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于永正《给女儿的贴心建议》读后感(精选6篇)由网友“雷神自在”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读于永正《给女儿的贴心建议》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读于永正《给女儿的贴心建议》读后感
读于永正《给女儿的20条贴心建议》读后感
读于永正《给女儿的20条贴心建议》读后感 学校组织的第三次校本研修读于永正《给女儿的20条贴心建议》,看过之后让我深深感受到这建议不仅是凝聚着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期望,这也是于老师长期的教育教学心得,也可视作对所有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的贴心建议。读后很有感触,很多的做法是我在工作中需要注意,也是遇到很多问题不知道怎么办时,最好的解决方法。于永正,真的不愧为大师!无论是教学,还是做人都太值得我们学习了。文中的建议既包含了对我们教学中的指导,要我们上好课,把握好教学重难点,选择好教学的手段,也包含了对教学细节的关注,如要我们细心观察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谈话,同时在交流中恰当使用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真诚,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与学生建立了亲切的师生关系,发现每一位学生闪亮的地方。下面说说给我印象很深的几处建议: 一、教师要在上课铃声未落之前到达教室门口。一旦进入课堂,就要像京剧演员一样,精气神十足。 记得刚带一年级时,我每次踏着铃声进入教室,里面总是乱哄哄的。学生自顾自的嬉笑打闹,即使老师说上课了,但同学们正玩的不亦乐乎,根本不会理睬你,这时好多时候我也是大声训斥或敲几下课桌,这样的组织教学也得耽误3――5分钟的教学,效果并不好。当看过于老师的教学方法后我尝试铃声未落进教室,对学生进行静静地观察,目光要犀利,用眼睛去交流,很快的学生就安静多了。如果还有安静不下来的学生,我就点名说出、他还在做影响大家上课的事,或表扬一下做的好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强调,学生的纪律明显好了。看来,我们在课堂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一句话一个眼神,都是不容忽视的,都是要经心修炼的。走进课堂,我们就要把90%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要全身心的投入。10%的注意力用在教学方案的实施上。 二、对学生要多表扬、鼓励,但话要简洁明了。学会赏识孩子,切不可偏爱学生。要注意发现孩子可爱的地方,增强学生信心。学会包容,更应当关爱学困生,一视同仁。 我对低年级学生表扬鼓励的语言还是有些欠缺,不会用儿童的语言夸奖学生,有时表扬了也是过于笼统,没有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情况选择精炼的语言,表扬的效果也就不明显。 三、对所有学生家长都要以礼相待。不要在家长面前指责学生,对任何学生都要首先肯定他的长处,把优点放大,也要让学困生的家长树立信心。 尊师重教,家长对老师的尊重我们觉得理所当然,然而对家长的.以礼相待,我想很多老师都没有考虑过吧,于是读到这条建议时,我由最先的疑问到后来的继续品味,愈发觉得于老先生的伟大了。家长是学生最亲密的人,一位老师教过很多学生,但一个学生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对家长以礼相待,在家长面前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短处提出中肯的建议,更能够得到家长和学生对老师发自内心的尊重。同时也便于加强家长与学校、家庭与社区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四、讲到重点部分,或者讲到关键的时候一定要给注意力不集中的人提个醒儿。否则,学困生的队伍不断扩大不可避免的。这一点是我在教学中一直坚持去做的效果非常好。当我讲到重点或难点的地方,我总是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来吸引学生提醒学生注意,在教学中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知识点抓实。 五、上好第一节课。第一堂课,对于刚走上讲台的新老师来说,尤有为重要,上好了,会增加你的信心,所以要精心备课,认真组织,把握准教材,把教材装在心里,准备好教具,组织好教学。大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能。用自己的知识水平、讲课艺术、人格魅力,让学生接受你。 这点对所有学科所有老师都很重要,第一印象总是在人们心中最深刻,孩子也如此。 于老师还提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字字珠玑,如:注意学习,多听课,讲到重难点时要进行组织教学,犯错时要向学生道歉,等等这些都对我启发很大。老教师的经验不光是刚走向讲坛的年轻教师的贴心参考,对从教多年的教师也是一种无比宝贵的经验,值得深读。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按照于老师的建议去做,成为孩子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吧。篇2: 《于永正老师给新老师的贴心建议》学习心得
第七条建议里,于老师说,“不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热闹,小手如林,你说我说,有时候可能出现‘虚假繁荣’、‘泡沫经济’。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潜心体会文本。告诉学生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必须经过思考方能举手。可不要把孩子教浮躁了。宁静以致远。……
一句“可不要把孩子教浮躁了”,让我一惊,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还会把学生教浮躁了!深想一下,的确是有这样的现象发生的。比如我班上一名叫浩民的孩子,天资聪颖,好发言,我挺喜欢他,近来发现他就很浮躁,这真的与我有关系,是我过于宠爱他了,总表扬他,让他当“出头鸟”。今后,我得改改。
第十二条要求老师经常读关于教育学、心理学的书,并运用到教学中。我也该多看看书了。先前收到校信通总部寄来的关于教育方面的`书,才读了一些,的确受益匪浅。今后,自己不仅要读,还要做笔记,最重要的是要将其中的经验运用到我的教学中。
第十九条有一句话――“不听别人的课,就上不好自己的课。”说得真好!汲取百家之长,放会有自家之道啊!
总之,多学习是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应该时刻做好的事情,每一个教师都得学习。否则,他绝对不会做一个好教师。
篇3:《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读后感
伤仲永读后感 推荐度:《伤仲永》说课稿 推荐度:《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 推荐度:带着正能量去工作读后感 推荐度:《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 推荐度: 相关推荐
《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读后感
与于老师的教学实录相遇,看着封面上一头银发、满面微笑的于老师,一手执书,一手微扬,耳边似乎又听回荡起了于老师那浑厚的男中音……读着于老师的实录,我又一次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我俨然成了于老师课堂上最幸福的小学生。
一、欢笑,在课堂中荡漾
“哈哈——哈——”这应该是于老师课堂中经常听到或经常发出的声音,不论是孩子们还是听课老师都会又这样的体会,于老师的课堂总是给人一种轻松、惬意之感,你会在不经意间走进学习语文的教学情境之中。细细研读于老师的教学实录我发现于老师为了让孩子们学得有兴趣可真是使用了十八般武艺,为了让孩子们明白一个词语的意思,于老师只需寥寥数笔孩子们就能从形象的画面中找到答案;为了让孩子们体会文本更深刻,于老师可以一人出演多角,可以是“耳背”的老奶奶,也可以是狡猾骗肉的“狐狸”,为了让孩子们学习兴趣更加浓烈,于老师可以用他那独有的嗓音唱上一小段京剧……真所谓于老师的教学风格是“唱、念、做、打”自成一体。
二、激励,在航程中扬帆
于老师说:“如果说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那么它的第二个名字便叫‘激励’。”细细品析他在课堂上对孩子们激励性的评价,一节课中很难得有重复的,他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好!”“棒!”正如于老师自己所言,激励有五大原则:针对性原则、实指性原则、引领性原则、及时与重复性原则及鼓动性原则。正因为如此在于老师的课堂上总能听到“你写的字真棒!有点柳体的味道。”“我很欣赏你朗读的语气,就像说话那么自然!”“你居然会正确使用分号,说明你头脑很清晰!”……在课堂上,我们对孩子们的评价是否太过于随性、单一?这样的单一怎能让孩子们产生成就感?是否真是我们自己课堂上的随意性渐渐削弱了孩子们上课举手发言的积极性?
三、质朴,在语文中扎根
阅读于老师的教学实录,无论是阅读课还是习作课亦或是口语交际,于老师的课堂没有太多花哨,质朴而生动,默默散发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在他的课堂上,孩子们知道读完课题后要停顿;在他的课堂上,孩子们知道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会说话;在他的课堂上,孩子们知道每一个汉字的笔画都有自己固定的`“家”……
于老师的课堂能做到此,所花的精力无需言语,他研究学情,充分考虑到了孩子们的“解读先结构”,所以总能让孩子们学得轻松,学得妙趣横生。我不禁反思:为了一节课,我们又花费了多长的时间?我们的设计有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生活经验等?频频更换ppt,是为了帮助孩子们学习,还是早已打乱了孩子们思考的节奏?于老师的实录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面对语言文字就该让孩子们扎扎实实地读、安安静静地思、认认真真地辩。
四、智慧,在生命中激荡
于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随处都能采撷到智慧之花。在《狐假虎威》中,孩子们通过对人物的评说,明白了邻里和谐互不相欺的重要;在《秋天的怀念》中,孩子们通过品读母亲最微小的动作,懂得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在书写“奉”字中,学生明白了“不过”、“无不及”才好的深意……人生真知,于老师总是不着痕迹的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在悄然无声中润泽了孩子们的生命。如此高超的教学技艺,能越者何人?
轻轻合上于老师的实录集,心潮澎湃无语言说,只能用手敲下自己点滴感悟。再次看着封面上这位春风满面,和善可亲的长者,除了崇敬还是崇敬!
篇4:于永正的《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于永正的《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节的珠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家园林。
它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的周围。园内有民族建筑,西洋景观,漫步园内,犹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中外风景名胜。这项伟大的工程用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才修建成。
但是,在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抢劫一空后,又放火焚烧了三天三夜,现在的'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柱子。
读了这篇课文,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时的中国难道真的那么“脆弱”吗?圆明园是皇帝的离宫,是建了又扩,扩了又建,花了很多的心血,就这样化成了灰烬,这未免太可惜了吧。这本来可以供我们观赏的,赞叹它的美丽,可是现在呢,只留下几根残柱,能看出什么花头呢?
他们不仅烧毁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物,而且破坏了璀璨的文明。这是中华民族多少代人的智慧结晶啊!我要呐喊:“还我们的圆明园,还我们的文明和心血!”
当然,我们也应该反思。如果当时领头者带领我们中国一起前进也就不会这样了;如果咸丰能振作起来,振兴中华民族也就不会这样了;如果把当时拥有的武器利用起来也就不会这样了……
圆明园的毁灭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更是对中华民族一个深刻的教训。
篇5: 《吴正宪给小学数学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有幸在偶然的机会下,听了一次吴老师的数学课,顿时被吴老师的讲课风格深深的吸引了,后来便在网上搜了许多吴老师的上课视频,每节数学课都是风趣幽默,笑声连连,孩子们在游戏中在实践中就学会了数学,我想这就是专家讲课的特别之处吧。读了这本《吴正宪给小学数学教师的建议》更是让我感受颇深。
吴老师书中的许多教育教学方面的建议都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主要写了四个方面,第一辑是把教育作为人生幸福的源泉,第二辑是真心与儿童做朋友,第三辑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第四辑是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课。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二辑真心与儿童做朋友,其实每次听吴老师的课,就像一个大朋友带着一群小朋友在玩游戏,吴老师是真心与儿童做朋友,在课堂上用真情交流唤起学生成长的力量。听吴老师的课你总会听到她真诚赞美孩子的声音,“老师为你精彩的发言鼓掌!”“你的方法既简单又巧妙,向你们学习!”“你的想法很独特,很有创意!”“你们的发现很伟大,很有可能未来的科学家就在你们中间。”吴老师就这样一次次的鼓励着孩子们,孩子们在期待和鼓励的目光中,一次次体验到了数学课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孩子们都是想要表扬和鼓励的,发自内心的去赞扬和鼓励我们的孩子吧,用真情去唤起学生成长的力量。
第三辑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让我感受颇深,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总是迫不及待想把自己知道的都直接传授给孩子们,忽略了孩子们的主体地位。我们要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数学知识,还有学习数学的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让学习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吴老师提出,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激活经验,在对比交流中学会反思,在科学探索中求真。吴老师的课就真正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整节课都是孩子们在动手操作,在交流谈论,在互相辩论,就这样一步步的引导孩子们探究出本节课的数学知识。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上,学会的不仅是数学知识,还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孩子的数学思维方式,这对以后学习数学有极大的帮助。所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吧,培养孩子们学习数学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数学知识。
看完了这本《吴老师给小学数学老师的建议》,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吴老师数学课堂的生命活力以及吴老师对教育的热爱。让我意识到身为教师要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向身边的老师学习,向学生学习,我会做一个勤学的教师,在教育路上坚定的行走!
篇6: 《吴正宪给小学数学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20xx年6月29日收到了教师成长学院寄的《吴正宪给小学数学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假期里我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拜读了这本书,感触颇多。吴正宪老师从16岁走上三尺讲台,在教育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了40余年,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付出、奉献与收获中,用心体验着教师职业带的幸福和快乐,在数学堂上绽放独特的色彩。吴老师用自己亲身经历的过程诠释了教育的真谛。
吴老师说:“做教师,要爱教育,爱孩子;做数学教师,要爱数学,爱数学教育。只有热数学的人,才能被数学的魅力深深吸引;只有热爱数学的人,才能被数学的神奇深深打动。”是啊,爱工作,才能感受到工作给自己带无比的快乐;爱学生,才能体会到教育中的幸福。作为教师,我们只有真心地爱事业、爱身边的每个孩子,才能使自己的内心永远充满激情,才能使工作的每一天都阳光灿烂。
读吴老师的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吴老师的堂是和谐的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轻松和谐的氛围,是充满激情的对话,是心灵和心灵的沟通。吴老师重视创造既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本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通过吴老师的讲授变得妙趣横生,简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这些都是从读懂学生开始的,而要做到读懂学生,就必须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老师,才能被学生喜欢,做学生的朋友。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反思数学教育的价值是什么?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学习?我们能为数学学习做点什么……而吴老师的字里行间都在告诉我们“教书育人”是数学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数学教学不仅仅只是教学生会计算、会解题、会考试,而是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智慧的启迪、潜能的激发、人格的培养。使数学教学由单纯的数学学科走向丰富的数学教育,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是在读懂儿童的'基础上。这个“读懂”,不是作者的意图,而是孩子的感悟。设计一节不在于出奇,更多的是孩子的理解。作为一线教师要学会观察学生思维的过程,学会和全班孩子共享,把重要的时间放在重要的岗位上。
回想自己的堂,常常出现这样的场面:老师喋喋不休地讲解,知识越越难、越越深。殊不知特堂上还有一些“听天书”的学生,或许眼睛直直的盯着老师,脑子却是一片空白;或许思想开小差,早已游离堂。堂上,我们要学会交流。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孩子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敢讲话、敢追问,善于对话与交流,鼓励他们用自己原生态的、甚至有些粗糙的语言诠释对数学学习的理解。让学生的语言、思维、动作在交流分享中得到更丰富的体验。使“板着脸”的严肃数学变得有趣而鲜活;使“抽象乏味”的学习变得“好吃又营养”;使“一堂言”的数学变得师生互动交流的“群言堂”
吴老师的这本书向我展示了小学数学的魅力,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种通识的学习,数学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为学生提供基本的数学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客观世界,以数学的思维方式分析解决问题,为科学态度打下重要的基础。作为一线教师,我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学会挖掘学生身上的的闪光点,用心对待每一位孩子,从读懂孩子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师素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向吴老师学习,满怀激情和憧憬追逐教育梦想,在教育路上幸福地行走!
★ 教海漫记读后感
★ 特级教师课堂讲义SBII Unit 22 A tale of two cities
★ 个人读书计划
【读于永正《给女儿的贴心建议》读后感(精选6篇)】相关文章:
学会读书的作文2023-01-15
读于丹《论语心得》体会2022-11-29
小学论语读书心得怎么写 暑假读论语有感2023-06-24
实习心得体会书2023-09-23
读论语心得于丹2022-10-28
营销研究:从《史记 货殖列传》看PTES商圈选定技术的应用2022-05-02
教师的五重境界读后感2023-05-01
学习于丹《论语》心得体会2023-06-29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2022-09-16
参评小学高级教师业务总结202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