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精选18篇)由网友“udb123”投稿提供,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的《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供大家阅读。
篇1:《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学情分析】
学生本身就喜欢读神话传说,因为它情节生动有趣,所以学生读了第一遍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浅显易懂,不必进行过于细致的指导分析,可用问题提纲挈领地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主人公不畏强暴、舍己为人的思想精髓。另外,结合课文内容开展想象、补白、说话、写话训练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学目标】
1、能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联系上下文和展开想象的方法理解“一筹莫展、挺身而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为民造福”等词语的意思。
3、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体会他们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4、进行借助关键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
5、结合课文内容开展想象、补白、说话、写话训练。
6、渗透从侧面写人的知识。
7、对“传说”这样一种文学样式做一点介绍,提示今后阅读时关注“传说”的主题。
【教学重点】
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体会他们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开展想象、补白、说话、写话训练。
【教学准备】
1、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生收集其他传说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齐读课题--《日月潭的传说》。
2、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学习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大意。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看看这些词语你会填吗? (指名说、齐读)
出示:( )( )一团 一筹( )( )
( )( )而出 ( )山( )岭
披( )斩( ) 千( )万( )
( )( )恶龙 为民( )( )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你能选择其中的几个词语连起来说一说吗?
(设计意图:指导学习方法,训练学生借助关键词语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二、整体感知人物特点
1、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日月潭,走进这个动人的传说。
2、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看看老百姓眼中的大尖哥和水社姐是什么样的人?(为民造福的英雄)
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关键词红色显示:为民造福、英雄
3、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是英雄?(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的利益而英勇斗争的人)
三、学习3、4自然段
1、从哪里可以看出大尖哥和水社姐是英雄呢?请大家用心默读课文3、4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圈出关键的词语,再想想看你读懂了什么?要知道会找关键词句可是一种了不起的本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
2、交流(相机出示课件):
提醒:回答问题要言之有序,请你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说。
出示:我画的句子是 ,圈出的词语是 ,我从中感受到大尖哥和水社姐是 的人。
(1) 出示:“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
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A 读句、找词、交流感受:不畏艰险、为民除害。
B “翻山越岭”什么意思?(翻过一座座山岭)
C “披荆斩棘”呢?(出示图片,这个词本意指砍断前进路上的荆棘,经常比喻人们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的,这里用来形容大尖哥和水社姐真是太恰当了!)
D 可这区区8个字怎么能概括得了他们这一路上所经历的千辛万苦以及他们的勇敢无畏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们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
拿出作业纸,老师为你们提供了4个情境,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补充完整,写一段话。
出示写话练习:
2 他俩手握砍刀,行进在布满荆棘的山林中, 。
2 山中天气变化无常,呼啸的狂风来了, ;滂沱大雨来了, 。
2 为了早点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他俩夜以继日地赶路,饿了
;渴了 ;累了 。
2 山高路险,有一次,
。
交流片断写话。
E 谁再来读一读这一句话,边读边在脑海里浮现你刚才描绘的画面。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想象补白,丰富关键词语和文章内涵,进行片段训练。)
(2)出示:“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
A 读句、找词、交流感受:奋不顾身、舍生忘死、除邪惩恶。
B 想象一下:他们会怎样激战?
C 你能把这些词语读好,表现出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奋不顾身、舍生忘死吗?
D 激战三天三夜的结果怎么样?(砍死恶龙、剪开肚子、拯救日月、重见光明)
(3)出示:“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却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A 读句、找词、交流感受:不畏艰难、见义勇为。
B 大尖哥和水社姐在什么情况下挺身而出?(理解一筹莫展,找近义词:无可奈何、无能为力、束手无策……)
C 人们为什么一筹莫展呢?
D 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想象说话)
E 让我们坚定地、勇敢地读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扣住具体而关键的词句理解文意的能力。)
3、读到这儿,老师产生了一个疑问:这篇传说是要歌颂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可这个自然段中用来写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句子很少,相反倒是强调了恶龙的凶恶,人们的“一筹莫展”,这是为什么呢?
小结:和第4自然段的直接描写相比,这一自然段采用了从侧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如果在我们的作文中能注意到这一点,那就太棒了!
(设计意图:渗透从侧面写人的知识。)
4、让我们再次领略故事的精彩部分,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不畏艰难、舍生忘死的崇高品质。男女生分读3、4自然段。
四、学习5、6自然段
1、师朗读第5自然段。此时此刻,重见光明的乡亲们会对着两座青山说什么呢?(理解:为民造福)(出示青山图片)
2、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为民造福的年轻英雄,把这两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社山,把这个潭叫做日月潭。(出示名称)
3、他们是为了大家利益而牺牲自己生命,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齐读5、6自然段。
五、复述课文
1、如今的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著名的风景区,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让我们一同欣赏一下那儿的美丽风光。(出示日月潭的相关风景图片,配歌曲)
2、日月潭不仅有迷人的风光,有好听的歌曲,还有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你愿意做小导游,向游客们介绍一下吗?(如时间不够,改成回家准备,下节课交流)
3、出示词语提示,学生练说。
吞吃日月 漆黑一片
降伏恶龙 拯救日月 一筹莫展 挺身而出
翻山越岭 披荆斩棘 千辛万苦 重见光明
化作青山 为民造福
六、拓展练习
1、同学们,古今中外流传着很多这样的传说故事,你们还知道哪些呢?(大禹治水、精卫填海 、嫦娥奔月、盘古开天、女娲造人 )
2、传说往往都不是真的,但它却能表现勤劳、善良、勇敢的人们对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渴望,如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还有的表现人们对自由、爱情、幸福的向往,如白蛇传、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希望大家在今后的阅读中能用心去感受传说的魅力,让勤劳、善良、勇敢、奉献、创造等精神在我们的心底深深地扎下根。
(设计意图:对“传说”这样一种文学样式做一点介绍,提示今后阅读时关注“传说”的主题。)
【板书设计】
23、日月潭的传说
挺身而出
英雄 千辛万苦
(为民造福)
冒死激战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篇2:《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尖和水社不畏强暴、不畏艰险、舍己为人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1、2
三、教学难点:3
四、教学准备:图片、光盘、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出个特殊的谜语,让大家猜猜,谜面是几幅风光秀丽的画面,谜底是地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
放日月潭风光图片,生看图猜。
师:这就是我国台湾省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那里湖面辽阔,潭水清澈,一年四季景色美如画卷,人们为什么把它叫日月潭呢,这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二)放课件,生听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1、师:听了这个传说,你能说说传说中的谁让你感动呢?他们做了一件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生自由说说
2、师:那你觉得大尖和水社是一个怎样不平凡的人?
生说:有畏艰苦、不畏强暴、舍己为人、英勇顽强
3、师:课文按事情的了展顺序写了这个传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有哪些问题?生质疑
4、师归纳法问题:(1)大尖和水社为什么要找回太阳和月亮呢?(2)他们是怎样找回太阳和月亮的?(3)找回太阳和月亮后,他们又做些了什么?结果怎样?
(三)带问深入学习课文
1、默读1、2自然段,思考问题(1),找出原因,勾出相关句子。
全班交流:生说原因
师:太阳和月亮突然消失了,天地间一片漆黑,大尖和水社的心情怎样?那我们应该朗读这一段呢?指导生带着悲痛的心情读第二自然段,节奏放慢些,语调低沉些。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导:太阳和月亮与人们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太阳,就没有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大尖和水社为了千千万万的人决定寻找太阳和月亮,他们心地多善良,那他们是怎样找到太阳和月亮的呢?
2.自读3-6自然段,思考:他们一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勾画相关句子。
全班交流:
师指导:他们找到太阳和月亮了吗?从哪些句子知道的?找到太阳和月亮容易吗?哪些词告诉我们的?(千辛万苦)“千辛万苦”是什么意思?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引导想像:当他们翻山越岭时,当他们趟大江大河时,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他们一路上还会经历哪些辛苦?生充分展开想像。
生1:吃不饱、穿不暖,忍受着极度疲劳。
生2:忍受着日晒雨淋的痛苦。
生3:随时都有可能被豺狼猛兽袭击。
生4:走过一座座危险的独木桥,跨过一条条沟沟渠渠……
师: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们没有退缩、屈服,可见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目标终于出现了,他们看到了什么?为了弄个明白,他们四处打听,现在就请你们来当当大尖和水社,我来当当路边的一个老爷爷,我们来分角色读读。
分角色读对话
3、重点学习7、8自然段。
(1)大尖和水社是怎样找到我斧头和金剪刀的呢?
师:现在关键的时候到了,你们心情紧张吗?我们来看看大尖和水社是怎样救出太阳和月亮的,怎样制服恶龙的?
(2)自读8自然段,交流。
读,用=线标出表示声音的词。
生:轰隆轰隆、咔嚓咔嚓。
师:你猜猜“轰隆轰隆”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咔嚓咔嚓”是什么声音?让我们帮帮忙,拿起铁锤锤打恶龙、拿起剪刀用力剪这穷凶极恶的坏家伙。
生表演动作
师:有这么厉害的金斧头和金剪刀,恶龙被制服没有?从哪些句子知道的?(生再读)同学们,太阳和月亮得救了吗?你又从哪句话知道的?现在我们尽放心了,不必再悬着那颗心了。
引导生想像:你们猜此时此刻,大尖和水社心情怎样?会说些什么?生自由发言。
师:从这又可看出大尖和水社是怎样的人?
指导朗读,读出大尖和水社不畏强敌的精神。
4、学习9-11段
指名读,说说结果怎样?
师:也许后来,又有很多猛兽来把太阳和月亮当玩物,你们谁又来过,大尖和水社又是怎样保护太阳和月亮的?
展开想像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日月潭名字的来历了吗?读了这个动人的传说,我深深地被打动了,让我们也一起来讲述这个动人的传说吧!今天回家,我就打算讲给我的小孩子听,你想讲给谁听呢?
师:好,那就让我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吗!复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请你回忆一下怎样复述一篇课文?
生:复述课文时,应按叙述顺序,抓住重点词句,加上自己的体会和想像用自己的话来复述。
(四)复述课文。
先读课文,自由复述,再主动上台复述。
(五)拓展延伸
师:传说毕竟是传说,事实上,日月潭的形成是不是这样的呢?还需要我们去动手收集有关日月潭的资料,下来动手去收集,我们再一起交流交流。
5r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篇3:《国徽》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爱护国徽、愿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
1、了解小作者在平时的生活中怎样爱护国徽,又怎样用自己的行动使国徽更美丽。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教学难点:
联系自己,说说在生活中如何做能使国徽更美丽。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通过讨论交流,了解有关国徽的相关知识。
教具准备:
1、有关国徽的录像片。
2、各种硬币,分组观察时用。
教学过程:
(一) 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引导学生观察:硬币背面印着什么?
板书:国徽
你还在什么地方能看到国徽?
学生:在公安局。
在法院也可以看到它。
在人民大会堂前也能看见它……
2、观察国徽图案里有什么。
(国徽图案里有天安门、五星、麦穗、齿轮)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自己查字典学习,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分析难记字的字形,交流对字义的理解。)
2、全班交流,一起突破难点。
“你已经认识了那些字词?你认为哪些字难读难记难写?”
(1)读准字音。
shuo dao
闪 烁 摔 倒
(2)记住字形。
擦:右边中间是“”
摔:右边的笔顺是:
帽:右上部是“曰”,右下部是“目”。
(3)理解词义。
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辽阔:宽广;空旷。
(三)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数一数全诗共几个小节。(三节)
2、听读课文,思考:每一小节都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节:“我”爱护硬币上的国徽。
第二节:“我”扶起了一个摔倒的小弟弟,从小助人为乐,为国徽增了光,添了彩。
第三节:“我”和祖国一起在国徽的照耀下成长。
板书设计:
国 徽
五星 天安门 麦穗 齿轮
(简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在平时怎样爱护国徽,又怎样用自己的行动便国徽更美丽。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教学进程:
(一)复习检查
1、国徽上有什么图案?
2、国徽是国家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二)学习第一节
1、自由读第一节,思考:“我”是怎样爱护国徽的?
学生甲:“我”把拾到的硬币交给老师。
学生乙:“我”擦掉硬币上面的污泥。
2、为什么“我”要这样做?
(因为硬币上有国徽……)
3、自由读。
4、分大组比赛,评读。(注意停顿)
(三)学习第二节
1、自由读,思考:第二节写了什么内容?
(“我”扶起一个摔倒的小弟弟)
2、读一读,你有什么体会?
(“我”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爱祖国)
3、让学生充分读。
4、指名读,评读。
(四)学习第三节
1、你见过天安门前的国徽吗?放课件,看后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2、练习朗读第三节。
3、指名读,评读。
(五)联系自己,落实行动
我们做什么事能为国徽增添光彩?
学生甲:我们要好好学习,掌握知识。
学生乙:我们热爱集体,关心同学。
学生丙:我们孝敬父母。
第三课时 综合练习
教学过程:
一、看拼音,写词语。
Ying bi mao zi shan shuo shuai dao
( ) ( ) ( ) ( )
Zhao yao jing cha wu ni wen nuan
( ) ( ) ( ) (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大地 ( )的阳光
( )的微笑 ( )的硬币
国徽上有( )、( )、( )、( )这四种图案。
三、选择本诗你最喜欢的一个小节,默写出来。
四、你打算做什么事为国徽增添光彩呢?写下来。
[《国徽》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篇4:《国徽》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15 个生字,学会“封、借、初、渊、博、令、敬、佩、遗、憾”10 个字,能正确读写“别致、渊博、敬佩、遗憾”。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3 、能抓住重点词语如“总算”、“斩钉截铁”来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
4 、知道除长城外还有哪些是中国人的骄傲;知道自己怎样做才能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能根据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总第21 课时,本单元第3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昨天晚上,同学们阅读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篇文章讲了谁,说了他的什么事情?(指名学生说一说),钱学森在美国的生活、工作条件都非常好,可是,当他听到新中国成立后,却毅然决定回国,敌人的迫害没有吓倒他,经过5 年的艰苦斗争,他才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和钱学森博士有同样经历的科学家,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板书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学生齐读两遍。
新授
一、教师简单介绍华罗庚。
二、初读课文
1 、学生自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 、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型,运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等方法理解词语。
3 、读通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边读边标上自然段序数。
三、检查自学
1 、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 )学生同桌互相读一读本课全部生字,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
初:左边是衣字旁,不要少写一个点。
令:与“今天”的“今”区分,不要少写点。
华:“华罗庚”的“华”:读四声,不读二声。
冲:“冲着”的“冲”读四声,不读一声。
撼:“遗憾”的“撼”可与“感动”的“感”比较,加深记忆。
授:“教授”的“授”可与“接受”的“受”比较,加深记忆。
(2 )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
2 、检查读课文情况
教师可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听老师什么地方高,什么地方低,轻重、缓慢是否一样,让学生体会华罗庚与妻子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以后的激动心情。
(1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 )分小组讨论:课文主要讲了华罗庚的什么事情?他为什么要回国?
四、回顾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了什么,自己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弄明白,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当补充,并提出期望。
板书设计
回自己的祖国去
华罗庚 祖国解放了 妻子
斩钉截铁 回去 回自己的祖国去
1950年初春 旧金山海湾 登上船舷
[《国徽》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篇5:《国徽》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6个。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国徽、硬币。
课型:诗歌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1、让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硬币,说说背面是什么图案?你还在什么地方能看到它?
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我们的国徽。
3、板书课题:《国徽》(学生齐读两遍)
二、新授。
1、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数数有几个小节。
(2)出示6个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徽、币、擦、污、倒、帽
(3)出示生词,同桌读、指名教读。
国徽硬币擦掉污泥摔倒帽子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指名3位同学接读,并指名当“小小医生”,纠正错误。
(2)小组合作学习:
*指名读第一节。
*指名说说硬币上的国徽是什么样的?
*指名读,并指名评价。(有感情)
*有感情地齐读第一节。
*指名读第二节。
*指名说说警察叔叔帽子上的国徽是什么样?
*指名读,并指名评价。(有感情)
*有感情地齐读第二节。
*指名读第三节。
*指名说说天安门上的国徽是什么样的?
*指名第三节读,并指名评价。(有感情)
*有感情地齐读第三节。
(3)小组学习:朗读、背诵课文
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小组讨论:
(1)说说:国徽图案里有什么?
(2)我们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国徽?
(3)我们做什么事能为国徽增添光彩
三、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在小作文本上写我们做什么事能为国徽增添光彩。
四、板书设计:
3、祖国在我心中
闪烁
国徽 温暖
美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8个字,并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2、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教学重难点:
1、书写“币、擦、污、泥、烁、扶、摔、帽”8个字。
2、抄写词语。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型:写字课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1、背诵课文《国徽》。
2、出示6个生字,学生认读。(开火车)
徽、币、擦、污、倒、帽
二、新课:
1、出示要写生字,学生认读。
币、擦、污、泥、烁、扶、摔、帽
2、学生分析字形,互相交流。
3、书写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生字。
(2)指名上台书写,并指名评价。
(3)书写生字,每字3遍。
(4)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污泥闪烁摔倒照耀祖国
*抄写词语。
(5)合作学习:
*小组中,选出写最快、最好的作业,评选出来。
*上台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书写的。
三、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每字3遍。
2、抄写词语。
四、板书设计:
3、祖国在我心中
国徽
五、教学后记:
[《国徽》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篇6: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惊弓之鸟
教材分析:
《惊弓之鸟》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的课文,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古代魏国有一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只拉一下弓,就使这只大雁惊吓得从天上掉了下来。后来人们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教学这篇文章,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二是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手”、“大吃一惊”、“愈合”、“孤单失群”等词的意思。懂得“惊弓之鸟”的意思。能用“只要……就……”和“一……就……”写句子。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善于观察、思考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4.学习对事物乐于观察,善于思考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更羸说的四句话的意思,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是在对课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更羸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的原因;体会更羸的仔细观察是正确的,以此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
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认识一个两千多年前的小朋友,(点击出现更羸)认识他吗?(板书:更羸)在哪儿认识的?板书:惊弓之鸟
二、初读课文, 理清课文内容
1、哎呀,这下更羸可麻烦了。他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人物了。请看:
拿出课前材料:(魏国日报)
一只大雁从我国领土飞过,途中被人用弓箭射下,在场者举报是射箭能手更羸活活射死大雁,动物保护协会准备向更赢讨回公道。(本报将继续跟踪报道)(课件)
2、同学们,你们看了这段文章后,你有什么想法呢?我们一起来帮帮更羸,好吗?
3、出示(课件自学小贴士):
我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从文中划出有关句子,来证实更羸不是杀雁凶手。
4、交流。(第5自然段)
课件: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1)证据在哪儿?(修饰:并不取箭 嘣 )
(2)这段话该怎么读才能读好。指导读第5自然段。
5、还有对更羸有利的证据吗?
6、更羸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雁?
温馨提示:读读第9自然段,想一想更羸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是怎样进行细心的?
7、自由读第9自然段。
(1)让小组自由汇报。(根据汇报出示重点词:第一句话画横线 受过箭伤 离开同伴 害怕)
(2)在汇报过程中结合理解
理解:愈合(伤口长好) 孤单失群(本课指受伤的大雁没有同伴,自鸣自飞。
师讲解有关大雁的生活习性:大雁一般过群居生活,排成人字或一字形队)
(3)自由读本段,同桌配合,用“因为……推断出……”把更赢看见的和推断的结合起来说说。
(4)更羸说的有没有道理?
(5)真是这样吗?我们一起到现场去看看。(播放动画)
(6)果真如此,这段话应怎样读。(平缓 自信)师读观察的语句,生读推断的语句。
8、当时在场的还有谁?(魏王)老师想让同学们分别当当魏王、更羸,找出他们的对话,试着读一读,演一演。
9、练习分角色朗读。(自由组合)
10、交流读的情况。
(1)说说你是怎样演好这两个人物的?(更羸自信 魏王怀疑吃惊)
(2)分角色演读。
11、看着更羸的表现,你想对更羸说什么吗?
1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有本事也只拉弦就让这只大雁掉下来吗?根据生回答,从以下两方面小结。
(1)引读第一句话: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课件)(修饰文字:能手 有名)
理解:能手。(本文指更羸是魏国最擅长射箭的人)
(2) 上还有哪些能手?(画画能手 跳舞能手 书法能手)
(3)更羸善于观察和分析。(板书 善于观察、分析)
三、分析探究
1、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更羸和大雁之间发生的事了,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惊弓之鸟”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总结课文 深入感悟
1、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根据板书)
2、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仅知道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还帮更羸洗脱了罪名,从更羸身上学到了只有善于观察、动脑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希望同学们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那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吗?
五、布置作业(课件)
我喜欢,我选择:
(1)我喜欢思考,我能找出类似“惊弓之鸟”的现象;
(2)我喜欢讲故事,我要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朋友听;
(3)我喜欢积累成语,我要搜集更多有趣的成语故事
(4)我喜欢当小记者,我要说明真相,替更羸讨回公道……
教学反思: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不但能让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读,而且能提高阅读的效果。教学〈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时,在学生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概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提示:“1、射落大雁,2,找出原因。”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学习第一部分时,我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大雁?更羸是怎样把它射下来的?学习第二部分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最后一 个,思考: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写更羸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从而引导生结合大雁的生活习性进行体会。这堂课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果。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篇7:周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55-5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
2.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画,树叶等可以描述周长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非常高兴来到这和我们班的同学一起来学习,我带来了一些礼物送给今天认真听课的同学,先送2个礼物给2个同学,谁要?想要得到的同学有个条件,用剪刀把它从纸片上剪下来,并说说剪的过程。
二、讲授新课:理解周长
(一)感知周长
1、学生动手剪卡通动物头像。
2个依次展示出剪出来的卡通动物,并边说边示范剪的过程,再摸一摸它的边。
师:请大家总结一下刚才这2位同学说的剪过程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在哪里开始就在哪里结束。
师:示范得真好。刚才我们看到这个同学剪图片时从这儿开始剪,我们给开始剪的地方叫起点,剪完后又回到这里,这里也是终点。
让这2个同学说说它的起点和终点。
师:象这样从起点绕一圈又回到起点,我们把这(手势表示)叫做一周。
让其他同学摸摸这2张卡片的一周,并告诉同学卡片的一周是什么?
师:老师手中的树叶表面的一周是什么?请同学上台指出。然后让同学找找自己周围的物件的一周。
2、师:刚才的任务大家完成得很出色,老师想让一个同学上台把这树叶描在黑板上,其他同学注意看,这个同学生是怎样描的?
师:根据刚才学到的知识,黑板的图形是这树叶的 ?(一周)
再让一个同学把这个长方形描在黑板上。
师:描在黑板上的一长方形的图形是长方形的 ?(一周)
师:请大家总结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生:封闭
生:线不重复。
(二)描一描,感悟周长
师:老师有一个园和一个正方形(一个较大、一个较小),请哪二位同学上台来描把它的一周描一黑板上,比赛哪一个同学快?
师:(让较慢的同学说说)你为什么比较慢?
生:我描的比他的长。
师:刚才那位同学说的,在数学上我们称它为周长。(板书课题:认识周长)刚才这2位同学在黑板上描出的长度就是周长。
(三)理解周长。
告诉学生前面2个图形的长度也是周长。(板书:长度)
师:请同学们给周长下个定义?
板书: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四)找一找,感受周长。
师:其实周长在生活中处处可见,请你在身边、周围找一找,找到以后用手指一指,然后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找的周长在哪儿?
师:谁来说说你找到了什么的周长?
学生可能指出尺子、课桌的表面、数学课本封面、黑板、黑板等周长。
师:老师也发现了周长,指尺子的周长的(指尺子的一周多)大学说对吗?为什么?
(五)量一量,体验周长。
师:看来,同学们都会观察、爱思考,找到了这么周长,其实我们的身上也有很多周长,比如给小孩买帽子就得知道小孩子的头围,这就是头的周长,做衣服要量一量腰一周的长度即腰围,这就是腰的周长,谁来估计一下老师的腰围有多少厘米?谁来量一量?(生将软尺拉直,读出数据)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互相量头围、腰围。
师:刚才这个同学说他画的周长较长,是不是呢?
老师想叫二个同学上来量一量这二个图形的周长。上台测量的同学先想好用什么工具?如何测量?
让这二个同学说说是如何量出来的?方法是:
生1:这个长方形先用直尺量4条边,再把它加起来。
生2:用软尺沿周长量。
说出测量的结果,并证实刚才那个同学画的周长的确较长。
师:刚才二位同学给我们展示了测量周长的方法,第一个同学是:第二个同学是:用“化曲为直”的方法。
师:老师请一个同学上台把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也测量出来,并和大家说说测量方法。
师:如果要测量出刚上课时的动物卡片周长,用什么方法?
小结:看来测量周长要根据物体形状的不同,灵活选用合适的测量方法,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四、归纳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周长有了怎样的认识?还有疑问吗?
板书设计: 认识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周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篇8:《马拉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马拉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马拉松比赛的来历。
25前,希腊人和波斯人在希腊一个名为马拉松的小渔村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结果希腊人取得了胜利。为了把胜利的消息很快地传送到首都雅典,一个名叫菲利比斯的战士不顾一切,精疲力竭地从马拉松村一直跑到雅典,通报完胜利的喜讯后随即倒地死亡。人们为了纪念马拉松之战,为了纪念这位战士,将马拉松比赛定为长跑比赛项目,歌颂了菲利比斯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马拉松的意义,即歌颂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3、了解马拉松运动项目的来历。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马拉松”这种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准备:CAI课件,学生收集有关英雄的资料、马拉松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激发阅读兴趣。
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马拉松》,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课文,看看你对马拉松有了哪些认识。
生1:我知道马拉松是个体育项目。
生2:我还知道马拉松是个小渔村。
师:那你能来填一填吗?(出示填空题,点名填空)
1896年,第( )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 )举行。会前,一位法国人提议,把从( )跑到( )作为一个比赛项目,用来纪念( )之战,纪念那位把胜利喜讯带给人民的( )。 2、1920年,经过重新测量,确定这段距离为千米( )米。
师:那么,马拉松赛跑为什么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呢?现在让我们回到两千五百年前那个叫马拉松的小渔村去经历那场惊心动魄的马拉松之战吧。
【设计意图:采用倒叙式教学,从文章结尾入手,既让学生对课文有了基本的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品读课文
1、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1:希腊人民奋起反抗,以一万人对付波斯帝国的十万大军,在海边一个叫马拉松的小渔村和敌人展开了决战,结果大获全胜。
生2:两千五百年前,野心勃勃的波斯帝国对希腊发动了侵略战争。
师:波斯帝国用十万大军去对付希腊的一万人,波斯帝国真是……
生一起回答:野心勃勃
师:你来读读这句话好吗?
生带着愤怒的语气读了这句话。
师:谁来说说波斯帝国有什么样的野心?
生1:波斯帝国想霸占希腊的土地。
生2:波斯帝国想奴役希腊人民。
生3:他们想抢夺财物。
……
师:于是,那野心勃勃的波斯帝国对希腊发动了----
生齐答:侵略战争
师:如果战斗失败,希腊人民将会怎样?
生1:他们将会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生2:他们会变成波斯帝国的奴隶。
生3:他们会无家可归。
……
师:于是(引读“希腊人民奋起反抗……)
师:孩子,希腊人民的这场胜利来得容易吗?
生齐答:不容易。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希腊人民以一万人对付波斯帝国的十万大军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一万 十万
师:希腊以一万人战胜了波斯帝国的十万大军,这是一场怎样残酷的战斗啊!(播放视频,教师描述:希腊人民与波斯帝国在马拉松展开了决战,当一位希腊战士的大腿上中箭时,他怒吼一声,拔下箭继续战斗着,任凭鲜血不断的流淌;当一位希腊战士被许多敌人围攻时,他一点也不畏惧,用一个人的力量抵挡着不断向他刺过来的长矛)
师:看到这样的场景,你的心中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1:我很愤怒
生2:我很生气
生3:我感到很痛心
生4:我觉得希腊人民很伟大
……
(师相机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师:现在,就让我们用朗读让心中的这份感情尽情流淌吧。(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对重点词语“野心勃勃”“侵略”“一万对十万” 的理解,让学生充分感悟到波斯帝国的野心,以及这场胜利的来之不易,这样学生就更能深刻的体会到为什么菲利比斯会不顾一切地要把胜利的喜讯带给同胞,为深入学习后文打下基础。】
2、指导学习第二段
师:马拉松之战牵动着所有雅典人民的心,他们正在雅典--
生回答:翘首以待
师:你能用动作来表示“翘首以待”吗?
学生用自己的动作演示“翘首以待”师顺势采访:你们在翘首以待什么?
生1:我在等着这场战争的结果。
生2:我希望能够得到胜利的消息。
【设计意图:用表演来理解“翘首以待”,更加生动形象,课堂也更加的活跃。】
师:是啊,如果他们能早一点知道胜利的喜讯,那该多好啊!可是当时的通讯非常不发达,他们是怎样得到这个胜利的喜讯的呢?请孩子们带上这个问题自由朗读第二段。
生:是战士菲利比斯把消息带回来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菲利比斯)
师:你是从那句话知道的?(多媒体出示句子:为了把胜利的喜讯报告给首都雅典翘首以待的同胞,战士菲利比斯不顾伤痛、饥饿和极度的疲劳,从马拉松出发,向雅典跑去。)
师:女生读句子,男生边听边思考:菲利比斯从马拉松出发时是怎样的身体状况?(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伤痛、饥饿和极度的疲劳)
师:怎样才算是极度的疲劳?
生:浑身没有力气,筋疲力尽了。
师:知道菲利比斯为什么这样极度疲劳吗?(师简介马拉松之战的背景资料,了解菲利比斯极度疲劳的原因)
师:让我们跟着菲利比斯一起出发吧!(引读第一句:为了……)
过渡:菲利比斯不顾伤痛、饥饿和极度的疲劳,向雅典跑去
( 出示“他跑啊,跑啊,终于看到了雅典的城门。”)
鼓励学生带上自己的体会去读,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1:我从“跑啊,跑啊”知道了菲利比斯一定跑了很久很久了。
生2:我从“终于”体会到这是一段很漫长的过程。
【设计意图:“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都有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体,鼓励学生拥有自己个性化的体会和朗读。】
师:是啊,这是怎样的一段艰难而漫长的历程啊,奔跑的途中,菲利比斯经历了哪些磨难?(出示课文插图)请孩子们结合插图,想一想他在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他又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想象如果口渴了,伤口流血了,脚上起泡了,天黑看不清路了……)
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把菲利比斯遇到的困难和他心里想法、他的做法连起来说一说 。多媒体出示:他跑啊,跑啊,虽然( ),但是为了( ),他( )。
师: 是啊,菲利比斯经历了太多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但是--
生齐答:为了把胜利的喜讯报告给首都雅典翘首以待的同胞,战士菲利比斯不顾伤痛、饥饿和极度的疲劳,从马拉松出发,向雅典跑去。
教师引读:“他跑啊,跑啊,终于看到了雅典的城门。”
菲利比斯一路上跌跌撞撞,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但是任何困难都无法动摇他的决心,他顽强地向雅典跑去……
伤口流血了,就让它流吧,口渴了,就用舌头舔一舔吧,脚上起泡了,随它吧,这些都不能停止菲利比斯奔跑的脚步……
菲利比斯历经了千辛万苦,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一想到雅典翘首以待的同胞们,他更是加快了脚步 ……
【设计意图:句式训练有效地对文本进行了补白,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充分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教师三个层次的引读也让学生的朗读感情层层深入,做到了读有体会,读有层次,真正做到了与文本对话,使学生走进了人物内心,为体会人物的精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师:孩子们,你知道菲利比斯从马拉松到雅典究竟跑了多少路程吗?
生回答:42千米195米
师: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300米,那就相当于绕着操场跑140多圈。
师:正因为如此,跑到雅典时,菲利比斯已经--
生齐答:筋疲力尽,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
师:但是他没有用最后一口气来保住自己的性命,而是--
生高声回答:向迎接他的人们高呼:“我们胜利了!”随即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师随机采访学生:孩子,你为什么如此筋疲力尽,还要高呼?
生:因为我想把胜利的喜讯告诉给我的同胞们。
师:读到这里,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此时你心中的感受或者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菲利比斯?(点名汇报:坚强、勇敢、顽强、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并板书于黑板上)
师:是的,这是一个(坚强、勇敢、顽强、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菲利比斯,就请孩子们带上你的体会和感受,在这段音乐中一起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吧!
生配乐朗读。
师激情小结:正因为菲利比斯的坚强、勇敢、顽强、坚持不懈、永不放弃……,菲利比斯成为了希腊人民心中的英雄,更成为了世界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也正是因为马拉松到雅典这段路所体现出来(坚强、勇敢、顽强、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这些精神,因此18……
学生齐读4――5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有层次的朗读、感悟,学生已经走入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精神已经水到渠成,让学生参与写板书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挺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四、总结、升华:
师:这就是马拉松比赛的--
生齐答:来历。
师: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像菲利比斯这样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英雄,孩子,你知道哪些英雄的故事,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介绍自己收集到的这些英雄资料。
师:孩子你是从哪知道这个故事的?
生1:我上网查的。
生2:我看电视知道的。
生3:我从报纸上看到的。
……
师:是呀,现在的通讯很发达,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取信息。老师就通过上网查到了一位英雄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她吧!课件简介:她叫佟文,是本届奥运会女子柔道78公斤以上级金牌得主。比赛一开场佟文便落后对手9分,而这个分数一直持续到比赛结束前15秒钟,在这期间,佟文一直在紧咬住对手不放,不到比赛结束的最后一秒,她绝不放弃拼搏,而她的坚持让她最终获得了胜利,现在就让我们再去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吧!(播放比赛视频)
师:现在我们的通讯方式有很多,就请孩子们利用各种方式去收集像菲利比斯这样的英雄故事,下节课我们举办一个英雄交流会。
【设计意图:从课文回归到单元主题,让学生对单元主题有了更深入地理解,也能整体地把握整个单元。】
设计总述:
《马拉松》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马拉松比赛的来历,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要让学生了解马拉松比赛的意义,培养学生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根据学生的年段特征,我对这篇课文作了以下设计:
一:从文章结尾入手,激发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
课文的最后两段包含了许多知识点,而这些都不用老师过多的讲解,只要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一说他对于马拉松的了解,为了更快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因此我设计了两个填空题。最后再问学生:马拉松为什么会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呢,让我们回到那个叫马拉松的小渔村,去经历那场惊心动魄的马拉松之战吧!通过这样的质疑,学生就会对马拉松的来历,以及马拉松之战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抓住重点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第二自然段,第二段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句话,学生读起来并不难,但是要引导学生读出这些文字背后所体现的精神却是一个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从重点词,重点句入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三年级在理解词语方面并不要求学生准确地描述出词语的意思,学生只要能举例说明或者用动作表示来意会词语意思即可。因此,在帮助学生理解“野心勃勃”和“翘首以待”时,我便用的这两种方法。而句子“他跑啊,跑啊,终于看到了雅典的城门”是全文的重中之重,文中只是简单地说菲利比斯跑到了雅典,没有把跑的过程告诉我们,这就给学生留下了许多想像的空间:菲利比斯是怎样跑的?会经过哪些地方?遇到哪些困难?他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在这里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便能体现出菲利比斯的坚持不懈、顽强拼搏,并且通过句式练习,尽量让学生多想,多说,多体会。
三: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学生情感活动的参与,内心的震撼,通过深情并茂的朗读,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也让情感得到了熏陶。因此,在这节课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齐读,个别读,女生读,教师引读,配乐朗读,每一次读都让学生读有目的,读有所思,读有所感,读有所悟。为了让学生了解战争的残酷、古希腊战争的场面,以及一万人对付十万大军的惨烈,我利用一段古希腊战争的视频,直接把学生带回到两千五百年前,百闻不如一见,这时候不用老师过多的讲解,学生一定会有很多的感受,这时再来读句子,他们就能读出波斯帝国的野心勃勃,读出希腊人民的顽强,读出雅典人民的翘首以待,读出菲利比斯的筋疲力尽,读出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英雄精神。最后让学生回到生活中找英雄,说英雄,以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
课后反思:
《马拉松》这篇课文,讲了2500年前,希腊人和波斯人在希腊一个名为马拉松的小渔村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结果希腊人取得了胜利。为了把胜利的喜讯尽快地传送到首都雅典,一名叫菲利比斯的战士不顾一切地从马拉松跑到雅典。他筋疲力尽,报告完胜利的喜讯后,随即倒地而亡。人们为了纪念马拉松之战,为了纪念这位战士,弘扬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将马拉松比赛定为长跑的比赛项目。
为了让学生体会这场战争的残酷,我播放了古希腊战争的视频,立刻让学生走进了战争年代,效果非常明显。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菲利比斯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我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朗读形式多样,并且注重尊重学生个体,尊重他们自己的理解,让他们到朗读中去发现和体会,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适当的宣泄。
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上完这堂课,我觉得我对学生的评价非常及时到位,评价也具有导向性和激励性,但是却忽视了生生互评和自我评价,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
同伴点评:
新课改实施以来,提倡的是开放的课堂,让学生在语文天地自由徜徉。《马拉松》一课的教学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一:课前开放
即在课前,引导学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鉴于学生对历史及体育知识较贫乏,对马拉松比赛以及英雄菲利比斯知之甚少,教学前布置学生利用各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时代背景。通过课前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都较好地理解了马拉松比赛的起源及意义。
二:课内开放
教师在课堂上引进相关音像资料,拓宽了学生思维,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这样的开放为实现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作了较好的铺垫。
中年级是培养学生理解词和句的能力的重要阶段,要指导学生学习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逐渐学会并善于把握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而理解课文,本节课在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了这方面的训练,通过深情并茂的朗读,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也让情感得到了熏陶。遗憾的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课文理解的深浅不一,在教学中对各个层面学生的照顾还不够。
[《马拉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篇9: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词语,理解组成的词语,正确书写部分常用词语。
2、体会在句中补充相关资料能够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3、理解课文资料,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4、默读课文,能口头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资料,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学具准备:卡片若干,录音准备。
主要板书计划:
拿到(发展)大尖哥化作青山
砍死水社姐(结果)
救出
见到光明(高潮)
太阳
恶龙月亮
吞吃(起因)(漆黑一团)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能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自然段,明白日月潭的位置和它的传说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板书课题
你们明白什么是传说吗
(指的是民间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论述和评价。)
请你举个例子说说,我们都学过或听过哪些传说
(《鲁班学艺》等)
那这篇课文将的是关于什么的传说呢(日月潭)
2、绍日月潭
日月潭位于台湾省中部的南投县鱼池乡,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潭中有个小岛叫珠仔岛,将湖分为两半。北面为日潭,南面为月潭,因为轮廓近似月亮和太阳而得名。周围有大尖山和水社山等环抱,树木葱茏,是台湾省著名的旅游和疗养的胜地。
3、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a)学生自读课文,给生字注上声调。
b)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纠正错误的读音。
拯是后鼻音,潭是前鼻音。
c)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作上标记。
交流讨论:
一、(1)写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自然景色。
二、(2-5)写日月潭的传说。
三、(6)写大尖山、水社山和日月潭的名字的由来。
d)学生再读课文,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和觉得重要的地方作上记号。
4、学习第一段。
a)指名读第一段。
b)读了这一节,你明白了些什么是从哪一句中明白的
(明白了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泊。)
(明白了日月潭的景色很美)
(明白了日月潭还有一个传说。)
5、指导书写。
商字的里面要和滴字的里面区别。
注意漆的下半部分的书写。
筹字注意要写得紧凑一些。
6、布置作业。
a)抄写坌棵生字词语。
b)朗读课文。
篇10: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收集有关日月潭的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透过了解大尖和水社克服重重困难救出了太阳和月亮的动人故事,学习他们不畏强暴,舍己为人的精神。
养成教育训练点:
养成复述故事的习惯。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了解日月潭的传说吗?明白的请你谈一谈。
学生交流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
2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传说?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简单谈一谈。
三、学习课文生字词。
启发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小组学习,互帮互学。
种读“zhong”吐读“tu”第三声
“社”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示”的意思是“神”。“决”字是两点水;“吞”字是上边是一个天字,第一笔是横,不要写成撇;“兽”字下边是口,不要写成日字。“躲”字要注意左边“身”字那一划不出头,给后面的“朵”字让出位置。“剪”字下面是“刀”,“漆”字下面的“水”不要写成“水”字。
咔(ka)嚓(cha):象声词。
学生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资料
1读课文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中需要想象的部分
第三自然段大尖和水社走啊走,历尽了千辛万苦。他们究竟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历尽那些辛苦地走?
第七自然段大尖和水社来到阿里山,在小鸟和百兽的帮忙下,找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课文没有具体写出来;
第八自然段恶龙最后被制服了。恶龙是怎样被金斧头和金镰刀制服的,课文也没具体写出来。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带给的材料,把概括叙述的情节扩充得具体详细些。
三、思考: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尖和水社是什么样的人?(学生深思后交流)
2、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
大尖和水社为什么要找回太阳和月亮?
他们是怎样找回太阳和月亮的?
找回太阳和月亮后大尖和水社怎样了?
3、学生按以上层次复述课文。
四、思考交流
可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务必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潜力,发展学生思维。教学时,我不仅仅注重让学生对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感悟,还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课文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阳光下的日月潭,然后进行片段训练。我想,这样做不仅仅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够使学生对课文的资料有更深刻的理解。
篇11: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词语,理解组成的词语,正确书写部分常用词语。
2、体会在句中补充相关资料能够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3、理解课文资料,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4、默读课文,能口头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资料,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学具准备:卡片若干,录音准备。
主要板书计划:
21、日月潭的传说
拿到(发展)大尖哥化作青山
砍死水社姐(结果)
救出
见到光明(高潮)
太阳
恶龙月亮
吞吃(起因)(漆黑一团)
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能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自然段,明白日月潭的位置和它的传说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板书课题
你们明白什么是传说吗?
(指的是民间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论述和评价。)
请你举个例子说说,我们都学过或听过哪些传说?
(《鲁班学艺》等)
那这篇课文将的是关于什么的传说呢?(日月潭)
2、绍日月潭
日月潭位于台湾省中部的南投县鱼池乡,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潭中有个小岛叫珠仔岛,将湖分为两半。北面为日潭,南面为月潭,因为轮廓近似月亮和太阳而得名。周围有大尖山和水社山等环抱,树木葱茏,是台湾省著名的旅游和疗养的胜地。
3、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a)学生自读课文,给生字注上声调。
b)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纠正错误的读音。
拯是后鼻音,潭是前鼻音。
c)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作上标记。
交流讨论:
一、(1)写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自然景色。
二、(2-5)写日月潭的传说。
三、(6)写大尖山、水社山和日月潭的名字的由来。
d)学生再读课文,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和觉得重要的地方作上记号。
4、学习第一段。
a)指名读第一段。
b)读了这一节,你明白了些什么?是从哪一句中明白的?
(明白了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泊。)
(明白了日月潭的景色很美)
(明白了日月潭还有一个传说。)
5、指导书写。
商字的里面要和滴字的里面区别。
注意漆的下半部分的书写。
筹字注意要写得紧凑一些。
6、布置作业。
a)抄写坌棵生字词语。
b)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体会在句中补充相关资料能够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2、理解课文资料,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节。
2、引出下文:
我们明白,日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到底是什么传说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
1、听录音,概括课文资料。
2、指名一生说说故事的梗概。
(将大尖哥和水社姐降服恶龙,救出太阳和月亮,让人民重新见到了光明。他们自己却化作了青山。)
3、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哪一节讲到了?
(起因是恶龙把太阳和月亮吃了,第二小节描述了着一个资料。)
4、默读第3节,思考:
①为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这些办法行不行?为什么?你是怎样体会的?
②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大尖哥和水社姐是怎样做的?
出示句子,比较
A、大尖哥和水社姐要去降伏恶龙。
B、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比较哪个句子好,说说为什么?
5、默读思考:这一节讲了什么?按地点不同可分哪两层?每层的资料是什么?
找出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说说他们是怎样和恶龙决战的?(体会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激战三天三夜等词语。)
比较句子:
A、他们最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B、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最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练读这两句话。
三、学习第三段
1、轻生读第3段。
2、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
3、齐读这一节。
四、再读课文,由零到整的再感知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并复述课文资料。
2、看有关录象。
3、学了这篇课文,你们觉得大尖哥和水社姐是个怎样的人?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复述课文。
2、完成作业。
一、复习课文。
1、齐读课文。
2、生自由剖读课文。
3、复述课文。
二、默写本课生字词语。
三、作业设计。
(一)、补充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葱漆()性()摸()
丛()膝()姓()莫()
2、多音字组词
chuan()jiang()bo()
传降泊
zhuan()xiang()po()
3、填空
日月潭是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最大的一个湖泊。那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为了纪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年轻英雄,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这个潭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12: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资料,体会大尖和水社不畏强暴、不畏艰险、舍己为人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资料。
二、教学重点:1、2
三、教学难点:3
四、教学准备:图片、光盘、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师:同学们,这天我给大家出个特殊的谜语,让大家猜猜,谜面是几幅风光秀丽的画面,谜底是地名,让我们一齐来看看图。
放日月潭风光图片,生看图猜。
师:这就是我国台湾省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那里湖面辽阔,潭水清澈,一年四季景色美如画卷,人们为什么把它叫日月潭呢,这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我们一齐来听听吧!
(二)放课件,生听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1、师:听了这个传说,你能说说传说中的谁让你感动呢他们做了一件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生自由说说
2、师:那你觉得大尖和水社是一个怎样不平凡的人
生说:有畏艰苦、不畏强暴、舍己为人、英勇顽强
3、师:课文按事情的了展顺序写了这个传说,让我们一齐来看看你有哪些问题生质疑
4、师归纳法问题:(1)大尖和水社为什么要找回太阳和月亮呢(2)他们是怎样找回太阳和月亮的(3)找回太阳和月亮后,他们又做些了什么结果怎样
(三)带问深入学习课文
1、默读1、2自然段,思考问题(1),找出原因,勾出相关句子。
全班交流:生说原因
师:太阳和月亮突然消失了,天地间一片漆黑,大尖和水社的情绪怎样那我们就应朗读这一段呢指导生带着悲痛的情绪读第二自然段,节奏放慢些,语调低沉些。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导:太阳和月亮与人们息息相关,能够说没有太阳,就没有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大尖和水社为了千千万万的人决定寻找太阳和月亮,他们心地多善良,那他们是怎样找到太阳和月亮的呢
2.自读3—6自然段,思考:他们一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勾画相关句子。
全班交流:
师指导:他们找到太阳和月亮了吗从哪些句子明白的找到太阳和月亮容易吗哪些词告诉我们的(千辛万苦)“千辛万苦”是什么意思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引导想像:当他们翻山越岭时,当他们趟大江大河时,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他们一路上还会经历哪些辛苦生充分展开想像。
生1:吃不饱、穿不暖,忍受着极度疲劳。
生2:忍受着日晒雨淋的痛苦。
生3:随时都有可能被豺狼猛兽袭击。
生4:走过一座座危险的独木桥,跨过一条条沟沟渠渠……
师: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们没有退缩、屈服,可见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目标最后出现了,他们看到了什么为了弄个明白,他们四处打听,此刻就请你们来当当大尖和水社,我来当当路边的一个老爷爷,我们来分主角读读。
分主角读对话
3、重点学习7、8自然段。
(1)大尖和水社是怎样找到我斧头和金剪刀的呢
师:此刻关键的时候到了,你们情绪紧张吗我们来看看大尖和水社是怎样救出太阳和月亮的,怎样制服恶龙的
(2)自读8自然段,交流。
读,用=线标出表示声音的词。
生:轰隆轰隆、咔嚓咔嚓。
师:你猜猜“轰隆轰隆”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咔嚓咔嚓”是什么声音让我们帮帮忙,拿起铁锤锤打恶龙、拿起剪刀用力剪这穷凶极恶的坏家伙。
生表演动作
师:有这么厉害的金斧头和金剪刀,恶龙被制服没有从哪些句子明白的(生再读)同学们,太阳和月亮得救了吗你又从哪句话明白的此刻我们尽放心了,不必再悬着那颗心了。
引导生想像:你们猜此时此刻,大尖和水社情绪怎样会说些什么生自由发言。
师:从这又可看出大尖和水社是怎样的人
指导朗读,读出大尖和水社不畏强敌的精神。
4、学习9—11段
指名读,说说结果怎样
师:也许之后,又有很多猛兽来把太阳和月亮当玩物,你们谁又来过,大尖和水社又是怎样保护太阳和月亮的
展开想像
师:同学们,此刻你们明白日月潭名字的来历了吗读了这个动人的传说,我深深地被打动了,让我们也一齐来讲述这个动人的传说吧!这天回家,我就打算讲给我的小孩子听,你想讲给谁听呢
师:好,那就让我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吗!复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请你回忆一下怎样复述一篇课文
生:复述课文时,应按叙述顺序,抓住重点词句,加上自己的体会和想像用自己的话来复述。
(四)复述课文。
先读课文,自由复述,再主动上台复述。
(五)拓展延伸
师:传说毕竟是传说,事实上,日月潭的构成是不是这样的呢还需要我们去动手收集有关日月潭的资料,下来动手去收集,我们再一齐交流交流。
篇13: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收集有关日月潭的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透过了解大尖和水社克服重重困难救出了太阳和月亮的动人故事,学习他们不畏强暴,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了解日月潭的传说吗?明白的请你谈一谈。
学生交流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
2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传说?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简单谈一谈。
三、学习课文生字词。
启发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小组学习,互帮互学。
种读“zhong”吐读“tu”第三声
“社”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示”的意思是“神”。“决”字是两点水;“吞”字是上边是一个天字,第一笔是横,不要写成撇;“兽”字下边是口,不要写成日字。
咔(ka)嚓(cha):象声词。
学生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资料
1读课文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中需要想象的部分
第三自然段大尖和水社走啊走,历尽了千辛万苦。他们究竟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历尽那些辛苦地走?
第七自然段大尖和水社来到阿里山,在小鸟和百兽的帮忙下,找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课文没有具体写出来;
第八自然段恶龙最后被制服了。恶龙是怎样被金斧头和金镰刀制服的,课文也没具体写出来。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带给的材料,把概括叙述的情节扩充得具体详细些。
三、思考: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尖和水社是什么样的人?
2、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
大尖和水社为什么要找回太阳和月亮?
他们是怎样找回太阳和月亮的?
找回太阳和月亮后大尖和水社怎样了?
3、学生按以上层次复述课文。
四、思考交流
可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学生本身就喜欢读神话传说,所以我首先尊重学生的喜好,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给他们质疑的空间。透过全班交流把疑问一一揭开。最后启发学生想象练说。如:大尖和水社经历了哪些磨难?他们是怎样找到金斧头和金剪刀的?他们是怎样把恶龙打死的?课文都没有讲,让学生把这些精彩的画面想象出来,在组内交流,他们的兴致颇高。
篇14: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词语,理解组成的词语,正确书写部分常用词语。
2.体会在句中补充相关资料能够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默读课文,能口头讲述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资料,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资料,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卡片。
教学教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学习第一自然段,明白日月潭的位置和它的传说。
教学重点、难点: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学习第一自然段,明白日月潭的位置和它的传说
教学准备: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板书课题。你们明白什么是传说吗?(指的是民间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论述和评价。)请你举个例子说说,我们都学过或听过哪些传说?(《鲁班学艺》等)那这篇课文将的是关于什么的传说呢?(日月潭)
2.学生介绍日月潭,老师补充:日月潭位于台湾省中部的南投县鱼池乡,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潭中有个小岛叫珠仔岛,将湖分为两半。北面为日潭,南面为月潭,因为轮廓近似月亮和太阳而得名。周围有大尖山和水社山等环抱,树木葱茏,是台湾省著名的旅游和疗养的胜地。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日月潭的传说中两位为民除害的英雄叫什么名字?(大尖山哥和水社姐)
2.他俩为什么做了什么好事?(不为艰难,不怕牺牲,降服恶龙,拯救日月,使人们重见光明)(领读“拯”zhěng,理解“拯”,就的意思)
3.这篇课文哪一部分写的是关于日月潭的传说?(第2—5自然段)
4.想一想,说说课文各段一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及其美丽的自然景色。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传说。
第三段(第6自然段):写大尖山、水社山和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三、教学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葱茏漆黑一团水性一筹莫展纵身一跃
2.对照拼音读生字给同座听,互相检查读音是否准确。(学生读,并互相检查后老师抽查)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
“商”字的里面要和“滴”字的里面区别。注意“漆”的下半部分的书写。“筹”字注意要写得紧凑一些。
用钢笔描红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1)这一段共3句话,第1、2两句分别告诉了我们哪些资料?
①日月潭的地理位置;②日月潭美丽的自然景色)结合课文中第一与第四幅图理解“青山环抱、树木葱茏”。
(2)教者指出第3句“说起日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起引下文的作用。
(3)指名读全段。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第三题。(读一读,再抄写)
3.课后朗读课文两遍,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六、思考交流
可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掌握生字组成的新词。用联系上下文和展开想像的方法理解“一筹莫展、挺身而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为民造福”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3.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体会他们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体会他们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了解故事起因:
1.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泊。那里青山环抱,树木葱茏,是个著名的风景区。说起日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传说呢,大家把书打开,自己先读读课文的2~5自然段。
2.这个故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谁来为大家读读。[出示第二自然段]
(板书:恶龙吞吃日、月)
3.天上没有了太阳和月亮,此时人间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评价语:
是啊,失去了太阳和月亮,人间也没有了一丝光亮,人们出行、生活真不方便呀!
二、学习经过
1.当两条恶龙吞食了日月,此时如果你是当时人群中的一员情绪会是怎样的呢?(1)为什么?(害怕、着急、无奈……)
(2)还会出现什么麻烦的事情?
(3)所以人们务必要杀死恶龙,救出日月。
2.但是应对恶龙和各种困难,人们有办法吗?你们从哪个词语看出来人们是没有办法的?
(1)师生交流:“一筹莫展”。
什么叫“一筹莫展”?请你把这个词语好好读读(一筹莫展的近义词:无可奈何、束手无策)
(2)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人们是一筹莫展的?
(3)表扬学习习惯。
(4)从两个问题感受。为什么这样说?请你来读读这两句话。(指导朗读)
(5)还能够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人们一筹莫展?为什么?
人们会怎样地说这两句话呢?你们觉得那里能够加上一个什么词语?
师生交流,指导朗读
3.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
板书:挺身而出
(1)什么叫挺身而出?你能做个动作吗?
(2)你觉得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需要什么?
(3)既然这样,他们此时挺身而出让你感受到什么?
(4)老师相信你们也必须能够把这句话读好
出示:大尖哥和水社姐要去降伏恶龙。
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读了有什么感觉?
(5)齐读之
4.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的英雄气概,请同学们带着这样英雄的气概读读课文的
第四自然段,说说自己还感受到什么?你们能够在书上做一些圈划,也能够把自己感受到的文字写下来
(1)学生自读
(2)师生交流
出示:他们最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最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这两句仅仅是字数上的不同吗?聪明的你们必须能够感悟到些什么?
感受到得到金斧头、金剪刀是那么不容易,也感受到人物的不畏艰险,期望为民除害的信念。
板书:为民除害
篇15:《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一、 默写词语
水性 商量 危险 千辛万苦 翻山越岭 漆黑一团
二、 指名朗读第一段
复习:这一段写了什么?(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自然景色)
过渡:课文第一段最后说“说起日月潭,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现在我们来进一步研究。
三、 精读课文第二段
1、 默读全段,思考各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
(1) 读后组织讨论并小结:
第2自然段写两条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
(板书:恶龙 吞吃 太阳 月亮 漆黑一团)
第3自然段写人们商量降服恶龙的办法,大尖哥和水社姐要去降服恶龙。
(板书:大尖哥 水社姐)
第4自然段写大尖哥和水社姐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砍死恶龙,就出了太阳和月亮。
(板书:砍死 救出 见到光明)
第5自然段写大尖哥和水社姐化作两座青山。
2、 教者第2自然段,指出“很久很久以前”或“从前”,不写准确的时间,表明不是实指。这是“传说”常用的开头语。
启发想象“漆黑一团”的情景,交代这是事情的起因。(板书:起因)
3、 默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说了哪两层意思。
(第一层写人们商量办法降服恶龙,一筹莫展;第二层写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
(1) 人们在一起商量解决什么问题的办法?(降服恶龙 拯救日月)理解“降服”。提问:可以用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来代替?(制服)
(2) 课文是怎么写人们商量情况的?(有人说……还有人说……)
(3) 商量的结果怎样?用一个成语概一下。(一筹莫展)“一筹莫展”是什么意思?(筹,计策、办法;展,施展。一点办法也没有)
(4) 我们从什么地方看出人们“一筹莫展”呢?理解降服恶龙的两个条件:水性好;要有金斧头和金剪刀。“哪儿去找……呢”都说明没有办法)
(5) 是谁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哥尖和水社姐)
(6) 出示“大哥尖和水社姐要去降服恶龙”与“大哥尖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服恶龙”后提问: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讨论后小结:第一句是说两个人要去干什么,第二句写出了这两个人的精神状态——挺身而出(遇到为难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表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在生死关头,决定舍身降龙的大无畏精神,在意思上是有区别的]
(7) 指出这是故事的发展。(板书:发展)
4、 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他们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出示:
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
想一想: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想象“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的情况,指明当众发言。小结指出:第二句具体写出了他们取金斧头和金剪刀的困难。
提问:回到潭边,他们是怎样跟两条恶龙斗争的?(体会“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激战”、“三天三夜”)结果怎样?(砍死恶龙,救出太阳和月亮,人们又见到了光明)这是故事的高潮。(板书:高潮)
5、 读第5自然段,指明回答大意。(板书:结果)
6、 观察书上插图,回忆全段内容,讲述日月潭的故事。
四、 默读第三段
讨论:你读懂了什么?(人们永远记住那些为民除害的英雄)
板书:
21、日月潭的传说
大尖哥 化作青山
水社姐 (结果)
拿到(发展)
救出
见到光明
(高潮)
太阳
月亮
恶龙 吞吃(起因) (漆黑一团)
篇16:《圆圆的沙粒》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圆圆的沙粒》是"奇妙的海底世界"这一主题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采用对话形式叙述了一颗圆圆的沙粒不被同伴们的议论所动摇,钻进蚌壳里,几十年后变成了一颗闪闪发亮的珍珠;从而让学生感悟到:只要朝着预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美好的愿望。
《圆圆的沙粒》第二课时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
1、在朗读中品味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始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语文教学应以朗读训练为经,语言训练为纬,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随文学词学句,在读中理解课文,以读悟情,以读促思,在读中品味语言之美。
课堂上,我准备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去读书,把多种读书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各个教学环节,获得独特的感受。
2、在想像中体会
语文课上,应重视为学生创设"想像"的平台,唤醒学生表达的欲望,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本课教学时,我想抓住文中的省略号,鼓励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通过交流进一步体会到:圆圆的沙粒为了变成一颗珍珠付出了多大地努力呀。恰当填补了课文中的空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第一部分的省略号,可让学生想一想:同伴们还议论些什么?你能说一说吗?第二部分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可启发学生想像:漫长的岁月里,这颗圆圆的沙粒在做什么?想什么?
3、在对比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三维度",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学本节课时,我注重抓住圆圆的沙粒和同伴们在情感、态度、生活场景、获得的结果等方面的对比,引导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深刻地感悟到:朝着预定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第二课时
一、导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圆的沙粒),什么样的沙粒?(再读,突出圆圆的)
2、师问:在什么地方见过沙粒?
二、品读课文
(一)过渡: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颗沙粒并不寻常。
1、读课文1、2行。读读,想想,它不平常在哪里?
2、它是怎样说的呢?再去读课文,用读告诉老师。抽读--齐读
3、是呀!变珍珠是它的梦想,成为有用之材是它的目标。它十分真诚地向同伴们说,(引读沙粒说的话)板书:要变珍珠、(梦想)
4、实现了吗?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二)过渡:沙粒是怎样变成珍珠的呢?(评价)
1、读3-5段,从“坦然”你知道了什么?(说和读相结合)
2、同伴们是怎样嘲笑的?男生读;面对嘲笑沙粒怎么做的?女生读。
板书:嘲笑--坦然
3、面对嘲笑圆圆的沙粒是坦然的,不在乎的!对此,沙粒们议论纷纷。议论了什么往下读。
4、抓住“……”,思考沙粒们还会议论什么?认为沙粒还将失去什么?
5、面对同伴们各式各样的议论,沙粒怎么做的?读9自然段。问:你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板书:议论纷纷--不动摇
(三)过渡:沙粒为了梦想坦然的面对了嘲笑,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舍去了美丽的阳光,奇妙的海景,梦想在它的心里从来没动摇过,放弃过!
1、引读10--13自然段。(时光,各式各样的议论,圆圆的沙粒)
2、问:13自然段“……”6个圆点,你知道了什么?
(四)
1、引读14自然段。时间过去了多久?
2、瞧!它在这里。躺在贝壳温暖的怀里,美吗?读(多么美丽的珍珠啊!)用课件出示
3、观看课件。
4、珠光闪闪、耀眼的它迎来了别人的赞美(多么美丽的珍珠啊!)
5、同伴们怎样说的?(是他?)
6、短短的一句话,读出了什么?
7、珍珠怎么回答的?一如往日的真诚,再读。
8、可是,愉快的背后是怎样的艰辛。读5自然段;愉快的背后又是怎样的不容易。读9自然段。
9、原来成功的背后得经历太多太多,有嘲笑,有议论,得失去许多美好的东西。生活中,珍珠是怎样形成的?(看课件)问:了解了这些,你想说些什么?
10、是呀!成功是钥匙在哪里呢?有了梦想还需要什么?(出示公式)
小结: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老师想把这首歌连同这把成功的钥匙一并送给大家。
[《圆圆的沙粒》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篇17:《圆圆的沙粒》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中《圆圆的沙粒》
教学目标
1、认识“哈、异、坦、蚌、牢、狱、缝、逝、潮”9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圆、粒、哈、异、理、嘲、坦、牢、潮”9个生字。
2、有感情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领悟“只要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愿望”,从而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奋发前进。
4、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沙粒变成珍珠的过程,从而了解奇妙的海底世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让学生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难点:理解这个故事的寓意--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美好愿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课件,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见过珍珠吗?你见过的珍珠是什么样的?
2、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珍珠的图片。
3、你知道珍珠是怎样形成的吗?
4、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圆圆的沙粒》,看看沙粒到底是怎样变成珍珠的。
5、板书课题《圆圆的沙粒》。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你们想不想知道沙粒是怎样变成珍珠的?赶快读读课文,画出与生字有关的词语。
2、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让其他学生帮助纠正读错的字音。
3、出示本课生字词。
4、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5、这一课的生字你都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6、讨论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
7、谁愿意当小老师来领读一下?
8、指名读,检查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三、细读品味,理解感悟
1、指导学生学习1--9自然段。
(1)利用多媒体演示动画,演示1--9自然段的内容。
(2)出示这一部分的课文内容。
(3)学生自由读。
(4)指名读,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5)“异想天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同伴们说他是异想天开?
(6)“坦然”是什么意思?
(7)这里有两个地方用了省略号,想一想:沙粒的同伴还会议论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8)“如果他动摇了,爬出来是很方便的,因为蚌壳开着一条缝。”但是沙粒并没有爬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沙粒的坚定信念,朝着预定目标努力。
(9)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先分小组读,再集体读。
2、指导学生学习10--13自然段。
(1)出示这一部分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读。
(3)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4)同学们想像一下,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这颗圆圆的沙粒在做什么?想什么?
(5)集体读。
3、指导学生学习14--18自然段。
(1)多媒体演示动画,演示14--18自然段的内容。
(2)出示这部分课文内容。
(3)学生自由读。
(4)指名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5)通过“珠光闪闪”、“奇异的光彩”、“惊喜”、“高声赞美”等词语,让学生理解圆圆的沙粒已经成为有用之才。
(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4、圆圆的沙粒为什么能变成珍珠?
5、学习了这篇童话故事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6、这颗圆圆的沙粒不被同伴们的议论所动摇,钻进蚌壳里,几十年后变成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这说明了朝着预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美好的愿望。
四、拓展延伸,激发想象
1、利用课后阅读,网上查询,了解沙粒变成珍珠的过程,下节课进行交流。
2、各小组课后根据课文内容排练课本剧,下节课进行表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利用多媒体出示生词。
2、指名读。
3、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书写这一课的生字词。
二、学写生字词。
1、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区分“坦”和“担”,“潮”、“嘲”和“朝”。
2、学生自由书写。
3、完成“语文天地”日积月累中第二项第三行词语的抄写。
三、组织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沙粒变成珍珠过程的资料。
1、小组交流。
2、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四、课本剧表演
1、各小组到前面进行表演。
2、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3、评选出“表演之星”。
五、课堂小结
一颗圆圆的沙粒经过努力,最后变成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这说明只要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美好的愿望。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要向这颗沙粒学习,不管干什么,都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这样就一定能成功。
[《圆圆的沙粒》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篇18:《圆圆的沙粒》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9个。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篇童话故事的寓意,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童话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珍珠实物。
课型:童话
教学方法:谈话、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谈话:有很多同学看过许多童话,童话中的一个个故事,你还记得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童话。
2、板书课题:圆圆的沙粒。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⑵、出示9个生字,学生分组认读.
哈、异、坦、蚌、牢、狱、缝、逝、潮
⑶、出示生词,同桌读。
哈哈、异想天开、蚌壳、牢狱、清清楚楚、一条缝逝去、海潮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
*说说: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珍珠是怎样变成的?
(自由说,指名说)
⑵、小组学习。
a、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b、自由读1-9自然段。
*指名说说:沙粒向同伴们说了什么?
*同伴反应是什么?
*这颗沙粒还是决定怎样做?
*指导读3-9自然段。
*分角色读1-9自然段。
c、用自己的话说说1-9自然段讲了什么?
*指名说:这颗沙粒听到同伴的议论动摇没有?
*你从哪里知道的?
⑶、自由读10-13自然段。
*13自然段只有六点,是什么符号?表示什么?(10-13自然段)写了什么?
*齐读10-13自然段。
⑷、指读14-18自然段。
*采珠姑娘发现了什么?
*沙粒们想起了什么?
*分角色朗读。
*齐读14-18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内容讲了什么?
*圆圆的沙粒为什么能变成珍珠?
*谁来说说沙粒变成珍珠的过程。
⑸、齐读全文。
⑹、分角色表演。
⑺、这个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述课文给家长听。
四、板书设计:
10、奇妙的海底世界
圆圆的沙粒
圆圆的沙粒
坚定不移
努力
珍珠
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10个字的书写。
教学重难点:正确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型:写字课。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文《圆圆的沙粒》
2、出示9个生字,学生认读。(开火车)
哈 异 坦 蚌 牢 狱 缝 逝 潮
二、学习新课。
1、出示要写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圆 粒 哈 异 理 嘲 坦 纷 牢 潮
2、学生分析字型,互相交流。
3、书写生字
⑴、学生自由书写生字。
⑵、指名上台书写,并指名评价。
⑶、书写生字,每字写3遍。
⑷、合作学习。
*小组中选出写得最快最好的作业。
*上台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书写的。
三、作业布置:
书写生字,每字3遍。
四、板书设计:
10、奇妙的海底世界
圆圆的沙粒
五、教学后记
[《圆圆的沙粒》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 美丽的集邮册作文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精选18篇)】相关文章:
gkh课例 教学案例(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022-06-12
北师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2023-06-07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语文教案2023-11-10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与安排2022-06-22
1生活中的数2比较单元备课 学案(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2023-01-03
北师大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2022-12-20
山石田土语文教案2022-05-29
二年级语文期末试卷作文2022-11-15
1--5的认识 导学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2022-06-23
二年级语文《让猫头鹰好好睡觉》课文及教案202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