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射虎》教学反思

时间:2023-12-22 14:31:02 教学反思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广射虎》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1

本课采用“文包诗”的形式,因此,借助课文来学习《塞下曲》,要在读好诗的基础上,对照课文,进行尝试性的理解学习,我认为对古诗的理解应避免一字一词的理解,要倡导融会贯通的整体把握。但对理解及体会意境的关键词语要较好地把握。例如:古诗中,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平明”、“白羽”、“没”、“石棱”,这为学生体会李广的力大无比,做了较好的铺垫,通过对朗读的'指导以及适时地情境。学生能深入体会到当时的场景,他们能把自己内心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场景。较好的通过读来表现。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2

《李广射虎》采用“文包诗”的形式,通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进石头中的故事,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与神勇无比。课文创设了古诗所描绘的情境,描述了有关“飞将军”的神奇故事,为学生深入浅出地了解古诗的意思,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我以诗为主,文诗对照,进行教学。先出示古诗,在熟读的基础上,拆字理解。因为之前学过不少古诗,所以学生对拆字理解比较熟悉,在集体交流的基础上,很快就将古诗的简单诗意了解了。然后让学生读后面的段落,从段落中寻找表达古诗意思的句子,通过对照,感受到“文包诗”文体的独特与巧妙。通过这样的结合教学,循文悟诗,诗意就巩固的更快了。

本文朗读又是不可缺少的,比如表现李广力大无穷、神勇无比的词句,就得让学生好好地、反复地品读。在反复读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找出关键的词语,比如描写李广动作、神情的.词语,通过边读边品,让李广的形象深入人心。在此过程中,我又让学生穿插了表演,演一演李广的搜寻的动作,演一演李广的射虎的过程,演一演随从们发现李广射中的是一块巨石的过程,等等。通过表演,李广的人物形象就更清晰了,学生对李广的印象就更深刻了。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3

文言文质朴典雅,语言具有张力,意境开阔深远。文言文积淀了数量巨大的的典故、语汇,是白话文的基石。它能引领学生从文化的根源学习母语。

今天带这孩子们复习《李广射虎》一课,想到了《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一段,随找来让孩子们和课文片段“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便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力气,拉开硬功。“嗖”的一声,一只白羽箭射了出去。第二天,天关蒙蒙亮,李广的随从便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得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比较,拓展讨论:为什么李广再射时,却“终不能复入石矣”?想象李广射虎的情景,鼓励学生联系古文想想那是个怎样的夜晚。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4

《李广射虎》是一篇“文包诗”,课文由唐朝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引出,介绍了“飞将军”李广,并由此描述了“李广射虎”的故事,赞美了“飞将军”李广的神勇无比。

《塞下曲》这首诗孩子们早在上学期就熟读成诵了,也能大体了解诗意,所以教学的重点定位是“体会诗境,领悟诗意”。本文的中心词是“神勇无比”,初读课文后,让学生找到“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这一中心句,再请学生围绕“神勇无比”,用浪线画出能表现出李广的“神勇无比”的句子,引入“文”的学习。学生找出“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这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动词,于是我引导学生表演射虎的一系列动作:拈、搭、运、拉。指名同学边做动作边读,通过自身动情的表演,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同时也懂得文章在写作时动词运用的准确性,习得写作方法。

在对课文所讲述的故事有了理解之后,请学生再好好地读一读《塞下曲》这首诗,对照课文,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共同商讨,古诗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5

今天,很高兴大家难得有这样一个机会聚在一起,来聆听祁老师和卢教导的展示课。下面,我就主要谈谈祁老师上的这节课。听了祁老师执教的《李广射虎》这堂课后,觉得眼前一亮,这真是一堂鲜活的语文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情趣浓浓。下面,我就选取这堂课中的几个亮点,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教学设计巧妙,重点突出,过程紧凑。

故事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本文采取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塞下曲》这首诗的创作意境。祁老师在这堂课的教学中,由诗入文,循文悟诗,诗文互照,情景再现,紧紧围绕李广将军神勇无比、力大无穷的特点来展开具体的教学。教学中,祁老师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用一段学生喜欢的动画录象将学生带进生动形象的文本意境,使学生很快融入到文本中,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一阵疾风”的两次声音重现,为课堂渲染出一种紧张可怕的故事情境,有目的的循序渐进地通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激发学生用读、说、品、想、圈、演、看、听,练、再读等方法来表达自己的体会,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文本,深入浅出地实现本课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二、课堂语言凝练精当,生动形象,富有激励性。

祁老师的语言非常精彩,给我体会最深的是她的语言很富有激励性,她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激励,如:“你的声音真响亮!”“感谢你的朗读,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好孩子!”“加油,老师相信你能行!”“真不错,你已经养成了边读边想的好习惯!”“你的确很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关心,很有思想和个性!”……这样的激励,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情绪高涨,使课堂溢满了一种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享受着收获成功的快乐。祁老师还通过表演与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懂得李广娴熟高超的射虎技艺是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坚持不懈地努力获得的,巧妙地引申鼓励学生面对学习中的猛虎——难题,也要像李将军一样勇敢地去克服,达到了学生思想精神上的再度提升。

三、补充知识,课外延伸,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课程资源。

祁老师在本课教学中,补充了对“飞将军”李广的个人介绍,补充阅读了王昌龄的《出塞》及体会了古诗所表达出的诗人对李将军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叹,让学生的掌握文本的同时,有目的地开阔知识的视野,引导学生不拘泥于课本所学,开辟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天地,不断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对语文作品的阅读产生出更加浓厚的阅读兴趣。

四、尊重学生,体现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

祁老师在这堂课中,以学生“潜心读书”为本,始终贯穿一个“读”字,学生自读、整体悟读、分句讲读、全班齐读、音乐伴读……通过一次次不同形式的朗读训练,透过文字的描述,把学生带入诗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在学习的方法上,她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自主选择表达的机会,可读,可讲,可演……让学生有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把李将军射虎的情节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真实再现出文本人物高大的艺术形象,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再如看到“箭没入巨石”的想象练说,给了学生思维驰骋的空间,再次让学生感受到李广将军臂力过人、武艺超群,激发起学生对民族英雄的喜爱和敬佩之情。

五、机智的应变能力。

本堂课,祁老师能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合理地选择教学手段,同时在课堂上还能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机智地采取灵活应变的策略,随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反应,及时进行课堂调控,有的放矢地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建议:对古诗中“没”一字的教学,应挖掘得更深些,“没”是淹没的意思,诗人的用意从另一个侧面来突出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力大无穷。其实,每次听祁老师的课,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我在享受她所传授学生的丰富的教学知识的同时,也享受着来自于她自身的一种清新独特的教学新理念。祝愿祁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研究探索,让自己的教学风格更加成熟!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6

本文采用“文包诗”的形式,通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进石头中的故事,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与神勇无比。课文创设了古诗所描绘的'情境,描述了有关“飞将军”的神奇故事,为学生深入浅出地了解古诗的意思,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文包诗”的教学,自己一直认为应是以诗为主,文诗对照,循文悟诗,相得益彰。

这一设计,我个人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1、时间调控不够适当。课堂中,对文中语句的品评时间花费多了,导致文诗对照理解的时间少了。老师的语言似乎噜唆了一点。

2、教学中,实践活动充分了,但学生的自主学习尚要强化。当孩子处于愤悱之际,应充分给予读书时间,引导其深入思考,不必急于告诉。

3、当孩子对文本的解读不够准确时,教师应随机启发、引导,及时予于纠正,并捕捉这一生成点,使其成为课堂的亮点。

总之,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探究、摸索。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7

今天是星期一,早上第一节课是语文课,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知道这一课教学效果不会很好(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为心理学老师早就告诉我们,周一上午的第一课和周五下午的第三课的教学效果在一周内是最差的。虽然心里有所准备,但还是充满信心的,因为,我准备上《李广射虎》的第二课时,我相信学生还是会很感兴趣的。

可是,事实并不如人意。上到第二自然段时,有一部分学生显得坐不住了,有的还开始窃窃私语。我心里有些着急,但我没表现出来,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向读者介绍了“飞将军”李广,于是,我灵机一动,插入了一个朗读训练(也可称语感训练):

师:下面老师和大家做一个游戏,我提问你们回答,答案就是文中的这句话——“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但一定要根据我的问题来回答,让人一听就明白。好吗?

生(兴致勃勃地):好啊!

[一听说要做游戏,一个个都跃跃欲试,有几个急性子的都显得急不可耐了,那几个讲话的也自动停止了,显然注意力被吸引过来了。]

师:李广是干什么的?

生: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突出“将领”)

师:李广是西汉时一位怎样的.将领?

生: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突出“神勇无比”)

师:李广是什么时期的人?

生: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突出“西汉时期”)

师:你们真聪明!都回答对了!下面老师再问几个问题,认真听好了!我们上课应该怎样?

生:我们上课应该专心致志。(突出“专心致志”)

(回答时,一个个下意识地坐端正了,神态也专注起来。)

师:谁上课最认真?

学生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回答。

师提醒(竖起大拇指,一拍胸脯):就表扬自己呀!

生(激动地):我上课最认真!(突出“我”)

师:对呀,上课就该这样!

……

通过这样一个朗读训练,让学生领悟到同样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读法,能读出不同的语气。无形之中,学生领略了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通过迁移练习,又教育了学生明白上课要专心的道理,寓教育于教学之中,真可谓一举多得!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8

学校开展本学期的评教评学活动,我讲的是《李广射虎》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是: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找到课文中解释古诗意思的内容。4、通过预习和朗读课文对李广将军有初步了解。教学过程基本按我设计的流程进行:一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近义词的辨析来理解;三读课文,诗文对照,理解诗意。

这一节课我灵活地使用了导学案,我把学案的“基础达标”部分的.题目做了适当的增删改。课堂上,利用这些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课文的生字、词,开展小组合作,学生互相检测字词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了评议。利用“设问导读”的第一题引导理清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但在使用导学案的教程中,也许是受导学案的束缚,我感觉到学生不是在自主地学习,而由教师一味地牵着走。由于时间关系,教学环节的处理上还欠妥,比如在读熟课文后,还缺少一个质疑问难的环节,学生的学习气氛没有达到高潮,感到比较乏味,提不起兴趣来,处于被动接受,学习效果不佳。整堂课给人以沉闷、枯燥之感。

对于自己本身而言,也缺乏表演力,教师是个演员,教学中要加强一点亲和力,抑扬顿挫一点,加强语言的感染力。对于评价,个人认为是有所欠缺的,我不知道该怎样的表扬才能恰到好处,也不知道该怎么批评才能让孩子的心灵不受到伤害,我想,这个评价的艺术,除了吸取前辈们的精华之外,更多的是自己的摸索,自己的探求。

为什么时间不够?我想了很久,教学内容其实不多,为什么时间不够呢?现在想来原因是:老师的过渡语啰嗦,占用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因此教师的引导语言一定要简洁,这也是我今后努力改进的地方。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9

本课是篇文包诗课文,内容较通俗易懂。前半篇出示了古诗及介绍了李广其人。后半篇写了李广射虎的经过。我的教学设计及过程如下:

一、通读全文,了解卢纶及李广其人。

学生自由读文,借助课后注音及工具书学习生字词,师生交流课前准备好的关于卢纶及李广的资料。

二、抓住精彩,以演促学。

课文的最精彩部分在第三小节。我直接切入,让学生找出来读,小组读,大组读,然后突然问学生:你们读好了,我想来做个游戏来考考大家,看读得怎样?一个个都瞪大眼睛看着我,嘴里囔着什么游戏?什么游戏?让你们做李将军――射虎呀!此时学生激情高昂,都想上台表演,然后分小组进行上台表演,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对照课文挑疵。其中有两个小亮点:一个同学射虎是从头顶拉弓的,下面的同学都笑了,指出这样肯定不对――使不上劲。另一同学向上射虎,一个很细心的小女孩指出这样也不对,因为课文插图是向下射的。我为他们的认真而高兴。这样孩子们再去读文,不再是纸上谈兵了,而是真正练兵了,有了真正而直接的'体验,读到相关的动词时也很突出,效果较好。

接着学习第四自然段,也是通过表演来促学。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学生很自然地走进文本:第二天,士兵去寻找猎物看到白羽箭没入巨石中,他们说了些什么,小组交流讨论,然后上台表演。有的学生说:这是李将军射的箭吗?不会有神仙帮忙吧!有的说:李将军真神了!

三、回头品诗,妙在自得。

然后再回过头来读《塞下曲》,学生自然地能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这一过程无需老师过多引导。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10

在备课时,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思路:

1、感受文包诗体裁的特点,从中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

2、通过文本语言与古诗相互对照,理解诗句意思。

3、感受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

但文包诗的课文如何有效教学,是我比较困惑的问题。之前教《每逢佳节倍思亲》,我采取由诗及文,诗文对应的学习方式展开教学,最后再回到诗。本篇课文由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引出,介绍了“飞将军”李广,并由此描述了“李广射虎”的故事,通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入石头中的故事,表现了“飞将军”李广的力大无穷和神勇无比。全文由诗开始,诗是文头,文是诗身 。

在教学开始,我让生快速浏览全文,思考:“文中的李广是个什么样人?”学生很快就说出了李广是个神勇无比的人。接着,我抓住李广的.神勇无比、力大无穷的人物形象作为教学时的主线,让生精读课文三、四自然段,通过品读文中的关键词句,让生展开想象,并结合文中词句谈出自己的感受。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的需求,学生说到哪就品哪。例如当生说到“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在此,我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深深地”“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体会李广的力大无穷,并让生关注将

士们的神情展开想象说话:当时将士们看到这样的情景,会对李广说些什么?并通过朗读体会当时将士们对李广的敬佩之情。但是,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不在我的预设范围内时,我的引导还不够,以致于学生的朗读也不到位。

当课文学完,回到古诗《塞下曲》时,我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古诗的意思,此时我发现学生对“平明”的理解不是很准确。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本节课重文轻诗,先学文再学诗的教学效果并不好,文包诗的课文还是应该文诗对照着学。

教学过程稍显混乱,没有清晰的主线。借鉴丁莲香老师的课堂开头“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个人,读一个故事,学一首古诗” ,这样的学习的目的性似乎会更鲜明一些。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11

前几天,在校公开课上我讲了《李广射虎》这一课,现在反思一下:

以下几点做得较好:

1、图文结合,促进理解。《李广射虎》一文,直观形象的插图助于学生对课文中古诗的理解。感知课文的内容。在教学李广射虎的动作时候,让学生看李广射虎图,让他们体会李广将军的神勇,在这个基础上读好李广射虎的动作。还欣赏了众将士寻箭图,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众人的惊讶和李广将军的.箭术高超。

2、诗文对照,易学易懂。“文包诗”作为一种新的课文结构形式,要求教师在此类课文的教学中运用新观点、新手段进行教学, 教学中做到诗和文不割裂,从文理解诗,提高古诗教学效率。我在教学环节中注重了这一点,采用了诗文对照的方法使学生融会贯通,并举一反三。

3、电化教学,体会意境。我利用动漫素材等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的意境。

当然在讲课时我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1:前紧后松,前面用的时间过于长,导致后面没有讲完。

2:准备的道具弓箭过于小。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12

本周学习了《菩萨兵》、和《李广射虎》。

第七课《菩萨兵》的作业中出错多的是:春耕的春下边为日,里边一个衡,有的写成了目,里边写成了两个横。

耕织的耕左边有三横,有的丢掉一横,写成了两横。

平平展展的展,出错较多,里边写成了左下加撇。这样的学生还不在少数,要注意指导学生认真改错。

我在教学《菩萨兵》一课时,在揭示课题时先板书菩萨,让学生通过质疑明确菩萨是心地善良的`人,再板书兵,成了菩萨兵,再让学生质疑菩萨兵,学生围绕着谁是菩萨兵,为什么称他们是菩萨兵?从哪里能够看出他们是菩萨兵?教学时就围绕着学生质疑的问题进行教学,抓住朱总司令的急,看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急,一急为什么,二急为什么, 指导好朗读,通过边朗读便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但对课后的联系上下文,说说带点的词句的意思中,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和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两句学生理解不了。令课后的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有一部分学生感到有难度,要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先让学生小组内练习复述,再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在小组联系的基础上再指名学生复述,还可以让学生回去复述给家长听。

8课《李广射虎》的作业中出错多的是出没的右上部分没有钩,有的加上了钩。

唐代的唐的上下出头,有的上下不出头。

石棱的棱右上为土,有的写成了梭子的梭的右边了,要注意区分。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13

《李广射虎》采用的是“文包诗”的形式,课文创设了古诗所描绘的情境,描述了一个有关“飞将军”的传奇故事,为学生深入浅出地了解古诗的意思,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本篇课文第一次的教学设计中,我着重以如何让学生通过课文,来促使学生理解古诗,欲通过教师的教来达到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在自第二次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方案始,我着重以此为切入点。

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设计教学方案

1.让学生充分质疑,激发学习兴趣。课伊始,我先引导学生通过课题、古诗来充分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引导学生把问题整理、归类,随即输入到电脑中。但在第一次试讲时,没能引导学生把问题提全、提得更深入些,以致于在课中打断学生思路,掺插进去。

2.解疑(自主、小组学习)→边质疑边解疑。小组学习是本节课学习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本节课学习目的`完成效果。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我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来解决一系列的问题。设计方案中,我没有在其中涉及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的方法。故学生在试讲中进行分组学习时,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由于缺乏教师一定的学习方法指导,有些力不从心,学习效率不高。我想这一环节接下来应着重思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作为组员参与到其中一组或两组的讨论之中,通过与他们的对话交流,使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渗透到他们的思想之中,但这一过程不是一时之功,需要长期积累。

3.汇报交流(释疑)。这是学生学习情况得以展示,以及师生思维火花碰撞的重要过程。此环节中,除要指导学生清楚、浏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外,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来理解古诗,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古诗。由于学生汇报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教师必须熟悉在课前预测各种汇报情况,以使在课堂上以不变应万变。在试讲时,到这一环节我却乱了头绪……

我想,在学生汇报时,可请一组的发言人发表见解,其成员可补充,如其他小组有意见也可直接参与,达到点面辐射。理解课文内容后,再来理解相关的诗句,朗读指导可穿插进行,但要体现出层次性(主要通过教师或学生的评价,表演,范读等方式)。

二、课堂上指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以文解诗,以读促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明白本篇课文的学习方法,当然是要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自我感悟、总结。在试讲时,此环节在教学中有所反应,但不明显,效果不佳。我想也许是教师语言不够明确、简炼,思路不够清晰所致。

三、适时运用有效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

课堂评价用语,是教师教学机智、口语技巧、教育智慧的全面展示,更是教师文化底蕴、人格魅力、爱生情怀的真实体现,虽产生于即兴,却根植于教师个人良好素养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如其分的评价可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进一步提高,但要使学生感受到教师评价语言的情真意切,使学生乐于接受;评价语言应富于变化、幽默风趣,让学生耳目常新、喜闻乐见。备课时,我深切地注意到了这一点,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没能体现。

四、加强教师课堂教学机智

1.深钻教材,驾驭课堂。记得江苏著名特级教师徐善俊说过:“一篇文章我至少要读上七、八遍……”我想不仅是要把课文读通,更是要通过读来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在读时,体会哪些是学生不易理解的重、难点。但可惜的是,在此方面我却用功甚少。

2.注意以教师为载体,提供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本节课主要通过小组学习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在小组学习或汇报交流时,学生难免会意见、看法不统一,当在交流中体现出来时,教师应适时引导,或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如:一学生质疑“李广明明没有射中老虎,但课文题目的‘虎’字为什么没有加双号呢”?此言一出,立即有学生举手示意回答,当时我把这个解释的权利“甩”给了学生,让他们相互对话、交流。但可惜的是,我却没有引导学生深入发表见解,一个绝好的教学时机就这样被错过。

3.切忌打断学生思路。在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思考或表达时,教师不宜在其中穿插自己的想法来左右学生的想法,除非学生的思路偏离主题。比如当学生正在汇报本小组确定的学习内容时,我却打断说:“稍停一下,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当人们得知李广射中的是石头而不是老虎时,反应如何’?”当时学生虽然思维跟着我转动,但却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发挥,《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的主体地位何在?

五、注意教师个人的感染力,把握教学时间

1.严禁拖堂。此次试讲,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延长了课堂时间。今后的日常教学我也应注意,避免此种错误再次发生!

2.利用教师的肢体语言引导学生。教师的语言、表情、动作可直接感染学生,从而掌控课堂,吸引学生的兴趣。而我的语气过于生硬,表情不太自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四次反复备课,感慨颇多!随着教学设计反复修改,教学方法不断改善,教学理念不断渗透,受益的不仅仅是我自己,还有学生。今后的日常教学中,我想我应该持之以恒!本次试讲借用的是三、二班的学生,对于他们的表现我只能说:“太棒了!”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思维的跳跃度都令人叹为观止!由此我也从中受到启示,或者说是惭愧:功夫在平时!为宋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喝彩!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14

"文包诗”课文的教学,不同于一般课文的教学,它需要借助短文研读古诗,领悟诗的丰富内涵;同时还需要“诗”“文”互照,寻找诗与文的内在联系,了解古诗的来龙去脉,感悟古诗的'丰富内涵,以进一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并相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简言之:短文是情境,诗是浓缩。

在第一课时的时候,我简单的梳理了一下课文,帮助孩子了解诗的意思。通过课堂巡视,我发现孩子们已经能初步地划出诗句的意思。书后提出要求,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怎样才能让孩子顺利地说出诗句的意思。首先要熟悉课文,在此基础之上再来练习讲故事。就把复述课文就当作讲故事,这样才能在思想上给孩子们降低了难度。我先让学生读,自己练着读,读完了之后读给你的同桌听。之后我范读,让孩子们边听边想,你听出了什么?学生都会说,非常恐怖,让学生也来读读,有感情地朗读,越恐怖越好,此时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几遍朗读过后,学生就对课文有了很深的印象,看着黑板进行讲故事,然后再让学生连起来说说,说说诗句的意思,所以就把说古诗的难度大大降低了。为了帮助孩子体会作者的写法,我还设计了小练笔,再出一则《塞下曲》出示意思,让学生,也模仿着课文来写一写!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15

20xx年4月8日,我参加了学校辅导组举行的课改展示研讨活动,并承担了语文课文包诗《李广射虎》的教学展示任务。经过精心的准备,终于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针对这节课的教学实践和体会,我作如下反思:

(一) 围绕教学的目标,设计课堂完整的方案

在本课教学中,我设置了以下两个教学目标:

1、诗文并茂,领悟意境,理解《塞下曲》及在文章中所蕴涵的意思。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阅读、感悟,鼓励个性化的阅读和表达。

我紧扣本课教学目标,由古诗《塞下曲》引出主人公李光将军,通过引导学习第二自然段,对“飞将军”李广作简单介绍,初步形成李将军神勇无比、力大无穷的将军形象。再将古诗与课文三、四自然段内容结合,让学生掌握文包诗的特殊写作体裁和古诗所蕴涵在文章中的意思,激发学生对李广将军产生敬佩之情。后通过《出塞》的延伸,加深学生对李广将军的进一步认识。最后,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回家作业。整个教学过程力求完整紧凑,始终围绕课堂预先设置的目标展开教学。

(二) 根据教材的特点,安排文字扎实的训练

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语言文字的训练。本课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实际特点,安排了学生不同形式的朗读训练,安排了学生进行想象、表演、质疑、体会、赞美、背诵、设计等方面的针对性训练,安排了“( ),任( )怎么( )也( )。”的句式训练。这样的教学既完成了本课教学确定的目标,也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 重视方法的渗透,体现语文阅读的价值

本堂课中,我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看录象、听风声、想画面、圈动词、演动作、赞将军、诵古诗、学提问、说句子……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到位的读、专注的听、正确的思、严谨的问……并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机智地采取灵活应变的策略,及时进行课堂调控,让收获阅读教学的快乐和进步。

(四)借助有效的.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课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努力通过丰富的评价方式,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愿说,敢说,会说。

当学生表现积极时,我的评价注重激励性,如:“你的声音真响亮!”“感谢你的朗读,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好孩子!”“加油,老师相信你能行!”“真不错,你已经养成了边读边想的好习惯!”“你的确很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关心,很有思想和个性!”……当学生出现障碍时,我的评价注重引导性,如“李将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仔细阅读这段文字,老师相信你能找到答案。”“边读边练习李将军射虎的动作,老师相信你能表演得很出色的。”“假如你把这些动词读得再流利一点,紧凑一点,那么李将军的动作一定会更连贯更迅速”……当学生学习到关键处时,我的评价注重针对性,如“你的想象很丰富,但注意一定要联系课文的实际来说,不要脱离学习的主题。”“我们不仅要学会积极的提问,还要学会像某某某一样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李将军看到的这只猛虎,就像是我们学习上遇到的难题,我们不能害怕,要向李将军学习,勇敢去克服它。”……这样的激励,学生会情绪高涨,个性也会随之得到张扬,最终实现学生知识与思想精神的同步提升。

(五)创造施展的舞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平台,更是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听“疾风”的声音后学生描画紧张可怕的故事情境,读圈出的动词后学生表演射虎的精彩,访表演的学生后知坚持训练的不易,找重要的标点、词语后学生读出人意料的结果,配悠扬的伴奏后学生深情诵古诗……课堂,就会时时是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处处是学生展现能力的舞台。

(六)运用现代的媒体,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

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用生动的情境打动学生、吸引学生,激发他们走近文的愿望,诱发他们接触文本的渴望,会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本课教学中,我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借助录象、录音、音乐、图片、文字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努力创设出李广射虎这个故事的背景,给学生带来形象真实的课堂情境,为课堂增色不少。

(七)注重课堂的延伸,开阔学生有限的视野

在本课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实际,适当补充了对“飞将军”李广的介绍资料,补充了王昌龄的《出塞》及古诗所表达的含义,让开阔知识的视野,引导学生不拘泥于课本所学,开辟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天地,不断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对语文作品的阅读产生出更加浓厚的阅读兴趣。

(八)塑造个性的课堂,形成自我独特的风格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中,我虚心吸收他人的成功之处、优秀之处(好的课件、好的思路、好的训练……),但我始终坚持这样的信念:自己的课堂,不能完全拘泥于传统的枷锁,要坚持自我创新,要寻求自我突破。我在与孩子的对话中,争取运用富有个性的话语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争取提出独特鲜活的见解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让孩子喜欢我的课,让我成为孩子心目中一位有个性的语文老师。

深刻的反思后,我也拾取着许多的遗憾:个别词语(影影绰绰、没、不是……而是……)的理解不到位,李广将军在将士们心目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及其他存在的时代意义的引申,板书设计的不够精益求精,等等等等,都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研究,寻求教学上的不断攀登。

让反思伴随我实践,让遗憾激励我完善,如叶老师所期望的:让自己的教学风格更加成熟!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8李广射虎 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李广射虎教学设计(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李广射虎》(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的教案原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作文范文

苏教版上册《fùxí》第一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课文《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 教案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李广射虎》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咬文嚼字优秀教案2023-02-02

咬文嚼字教学反思2023-07-22

《李将军列传》的读后感2023-06-27

三年级语文下册《苏珊的帽子》说课稿2022-07-28

咬文嚼字教案2022-07-28

课文李将军列传原文2022-05-06

李将军列传翻译2022-11-07

《咬文嚼字》第二课时教案2022-07-11

《笠翁对韵》教学反思2022-09-16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2024-03-0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