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

时间:2023-10-19 07:39:41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共13篇)由网友“ivl4712”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

篇1:《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

教材分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上承秦汉,在数学、农学和地理学等方面的成就超过了前代,这些成就为隋唐时期我国科学技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并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数学、农学等成就在当时的世界也处于领先地位。本课主要介绍祖冲之推算圆周率、《齐民要术》和《水经注》这三个主要的科技成就。

课标要求:

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等重要著作。

讲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和动手能力;

2、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我们应为此深深感到骄傲与自豪。

2、还应让学生明白刻苦钻研是成功的秘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

教学难点:圆周率的概念及其推算方法

教学方法:三五X课堂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解释课题:我国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虽然发生分裂,但是由于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大大开发,南北经济的发展,共同促进了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繁荣。课题“承上启下”的涵义是指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不但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上也得到重视。

2、导入新课: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祖冲之星”。祖冲之有哪些突出的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问世?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探究一:祖冲之和圆周率

让学生自学本目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插图《古代骨算筹》、《祖冲之》画像以及120页“自由阅读卡·神奇的小棍”,并思考回答:

(1) 祖冲之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什么叫做圆周率?祖冲之推算出的圆周率是多少?这项成就领先于世界多少年?

(2) 祖冲之采用什么方法计算圆周率?

(3) 祖冲之取得重要的成就的原因?祖冲之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学生展示:

祖冲之是南朝时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多方面取得成就,最突出的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例叫做圆周率;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也就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就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祖冲之计算圆周率利用前人创造的“割圆术”。

祖冲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他从小就对科学研究兴趣浓厚,注意学习前人的成就,但不盲从,敢于创新。刻苦钻研,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他有许多值得后人学习的优秀品质。其中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他的刻苦钻研和创新的精神。

教师点拨:

(1)祖冲之为什么要推算圆周率?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归纳)

圆周率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应用十分广泛,只要涉及到圆的问题,都要运用圆周率。应用于数学、天文学、历法、机械制造等各领域,

(2)“割圆术”是怎么回事?

请同学们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把小刀,我们看到,铅笔是6边形的,我们用小刀均匀地在铅笔的每一个棱上削掉一块儿,使它变成12边形,用这个办法再削……我们观察到随着铅笔边数的增加,会出现什么现象?边数越多,他的周长越逼近圆的周长,面积越逼近圆的面积,圆周率的数值就越精确。如果按照割圆术计算,要得到小数点以后七位精确的圆周率值,这就需要对9位数字以上的大数进行上百次加减乘除和开方运算。这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祖冲之付出了艰苦的劳动。

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科学方面,除了数学以外,农学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其中,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杰出的代表。

探究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让学生自学本目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插图《贾思勰种植农作物》、《贾思勰》画像等,思考回答:

“齐民”和“要术”的含义是什么?《齐民要术》属于哪一门科学?

“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齐民要术》的含义为一般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方法。而其中心与出发点则在农业。属于农业科学。

贾思勰是怎样写成《齐民要术》一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他一生致力于农业研究,翻阅大量古代农业文献资料,熟悉农谚、歌谣。他不辞辛劳,四处访问有经验的老农。还亲自种植农作物。     教师引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齐民要术》是贾思勰把理论和实践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产物。由此,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学生回答:答案一:读书时一定要联系实际,不要死读书。要学以致用。 答案二:经验只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它才有更实际的指导意义。 主要内容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这部书对于农业生产有什么作用?影响怎样?历史地位怎样?

有指导作用。直到北宋年间政府仍用来指导农业生产。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引导学生回顾古代农业发展情况:

(1)我国原始农耕时期,就已经领先于世界种植哪三种农作物?

(水稻、粟、蔬菜)

(2)我国汉朝农耕技术又有怎样的发展?

(西汉的耕犁已经安装犁壁耕地,使用耧车播种,掌握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而且大规模治理黄河和兴修水利等)

前面我们学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和农学成就,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的地理学也很有特色。郦道元的《水经注》成为地理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详细内容。

探究三:郦道元和《水经注》

教师介绍:大约在汉魏的时候,我国出现一部以全国水道为纲的地理著作《水经》。郦道元认为书中记载过于简单,不能详尽地把祖国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的情况描述下来。于是,他选择《水经.》作底本,采用作注的形式,撰写了一部综合性的地理专著。这部巨著对后世有广泛的影响。它不仅受到后世地理学家的重视,也为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农田水利家、文学家所重视。  让学生自学本目内容,思考回答:《水经注》的性质、内容、文字特色是什么?  它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著作。内容以注录全国水道系统为纲,详细介绍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特色是文字优美,对景物的描写如诗如画。 《水经注》对三峡两岸猿声的描写: 译成白话为: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声音,那样哀婉,久久不绝。打鱼的人唱歌道:巴东三峡巫峡最长,猿叫三声就使人泪沾衣裳。

三、走进历史  感悟历史

1、让学生体会祖冲之“算筹”之法,体会圆周率计算方法之艰巨。 2、你认为祖冲之、贾思勰和郦道元为什么能在科学技术的道路上获得成功?     通过讨论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并体会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在科学研究中刻苦钻研、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 3、请结合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特点,探索魏晋时期大量农学和地理学著作产生的原因。 学生讨论,教师可作提示:民族大迁徙,特别是大量少数民族迁入中原,面对陌生的环境他们必须借助相应的地理知识才能尽快了解新的生活环境,同时,他们进入中原以后必须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由游牧转向农耕,这也就使得农业科学技术成为内迁各族人民的首要需求。既与前边的图示教学法相呼应,又让学生在社会大背景之下加深理解所学知识。 四、达标测评:《同步探究》 五、师生小结、反思巩固

教师提供列表,学生展示完成:(也可引导学生独立制作《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科技成就简表》,使学生学习制作图表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图表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篇2: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教案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教案

第25 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或了解建安诗人的代表人物曹操、曹植、王粲和蔡文姬;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南北朝民歌的特点及北方民歌的代表作;书法家王羲之;大画家顾恺之;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通过对建安诗人和诗歌、陶渊明的田园诗;书法、绘画及石窟艺术具体内容和其中含义的介绍,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填写“魏晋南北朝文学艺术成就”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从归纳总结的结果中体会出这一时期文学艺术方面的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而且具有各民族的特色。同时使学生明白这些文学艺术的成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健康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

建安诗人和陶渊明是本课的一个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建安诗人和陶渊明又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学生了解了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诗歌史是经过了诗经、楚辞而魏晋而唐诗的演进过程;

石窟艺术是本课的第二个重点。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文化遗迹,它的营建与当时佛教盛行紧密联系,也体现了北方民族融合的进程。

教学难点

建安诗人和陶渊明诗的特点是本课的难点。古诗词的欣赏不仅要明白其字面之意,更应该理解诗的.意境,这对于初―的学生来讲,比较难。

地位分析

本课的地位比较重要。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是我国文化成就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文化史上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学好它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

重点突破方案

关于“石窟艺术”建议教师利用电教手段向学生出示充足的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的图片及视频资料,使学生自己认识到这些文学艺术的成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灌输健康的审美观念。

难点突破方案

关于“建安诗人和陶渊明”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建议教师采取讲授的方法,直接点题,介绍其内容,列举出其代表作,通过作品来加深学生对它的印象并归纳出它的特点。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建安诗人和陶渊明;石窟艺术

教学难点:建安诗人和陶渊明诗的特点

学法设计;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说一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几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无神论者是谁?他写的《神灭论》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教师导入:通过大家的回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如同一幅幅光彩夺目的图画映入我们的眼帘。的确,我国古代人民所创造出来的灿烂的文明就象是一串串的明珠,永远放射出迷人的光彩。每当我们看到这些,一种骄傲、自豪之感便油然而生。为我们都是中国人而骄傲、自豪。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内容是文学艺术及其成就。

一、建安诗人与陶渊明

1、建安诗人:“三曹”与“建安七子”

教师首先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成就最高的要属诗歌。在我国诗歌史的发展史上,这个时期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建安诗人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诗歌的发展不仅植根于当时政治经济的土壤之中,而且受到前代诗歌的影响。之后教师提出问题:既然建安诗人植根于当时政治经济的土壤之中,又受到前代诗歌的影响,那么哪位同学能够说一说魏晋时期的政治经济情况的特点是什么?前代诗歌指的是什么?估计学生可以回答出: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汉乐府民歌。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提出问题:为什么称这一派诗人为建安诗人?建安诗人包括哪些人?代表作品是什么?“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这个时期的文学称作建安文学,因此这一时期的诗人称为建安诗人。其代表人物是三曹、七子和蔡琰。代表作品是曹操的《蒿里行》;王粲的《七哀诗》。

教师出示曹操的《蒿里行》和王粲的《七哀诗》,并让学生讨论、分析建安诗人作品的特点是什么?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呜。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是曹操描述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给社会所带来的灾难:铠甲成了虫蚁的栖身之所,成千上万的人倒毙疆场,无人收葬,白骨遍野,袅无人烟,活命的还不足百分之一,想起来使人断肠。)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这是王粲描述董卓死后,其部将李催、郭汜作乱关中的景象:战乱波及之处,民不聊生,一个饥饿的妇人,把亲骨肉抛弃,听到婴儿的哭啼声,硬着心肠擦着眼泪走开。)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结果上加以总结:建安诗歌一方面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和民生的痛苦;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人民渴望统一的愿望。悲凉慷慨,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这种特色被称为“建安风骨”。

2、陶渊明与田园诗

教师出示陶渊明画像,让学生根据预习和阅读教材,简单介绍一下陶渊明。然后教师出示陶渊明的诗,提出问题“对比建安诗歌来谈一谈陶渊明诗的特点”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教师加以概括:在陶渊明之前,从没有―位诗人写过这样多的诗来歌咏农村风光、生活,他独创的这类诗歌被称为田园诗。田园诗的特点是清淡自然,真实动人。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有《归园田居》一组诗。陶渊明的文赋也写得非常好,代表作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陶渊明的诗文以及他那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唐朝的大诗人王维、孟浩然、柳宗元都曾经热心地学习他;他笔下的桃花源更是成了人们心中理想世界的代名词。 陶渊明的成就,使他成为这一时期最著名的诗人。

二、王羲之和顾恺之

1、“书圣”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教师出示王羲之画像和《兰亭序》的摹本,并直接向学生讲解:东晋王羲之,东晋琅邪(今山东临沂)人。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做过东晋的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他集书法之大成,独创一家。他的楷书,进一步摆脱隶书的形迹,达到独立完美的境地。他又是书法的多面手,特别是善写行书、草书。人们赞美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我们观赏他的书法,是一种美的享受,令人赞叹和陶醉。由于他的书法造诣很深,后人尊称他为“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序》。《兰亭序》写于公元353年。此序共324字,笔势开放俊朗,结构十分严谨。全文以“之”字最多,计有20个字,字字别开生面,无一雷同。王羲之自己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历代书法家也认为这是行书的绝代佳作。王羲之的妻子和7个儿子都爱好书法。尤其幼子王献之,能继承他的书法艺术,也是笔飞墨舞,人们尊称他为“小圣”把他父子合称为“二王”。

2、“三绝”顾恺之

教师出《女史箴图》并讲解: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他擅长人物画。所谓人物画,是指以人物为题材的绘画。画人物,难度很大。顾恺之的人物画,其特点是“传神”和“神气”,即刻画人物质性格和内心世界,主要表现在眼睛上。只要他点眼睛,画中的人就象要活了一样。他对艺术非常精心,如醉如痴。而且,他还是一个绘画的理论家、评论家和文学家。所以,人们赞誉他有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这位绘画大师,他的绘画题材很广泛,佛教故事、历史故事、人物、山水、飞禽走兽等都有。可惜流传下来的只有少量的摹本,如《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这两幅画,在绘画技巧上,比较准确地描绘了各种人物的身份和特征,线条优美,人物栩栩如生。同时,从画中让我们了解到当时贵族妇女的生活、情感的某些侧面。这两幅画卷是我国艺术宝库里极宝贵的遗产。但《女史箴图》摹本,在19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被英国所掠,现存伦敦大英博物馆。国内只能看到此图的复制品。

三、石窟艺术

1、云冈石窟

2、龙门石窟

教师强调一下石窟开凿的时间、地点,之后出示有关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图片,使学生对石窟艺术有直观的印象,自己学习。

小结:

项 目

人 物

朝 代

代表作品

建安诗歌

曹操父子 王粲等建安七子 蔡文姬

三 国

《蒿里行》、《七哀诗》。

田 园 诗

陶渊明

东 晋

《归园田居》、《桃花源记》

书 法

王羲之

东 晋

《兰亭序》

绘 画

顾恺之

东 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板书设计

篇3:《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祖冲之和圆周率”与《九章算术》,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与原始农耕、先秦农业、秦汉农业成就,郦道元《水经注》与张衡地动仪功用的比较,认识课题“承上启下”的。

2、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神奇的小棍”、动手“割圆”等活动,体会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线索,培养跨学科的综合思维能力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汲取精神营养,注重文化修养和素质。

3、认识当时的科技成就既承上启下,又为人类贡献了宝贵的文化财富;立志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形成开拓进取意识,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

教学难点:圆周率的概念及其推算方法,以及立志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形成开拓进取意识,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解释课题:课题“承上启下”的涵义是指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不但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上也得到重视。

2、过渡讲解、置疑:这个时期的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机械制造家祖冲之就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爱戴。人们用祖冲之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和太阳系中的一颗小行星命名。可见祖冲之那个时代的科技成就是全世界最棒的。那时科技成就究竟怎样?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水平?(背景)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祖冲之和圆周率

指导学生阅读110页“祖冲之和圆周率”课文以及插图《古代骨算筹》、《祖冲之》画像以及113页“自由阅读卡·神奇的小棍”、112页“活动与探究1·动动手”,小组活动并思考回答:

1、112页“活动与探究1·动动手”:怎样削最圆?哪个最接近圆的周长?有什么相似之处?(先画出内切正多边形,边数越多,削成的形状越接近圆形。正192边形最接近圆的周长。都是通过耐心切割的方法,使正多边形越来越接近圆形。)

2、什么叫做圆周率?祖冲之推算出的圆周率是多少?这项成就领先于世界多少年?(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例叫做圆周率。祖冲之推算出的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就领先于世界近1000年。)

3、祖冲之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什么?(注意学习前人成就而不盲从,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实践,在天文预测、机械制造、数学推算等实践活动中具有耐心细致、勤奋刻苦的品质。)

过渡讲解:此时与祖冲之同样享有盛名的还有农学家贾思勰和地理学家郦道元。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指导学生阅读111页“贾思勰和《齐民要术》”课文以及插图《贾思勰种植农作物》、《贾思勰》画像等,思考回答:

1、我国原始农耕时期,就已经领先于世界种植哪三种农作物?(水稻、粟、蔬菜)

2、我国汉朝农业耕作水平怎样?(已经安装犁壁耕地,使用耧车播种,掌握二牛抬杠的牛耕法,能够大规模治理黄河和兴修水利等)

3、贾思勰的代表作是哪一部书?属于哪一门科学?历史地位怎样?(贾思勰的代表作是《齐民要术》,属于农业科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

指导阅读111-112页“郦道元和《水经注》”课文、插图《水经注》书影及其“文献资料”,思考回答:《水经注》的性质、内容、文字特色是什么?(它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著作。内容以注录全国水道系统为纲,详细介绍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特色是文字优美,对景物的描写如诗如画。)

四、巩固小结

篇4:《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2.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3.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是本课的重点。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教学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出现过哪几次统一局面?这一时期有什么突出特点?

说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大动荡时期。一方面,统一的封建国家分裂了,这一历史时期充满战争和灾难;另一方面,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大迁徙。北方黄河流域由于少数民族内迁,加速了民族大融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交流。由于北方人民的南迁,又导致了江南的进一步开发,全国经济重心南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这些特点,必然反映到文化上,我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其中有些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

讲授新课:

一、祖冲之和圆周率

1.伟大的科学家祖冲之

介绍:祖冲之,祖籍河北,南朝宋齐人。祖冲之祖孙几代人都热心于科学技术,他祖父祖昌是刘宋王朝时负责营建工程的大官,对数学很有研究,他给予祖冲之影响极大。

祖冲之自幼博览群书,刻苦钻研古文和数学,尤喜科学技术。他注意学习古人的研究成果,但不迷信古人,他注重实践,总是通过实践来检验书本知识,也检验自己的某些设想是否正确。由于他的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科学家。

祖冲之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都有巨大贡献。例如,他测定一年的时间为365.2428日,与现代天文科学测定的结果相比只差50秒,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他还仿制过指南车,发明了千里船和水堆(Dui)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祖冲之最突出的贡献是在数学方面。

我国古代对圆周率的推算的介绍

时 代 科学家 圆周率数值

西 汉 刘歆(xīn)3.154 7

三国魏晋 刘 徽3.141 59

南朝宋齐 祖冲之3.141 592 6~3.141 592 7

2.祖冲之在数学上的突出成就

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数学研究水平又有了大幅度提高,主要表现在祖冲之对圆周率的推算上。祖冲之利用魏晋时期刘徽创造的割圆术再往下割,从圆内接六边形到内接一万多边形,求得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终于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

直到15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超过他的成果。但是,阿尔·卡西比祖冲之晚了一千年左右。欧洲直到16世纪才由德国人奥托和荷兰人安托尼兹算出这一数值,他们比祖冲之晚了一千一百多年。为表述他在数学方面的贡献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他的彩色大理石雕像镶嵌在苏联莫斯科大学“世界大科学家陈列”的专廊上。这说明,祖冲之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科学家,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他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祖冲之的贡献记录在他的专著《缀术》之中,该书非但是唐朝的教科书,而且在古代朝鲜、日本也曾是教科书。

刘徽得到π=3.14159这个近似值,要算了圆内接正3072边形,祖冲之要求出3.1415926<π<3.1415927要求出圆内接正12288边形的边长和24756边形的面积。当时的运算是靠摆放小木棍(筹码)进行的,他们的执着不能不让人赞叹,我国的数学在圆周率方面能独领风骚10,应该归功于他们。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农业方面的成就。

二、《齐民要术》

1.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

说明:贾思勰,山东人,生活在北朝的北魏和东魏两个朝代,曾任高阳郡(今山东临淄一带)太守。他重视农业,精心研究前人成果,认真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

2.优秀的农学专著《齐民要术》

介绍:“齐民”,即平民,泛指当时向国家交租纳税的各色编户。“要术”,指通过生产劳动的谋生之术。故名思义,就是“人民大众谋生的主要方法”。这部书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农、林、牧、副、渔等许多方面。它是贾思勰广泛参考前人的有关著作,大量搜集民间流传的歌谣和谚语,访问有经验的老农,通过自己生产实践的检验基础上花了几十年功夫而写成的。

它既反映了北方农业生产的经验,其中包括少数民族人民的经验,也把已失传的农业专著收入进来,是了解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情况的重要资料来源,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最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三 、《水经注》

1.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

介绍:郦道元是北魏卓越的地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少年时,就非常好学,博览群书,爱好游览名山大川,留心各地河流渠道的走向和分布,考察当地的名胜古迹,逐渐产生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他根据自己的实地考察,结合前人的著述写了长达30万字,40卷的《水经注》。

2.重要的地理学著作《水经注》

介绍:《水经注》是一部以为前人所著《水经》作注的形式写成的综合性地理学巨著。它以全国水道为纲,详细地记叙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地形、物产、地理沿革、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等。同时,因为这部书的文字优美,具有文学价值,因此也受到文学家的重视,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三峡风光,品味一下郦道元的神采之笔。引导同学朗读课本120页水经注的话语。

课后小结

教师小结:算筹是我国最早的计算工具,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当时除了骨质算筹外,还有木质、铁质、铜质等各种材料。人们计算时用算筹摆成横式、纵式两种。横式表示十位、千位、十万位……纵式表示个位、百位、万位……依次类推,纵横相间,便能表示各种数字。如果遇到“零”则不摆算筹,让这位数字空着,图中右侧的算筹表示的数字是1976。算筹在我国古代使用了近二千年,逐渐被珠算所代替。

篇5: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优秀教案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本课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主要有: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并通过适当拓展背景材料,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本课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以及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雕塑艺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归纳其艺术特点。注重探究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艺术成果丰硕。通过对书法、绘画、石窟艺术的学习,提高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石窟艺术是我国文化的精华,其成就值教学重点: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教学难点:书法、绘画艺术。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对书法、绘画的了解,鉴赏能力是参差不齐的;而历史教师对这部分的研究也不一定专业。 教学方法:三五X课堂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导入一:故事导入,导入新课:王羲之的故事——贴对联或者“书成换白鹅” 贴对联:因其字好,很多人欲求一副而不可得,故常在深更半夜去揭他家春联,他写了:“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副,让家人再贴出去。这副写的是:“莺啼北星,燕语南郊。”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

可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副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也不能将这副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贴啊。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又趁夜色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由此导入新课。 “书成换白鹅”:利用课本导入框内容。 导入二:温故检查,导入新课:

1、上一课我们学习的是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哪位同学说一说这一时期有哪几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2、取得这些突出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是社会的'动荡时期,统治阶级的封建桎梏相对削弱,加上北方劳动人民的大量南迁,促进了南北方经济的交流与发展,因而科技进步、异域文化发展、思想进一步解放。可概括为以下图示:

导入新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在政治上长期处于分裂混战之中,但是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中外联系的加强和佛教的广泛传播,异域文化的渗入也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中来,艺术家用他们的所长反映着那段历史、记录着那段历史,同时,这段历史也孕育了这些艺术家。艺术方面取得了独特的成就,获得了新的发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究一: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一)“书圣”王羲之

请四位同学到黑板临摹122页插图中的 “马”字的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字体,其他同学拿出已准备好的纸笔,在下面临摹,看看谁临摹得最好。加深对王羲之书法的认识和理解。学生自主学习本目内容,阅读插图“王羲之和《兰亭序》”,思考回答: 1、哪位同学知道书法何时成为一门艺术的? 书法在东汉末年逐渐成为一门艺术。 2、回忆学过的内容,你能说一说汉字的演变过程吗? 汉字发展图表: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3、谁能为大家讲一讲王羲之的故事?你还知道王羲之其他的书法作品吗?听完这些故事,你来归纳一下王羲之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王羲之为老太太画扇子、王羲之在酒杯中练字的故事等。 王羲之成名后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王羲之在东市见到一位卖扇子的老太婆,她的白纸扇子久久没有人买。王羲之同情老太婆,就在她的每把扇面上写六个字。老太婆着急地说:“新扇子都没有人要,你写上几个字,不就更没有人要了吗!”王羲之笑道:“你就说扇上的字是王右军写的,没人要我赔你。”老太婆如其言,结果发了笔财。第二天,她再去找王羲之写,王羲之不再写了。 也可让学生角色扮演表演剧本:王羲之故事短剧——题扇桥 学生进行角色分工并上台表演:导演1人,旁白1人,主要角色老婆婆、王羲之。(一座石桥上)

老婆婆:卖扇子喽,卖扇子喽。

(叹气)唉,看样子今天又卖不出去了。

王羲之:(走上石桥,手摇折扇,后跟一小童。)

老婆婆:(老婆婆连忙上前。)这位先生,买把纸扇吧!

王羲之:我已经有一把了。(晃晃手中的折扇)

老婆婆:(叹气,正欲走开)

王羲之:老婆婆,您的纸扇不好卖吗?

老婆婆:是啊,今天又得喝稀粥了。

王羲之:这样吧,我在您的纸扇上写几个字,您再拿去卖,怎么样?

老婆婆:我这纸扇干干净净的都没人买,你写上字不就更卖不出去了吗?

王羲之:(微微一笑)您只要说是王右军的题字,必会有人来买。

(将折扇递给小童)笔来!

(小童将蘸墨的毛笔递给王羲之)

(王羲之挥毫在白扇上写下“惠风和畅”几字,连写数把,交给老婆婆后下桥而去。)

老婆婆:真的有用吗?我来试试。

(大声叫卖)卖纸扇喽,王右军题字的纸扇喽!

路人甲:王右军的题字?我看看。真是王右军的题字啊!我买一把。

路人乙:真的?我也要一把,不,我要两把!

(没多久,纸扇被抢购一空。)

老婆婆:(喜笑颜开)太好了!明天我再找王右军题字去!旁白:从此,这座桥被称作“题扇桥”。 还有一个故事,说王妻每次给王羲之斟满酒,王羲之常看着酒杯发愣,不时用筷子蘸杯里的酒在桌面上画来画去,练习书法。渐渐地杯里的酒越来越浅了,桌上却布满酒痕。这事一传开,有人便称王羲之为“字疯子”。 其他的书法作品还有《黄庭经》、《乐毅论》等。 勤学苦练;专心致志,全力以赴。我们学习时也应有王羲之写书法的精神。 4、王羲之为什么被后人称作“书圣”?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什么? 正因为他有这些优秀的品质,使他成为东晋时期集书法之大成者,他也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书圣”王羲之对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都很擅长。《兰亭序》。 5、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用准备好的纸笔临摹两个“之”字,然后再任选其它两个,注意体味归纳他的字有何特点?可以用自己的话说或用古人的话说。 学生临摹字帖并回答:端秀清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遒媚劲健,绝代更无”。

全文以“之”字最多,计有20个字,这些“之”字,字字有特点,笔笔有新意,无一雷同,增加了《兰亭序》这一作品的丰富性和灵动感,就连王羲之自己也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历代书法家也认为是行书的绝代佳作,称之为“遒媚颈健,绝代更无”,《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为历代书法家所珍视。唐太宗非常喜欢王羲之的书法。《兰亭序》后被他搜入宫中,太宗死后,《兰亭序》随之葬于昭陵,后来陵墓被盗,《兰亭序》也不知下落。王羲之的妻子和7个儿子都爱好书法。尤其幼子王献之,能继承他的书法艺术,也是笔飞墨舞,人们尊称他为“小圣”把他父子合称为“二王”。

6、在学生观察《兰亭序》插图时,猜想《兰亭序》是王羲之在什么情况下完成的?

据历史记载,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和诗人名流谢安、孙绰等41人聚会于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他们坐在水边,饮酒作诗,然后将这些诗集在一起,称为“兰亭集”,由王羲之写了一篇序言,就是著名的《兰亭序》。稿本用行书写成,写得极为自然潇洒,集中体现了他的端秀清新的书法特点。

自古书画不分家,魏晋南北时期书法艺术百花争艳,绘画艺术上也是俊才辈出,最著名的当推东晋的顾恺之。

(二)“三绝”顾恺之 1、我们都知道画鬼容易画人难,他笔下的人物是何形象呢,请根据欣赏的两幅作品,归纳他的人物画有什么特点? 让我们欣赏他的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这幅《女史箴图》画出了晋时宫廷妇女的日常生活。《洛神赋图》是根据曹植的《洛神赋》所作。 他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 2、当时人称他有“三绝”,为什么? 他不仅擅长绘画,和诗写的也好。对艺术非常精心,如醉如痴。因此,人们赞誉他有三绝, 即才绝、画绝、痴绝。 3、王羲之和顾恺之的性格中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对我们学习上有什么启示? 他们从小就对书画艺术执着地追求,都有孜孜不倦、大智若愚、“难得糊涂”的特色,后来终成大器。 除《女史箴图》、《洛神赋》,他还创作了大量表现佛教内容的画。因为那时佛教盛行。唐朝诗人杜牧有一首诗形象的再现了佛教盛行的情况。谁能给大家背一下? 让学生背诵杜牧《江南春》。“四百八十寺”这个数字说明了什么? 佛教盛行。 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统治者除建大量寺庙外,还令人劈山削崖,开凿石窟,塑造佛像,从而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精湛辉煌的石窟艺术。 探究二:辉煌的石窟艺术 学生自主学习本目内容,并阅读插图《龙门石窟佛像》,思考回答: 1、十六国、南北朝统治者开凿了哪两个石窟?为什么建于这两个地方?(小组讨论并回答)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四世纪后期,鲜卑族建立北魏,定都平城,后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大同和洛阳先后成为当时我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佛教的中心。 有的学生提出:“洞”和“窟”有什么区别?通过让观察两大石窟的图片,结合前知识,学生自己答出两者的区别在于:洞为天然而成,而窟为人工开凿;洞较深而窟较浅。 2、石窟中的佛像有什么特点? 其中佛像的特点是宏伟精巧,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

三、拓展联系 提升方法

1.引导学生列表,完成下列内容

篇6:中国古代历史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优秀总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和动手能力; 2、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我们应为此深深感到骄傲与自豪。

2、还应让学生明白刻苦钻研是成功的秘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

教学难点:圆周率的概念及其推算方法

教学方法:三五x课堂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解释课题:我国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虽然发生分裂,但是由于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大大开发,南北经济的发展,共同促进了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繁荣。课题“承上启下”的涵义是指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不但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上也得到重视。 2、导入新课: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祖冲之星”。祖冲之有哪些突出的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问世?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探究一:祖冲之和圆周率 让学生自学本目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插图《古代骨算筹》、《祖冲之》画像以及120页“自由阅读卡·神奇的小棍”,并思考回答: (1) 祖冲之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什么叫做圆周率?祖冲之推算出的圆周率是多少?这项成就领先于世界多少年?

(2) 祖冲之采用什么方法计算圆周率?

(3) 祖冲之取得重要的成就的原因?祖冲之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学生展示:

祖冲之是南朝时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多方面取得成就,最突出的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例叫做圆周率;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也就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就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祖冲之计算圆周率利用前人创造的“割圆术”。

祖冲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他从小就对科学研究兴趣浓厚,注意学习前人的成就,但不盲从,敢于创新。刻苦钻研,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他有许多值得后人学习的优秀品质。其中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他的刻苦钻研和创新的精神。 教师点拨:

(1)祖冲之为什么要推算圆周率?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归纳)

圆周率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应用十分广泛,只要涉及到圆的问题,都要运用圆周率。应用于数学、天文学、历法、机械制造等各领域,

(2)“割圆术”是怎么回事?

请同学们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把小刀,我们看到,铅笔是6边形的,我们用小刀均匀地在铅笔的每一个棱上削掉一块儿,使它变成12边形,用这个办法再削……我们观察到随着铅笔边数的增加,会出现什么现象?边数越多,他的周长越逼近圆的周长,面积越逼近圆的面积,圆周率的数值就越精确。如果按照割圆术计算,要得到小数点以后七位精确的圆周率值,这就需要对9位数字以上的大数进行上百次加减乘除和开方运算。这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祖冲之付出了艰苦的劳动。

篇7:中国古代历史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优秀总汇

1.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确定为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2.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农学家。所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1.书法艺术:

(1)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的时间:东汉末年。

(2)演变: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

(3)书圣: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其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2.绘画:魏晋南北朝时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东晋的顾恺之最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3.石窟艺术: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开凿石窟,雕造佛像。山西大同平城附近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附近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篇8:中国古代历史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优秀总汇

教学目标

说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地理、农学三方面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祖冲之和圆周率”是本课的重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是本课的难点。

教具

地图册、“祖冲之和圆周率”相关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可生动介绍引言中关于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和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均以祖冲之命名的令中国人深感骄傲的事实。

二、讲授新课:

1、祖冲之与圆周率

教师安排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以小组为单位概括归纳祖冲之的主要成就及著作,并找出他在数学方面的最主要成就。教师重点讲解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特别是在推算圆周率方面的突出成就: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一千年。结合教材,让学生思考讨论祖冲之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2、郦道元和《水经注》

教师在讲述时应具体说明:大约在汉魏的时候,我国出现一部以全国水道为纲的地理著作《水经》。郦道元撰写一部综合性的地理专著。这部巨著对后世有广泛的影响。它不仅受到后世地理学家的重视,也为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农田水利学家、文学家所重视。

3、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篇9: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教案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教案

学习目标:

①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②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取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学习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

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的复杂数字概念主方法

学习过程:

1、自主学习课文正文和小字部分,完成下列题目。

填空:

①祖冲之的生活时代是______,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经后的第______位,也就是在______和______之间, 项成果领先于世界近______年。

②北朝的______写了《齐民要术》一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重要地位。

③北魏的______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______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1、 合作探究

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你认为他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3、课堂检测

选择题:

(1)它的作者是贾思勰,它是我国现在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它是。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本草纲木》    d、《天工开物》

(2)下列著作由北朝人撰写的是()。

①《缀术》   ②《水经注》   ③《齐民要术》   ④《论衡》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下列不属于《齐民要术》内容的是()。

a、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              b、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

c、农业生产要要遵循自然规律        d、总结了我国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文化进步发展的主要客观因素包括()。

①南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    ②江南经济的开发   ③佛教的盛行  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①

(2)下列关于祖冲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在北朝时代的数学家     ②最突出的成就是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③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   ④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八位    ⑤编写成《缀术》一书

a、 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列表题:

人物

生活时代

主要贡献

祖冲之

贾思勰

郦道元

篇10: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第24 课 教案之二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第21课、22课均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属姐妹篇。其中本课重点介绍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展现了本时期我国在数学、农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突出成就。

“祖冲之和圆周率”是本课的重点。祖冲之是十分博学和深邃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方面均有过重要贡献。其中推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是他最主要的贡献。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应使学生认识祖冲之利用并发展了刘徽的“割圆术”,经过高位数字的极艰苦、繁琐的推算,终于取得光耀世界的先进成果。要充分利用发挥活动与探究1及“神奇的小棍”的作用。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生动介绍引言中关于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和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均以祖冲之命名的令中国人深感骄傲的事实,启发学生对祖冲之这位世界文化名人及以他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优秀科技成果的重视。

2.教师应认真解释本课标题。说明标题中的“承上启下” 的内涵是指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上承两汉、下启隋唐,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3.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大发展的总趋势,思考这一历史趋势与本阶段重要科技成就的取得有何内在联系。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做必要的阐释或补充,并投影结构图示。4.教师可安排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自己概括归纳祖冲之的主要成就及著作,并找出他在数学方面的最主要成就。

5.教师应重点讲解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特别是在推算圆周率方面的突出成就。首先要向学生说明圆周率是圆周与直径的比例,对测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有重要意义。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孜孜探求其接近数值。中国古代的《周髀算经》说“周三径一”;西汉刘歆求得3.1547;东汉张衡求出3.16;曹魏刘徽求得3.14等。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刘徽创造的“割圆术”,把四周率推算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超越了前人的成就,做出了不起的贡献。祖冲之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日本学者曾建议把圆周率命名为祖率,以纪念这位杰出的中国学者。教师应以祖冲之的卓越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教材,让学生思考讨论祖冲之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6.“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一目,可先让学生回忆两件中国古代在农业、畜牧业方面为世界作出贡献的史实,说明中国自古有发达的农业。然后教师先简介贾思勰的生平事迹,再让学生阅读课文,概括《齐民要术》的内容及评价。教师可做些必要的补充说明。

7.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说《齐民要术》是一部承上启下的农学著作?”要求学生结合教材正文与小字进行回答。教师可适当补充些史实,如《齐民要术》引用过一百五六十种书,有些书现已失传,幸亏《齐民要术》保留了这些书的部分内容以及《齐民要术》对后世影响等。

8.学生阅读“郦道元和《水经注》”一目课文,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水经注》的性质、内容及文字特色?”为帮助学生理解本目课文,教师在讲述时应具体说明:大约在汉魏的时候,我国出现一部以全国水道为纲的地理著作《水经》。郦道元认为许多古代地理书籍的记载过于简单,不能全面详尽地把祖国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的情况描述下来。于是,他选择《水经》作底本,采用作注的形式,撰写一部综合性的地理专著。这部巨著对后世有广泛的影响。它不仅受到后世地理学家的重视,也为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农田水利学家、文学家所重视。

9.如时间允许,教师可指导学生设计并填写魏晋南北朝重大科技成果简表。也可让学生在课下完成。

三、学法指导

1.教师指导学生回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大发展。引导学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思考这一阶段的时代特征与本课内容“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内在因果联系,使历史知识建立在科学系统之上。这一系统认识可概括为下述认识图式:

2.本课课文中介绍的古代科学家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治学和做人的品质,教师应指导学生从中吸取宝贵精神财富,提高自身的素质。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你认为他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他有许多值得后人学习的优秀品质。其中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他的刻苦钻研和创新的精神。

活动与探究

1.动动手:用小刀把方木头或铅笔削成圆柱体。想一想,怎样削最圆?然后判断下列示意图,哪一个圆形的周长最接近圆的周长?祖冲之计算圆周率,与这里的做法有何类似之处?

在木头或铅笔剖面先画个内切正多边形,然后用小刀削去边外木头。边数愈多,就愈接近圆形。这就是古人所用的割圆术。

正一百九十二边形的周长最接近圆的周长。

祖冲之就是运用这种割圆术来计算圆周率的。

2.制表:你能否围绕魏晋南北朝的科学成就,制作一个简明扼要的表格?

人物

朝代

称谓

主要著作

主要科技成就

祖冲之

南朝

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

《缀术》

在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方面均有很大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是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之后七位数字,较国外早近千年

贾思勰

北朝(北魏和东魏)

著名农学家

《齐民要术》

总结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提倡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编成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郦道元

北魏

杰出的地理学家

《水经注》

写出综合性地理学专著。以水道系统为纲,详细介绍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

参考资料

刘徽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刘徽,魏晋时期著名数学家。曹魏末年,他撰成《九章算术注》9卷,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割圆术。《九章算术》说“周三径一”,即圆周率的近似值为3。刘徽认为这太不精确,指出“周三径一”不是圆周率,而是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刘徽发现圆内接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多边形周长就无限逼近圆的周长,从而创立割圆术,他说:“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刘徽从圆内接正六边形算起,相继算出正十二边形、正二十四边形,直至正九十六边形的边长,求出正一百九十二边形的面积,得出圆周率为3.14的结论。后来,他又计算出圆内接正三千零七十二边形的面积,得到了更精确的圆周率,即圆周率为3.1416。刘徽运用了初步的极限概念,并提出了割圆术,这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

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字文远。河北涿鹿(今河北涞水县北)人。西晋末年,祖家从北方南迁。他曾任刘宋南徐州(今江苏镇江)刺史从事,娄县(今江苏昆山)县令;萧齐长水校尉,掌管禁卫军守卫京城。曾写过《安边论》,建议齐明帝“开屯田,广农殖”。但他的主要成就是在自然科学方面,尤其是对圆周率数值的精确计算。祖冲之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科学家。他的彩色大理石雕像镶嵌在苏联莫斯科大学“世界大科学家陈列”的走廊上。

祖冲之最突出的贡献

祖冲之是大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都有巨大贡献。他33岁时提出的“大明历”,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纠正了当时通行的“元嘉历” 的误差。他重造了指南车,发明了千里船和水碓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据《隋书·律历志》记载:“古之九数,圆周率三,圆径率一,其术疏舛。自刘歆、张衡、刘徽、王蕃、皮延宗之徒,各设新率,未臻折衷。宋末,南徐州从事史祖冲之,更开密法,以圆径一亿为一丈, 圆周盈数(过剩近似值)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数(朒,nu。朒数,不足近似值)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数在盈、朒二限之间。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周三百五十五。约率,圆径七,周二十二。又设开差幂,开差立,兼以正圆参之。指要精密,算氏之最者也。所著之书,名为《缀术》,学官莫能究其深奥,是故废而不理。”

圆周率

圆周率,是圆的周长同直径的比率,通常用希腊字母“π”来表示。圆周率应用广泛,在天文、历法、机械等各学术领域,只要涉及到圆的问题,都要运用到圆周率。圆周率是永远除不尽的无穷小数。求圆周率精确的程度,标志着古代数学水平和科学水平所能达到的程度。

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精确数值比外国要早一千年左右

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三国时期的数学家刘徽等,计算圆周率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祖冲之继承前人的成果,把圆周率推算到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准确推算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的杰出数学家。直到15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超过他的成果。但是,阿尔·卡西比祖冲之晚了近一千年。欧洲直到16世纪才由德国人奥托和荷兰人安托尼兹重新算出这一数值,他们比祖冲之晚了一千一百多年。

祖冲之收集和阅读了古代大量的天文、数学文献

在祖冲之以前,我国古代天文和数学方面的文献主要有:战国时期楚人甘德著《天文星占》八卷,魏人石申著《天文》八卷,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为一部,叫《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夏小正》是战国时编成的一部历法书,基本上保存了夏历,即以冬至后二月为正月,比较符合一年四季的变化,是当时世界上最进步的历法。《周髀算经》编写于公元前1世纪前,《九章算术》西汉成书。《史记》中的天官书,记载了许多天文学现象。此外,秦朝有《颛顼历》,汉武帝时有《太初历》《三统历》,刘洪撰《乾象历》,张衡著《灵宪》。这些天文历法数学方面的文献,对祖冲之很有帮助。

圆周率数值的推算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圆周与直径的比例,大体为三比一。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圆周率数值的推算也日益准确。从西汉刘歆到齐梁祖冲之,不少人为推算圆周率数值做出过贡献。刘歆(?—23),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任中垒校尉,整理文艺群书,对经籍目录学做出了贡献。王莽建新政权,歆任国师,后因参与谋杀王莽事件,事败自杀。通晓天文律历,著有三统历谱。刘徽,魏晋时数学家。魏景元四年前后,注九章算术十卷,撰九章重差图一卷,创造测望推算的方法。他的主要发明是用割圆木求圆周率,计算圆内接正3072边形的面积,求得圆周率为3.1416。何承天(370—447),南朝宋天文学家,东海郯人。元嘉时为著作佐郎,撰修宋书,未成而死。他博通经史,精天文律历,曾上表指出沿用的景初乾象历法疏漏不当,奏请改历,称元嘉历,对后世历法影响很大。

贾思勰

贾思勰,我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山东益都人。在北魏末年当过高阳(今山东淄博市西北)太守。他研究前人有关农业的著作,搜集民谣农谚,访问有经验的老农,在实际生产斗争中作了细心的观察和比较,写出了《齐民要术》一书。该书是当时中国农业科学的总结,据此书我们得以知道当时农业科学的发达。该书所载,有现在还有用的,有可作为借鉴的。所以,这部书是我国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一部农书。全书92篇,分为10卷,约11万字,包括农艺、园艺(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林木、畜牧(家禽、家畜的饲养)、养鱼和农产品制造(如酿造、食品加工)及其他农业、手工业等;其中,农艺和园艺占了重要篇幅。从西周以来,我国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术,在该书中都做了总结性的叙述。在农作物的栽培和种植方面,《齐民要术》强调“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书中记载了主要农作物粟、黍、稷的播种日期,介绍了怎样选种、浸种和给水稻催芽技术,以及轮作和套种的经验。该书在强调因地、因时制宜的同时,对土壤的改良和耕作技术(耕、锄等)也十分重视,提出要经常保持土壤中所含有的适量水分,增强土壤肥力,要利用农作物吸收养料的不同,进行作物的轮作、间作、混作和套作。应当指出,该书中提出了绿肥轮作的方法。当时欧洲还广泛实行轮换休耕的耕作方法,直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洲人在农业上才实行绿肥轮作制。在蔬菜栽培方面,认为应高度利用土地,生产上要粪大水勤。在果树种植方面,详细介绍了嫁接法。在家畜饲养方面,注意喂料和喂水。该书中还详细介绍了二十多种造酒的方法。该书引用有关著作156种,在我国农学史和世界农学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

郦道元

郦道元(?—527),北魏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为御史中尉,后任关右大使。雍州刺史萧宝寅反,被执遇害。性好学,注意地理学。搜集大量地理、历史材料,引用地方流传的神话和传说,写成了《水经注》一书。

《水经》

《水经》,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汉朝桑钦著。书中记述我国137条河流水道,系统地以水道为纲,记述其源流和流经地方,确立了因水证地的方法。

《水经注》

《水经注》,我国古代地理学名著,40卷。郦道元为《水经》作注而成。该书中水道增加到1250条,注文20倍于原书,引用书目多达四百多种,大大丰富了《水经》的内容。《水经注》系统描述了黄河、长江、淮河等主要水系的源流脉络、古今变迁及水利开发。并以水道为纲,记载沿河所经地区山陵、原隰、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现象,以及城邑、关津的建置沿革、兴衰过程,还有有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神话传说等等,几乎包括所有历史地理的内容。在辗转抄录流传中,《水经注》的经文与注文出现许多混淆与舛误。清朝乾嘉学者对《水经注》进行了大量的校勘工作,如全祖望著《全校水经注》,赵一清著《水经注释》,戴震校《水经注》。近代杨守敬、熊会贞又著《水经注疏》,注明郦注征引故实,详述郦注所叙水道的迁流,订正全、赵、戴诸家校释,是一部有关《水经注》的很好的参考书。

《水经注》对三峡两岸猿声的描写

译成白话为: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声音,那样哀婉,久久不绝。打鱼的人唱歌道:巴东三峡巫峡最长,猿叫三声就使人泪沾衣裳。

图画说明

古代骨算筹

这是1971年陕西千阳县出土的西汉骨质算筹,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算筹。算筹是我国最早的计算工具,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当时除了骨质算筹外,还有木质、铁质、铜质等各种材料。人们计算时用算筹摆成横式、纵式两种。横式表示十位、千位、十万位……纵式表示个位、百位、万位……依次类推,纵横相间,便能表示各种数字。如果遇到“零”则不摆算筹,让这位数字空着,图中右侧的算筹表示的数字是1976。算筹在我国古代使用了近二千年,逐渐被珠算所代替。

篇11: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第24 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教案之二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第21课、22课均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属姐妹篇。其中本课重点介绍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展现了本时期我国在数学、农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突出成就。

“祖冲之和圆周率”是本课的重点。祖冲之是十分博学和深邃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方面均有过重要贡献。其中推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是他最主要的贡献。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应使学生认识祖冲之利用并发展了刘徽的“割圆术”,经过高位数字的极艰苦、繁琐的推算,终于取得光耀世界的先进成果。要充分利用发挥活动与探究1及“神奇的小棍”的作用。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生动介绍引言中关于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和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均以祖冲之命名的令中国人深感骄傲的事实,启发学生对祖冲之这位世界文化名人及以他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优秀科技成果的重视。

2.教师应认真解释本课标题。说明标题中的“承上启下” 的内涵是指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上承两汉、下启隋唐,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3.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大发展的总趋势,思考这一历史趋势与本阶段重要科技成就的取得有何内在联系。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做必要的阐释或补充,并投影结构图示。4.教师可安排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自己概括归纳祖冲之的主要成就及著作,并找出他在数学方面的最主要成就。

5.教师应重点讲解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特别是在推算圆周率方面的突出成就。首先要向学生说明圆周率是圆周与直径的比例,对测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有重要意义。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孜孜探求其接近数值。中国古代的《周髀算经》说“周三径一”;西汉刘歆求得3.1547;东汉张衡求出3.16;曹魏刘徽求得3.14等。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刘徽创造的“割圆术”,把四周率推算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超越了前人的成就,做出了不起的贡献。祖冲之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日本学者曾建议把圆周率命名为祖率,以纪念这位杰出的中国学者。教师应以祖冲之的卓越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教材,让学生思考讨论祖冲之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6.“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一目,可先让学生回忆两件中国古代在农业、畜牧业方面为世界作出贡献的史实,说明中国自古有发达的农业。然后教师先简介贾思勰的生平事迹,再让学生阅读课文,概括《齐民要术》的`内容及评价。教师可做些必要的补充说明。

7.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说《齐民要术》是一部承上启下的农学著作?”要求学生结合教材正文与小字进行回答。教师可适当补充些史实,如《齐民要术》引用过一百五六十种书,有些书现已失传,幸亏《齐民要术》保留了这些书的部分内容以及《齐民要术》对后世影响等。

8.学生阅读“郦道元和《水经注》”一目课文,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水经注》的性质、内容及文字特色?”为帮助学生理解本目课文,教师在讲述时应具体说明:大约在汉魏的时候,我国出现一部以全国水道为纲的地理著作《水经》。郦道元认为许多古代地理书籍的记载过于简单,不能全面详尽地把祖国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的情况描述下来。于是,他选择《水经》作底本,采用作注的形式,撰写一部综合性的地理专著。这部巨著对后世有广泛的影响。它不仅受到后世地理学家的重视,也为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农田水利学家、文学家所重视。

9.如时间允许,教师可指导学生设计并填写魏晋南北朝重大科技成果简表。也可让学生在课下完成。

三、学法指导

1.教师指导学生回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大发展。引导学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思考这一阶段的时代特征与本课内容“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内在因果联系,使历史知识建立在科学系统之上。这一系统认识可概括为下述认识图式:

2.本课课文中介绍的古代科学家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治学和做人的品质,教师应指导学生从中吸取宝贵精神财富,提高自身的素质。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你认为他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他有许多值得后人学习的优秀品质。其中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他的刻苦钻研和创新的精神。

活动与探究

1.动动手:用小刀把方木头或铅笔削成圆柱体。想一想,怎样削最圆?然后判断下列示意图,哪一个圆形的周长最接近圆的周长?祖冲之计算圆周率,与这里的做法有何类似之处?

在木头或铅笔剖面先画个内切正多边形,然后用小刀削去边外木头。边数愈多,就愈接近圆形。这就是古人所用的割圆术。

正一百九十二边形的周长最接近圆的周长。

祖冲之就是运用这种割圆术来计算圆周率的。

2.制表:你能否围绕魏晋南北朝的科学成就,制作一个简明扼要的表格?

人物

朝代

称谓

主要著作

主要科技成就

祖冲之

南朝

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

《缀术》

在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方面均有很大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是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之后七位数字,较国外早近千年

贾思勰

北朝(北魏和东魏)

著名农学家

《齐民要术》

总结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提倡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编成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郦道元

北魏

杰出的地理学家

《水经注》

写出综合性地理学专著。以水道系统为纲,详细介绍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

参考资料

刘徽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刘徽,魏晋时期著名数学家。曹魏末年,他撰成《九章算术注》9卷,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割圆术。《九章算术》说“周三径一”,即圆周率的近似值为3。刘徽认为这太不精确,指出“周三径一”不是圆周率,而是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刘徽发现圆内接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多边形周长就无限逼近圆的周长,从而创立割圆术,他说:“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刘徽从圆内接正六边形算起,相继算出正十二边形、正二十四边形,直至正九十六边形的边长,求出正一百九十二边形的面积,得出圆周率为3.14的结论。后来,他又计算出圆内接正三千零七十二边形的面积,得到了更精确的圆周率,即圆周率为3.1416。刘徽运用了初步的极限概念,并提出了割圆术,这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

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字文远。河北涿鹿(今河北涞水县北)人。西晋末年,祖家从北方南迁。他曾任刘宋南徐州(今江苏镇江)刺史从事,娄县(今江苏昆山)县令;萧齐长水校尉,掌管禁卫军守卫京城。曾写过《安边论》,建议齐明帝“开屯田,广农殖”。但他的主要成就是在自然科学方面,尤其是对圆周率数值的精确计算。祖冲之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科学家。他的彩色大理石雕像镶嵌在苏联莫斯科大学“世界大科学家陈列”的走廊上。

祖冲之最突出的贡献

祖冲之是大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都有巨大贡献。他33岁时提出的“大明历”,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纠正了当时通行的“元嘉历” 的误差。他重造了指南车,发明了千里船和水碓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据《隋书・律历志》记载:“古之九数,圆周率三,圆径率一,其术疏舛。自刘歆、张衡、刘徽、王蕃、皮延宗之徒,各设新率,未臻折衷。宋末,南徐州从事史祖冲之,更开密法,以圆径一亿为一丈, 圆周盈数(过剩近似值)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H数(H,nu。H数,不足近似值)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数在盈、H二限之间。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周三百五十五。约率,圆径七,周二十二。又设开差幂,开差立,兼以正圆参之。指要精密,算氏之最者也。所著之书,名为《缀术》,学官莫能究其深奥,是故废而不理。”

圆周率

圆周率,是圆的周长同直径的比率,通常用希腊字母“π”来表示。圆周率应用广泛,在天文、历法、机械等各学术领域,只要涉及到圆的问题,都要运用到圆周率。圆周率是永远除不尽的无穷小数。求圆周率精确的程度,标志着古代数学水平和科学水平所能达到的程度。

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精确数值比外国要早一千年左右

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三国时期的数学家刘徽等,计算圆周率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祖冲之继承前人的成果,把圆周率推算到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准确推算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的杰出数学家。直到15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超过他的成果。但是,阿尔・卡西比祖冲之晚了近一千年。欧洲直到16世纪才由德国人奥托和荷兰人安托尼兹重新算出这一数值,他们比祖冲之晚了一千一百多年。

祖冲之收集和阅读了古代大量的天文、数学文献

在祖冲之以前,我国古代天文和数学方面的文献主要有:战国时期楚人甘德著《天文星占》八卷,魏人石申著《天文》八卷,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为一部,叫《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夏小正》是战国时编成的一部历法书,基本上保存了夏历,即以冬至后二月为正月,比较符合一年四季的变化,是当时世界上最进步的历法。《周髀算经》编写于公元前1世纪前,《九章算术》西汉成书。《史记》中的天官书,记载了许多天文学现象。此外,秦朝有《颛顼历》,汉武帝时有《太初历》《三统历》,刘洪撰《乾象历》,张衡著《灵宪》。这些天文历法数学方面的文献,对祖冲之很有帮助。

圆周率数值的推算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圆周与直径的比例,大体为三比一。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圆周率数值的推算也日益准确。从西汉刘歆到齐梁祖冲之,不少人为推算圆周率数值做出过贡献。刘歆(?―23),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任中垒校尉,整理文艺群书,对经籍目录学做出了贡献。王莽建新政权,歆任国师,后因参与谋杀王莽事件,事败自杀。通晓天文律历,著有三统历谱。刘徽,魏晋时数学家。魏景元四年前后,注九章算术十卷,撰九章重差图一卷,创造测望推算的方法。他的主要发明是用割圆木求圆周率,计算圆内接正3072边形的面积,求得圆周率为3.1416。何承天(370―447),南朝宋天文学家,东海郯人。元嘉时为著作佐郎,撰修宋书,未成而死。他博通经史,精天文律历,曾上表指出沿用的景初乾象历法疏漏不当,奏请改历,称元嘉历,对后世历法影响很大。

贾思勰

贾思勰,我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山东益都人。在北魏末年当过高阳(今山东淄博市西北)太守。他研究前人有关农业的著作,搜集民谣农谚,访问有经验的老农,在实际生产斗争中作了细心的观察和比较,写出了《齐民要术》一书。该书是当时中国农业科学的总结,据此书我们得以知道当时农业科学的发达。该书所载,有现在还有用的,有可作为借鉴的。所以,这部书是我国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一部农书。全书92篇,分为10卷,约11万字,包括农艺、园艺(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林木、畜牧(家禽、家畜的饲养)、养鱼和农产品制造(如酿造、食品加工)及其他农业、手工业等;其中,农艺和园艺占了重要篇幅。从西周以来,我国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术,在该书中都做了总结性的叙述。在农作物的栽培和种植方面,《齐民要术》强调“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书中记载了主要农作物粟、黍、稷的播种日期,介绍了怎样选种、浸种和给水稻催芽技术,以及轮作和套种的经验。该书在强调因地、因时制宜的同时,对土壤的改良和耕作技术(耕、锄等)也十分重视,提出要经常保持土壤中所含有的适量水分,增强土壤肥力,要利用农作物吸收养料的不同,进行作物的轮作、间作、混作和套作。应当指出,该书中提出了绿肥轮作的方法。当时欧洲还广泛实行轮换休耕的耕作方法,直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洲人在农业上才实行绿肥轮作制。在蔬菜栽培方面,认为应高度利用土地,生产上要粪大水勤。在果树种植方面,详细介绍了嫁接法。在家畜饲养方面,注意喂料和喂水。该书中还详细介绍了二十多种造酒的方法。该书引用有关著作156种,在我国农学史和世界农学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

郦道元

郦道元(?―527),北魏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为御史中尉,后任关右大使。雍州刺史萧宝寅反,被执遇害。性好学,注意地理学。搜集大量地理、历史材料,引用地方流传的神话和传说,写成了《水经注》一书。

《水经》

《水经》,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汉朝桑钦著。书中记述我国137条河流水道,系统地以水道为纲,记述其源流和流经地方,确立了因水证地的方法。

《水经注》

《水经注》,我国古代地理学名著,40卷。郦道元为《水经》作注而成。该书中水道增加到1250条,注文20倍于原书,引用书目多达四百多种,大大丰富了《水经》的内容。《水经注》系统描述了黄河、长江、淮河等主要水系的源流脉络、古今变迁及水利开发。并以水道为纲,记载沿河所经地区山陵、原隰、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现象,以及城邑、关津的建置沿革、兴衰过程,还有有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神话传说等等,几乎包括所有历史地理的内容。在辗转抄录流传中,《水经注》的经文与注文出现许多混淆与舛误。清朝乾嘉学者对《水经注》进行了大量的校勘工作,如全祖望著《全校水经注》,赵一清著《水经注释》,戴震校《水经注》。近代杨守敬、熊会贞又著《水经注疏》,注明郦注征引故实,详述郦注所叙水道的迁流,订正全、赵、戴诸家校释,是一部有关《水经注》的很好的参考书。

《水经注》对三峡两岸猿声的描写

译成白话为: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声音,那样哀婉,久久不绝。打鱼的人唱歌道:巴东三峡巫峡最长,猿叫三声就使人泪沾衣裳。

图画说明

古代骨算筹

这是1971年陕西千阳县出土的西汉骨质算筹,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算筹。算筹是我国最早的计算工具,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当时除了骨质算筹外,还有木质、铁质、铜质等各种材料。人们计算时用算筹摆成横式、纵式两种。横式表示十位、千位、十万位……纵式表示个位、百位、万位……依次类推,纵横相间,便能表示各种数字。如果遇到“零”则不摆算筹,让这位数字空着,图中右侧的算筹表示的数字是1976。算筹在我国古代使用了近二千年,逐渐被珠算所代替。

篇12: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习题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习题

第24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的作者是( )

A 郦道元 B 贾思勰 C 王叔和 D 葛洪

2、《神灭论》和《论衡》观点一致的`是( )。

A 天的变化是一种自然现象

B 人死了骨肉化为灰土,精神随着消亡

C 人死了灵魂可以永存

D 精神和肉体是互相结合的,没有肉体也就没有精神

3、我国古代杰出大数学家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这比欧洲要早:( )

A 500多年 B 800多年 C 1000多年 D 1100多年

4、下列著作中,属于郦道元的著作是是:( )

A 《论衡》 B 《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脉经》

二、填表题:

类 别

人物

时代

成就

三国时期

祖冲之

著《水经注》我国古代地理学的不可多得的世界名著。

农 学

答案:

一、1 B 2 D 3 C 4 B

二、

类 别

人物

时代

成就

刘 徽

最早提出圆周率的计算方法。

南朝(宋齐)

1、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比外国早了近一千年。

2、论文集《缀术》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

地理学

郦道元

北朝(北魏)

贾思勰

北魏(北魏东魏)

著《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巨著之一。

篇13:第24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教案之一

科技与思想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和阅读使学生掌握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柱经》;范缜和《神灭论》

教师指导学生制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简表》通过学生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几位科学家,他们各有哪些重要的成就”这一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归纳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范缜和《神灭论》以及佛教与反佛教的斗争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现象、本质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模拟范缜与有神论者的辩论,使学生了解一些辩论的基本方法并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研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圆周率、《齐民要术》和《水柱经》内容和世界领先地位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科技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如数学、农学、地理学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并在不少领域居世界先进地位。使学生认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方面的光辉成就,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和智慧,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

祖冲之和圆周率是本课的重点。在当时这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重要科学成就,也是我们祖先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重点讲述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范缜和《神灭论》是一个教学难点 。虽然范缜和《神灭论》一节是阅读内容,但是有神论和无神论的斗争,由来已久。这不仅是思想上的斗争,还是哲学观点斗争。对于初一的学生很难自己理解;此外本课内容有些专门的科学不易掌握和理解也是一个难点。

地位分析

本课的内容就其内容和地位来说不重要。只要使学生明白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对当时和后世以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而产生自豪感即可。

教法建议

关于“祖冲之和圆周率”、“郦道元和《水经注》”、“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三节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在填写表格的同时自己讲述祖冲之和圆周率、郦道元和《水经注》、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等内容。

类别

时代

人物

成就

关于“佛教的盛行和范缜的《神灭论》”虽然是阅读内容,但是有神论和无神论的斗争,由来已久。这不仅是思想上的斗争,还是哲学观点斗争。对于初一的学生很难理解。因此需要教师利用讲述法从背景、经过和结果等方面进行讲解。

教学设计示例

科技与思想

重点分析:祖冲之和圆周率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分析:范缜和《神灭论》。

学法设计: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教堂过程:

导入  新课: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的状况,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一时期的科学文化的发展状况。

一、大数学家刘徽和祖冲之

1、刘徽

三国时代的刘徽,最早提出了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并计算出圆周率为3.14,他的成果,为后人更精确地计算圆周率打下了基础。

2、祖冲之与圆周率

教师首先提问:祖冲之有什么成就?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率。祖冲之在刘徽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胆的设想,反复的实践。他认真钻研古代天文、数学文献,注意吸取前人的成果,终于用割圆术,计算圆内接正10000多边形面积的方法,求得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论文集《缀术》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

同时他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也都有巨大贡献。为了表彰他的贡献,前苏联莫斯科大学“世界大科学家陈列”的走廊上镶嵌着他的彩色大理石雕像;月球上的一座环行山也用他的名字命名。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为什么祖冲之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呢?(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小字,帮助学生总结出答案: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等)

二、郦道元和《水经注》

1、郦道元

教师首先指出:北朝的时候,还出了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这就是郦道元。哪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一下他的生平,估计学生如果进行了预习,会回答出。

2、《水经注》

教师首先指出:《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的重要著作。之后出示《水经》与《水经注》的区别图表。并提出问题:从原书和注解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著作

河流水道

字数

内容

《水 经》

137

不到1万

河流流向、水情

《水经注》

1,252

近20万 引书437种

河流的详情、沿岸的山川城镇、风土人情和历史典故

教师总结学生的答案: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经过长期观察考证,为《水经》一收作注。名为注释,实际上是颇具匠心的再创作。《水经注》以全国水道为纲,详细地记叙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物产、矿藏、风俗以及历史沿革等,他涉猎的书籍非常广泛,仅注中所引的就有437种。《水经注》至今仍是研究我国古代地理的重要著作,这对我们今天制定城建规划,兴建水利工程,考古、从事历史研究都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这部书不仅为地理学家所重视,也为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农田水利学家、城建科学家所重视。同时,为这部书的文字优美,具有文学价值,因此也受到文学家的重视。

三、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贾思勰

教师可让学生在阅读教材后介绍贾思勰。

2、《齐民要术》

教师在指出“齐民”和“要术”的含义后提问:这部书的内容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它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农作物的种植、家畜家禽的饲养、农产品加工等许多方面。这些经验在当时世界上是先进的,它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巨著之一。教师最后列出下面的图表,让学生依据本节课所学的有关内容,进行填充。

类别

时代

人物

成就

答案:

类别

人物

时代

成就

刘 徽

三国时期

最早提出圆周率的计算方法。

祖冲之

南朝(宋齐)

1、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比外国早了近一千年。

2、论文集《缀术》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

地理学

郦道元

北朝(北魏)

著《水经注》我国古代地理学的不可多得的世界名著。

农 学

贾思勰

北魏(北魏东魏)

著《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巨著之一。

四、佛教的盛行和范缜的《神灭论》(阅读)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盛行

教师首先提问:佛教是何时传入我国的,又是何时开始流传的?

朝 代

僧 尼

佛 寺

3.6万人

3.2万人

8.2万人

3.2万人

1,900多所

2,000多所

2,800多所

1,200多所

北魏中

北魏末

北 齐

北 周

7.7万人

200万人

200万人

近100万人

6,400多所

3万多所

3万多所

1万多所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图表:并继续提出问题:通过此表你可以看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教师在学生讨论的结果上总结魏晋佛教盛行的原因:魏晋南北朝时,因为战乱频繁,政局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以信佛来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加上统治者的大力推行,可以利用佛教麻醉人民,维护其统治。因此,佛教空前盛行。学生继续进行讨论:人民信教的结果是什么?(人民信教的结果是,不但没解救痛苦,反而加重了负担,因此不断有人反对佛教)

2、范缜和《神灭论》

教师让学生模拟范缜和有神论者的论战,在辩论中阐述范缜的主要论点。使学生明白《神灭论》的目的是:论证灵魂不灭的说教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同时指出论战所带来的影响:据历史记载,“此论出,朝野暄哗”,震动了整个社会。范缜的《神灭论》,从根本上否定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欺骗和愚弄,在政治上动摇了统治阶级的精神堡垒。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教案

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教学设计

宋明理学教案

历史西方文明之源优秀教案精选总汇

短暂的隋朝教案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第 22 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七年级历史工作计划

短歌行说课稿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教学案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共13篇)】相关文章:

初一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2023-09-09

初一历史课程教学计划2023-05-15

高一历史必修3 第3课 《宋明理学>>教案22022-08-01

第22课 1848年欧洲革命 教案之三2022-08-29

初一下学期语文教学的工作计划2022-10-28

七年级历史《科举制的创立》的教学反思2023-02-12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历史教案2023-09-17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2022-05-14

关于中国书法的演讲稿2023-02-25

历史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