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欺负人啊”为你分享15篇“科学活动种大蒜说课稿”,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科学活动种大蒜说课稿
一、设计意图:
《纲要》中提出:小班幼儿乐意参加科学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常见的个别动、植物的特征,初步了解它们与人、环境的关系,幼儿能够观察并获得粗浅的科学经验等等。生活是课程内容产生的有机联系的背景和根源,幼儿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学习本来就是整体的、生活化的,幼儿的课程就应该进一步回归生活。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着重于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并尽量与他们自身有着较强情绪体验的经验结合起来,因此,为小班幼儿安排的活动内容要更贴近幼儿的生活。选取家乡的土特产――大蒜作为活动的载体,引导幼儿感知大蒜的特征,激发其探索种植大蒜的兴趣,进行科学活动《种大蒜》。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让幼儿进一步热爱家乡,热爱生活。
二、班况分析:
我班作为蒙氏小班,幼儿年龄在3�D4岁,天生具有好奇心的他们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对周围世界充满了惊奇,表现出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幼儿正处在语言迅猛发展的时期,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运用和表述对他们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但他们最喜欢在真实的操作探索、亲身体验中去发现事物的变化。对于大蒜,他们多数是在家里的厨房里见过,可是由于成人的“阻挠”,总是望而却步,他们对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物品,却没有玩弄的机会,自然而然心生好奇,为了认识了解我们温江的土特产,为了顺应幼儿的发展需要,设计了充分体现幼儿玩、学中乐的活动《种大蒜》来满足幼儿探究的愿望。
三、活动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从新《纲要》各领领域目标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幼儿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纲要》精神,结合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制定了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发展的3个目标:
(1)观察认识大蒜,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对大蒜的认识和发现。
(2)尝试用“按”、“压”的方法,种植大蒜。
(3)乐意参加种植活动,愿意参与照料大蒜并关注大蒜的生长。
最近我们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进行一些比较细致的动作练习和双手协作能力的培养。因而把幼儿尝试用“按”、“压”的方法,种植大蒜,作为本活动的重点。幼儿在种植大蒜的愉悦中,进行了“按、压”的基本动作练习,发展了幼儿小肌肉和双手的协作性。
在蒙特梭利教育中提到,3岁是幼儿语言、细节、秩序发展的敏感期。班级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完整,有时只说了半句话就无法再说了,或表达不出心中的想法,需要老师的进行引导性的提问和不断的鼓励,于是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用 “比较完整的简单句”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储存和发现大蒜的知识经验。在认真观察科学的种植大蒜的方法后,尝试用语言表达老师种植大蒜的方法,体会种植的顺序性和条理性。
四、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寓教育于生活化和真实的实践操作之中。为此,我做了如下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家长同幼儿一起收集大蒜的资料对大蒜有初步的了解,知道种植所需的材料工具
物质准备:
(1)种大蒜过程的PPT
(2)幼儿的操作材料:供种植用的完整大蒜每人一个,装好松软泥土的废旧小杯子、罐子(酸奶杯、截取掉瓶颈的塑料瓶等)每人一个,事先贴好幼儿的标记,小洒水壶、
(3)利用散步时间与幼儿选择好摆放种植大蒜罐子的平台(平台要便于幼儿观察,又能让大蒜晒到阳光)
环境创设:在种植区展示幼儿同家长收集的大蒜资料;大蒜每个时期的生长情况的照片,按顺序贴在墙面上,帮助幼儿了解大蒜的生长过程
五、“如何教”与“怎样学”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主动参加探索活动,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让幼儿在看看、摸摸、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不仅提高和锻炼了能力,更加升华了孩子的情感。那在活动中教师 “如何教”?幼儿“怎样学”?
1、幼儿多感官参与法与教师引导性提问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大蒜发生了兴趣,也便于幼儿在观察大蒜后,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对大蒜的认识和发现。 但是在活动中,为了解决本活动的难点让幼儿用简单句进行表达。在幼儿对大蒜进行多感官了解后,老师采用很多关键性的提问,激起幼儿兴趣,让幼儿大胆猜测讨论表达,如:怎样把大蒜种到土里?猜测讨论、谈话中幼儿就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给予幼儿练习说话的的轻松氛围,这样的好机会是幼儿积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重要保证。
2、课件与直观演示法:小班年龄的幼儿的注意力仍以无意注意为主,凡是生动、活泼形象的事物都容易引起他的注意,本次活动的演示一是老师运用形象、生动、直观的PPT说明种大蒜的步骤,对于新鲜的视频演示,又可激起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避免幼儿感觉枯燥无味。演示二:老师亲自示范种大蒜的方法,让幼儿对具体种植过程有一个直观的理解,直接的演示让幼儿得到浓厚的兴趣,使其对种植的理解和认识更加的透彻。
3、幼儿动手操作与多元渗透的理念:新的科学教育观强调幼儿独立探究,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在本次活动当中,幼儿进行两次操作,自己得到结果和找到答案,主动建构知识经验。第一次是引起幼儿兴趣后的操作,主要是让幼儿探索大蒜的外形特征,让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中获取感知,为后面的把大蒜头掰开的操作做好铺垫。第二次的操作活动是让幼儿在获得种植大蒜方法后自己亲手种植大蒜,感受真实的劳作过程,习得初步的种植技能。在幼儿操作中,结合了“多元智能”的理念,在科学活动中将各个领域的知识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如,在操作中渗透语言教学: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让他们大胆、完整的表述;在操作蒜瓣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数的概念;在最后的一个环节中,感受种植的快乐,培养幼儿的爱劳动的意识等。
4、师幼愉快参与法: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为了让幼儿对种大蒜有更深的印象,我就采用了让直接参与种植的过程,在种植活动中,体验种植劳动的乐趣。在我与幼儿的互动中,幼儿主动、快乐的参与,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新知,而我也在轻松的情况下完成教学活动,做一名快乐的幼儿教师。
六、活动过程
每节课的教学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活动设计的很重要的体现和实现的过程,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幼儿的接受能力,我把教学的过程分三部分来完成。
第一部分是幼儿全面感知阶段――大蒜的特征
因为在活动前幼儿已做了相关的知识储备,所以在活动一开始我让幼儿直接看到今天活动的主体――大蒜,直接激发发幼儿内在的探索的兴趣,然后采用直接提问的方法:“请你看看大蒜是什么样的?有点像什么?”因为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他们的表达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这时候老师引导非常关键,及时鼓励或肯定幼儿的回答,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及时小结大蒜的外形特征。根据幼儿回答,可以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运用简单词语类比想象大蒜头的外形特征,如:灯笼、橘子、球等。
在幼儿认真观察后,请幼儿把大蒜掰开,看看是什么样的?在数一数有几瓣?幼儿开始了第一次动手操作,也帮助幼儿了解一个圆溜溜的大蒜头可以掰成一瓣一瓣的大蒜瓣,丰富词语“蒜瓣”。
这样既增强了这个环节的趣味操作性也潜意识的丰富幼儿的词汇和也肯定了幼儿的大胆表达。
第二部分是幼儿质疑解疑阶段――习得种植技能
这也是本次活动中的难点点所在,为了更好的帮助幼儿运用即将获得的种植技能,解决本节活动的难点问题,在本个环节我采用了老师引导幼儿共同探索讨论的方法来进行。在观看PPT了解种植的方法技能之前,先提问:“你会种大蒜吗?我们种大蒜需要什么?”与幼儿一同讨论需要的材料和器皿、土、洒水壶等,再看PPT加以确定。其次再看第二步:“大蒜哪头朝下埋到土里?”帮助幼儿明确找出大蒜根部的位置。
接着又将难题抛给幼儿:“怎么把大蒜种到土里呢?”引导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的想法,鼓励幼儿积极说、大胆的说,用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猜测。接着看看老师是怎么种大蒜的?幼儿观察教师示范种植大蒜的方法,解决刚刚的疑惑,在观看时,幼儿尝试用语言表达出老师种植大蒜的方法:要把大蒜头的须根朝下,用手按到土里,在浇上一点水。
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用画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由上到下来帮助幼儿观察,以达到看、想、说的三合为一幼儿观察画面,很自然的把它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一环节锻炼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样在与小朋友分享的同时也积累了相应的经验。
第三部分是幼儿亲历种植阶段――种大蒜
现实的大蒜种植使幼儿从画面回到了自然的生活中,融入与幼儿已知经验,让活动更真实、更贴近幼儿。幼儿经历了质疑解疑的环节后,很自然的过渡到种植这一环节。在幼儿自由种植大蒜时,重点观察幼儿是否将大蒜的尖头朝上,并请幼儿按第三步给大蒜浇水,再将种好的大蒜端平摆在准备好的平台上。在幼儿种好大蒜后,引导幼儿自由猜测,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大蒜长大后是什么样呢?种下的蒜头能长出叶子吗?这为以后幼儿兴趣依旧认真、顺利的进行延伸活动,完成活动的第三个目标:乐意参加种植活动,愿意参与照料大蒜并关注大蒜的生长,以免让活动失去本身的意义。
延伸活动:
1、利用早晨入园、中午散步或离园前的时间,引导幼儿进行连续的观察与照料,每个1�D2天浇一次水,让幼儿比一比,看一看,谁的大蒜先发芽,长得好。
2、等幼儿的大蒜叶已经长的很长很长的时候,可带领幼儿将长叶剪下,送到厨房做材料,让幼儿品尝劳动成果,体验丰收的喜悦。
七、活动反思
《种大蒜》这一活动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贴近幼儿生活。活动能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顺应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毫不吝啬地给予幼儿真实的生活体验,将“认识大蒜”的静态知识还原为动态的过程,将“种大蒜”这样的间接经验还原为直接经验,将理性的概念还原为感性的行动,让幼儿在真实的情景脉络中多感官的学习,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体。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以饱满的热情对大蒜进行操作和探究,许多关键性的提问能调动幼儿对大蒜的已有经验和自己在活动中探索的新知进行简单句的表达,许多幼儿畅所欲言,都能用简单句讲述对大蒜的认识和发现。新鲜的种植场景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种植的兴趣,幼儿乐意模仿老师的基本动作“按、压”进行大蒜种植,在学会种植技能的同时,锻炼了幼儿小肌肉,提高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在活动中,同时也关注到各个层次的幼儿,对于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如语言发展和动手能力相对弱的幼儿,在活动中能认真观察鼓励和尊重幼儿,采用个别指导的形式,做到因材施教,将活动目标和自己的指导有效合一。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又将难题抛给他们,如,还可以用什么来种大蒜,水可以吗?沙可以吗?让幼儿在活动后,回家可以与一起爸爸妈妈做实验,解决老师留给他们的问题,让幼儿在不断的探究中形成科学的学习品质。
真实的种大蒜这一实践操作的形式也让幼儿体会了探究的过程和快乐,孩子在学种大蒜的真实的活动中,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没有丝毫的压力,让多数幼儿达到了目标,顺利的完成了本活动。
当然在本次活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对幼儿的观察不够,在幼儿描述种植时,仍有部分幼儿有点困难,没有给予恰当的引导等。本次活动的目标还会在延伸活动中继续完成,我将指导幼儿认真观察、照顾大蒜,让每个幼儿愿意参与照料大蒜并关注大蒜的生长,爱护班级的小植物。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更多关注如何将静态知识还原为动态过程,如何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等,设计出更多更好的活动来满足幼儿的需要。
篇2:科学活动种大蒜说课稿
一、设计意图:
在我班开展《祖国妈妈的生日》的活动中,孩子们知道了我们祖国很大很大,我们生活在一个叫四川、成都、温江的地方,孩子们最为熟悉的当然是温江,于是我们又生成了《可爱的家乡――温江》这一主题活动,和孩子们认识了家乡的好吃的好玩的,看到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搜集的温江土特产――大蒜这一资料时,作为土生土长的温江人,温江的孩子更应该牢记我们的家乡的特色,这是温江人的荣耀。
《纲要》中提出:小班幼儿乐意参加科学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常见的个别动、植物的特征,初步了解它们与人、环境的关系,幼儿能够观察并获得粗浅的科学经验等等。生活是课程内容产生的有机联系的背景和根源,幼儿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学习本来就是整体的、生活化的,幼儿的课程就应该进一步回归生活。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着重于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并尽量与他们自身有着较强情绪体验的经验结合起来,因此,为小班幼儿安排的活动内容要更贴近幼儿的生活。选取家乡的土特产――大蒜作为活动的载体,引导幼儿感知大蒜的特征,激发其探索种植大蒜的兴趣,进行科学活动《种大蒜》。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让幼儿进一步热爱家乡,热爱生活。
二、班况分析:
我班作为蒙氏小班,幼儿年龄在3―4岁,天生具有好奇心的他们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对周围世界充满了惊奇,表现出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幼儿正处在语言迅猛发展的时期,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运用和表述对他们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但他们最喜欢在真实的操作探索、亲身体验中去发现事物的变化。对于大蒜,他们多数是在家里的厨房里见过,可是由于成人的“阻挠”,总是望而却步,他们对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物品,却没有玩弄的机会,自然而然心生好奇,为了认识了解我们温江的土特产,为了顺应幼儿的发展需要,设计了充分体现幼儿玩、学中乐的活动《种大蒜》来满足幼儿探究的愿望。
三、活动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从新《纲要》各领领域目标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幼儿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纲要》精神,结合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制定了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发展的3个目标:
(1)观察认识大蒜,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对大蒜的认识和发现。
(2)尝试用“按”、“压”的方法,种植大蒜。
(3)乐意参加种植活动,愿意参与照料大蒜并关注大蒜的生长。
最近我们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进行一些比较细致的动作练习和双手协作能力的培养。因而把幼儿尝试用“按”、“压”的方法,种植大蒜,作为本活动的重点。幼儿在种植大蒜的愉悦中,进行了“按、压”的基本动作练习,发展了幼儿小肌肉和双手的协作性。
在蒙特梭利教育中提到,3岁是幼儿语言、细节、秩序发展的敏感期。班级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完整,有时只说了半句话就无法再说了,或表达不出心中的想法,需要老师的进行引导性的提问和不断的鼓励,于是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用 “比较完整的简单句”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储存和发现大蒜的'知识经验。在认真观察科学的种植大蒜的方法后,尝试用语言表达老师种植大蒜的方法,体会种植的顺序性和条理性。
四、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寓教育于生活化和真实的实践操作之中。为此,我做了如下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家长同幼儿一起收集大蒜的资料对大蒜有初步的了解,知道种植所需的材料工具
物质准备:
(1)种大蒜过程的PPT
(2)幼儿的操作材料:供种植用的完整大蒜每人一个,装好松软泥土的废旧小杯子、罐子(酸奶杯、截取掉瓶颈的塑料瓶等)每人一个,事先贴好幼儿的标记,小洒水壶、
(3)利用散步时间与幼儿选择好摆放种植大蒜罐子的平台(平台要便于幼儿观察,又能让大蒜晒到阳光)
环境创设:在种植区展示幼儿同家长收集的大蒜资料;大蒜每个时期的生长情况的照片,按顺序贴在墙面上,帮助幼儿了解大蒜的生长过程
五、“如何教”与“怎样学”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主动参加探索活动,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让幼儿在看看、摸摸、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不仅提高和锻炼了能力,更加升华了孩子的情感。那在活动中教师 “如何教”?幼儿“怎样学”?
1、幼儿多感官参与法与教师引导性提问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大蒜发生了兴趣,也便于幼儿在观察大蒜后,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对大蒜的认识和发现。 但是在活动中,为了解决本活动的难点让幼儿用简单句进行表达。在幼儿对大蒜进行多感官了解后,老师采用很多关键性的提问,激起幼儿兴趣,让幼儿大胆猜测讨论表达,如:怎样把大蒜种到土里?猜测讨论、谈话中幼儿就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给予幼儿练习说话的的轻松氛围,这样的好机会是幼儿积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重要保证。
2、课件与直观演示法:小班年龄的幼儿的注意力仍以无意注意为主,凡是生动、活泼形象的事物都容易引起他的注意,本次活动的演示一是老师运用形象、生动、直观的PPT说明种大蒜的步骤,对于新鲜的视频演示,又可激起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避免幼儿感觉枯燥无味。演示二:老师亲自示范种大蒜的方法,让幼儿对具体种植过程有一个直观的理解,直接的演示让幼儿得到浓厚的兴趣,使其对种植的理解和认识更加的透彻。
3、幼儿动手操作与多元渗透的理念:新的科学教育观强调幼儿独立探究,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在本次活动当中,幼儿进行两次操作,自己得到结果和找到答案,主动建构知识经验。第一次是引起幼儿兴趣后的操作,主要是让幼儿探索大蒜的外形特征,让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中获取感知,为后面的把大蒜头掰开的操作做好铺垫。第二次的操作活动是让幼儿在获得种植大蒜方法后自己亲手种植大蒜,感受真实的劳作过程,习得初步的种植技能。在幼儿操作中,结合了“多元智能”的理念,在科学活动中将各个领域的知识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如,在操作中渗透语言教学: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让他们大胆、完整的表述;在操作蒜瓣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数的概念;在最后的一个环节中,感受种植的快乐,培养幼儿的爱劳动的意识等。
4、师幼愉快参与法: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为了让幼儿对种大蒜有更深的印象,我就采用了让直接参与种植的过程,在种植活动中,体验种植劳动的乐趣。在我与幼儿的
互动中,幼儿主动、快乐的参与,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新知,而我也在轻松的情况下完成教学活动,做一名快乐的幼儿教师。
六、活动过程
每节课的教学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活动设计的很重要的体现和实现的过程,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幼儿的接受能力,我把教学的过程分三部分来完成。
第一部分是幼儿全面感知阶段――大蒜的特征
因为在活动前幼儿已做了相关的知识储备,所以在活动一开始我让幼儿直接看到今天活动的主体――大蒜,直接激发发幼儿内在的探索的兴趣,然后采用直接提问的方法:“请你看看大蒜是什么样的?有点像什么?”因为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他们的表达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这时候老师引导非常关键,及时鼓励或肯定幼儿的回答,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及时小结大蒜的外形特征。根据幼儿回答,可以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运用简单词语类比想象大蒜头的外形特征,如:灯笼、橘子、球等。
在幼儿认真观察后,请幼儿把大蒜掰开,看看是什么样的?在数一数有几瓣?幼儿开始了第一次动手操作,也帮助幼儿了解一个圆溜溜的大蒜头可以掰成一瓣一瓣的大蒜瓣,丰富词语“蒜瓣”。
这样既增强了这个环节的趣味操作性也潜意识的丰富幼儿的词汇和也肯定了幼儿的大胆表达。
第二部分是幼儿质疑解疑阶段――习得种植技能
这也是本次活动中的难点点所在,为了更好的帮助幼儿运用即将获得的种植技能,解决本节活动的难点问题,在本个环节我采用了老师引导幼儿共同探索讨论的方法来进行。在观看PPT了解种植的方法技能之前,先提问:“你会种大蒜吗?我们种大蒜需要什么?”与幼儿一同讨论需要的材料和器皿、土、洒水壶等,再看PPT加以确定。其次再看第二步:“大蒜哪头朝下埋到土里?”帮助幼儿明确找出大蒜根部的位置。
接着又将难题抛给幼儿:“怎么把大蒜种到土里呢?”引导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的想法,鼓励幼儿积极说、大胆的说,用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猜测。接着看看老师是怎么种大蒜的?幼儿观察教师示范种植大蒜的方法,解决刚刚的疑惑,在观看时,幼儿尝试用语言表达出老师种植大蒜的方法:要把大蒜头的须根朝下,用手按到土里,在浇上一点水。
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用画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由上到下来帮助幼儿观察,以达到看、想、说的三合为一幼儿观察画面,很自然的把它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一环节锻炼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样在与小朋友分享的同时也积累了相应的经验。
第三部分是幼儿亲历种植阶段――种大蒜
现实的大蒜种植使幼儿从画面回到了自然的生活中,融入与幼儿已知经验,让活动更真实、更贴近幼儿。幼儿经历了质疑解疑的环节后,很自然的过渡到种植这一环节。在幼儿自由种植大蒜时,重点观察幼儿是否将大蒜的尖头朝上,并请幼儿按第三步给大蒜浇水,再将种好的大蒜端平摆在准备好的平台上。在幼儿种好大蒜后,引导幼儿自由猜测,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大蒜长大后是什么样呢?种下的蒜头能长出叶子吗?这为以后幼儿兴趣依旧认真、顺利的进行延伸活动,完成活动的第三个目标:乐意参加种植活动,愿意参与照料大蒜并关注大蒜的生长,以免让活动失去本身的意义。
延伸活动:
1、利用早晨入园、中午散步或离园前的时间,引导幼儿进行连续的观察与照料,每个1―2天浇一次水,让幼儿比一比,看一看,谁的大蒜先发芽,长得好。
2、等幼儿的大蒜叶已经长的很长很长的时候,可带领幼儿将长叶剪下,送到厨房做材料,让幼儿品尝劳动成果,体验丰收的喜悦。
七、活动反思
《种大蒜》这一活动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贴近幼儿生活。活动能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顺应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毫不吝啬地给予幼儿真实的生活体验,将“认识大蒜”的静态知识还原为动态的过程,将“种大蒜”这样的间接经验还原为直接经验,将理性的概念还原为感性的行动,让幼儿在真实的情景脉络中多感官的学习,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体。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以饱满的热情对大蒜进行操作和探究,许多关键性的提问能调动幼儿对大蒜的已有经验和自己在活动中探索的新知进行简单句的表达,许多幼儿畅所欲言,都能用简单句讲述对大蒜的认识和发现。新鲜的种植场景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种植的兴趣,幼儿乐意模仿老师的基本动作“按、压”进行大蒜种植,在学会种植技能的同时,锻炼了幼儿小肌肉,提高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在活动中,同时也关注到各个层次的幼儿,对于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如语言发展和动手能力相对弱的幼儿,在活动中能认真观察鼓励和尊重幼儿,采用个别指导的形式,做到因材施教,将活动目标和自己的指导有效合一。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又将难题抛给他们,如,还可以用什么来种大蒜,水可以吗?沙可以吗?让幼儿在活动后,回家可以与一起爸爸妈妈做实验,解决老师留给他们的问题,让幼儿在不断的探究中形成科学的学习品质。
真实的种大蒜这一实践操作的形式也让幼儿体会了探究的过程和快乐,孩子在学种大蒜的真实的活动中,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没有丝毫的压力,让多数幼儿达到了目标,顺利的完成了本活动。
当然在本次活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对幼儿的观察不够,在幼儿描述种植时,仍有部分幼儿有点困难,没有给予恰当的引导等。本次活动的目标还会在延伸活动中继续完成,我将指导幼儿认真观察、照顾大蒜,让每个幼儿愿意参与照料大蒜并关注大蒜的生长,爱护班级的小植物。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更多关注如何将静态知识还原为动态过程,如何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等,设计出更多更好的活动来满足幼儿的需要。
篇3:中班科学《种大蒜》说课稿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种植活动。
2、学习并尝试用“按”的方法种大蒜。
3、关注植物的生长,愿意连续观察自己种植的大蒜。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难点
尝试用“按”,“压”的方法种植大蒜,用比较完整的简单句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大蒜若干
2、废旧的小杯子、罐子
3、浇水用的小杯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歌曲《好宝宝》
2、手指游戏。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认识大蒜头。
师:“这是什么?大蒜头长大后是什么样呢?种下的蒜头能长出叶子吗?”
2、与幼儿共同讨论,准备材料器具。
师:“我们种大蒜需要什么?”(与幼儿商量分工准备)
3、带领幼儿种大蒜。
教师示范种大蒜的方法:每人拿一个小器皿,盛上泥土,手捏大蒜头,将尖头朝
上,按进泥土,最后浇一点水。
4、幼儿动手尝试,教师给与帮助与指导。重点观察是否将大蒜头尖头朝上,并请幼儿种好后端平,放到自然角。
三、结束部分
组织幼儿入厕。
四、课后延伸
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实验,观察还可以用什么来种大蒜?水行吗?沙子行吗?
教学反思
《种大蒜》这一活动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贴近幼儿生活。活动能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顺应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毫不吝啬地给予幼儿真实的生活体验,将“认识大蒜”的静态知识还原为动态的过程,将“种大蒜”这样的间接经验还原为直接经验,将理性的概念还原为感性的行动,让幼儿在真实的情景脉络中多感官的学习,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体。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以饱满的热情对大蒜进行操作和探究,许多关键性的提问能调动幼儿对大蒜的已有经验和自己在活动中探索的新知进行简单句的表达,许多幼儿畅所欲言,都能用简单句讲述对大蒜的认识和发现。新鲜的种植场景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种植的兴趣,幼儿乐意模仿老师的基本动作“按、压”进行大蒜种植,在学会种植技能的同时,锻炼了幼儿小肌肉,提高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在活动中,同时也关注到各个层次的幼儿,对于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如语言发展和动手能力相对弱的幼儿,在活动中能认真观察鼓励和尊重幼儿,采用个别指导的形式,做到因材施教,将活动目标和自己的指导有效合一。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又将难题抛给他们,如,还可以用什么来种大蒜,水可以吗?沙可以吗?让幼儿在活动后,回家可以与爸爸妈妈一起做实验,解决老师留给他们的问题,让幼儿在不断的探究中形成科学的学习品质。
真实的种大蒜这一实践操作的形式也让幼儿体会了探究的过程和快乐,孩子在学种大蒜的真实的活动中,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没有丝毫的压力,让多数幼儿达到了目标,顺利的完成了本活动。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更多关注如何将静态知识还原为动态过程,如何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等,设计出更多更好的活动来满足幼儿的需要。
篇4:中班科学《种大蒜》说课稿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实际操作,掌握种大蒜的方法。
2、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资料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3、在实践中体现分工合作、团结互助的精神,培养耐心细致的劳动态度。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教学难点:
种大蒜的方法。
教学重点:
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经过探究和实践,掌握种大蒜的方法,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现团结互助。
学情分析:
我校地处农村,虽然学生看过家长种大蒜,但是亲手实践过的却很少。课上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并亲自实践,掌握种植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并感觉到生动、有趣。
设计思路:
1、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2、学生分组探究学习,讨论种植技术。
3、汇报交流后,进行实践,掌握种植技术,体验劳动乐趣。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调查:
1、分组调查了解大蒜的品种、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等。
2、请教家长或菜农怎样种大蒜。
二、课堂交流:
1、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体会种大蒜的乐趣。(板书:种大蒜)
2、汇报搜集信息:
师:今天,大家带来了好多蒜,你们喜欢吃蒜吗?蒜是什么味道?(辛辣)
师:蒜是我们常吃的一种食物,我们跟它很熟悉了,但是有关它的一些知识大家可能还不太了解,课前我已经让你们分组搜集了有关蒜的一些信息。这个任务你们完成了吗?好,下面就把你搜集来的信息说给大家听。
生汇报搜集材料:师适时补充。(课件:有关蒜的产品)
(1)、蒜的品种,市场价格。
(2)、蒜的食用价值。
(3)蒜的药用价值。
3、认识蒜的结构以及和蒜有关的蔬菜。
(1)师:同学们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好,让大家了解这么多的知识。听了刚才同学们所说的,我们知道了大蒜对我们很重要,下面我们就来好好研究研究它。
现在你们自己剥开蒜头看一看它由哪些部分组成?生汇报所学结果。(课件:蒜头示意图)师提问:大蒜发芽的是哪一部分?(鳞芽)
(2)师:有句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不是蒜种下去就一定是长出蒜来呢?不同意地说说理由。
师:同学们,这么小小的一粒蒜真的这么神奇吗?不仅能长出蒜苗,还能长出蒜毫和蒜黄,那你们想不想亲自来种蒜验证一下?
三、探究方法
1、师:种蒜的方法有好几种。方法不同、大蒜的生长环境不同,收获的果实就有所不同。今天大家来学习在土壤中种蒜。
2、生汇报种大蒜的实施方案。
师:(板书:选种浇水插蒜埋土)
3、小组成员分配任务,并填写种大蒜分工表。种大蒜分工表姓名任务
四、实践种植
师:同学们,马上拿起你准备好的东西,我们种大蒜吧!
1、生排好队来取土。
2、师演示种大蒜的过程。
师:种大蒜的每一步应该怎么做和注意些什么呢。仔细的看老师演示一遍。
提问:种大蒜的过程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讲解安全事项)
3、分组种植。(种植过程中师适当指导)
五、评价、总结。
1、师:说说你们此时的心情吧!谈一谈你种大蒜的体会。
2、师:现在你最希望看到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没有?
3、(比如:大蒜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长叶?)那么就需要我们共同去观察了。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天做好观察记录,把你观察到的情况填在这张表上。
附:大蒜生长观察记录表每天观察大蒜生长的情形,然后在记录表上记下重要事情。
种植时间发芽时间长叶时间长出蒜薹时间收获大蒜时间生长情况3、师:种完了大蒜,大家就等着收成了吗?我们要对他进行管理,那么我们又要做调查了,向你身边的人请教如何管理大蒜。下节课我们就共同研究探讨怎样管理大蒜。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以饱满的热情对大蒜进行操作和探究,许多关键性的提问能调动幼儿对大蒜的已有经验和自己在活动中探索的新知进行简单句的表达,许多幼儿畅所欲言,都能用简单句讲述对大蒜的认识和发现。新鲜的种植场景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种植的兴趣,幼儿乐意模仿老师的基本动作“按、压”进行大蒜种植,在学会种植技能的同时,锻炼了幼儿小肌肉,提高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篇5:中班科学《种大蒜》说课稿
活动目标:
1.通过认识大蒜、种植大蒜,使幼儿充分感受大蒜的作用并乐意吃大蒜。
2.教幼儿学会种植大蒜的劳动技能,巩固认识大蒜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种植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态度和习惯,在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请家长丰富幼儿有关大蒜的知识。
2.环境准备:种植前一天组织幼儿观察教师整地、松土、浇水等劳动,准备好种植园地。
3.材料准备:下载整理有关大蒜的资料;每位幼儿两到三粒大蒜头;小铲子、小耙子、水壶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种植好的大蒜,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宝贝,你们瞧瞧。(出示花盆)这是什么啊?我的宝贝就种在这个里面的呢教师讲述如何种宝贝,无形中交代如何种植大蒜。
2.观察、讨论大蒜头。
(1)出示大蒜头,幼儿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蒜头的样子。
(2)将大蒜头掰开,让幼儿观察大蒜籽,并自由讨论大蒜籽长的什么样子。
(3)教师小结:大蒜有一头尖尖的,那是它的头,有一头圆圆的,那是它的屁股,我们种大蒜的时候,一定要把大蒜的头朝上,让它的屁股坐在洞里,这样它才能长出来。
3.联系自己的生活,想想,什么地方有大蒜。
4.查看资料,了解大蒜的作用。
(1) 幼儿自由讨论,大蒜的作用。
(2) 教师引导幼儿看资料:看大蒜的医用;看大蒜做成的成品。
(3) 现在全世界的人都越来越喜欢大蒜了,他们用大蒜做出了许多有意思的东西呢,你们瞧:美国的大蒜冰淇淋、日本的大蒜葡萄酒等等。
(4) 教育幼儿要多吃大蒜,不挑食。
5.激发幼儿种植大蒜的兴趣,大家一起种植大蒜。
(1) 教师向幼儿交代如何种大蒜。
(2) 带领幼儿一起种植大蒜。
篇6:种大蒜活动教案
种大蒜活动教案
设计思路:
那天在教师后面的操场玩,孩子们无意中发现了幼儿园里荒废已久的种植园,大家对那块土地产生了浓厚的 兴趣,“老师,土是什么啊?”“老师,土里为什么能长出菜来呢?”等等问题都来了,看孩子们这么有兴趣,于是我查阅了一些资料,知道8月份末9月份初正是 种植大蒜的良好时机,于是,我打算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种种大蒜,正好与主题活动“我长大了”相配合,让孩子体验劳动的喜悦。
活动目标:
1、通过认识大蒜、种植大蒜,使幼儿充分感受大蒜的作用并乐意吃大蒜。
2、教幼儿学会种植大蒜的劳动技能,巩固认识大蒜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种植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态度和习惯,在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请家长丰富幼儿有关大蒜的知识。
2、环境准备:种植前一天组织幼儿观察教师整地、松土、浇水等劳动,准备好种植园地。
3、材料准备:下载整理有关大蒜的资料;每位幼儿两到三粒大蒜头;小铲子、小耙子、水壶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种植好的大蒜,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宝贝,你们瞧瞧。(出示花盆)
这是什么啊?我的宝贝就种在这个里面的呢
教师讲述如何种宝贝,无形中交代如何种植大蒜。
2、观察、讨论大蒜头。
(1)出示大蒜头,幼儿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蒜头的样子。
(2)将大蒜头掰开,让幼儿观察大蒜籽,并自由讨论大蒜籽长的什么样子。
(3)教师小结:大蒜有一头尖尖的,那是它的头,有一头圆圆的,那是它的屁股,我们种大蒜的时候,一定要把大蒜的头朝上,让它的`屁股坐在洞里,这样它才能长出来。
3、联系自己的生活,想想,什么地方有大蒜。
4、查看资料,了解大蒜的作用。
(1)幼儿自由讨论,大蒜的作用。
(2) 教师引导幼儿看资料:看大蒜的医用;看大蒜做成的成品。
(3) 现在全世界的人都越来越喜欢大蒜了,他们用大蒜做出了许多有意思的东西呢,你们瞧:美国的大蒜冰淇淋、日本的大蒜葡萄酒等等。
(4) 教育幼儿要多吃大蒜,不挑食。
5、激发幼儿种植大蒜的兴趣,大家一起种植大蒜。
(1) 教师向幼儿交代如何种大蒜。
(2) 带领幼儿一起种植大蒜。
篇7: 种大蒜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星期日晚上,我一回家就听到砧板上乒乒乓乓的切菜声,只见砧板上有一些白色的东西,于是,我便问奶奶那白色的东西是什么,奶奶像一位学问夫人,对我说:“那是大蒜,大蒜中含有丰富的抗病毒成分,能够增强身体免疫力,在换季的时候,多吃一些大蒜能预防感冒,如果开始感到嗓子不舒服,流鼻涕,这就是感冒前兆,赶紧吃一些大蒜,把还没有完全发作的病毒扼杀在摇篮里。”一听,我就想:大蒜这么有营养,这大蒜怎么来的呢?我不如来种大蒜吧!于是,我就产生了自己种大蒜的念头。
早晨一起床,我便准备了一个塑料杯子和一瓣大蒜,拿着塑料杯子和大蒜,趁奶奶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溜了出去。来到奶奶的菜地,见这些菜都长得很好,想:这土一定很肥沃,种大蒜应该再合适不过了。我找来一根树枝,用树枝挖了一些土到杯子里,把杯子装满了,我就随便把蒜插进土里,然后放到窗户旁。过了几天,只见大蒜还没有长出来,我便大胆地去问奶奶,没想到奶奶还笑着让我带她去看看,等奶奶一看之后就对我说:“刘梓杭,你怎么把大蒜埋得这么深?再说了,你把蒜头都朝下了,它怎么能钻出来呢?如果把你的头朝下,你怎么会长高呢?”我听了之后,赶紧把大蒜弄了出来,重新种了一杯,这次,我按照奶奶的方法去做,过了两天,我放学回家之后,便看见大蒜已经长出了一点嫩嫩的小芽,我见了,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大声叫着:“奶奶,奶奶,我的大蒜长出来了!”奶奶一听,笑着说:“等你的蒜长高了,我们就用它来烧菜吧!”。又过了一天,蒜苗出了一片叶儿,我见了露出满意的笑容,慢慢地,大蒜的叶子由一片变成两片、三片……
我学会了种大蒜,这次让我很难忘,也让我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
篇8: 种大蒜
我相信大家都见过大蒜,有的人喜欢吃大蒜,有的人则闻不惯它独特的味道。
妈妈种了一些蒜,蒜苗嫩嫩的,长得非常好,每次妈妈做菜时都要从那里用剪刀剪下来一截。虽然我不喜欢吃蒜,但用来做菜非常香。
上个星期六,我问妈妈:“妈妈,上次你是拿什么东西去种蒜的?”妈妈说:“我是拿蒜种去种的呀!”我恍然大悟,当妈妈去教弟弟写作业时,我就飞奔到厨房,掰了两颗大蒜,飞快地跑到我们家后花园,拿起铲子就挖土。我一翻,哇!里面有一条蚯蚓,说明土壤非常肥沃,把蒜种在这里,一定很好!说干就干,我撸起袖子开始忙活起来。
过了半晌,爸爸回来了,问“孩子,你在干什么呢?”“我在种大葱呢!”我头也不回地答道。爸爸告诉我,应该把把蒜种稍平的一头放在下面,那下面是根,它要从上面发芽,还要把它旁边的土压紧,这样它就会长得比较好。说完,爸爸拿了颗蒜种为我做示范,他把蒜种直接插在了土里面。我皱眉不解地问:“爸爸,为什么要直接插进土里啊?不是应该埋起来吗?”爸爸说:“都可以,只不过插进去会长得更快一点。”于是,我也依葫芦画瓢,照着爸爸的样子把蒜种插进了土里面,等待它发芽。爸爸又接着提醒我说:“别忘了浇水。”我立马去打了一些水,淋在蒜上面。
过了几天,我惊喜地发现几根绿色小芽儿从大蒜里抽了出来,虽然叶片还未完全展开,但在我眼里却显得那么有生机,我不禁闭眼祈祷:我的小蒜苗啊,你快些儿长大吧!微风吹来,我的小蒜苗儿随风摇曳着,好像听懂了我的话哩!
篇9: 种大蒜
“十?一”又来到了,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有趣的作业:种大蒜。我听后一蹦三尺高,心想:我一定要好好完成这项任务!
我一回家就进行了准备工作:先把大蒜厚重的外衣脱掉,为了便于观察,我专门准备了一个玻璃盘子,倒进水,接着又把大蒜像牙齿一样整齐地排列在盘子里。
第二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穿好衣服就迫不及待c地跑到大蒜面前,可是我用肉眼怎么也看不出大蒜的变化。这时,我就拿来放大镜观察大蒜的顶部:我发现有一个小白点在大蒜的顶端,活像一颗亮晶晶的钻石镶嵌在一个尖角帽上!我兴奋极了,又把盛着大蒜的盘子端起来,用放大镜看大蒜的底部:有几根胡须探出来大蒜的身体!
我太期待蒜苗的成长了!我天天给大蒜换清水,天天把它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功夫不负有心人,过了几天,我的蒜苗终于探出了它那白色的脑袋,张望着这个美丽而阴冷的世界。我一看,信心又递增了好多倍,更加细心呵护我的蒜苗了!又过了一天,我一起床,发现它的小白脑袋又 长长了一些,如果拿放大镜看,你会发现白蒜苗里还有一个小绿点。随后,小绿点以顽强的身躯长成了一段绿色的小苗,而且还高过了小白苗!原来,蒜苗是一截一截长的,如果蒜苗可以压缩的话,蒜苗就可以像电话电线一样升缩了。
通过这次观察,我发现大蒜的生命力是顽强的。因为在这么阴冷的天气下,蒜苗都能茁壮成长,它的精神令我钦佩,我也要向它学习!
篇10: 种大蒜
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观察植物的作业―我决定种大蒜。
首先,我从厨房里挑了一株最饱满的大蒜。大蒜的外皮是灰白色的,衣皮易碎,像一个刚出炉的小笼包。轻轻剥去外衣,又像观音菩萨的莲花宝座。闻起来酸酸的,有一股刺鼻的味道。我又找来一个水盘,接了一些水,把脱去外衣的大蒜底部朝下置放其中。
看着花苞型的大蒜,我不免产生了疑问:水培大蒜能茁壮成长吗?就这样往水里一搁就能发芽?我查阅了资料说水培出芽快,土培更健壮。那我到时再移植土培,我可不想第一次种植就失败。我信心百倍地把水盘端到窗台,静观奇变。
几天过去了,惊喜出现了:大蒜上面长出了像竹笋一样的小苞,大蒜要冒芽了,下面长出了细细的,短短的,像线虫一样的白色根须。果不其然,在我再次换水时,那像竹笋一样的苞已探出嫩绿色的小脑袋,非常可爱。下面的根须也慢慢长大了,长短不一,像老爷爷的白胡须。泡在水里的蒜种已泛黄;同时,原来团结一心的蒜种也分裂开了,像几姐妹吵架了要分手一样。
隔了一天,发现出了芽的蒜瓣儿不再相互依偎,互不搭理,散躺在水盘里。此时嫩芽已长出一厘米,失去支撑,会长残了。是时候移植土培了。
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从水盘里移栽到肥沃的土壤里,让它们吸收更充分的营养。蒜的生存极顽强,一转眼,没过几日,移栽的蒜苗渐渐长高。蒜叶从两厘米长到六厘米,分叉,又长到了十一厘米;叶子肥糯糯的,像水仙花叶子一样好看。从嫩绿变成了碧绿,从碧绿变成了油光发亮的墨绿色。望着生机勃勃的蒜苗,我欣慰地笑了。一阵微风拂过,花盆里的蒜苗随风摆动,舞动着最美的身姿展现给我看,好像在报答我的细心照顾。阳台成了一道最美的风景。
通过种植大蒜,我觉得种大蒜不仅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收获!
篇11: 种大蒜
今天,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跟着陶老师一起去校园里的小农夫种植园种大蒜。
种大蒜先要把大块的土敲碎。对于从没干过农活的我们来说,不知如何下手,幸亏有一位老伯伯在那里教我们。只见他把锄头反着拿,然后举起来,用力往下一砸,土块就碎了。看着老伯伯轻松地把一块块大土块敲碎,我们个个跃跃欲试。轮到我了,我拿起锄头,发现锄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我勉强拿起,大喊道:“怎么这么重啊!”我前后试了好几次才拿起来,然后有模有样地往下砸。才敲了几块土,我就已经累得胳膊都动不了。当其他同学接过我手中的锄头时,我才长舒了一口气,不容易啊!
大土块都敲碎,老伯伯就开始挖沟,老伯一边挖一边说:“这个沟不能挖得太深,要不然大蒜就钻不出头了。”等老伯挖好沟,我们就要开始第二项任务――播种。只见老伯拿出大半桶的大蒜,一个个蒜头光秃秃的,像一个个小和尚的头。一个同学忙问道:“这个大蒜怎么种呢?”老伯回答道:“直接抓一把撒到沟里面,再往上面盖层泥就可以了。”不等老伯说完,我们就争先恐后地抓起大蒜往沟里撒。结果,有的地方撒多了,有的地方没撒到,有的甚至都撒在沟外面了。我们只好把撒多的和撒在外面的都捡回来,放到合适的地方去。等撒完了蒜头,我们个个都直不起腰来了。
接下去,要往蒜头上面盖泥土。老伯伯看我们都累成这样了,就帮我们盖了。只见他手脚麻利,一会儿就完成了。最后我们拿水壶给大蒜浇上水,就算大功告成了。我们直起腰,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笑了。
这次种大蒜不但让我知道了锄头怎么用,大蒜怎么种,还让我懂得了农民伯伯的辛苦。小农夫种植园,我在这里收获了很多种植的知识,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今后我不管走到哪里,也永远忘不了在这里的忙碌。
篇12: 种大蒜
我先把泥土弄碎,掺上泥沙,混合,这样泥土就变得松软了,有利于大蒜生长。往餐具盒里放约三厘米厚的泥土,把大蒜放进去,直至盖住大蒜。
浇水也不是随意的事情,不能浇多,不能浇少。当你浇水的时候,会听到“��辍钡纳�音,好像口渴的大蒜在“咕咚、咕咚”喝水一样。
过了一天,大蒜的蒜苔由硬变软、变厚、变暗、由白变黑。大蒜尖变得鼓鼓的、大大的,好像还没发芽的小苗等不及想要伸出头来看看外面美好的世界。
一连几天,大蒜老是不发芽,我急得团团转。妈妈小心翼翼地把大蒜从泥土里取出来,我看到大蒜的根有的长得好长了。细细的、白白的、嫩嫩的,就像老爷爷的白胡子,上面有细微的白毛。妈妈说:“大蒜就是靠这个汲取营养的,随着大蒜长大,它会越长越长!”
又过了两天,大蒜芽撕破白色的衣包,已经冒出来一点芽了,有的长一点,有的只有芝麻大一点,有的胖胖的,像大蒜头上突然长出一粒粒大小不一的白米粒。好像许多小宝宝在争先恐后地用“手”把小被子一点点的“扒”开,更好让自己看看外面的世界。
大蒜芽越长越长了。而且长得很有层次,每一个芽上都有一个小洞,一个个绿色的芽从小洞里长出来,慢慢地长大长长。爸爸说:“当里面长出来时,外面的一层生长过程就会减慢,直到停止生长或老去。如此反复,所以你看到的大蒜茎都是一层包着一层的。大蒜还有再生能力,当你剪掉一段后,过几天,它又长出新芽来了。”
大蒜的生长过程是不是很有趣呀!
篇13: 种大蒜
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和妈妈来到厨房种大蒜,我们先把大蒜那厚厚的皮剥掉,大蒜露出了白白胖胖的身子,我拿来一个碗,在里面乘上清水,可是当我们把大蒜放进水里时它却东倒西歪的站不住,于是我拿来一块石头压住了它。
第二天早晨,我惊奇的发现大蒜的头上裂开了一条缝。我以为它得两三天才能裂开呢,真没想到这么快。
到了第三天,大蒜露出了小芽,黄绿色的,底部长出了山羊胡子般的根,我兴高采烈,一蹦三尺高,看着它水灵灵的样子觉得它十分可爱。
我继续观察,它竟长出了二厘米长的茎,头上都被挤红了,好想费了很大的力气才钻出来的,它的样子如同一个羞红了脸的小姑娘。
又过了两天,它的根已经有一寸长了,纵横交错的根布满了整个碗,碗里的水被一滴不剩的喝了个精光,我不得不又给它浇水,现在不用石头压它也能站立了,显得亭亭玉立。真是团结力量大呀。
我出门了两天,一进家门赶快去看它,哇!蒜苗有一尺来高了,长的十分茁壮,叶子绿的可爱,蒜瓣不断的喝着碗里的水,这不,水又没了,我看了非常高兴,心想:“蒜宝宝”终于“长大成人了”。
又过了几天,叶子变成深绿的了,茎已经承受不了叶子的重量了,耷拉下来,我看了十分伤心。心里默默祈祷:“蒜宝宝,你可不要一命呜呼呀!”妈妈说把它的叶子剪了可以做汤喝,我不愿意大哭了一场,但最终还是同意了,真没想到我的“蒜宝宝”竟然起死回生了,又长出了新的蒜苗。
我为了养这些:“蒜宝宝”付出了许多精力,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父母,他们为了我付出的不是更多吗?
篇14:种大蒜_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人们与田地间的劳作几乎是绝缘的。我却很喜欢农田,喜欢田野的清新空气和田间农作物的郁郁葱葱。于是,趁着十一黄金周的假期,我便在自家的菜园里体验了一把“农夫的生活”。
顶着火热的阳光,我仔细地听好妈妈给我布置的任务,手里也马上开始行动起来。而我的任务,就是―�C种大蒜。这对我而言真是新鲜极了,所以我兴趣高涨。
大蒜作为常用的调味品,大家都不陌生。而想要种植它,可没想象中那么简单呢。我先将一头头大蒜掰成淡黄的蒜瓣,接着在妈妈的指导下,将蒜均匀的排在事前挖好的沟壑里。最后将沟填平,就完成了任务。但在这看似简单的工序里,暗藏着许多不易之处:在种蒜时,蒜瓣的排放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生长空间不足;蒜要种的牢固,否则长出的蒜苗会倾斜;还有大蒜那刺鼻的气味也让我喷嚏连连。但在妈妈的帮助下,这些困难都一个个迎刃而解啦。
终于种完了!我直起身子,真是腰酸背痛。但是,看看我两个小时的成果,我又有着由衷的喜悦。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
篇15: 种大蒜
星期天,妈妈烧饭时看见一个发芽的大蒜,对我说:“大蒜发芽了,我们去种大蒜吧。”
我们来到露台上,妈妈松了一遍土,然后我把大蒜一个一个掰下来,埋到土里。第二天,我兴奋地跑到露台上去看,可是我的大蒜去哪了?土壤里空空如也,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妈妈笑着说:“别着急,大蒜也需要水和营养才能长大啊。”我赶紧给菜地仔仔细细地浇了一遍水,把苹果皮、桔子皮,烂菜叶整整齐齐地铺在土壤上。
第四天,我惊讶地发现,大蒜终于破土而出,露出小小的、绿色的脑袋,好像它们也想迫不及待地看看外面千变万化的世界。渴了吧,我给你浇点水,你已经发芽了,请快快长大吧。
大蒜一天天长大,突然某一天我跑到露台上看大蒜。它们已经不是当初的小宝宝了,小苗终于长成了绿绿的、高高的大个子了,就像一个个战士一样站得笔直笔直。
我非常开心,我的小苗长大了。
★ 高中政治说课稿
【科学活动种大蒜说课稿(共15篇)】相关文章:
《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2022-06-15
美术《蔬果造型》教学反思2022-07-23
《父亲的菜园》的说课稿2022-10-30
观察植物的作文 浦公英2023-06-23
《父亲菜园》说课稿2023-09-14
大灰狼和小白兔说课稿2024-01-21
健康生活每一天说课稿2022-05-25
海报说课稿2023-04-06
学烤面包作文2022-11-04
过生日在饭店里开场白202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