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一节蝗虫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30 00:38:47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Logan”为你分享17篇“第六章第一节蝗虫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第六章第一节蝗虫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第六章第一节蝗虫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六章第一节蝗虫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理解蝗虫的发育(不完全变态和世代的概念)。

(2)掌握昆虫的主要特征。

(3)知道蝗虫对农作物的危害。

2.能力方面

通过观察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的小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1)通过蝗虫的外部形态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树立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2)通过我国治蝗工作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通过了解蝗虫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农业生产的危害,树立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教学难点

1.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是本课的重点。因为:蝗虫是昆虫的典型代表动物,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知识是学生学习昆虫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节肢动物的基础。通过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的学习,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蝗虫又是曾在我国历史上造成严重灾害的农业害虫,人们对蝗虫的研究,比较清楚。

2.蝗虫的发育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其一是幼虫的“龄”,即“龄虫”,对于初一的学生不能立刻弄明白。龄是指在一定龄期中的具体昆虫幼虫的虫态。所谓龄期是指昆虫幼虫在连续两次蜕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其二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态是指形态的改变。其三是世代的概念,所谓一个世代是指昆虫由卵开始,到成虫产生后代为止,个体发育经过一个周期。世代的长短,因昆虫的种类而不同。

3.昆虫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课的重点。运用昆虫三个共同特征来判断哪些节肢动物是昆虫,哪些节肢动物不是昆虫。

4.蝗虫的口器和呼吸是本课的另一难点,各种昆虫因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口器的形式各不相同,有咀嚼式、嚼吸式、刺吸式和虹吸式等不同的类型。其中咀嚼式是最原始的,其他类型都是由咀嚼式演化而来。观察蝗虫的口器的顺序不能搞乱。蝗虫的呼吸方式是学生不知道的,其结构也不易观察到。

教具准备

活蝗虫、雌雄蝗虫标本、蝗虫模型、活蚂蚁(或蟑螂)数只、白糖5g和沙粒(或木屑)5g、解剖盘、镊子、解剖针、放大镜、胶水、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或挂图和投影片)、蝗虫发育过程标本。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实物导人

设疑启动

引出课题

观察蝗虫标本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

通过生理实验和观察实验理解其主要器官的功能

观察并记录,归纳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2.教学过程的`说明:

(1)导言的设计。

①由实物引入:教师课前将罩在玻璃瓶里的活蝗虫或蝗虫标本放在学生实验台上的解剖盘里,上课后直接提出问题:同学们看到解剖盘里的是什么动物吗,它是害虫还是益虫?等等,学生这时已经按捺不住了,这样的引言干净利落,直接将本课的主题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题就讲蝗虫。同时从观察实物开始,会使学生将注意力很快集中到眼前的蝗虫,兴趣油然升起,这是一种既突出主题又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较好的引入方式。把教材前的四种节肢动物的共同特点放在其他节肢物动中讲解。

②其他引言方式:按教材顺序引入,先导出章的题目再导出节的题目。这样比较麻烦也耽搁时间。设疑导入和录像导入也比较好,但没有实物导入节省时间,因为本节课内容多实验量大,所以要选一种比较节省时间的方法。

(2)关于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部分的教学。

教师应该本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原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同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要节省时间。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先用一定的时间学生自己观察和解剖蝗虫,搞清楚蝗虫的各部分结构,然后再通过两个生理小实验和两个观察实验,解决蝗虫各主要部分的生理功能。

①在观察蝗虫的形态结构时,教师在大屏幕或(投影仪)上出示观察提纲:看一看,蝗虫的身体表面有什么结构特点?身体分哪三个部分?通过学生观察,教师用模型(或多媒体大屏幕)进行整合。接着观察蝗虫的头、胸、腹三部分,教师出示观察提纲:头部有哪些结构?胸部有几对翅?几对足,各有什么特点?腹部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结构?要求学生分部观察,由前到后、由表及里,边观察边填写观察记录表,两个同学配合好,教师要适时出示蝗虫模型(或大屏幕)给予指导。最后归纳出昆虫的主要特征。

蝗虫外形观察记录表

身体部分

器 官

功 能

触角( )对

复眼( )对

单眼( )对

解剖的咀嚼式口器实物标本加注名词

前足( )对

前胸

中胸

中足( )对

前翅( )对,革质

气门( )对

后胸

后足( )对

后翅( )对,膜质

气门( )对

气门( )对(1~8体节)

听觉器官( )对(第一体节两侧)

产卵器(雌性),交接器(雄性)

②关于蝗虫的生理特点的教学。按照蝗虫身体分部,由前向后进行教学,几个主要结构的功能通过两个观察实验和两个生理小实验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当讲到触角的作用时,教师可演示教材中用蟑螂(或蚂蚁)做的小实验,也可以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最后得出结论。蝗虫口器的观察,教师用教学课件(或剪贴图)来指导学生触剖蝗虫的口器,学生观察后再把解剖后分解的口器各部分按顺序贴到表格中的相应位置,注明各部分的名称。教师应及时检查和评分,纠正错误部分。在讲授蝗虫的呼吸系统时,教师在实物投影上指导观察气管:学生用解剖针和镊子将体侧的体壁与内部器官稍稍分开,就可以找到白色、半透明的丝状细管,这就是气管,还能清楚地看到气囊。可用放大镜进行观察,也可制成装片,在低倍镜下能更清楚地观察到气管分支情况和管壁上的几丁质螺旋丝。关于气门的作用,学生先提出假设气门可能与呼吸有关,通过教材中的小实验来验证假设,证明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学生会问蝗虫每一个气门既能吸气又能呼气吗?它是怎样呼吸的呢?最后总结蝗虫胸部有两对气门,腹部有8对气门,前4对吸气,后6对呼气,气体由前向后流动。

板书设计

第六章 节肢动物

第一节 蝗虫

一、形态结构

1.体表:外骨骼

2.身体部分:头部、胸部、腹部

二、呼吸过程

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

篇2:第六章第一节蝗虫 习题

第六章第一节蝗虫 习题精选

第六章第一节蝗虫习题精选

1、蝗虫在生长过程中必须蜕皮的原因是( )。

A.外骨骼不能生长 B.外骨骼损坏,需形成新的外骨骼 C.表皮细胞老化、死亡 D.蝗虫的形态在发生变化

解 外骨骼一旦形成后,形态和大小都不能变化,不能随蝗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只能蜕去,再形成新的、大一些的外骨骼。蜕皮只是节肢动物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选项 A正确。

2、昆虫触角的作用是( )。

A.触觉和味觉 B。触觉和嗅觉

C。听觉和味觉 D.各种感觉 、

解 通过实验证明触角的重要作用是嗅觉,昆虫在生存中对嗅觉依赖越强,触角就越发达。选项B正确。 ・

3、蝗虫的视觉器官是( )。

A.眼睛 B眼点 C.复眼 D单眼

解 昆虫都具备一对复眼,复眼是由许多单眼构成,既能感光,又能视物,复眼的结构及成像的原理与脊椎动物的眼睛差别很大,所以不能称作眼睛。单眼只能感受到光线的刺激,不能成像,不能有视觉功能。选项C正确 ・

4、蝗虫的口器适于( )。

A.磨碎食物 B.切断、咀嚼食物

C吸食茎、叶的汁液 D.切断、吞食叶片

解 蝗虫的口器由一片上唇、――对上颚、一片舌、―对下颚、一片下唇构成,上颚坚硬,边缘呈锯齿状,适于切断茎、叶,并在其他结构的协助下咀嚼食物,这种口器称作咀嚼式口器。选项B正确。

5、蝗虫的翅的特征是( )。

A.前翅狭长,革质;后翅宽大,膜质

B.前翅宽大,革质;后翅狭长,膜质

C.前翅适于飞翔,后翅适于保护

D.前翅和后翅都适于保护,不能飞翔

解 蝗虫的前翅基部生长在中胸背侧,后翅基部生长在后胸背侧,前翅覆盖在后翅上,形状狭长,革质坚硬,,有保护后翅和腹部的作用,后翅则比较宽大,呈膜质6蝗虫在飞翔时,前翅、后翅都展开,主要依靠后翅的振动产生飞行动力。选项At确。

6、在无脊椎动物中,属昆虫分布最广泛,活动范围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

A.体表有外骨骼 B。身体分部

C.具有翅 D.适于陆地生活

解 翅的存在,使得昆虫活动范围增大,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分布,进而有利于昆虫寻找食物,求得配偶,逃避敌害。昆虫之所以成为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动物与此也有重要关

系。选项C正确。

7、蝗虫的听觉器官位于( )。

A.蝗虫的头部 B.触角上 C.腹部第一节 D.中胸

解 蝗虫的听觉器官是一对半月形的薄膜,生长在腹部第一节的'两侧。选项C正确。

8、蝗虫共有气门( )。

A.10个 B.11个 C。1。0对 D.1l对

解 从蝗虫的中胸开始,一直到腹部第8节的10个体节的两侧生有气l、飞,每个体节对。选项C正确。

9、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

A.气门 B气孔 C.气管 D。肺

解 不少学生会选择A项为答案。事实上,气门只是蝗虫呼吸时,气体进出身体的门户,气体交换是通过气管与组织细胞完成的。选项C正确。

10、蜻蜓落在物体上休息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腹部在收舒张,不停地活动,这是蜻蜓( )。

A,在进行呼吸 B.在进行休息

C.肌肉疲劳的表现 D.在进行消化

解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昆虫的腹部都有类似的活动,腹部膨大时,空气从气门进入气管,通过纵横相连的大气管,逐渐进入逐级分支的小气管,最后进入微细的支气管到达组织细胞周围,氧气从气管中扩散到组织细胞,供细胞生命活动需要,而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到气管中,当腹部收缩时,含二氧化碳较多的气体通过气管由气门排出体外。选项A正确。

11、蝗虫的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D�D�D、�D�D�D、�D�D�D、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于叫做�D�D�D。

解 卵;若虫;成虫;不完全变态。

蝗虫的一生中,随身体的生长,形态发生着变化。最初是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的幼

虫体形与成虫相似,只是体型较刀、;没有翅,这样的幼虫称作“若虫”,经过五次蜕皮之后。变为具有翅、可繁殖的成虫。这样的发育称作变态发育,昆虫的变态发育类型有多种,这种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发育,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

篇3:第一节 蝗虫

第一节 蝗虫

教学目标

1.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以及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理解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

2.通过观察蝗虫身体结构与生理的小实验,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通过了解蝗虫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农业生产的危害,以及我国治蝗工作取得的成就,一方面树立生命科学价值观,另方面培养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分析

1.蝗虫是学生学习昆虫知识的典型代表,它个体较大,分布很广。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很容易得到实物进行观察实验。同时,蝗虫又是曾在我国历史上造成严重灾害的农业害虫,人们对蝗虫的研究比较清楚。所以,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知识是学生学习昆虫纲的基础,也是学习节肢动物门其他纲动物的基础。因此,让学生清楚地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是本课的重点。怎样在教学中突出这个重点呢?首先,教师应尽力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观察到蝗虫的实物标本;其次就是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多而不繁,有规律可循;再有就是要多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蝗虫本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中去寻找防治它的方法及措施。这样,既突出了蝗虫形态结构的重要性,又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了解形态结构对防治害虫的意义。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2.本课的难点在蝗虫的发育。其中有两点是学生不易理解的,其一是幼虫的“龄”,虽然教材中对“龄”的概念叙述得很清楚(这个清楚是对教师而言)。但对学生,尤其是初一的学生并不能立刻弄明白。所以,需要教师利用教材中蝗虫的发育图解(图Ⅲ-33)并加上板书的归纳来使学生理解“龄”的概念。例如,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通过以上板书结合教材中的图解,学生会对“龄”有比较明确的理解。如:蜕过一次皮的幼虫是2龄虫,蜕过二次皮的是3龄虫……,这就像农历计算年龄的方法一样。

其二是不完全变态的概念,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态是指形态的改变。所以,要让学生清楚地理解什么是不完全变态,首先应该讲清这个“态”的含义,也就是蝗虫的发育过程其形态的改变不明显,小蝗虫和大蝗虫“长相”相似,学生对这个“态”的含义明确了,在以后讲什么是完全变态就能够容易理解了。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1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引言的设计:

(1)依教材顺序引入:由于本课是本章内容的第一讲,而本课的蝗虫与本章的题目――节肢动物门有何关系呢?应该在引言中简单说明,例如:“节肢动物的最大特点是足分节,大家看看手中的蝗虫标本(或活体),它具有这个特征吗?”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将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的分类地位向学生讲明,然后再简单说明为什么要以蝗虫为代表来学习昆虫。(因为蝗虫体型较大、结构典型、分布广、易捕捉,同时它又是农业害虫……等。)这样的引言很清楚、简洁,但不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一般不采用这样的引言。

(2)从实物引入:首先将蝗虫活体或标本发给学生,然后直接提出问题,如:“大家拿到的动物是什么?”“谁能描述一下蝗虫的形态?”……这样的引言将门纲的内容舍去而直接将本课的主题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就讲蝗虫。同时从发放和观察实物开始,会使学生将注意力很快集中于手中的蝗虫,兴趣陡然而升,这是一种既突出主题又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较好的引入方式。

(3)其他引入的方法:由于本课要讲的蝗虫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动物,直接引入,学生会不感兴趣。所以,要了解学生情况,往往学生对很熟悉的动物缺乏细心的观察,这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蝗虫用什么来呼吸?”“蝗虫有耳吗?”“蝗虫有鼻子吗?”“蝗虫是怎样繁殖后代的?”……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多数学生是不清楚的。所以,从设疑来引入也是较好的方法。另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利用录像等做为引入方式,放一段有关蝗虫的录像片,然后根据录像内容设计几个问题,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总之,引言的设计多种多样,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最主要目的。

2.新课的设计:

以“实物引入”的方法为例来设计教学过程比较适合本课的特点,也是大多数学校和生物教师容易做到的,同时对激发学生的兴趣有较好的效果。所以,下面就这种方法谈谈具体的教学设计。

(1)课前准备:由于教学进度正好是在秋后,所以,课前发动学生捕捉到足够量的蝗虫是很容易的事,有了实物,课上的安排就可以围绕着实物的观察而展开。

(2)教师备课时要根据课上所讲的内容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最后获得正确答案。例如,在观察外部形态时,可以设计几个简单的问题:“蝗虫身体可以分成几部分?”“头部有些什么结构?”“胸部有什么?”“腹部什么特点?”“雌雄个体的腹部末端相同吗?”……等等,以此来引导学生观察。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由表及里、从头到尾的观察方法。当观察到一个形态特点时,教师要立刻将此特点的生理功能设计为问题并提出。例如,当观察头部时,教师可以提问:“蝗虫头上的这对触角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在学生积极的讨论之后,教师讲出答案:它是蝗虫的嗅觉器官,不信吗?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这时,教师可以演示教材中用蟑螂做的剪去触角的小实验。如果时间不允许,也可以将这个小实验留作课外来完成,要求下节课汇报你的实验结果,学生对此会非常感兴趣。下面一个证明胸、腹部的气门是蝗虫呼吸器官的小实验也可以让学生课后去做,然后在课上进行讨论。还可以将两个小实验设计成小论文的题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记录,最后写出论文在课上宣读。总之,形态结构要与其生理功能紧密相连,不能脱节,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一个完整的知识。

(3)课堂上的具体进程可以采取边观察实物边讨论的方法,一步一步将教材要求的内容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对蝗虫的形态特点、感觉器官、运动器官、消化、呼吸及生殖发育等知识形成一个有序的清晰的印象。对于一些难点问题可以采取二种处理方法,一是要讲就想尽办法讲清楚,不留疑问。二是干脆不讲,当学生问到时个别讲解,这样就可以节省出时间将做为重点内容的形态结构讲清讲透。例如,做为难点之一的“不完全变态”就可以不提,把该问题留到下节课与蜜蜂的发育一起讲。在相互对照的过程中,昆虫发育中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的问题,学生会更容易理解。所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步骤是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否则,盲目照搬一些模式化的教学方法不一定能受到学生的欢迎,也就无效果可言了。

篇4:《蝗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蝗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理解蝗虫的发育(不完全变态和世代的概念)。

(2)掌握昆虫的主要特征。

(3)知道蝗虫对农作物的危害。

2.能力方面

通过观察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的小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1)通过蝗虫的外部形态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树立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2)通过我国治蝗工作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通过了解蝗虫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农业生产的危害,树立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教学难点

1.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是本课的重点。因为:蝗虫是昆虫的典型代表动物,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知识是学生学习昆虫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节肢动物的基础。通过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的学习,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蝗虫又是曾在我国历史上造成严重灾害的农业害虫,人们对蝗虫的研究,比较清楚。

2.蝗虫的发育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其一是幼虫的“龄”,即“龄虫”,对于初一的学生不能立刻弄明白。龄是指在一定龄期中的具体昆虫幼虫的虫态。所谓龄期是指昆虫幼虫在连续两次蜕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其二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态是指形态的改变。其三是世代的概念,所谓一个世代是指昆虫由卵开始,到成虫产生后代为止,个体发育经过一个周期。世代的长短,因昆虫的种类而不同。

3.昆虫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课的重点。运用昆虫三个共同特征来判断哪些节肢动物是昆虫,哪些节肢动物不是昆虫。

4.蝗虫的口器和呼吸是本课的.另一难点,各种昆虫因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口器的形式各不相同,有咀嚼式、嚼吸式、刺吸式和虹吸式等不同的类型。其中咀嚼式是最原始的,其他类型都是由咀嚼式演化而来。观察蝗虫的口器的顺序不能搞乱。蝗虫的呼吸方式是学生不知道的,其结构也不易观察到。

教具准备

活蝗虫、雌雄蝗虫标本、蝗虫模型、活蚂蚁(或蟑螂)数只、白糖5g和沙粒(或木屑)5g、解剖盘、镊子、解剖针、放大镜、胶水、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或挂图和投影片)、蝗虫发育过程标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由知识回顾进行设疑启动导

出课题→观察蝗虫发育过程的标本,识别卵、若虫、成虫→通过课件展示蝗虫发育过程理解其发育史→归纳不完全变态的概念和昆虫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过程说明:

(1)知识回顾:围绕上节课学习的基础知识,可以让学生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举一反三地实现知识的迁移。如:蝗虫有哪些形态结构适应陆生环境?为什么使用胃毒剂农药喷洒在农作物上?为什么向空气中喷洒起毒杀作用的气体能杀死昆虫?为什么在收藏衣物的箱柜里放些樟脑球就可防治蛀虫?

(2)由知识回顾,引入课题。关于蝗虫的发育过程比较复杂,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先让学生观察蝗虫发育过程的实物标本,识别卵、若虫、成虫,特别是若虫和成虫的区别。然后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蝗虫发育过程的动态过程,并用板书来引导学生理解跳蛹、若虫、蜕皮、成虫、不完全变态、一个世代的概念。

关于什么是夏蝗和秋蝗,教师引导学生推测这两种蝗虫发育过程,然后进行归纳。蝗虫的发育过程快,在我国有的地区一年能够发生夏蝗和秋蝗两代,因此有两个世代。夏蝗是蝗虫秋天产的卵,在土里越冬,到了第二年,大约在五月间,越冬卵就孵化成第一代蝗虫,即夏蝗。夏蝗发育成成虫后,经过十多天,就交配和产卵。卵经过十多天,便孵化为第二代,即秋蝗。学生理解了蝗虫的发育史,就能分析出灭蝗应抓紧消灭三龄前的跳蛹,关于蝗灾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蝗灾和治蝗的有关资料。蝗灾在我国是与水灾、旱灾并称的三大自然灾害之一。蝗虫给我国人民造成的灾难真是馨竹难书,从公元前7至1935年的2642年间,我国曾发生蝗灾796次,平均每三年发生一次。

在我国历史上曾记载过较大的蝗灾有300多次,其情景极为悲惨:先是“遮天蔽日”然后是“赤日千里”。“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田中泪垂面;牵衣顿足捕不能,大叶全空小叶折”,这正是蝗灾的真实描写,1927年,我国山东发生的蝗灾,就使700万人流离失所,四处逃荒。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蝗虫的防治工作,蝗虫从未大面积成灾,但是近几年,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蝗灾在局部地区比较严重,关于治蝗,学生会说出很多治蝗的方法,那么哪种方法较好呢?请学生讨论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最后归纳出昆虫的主要特征。由教师说出几种节肢动物,请学生判断哪些是昆虫,再请学生举出一些属于昆虫的动物例子。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蝗 虫

三、发育:不完全变态

四、昆虫的主要特征。

1.身体分头、胸、腹

2.头部: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一个

3.胸部:3对足,2对翅

篇5:《第一节上下和前后》教学设计

《第一节上下和前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感。

3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遵守公共秩序的教育。

【难点、重点】:

1会辩认和区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具、学具】:

教学挂图,学生的文具用品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今天是什么日子?开学的第一天,你一进到班级里看到了什么呢?现在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一些与方位有关的话)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刚才说的这些话中就蕴含了一些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方位的知识。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探究新知

1上下。出示挂图。

老师介绍南京长*大桥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

(1)自由观察这幅图,你发现有什么?

(2)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这幅图吗?(自由发言)

(3)上面和下面是两种相对的位置关系,能*存在吗?卡车在上面,火车在下面,行吗?(引发思考,并说出理由)

(4)卡车在轮船的面。轮船在火车的面。卡车的下面有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能提出问题吗?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5)如果把你的书、文具等物品摆一摆,你能说出它们的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下面吗?你能提一个问题吗?

2前后。(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上画了什么?

(2)找一找图上有哪些位置关系?并回答书上的问题。

(3)强调前面和后面也是两种相对的位置关系,不能孤立存在。

(4)*解决做一做第2题。

三实践应用

拍手游戏。教师说方位,学生拍手表示。

四全课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自己回家画一幅图,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画出来,并对家长说出它们的方位。

篇6:道德经第一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老子及其的思想,通过自学方式掌握《道德经》的思想主旨。

2.过程与方法:流利的朗读《道德经》选段,感知文章,准确把握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准确理解“谦下,不争,不居功,不恃才,任自然”的思想内涵;要想成为大有作为的人应该学会谦逊。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文章,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道德经》中关于谦下,不争,不居功,不恃才,任自然的思想内涵。

教学前准备:

学生搜集《道德经》中关于谦逊的篇章以及古今中外谦逊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经常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哪位名人的名言呢?其实,谦虚的品质不是新时代的产物,早在春秋时期,当时有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就在《道德经》中提出“谦下,不争,不居功,不恃才,任自然”的思想。

二、老师展示当中有名的篇章。

1、学生齐读。

《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请学生翻译,老师给予指导。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3、小组讨论,谈读后的感受与体会,派小组代表发言。

4、老师对这个环节进行小结。

老子认为,谦下是一种美德,在高位、上位者更应具备这种美德。老子说“(水)几于道”,拿水与物不争的善性一面,来说明它几乎近于道的特质。佛说“大海不容死尸”,水性至洁,表面上虽能藏垢纳污,其实它的本质是净,水净沙明,不为外物所污染。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流逝,而我们勇迈古今。从三家圣哲赞水,可看出:儒家精进利生,道家谦下养生,佛家圣净无生。

5、请学生再展示《道德经》中有关“谦逊”的篇章。

三十九章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

六十六章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二十二章(六十一、六十七章、七十三)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三、各小组展现古今中外关于“谦逊”的故事。

例一:被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一生功绩卓绝,这与他的一次拜访不无关系。一次,富兰克林到一位前辈家拜访。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正常标准低矮的门。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来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时刻刻记住?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不要忘记了”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看成最大的收获,牢牢忘记住了前辈的教导,并把它列入他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中。

启示:谦虚谨慎是做人的美德。一个成熟的人,有成就的人,必备此种品格,宜低头、忍让,而非自高自大。这也许是许多成功人士之美德。

例二:苏东坡少年时才智过人,经常受人夸奖,便渐生傲气,就在自家门前写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有一天,一位老者来拜访,给了苏东坡一本书,向他请教几个生字。苏东坡接过一看,谁知第一行就读不下去了,越往下看,生字就越多,他不由得脸红了。老者笑吟吟的走了。于是,苏东坡就重新写了一幅对联: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

四、发扬谦逊的传统美德,讲讲自己的缺点或存在的问题。

五、背诵《道德经》第八章

六、老师小结:

古人说得好:“谦受益,满招损。”如果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就会把辛辛苦苦得来的成绩毁于一旦。没有一蹴而就的业绩,没有一成不变的江山,没有人可以顶着荣誉的光环过一辈子。荣誉是短暂的,它只是人生旅途上一片美丽的风景,它再美丽,也只是一小段人生;但谦虚是培植人生靓丽风景的种子,你一直耕耘,就会一直美丽,你将谦虚的种子洒满大地,你的人生也将会美丽到天长地久。

篇7:第六章第一节 铁的性质

第六章第一节 铁的性质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第六章    铁

第一节               铁的性质

(三明六中 马昌明)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了解铁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铁跟氧气、酸及硫酸铜溶液发生的反应,使学生知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②使学生对铁及铁制品锈蚀的原理和一般防锈方法有一些常识性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

③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进行推测――实验观察、分析推理……完成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提出新课题。

④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⑤培养学生关注科学、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感。

⑥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发展的历史,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铁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

1.对“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的理解。

2.铁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准备:

演示实验:课本(实验6―1)――(实验6―3)。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演示、对比、启发、归纳。

教学过程 :

[引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金属是一类很重要的材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金属?都见过哪些金属?把它们的名称和元素符号写出来。

金属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我知道的

金属

名称

元素

符号

我见过的

金属

名称

元素

符号

〔讲解〕很好。同学们平时观察能力和识记能力都挺强的`。你们生在三明、长在三明,三明有个大型钢铁企业�D�D三钢,想必大家对“铁”这种金属了解的比较多,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它是大家接触最多、用途最广泛的金属,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金属“铁”的世界,让我们对“铁”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当你想了解“铁”更多的性质和用途时,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学习。同学们想知道它的哪些性质呢?

[多媒体展示]:

1、 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 钢铁的冶炼

3、(小知识)“与生命息息相关的�D�D铁元素”

[活动元一]:探究活动方案--铁、铝、铜等金属物性的探究

〔活动与探究〕:桌上有铁片、铝片、铜片,进行下列实验,把实验结果填写在表中,用简短的语言描述铁及其它金属的物性,并跟同学们交流。

①用细砂纸打磨上述金属片,再用滤纸擦试后,观察它们的颜色、光泽,试试它们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

②用手拿着金属片的一端,在酒精灯上方加热它的另一端,试试它能不能传热。

③用电池和小电珠试试它能不能导电。

④试试它能不能被磁铁吸引。

探究铁及其它金属的物性的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

铁的实验现象

铝的实验现象

铜的实验现象

(1)

(2)

(3)

(4)

归纳铁及其它金属的物理性质

具有金属光泽、机械强度大、延展性好、导电性好、导热性好。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金属在生活、生产中的许多应用都是由金属的物理性质决定的。请同学们根据金属的上述五大特性,将你知道的体现金属性质的应用实例(最好以铁为主)列举一、二。

[多媒体展示]一.铁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质软、具有金属光泽、有廷性、展性、具有导电、导热性。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同学们看到老师手上拿的是一根锈迹斑斑的铁线,仿佛这根铁线在向我们诉说着它的辛酸与无耐……,原本具有金属光泽的“铁”(铮铮铁汉)怎么会变成这样一幅“丑陋”的面孔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它斑斑锈迹的由来吗?你们能否设计出实验探究的方法验证它锈蚀的过程?你们能够利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帮助它恢复“庐山真面目”,还它一个清白吗?你们有什么办法不再让它锈迹斑斑、光彩永驻?你们又能用什么知识解释铁生锈的这一现象呢?它体现了“铁”的什么性质?(学生思考、讨论)

[活动元二]:在修正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展示老师设计的“钢铁锈蚀”实验探究的方案,并布置学生课后组成学习小组进行上述探究实验。

在前面的学习中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了铁的哪些化学性质呢?

1.铁跟氧气反应

(提问)回忆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学生回答)

(提问)镁条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吗?

(通过学生讲座以反应条件不同来说明铁的活动性不如镁)

(设问)请同学们说出一周前做过三支试管实验,请一位同学上来小结。

(小结)

①在含水分的空气中铁与水、氧气反应生成铁锈。

②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铁不易与水反应。

③在常温下,干燥空气中,铁很难跟氧气反应。

由此得出:铁在潮湿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铁锈。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红色)

2.铁跟酸反应

(实验)同学们自己做[实验6-2]并补充Cu与稀HCl反应。

请学生说出反应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反应类型。

篇8:《古诗》第一二课时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第一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鹿柴》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正确背诵《鹿柴》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言激趣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博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

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出示投影,明确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解词连句知大意。

3.展开想象悟诗情。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上述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鹿柴》这首古诗。

三、学习古诗《鹿柴》。

1.知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画家、音乐家王维所写。

请学生补充介绍有关王维的资料。

2)解诗题。

“柴”,通“寨”,指导有篱落的乡村别墅。

2.读诗解意。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词语。

2)指名读全诗,纠正以下字的读音。

“鹿柴”的“柴:读作“zhài”,不要读作“chái”。

“返景”的“景”读作“jǐng”,不要读作“yǐng”。

“青苔”的“苔”读作“tái”,不要读作“tāi”。

3)自学诗中的生字。

“景”,不要多加“彡”。

“复”中间是“日”不是“目”。

3.解词连句知大意。

1)根据书的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白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

青苔:深绿色的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面上。

2)自己试着把句子的意思说一说。

一、二句句意: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但看不见人。

三、四句句意:只有阳光透射过密密的丛林,照在青苔上。

4.展开想象,悟诗情。

1)自由练读、背古诗,体会诗的意境,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2)请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讲的是诗人感受到的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这首诗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空山深林中的幽静景色。前两句以人的话语声来反衬空山的幽静,着重从听觉方面描写环境的寂静。后两句以明亮的夕阳返光,反衬出山林深处的幽暗,是从视觉上来描写环境的幽美。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构成一幅空山人语、深林夕照的画面。诗中写返照的`阳光、幽暗的树林、深绿的青苔,色彩丰富、绚丽。空山中有“人语”,深林中有阳光,使描写的环境有了生字。这样描写有声有色,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3)给点时间让学生讨论:

①在这首描绘的景象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②学生这首诗你还有哪些疑问?

(为什么前两句明明写“人语响”,我们却说它写空山的寂静?后两句写“返景”“复照”,我们却说它写深林的幽暗?)

4)教师小结:

《鹿柴》这首诗描绘了山林的幽静,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感觉。

5.练习朗读,试背诵。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读时注意自然停顿,读出韵味。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2)自己试背。

3)同桌互背。

4)集体背。

四、作业:

背、默古诗;预习下一首古诗,查有关作者资料。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正确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集体背诵《鹿柴》;请几名同学背。

2.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知诗人,解诗题。

1.介绍作者。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写。

学生补充介绍有关作者资料。

2.解诗题。

渔者——打鱼的人。

这首题目的意思是:江上打鱼的人。

三、读诗解意。

1.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出没”的“没”读作“mò”,不要读作“méi”。

“**”的“波”读作“bō”,不要读作“pō”。

2.自学诗中的生字。

(1)区分“渔”“鱼”。

(2)“君”字第二笔右边要出头。

3.齐读《江上渔者》这首诗。

4.解词连句知大意。

(1)根据书下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

往来:来来往往。

但;只。

美:鲜美。

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浪。

(2)自己试着把词意连起来说说句意。

一、二句: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欢鲈鱼的味道鲜美。

三、四句: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中飘着,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惊险啊!

(3)把四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四、展开想象,悟诗情。

1.请一名学生朗读全诗,学生边听边想象,打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飘荡,时隐时现,场面惊险。

2.课堂讨论:

(1)诗人在这首诗中讲了几种人?他们有什么不同?

(2)从哪儿看出打鱼人的艰辛?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到诗中讲了两种人:吃鱼人和打鱼人。吃鱼人只爱鲈鱼的味道鲜美;打鱼人捕鱼十分艰险。

打鱼人为了捕鱼,每天要驾驶着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荡,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生命危险,自身无安全保障。他们的劳动成果是来之不易的。

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反映吃鱼人不知打鱼人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3.练习朗读。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里。

4.汇报、评读。

5.自己试着背诵,同桌互背。

6.作业:

背默古诗《江上渔者》;预习下一首古诗,查找有关诗人资料。

板书设计

江上渔者

北宋:范仲淹

篇9:燕子课时教学设计

燕子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燕子》选自现代作家、文学史学家郑振铎写的散文诗《海燕》。课文以燕子从南方飞来为主要内容,捕捉到燕子的各种姿态和特点,描绘了它的外形、飞行和停歇时的特点,全文不到四百字,语言凝练,生动。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激发学生对充满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热爱的感情;二是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丰富的想像及一些表达方法。

【课后习题】

第一题:引导学生读文、背文。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背不下来的可以留作家庭作业。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再背诵下来。指导背诵要指点背诵方法。背诵本课,可以按照燕子的外形──美好春光里的小燕子──燕子的飞行和停歇的课文脉络来背诵,记住每段话中描写的先后顺序,如,第一自然段由羽毛到翅膀到尾巴及活泼可爱的燕子的顺序。第二自然段由春天的细雨、微风、柳丝、草、花到燕子的顺序背诵。

第二题是讨论题,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重点通过第一、第三自然段的学习展开讨论。讨论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燕子,以及自己对燕子的了解来说,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最后大家总结出燕子小巧灵活,活泼可爱的特点就可以了。

第三题要在课堂学习中进行,让学生根据例子的提示,明确什么样的词语称作好词,自己再寻找一些用得好的词语。想一想为什么用得好,然后和同学讨论交流。叶圣陶:“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确是这样。比如,第三自然段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一个“斜”字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大诗人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文中这样的精彩描写比比皆是,本课描写生动形像,用词准确,语言优美。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来体会。比如“凑成”,有身形灵巧、搭配和谐的意思;“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聚拢”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意思,再体会这里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生动活泼的春景;“横掠”可以通过画面演示,了解这种姿势,体会作者用词的丰富、准确。“掠”轻轻擦过的意思,指燕子身轻,速度快,一瞬间而过。“多么像五线谱啊”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过五线谱,可以让学生看看五线谱,知道五线谱和音符是什么样子,再体会课文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来打比方。

选做题是积累语言的练习,如果教学时间允许,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鼓励学生在课外再摘抄一些,还可以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抄下来。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22个词语(见词语表)。

⑵ 培养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语言,想像语言情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⑵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⑶ 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 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

⑵ 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导入新课:

⑴ 同学们,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动物与春天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总是早早地向人们报告春天的讯息,知道它是谁吗?

对,它就是燕子。出示燕子投影片或图片。

(板书:“1、燕子”,并提示学生写“燕”的一短横不能丢)

⑵ 你们了解小燕子吗?

(学生说说已有知识)

2、教师范读课文。

(播放优美的曲子,教师声情并茂地诵读课文)

二、自学生字新词

根据生字表、词语表自学生字新词。

学习建议:

1、画出课文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

2、问一问:在自学中,遇到读不准的字音,不理解的字词等问题。

3、想一想:哪些生字和自己学过的字是同音字,形近字?应怎样区分?

4、写一写:哪些生字,词语不容易写对,写好,自由练习。

5、读一读: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组词(出示卡片),注意读准字音。

2、选择正确的读音。

3、组词:

俊( ) 俏( ) 拢( ) 拂( ) 倦( )

峻( ) 悄( ) 笼( ) 佛( ) 卷( )

骏( ) 稍( ) 垄( ) 沸( ) 圈( )

符( ) 谱( ) 沾( ) 添( ) 奏( )

附( ) 普( ) 粘( ) 填( ) 凑( )

4、说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聚拢──(聚集) 掠过──(拂过)

反义词:偶尔──(经常) 增添──(减少)

5、解决学生自学中的疑难。

四、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后说说每一自然段都写了什么。

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的燕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3、指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五、质疑、梳理问题

篇10:氧气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最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二氧气。本节教材选取了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氧气作为学习素材,这些素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首先从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通过木条燃烧归纳出氧气的检验方法,进一步通过硫、木炭、铁丝燃烧实验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并根据文字表达式讨论总结出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最后教材还介绍了缓慢氧化。

(二)学情分析

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才刚刚开始,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

根据学生认识上的特点,本课题分两个课时,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以实验为主,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交流,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讲述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讲评练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②观察和描述硫、木炭、铁丝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③通过对已知反应共性的归纳总结,初步建立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概念。并能对已学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来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②观察和分析演示实验,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究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三、重点难点

重点:①氧气的化学性质②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难点:①依据实验结果,通过比较和分析,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②氧化反应的理解。

疑点: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

四、实验材料

器材: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坩埚钳等。

药品:木炭、硫磺、细铁丝、水等。

其他:火柴、木条等。

五、教学方法

探究、归纳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及其用途。

引入新课:既然氧气对我们如此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氧气的一些性质。[板书]课题2氧气

讲述:我们研究物质的顺序,一般先介绍它的物理性质再介绍它的化学性质,而对于气体的物理性质我们一般主要从颜色、气味、状态、密度与空气大小比较、溶解性等方面来学习。

[板书]一、物理性质

活动一出示一瓶氧气,问:这是一瓶氧气,谁来描述一下它的物理性质呢?提问:鱼儿能在水中存活说明水中溶有氧气吗?

【板书】: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过渡:接下来我们介绍化学性质

[板书]二、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

提问:木条放入瓶中与瓶外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板书]检验氧气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演示实验:硫在空气中、氧气中的燃烧

提问:硫在空气中、氧气中的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呢?

【板书】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硫+氧气——二氧化硫

讲述: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是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之一,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这就是为什么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原因。

[演示实验]木炭在空气中、纯氧中燃烧实验

提问:碳在空气中、氧气中的燃烧现象有什么

【板书】碳在空气中只能发红、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文字表达式:碳+氧气———二氧化碳

讨论: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讲解】1、物质燃烧主要是与氧气反应

2、燃烧反应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演示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展示铁丝并设问:你见过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吗?铁丝在氧气中也能燃烧吗?[板书]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发红,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提问:1、集气瓶中为什么要放少量的水呢?

2、如果实验观察不到火星四射,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总结:1、为了防止燃烧过程中溅落下来的熔融物把集气瓶炸裂。

2、可能原因有:氧气不纯、铁丝生锈、没有等到火柴快燃尽就伸入

提问:通过带火星木条、硫、铁在氧气中的燃烧,我们可总结出氧气有哪些性质呢

[板书]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它可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氧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讨论:前面几种物质的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小结:1、生成物只有一种2、反应物都有氧气参加

【板书】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讲解:化合反应是多变一,可用A+B=AB表示,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燃烧属于剧烈氧化,缓慢氧化是不易被人察觉的,如铁生锈、食物腐烂、动植物的呼吸等。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都属与氧化反应、都会放热。提问:氧化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吗?

讲解:氧化反应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如蜡烛燃烧是氧化反应却不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而氧化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

练习:课本56页第一、三题

作业:56页第二题

篇11:《南辕北辙》课时教学设计

《南辕北辙》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 “辕、辙、梁、驶、楚”等11个生字,会写“南、该、虽、系、担、错、越”7个生字。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字词。

二、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诚恳、固执己见”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质疑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含义。

教学重点:

认识 “辕、辙、梁、驶、楚”等11个生字,会写“南、该、虽、系、担、错、越”7个生字。

教学难点:

把握寓言的寓意,了解寓言的典故,恰当地运用“南辕北辙”。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2.查找“南辕北辙”的历史典故,和同学共享。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家都听过寓言故事吧。谁说说我们以前都学过那些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拔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

什么叫“寓言”呢?

“寓”的意思是寄托。

“言”的意思是讲道理。

“寓言”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来说,既是喜闻乐见的读物,又是深受教育的题材。寓言是由虚构浅显的小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

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再学习一篇滑稽可笑而又富有深刻含义的寓言故事——《南辕北辙》。

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二、新课学习

1.解释文题。

师:南、北,我们都知道,是两个相反的方向。但“辕”和“辙”指的又是什么呢?

出示辕和辙的课件,仔细观察 “辕”“辙”,你有什么发现?

解释:辕: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辙:车轮压的痕迹。当车往哪个方向走时,辕就会指向哪个方向。而当车往哪个方向走时,车辙就会往哪个方向延伸。

篇12:《我与地坛》教学设计第一节教案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第一节)教案

设计:嵊州市黄泽中学 方春庆

教学目的: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品味散文语言,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散文语言的品味。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人的生命是异常的脆弱,人生路上又不可能始终艳阳高照。所以,当病痛、甚至是残疾等不幸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之神对你极尽捉弄时,你将作出何种选择?因为我们还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还很难作出抉择。那么,就让经历了风雨的史铁生来告诉我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中挣扎而出的脚步吧。(板书课题)

二、解题:“我与地坛”,根据我们的阅读经验,可能写“我”与地坛的一段经历、一种关系、或由此而来的一种感悟。因此,我们对本文的研习大致可以由此而展开。

三、初读感悟:(学生带以下问题快速阅读文章)

1、“我”去地坛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教师补充关于史铁生的经历: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黄金年华,正是生命力旺盛之时,却不幸残疾了,这打击有多大啊!在最初的那些日子里,他的精神几乎完全崩溃,是否生存下去成了他不能回避的严峻问题。

因此,他当时的心态应该是痛苦、消极、颓废。去地坛的目的就是逃避。

2、作者看到了怎么样的地坛?

明确:①“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荡。”(荒芜、破落)②“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③“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3、作者对地坛总的感受:(学生总结)“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4、这种感受显示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明确:同一景物在同一人眼中有不同的感受,其主要的.原因是他看景物时的心态不同。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荒芜”是因为当时作者正遭受沉重的打击,一下子还难以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心情极为悲观失落,用作者的话就是“失魂落魄”的状态,“他在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这样无论如何眼前都不可能有美景、有生机。正像杜甫的“感时花溅泪”。

后来,随着时间的过去,思考的深入,同时由于园中景物对他心灵的启发:地坛也有创伤,地坛昔日有何等的荣华,连皇帝每年都去祭拜!现在无人关注,而且还有一些肆意雕琢它的人,可它仍然沉静、安详的呆在那里。这能让作者联想到自己,他并不是唯一的受苦者。他终于明白:“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剩下的问题是怎样活的问题” 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这样他于园子中的“荒芜”重新看到了生机。他的生命也重新迎来了新的春天。(补充)他成了 “感动中国”的侯选人。原因在于他在过去一年发表的一组散文《病隙碎笔》。作者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时间写点文字。”这组散文写于作者在患了肾衰竭后生活于一个又一个的手术之间。而在两个手术间的那一段空隙,是作者清醒的,真正能控制自己大脑的时段,于是他写下了一些文字,关于生活,关于命运。这就是史铁生,一个敢于与命运不屈抗争的史铁生。

四、课外拓展:通过回顾已经学习过的海子和川端康成,由学生自由阐发对生命的认识,尤其是对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的认识和重新定位。

五、精读品味语言:

1、地坛对作者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深刻的。目前,作者显然已经感受到了,那如果你是作者,面对此景,你能感受到什么?请你找出文中有关描写地坛的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句子,谈谈你的感受。(示例如下)

①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像小雾一样,给人以一种美感,给人以希望。

②“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想好了才去做,想好了马上去做。这对作者启发很大,今后他也要去做了。

③“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 :蝉脱皮的时刻是十分痛苦的,但它仍然坚持住,于是它完成了再生,于是它得以飞翔,这会对作者摆脱旧我走向新生有启示。蝉蜕皮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有纪念意义的,但它并不留恋过去,而是勇敢地飞向新的高度。

④“露水在草叶上流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

篇13:第一章第一节细菌 教学设计

第一章第一节细菌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从细菌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营养方式、对自然界的意义、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讲述了有关细菌的基础知识。

在知识方面,细菌的形态、结构只涉及到显微结构;生理只包括分裂、腐生、寄生三个概念,教材还讲了物质循环、生物固氮这两个土壤微生物学的重要主题;在知识的价值方面描述了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建议

由于细菌很微小,学生缺少对细菌的形态、结构的感性知识,如条件允许,应当让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细菌三型的涂片。至少让学生看到细菌三型的显微照片。

可以采用讲述法授课。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和加深记忆,授课中应提供一些描述细菌大小的数字。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细菌在自然界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等知识;通过分析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细菌生命活动的特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准备

显微镜;细菌三型涂片;细菌三型挂图(或投影片)、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挂图(或投影片);根瘤菌挂图(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

在前一段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植物,不管是种子植物还是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它们的体内一般都含有叶绿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植物不论对自然界还是对人类都是很重要的。除植物外,自然界的生物还包括动物以及细菌、真菌和病毒,它们既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也对自然界和人类具有重要作用。学习有关这些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等知识,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很有意义的。

课本的第二部分是细菌、真菌和病毒。今天我们先学习细菌的知识。(板书:第一章细菌)

细菌广泛地分布在地球的各个地方,土壤里、空气中、水里,乃至于人和动物的体表、体内都有细菌在生活着。例如:在每克土壤中有几亿到十几亿个细菌。然而我们却视而不见,为什么?因为它们太小了,要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到。

细菌有多大呢?我们来看一个表格:(投影)

几种细菌的大小(单位:微米=1‰毫米)

大约1000千个细菌排起来才有1毫米。现在我们看在高倍显微镜下细菌形态。示细菌三态的挂图(或投影),讲解细菌的形态结构。

一、细菌的形态结构

(一)形态

球菌、杆菌、螺旋菌。细菌有球形的(叫球菌)、杆形的(叫杆菌)和螺旋形的(叫螺旋菌),许多细菌可以连接成长链或成团,但每个细菌都是独立生活的。下面我们来学习细菌的结构。示细菌的结构模式图(或投影),讲解细菌的结构。

(二)结构

单细胞个体。

共有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成形的细胞核。

有些细菌有:

荚膜,具保护作用;鞭毛,运动作用;

有些细菌可以形成芽胞,是抵抗不良环境的休眠体。

讲解细菌的生殖方式。

二、细菌的生殖方式

细菌通过简单的分裂的`方式进行生殖,一个细菌直接分裂成两个细菌,叫分裂生殖。

在环境条件适宜时(有机物丰富、温度适宜),经过20-30分钟细菌就可以分裂一次,速度相当快。但在一般情况下,由于营养、气体、代谢产物等影响,细菌很难这么快的繁殖。

讲解细菌的营养方式。

三、细菌的营养方式

细菌一般不含叶绿素,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这种营养方式叫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

如果细菌是依靠分解植物、动物的遗体而生活,叫腐生。例如:枯草杆菌、乳酸杆菌等。腐生细菌在堆肥、沤肥中起重要作用。

如果细菌是从活的动物、植物体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则叫寄生。例如:结核杆菌寄生在人的肺中,使人患肺结核。

现在我们打开书,把异养、腐生、寄生的概念划下来。

讲解细菌对自然界和人类的关系。

四、细菌与自然界和人类的关系

尽管细菌很小,但在自然界的作用却很大,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回想一下光合作用的公式:

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气

植物自出现以来就进行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有机物。(图中的箭头A。)植物被动物吃掉后,有机物又进入了动物体,但自然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却很稳定,为什么?

生活着的生物还在进行着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图中的箭头B、C。)

动物、植物死了,呼吸就停止了,但在自然界动、植物的遗体并没有积累起来,而是很快地被分解了,这就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的功劳。腐生细菌和真菌把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样,碳就在生物和环境之间构成了循环(图中的粗箭头E)。图中的有机质还来源于粪便等。除碳以外,其他物质例如氧、氮等也是这样。所以:

腐生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板书)

对人类来说,大多数的细菌是有益的。例如:制酸牛奶要用乳酸杆菌,制醋要用醋酸杆菌。根瘤菌是与豆科植物共生的细菌,它能产生氮肥,就像化工厂一样,对农业和自然界都很重要。也有一些细菌对人类不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麻烦。例如:腐生细菌可使食物腐败,一些致病菌可使人得病。但我们掌握了细菌的有关知识,就可以控制细菌的活动,减少或避免细菌给我们带来的麻烦。用物理、化学方法灭菌,在食品工业、在医疗保健等方面都很重要。

小结:细菌是个体微小的生物,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细菌是单细胞个体,有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细菌的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构成,但无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还有特殊的结构,如:荚膜、鞭毛、芽孢等。细菌营寄生生活或腐生生活,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自然界的细菌,大多数对人类是有益的,但有一些细菌也给我们带来一些麻烦。我们掌握了细菌的知识,就可以利用细菌为人类服务,并减少细菌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影响。

篇14:第一章第一节细菌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从细菌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营养方式、对自然界的意义、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讲述了有关细菌的基础知识。

在知识方面,细菌的形态、结构只涉及到显微结构;生理只包括分裂、腐生、寄生三个概念,教材还讲了物质循环、生物固氮这两个土壤微生物学的重要主题;在知识的价值方面描述了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建议

由于细菌很微小,学生缺少对细菌的形态、结构的感性知识,如条件允许,应当让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细菌三型的涂片。至少让学生看到细菌三型的显微照片。

可以采用讲述法授课。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和加深记忆,授课中应提供一些描述细菌大小的数字。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细菌在自然界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等知识;通过分析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细菌生命活动的特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准备

显微镜;细菌三型涂片;细菌三型挂图(或投影片)、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挂图(或投影片);根瘤菌挂图(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

在前一段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植物,不管是种子植物还是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它们的体内一般都含有叶绿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植物不论对自然界还是对人类都是很重要的。除植物外,自然界的生物还包括动物以及细菌、真菌和病毒,它们既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也对自然界和人类具有重要作用。学习有关这些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等知识,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很有意义的。

课本的第二部分是细菌、真菌和病毒。今天我们先学习细菌的知识。(板书:第一章细菌)

细菌广泛地分布在地球的各个地方,土壤里、空气中、水里,乃至于人和动物的体表、体内都有细菌在生活着。例如:在每克土壤中有几亿到十几亿个细菌。然而我们却视而不见,为什么?因为它们太小了,要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到。

细菌有多大呢?我们来看一个表格:(投影)

几种细菌的大小(单位:微米=1‰毫米)

大约1000千个细菌排起来才有1毫米。现在我们看在高倍显微镜下细菌形态。示细菌三态的挂图(或投影),讲解细菌的形态结构。

一、细菌的形态结构

(一)形态

球菌、杆菌、螺旋菌。细菌有球形的(叫球菌)、杆形的(叫杆菌)和螺旋形的(叫螺旋菌),许多细菌可以连接成长链或成团,但每个细菌都是独立生活的。下面我们来学习细菌的结构。示细菌的结构模式图(或投影),讲解细菌的结构。

(二)结构

单细胞个体。

共有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成形的细胞核。

有些细菌有:

荚膜,具保护作用;鞭毛,运动作用;

有些细菌可以形成芽胞,是抵抗不良环境的休眠体。

讲解细菌的生殖方式。

二、细菌的生殖方式

细菌通过简单的分裂的方式进行生殖,一个细菌直接分裂成两个细菌,叫分裂生殖。

在环境条件适宜时(有机物丰富、温度适宜),经过20-30分钟细菌就可以分裂一次,速度相当快。但在一般情况下,由于营养、气体、代谢产物等影响,细菌很难这么快的繁殖。

讲解细菌的营养方式。

三、细菌的营养方式

细菌一般不含叶绿素,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这种营养方式叫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

如果细菌是依靠分解植物、动物的遗体而生活,叫腐

篇15: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得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2.描述眼球的结构、主要功能和视觉产生的过程。

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4.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1.眼球的结构

2.视觉产生的过程。

教学难点:

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课前准备:

眼球模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情景导入:

设想你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这时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学生回答:跑回家、找地方躲起来等。

你是怎样做出天要下雨的判断的?

学生回答: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生活经验等。

你感觉到天气骤变以及做出的相应反应是通过身体的哪些器官和系统完成的?

学生回答:眼睛、耳朵、大脑、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等。

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只有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那么,人体是如何感知外界环境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互动一:人体对外界环境感知的器官

1.刚才我们对“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的感知有什么器官参与?

学生分析回答:眼睛、耳朵、大脑等。

2.我们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还有哪些感觉和器官参与?请举例说明。(可参考课本p88第一节第一段,进行分析)

学生分析回答:嗅觉、味觉、热觉、触觉、痛觉等,鼻子、舌、皮肤等器官

教师小结:是的人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是多方面的,不同的感觉器官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大脑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我们才产生了各种感觉。而据科学家统计,在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是来自视觉。

视觉的形成当然离不开眼睛,眼睛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互动二:眼球的结构

1.观察课本p89人眼球结构和照相机结构示意图,完成讨论1、2。

学生讨论,回答:

2.观察图ⅳ-46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说一说眼球的晶状体、瞳孔和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

学生回答:晶状体——镜头;瞳孔——光圈;视网膜——胶卷(底片)

3.请同学们利用一分钟的时间熟悉眼球的结构,然后通过眼球模型,分析眼球的结构,并说出每一部分结构的功能。

学生熟悉眼球结构,教师出示眼球模型,学生解说。

教师强调:(板图)我们俗话说的白眼珠(白眼球)和黑眼珠(黑眼球)指的是哪两部分?(师生共同分析)白眼球——巩膜;黑眼球——虹膜。虹膜内所含色素不同就出现了蓝眼、褐眼等。

互动三:视觉的形成过程

1.请大家根据眼球的结构分析:光线从外界进入眼球到达视网膜的途径是怎样的?

学生分组讨论整理,各组呈现分析结果,进行展示解说,其他组进行补充。

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教师强调: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是晶状体玻璃体,成像的部位是视网膜,成的像是倒像。

2.视网膜上成像后我们就看到物像了吗?我们实际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吗?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结合课本p90上面第一段解决这一疑难。

教师讲解: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还要把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的特定区域——视觉中枢,产生了视觉。

3.有一个人眼睛失明了,你能帮他分析分析可能有哪些原因吗?

学生分析,教师点拨:根据视觉的形成过程。

4.观察课本图ⅳ-48猫的瞳孔大小的调节,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人也会有这种变化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

学生回答:猫的'瞳孔在暗处比在亮处大。推测人也会这么变化。然后设计实验方案:

⑴拉上窗帘,过一会再拉开

⑵用手电筒照射同学的眼睛,观察瞳孔变化

⑶先观察一位同学的瞳孔大小,然后用手捂住眼睛,过一会松手,观察瞳孔变化

⑷观察同学从教室内走到教室外时瞳孔的变化

等等,选择几样在教室内能完成的当堂探究。

互动四:近视的成因及预防

1.大家看一看我们班有多少位同学戴眼镜?他们戴的都是什么眼镜?

学生统计并做出判断:近视镜

那么近视是怎么形成的呢?请大家阅读课本p91内容,结合图ⅳ-49,分析近视的成因。

学生分析,表达交流。

教师强调:晶状体调节紧张引发的近视眼叫假性近视,如果这时注意保护视力,消除使晶状体过度紧张的因素,做一些按摩放松自己,视力可以好转和恢复到正常。但如果进一步发展到眼球前后径过长,也就是说晶状体和视网膜中间的距离加长,这时无论你怎么调节自己的晶状体,远处射来的光线经过折射都只能在视网膜前面成像,我们在视网膜上只能获得模糊的影像。这就是真性近视。

对于近视我们有什么矫正的办法吗?

学生:戴眼镜。

教师:戴什么样的眼镜呢?哪位同学愿意描述一下自己配的近视镜。

学生:中间薄,四周厚。

教师:这种镜子正好和放大镜相反,我们叫它凹透镜,凹透镜可以发散光线,然后再经过角膜、瞳孔等结构,就可以使物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2.请几位近视眼的同学谈一谈近视心得,让其他同学引以为鉴。

几生谈自己是如何近视的

教师指出大部分同学的近视都是由于过度用眼,长时间近距离看书,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的,开始阶段都是假性近视,进行适当的矫正应该是能恢复正常视力的。

3.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课本图ⅳ50总结预防近视的方法。

学生熟记“三要”、“四不看”,并应用到生活中去。

整合提升: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教师以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能力拓展:

分析老年人远视的视网膜成像特点和结构病变,并提出矫正方法。

板书设计: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篇16: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眼球的结构

(教师板图)

二、视觉的形成过程

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透光)(折射)(成像)(形成视觉)

三、近视的成因

四、近视的预防

篇17:《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欣赏《神笔马良》的连环画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神笔马良的故事我们听过了,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课件出示马良的图)

生:………

师:是呀!马良有一支神奇的笔,画了好多东西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你想有一支这样的神笔吗?有一个小姑娘她也梦想着有这样一支神笔,(课件出示小姑娘图)听!她要用这支笔画做些什么。(听课文录音)

生:听录音。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写下的这首诗歌吧──假如(出示题目)

生:读题

二、自由读课文

师: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去读一读这首诗歌呢?(想)

要求:遇到生字拼一拼,把诗歌读通

想一想,小作者想用神笔去帮助谁?

反馈:读了诗歌,你知道了小作者想去帮助谁呢?

生:小树、小鸟、西西(板书)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三、学习并指导朗读第一段

1、(出示小树图) 看图说话:

师:在寒冷的冬天,一棵孤零零的小树独自站在外边,吹着呼呼的北风,他会怎么样呢?

生说说小树的动作,表情,心情

(出示句子,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随文教学生字“缩”

指导朗读(配上动作)

…………

2、多么可怜的小树啊,你想不想去帮帮他呢?怎么帮?

──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课件同步出示太阳图案)

3、闭上眼睛,红红的太阳慢慢升起来了,照在小树身上,小树不冷了。它伸了伸( ),弯了弯( ),踢了踢( ),摇了摇( ),多么自在,你感觉到它的快活了吗?(指导朗读“快活地成长” )

4、读到这里,你觉得小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5、小朋友,你想和这样有爱心的人交朋友吗?你真的愿意去帮助寒风中的小树吗?那我们把我们的心里话说出来吧:(齐读第一小节。)

过渡:小树得到我们的帮助,长成了大树,成了鸟儿们的家,看!鸟窝里的小鸟儿在干什么呀?(课件出示小鸟图)

四、学习并指导朗读第二段

生:(看图说话)

师:听!(听录音:小鸟的哭泣声:我们的妈妈怎么还没来呀!呜呜^^^^我好饿啊^^^妈妈你快回来吧!)

…………

朗读指导(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

师:此时的鸟妈妈到哪儿去了呢?

生:…………

理解:“遥远”“寻食”

随文教学“遥、寻、食”

想像说:鸟妈妈会飞到哪些遥远的地方去呢?

生:…………

师:鸟妈妈为了给小鸟寻食,多么辛苦啊,善良的小作者想用马良的神笔,给小鸟画──(生:好吃的谷粒)(课件出示画出来的谷粒)

师:有了小女孩画的谷粒,小鸟吃得饱饱的,再也不挨饿了,鸟妈妈也不用飞那么远了,那么辛苦了,他们无忧无虑地生活,此时,小作者和我们的心情怎么样?(高兴,喜悦…………)《

男女生比赛读

…………

过渡:在这个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事物还有好多好多,让我们下节课再去讨论再去想办法帮助吧!

现在,让我们把小作者美好的心愿也是我们小朋友的心愿现来说一说吧!(齐读一,二段)

五、生字巩固

我们刚刚交的几个生字朋友遇到了麻烦,(课件出示生字),他们头上的蝴蝶结飞了,小朋友!快让我们去帮帮他们吧!

1、(课件演示)(字与音节家连起来)

2、生字宝宝们都找回了各自美丽的蝴蝶结,他们好高兴啊!让我们再叫一叫他们吧!(齐读)

师:现在你们应该成了好朋友了吧!

3、与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好朋友的?

4、让我们来开着火车与他们做游戏吧!(开火车认读)

过渡:假如我们小朋友手中都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写出一手美丽大方的字!就让我们把手中的笔看成是马良的神笔吧,看看这节课上我们要写下哪几个字!(课件出示要写的字)

六、书写指导

1、读“良,食”,你发现了什么?

2、说说怎么记住这两个字,并扩词。

3、观察字形,及要注意的。

4、写。

第一节物理课作文

蝗虫的作文300字

单细胞生物说课稿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单细胞生物教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共工作总结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

教案:我和昆虫

蜗牛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格式

第六章第一节蝗虫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六章第一节蝗虫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第六章第一节蝗虫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7篇)】相关文章:

小学生作文:在野外2023-04-05

初二上册生物空中飞行的动物测试题2023-02-02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教案2023-01-17

农业教学设计2023-03-11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的教学设计2023-07-28

大班综合教案:昆虫教案及教学反思2022-05-24

八年级生物教案2023-12-26

人教版发达的古代农业教学设计2022-09-16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反思2022-05-04

教室里的不速之客作文400字2023-09-1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