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17篇)由网友“tansuoxiaozi”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西师大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西师大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自主识写本课生字新词。
2.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使者是怎样找准事情的关键,用不同的办法解决问题的。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各段的主要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一、激发兴趣
1.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2.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个智慧故事:《聪明的使者》。
二、初读课文
1.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 学习生字:婚、配、驹、棍、拴、糖、嫁。
(1)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点?
(2)你有什么巧妙的方法来记忆这些生字?
3. 齐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分为几个小故事?
三、精读课文
1. 你最喜欢哪个故事?
2. 提出方法:提问—讨论—再读—体会。
3. 逐次学习,提出问题;
(1)你从哪些地方看出禄东赞是一位聪明的使者?读文,体会。
(2)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4. 比一比,看哪组同学学得最认真,发言最积极,最会动脑筋。
5. 全班交流。
6. 结合课后2题,写出二、三、四段的主要意思。
7. 你想怎样夸夸这位使者?
8. 朗读练习。
四、总结全文
1. 这篇课文讲了一位聪明的使者抓住事情的关键,善于动脑筋,能急中生智,圆满地解决了三个难题,促成了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美好的姻缘。
2. 布置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参考资料
☆五难求婚使
公元640年,松赞干布派了个能干的使者禄东赞带了一百人的出使队伍,备了五千两黄金和许多珍宝,到长安去求亲。
唐太宗接见了禄东赞。禄东赞传达了他们年轻的赞普想跟唐朝友好的心愿,说得娓娓动听。唐太宗心里挺满意,就在皇族的女儿中,挑选一个美丽温柔的,封为文成公主,把她嫁给松赞干布。
据说,使者禄东赞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后来,在青藏高原的人民中,流传着一个“五难求婚使”的动人故事:
禄东赞在长安求亲的时候,各地来求亲的使者很多。唐太宗下了一道命令,要前来求亲的使者先解答五个难题。哪个使者能够解答,就答允他的和亲要求。
第一道题目是要求把一根很细的丝线,穿过一颗有九曲孔道的明珠。禄东赞把丝线系在一只蚂蚁的腰部。蚂蚁带着丝线,爬过明珠的九曲孔道,丝线也就带过来了。
第二道题目是把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小马驹儿放在一起,要求辨认出哪匹马驹儿是哪匹母马生的。禄东赞把母马和马驹儿分开关了一天,断绝了马驹儿的饲料和水。第二天,再把它们放在一起。饿慌了的马驹儿分别奔到自己的母亲那里去吃奶。它们的母子关系也就认出来了。
禄东赞通过了一道道考试,最后一道是要从2500名美貌年轻的女子中,找出谁是文成公主。禄东赞凭他敏锐的眼力,一下子就把那仪态大方的公主认出来了。
这些传说不大可能是事实,但是却反映了吐蕃人民对唐蕃友好的愿望和完成这个使命的使者的赞美。
☆文成公主和亲
中国历,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番邦国王和亲的事例,就其态势而言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力衰弱,以和亲委曲求全,以结好番邦;另一种则是国力强盛,威震四海,以和亲安抚边远之邦,有赐婚的意味。前者是持卑微之姿,利用女性的美貌和柔媚,来缓和战场上的冲突;后者却是宣展大国之姿,用亲戚关系来笼络感化疆外边邦。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就是后一种和亲情况的典范。
公元641年,24岁的文成公主在江夏王李道宗的护送下,动身到吐蕃去。松赞干布亲自从逻些赶到柏海迎接。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在那里举行了隆重的婚礼。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40年,她为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联系和发展藏族经济文化作出了贡献。直到现在,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篇2:西师大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的主要意思,体会使者是怎样找准事情的关键,用不同的办法解决问题。
课时划分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交流资料
关于文成公主,你都知道些什么?
导语: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畏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藏族人民热爱美丽的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拜,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读的,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二、读文识字,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自己试着用工具书解决)
2?学生自主识字,理解词语。
3?小组内交流识字、解词情况。
提个醒:哪些生字易写错?如:“配”左边不能写成“西”。哪些生字易读错?如:“蕃”读“bō”,不读“fān”;“拴”读翘舌音。
使命:派人办事的命令,多比喻重大责任。课文里指赞普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到长安求婚。
许配:由家长做主,跟某人订婚。课文里指唐朝皇帝把女儿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4?教师出示生字、词语检查认读情况,大家相互帮助正音。
5?同桌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通顺,不加字、不减字。
6?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皇帝向使臣们出了哪三个问题?分别在课文哪些段?
三、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根据阅读提示自读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提出自己的疑问
交流汇报阅读收获
1.汇报朗读。请学生分部分朗读课文,通过师生评价,把课文读好。
因为是民间故事,应用讲故事的口气读,要读出吐蕃使者的智慧和文成公主的神奇。
比如读“公主找了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过去了”“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等句,要读出公主做这些事的轻而易举。
2.交流疑问。
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
a.为什么“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可以从几方面引导思考:
鲜花和绢花,一真一假,警示了真假公主。
公主和其他人什么都一样,只有头上花不一样,这也是惟一能看出区别的地方。
鲜花配公主,更显其高雅、美丽。
b.公主怎能背动乃巴山呢?
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这样引导:
为什么人们要这样说呢?在他们心目中,文成公主是怎样的人?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美妙的小故事,你能找到吗?引导学生找到“建桥、撒羊毛、跟鸟说话、树木变化”等地方,感受民间故事的丰富想象力。
二、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这篇课文讲了一位聪明的使者能抓住事情的关键,善于动脑筋,急中生智,圆满地解决了三个难题,促成了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美好的姻缘。通过学习,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多动脑筋,做个聪明的孩子。
三、练习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1.导语激趣:这个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很受人们的欢迎。请你把故事简单讲给父母听,你想怎么讲?
2.自己练习讲述。
3.指名讲述,进行评价。评价中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答应求婚──进藏途中──贡献。要重点讲进藏途中发生的几件小事。
四、拓展读另一传说《文成公主进藏》
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前去长安求婚。当时前往长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认为西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于是同大臣们商量,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7位使者,企图将藏王的使者难住,以便谢绝这门婚事。
第一个难题是将500匹小马放在中间,500匹母马拴在四周。让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马的亲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无法辨认,他们把小马牵近母马,不是踢就是跑,小马怎么也不敢近母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马性,他让人给母马喂上等草料,让它们吃饱。饱食的母马叫将起来,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于是 5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藏王使者毫不费劲地解答了这个难题。
第二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时间,想尽办法都未能穿成。最后轮到藏王的使者,他的办法倒也简单,他捉来一只小蚂蚁,先把细线粘在蚂蚁的脚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蚂蚁闻到蜜香,就赶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结果又是藏王使者得胜。
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让7位使者分清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同时说出其中的道理。那6位使者看过来,看过去,量了又量,怎么也分不出来。藏王使者叫人把木头放在河里,木头一浮起,前头轻,后头重,轻者为梢,重者为根,一清二楚。
藏王使者的聪明才智使皇帝很惊讶,也很喜欢他。最后又出了一道难题:谁能在300个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认出谁是公主来?这7位使者都从未见过公主,要认出来谈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认,结果都认错了。藏王使者从一位老妇那里得知公主从小爱擦一种香水,经常引着飞蝶在头上飞。藏王使者根据老妇这一指点,从300个姑娘中认出了公主。
皇帝只得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藏王使者见了公主说:“你去西藏的时候,别的东西都不必带,只要带些五谷种子、锄犁和工匠就行,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西藏种植更多更好的庄稼。”
文成公主进藏时,皇帝送给她的是500驮五谷种子、1 000驮锄犁,还有数百名的工匠。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了,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母来。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她一面宝镜时说的话: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起来,不照则已,一看反倒吃了一惊。原来文成公主从镜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亲,而是自己满脸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气,把宝镜摔在地上。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后人称之为日月山。它恰好挡去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于是人们称这条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说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泪哩!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宁附近的青藏公路旁。
五、作业
把《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篇3:西师大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了解纳米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 学会在课外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纳米吗?你们能猜想出纳米是什么吗?让我告诉你们一件有趣的事吧。北京大学纳米科技中心的刘老师曾经接到一个电话,问他纳米贵不贵,产量有多高。刘老师却告诉他说,纳米不是米,它是个不能吃的长度单位。听到这里,你一定想知道,纳米是什么呢?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纳米新星》。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顺
1. 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 同桌相互听读,纠正字音。
3. 抽学生分段接读课文,评议。
三、再读课文,初知大意
1. 结合课后第一题,学生再读课文。
2. 抽生简单说说对纳米的印象。
四、细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 联系课后第二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边勾画。
2. 提问: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纳米?(治理和改善环境,医疗制药)
3. 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问:在环保方面,课文列举了哪些例子?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进行点拨。
4. 让学生自读课文,列举出纳米技术在医疗方面发挥神奇作用的例子。
5. 再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6. 说说你还知道的纳米技术的其他作用。
五、作业
1. 读记课后第三题的词语。
2. 听写词语。
篇4:西师大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感悟课文,体会了解是怎样把虾趣写具体的,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深入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了解是怎样把虾趣写具体的,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深入思考的习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深入思考的习惯。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把握重点
1、齐读课题,想想课题是什么意思。
2、默读课文,根据课题意思找文章的中心句。
3、学生个别读、齐读文章的最后一句。
4、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养虾的乐趣,哪些地方又体现了欣赏大师的吓画的乐趣呢?
5、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学生理解课文。
体现养虾乐趣的地方:
(1)第三自然段重点讲虾的颜色变化多端,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生活状态。
(2)第4自然段讲了虾嬉戏的场面。
想想这段该用什么语气读。随来试试。
(3)第5自然段写了虾的有趣神态。
①你觉得虾的`性格怎样?你从哪些动词看出来的?
②指导朗读,读“试探、后退、再试、再退”`这些动词时速度要稍快一点。
③个别读。
(4)能用几个词来概括虾的特点吗?
(5)是啊,虾真是多彩多姿、变化万千,那就让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来朗读这几段吧。
我们再看哪些地方体现了欣赏大师虾画的无穷乐趣。
(1)生读文章第1自然段。
惟妙惟肖是什么意思?
(2)你能用惟妙惟肖说句话吗?
(3)课文中从哪看出齐白石的虾只只“惟妙惟肖”呢?
(4)学生齐读第6自然段,画出“有……也有……更有”这个句子。
(5)朗读句子,并模仿造句。
(6)你能用几个词形容一下齐白石的虾吗?
(7)什么样的画才算得上“出神入化”?
“虽然……但是……”说句话吗?
(三)回顾全文,深化理解
1、你觉得齐白石为什么能画出如此惟妙惟肖、出神入化的虾呢?我们要向他学习什么?
2、你觉得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呢?
(四)总结全文,模仿练笔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样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从中我们也感受到大师观察的细致,描绘的逼真。回家请同学们也仿写一篇文章。
板书设计:
养虾:颜色变化 喜欢嬉戏
进食小心
虾趣
画虾:惟妙惟肖 出神入化
篇5:西师大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城堡、风调雨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抓住关键句子,领会课文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1.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大炮与战争的关系及战争时大炮的威力。
2.让学生充分阅读,置身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中,去感受,去领悟主题。
3.抓关键词句,探究感悟,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悟和平时代的幸福,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观念,呼唤、珍惜和平。
教学重点:
1.领会课文的主题。
2.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领会课文的主题及表现主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大炮”二字)说到大炮,你脑海里会出现什么场面呢?生进行描述(对,大炮和战争是连在一
起的,一旦发生了战争,大炮就会发挥它极大的威力,给人们带来无穷的灾难,使人们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大炮在人们的心中总是非常可怕和恐怖的。)
2、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到卡卡王国,到他们的城堡上去看看他们的大炮吧。
3、(出示“城堡上的”几个字)再读课题18 《城堡上的大炮》.
4、请开书68页
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自由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此时人们的生活怎样?(风调雨顺、相处和睦)一切都是那样的幸福,那样的和谐。
2、在这种环境中,大炮是什么样子的?找出有关的词语。
“沉默”原指导什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原指人不开口,不说话。这里是说没有战争了,大炮就闲置、安静下来了。)
谁来读读这句话?(要读出一种幸福安祥的语气)
3、此时的人们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大炮就成了被人观赏的对象了。
4、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随老师一起来到了卡卡王国的城堡上,一起去参观那三尊大炮。(师:孩子们,这三尊大炮,曾经参加过很多次的战争,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当大炮发言的时候,轰隆隆,一阵巨响,顿时,战场上血肉横飞,房屋倒塌,到处硝烟弥漫,血流成河,人们流离失所,多么残酷的战争,多么可怕的大炮啊!)
5、请大家睁开眼睛,孩子们你听了老师的讲解,你的内心感觉怎样呢?(恐惧、害怕)那卡卡王国的孩子们在听了老师的介绍之后内心又是怎样的?请默读课文3-6自然段,找出文中的句子来读一读。
6、大炮留在孩子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影子?(可怕)指导读“孩子们离开了城堡,脑海里赶不走大炮的影子。”
7、“现在不打仗了,让大炮变成哑巴,该有多好!”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大家都希望怎么样?
8、和老师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吧,分角色朗读。
9、是啊,孩子们虽然离开了城堡,但是脑海里还是赶不走大炮那可怕的影子。孩子生怕这几尊大炮哪天突然发言了。
10、有一天,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请找到课文7-9自然段,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指名读。(国王命令把城堡上的三尊大炮掉头面向广场。)人们看到这种情况有什么反应?是怎么想的?你能想象一下人们当时的心情吗?(忐忑不安、提心吊胆、惊慌失措、惶惶不可终日、……)
11、难道又要发生战争了?难道又有灾难来临?国王的意图是什么呢?请一位同学读第七自然段。这段话对国王的意图有交代吗?为什么不直接把国王的意图说出来呢?(作者在这里故意不说出国王的意图,目的是要给读者留下一个悬念,卖一个关子,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给故事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12、我们现在是不是也很想知道接下来到底要发生什么事呢?那就赶快去读读课文10-16自然段,看看国王的意图到底是什么。
13、同桌一起读,一边讨论:当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城堡上的三尊大炮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轰隆隆!”第一尊大炮向空中撒放了一万颗糖果。
“轰隆隆!”第二尊大炮向空中撒放了一万个降落伞,降落伞上挂着铅笔和橡皮等礼物。
“轰隆隆!”第三尊大炮向空中撒放了一万朵鲜花。
原来啊,国王是用大炮向人们撒放礼物,想一想,卡卡国王为什么要用大炮来撒放这些礼物?
(给人们带来惊喜,让大家生活得更加快乐)
礼物多不多啊,炮声响不响呢?孩子们心里高不高兴呢?让我们带着惊喜来读读这三句话吧。指名读,比赛读,齐读。
14、找一找,课文中有几处写到了“轰隆隆”这个词语?
指名读出来。说一说它们表达的意思都相同吗?
(第一处的炮声震得耳朵都快聋了,这绝对不是好听的音乐,因为那是灾难的来临。指导朗读好这一句,读出一种可怕的情景。后三处的是狂欢的礼炮,令人惊喜,那是快乐的炮声。)
15、是啊,同样的大炮,同样的轰隆隆,带给大家的感觉就是不一样,战争年代的大炮带给人们的只能是痛苦,而和平年代的大炮带给人们的却是莫大的惊喜和快乐!让我们再次来感受大炮带来的惊喜吧。
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还想要大炮撒放什么礼物呢?仿照课文的句式来说一说。
16、多好的大炮,多么快乐的时刻啊,广场上的孩子们怎么样呢?指导朗读,读出一种狂欢的气氛。
17、一个更大的喜讯在等待着孩子们呢,接着看课文。请男生读。
18、得到七色花的孩子更幸福了,他们不但得到了更多的礼物,还得到了国王的亲自颁奖。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喜气洋洋)请想象一下,那些孩子可能还会得到哪些礼物呢?请用“有的……有的……
还有的……”练习说话。
19、用“欢乐”一词不足以形容孩子的开心,只有用“狂欢”才足以表达孩子们的幸福。请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20、出示句子进行比较“难忘的狂欢之夜,难忘的大炮!”“难忘的狂欢之夜和大炮。”这两个难忘是重复吗?哪一句好?(狂欢之夜就令孩子们难忘了,而这是由三尊大炮带来的,这三尊曾给人们带来痛苦的大炮现在带给孩子们的却是无比的幸福和快乐,它更令孩子们难忘,这个难忘起强调突出的作用,所以不能删去。)
21、此时你的心情是不是也很激动,是不是也在为卡卡王国的孩子们感到高兴?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这种狂欢吧,再读最后一段。
三、一切都是那么难忘。这篇童话故事是不是也令你难忘呢?为什么?(精彩的故事情节,奇特的构思,使这篇童话故事有了神话般的色彩。作者巧妙地设置悬念,紧紧地抓住了我们的心,这正是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要学会的,利用悬念让我们的故事更生动,更有趣。)
老师布置一个家庭作业,请仿照课文的方法,写一个童话故事,我相信一百一十一班的学生都是好样的。一定能创作出更精彩的童话,写好了送给我看好不好啊?我期待着哟!
篇6:西师大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城堡上的大炮在战争年代和和平年代的不同作用,感受和平年代幸福生活。
教具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自读课文1—6自然段。
2、理解句子,全班交流。
(1)“这些年来,风调雨顺,人们相处和睦,再没有发生过战争,这三尊大炮就沉默下来了。”
“沉默”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原指人不开口,不说话。这里是说没有战争了,大炮就闲置、安静下来了。)
(2)“孩子们离开城堡,脑海里还赶不走大炮的影子。”
大炮留在孩子们脑海里的应乡印象是怎样的?
(这个时候,留在孩子们脑海里的大炮的印象与战争一样可怕的)
3、学习、理解第7自然段
“卡卡国王召来波波大臣,向他面授自己的意图。波波大臣听着,点点头,照办去了。”
卡卡国王的意图是什么?课文为什么不在这里把国王的意图直接写出来?
(课文的第8——16自然段描述的就是卡卡国王的意图,课文不在这里之接写出来,卖了一个“关子”,为的是激发大家的好奇心,引起大家往下读的兴趣,同时,使课文不重复罗嗦)
4、读懂课文第8——17自然段。
(1)、带着问题自渎自悟:当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城堡上的三尊大炮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出示句子:
“轰隆隆!”第一尊大炮向空中撒放了一万颗糖果。
“轰隆隆!”第二尊大炮向空中撒放了一万个降落伞,降落伞上挂着铅笔和橡皮等礼物。
“轰隆隆!”第三尊大炮向空中撒放了一万朵鲜花。
想一想,卡卡国王为什么要让大炮撒放这些礼物?
(给人们带来惊喜,让大家生活得更加快乐)
二、有感情地朗读,升华情感
1、指名读
2、全班朗读
三、拓展延伸
1、你还想大炮向空中撒放什么礼物吗?
2、你经常觉得快乐吗?和周围的同学讲一件令你最快乐的事。
西师大四年级语文教案
篇7:西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叶欣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的动人事迹,感受人物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高尚风范。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非典”战场上其他英雄人物的事迹;准备歌曲《爱的奉献》的磁带。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围绕“这里危险,让我来”这句虽朴素却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讲述了发生在抗击非典型性肺炎的战场上的动人故事。主人公叶欣是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在战斗过程中,面对患者,她对其他医务人员说:“这里危险,让我来。”她自己被传染了,她在纸条上写道:“以后不要来看我,这里危险。”叶欣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从她朴实的话语和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我们无不被她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情操打动。读完这个故事,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涌动着一股热流,耳边都回响着那首歌:“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阅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悟叶欣的高尚品德。
建议本课教学用1课时。
解读与提示
第1段:这一段紧扣课题,引出了叶欣生前留下的一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教学时注意抓住“刻骨铭心”一词,引起学生的思考:叶欣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为什么这句话令人刻骨铭心?
第2段:这一段写了叶欣生前经常对护士说的一句话。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叶欣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惯有的工作作风就是迎难而上。第3段:重点讲了叶欣在一次抢救过程中的表现。如果说第2段只是概括性地介绍,那么第3段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事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位病人病情的“危急”,从“危急”之中还要感悟到情况的“危险”。而此时叶欣是“毅然”走进手术台,“积极配合”医生。她再一次“轻轻地”说:“这里危险,让我来。”反复引导学生读叶欣这句话,从这句话中感悟人物当时不平静的内心世界。
毅然:坚决地;毫不犹疑地。第4段:当已经有一名护士感染,叶欣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危险重重的时候,她不仅没有退缩,却“冥思苦想”,“亲自”做消毒工作。这里可结合叶欣作为“护士长”的身份来理解,她完全可以行使权力,安排护士们去做这些具体工作,不用任何事都亲力亲为,但她却把这种护士长的权力理解为一种责任,一种身先士卒的义务,可敬可佩。
第5段:在叶欣病倒以后,她心里想的仍然是病人,是同事。可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在患病早期,普通的人一般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而叶欣她又在做些什么。调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让他们体会叶欣的行为已超越了普通人,她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医务工作者对“救死扶伤”的理解。
第6段:叶欣的病情已非常严重,她只能靠写纸条和大家交流了。可请学生反复地读叶欣写的纸条,从这只言片语中体会叶欣面对死亡的坚强和处处为他人着想的胸怀。在最需要治疗的时候,她反复强调:“不要靠近我,会传染。”在最需要人关心的时候,她再三交代:“以后不要来看我,这里危险。”学生可以边读边体会叶欣当时身体的痛苦和心灵的伟大。
第7、8段:这两段写了叶欣去世时的情景。段落篇幅不长,但情感蕴涵很深。
这句话在教学时值得细细体会:“在与‘非典’病魔的斗争中,她把危险留给了自己。她和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一样,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教学时,可请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了解到的,像叶欣一样为抗击“非典”而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英雄们的事迹。从而真正了解这段话中“千千万万”和“责任”的含义。
第9段: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结尾。叶欣冒死抢救的病人出院了,而最有条件自救的叶欣却倒下了。对比之下,医务人员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这里危险,让我来!”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可以请学生在整体感知时在文中勾出,然后在学习过程中一次比一次更深入地谈感受。
一、交代背景,引入课文
1. 请学生回忆“非典”时期,自己所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和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
2. 引出“抗非”战线上的英雄——叶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思考:“这里危险,让我来!”这句话是谁说的?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
2. 交流初读后的感受。
三、直奔重点,深入体会
1. 细读课文,找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
2. 交流学习。
(1)研读第3段时,抓住关键句子:“这里危险,让我来。”着重体会叶欣面对危险,毫无惧色,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精神。
(2)研读第4段时,抓住关键词语“亲自”,体会叶欣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
(3)研读第5~7段时,仍然要抓住关键句子“不要靠近我”“以后不要来看我,这里危险”,体会叶欣对同事们的关心,她心中装的是别人,唯独没有想到自己。
四、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1.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 谈谈自己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受。
☆叶欣是一本书,每一页都燃烧着生命的激情
一位熟悉叶欣的医学专家说:“叶欣是一本书,每一页都燃烧着生命的激情和热烈的追求。”
叶欣1956年出生于广东徐闻一个医学世家。1974年被招进广东省中医院卫训队。很快,年轻的叶欣从同期护理班学员中脱颖而出,1976年毕业时她的护理能力测试成绩名列前茅。叶欣留院工作了。光阴荏苒,1983年叶欣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提升为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是该院护士长中最年轻的。急诊科是省中医院的护理单位,下设120、补液室、抽血室、注射室、留观室、治疗室六个部门。“快速、及时、有效”的工作性质、复杂多变的病情、触目惊心的状况,需要护士长不仅要有超一流的护理专长,更要有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的领导能力和冷静快捷的思维能力。生死一瞬间,在以痛苦、哀号、无助为氛围的工作环境里,每位医护人员都必须具备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女性而言,这何尝不是对身心的超级挑战!而叶欣在急诊科一干就是。同伴们忘不了,每当急诊科有传染性疾病患者前来急诊时,叶欣总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尽量不让年轻的小护士们沾边。每次她总是说:你们还小,这病危险!对待这类病人,她护理得格外耐心、细致,没有一丝的嫌弃。对于家境贫寒的病人,她甚至主动出钱为病人买这买那。她常常对护士们说:“病人得了传染病已经够不幸了,但社会的歧视给他们心理造成的伤害也许比病痛更难受!作为护士,我们一方面要解决他们身体的痛苦,更要给他们爱的力量,生活的力量。”
,一位来自福建某山区的重症患者到急诊科治疗,病情刚稳定就急着要求回家。叶欣苦心规劝,但病人就是不听,于是科室决定用救护车送病人回家。叶欣又主动申请沿途护理。22小时的颠簸和护理,病人安全到家了,可她却累得直不起腰来。为了尽快赶回上班,第二天一上午,叶欣自己出钱乘飞机回到了广州。
在叶欣的护理生涯中,她的温情护理不知感动了多少绝望的患者。救死扶伤已经化成了她人性的一部分,护理工作对叶欣而言几乎就是一种本能的奉献!院长吕玉波忘不了,叶欣是知青返城后和他同时进入省中医院卫训队的。在他做院长后,叶欣只在电话里找他两次约谈。一次是二沙分院刚建立,她主动提出到二沙急诊科担任护士长,负责繁重的护理组建工作;另一次是一位刚参加工作的护士为病人服务时引发了病人的不满,叶欣主动到患者家登门道歉,然后打电话给他作自我批评。
伴随着急诊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急诊救治设备的快速更新,叶欣从没有放弃对新知识的钻研。她总是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技术,连那些自视甚高的小护士都觉得汗颜。1995年,叶欣的《甲黄膜液对褥疮治疗护理的应用研究》,获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实现了该院护理课题在科技创新中零的突破。直到去世前,她前后共有13篇论文发表。
在叶欣担任护士长期间,她始终把培养护理人才作为本科室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她常利用午休给护士们上业务课,让刚进急诊科的姑娘们在她身上练习扎针。院领导戏言:急诊科是医院培养和输送人才的窗口。叶欣是一个性格恬淡的人,她不求闻达,只讲奉献。作为领导,她的宽容、平和、正直,她的忍让、内秀和公正,无不深深折服着她的同事和朋友。科室里的小护士曾诗意地说:叶护士长简直就是阳光和微笑的化身,那么透明,又是那么明媚。加班、顶班,对她可谓司空见惯,尤其是节假日,她会主动给自己排上班。叶欣去世后,她爱人动容地说:“我和叶欣结婚22年了,但只有结婚那年我们一起在家过了春节,其余她全是在医院度过的。”
在叶欣的办公桌上,留下了一本本厚厚的工作记录,那是用废弃的化验单背面写的工作记录。点点滴滴,记载着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拼搏的足迹,凝聚着她一生对护士职业永恒的热爱与追求。
篇8:西师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和部首“立”,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这个故事。
3.认识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4.积累词汇,在读和理解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见解或提出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16个生字和部首“立”,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这个故事。
难点:
1.认识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2.积累词汇,在读和理解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见解或提出的问题。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谁读过《西游记》,有谁看过《西游记》的电视剧或者动画片?《孙悟空大闹蟠桃会》。
1.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孙悟空为什么会大闹蟠桃会?他是怎么大闹蟠桃会的?他大闹蟠桃会的结果是怎样?)
二、朗读课文,读题质疑。
1.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看课文后面的生字表。
3.指名逐段读课文,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刚才根据课文提出的三个问题。学生读完第一段,问孙悟空为什么会大闹蟠桃会?(因为王母娘娘开蟠桃会,奉命看守蟠桃园的的孙悟空却得不到邀请,所以孙悟空非常生气。)读完第二、三、四自然段,问孙悟空是怎么大闹蟠桃会的?(他摇身变做赤脚大仙进入瑶池,喝的酩酊大醉,又误闯太上老君炼丹的地方,偷吃了仙丹。)读完第五自然段,问孙悟空大闹蟠桃会的结果怎样?(孙悟空用隐身法一个筋斗翻出天宫,回到了花果山。)
三、学习生字。
教师讲解生字的字理(有条件的可借助课件演示),学生再说一说自己记字的一些好方法,比如小字谜、歌诀、部件组合等等)
四、练习。
1.用所学生字填空。
( )令 ( )过 ( )水 ( )划 ( )子
( )住 ( )则 国( ) ( )台
2.读读下面的词语。
起死回生 摇摇晃晃 东瞧西望 开怀痛饮 大摇大摆
醉眼蒙胧 不知不觉 扑面而来
3.用课文中的字填空。
( )摇( )摆 ( )瞧( )望
( )来( )去 ( )手( )拳
五、作业。
1.在虚宫格本上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指导朗读,体会人物心情。)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并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读好孙悟空的语言(包括内心独白)。
一、学会质疑,善于提问。
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你们有没有什么问题,可以是你不明白的,也可以是你根据课文内容想到的,对于学生提出来的重要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读课文或小组讨论加以解决。
二、读后评价,加以理解。
你觉的孙悟空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评价一下,然后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评价它。
(1.神通广大:用定身法定住摘蟠桃的仙女,变做赤脚大仙混入瑶池,拔毫毛变出瞌睡虫,使隐身法一个筋斗翻出天空。2.聪明:骗走赤脚大仙,再变他的模样混入瑶池,知道闯下大祸,就三十六计,走为上。3.冲动:王母娘娘不请就不请,干吗大闹蟠桃会呢?)
三、复述或改编或续编。
结合课后活动,“表达”进行。引导学生看懂情境图,弄清下面两个问题。
1.文中有几个人物?(孙悟空、七个仙女、赤脚大仙、酒坊中的人,还有提到没有出现的人物:王母娘娘、太上老君)
2.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尝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孙悟空大闹蟠桃会的故事。
集体交流,教师适当的指导。
四、作业。
1.完成课后活动二。
2.把孙悟空大闹蟠桃会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评价。
3.小组同学合作排演课本剧。
篇9:西师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多种识字方法重点认识8个字并且在不同的语境中复现。通过朗读感知8个生词。指导书写“命”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画、原著等学习资源提高识字效果,增强识字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感受神话故事。以名著导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从文学作品中陶冶情操,感受文学魅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能够有感情地诵读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在朗读重点语句中感知生字、生词。
课前难点:运用工具书独立完成预习。
课前准备:查找、阅读、观看有关孙悟空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老师给大家放一首动画片的主题歌,听一听歌中唱的是谁?
2、你知道孙悟空的哪些故事?
3、孙悟空的故事很多,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个——孙悟空大闹蟠桃会。
二、方法拓展、有效识字:
1、教师范读。
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认真听老师读读这个故事,听准字的读音。
2、感知生字
(1)读词卡。
(2)读准字音。
(3)重点识记“命”字。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用口来表达内心的想法,用耳朵聆听世界的声音,我们的生命才会更加精彩。
(4)指导书写:
那就让我们动手写一写这个富有生命的字吧。
(5)学习“守”
像这样由两个字义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你能说出哪些?
(6)学习“摘、拧”
你还知道哪些提手旁的字?
(7)学习“炼、炉”
你想用哪种方法学习这两个字(炼、炉)
(8)学习“君、赤”【2分钟】
谁还能给这个“君”字组出更多的词语?
(9)变换语境识字:
(10)再次读文。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大声地读出来。
三、复现生词、指导朗读。
1、表演读:(出示句子:孙悟空见他中计,“嘿嘿”一笑,变做赤脚大仙的模样,大摇大摆地进入了瑶池。)
2、欣赏读:(出示句子:悟空搬出几坛仙酒,就着为宴会准备的佳肴,开怀畅饮,不知不觉喝得大醉。)
3、对比读:(出示句子:心想:“不好!不好!这下可闯大祸了!”)
(出示句子:悟空心想:“王母娘娘既然不肯请我,我不妨变做赤脚大仙的模样混入瑶池。”)
小结:这两句话虽然都是孙悟空心里想的,但是不同的想法要用不同的语气来读。
4、评价读:
在这四句话中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来读一读,觉得自己读得很好就给自己加一颗星,觉得自己读得特别好就加两颗星。
5、汇报读:谁能勇敢地来汇报你的朗读成果?
四、名著导读:
孙悟空在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上大闹了一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回到花果山。后来又发生了哪些故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故事多来自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原著中记录着更多的精彩故事,让我们阅读原著,感受文字世界的魅力。
板书设计 :孙悟空大闹蟠桃会
(生命)
命、守、摘、拧、(命令)
练 —炼、炉、赤、君 既然 不肯 模样
(字卡贴在树上) 中计 佳肴 闯祸
篇10:西师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觉遵守法规。
知识目标: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
能力目标: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小女孩是怎样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能够如此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人,就是一个文明的人”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新加坡街头见闻》
①什么是见闻?所见所闻?②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
估计:看到什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新加坡在哪?那什么样?
对策:你对新加坡有什么了解?
新加坡人口有400多万, 大约七成是华人, 两成马来人, 剩下一成是印度裔及欧亚裔. 英语是主要语言,大约有60个小岛组成,是世界闻名的花园城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上面的问题,默读课文思考
交流:作者在新加坡见到了什么?(板书:见 小女孩)
(一个穿着普通的小女孩,正站在路口斑马线的红灯前,一动也不动地等待着。此刻周围既没有交通警察,也没有汽车行驶。而她只打了一把很小的雨伞,任凭大雨把衣衫打湿打透,直到红灯灭,绿灯亮起来,才慢慢地沿着斑马线穿过路口。)找得很准,愿意读读吗?
2.当时是什么情景?
此刻周围既没有交通警察,也没有汽车行驶。
3.如果是你走在马路上,遇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样去做?
生自由谈 估计:跑过马路
4.师:可是这位小女孩在这样的天气里,却等到绿灯亮了才穿过马路。
5.师:在咱们的周围你遇到过像小女孩这样的人吗?
小结:是呀!像这样的事在我们的周围很少见,
出示:我被这一切打动了,紧走了几步,超过小女孩,转身看她一眼。
我被什么打动了,为什么会被打动,为什么会做出这些反应?
生自由谈
6.当时作者是怎样想的?
7.那应该怎么读呢?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过渡:“我”在街头见到的这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8.小女孩为什么会这样做呢?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9.那“我”又听到了什么呢?
在我和吴小姐的对话中。谁愿意和老师配合读读。
出示:
“既然红灯亮着,怎么可以跑过路口去呢?”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让我们这样做。”
10.请你认真读读这两句话,从中你能体会出什么?从哪知道的?
也就是说,小女孩的做法在我看来很难想像,而在吴小姐看来却是……
新加坡人都会这样做。
11.同学们,新加坡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只是小女孩一个人吗?你从哪还知道了什么?
“新加坡的城市交通管理得好,人们能够自觉地遵守法规。”
这是别人在“我”去新加坡之前,告诉我的。
12.现在,通过我的所见雨中的小女孩和听吴小姐所言。你觉得新加坡的交通能够管理得好,关键在哪?
13.那现在你知道“百闻不如一见”的意思了吗?
过渡:这就是在新加坡的见闻。其实作者除了见闻之外,他还有所感。
出示:能够如此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人,就是一个文明的人。
14.请你认真的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
三、拓展延伸。
1.同学们,你们认为怎样才是一个文明人呢?
引导:应该是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自觉遵守法规,成为别人的榜样。
你打算怎样成为一个文明的学生呢?
2.同学们,新加坡的人民,上至古稀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童,他们能够自觉地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所以他们的国家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3.师介绍:在新加坡,进清真寺要脱鞋。在一些人家里,进屋也要脱鞋。由于过去受英国的影响,新加坡已经西方化。但当地人仍然保留了许多民族的传统习惯,所以,打招呼的方式都各有不同,最通常的是人们见面时握手,对于东方人可以轻轻鞠一躬。
板书设计:
新加坡街头见闻
见 小女孩
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文明人
闻 新加坡人
篇11:六年级下册西师版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编造、破绽、强调、教训、驳倒、论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等词语。
2、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体会到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3、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怀特森老师运用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具有怀疑精神的做法。
教学难点:
探究怀特森先生使我的老师的原因。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说一说什么样的老师才称得上的老师?(严格要求、关心爱护学生、教学方法独特、把学生当成自己孩子的老师是的老师……)
2、学生回答后小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好老师的标准,作家大卫、欧文认为谁是他的老师呢?
板书:怀特森先生
3、导入新课:为什么这位老师是作者的老师?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位的老师?让我们看看导语给我们提出的要求,画一画。
4、教师导读: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只要大家认真阅读,很快就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
二、指导自读,初读感知。
1、出示自学提示,指导自学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的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2、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3、汇报交流
(1)检查生字词。
出示词语,读准字音。
编造 破绽 强调 教训 驳倒 论证 糊弄
出人意料侃侃而谈 目瞪口呆 想方设法 深信不疑 饶有趣味 受益终身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说说怀特森先生是怎样的老师?(“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
三、探究个性,质疑“”。
1、看来作者认为的老师就是科学老师怀特森先生。但作者一开始就这么认为吗?
出示句子:怀森特算哪门子老师?
思考: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这种老师不算什么老师。这种老师不配当老师。这种老师根本不符合好老师的标准。……)
2、怀特森先生究竟做了什么让我们这么生气,这么气愤?默读课文,划出相关句子,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学生交流。
感悟读句子: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
(1)怀特森先生编造上课内容,有关猫猬兽的一切都是他编造出来的。这种动物从来没有存在过。
如果你的老师也编造内容来上课,把错的知识教授给你,你遇见过这样的老师吗?而怀特森却真的是这样的老师,所以我们全都气炸了,一起读: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
(2)我是完完全全按照怀特森先生所说的写却得了个大大的红叉。测验不及格。
如果你认真听讲,认真答题,结果却是零分,你会怎么想?而怀特森却真的这样做了,所以我们全都气炸了,一起读: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
(3)班里的每个人都没有及格,如果有一两个有困难的同学是正常的,但全班都不合格就说明老师的教学有问题了。
而怀特森先生却为自己的行为理直气壮的回答我们,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的确如此,所以我们全都气炸了,一起读: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
(4)我们试卷的零分是要登记在他的成绩记录簿上的。这意味着什么?但怀特森先生真的照做了。所以我们全都气炸了,一起读: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
4、过渡:就是这样一位最初在我心目中不可理喻的老师,居然成了我心中“的老师”。
四、探究“”,释怀“”。
1、怀特森先生的种.种举动真是让人出乎意料,不可思议。他这种举动对学生会有什么好处呢?默读课文第5--7自然段,找出有关句子。
2、课堂交流。
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句子来回答
(1)有时,为了驳倒他的一个貌似正确的“观点”,我们常常会在课后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
(2)然而,正是在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3)怀物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
3、他是用怎样的教导让我们明白了原委,改变了看法呢?让我们学着用怀特森的语气解释给同学们听,化解下我们之前的气愤。要求:先写一写,再说一说。
①出示句式:我既然告诉过你们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那么( ),你们应该( )啊!
我之所以( ),是希望( )!
(① 我既然告诉过你们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那么怎么会有头盖骨呢,你们应该提出质疑啊!我之所以编造假的内容,是希望你们能学会思考,而不是只相信我说的。②我既然告诉过你们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那么怎么会有这种动物呢,你们应该反驳我啊!我之所以给你们打零分,是希望你们从中吸取教训,学会思考,一有疑问马上指出来。③学会思考,而不是让脑子睡大觉,而是要------时刻保持警惕,提出质疑,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空间。我之所以欺骗你们,是希望你们明白老师的话也并不一定是对的。)
②学生说,老师板书: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学会质疑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
4、小结:是啊,不迷信书本,不迷信并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进行反驳,从而证明自己的想法,这是一种质疑精神。
5、听了怀特森先生的解释,你们还气愤吗?你们认可这样的老师吗?
6、小结: 原来怀特森先生是想通过这节课启发我们学会怀疑,学会思考,学会判断,而真正的质疑是要在课堂上随时保持警惕,一有疑问马上提出来,培养自己善于发现,探求真知的能力。怀特森先生真是用心良苦啊,他的教训真让我受益终身啊。
7、用赞美的语气朗读第7段
8、怀特森先生用了如此独特的、巧妙的方法教会了学生求真务实,不愧是一位——(齐读课题)。
9、怀特森先生的这种做法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当我把怀特森老师的做法介绍给一位朋友时,朋友是这样评价的。
①出示
“他怎么能这样来糊弄你们呢?”
对于朋友的评价,我是这样说的
“不,你的看法错了。”
②小结:从作者的坚定的眼神以及肯定的语气中,怀特森生先生是的一位老师,是一个极具个性,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的老师。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不迷信的事例。(伽利略敢于挑战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通过试验证明重的铁球和轻的铁球是同时落地的。《画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给戴嵩指出错误的小牧童,《臭苹果》……)
2、总结:这篇课文通过具体的一件事,为我们阐述了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道理。科学需要怀疑,需要“冒险”,需要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具有善于发现、探求真知的能力。
3、作业:学习写法,写一个用一事例论证一观点的片段。
4、推荐图书:《第一家爸爸银行》(大卫。欧文)
板书设计:
21、我的老师
怀特森先生 独特
哪门子老师?→ 的老师!
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学会质疑
篇12:六年级下册西师版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的老师。
3.学习这篇课文一事一议,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
4.激发学生对怀特森的赞叹和敬佩之情。
5.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探究怀特森先生是我的老师的原因。
课前准备:
搜集关于不迷信的科学事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导入新课
在前几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位不怕困难、苦战攻关、善于发现、极具科学精神的科学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极有个性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他是作者心目中的老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
1.默读课文,想一想
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②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的老师”?划出课文的中心句。(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迷信书本、也不要不迷信。)
三、读议结合,深刻理解“”
1.作者用哪些事实说明怀特森先生是我的老师?
2.老师在读这篇课文时,也不禁被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所折服,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3.怀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划、议)
四、回归整体,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古今中外,善于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的人往往不迷信书本、不迷信,你知道哪些事例?(二年级学的《画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给戴嵩指出错误的小牧童;四年级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敢于挑战的伽利略等。)
2.结合本单元前三篇课文,谈一谈你对科学精神又有了哪些认识?
五、拓展阅读,迁移延伸
1.阅读《嗅苹果》,读后交流自己的体会。
2.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不迷信的事例。
六、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通过具体的一件事,为我们阐述了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道理。科学需要怀疑,需要“冒险”,需要挑战,只有我们才会拥有善于发现、探求真知的能力。
板书设计:
21我的老师
怀特森先生
不迷信书本,不迷信
敢于质疑,独立思考
篇13:六年级西师版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鲁滨孙在严酷的生活面前,是怎样战胜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
能力训练点
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在逆境面前勇敢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美育渗透点
体会鲁滨孙藐视一切困难的阳刚之美。
教学方法:
教师教学法
激发兴趣、引导阅读讨论、适时点拨。
学生学法
通过自读自悟,小组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感情朗读课文等形式充分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了解鲁滨孙到荒岛后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体会他勇敢无畏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鲁滨孙漂流记
2.解题:“漂流”什么意思?(随着水浮动)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记下疑难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1)本文写的是一位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中船翻漂流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种.种困难,历尽磨难,生活了二十多年之久,最后终于获救回到英国的一件事。
(2)质疑,梳理问题。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鲁滨孙漂流到荒岛,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解决的?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同座交流。
3.全班交流。
(遇到困难:冷、饿、野人的威胁。
解决办法:搭起帐篷、打猎捕鱼、养羊种麦。住所前空地插树桩,羊群分养,救下“星期五”为伴。
从中体会:鲁滨孙有智慧、很勇敢、不怕困难,有顽强斗争求生存的精神。)
4.朗读课文。(读出鲁滨孙当时的艰难和他在困难面前的勇敢。)
5.质疑、解疑。(随机解决,教师穿插背景知识及简介相关细节)
(四)总结、扩展
1.鲁滨孙的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遇到困难时,你是怎样做的?应该怎样做?(启发联系实际谈)
2.你想详细了解鲁滨孙吗?可读一读原著。
(五)布置作业
找到《鲁滨孙漂流记》原著,读一读。
篇14:西师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冬眠》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科普文章。课文叙述了作者观察到的刺猬的冬眠的情况,告诉我们有关动物冬眠的知识。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要让学生运用方法读懂课文,了解知识,更要了解作者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介绍科学知识。因为语文课的落脚点始终应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上,这便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所在,也只有抓住这一重点,即体会语言文字的准确与生动,才能体现科普说明文的特点,也不失语文味。因此,这一课的教学重点便定为体会作者怎样准确生动地运用语言文字向我们介绍科学知识。为了突破重点,我采取了以下措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一,抓住“一般地说……但是……因此……”这个句式,让学生体会冬眠这一定义的正确性,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严谨。
冬眠的定义是本课重要的知识点,首先,我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经验谈谈印象中的冬眠,了解到同学们经验世界中的冬眠是指动物们在冬天睡觉。然后出示小黑板,即将书本中的“一般地说”去掉,“所谓冬眠,它是动物在漫长的严冬,在不容易找到食物的季节中减少精力消耗的一种自然现象。”请同学们与书中的概念进行比较,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一下就发现少了“一般地说”,师接着追问:“一般地说,能不能少?为什么?”学生们纷纷说不能丢,因为课文马上说了一种特殊情况,也就是在三伏天,你把它放进气温七摄氏度的冰箱里,它也会冬眠,作者用“但是”这个连接词指出了这种特殊情况,所以,“一般地说”一定不能去,我郑重地将这四个字加上去,相信孩子们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运用语言文字是多么的准确。
二,体会作者运用举例,列数字的方法将科学知识诠释的更生动。
本课的另外一个知识点是动物进入冬眠,其他的生理机能也一同减弱。我同样用了比较的方法,出示“动物进入冬眠,体温下降,以适应周围的气温,其他生理机能也一同减弱。呼吸减弱了,心跳也放缓了。”请同学们与书中的进行比较,说说自己的看法,很开放的一个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认为书中运用了举例,列数字的方法能让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对呼吸,心跳减弱的程度有更清晰的认识。最后,请同学们用朗读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有了前面的感悟,同学们读的非常到位。
当然本课的教学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本节课的设计循规蹈矩,看似扎实,却不够大气,比如课始,理作者的写作思路,有牵着学生走的感觉,再比如处理“一般地说”,其实作者只说明了一种特殊的情况,完全可以请学生说说还有没有别的特殊情况。另外,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如何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注,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思考的问题。
篇15:四年级下册西师版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识记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以“是”为比喻词的比喻句,并能仿写。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个性化识字,鼓励交流学习经验,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2)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文章的内容。
(3)学习做批注笔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切体会文中对“手”的比喻,从而感知“手”也能传递人们美好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相信你们都拥有一双不平凡的手,你们都用手做了些什么呢?”(绘画,跳舞,弹琴……)
“看来同学们有的拥有灵巧的手,有的拥有能干的手,有的拥有智慧的手。不过我们的手还有神通广大的本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的手》。”(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我们的手是怎样的?我们的手有什么神奇的功能?……)
“好,同学们真爱动脑筋,相信你们学了课文会有更大的发现。”
(在导入课文学习中,我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巧设疑问,“用手做些什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来激发学生想像探究的_)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由于学生的识字量是有差距的,识字能力也存在差别。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同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且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用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法进行自学生字,与同学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经验。)
2、请同学们再发出声认真自由读课文,并在书上做简单的批注。
(第八册的阅读目标中提出:学生要学会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够做简单的批注。所以在阅读中,我常引导学生做简单的批注。它的方法可以是提出不懂的问题,可以是注明理解的含义,还可以是勾画感触最深的句子……)
3、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新词。
(2)抽读诗歌。
(识字过程中应本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学句才会激起学生的识字兴趣,收到好的效果,)
(3)同学间交流批注情况后汇报,师小结并板书
电线
桥
我们的手是 船
小鸟
(在此环节中,不仅要板书学生理解的内容,还要小结学生不理解的问题,以便后文的教学)
三、细读理解
1、(由板书导入)齐读黑板的板书。
思:句中的“是”字能换成什么字,使句子的意思不变?(像)由此看来这四句也是比喻句。(出示课后的金钥匙)
师:谁也来模仿说一句带“是”的比喻句。
(此时,让学生造几个类似的句子,能加强对带“是”比喻句的理解和运用。如:“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师:书中是怎样描写这些比喻句的?(师引读板书的内容,生接读相应课文。)
2、(由学生不理解的内容引入)学习诗歌。
(1)学习第一节
师:为什么说我们的手是电线?
个别同学读第一节的内容,其他同学思考后,小组讨论汇报。(学生的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思想健康即可。)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引导感情朗读)
(2)学习第二、三、四节
指名读。思:为什么把我们的手比喻成“桥”、“船”、“小鸟”?
学生发表个性化见解,并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师适当地指导朗读。)
(“顺着学情,因势利导”是我的教学特色。本课中,我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后,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悟。)
四、品读感悟
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我们的手是电线、桥、船、小鸟,那么我们的“手”神通广大的本领到底是什么?(传递美好的感情)
(此问题,先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再采取多种朗读方试,如:赛读、表演读以体会文章的内涵。)
2、师生接读。
3、分组对读。
4、引导学生背诵。
师:“同学们,伸出你们不平凡的双手,看看象什么?”(枫叶、海星、如来佛的五指山……)
师:“我们还可以用手来表示什么不同的含义呢?”(再见、抱歉、ok等)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相信你们也能模仿课文写一节诗。”(生仿写,再选择优秀的句子补充板书。)
(学生能够读懂课文,也就有了仿写的基础,但还必须有仿写的内容,即有东西可写。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毕竟生活是创做的源泉。让学生在这些个人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自然生活中观察、分析、体悟,学会用鲜活的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使之“仿”、“创”结合,写出新意。尝到“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的甜头和乐趣。此时,教师再挑选精美的句子填入板书的括号内,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这样的练习既是对课文理解的延伸,又是对学生情感的熏陶,也是对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总结回顾
同学们真不愧是小诗人。只要人们心手相连,就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愿我们能将人们美好的感情传递下去。
六、布置作业
1、写好生字新词。
2、手还会是什么?仿照课文写几节诗。
3、摘录描写“手”的词语或句子。
(“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的不同,进行不同层次的训练。)
篇16:四年级下册西师版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 读通全诗,了解诗的内容,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 了解暗喻词和暗喻句,并能仿写暗喻,仿写一段诗。
(3) 在读中做批注,提高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在默读中批注,在放声读中想象画面,在诵读中积累语言,在情感朗读中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通过仿写,进一步认识暗喻句,提高仿写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幸福、友好、真诚、快乐等人性中美好的情感传递给热爱生活的人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伸出你的手,看看你的手像什么?
生1:枫叶
生2:海星……
师:那你用你的手做些什么?
生1:剪纸
生2:画画
生3:写字……
师:看来同学们有的拥有灵巧的手,有的拥有能干的手,有的拥有智慧的手。不过,我们的手还有神通广大的本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的手》,看看作者还发现了手的哪些功能。(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1:想知道我们的手还有哪些功能.?
生2:想知道手的本领到底有多大?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老师满足你们的好奇心,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看看你读懂了哪些,
在书上做出简单的批注,记下你的疑惑和感想。
出示自学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看看你读懂了哪些,在书上作出简单的批注,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自读检测,质疑
生读后说:我们的手是电线、桥、船、小鸟。(师随机板书)
生质疑:为什么说我们的手是电线、桥、船、小鸟?作者说我们的手是电线,桥,船,小鸟,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情感?
师:遇到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你们的办法都不错!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相信通过你们的努力,大家的相互合作,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
四、合作探究(细读课文,加深理解)
上面的两个问题。
师:课堂因交流而精彩,
生自渎课文。
学生汇报:自己读懂的的那一小节
生:我们认为我们的手是电线,电线能传递光,我们的手能传递幸福。和爸爸妈妈手拉手我们感觉我很幸福。
师:你们的理解的真好,(出示第一句)“我们的手,是电线。
师: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谁能把加点的字换掉,使句子意思不变?(像)由此看来,这也是比喻句。把我们的手比作电线,电线传递光,传递着温暖。
那么说,我们的手在父母之间不光传递光,还传递着什么呀?
生:幸福、温暖、爱……。
师:是啊,这真是一双神奇的手。
师:谁还能说个这样的句子?(生用“是”练习说话)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的手像电线在爸爸妈妈间传递着幸福、温暖、爱,爸爸妈妈因为有了你们而更加快乐,你们因为有了爸爸妈妈而更加幸福。愿意把你的幸福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学生举例说生活中幸福的生活场景,师适时引导有感情朗读。
师:谁还读懂了哪小节?
生汇报并读自己读懂的小节
师适时引导:桥的功能是连接陆地,使没有路的地方有了路,给人带来方便,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伸出友爱的手,也会给人带来方便,所以作者说我们的手是桥,传递着问候。
师:那么既然我们的手传递的是问候,请你用你的手对你的好朋友问候一下。
生用肢体语言对好友表示问候。
师:你们还从哪儿看见手传递问候?
(对学生说的具有代表性例子的同学进行鼓励。)说到地震时,师:这是一双象征友谊的手,是一 座心桥。师:哪一小组还有别的收获?
生:我们组明白了为什么说手是船。把手比作船,写出了人们之间真诚交流。
师:谈谈你们的理解。
生举例谈。希望工程,生活中的小事。
师:我们的手是船,在心灵与心灵之间传递着真诚。
师:电视上我们看见国家主席_接见外国友人,亲切握手,传递着友好、和平,我们的手是桥,生接读………..
我们还看看到,在希望工程捐助仪式上,一颗颗爱心,一双双援助之手,圆了多少贫困地区孩子的求学梦,我们的手是船,生接读……..
生接读二三小节
师:我们的手,是小鸟,哪一组愿把你们的理解体会读给大家。
生:用欢乐的、飞翔的语气。
师:我听出来你们很欢快。谁还想飞翔?让我们一起来飞翔好吗?加上你的动作来读读。(体会小鸟自由的欢乐)
生加动作齐读,一起来体会飞翔的快乐。
(五)、感悟内涵,拓展延伸
(1)指名有感情的朗读。
师总结:我们的手是电线、桥、船、小鸟,他带给人们不同的情感,分别是:(板书:幸福 友好 真诚 快乐)我们的手神通广大的本领其实就是(板书:传递美好的情感)。
(2)师生互动:师生接读全诗。
师:我们的手还会是什么?(老师走下讲台,握住学生的手)今天你感冒了,还坚持在教室里认真地听课,老师握住你的手,你知道老师向你传递的是什么吗?(教师随机设计不同的场景,传递不同的信息)
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说,补充说。抓住两个学生的手,让他们握一握。
师:说说你们的手传递的是什么?
生:充分说。
同学们说的真好,请同学们根据你的体会,结合刚才同学们说的仿照课文写首小诗。
(3)、仿写课文小练笔。
学生仿写
师巡回指导
生读自己的创作,点评。
(六)、整体回顾,总结全文
同学们说得好极了。最美好的时刻,是心贴心的时刻,是手拉手的时刻。人们心手相连,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愿我们能将人们美好的感情传递下去。
板书设计
电线-----幸福
桥 ----- 友谊
我们的手 传递美好情感
船 ------真诚
小鸟----快乐
篇17:四年级下册西师版语文教案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首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
1、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生说(手)
2、伸出你们的双手,说说,这双手像什么?
看来同学们有的拥有灵巧的手,有的拥有能干的手,有的拥有敏捷的手。不过,我们的手还有神通广大的本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的手》,看看作者还发现了手的哪些功能。(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两遍。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以“是”为比喻词的比喻句,并能仿写。
(三)出示自学提示一:
1、用你喜欢的方式熟读第一小节。
2、看看诗中我们的手像什么?有什么作用?在书上做出简单的批注。
3、时间3分钟。
(四)汇报交流第一小节
①师范读,生汇报读。
②读第一句“我们的手,是电线。”谁能把加点的字换掉,句子意思不变?(像)由此看来,这也是比喻句。
③练习用“是”说句子。
④学习课后的“金钥匙。”齐读并理解。
(五)师小结。
(电线可以传递光,光可以照亮周围;我们的手像电线一样,在爸爸、妈妈之间传递着感情,这样的感情可以使他们更“幸福”。)
(六)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学习二、三、四小节。出示学法指导:学习诗歌时,抓住重点词语,如“电线”、“幸福”等,想象相关的画面,再把自己的情感通过诵读表达出来。
2、时间7分钟
传递 陆地 彼此
? 托起 帆 星辰
? 跨越 问候 心灵
? 飞翔 欢乐 小鸟
3、小组讨论。
4、学生展示。(生汇报,师板书)
5、这一小节,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老师相信,通过有感情的读,大家会体会得更好。
6、我们的手还会是什么?(师生互动。当你握住我的手,我们的手是什么?伸出你们的手,互相握一握吧,说说你们的手是什么?)
(七)、整体回顾,总结全文。
同学们说得好极了。最美好的时刻,是心贴心的时刻,是手拉手的时刻。人们心手相连,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愿我们能将人们美好的感情传递下去。
(八)、课堂检测。
手还会是什么?仿照课文,再写一节。
(九)、布置作业。
比赛背诵诗歌。
板书设计:
我们的
电线 —— —— 幸福
桥 —— 传 —— 问候
船 —— 递 —— 真诚
小鸟 —— —— 快乐
四年级下册西师版语文教案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实录及反思(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西师大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17篇)】相关文章:
毕升的梦想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五年级下册)2023-07-26
《池上》教学后记(西师版二年级下册)2023-11-14
五月的青岛(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023-03-14
天鹅的故事 导学案(西师版四年级下册)2022-04-29
人杰与鬼雄--《夏日绝句》赏析(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023-10-26
访兰(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022-12-25
《谁住顶楼》教学设计之二(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022-05-24
《有故事的成语》教学设计之一(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022-10-02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反思(西师版二年级下册)2023-02-13
西师大版《翻越大雪山》教学设计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202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