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借镜子教学设计(共17篇)由网友“睡前一只幼卡碧”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课文借镜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课文借镜子教学设计
课文借镜子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通过学生自主读文、自主识字、自主思考,小组探讨、合作交流、提问质疑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创造性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小汤姆善于观察、爱动脑,从生活中获得经验并应用于生活巧妙地解决问题的好品质。从而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和思考问题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教学重难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白只要善于观察,动脑想办法就能解决问题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生字卡片,镜子反光折射光斑和生字、词语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爱迪生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猜谜语: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看得见,摸不着,猜猜他是谁?(镜子)师:你们知道镜子有什么用吗?
2一百多年前有个孩子,在妈妈病危时用镜子救了妈妈。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他一生一共发明了约种东西,多了不起呀!想知道他是怎样用镜子救妈妈的吗?那让我们走近童年时代的爱迪生,共同学习《借镜子》的故事。
二、自主识字,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请同学们自己试读课文,勾出生字,自由拼读课文戴红色拼音小帽的生字朋友。
2分组读各段,想想你了解到什么。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生字的。
4检查识字情况,出示生字、词语课件,屏幕出示完后生齐读。抽学生个别读:光线、办法、四周、顺利、想到、一块、借镜子、患病、厉害、煤油灯、很痛。能试着说说词语的.意思并选其中一个词语说话吗?
5用开火车识字游戏巩固生字:屏幕出示苹果树,每个苹果上都有一个生字,认识一个生字就摘下苹果,看哪一组摘得又多又快。
6交流汇报初步读文情况。自己读明白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再读课文,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
2在妈妈危急的时候,医生和爸爸是怎样的?你能在第二段中找出描写爸爸着急时动作的词语吗?抓住愁、抱、急、踱四个词,体会他们着急的心情。
3质疑:情况如此危急,小汤姆在想什么?他想出了什么办法?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4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小组讨论,集中大家智慧想办法解决。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5屏幕上出示镜子反光折射光斑图,提示学生观察光斑与其他地方的亮度是不是一样的?教师适时占拨,引导学生明白小汤姆的办法来源于平时生活中积累的生活经验。只要你们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你们也有可能成为小发明家。
6采用抽读、齐读、赛读的方式读课文。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反问句的用法。
四、指导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生字,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得意的记字方法。
要写好这些字,你想给大家提个什么醒儿?
2教师点拨难字,指导学生感知字的结构。
3完成课后三、四题。
篇2:《借镜子》教学设计
一、质疑题目,引入新课
如: 谁借镜子?为什么借?
二、自主识字,初读课文
1. 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连词多读几遍。
2. 开火车认读生字。
3. 分组读自然段,想想你了解到了什么。
4. 交流初步读文的结果。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 读第一自然段,感受情况的危急。
2. 在危急关头,爸爸、医生是怎么做的?抓住“愁”、“抱”、“急”、“踱”这四个词,体会他们当时心急如焚的心情。
3. 质疑: 情况如此危急,小汤姆在想些什么?他想出了什么办法?又是怎么想出来的?
4. 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5. 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明白小汤姆想的办法来源于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
6. 这办法有效吗?引读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7. 你还有什么好办法?
8. 读完这个故事,你喜欢小汤姆吗?为什么?先自己练说,再说给大家听。鼓励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
四、交流资料,升华情感
1. 你们想知道这个孩子是谁吗?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 交流学生收集到的有关爱迪生的资料,讲讲其他发明家的故事。
3. 总结升华,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五、自主揣摩,书写生字
1. 请学生观察生字,介绍自己的记字方法。教师点拨较难的字。
2. 描红感知本课要求会写的字的结构,发现字的共同点,交流书写注意点。
3. 认真完成课后第三题的描描写写。
4. 完成课后的第四题。比比谁写得多,写得漂亮。
篇3:《借镜子》教学反思
生活是最大的课堂,生活是灵感的源泉,生活是创新的平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从偶然一次苹果击头得到的'灵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是偶然看到工人制陶而受到的启发等等,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生活,善于积累经验,善于动脑思考,就能不断创新,不断创造奇迹。《借镜子》就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孩子,他再一次玩耍中偶然发现镜片能反光,因此想到借镜救母,让一生顺利地为母亲做手术。这个孩子就是大发明家爱迪生。
全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述一百多年前的一个晚上,美国小男孩汤姆的妈妈患了急性阑尾炎,必须动手术。第二自然段讲小汤姆借镜救母的经过,是全文的重点。第三自然段一设问的形式告诉我们,小汤姆就是后来的大发明家爱迪生。
在教学本课生字时,让孩子们用猜字谜的方法识记“非”字,两竖分开一个“三”。在教学过程中,在危急关头,爸爸,医生是怎么做的?抓住“愁”,“抱”,“急”,“踱”这四个词,体会他们当时心急如焚的心情;而爱迪生遇事却沉着冷静。体会在关键时刻,他们的不同表现。
学完本课,让孩子们说出爱迪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说他除了有一颗好奇的心,从小还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所以,我们一定也要像爱迪生一样从小做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遇事沉着冷静的孩子。
篇4:借镜子教学反思
借镜子教学反思
生活是最大的课堂,生活是灵感的源泉,生活是创新的平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从偶然一次苹果击头得到的灵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是偶然看到工人制陶而受到的启发等等,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生活,善于积累经验,善于动脑思考,就能不断创新,不断创造奇迹。《借镜子》就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孩子,他再一次玩耍中偶然发现镜片能反光,因此想到借镜救母,让一生顺利地为母亲做手术。这个孩子就是大发明家爱迪生。
全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述一百多年前的一个晚上,美国小男孩汤姆的妈妈患了急性阑尾炎,必须动手术。第二自然段讲小汤姆借镜救母的经过,是全文的重点。第三自然段一设问的形式告诉我们,小汤姆就是后来的大发明家爱迪生。
在教学本课生字时,让孩子们用猜字谜的.方法识记“非”字,两竖分开一个“三”。在教学过程中,在危急关头,爸爸,医生是怎么做的?抓住“愁”,“抱”,“急”,“踱”这四个词,体会他们当时心急如焚的心情;而爱迪生遇事却沉着冷静。体会在关键时刻,他们的不同表现。
学完本课,让孩子们说出爱迪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说他除了有一颗好奇的心,从小还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所以,我们一定也要像爱迪生一样从小做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遇事沉着冷静的孩子。
篇5:西师大版《借镜子》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通过学生自主读文、自主识字、自主思考,小组探讨、合作交流、提问质疑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创造性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小汤姆善于观察、爱动脑,从生活中获得经验并应用于生活巧妙地解决问题的好品质。从而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和思考问题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教学重难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白只要善于观察,动脑想办法就能解决问题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生字卡片,镜子反光折射光斑和生字、词语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爱迪生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猜谜语: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看得见,摸不着,猜猜他是谁、(镜子)师:你们知道镜子有什么用吗、
2、一百多年前有个孩子,在妈妈病危时用镜子救了妈妈。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他一生一共发明了约种东西,多了不起呀!想知道他是怎样用镜子救妈妈的吗、那让我们走近童年时代的爱迪生,共同学习《借镜子》的故事。
二、自主识字,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请同学们自己试读课文,勾出生字,自由拼读课文戴红色拼音小帽的生字朋友。
2、分组读各段,想想你了解到什么。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生字的。
4、检查识字情况,出示生字、词语课件,屏幕出示完后生齐读。抽学生个别读:光线、办法、四周、顺利、想到、一块、借镜子、患病、厉害、煤油灯、很痛。能试着说说词语的意思并选其中一个词语说话吗、
5、用开火车识字游戏巩固生字:屏幕出示苹果树,每个苹果上都有一个生字,认识一个生字就摘下苹果,看哪一组摘得又多又快。
6、交流汇报初步读文情况。自己读明白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再读课文,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
2、在妈妈危急的时候,医生和爸爸是怎样的、你能在第二段中找出描写爸爸着急时动作的词语吗、抓住“愁”、“抱”、“急”、“踱”四个词,体会他们着急的`心情。
3、质疑:情况如此危急,小汤姆在想什么、他想出了什么办法、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4、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小组讨论,集中大家智慧想办法解决。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5、屏幕上出示镜子反光折射光斑图,提示学生观察光斑与其他地方的亮度是不是一样的、教师适时占拨,引导学生明白小汤姆的办法来源于平时生活中积累的生活经验。只要你们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你们也有可能成为小发明家。
6、采用抽读、齐读、赛读的方式读课文。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反问句的用法。
四、指导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生字,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得意的记字方法。
要写好这些字,你想给大家提个什么醒儿、
2、教师点拨难字,指导学生感知字的结构。
3、完成课后三、四题。
附:板书设计
借镜子:1、情况危急,医生和爸爸没办法
2、借镜救母,留心生活善于思考
篇6:课文《三借芭蕉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文的14个生字,理解有关词语。会用“竟然”,“水泄不通”造句。
2联系课文读懂作业4中的有关句子,并理解带点的词语,懂得利用恰当的夸张,才能写得更具体,生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通过熟读课文,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学习孙悟空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复述,感受孙悟空的足智多谋的英勇善战。
作业:
抄写词语,完成描红,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板书:
三借芭蕉扇
一借给假扇足智多谋
孙悟空二借牛魔王骗回真扇不怕困难
三借献出真扇敢于斗争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吧,今天我们就一同看一看其中一个精彩的故事——三借芭蕉扇。
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生字词。
2自渎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反馈。
A读音
“蹬“是后鼻音,“抹”是多音字
B字形
蹬捶抹这三个字要注意。
C开火车读——齐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正音。
D指名读,师生评议。
4理清文章层次
根据孙武空三借芭蕉扇,把文章分为三大部分。
学生讨论
反馈
三、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描红和临写。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听写词
二、学习课文
1自读孙悟空“一借”芭蕉扇
边读边想,你体会到铁扇公主是个怎么样的人?
(蛮不讲理)
你从哪些语句中读懂的?
第一次借芭蕉扇的结果怎么样?
(铁扇公主借了一把假扇子,孙悟空被骗了)
指导朗读
2自渎孙悟空“二借”芭蕉扇。
A读后同座位互相说一说这一段的故事,注意用上文章中好的词语,在说对话时,注意说话的语气和神态。
B学生自己读,交流。
C反馈,表演。
3自读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边读边想,铁扇公主为什么“连忙把真芭蕉扇献了出来?”
三、回顾全文
从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中,你体会到孙悟空是个怎样的人?是从哪些词句中读懂的?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
2说的时候,指导朗读。
要带领学生有条理,有顺序的把课文中的内容说具体。
四、作业
有感情朗读,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回家讲给家人听。
篇7:《借镜子》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设计理念
通过学生自主读文、自主识字、自主思考,小组探讨、合作交流、提问质疑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创造性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
教学目标
1比鲜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毖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小汤姆善于观察、爱动脑,从生活中获得经验并应用于生活巧妙地解决问题的好品质。从而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和思考问题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教学重难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白只要善于观察,动脑想办法就能解决问题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生字卡片,镜子反光折射光斑和生字、词语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爱迪生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辈旅沼铮耗阈λ也笑,你哭他也哭,看得见,摸不着,猜猜他是谁?(镜子)师:你们知道镜子有什么用吗?
2币话俣嗄昵坝懈龊⒆樱在妈妈病危时用镜子救了妈妈。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他一生一共发明了约种东西,多了不起呀!想知道他是怎样用镜子救妈妈的吗?那让我们走近童年时代的爱迪生,共同学习《借镜子》的故事。
二、自主识字,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鼻胪学们自己试读课文,勾出生字,自由拼读课文戴红色拼音小帽的生字朋友。
2狈肿槎粮鞫危想想你了解到什么。
3毙∽楹献餮习生字,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生字的。
4奔觳槭蹲智榭觯出示生字、词语课件,屏幕出示完后生齐读。抽学生个别读:光线、办法、四周、顺利、想到、一块、借镜子、患病、厉害、煤油灯、很痛。能试着说说词语的意思并选其中一个词语说话吗?
5庇每火车识字游戏巩固生字:屏幕出示苹果树,每个苹果上都有一个生字,认识一个生字就摘下苹果,看哪一组摘得又多又快。
6苯涣骰惚ǔ醪蕉廖那榭觥W约憾撩靼琢耸裁矗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鼻朐俣量挝模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
2痹诼杪栉<钡氖焙颍医生和爸爸是怎样的?你能在第二段中找出描写爸爸着急时动作的词语吗?抓住“愁”、“抱”、“急”、“踱”四个词,体会他们着急的心情。
3敝室桑呵榭鋈绱宋<保小汤姆在想什么?他想出了什么办法?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4毖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小组讨论,集中大家智慧想办法解决。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5逼聊簧铣鍪揪底臃垂庹凵涔獍咄迹提示学生观察光斑与其他地方的亮度是不是一样的?教师适时占拨,引导学生明白小汤姆的办法来源于平时生活中积累的生活经验。只要你们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你们也有可能成为小发明家。
6辈捎贸槎痢⑵攵痢⑷读的方式读课文。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反问句的用法。
四、指导书写
1比醚生观察生字,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得意的记字方法。
要写好这些字,你想给大家提个什么醒儿?
2苯淌Φ悴δ炎郑指导学生感知字的结构。
3蓖瓿煽魏笕、四题。
附:板书设计
借镜子:1鼻榭鑫<保医生和爸爸没办法
2苯杈稻饶福留心生活善于思考
[《借镜子》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篇8:《借镜子》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选择一段你最喜欢段落,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看看爱迪生想到了什么办法让医生顺利地做完手术?
4、收集一个其他科学家的小故事,并写下来,成为短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收集一个其他科学家的小故事,并写下来,成为短文。
三、教学媒体:
多媒体、字卡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课前一分钟。
(二)质疑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牛顿的故事》这篇文章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的名字是------爱迪生。谁来介绍一下爱迪生。
学生汇报。
请自由朗读课文,看清楚这个故事到底是怎样的。
你们想跟老师竞赛朗读还是同桌挑战朗读呢?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默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或者还想知道些什么?
(要求学生汇报问题时,身站直,眼睛看全班,而不是看老师。声音响亮,说话完成。)
(三)以读引说,拓展延伸
请用下面的词语中三个或以上的词语编一个有趣的故事。
浩浩荡荡 搬运 秩序 好奇 阻挡 运输 围困 遇难 好奇
学生小组讨论,再汇报。
同学们,近来你们读了许多名人故事,能把你最喜欢的一个名人的故事介绍给我们认识吗?
六、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收集一个其他科学家的小故事,并写下来,成为短文。
[《借镜子》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篇9:《借镜子》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一、质疑题目,引入新课
如: 谁借镜子?为什么借?
通过学生自主读文、自主识字、自主思考,小组探讨、合作交流、提问质疑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创造性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
教学目标
1比鲜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毖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小汤姆善于观察、爱动脑,从生活中获得经验并应用于生活巧妙地解决问题的好品质。从而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和思考问题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教学重难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白只要善于观察,动脑想办法就能解决问题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生字卡片,镜子反光折射光斑和生字、词语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爱迪生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辈旅沼铮耗阈λ也笑,你哭他也哭,看得见,摸不着,猜猜他是谁?(镜子)师:你们知道镜子有什么用吗?
2币话俣嗄昵坝懈龊⒆樱在妈妈病危时用镜子救了妈妈。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他一生一共发明了约种东西,多了不起呀!想知道他是怎样用镜子救妈妈的吗?那让我们走近童年时代的爱迪生,共同学习《借镜子》的故事。
二、自主识字,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鼻胪学们自己试读课文,勾出生字,自由拼读课文戴红色拼音小帽的生字朋友。
2狈肿槎粮鞫危想想你了解到什么。
3毙∽楹献餮习生字,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生字的。
4奔觳槭蹲智榭觯出示生字、词语课件,屏幕出示完后生齐读。抽学生个别读:光线、办法、四周、顺利、想到、一块、借镜子、患病、厉害、煤油灯、很痛。能试着说说词语的意思并选其中一个词语说话吗?
5庇每火车识字游戏巩固生字:屏幕出示苹果树,每个苹果上都有一个生字,认识一个生字就摘下苹果,看哪一组摘得又多又快。
6苯涣骰惚ǔ醪蕉廖那榭觥W约憾撩靼琢耸裁矗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鼻朐俣量挝模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
2痹诼杪栉<钡氖焙颍医生和爸爸是怎样的?你能在第二段中找出描写爸爸着急时动作的词语吗?抓住“愁”、“抱”、“急”、“踱”四个词,体会他们着急的心情。
3敝室桑呵榭鋈绱宋<保小汤姆在想什么?他想出了什么办法?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4毖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小组讨论,集中大家智慧想办法解决。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5逼聊簧铣鍪揪底臃垂庹凵涔獍咄迹提示学生观察光斑与其他地方的亮度是不是一样的?教师适时占拨,引导学生明白小汤姆的办法来源于平时生活中积累的生活经验。只要你们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你们也有可能成为小发明家。
6辈捎贸槎痢⑵攵痢⑷读的方式读课文。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反问句的用法。
四、指导书写
1比醚生观察生字,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得意的记字方法。
要写好这些字,你想给大家提个什么醒儿?
2苯淌Φ悴δ炎郑指导学生感知字的结构。
3蓖瓿煽魏笕、四题。
[《借镜子》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篇10:课文《借生日》练习设计
课文《借生日》练习设计
一、我会读。
放学 礼物 布熊 今天 早饭
可爱 快乐 正在 上班 怎样
二、看拼音写词语。
jīn tiān jīn rì zhèn
( ) ( ) ( )
xià yǔ xiǎo yǔ liǎn tiān liǎn 括
( ) ( ) ( ) ( )
三、我会连。
上 放 飞 吃 礼 正
饭 快 羊 班 好 物
四、看动画写笔顺填空。
今: 共( )画,第四画是( )。
正: 共( )画,第三画是( )。
雨: 共( )画,第四画是( )。
两: 共( )画,第五画是( )。
五、我会读(不会读的字问问爸爸妈妈),再回答问题。
小狗熊,盼过年,
过年能吃年夜饭,
过年能拿小礼物,
过年还有新衣穿。
盼呀盼呀盼不到,
急得小熊团团转。
拍拍脑袋使劲想,
都因日历翻得慢。
从此一天翻几页,
日历翻完刚夏天。
1、这首儿歌有( )句话。
2、小狗熊为什么盼过年?
3、小狗熊为什么一天翻几页日历?
篇11:借镜子阅读答案
借镜子阅读答案
借镜子课时练
一、连一连。
爱迪生 电影创造出来的才子 马克思 收复台湾
卓别林 发现美洲 郑成功 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
哥伦布 发明大王 武则天 一代女皇
二、选择合适的字填空。
次 位 盏 个 天 张
一( )煤油灯 一( )小伙伴 一( )床
一( )晚上 一( )医生 一( )手术
三、照样子,写词语。
例:踱来踱去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四、选择词语填空。
突然 忽然
1、他( )想起,白天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用块破镜片在阳光下晃来晃去,墙上不是出现了很亮的`光斑吗?
2、这场雨来得很( )。
五、你能不能不改变意思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吗?
小汤姆家里只有煤油灯,光线太暗,怎么能动手术呢?
参考答案
一、
爱迪生 电影创造出来的才子 马克思 收复台湾
卓别林 发现美洲 郑成功 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
哥伦布 发明大王 武则天 一代女皇
二、盏、个、张、个、位 、次
三、飞来飞去、跑来跑去、爬来爬去、滚来滚去、摇来摇去
四、忽然、突然
五、小汤姆家只有煤油灯,光线太暗,不能做手术。
篇12:课文《借生日》教学反思
《借生日》这课文讲的是小云过生日时,妈妈送一只布熊给她并祝她生日快乐,小云又把礼物送给妈妈。同时也把生日借给了妈妈,体现了母女的真情。感受课文中体现的母女之爱是本课教学的难点,现在的孩子得到的爱太多,因而也常常容易忽略身边的爱。在这节课中,我想努力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及角色体验来感受这份母女之爱,以此突破难点。
我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课文中有两幅插图,分别为妈妈送小云生日礼物和小云又把礼物送给妈妈的情景,从中体现出来的母女之爱又是本课的重难点,因此在备课时,我就从图片入手,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进行说话练习,从观察小云收到礼物后脸上的表情、动作等形象地感知小云对这份礼物的喜爱,通过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去引导学生换位去体会小云当时收到礼物后高兴的心情,从而读好第一自然段,进一步感受妈妈对小云的爱。接着我继续引导学生去猜测母女间的对话,过渡到第二自然段的学习,通过师生、男女生合作读对话,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悟到文章深层次的内涵,妈妈只记得别人,从来不想着自己,妈妈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积极的心灵对话中进行”,在此,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在背景音乐的推波助澜下,让学生去感受妈妈对小云的爱何止这些,吃饭时、去商场买东西时、晚上睡觉时、天气凉了等等为小云所做的事,这段生活中的拓展的设计我想达到的效果是丰富学生的语言,又让语文学习回归生活,把学生从课堂中的感悟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但操作起来的'效果与我的预设还是有很大出入的。
母语教学的本体价值就是促进学生言与意的积极感悟、内化、转化,并进而运用个性语言表达自己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知识,陶冶情操,体验生活;学生学得生动,学得主动,在言语转化实践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由于感知妈妈对小云的爱不够深入,所以导致了第四段的学习也只停留于图片与文字,学生泛泛而谈、而我对于朗读的指导也如蜻蜓点水般浅尝辄止。值得反思的地方实在太多,请老师们不吝赐教,多提宝贵意见。
篇13:课文《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15个字,会写10个字,学习子字旁。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会认15个字,会写10个字,学习子字旁。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流 程
第一课时
一、创境入题
(放录像,小壁虎爬在墙上捉蚊子的情景)
1、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录像中捉蚊子的动物是谁?
2、质疑:你有什么疑问要问小壁虎?教师随机把学生的问题归类。
3、想知道小壁虎怎么借尾巴吗
二、细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师范读:
这个故事爷爷、奶奶听过,爸爸、妈妈听过,你想听这个故事吗?
(课件出示课文及插图,教师像解说员似的,边说边演,带学生进入有趣的故事中,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
2、交流识字方法:
这课没有一个注音,遇到生字怎么办?你有什么方法?
(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猜字;通过相似的熟字猜字;问老师、问同学……)
3、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尝试读文,学习生字。
4、交流学习成果:
你学会了哪些生字?是怎么学会的?(有借助图画学习新字的吗?联系上下文你猜到了什么字?……)
你又发现了什么新方法?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生评议。
3、带着刚才自己不懂的`问题,边读边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4、交流阅读情况:
(哪些问题你已经解决了,说说你的想法。)
5、教师帮助理一理: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经过、结果。
四、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想笔顺,然后描写。
2、提出自己写不好的地方。
3、教师范写。
4、学生仿写。
五、作业:
收集资料:请教父母,读读课外书,上上网,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有尾巴,那些尾巴有什么用?
篇14:小学课文《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小学课文《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二、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壁虎等头饰若干;“摇、甩、摆”三张生字卡片。
三、教时安排:
第一课时:创境入题;初读课文,自主识字;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指导写字;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复习导入;细读课文;拓展延伸;总结积累;分层作业。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境入题,趣学生字:
(放录像,小壁虎爬在墙上捉蚊子的情景)
1、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录像中捉蚊子的动物是谁?师板书:壁虎学习生字“壁”“虎”想和它打招呼吗?那么你试一试吧。
2、揭题,学习“借”。你借过什么?听说过借尾巴吗?
3、质疑:你有什么疑问要问小壁虎?教师随机把学生的问题归类。
4、想知道小壁虎怎么借尾巴吗
二、细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师范读:
这个故事爷爷、奶奶听过,爸爸、妈妈听过,你想听这个故事吗?
(课件出示课文及插图,教师像解说员似的,边说边演,带学生进入有趣的故事中,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
2、交流识字方法:
这课没有一个注音,遇到生字怎么办?你有什么方法?
(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猜字;通过相似的熟字猜字;问老师、问同学……)
3、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尝试读文,学习生字。
4、交流学习成果:
你学会了哪些生字?是怎么学会的?(有借助图画学习新字的吗?联系上下文你猜到了什么字?……)
你又发现了什么新方法?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生评议。
3、带着刚才自己不懂的问题,边读边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4、交流阅读情况:
(哪些问题你已经解决了,说说你的想法。)
5、教师帮助理一理: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经过、结果。
四、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想笔顺,然后描写。
2、提出自己写不好的地方。
3、教师范写。
4、学生仿写。
五、作业:
收集资料:请教父母,读读课外书,上上网,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有尾巴,那些尾巴有什么用?
第二课时
一、游戏激趣,复习导入:
1、猜字谜:
1)你错一半。
2)虫子爬到文字边。
3)看字它是虫,其实不是虫。
2、读词语:
(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墙角飞舞着几只蚊子,每个蚊子身上各有一个词语。)
师:小壁虎最爱吃蚊子了,如果你能读准蚊子身上的词语,那么小壁虎就能吃到蚊子了,你来试试吧。
指名学生读,读准了,蚊子就不见了。
3、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自己读懂了好多问题,如: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指名学生说说)他向谁借尾巴?——
(学生边说,教师边贴出这些动物的图片)借到了没有?
4、你们想帮小壁虎借尾巴吗?
今天我们分别组成小壁虎队、小鱼队、老牛队、燕子队,来做一次借尾巴的游戏吧。
二、细读课文,读中悟文:
师:小壁虎队、小鱼队、老牛队、燕子队,你们先在课文中找找,哪些段落是讲你们怎么借的,怎么回答对方的。再读读,作好准备。大家作好了准备,我们的游戏就开始了。(学生分别读相应的段落)
师:大家准备好了吗?小壁虎队,你们先向哪队借?(这三个自然段的教学顺序由学生的情况随机决定,下面仅以先教学第三自然段为例。)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引读:
师:小朋友,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文字和插图),我们做个“我问你答”的游戏,老师问,小朋友找到句子回答老师。
师:小壁虎爬呀爬,爬到——生:(略)
师:他看见小鱼——生:(略)
师:小壁虎说:“——”生:(略)
师:小鱼说:“——”生:(略)
[教师改变读的方式,引起学生读的兴趣。在不同形式的读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了解了课文内容,理清了句子关系,领会了作者写作的顺序。为后面的续述打下基础。]
(2)练读对话的不同语气:
小壁虎队,你们借不到尾巴是因为你们不礼貌吗?(找出小壁虎的话,读出礼貌语气)
小鱼队,是因为你们很高傲吗?
(找出小鱼的话,读出热情的语气)
(3)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表演读,品悟“摇”。
你们见小鱼摇尾巴了吗?指名一学生用手势表演。学生站起来边读边自由做动作。
(5)了解尾巴作用,启发想象,拓展延续。
师:小壁虎那么有礼貌,为什么还是借不到尾巴呢?——原来小鱼的尾巴有那么大的用场。要是小鱼把尾巴借给了小壁虎,那会怎样?小壁虎借到了小鱼的尾巴有用吗?现在,小鱼队、小壁虎队你们分别想对对方说些什么?
(6)小结,请另两队评议,给优胜队发奖(奖品为小壁虎、小鱼等头饰)
2、合作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学习方法基本与上面相似
(1)各队找到段落,四人小组学习。先由一个“小老师”学老师问一问,其他同学答。然后交流自己读懂及有疑问的地方。再分角色感情朗读。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学习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2)引读。
(3)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4)引导学生品读第四段。
师:你们读得这么认真,老师也多想来读读,你们能给我一次机会吗?
(教师读第三段,故意读错一些地方)
师:你们喜欢这样读吗?
学生评议,指出老师朗读中感情处理不当的地方。
师:我们一起读读吧!
(5)放手让学生读第五自然段。
师:我又想读这段,但想想刚才很担心,我想还是你们读给我听听吧。
[师生互动过程是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主要渠道。这里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给学生的.朗读带来了莫大的鼓舞。同时,教师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一改原先的“教师指导,学生接受”的被动的学习局面,让学生通过对老师朗读情况的评议,提高了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展示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学会学习。]
(6)表演读。品悟“甩”、“摆”。
(课件演示老牛竖尾巴、甩尾巴,燕子摆尾巴的动画。)
学生看后出示与画面中的动作相对应的字“甩”、“摆”。并让学生用手势表演。
两两合作,表演赛读。
(7)及时鼓励,分发“奖品”。
3、全体起立,戴上“奖品”,表演第3、4、5段。
三、续述故事,拓展延伸。
1、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交流上节课后收集的资料。学生自由说。
[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资料,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材料的能力,而且从交流中获得了许多课外知识,使课内与课外自然地沟通了,使生生之间的感情沟通了,使语文教学的层面拓宽了。]
2、他们的尾巴有什么用?(课件演示老虎、)
3、松鼠、袋鼠等动物用尾巴做事的情景,教师一边讲解他们的尾巴的作用。)
4、壁虎没有借到尾巴,于是就跑去向他们借。你们想小壁虎会怎样借?
提示学生先想想:小壁虎爬到什么地方?看见谁在干什么?小壁虎怎么说?对方怎么答?
学生选一种动物,看图借一借,说一说。
[尽管这篇课文介绍的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但语文课不能离开“语文”的根本。课堂上,不要拘泥于课文,除学习课文内容之外,应适时拓展。这一课,应以这一知识为载体,让学生模仿课文段落结构续述故事。这既让学生解说了知识,又让他们亲手触碰了课文段落的写作顺序,发展学生语文的说写能力。]
四、交流成果,积累感悟:
读了课文后,你比以前又多了哪些知识,又发现了哪些学习方法?
五、分层作业,各显神通:(任选一道)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与爸爸妈妈一起交流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3、画一幅小壁虎向其他动物借尾巴的图,并注上他们的对话。
4、续讲故事:小壁虎长出尾巴了,他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
[每个学生个体,由于身心发展、生活阅历等不同,存在着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些分层作业,正是从不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出发,让学生自主选择,积极展示。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了他们的个性。]
篇15:课文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重点】
识字和写字。
【教具准备】
图片、生字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小壁虎图片,通过谈话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想办法认记。
2、小组合作:
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全班交流各小组认识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学生没有说到的,教师帮助。
3、指名读课文:
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反馈自学成果。边读边想,说说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读课文:
说一说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2、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弄断的?
读一读,让学生利用图片表演。
3、没有尾巴的`小壁虎心情怎样?
读一读,注意语气。
4、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
⑴ 重点指导读第三自然段:
注意读出小壁虎很有礼貌的样子,分角色朗读小壁虎和小鱼之间的对话。
⑵ 小组合作学习:
按照上面的方法学习第4、5自然段。
学生边读,老师边出示小鱼、老牛、燕子的图片。
5、小壁虎借尾巴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引导学生说出小鱼、老牛和燕子,它们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板书。
体会没有借到尾巴的小壁虎的心情:
指导读第6自然段,注意读出“难过”的语气。
6、齐读第7自然段,思考:
⑴ 说说知道了什么。
⑵ 了解小壁虎的尾巴的特点。
⑶ 指导朗读第7自然段:
注意壁虎妈妈说话的语气和小壁虎高兴的心情。
四、课后延伸
你还知道其他动物尾巴的用途吗?回去后收集资料,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五、作业设计
1、把词语连成句子读一读: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
2、读一读,说一说:
游来游去 飞来飞去 跑来跑去
__来__去 __来__去 __来__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交流学生收集的资料。
2、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二、分析记忆字形
1、利用识字方法记忆字形:
⑴ 熟字带生字:
准→难祖→姐桃→逃。
⑵ 熟字加偏旁:
几→虎文→蚊它→蛇。
2、指名读字扩词。
三、指导书写
1、教师在田字格里示范写字。
2、学生仿写。
3、展示交流。
四、课堂作业设计
1、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
在:___________________ 变:___________________
条:___________________ 有: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一比,口头组词:
蚊( ) 难( ) 桃( )
蛇( ) 推( ) 逃( )
五、板书设计
17、小壁虎借尾巴(图)
有 虎 蚊 蛇 壁 条
在 变
什 借 逃 难 姐 新 么
篇16:课文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学设计
【导学目标】
1、会认本课壁、虎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自主探索,了解小壁虎尾巴易断、可以再生的特点,及小鱼、燕子、老牛等尾巴的特点。
4、在语感训练和表演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
【导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用处的词、句,并了解它们尾巴的功能。
【导学难点】
理解小壁虎尾巴的功能和可以再生的特点。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了解小动物尾巴的特点及作用的图片资料。
2、学生制作壁虎、小鱼、老牛、燕子头饰。
3、壁虎、小鱼、老牛、燕子图片。
4、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一、创境入题,趣学生字
(放录像,小壁虎爬在墙上捉蚊子的情景)
1、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录像中捉蚊子的动物是谁?
师板书:壁虎
学习生字壁虎想和它打招呼吗?那么你试一试吧。
2、揭题:
学习借。你借过什么?听说过借尾巴吗?
3、质疑:
你有什么疑问要问小壁虎?
教师随机把学生的问题归类。
4、教师归疑:
(电脑出示)
⑴ 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⑵ 它都向谁借尾巴?怎么借的?
⑶ 借到了吗?为什么?
5、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内容。
二、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尝试读文: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交流学习成果:
⑴ 读生字:
(投影出示带拼音的虫子以及带生字的壁虎)
小壁虎最爱吃虫子了,如果你能读准并连对虫子身上的字,那么小壁虎就能吃到虫子了,你来试试吧。
⑵ 读词语:
小壁虎吃到蚊子会遇到哪些词语朋友,快来读一读吧?
(小组接龙读、齐读。)
三、细读课文,读中悟文
1、学习1、2自然段:
⑴ 学生自己轻声读1、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
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板书:挣断
⑵ 投影演示:
小壁虎是怎样挣断尾巴逃走的呢?
课件演示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⑶ 小壁虎没有尾巴了,他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二段找一找。谁找到了?
⑷ 小壁虎没有尾巴心情怎样?那就请你们难过地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难过。
自己练习读、指名读、教师指导读。
2、学习3、4、5自然段:
⑴ 小壁虎没有尾巴认为很难看,它都向谁去借尾巴了?
快速读读3、4、5自然段。
(谁来说?)
⑵ 谁能用先然后最后把这句话说完整。
3、学习第3自然段:
⑴ 教师导语:
小壁虎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呢?
(投影出示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画面)
自己出声读读第3自然段:
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
小壁虎爬到什么地方?小壁虎看见小鱼在干什么?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时的对话。
⑵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摇 拨水
⑶ 比较句子:
① 请听老师朗读下列句子,看哪一个句子让你觉得小壁虎有礼貌:
出示:
A、小壁虎说:鲤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B、小壁虎说:鲤鱼,你把尾巴借给我。
② 请平时最有礼貌的同学来读第一句。
③ 男女赛读第一句比比男生棒,还是女生棒。
下面,我们进行现场借物,看哪位同学最有礼貌。
师:老师这里有一枝铅笔,谁来跟我借铅笔?
生:老师,您把铅笔借给我行吗?
师:说得好,真有礼貌!老师这枝铅笔奖给你。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互相借物,用上礼貌语您行吗,比比谁最有礼貌。
⑷ 教师指导朗读这段:
应读出小壁虎难过和小鱼快活地在水里游的样子。
⑸ 分角色朗读这段话?
(小壁虎组读小壁虎说的话 小鱼组读小鱼的话。其他同学读其余部分。)
⑹ 小鱼把尾巴借给小壁虎了吗?为什么?
⑺ 总结学法:
你们是怎么读懂这段的?
电脑出示:
① 小壁虎爬到什么地方?
② 他看见谁在干什么?
③ 借尾巴时的对话。
④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4、学习第4、5自然段:
⑴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共同学习。
⑵ 请小组汇报学习过程。
教师板书:
甩 赶蝇子
摆 掌握方向
⑶ 提问:
老黄牛的尾巴是干什么用的?小燕子的`尾巴是干什么用的?
⑷ 请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
⑸ 哪一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你们的风采?
5、学习6、7自然段:
⑴ 教师过渡语: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它爬呀爬,只好回来找妈妈,结果怎么样了呢?
⑵ 自己出声读读这6、7两段,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板书:
长出
⑶ 从哪儿知道的?
读一读。
⑷ 小壁虎长出一条新尾巴心情怎样?如果你是小壁虎,想想应该怎样读?
自由读、教师指导读、指名读。
⑸ 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教师板书:
再生 保护
6、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让学生戴头饰分角色朗读、表演全文
出示投影字幕:
小壁虎:没有尾巴多难看呀!向谁去借一条尾巴呢?
小壁虎: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小鱼: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小壁虎:黄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老黄牛: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
小壁虎:燕子阿姨,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燕子: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小壁虎:妈妈,我的尾巴断了,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他们都不肯借给我。
妈妈:傻孩子,你转过身子看看。
小壁虎: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五、拓展延伸
1、小壁虎、小鱼、老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
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投影出示)
交流课后收集的资料:
学生自由说。
2、投影出示老虎等动物尾巴的作用。
六、交流成果,积累感悟
读了课文后,你比以前又多了哪些知识?
七、分层作业,各显神通
(任选一道)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与爸爸妈妈一起交流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3、画一幅小壁虎向其他动物借尾巴的图,并注上他们的对话。
4、续讲故事:
小壁虎长出尾巴了,他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17 小壁虎借尾巴
断 再生 保护
小鱼图 摇 拨水
老黄牛图 甩尾巴 赶蝇子
燕子图 摆 长 掌握方向
篇17:课文小壁虎借尾巴的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复习旧知
1.板书课题,围绕借提出问题:
2.观察课件演示,说说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说的时候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句。
直入课题,让学生围绕课题提问题,并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给了学生一种读书方法。
二、学习课文第三、四、五段
1.学生自读自悟:围绕提出的问题,在课文上批注。
(向谁借△△,怎样借,结果怎样~~)
2.全班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指名学生说,教师相机指导。)
生:我知道了小壁虎借不到尾巴。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读)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老牛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燕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师:再读读这几句话,想想:小鱼、老牛、燕子为什么都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生:因为它们的尾巴各有用途,小鱼要用尾巴拨水,老牛要用尾巴赶蝇于,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
(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帮助理解动物尾巴的用途。)
动态生成是新基础教育试验课堂教学的最大特点。备课不是简单地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各可能。此处的教学,教师不仅关注导的.进程,更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了师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有效、高质量的互动,是课堂教学上的一大亮点。其他问题的解决也像这一教学环节,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教师把学生的学习、理解一步一步引向深入。
★ 借镜子的教学反思

【课文借镜子教学设计(共17篇)】相关文章: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课件2023-06-29
《傅雷家书》观后感2022-04-30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23-05-25
青岛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设计2023-07-28
《我真希望》教案2023-03-31
小学毕业复习课与设计说明2023-07-18
西师大版五年级《海滨仲夏夜》教学设计2022-08-05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22-08-18
《组歌(节选)》教学教案2023-10-30
课文《草船借箭》第三课时教学设计202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