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说课稿(锦集10篇)由网友“很容易上火”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故都的秋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故都的秋》说课稿
今天我的说课课题是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中《故都的秋》一课。
下面我将分五部分来汇报我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即“教材分析”、“教学目的的确定”、“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及“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高二阶段阅读部分所选课文皆为文学作品,意在加强文学教育,着重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本册课本阅读部分所选课文为诗歌、散文,其中前三个单元为诗歌单元,《故都的秋》位于第四单元——抒情散文单元,为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因而在阅读欣赏本课时,提示学生融汇已学的诗歌鉴赏的某些方法,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对散文欣赏的兴趣,指导学生学会一些鉴赏抒情散文的方法,以对后面的散文教学及学生课外自行阅读起到一定示范作用。
《故都的秋》是一篇情真意切、风格独具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文章紧扣北国“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由于本文写作年代久远,学生对于作者“悲凉”的情感会难以理解,要学好本课,应适当介绍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及作者写作的艺术风格,为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情感扫除障碍。另外,对于写景抒情散文,学生学习的关键在入境,难处也在入境,因而我选择与课文基调相称的音乐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辅助教学。尽量使学生与作者的心灵贴近,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二、教学目的的确定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本课教学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在鉴赏本文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优美情致,获得审美的愉悦。
2、培养初步欣赏散文的能力,按“整体感知”——“揣摩领悟语言”——“展开联想想象”——“明确意象,建构意境”的欣赏性阅读的认识规律,使学生初步掌握欣赏散文的方法。
3、体味文章缘情写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提高自身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鉴赏品味语言,由“景语”而“情语”,深层体味作者情感。
难点:调动学生各种思维,对文中所描绘的景物展开联想、想象,进入“故都的秋”的意境,“设身处地”体验对象。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教学目的与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大纲要求,本课教学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按照“写了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三个层次展开教学。
(说明:“写什么”是阅读一般的、基本的,也是最起码的要求,“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是阅读理解的深化,不仅可以强化作品思想内容和语言艺术的熏陶作用,培养审美意识,还可为写作提供有益借鉴。)
2、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监控者。本课主要采用启发引导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品味,感悟空间。
教学手段的选择,除一般教具外,还选择录音机、幻灯机及多媒体计算机,后者用于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演示型课件。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导入
师生共同畅谈对秋的感受,也可谈谈历代文人所写的有关秋的诗文。
(说明:通过畅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课文赏析
〈一〉整体感知课文
1、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即教学目标的内容)。
(说明:通过学习目的的出示,让学生心中有数,积极主动地按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
2、预习
发放有关作者写作本文背景及作者写作风格的资料,同时播放与课文情感基调相称的音乐作为背景配合学生个人独立诵读、品味课文,并投影出示以下预习要求:
都之秋的景物的句子,找出文中直接抒发作者对故都之秋情感的句子,并认真体会。
2除直接描写故都秋天的景物外,作者还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故都秋天的特点。
3.重点解决预习要求中的问题
针对预习要求1,师生共同归纳,将作者直接描写的故都秋景概括为“秋晨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枣图”五组镜头。
针对预习要求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不同。(如:文中倒数第二段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引导学生从“黄酒”、“白干”等饮食中的“味”去领悟两地不同的秋的“味”。)
〈二〉揣摩领悟语言
1、演示播放课件。帮助学生进入“故都的秋”的意境。
2、学生独立有感情地吟诵关键语句,相互讨论、交流、发言。
提示学生抓住文中直接抒发对北国之秋情感的句子及直接描写北国之秋景物的句子加以品味。在品味语言之时,结合课件演示中的图景,运用联想、想象,并抓住“景语”中的关键性词语加以体会。如“秋晨图”抓住“细数”、“静对”、“破壁”等几个词,“秋槐图”中抓住“细腻”、“清闲”、“落寞”等几个词,“秋蝉”图中抓住“衰弱”、“残声”等词,“秋雨图”中抓住“灰沉沉”、“青布”衣、“缓慢悠闲”等词,“秋枣图”中“淡绿微黄”等词。
(说明:作者直接抒怀的句子学生容易体会其情感,重点引导学生
对景物描写句子的体会。)
〈三〉品读文章,深层把握作者情感、文章主旨,品味借鉴其写作手法。
教师以问题点拔,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1、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感受和情感的一句话,并思考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说明:通过对该问题的解答,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作者的情感,理解“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一句在文中作为主线,贯穿全文的作用,进而领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印发栗子珍的散文《秋天是一支红唇膏》。学生对比阅读思考:同是描写秋景,表达对秋的热爱、赞美,《故都的秋》为何流露出“悲凉”之情?作者笔下选取的景物为何皆为冷色调?
(说明:启发学生结合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思考,从而认识理解文章缘情写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四〉本课小结
通过小结,总结鉴赏抒情散文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故都的秋》一课的设计,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附:板书设计
秋味
秋色:碧天蓝朵落蕊枣子清
秋声:鸽声帚声蝉声悲凉
(反衬)静
人声雨声
秋味
篇2:《故都的秋》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是郁达夫的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本单元的大标题是“走进自然”,通过学习本篇散文,引领学生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彩多姿。
二、说学情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研究教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清晰明了的把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那么从学生情况来看,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处于高一下学期,他们已经适应了高中生活的节奏,但是学生对于散文的学习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方法,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知识迁移和运用的能力也有待提高,这些都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格外注意的地方。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悟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鉴赏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文章,体味意境,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秋色所流露出来的深远忧思和和孤独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文本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定本文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五、说教学方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打算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自学法。配合创设情境法、朗读探究法,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法,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说教学过程
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才是最关键的一步。接下来我重点说一下我设计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
好的导入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我将通过多媒体播放秋日风景的优美图片,让学生在感受秋日美景。学生畅谈自己对于秋天的印象,进而引出课题——《故都的秋》。
这样的导入,不但使学生清楚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课题和内容,还形成了阅读期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首先,我会给学生十分钟时间自由的朗读课文,同时,边读边解决PPT出示的几个问题:
问题一: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画出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问题二:思考:故都秋天的总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要写出这样的秋天。
读毕,我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反馈。
首先,在字词方面,我会按照认读、理解、积累、运用的顺序,对学生易读错、易写错的字词进行重点强调。比如:潭柘寺的读音;一椽的书写。
最终,在师生的共同补充中明确,故都秋天的总特点是——清、静、悲凉。其背景则是:处于国民党统治下的白色恐怖时期,郁达夫当时正是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文。
通过检查预习,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一步步熟悉文本,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实现长文短教,为析读文本作好铺垫。
(三)析读课文,质疑问难
这里,我会再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作者具体通过哪些景物体现出了故都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我预设学生会找到如下内容:
内容一:秋晨院落,这一部分通过清白的芦花、蓝白色的牵牛花等事物营造出冷清之感,通过钟声、虫叫等营造出寂寥之感,通过浓茶、破屋等营造出悲凉之感,这里,我会让学生发挥联想,假如你此时正处于这样的秋晨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内容二:秋槐落蕊,这里,我会采用换句法,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不写高大的槐树,而偏偏要写满地的落蕊呢?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呢?通过换句法,帮助学生理解满地落蕊更能营造悲凉之感,同时作者还通过触觉、嗅觉的感觉器官,写出了声音的静。
内容三:秋雨话凉,首先学生畅谈自己心目中的秋雨,进而引出作者在写秋雨时更突显出雨的凉,同时写出秋雨不同的特点,分别是: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这里我会让学生联系前后文思考,秋雨分别奇在哪?有味在哪?像样在哪?
(四)品读课文,品情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
这里,我会联系背景,帮助学生理解郁达夫先生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我会在课程即将结束时,以自主汇报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回顾。并布置这样一份作业:那就是写一写你眼中的秋天。
篇3:《故都的秋》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中第一单元的《故都的秋》第二课时,下面我就教材分析与学情状况、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与学情状况
郁达夫先生在这篇文章中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作者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学生虽然都知道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但是对这句话的含义却理解不够,所以本节课想从根本上教会学生“形”与“神”的关系,教给学生阅读散文一种方法与技巧。同时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感悟宁静美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这一单元为散文单元,教学上要求培养学生在阅读散文的能力。为更有效地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就必须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学情状况,本节课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领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充分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味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的美感思维;体味作者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依据此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定如下: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散文是如何从“形”过度到“神”的,“形”与“神”是如何结合联系起来的?“形”与“神”的关系是什么?
三、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1.教法解析
教学指导思想: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阅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主要采取
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学法解析
勾画圈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
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自主探究法:亲自实践,巩固提高;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四、教学过程说明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回顾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五幅“秋景图”和文章的整体特点,学生很快答出内容,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氛围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进入阅读、讨论情境,也为之后的深入分析做好充分的铺垫。
环节二:局部研读、感知课文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品读课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共同研讨五幅秋景图,看看它们表达了作者怎么的思想感情。主要引导学生分析散文是如何从“形”过度到“神”的,“形”与“神”是如何结合联系起来的?“形”与“神”的关系是什么?
这一环节,将学生分为五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幅画面所涉及的语段作为探究对象,细细品味语言,立足文本,讨论交流,最后推荐一位同学发言,集体交流,教师评价并根据情况点拨补充。
学生详细分析了五幅图景——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同时、体味作者除过寓情于景之外,散文有时候也会通过议论或直接抒情表达感情,最后让学生对“神”进行小结。得出本文通过五幅秋景图的描绘,通过议论、抒情段的表达,为我们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喜爱思念以及深深的眷恋之情,形成了这篇散文的“神”。
环节三:整理知识、课堂小结
这一环节,小结出本篇散文的“形”即五幅“秋景图”,“神”即是作者对故都的思想感情,“形”与“神”是通过文章的整体特点“清、静、悲凉”结合起来的,作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由形到神、形神紧扣,浑然一体。
环节四:延伸拓展,高考链接
这一环节分两部分
1、方法点拨
阅读散文,先分析“形”,再分析“神”,分析“形”重点把握作者描绘人事景物的特点,分析“神”重点分析人、事、景、物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这些问题解决了,其他的各种问题便迎刃而解。
2、高考链接
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散文占有很大的比重,那么如何做散文阅读的题目,就是我们必须掌握的知识,刚才我们对散文阅读方法进行了总结,那么现在请大家把《资源与学案》打开翻到第18页,为了节省时间,老师选了一首接近散文的词,大家运用老师刚才教的方法,完成第三题。并且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给以评价。
环节五:走出文本,迁移训练
背诵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并试着把故都的秋景连缀成诗,并表达出作者(郁达夫)的情感。
教师示例:小院破屋香茗,碧天青草蓝花。鸽飞蝉鸣雨下,天气凉啦,故都秋景极佳。
抛砖引玉,学生依此做仿句练习,来把握秋味,体会作者情感。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环节六:课后作业,巩固所学
1.收集有关秋的诗句,至少4句以上。
2.仿照《天净沙·秋思》扑捉课文中秋的意象,写一首小诗。
作业一的目的是学生的阅读视野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作业二的目的是将语文学习与专业课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板书设计
形(人、事、景、物)
结合点
神(思想情感)
五
秋晨院落
清
热爱之情
幅
秋槐落蕊
怀恋之情
借景抒情
秋
秋蝉残鸣
静
喜爱之情
寓情于景
景
秋雨话凉
叹惋之情
情景交融
图
秋日胜果
悲凉
赞美之情
本板书设计明确的向学生展现了“形”与“神”的关系,同时,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领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充分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篇4:《故都的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地位:《故都的秋》是高中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本课的教学是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2文章特点:作者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同时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也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景抒情方法的典型
二、说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授知识的时候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三、说教学
目标及重难点1目标:(1)学习并掌握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2)理解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2教学重难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四、媒体设计教学思路:
贯彻“三主”教学思想,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运用声情并茂的朗读、丰富多彩的图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关于秋的景色图片和诗文导入。意图:(1)展示几幅关于秋天的景色图片,让学生充分领略秋天带给我们的强烈的感受。(2)学生回忆关于秋的诗文,由此导入新课。使学生温故而知新,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2)教师展示教学目标目的:有了明确的目标,学习起来才有明确的方向。
(3)整体感知听朗读录音意图:1、训练美读,学生可以跟读,提示学生注意语速、语调和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2、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好的诵读、美读能将学生带入故都特有的意境之中。3、显示思考题,节省时间,使学生在听读时有更强的针对性。
(4)鉴赏品味重点赏析第一幅画:秋晨图程序:1、提供图片。让学生从色彩、声音的角度描绘作者的所见所闻,谈画面给人的感受。2、设疑: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还静吗?如果改换一下,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意图:1、形象直观,视觉感更强。易于展开联想,使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能迅速抓住景物的特征。2、体现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层层设疑。 3、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析鉴赏散文的思路: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以情驭景。学会了初步的分析方法,学生就会有意识地进入到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自然而然的把学生引入下一阶段的阅读实践中去。
(5)口语训练:其余四幅画面如何体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品味揣摩语言,自选角度,可以从色彩、声音的角度、可以从触觉的角度,也可以从秋光、秋姿、秋味等角度。意图: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因此,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2、通过欣赏语言,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作家的独特心境、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
(6)亮点探究: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意图:1、使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易于展开讨论。2、完成教学能力目标,突破本课教学难点。归纳可得出:作者所选的景物都是作者感情的体现物。然后顺利得出“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
六、比较阅读。联系《长亭送别》和《荷塘月色》意图:进一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
七、作业:以借景抒情的手法来描写春意图:锻炼学生的动笔能力,进一步突破教学难点。掌握借景抒情手法。
八、板书设计感受:清、静、悲凉图: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秋果情:眷恋挚爱总结: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情选景、以景显情作用:体现目标和教学难点。
篇5:《故都的秋》说课稿
郁达夫
客观实景主观情感思想苦闷不甘沉沦
秋晨院落“清”――清闲恬静安谧
秋槐落蕊“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
秋蝉残声
秋雨话凉“悲凉”――沉静、寡淡
好,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但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清流高级中学清流
11月15日
篇6:《故都的秋》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高二阶段阅读部分所选课文皆为文学作品,意在加强文学教育,着重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本册课本阅读部分所选课文为诗歌、散文,其中前三个单元为诗歌单元,《故都的秋》位于第四单元――抒情散文单元,为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因而在阅读欣赏本课时,提示学生融汇已学的诗歌鉴赏的某些方法,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对散文欣赏的兴趣,指导学生学会一些鉴赏抒情散文的方法,以对后面的散文教学及学生课外自行阅读起到一定示范作用。
《故都的秋》是一篇情真意切、风格独具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文章紧扣北国“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由于本文写作年代久远,学生对于作者“悲凉”的情感会难以理解,要学好本课,应适当介绍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及作者写作的艺术风格,为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情感扫除障碍。另外,对于写景抒情散文,学生学习的关键在入境,难处也在入境,因而我选择与课文基调相称的音乐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辅助教学。尽量使学生与作者的心灵贴近,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二、说教学目的的确定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本课教学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在鉴赏本文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优美情致,获得审美的愉悦。
2、培养初步欣赏散文的能力,按“整体感知”――“揣摩领悟语言”――“展开联想想象”――“明确意象,建构意境”的欣赏性阅读的认识规律,使学生初步掌握欣赏散文的方法。
3、体味文章缘情写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提高自身写作水平。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鉴赏品味语言,由“景语”而“情语”,深层体味作者情感。
难点:调动学生各种思维,对文中所描绘的景物展开联想、想象,进入“故都的秋”的意境,“设身处地”体验对象。
四、说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教学目的与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大纲要求,本课教学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按照“写了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三个层次展开教学。
(说明:“写什么”是阅读一般的、基本的,也是最起码的要求,“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是阅读理解的深化,不仅可以强化作品思想内容和语言艺术的熏陶作用,培养审美意识,还可为写作提供有益借鉴。)
2、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监控者。本课主要采用启发引导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品味,感悟空间。
教学手段的选择,除一般教具外,还选择录音机、幻灯机及多媒体计算机,后者用于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演示型课件。
五、说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导入
师生共同畅谈对秋的感受,也可谈谈历代文人所写的有关秋的诗文。
(说明:通过畅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课文赏析
〈一〉整体感知课文
1、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即教学目标的内容)。
(说明:通过学习目的的出示,让学生心中有数,积极主动地按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
2、预习
发放有关作者写作本文背景及作者写作风格的资料,同时播放与课文情感基调相称的音乐作为背景配合学生个人独立诵读、品味课文,并投影出示以下预习要求:
都之秋的景物的句子,找出文中直接抒发作者对故都之秋情感的句子,并认真体会。
2除直接描写故都秋天的景物外,作者还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故都秋天的特点。
3.重点解决预习要求中的问题
针对预习要求1,师生共同归纳,将作者直接描写的故都秋景概括为“秋晨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枣图”五组镜头。
针对预习要求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不同。(如:文中倒数第二段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引导学生从“黄酒”、“白干”等饮食中的“味”去领悟两地不同的秋的“味”。)
〈二〉揣摩领悟语言
1、演示播放课件。帮助学生进入“故都的秋”的意境。
2、学生独立有感情地吟诵关键语句,相互讨论、交流、发言。
提示学生抓住文中直接抒发对北国之秋情感的句子及直接描写北国之秋景物的句子加以品味。在品味语言之时,结合课件演示中的图景,运用联想、想象,并抓住“景语”中的关键性词语加以体会。如“秋晨图”抓住“细数”、“静对”、“破壁”等几个词,“秋槐图”中抓住“细腻”、“清闲”、“落寞”等几个词,“秋蝉”图中抓住“衰弱”、“残声”等词,“秋雨图”中抓住“灰沉沉”、“青布”衣、“缓慢悠闲”等词,“秋枣图”中“淡绿微黄”等词。
(说明:作者直接抒怀的句子学生容易体会其情感,重点引导学生
对景物描写句子的体会。)
〈三〉品读文章,深层把握作者情感、文章主旨,品味借鉴其写作手法。
教师以问题点拔,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1、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感受和情感的一句话,并思考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说明:通过对该问题的解答,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作者的情感,理解“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一句在文中作为主线,贯穿全文的作用,进而领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印发栗子珍的散文《秋天是一支红唇膏》。学生对比阅读思考:同是描写秋景,表达对秋的热爱、赞美,《故都的秋》为何流露出“悲凉”之情?作者笔下选取的景物为何皆为冷色调?
(说明:启发学生结合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思考,从而认识理解文章缘情写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四〉本课小结
通过小结,总结鉴赏抒情散文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故都的秋》一课的设计,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附:说板书设计
秋味
秋色:碧天蓝朵落蕊枣子清
秋声:鸽声帚声蝉声悲凉
(反衬)静
人声雨声
秋味
篇7:《故都的秋》的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故都的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从本文自身的特点出发,我准备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选自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是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让学生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三、二、一”教学目标:
所谓“三”是要求学生掌握3个知识点:分别是怎样扣住“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怎样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如何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二”是培养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分别是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通过理解本文“情”与“景”的自然融合,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一”是实现一个德育教育的目标,那就是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联系文中展现的五个秋景片段,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四、说教学方法
1、教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散文并不陌生,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仍在形成之中。根据学生的这些情况,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⑴诵读法。美文需要美读,因而把学生的诵读提到首位,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讨论。
⑵点拨法。在感受故都秋之美时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更好地体味作者的感情。
⑶探究讨论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
2、学法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强调以读为主,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1)课前预习法(课前预习,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2)诵读感知法(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3)合作探究法(学生自由选择课堂任务、合作伙伴,组织学习讨论,分析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安排两个课时完成。
(一)导入
在背景音乐《长亭送别》中让学生欣赏几幅关于北方秋天的图片,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诗句来说。
每个人对秋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郁达夫先生笔下的秋天又是怎么样的呢?
(二)解题
“故都”指的就是北京,也称北平,为什么作者用“故都的秋”作标题而不用“北京的秋”或“北平的秋”?
学生讨论回答之后明确:北京历史悠久,秦汉以来,它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辽、金、元、明、清均定其为国都,一个“故”字不仅道尽了历史的苍凉与厚重,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无所不在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
(三)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在这个环节,我将让学生找出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的关键性句子,即文章的“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时学生很容易判断出“清、静、悲凉”指的是“情感”,那么这些“情”需要如何体现呢?王国维的那句“一切景语皆情语”就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
(四)精读课文,品味意境
承接上个环节,该环节要求学生精读课文,找出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
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很容易找出以下这些景物: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槐树、秋蝉、秋雨、枣树等等。
这些景物是零散的,似乎没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很难准确把握景物所体现出的情感,,所以此时我先从景物的顺序说起,让学生将景物归类,例如: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这些景物都是作者在一个院子里欣赏到的,归为一类,可以根据时间、地点的安排给这部分起一个合适的小标题,如:秋晨院落图。接着以此为例,可以将另外几种景物分别概括为秋槐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话凉图,秋枣奇景图。这些图中的“景语”如何展现“情语”呢?此时我又将用“秋晨院落图”举例,分别从色调、声音、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譬如:1、冷暖色调的判断。无论是碧绿的天色还是蓝白的牵牛花,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这点学生很容易能判断出来。这些冷色调能体现文眼中的哪个词呢?问题自然产生,而学生也能答出“清”这一特点。
2、声音的体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很细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够听见,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动写静,由此学生可以很快明白这些景物体现了文眼中的“静”。
3、环境的描绘。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蓝朵,感受秋意。两个“破”字会让学生很自然地得出“悲凉”这一感情基调。
通过引导,第一幅图展现出的景与“清、静、悲凉”就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了。
另外四幅图中的“情语”,我将让学生分为四组,根据第一幅图的赏析方法自由讨论并分别找出图中景物如何体现“清、静、悲凉”。有了之前老师的分析示范,此时学生们会比较顺利地完成赏析。接着我会问学生文中有哪些句子是自己最喜欢的?为什么喜欢?这个问题的提出目的是引导学生去品味揣摩语言,从而分析文章渲染、衬托等写作手法。
在这个环节中,我运用诵读法、点拨法、探究讨论法使学生解决了教学目标中的第一、第三个知识目标以及两个能力目标。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通过对意象群体的鉴赏,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那些用语言所描绘出的清新典雅的画面能最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学生也就更容易理解作者的心情和景物的完美融合。
(五)设疑讨论,体悟情感
当学生被美景感染时,我将引导学生转入文章末尾,让他们通过文中的一组比喻感受南北之秋的差异――黄酒与白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从而得出北国的秋味更浓这一结论,至此本文的第二个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之后自然引出问题:作者在此文中是“悲秋”还是“颂秋”呢?
学生根据“清、静、悲凉”这一文眼,或许会答出“悲秋”这一答案,此时我将简单介绍作者郁达夫及本文的创作背景,通过介绍,学生能够明白郁达夫先生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看似是秋天真实的自然色彩,实际上是作家内心情感的投射,是“形”与“神”的完美结合。通过这个环节,不仅使本文的德育目标与重难点得到解决,还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进一步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六)延伸拓展
对文本的鉴赏,强化了学生的审美体验,但教材只是例子,我们必须从中走出,拓展开来,进而推动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并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积累审美经验。因此,我设计了延伸讨论的环节。
先给学生欣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接着让学生用文章里出现的景物为内容,仿照《天净沙秋思》的写法,当堂写一首关于故都秋景的的小令。例如:碧天破屋浓茶,落蕊疏草蓝朵,衰蝉冷雨闲话。故都秋至,赏秋人在天涯。
六、说课后作业
运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景或物的抒情散文,可以将描写角度放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上,绘形绘声绘色。
七、说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1、秋晨院落
2、秋槐落蕊
3、秋蝉残声
4、秋雨话凉
5、秋枣奇景
(形)(神)
总之,整节课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线索,贯穿全局。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能成为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第一步!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朱萍
篇8:《故都的秋》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故都的秋》。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是郁达夫先生的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本文通过对“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等画面描写表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赞美了故都秋色特有的美,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忧郁、冷清的情怀。整体而言,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学习本文可以逐渐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感受散文情景融合的艺术之美。
二、说学情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高一的学生已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自主性不断增强,具备一定的散文鉴赏能力,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初读和泛读的层面,难以深入理解本文的抽象形象以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概括课文内容,品味文中形象,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领悟法、合作探究法,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作者悲凉、伤感的情绪。
四、说教学重难点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本课难点为: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五、说教法学法
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发挥教学智慧,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体会中掌握方法。,因此,在本节课我主要使用的教法有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点拨法等,同时我采用的学法有诵读发、自主合作探究法、课前预习法、课中圈点批注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充分提高学生运用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设计如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上课伊始,我将在多媒体上呈现这样的五幅图片,一是香山如火的枫海,二是神秘幽静的胡同,三是钓鱼台的银杏大道,四是地坛公园,五是八达岭三林公园,并将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到北京旅游除了长城、天安门、故宫,你们还会去哪?除了我们熟知的北京著名景点外,我们还是否留意过北平的秋天有哪些不一样的景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优美的散文,去看一看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是怎样的迷人。
此时我将顺势板书我的课题。我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良好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对于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习惯,整体感知的教学环节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所以在此环节会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及课文注释解决生字词。接着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1)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分组朗读领悟法,点名要求学生分享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郁达夫生平的材料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形成利用资源的良好习惯。
(2)分组朗读领悟法,理清文章结构。指导学生齐读1-14自然段,并思考故都的秋的特点,作者对秋的情感预设为(清、静、悲凉)及喜爱赞美之情。
(3)第2组学生齐读2、13小段,思考为什么总是写江南之秋。
(4)第3组学生默读剩下段落部分,思考,作者写了哪些景物体现故都的特点。预设(秋晨图、秋槐图、秋雨图、秋蝉图、秋果图)
这样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结构首尾呼应,学生已经明确本文作者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与江南秋景进行对比,侧面概括以及正面从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表现展开叙写,从而对本文形成整体感知,更能使学生清晰地感受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为深入研读打下好基础。
(三)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研读是深入地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所以我在研读部分我将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故都的秋的特点与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问题一:课文题目为《故都的秋》而非“北平的秋”?
这一问题较简单,我预设学生能够回答出:“故都是过往繁华之意,怀有伤感之情,也包含作者对于故土的眷恋。
问题二:本文中的哪些景色表现了作者“清、静、悲凉”的情感?
明确:如“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牵牛药的蓝朵”,而且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底色都是青蓝灰白等“冷色”,“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这些描写能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达到完善的交融与统一。
问题三:联系背景知识思考:作者如此喜爱故都的秋,为什么秋阳下的巍巍宫殿也没有欢快的充满生机的图景,而是一幅幅清冷幽静伤感的图画呢?
此处是我的教学重点部分,因此我将采用小组讨论法,以语文组的形式进行,给予学生8分钟的时间充分讨论,每组讨论后形成观点,推举一名代表发言。
我预设学生形成以下观点:本文作者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身世飘零,在求学和回国后都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所以他不可能会有欢快而充满生机的图景,也不可能出现热闹的金碧辉煌的宫殿,而是冷清、幽静、悲凉的图画。
同时我会在多媒体PPT课件上出示关于作者郁达夫写作的背景材料,如郁达夫生活在**年代,199月随长兄赴日留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当时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云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通过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因眷恋故都才产生这样的情感,并这样去引导学生:这是情境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身世飘零,饱尝人生的愁苦与哀伤,作者看到的不是明快的秋景而是人生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不写身世飘零只是凭借着一个普通文人的眼光和体验。他笔下的故都的秋都蒙上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如作者写落下的槐树叶,并不是一种哀叹,而是像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接着我将引导学生回到原文中划出作者细腻且独特的句子,多读多感受作者正是由于郁达夫这样一个平民且饱受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深刻细腻感受到的情怀,并深入体会作者寓情于景写作手法的妙处,感受故都的秋的独特韵味,完成对我本课重点内容的挖掘。
问题四: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文中描写的五幅秋景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景,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四)再读课文,延伸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所以在拓展延伸环节我将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学生讨论并畅所欲言。
问题:有人说郁达夫所写的故都的秋味,实则是对自我的一种追去,你是否支持这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通过小组的激烈讨论及对本文内涵的理解,我预设学生会这样解读,如“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作者采用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描写的秋味的‘清、静、悲凉’正是作者冷清、寂寞、悲哀的心境的观照,文中细腻难而又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也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而又饱尝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真正体验得到,才能表现的细腻难而又深刻,因此作者怀念故都的秋其实是寻找内心的慰藉和心里平衡,如‘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这些深沉的地方作者看到的不是整洁而是细腻、落寞和深沉。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理解本文内容的基础上发散思维,进一步探讨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解决我难点部分的讲解。
(五)小结作业,积累运用
在此环节我将通过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梳理本文的重难点内容,同时为了培养学生搜集素材的能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探讨中国传统文人的内心世界,我将设计以下2道作业:
1.搜集古代关于秋的诗文及名句名篇;
2.搜集素材,进行排列筛选,撰写一篇“中国古代文人与秋”的小评论。
以上就是我预设的教学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顺学而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相信在这一节课中,学生不仅会有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也会受到情感的体验与熏陶。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突出重点、难点,使学生一目了然。
篇9:故都的秋说课稿
【教材简析】
1、高中第三册第三单元选的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四篇都是抒情散文。散文的魅力,来自作家的真见、真知、真性、真情,来自文字和谐的色彩、自然的节奏、冲淡而隽永的韵味,因而,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此外,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还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2、《故都的秋》是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它又是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不可忽视,因此,要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
3、《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因此,教师应该以点带面,带领学生通过《故》来了解郁达夫以及他所生存的环境。
根据《故都的秋》的课型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和重点分别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①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②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③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已远,中学生在把握作者心境上有一定的难度,也难以领悟主观色彩笼罩之下的景物描写的妙处,因而难以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所以"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既是教材的特点,又是教学的重点,学习的难点。
【教学设想】
以语文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本课时整体感知文章,抓住秋的三个特点师生共同品味鉴赏文章。
一、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上网等途径大量阅读郁达夫的文章,了解郁达夫的生平、文艺观和审美观,作好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的准备。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以点带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课堂活动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1、导入阶段
移情法:多媒体课件,投影秋天不同的画面以及描写秋天的古典诗句,营造浓浓的秋意、秋的文化,将学生引入一个欣赏秋景,感受秋文化的情境中去。
诵读法:放录音,使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2、整体把握阶段
活动法:找准切入点,围绕激发学生思维、引起争论的问题开展辩论活动,调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动性、积极性。
先让学生找出故都的秋的特点,抓住了中心,再分三组学生准备三个问题:
①第一组在文章中勾出作者笔下的秋景有哪些?
②第二组同学思考这些景物可概括为几幅图景?
③第三组同学勾画出表示景物色彩的词语.
然后归纳出作者笔下故都秋色的色调――冷色调。再引出作者此时内心的冷清、孤独之感。之后,教师将问题进一步深入:“作者在故都感受到的秋声又有哪些呢?”从这一角度来引导学生思考出故都秋声的“静”。紧接着提出“郁达夫为何有这样的感受?”师生经过交流,达成共识:当时的中国,连年内战,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遁世离群,浪迹山水的生活排遣不了他心中忧国忧民的苦闷,作者的主观感情与故都的秋景有机地融为一体,“清、静、悲凉”既是景物的特征又是作者当时心境的绝好写照。概括出秋味:“悲凉”。
学生为了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答案,就会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语句,在阅读和辩论中整体把握了文章。三组的同学通过景物特点来剖析”悲凉“。同时,这是一种联系文本进行分析的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筛选、提取文中信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想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辩论活动使学生产生了思想上的碰撞,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品味鉴赏阶段
诵读法:”一切景语皆情语“,只有反复诵读,才能披文入情,析文明理。这一阶段主要通过学生个性化的诵读,解读语言文字来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进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首先,学生选择自己欣赏的写景语段,投入地朗读,并与同学交流自己欣赏的原因和方法。教
师从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点拨,使学生懂得品味和鉴赏的.方法。例如,某学生朗读”槐书“一段,师生一起品味:无声无息的槐蕊夜里悄然而落,这里作者借视觉和触觉形象描绘了独特的秋景:花铺满地(视觉),脚踏落花(触觉)给读者以如临其境之感。这里空寂无人,斯人独徘徊,只能与自然相交融。作者此时的心境是淡淡的喜悦交织着淡淡的寂寞?”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落叶、落蕊是秋的标志,在杜甫笔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悲壮,在韩愈笔下是”卷卷落地叶,随风走前轩“的哀伤而在郁达夫笔下,则是静的”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和的触觉。而此景中正是作者一种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情绪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沉醉于其中蕴藉的孤独、落寞和伤感情怀的自然流露,是形与神,情与景的完美融合。欣赏时,要运用表现技巧、修辞等方面的知识来分析,同时,还要考虑中国传统文化背景。
4、总结升华阶段
①课堂布置一道训练题。掌握作者笔下色彩与心境的联系。
②老师、学生结合郁达夫的文艺观、审美观,共同来探讨课文的艺术技巧和特色,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可以选择重庆的秋天)
③回顾全文,总结散文阅读的方法:
整体把握文章;
要透过富有主观色彩的自然景物,感悟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要自觉地运用艺术表现手法、修辞等方面的文学知识来进行鉴赏。
最后,师生在音乐《秋思中》一起齐声朗读课文。
整个教学过程为:课前准备,搜集资料――整体感知、把握――品味鉴赏――总结升华――知识迁移。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板书设计】
篇10:故都的秋说课稿
以情驭景
画面――清晨小院、槐树落蕊、秋蝉嘶叫、闲话秋凉、秋果
秋色――碧空、白中带黄、蓝朵、青布、淡绿微黄――清
秋声――鸽声、帚声、蝉声衰弱、风雨声人声――静
秋味――悲凉
以、景、显、情
★ 《想北平》说课稿
【故都的秋说课稿(锦集10篇)】相关文章:
故都的秋作文700字2022-11-21
高中语文说课稿模板2023-08-06
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2022-08-12
说课的范文2022-12-25
人教版高中语文说课稿2023-06-07
我想,说课稿参考2023-05-31
秋天说课稿2023-09-02
高中语文说课稿2023-08-02
四年级秋天说课稿2023-04-07
江南说课稿2023-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