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位数减三位数教学设计(整理14篇)由网友“快乐放屁小狗”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人教版三位数减三位数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三位数减三位数》教学反思
《三位数减三位数》教学反思
连续退位减是三位数减三位数计算中的难点,许多孩子发生的计算错误都是在这里。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突破计算的难点,最有效的策略便是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地理解算理。
为了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先在计数器上拨算珠进行计算。要让每个学生都通过拨算珠体会退位的过程:个位上2颗珠不够减,需从十位上退1颗珠;十位上没有珠,先从百位退1颗珠,到十位上是10颗珠,再从十位退1颗珠,到个位上是10颗珠。在学生拨算珠之后,结合课件的演示,让学生交流拨算珠的过程,加深对隔位退位过程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通过条理清楚的问题,注重让学生讨论退位的过程,即在每一次退位后被减数各位是多少,引导学生明确在竖式上计算的方法:从个位算起,让学生观察,个位上4减8不够该怎么办?孩子通过操作知道要向十位借一。于是向十位借,发现十位上是0,师问能借吗?孩子自然说本身就是0,自己都没有就无法借,师提示孩子有该怎样办,孩子想到向百位借,然后问孩子怎样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下问题:十位向百位借一后是多少?个位向十位借一后,十位又剩下多少?同时在板书的时候在十位边上写10,而且在10上点上圆点,帮助学生理解。通过操作与说理,目的是让孩子理解退位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本课先让学生操作计算器,初步理解了算理,再让学生看竖式表述算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比较明确,所以作业正确率比较高。
篇2:《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教学设计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正确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会对减法进行验算,养成验算的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直观操作、讨论交流,让学生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养成细心计算、及时验算等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问题。
计划生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计划生产41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比20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2.指定某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笔算。
3.集体反馈,回顾计算法则。
4.把条件“年计划生产41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改为“2005年计划生产40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让学生列出算式,引出新课。
【设计意图】以改题的方式开课,既激活旧知,又很自然地引出探究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1.尝试计算,交流算法
2.直观操作,掌握算法
(1)说出自己计算中的思维过程。
(2)借助直观,分析错误原因。
①在拔计数器的过程中重点提问:
问题一: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结果十位是0,该怎么办?(从百位上退“1”)
问题二:从百位退“1”,十位上的珠子该怎么拔?(从百位上拿走一个珠子,同时在十位上拨出10个珠子,再从十位上拔出1个珠了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就是9个珠子。)
问题三:这时个位上的数是多少?(十位上退1当作10,和个位上的3合成13。)
②对照正确算法,分析错误原因。
③梳理算法。
在计算上,这题和我们刚才做的题有什么不同?
④ 即时练习:完成教材P42“做一做”。
同桌互助完成,一个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另一个根据计数器列竖式计算,完成后交换。
【设计意图】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迁移类推,让学生充分暴露错误,并利用计数器的动态演示,突破难点,掌握算法。
2.探究验算方法。
(1)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究验算方法。
预设1 照原式再算一遍。
预设2 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看是不是减数。
预设3 用差加上减数,看看是不是被减数。
(2)归纳验算方法。
(三)练习反馈,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
①蜜蜂找家:P44练习九的第4题。
②笔算我最棒:P44练习九的第6题。
③找朋友:P45练习九的第9题。
(2)对比练习
527-18= 517-18= 507-18=
【设计意图】通过形式多样的趣味练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练习中对所学的计算方法加以巩固,形成技能。
(四)全课小结
1.在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2.如何知道自己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篇3:《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教学反思
关于《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先呈现了例题中图书室的三个书架上分别摆放着三种图书的场景,其中每个书架旁还分别标注了相应图书的本数。根据图中的已知条件,我让学生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减法算式。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而且也会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所以我在这里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独立进行计算。
在反馈时,我让三个学生将三道题的计算过程板演在了黑板上,让学生来评价做得对与否,并跟自己的结果作个比较。在这个过程之后,我又紧接着让学生对三道题进行比较,思考它们之间的不同,从而得出减法有退位减和不退位减之分,而退位减中又有退一次位和连续退位之分。
在练习中,我选择了想想做做的第2题,让学生通过计算练习,进一步掌握笔算减法中的退位方法,提高正确笔算相关减法式题的能力。接下来我安排的是错题医院,呈现了学生在实际计算方法中容易出现的几种典型错误,让学生在找错和改错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计算方法,并启示学生计算时尽可能避免类似的`错误。
在这节课中,学生学得还算扎实,但我还发现在今后的课堂常规教学中需要注意:有少数学生在说算理的时候语言叙述不规范,教师规范学生说法的要细致,耐心和到位.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大胆的多尝试、多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
篇4:《三位数减三位数》优秀教学反思
《三位数减三位数》优秀教学反思
《三位数减三位数》是人教版三上的教学内容。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是笔算教学中的难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一次退位减法,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减法,但不作速度上的要求,因为后面还有两个例题进行讲解。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1、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在课一开始,我就安排了二个练习导入新课。第一个练习是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第二个练习是一次退位、连续进位笔算加减法,并让学生说一说算理,通过这些练习,既为本节课的新授内容做了铺垫,又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2、注重算理的讲解。学生尝试计算完后,将学生的`各种算法板演在黑板上,并让板演的学生来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当学生说到自己错误的计算过程时,让其余学生帮他一起来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使大家都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对于正确的算理,则让学生多说说,特别要关注差生,以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教师进行归纳升华并板书出“十位”的思考过程。因为,一是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要两次连续向前一位退1,在第二次退位后除了加上本位的数,还要减去上次退的1,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较为复杂,容易出错。
3、注重估算。在笔算517-348之前,我先让学生进行估算,结果出现了520-350=170、510-350=160、500-350=150三种估算方法,在笔算完后,让学生把笔算结果和自己的估算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最佳估算方法。
篇5:三位数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笔算减法中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过程。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探索并掌握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情境导入
出示教材例7中的画面,让学生阅读人物对话。
提问: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三、交流共享
1、谈话:求“一年级同学画了多少幅儿童画?”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204—108=?
列出竖式,让学生观察竖式,并思考:按我们已经学过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现在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学生回答)
2、谈话:“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十位上是0,怎么办?”这是一个新的问题,我们这节课就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能用拨算珠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1)学生拨算珠计算。
可以自己算,也可以与同学交流。
在班内交流拨珠计算方法。交流过程中提问:
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十位上又是0,你是怎么办的?
百位上拨去一颗算珠,接下去应该怎么办?十位上现在有十颗算珠了,再接下去该怎么办?
(2)联系拨珠的过程进行竖式计算。
先在小组内研究计算方法,自己在教材上算出得数,再在班内交流。交流时指名学生说出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
3、谈话:像这样难算的题目,要想知道我们算得对不对,应该怎么办?
让学生一起验算。
小结。提问:这节课的减法计算与以往的有什么不同?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在学生回答时板书课题。
四、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独立做题。指定两人板演,每人做一组题。
全班订正交流,比较每组两题的不同点。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帮助啄木鸟指出题中的错误在哪里。
交流:在减法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独立订正。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计算。
验算时,对已发现的错误要查找原因。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观察题中插图,你了解哪些信息?自由发言,全班学生列式计算。
对学生进行保护牙齿的教育。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读题,口答,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五、反思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
(1)这节课学习了两步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
(2)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某个数位退去了1,要记得减去1,再减减数
篇6:三位数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会发现信息、整理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经历尝试解决的过程。
2、掌握笔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认真检查仔细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3、会用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学会连续进位、退位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明白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学导航、课堂检测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田园的小卫士——七星瓢虫要到菜园里去捉害虫!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由可爱的七星瓢虫引入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这个环节达成目标4。
二、学习新知
活动一:发现问题
1、请仔细观察,从图中我们能获取哪些关于白菜的信息?关于七星瓢虫的有哪些?关于茄子的呢?(学生交流,随着学生的汇报,逐个在大屏幕出示)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
预设可能有:一共有多少棵白菜?两块菜地一共有多少只瓢虫?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在课件中将问题补充完整)
3、这节课我们主要来解决这四个问题问题,剩下的问题我们暂且先放到问题口袋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有条理地观察事物,发现信息,整理信息,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利用从情境图中搜集到的信息提出问题,体会这些信息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这个环节达成目标1、4。
活动二:尝试解决问题
一、探索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解决关于白菜的问题
我们先来解决关于白菜的问题,自己先将题完整地读一遍。谁会列算式?(学生交流,板书算式189+394=)
得数是多少呢?请同学们打开导学案根据要思考的问题试着算一算,做完之后准备小组交流。(生根据导学案提示的问题试着计算)
同桌交流想法和做法。
全班交流,有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一问或请教展示的同学。
(如果学生不提,老师提问:十位的8是怎么来的?百位的5是怎么来的?)
就像大家刚才说的,我们看!(课件用小棒演示算理)
我们一起梳理一遍刚才的计算过程。(教师边说边板演竖式)
【设计意图】在学生有计算不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教师大胆放手,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与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根据迁移规律进行计算。课件演示算理及梳理计算过程达到进一步理解算理的目的。通过这个环节达成目标1、2、4。
2、生独立解决关于七星瓢虫的'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独立解决关于七星瓢虫的问题(两块菜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虫?)把答案写在导学案上。(生独立把答案写在导学案上)
抽生展示一下做法,全班交流。
3、小结并揭示课题
说说这两道题和以前学的有何不同?
生可能答:个位相加满10向十位进1,十位相加又满10向百位进1;出现了连续进位的加法。
师揭示并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两块菜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虫?”这一问题,既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又强化计算方法。通过这个环节达成目标3。
4、总结连续进位的加法计算法则
你能不能说说在计算这类连续进位的加法时应注意些什么呢?
(生可能会回答:别忘了进位;数位对齐……)
课件出示加法法则,生读。
【设计意图】观察总结,找出笔算加法的共同特点,体会“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
二、探索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解决关于茄子的问题
刚才的学习咱们同学确实发扬了七星瓢虫积极肯干的精神。下面我们来看关于茄子的问题,谁能给大家读一读?(抽生读)
请你根据提示的问题自己试着把答案写在作业单上。(学生根据导学案提示的问题自己试着把答案写在作业单上)
同桌交流想法和做法。
全班交流算理和做法。(重点交流:个位5个一减6个一不够怎么办?十位用几个十减7个十,又不够怎么办?百位上用几百减去2个百?)
(课件用小棒演示算理)
根据刚才电脑的演示我们再一起梳理一遍刚才的计算过程。(师边说边板演竖式)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探讨的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板书:退位)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根据以前学习的知识大胆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这个环节达成目标1、4。通过互相交流引导学生弄清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道理。
2、观察展示学生的验算算式,交流验算的方法
(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将差和减数合起来,看能不能等于被减数;用被减数减去差,看能不能得减数。)
小结:看来,验算是帮助我们检查的好方法!我们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验算的意义,养成自觉检查和验算的好习惯。通过这个环节达成目标2。
3、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
(生独立解决,并交流做法)
4、师生总结计算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生可能总结: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不论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借1。)
(课件出示减法法则,生读。)
【设计意图】观察总结,找出笔算减法的共同特点,体会“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加10再减”的算理。
三、拓展应用
1、判断对错(帮七星瓢虫检查蔬菜)
菜园里还有许多蔬菜没检查呢,我们去帮助七星瓢虫好吗?仔细观察,这几棵蔬菜有病吗?哪里生病了?你能帮它医治吗?
2、巩固练习(帮七星瓢虫找家)
大家看,辛苦了一天的七星瓢虫正准备回家呢,它们实在是太累了,你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来,动笔算算看,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3、拓展练习(接受七星瓢虫的挑战)
这么快就帮七星瓢虫找到家了,最后他想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好!请看大屏幕,想一想:□里填几合适?
【设计意图】判断对错是对计算易错之处进行针对性练习。巩固练习,既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养成细心计算的好习惯。拓展练习,在思考与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练习的设计注意了层次性和坡度,通过本环节达成和检测目标2、3、4。
四、归纳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整理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回顾整理,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总结反思能力。不仅有知识上的积累,还有学习方法上的收获,同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价值。
板书设计:
连续进位加 退位减
189 435 435
+394 -276 验算:-159
583 159 276
篇7:三位数加法教学设计
三位数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P51三位数的加法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类推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悟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交流的意识,逐步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体验合作的愉快,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有此基础上掌握笔算的方法。
学习方式:独立探索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在这样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是不是感到很幸福?可是,你们知不知道,我们国家还有许多的儿童因为贫困而面临辍学,请看图片(贫困山区的图片),看到这些孩子,你想做些什么?(生随便谈谈)
师:民族小学的同学也像你们一样富有爱心,他们举行了爱心捐赠活动,请看统计表
民族小学五六年级爱心捐赠活动统计表 文具(个) 图书(本) 人民币(元) 五年级 620 680 470 六年级 190 240 480 合计 师:看到这个统计表,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让咱们解决什么问题?(生回答)
我们先来解决:五年级和六年级一共捐赠多少个文具这个问题,谁能说一说怎样列式?板书:620+190
我们行来估计一下:620+190=?(估计结果,并说说自己是怎么估计的)
要想知道准确的结果,应该怎么办?下面请每个同学独立地计算出结果。
二、 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1、 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把你的计算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2、 梳理思路,准备小组交流
师:老师刚才在看同学们的计算时,发现了许多算法,如果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流一下,就可以学到不同的计算方法。在小组交流之前,先给你一分钟的时间想一想:如果你在小组中发言,准备怎样讲?
3、 小组交流
师:在小组交流时,老师有一个小小的建议:一个同学发言的时候,其他几个同学要认真听,有不明白的地方可向发言者提问,每一个同学发言后要对他的方法进行评议。
4、全班交流
5、观察这些计算方法,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提示:可从这两方面去说:
(1) 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2) 也可以给这些算法分分类,并说说每种算法的好处。
生先独立地想一想再进行小组交流。
6全班交流,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7、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一共捐赠多少本图书这个问题
8、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老师也想发表一下意见,你们想不想听?同学们想出的这些算法都很有价值,我们在解决不同的问题的时候要灵活地选择算法,但是笔算是最基本、最准确的算法,也可以说它是一把万能的钥匙,所以,我们必须掌握这种算法。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研究笔算。
9、师:老师出了几道题,想请同学们判一判。
420 230 350
+ 300 +480 +260
720 710 610
通过老师做的这份作业,你觉得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生自由说一说,说后总结笔算加法的注意事项)
10、 用笔算的方法解决一共捐赠多少元人民币。
三、 实践应用
1、 比比谁聪明
240+3口0 不进位的可填( ),进位的可填
2、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废电池中含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会对土壤、水和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一颗纽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淘气和笑笑得知这个知识后,开始收集旧电池,一个月后,淘气收集了413个,笑笑收集了387个,他们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四、全课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你想提醒大家三位数加三位数要注意什么?
五、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
420 230 350
+300 +480 +260
720 710 610
注意:相同位数要对齐。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能根据教材内容大胆改编教材的例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握学生学习情绪的切入点,引导他们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沟通,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学生在捕捉联系和发现窍门的“顿悟”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经验的迁移于同化,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拓展。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精神,同时也体验了成功,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篇8:新课程《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三年级上册2223页例1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一、智能目标:
1、使学生掌握连续退位减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万以内的连续退位减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的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情感目标:
1、结合云南的风景图片,让学生知道我国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联系实际,渗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3、让学生在活动中轻松愉快的学习数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计算下面各题。
86-37 73-28
指名板演,大家齐练。
2、提问: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这两道两位数减两位数的?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谈话:同学们,我国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其中云南就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欣赏云南的自然风光。(课件出示云南的自然风光图片,结合图片介绍云南的主要旅游景点。)
2、交流体会。
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吗?
告诉学生:我国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国家,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同学们要好好学习,掌握各种本领,长大后把我们的祖国装扮得更加美丽富强。
3、出示例图,教学例2。
(1)提问:这幅图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说明:大理到漓江有多远,我们可以通过线段图来理解。
示范画线段图,逐段出示相关数据。
分析提问:整条线段表示从哪里到哪里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这条线段分成了几小段?哪两小段?已经知道了哪段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大理到漓江还有多远?怎样列式?
指名口答,板书算式:517-348
(3)估算。
提问:你能估算出这题的结果大约是多少吗?
学生尝试估算。
你能把你的估算方法说给小伙伴们听听吗?分组交流。
指明汇报。结合不同的估算方法让学生讨论:怎样使估算的结果与计算的结果更接近呢?
指出:把517看作500,把348看作与它接近的350,这样估算出的结果与计算的结果更接近。
(4)教学笔算。
你能在书上接着计算出这题的结果吗?学生尝试计算。
把你的计算方法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指名汇报:教师演示笔算过程。
结合演示提问:十位上该怎样减?十位上不够减怎么办?
向百位上借1后十位上又该怎样减?
百位上应该如何减?
得出:十位上不够减要向百位上借1,在十位上加1然后再减。
(5)小结计算法则。
结合竖式提问:个位上的9是怎样得来的?
十位上的6又是怎么得来的?百位上为什么要写1?
通过刚才的笔算,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小结:(强调)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借1。在连续退位减计算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不能忘记先减去借走的1。
三、 自主练习,加深巩固
1、出示(做一做)主题图。
告诉学生:这是一张统计图。
提问:你能从图上得到哪些信息?
2、看图提问题。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指名提问题,教师逐一板书。
3、解答问题。
(1)解答用减法解答的问题。
提问:哪些问题要用减法计算?怎样列式?你能计算出结果吗?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师生评议。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2)解决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篇9:《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以及乘法的估算。
教学难点:
估算时,正确处理因数估大估小的问题。。
课时划分:
9课时
1、 口算…………………. 2课时左右
2、笔算…………………… 7课时左右
1、 口算乘法
第一课时
课题: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课文第45的例1,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图片、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一练: 18×4= 24×3= 25×2= 14×6=
2) 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练习:130×5= 2×380= 150×6= 7×13= 460×2=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六第1题。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
2、练习六第1题和第2题。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六第4题和第5题 口算练习(略)
四、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第48页6--9。
篇10: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7页及相应练习
教材分析
该课内容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第一课时,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本节课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其乘法算理是一样的。该课也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知识的迁移,自主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的笔算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体验知识迁移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并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笔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原理。
教具准备
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课前2分钟口算练习
一、情境导入
播放北京标志性景点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暑假你们都去哪里玩了呢?王叔叔、李叔叔暑假去了首都北京旅游,他们乘车所用的时间都是12小时,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去的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王叔叔
旅游大巴
平均78千米/时
李叔叔
火车
平均145千米/时
教师:他们是从同一个城市去的么?
教师: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算出王叔叔所在城市到北京多少千米么?指明学生列出算式:78×12
学生列竖式计算,交流、汇报。
二、探究新知
李叔叔所在的城市离北京又有多少千米呢?如何计算呢?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45×12
1、运用估算
能不能估一估李叔叔住的城市离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呢?
说一说估得方法。
要想知道准确结果,还得用笔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
2、探究算理
学生尝试笔算,教师巡视,挑选出几种不同思路的算法到黑板板演。我们先请刚才板演的同学说一说他是怎么算的吧,每一步的算理。(根据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1 4 5
× 1 2
2 9 0 ――表示什么?(表示2小时行的路程,即290个1)
1 4 5 ―表示什么?(表示10小时行的路程,即145个10)
1 7 4 0
我们想知道这个结果是否正确,有什么好办法呢?(一是与估算结果比较,二是通过验算。)
3、讨论交流
大家四人一组讨论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样的,互相说一说。
4、学生汇报。
篇11: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单元是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口算、笔算以及加减法估算、一位数乘法估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估算的方法虽不确定,但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使估算的过程尽可能简便。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60页的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事例,使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结果符合问题实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理解、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使估算结果合乎实际情况。
关键: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铺垫孕伏
(多媒体出示:一组海南省琼海市美丽的自然风光图)
师:我们琼海市是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现在就让我们带领客人(这是一节接待课)一起欣赏吧!(多媒体播放,教师介绍:万泉河、白石岭、博鳌、……)
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做些什么呢?
分别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画中来一次“琼海一日游”,好吗?
[设计思路:选择学生熟悉的当地景点,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探究方法,学习新知
师:出发前,我们必须准备好车票和门票。
1、(多媒体出示例题)例5:一套车票和门票49元,四年级一共需要104套票,需要准备多少钱呢?
2、审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指名口答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乘法算,加深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3、学生独立估算。(当学生选择笔算时,教师把笔算的竖式板书,同时说明:笔算的结果很准确,但当我们去旅游时一般不需要把钱算得那么准,这时我们可以选择估算。)
师:你会估算吗?
学生独立估算,算好后,反馈学生不同的估算方法:
方法一:49×104≈5000(元)
↓ ↓
50 100
方法二:49×104≈5500(元)
↓ ↓
50 110
方法三:49×104≈4500(元)
↓↓
45100
方法四:49×104≈5250(元)
↓↓
50105
[教师注意倾听并及时记录学生的不同方法以便及时评价,有便于后面的集体讨论,一方面调动学生情感因素,另一方面从调动学生情感因素出发,巧妙引导学生逐层讨论,逐项比较,发表自己个性化的看法,形成思考的习惯,提高辨别比较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有序性和口头表达能力。]
篇12:《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待解决问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看课外书吗?前几天老师买了一套少儿百科全书,付了128元,如果买2套付多少钱呢?5套呢?学校图书室要买12套,你能算出要付多少钱吗?
2、学生进行估算,并说说想法。
3、通过诱导,引入新课。
刚才每位同学都进行了估算,那么究竟128×12的准确答案是多少呢?面对新问题,我相信同学们各有高招,这节课我们一起借助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解决今天遇到的新问题。
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有困难的,可以参考课本中的算法进行计算。
2、教师巡回指导,特别关注学困生。
三、交流汇报、归纳解题策略
1、小组交流计算方法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
2、全班交流,汇总策略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推荐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
(1)充分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学生的解题策略可能有:
①128×10=1280128×2=2561280+256=1536②128×2=256256×6=1536
③128×3=384384×4=1536④利用竖式
(2)通过比较,着重指导,从而理解算法,掌握方法。
(3)请学生算一算128×13,目的是让学生发现方法二、三的局限性,从而更好的体会学习竖式的价值。
四、应用深化,总结学习方法
1、森林医生做完此题教师小结:仔细严谨,体现了我们学习数学的良好品质。
2、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3、如果我班每位同学买这样一套少儿百科全书,书店给我们每套优惠15元,请算一算全班同学一共要付多少钱?
4、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是怎样学会这些新知识的。
篇13:《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整百数乘整十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合理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条理化。
过程与方法:
经历过口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人参与口算,是学生养成积极动脑、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整百数乘整十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合理的口算思考过程,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学生准备:课前小研究,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复习回顾,谈话导入。
10个十是( ) 10个一百是( ) 12个一百是( ) 50个十是( ) 500个十是( ) 420个十是( )
20×5 30×6 4×70 100×6 3×200 500×3 200×6 12×4
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出得数。教师随机选两题,说一说口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帮助学生回忆口算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出示信息窗,找出数学信息。
出示情境图信息窗一,让学生欣赏图片,搜集数学信息
谈话:请大家仔细欣赏图片,并要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看你从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谁能发表你的看法?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根据我们得到的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把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提出学习目标:同学们提的问题还真多,我们本节课重点研究这几个问题,以完成这样的学习目标。
(1)整百数或整百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激发探究的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根据你找到的数学信息,你想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探索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1)一组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 指名学生列式:400×20(板书) 得数是多少呢?
(2)把你的算法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指名小组代表交流 预设1:根据4×2=8,推算400×20=8000
预设2:根据400×2=800,再算800×10=8000 预设3:先算4×20=80,再算80×100=8000
(3)比较异同,优化算法。
其实这几种算法都是转化为我们学习过的算式进行计算。几种算法中你最喜欢哪种算法?
交流讨论,让学生发现两个因数末尾0的个数与积末尾0的个数的关系,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到确实用添0的方法来计算这些题最简便,那添0法到底是怎么样的?让学生分小组去归纳: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加上几个0。
(4)即时练习:自主练习第一题,算一算,比一比,体会算法。
探索几百几十乘整十数的口算。
(1)教材34页红点问题:二组一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
指名列式:210×30(板书)
又该怎样计算呢?
(2)把你的算法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指名小组代表交流。 预设1、先算21×3=63,再推算210×30=6300 预设2、先算210×3=630,再推算630×10=6300
(3)优化算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加上几个0。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整数乘法口算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在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
(4)即时练习:自主练习第三题
(三)巩固新知:
自主练习1和3,直接写得数。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讲一讲,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算法:怎样算?
自主练习2,解决问题。
学生说思路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四)达标反馈:
1、口算,我最棒!
400×30= 90×600=
50×200= 30×300=
250×40= 490×20=
160×50= 70×130=
2、有30行苹果树,每行400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篇14:《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三位数加法笔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会归纳概括的方法和策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让学生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经验,理解三位数加法的算理算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笔算加法中“满十进1”的书写及计算。
三、教学准备
课件、布置学生了解有关湿地及湿地动物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计算,激活经验
1.笔算下面各题。
43+52 32+59 47+61 51+49
2.交流笔算两位数加法的算理算法。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为探究新知做准备。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引出主题图。
谁来说一说,你了解到的有关湿地和湿地动物的知识。
2.生成统计表,提出问题。
(1)介绍湿地动物情况,生成统计表。
(2)观察统计表,提出问题。
预设1: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预设2:鸟类和哺乳类一共有多少种?
预设3:爬行类和哺乳类一共有多少种?
预设4:鸟类比爬行类多多少种?
……
3.引入新课。
同学们根据统计表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这两个问题:①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②鸟类和哺乳类一共有多少种?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导入,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有关湿地和湿地动物的'知识,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提出了多个问题,然后从这些问题中有选择、有重点地研究。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从图中搜寻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问的意识。
(三)利用旧知,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列出算式,独立解决。
(2)交流算法,理解算理。
预设1:200+100=300,70+20=90,1+2=3,300+90+3=393。
预设2: 1+2=3,70+20=90,200+100=300,300+90+3=393。
预设3:竖式计算
重点交流竖式计算:竖式的书写格式“相同数位对齐”,及计算顺序“从个位加起”。
2.教学例2
(1)列出算式,尝试解决。
(2)汇报交流笔算方法。
重点交流:十位上7+3=10,十位上该怎样写?百位上是2还是3?为什么?
(3)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百位上2+9=11,相加满十了怎么办?
(4)观察比较
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三个竖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例1和例2中的三道例题中,其中一个加数都是271,另一个加数发生了改变,就出现了不进位、一次进位等不同的情况,构成了三位数加法教学的一个整体,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逐步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3.回顾梳理,归纳总结
(1)小组讨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要注意什么?(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2)对比交流:与“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法则相比,发现了什么?(除了数位多少不同以外,方法是一样的。)
(3)小结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万以内加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
(四)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完成练习八的第1题。
2.完成P37的“做一做”。
3.完成练习八的第2题。
4.练习八的第3题。
每层练习都选取几道有代表性的错题进行板书,让学生找出错误,并分析错误的原因。
【设计意图】“做一做”和练习八的第1题,让学生应用所总结的计算法则完成具体计算,进一步巩固法则,培养计算能力。练习八的第2题和第3题,进一步巩固算法,同时考查学生对数据的敏感程度,培养学生的数感。通过错题展示与分析环节,避免或减少学生出现同样的错误。
(五)全课小结,促进内化
1.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优秀教学反
★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知识要点及教学目标1-6年级五上册 教学计划(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三位数减三位数教学设计(整理14篇)】相关文章:
第一册《退位减法》教案2022-12-26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022-10-05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022-07-29
减法的验算说课稿2022-05-07
小学信息技术第五册教学计划2022-06-20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分析和课时备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2023-02-12
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芦花鞋说课稿2023-04-03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022-09-11
四年级下册数学计划2022-12-03
《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2024-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