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第三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时间:2022-09-20 07:42:15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第二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第三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共14篇)由网友“moonmoon”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第二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第三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第二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第三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篇1:第二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第三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上节知识

1、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2、口算下面各题

1/6÷3         4/7÷2       3/5÷2    6/7÷2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三

1、 出示例三  小明2/3小时走了2千米,小红5/12小时走了5/6千米,谁走的快些?

2、 指导列式

(1) 谁走得快是比两人的什么?(速度)

(2) 怎样求二人的速度?(自己列出算式,并与你所在的小组的同学交流你的算式及列式依据)

(3) 汇报并板书:小明平均每小时走2÷2/3

小红平均每小时走5/6÷5/12

(4) 你能直接求出这两个算式商的大小吗?(不能)

(5) 你会求出这两个算式的商吗?为什么?(不能,因为除数是分数)

我们这一节就来探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的方法(板书:一个数除以分数)

3、 探究计算法则:

探究计算2÷2/3

(1) 指导学生画线段示意图:

①你能用线段图表示这道题的信息吗?试试看(由于用2/3小时行2千米,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学生在画图时有一定困难,画图前可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a、2/3小时表示什么?(1小时的2/3)

b、2/3小时行驶的路程和1小时所行路程有什么关系?(2/3小时行的路程=1小时所行路程的2/3即:1小时所行路程的2/3是2千米)

此时学生就可根据乘法应用题画图的方法画出线段图了。

②把你的画图与同组同学交流一下,看是否相同。如果不同,比比谁的画图能更好的反映信息。

③打开教材第30页,看看你们的图与教材的图是否相同。

(2) 探究怎样计算2÷2/3

独立阅读教材第30页,体会教材中的推导过程,并在小组内说一说

(3)师生互动

师生共同探究计算过程,分析算理

① 1小时走多少千米就是求3个1/3小时走多少千米,必须先求1个1/3小时走多少千米

② 由2/3小时行2千米,即2个1/3小时行2千米,可求1个1/3小时走多少千米,也就求2千米的1/2是多少 ?  2×1/2

③ 3个1/3就行2×1/2×3千米

④ 由此推出2÷2/3=2×1/2×3

⑤ 由于1/2中的分母2和第三个因数恰好是原来除法算式中的数,为了便于分析,可用乘法结合律让它先算,即

2÷2/3=2×1/2×3=2×(1/2×3)=2×3/2

⑥ 分析2÷2/3和2×3/2的特征,你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得出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4、 你们能用这个规律计算5/6÷5/12吗?试一试,并把你的计算与同组人交流。

三、课堂练习:

1、教材第31页“做一做”

2、练习八第4题

四、板书设计:

一个数除以分数

2÷2/3=2×1/2×3=2×3/2=3(千米)

简写:2÷2/3=2×3/2=3(千米)

5/6÷5/12=5/6×12/5=2(千米)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一个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应怎样计算?

2、 计算:

24÷5/6      2/3÷3/4      5/7÷25/14

二、 探究新知:

1、 教学例4(1):混合运算应用题

小红用长8米的彩带做了一些花,每朵花用2/3米的彩带。他把其中的4朵送给了同学,小红还剩几朵花?

(1) 讨论问题

① 你从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 要求小红还剩几朵花,先应求什么?

③ 怎样列式?

(2) 讨论要求:

① 先在小组内讨论问题

② 独立列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

(3) 汇报讨论结果并板书

8÷2/3-4

=8×3/2-4

=12-4

=8(朵)

答:小红还剩8朵花。

2、教学例四(2)四则混合运算题

(2)计算1/5÷(2/3+1/5)×15

①先按运算顺序计算出题目的得数

③ 在上面的算式里。如果要先计算(2/3+1/50×15,就要用到中括号“[]”。在用到中括号后,就成了新算式,试一试,写出这个新算式。学生写出后教师板书:

1/5÷[(2/3+1/5)×15]

(1) 先议一议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

(2) 议一议: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怎样计算?

(3) 在学生充分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 课堂练习:

四、 教科书第34页“做一做”

五、 板书设计:

篇2:第二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上节知识

1、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2、口算下面各题

1/6÷3         4/7÷2       3/5÷2    6/7÷2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三

1、 出示例三  小明2/3小时走了2千米,小红5/12小时走了5/6千米,谁走的快些?

2、 指导列式

(1) 谁走得快是比两人的什么?(速度)

(2) 怎样求二人的速度?(自己列出算式,并与你所在的小组的同学交流你的算式及列式依据)

(3) 汇报并板书:小明平均每小时走2÷2/3

小红平均每小时走5/6÷5/12

(4) 你能直接求出这两个算式商的大小吗?(不能)

(5) 你会求出这两个算式的商吗?为什么?(不能,因为除数是分数)

我们这一节就来探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的方法(板书:一个数除以分数)

3、 探究计算法则:

探究计算2÷2/3

(1) 指导学生画线段示意图:

①你能用线段图表示这道题的信息吗?试试看(由于用2/3小时行2千米,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学生在画图时有一定困难,画图前可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a、2/3小时表示什么?(1小时的2/3)

b、2/3小时行驶的路程和1小时所行路程有什么关系?(2/3小时行的路程=1小时所行路程的2/3即:1小时所行路程的2/3是2千米)

此时学生就可根据乘法应用题画图的方法画出线段图了。

②把你的画图与同组同学交流一下,看是否相同。如果不同,比比谁的画图能更好的反映信息。

③打开教材第30页,看看你们的图与教材的图是否相同。

(2) 探究怎样计算2÷2/3

独立阅读教材第30页,体会教材中的推导过程,并在小组内说一说

(3)师生互动

师生共同探究计算过程,分析算理

① 1小时走多少千米就是求3个1/3小时走多少千米,必须先求1个1/3小时走多少千米

② 由2/3小时行2千米,即2个1/3小时行2千米,可求1个1/3小时走多少千米,也就求2千米的1/2是多少 ?  2×1/2

③ 3个1/3就行2×1/2×3千米

④ 由此推出2÷2/3=2×1/2×3

⑤ 由于1/2中的分母2和第三个因数恰好是原来除法算式中的数,为了便于分析,可用乘法结合律让它先算,即

2÷2/3=2×1/2×3=2×(1/2×3)=2×3/2

⑥ 分析2÷2/3和2×3/2的特征,你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得出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4、 你们能用这个规律计算5/6÷5/12吗?试一试,并把你的计算与同组人交流。

三、课堂练习:

1、教材第31页“做一做”

2、练习八第4题

四、板书设计:

一个数除以分数

2÷2/3=2×1/2×3=2×3/2=3(千米)

简写:2÷2/3=2×3/2=3(千米)

5/6÷5/12=5/6×12/5=2(千米)

第三课时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一个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应怎样计算?

2、 计算:

24÷5/6      2/3÷3/4      5/7÷25/14

二、 探究新知:

1、 教学例4(1):混合运算应用题

小红用长8米的彩带做了一些花,每朵花用2/3米的彩带。他把其中的4朵送给了同学,小红还剩几朵花?

(1) 讨论问题

① 你从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 要求小红还剩几朵花,先应求什么?

③ 怎样列式?

(2) 讨论要求:

① 先在小组内讨论问题

② 独立列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

(3) 汇报讨论结果并板书

8÷2/3-4

=8×3/2-4

=12-4

=8(朵)

答:小红还剩8朵花。

2、教学例四(2)四则混合运算题

(2)计算1/5÷(2/3+1/5)×15

①先按运算顺序计算出题目的得数

③ 在上面的算式里。如果要先计算(2/3+1/50×15,就要用到中括号“[]”。在用到中括号后,就成了新算式,试一试,写出这个新算式。学生写出后教师板书:

1/5÷[(2/3+1/5)×15]

(1) 先议一议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

(2) 议一议: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怎样计算?

(3) 在学生充分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 课堂练习:

四、 教科书第34页“做一做”

五、 板书设计:

篇3:第二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第四课时:分数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一个数除以分数计算法则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利用计算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总结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并抽象概括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利用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计算下面,直接写出得数

×4         ×3         ×2         ×6

÷4         ÷3         ÷2          ÷6

2、列式,说清数量关系

小明2小时走了6 km,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

(速度=路程÷时间)

二、新知探究

(一)、例3,

1、实物投影呈现例题情景图。

理解题意,列出算式:2÷         ÷

2、探索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2÷ 如何计算?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进行理解。

(2)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小时走的路程,怎么样表示 小时走了2 km这个条件?(将线段平均分成3份,其中2份表示的就是 小时走的路程)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已知 小时走了2 km,要求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并板书出过程。

先求 小时走了多少千米,也就是求2个 ,算式:2×

再求3个 小时走了多少千米,算式:2× ×3

(5) 综合整个计算过程:2÷ =2× ×3=2×

(二)、小结出计算法则:从上面这个推算过程,我们发现--整数除以分数,等于用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三)、计算 ÷ ,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学生根据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自己独立尝试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

÷ = × =2(km)

2、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3、总结计算法则:无论是整数除以分数,还是分数除以分数,都可以转化成乘法来计算,也就是说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三、当堂测评

1、P31“做一做”的第1、2题。

2、练习八第2、4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点,帮助学困生度过难关。

小组内讲评,发挥组长的作用,以求“兵强兵、兵练兵”。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2、在这节课上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样?

设计意图:

这两节课的教学我从以下着手:

1、重视分数除法的意义过程性。我只是让学生理解,并没有强调口述,而是重点让学生应用分数除法的意义,根据给出的一个乘法算式写出两道除法算式,使得对除法的意义有更深的理解。

2、在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动手操作、集思广益,根据操作计算方法。让学生从小养成自主学习、勇于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练习课

第四课时: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类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及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4、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复习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在一个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428+63÷9―17×5      (2)1.8+1.5÷4―3×0.4

(3)3.2÷[(1.6+0.7)×2.5]  (4)[7+(5.78-3.12)]×(41.2―39)

3、小红用长8米的彩带做一些花,每朵花用2/3米彩带,一共可以做多少朵?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例4(1)

1、教师课件出示例4

2、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例4中的哪些条件和复习中的3相同?问题相同吗?

(2)自己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想:要求小红还剩几朵花,应先求……

(3)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并解答。

3、学生根据提纲尝试解题。

4、全班汇报

(1)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两种思路:

A、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根据彩带长8m ,每朵花用 m 彩带,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从问题入手想:要求小红还剩几多花,根据题意,应先求小红一共做了几朵花。

(2)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二)、教学例4(2)

(1)计算1/5÷(2/3+1/5)×15

让个别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并计算题目的得数。

教师巡回指点,搜集存在问题。

教师黑板出示问题,学生上台改正,并说明理由。

(2)小组间讨论带有中括号的计算题,并正确计算。然后全班校对。

三、当堂测评

练习九第1、2、3题:

注:第2题求楼的楼板到地面的高度,但要注意引导学生意识6

楼楼板到地面的高度实际上只有5层楼的高度。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解决疑难。

学生相互得分,评选优胜小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小组内解决。

设计意图

1、 在课初始,我便从复习整数及小数的运算顺序入手,

重点让学生回忆、熟悉运算顺序,然后再以例题为载体,让学生发

现分数的运算顺序同整数、小数的运算顺序相同,继而配合课后练

习加强计算的训练。

2、 当堂测评题将学生置于提高之处,联系实际生活解决问

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广泛性和严谨性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练习课

篇4:第二课时:一个数乘分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        ×        ×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新知探究

1、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教学例3

(1)出示条件和问题: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 ,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根据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学生列式: ×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作一面墙,第一步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 ,第二步再涂出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 的 ,由此得出 × 这个乘法算式表示“ 的 是多少?”

(3)根据直观的操作结果,得出 × = ,根据刚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 × = = 。

(4)提出问题:  小时粉刷多少呢?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问题。

3、小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教学例4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 。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

2、哪些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哪些运算属于一级运算?(乘、除法属于二级运算,加、减法属于一级运算)遇到有括号的题目该怎么来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1)36×2+15    (2)5×6+7×3    (3)15×(34-27)

二、新知探究

1、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

(1) + ×       (2) × -

(3) - ×     (4) × +

2、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

(3)用简便方法计算:25×7×4    0.36×101

3、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

(1)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勇于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

(2)验证:有些同学认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而有些同学认为不能,你们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吗?

(利用例5的三组算式,小组讨论、计算,得出两边式子的关系)

(3)各四人小组汇报讨论和计算结果。

4、教学例6

(1)课件出示: × ×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应用乘法交换律)

(2)课件出示: + × ,学生先观察题目,然后指名说说这道题适用哪个运算定律,为什么?(适用乘法分配率,因为 ×4和 ×4都能先约分,这样能使数据变小,方便计算)

(3)小结: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课堂检测

练习三的第一题,第三题。

(1) 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已知数的特点,想想怎样做简便?应用

了什么运算定律。再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点,发现存有问题。

(2)小组内评比,解决疑难问题。

(3)教师讲解疑难。

四、课堂自我评价

每个学生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

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这堂课我设计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放手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再利用四人学习小组相互探讨,利用实例进行验证,最后在班级这个大氛围内最后验证。

教学后记

篇5: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红河镇小学导学案

(至上学期)

六年 级        数学学科                          教 师:高春枝

学习

内容 一个数除以分数

学习

标 1、在学生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一个数除以分数计算法则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利用计算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教学重点:总结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并抽象概括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利用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前

准备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案 1、列式,说清数量关系

小明2小时走了6 km,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速度=路程÷时间)

2、计算下面,直接写出得数

×4         ×3         ×2      ×6

÷4         ÷3         ÷2       ÷6

流 1、默读例3,理解题意,列出算式:2÷         ÷

2、探索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2÷ 如何计算?结合线段图进行理解。

(2)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小时走的路程,怎么样表示 小时走了2 km这个条件?(将线段平均分成3份,其中2份表示的就是 小时走的路程)

(3)小组讨论交流:已知 小时走了2 km,要求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根据以上交流,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并板书出过程。

先求 小时走了多少千米,也就是求2个 ,算式:2×

再求3个 小时走了多少千米,算式:2× ×3

(1) 综合整个计算过程:2÷ =2× ×3=2×

2、小结出计算法则:从上面这个推算过程,我们发现--整数除以,分数等于用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3、计算 ÷ ,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根据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自己独立尝试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

÷ = × =2(km)

(2)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4、总结计算法则:无论是整数除以分数,还是分数除以分数,都可以转化成乘法来计算,也就是说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三、练习

1、P31“做一做”的第1、2题。

2、练习八第5、6题。

馈  一、填空:

1、 ÷ 表示: (                                            )

2、根据 ×6= 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

3、(    )千克的 是 千克; 米是 米的(     );

(    )吨的6倍是 吨。

二、判断题:

1、1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得到的是这个数的倒数。 …………………(        )

2、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

3、A不等于0, ÷A与 ÷5结果相同。 ……………………………(        )

4、数A(不等于0)除以假分数,商一定小于A。  ……………………(        )

三、选择:

1、28除以 的商(   )28乘 的积。

A .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无法比较

2、9÷ 可以表示为

A.  9÷4×3   B. 9×3÷4    C.  9÷3×4   D.  9÷3÷4

3、小红的邮票除以 与小明的邮票相等,那么小红的邮票(      )小明的邮票。

A.  多于     B.  少于    C.  等于   D. 无法比较

4、12÷ 与12× 相比(       )

A. 意义相同    B. 结果相同    C. 结果和意义相同

四、计算:

6÷               9÷              32÷                ÷            ÷            ÷               ÷               ÷

作业:练习八第7、8题

审核人:

篇6:分数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红河镇小学导学案

(2010至2011上学期)

六年 级      数学  学科                          教 师:高春枝

学习

内容 分数混合运算

学习

标 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类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及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4、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教学重点: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

课前

准备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案 1、复习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在一个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428+63÷9―17×5

(2)1.8+1.5÷4―3×0.4

(3)3.2÷[(1.6+0.7)×2.5]

(4)[7+(5.78-3.12)]×(41.2―39)

流 1、学习例4

(1)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在小组内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根据每个同学的回答,小组合作归纳出两种思路:

A、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根据彩带长8m ,每朵花用 m 彩带,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从问题入手想:要求小红还剩几多花,根据题意,应先求小红一共做了几朵花。

(3)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后,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巩固练习:P34“做一做”

(1)独立完成第一题,然后全班校对。引导学生比较计算分数连除或连乘除的两种算法,通过比较,使学生发现统一约分后再计算比分步计算简便。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指名说说解题思路,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三、练习

1、练习九第1、2、3、4题

展 作业:练习九第5--9题

审核人:

篇7: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编制人:蔡 娜       时间: . 08 .25

NO.3-2

班级      姓名        小组       小组评价

学习目标:

1、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3、极度热情,全力以赴,精彩展示,做最好的自己。

重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先由学生自学课本,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能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并独立完成导学案,然后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让同学们进行展示,小组间互相点评,对于有疑问的题目教师点拨、拓展。

一、自主学习:

1、自学课本P30-P31页xkb1.com

我知道了:一个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      )这个数的(       )。

2、连一连(把互为倒数的两个数连起来)。

二、合作探究:

例1、小明   小时走了2千米,小红   小时走了  千米,谁走得快些?

要求:画图理解算式的意义,明确算理。

小结:一个数除以分数,可以转化为一个数乘这个分数的(          ),即被除数不变,除号变(           ),除数变成它的(           )。

例2、通过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用字母表示:   ÷ n =

2)、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用字母表示:a ÷   =

3)、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用字母表示:  ÷   =

观察上面三个字母公式,可以发现分数除法都可以转化为(        )计算。即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       )乙数的(        )。

例3、计算下面算式,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小结: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         )被除数。除以1,商(        )被除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         )被除数。

三、学以致用:

1、想一想,填一填

1)、一个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     )这个数的(      )。

2)、填上适当的数。

3)、

4)、     是多少,应把(      )看作单位“1”。

5)、

2、我能辩对错。(对的打“   ” ,错的打“    ” )

1)、两个真分数相除,商大于被除数。                (         )

2)、一个数除以假分数,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         )

(          )

(         )

3、计算

4、比较大小

五、解决问题:

1)、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地   公顷,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这个长方形的宽是   米,它的长是多少?

3)、一个制药厂每天可以制造  千克的药品,由于业务需要,现在需制造

千克药品,制造这批药品需要多少天?新课标第一网

篇8:第四课时:分数混合运算/第六课时:解决问题(一)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类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及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4、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复习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在一个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428+63÷9―17×5      (2)1.8+1.5÷4―3×0.4

(3)3.2÷[(1.6+0.7)×2.5]  (4)[7+(5.78-3.12)]×(41.2―39)

3、小红用长8米的彩带做一些花,每朵花用2/3米彩带,一共可以做多少朵?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例4(1)

1、教师课件出示例4

2、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例4中的哪些条件和复习中的3相同?问题相同吗?

(2)自己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想:要求小红还剩几朵花,应先求……

(3)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并解答。

3、学生根据提纲尝试解题。

4、全班汇报

(1)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两种思路:

A、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根据彩带长8m ,每朵花用 m 彩带,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从问题入手想:要求小红还剩几多花,根据题意,应先求小红一共做了几朵花。

(2)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二)、教学例4(2)

(1)计算1/5÷(2/3+1/5)×15

让个别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并计算题目的得数。

教师巡回指点,搜集存在问题。

教师黑板出示问题,学生上台改正,并说明理由。

(2)小组间讨论带有中括号的计算题,并正确计算。然后全班校对。

三、当堂测评

练习九第1、2、3题:

注:第2题求楼的楼板到地面的高度,但要注意引导学生意识6

楼楼板到地面的高度实际上只有5层楼的高度。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解决疑难。

学生相互得分,评选优胜小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小组内解决。

设计意图

1、 在课初始,我便从复习整数及小数的运算顺序入手,

重点让学生回忆、熟悉运算顺序,然后再以例题为载体,让学生发

现分数的运算顺序同整数、小数的运算顺序相同,继而配合课后练

习加强计算的训练。

2、 当堂测评题将学生置于提高之处,联系实际生活解决问

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广泛性和严谨性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练习课

第六课时:解决问题(一)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根据题意列出关系式。

(1)一个数的3/4等于12.

(2)男生人数的11/12等于220人。

(3)甲数的5/8是40.

(4)乙数的4/5刚好是1/6.

2、解决问题

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 ,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 ,六年级学生小明的体重为35千克,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1)看看题目中所给的三个条件是否都用得上,并说说为什么。

选择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确定出单位“1”,并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

小明的体重× =体内水分的重量

(2)指名口头列式计算。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例1.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这一例题和复习中的题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呢?想一想。

(2)有几个问题?都和哪些条件有关?

(3)读题、理解题意,并画出线段图来表示题意

(4)独立解决第一个问题。

2、全班汇报

(1)学生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式,并写出等量关系式。

小明的体重× =体内水分的重量

(2)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不同点是已知条件和问题变了)。

(3)列方程来解决问题。这道题什么是单位“1”?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怎样求?(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式,将未知的单位“1”设为χ,)

(4)用算术解来解答应用题。(根据数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 =体内水分的重量,反过来,体内水分的重量÷ =小明的体重)

3、解决第二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 ,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启发学生找关键句,确定单位“1”。

(2)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解法进行计算,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

(3)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题意的,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出示线段图)

爸爸的体重× =小明的体重

①方程解:解:设爸爸的体重是χ千克。

χ= 35

χ=35÷

χ=75

②算术解:  35÷ =75(千克)

4、巩固练习:P38“做一做”(学生先独立审题完成,然后全班再一起分析题意、评讲)

三、当堂测评(课件出示)

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不必计算(每题15分)。

(1)一个数的2/5是40,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的3/8是24,这个数是多少?

(3)甲数是100,占乙数的4/5,乙数是多少?

(4)甲数是乙数的2/3,已知甲数是12,乙数是多少?

2、解决问题(40分)。

某校有女生160人,正好占男生的8/9,男生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点,注重学困生的提高。

小组内订正、互评,做到兵强兵。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应用题中“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我们知道了,如果关键句中的单位“1”是未知的话,可以用方程或除法进行解答。

设计意图:

本堂课我设计了“题目--线段图--等量关系式--解决问题”这样四个环节来教学例题的第(1)个问题,以使学生很清晰地掌握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教给他们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后记:

篇9:第三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课题:

单位:城南中心校

备课人:孙秀霞

教学内容:P21例5,P22例6、做一做,P24练习四第1-5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掌握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推导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和算理。

教学难点:掌握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时,如果位数不够,要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把下列各数的小数点去掉,原数扩大了多少倍?

13.8 4.67 0.725

2、把5.34扩大1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要扩大1000倍呢?

3、学生填写括号里的数:

被除数      15      150    (   )

除数         5       50     500

商        (  )   (  )    3

问:运用了什么规律?(商不变的性质)

4、计算:43.5÷5=8.7

二、引入新课:

三、新授:

1、出示例5

(1)教师:小明正准备和奶奶一起编中国结,说一说图上有那些信息?根据信息分析题意,列出算式:7.65÷0.85

观察算式和前面学习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 问:前面已经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有什么办法可以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来猞尼?

(3)问:怎样转化?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把讨论的意见写在纸上,让一个组的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边展示边讲解,讲解后问台下的学生“你们对我们讨论的结果有什么意见?”台下的学生给台上的学生提建议,从而引发全班讨论.多让几个小组的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组的意见。

问:为什么要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10倍?

生讨论得出:把除数0.85扩大100倍变成85,被除数7.65也要扩大100倍,这样商不变。注意:原竖式中除数的小数点和前面的0及被除数的小数点划去。

2、出示例6:12.6÷0.28

请同学们运用上一题讨论的方法进行改写,学生边讨论边改写,改写完后指名学生展示自己改写后的算式.并比较出两道题都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是它们的相同点;而不同点表现在前一道题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位数同样多,而这道题除数有三位小数,而被除数只有两位小数.

教师:你们是怎样处理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不同的问题的呢?引导学生说出在被除数的小数末尾添0,使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相同以后,再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小数位移不够,在小数末尾添0。

小结:学生说一说学到了什么?你能说一说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如何计算?教师引导学生从一看、二移、三算三个方面进行归纳。

四、巩固练习:

1、P22做一做

2、判断并改错:

1.44÷1.8=8 11.7÷2.6=4.5 4.48÷3.2=1.4

五、练习:P24第1-5题。

第四课时

课题:商的近似数

单位:城南中心校

备课人:孙秀霞

教学内容:P23例7、做一做,P26练习四第10、11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知道为什么要求商的近似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6.03 7.98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8.785 7.602 4.003 5.897 3.996

做完第1、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3. 计算0.38*1.14(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二、新课

1.教学例7:

教师出示例6,口述图意,  再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哪一位?为什么?(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横式应该怎样写出?教师板书.

教师问:表示计算到“角”需要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哪一位?应该约等于多少?

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我们学习班了求积的近似值和求商的近似值,比一比这两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P23做一做:

教师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师:解题时用了什么技巧?

三、巩固练习

1、求下面各题商的近似数:

3.81÷7       32÷42       246.4÷13

2、P26第10题第(1)题。

四、作业:P26第10题第(2)题、第11题。

第五课时

课题:小数除法的练习

单位:城南中心校

备课人:孙秀霞

教学内容:P25-26练习四第6-9、12、13题。

教学目的:

1、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沟通整、小数的除法,进一步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并会根据要求求商的近似数。

2、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的工具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熟练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观察P25第8题

师: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第一栏里的数,填出其它各栏里的数吗?并说说依据。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校正。

小结:根据商不变性质,我们就可以把小数除法转化整数除法计算,一般只需把除数转化为整数。师出示题。

根据324÷24=13.5 填出下面各题的商。

3.24÷24=      3.24÷0.24=     3.24÷2.4=  0.324÷2.4=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师:同学们能计算小数除法了,我们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出示第6题能解决吗?

学生独立完成P25第6题

二、指导练习

1、P25第7题:你能提什么问题?会解决吗?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提问,教师板书:

①共有多少人?(含教师)

②每人车费(单程)是多少钱?

③每人至少应带多少钱?

教师小结:相信同学们能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并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2、P26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如何处理结果?

小结:根据需要求商的近似值,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般保留整数。

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板书。

三、发展练习

1、P26 第12题

请学生说说是如何思考的?肯定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2、P26 思考题

先解释停车收费的规定,再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最后全班汇报。

四、作业:P25第9题。

篇10:第三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P21例5,P22例6、做一做,P24练习四第1-5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掌握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推导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和算理。

教学难点:掌握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时,如果位数不够,要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把下列各数的小数点去掉,原数扩大了多少倍?

13.8 4.67 0.725

2、把5.34扩大1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要扩大1000倍呢?

3、学生填写括号里的数:

被除数      15      150    (   )

除数         5       50     500

商        (  )   (  )    3

问:运用了什么规律?(商不变的性质)

4、计算:43.5÷5=8.7

二、引入新课:

三、新授:

1、        出示例5

(1)教师:小明正准备和奶奶一起编中国结,说一说图上有那些信息?根据信息分析题意,列出算式:7.65÷0.85

观察算式和前面学习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 问:前面已经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有什么办法可以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来猞尼?

(3)问:怎样转化?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把讨论的意见写在纸上,让一个组的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边展示边讲解,讲解后问台下的学生“你们对我们讨论的结果有什么意见?”台下的学生给台上的学生提建议,从而引发全班讨论.多让几个小组的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组的意见。

问:为什么要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10倍?

生讨论得出:把除数0.85扩大100倍变成85,被除数7.65也要扩大100倍,这样商不变。注意:原竖式中除数的小数点和前面的0及被除数的小数点划去。

2、出示例6:12.6÷0.28

请同学们运用上一题讨论的方法进行改写,学生边讨论边改写,改写完后指名学生展示自己改写后的算式.并比较出两道题都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是它们的相同点;而不同点表现在前一道题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位数同样多,而这道题除数有三位小数,而被除数只有两位小数.

教师:你们是怎样处理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不同的问题的呢?引导学生说出在被除数的小数末尾添0,使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相同以后,再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小数位移不够,在小数末尾添0。

小结:学生说一说学到了什么?你能说一说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如何计算?教师引导学生从一看、二移、三算三个方面进行归纳。

四、巩固练习:

1、P22做一做

2、判断并改错:

1.44÷1.8=8 11.7÷2.6=4.5 4.48÷3.2=1.4

五、练习:P24第1-5题。

课后小记:

困惑:学生在预习后质疑“为什么7.65/0.85越除越小?”(韩荆国)这个问题反映出学生在预习中不仅关注方法,同时还关注结果,关注了与以往知识的不同点,好!但这个问题该如何解释得通俗易懂呢?

本课的两道例题并未涉及到将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题转化为小数除以整数这种类型,所以许多学生在学完例题后错误的以为一个数除以小数只能转化为整数除以整数。针对这一现象我补充了专项针对性练习:说说在计算下列除法算式时该怎样移动小数点?

5.98/0.23            19.76/5.2                21/1.4               1.9/0.045

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尽快掌握方法,教学效果较好!

第四课时  商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P23例7、做一做,P26练习四第10、11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知道为什么要求商的近似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6.03 7.98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8.785 7.602 4.003 5.897 3.996

做完第1、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3. 计算0.38*1.14(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二、新课

1.教学例7:

教师出示例6,口述图意,  再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哪一位?为什么?(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横式应该怎样写出?教师板书.

教师问:表示计算到“角”需要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哪一位?应该约等于多少?

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我们学习班了求积的近似值和求商的近似值,比一比这两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P23做一做:

教师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师:解题时用了什么技巧?

三、巩固练习

1、求下面各题商的近似数:

3.81÷7       32÷42       246.4÷13

2、P26第10题第(1)题。

四、作业:P26第10题第(2)题、第11题。

课后小记:

本以为求近似数是教学难点,  所以在新授前安排了大量相关知识的复习.  但在实际教学中才发现计算才是真正的教学难点,  由于例题及做一做中所有习题全是小数除以整数, 所以当作业中出现小数除以小数计算时,  许多学生装都忘记了“一看,  二移”的步骤.  所以在设计巩固练习时应增加小数除以小数的练习.

其次我根据学情补充介绍了一种求商近似数的简便方法.  即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只把余数同除数做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介绍了这种方法感觉好的同学算得更快了,但悟性较差的学生听完后连最基本的保留两位小数应除到小数点后面第几位也混淆不清了。所以下次再教时,此方法的介绍时间可以适当后移,放在练习课上。

篇11:第二课时分数连乘应用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分析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应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

教学重,难点:掌握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突出一次计算,会解答分数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出下面各题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各题

1/2×2=    2/5×3=    2/3× 1/2=     3/4× 5=

2、说出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应该把谁看着单位“1”。然后再给每题补充一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使它成为一道一步计算的分式乘法应用题。

母牛的头数是公牛的 1/3,  公牛头数的2/3 和母牛相等。

母牛的头数相当于公牛头数的 3/4, 公牛的头数相当于母牛头数的 1/2。

小组完成,集体订正。

(二)、教学实施

1.板书:公牛有30头,母牛的头数相当于公牛的1/3 ,小牛的头数相当于木牛的2/5 ,小牛有多少头?(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2.指导学生画线段图: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要求小牛的头数,就要知道哪个量?(母牛的量)母牛的头数又和哪个数量有关?(公牛的头数)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哪个数量?(公牛的头数)崽化一条线段,表示哪个数量?(母牛的头数)画多长?根据什么?表示小牛的头数的线段应该怎样画?板书:

公牛: |   |   |   |   |   |   |   |   |   |   |

30头

母牛: |    |

小牛:

?头

3.分析数量关系:

求小牛有多少头,必须先求什么?(母牛的头数)求母牛的头数应该怎样做?解答这道题需要几步?

4.列式解答:根据以上分析,这道题应该怎样解答?怎样列综合算式解答?板书:

30× 1/3× 2/5=

根据综合算式让学生说说每一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每一步分别是把哪个数量看着单位“1”。同时强调:分数连乘不必像整数,小数连乘那样,逐次计算,可以一次计算,遇到整数和分数相乘,要用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不能约分的直接与分数的分之相乘。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18页第4、5、9、10题,学生要说明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每一步是把哪个数量看着单位“1”。

(四)课堂小结: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与解答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相同点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不同点是分数连乘应用题要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解题关键是要找准每一步的单位“1”。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学会利用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并能正确列式计算;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比较熟练的画出线段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

板书:超市运来花生油和豆油共600桶,花生油的桶数占总桶数的 2/5。

(二)、教学实施

1.根据以上两个条件,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数学问题:

花生油有多少桶?豆油有多少桶?豆油不花生油多多少桶?这些问题中哪个问题可以一步解决?明确任务,重点研究第二个问题

2.能用图表示豆油的部分吗?板书:

“1”

花生油占总桶数的

|      |      |      |      |      |

豆油?桶

600桶

3.分析数量关系;看图想想,豆油占总桶数的几分之几?求豆油的桶数就是在求什么?交流讨论得出:豆油的桶数占总桶数的 ,求豆油的桶数也就是在求600的 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4.列式:   600×(1 – 2/5 )或 600 - 600× 2/5

后者方法很容易理解,主要是从“总桶数 - 花生油的桶数 = 豆油的桶数”这个数量关系入手分析,也就是“和 - 一个量 = 另一个量”

5.出事例2:  明确题意:降低是指什么意思?(比原来少)减少了哪个量的 ?现在听到的声音分贝是原来噪音的几分之几?请个别学生尝试板演画线段图

“1”

原来:|    |    |    |    |    |    |    |

85分贝

降低了

现在:|    |    |    |    |    |    |    |

?分贝

根据线段图想到了什么?

3.分析数量关系:求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该怎样计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先求降低了多少分贝,再求现在听到的声音分贝是多少;还可以先求现在声音的分贝占原来声音分贝的几分之几,再求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4.列式解答:

方法一:80 - 80× 1/8方法二: 80 ×(1 -1/8 )

=80-10       =80×  7/8

=70(分贝)   =70(分贝)

(三)、深化练习

完成教材20 页的“做一做”;完成练习五的第2、4、5、8、10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这类题需要两步完成,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够准确地分析并计算出这类题。

课后反思:

篇12:第二课时:一个数乘分数/练习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分数乘以整数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 和的简便运算。

法则: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11 ×3

= 2×3/11

= 6/11

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

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        ×        ×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新知探究

1、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教学例3

(1)出示条件和问题: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 ,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根据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学生列式: ×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作一面墙,第一步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 ,第二步再涂出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 的 ,由此得出 × 这个乘法算式表示“ 的 是多少?”

(3)根据直观的操作结果,得出 × = ,根据刚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 × = = 。

(4)提出问题:  小时粉刷多少呢?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问题。

3、小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教学例4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 。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

2、哪些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哪些运算属于一级运算?(乘、除法属于二级运算,加、减法属于一级运算)遇到有括号的题目该怎么来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1)36×2+15    (2)5×6+7×3    (3)15×(34-27)

二、新知探究

1、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

(1) + ×       (2) × -

(3) - ×     (4) × +

2、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

(3)用简便方法计算:25×7×4    0.36×101

3、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

(1)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勇于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

(2)验证:有些同学认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而有些同学认为不能,你们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吗?

(利用例5的三组算式,小组讨论、计算,得出两边式子的关系)

(3)各四人小组汇报讨论和计算结果。

4、教学例6

(1)课件出示: × ×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应用乘法交换律)

(2)课件出示: + × ,学生先观察题目,然后指名说说这道题适用哪个运算定律,为什么?(适用乘法分配率,因为 ×4和 ×4都能先约分,这样能使数据变小,方便计算)

(3)小结: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课堂检测

练习三的第一题,第三题。

(1) 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已知数的特点,想想怎样做简便?应用

了什么运算定律。再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点,发现存有问题。

(2)小组内评比,解决疑难问题。

(3)教师讲解疑难。

四、课堂自我评价

每个学生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

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这堂课我设计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放手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再利用四人学习小组相互探讨,利用实例进行验证,最后在班级这个大氛围内最后验证。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 练习课

篇13: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编制人:蔡 娜       时间: . 08 .25

课题:《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       NO.3-3

班级      姓名        小组       小组评价

学习目标:

1、理解分数连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

3、激情投入,阳光战示,全力以赴,挑战自我。

重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先由学生自学课本,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能够理解分数连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独立完成导学案,然后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让同学们进行展示,小组间互相点评,对于有疑问的题目教师点拨、拓展。

一、自主学习:

1、自学课本P34页

2、计算

课时23页一题

3、填空

1)、1/2-1/3×1/2应先算(          ),再算(           )。

2)、先填计算结果,再列出综合算式。

1/6-1/6=      全解81页2题(3)

二、合作探究:

例1、小红用长8米的彩带做了一些花,每朵花用2/3米的彩带,她把其中的4朵送给了同学,还剩几朵花朵花?

小结: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如果没有括号,先算(        )后算(         )。

例2、计算全解:78页知识点二

思考:你有几种方法?

小结:分数连除法,可以分步转化为(         )计算,也可以一次都转化为(         )再计算,能(        )的要(          )。

例3、计算下面各题。

全解78页知识点三

小结:在一个分数混合运算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            )的顺序计算;如果既有乘除,又有加减,要先算(         )再算(            )。

例4、计算全解知识点四

xkb1.com

小结:在一个分数混合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             ),再算(                )。

例5、计算下面各题;

全解:79页知识点五

三、学以致用:

1、想一想,填一填。

1)、三个数的积是12/13,其中两个数互为倒数,则第三个数是(       )。

2)、(        )的6/7是3/5米,3/4千克是9/10千克的(         )。

3)、一张正方形纸的周长是8/9分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4)、一辆汽车每行驶8千米耗油4/5千克2,平均每千克油可行驶(         )千米,行驶1千米路程要耗油(          )千克。

2、脱式计算

课时23页四题

3、解方程

课时24页2题

4、列式计算。新课标第一网

1)、3/4的12/5是5的几分之几?

2)、一个数的7/9比25少4,这个数是多少?

3)、4/9的3/4比12个1/4少多少?

5、解决问题。

小建从图书馆借了一本课外书,他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4,第二天看了78页,第三天看了全书的2/7,正好看完,小建第二天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篇14:第三课时混合运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第三课时  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分数混合运算。课文第34页的 例4、做一做、练习九的1~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

重难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带括号的分数除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 展示学习目标

二、 出示例题:小红用长8米的 彩带做了一些花,每朵花用2/3米的彩带。他把其中的 四朵送给了同学,还剩几朵花?

1 说一说你的思路。

生:要求小红还剩几朵花,应先求一共做了几朵。

2 列出算式:

8÷2/3-4

3 你认为应该怎样计算?

通过学生回答,教师评价,使全体学生进一步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4 板书计算过程:

8÷2/3-4

=8×3/2-4

=8﹝朵﹞

答:略

三、 学生自学例4第二题:

计算1/5÷﹝2/3+1/5﹞×15

点名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教师巡视。

四:完成练习“做一做”

练习九的 1~4题。

第四课时: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学内容:“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课文第37的例1,38页完成“做一做”的题目和练习十的第1~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法,加深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提高学生解答含有分数的简易方程的技能,为今后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打好基础。

重点难点: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分数除法法则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2.一个数的5倍是32,这个数是多少?

(要求学生列出简易方程,说出根据什么这样列)

二、新授。

1.出示题目:电脑课件呈现课文例题拼图

师:从题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生: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

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

小明体内有28KG的水分;

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体重的7/15。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第一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师:用哪些信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经过寻找,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整理成一道应用题。

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小明体内有28千克的水分,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①数量关系

a.4/5表示什么?

B.画线段图www.xkb1.com

C.写出关系式。儿童体内的水分占体重的4/5

体重×4/5=体内水分

②列式解答

师:在这个等式中,哪个量是未知数?你想怎样解决?

让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完成后汇报解决方法。

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

解:设小明的体重是ⅹ千克。

4/5ⅹ=28

ⅹ=28÷4/5

ⅹ=35

或者用除法算式解答。

28÷4/5=28×5/4=35(千克)

第二个问题:

小明的爸爸体重是多少千克?

经过筛选,找出数量关系,整理成一道应用题。

小明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7/15。小明体重是35千克,爸爸体重是多少千克?

① 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先由学生画,再由教师指导)

② 写出数量关系式

小明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7/15

爸爸的体重×7/15=小明的体重

③ 列式计算。

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汇报。

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新课标第一网xkb1.com

解:设爸爸的体重是ⅹ千克。

7/15ⅹ=35

ⅹ=35÷7/15

ⅹ=75

答:略

列除法算式解答略

2.做一做。

(1)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2)汇报解答情况。

①根据题意写出关系式。

全部图书×2/5=科普读物

故事书×4/3=科普读物

②你用什么方法解答,结果是多少?

三.当堂训练:

完成课文练习十第1~3题。

第二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第四课时:分数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1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1)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教学计划(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第四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一)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百分数练习二十一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第3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第4课:一个数除以小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扇形统计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2作文

第二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第三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第三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第二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第三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共14篇)】相关文章:

《-----伴我成长》写作指导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总复习)2023-10-10

比的基本性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2023-08-10

练习课/除法验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2022-09-26

数学思考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3-04-17

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3-01-27

人教新课标三年上《总复习》的综合资料2022-04-30

1总复习统计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3-11-01

《分数乘整数》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2024-01-10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导学案(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2-3)2024-03-23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2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