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考察素质教育基地/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时间:2023-11-13 07:27:27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实践活动:考察素质教育基地/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整理6篇)由网友“爱真的很美”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实践活动:考察素质教育基地/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下册),希望大家喜欢!

实践活动:考察素质教育基地/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篇1:实践活动:考察素质教育基地/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52~53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蓖ü练习,巩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2本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比醚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服务生活的价值。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例2的图片纸、剪刀。

学具:例2的图画纸一张、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刚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谁能说说这两种图形的面积分别应该怎么计算?

学生回答。(略)

教师: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上述知识。

二、教学例1

1背氏中畔ⅰ?渭出示例1的情景图,并出示相应的信息。

2闭页鑫侍狻

教师:从这道例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请找出此题的问题是求什么。

3碧致劢夥ā

(1)学生分组讨论:

①理解油菜籽的产量主要与什么相关。(地的面积)

②土地是什么形状?(长方形)

③长方形地的面积怎么计算?(长×宽)

(2)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3)学生独立解决此问题。

三、教学例2

1背氏中畔ⅰ?渭出示主题图及相关的信息。

2惫鄄旆治觥8貌莸氐淖槌汕榭鍪窃跹的?有哪些形状?

3背鍪疚侍狻A礁鑫侍馔时出现,请学生分别指出草地和小路分别是哪部分。

4碧致劢饩觥

(1)草坪的面积怎么算?

①左、右分开算,再相加。②左、右合起来组成一个大长方形,再计算。当学生说出第2种方法时,请他到展台上来动手操作,演示如何组合(用剪刀剪开再组合),全班同学也模仿操作,体会组合的过程。

操作完后要标注各边的长度,再独立计算。

(2)小路的面积怎么算?辅满小路要多少块砖?

①找出刚才剪下的“小路”,说说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②学生独立完成。

③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活动(第53页)

要求:

1狈中∽楹献魍瓿伞

2碧致鄢龌疃的步骤。

3狈肿榛疃。

4比班交流方法与结果,互相评价。

五、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实践活动:考察素质教育基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61~6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笔寡生能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两位数乘法等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对

数学的理解。

2迸嘌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比醚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活动准备

1碧岢鑫侍

教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很多数学知识,你们能运用这些知识

解决问题吗?

教师:今天我们将到课外去学习,让你们运用数学知识到实践活动基

地去解决问题。

教师:(介绍实践活动基地的情况)有种植区、养殖区、气象观测区…

2比挝穹峙

教师与学生一起确定各组在活动基地中重点解决的问题和各自要做的准备工作。

二、活动过程

1苯饩龉园中的数学问题

(1)解决玉米地的数学问题。

教师:这块玉米地是什么形状?(长方形)现在要算一算这块地有多少

株玉米?你有哪些解决办法?

学生合作估测面积,估算玉米地有多少株玉米。

教师:想一想,解决刚才这些问题,你们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2)解决桃园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你能发现桃园中的数学问题吗?

教师: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教师:这两个问题我们能解决,看一看,每棵树大约能收34千克桃,

桃子现在每千克能卖2元。

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教师:想一想,刚才解决这些问题,又用到哪些数学知识?

2苯饩銎象观测区里的数学问题

(1)学生分组,课外到气象观测区观测一周里气温、湿度、风向情况,并做好记录。

(2)交流。

3苯饩鲅殖园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你知道养殖园有多少只兔子吗?有哪些办法解决?

学生动手数,计算。

讨论:(1)你知道兔子有哪些生活习性?

(2)你知道兔子一身有哪些经济价值?(该问题重点引导学生从兔子的毛、皮、肉

、粪便的有效利用等方面去发现兔子的经济价值)。

三、总结反思

教师: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谈感想、收获,并交流。

篇2:解决问题(一)/解决问题(二)/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80页,例1。

【教学目标】

1迸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从而巩固所学的新知。

2蓖ü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惫睦学生用多样化的策略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计算方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具、学具准备】

例1情景图。

【教学准备】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出示例1情景图。(暂不出示问题)

教师:请小朋友们看图,图上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教师:要想知道能买多少包,我们必须知道什么?

教师:要先算出每包饼干的价钱,再算200元可以买几包。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碧教纸饩霭旆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主题图,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那么1包饼干多少钱?

教师:1包饼干8元,现在王阿姨有200元,那么可以买多少包呢?怎么解决?

教师:说得真好,那250元钱能买到多少包这种饼干?

教师:对,不同的方法我们都能解决这个问题。

三、尝试运用,促进内化

1毖生独立完成第81页的课堂活动

只要学生能说出其安排的理由,教师要给予肯定。

2毖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3蓖瓿闪废笆五的第2题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

(2)学生提出问题。

(3)教师帮助学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梳理,再让学生解决。

四、反思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解决问题(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81页例2。

【教学目标】

1比醚生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结合所提供的现实背景,能对现实问题进行探究,并解决问题。

2蔽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同时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具、学具准备】

有关主题图的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请大家仔细看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学校把这样的12盒水彩笔平均分给3个班,每班可分得水彩笔多少支?要想知道每班分多少支,我们必须知道什么?

教师:同学们真会思考,两种方法都可以。(板书)注意单位。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85~88页。

【教学目标】

1蓖ü整理复习所有内容及相应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2蓖ü讨论交流,让学生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体验整理的优越性,感受和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惫固本单元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碧逖椤⒀习整理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讨论、交流,主动回忆所学知识

教师: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今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个单元同学们

学习了哪些知识?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教师:(边归纳、边板书)本单元我们首先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其次是一起探索规律,最后还学习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方法。

二、通过例1、例2,自主整理复习

1背鍪镜85页整理第1题

教师: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00÷2=800÷4=

320÷8=490÷7=

先独立口算,写出结果,交流口算结果和口算方法。

2背鍪镜85页整理第2题

(1)教师:首先确定下列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再估算。

324÷6=594÷3=

408÷4=728÷8=

先独立估算,写出估算结果,再交流估算方法。

教师(归纳):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先是确定商是几位数,再把被除数看成一个有利于估算的数,再利用前面的口算方法,写出估算结果。

(2)教师:估算之后,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全班齐练,4人板演,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强调商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情况。

三、分析练习十六各题,明确练习目的

教师:现在我们看看练习十六内容的安排和目的。

引导学生逐题分析。

教师:根据刚才我们整理的内容,哪些题是在复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学生:第1,2,3,5,8,9,10题。

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主要是通过哪几题来练习的?

四、分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教师:好,下面我们首先就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有关知识进行系统练习。

练习形式可采取先独立完成,再交流结果,老师对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评。

(2)教师:练习十六中剩下的练习内容,我们将在下节课进行。

五、小结反思

教师:今天的整理复习课,让同学们有了哪些收获?今后你知道自己怎样去整理所学的知识了吗?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吗?

篇3: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第5~6页例4、例5及课堂活动,练习一第11题。

【教学目的】

1.经历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实际体验。

2.会解决涉及倍数关系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目标】

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的优势,使本来抽象、复杂、静止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及推理过程“动”起来。计算机能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使学生自主领悟知识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随着画面去观察、体验、发现,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运算顺序。(课件出示)

125×4+54         340×2-120        (90-25)×32.

2.情境引入

教师:你知道哪些动物可以称得上是森林医生吗?

学生:啄木鸟、山雀。

(课件出示)例4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观察后提出问题学生:啄木鸟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教师: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就来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索

1.教学例4。

教师:从这个情境中你知道哪些数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你能用图(最好是线段图)表示出他们每天吃害虫的关系吗?学生自主用图画表示山雀与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关系,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出示线段图的画法)

先用165×3得到山雀吃害虫只数的3倍是多少,但是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没有山雀的3倍那样多,而是比3倍少45只,所以,还要在此基础上减去45只才得到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指导学生写出答语。

(课件出示)将例4中的少45只改成多45只,

学生画线段图并独立解决,然后交流。

学生1:我的线段图这样画:

学生2:我是这样列式的:165×3+45。

教师:你发现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学生:相同点是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与山雀吃害虫的只数都有倍数关系。但一个是比山雀的3倍少45只,所以计算出3倍后要减去45只;一个比3倍多45只,所以要计算出3倍后要加上45只。

2.教学例5。

教师:刚才我们解决了森林医生吃害虫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解决小朋友在集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课件出示例5,并提出数学问题。)学生独立解决,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解决方法。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1:我这样思考:要求小青有多少张邮票,必须先知道小明有多少张邮票,因为题中告诉了小青的邮票张数是小明的3倍。而要求小明有多少张邮票,可以直接用80减去15,因为题中告诉了小明比小华少15张。由此可以这样列式:

课件出示算式(80-15) ×3。

学生2:我这样思考,根据小明比小华少15张邮票,可以求出小明的邮票张数为:80-15=65张。根据小青的邮票是小明的3倍可以求出小青的邮票张数,即:65×3=195张。列成综合算式是:(80-15)×3。指导学生写答语。

三、活动思考(课件出示内容)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先在组内交流思考方法,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全班交流。

四、独立练习学生完成练习一第10题,做后交流。

五、小结教师:通过今天的问题解决,你有什么收获?

《解决问题》课后问卷

解决问题:

1、一辆汽车从新华村开往县城,每小时行42km,开出2小时后离县城还有6km。新华村到县城的公路长多少千米?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各个数据吗?

2、草场上有山羊75只,绵羊比山羊的4倍多20只,草场上有绵羊多少只?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它们的只数吗?

统计数据分析

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统计

图表一

能准确列出算式并计算的人数 正确率% 能正确画出线段图的人数 正确率%

实验班(40人) 38 95% 37 92.5%

对照班(40人) 35 87.5% 30 75%

效果分析: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有了多媒体课件展示线段图的画法,就大大提高了画线段图的正确率,全班40人中,有37人都能正确画出线段图,正确率达到了92.5%,而对照班的正确率只有75%,可见,利用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对画线段图的展示和指导,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随着画面去观察、体验、发现,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学会了画线段图的方法。

学会了画线段图的方法,就可以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使本来抽象、复杂、静止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及推理过程“动”起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使学生自主领悟知识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根据问题,正确的列出算式并计算,使计算的正确率提高到了95%。

篇4:平行四边形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页例1、例2及第33页的课堂活动,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景,在操作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感受平行四边形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初步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及与长方形的联系,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硬纸条做成的长方行的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课件)同学们,你们认识屏幕上的这些图形吗?学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教师:其实在数学宝库这个家族中还有很多图形等待我们去认识。想认识更多的图形吗?那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去认识一位新朋友好吗--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

二、探索新知

1.认识平行四边形播放课件,内容设计到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有平行四边形的物体。学生看过课件后教师提问:在屏幕上这些图象都是平行四边形。然后依次介绍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有4条变,对边相等;有4个角,但不一定是直角。

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平行四边形。你们到底了解了吗?那我们来做个练习吧!

教师:学生交流后,教师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地方有平行四边形?学生举例。

学生1:铁拉门上有平行四边形。

学生2:有些花布格是平行四边形。

学生3:鱼网拉直后有很多大小不一样的平行四边形。

学生4:有些门上的花纹是平行四边形。

学生5:栏杆上嵌的花纹是平行四边形。

………

[点评:在情景的影响下,学生通过看录像,感知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促进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有了初步认识,同时,也感受到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2.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教师出示一个用硬纸条钉的长方形。

教师: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是好朋友,它们互相之间可以变换,你相信吗?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木条钉的长方形,然后拉一拉,议一议,说说长方形有什么变化。

教师:你们发现长方形有什么变化?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学生1: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但4条边的长短每边没变。

学生2:长方行原来都是直角,现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变成了钝角,左下角、右上角变成了锐角。

学生3:长方形上、下、左、右四条边没有变,跟原来一样大。

学生4:我发现:如果把长方形慢慢拉,钝角会越来越大,锐角会越来越小。

………….

教师:你们能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吗?学生再次分组活动。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说明平行四边形具有什么特性?(容易变形)

教师:你现在知道生活中有的自动门为什么要做成平行四边形了吗?(此点只让学生有一点感受)

[点评: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初步感受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三、智慧岛

(1)完成课件上两道题。

(2)学生自主完成课堂活动第2、3题,然后交流。

(3)完成练习五第1题,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辨别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以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四、我的收获

教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了解到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还有什么问题?或还有什么想继续探索的问题?

[点评:通过具有儿童气息的自我反思,既促进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进一步清晰认识,又激发了学生想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五、作业布置

练习五第1~5题

【教学过程】略

孩子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谁来告诉我它们的 名字呢?

其实在我们数学宝库中还有许许多多的 朋友,需要我们去认识它,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一位新朋友,

平行四边形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那我们就去看一看吧。

那我们就去了解了解它,板书图形,今天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谁来帮帮老师找出它的边,又找同学找出它的角,板书它又4条边,有4个角,

再来看看它的4条边吧,请你们拿出刚才发给你们的平行四边形,用尺子量一量它的4条边的长度,最后得出4条边相等,再论证一下吧,再板书,

接下来老师看一看你们是不是真的了解了 ,我们来做个练习题吧,

做了练习,我们来找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吧

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是一对好朋友,它们可以呼唤,你们信吗 ?

大家读的真棒,你们真聪明,那我们就去智慧岛发挥我们的智慧吧

板书:特点:又4条边  对边相等,

有4个角   不一定是直角,

具又不稳定性

篇5:扁鹊治病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执教 沙坪坝区汇育学校  谢胜凤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理解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

3、明白这则寓言故事阐明的道理。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前准备:①查阅有关扁鹊的资料。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喜欢听故事的孩子举手。在故事中学习,在故事里成长,从故事中有所收获。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2、齐读课题--扁鹊治病。通过今天的学习要达成学习目标。

二、设疑读文,明确任务

1、学完第一课时,同学们的收获肯定很多。

谁来回答

神医扁鹊为谁治病?治病的结果呢?

2、设疑:

既然病人死了,作为医生,扁鹊应不应该承担责任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成

立一个调查小组。我自告奋勇任组长。行吗?

三、研读课文,阅读感悟

1、直奔主题,调查的重点--扁鹊治病的经过。

2、(出示调查记录表)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完成调查表中病情记录的填写。

诊断时间      病情记录

一天   病在皮肤

过了十来天    病在皮肉

十来天后     病在肠胃

从这三次的诊断记录上,你看出什么?(看来,病情在不断地发展,一次比一次严重。)

(一)扁鹊劝说

过渡:于是,扁鹊是一再劝说蔡桓公治病。

咱们的调查指向扁鹊。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扁鹊劝说蔡桓

公治病的语言?用“﹏”勾画出来。

学生回答,教师投影相机出示扁鹊三次劝说的语言。

A.“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B.“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C.“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1、请学生找到相关的语句。我们依次读一读这三次劝说,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1)病情越来越严重。

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越来越严重的病情表现出来?

(2)你还发现了什么?扁鹊一次比一次担心,心里非常着急。

师小结:是呀,蔡桓公的病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加剧,扁鹊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一次又一次的前来拜见,因为他知道大王的病不及时医治的话随时就有生命的危险……因为他知道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因为他知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足见扁鹊医德高尚(板书)。

2、小组练读、赛读扁鹊劝说的句子。

3、小组推选个别学生朗读。

评价:我听出来了,你越来越担心;你的劝说情真意切,如果我是蔡桓公一定会听你的了;你强调了这病的严重性,看来是非治不可了;你的劝说没有说服力,可不像一位名医。

(二)蔡桓公的反应

过渡: 扁鹊情真意切,面对扁鹊的劝说,蔡桓公的反应如何呢?接下来,调查指向蔡桓公。

1、快速浏览课文,找到相关句子,用“--”勾画出来。

A、蔡桓公毫不在意地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B、蔡桓公假装没听见,没有理睬他。

C、蔡桓公听了满脸不高兴。

1、扁鹊再三劝说,蔡桓公却是一再拒绝,请你自己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神态、语言(第一次:不相信--自以为是)

(2)神态(第二次:不理睬--固执己见)

(3)神态(第三次:不高兴--讳疾忌医)

2、自由练读,从读中体会蔡桓公的语言、神态和隐含的心理活动。

3、小组赛读。

(评价预设:真是龙颜大怒啊,蔡桓公火冒三丈了……)

(三)学生分角色朗读。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合作,通过朗读体会扁鹊与蔡桓公的心理活动。

老师读叙述部分,男生读蔡桓公,女生读扁鹊。

(孩子们的朗读已经再现了扁鹊治病的场景。)

四、深化主题,揭示寓意

过渡:又过了十来天,扁鹊老远望见到蔡桓公,立刻掉头就跑。作为医生,他是见死不救呢?还是他一开始就没有医治的良方,根本是个没本事的庸医呢?

1、下面我们齐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出示调查表)请各小组成员开展讨论,把调查表中治疗方案部分填写完整

2、

诊病时间        诊断记录    治疗方案

一天          病在皮肤   热水敷烫

过了十来天     病在皮肉         针灸

十来天后        病在肠胃  服几剂汤药

又过了十几天      病在骨髓 无能为力

3、仔细观察病历的治疗方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对症下药、有药可治)扁鹊医术高明(板书)。

4、思考:

从皮肤病开始,明明是有药可治,最后连名医也无能为力,究竟是什么要了

蔡桓公的命?(不听劝告、自以为是、固执己见  讳疾忌医: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四、拓展想象,抒发感想

1、过渡:现在该是我们调查小组出结论的时候了。我们的调查分析证明:蔡桓公的死,责任完全在在他自己。

2、但凡成功的人,都善于反思。参与了这项调查以后,把这个故事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想想,我们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吸取什么教训呢?(1、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2、及时改正自己的坏毛病、坏习惯。)

五、总结,作业

我们的调查小组工作进入下一个阶段。我们的新任务是:组内每个成员都担任故事宣讲员,把《扁鹊治病》这个故事讲给像蔡桓公这样的人听。接受新任务的同学起立,让我们用掌声迎接新的挑战。

板书设计:

治病

扁鹊----------蔡桓公

不听劝告

医德高尚      固执己见

医术高明          讳疾忌医

[扁鹊治病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篇6: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P99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连乘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学会根据相关问题选择恰当信息,进一步感悟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和方法,体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从而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

3、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中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课前看视频:建国六十周年阅兵式(感受什么是方阵)

课前谈话:今天我第一次来到你们学校上课,你们认识我吗?那你从哪些方面了解我呢?这些信息对了解我有帮助吗?

一、教学流程:

(一)、课上谈话,获取信息: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什么?(水笔),想作为奖品给上课表现好的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得到这些奖品啊?但是,想得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得表现要好,(大屏幕显示得到奖品的途径:1、看要看仔细:仔细寻找数学信息。2、说要说清楚:上课大胆发言,说出你的想法;3、听要听明白:集中注意力倾听同学的发言;

现在的问题是:购买这些水笔得花多少钱?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要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信息:(贴纸)

①、每支水笔多少钱?(2元),

②、买了多少盒?(3盒)

③、每盒多少支? (10支)

(二)、根据信息 ,解决问题

A、你能帮我算一算,得花多少钱吗?

B、独立完成,和小组交流你的想法;

C、汇报,板书

预设:方法一:2×10×3      方法二 3×10×2

比较两种方法,先算什么,在算什么?和同桌再次交流方法,给今天的课题取名(连乘解决问题)

总结方法的不同之处是因为思考的角度不同,得到的信息不同,先求的问题也就不同。

(三)、收集信息,解决交流:

解决:方阵中的数学问题。(多媒体)

1、理解:方阵,行,列

2、小组合作:操作学具,相互说出解决方法

3、汇报、交流:解决思路

4、小结

(四)、实际运用,深化理解

1、解决立方体中的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个立方体组成的?

2、提供多余条件的数学问题:解决春游中的数学问题:每组8人,有4组,每组分发面包16只,矿泉水1瓶,垃圾袋1只,苹果3个,每瓶矿泉水2元,面包3元一只,请问老师要准备多少瓶矿泉水?

3、提供隐含条件的数学问题:

A、分水实验小学第二届数学手抄报“评比活动开始了,(链接:桐庐县分水实验小学网站教导处通知)要求是:三至五年级,每班上交3副,请问按要求,我们学校应上交多少副?(你还要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B、解决上下班中的数学问题:徐老师家到学校约3千米,我一周上下班一共要行多少米?

小结:解决问题还得看具体情况,如这里的班级数,具体到一所学校就有所区别,需要选择合理信息才能正确解答。

(五)总结提升,把握关键

谈话:今天这堂课我们主要研究什么数学问题,在分析解决问题时,关键要抓住什么?

小结:寻找相关的数学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激动人心的时刻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西师大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萝卜头教案

恐龙在我们头上飞优秀教案设计

五年级语文下册《吐鲁番的葡萄沟》教案

我们爱祖国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恐龙在我们头上飞》教学设计

华山的险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空间与图形、可能性复习教学教案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毕升的梦想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五年级下册)

千米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实践活动:考察素质教育基地/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实践活动:考察素质教育基地/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实践活动:考察素质教育基地/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整理6篇)】相关文章:

西师大版《翻越大雪山》教学设计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2024-03-1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实录及反思(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023-11-22

花开了,就感激(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023-10-10

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2024-01-14

《有故事的成语》教学设计之一(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022-10-02

《杂交水稻之父》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2022-12-31

《谁住顶楼》教学设计之二(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022-05-24

访兰(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022-12-25

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五年级下册)2023-08-17

一年级下册《森林,你好》优秀教案202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