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值》教案

时间:2024-05-02 07:13:49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值》教案(推荐16篇)由网友“cobee”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值》教案,欢迎阅读与借鉴!

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值》教案

篇1: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值》教案

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值》教案

教学要求: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根据实际需要和要求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求出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确,取商的近似值时,计算出的小数位数都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教学用具:投影片(或小黑板)若干。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计算下面各题:1.54×0.2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0.38×6.72(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2.揭示课题:跟小数乘法一样,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除得的商也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值。(板书课题:商的近似值)

二、尝试

1.出示例6:一个玩具厂试制了35架玩具飞机,共花了156元。平均每架玩具飞机多少元?

2.生根据题意列式并计算。(指名板演)

3.引导学生思考:

(1)计算时你们发现什么?

(2)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所以只需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该怎么办?

4.指导解答:这道题应该保留两位小数,但计算时要算出三位小数(如:4.457),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就是4.46,2...让学生写出答案。

156÷35≈4.46(元)

4.457

35)156

140

160

140

200

175

250

245

5

答:平均每架玩具飞机约4.46元。

5.比较求积或商近似数的异同点。

师问:求积或商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使学生分清:求积的近似值要算出乘得的积以后再取近似值(如复习题);而求商的近似值只要计算时,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就可以了。

三、应用

1.做一做:按“四舍五入法”算出商的近似值,填入下表。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三位小数

40÷14

26.37÷31

45.5÷38

(1)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并指3名学生将第l题保留一位小数、第2题保留两位小数、第3题保留三位小数的竖式写在黑板上,集体订正。

(2)介绍一种取商的近似值的简便方法。

以学生板书的3道竖式为例讲解: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要把余数同除数做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说明求出的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数上加1。

2.练习六第3题:按照过程计算7.2÷2.1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步骤:开始写出2.1)7.2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想:商要计算到第位小数按上步要求计算出商商的末一位是不是满5?

是去掉商的末一位

写出商的近似值

不是去掉上的末一位并在前一位加1

结束

生看清题目,按照框图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在练习本上做。做完后再说一说思考和计算的过程。

3.练习六第1题:计算下面各题。

4.8÷2.3(保留一位小数)1.55÷130(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时,可让学生讲自己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4.练习六第6题:有些应用题取近似值时,要想一项实际情况。下面两题的答案应取多少才合适?(保留整数)

⑴每套童装用布2.2米,50米可以做多少套?

50÷2.2=22.727272......(舍去小数部分)

⑵每个油桶最多装油4.5千克,要装60千克油,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油桶?

604.5=13.3333......(向整数部分进1)

四、体验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是怎样解决难点的?

五、作业:

练习六第2、4、5题

篇2: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值》教案设计

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值》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商的近似值的意义;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正确地求出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根据保留小数的位数,正确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42÷72÷51÷0.27÷8

8.4÷2.10.69÷11.26÷0.60.5÷0.2

2、按“四舍五入”法填出下表中名数的`近似值

3、计算:(指名板演)

2.479÷0.672.21÷0.034

二、新课

1、质疑导入:

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除得的商有时位数较多,有时除不尽,这时也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值。(板书课题)

2、教学例6

(1)出示例6,读题,列式

(2)列式后,让学生自己算一算,想一想,人民币最小用到哪一位?需要保留几位小数?必须除到哪一位?该怎么办?能以这道题的答案应该是多少?

结论:因为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后一位是几,能以只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进行四舍五入。

能以商应该为4.46元,横式上用什么符号?(≈)表示近似值。

3、课内练习P24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幻灯出示课本第25页第3题

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完成

2、指名板演:课本第25页第1题

3、作业P25第2、4题各第1~2题

篇3:商的近似值五年级数学教案

商的近似值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根据实际需要求“”,找到和“求积的近似值”的联系.

2.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根据实际需要求.

教学难点

理解求“积的近似值”与求“”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一)口算

8÷0.5 1.2×4 0.36×2 6.3÷2.1

0.92÷4 6÷1.2 0.5+0.14 2.4÷0.6

(二)填空

1.4561

0.9398

9.7502

保留三位小数

保留二位小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整数

教师提问:0.9398保留三位小数为什么是0.940,写成0.94行不行?

谈话引入:求小数的近似值在除法中有哪些应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

二、探索尝试

例6 一个玩具厂试制了35架玩具飞机,共花1560元,平均每架玩具飞机多少元?

1.读题并列式

(总价÷数量=单价)

1560÷36

2.尝试计算

3.练习:计算下面各题

4.8÷2.3(保留一位小数) 1.55÷3.9(保留两位小数)

三、质疑小结

(一)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出示课题:)

(二)求“”与求“积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

相同点:都要用到“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并且都要看要保留的那一位的后一位.

不同点:求积的近似值,要先算出积的准确值再求近似数,求不需求出商的准确值,只要求出要保留的下一位就可以了.

四、尝试练习

(一)按“四舍五入法”算出,填入下表. 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40÷14 26.37÷31 45.5÷38

教师提问:解题时你运用了什么技巧?

(每一横行只需列一个除法竖式)

(二)求下面各题(保留两位小数).

3.81÷7 32÷42 246.4÷13

(三)刘桐到超市买了一打乒乓球,一共花了15.8元,平均每个乒乓球多少元?

五、课后作业

计算下面各题(保留两位小数)

5.63÷6.1 2.84×0.03 0.382×0.13 4.2÷4.5

六、板书设计

例6 一个玩具厂试制了35架玩具飞机,共花了156元.平均每架玩具飞机多少元?

1560÷35≈44.57(元)

答:平均每架飞机44.57元.

探究活动

调查统计

活动目的.

1.使学生会根据实际需要求“”.

2.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活动过程

调查附近停车场收费标准,算出该停车场平均每小时或每天收费多少元?

活动说明

停车场有按“时间”段收费的,超时加收费,也有的小区停车收费是按月收费的,根据不同情况调查出停车场单位时间内的收费情况.

篇4:《商的近似值》五年级数学教案

《商的近似值》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6-47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问题,经历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过程。

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根据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求商的近似值有兴趣,体会取商的近似值与现实问题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生对话。由“知道哪些自然灾害”到“自然灾害发生时哪些人战斗在第一线及经常发生哪些事情”,引出少先队员慰问解放军的问题情境。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自然常识,激发学生热爱解放军的情感,自然引出送果篮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自主计算

1、提出“平均每个果篮中有多少钱的水果”的问题,鼓励学生试着用竖式算一算。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在已有知识背景下自主探索,初步体验商的小数位数特别多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2、交流计算情况。让计算出不同位数的同学生汇报计算结果,教师板书,使学生体验商的小数位太多啦。

(设计意图:展示不同计算结果,让学生感受计算结果多样化,进一步体验商的小数位数特别多,产生求知的需要,为求商的近似值打下基础。)

3、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然后观察计算结果,说说发现了什么。确信158除以7除不尽。

(设计意图:用计算器计算,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除不尽的共识。)

三、求近似值

1、教师说明,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并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想法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取商的近似值与现实问题的联系,为下面用不同要求取商的近似值作铺垫。)

2、师生共同完成158÷7的'商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取商的近似值。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积的近似值的已有知识经验取商的近似值。)

3、让学生读书上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然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如何求商的近似值,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说法的机会。

(设计意图:在学生经历求商的近似值,阅读方法概念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表述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使知识内化,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教学反思:

篇5:浙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值》练习课教案

浙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值》练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截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2、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

二、教学重点:掌握截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难点:理解除不尽的保留小数。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和卡片。

四、教学过程:

A、口算训练:P-45第一题。

B、强化练习:

1、求下面各题商的近似值。(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6.14÷3.566÷1114.13÷0.19

提问:a、保留三位小数除数要除到小数部分第几位?

b、抽三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

c、校对,说一说错的理由。

2、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保留一位小数)

101.7÷0.098.12÷1422.6÷0.33

提问:a、除不尽怎么办,除尽怎么样?

b、先计算,你发现哪道题除不尽。

c、校对,说一说错的理由。

C、讲解应用题:P-48第四题

1、保留两位小数要除到小数部分的第几位?

2、横式和答语要注意什么?

D、选择题:P-48第六题

1、先学生四人讨论。再完成作业。

2、你认为哪一道是准确的,为什么?

E、发展题:

一个两位小数除以0.6得到近似商是1.4,这个两位小数可能是哪些小数?

1、先让学生思考,合作讨论。

2、如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启发商大于或等于1.35且小于1.45,然而再求被除数是多少?

F、布置作业:P-48第三题的余下部分和第五题。

篇6: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求商的近似值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思想完全遵循课程大纲按课时要求编写教案,它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采用现代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力求做到重难点突出。

学情分析

在学习了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小数除法后,学生再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不会感到太困难。教师尽可能的创造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讨论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位学生突破自己,展示自己,同时应重点引导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地分析,选择正确的方法取商的近似数。同时,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商的近似值的意义。

(2)掌握“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正确的按题意求商的近似值。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商的近似值的意义,掌握“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0.63÷7 0.24÷0.3 0.65÷0.13

72÷144 1.44÷0.6 5.6÷0.08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1.483 5.347 8.785 2.864

3、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7.602 4.003 5.897 3.996

做完第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二、探索新课:

1、教学教科书P23页例7。

(1)出示例题7。(提问学生:一打是多少个羽毛球?)

(2)要求根据书上提出的信息列式计算.列式 19.4÷12。

(3)依据 单价=总价÷数量。

(4)依据题意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2、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值,保留时,一般只除到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就可以四舍五入了。

三、巩固练习:

1、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3.81÷7 32÷42 246.4÷13

2、做第2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1)教师让学生独立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教师问:你解题时用了什么技巧?

(2)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1)提问:今天我们学了那些内容?你有那些收获?(出示课题:商的近似值)

(2)求“商的近似值”与求“积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

将学生分成6组,每组4人,合作探究,互相交流,探讨真知。

然后让各小组汇报交流,达到生与生的交流,师与生的交流。

随后,教师进行总结。

相同点:都要用到“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并且都要看要保留的那一位的后一位。

不同点:求积的近似值,要先算出积的准确值再求近似数,求商的近似值不需求出商的准确值,只要求出要保留的下一位就可以了。

五、布置作业:

练习四第10、11、13题。

篇7: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求商的近似值优秀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求商的近似值优秀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思想完全遵循课程大纲按课时要求编写教案,它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采用现代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力求做到重难点突出,精心的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在学习了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小数除法后,学生再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不会感到太困难。教师尽可能的创造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讨论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位学生突破自己,展示自己,同时应重点引导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地分析,选择正确的方法取商的近似数。同时,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商的近似值的意义。

(2)掌握“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正确的按题意求商的近似值。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商的近似值的意义,掌握“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0.63÷7  0.24÷0.3 0.65÷0.13

72÷144  1.44÷0.6 5.6÷0.08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1.483  5.347  8.785  2.864

3.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7.602  4.003  5.897  3.996

做完第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二、探索新课

1.教学教科书P23页例7.

(1)出示例题7.(提问学生:一打是多少个羽毛球?)

(2)要求根据书上提出的信息列式计算.列式 19.4÷12

(3)依据 单价=总价÷数量

(4)依据题意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2.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值,保留时,一般只除到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就可以四舍五入了。

三、巩固练习:

1.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3.81÷7   32÷42   246.4÷13

2.做第2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1)教师让学生独立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教师问:你解题时用了什么技巧?

(2)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1)提问:今天我们学了那些内容?你有那些收获?(出示课题:商的近似值)

(2)求“商的近似值”与求“积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

将学生分成6组,每组4人,合作探究,互相交流,探讨真知。

然后让各小组汇报交流,达到生与生的交流,师与生的交流。

随后,教师进行总结。

相同点:都要用到“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并且都要看要保留的那一位的后一位.

不同点:求积的近似值,要先算出积的准确值再求近似数,求商的近似值不需求出商的准确值,只要求出要保留的下一位就可以了

五、布置作业:

练习四第10、11、13题。

篇8:求商的近似值五年级数学教案

求商的近似值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商的近似值的意义;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正确地按照题意求出商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63?7=0.090.24?0.3=0.80.65?0.13=5

72?144=0.51.44?0.6=2.45.6?0.08=70

2.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出下面各小数近似值。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三位小数

板演后结合算式教师把计算法则再复习一遍。

二、新授。

1、引入新课。

小数除法有时会碰到永远除不尽的情况,有时虽然能除尽但实际上不需要那么多的`小数位数,这样求出的商就只要按题目要求取它的近似值。今天我们学习:求商的近似值。(板书课题)

2.教学例6。

例6:一个玩具厂试制了35架玩具飞机,共花156元,平均每架飞机多少元?

(1)读题、审题,根据题目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出算式。

156?35?4.46(元)

(2)指导学生按照整数除小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3)除到小数第三位商时,组织学生讨论。

1.为什么这里除到第三位就可以了?(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也就是说,得数只要保留两位小数就可以了,除到小数第三位就行了)。

2.现在该怎么办?(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4)讨论书写的计算格式。

答:平均每架玩具飞机约4.46元。

(5)指出答句中“约”是什么意思?

(6)教师归纳小结:计算钱数的时候,通常只算到“分”,算式只要保留两位小数,商除到小数第三位就可以了。千分位上是7,根据“四舍五入法”,7向前一位进1,5变成6,约等于4.46,写答句时要加上一个“约”字,表示近似值。

3、补充例题:计算132?437(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A)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B)讨论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的一般方法。

4、总结:算小数除法,需要求商的近似值的时候,一般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法”把末一位去掉。

三、巩固练习。

1、指导看书,后练习课本24页做一做。

2、练习六第1,3题。

四、作业。

练习六第2、4、5题。

篇9: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值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值练习题精选

1.写出下面各小数的`近似值。(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5.456456……≈( )17.49898……≈( )

0.08383……≈( )1.89726……≈( )

16.353535……≈( )2.05656……≈( )

2.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9.4÷715.6÷0.274.15÷1.8

3.做一张方桌需要2.5平方米木板,9.9平方米木板最多可以做几张方桌?

4.小明家有一个房间,长4米,宽3.8米。用面积为0.25平方米的方砖铺地,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方砖?

源于教材、宽于教材、拓展探究显身手。

5.先算出(1)(2)(3)题的商,找出规律后直接写出后面几题的商,并求出它们的近似值。(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1÷9=________≈________(2)2÷9=________≈________

(3)3÷9=________≈________(4)4÷9=________≈________

(5)5÷9=________≈________(6)6÷9=________≈________

(7)7÷9=________≈________(8)8÷9=________≈________

6.一堆煤有27.4吨,用载重5吨的卡车,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

7.用一块长2.3米、宽1.6米的铁皮来加工铁皮箱子,平均每个箱子要耗费铁皮0.85平方米,这块铁皮最多能做成多少个铁皮箱子?

篇10: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值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值练习题

1.写出下面各小数的近似值。(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5.456456……≈( )17.49898……≈( )

0.08383……≈( )1.89726……≈( )

16.353535……≈( )2.05656……≈( )

重难疑点,一网打尽。

2.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9.4÷715.6÷0.274.15÷1.8

3.做一张方桌需要2.5平方米木板,9.9平方米木板最多可以做几张方桌?

4.小明家有一个房间,长4米,宽3.8米。用面积为0.25平方米的方砖铺地,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方砖?

源于教材、宽于教材、拓展探究显身手。

5.先算出(1)(2)(3)题的'商,找出规律后直接写出后面几题的商,并求出它们的近似值。(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1÷9=________≈________(2)2÷9=________≈________

(3)3÷9=________≈________(4)4÷9=________≈________

(5)5÷9=________≈________(6)6÷9=________≈________

(7)7÷9=________≈________(8)8÷9=________≈________

篇11: 五年级数学的《积的近似值》教案

五年级数学的《积的近似值》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求近似值的实际意义,掌握求的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小数乘法中.

教学难点

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小数乘法中.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口算

0.21×0.4 3×0.6 2.5×4 0.17-0.08

0.2×0.3 1.2×0.05 0.43×20 0.5÷10

(二)按要求取下面各小数的近似值.

0.384(保留一位小数) 2.859(保留两位小数)

3.4(保留整数) 7.996(保留两位小数)

二、导入 新课

教师谈话:王红的妈妈是单位的采购员,她为单位购买了如下商品,商店为她出具了一张发票.出示图片:发票,里面数据没填全,你能帮助营业员阿姨填写完整吗?

(学生试做)

教师:填的对不对呢?学完今天的知识,看谁能帮助营业员阿姨填一份标准的发票?

三、指导探索

(一)出示例5

粮库小麦收购价是每千克0.967元.小红家今年卖了小麦492千克,应得小麦款多少元?

1.请同学根据题意列式解答(指名板演)

2.讨论:为什么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应看哪一位数字?

3.教师介绍“四舍五入法”

4.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副标题#e#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法”求,关于求近似值的方法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后自己查看资料,看谁找的多,找的全.

五、巩固练习

(一)一种面粉的价格是每千克1.92元,买14千克应付多少元?

(二)一种面粉的价格是每千克1.92元,买1.4千克应付多少元?

(三)出示图片:发票,由学生完成.

(四)思考题: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它的近似值是2.4,这个小数可能是多少?最大可能是多少?最小可能是多少?

六、课后作业

(一)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9.5米,宽42.5米,计算出这个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得数保留整数.)

(二)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成为5.70,这个数最大可能是多少?最小可能是多少?

七、板书设计

――――“四舍五入法”

例5、粮库小麦收购价是每千克0.967元.小红家今年卖了小麦492千克,应得小麦款多少元?

教学设计点评

这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通过帮助营业员阿姨开发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学好数学能解决大量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于的探究活动

1.班内开展一次“用自己零花钱,募捐希望工程”的活动,把每人捐款情况记录在黑板上(钱数用小数表示),请同学帮助算出总钱数(得数保留整数)

提示:如果有捐款数目相同的,可以用乘法表示并计算。

2.在家长的陪同下,带着计算器完成一次为家里买菜的任务(去自由市场),计算出所共费的总钱数。

篇12: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五年级上册数学

最新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五年级上册数学

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将以知识为中心的的课程和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成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与之相应的课堂教学设计也需要重新确立新的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的是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思想。我力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体现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多地侧重于促进学习者的发展,更多的关注学习者学习能力,习惯和态度地形成,关注学习者的主动求知与实践参与,关注学习者的价值观念于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因此,我在制定这节课的目标时,除了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还包括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数学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原有经验,他们在学习新知之前,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以此为依据,我在导入新课时,以实际情景导入情境的创设,根据学生原有认知水平,进行教学,这使学生感到与他们原有知识经验的不协调,从而产生学习的认知需要,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解决问题,除不尽时要取近似值;同样,再教学时,再让学生尝试计算,学生再一次发现问题,虽然得数能除尽,但根据实际生产、生活的需要,并不需要很多小数位数,这时也要取近似值。 求商的近似值与积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些环节时,我通过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表达、学会交流。

整节课基本上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体现了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思想。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些细节方面不是把握得很好。

1、生活语言运用得不够贴切。

2、时间把握不够。本着以学生发展的理念,我设计了一系列联系学生实际的练习题,但是一节课下来,有几道练习题来不及讲完。究其原因,除了本节课的计算量比较大,导致时间不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应该学会调整课堂的结构,如有些题目只要学生学会判断商是否要取近似值,以及取几位小数,这样可能课堂的效率可能会更高。

篇13:商的近似值(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值”,找到和“求积的近似值”的联系.

2.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理解求“积的近似值”与求“商的近似值”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一)口算

8÷0.5        1.2×4         0.36×2          6.3÷2.1

0.92÷4       6÷1.2         0.5+0.14         2.4÷0.6

(二)填空

1.4561 0.9398 9.7502

保留三位小数

保留二位小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整数

教师提问:0.9398保留三位小数为什么是0.940,写成0.94行不行?

谈话引入:求小数的近似值在除法中有哪些应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

二、探索尝试

例6 一个玩具厂试制了35架玩具飞机,共花1560元,平均每架玩具飞机多少元?

1.读题并列式

(总价÷数量=单价)

1560÷36

2.尝试计算

3.练习:计算下面各题

4.8÷2.3(保留一位小数)      1.55÷3.9(保留两位小数)

三、质疑小结

(一)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出示课题:商的近似值)

(二)求“商的近似值”与求“积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

相同点:都要用到“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并且都要看要保留的那一位的后一位.

不同点:求积的近似值,要先算出积的准确值再求近似数,求商的近似值不需求出商的准确值,只要求出要保留的下一位就可以了.

四、尝试练习

(一)按“四舍五入法”算出商的近似值,填入下表.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三位小数

40÷14

26.37÷31

45.5÷38

教师提问:解题时你运用了什么技巧?

(每一横行只需列一个除法竖式)

(二)求下面各题商的近似值(保留两位小数).

3.81÷7    32÷42    246.4÷13

(三)刘桐到超市买了一打乒乓球,一共花了15.8元,平均每个乒乓球多少元?

五、课后作业

计算下面各题(保留两位小数)

5.63÷6.1    2.84×0.03    0.382×0.13    4.2÷4.5

六、 板书设计

商的近似值

例6  一个玩具厂试制了35架玩具飞机,共花了156元.平均每架玩具飞机多少元?

1560÷35≈44.57(元)

答:平均每架飞机44.57元.

探究活动

调查统计

活动目的

1.使学生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值”.

2.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活动过程

调查附近停车场收费标准,算出该停车场平均每小时或每天收费多少元?

活动说明

停车场有按“时间”段收费的,超时加收费,也有的小区停车收费是按月收费的,根据不同情况调查出停车场单位时间内的收费情况.

篇14: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值》说课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值》说课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正确、灵活的运用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求商的近似值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及精神。

4、教学媒体电脑多媒体展示台。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已经是河北省的“绿色学校”,那么你认为怎样才算“绿色学校”呢?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引出环保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二)情景引入

观看关于环境问题的资料和图片。通过环境资料的展示,使学生初步意识到现今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性。呼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师:同学们,从资料中我们知道了由于废气排放过量,形成“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气温逐年升高。请看这则信息

根据气象资料显示,从1991年至,这间全球平均气温共升高了5.7摄氏度。(多媒体投影)

(三)展开

1、根据这两个数据同学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组织和设计中来,进一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师:根据生活中的数据可以提出一些相应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重点讨论这个问题:平均每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多少摄氏度?(多媒体投影)

如何列式? 5.7÷11

2、请同学们计算,遇到疑难用已学知识解决。

3、请学生上台演示计算结果,并说说是如何取值的。在演示中让其余学生提出疑问,进行讨论。注重学生个体思维的展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探究的精神。

5.7÷11≈1 C° 5.7÷11≈0.5 C° 5.7÷11≈0.52 C° 5.7÷11≈0.518 C°

……

以学生所取0.5摄氏度为标准,那么后气温有何变化?50年后呢?……有何建议?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环境忧患意识,促使他们自觉萌发保护环境的需要。

师:这些商是什么数?(板书揭题:商的近似值)

说说你认为怎样的数是近似值?那你为什么要取近似值?用什么方法取近似值?(四舍五入法)同桌交流方法,然后指名说一说。

4、根据学生作业,讨论看余数与除数关系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出示除到被保留位数,就不往下再除的例子,请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归纳: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一般要除到被保留位数的下一位;也可以除到被保留的位数后,看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余数超过或等于除数的一半时,可直接向前一位进一,取商的近似值;如果余数不到除数的一半,则直接保留。)取商的近似值。

5、哪个结果更精确一些?能用什么方法验证?学生验证。

1×11=11C°

0.5×11=5.5 C°

0.52×11=5.72 C°

0. 518×11=5.698 C°……

你能说个更精确的`吗?(0.5182、0.51818、0.518182、…)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四人一组讨论)

学生讨论小结: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就越高。

师:那么是不是保留的越多就越好呢?我们来实际验证一下。

6、尝试(多媒体投影)

(1)由于环境污染严重,据专家测算,中国每年要损失6500亿元人民币,现我国约有13亿人口。就是说平均每13人约损失6500元人民币。那么平均每人每年损失多少元?

(2)如按现在废气排放发展趋势测算,从到2030年这28年间,温度的升高将导致海平面升高145厘米左右。那么平均每年将近升高多少厘米?

学生练习后上台演示,说说想法。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白:精确到什么数位,得根据实际需要。巩固的同时也进行了环保教育。

(四)延伸

师:根据实际需要,还有别的方法可取商的近似值吗?运用你们聪明的头脑来尝试下面两题。(多媒体投影)

1、为了“六一”节的文艺表演,光明小学要做一批演出服。每套用布3米现有50米布。最多可做多少套?

2、小学食堂要购买60千克食用油,现有的每个油桶最多能装油4.5千克。至少需要这样的油桶多少个?

50÷3≈16(套) 去尾法

60÷4.5≈14(桶) 进一法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方法。

(五)总结

1、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明白了什么?有什么话要向大家说一说吗?

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选择和所要达到的精确程度,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

2、学生谈谈对环保的感想。

(六)巩固练习

师:接下来,同学们想不想自我检验一下今天学得怎样?请任选一题解答(有能力的可选2~3题)。(多媒体投影)

1、由于环境污染加剧,现每天有140个物种灭绝,那么平均一小时要灭绝多少个物种呢?

2、在一次环保公益活动中,共清理出23.1吨可回收垃圾,用一辆载重量为1.5吨卡车运,至少要运多少车?

3、庆同小学五(4)班61位同学在一次环保设计赛中,共用去人民币96元,平均每人应出多少钱?

第三题可用四舍五入法和去尾法取不同的近似值,关键是看他是否联系实际。

让学生有一定的自由发挥能力和思维特点的空间。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他们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发展。

篇15: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之《小数除法》之《商的近似值》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之《小数除法》之《商的近似值》

课题四:商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的例7和“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来求小数的`近似数。 2、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3.72 4.18 5.25 6.03 7.98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1.483 5.347 8.785 2.864  7.602 4.003 5.897 3.996 做完第1、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二、新课 1、教学例6. 教师出示例6,要求根据书上提出的信息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生: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教师问:保留一位小数,应该等于多少?表示计算到“角”。 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2、做第2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师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教师问:你解题时用了什么技巧? 三、巩固练习1、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3.81÷7 32÷42 246.4÷13 2、书上的作业。 课后反思:   作业批阅情况反馈:   (1)求近似值仍然用等号,这是不允许的。   (2)第26页第11题,没有算式,没有计算结果,直接答,这不行。   这道题中有的保留了多位小数,就用等号,也不行,如164.9÷3.5=47.114285,显然没有弄懂,在这里,只要打了等号,就表示除尽了!   206.7÷4.5中,不少同学用到了45.93,3这个循环节上打了点,这是可以的。   当然,这个题目没有这么麻烦。除完整数部分就已经可以比较大小了。

篇16:商的近似值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商的近似值的意义;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正确地求出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根据保留小数的位数,正确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42 ÷ 7    2 ÷ 5    1 ÷ 0.2   7 ÷ 8

8.4 ÷ 2.1   0.69 ÷ 1   1.26 ÷ 0.6     0.5 ÷ 0.2

2、按“四舍五入”法填出下表中名数的近似值

3、计算:(指名板演)

2.479 ÷ 0.67      2.21 ÷ 0.034

二、新课

1、质疑导入:

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除得的商有时位数较多,有时除不尽,这时也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值。(板书课题)

2、教学例6

( 1 )出示例6,读题,列式

( 2 )列式后,让学生自己算一算,想一想, 人民币最小用到哪一位?需要保留几位小数?必须除到哪一位?该怎么办?能以这道题的答案应该是多少?

结论:因为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后一位是几,能以只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进行四舍五入。

能以商应该为 4.46 元,横式上用什么符号?(≈)表示近似值。

3、课内练习P24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幻灯出示课本第 25 页第  3 题

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完成

2、指名板演:课本第 25 页第 1 题

3、作业P25 第 2、4 题各第 1~2 题

循环小数(一)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教学重点:循环小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清各概念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说说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4.8 ÷ 12    6.3 ÷ 0.9    24.6 ÷ 0.6    30 ÷ 40

0.8 ÷ 0.02    1 ÷ 100    7.5 ÷ 0.75    53.8 ÷ 5.38

2、笔算:(指名板演,其余自练)

297.696 ÷ 24      3.86879 ÷ 0.92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得数精确到百分位)

二、新授

1、出示例7,学生自做:10 ÷ 3

学生做后发现除不尽,这时让学生停下来观察一下竖式中每除得一位商和余数的关系。启发学生想一想为什么商里总是不断地出现 3 ?

如果继续除下去能不能除尽?为什么?

商该怎么表示呢?    师板: 10 ÷ 3 = 3.33 ……

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能否不写呢?

2、出示例8

计算 58.6 ÷ 11 = 5.32727 ……

让学生独立计算到商的第三位小数后停笔,引导学生观察一下余数是多少?然后再接着除两位,商是几?余数是多少?

想一想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怎样?

(学生板书算式上的商)

3、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里的商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商是无限的;不同点:①式重复数字是 3 , ②式第二位始重复数字是 2 和 7 )

小组讨论:从上面的例子概括出商的特点。

再指导看课本第 26 页最后一节的循环小数的概念,默读一遍。

4、练习

课本第 27 页的第一行(做一做)

小结:一个数是不是循环小数,要根据循环小数的意义来判断。

5、讲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 1 )师生共同回忆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会有几种情况?(两种)

( 2 )小结:板书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

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

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 3 )大家练,课本第 28 页做一做(上)

三、巩固练习

全班练:指名板演,说出商是什么小数,依据是什么?

19 ÷ 11      1.08 ÷ 3.3      13.25 ÷ 10.6

四、板书

循环小数(二)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掌握用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表示除法的商的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用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表示除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同上。

教具学具:小黑板、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下面各数哪些是循环小数?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

0.1222    1.788……     0.94578……

0.00808……     3.141414     3.99……

2、计算下面各题:

0.28 ÷ 0.47      0.4 ÷ 0.74

说一说循环小数是怎样计算的?

二、新授:                                                             1、 谈话导入:

循环小数也可以根据需要取它的近似值。

2、出示例9  讲解用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表示除法的商。

(1)读题、审题、分析题意、列式

(2)让学生自己算,根据题目要求取近似值,然后再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a 商的小数位应该除到第几位?为什么?

(除到商的小数位出现重复为止,因为循环小数是无限的)板书。

130 ÷ 6=21.666……        这是循环小数

≈21.67 (千克)

3、大家练:课本第27页  例9后做一做。

小结:用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表示除法的商的方法与商的近似值的方法相同,比需要保留的位数多看一位,然后再用“四舍五入”求近似值。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七P29(4)

2、判断:

(1)0.9……  与1一样大 。                (     )

(2)4.1555是循环小数 。                   (     )

(3)0.888……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0.90。    (     )

3、课作:P29  第5题和第6题。

循环节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循环节的意义,认识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懂得循环小数的简便记发。

会比较几个循环小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循环节的意义及简便记法。

教学难点:循环节的找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指出下面哪些是循环小数?

3.33……     5.32727……    1.666

6.0303……      6.416416……      9.335858……

让学生说出确定循环小数的依据后加以小结。

二、讲解循环节的意义:

1、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告诉学生这叫做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板书:如:3.33…… 的循环节是“3”。

5.32727…… 的循环节是“27”等。

请几个学生完整地说出循环节的意义,再指导看书学习。

2、循环小数的简记法:

师:为书写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写出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圆点。如:

3.33……      写作3.3

5.32727……   写作5.327

5.416416……  写作5.416   (首位和末位上方加点)

那么 6.0303……   写作(            )

9.3358358……   写作(            )

练一练:课本第28页中间的做一做

3、讲解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的意义

引导学生观察上面几个循环小数,看看他们的循环节从哪一位开始,想一想,你准备如何将他们分类呢?

循环节从第一位开始的,叫纯循环小数。

循环节从第二位开始的,叫混循环小数。

练习P28,最下面做一做。

4、比较循环小数的大小:

比较3.15、3.15 、3.15 、3.155 的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讲解板演)    3.15 = 3.15

3.15 = 3.1555……

3.15 = 3.1515……

3.155 = 3.155155……

由此可见:3.15 〉 3.155 〉 3.15 〉 3.15

三、巩固练习:

1、第30页 第9和第10题

2、第29页 第7和第8题.

第3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第4课:一个数除以小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循环小数教案

《商的近似数》数学教案设计

一个数除以小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四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小数除法

《买文具》四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五单元除法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教师教案

第二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第三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四年级数学日记小数除法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试题

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值》教案
《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值》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值》教案(推荐16篇)】相关文章:

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2023-03-30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2023-07-12

小数乘小数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2023-01-21

第三课时小数除以整数 教学反思(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2023-11-07

四年级近似数教学设计人教版2023-06-08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值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022-08-15

北师版数学书五年级上册教案2023-04-24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到八单元教学反思2022-08-22

四年级上册《运动与身体变化》数学教案2022-05-06

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教学2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2023-12-0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