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的险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共18篇)由网友“疯狂的完美”投稿提供,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过的华山的险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田忌赛马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自主识写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喜欢赛马。赛马前,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马奔跑的速度,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时,这三种马各赛一场,谁的马赢的次数多,谁就获胜。《田忌赛马》一课讲的就是田忌参加赛马的事。这场赛事的经过和结果如何呢?请同学们借助字典朗读课文,并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二、检查预习,扫除课文中的生字、生词障碍,读准“讽”字的读音。
三、学生初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内容
四、抓住重点段落精读课文
1. 学习第一部分(第一、二段)。
(1)找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把学生带入故事情节中。
(2)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质疑问难:
田忌为什么会失败?“垂头丧气”说明什么?
“各自”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在文中说明什么?
(“各自”是各人自己的意思。这个词说明比赛前参赛双方都给自己的马分等级,决定出场顺序。)
2. 学习第四部分(第十八段)。
齐读最后一句话,然后启发学生思考:马还是原来的马,第二次比赛田忌为什么能二比一取胜呢?
3. 学习第二部分(第三~十二段)。
请学生小声读第二部分,画出三个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体会每个人物的内心活动。
找同学说一说文中三个人的表现。
孙膑凭什么说“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请同学再读一读这一段,再看一看齐威王的表现。
(“齐威王正在洋洋得意地夸耀自己的马”,还讥讽田忌,从这里可以看出齐威王根本就没有把田忌放在眼里,表现得非常骄傲自满。)
还有一处是这样写的: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来吧!”从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出齐威王自信能再次取得胜利,没有失败的思想准备。
让同学们讨论分析以上内容,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孙膑正是抓住了齐威王骄傲自满的弱点,才决定安排田忌与齐威王再赛一次,使仍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齐威王毫无失败的思想准备。
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这一段,要读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二次战况如何呢?我们继续学习第三部分。
4. 学习第三部分(第十三~十七段)。
孙膑是用什么办法帮田忌取胜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前后桌讨论一下孙膑采取的战术。
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一画孙膑安排的马的出场顺序,或在投影机上用不同颜色的棋子代表双方的马,摆出孙膑安排的马的出场顺序,以加深学生对这一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多请几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演示。教师可选取与课文中讲的内容相同的方法进行板书。
五、总结,进一步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田忌和齐威王的赛马第一次失败是“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所以三场比赛田忌都失败了。孙膑经过观察和思考,认为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所以采取了新的方法,田忌转败为胜。前后两次比赛的区别就在于斗力和斗智。因此可以说,田忌和齐威王的赛马不是力量的比赛,而是智力的比赛,田忌的胜利是孙膑智慧的胜利。
(板书:斗力 0∶3 斗智 2∶1)
六、齐读全文,进一步理解两次比赛的不同结果
参考资料
☆ 孙膑,战国中期齐国人。早年孙膑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投奔魏国,任魏将军。庞涓自知能力不及孙膑,荐膑于魏,庞涓又恐孙膑位过于己,反而加害孙膑,断膑两足使其终生残疾不得为将。齐国使臣惜膑之才,把孙膑带回齐国,齐将田忌善待之,荐于齐威王,威王问兵法,拜膑为师。公元前353年,魏将庞涓率军攻打赵都邯郸,赵求救于齐,齐威王以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依照孙膑的谋划,没有直接去邯郸救赵,而是引兵直取魏都大梁,攻敌必救,迫使庞涓弃赵回救。孙膑在桂陵设伏,战胜庞涓。孙膑一举既解赵国之急,又败魏国之师。公元前341年,魏国以庞涓为将大举攻韩,韩告急于齐。齐宣王问救早与晚孰利。孙膑指出,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我代韩而受魏之兵。不如阴固韩之志,晚承魏之弊,“则可重利而得尊名也”。齐王善其策,在魏韩交兵五战五不胜之际起兵攻魏,庞涓以疲惫之师与孙膑战于马陵,兵败自刎。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孙膑兵法》,反映了孙膑的军事思想。《孙膑兵法》认为战争有一定的规律;在战略战术上贵“势”,即依据一定条件占据主动和优势;突破前人速战速决的理论,提出了持久作战的思想;适应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强调攻城;认为只有覆军杀将方为全胜,开创歼灭战的理论;对野战中车垒的运用、阵法的研究和将领的必备条件等均有阐述。
☆ 齐威王,战国时期齐国国君。妫姓,田氏,名因齐。战国初年,齐的大权在田氏手中,后田和得到周王承认而成为齐君。田和之孙威王针对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之弊,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经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马陵两役,大败魏军,开始称雄于诸侯。又礼贤重士,在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稷门外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议政讲学,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到齐威王末年,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盛的国家。
[田忌赛马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2:白鲸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能借助批读语,读懂课文内容,从中了解白鲸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鲸”字导入,激发兴趣
孩子们,看,认识这种动物吗?师板书“鲸”,并强调学生观察老师的板书。强调它是后鼻韵,纠正读音。
你了解“鲸”这种动物吗?给我们介绍介绍吧。
学生自由展示搜集的资料。
过渡:今天,我们一道走近“鲸”这个大家族中的“白鲸”,仔细地观察观察它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借助批注,自读课文。
2. 说说课文围绕“白鲸”介绍了哪些内容。
三、引导自读,合作探究
1. 学习第一段。
借助批注,朗读第一段,谈出自己感受。
2. 学习第二至四段。
(1)自读二至四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重点学习,借助旁批,自读自悟。
①第二段。
A. 读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知道的。
请学生朗读课文,谈自己的体会。引导体会省略号表示的意思。补充想象鲸还可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在读书中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能够聆听白鲸的歌喉,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B. 读课文,质疑。
一边读,一边想:你对白鲸的口技表演有什么想法?
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C. 朗读课文。
将自己的体会用朗读表现出来,一边读,一边想象白鲸展示口技的场面。
②第三段。
A. 自由读第三段,为白鲸的表演取个名字。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说说自己所取的名字的理由,帮助理解课文,指导读好课文。
(身材秀、杂技表演、玩具总动员……)
B. 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白鲸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或者白鲸有怎样的特点?
C. 自由读课文,读出自己的体会。
③第四段。
A. 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谈谈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B. 通过理解“焕然一新”,并结合学生搜集的资料体会白鲸爱干净的特点。
C. 指导朗读。
四、品读全文,体会本文运用拟人化手法介绍白鲸的好处
整体感知,品读全文。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体会: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动物,会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文中找出这样的例子。
参考资料
☆ 世界上绝大多数白鲸生活在欧洲、美国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以北的海域中,喜群居,全身呈粉白色,看上去洁白无瑕。但个体比较小,远没有弓头鲸那般庞大。1535年,当法国探险家雅克卡提尔发现圣劳伦斯河时,他的船队受到白鲸的迎候。这些白鲸在水中载歌载舞,歌声悠扬动听,响彻百里以外,其美妙悦耳的声音令船上队员们惊叹不已,他们便亲切地送给白鲸一个美丽的称呼“海洋中的金丝雀”。然而,不幸的是,自从17世纪以来,由于捕鲸的高额利润,捕鲸者对白鲸进行了疯狂的捕杀,致使白鲸数量锐减。更加可悲的是白鲸的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一批批白鲸相继死亡。
成年白鲸体长约3米到5米大小,体重约0.4吨到1.5吨。幼鲸体长约1.5米到1.6米,体重约80千克。白鲸的头部较小,额头向外隆起突出且圆滑,嘴喙很短,唇线却很宽阔。身体颜色非常淡,为独特的白色。游动时通常比较缓慢。 白鲸体色是独特的白色,在海浪和浮冰中很难认出它们。白鲸喜欢生活在海面或贴近海面的地方。
[白鲸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3:信箱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 感受娃丽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
一、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信箱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学生自由说)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第25课(学生齐读课题)--《信箱》,看看这个信箱又给我们引出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自读全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都读懂了些什么。
2. 集体交流阅读情况。
3. 默读课文,概括出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
1. 学生再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 教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归纳梳理,大概有以下两个问题:
(1)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信的?
(2) 娃丽为什么能管信箱了?
3. 学生默读课文,解答问题。
学生找出相关段落,分角色朗读(师指导朗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分析并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思想品格。
四、总结全文,谈感受
1.给每个部分概括一个小标题。
2.根据小标题复述课文。
3.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感受?用自己的话赞美娃丽。
4.结合实际:假如是你遇到了类似的事,你会怎么做?
五、课后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寄信基本常识
1. 挂号信比平信慢。挂号信要确保每一站“签到”,所以会比平信还慢个2~3天;
2. 邮编的含义:
我们常常说邮编是对一个地区的编码,就算写错了也无大碍。这种认识是很不确切的。其实一个邮编对应于一个邮局,也就是说,可能你楼下的邮局的邮编是xxxxx1,远处的是xxxxx2,你把邮编写成xxxxx2,信件有可能就寄到远处的邮局了。(当然邮局也会自己去检查地址和邮编是不是匹配,作出相应的处理,但是我们自己最好写清楚。)
3. 电话查询。
如果邮编和地址写对了,那么你就可以通过电话向某一具体邮局咨询。当然规定是挂号信允许寄件人查询,但是不允许收件人查询,但是咨询一下、协商一下是可以的;EMS可以在网上或者打电话查询。
4. 办理注意事项。
(1)邮件于每日下午4时前截止收件(逾期则隔日处理),于每日下午4时30分至邮局寄发。
(2)单位公务用信件,以20封或总金额300元为限,超过者需请各单位自行处理。
(3)单位若有大批信件需邮寄时,请以大宗邮件方式处理,信件以50或100件为单位,捆装整齐。
[信箱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4:高山流水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课题入手,质疑问难
1. 解题:“高山流水”指代什么?“知音”又指什么?结合课文最后一段思考。
2. 结合课题和最末一段,提出疑问。
二、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 通读课文,勾出生字新词,遇到难读的字音多读几遍,特别是“捺”字的读音。
2.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1. 结合课后2题,学习巧遇知音部分。
(1)提出疑问:伯牙为什么认为子期是自己的知音?伯牙得子期赏识后,为什么激动不已?
(2)请学生重点理解课文5~7段,勾画描写子期和伯牙的神态、语言的语句,边读边体会。
(3)交流。
(4)感情朗读这一部分。
2. 学习凭吊知音部分。
(1)提出疑问:为什么钟子期要留下遗言,把坟墓修在江边,听伯牙的琴声?伯牙为什么会失声痛哭,进而把琴摔得粉碎?
(2)请学生重点理解课文8~12段,勾画感受最深的语句,边读边体会。
(3)交流。
(4)感情朗读这一部分。
四、创设情景,强化感悟
1. 自读课文13~14段,想一想:如果来到碎琴山,登上古琴台,你会说些什么?
2. 交流。
3. 积累本课词语,完成课后第3题。
参考资料
☆俞伯牙诗两首
其一
忆昔去年秋,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 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
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
三尺瑶琴为君死!
其二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高山流水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5: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第5~6页例4、例5及课堂活动,练习一第11题。
【教学目的】
1.经历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实际体验。
2.会解决涉及倍数关系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目标】
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的优势,使本来抽象、复杂、静止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及推理过程“动”起来。计算机能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使学生自主领悟知识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随着画面去观察、体验、发现,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运算顺序。(课件出示)
125×4+54 340×2-120 (90-25)×32.
2.情境引入
教师:你知道哪些动物可以称得上是森林医生吗?
学生:啄木鸟、山雀。
(课件出示)例4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观察后提出问题学生:啄木鸟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教师: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就来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索
1.教学例4。
教师:从这个情境中你知道哪些数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你能用图(最好是线段图)表示出他们每天吃害虫的关系吗?学生自主用图画表示山雀与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关系,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出示线段图的画法)
先用165×3得到山雀吃害虫只数的3倍是多少,但是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没有山雀的3倍那样多,而是比3倍少45只,所以,还要在此基础上减去45只才得到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指导学生写出答语。
(课件出示)将例4中的少45只改成多45只,
学生画线段图并独立解决,然后交流。
学生1:我的线段图这样画:
学生2:我是这样列式的:165×3+45。
教师:你发现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学生:相同点是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与山雀吃害虫的只数都有倍数关系。但一个是比山雀的3倍少45只,所以计算出3倍后要减去45只;一个比3倍多45只,所以要计算出3倍后要加上45只。
2.教学例5。
教师:刚才我们解决了森林医生吃害虫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解决小朋友在集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课件出示例5,并提出数学问题。)学生独立解决,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解决方法。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1:我这样思考:要求小青有多少张邮票,必须先知道小明有多少张邮票,因为题中告诉了小青的邮票张数是小明的3倍。而要求小明有多少张邮票,可以直接用80减去15,因为题中告诉了小明比小华少15张。由此可以这样列式:
课件出示算式(80-15) ×3。
学生2:我这样思考,根据小明比小华少15张邮票,可以求出小明的邮票张数为:80-15=65张。根据小青的邮票是小明的3倍可以求出小青的邮票张数,即:65×3=195张。列成综合算式是:(80-15)×3。指导学生写答语。
三、活动思考(课件出示内容)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先在组内交流思考方法,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全班交流。
四、独立练习学生完成练习一第10题,做后交流。
五、小结教师:通过今天的问题解决,你有什么收获?
《解决问题》课后问卷
解决问题:
1、一辆汽车从新华村开往县城,每小时行42km,开出2小时后离县城还有6km。新华村到县城的公路长多少千米?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各个数据吗?
2、草场上有山羊75只,绵羊比山羊的4倍多20只,草场上有绵羊多少只?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它们的只数吗?
统计数据分析
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统计
图表一
能准确列出算式并计算的人数 正确率% 能正确画出线段图的人数 正确率%
实验班(40人) 38 95% 37 92.5%
对照班(40人) 35 87.5% 30 75%
效果分析: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有了多媒体课件展示线段图的画法,就大大提高了画线段图的正确率,全班40人中,有37人都能正确画出线段图,正确率达到了92.5%,而对照班的正确率只有75%,可见,利用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对画线段图的展示和指导,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随着画面去观察、体验、发现,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学会了画线段图的方法。
学会了画线段图的方法,就可以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使本来抽象、复杂、静止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及推理过程“动”起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使学生自主领悟知识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根据问题,正确的列出算式并计算,使计算的正确率提高到了95%。
篇6:平行四边形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平行四边形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2、通过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
动中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让学生动手画、剪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引入及得出其意义。
师:我们在四年级上册的时候学习了平行线,你们还记得吗?(记得)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那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屏幕上有那几组是平行线?课件展示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展示2组平行线交叉形成平行四边形),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2组平行线组合成了一个图形,
师:什么图形?
生.平行四边形。
师.那我们可以得出两组平行线可以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板书)
那从它的名称你们能猜猜它有什么特点呢?
生:它有4条边
对边平行
师:那同学们说得对不对呢,那咱们来进一步研究,好不好。(课件 平行线平移 验证得出结论 平行四边形的意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板书
师:同学们,在刚刚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了解了它的意义。实际上,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见到平行四边形。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主题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你能在这些物体上找出平行四边形吗?(请同学到台上用鼠标边指边说,然后课件再呈现学生所指出的平行四边形。)
(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生举例,课件展示福禄镇派出所大门的图片,请生找找平行四边形。
二.魔术变变变。(推出不稳定性)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找到了这么多的平行四边形,孩子们太能干了,老师要奖励你们给你们变一个小魔术。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方框)这个图形大家认识吗?(它是长方形)
教师:对!这是一个长方形。老师握着这个长方形方框的两个对角,轻轻地拉一拉。变!变!变!这还是长方形吗?(平行四边形)对!这是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
(1) 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2) 变来变去还是平行四边形。
再来拉拉看,指令:变小,变大,变得最大。原来就是长方形。
看来随便玩一玩都能发现好多数学的问题。
这种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实际例子来吗?
生举例(如校园的大门,推拉门、放缩尺等.)
师课件视频播放福禄镇派出所的伸缩门
三.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2个)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借助你们桌上的直尺、三角板比一比、量一量,看看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征?(学生操作、验证、探索,老师巡视指导)
教师:谁来跟大家说说你们探索的结果?
学生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量对边长度)
学生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量角器,折)
你们真行,有了这么多探索出的结果,那我们能够来验证这些结果是否正确吗?(课件讲解:通过课件设计对边移动重合,撕角与对角重合来验证)
练习题
四.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
同学们真能干!这么快就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和特征,现在我们来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课件,叫同学们折一折)请同学们各选出一个老师发的平行四边形折高。小组讨论 派代表展示
师:打开平行四边形,观察折痕有什么特点(垂直于边)
师:想一想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折平行四边形的高,你有什么发现?
老师刚才发现,大家画的高位置都不一样,你们想想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线段到底有多少条呢?(一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有无数条。)
学生:我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
教师:对!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高和底想对应 (课件)
练习题
注意强调第4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从这题引伸出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得出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五.总结
两组对边 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对边相等 对角相等
它的高 :无数条
板书设计:【课前已做贴纸,上课时贴在黑板上】
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 分别平行 的 四边形 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篇7:小数加法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学科: 数学 版本: 西师版 年级: 四年级下册
学校: 东温泉镇中心学校小学部 教师: 张和友
课 题: 小数加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6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分析解决问题,从而体会小数加法的意义.
2.让学生经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理解掌握小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经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小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小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课件,课堂作业题纸,拓展练习题纸.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 明天又是周末了,小鼹鼠一家要来小白兔家做客。小白兔家的水果吃完了,兔妈妈让小白兔到水果店去卖水果。小白兔来到水果店买了2.8千克苹果,用了14.84元;又卖了2.6千克香蕉用了12.43元。小白兔提着买好的水果高高兴兴的回到了家里。兔妈妈看见小白兔提着水果回来了,想考考它,就问小白兔:你买的这些水果一共有多少千克?
师:这下可把小白兔难住了。同学们能帮小白兔算一算吗?(能)
师:下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用竖式帮小白兔算一算!看谁最先帮小白兔算出来。(老师巡视)
师:同学们做的真快!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板书)
(把学生的竖式计算展示出来)
师:这位同学做得真好!同学们都是这样计算的吗?(是)
师:那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怎样计算一位小数的小数加法?
(抽学生口答)(先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中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如果学生说出十分位对十份位,个位对个位,从低位加起也可以,,,
2.谈话引入,板书课题
看来同学们对一位小数的小数加法掌握得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加法(板书课题)
同学们,根据图中信息你能计算出买苹果和香蕉一共用了多少钱吗?怎么样列式呢?请同学们把算式列在练习本上。列好后请举手。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把学生列的算式写在一体机上)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它和第一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师:(语言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 独立试算两位小数加两位小数 明确算法
课件出示情境图
(1)看图获取信息,列出算式
师:同学们,根据图中的信息要计算小白兔买的苹果和香蕉一共用了多少钱该怎样列式呢?请同学们把算式列在练习本上。列好后请举手。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把学生列的算式写在一体机上)(这部分取消
(2)学生尝试计算
同学们你们能把这道题计算出来吗,试一试用竖式在练习本上做一做。做完的同学请举手。
(3)展示交流 明确算法
师:同学们算的真快。下面请同学们把你的算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长注意收集你们小组有几种算法。(老师巡视查看学生的竖式计算)
师:那位同学愿意把你的竖式计算展示给同学们看一看?学生说老师写(把学生的算法由老师在一体机上写出来)
师:下面谁来说说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小数加法的时候写竖式时怎样对位?把竖式写好后应该从什么位算起?得数中的小数点的位置怎样确定?(抽学生口答)
2教学估算 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的计算
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1)获取信息 列出算式
(学生口答后板书算式)
(2)估算 说方法
(3)独立计算 展示不同算法
(4)小组交流3和几相加?3为什么不能和6相加?
3独立计算 掌握得数末尾0的处理及整数和小数相加的竖式写法
课件出示:25.38+31.62 = 24 .645+ 2.38 = 18+16.74
(1)独立计算
(2)展示竖式计算 师生交流(得数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怎么处理;整数和小数相加怎样写竖式)
4小结算法(此环节放后)
师:同学们,现在谁能说说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抽学生口答后教师总结。(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三.分层练习 巩固深化
1.计算
9.3 24 13.8 5.26
+ 6.98 + 6.98 + 8.3 + 2.74(这个环节与前面相同了,且数字也比较小,我觉得可以不要,下面两个环节增加一点题)
2.先估算,再用竖式计算
13.46+12.34≈
13.46+12.34=
3.元旦节,刘奶奶到街上去买了一件衣服打折后的价钱是87.76元,还买了一条裤子打折后的价钱是54.48元,请你帮刘奶奶算算一共要花多少元钱?
解决问题还可以出示求比一个多几的题和比一个数少几的逆向题,以增加练习难度,这个环节摆在数学医院之后,数学医院之后,在学生充分掌握方法后总结算法,水到渠成,是学生自己探究得出,不是你老师灌给他的。
4.数学医院(我觉得这里数字还是要大一点,数字小的最好要进位,进位是重点
5 3.3 2.56 1.56 2 3
+2.4 7 + 4.2 6 0.24 + 1 5 . 7 4
7.8 0 6 8 2 1.80 1 5 . 9 7
四.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计算小数加法要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这种课常没有作业,作业就在前面的训练中完成了,且这儿安排这个环节,与第一个练习是同一层次的,练习尽量体现出由易到难,不重复)
3.63+1.52= 0.63+1.5 =
8+3.02= 6.36+1.44=
六.拓展练习
59元能买那些物品?(每种买法每种商品只能买一个)有几种买法?
书包 笔记本 故事书 文具盒
46.5元 5.5元 37.72元 10元
篇8:牧场之国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背诵喜欢的段落。
一、歌曲激趣,引入课文
1. 欣赏腾格尔的《天堂》,想象草原的美景。
2. 引出课题--牧场之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勾出文中生字,随文识字。
2. 抽学生每人读一段,学生相互评议,正音,注意“剽”的读音。
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 默读,思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2. 学习第2段。
(1)自读、思考:这段主要描写的是什么?
(2)你觉得写得最美的句子是哪些?从中体会到“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意思?
(3)交流,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 学习第3、4段。
(1)自读、思考:这段主要描写的是什么?
(2)引导学生体会“自由王国”的含义,从而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3)交流,重点指导朗读。
4. 学习第5、6段。
(1)自读、思考:这两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紧扣“悠然自得”,引导学生找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体会“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3)交流。
5. 学习第7段。
(1)齐读第7段。
(2)出示图片,回放1~6段中的生动画面,谈谈对“真正的荷兰”的理解。
(3)再读第7段。
6. 欣赏音乐,回味课文。
(1)播放腾格尔的《天堂》。
(2)配乐读课文。
(3)试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7. 完成作业
(1)书写生字,重点写好“憨”、“籁”、“漆”。
(2)完成课后第3题。
(祝升 董晓宇)
[牧场之国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9:校园交响乐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校园的美好,以及作者对校园的热爱、赞美。
2. 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其比喻句的新奇,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一、谈话引入,整体感知
1. 我们的校园是我们的乐园、家园、花园……在作者眼里,校园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2. 板书每部分诗的标题。
3. 请3个同学分别来读,适时点拨文中不容易读准的字音。
4. 全班齐读。注意读准字音。
二、细品课文,感受情感
1. 你最喜欢哪部分内容?仔细读读,并想想它好在哪里。
2. 学生交流,注意相机指导。
3. 第一部分:
出示蜂巢实物。想想作者为什么把校园比作蜂巢。讨论交流,感受比喻的恰当与巧妙。
这一部分的排比句很美妙,交流读这些句子的感受。
4. 第二部分:
这是个怎样的小岛?它的生机展现在哪里?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把自己感受到的快乐和活力展现出来。
5. 第三部分:
花瓣指的是什么?它代表着什么?
这校园里不仅有知识,它还有温情充盈着。有感情地读文。
三、畅谈感受,升华主题
1. 读完这组散文诗,你有什么感受?(可从内容,也可以从写法上谈感受)
2. 我们对校园也应该有自己的比喻吧!请仿照课文说一说我们眼里的校园。
[校园交响乐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10:纳米新星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了解纳米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 学会在课外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纳米吗?你们能猜想出纳米是什么吗?让我告诉你们一件有趣的事吧。北京大学纳米科技中心的刘老师曾经接到一个电话,问他纳米贵不贵,产量有多高。刘老师却告诉他说,纳米不是米,它是个不能吃的长度单位。听到这里,你一定想知道,纳米是什么呢?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纳米新星》。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顺
1. 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 同桌相互听读,纠正字音。
3. 抽学生分段接读课文,评议。
三、再读课文,初知大意
1. 结合课后第一题,学生再读课文。
2. 抽生简单说说对纳米的印象。
四、细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 联系课后第二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边勾画。
2. 提问: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纳米?(治理和改善环境,医疗制药)
3. 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问:在环保方面,课文列举了哪些例子?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进行点拨。
4. 让学生自读课文,列举出纳米技术在医疗方面发挥神奇作用的例子。
5. 再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6. 说说你还知道的纳米技术的其他作用。
五、作业
1. 读记课后第三题的词语。
2. 听写词语。
[纳米新星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11:古诗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 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把握诗意,感受语言的优美。
学习《题西林壁》
一、复习导入
1. 把你喜欢的诗背诵给大家听。
2.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二、自学古诗,明白大意
1. 自由诵读古诗,然后把你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以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小组交流。(可以利用字典、课后注释、课文插图来理解这首诗歌)
2. 请各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主要引导学生弄明白诗歌意思。
3. 作者在山中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教师可以用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白古诗的意义。
4. 出示庐山不同角度的画面,请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然后再解决疑问。(意图: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电教手段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很直观地弄明白。)
三、体会诗境,感悟道理
1. 刚才大家通过自学。明白了古诗的大概意思,下面大家一边听老师诵读这首诗,一边闭上眼睛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配乐诵读,学生想象。
2. 交流,估计学生可能想象到庐山雄伟的景象,比如连绵不断、高低起伏的山峰等,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有创意的想象。
3. 讨论,然后交流。
(1)大家想想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2)结合课后2题的图画,说说从《题西林壁》一诗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教师可以适时地给学生配乐朗读)
学习《四时田园杂兴》
一、迁移导入
我们学过哪些有关农村生活或儿童生活的古诗?请背诵几首。
提示课题:四时田园杂兴。注意“兴”是多音字,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二、学习《四时田园杂兴》
1. 检查自学情况。
2. 朗读质疑。
教师应对学生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可以集中释疑,也可以随机师生共同释疑。
3. 诵读感悟,理解古诗的意境。
(1)朗读古诗,仔细观赏课文中的图画,大致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小组讨论:这首诗分别出现了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
(2)想象诗中所描写的人与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内容。
(3)诵读指导。我们在朗读这首古诗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大人的辛劳和儿童的天真可爱,要在诵读中加以体现,还要读好停顿的韵脚。
(4)诵读课文,品味语言。
“昼出耘田夜绩麻”“也傍桑阴学种瓜”两行,具体地描写了大人们耕织的情况和孩子学着大人的样子也在桑树下学着种瓜的情景。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你读了之后能明白其中的“未解”和“傍”的意思吗?
(5)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小组里先说说,再全班交流。
三、练习背诵
四、配动作背诵
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自由组合配上动作背诵,表现这首诗描写的内容。
五、练习书写
1. 书写生字。
2. 练习默写古诗,同桌批改订正。
参考资料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被贬至岭南的惠州(今广东惠阳)和极远的儋州(今海南儋县)。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四大家”之一,诗词成就也很高。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最后一首,也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题目中的西林指西林寺,位于庐山东林寺西,创建于东晋年间,是庐山最古老的名刹之一。寺后有著名的唐建千佛塔。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词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古诗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12:古诗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题西林壁
教学目标
1毖Щ嵘字,能借助注释理解生词。
2苯柚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庇懈星榈乩识敛⒈乘小⒛写古诗。
4崩斫馐中所含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
难点: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获得启示。
教学准备
教师:1笨渭或教学挂图;2鼻Ρ省⒁槐水。
学生:搜集有关苏轼的资料和与《题西林壁》题材相类似的诗歌。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游戏,导入主题师:世间之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万物的奥秘,认识万物的联系。下边我们就来做个实验。
1惫鄄烨Ρ试谧匀蛔刺、水中的不同形态。
2背檠生说说观察到了些什么。
师:苏轼的《题西林壁》就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发现万物奥秘的一首好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初读感知
1毖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读通、读正确。
2比醚生课前查阅有关苏轼的资料,课上互相交流。
3苯岷献⑹屠斫馓饽康囊馑肌
三、合作学习,理解诗意
师:我们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1背鍪尽奥山风光片”,可让学生在看片时自由朗诵《题西林壁》。
2被画峰、岭,帮助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狈肿楹献餮习,在组内各自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4比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启发、小结等,并与朗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情感。
四、诵读古诗
1狈抖凉攀,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1)师配乐朗诵古诗,请学生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做上标记。
(2)生齐读古诗(配乐)。
2倍嗨卸粒悟诗情。
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音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1)自由合作读。
(2)四人小组表演读,并进行评比。
五、领悟哲理
师: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这首诗写了庐山的千姿百态,身处山中也难以看清它的真实面目,你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1)出示“庐山风光片”,让学生想象诗歌意境,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2)引申: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
六、背诵
1背鍪究渭。
2鄙背诵《题西林壁》。
3笔检查背诵情况。
七、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是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向大家推荐一个故事《盲人摸象》,看完故事后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哪里。
四时田园杂兴
教学目标
1毖Щ岜究紊字,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币导学生想象意境,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4备惺艹跸牡拿篮茫感受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体会富有情趣的村居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农村、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古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或教学挂图。
学生:搜集有关范成大的资料和与《四时田园杂兴》题材相类似的诗歌。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说话练习,导入诗文师:今天来说说童年是什么。对于童年,我们都倍感亲切。一定有许多话想说吧!
师:老师带你们在古诗文中去发现古代同龄人的生活,去聆听他们的欢笑,去体味他们童年的欢乐,看看古代乡下孩子们的童年是怎样多姿多彩。让我们一齐走进《四时田园杂兴》。
二、知诗人,解诗题
1弊远凉攀,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小组合作,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
2比醚生课前查阅有关范成大的资料,课上互相交流。
3苯岷献⑹屠斫馐歌题目的意思。
三、抓字眼,明诗意
1毖生在小组内再读古诗,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读,读准确、流利。
2毖生结合图画,说说诗中所描写的事情。
3苯涣魈致郏弄懂诗句。
(1)哪些诗句你读懂了?哪些诗句你还不懂?
(2)同学之间互相解答,说说每句话的大意。
4崩斫馐意后,让学生来读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评价。
四、想意境,悟诗情
1背鍪竟攀配图。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首田园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图上画了谁?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2敝鹁涮寤帷
(1)自己吟诵小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2)指名逐句读,思考每句话作者都着重讲了什么。
(3)分组议论:后两句描写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3狈派自由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五、创设情景,配乐朗诵、背诵
1背鍪究渭。
2敝该读,师相机范读。
3毖生对读、齐读。
4北乘校可采用个人背、同桌互背、分行背、分男女背等方法)。
六、总结
师:今天我们在《四时田园杂兴》这首古诗中,看到乡下孩子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其实,对于我们孩子来说,游戏就是一种劳动,游戏就是一种学习,游戏就是我们生活本身。喜欢这样的童年生活吗?喜欢这首诗吗?古诗中有许多这样描写儿童生活、捕捉童心童趣的诗词,送几首给你们吧!(出示《小儿垂钓》、《宿新市徐公店》、《所见》、《村居》)
[古诗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13:条形统计图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条形统计图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16~117页例1、例2,第118页课堂活动及练习二十五中相应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
2.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实验目标】
1、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运用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主动参与新知的探索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本班学生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中踢毽子比赛的一段录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绩统计表做例1。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统计。
二、合作学习,探案求知
1. 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1的统计表。
教师:从收集的统计表中,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可能回答:小红踢120个,小方踢100个,小红比小方多踢20个……
教师: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制成统计图吗?怎么制呢?学生可能回答:可用我们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画3根就可以表示3个同学。
教师:1格表示多少呢?(课件出示1格表示1个)如果1格表示1个,小红踢的毽子个数要画多少格?(课件动态展示画出120格)学生产生冲突:画120格好麻烦哟。教师质疑:那怎么办?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表示呢?学生可能会想到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
教师:小组合作学习,思考讨论。①用1格表示多少合适呢?说说想法。②小组内绘制出条形统计图。用投影仪展示小组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课件展示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时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教师:观察比较这些统计图,在这里用1格究竟代表多少合适呢?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他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答案。
学生1:用1格表示10个比较合适;120个就画12格;100个就画10格,90个就画9格。
学生2:用1格表示2个,5个也可以,只是画的格子要多些。……教师结合学生画的统计图的美观方面进行适当评价。
教师:现在用1格表示10个来完成书上116页的统计图。
2. 教学例2
课件出示例2的统计表。
教师:根据这个统计表你获得哪些数据信息?学生汇报所获得的信息。
教师:小明要帮爸爸制作条形统计图。思考或同桌交流。①横轴和纵轴各表示什么?②用1格表示多少千克合适呢?全班交流,汇报。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条形统计图。
课件展示条形统计图
教师:观察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小明家苹果产量逐年增加;的苹果产量是的2倍……
教师:根据你的发现,你对小明家承包苹果园有什么想说的?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3.小结今天学的条形统计图与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教师:以前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接触的数据都比较小,因此我们都用1格表示1个单位。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接触到更大的数据。
课件出示:为了方便,我们用1格可以表示多个单位,不仅可表示10个,也可以表示2个,5个,100个,1000个等,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
四、课堂总结
教师:这节课学了些什么?有什么收获或问题?
《条形统计图》课后问卷
1、老师用课件出示:本班学生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中踢毽子比赛的一段录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绩统计表做例1的授课形式,你喜欢吗?为什么?
2、老师用投影仪展示小组绘制的条形统计图,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有哪些帮助?
3、你喜欢老师使用多媒体课件讲授本节课吗?为什么?
统计数据分析
学生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化学习效果统计
图表二
认同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的人数 认同率%
实验班(40人) 39 97.5%
对照班(40人) 33 82.5%
效果分析: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对于多媒体进入数学课堂有较高的兴趣,喜欢多媒体教学的数学课,非常认同这种教学模式,认同率达到97.5%。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对照班学生也希望数学课中能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认同率也有82.5%,希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实验课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本班学生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中踢毽子比赛的一段录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把踢毽子的成绩统计表做例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课件展示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时绘制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看到了这是解决问题的需要,这较好的运用了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主动参与新知的探索与学习。通过课件,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篇14:我们爱祖国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能联系诗歌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诗节。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你知道什么是“祖国”吗?你爱自己的祖国吗?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诗歌,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 这首诗是围绕哪两句诗在写?(什么是祖国?什么是对祖国的爱?)读一读,找一找。
三、品读诗句,体会情感
1. 学习1~4节。
(1)读第1节,思考:为什么“一年长一岁,答案有千万个”?
(2)读2~4节,边读边想:你最喜欢哪几句诗?读到这几句诗时,你想起了些什么?
(3)练习朗读1~4节,同学互相评议,并相机引导背诵。
2. 学习5~8节。
(1)读第5节,思考:这里的“一年长一岁,答案有千万个”和第1节有什么不同?
(2)读6~7节,边读边勾出最喜欢的句子,说说自己想到了些什么。
(3)练习朗读。相互引导背诵。
四、配乐朗诵,强化感悟
1. 配乐朗诵全诗。
2. 仿照课文写两小节诗,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爱。
五、练习生字
1. 练习写生字,重点注意“巍”、“徽”两字的笔画。
2. 读、写课后第3题的词语。
六、结合课外,拓展延伸
自由朗诵学生搜集的赞美祖国的诗文。
参考资料
☆ 金波:1935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冀县。1957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期间开始发表作品。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在中文系、音乐系授课。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近四十年来,结集出版的有诗歌、童话、散文、幼儿文学、文学评论以及诗词歌曲集四十余种,选集有《金波儿童诗选》、《金波儿童诗集》、《金波童话》、《金波儿歌》、《金波作品精选》等。作品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第一、二届幼儿图书奖,第二届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大奖,第四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1992年被推荐为国际安徒生奖候选人。
[我们爱祖国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15: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并能从中感受到爱因斯坦的谦逊和对孩子的关爱。
3. 能联系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理解词句的含义。
一、质疑课题,整体感知课文
1. 读完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2. 请学生介绍有关爱因斯坦的资料。
3. 这么伟大的一个人,做出了这么一番贡献的人,在生活中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和那个美国小女孩一起走近他,去感受感受吧!
4. 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5. 抽查生字的自学情况。注意“踱”、“溢”、“搁”和“辅”字的读音。
6. 借助工具书理解课后第2题的词语。
7.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之间的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说说。
二、细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1. 文章讲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几次碰面?
2. 第一次碰面:
(1)小声自由读初次见面的段落,你从中了解到些什么?
(2)品读描写爱因斯坦外表的句子,感受他外貌的平凡。再有感情地读有关句子。
(3) 从爱因斯坦的举动中你又感受到他哪些不平凡?抽学生读有关句子。在互评中点拨,感受人物的谦和有礼。
3. 第二次碰面:
(1)分角色读4~7段,请学生质疑。联系课后第二题理解“伟大”的意思。并进一步感受爱因斯坦的谦逊、小女孩的天真可爱。
(2)再次分角色读这几段,注意读出人物的感情,以及自己对人物的喜爱。
4. 第三次碰面:
(1)自读8~9段,思考这次会面发生了什么事,用简洁的话说一说。
(2)结合课后第3题说说从这一段中你感受到了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
(3)分角色朗读。
5. 第四次及以后的碰面:
(1)这次碰面和前几次有什么不一样?
(2)通过母亲和爱因斯坦的对话,你了解到他和小女孩后来是怎样相处的?
(3)从这里,你感受到爱因斯坦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小组内先自由谈体会,然后请一位同学把小组意见综合起来说给全班同学听。
(4)分角色读这一段,注意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读出相应的情感来。
三、课外结合、交流拓展
1. 你还了解爱因斯坦的哪些故事,说给大家听一听。
2. 老师讲有关爱因斯坦的故事。
3. 完成课后第2题的造句。
四、总结全文
爱因斯坦平凡,他仅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普通得连自己生活都不会照顾的人;同时,他又是不平凡的,他谦逊的人格魅力、善良的心灵、高超的学识让他不同凡响,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参考资料
☆爱因斯坦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一生为现代物理学发展做出了卓绝贡献。其最卓绝的成就是他突破牛顿经典物理学的框架,创立了适用于微观高速运动领域的相对论。
在爱因斯坦之前,人们自古以来都认为,虽然物质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它们的运动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但时间和空间都是不受物质的分布及其运动影响的。由此,把时间、空间、物质、运动完全割裂、孤立开来。天才的物理学家牛顿也相信这一看法,据之提出了绝对时间、绝对空间和绝对运动观念。爱因斯坦不同意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和绝对运动观,从光速有限出发,提出宇宙间的时间同时性都是相对的,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的,如月球上事件发生的时间是相对于地球这个参照系来说的。在同时性是相对的基础上,他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间、绝对空间和绝对运动概念。因为时间的同时性都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的,所以都是相对的;而运动又是与时间紧密相连的,所以运动也都是相对的,孤立地看地球,它的运动是不存在的;空间和时间是紧密相连的,所以绝对空间也是不存在的。从而,爱因斯坦把看起来似乎是彼此无关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了起来,使它们成了相互密切联系的对立统一体,于19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又经过探索,进一步完成了广义相对论创立工作。广义相对论是一种没有引力的新引力理论,是适用于所有参照系的物理定律。它与狭义相对论不同,狭义相对论仅仅适用于不存在引力的物理过程。研究的是直线、匀速相对运动的参照系;而广义相对论研究的是作任何运动的参照系,既适应直线、匀速运动的参照系,又适应加速运动和旋转运动的参照系,因而它是相对论大厦的第二层楼房。广义相对论进一步表明,时间和空间并不是孤立的,物质的分布和运动也反过来决定时间和空间的结构。它们之间也相互影响,是对立统一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近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取得的最重大成果,它导致了古典物理学的彻底革命,完成了物理学第三次理论大综合,进一步奠定了现代物理学发展的基石。
☆相关网址:
xiayu.unicyclist.com/ayst.htm
☆爱因斯坦的小故事
1879年3月14日,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东部的乌尔姆,犹太血统。他的父亲海尔曼爱因斯坦很有数学天赋,但父母没钱供他上学,只好弃学经商,爱因斯坦的母亲保里诺爱因斯坦是富有粮商的女儿,很有音乐天赋。年幼时,爱因斯坦就开始学习音乐,6岁开始练习拉小提琴,音乐几乎成了爱因斯坦的“第二职业”,小提琴终身陪伴着他。
在爱因斯坦上学之前,他父亲给了他一个罗盘(指南针),罗盘的指针总要指着南北极,使小爱因斯坦着迷了很久。直到成年,他都还记得这件使他印象深刻的事。另一次经历给他的印象也很深刻。在上学几年后,他领到一本欧几里得几何学课本,书中论证得无可置疑的许多公理,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以至于无法按照课程进度学习,而是一口气就将它学完。
爱因斯坦和牛顿一样并不早慧,他到3岁还不会说话,在整个学习期间也无“神童”的表现,甚至在教师眼里显得平庸迟钝,他主要是对教师的呆板教学方法感到不满,而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勤奋自学的探索能力。他在中学时代就自学了包括微积分在内的基础数学及某些理论物理知识,进入大学后,他经常缺课,独自修读了经典理论物理,研究了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爱因斯坦不拘成见,勇于创新。“怀疑一切”的信条始终贯穿他的整个科学生涯。当然,爱因斯坦的杰出科学成就来之于他坚持不懈的毅力。一次,有个青年人请教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爱因斯坦给他写下了一个公式:A=X+Y+Z。他解释说,A代表成功,X代表你付出的努力和劳动,Y代表你对所研究问题的兴趣,而Z表示少说空话,要谦虚谨慎。爱因斯坦有句名言:“科学研究好像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我喜欢钻厚的。”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16:你好!新年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有关诗节。
3.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新年的新意和生机,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一、题目引入,质疑问难
1. 读题,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什么。
2. 再次读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3. 新年到底新在哪里?新年我们会干什么呢?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想想每一节诗给我们讲了什么。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字多读几遍,注意“淙”、“垛”的读音。
2. 开火车读诗句,老师适时点拨容易读错的字和诗歌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感受新年
1. 学习1、2、3节。
(1)新年新在哪里呢?小声自由读这几节。思考并勾画有关词句。
(2)交流,板书。
(3)对这些新鲜事物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在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春的气息,感受一切都是新的,是多么富有生气。
(4)感情朗读这一节,同学互相评议,并相机指导有感情地诵读。
2. 学习第4节。
(1)新年,一切都是新的,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该如何把握这美好的、充满希望的时光呢?齐读第4节,并思考。
(2)学生交流读书后的所得和感受。
(3)这一节中,你认为你还读不明白的诗句是什么?
(4)理解“飞驰的列车,将载着我们奔向远方”这句话。
(5)有计划、有信心、有理想,我们的新年就是我们去实践、去奋斗的起点,“有个好的开头就成功了一半”,所以让我们如同诗中所说的那样去做(再次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这一节诗)。
3. 结合课后2题、3题学习第5节。
(1)“三百六十五片叶子”就是(三百六十五天),“叶叶青翠”就是指(每天的日子都是那般美好而富有生气)。该如何珍惜这珍贵的日子呢?默读最后一节。
(2)交流,引导学生体会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小结全诗,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四、配乐朗诵,拓展感悟
1. 配乐朗诵全文。
2. 试背1、2节诗。
3. 说说自己新一年的新打算。
[你好!新年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17:小数加减法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一)能结合具体情境分析解决问题,能进一步体会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意义;(二)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原理,总结出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是教学重点;
(二)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是学习的难点。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展示:
下面各数不改变大小,变成三位小数。
8.9 0.4 2 13.4600
2、你会算吗?
5.4+0.3 2.5-1.4 6.4+2.8 4.5-1.7
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迅速完成上面的题目。
引出课题:当进行多位小数加法运算时,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该怎么办?当进行多位小数减法运算时,某小数位上的数不够减又该怎么办?
板书课题:多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共同探究,获取新知
多媒体课件展示教科书第106页例1的情境图。
教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从这幅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准备怎样解决提出的问题?(学生观察情境图,先独立思考,再与同桌讨论,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
学生:要知道李伯伯家应付水费和天然气费共多少元,就需要把他家这个月所交的两项费用合并起来:24.83+51.6
教师:同学们尝试估算这道题,完成后交流,说说自己估算的方法。(学生回答、交流。)教师:这个算式应该怎样列竖式计算?同学们经过探讨这个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加法有什么不同之处?(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的进位加法)学生尝试独立列竖式计算,巡视观察。哪种是正确的?为什么?
根据讨论结果,教师板书:
24.83+51.6 ﹦76.43
24.83
+51.6
76.43
答:李伯伯家应付水费和天然气费共76.43元。
课堂练习:出示练习题
教师总结:只要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课件:小数加法计算方法
教师:下面我们看看同学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怎样解决?同学们尝试估算这道题,完成后交流,说说自己估算的方法。(学生回答、交流。)
教师:(1)笔算减法时,应注意什么?(2)怎样才能把数位对齐?(3)百分位上怎样减?
师生共同笔算该题,教师板书:
51.6-24.83 ﹦26.77
51.60
-24.83
26.77
答:李伯伯家这个月水费比天然气费少付26.77元。
学生完成算一算。交流计算结果。
教师总结:出示课件《小数减法计算方法》
教师:进行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的注意事项。(课件)
课堂活动:1、数学医院。(课件)
游戏。(课件)
练一练
教科书P109页1-4题
篇18:古诗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并能运用。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句,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感受春天的美好。
3. 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
一、学习《绝句》
(一)复习导入,解题
1. 回忆并背诵已学的和春天有关的古诗。(板书:春天)
2. 导入课题,并简要释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指导读通诗句
1. 配乐范读。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老师朗读的语气和节奏。
2. 自由轻声练读。读准每个字音,遇到生字画出来,并多读几遍。
3. 指名读。
(1)读生字,简介鸳鸯。
(2)读诗句,正音,评价。
4. 齐读。
过渡:这一回,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展现春天的美好的呢?让我们读读诗句再细细品味吧!
(三)明诗意,悟诗情,指导朗读
1. 指导读第一句。
(1)“迟日”是指春日,诗人在感叹什么呢?
(2)借所学的成语赞美春天,激发热情。
(3)指导朗读第一句(指读、齐读)。
过渡:春天是多么美好呀,下面我们随着诗人一起走向大自然,用眼睛、用鼻子、用耳朵、用心去感受一番。
2. 指导读第二句。
(1)当你走向野外时,第一个告诉你春天来临的一定是风,因为春天的风……(引导学生说说春风的特点)
第二句告诉我们:(暖暖)的春风带着(花草的香气)迎面吹来。
(2)指导朗读。
3. 轻轻读第三句。
(1)体会泥的变化,理解“融”。
(2)给“飞”加点。从燕子来回地飞,可以看出它们的心情。
朗读体会(试读、指导、齐读)。
(3)看图,说说燕子们在忙什么事情,完整地说说诗句的意思。
过渡:小燕子忙得不亦乐乎,而美丽的鸳鸯又在干什么呢?
4. 指读第四句。
给“暖”加点,这个“暖”字会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猜想一下鸳鸯们睡在沙地上在干什么。
5. 用比较的方法指导朗读三、四两句。
(四)诵读,唱诗
1. 指句朗读(评价、指导)。
2. 配乐齐声朗读。
3. 配上学过的曲子唱诗以助记忆。
二、学习《春日》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绝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 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2. 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 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 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 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 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3. 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生: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人们平常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总结评价,课后拓展
1. 诵诗、唱诗。
2. 读课后第3题的诗句。
[古诗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 神奇的玻璃作文
【华山的险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共18篇)】相关文章:
毕升的梦想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五年级下册)2023-07-26
实践活动:考察素质教育基地/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下册)2023-11-13
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五年级下册)2023-08-17
西师大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23-10-26
五月的青岛(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023-03-14
古诗两首《别董大》 导学案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2023-10-0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实录及反思(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023-11-22
西师大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萝卜头教案2023-03-03
《风景名胜展》的教案设计2023-01-09
《有故事的成语》教学设计之一(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022-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