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数减法练习课》教学设计(通用20篇)由网友“波兰来客”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多位数减法练习课》教学设计,希望您能喜欢!
篇1:《多位数减法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熟练进行多位数减法计算。
2、提高发现规律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感悟猜想、验证、常识等研究方法。
3、感受数学的神奇与魅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图片,观察表情
导语: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位新朋友,请同学们观察他的表情怎样?
2、提出问题――旅行箱设置什么密码?
师:事情是这样的:小明将要参加一个夏令营,他的爸爸给他买了一个带有三位数的密码旅行箱。他跟高兴,但是他又想了想,万一不小心把密码忘了怎么办?这时他爸爸说:儿子,别着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玩了这个游戏你就知道密码要取什么比较好了,即使是忘记了也能很快的找回来。同学们你们愿意一起玩这个游戏吗?
3、游戏规则
师: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写出三个不同的数字(请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出三个自己心里所想的不同的数字)把这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一个最小的数,然后把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相减……
二、练习三位数减三位数
师:请同学把自己写的不同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一个最小的数,然后把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相减,接着把它们的差再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一个最小的数继续相减,按这样的规则,一步一步地算下去,咱们来比一比,看谁在在规定的时间内写的算式又对又多。(建议用竖式,不用横式)
三、发现问题,发现规律
学生提问,学生解答,教师帮助。
1、发现问题――疑惑
算式954-459=495怎么老不停的重复?
2、学生交流汇报
3、发现规律
4、千金难买回头看
5、计算有误的查找原因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四、复习计算多位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五、介绍“数字黑洞”
1、出示黑洞的图片
2、理解(解释)黑洞
六、再次练习多位数减法――寻找四位数字的数字黑洞
七、谈谈你的收获和体会
篇2:《多位数减法练习课(移植课)》教案设计
《多位数减法练习课(移植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熟练进行多位数减法计算。
2、提高发现规律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感悟猜想、验证、常识等研究方法。
3、感受数学的神奇与魅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图片,观察表情
导语: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位新朋友,请同学们观察他的表情怎样?
2、提出问题——旅行箱设置什么密码?
师:事情是这样的:小明将要参加一个夏令营,他的爸爸给他买了一个带有三位数的密码旅行箱。他跟高兴,但是他又想了想,万一不小心把密码忘了怎么办?这时他爸爸说:儿子,别着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玩了这个游戏你就知道密码要取什么比较好了,即使是忘记了也能很快的找回来。同学们你们愿意一起玩这个游戏吗?
3、游戏规则
师: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写出三个不同的数字(请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出三个自己心里所想的不同的数字)把这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一个最小的数,然后把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相减……
二、练习三位数减三位数
师:请同学把自己写的不同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一个最小的数,然后把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相减,接着把它们的`差再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一个最小的数继续相减,按这样的规则,一步一步地算下去,咱们来比一比,看谁在在规定的时间内写的算式又对又多。(建议用竖式,不用横式)
三、发现问题,发现规律
学生提问,学生解答,教师帮助。
1、发现问题——疑惑
算式954-459=495怎么老不停的重复?
2、学生交流汇报
3、发现规律
4、千金难买回头看
5、计算有误的查找原因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四、复习计算多位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五、介绍“数字黑洞”
1、出示黑洞的图片
2、理解(解释)黑洞
六、再次练习多位数减法——寻找四位数字的数字黑洞
七、谈谈你的收获和体会
篇3:《多位数减法练习课》的听课反思
《多位数减法练习课》的听课反思
华应龙老师的课堂可以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多位数减法练习课》,从记密码引入,爸爸跟儿子玩游戏,做完这个游戏,即使把密码忘记了,也能很快地把这个密码找到。富有吸引力的开场白使学生神往!
继而学生用三个不同的数字组成最大和最小的三位数进行相减,结果多次是495,有的学生回头一看得数就不再减了,发现了奥秘所在。教师小结:千金难买回头看!学生在游戏中加强了多位数减多位数的练习,而且体验到了数学的美!再者,华老师那爽朗的、憨厚的笑声不但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也拉近了听课老师的心,原来课堂上、特别是如此大规模的课堂上的'笑声是如此重要。这笑声宽人心,使大家轻松地渡过了这难忘的一节课。
“千金难买回头看”,这仅此数学上的知识吗?仅限探究数学的黑洞吗?不!它更是我们生活中的哲理,凡事都需这样,回头看看,心便释然!
篇4:多位数乘一位数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能较熟练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3、能较熟练的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30×8=? 25×2= 22×4= 77×0=? 123×3=
300×5= 450+25= 780-320=?? 7×300= 432×2=
2、竖式计算
98×8 64×5? 521×6? 909×4 236×4
二、练习过程
1、完成P74?? 11
出示题目后不要让学生动笔,思考估算的方法,指名说一说,再笔算
2、完成P74?? 12
读题理解题意,列式计算
3、完成P74?? 13
说说摆一个三角形用几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呢?请你自己算一算。
4、思考题:已知A+9=B,且A和B都是两位数,A是9的倍数,B是7的倍数,那么A是(? ),B是(? )。
5、一个修路队,上半月修了321米,下半月修的长度是上半月的2倍还多20米,下半月修了多少米?
三、作业布置
1、四(1)班有女生29人,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2倍,这个班共有多少人?
2、三年级有5个班的同学去春游,其中2个班各有46人,其余3个班各有57人。5个班共有多少人?
2、亮亮6分钟折了18只纸船,照这样的.速度,亮亮25分钟能折多少只纸船?
3、玲玲全家3人准备元旦到三峡旅游,旅游公司的报价如下:
旅游路线 | 大坝一日游 | 小三峡二日游 | 大三峡三日游 | 大小三峡五日游 |
每人单价 | 90元 | 290元 | 470元 | 750元 |
请你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你的数学问题,并解决。(可以提很多问题哟!
四、板书设计
练习课
98×8 64×5? 521×6? 909×4 236×4
已知A+9=B,且A和B都是两位数,A是9的倍数,B是7的倍数,那么A是(? ),B是(? )。
篇5: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74~75页练习十三第4、7、9~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估计商所在位置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难点: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教师: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谁能说说它的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二、指导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三第4题。
指名学生先回答,再上台将竖式计算写出来,然后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三第7题。
(1)指名学生读一读题目,并指出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
(2)想一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小组议一议,再写出答案。
(3)一个小组派出代表向其他学生演示笔算的过程。
3.课件出示:小学四年级463名同学到科技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辆车可坐60人,要租几辆车?
教师要求学生读题并指出有用信息,随便抽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答案,其他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可能有两种做法:
(1)463÷60=7(辆)……43(人)
答:一共要租7辆车,还剩43人。
(2)463÷60=7(辆)……43(人)
7+1=8(辆)
答:一共要租8辆车。
让第二种做法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要肯定并向学生强调这种结合实际灵活解题的做法。
三、实践应用
1.完成教材第75页练习十三第9题。
引导学生看清题中信息和问题,再独立完成,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75页练习十三第10、1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75页练习十三第12*题。
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四、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教学反思】: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中难度并不大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中,如果通过练习,是可以强化计算方法的理解的,但是往往就是有许多学生在笔算的过程中出现以前的法则中所描述的错误,特别是确定商的位置。问题是教材中没有文字计算法则,教学中要不要归纳?这个问题要依据具体的课程中的内容才能确定,但作为教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归纳出计算的规则。
篇6:《多位数乘一位数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单元的“整理和复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二是集中安排了一个练习,在学生回顾整理的基础上对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复习巩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可以用笔算,也可以用估算和口算。过去在教学中只重视学生掌握计算的知识和技能,不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以至于学生虽然会计算,却不懂得怎么应用,遇到具体问题便束手无策。现在的数学教学,学生不仅要学会计算的技能,更要学会计算技能的应用。如何提高学生计算技能应用的能力?主要是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情境来分析思考。我们在教学中多向学生举一些各种情况的例子,也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举一些例子。在教学中出现一部分学生偏重于笔算而忽视口算和估算,我们适当地让这些学生做一些口算和估算的练习。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整理和回顾本单元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
2、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2、闯关练习,巩固算法
3、学习效果自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提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能力,并达到一定的认知水平。整个教学过程注意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生动的集体氛围,我充分信任学生,使学生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活动,并充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给他们充分的创新自由。如:让学生自己回家对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整理和复习,在课堂上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合作性、自主性,同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2、难点 对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复习巩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发散思维,体验算法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五、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多媒体课件应用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我们学过的“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学习单元中,我们学到了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生1:我们在第六单元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还学了三位数、四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师:很好,这位多学把“多位数”具体化成了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还有其他同学说说吗?
生2:我们分别学了用口算和笔算的方式来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师:真棒,你是从计算方式方面来谈的,教材也正是这样编写的,现在谁来说说在口算乘法方面,有哪些知识点?
生3:有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内容。
生4:还包括估算的内容。
师:对,口算乘法部分,我们学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以及估算的知识。那么在笔算乘法部分呢?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生5:我们学了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比如:11×5,12×5。
生6:我们还学了需要连续进位的乘法和不连续进位的乘法。比如:24×5,14×5等。
师:你们的回答真完整,还给同学们举例了呢!还有谁要补充的吗?
生7:我们还学了带“0”的笔算乘法。
师:带“0”的笔算乘法有哪些特点吗?
生8:如果是末尾带“0”的,不用管0,只要把前面的数相乘,最后再把0添上;如果是多位数的中间带“0”,就直接用一位数和多位数的各个位上的数相乘,0乘任何数得0。
师:你们回答的真棒。刚才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老师把这个单元的知识点梳理了一下,看看这样总结好不好?好在哪里?
教师板书: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
估算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不连续进位
笔算乘法 连续进位
因数中间和末尾
有0的乘法
生:好。好在一目了然。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和复习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引导学生说学习的收获,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让学生学会整理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闯关练习,巩固算法
闯关获得进入晚会的入场券
师:在没闯过一个关卡,我们都会获得一些小物品,当我们装饰好一棵圣诞树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参加圣诞晚会了,let’s go!
闯关任务一:
完成“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闯关练习卡,并讨论、总结出计算秘笈。
80×3= 20×9=
300×5= 600×4=
9×20= 7×30=
600×3= 800×9=
学生以开火车形式汇报得数。
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口算整十或整百数与一位数相乘有什么小窍门?
(学生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生1:多位数乘一位数,如果0在末尾,相乘的时候可以不看0,然后把前面的数逐位相乘后再添0。
生2:如果多位数只有左起第一位是除0以外的数字,后面的数字都是0,那么可以利用乘法口诀马上算出得数。
教师小结: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0。(出示幻灯片)
师:闯关成功,我们获得了一棵圣诞树。继续看下一关!
闯关任务二:
完成“估算”的闯关练习卡,并讨论、总结出计算秘笈。
32×3≈ 88×6≈
289×5≈ 409×5≈
326×7≈ 69×7≈
学生分小组汇报得数。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估算多位数与一位数相乘有什么小窍门?
(学生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生1:把个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然后与一位数相乘。
生2:我来补充,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方法是只能用于两位数与一位数相乘,因为如果是三位数和四位数的话,要四舍五入的就不是各位上的数了。
师:你说得真好!当我们总结方法的时候,要看看这种方法是否可以适用于任何算式。
教师小结:估算通常把多位数看成整十或整百,再和一位数相乘。(出示幻灯片)
师:这一关也没能难倒同学们,你们真棒!这次看我们找到了什么?
生:是铃铛!
师:好,事不宜迟,我们进行下一关的挑战!
闯关任务三:
完成“笔算”的闯关练习卡,并讨论总结出计算秘笈。
213×3= 89×7=
507×5= 470×3=
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
请几位学生上黑板前进行演算,然后集体订正。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1)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是什么?
(2)一个因数中间有0怎么办?
(3)一个因数末尾有0怎么办?
师:谁来回答?
生1: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是,首先个位上的数对齐,如果多位数最后一位数是0,则用多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一位数对齐,再进行逐一乘法计算。
生2:如果0在中间不在末尾的话,还是按照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对齐,然后从个位乘起,0乘任何数得0。
生3:如果需要进位的就在前面一位的横线上写小数字,数字是几表示进位几。
生4:如果0在中间,0乘任何数得0,遇到有进位的就把0和进位数相加即可。
师:你们总结的都非常棒,看来这一节的内容你们掌握得非常不错!
教师小结: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出示幻灯片)
生:哇,这次我们收集到的是一个可爱的雪人!
闯关任务四:
师:这关是完成练习大闯关,请同学们以抢答的方式进行。我数一二三,最快的同学就可以回答问题,大家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出示ppt
1、 你会选择合适的算法吗?
(1) 小童每分钟大约走63米,他从家到学校大约要走9分钟。他家距学校大约有多远?(估算)
(2) 每套课桌椅坐2个人,学校新买来400套课桌椅,一共可以坐多少人?(口算)
(3) 三年级每个班都是48人,有4个班共有多少人?(笔算)
生1:第一小题我会选择用估算的方法计算,因为我们不知道小童实际每分钟走多远,只能大约的估计。
生2:第二小题我用口算,因为看到这两个数字我马上就想出得数了。
生3:第三小题我用笔算,因为口算怕出错,所以笔算的话比较准确,不容易让自己犯错。
师:对于这三个同学选择的计算方法你们是否同意,又不一样的意见吗?
生4:第三小题我可以用口算,因为我口算的准确度已经比较高了。
师:恩,但是在检查答案的时候,老师还是希望你能够用笔算验证一下!
出示ppt
2、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里。
(1)每支钢笔5元,买78支.400元够吗?( )
A、够 B、不够
生1:够,还可以找10元。
师:你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1:口算。
师:谁用不一样的方法计算的?
生2:我用估算,78元大约是80元,5×80=400。
师:都是好方法,不过如果只是估计400元够不够用,我们用估算的方法比较快捷。
(2)6500×6积的末尾有( )个零。
A、2 B、3 C、4
生3:B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3:因为6500后面有两个0,而5与6相乘又分出一个0,所以共有3个0.
师:思路挺清晰的。
师:我们答对了两题,可以获得一个装饰的小球,继续加油!
出示ppt
3.请你判断一下下列竖式计算是否正确?
生4:第一道竖式错了,错在一位数的3应该对齐三位数里个位上的数字8,再相乘。还有0乘3得0,0+2得2,十位上的得数是2,百位上的得数应是3×2得6,最终得数应是624。
师:请你上来黑板给我们写一道正确的竖式。
师:他写对了吗?(对了)那第二道竖式计算是否正确?
生5:不对,虽然它们个位对齐了,可是进位的数字没写清楚,而且他把4×0=4了,老师我可以也上黑板来写出来吗?
师:好,那你来写!
生5(板书完):这样才是正确的!个位对齐,然后进位数字标清楚,而且中间的0要特别注意,0乘以任何数都得0.
师:同学们你们挺清楚了吗?感谢你的提醒,希望大家平时在计算时也要记得。
出示ppt
4、提高训练
师:谁来根据图意说说?
生1:剧场能坐870人,已知每张票的票价是8元,现在这场的票都卖完了,问题是这场的票房收入是多少元?
师:说得很好!那谁来列式?
生2:870×8=6960
师:还漏了什么?
生:漏了单位和答。
师:对了,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要记得写上单位和答,这才完整。看这才我们收集到了什么?
生:是小礼物盒!
师:我们终于把所有的关卡都顺利闯过了,现在请大家把我们收集到的东西都装饰到圣诞树上,然后去换取我们的圣诞晚会邀请卡。
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情境来分析思考,提高学生选择和判断算法的能力。
引导学生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算法进行对比,找出区别,又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提醒,培养学生认真的数学习惯。
让学生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探寻计算的规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学习效果自评
师:今天的课收获了什么?
生1:这节课我掌握了口算、笔算、估算的小窍门,我觉得记住这些小窍门而且运用上它们,我的计算起来比较顺利。
生2:我知道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计算要注意些什么。
生3:我学会了做笔算题不能粗心,做完要检查,不当小马虎。
生4:我把老师的板书抄下来了,我觉得如果没学完一个单元就做一个这样的总结,我能更清楚的知道自己学过了哪些东西,哪些懂了,哪些还没懂?
篇7:“方程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第6页6~12题。
教学目的:⑴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进一步内化等式的性质,体会解简单的方程的数学根据是等式的性质,继续学习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⑵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将数学简约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⑶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等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学流程:一、出示天平图,激活记忆。⑴出示天平图。让学生说说有关天平的知识:相等,等式;等式的性质;方程,解方程。⑵揭示课题——复习课。二、复习展开。⑴辨析,明确解题思路。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6+x=14 x-4<14 y-28 16+y=14+x 50÷25=2 50>20-5先说说辨析的理由,再整理找方程的思路,一是先找等式,再找含有未知数(字母)的;二是先找含有未知数(字母)的,再找等式,最后小结,找方程离不开“等式”和“含有未知数”两个要点。⑵解方程,简约过程。板演:解方程 x+25=37 x-25=37 25+x=37例 x-25=37 x-25=37解:x-25+25=37+25 解:x=37+25x=62 x=62用简约过程的格式再解方程,说说简约过程中运用到的等式性质。完成练习一中的第7、9两题。 ⑶适当拓展解方程的范围。比较x+25=37和25+x=37两个方程,说出解方程的另一个数学根据——运用了加法交换律。推想:由方程x-25=37推想开去25-x=37,减法没有交换律,所以暂时不能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拓展:试用其他方法求得未知数。⑷完成课堂作业。练习一中第10、11题。三、适度拓展,为后续学习作准备。⑴感悟解决问题的方法。求图中的未知数。思路1:用算式解答。思路2:列方程解答。⑵形象地、多角度地感悟“等式的性质”。完成练习一中的第6题。口答练习一中的第12题。12.吴兵买了1本练习本和3枝铅笔,张兰买了7枝同样的铅笔,两人用去的钱同样多。一本练习本的价钱等于几枝铅笔的价钱?篇8:年月日练习课教学设计
年月日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练习一
目的要求:
通过练习使学生系统地理解年月日等相关的知识,并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重点:整理与应用
教具:幻灯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的复习
1、学生自由回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时间单位:
年————月——日——时——分——秒
12 31 24 60 60
(7、4、1) 30
29(30)
计时的方法:
⑴普通计时法 (12小时计时)
⑵24小时计时法
主要让学生举例说明互相转化的方法
求经过时间
⑴求经过的小时数
⑵求经过的天数
⑶求经过的年数
主要让学生讨论计算的方法
二、基本练习
1、填空
1年=( )个月 1日=( )小时
1小时=( )分 1分=( )秒
讨论 1年=( )天
2、把下列时刻用普通计时法写出来。
19时 8时 22时30分 5时13分 24时
3、把下列时刻用24小时计时法写出来
上午10:50 早晨3:20 下午 2:25 晚上9:45
4、练习一的第4、5、6、7题
采用的主要形式 生报生写 师报生写
三、加深练习
练习一的第8 题
讨论后反馈
方法 ⑴先加小时数
⑵再加分数
⑶满60进1小时
实际应用:
计算是否过保质期
四、课堂练习
作业本
单元检测
目的:系统回顾 查漏补缺
篇9:应用题练习课教学设计
应用题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108页——109页的练习二十。
教学目标
巩固前一节课所学的加、减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巩固前一节课所学的加、减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口算:8+9 9+5 7+8 6+5 6+8 8+8 10-7 9-6 9+3
二. 指导练习
1. 出示课本108页第1题。
(1)观察画面,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的内容。
这一道题告诉我们哪两个条件?要我们求什么?要求一共有多少只鸡,该怎样列式?8+4=12(只)
为什么这样列式?8加4怎样计算?应用题要记住写单位名称,最后要口答:一共有14只鸡。
(2)这一道题,除了刚才的'分法,还有没有不同的分法,用自己的话,口头编一道求一共有多少只鸡的应用题。编好后,让全班列式计算。
2. 出示课本108页的第3题。
观察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的内容。这一道题告诉我们哪两个条件?要我们求什么?把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连起来,口头编一道应用题。请一个同学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要求这个问题,该
该怎样列式?列式:10-4=6(条)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应用题要记写单位名称,并且要口答。
3. 出示课本109页的第4题。根据画面内容,口头编一道应用题。请大家自己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要求一共有多少,该怎样列式?列式:8+6=14(人)
8、6和14分别表示什么?
4. 比赛,看谁算得又快又对。(完成课本108页的第2题。)
全班独立完成,然后讲评,个别题目要提问:你是怎样算的?
5. 填未知加数。(完成课本109页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要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 独立练习
1. 体育室原有6个篮球,又买来5个篮球,现在一共有多少个?
2. 同学们做了10个小娃娃,送给幼儿园小朋友6个,还剩多少个?
篇10:《众数练习课》教学设计
《众数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2.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教学难点: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
【口算】
【解答题】
一袋玻璃球红的、绿的各8粒,红色玻璃球占袋内玻璃球总数的 .
(二) 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一)完成教材第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4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五(1 )班参赛选手的成绩有两个众数,88 和87 ,意味着在这次竞赛中得88 分和87 分的人同样多。而五(2 )班没有众数,则表示这次竞赛中没有集中的分数。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二)完成教材第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5 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然后说一说用哪个数代表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为什么?
8 .完成教材第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6 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先在课前调查本班学生所穿鞋子号码,然后填在统计表中,再进行分析。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 .小明对本班15 名同学拥有课外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拥有2 本的有1 人,拥有3 本的有2 人,拥有4 本的有4 人,拥有5 本的有3 人,拥有6 本的有5 人。根据以上调查的情况,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小明的同学拥有课外书的情况统计表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众数练习课》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众数练习课》教学设计 年9 月人数
人数
平均每人拥有本数
( 1 )估算一下,这15 名同学平均拥有课外读物大约有几本?你估算的理由是什么?
( 2 )估算出这15 名同学拥有课外读物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 .小力对本单元10 户居民订报刊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没订任何报刊的有2 户,订1 份的有3 户,订2 份的有4 户,订3 份的有1 户。根据以上调查情况,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本单元居民订报刊情况统计表2006 年5 月
户数
每户订报刊份数
( 1 )想一想,平均每户订报份数是在1 ? 2 之间吗?为什么?
( 2 )计算出这10 户居民订报刊份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众数这一统计量,并且通过练习理解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联系与区别,根据我们分析数据的不同需要,可以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量。
【小结】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
【提高练习】完成教材第124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 、2 、3 题。
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
【拓展练习】小军对居民楼中8 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表。
住户1 号2 号3 号4 号5 号6 号7 号8 号
数量/个l5 29 l6 2O 22 16 18 16
( 1 )计算出8 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数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以使用计算器)
( 2 )根据他们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对楼中居民(共72 户)一个月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作出预测。
(四)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小北对15 户居民一周用塑料袋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制成了下表。
15 户居民一周用塑料袋情况统计表
户数111354
每户用塑料袋只数12131415l617
1 . 计算出15 户居民一周用塑料袋只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 . 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篇11:解决问题练习课 教学设计
课时:
第八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良好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看懂图意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游戏:夺红旗
9+39+49+68+57+48+77+9
9+98+47+68+97+56+56+7
6+87+49+97+98+50+910+9
回答后并指名说一说8+4和6+5是怎么想的
2、在里填“+”或“—”。
9()6=1511()1=107()5=1215()3=12
7()8=158()0=89()9=00()10=10
3、填空
8+()=129+()=156+()=11
()+6=147+()=138+()=11
7+()=12()+9=139+()=16
7+()=148+()=15()+8=16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二十第3题
(1)电脑出示第3题图
(2)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学生分组讲解图的意思,并派代表讲。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引导学生回答书中的问题。
有()条鱼,游走()条。还有几条
(4)有10条鱼,游走4条,还有几条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意思,列式计算。并请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
(5)还可以怎样编题。
有10条鱼,游走一些,还有6条,游走了多少条
2、练习二十第4题
(1)问:你们爱游泳吗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2)会列式吗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为什么
三、数学游戏
找朋友,出示口算卡片和数字卡片。让学生玩“找朋友”的游戏提高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和判断能力。
4、摘苹果
15—98+715—55+95+5
1514
10+59+66+87+8
五、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了,遇到问题思维灵活了。
篇12: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练习二十三的部分内容及补充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学会用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运用除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孩子们交流合作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观察,找出题目中数学信息并独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发展学生分析、综合运用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1.出示题目。
(1)1、6支钢笔60元,每支钢笔( )元。
( )÷( )=单价。
(2)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汽车每小时行驶( )千米。
( )÷时间=( )
学生独立完成。
2.提问:这两道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3.今天我们将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新的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同学们数量关系的了解,为下面的练习课做好了铺垫。】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一)基本练习
1.判断
(1、)小明周末去游泳馆游了200米,游了4个来回,游泳池长50米。 ( )
(2、)袁老师和5名同学10天写了600个大字,平均每个人每天写12个字。( )
2.选择题(教材练习二十三的第15题)
(1)让学生看图说明题意,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2)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解题过程。
(3)指名汇报图片大意:一共有126本书,有3个书架,每个书架有6层。
(4)列出算式:126÷3=42(本) 42÷6=7(本)
综合算式:126÷3÷6=7本)
答:平均每层放7本。
学生根据结果选出答案(A)。
3.比较题(教材练习二十三第12题)
(1)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指名汇报图片大意:
2盒牙膏共32元,每盒有4支,单个买4元5角……
(3)提出问题:盒装的便宜还是散装的便宜?需要哪些信息?还需要知道些什么呢?(注意引导学生找出隐藏信息)
(4)引导学生找出基本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32÷2÷4=4(元) 4元﹤4元5角
答:买盒装牙刷更便宜。
4.只列式不计算(教材练习二十三的第14题)
(1)让学生看图说明题意,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2)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解题过程。
(3)指名汇报图片大意:儿童剧场2天共售出954张票,每天演出3场。
(4)列出算式:第一种:综合算式:954÷2÷3
第二种:综合算式:954÷3÷2
(5)让学生说出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样的分层练习,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也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激发作用,学生分别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综合练习
1.P120页第15题。
(1)让学生看图说明题意,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2)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解题过程。
(3)指名汇报图片大意:足球赛一共有8个组,每个组4个队。一共有736名队员比赛,求每个队有多少名运动员?
(4)列出算式:
①每一个组有多少名运动员?
②每个队有多少名运动员?
736÷8=92(名) 92÷4=23(名)
综合算式:736÷8÷4=23(名)
答:每个队有23名运动员。
(5)让学生说出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2.教材练习二十三的第16题。
(1)让学生看图说明题意,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2)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解题过程。
(3)指名汇报图片大意:一共有6只猩猩,它们一周(7天)吃了168千克水果,求每只猩猩每天吃多少千克的水果?
(4)列出算式:168÷6=28(千克) 28÷7=4(千克)
综合算式:168÷6÷7=4(千克)
答:每只猩猩每天吃4千克水果。
(5)让学生说出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教材练习二十三的第13题。
(1)让学生看图说明题意,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2)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解题过程。
(3)总结学生的解决方法,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他们为什么选择租四人船呢?
让学生明确:通过比较7个人租双人船和租四人船的花费发现,
7个人租两条四人船是最省钱的。
(4)列出算式:7×2=14(元) 14÷7=2(元)
综合算式:7×2÷7=2(元)
答:每人一小时花2元。
(5)让学生说出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6)提问:你知道我们小榄有那些公园吗?去公园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让学生在交流中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设计意图:这样的综合练习能够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学会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实际分析,并能够做出正确的解题思路。】
三、归纳小结
让学生回顾这节课所解决的问题,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练习课
总价÷ 数量 = 单价
1、认真审题
路程÷ 时间 = 速度
2、积极思考
126÷3÷6=7
3、细心计算
32÷2÷4=4
4、仔细检查
篇13: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学生能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意义相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迅速地计算有关习题。
2、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3、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一)复习导入
1、3/8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其中的()。它的分数单位是(),3/8里面有()个()。
2、
(1)7/8的分数单位是()。
(2)5/9里面有()个1/9。
(3)4/7是4个()。
(4)3个1/5是()。
(5)1里面有()个1/5,即是()。
3、约分:6/8=5/10=3/9=6/14=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探究新知做铺垫。
(二)、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你能分别各写一个同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的算式吗?下面请大家在草稿上各写一个,并大胆的猜测一下结果是多少。学生写算式。师板书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导学探究,建立模型
(一)导学探究,解决问题
教学例1:(出示课件)妈妈在家烙了一张大饼。爸爸将这张饼平均分成了8块,爸爸吃了其中3块,妈妈吃了其中1块。
1、导学提示,明确方向
(1)请你提出用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的数学问题?
(2)独立列式解答
(3)小组内讨论计算方法,试着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明确探究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先独立完成,在小组讨论。
(二)展示交流,建立模型
1、展示汇报,重点释疑
(1)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3/8+1/8=4/8=1/2(张)
(2)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3/8-1/8=2/8=1/4(张)
(3)还剩多少张饼?1-3/8-1/8=4/8=1/2(张)
【设计意图】数学问题来源于学生,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
2、归纳小结,建立模型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母相加、减。
三、练习检测,巩固应用
1、2/9+5/9=2/7+5/7=5/8+1/8=4+1/4=
5/6-1/6=7/9-2/9=7/10-1/10=1-11/30=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春蕾小学图书馆中各类图书情况如图所示。
(1)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文艺类图书共占图书总量的几分之几?
(2)其他图书占图书总量的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巩固了知识,又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四、整理回顾,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评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经验。
板书设计
3/8+1/8=4/8=1/2(张)答: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1/2张饼.
3/8-1/8=2/8=1/4(张)答:爸爸比妈妈多吃了1/4张饼.
1-3/8-1/8=4/8=1/2(张)答:还剩1/2张饼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母相加、减。
篇14: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8页例2。
[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2.分层目标。
目标水平
下限
上限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练习纸,学具,卡片;每组准备:小棒,记录纸。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
场景一:佳佳只有8元钱,想买(这里的一种商品),还要攒多少钱?攒是什么意思?你能列个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用什么方法?先说说想买什么,再把算式写在纸上。
2.了解情况:了解哪些学生在计算中有困难,哪些学生已经会算了。
3.分组活动:调整座位,已会的学生坐在一起为一休组,还有困难的坐在老师边上为丁当组。
二、提供工具,探索方法
1.主体活动:确定例题→给出学习建议→小组活动,试着算一算→运用所提供的学具找方法→组际交流→全班交流。
学习建议:
一休组:(1)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讨论用多种计算方法,并试着记录下来。
丁当组:(1)先合作摆学具,再算出得数。
(2)归纳组里共有几种不同摆法。
为方便交流,我们以买小熊为例来学习36―8这道题。
2.教师主导活动。
(1)安排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不会做的,通过教师引导先摆学具再进行计算,然后归纳方法。会做的,互相说说怎么想的,讨论各种计算方法并记录。
(2)指导小组进行探索活动。
3.全班交流(投影演示,口述等)。
以36―8为例,B组学生小棒演示思考过程,A组学生口述算式分解过程。教师板书:
方法四:36-8=36-6-2=28
方法五:36-8=38-8-2=28
方法六:36―8
36-10=26
26+2=28
三、尝试练习
师:小朋友自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计算方法,你学会了吗?我们已解决了这个问题,想买玩具狗还要攒28元,请你用新学的方法来说说刚才算别的物品的还要攒多少钱。
场景二:芳芳只有?元,也想买其中的一件物品,还要攒多少钱?你能列个算式帮她解决吗?写在卡片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一做。
反馈:请学生上来说说是怎么算的。说出这些题目的特点。(个位不够减,要向十位借1,要退位)
四、揭题
师:今天学的知识就是“退位减法”。
五、尝试练习
分层练习题卡。分一休组和丁当组。一休组红色卡,丁当组绿色卡,题目分别如下。
一休组题目
1.啄木鸟捉虫。(有错的改在括号里)
(1)54-8=56 (2)78-9=79
( ) ( )
(3)41-7=34 (4)34-7=41
( ) ( )
(5)63-4=23 (6)85-6=79
( )()
2.在口里填上合适的数,使退位减法成立。
45一□=3□
丁当组题目
1.请你算一算。
32―5= 46―9= 57―8=
2.送信。
实物投影仪演示反馈。
(1)方法说明。你是怎么想的?
(2)错误纠正。
分层校对:做完的先互相批改,然后集体先校对丁当组题,再校对一休组题。重点讲评一休组题目。
六、总结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1)退位减法要注意什么?不要忘记退位。
(2)退位减法的方法。
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活动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新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采用分层教学,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学生在小组中合作研究、探索中完成的;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注重学习过程的开放;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会倾听同学的意见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5: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初步掌握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意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意识。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谈话激情:同学们,你听说过西双版纳吗?那你一定听说过金庸武侠片中的大理国。它指的就是现在的云南------一个非常美丽、神奇地方,想不想跟老师一起欣赏美丽的云南风光。(课件出示云南的自然风光图片,结合图片介绍云南的主要旅游景点。)
同学们,你觉得云南美吗?下面就让小导游聪聪带我们一起走进云南,去领略沿途的风光。
2、准备铺垫:
出示题目:聪聪准备了两辆大客车,这两辆车共有82个座位,车上已经坐了64人,还有多少个空位?
学生独立笔算,说计算过程。
(二)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
1. 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交通工具准备好了,再让我们看看路线图吧。
出示小导游聪聪安排的路线图:仔细观察,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从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从昆明到大理有348千米;我们从昆明出发,已经到大理了。)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从大理到丽江多少千米?)
师: 要求大理到丽江还有多远?怎样列式?
指名口答,板书算式:517-348=
2.尝试估算、多法并举
提问:你能估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吗?
学生尝试估算。
(学生可能提出三种估算方法:A、500-350=150(千米)B、520-350=170(千米)C、500-300=200(千米))
师:这三种方法,哪一种估算结果最接近准确数呢?想不想动笔算一算?
3.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师:请同学们独立试算,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与同伴讨论或写在黑板的疑难卡上,比一比,看谁的问题多?解决的办法多?
师参与指导
4、总结升华 比较算法
师:同学们,你都遇到了那些问题?怎样解决的?学会了吗?谁愿意把计算的过程讲给大家听?(生边板演、边讲解)
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这道题目与前面的题目有什么不同吗?(对,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两次连续退位减法,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退1当10再减。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连续退位减法”。(板书课题)
比较算法:和笔算的结果比一比,那一种估算的结果最接近准确数?在估算的时候,要力求简洁,还要尽量接近准确数。
5、看书质疑,确认结论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大家独立看书。
生看课本,巩固理解。
(三) 精心设练 乐中用新
1.帮动物找家。
师:在与聪聪的旅游中我们学到了知识,现在又遇到了新的问题:这些都是云南特有的珍惜动物,它们在野外迷路了,你愿意帮它们找到家吗?(屏幕出示)
594-129=325-187=932-654=
852-265= 459-68=
391138278 365 587
学生小组分工,每人做一道,并回答。
师:同学们真有爱心,我们这一课所学的退位减法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个位不够减,十位就退1给个位,这个1到个位就变成10,十位不够减,百位就退“1” 给十位,这个1到十位也变成10。给别人一点,对别人来说就是莫大的帮助。
2 、闯关卡。
师: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到达丽江的玉龙雪山了,但聪聪说要想爬山必须过了这四个关卡。你有信心吗?
第一关:656 -198=
第二关:343 -157=
第三关:754 -196=
第四关:826 -637=
生逐题做,讲评答案。
欣赏美丽的玉龙雪山风景。
3. 解决问题。
师:听说丽江动物园也是非常有名,想不想去看看。
出示题目:丽江动物园最有名的要数猴山、大象馆和孔雀园。这三个景点在同一条路上。从猴山到大象馆有252米,从孔雀园到大象馆有176米,你能算出从猴山到孔雀园有多远吗?
生独立做,讲评。
(四)评价体验 情感延伸
师:同学们,时间过得可真快呀!我们的云南之旅就要结束了,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问题?你表现得怎么样?老师或小伙伴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
(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
总结:这节课,大家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与人合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示了你对大自然、对同伴的爱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最后祝愿大家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健康成长。
篇16:减法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10的加减法》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10的组成,并且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初步认识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10的加减法》是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设计学生喜欢的小鸭吃两盘鱼这一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思考、操作,得出10的加减法的所有算式。
教学内容背景材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6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2.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3.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好多的客人,我们给客人表演一个凑10的拍手游戏,好吗?
你拍1,我拍9,我们都是好朋友,
你拍2,我拍8,团结起来力量大,
你拍3,我拍7,我们从小爱学习,
你拍4,我拍6,说话老实不吹牛,
你拍5,我拍5,55凑成一双手。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教师谈话:客人夸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送给大家一份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多媒体演示:草地上有一群可爱的小鸭在找吃的。
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是多少?
生:我看到有10只鸭子。
问:你们知道鸭子最喜欢吃什么?
生:鱼。
多媒体演示:10只小鸭的画面上出现两盘鱼。
小鸭很饿,我们给它们送去两盘鱼,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会发生什么情况?
生:它们会抢着吃。
生:一盘鱼5只小鸭吃,另一盘也5只小鸭吃。
生:3只小鸭吃左边的一盘鱼,7只小鸭吃右边的一盘鱼。
生:10只小鸭都吃一盘鱼,另一盘鱼没有小鸭吃。
生:(略)
2.学生尝试操作:小朋友们想象力很丰富,小鸭到底会怎样去吃鱼呢?请你用圆片代替小鸭分一分,并根据自己分的说出算式。
3.两人小组交流:请同桌两人相互说你是怎样分的,怎样列式的?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怎样列式的?
生:我是这样分的,6只鸭子吃一盘鱼,4只小鸭吃另一盘鱼。算式是:6+4=10,4+6=10,10-4=6,10-6=4。
多媒体演示:6只小鸭吃左边的一盘鱼,4只鸭吃右边的一盘鱼。
谁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列出这几个算式的?
生:左边的6只小鸭和右边的4只小鸭合起来是10只小鸭;右边的4只小鸭和左边的6只小鸭合在一起是10只小鸭;一共有10只小鸭,左边6只小鸭吃鱼,还剩4只小鸭吃右边的鱼;一共有10只小鸭,右边4只小鸭在吃鱼,还剩6只小鸭吃左边的鱼。
生:我是这样想的,因为4和6组成10,10可以分成4和6,所以6+4=10,4+6=10,10-4=6,10-6=4。
教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能根据一种分法列出4个算式。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左边10只小鸭在吃鱼,右边没有小鸭吃鱼。算式是:10+0=10,0+10=10,10-0=10,10-10=0。
多媒体演示:10只小鸭吃左边的一盘鱼,右边的一盘鱼没有小鸭吃。
还有谁有不同的分法?
生:(略)
学生每说一种分法和算式,要求学生把自己是怎样分的演示给大家看,从而逐步得出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
5.客人们想知道你们是用哪种方法算加减法的?(出示:3+7=,7+3=)选一道题用你最喜欢的方法算,把你是怎么算的说给同桌听。(抽生汇报)
6.整理。
请小朋友们读黑板上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告诉你的同桌。
谁能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略)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小结,引出课题。板书课题:10的加减法
三、巩固提高,发展思维
1.练习10的加法。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0?(师生同做,同桌互做)
2.练习10的减法。拿两张卡片,用大数减小数。(师生共做,同桌互做)
3.看谁说的多。(同桌相互说)
+()=()()-()=()
4.谁能举出生活中10的加减法的例子?
四、全课小结
小朋友们表现的真棒!还有什么问题吗?
篇17: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91―92页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
【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这节课教学是在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
这是一节计算课,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燥、抽象,以学生为主线,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给单调的计算赋予了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的方法,让学生在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算用结合,以用促算,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
本节口算课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此已经比较熟悉口算的方法,我认为口算的方法一定会受到笔算的迁移作用,因此想到,学生的口算方法可能会相对单一,缺乏各种算法间的沟通与联系。所以有必要适时给学生介绍几种不同的算法,不仅可以打开学生的视野,也可借此感受计算教学算法多样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鼓励学生构建起适合自己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在100以内)。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
情感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成功的喜悦。
(2)将美育融入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预设】针对《两位数加两位数》所做的一系列教学设计,主要是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通过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主动发展的情境和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潜能和创造精神得到充分释放和发挥。能进行正确的计算,形成初步的分析、比较、概括及计算能力。而且通过不同层次练习题的设计,将提高学生口算两位数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爱好。相信本节课能够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一)、“学”数学――在学习中领悟。
师:喜羊羊邀请你们到羊羊村参加口算游戏大赛,愿意吗?
(出示课件)喜羊羊:“同学们听说你们要来羊羊村做客,我们特别欢迎,羊羊村正在举行游戏大赛,愿意参加吗?要想来羊羊村必须答对我提出的问题,有信心吗?先请同学们看情境图,你发现那些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此,我比较重视情境的创设,创设了到羊羊村参加游戏的情境,以此情境为主线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更好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师:孩子们这艘船就是要驶向羊羊村的,慢羊羊村长告诉老师,只能两个班的同学坐一条船,需要几艘这样的船?(2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乘船方案,并填写表格。
方案 列式计算
一:1班和2班坐一条船; 23+31 = 54
3班和4班坐一条船; 32+39 = 71
二:1班和3班坐一条船; 23+32 = 55
2班和4班坐一条船; 31+39 = 70
三:1班和4班坐一条船; 23+39 = 62
2班和3班坐一条船。 31+32 = 63
(学生汇报本组所填的表格。)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师:同学们,口算的方法很多,你觉得哪一种最适合你,计算时就选那一种。虽然算法不同,但是计算结果却相同。
师:学生汇报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这
就是本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设计意图:有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创设了一个人人“发现数学”的情境:让学生就根据课本中主题图蕴涵了丰富的数学信息,以学生喜爱的生活情境到羊羊村做游戏,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充分地解读这些信息,然后以限乘68人为突破口,领悟丰富信息的同时,要通过计算来验证,激起他们强烈的计算欲望,分别想出多个乘船方案。这样,把教材内容变静为动,变单一为多向,变封闭为开放,有效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热情,让“做数学”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动力。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同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产生共鸣。 这样,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还体验算法多样化,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增强了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意识。】
(二)、“用”数学――在应用中体验。
&
nbsp; 师:孩子们仔细观察屏幕,你又发现了什么新的数学信息?(课件出示限乘68人)
师:限乘68人是什么意思?如果超载会产生什么后果。
师:是啊,为了安全,我们无论乘船还是乘车都要遵守规章制度。根据这个乘船要求应该选择哪个方案?
(学生讨论后发现第三种方案最合理,结果是54和63都小于68能坐下;第一种方案和第二种方案不合理,因为79人和71人大于68超载了。)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践运用。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兴趣。另外,这样设计,体验数学应用价值。得到的不仅仅是会做几道题,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更多的方法。这样,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玩”数学――在游戏中拓展。
1、出示课件喜羊羊:欢迎同学们来到羊羊村,游戏大赛马上就开始了,
师:这就是今天游戏的记分牌――――勇攀高峰。(把全班分成4个组美羊羊队、懒洋洋队、费羊羊队、喜羊羊队。)每答对一题便上升一格,谁先摘得勇攀高峰的牌子并答对上面的题便是今天的冠军,有信心吗?
2、进行游戏(飞镖、找朋友、口算接龙)
3、颁奖典礼
【设计意图:设计了与生活有关的游戏,将“枯燥”的口算练习用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出现,淡化了“练”的痕迹,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设计这一有梯度的练习就改变了传统的练习形式,往往是限制发展快的,牺牲发展慢的,不利于个体的发展。这就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学习,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全课小结
师:孩子们,数学游戏好玩吗?你们这节课学得快乐吗?你收获了什么?
你觉得自己在课堂上表现得怎样,满意吗?你认为谁今天表现得最棒?谁是今天的进步最大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是《标准》中的理念。我在课末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自评、他评、互评,评价的内容以积极的赞美为主,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赞美别人。我偶从一书上拾得“养成随时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赞美的习惯,是为人处世的一个好习惯”的格言,我想这更是我每节课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
篇18:减法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注意看,老师左手拿了几枝铅笔老师右手拿了几枝铅笔两只手合在一块儿是几枝铅笔
[评析]:通过谈话式的情境创设,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用直观演示的教具,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如此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数感,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策略来思考加法问题。如有的学生用点数法,有的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直接得出了结果。
二、探究新知
1、合作探究,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设疑: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怎样表示把3枝铅笔和2枝铅笔合在一起是5枝铅笔呢请你们分小组商量商量。
汇报: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表示的(可能他们的办法很多,有摆铅笔的、有摆小棒的、也有摆圆片的、还有把算式写出来的。)
评价:小朋友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分别以小朋友的名字来命名。)让学生评议哪一种方法最合理明确:3+2=5。(板书到黑板上)。
理解:小朋友,符号“+”的名字叫加号,你知道“+”表示什么意思吗(通过同桌讨论明确是“合在一起”的意思。)
加号前面的“3”表示什么加号后面的“2”呢把“3”和“2”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算。“3+2=5”,它读作3加2等于5。(学生跟着读两遍)
2、自主学习,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用多媒体演示课本摆一摆中的3幅图,请小朋友们看图列出加法算式。同桌之间交换检查并相互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一个数表示什么意思得数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对学生合理的方法教师都要加以肯定)。
[评析]: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通过从学生摆小棒、摆圆片,写算式的活动中体现了学生思维策略的多样化。教师的恰当点评,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此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取数学信息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数学建模的培养。通过学生摆小棒对5以内加法的直观认识到直接抽象出算式2+3=5。使学生初步感知加法算式的含义,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加法打下了基础。
三、巩固深化
学生继续完成课本第22页的试一试练习。
第一幅图:停车场有3辆汽车,又开过来1辆,应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该怎样解答第二幅图:树上有2只小鸟,又飞过来1只,应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该怎样解答
[评析]:这两幅动态画面可以启智学生的思维,学生理解如有困难,教师引导时可不拘一格,关键是要让学生明确每幅图中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孩子们作出合理的解释,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学生根据已有的体验完成题目。这对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其次,通过教师由静态向动态的思维的训练,对启智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对动态画面的感知,为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也很有帮助。
四、拓展延伸
1、让学生观察大屏幕,练一练2题。
仔细观察每一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是怎样想的你能列出相关的算式吗
2、让学生仔细观察大屏幕盘中的苹果个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吗
3、让学生仔细观察最后一幅图,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用加法计算的问题,然后再结合图意说出从图中发现的加法问题。
4、让学生举出一个生活中用加法解决问题的例子。
[评析]:第一幅图和第三幅图所选取的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生活图景,学生喜闻乐见,勤于思考,易于激趣;从而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幅图,通过教师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逐一演示,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再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用语言表述出来,既关注了学生学习水平,又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练习4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使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氛围中都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从而使学生更进一步地明白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明确学习数学的作用。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都学会了什么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可以说给老师听听,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评析]:通过师生共同回顾一节课所学的内容,既对所学的知识起到巩固的作用,又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课堂的轻松与快乐,体验到成功和幸福。
[总评]:本节课的设计以《课标》为依据,把学生与教材作为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特别是教学观的转变尤为明显,教师自始至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评价的方式得到应有的转变,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通过教师质疑与激趣,为学生创设一个活泼、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感的同时,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发展。
篇19:《减法》教学设计
《减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掌握5以内减法口算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图意的过程中,将图意转化成语言表述,在语言表述的基础上抽象成算式,重点理解算式表达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提高口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理解符号意义的能力,对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二、目标分析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1~5各数和加法的基础上,依据从抽象到具体的认知规律,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方法,掌握减法的含义及5以内减法口算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理解图意,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边打手势边复习2~5的`组成。
2.填一填
4+□=5 □+2=4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2~5的组成,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二)学习减法的含义
1.初步感知减法含义。
(1)教师边演示边问:有4个气球,飞了1个,还剩几个?
(2)请全班同学用小圆片代替气球,和老师一起表演。
(3)同桌互相表演一遍。
小结:从4个气球里去掉1个,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初步建立减法概念。
(1)通过点子图和实物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含义。
(2)将实物图和点子图抽象出减法算式。
5-1=4
(3)识减号和减法算式。
(4)学习减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小结:我们在写减法算式时,从几个里去掉一部分,就在减号前面写几,去掉了几就在减号后面写几,还剩下几个,就在等号后面写几。
3.体会图意与减法算式的一致性。
教学第26页“做一做”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1)有5把铁锹,拿走了1把,还剩4把。
(2)有4块饼干,拿走2块。还剩2块。
(3)有3只纸鹤,拿走了2只,还剩1只。
有3个学生,跑走了2个,还剩1个。
有3个学生,有2个男生,有1个女生……
小结:刚才我们看了三幅图,都表示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所以都是用减法来计算的。
【设计意图】在减法含义的教学活动教学中,依据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的方法,充分利用教具与学具,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减法的含义。
(三)探究减法的口算方法
1.看图说图意并列式。
(1)课件出示第27页主题图让学生看图说图意。
(2)要想知道还剩几只松鼠怎么列式?
(二)探讨5-3=的口算方法。
(1)讨论:5-3等于几?你怎么算出2的?
预设一:从被减数开始倒着数3个。
预设二:根据数的分与合。
预设三:用加法想减法的方法。
(2)小结算法。
【设计意图】进一步掌握看图说图意并根据图意列式的方法。探究5-3等于几的口算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喜好,选择不同的口算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四)巩固练习
1.划一划、填一填。(教材第27页做一做2)
2.依据算式涂一涂,填一填。(教材第27页做一做3)
3.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教材第27页做一做1)
①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②谁能列式计算?
①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②谁能列式计算?
(3)对比两个算式中的3个数,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前两个练习,完善5以内的口算减法。设计不同的口算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个练习不但巩固减法的含义及列式计算的方法,而且用对比的环节让学生感受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关系,为今后的教学做好铺垫。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识那个符号,它表示什么意思?今天学习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说一说在生活中有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吗?
篇20: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
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
难点: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
一、回顾与整理
1、说说本单元我们共同研究了哪些内容。
通过学习有哪些收获与感受?
2、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
用竖式计算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哪些相同点?
比整数加减法有哪些注意的地方?
3、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减法也同样适用吗?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1题:
口算时也要让学生说一说部分题的注意点和计算方法,特别是进位加与退位减,以及被减数的数位不够的情况与结果末尾是0的情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形象的复习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2题:
由于题目较多,可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些,然后集体订正,学生也要说出列竖式的注意点,并列举计算中一些典型的错误,让学生在改错中更深刻的体会计算的方法。
3、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3题:
提醒学生认真分析每道题目的数据特征,并合理地选择相应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把整数的运算定律通过合理的迁移,最终能熟练地应用在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4题:
结合示意图理解题意:
竹竿的高度分成几个部分的和?
现在已知几个部分?
第三部分的高度就是什么的高度?
怎样求池水的深度?
用什么方法?列出算式并解答。
集体订正
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
5、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5题:
先简要介绍钙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再让学生看着统计表说说各种食品每1000克中的钙含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分别解答相关的问题,并提出问题。
6、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6题:
教师首先讲解,让学生弄清当日水位、警戒水位的含义以及水位上升下降的表示方法;其中“水位变化”栏中的数字是与前一天比较的差值。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有关正负数和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里,比前一天多就是正数,比前一天少则是负数。
7、完成练习与应用的思考题:
先介绍自由落体运动的有关知识和基本规律;
引导学生利用列表的策略进行解答。
集体订正。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增长了哪些知识?
这些知识就是小数加减法的运用啊,小数加减法的运用还远远不止这些呢,你还能在我们的身边找到小数加减法的运用吗?课后去找,比一比谁找得最多。
教学得与失:
课题小数加减法课时6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家庭生活中日常支出项目的调查和了解,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计算有关项目的合计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2、通过此次教学,使学生能积极关注家庭收入情况,体贴父母工作的艰辛,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支出和收入在计算时采取的方法
课前准备小黑板、多媒体展台、上月的电话缴费单,水电燃气三个月的缴费数据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
一、探索与实践
1、拿出你家上个月的电话缴费单,看看每个月的电话费包含哪几个部分。
小组交流,分组汇报;
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你能写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吗?
本月消费有很多,你怎样算本月消费的合计数。
计算一下是不是存在这样的关系呢?
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
小组交流一下谁家的电话费最多,各自的余额又是多少呢?
××的爸爸中途又充了100元话费,那么又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帮他算算。
2、把你收集到的你家近三个月的水电气消费的数据填在书上,然后自己算一下合计数,看看谁家的哪项费用最少?
①家庭支出较低者:
②家庭支出中等者:
③家庭支出较高者:
再与你家庭的收入情况结合起来考虑,哪些同学的家庭储蓄额最多,支出较多的同学考虑一下能不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呢?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优秀教学反
★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多位数减法练习课》教学设计(通用20篇)】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质2024-03-27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2024-03-09
三年级《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2023-01-0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评课稿2022-05-04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数学教案教学设计2023-10-27
人教版三位数减三位数教学设计2022-09-06
《三位数减三位数》优秀教学反思2023-07-12
《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2024-04-13
加法教学反思2023-06-25
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