。
二、初显身手。
1. 通过课前预习,你都搜集到那些有关奇观的资料?谁愿意展示给同学们看一看?
2. 你对其中的那些作品最感兴趣?为什么?
3. 评选小博士。同学们都爱看历险记,就让我们一起编探险故事吧!
www.cn910.net
第三课时
笔下生花
同学们,我们在这个主题单元中指导了这么多的奇观,大家的知识又丰富了许多,在了解这些知识的同时有没有激发你的一些想法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编写探险故事,大家平时搜集的奇观资料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了!相信只要你能大胆想象,编写的故事一定会离奇、有趣,或者你也可以仿照著名的故事改编一个。
1. 要写好有关奇观的想象类作文,你认为需要注意些什么?
2. 你打算如何来写这篇作文?小组交流,共同完成协作提纲。
3. 全班交流协作提纲。
第四课时
学生誊写教师认真巡视指导。
[《海市》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篇7: 海市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的:
1.积累本课生字词。
2.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张抗抗的《海市》
注:旋风、海市、彩虹和丝路花语,这是让沙漠生动的景象,然而这些都是旅人们虚幻的
希望。“我”多想筑一条引水的渠,多想看到绿油油的青稞麦和丰收的田野……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学到的各种方法。
围绕“海市”写了哪些内容?
2.读课文之后,有什么疑问提出来。
3.小组交流。
能在小组解决的就在小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进行全班交流。注意在学生提问的时候教师要
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那些提问比较有意义的同学进行及时表扬。
4.全班讨论。
5.全班进行朗读,分小组朗读,自己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二、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短文的意思。
1.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再次阅读短文《海市》。
2.划出你感兴趣的词语。
3.短文有几个自然段?
4.逐段指名读课文,思考每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对较难归纳的自然段,教师加以指导。
5.课文描写了戈壁滩上的旋风、海市、彩虹、丝路花语,为什么以“海市”为题?读了这篇
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分小组朗读。
第二课时
一、畅所欲言。
大自然有许多令人为之惊叹的奇观,泰山日出,云南石林,流星雨、日全食……你想了解
就可以通过查阅书籍、上网、向长辈请教等方式了解,把自己找到的最感兴趣的一处奇观介绍
给大家。
1.课前搜集自己最感兴趣的奇观,生动、流利地讲述神奇景观。
2.引导学生介绍、交流自己的搜集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简洁明了的学习方式。
3.小组交流。
4.全班围绕“奇观”这一主题进行奇观推介会。
二、初显身手。
1. 通过课前预习,你都搜集到那些有关奇观的资料?谁愿意展示给同学们看一看?
2. 你对其中的哪些作品最感兴趣?为什么?
3. 评选小博士。同学们都爱看历险记,就让我们一起编探险故事吧!
三、笔下生花。
同学们,我们在这个单元中指导了这么多的奇观,大家的知识又丰富了许多,在了解这些知
识的同时有没有激发你的一些想法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编写探险故事,大家平时搜集的奇观资料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了!相信只要你能大胆想象,编写的故事一定会离奇、有趣,或者你也可以仿照著名的故事改编一个。
1. 要写好有关奇观的想象类作文,你认为需要注意些什么?
2. 你打算如何来写这篇作文?小组交流,共同完成协作提纲。
3. 全班交流协作提纲。
[海市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篇8:语文天地一(北师大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天地一》
一、教学目标:
1、评价本单元学习收获。
2、掌握有关“龙”的成语和寓言故事。
3、欣赏书法“龙”字,体会书法的魅力。
4、向同学介绍家乡有关带“龙”的产品或地名,说说它们的有关故事或来历。
5、初步学习开场白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
1、自学《乐山龙舟会》,掌握自学方法。
2、掌握有关“龙”的成语。
三、教学难点:
学习开场白技巧,向同学介绍家乡有关带“龙”的产品或地名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畅所欲言
1.说“龙”的成语。
(1)各小组根据本小组成员搜集的有关成语进行综合。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搜集到的“龙”的成语。
(3)摘抄积累。
龙马精神,龙潭虎穴,龙蟠虎踞,龙蛇混杂,龙吟虎啸
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争虎斗,龙眉凤目,龙驹凤雏
龙拿虎跳,龙腾虎跃,龙章凤姿,龙肝凤髓,龙虎步
2.说说有关“龙”字的寓言故事。
(1)小组长组织各小组成员说故事,推荐说的最好的同学上台展示。
(2)各小组派代表讲故事,如:《叶公好龙》《画龙点睛》等。
3.播放“龙”字课件。
(1)说说你对这些字的认识。
(2)引导学生欣赏八位著名书法家书写的不同字体的“龙”字,感受“龙”字的书法艺术魅力。
二、初显身手
1.展示搜集的有关龙的工艺品的实物,图片或有关文字资料。
2.向同学介绍家乡有关带“龙”的产品或地名,说说它们的有关故事或来历。
3.说说自己在搜集,查阅资料中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4.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老师欣喜地发现同学们具有了初步地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后要经常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听写带有“龙”字的成语。
二.金钥匙
1.自读这部分内容,想想怎样进行开场白?
2.说说开场白的内容,要求。
开场白的内容是:开始要讲讲本次活动的意义,对大家的要求,然后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要特别注意开场白要简短,精练,有号召力,具有鼓动性。
3.模拟开场白。
同学们,我们班要举行讲“龙”的故事比赛,请你想想怎样进行开场白。
(1)自主思考。
(2)小组交流,推荐说得最好的同学代表发言。
(3)全班交流,进一步明确如何进行开场白。
三.单元小节
1.自我评价,可围绕以下内容进行。
通过本单元学习,有哪些收获?自己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怎样?学会了哪些新的学习方法?
2.同学互相评价。
[语文天地一(北师大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篇9:语文天地四(北师大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天地四
教学活动设计
一、谈话: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有关真诚的课文,真诚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质。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都能发生着真诚或不真诚的事情。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故事虽然浅显易懂,但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二、测测自己的真诚度。
1. 招待客人时真诚敷衍虚假
2. 承认错误时真诚敷衍虚假
3. 赞美别人时真诚敷衍虚假
4. 感谢别人时真诚敷衍虚假
5. 劝告别人时真诚敷衍虚假
怀着真诚的态度来填写。
三、思考:真诚对于生活的影响。
1.讨论并交流。
2.辩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真诚吗?
谈出自己的观点,有根据,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3.教师总结发言。
第二课时
一、谈话:
同学们,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的人和事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哪些人我们要真诚地赞美他们,有哪些人我们要真诚地感激他们,有哪些人,我们要真诚的劝告他们?请回忆一下,选择自己想写的一个方面构思。
二、写作指导:
如果选择的是要真诚地赞美一个人。
1.要想一想你要赞美他的哪一个或哪几个方面。
2.选择怎样的事例去赞美他?
3.这件事情如何写具体、写感人呢?
这是写作的重点,在叙述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事情当中人物的动作
语言、神态来进行细致的刻画。
对话描写要注意不同的语言形式,避免重复单调。
4.注意开头和结尾的写法,力求体现简洁明了,采用别具心裁的开头和结尾形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5、注意起一个合适的题目。
6. 起题目的方法多种多样:点明中心式以事件为题
以一件特殊的事物为题含蓄式等等
三、构思自己的作文,小组讨论交流。
四、开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修改作文,誊抄作文。
从本文的教学重点出发,从内容到思想,渗透优秀的品质教育。领悟做人的道理。
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去选材,要注意引导学生将事情写具体,这是教学的重点。
[语文天地四(北师大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篇10:语文天地三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的语文天地安排了连一连,说一说节日,数一数填一填,读一读,看图讲故事。
连一连是将阿拉伯数字与汉字连起来,并数一数自己坐在教室的哪里。
说一说让学生熟悉各种节日。
数一数填一填让学生了解量词的使用方法。
读一读让学生通过读诗熟悉汉字,数字。
讲故事陪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金钥匙告诉学生讲故事的好方法。
教学建议:
“语文天地”的内容可穿插在课文中进行学习,也可集中进行。
连一连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说一说节日可以放在《数字歌》里进行。
数一数可以和《山村》结合进行,要在写字后做。
读一读在《数字歌》后进行练习。
看图讲故事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例如,观察一张图,最低要能说出船里有几只熊,岸上有几只熊。四张图连起来,要能说出船上的熊和岸上的熊数量有什么变化,要能把“太多了”在适当的时候说出来。
相关资料:
“两”和“二”
序数用“二”不用“两”,如第二名。
个体单用“两”,如两个女孩。
习惯的固定说法:十二,二十,两千,两万……
度量,衡量词前,“两”“二”通用,如两米、二米、两千克、二千克。
[语文天地三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篇11:语文天地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的语文天地安排了金钥匙、拿笔姿势、田字格、笔顺、笔画等内容。
教材中金钥匙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使学生样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描图,练习的重点是拿笔姿势,而不是单纯的描画。
方格中的内容是五种最基本的笔画。在描图和描笔画过程中,体会“用心、很认真”。
观察田字格,了解田字格的意义,让学生明白田字格虚线对写好字的间架结构有特殊作用。
教学建议:
语文天地中的金钥匙内容,关键不是“讲”多少,而是实践。可以组织各种实践活动:一个人照图练,同桌共同读图,互相纠正姿势;找几个同学演示,全班评议……“三个一”有利于学生记忆,关于“尺、寸”,师可直接比画“一尺、一寸”的长度。
描图前,可让学生先找找起始点,每个图可以有两个起始点,可出示“书、包”字卡,对一对图,复习学过的字。
方格内五种基本笔画,师可边演边示范,边让学生用手指在桌面上模仿,使其领会“笔画、笔顺”概念。
田字格边框限定大小,让学生明白虚线对写好字的间架结构有特殊作用。注意用三个字引导学生明白左、右、上、下、左上、左下、右上、右下位置。
[语文天地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篇12:语文天地一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语文天地安排了“猜一猜,连一连”、“比一比,记一记”、“口头组词”、“金钥匙”
“猜一猜,连一连”练习利用字与画的联系自己认字。
“比一比,记一记”区别形近字“口”和“日”,“目”和“月”。
“你能用下面的字口头组词吗?”主要是扩词练习,积累词汇。
“金钥匙”告诉学生用正确的姿势读书,以便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
“语文天地”中的内容可以集中进行,也可以结合课文的练习穿插进行。
“猜一猜,连一连”可分三步完成。①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连线。②小组合作学习讨论。③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认读6个字。在这项练习中,识图、认字和对应字与图这三个环节存在难点。教师要注意分散难点,从简单的地方突破。如看“雨”和“羊”的图,再找一找哪个字像雨和羊,然后认读两个字。
区分形近字“口”和“日”、“目”和“月”可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才能记住这两个字?把比较字形与比较图画结合起来,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字形不同。也可以编顺口溜帮助学生区别两组形近字
口头组词是学生第一次进行组词练习,教师要给予适当指导,以帮助学生展开思路,明确什么叫组词。例如“水”字的组词。
1、你知道有什么水吗?(海水、自来水、汽水)
2、和水有关的东西有什么?(水杯、水库、水壶)
3、用水还能组什么词?
这项练习也可以穿插在前面的练习中。
[语文天地一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篇13:语文天地十三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练习写字,比较字形相近的字,并能口头组词;
2、学习灵活运用词语,并能给词语分类;
3、练习补充句子;
4、阅读练习,使学生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
5、收集图片并介绍,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描一描,写一写。
1、指导学生读题,弄清要求。
2、出示“找”字,练习书空。(注意“找”字后写“点”。)
3、观察“找”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描一描。
4、学生练习写“找”字。
二、比一比,再组词。
1、指导学生读题,弄清要求。
2、出示“渴”和“喝”,比一比,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抽学生口头组词。
4、学生分小组自己学习“乌”和“鸟”、“外”和“处”。
5、学生在全班交流。
三、选词填空。
1、指导学生读题,弄清要求。
2、比较“怎么”和“什么”的意思。
3、出示句子,填空,再读一读句子。观察每个句子的后面都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再读一读句子。
第二课时
一、照样子,说一说。
1、指导学生读题,弄清要求。
2、读例句,说说谁在干什么?
3、指导完成补充句子,再读一读句子。
4、分小组将自己补充的句子读给同学听听。
二、读一读,做一做,说一说。
1、指导学生读题,弄清要求。
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3、学生自己读短文,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4、同桌互相读读课文,正音。
5、全班齐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6、做一做:自己试着做一个太阳钟,并向同学们介绍是怎么做的。
第三课时
一、将下列词语分分组。
1、指导学生读题,弄清要求。
2、读读有哪些词语,想想它们指的是什么?
3、它们哪些词语是一类的?找出来填在括号里。再读一读。
二、找一张你喜欢的图片,想同学们介绍一下图片的内容。
1、看图,听听冬冬和丁丁的介绍。
2、拿出自己准备的图片,向同桌的同学介绍图片的内容,你为什么这它?
3、抽生全班交流。
4、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收集图片不但有趣,还能增长许多课外知识呢!
三、老师总结,完成作业。
[语文天地十三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篇14:语文天地六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的语文天地安排了识字、写字、补充词语或句子及阅读练习。
“学写字,描一描”中,注意女字旁与“女”字有什么不同,其余要求描红。同时要注意“马”的笔顺。
“读一读”中,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亻”和“氵”组成的形声字。
“照样子说一说”,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两种短语形式,(A来A去)(动+不+补)。还要求学生利用参照物表示方位,补充句子。
“读一读”阅读教材提供的是一首儿歌,并要求学生能向大海提出问题。
“说一说大海里有什么”这是一项开放性的活动,学生通过回答,不但增长了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练习查资料的能力,并渗透识字教学。
“听故事”,通过听故事,引发好奇心,体会大海的神秘。
教学建议:
语文天地中的内容可以集中学习,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穿插学习。
“写字”一项,可以在学《浪娃娃》一课的生字指导课上,一同进行。
认识偏旁一项,在学习《我家位在大海边》和《浪娃娃》时,分两组进行学习。让学生不仅会读这些字,还要给学生观察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究理解这两个偏旁的意思,并能举些例字。
“照样子说一说”要求学生根据以往积累的词语,能够说出一些表示动作的词。分小组交流后,再进行比赛看谁填得多。动+不+补充说明这项练习,鼓励学生说,进行板书后再多读。说句子一项,让同桌互相说,互相评判并鼓励学生写一写。
“读一读”放手让学生去读,然后进行朗读比赛,鼓励学生提问题,鼓励学生互相解答,还可以查资料、问家长,让学生养成爱提问题的习惯,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在充分提问的基础上,再训练学生运用给定的句式说话的能力。
“说一说大海里有什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练习,让学生展示实物,也可以展示图片,在开展活动的同时,渗透识字教学。
“听故事”为让学生听得认真,可设计一些问题,请学生边听边想。如:这个故事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最后的结果怎样?听后回答,对回答不准确的再听,再回答。
1、朗读小诗
(教师操作电脑)
激情引入
出示声音文件:
出示大海图像
出示诗歌文本:
你想自己读一读吗?不认识的字可以怎么做?
指导朗读:
听听这位小朋友是怎样读的?好在哪儿?我们应该怎样读?
交流朗读情况
学生自由表演
仔细听
仔细看
并在小组中交流。
5分钟
1、学生有极大的学习兴趣。
2、能积极描述记忆中的大海。
3、有朗读的欲望。并能在朗读中自主识字。
4、能在朗读中体现自己的感受。
2、开放性活动:自主学习“大海深处有什么?”(学生自由操作电脑)
激发兴趣:
你知道大海深处有些什么吗?
你想自己去看看海底的世界吗?
提出要求:
比一比谁认的图片多,识字也多?
谁可以很快点出老师读的词语?
游戏性检测:
连线题和移动题(学生自己操作电脑)学生首先介绍已知的经验。
学生自由地在课件上点击,识字和认识海底生物。
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点击词语。
学生独立完成连线题和移动题。15分钟1.有探求的渴望。
2、会自己操作电脑上的课件,点击喜欢的图片,并在此过程中不限量地识字和增加对大海的感性认识,激发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3、听故事《海水为什么这么咸》?(教师操作电脑)
4、向大海提问。
5、向智慧爷爷请教。点击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找到答案。(学生自由操作电脑。)
提问:故事里有几个人?发生了什么事?最后怎样了?
激发提问的欲望:海底真的有这样一台石磨吗?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你还想向大海提些什么问题?
你还想知道有关大海的知识吗?老师为大家请来了智慧爷爷,大家去向他请教吧!
你又知道了什么?可以告诉大家吗?
总结学习情况,并提出希望。听故事
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有找到答案的愿望。
打开思路,发挥好奇心和求知欲,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
自由点击课件,选择感兴趣的问题查询并记住答案。
踊跃向他人介绍自己获取的信息。
(1)能听清楚故事中的任务和事件,并可以简要复述。
(2)敢于大胆提问,有求知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
(3)能自主探究感兴趣的问题,找到答案后,可以与人交流。
[语文天地六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篇15:《天马》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天马》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全文以简短的篇幅,精炼的文字描写了1969年出土的这一东汉时期的艺术品的造型,表现了设计者的构思和独立的匠心,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
全文五个自然段按其叙述顺利,可分为四部分:⑴介绍天马是1969年出土的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2]介绍铜奔马的艺术成就;⑶介绍铜奔马制作的科学原理;⑷总结赞扬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的创造才能。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新学到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卓越;构思奇妙匠心独运等词语的意思。
(2)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工艺品,仔细观察一下,再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3) 学会观察方法,培养学生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观察的能力。
(4) 理解课文内容,向学生渗透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分析:
1.体会天马所体现的奇特艺术想象力。
2.了解铜奔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所包含的科学原理。
3.从构思设计上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本单元的主题是“马”。马,因为它的性格粗犷、坚毅又积极进取,所以一直得到人们的颂扬和赞美。
出示“骏马奔腾图”。
1.让学生用一句话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2.让学生看课文插图“天马”,用一句话说说你见到的这匹“天马”是怎么样的?
3.(激起学习兴趣)想不想了解作者陈树青怎样描写“天马”的?
板书:天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用方便可行的方法解决。
2.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读音是否正确。
①纠正读音。
②你对哪些词不理解?谁来解答?你是怎样得出答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③你认为哪个字容易写错?怎么样些才漂亮?
3.快速默读课文,说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为什么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为什么不采用“马踏飞燕”、“青铜奔马”等称呼?“天马”一出土,为什么全国震惊?……)(质疑方法的指导)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以天马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仔细读读课文的2-6自然段,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学交流一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解决问题,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历史悠久?--汉代的艺术作品,刚出土就震惊全国轰动世界,因其造型独特、工艺精湛,造成很大的影响。
艺术品中的杰作?--样子:体态轻盈、神形兼备、生动、感受到力量、激发人们的联想,高超的设计构思令人叫绝,细微之处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和风格。
象征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
4.通过读书我们都知道,天马原来有个非常形象、优雅的名字--“马踏飞燕”,后来为什么改了?
5.哦,原来是这个原因啊!(了解飞廉),我们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待工作非常认真,有着非常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艺术品反复研究,给我们还原了最接近真实情况的历史。
6.出示课件:
我们不敢肯定汉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非常珍贵的。把这个句子大声多读几遍,说说你从加点的部分体会到了什么?
小结:作者在这里是非常谨慎的说法,不是十分肯定。并不是因为作者说话模棱两可,而是因为作者也无从考察史实是不是这样,所以表达上非常严谨、准确,体现了作者细致负责的写作态度。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用词要生动、准确、写作态度要细致负责、感受到了“天马”是艺术珍品、象征意义,作旅游标记的原因,掌握了快速阅读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说说为什么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
3.全班齐读课文。
二、积累、运用
1.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课文中的内容。课文主要围绕“天马”展开叙述,你们认为课文围绕这一点讲了那几方面的内容呢?(旅游标记;介绍来历;介绍外形;名称由来;点明意义。)
2.同学们谈得很好,课文基本上是按照“总--分--总”的说明顺序来描写“天马”的。请同学们把自己对课文层次的理解整理成提纲笔记写下来。
3.再读课文,说说读了课文之后,你对马有了哪些新的了解?(不仅是人类的好朋友,而且象征了不断进取的精神。)
三、拓展练习
1、介绍自己喜欢的与马有关的艺术品、名画、音乐。
要求:按一定的顺序介绍清楚,并能说清喜爱的原因。
四、作业:
1、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抄写喜欢的词语。
3、课外阅读《战马的精神》《马踏飞燕》
板书设计:
马 天马
青铜雕刻 神--力量、自由奔放、腾空飞速文化历史的代表性杰作
形--马踏飞燕(龙雀)
兼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挂图、课件
一、教材简析
第九册教材秉承了前八册“培养兴趣、文化积累、学会学习、整体推进”的总特点,从选编课文、设计活动、安排练习等各方面拓宽并深化了学习内容。第九册共10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马、奇观、变化、韵味、智谋、水、危急时刻、方法、面对错误、家园的呼唤。每个单元依然由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两部分组成,以保持教材的连贯性。但是有四点比较明显的变化。①“语文天地”中不再安排“日积月累”,改为每篇课文后面有一栏“日积月累”,而且内容较少。这些词句并非如前几册那样表示保底的学习内容,而只是象征性地提示要注意在阅读中积累字词句。②教材不再单独列写字表。③前八册“语文天地”里面有一至二篇自读课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水平以及教学时间自主处理这些自读课文。从第九册开始,“语文天地”里不再编写自读课文,阅读量应通过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得以保证。④有三个单元的“语文天地”是三个综合性学习活动。
二、、教学目的要求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143个生字,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3、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特别是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学过用词造句的方法,把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结合起来,使他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在阅读方面,重视积累,而不过多地费劲“深挖洞”;重视学生阅读的体验和感受,而不追求记忆标准答案;重视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而不是围绕阅读的结论下功夫。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资料,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鼓励探究形阅读
5、写作的要求仍然沿用“习作”的提法,重点还在于体会写作乐趣和练笔。要防止写作教学揠苗助长的倾向,不应用写作知识的条条框框束缚学生进行书面表达。本册写作方面的教学要点是:①练习给习作写评语。②详略分明。这一点超标,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处理,或或尝试,只体会不要求实践,或暂时搁置。。
三、班级情况分析
大部分同学都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整个班级学习风气良好,同学之间能相互团结互助,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扎实。但有个别同学基础较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习作方面还不错,能大胆想象、自主作文,本学期将继续努力,力争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四、教学措施
1、要以《课标》为指导,以培养目标为主旨进行教学,保证教学不偏差。
2、要在低中年级词句训练的基础上提高训练要求,加强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把三者有机地整合起来。
3、注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学到读书、作文的方法。
4、加强朗读的指导训练,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5、注意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口语交际和实践活动中,应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培养,争取全面进步。
6、根据学生实际,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习作环境。
五、课时安排
《天马》教学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的去触及幼小的心灵。”在语文课上,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把教学视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就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认识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心理氛围,让课堂真正成为富有活力的课堂。在《天马》这课的教学中,让我感触颇深,到底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一下。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的体会是:“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虽然这篇课文是篇说明文,但是文中从介绍“天马”的艺术造型到“天马”名称的由来,无处不洋溢着作者的惊叹和欣赏之情,特别是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为什么把“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更是把作者的情感推向.......。所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的情感,触摸作者的心灵。通过“体态轻盈、神形兼备、生动健美、自由奔放……”词语,体会“天马”这个艺术珍品的价值和蕴含的象征意义。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展示直观“天马”图、或搜集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从网上搜集了关于“天马”的各种图片和资料,当这些逼真的图片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这件艺术珍品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得快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实现学生语文本的对话,是学生参与课堂的最有效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质疑来参与交流,一方面指导学生的质疑能力,一方面指导学生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等促进文章的感知。
[《天马》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篇16:《天马》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一、导入
同学们,本单元的主题是“马”。马,因为它的性格粗犷、坚毅又积极进取,所以一直得到人们的颂扬和赞美。
1.出示课文插图“天马”,用一句话说说你见到的这匹“天马”是怎么样的?
2.想不想了解作者怎样描写“天马”的?
板书:天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用方便可行的方法解决。②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2.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读音是否正确。
①纠正读音。
②你对哪些词不理解?谁来解答?你是怎样得出答案的?
③你认为哪个字容易写错?怎么样些才漂亮?
3.快速默读课文,说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以天马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仔细读读课文的2-6自然段,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学交流一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解决问题,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历史悠久--汉代的艺术作品,刚出土就震惊全国轰动世界,因其造型独特、工艺精湛,造成很大的影响。
艺术品中的杰作--样子:体态轻盈、神形兼备、生动、感受到力量、激发人们的联想,高超的设计构思令人叫绝,细微之处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和风格。
象征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
4.通过读书我们都知道,天马原来有个非常形象、优雅的名字--“马踏飞燕”,后来为什么改了?
5.哦,原来是这个原因啊!我们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待工作非常认真,有着非常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艺术品反复研究,给我们还原了最接近真实情况的历史。
6.出示投影:
我们不敢肯定汉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非常珍贵的。
把这个句子大声多读几遍,说说你从加点的部分体会到了什么?
小结:作者在这里是非常谨慎的说法,不是十分肯定。并不是因为作者说话模棱两可,而是因为作者也无从考察史实是不是这样,所以表达上非常严谨、准确,体现了作者细致负责的写作态度。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天马》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篇17:《天马》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作者从“天马”的艺术价值、外形特点、名称由来及象征意义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天马”这个艺术珍品,赞扬了西汉时期人民卓越的创造能力及“天马”震撼人心的艺术价值。
课文共7个自然段,按照说明的顺序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天马”被我国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本段言简意赅,点明主题。
第二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天马”是1969年出土的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
第三、四、五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天马”的外形特点。这部分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来写的,细腻入微、栩栩如生的描写了“天马”奔放自如的艺术造型。
第六自然段,介绍了“天马”名称的由来。突出“天马”构思之巧妙,设计之奇特。以“龙雀”为底座,让人不仅感叹这件艺术品设计的精妙绝伦,也让人惊叹于东汉时期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
第七自然段,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说明“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的意义。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一贯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这对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很大帮助。但鉴于我校属“私立”性质的学校,学生的来源不固定,入学时间不统一,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文化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博览群书,涉猎各种不同的信息和知识,而也有一部分学生,除了现用的教科书及老师提供的必读书籍和必背古诗之外,几乎没有能力和时间再去读其他的书籍,这也就造成课外知识越来越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课外知识是课内知识的铺垫和拓展,如果不注意积累课外知识,对理解课本的知识就会感觉困难。针对这些现状我校推出“预习导学”,来帮助学生搜集、整理相关信息,有目的、有计划的预习课文。
教学目标
1.朗读,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体会天马作文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的象征意义。
2.积累文中的优美词汇和语句,反复诵读。
3.体会作者严谨、生动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此语表达的准确性、严谨性、负责性。
教具准备:课件、电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本单元的主题是“马”。马,因为它的性格粗犷、坚毅又积极进取,所以一直得到人们的颂扬和赞美。
出示“骏马奔腾图”。
1.让学生用一句话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2.让学生看课文插图“天马”,用一句话说说你见到的这匹“天马”是怎么样的?
3.(激起学习兴趣)想不想了解作者陈树青怎样描写“天马”的?
板书:天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用方便可行的方法解决。
②不理解的地方画出“问题泡泡”。
2.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读音是否正确。
①纠正读音。
②你对哪些词不理解?谁来解答?你是怎样得出答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③你认为哪个字容易写错?怎么样些才漂亮?
3.快速默读课文,说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为什么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为什么不采用“马踏飞燕”、“青铜奔马”等称呼?“天马”一出土,为什么全国震惊?……)(质疑方法的指导)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以天马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仔细读读课文的2-6自然段,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学交流一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解决问题,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历史悠久--汉代的艺术作品,刚出土就震惊全国轰动世界,因其造型独特、工艺精湛,造成很大的影响。
艺术品中的杰作--样子:体态轻盈、神形兼备、生动、感受到力量、激发人们的联想,高超的设计构思令人叫绝,细微之处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和风格。
象征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
4.通过读书我们都知道,天马原来有个非常形象、优雅的名字--“马踏飞燕”,后来为什么改了?
5.哦,原来是这个原因啊!(了解飞廉),我们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待工作非常认真,有着非常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艺术品反复研究,给我们还原了最接近真实情况的历史。
6.出示投影:
我们不敢肯定汉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非常珍贵的。
把这个句子大声多读几遍,说说你从加点的部分体会到了什么?
小结:作者在这里是非常谨慎的说法,不是十分肯定。并不是因为作者说话模棱两可,而是因为作者也无从考察史实是不是这样,所以表达上非常严谨、准确,体现了作者细致负责的写作态度。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用词要生动、准确、写作态度要细致负责、感受到了“天马”是艺术珍品、象征意义,作旅游标记的原因,掌握了快速阅读的方法。)
五、作业
1.“日积月累”中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四字词,请你把它们抄写两遍,掌握写法,注意再从课文中找一些类似的四字词,抄写两遍。
2.熟读课文,做到有感情的朗诵。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说说为什么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
3.全班齐读课文。
二、积累、运用
1.你昨天都搜集了哪些四字词?能不能说说它们的意思?怎么用?
2.通过预习和昨天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课文中的内容。课文主要围绕“天马”展开叙述,你们认为课文围绕这一点讲了那几方面的内容呢?(旅游标记;介绍来历;介绍外形;名称由来;点明意义。)
3.同学们谈得很好,课文基本上是按照“总--分--总”的说明顺序来描写“天马”的。请同学们把自己对课文层次的理解整理成提纲笔记写下来。
4.再读课文,说说读了课文之后,你对马有了哪些新的了解?(不仅是人类的好朋友,而且象征了不断进取的精神。)
板书设计:
历史悠久
天 马 体态轻盈 神形兼备 严谨
旅游标记 艺术品杰作 生动、力量、联想 细致
含义深刻 令人叫绝、中国特色和风格 负责
名称的由来
教学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的去触及幼小的心灵。”在语文课上,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把教学视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就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认识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心理氛围,让课堂真正成为富有活力的课堂。在《天马》这课的教学中,让我感触颇深,到底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一下。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的体会是:“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虽然这篇课文是篇说明文,但是文中从介绍“天马”的艺术造型到“天马”名称的由来,无处不洋溢着作者的惊叹和欣赏之情,特别是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为什么把“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更是把作者的情感推向高潮。所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的情感,触摸作者的心灵。通过“体态轻盈、神形兼备、生动健美、自由奔放……”词语,体会“天马”这个艺术珍品的价值和蕴含的象征意义。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展示直观“天马”图、或搜集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从网上搜集了关于“天马”的各种图片和资料,当这些逼真的图片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这件艺术珍品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得快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实现学生语文本的对话,是学生参与课堂的最有效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质疑来参与交流,一方面指导学生的质疑能力,一方面指导学生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等促进文章的感知。
[《天马》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 教科书第22-23页《练习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统计天地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精选17篇)】相关文章: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3-09-24
2022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2-05-06
五年级上册课文《成吉思汗和鹰》教案2023-09-13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乘法教案2022-05-07
小学四年级数学《栽蒜苗》教案2024-01-04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22-04-30
十几减8,9的计算方法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2022-04-30
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2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2023-10-05
六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教学计划2022-05-06
复习分数的再认识和完成作业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202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