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与中国文化论文(集锦10篇)由网友“小牛试刀”投稿提供,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书法与中国文化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1:书法与中国文化论文
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人类文明史中是一个极为独特的现象,原本它就只是对文字的书写和信息的传达,这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明中的书写是没有差异的。但是,以书写工具而言,中国的毛笔是一种神奇的书写工具,它的形状是锥形,它的尖、齐、圆的特性决定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鹅管笔,由于毛笔的这个圆锥的形状,使得运笔在不同的方向出峰,而表现出粗细不同的轻重变化。而那种鹅管笔就不能像毛笔一样表现出如此多变的变化。书写者在蘸墨的同时已经将宣纸规划,于是方块字就在纸间驰骋,而书写者的意志也在书写的过程中得到了宣泄。这整个的书写过程将中国文化的精髓表现了出来,法官前总统曾经这样评价中国书法:“在中国,书法乃艺中之艺,祖祖辈辈它一直是一个民族的记忆,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我们画与书极少融合的西方文化中,尚鲜为人知,它既使人惊诧,也使人着迷”。写汉字的方式之所以被推崇为“艺中之艺”在于汉字具有独特性,一个单字就是一个符号,全世界的文字也就只有汉字能达到这样的一种艺术的层次,虽然世界其他的文字同样可以书写的很漂亮,但是由于它们都是一个一个字母组合起来的关系,所以它们看起来就没有方方正正的汉字看起来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汉字虽然偏旁可以写在上下左右各个地方,但是每一个写成的字都有很强的艺术感,所以对于书写者来说写字本身就是一种接受艺术的教养。虽然世界上有很多书写优美的人,但是这和中国书法是不能媲美的,因为书法是对人的性格的陶冶。书写的优美和流利是每个文字都追求的,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文字的书写在于意境的.营造。每个面对中国书法作品的人即使对书法作品一无所知也会被它的外形和结构所吸引,会把它想像成一幅幅小型的抽象画,这是由汉字的表意特征决定的。正是汉字的这种表意特征,书写者在完善书写技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因为有意境美的存在所以中国书法在创造初始就在实用之外同时走上了艺术美的方向,成为了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中国书法通过毛笔的运用更好地表现出了上下、有无、虚实、阴阳。在落笔的刹那一个生动的世界便跃然纸上,虽然只有两种色彩但是时间与空间在这一瞬间成为永恒。
一、书法的文化内涵
这样对于书写者来说,书写本身就是对自身的一种艺术熏陶。不同时代的生活习俗、社会文化的信息、科技发展水平,都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书写产生着影响,塑造着文化的品格。中华民族传统的学术思想、宗教信仰、规章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都和毛笔书写的书法艺术密切相关,可以说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全面的映射。在中国文化的漫长历史中,毛笔书写满足了在当时的年代里书写文化、记录语言和历史的实际需要,为了书法艺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精神、艺术的价值取向来看,毛笔书写汉字的书法艺术具有超越实用书写的价值内涵,成为民族独特的审美艺术,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另一个窗口。
二、书法中的人格精神
病榻上的唐太宗要求儿子给自己寻找《兰亭集序》,他曾经形容王羲之的作品是“尽善尽美”可见唐太宗对王羲之的景仰之情。唐代具有较为完整的书法教育体系。《新唐书》记载书法考试的要求是:“凡书学,先口试,通。乃墨试《说文》、《字林》二十条,通十八为第。”不仅书法学生必修书法,其他专业的学生也要“日纸一幅”。除了考试选拔学生进入书学学习,还为贵族子弟提供到弘文馆接受书法教育的机会。唐代科举制度兴起,书法的优劣就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唐代的科举制把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合二为一,“楷法遒美”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开启了楷书书写兴盛的时代。当时考生众多,吏部不能一一考察看考生的为人和言行,于是就出现了仅凭书、判的现象。书、判其实是选人判案的两个方面,书写水平就是看他们的书写是否端正,笔记是否优美,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判案的质量,因此书法又是试判的关键。唐朝在中国书法史上被称为“法的时代”,以书法为依托将知识分子的思想凝聚在“中和之道”上。同时,书法也体现出了一个人的人格,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不强的精神,在笔墨书写中可以得到极大的熏陶,颜真卿 捍卫了唐王朝的尊严,他的书法是唐代的典范,他的人格是中国人的楷模,反面人物的书法作品单纯从书写美的角度来说是很好,但是和人品结合起来的话,人们是不会接受他们的艺术作品的,因为他们的为人和做事方法与态度不被世人接受,所以他们的书法作品同样被人们拒绝在了书法艺术殿堂之外。
三、书法在清代的发展
到了清代,书法的主流是取法碑版,科举制倡导“馆阁体”,“馆阁体”成为入仕的基础,“黑、大、圆、光”是馆阁体的特点。当馆阁体发展到极致的时候物极必反自然会出现一种新的书法艺术形式—碑学中兴,尊崇北魏的碑帖。书法的审美取向也得到了普遍的改观。
中国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中国书法既具有精神文化性质,又具有物质文化性质;既具有心态文化、行为文化的性质,又具有物态文化、制度文化的性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毛笔的丰富内容和深厚蕴涵,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创造的结晶。虽然毛笔的时代已经逐渐离我们远去,但曾经作为中国人不可离开的书写用具,至今仍有着活的生命。在毛笔文化中所蕴涵的审美形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1、《书法作为一种文化》刘守安《新华文摘》第19期.
2、《中国书法文化精神》工岳川 新星出版社 版.
3、《汉字与书法文化》姚淦铭 广西教育出版社 7月版.
4、《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
5、《汉字何以成为艺术》聂振斌 中国书法,4月版.
篇2:中国文化方面论文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在历史的发展过程当中,呈现出了十分丰富的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很长时间以来,我国传统文化因为其自身独特的丰富内涵,养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华儿女。
但近些年来,在学校教育过程当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进行,这也导致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的问题,现代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并没有有效的进行认知,十分缺乏古代常识,而传统文化的传承缺乏,也使得现代学生出现了缺乏民族精神、传统美德等问题。
针对这样的问题,在《新课程标准》当中明确的指出,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更是人类文化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对语文的人文性以及工具性的统一。
除此之外,《标准》当中还强调要让学生能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当中认识到我国的博大的传统文化,并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吸收到民族文化当中的智慧精华。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对传统古文化进行传承可以说是当代教师十分重要的责任,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教材进行密切的集合,
并利用在教学当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式来使得學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最终使得学生的素质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
一.以教材为立足点,挖掘传统文化内涵
从初中语文的教材当中我们能够看到其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这些丰富的文化内涵则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只对语文的工具性进行了重视,却因此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一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过于重视对诗文的传授但却忽略了对这些诗文体现出来的文化进行传承。
因此,本文认为,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应重视对教材当中的教学资源进行挖掘,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人生观
我国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不断的传承、发展,并散发出独特的魅力,正是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着“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
而以人为本的观念更在儒家、道家的思想当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尤其是儒家的思想,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其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直至今天,仍然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从这一点我们能够看到,儒家对于神学并不重视,而是格外的对人学十分重视。
儒家强调人格修养,激励人应该不断的努力奋进。
在初中语文教材当中,我们也能够看到这一点,例如《<论语>十则》等,这些文章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当中十分重要的人生态度。
而在古代,文人大多会表现出儒家的风范,《孙权劝学》鼓励人勤奋好学,李白也有诗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道家的思想当中,也对以人为本有着十分重要的体现。
道家强调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在《塞翁失马》当中就体现了道家的辩证思想,而通过对这些文章进行阅读,则能够发人深省。
古代的很多文人,在面临逆境的时候都常常利用道家的思想来对自己进行抚慰,陶渊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对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进行了体现。
2.礼仪教育
中华民族又被称为“礼仪之邦”,从古代开始,中华民族就有十分完善的礼仪制度。
还以《<论语十则>为例》,其中写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日三省吾身”等,都是向后人传递如何待人接物,而《礼记》更是专门对礼仪制度进行阐述的经典论著。
这些传统美德的传承,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讲,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含义。
3.爱国主义思想
在初中语文教材当中,我们能够看到很多表现爱国主义思想的古诗文,文天祥写道“人生似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诸葛亮则在《出师表》当中写道“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些文章都体现了古人忧国忧民的思想。
传统文化是十分丰富的宝藏,而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包含的内容远远不止上文提到的这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需要从初中语文教材当中不断的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挖掘,从而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1.课前活动,激发学生热情
古文是比较难学的,因此很多的学生都比较害怕对古文进行学习。
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能够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一些具有独特特色的教学方法来对古文进行教学,从而让古文能够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出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的五分钟当中,利用一些课前活动来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
例如“推荐一本好书”的活动,很多学生都推荐了外国的名著,但对于我国的古典文学却很少有人会推荐。
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我国的经典名著,我国的古代文学大多篇幅较长,例如《红楼梦》共有一百零八回,如此大量的古代文学阅读量学生往往是不愿意主动接触的,
教师则可以从《红楼小讲》等一些对红楼诗词的讲解当中入手,吸引学生主动的对《红楼梦》进行阅读。
2.品读鉴赏,提高学生欣赏水平
对于传统文化来讲,古诗有着十分重要的传承作用,而古诗文更是对古人思想精华的凝缩。
因此在对古诗文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审美,在更好的欣赏优美的诗词过程当中吸取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
《使至塞上》当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十分经典的一联,在对该诗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引导学生对其中的场景进行联想,
从而理解王维“诗中有画”的意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对这一联进行改写,从而更深刻的让学生了解到每局最后一字的妙处,例如“大漠孤烟立,长河落日悬”就缺乏了原文当中的动态美感。
篇3:中国文化方面论文
传统文化的给养
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有力凭证,中国传统文化中蘊含的思想精髓引领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发奋图强,锐意进取,
而中国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如昆曲、书法和传统刺绣技艺等也为中国的大美增添了一抹亮色,引来无数外国人士来中国探寻钻研,流连忘返,
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急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把它传承下去。
(二)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在思想方面,中国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沿袭着中国的传统思维,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在做人做事上恪守着中国的传统准则,
在得意失意时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追寻本我,探究人生的终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人乃至中国政客的精神支柱,是中国古代维护国家政权的精神纽带;
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技艺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手中不断发扬壮大,中国人靠中国特色传统技艺使中国人的'生活更加具有美感,使生活充满意境和乐趣,在传统男耕女织的时代里,成为了中国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
(三)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依托
中国走向世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随着韩国文化凭借韩剧在世界各的的推崇和热衷,中国也急需借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让外国人更加向往中国,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新一代的大学生,更要承担起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托,为中国未来的发展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积极影响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以提高受教于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对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它摆脱了以往以知识学习为目的的学习模式,
篇4:《书法与中国文化》语文阅读答案解析
中国的书法艺术与京剧、武术、针灸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四大国粹。在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书写逐渐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各种文字的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这种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兼容并包,使社会达到“太和”的理想境界。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但这种和谐不是简单的线条均衡分割,而是通过参差错落、救差补缺、调轻配重、浓淡相间等艺术手段的运用,达到的一种总体平衡,即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值观,通过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
儒道互补、刚柔相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基本内容。儒家倡导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论语》用“任重而道远”来勉励“弘毅”的“士”;《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引导士人以清静无为从喧嚣的尘世中得到解脱,成为儒家思想的补充。中国书法艺术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追求,毫无疑问受儒道两家追求理想人格的影响。当然,书法艺术中对阳刚与阴柔的表现,不是二者仅取其一,非此即彼,而是兼而备之,有所侧重。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人书法,由于晋代士人的价值取向,崇尚高迈俊逸的精神风格,洒脱清远的精神气度,其书法艺术总体上以阴柔为基调,含蓄蕴藉,寓俊宕之骨于清逸之气,柔中带刚;反之,清代又由于汉民族在心理上有着抑郁愤懑之情结,特别是金石之学昌盛,使书家从中获取一种强劲的动力,以释抑郁之怀。
先秦哲学中,道家的虚无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书法艺术中注重对空白的经营,强调在无墨处施展才华,计白当黑,正是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在书法艺术中,一纸之上,着墨处为黑,无墨处为白;有墨处为实,无墨处为虚;有墨处为字,无墨处亦为字;有字处固要,无字处尤要。白为黑之凭,黑为白之藉,黑白之间,相辅相成;虚为实所参,实为虚所映,虚实之际,互为所系。老子的对立统一思想,被书法艺术中计白当黑之实践体现得淋漓尽致。
书为心画。就个体而言,书法作品中的笔墨线条,是书者情感的倾诉,心性的抒发,怀抱的展示:《兰亭序》可见王右军之飘逸,《祭侄稿》可睹颜鲁公之悲愤。就整体而言,自古至今的书法珍品,凭借着千姿百态的线条构建,共同聚集着对中国文化的陈述,对民族精神的彰显。
中国书法艺术对中国文化的诠释深刻而周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博雅而细腻。我们从对中国书法文化的研究中,看到了中国文化中富有生机的精华,更看到了书法艺术中所蕴涵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选自《中国书法报》,有删节)
5.下列对于中国书法艺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书法艺术是文字发展史上的奇迹,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中国四大国粹之一。
B.中国书法艺术追求总体平衡,反映了中国文化和谐统一的思想。
C.中国书法艺术不是线条艺术,而是综合运用位置、色调、黑白等手段的艺术。
D.中国书法艺术周详地诠释了中国文化,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6.下列对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的诠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对书法艺术的`鉴赏,我们能够感受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和“清静无为”的中国文化思想。
B.书法艺术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表现,体现了书法艺术或受儒家思想影响,或受道家思想影响。
C.晋人书法艺术受儒家思想和民族心理的影响,总体上以阴柔为基础,含蓄蕴藉,寓俊宕之骨于清俊之气,柔中带刚。
D.清代由于汉民族在心理上有着抑郁愤懑之情绪,使得书家从金石之学中获取一种柔中带刚的动力,以释抑郁之怀。
7.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这种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与中国书法的中和之美构成了一里一表的关系。
B.我们对自古至今留存的书法珍品加以研究,发现每一幅作品都是凭借它千姿百态的线条构建聚集着中国文化的陈述。
C.中国书法艺术注重对空白的经营,强调计白当黑,在无墨处施展才华,这正是道家虚无思想对书法艺术影响的体现。
D.《兰亭序》体现王右军的飘逸,《祭侄稿》表现颜鲁公的悲愤,可见,中国书法艺术借助笔墨线条,倾诉情感,抒发心性。
参考答案:
5.C(“不是线条艺术”错误)
6.A(B原文中是“阳刚与阴柔的表现,不是二者仅取其一,非此即彼,而是兼而备之,有所侧重”;C“儒家思想”应为道家思想;D“使得”关系不当,“柔中带刚”与原文“强劲”不符)
7.B(并非每幅作品,而是“就整体而言”)
篇5:书法与中国文化阅读理解附答案
中国的书法艺术与京剧、武术、针灸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四大国粹。在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书写逐渐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各种文字的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这种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兼容并包,使社会达到“太和”的理想境界。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但这种和谐不是简单的线条均衡分割,而是通过参差错落、救差补缺、调轻配重、浓淡相间等艺术手段的运用,达到的一种总体平衡,即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值观,通过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
儒道互补、刚柔相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基本内容。儒家倡导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论语》用“任重而道远”来勉励“弘毅”的“士”;《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引导士人以清静无为从喧嚣的尘世中得到解脱,成为儒家思想的补充。中国书法艺术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追求,毫无疑问受儒道两家追求理想人格的影响。当然,书法艺术中对阳刚与阴柔的表现,不是二者仅取其一,非此即彼,而是兼而备之,有所侧重。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人书法,由于晋代士人的价值取向,崇尚高迈俊逸的精神风格,洒脱清远的精神气度,其书法艺术总体上以阴柔为基调,含蓄蕴藉,寓俊宕之骨于清逸之气,柔中带刚;反之,清代又由于汉民族在心理上有着抑郁愤懑之情结,特别是金石之学昌盛,使书家从中获取一种强劲的动力,以释抑郁之怀。
先秦哲学中,道家的虚无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书法艺术中注重对空白的经营,强调在无墨处施展才华,计白当黑,正是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在书法艺术中,一纸之上,着墨处为黑,无墨处为白;有墨处为实,无墨处为虚;有墨处为字,无墨处亦为字;有字处固要,无字处尤要。白为黑之凭,黑为白之藉,黑白之间,相辅相成;虚为实所参,实为虚所映,虚实之际,互为所系。老子的对立统一思想,被书法艺术中计白当黑之实践体现得淋漓尽致。
书为心画。就个体而言,书法作品中的笔墨线条,是书者情感的倾诉,心性的抒发,怀抱的展示:《兰亭序》可见王右军之飘逸,《祭侄稿》可睹颜鲁公之悲愤。就整体而言,自古至今的书法珍品,凭借着千姿百态的线条构建,共同聚集着对中国文化的陈述,对民族精神的彰显。
中国书法艺术对中国文化的诠释深刻而周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博雅而细腻。我们从对中国书法文化的研究中,看到了中国文化中富有生机的精华,更看到了书法艺术中所蕴涵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选自《中国书法报》,有删节)
《书法与中国文化》阅读练习题
1.下列对于中国书法艺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书法艺术是文字发展史上的奇迹,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中国四大国粹之一。
B.中国书法艺术追求总体平衡,反映了中国文化和谐统一的思想。
C.中国书法艺术不是线条艺术,而是综合运用位置、色调、黑白等手段的艺术。
D.中国书法艺术周详地诠释了中国文化,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2.下列对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的诠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通过对书法艺术的鉴赏,我们能够感受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和“清静无为”的中国文化思想。
B.书法艺术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表现,体现了书法艺术或受儒家思想影响,或受道家思想影响。
C.晋人书法艺术受儒家思想和民族心理的影响,总体上以阴柔为基础,含蓄蕴藉,寓俊宕之骨于清俊之气,柔中带刚。
D.清代由于汉民族在心理上有着抑郁愤懑之情结,使得书家从金石之学中获取一种柔中带刚的动力,以释抑郁之怀。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这种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与中国书法的中和之美构成了一里一表的关系。
B.我们对自古至今留存的书法珍品加以研究,发现每一幅作品都是凭借它千姿百态的线条构建聚集着中国文化的陈述。
C.中国书法艺术注重对空白的经营,强调计白当黑,在无墨处施展才华,这正是道家虚无思想对书法艺术影响的体现。
D.《兰亭序》体现王右军的飘逸,《祭侄稿》表现颜鲁公的悲愤,可见,中国书法艺术借助笔墨线条,倾诉情感,抒发心性。
篇6:书法与中国文化阅读理解附答案
1.C
2.A
3.B
答案解析:
1.(“不是线条艺术”错误)
2.(B原文中是“阳刚与阴柔的表现,不是二者仅取其一,非此即彼,而是兼而备之,有所侧重”;C“儒家思想”应为道家思想;D“使得”关系不当,“柔中带刚”与原文“强劲”不符)
3.(并非每幅作品,而是“就整体而言”)
篇7:书法与经学论文
书法与经学论文
钱穆先生曾专门写了《理学与艺术》长文,对理学影响艺术(主要论画)作了深刻的阐述。虽不少精思,启迪后学,但对书法评价阙如,实在遗憾。今从书法与理学角度析之,以补其缺。
每一个时代的美学思潮都来自哲学思想,而书论必然受到主流思潮的影响。三教合一对中国书法的渗透,奠定了中国书法美学思维的高度。儒家的文质彬彬,里仁之美,至大至刚;道家的大朴不雕,天地大美,玄淡清远;佛禅之空灵圆融,即心是佛,心法为上等,无疑左右着书法创作。只有到了宋代,文化转型带来了巨大的观念更新,历史进入到近古时代,书法也出现了变化。在书学思想中,典型的是“理学书论”的出现,影响相当深远。尽管许多学者深挖中国艺术精神的实质,高言是创变、阳刚等,实际上忽略了中国文化发展的特殊性――致中和的书论思想方为主流。徐复观说中国文化是“心”的文化,应该限定在宋元明清,内倾性奠定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这个时期在书法上,最典型的是“理学书论”的盛行,它是为理学文化之分支。理学文化是理学影响圈与书论所发生的种种关系的总和。宋代理学的发展促进了传统儒学的思辨化,作为宋学核心的.理学家涉足书坛而形成了理学书论,起点甚高。(参考吕总《宋代理学文艺论纲》)
一、理学书论对文艺的影响
自宋以来,融合三教而归宗儒学的理学,史称新儒学,有着包容多种学术思想而统一于儒家的气度,改造了原始儒学的思维结构。儒家为经学之丰流代表,其中以理学影响最大,宋元明清直到现在,虽然内部分化主要为道学、心学之异,也包括蜀学、洛学、闽学、关学、濂学、新学之争,最后都集中体现在程朱、陆王之论战中。尽管对“宋学”“汉学”之争各不相让,但经学作为主流文化,已经深刻地烙入书法理论与创作实践中。理学最大的思维特点是“外透天道,内彻心性”,即天人合一。自宋至清,可以说主流书论是理学书论(有专文论述)。理学对待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修身层面上,强调“敬”“反省”“涵养”“持养”的妙用,主张“艺道一体”。“涵养德性”是理学家共同之追求。子思《中庸》已提出“德为圣人”命题。程颢进一步提出:“德性者,言性之可贵,与言性善,其实一也。”实际就是“性即理”也。程颐则曰:“性禀于天,才禀于气”。养气修心如对至尊即对天理。钟人杰《性理会通》载:“程子曰:某写字时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这可以看出以书体道之典范。
(二)在文道关系上,或主张“文从道中流出”,或言“艺道双进”,或言“道重艺轻”。理学家认为:“和顺积于中,英华发于外。”认为学养的作用明显。但多数认为“道重器轻”,把文艺都视为“形而下”的东西。程颢认为:“文必贯道”“器必贯道”。
(三)在创作方法上,强调“心性”,力主“性灵”――性情与灵机的结合。强调“内外交相养”,从心性与天道两方面结合看问题。程子认为:“心通乎道”;朱子的“心统性情”说最为典型。心中未发则为“性”,无善恶;既发出来则为“情”,有善恶。最后还得回归“天”乃为“性灵”。
(四)在审美功用上,倡导“天趣”与“人功”的结合,最终追求“天人合一”。强调“格物致知”“格物穷理”,尤其重视“天成”“天全”“天放”“天德”等内容,所谓“尽性以知天”。
(五)在审美风格上,主张“沉潜敦厚”,“从容中道”,有圣贤气象为贵。也喜欢平正端庄,反对欹侧放荡。朱熹对苏东坡、米南宫的责难如“把字写坏了”,过分批评其夸张姿态,但有时又肯定其“英风逸气”。
(六)在艺术品格上,强调人品对艺品的作用,“书关德性”,“人品即艺品”。这是理学家追求“孔颜乐处”、仰慕“圣贤气象”、培养“浩然之气”的具体表现。而文艺之功用必须体现“圣贤气象”,体现一种超然、博大、刚正的人格,是宋儒普遍的共识。
理学家的文艺观有时前后矛盾,这是因为他们自身兼有道学家和文艺家两重身份的原因。
(七)思维上的“物必有对论”所开创的辩证精神。从《易》开始的“阴阳之道”“相摩相荡”到邵雍的“一分为二”命题,二程《遗书》的“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体现出宋学的理性精神与辩证法思想。
二、理学书论的巨大影响及特点
自宋而后,尤其是南宋,理学逐级对书法的渗透,日见明显。元代统治者将朱子著作提升为考试标本,学术与政治结合,其影响至为巨大。明代更官方修著《性理大全》,以程朱之学作为取仕依据,清代统治者也注意理学的治世作用,偏于调和人民与统治者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重视心法。所谓“书为心画”,既重视古法,更重视心法。元代郝经提出了“书法即心法”的命题。明代相穆《书法雅言》特重“心相”之说。清刘熙载《艺概?书概》提出了“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本于心行”之说。他由此提出“书为心学”之说。都丰富了“书为心画”之内涵。
(二)重视“静”“敬”的蒙养工夫,强调“养气说”。文徵明写字态度“非要字好,直此是敬”。董迪《广川书跋》云:“夫君子养心,必气和而在,物无累之,则浩浩搏天之外而若无所碍也。”黄庭坚《跋牛头心铭》亦云“学必以治心养性为本”,所谓“尽心性之蕴”,自成道种。刘熙载《游艺约言》提出:“不论书画、文章,须以无欲而静为主。”
(三)强调“胸次”,以积学和游览来开拓心胸,以雅去俗,神明而化之。如董《广川书跋》所谓“胸中磊落,自成丘壑”。钱穆先生《理学与艺术》认为:“宋代人论画,重人品心胸,又深涉性理,乃亦知重日常人生之修养。”其实,宋人论书亦然。胸中造化,吐露于笔端。所以张之屏《书法真诠》队为书法之美在二者:一曰气象,一曰风采。这都与书家心胸有关。
(四)重视“韵胜”之书。倡导“逸”格,从审美到人生都追求“逸”的态度。书观“气象”。书法涵蕴人之德性。书之韵在不俗,在远离尘俗。如李祖年《翰墨丛谈》所谓:“笔墨之道,以之陶写性情;着得一点尘俗,便不佳矣。”刘熙载《游艺约言》提出“人尚本色”,指出“劲气、坚骨、深情、雅韵四者,诗文书画不可缺一”。 (五)强调方法上的“妙悟”,体现为“心通”说。书理与禅理相通,贵在“参详”“顿悟”。王维云:“妙悟者不在多言,善学者还从规矩。”朱长文《续书断》所谓:“天下之事不心通而强以为之,未有能至焉者也。”黄山谷认为“学书如学禅”,必须参悟。
(六)强调步骤上的“技进于道”。或言“道进乎技”。如苏东坡评秦少游书“技道双进”。朱长文《续书谱》云:“书之至者,妙与道参,技艺云乎战。”南宋刘克庄认为“艺不习则不工”等,都要求“技与道俱”,不可只停留在技法层面。
(七)学书原则上先在“明理”,然后“达意”。有常形有常理,理得而法正,法正则意新。张怀《画苑补益》曰:“造乎理者,能尽物之妙。”刘熙载《艺概?书概》认为:“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便是明书理取近道也。
(八)书法欣赏在“神会”,不可以形器求也。沈括《梦溪笔谈》所谓:“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欣赏艺术唯求“畅神”而已。张怀《书议》《书断》等系列书论中所谓“一字见心”,“以风神气骨为上”,便是的论。
(九)重视学问对于书法的作用。晋人提出了“积学以致远”。东坡提出“读书万卷始通神”。黄山谷诗云:“书是人间真富贵。”钱穆先牛说:“内基于性,外资于学,务学以开其性;理学家之精修道德,与画家之沉潜于艺术者,同条共贯,事非有异。”钱先生应该知道,书家何尝不是如此。
(十)重视“天趣”,主张“以人复天”,强调“天机自然”。所谓“得自天机,出于灵府”。(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明代屠龙云:“人能以画寓意,胸中便生景象,闭端妙合天趣。若不以天生活泼为法,徒窃纸上形似,终为俗品。”张之屏《书法真诠》专辟“养气第十六”,尤其重“养天机之清妙”。他在“标格第十四”中云:“若夫天机高朗,骨格清苍,足以横绝古今者,当以王觉斯为第一”。
(十一)人品即书品。强调书法家人格修炼与书品形成的对应关系。如文徵明题画曰:“人品不高,用墨无法。”张之屏《书法真诠》“观人第十五”认为:“书画一道,肆习者固在天资高,尤赖根器厚。”这根器即在“人品”“人格”的魅力。
理学书论中的疑古思想、尚理明道、注重学养、融合多教等观念,确实拓宽了书论的范围,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内我们俯瞰书法,尤其从本体论来观察书法,获得更大的精神空间。这也是理学对书法的贡献。
三、理学书论的负面影响
理学对书法的影响,自然也是双方面的,有着正、负作用。正面如上,负面影响如下。
(一)过分重视内在修养,忽略外在的形式美感。钱穆先生《理学与艺术》最后评价:“清代学者,虽亦高自位置,然既乏于济,复缺性灵,徒于故纸堆中骋心力,故文学艺术皆见不振。语其优者,不过为前代之后劲,无可分庭抗礼者。”,这更指出了大多数人的学习弊端。姚孟起《字学参》已经注意到“形”的作用:“晋人书,形不贯而气贯;唐人书,形气俱贯。”但这样的论述并不多见。
(二)过分注重人文内涵,简单地将书品与人品等观。造成了“自由人格”的失落。如元代郝经《叙书》等文中提出“道不足则技始以书为工”等语,有些忽略技法的倾向。人品与书品未必决然对应,如对赵子昂、蔡京、王铎、林彪等的书法认同,需要辩证理解。
(三)过分重视“端楷”,对于欹侧,放荡的行草等不能容忍。尤其是对于有创变意向的作品多视为“异端”,明显的受到朱熹等“淳儒”思想的影响,朱子就专作“端楷论”,有利有弊。陈绎曾《翰林要诀》所谓“笔笔有古意,字字有来历”,强调功夫精熟,并不注重专精、博览之后的“蜕化”,即是创新意识。这也是“院体”“台阁体”“馆阁体”等得以生存的原因。
(四)注重“文质相符”,对“写意精神”重视不够。连“难得糊涂”的郑燮也在题画中说:“‘写意’二字误多少事。欺人瞒自己,再不求进,皆坐此病。”虽然,他提倡“必极工而后能写意”,但当时所出现的反对“写意”的情况是一致的。如明代倪后瞻《倪氏杂著笔法》对王铎的变法大加挞伐,认为王书“魔气甚大”,对董其昌过分吹捧,令人生厌。项穆《书法雅言》对祝允明草书的非难“晚归怪俗,竞为恶态”,这有些矫枉过正了。
理学书论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甚至矛盾之处不少,反映出时代变化之丰富多彩。我们更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如许多书家在早期与晚期的理论出现矛盾,这恰好说明了时代所压,有时必须改变观念的趋势。研究者也应该知道书论演变的复杂多变,方能不拘泥于一端,如盲人摸象,那就很难管窥全豹了。
篇8:试析杜威主义哲学与20世纪中国文化论文
试析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与20世纪中国文化论文
论文关键词:杜威 胡适 陈寅格 《学衡》 实用主义
论文摘要:作为杜威学说在中国的最佳代言人,胡适的文化理论和文学实践都证明他不愧为杜威最好的中国学生。相反,同样留学美国的吴必、梅光迪和陈寅悟等学衡派诸人,却拒绝了杜威,转而以白壁德为精神导师。同为谋求振兴中国文化的精神救药,为何他们的选择产生巨大差异?通过对学衡派有关论著中对杜威学说的评述(包括他们私人记录中的相关议论文字),可以读出他们做出上述文化抉择的原因,以及当时的中国社会为何没有接受白壁德学说的原因。
同为20世纪中国的文化大师,陈寅惜及吴必等学衡派诸子和胡适一样,都曾留学美国,都对引进西方文化以振兴发展现代中国文化有极大兴趣。他们差不多同时接触到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和白壁德的新人文主义学说,然而,胡适成为杜威的信徒,而陈、吴等学衡派成员却成为白壁德学说在中国的鼓吹者,这其中的缘由值得探讨。本文试图以陈寅J洛和吴必等学衡派人物对杜威以及胡适的直接或间接的评价为视角,通过对这些评价的分析,对胡适及其精神导师杜威在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给予某种尝试性的新的界定。
一陈寅格及学衡派诸子拒绝杜威和接受白壁德的原因
虽然陈寅悟和吴毖等人留学美国的时间晚于胡适,但这不能成为他们拒绝杜威理论和接受白壁德学说的理由,例如梅光迪留学美国的时间仅比胡适晚一年而已。笔者以为,导致他们与胡适在获取西方精神资源方面出现分歧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基本可从时代和中国社会变革对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客观要求以及他们自身的个性和交往等主观因素两方面来确定。陈寅惜虽然没有直接评价杜威,但其倾向性意见却可以从他对胡适及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中间接看出。鉴于陈寅惜常以“潜对话”的方式回应新文化运动及其领导者胡适的意见,因此他在1912月14日与吴毖谈话时所表露出的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不满,其实就是对胡适等人的批判性意见。此外,其某些文章中的说法实际上也可以认为是对胡适学术思想及其文化观的批判,如为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所写的评审意见、对清华人学考试为何出对对子的解释以及对胡适和鲁迅等研究中国古代小说所间接发表的不同意见等。而“学衡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吴毖,则有很多对杜威思想不满的直接表述,既见之于他的文章,更见于他的日记。至于对杜威学说在中国最忠实的代言人胡适的批判,更是既直接又激烈,有时其日记中所言甚至近于谩骂。还有,学衡派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汤用彤,则以这样的语言表达其对国人崇拜杜威的不满:“其输人欧化,亦卑之无甚高论。于哲理,则膜拜杜威、尼采之流;于戏剧,则拥戴易卜生、萧伯纳诸家。……罗素抵沪,欢迎者拟及孔子;杜威苍临,推尊者比之为慈氏。今姑不言孔子慈氏与二子学说轩较,顾杜威罗素在西方文化与孔子慈氏在中印所占地位,高下悬殊,自不可掩。”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以胡适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一方,与以吴亦、陈寅惜等学衡派一方,在中国文化发展和文学演变方面形成了激烈的论争,这种论争在他们留学美国时即已开始,并延续到回国以后,以至被认为是杜威和白壁德学术论争的“中国版”。最终,这种论争对20世纪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发展演变,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陈、吴等人对杜威学说没有兴趣甚至反感,转过来却奉白壁德学说为真理呢?
胡适走向杜威,据其自述,与当年在康奈尔大学学习时该校经常组织对杜威学说的批判有关,这种批判导致胡适对杜威产生兴趣,并最终投奔杜威的门下。这自然仅仅是外部的原因,至于内在原因,他认为是由于在当时美国的实验主义大师中,杜威是对宗教采取比较理性化看法的学者,即多谈科学,少谈宗教。这种思想倾向对于一心想从西方哲人学说中寻找救国良策的胡适而言,自然很有吸引力。此外,也有学者指出,胡适很小就具有的怀疑精神,也是导致其走向杜威的个人因素之一。
而吴亦等人的对白壁德学说情有独钟,则也不乏个人情感上的因素。如果仅仅从文人交往的因素考虑,则胡适的友人梅光迪,因为对胡适提倡白话诗不满而导致两人友谊破裂,这种文化观和文学观念的分歧自然导致梅光迪本人以白壁德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以获得和胡适相对抗的精神支撑。梅光迪在结识吴毖后,自然也会介绍吴亦投奔于白壁德门下了。而陈寅悟走向白壁德,除却其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因素外,吴必等人的推荐介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除此以外,白壁德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重视,对中国文化在现代重新崛起的期望以及与陈、吴等人融洽的私人交往关系等,应该也是导致吴、梅光迪和陈寅格接受他为精神导师的一个重要原因。
自然,根本原因还在于胡适与陈、吴等人文化观上的差异。对此,不妨先看美籍华人学者汪荣祖的意见,他认为导致他们在向西方学习时寻找到不同思想导师的原因,在于胡适受进化论影响过深,且取文化单元论观点;而陈寅洛等人取文化多元论。这种文化观的根本不同导致他们在寻找西方的思想资源时,必然有不同的选择。此外,陈寅格和吴必一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惟重实用,不究虚理,其长处短处均在此。而救国经世,当以精神之学问为根基,因此在向西方学习时,尤其应注重研究西方文化的根基如宗教、哲学等。近代以来中国留学生多学习西方工程技术等,忽视对西方哲学的研究,其实是受偏重实用之积习的影响。在此局面下,一味强调“经验”和“实用”的杜威哲学,自然不会进入陈寅洛和吴必等人的研究视野。更可能的情况是,仅仅“实用主义”这个名称本身,就已经引起了他们的反感。
更重要的是,杜威在中国的代表人物胡适,回国之后与陈独秀等提倡新文化运动,并以“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对实用主义进行化约式的简单化概括,更激起陈、吴等人的反对。在20世纪初叶,当现代中国学术体系处于初创阶段时,对于治学方法的介绍自然也是必要的。但陈、吴等人显然对当时的“疑古”思潮极为不满,而其根源,其实与胡适的这个“十字方针”有很大关系。对学生言行的反感必然导致对其老师学说的反感和批判,杜威的不被看重反遭批评的态度由是而定。对此,可以把《胡适日记》和《吴亦日记》中有关部分进行对读,应该是很有意思的比较。
不过,胡适的提倡新文化及其具体实践如创作白话诗等,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陈、吴等人对杜威哲学的态度和立场,还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例如,这种态度仅仅是情感上的和学术派别之间的意气之争,还是基于真正学术上的深刻认识?学生的失误和错误言行是否必然和西方洋老师的学说有关?如果说胡适的一些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见解有偏颇和片面并对之后的中国文化进程产生过负面影响的话,则是否其老师杜威的学说也要承受连带责任?无论怎样,可以肯定的是,由于胡适早于吴必等人回国以及因提倡白话诗而“暴得大名”,实际上很早就赢得了言说新文化运动的“话语权”,并且很自然居于历史所赋予的“合法性”地位,这多少会激起陈寅惜和吴必等人内心的反感和妒忌吧。
但这些似乎还不足以解释陈、吴等人对白壁德的钟爱和对杜威的漠视。也许,更深刻的`原因在于他们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除却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外,其实也一直在探讨学习的方式和追求最佳的效果,也就是要解决外来文化的“本土化”问题。陈寅恰在谈到宋代儒家对待佛教的态度时,曾经提出了“避名取实、取珠还犊”式的接受方式,即只接受外来文化的精华而抛弃其外在形式,并认为近代以来中国在学习西方文化时仍应采取此种态度。但在他们看来,既然中国传统文化就有过于实用的倾向,则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无论是作为“珠”还是“犊”,均无学习接受之必要,而白壁德之新人文主义学说倒是值得学习引进的精神救药。 二由胡适和陈、吴之不同选择所想到的几个问题
那么,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在历史变革的重大关头,为何在文化取向方面最终选择的是胡适以及杜威的学说?白壁德的新人文主义学说其实应该更合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口味,且与中国文化精神有精神上的亲近感,却为何不能有更广泛的流传和应用?更令人困惑的是,白壁德的这些弟子和他们的学说为何不能在当时发挥更大的影响,甚至他们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遭到误解和批判?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还是有某些偶然因素?一般认为,白壁德之学说之所以不能在20世纪初的中国得以流行,关键在于其学说即便绝对正确,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却无法产生立竿见影之效。而当时蔓延于中国社会的两大思想主题正是“启蒙与救亡”,而且后者似乎更加紧迫,不然就要“亡国亡种亡文化”了。因此,在引进外来学说中最急迫的是产生雪中送炭之效者而非锦上添花者,白壁德学说显然属于后者而必然遭致被冷落。其次,白壁德学说的被冷落,也与吴亦等人虽然热情却不甚恰当的推介方式有关,例如采用文言而非白话,在具体言说方式上又过于庄重死板。对此白壁德在中国的另一位弟子梁实秋也深有体会:“《学衡》初创之时,我尚未卒业大学,我也是被所谓‘新思潮’挟以俱去的一个,当时我看了《学衡》也是望而却步,里面满纸文言,使人不敢进一步探讨其内容了。白壁德的思想在国内就是这样被冷淡的。”
今天看来,值得思考是,吴必、陈寅咯等人批判胡适及其理论支撑杜威之学说,是否有过于偏激之辞和片面之见?如果说对于胡适以及其实用主义的态度生硬地照搬杜威学说进行批判,在当时是具有某些历史的合理性甚至是预见性的话,那么,由此导致的对杜威学说的批判和否定性态度,是否也有过于简单化和平面化的倾向?尽管很难找到吴毖等人接触理解杜威思想的资料,但他们是否仅仅由于杜威是其论争对手的精神导师,而相对忽视了杜威学说中的很多有价值的思想,特别是与儒家思想相同的那些部分呢?相比之下,学衡派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刘伯明,就对杜威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影响有比较认真的观察和研究。他对于杜威来华后思想学说上的某些变化,给予了很大的肯定,认为经历一战之后的杜威,在来到中国亲身感受到中国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后,其实对自己的学说,已经有了某种修正:“杜威之表彰中国文化精神,盖冀有以救其弊而补其偏。然其于此不舍将其平素主张之哲学,加一度之修正也。”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胡适本人,自然也有对于杜威学说的曲解和误解,其中有些是他本人当时确实没有理解,而有些却很可能是故意的曲解和实用主义的应用态度所致。例如,余英时就认为胡适仅仅从杜威那里学到一些方法论的东西,却对其本体论和知识论的内容知之甚少。美籍学者周明之也认为,实际上,杜威和胡适之间的(学术)关系是暖昧的,因为早年的胡适多次坦承杜威对自己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的重大影响,但到晚年却试图给予否认或者说是采取回避态度。周明之对此的解释是,在胡适看来,既然社会改良是胡适那一代人所要承担的必然使命,则杜威的学说自然容易引起胡适的共鸣。但从根本上说,胡适实际上还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求实用和功利主义倾向的影响,所以才会在接触到杜威时“一见钟情”。对此,尽管学术界已有很多研究,但胡适的这些误解和曲解,在多大程度上来源于杜威思想?换句话说,如果胡适真正理解了杜威的思想,他还会提倡白话诗和倡导新文化运动么?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白壁德的学说如果被更早和更广泛地介绍到中国,那么,是否也能成为倡导五四新文化运动者的理论武器,至少也是其中之一呢?白壁德学说和杜威学说,除却它们的很多分歧外,是否也具有某些一致性?自然,可以探讨他们学说的理论渊源的相同之处,还可以看到,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特别是对儒家思想的很大认同等等—尽管这种认同的出发点和具体认同程度及侧重点有明显的差异,但仅仅这种事实本身,是否就可以说,如果白壁德和杜威的学说,在被引进和应用到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社会变革中时,有否可能产生殊途同归的实际效果?还是根本就是南辕北辙?
今天,随着杜威学说在欧美的不断被再发现和再研究,随着其学术思想在中国学术界的再次被重视和得到充分研究,随着对“实用主义”这种学说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日益深人,我以为,也许有必要对其在20世纪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建设方面的影响给予重新研究和定位。同时更重要的是,应该研究其学说在今天,是否还具有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建设性影响?例如杜威对主客体的一致性的强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说有极为相似之处,这是否意味着杜威学说中有着天然的与中国文化可以化合的因子?杜威在五四运动时期来到中国,对中国社会和文化有了直接的和比较深人的了解,这对其修正和完善其学说起到重大影响。例如在其回国后所作的《中国的新文化》一文中,杜威不仅对五四运动有这样一段相对客观的评价,而且还居然认为五四运动在其开始阶段是太急功近利了。一个被冠以“实用主义”大师的之名的学者,居然指责一个伟大的政治运动中的急功近利倾向,这本身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么?
最后,笔者以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该如何看待那些被重点推介的“洋老师”?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就有尊师重教传统,在解释文化思想和文学观念的发展演变时,更是注重师承关系和同门、同乡等关系的作用。这种观念必然会影响到20世纪那些最早走出国门接受西方文化教育的留学生,他们对待其各自之“洋老师”的态度,不仅依然受到其所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由于他们在学习西方文化方面的迫切性,必然导致一旦接受某位“洋老师”为其精神导师,就必然忠心耿耿,绝不背叛为师学说。吴亦等“学衡派”对待白壁德如此,胡适等对待杜威也是如此。在这方面,作为对立的双方,他们无意中都成为对中国文化传统最忠实的继承者,这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象征。
篇9:和谐与冲突:后殖民主义与中国文化论文
关于和谐与冲突:后殖民主义与中国文化论文
论文关键词:后殖民主义;文化殖民;文化批判
论文摘要:后殖民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批判理论,对于整个世界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其传入我国之后,不可避免的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正确理解后殖民主义思想,发挥其理论的积极作用,并与我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能使我国从文化上更好的应对全球化的进程,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文化保障。
一、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全球意义的文化批判理论
二战结束后,亚非拉的广大的殖民地国家,纷纷宣布民族独立,从而正式宣告了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结束和其殖民主义的破产。广大殖民地国家重新获得了政治独立和经济自主,但西方的帝国主义国家并未因其殖民主义的破产而放弃对亚非拉国家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重新控制和获取世界霸权,而广大亚非拉国家则从各方面积极应对这种挑战。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后殖民主义理论应运而生了。
什么是后殖民主义?由于分析视角的不同,理论界对于这一概念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而本文将要论述的是现时代后殖民主义影响下的中国,也就是后殖民主义与中国的关系问题。因此,对后殖民主义的概念做出一个比较清晰的界定是十分必要的。
萨义德的《东方学》标志着后殖民主义的出现。在书中作者详细地论述了东方学这一概念,“我们可以将东方学描述为通过做出与东方有关的陈述,对有关东方的观点进行权威裁断;对东方进行描述、教授、殖民、统治等方式来处理东方的一种机制。简言之,将东方学视为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方式”。其实东方学就是西方的东方主义话语。书中在对这种话语的范围、结构和再结构以及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之后,着重是对其做出了强烈的批判,而对这种话语所做的分析以及批判就是所谓的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西方的“东方学”中的东方主义话语以及对这种话语的批判。东方主义以东西方关系作为基本框架,是西方学界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东方”文化研究的一部分,它的公开的和潜在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目的都具有难以消除的殖民性。东方主义表现了西方的一种意识形态意义上的话语霸权,是西方帝国在军事和经济之外的文化殖民的话语表征。二是带有殖民余韵的前殖民地的文化话语以及“本土”学者对这种话语的批判。它对西方的既接纳又排斥的心态,它对科学知识的建构和它的本真化幻想。这是前殖民地文化的一种典型特征。三是西方世界(主要指美国)内部主流话语与非主流话语之间的对立和权力关系以及对这一文化现象的批判。总的来说,后殖民主义理论是一种带有很强意识形态色彩的文化批评理论,它所进行的是“对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在文化上、政治上以及历史上不同于其旧有的殖民地的差别(也包括种族之间的差别)的十分复杂的一种理论研究”。
关于后殖民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征,有人曾评价说,“晚近的后殖民批评所呈现出来的不同反响的功能之一是对殖民主义和西方霸权所营造和权力化的知识形式和社会特征进行激进的强有力的反思和重构”。具体来说后殖民主义的理论特征有三个方面:首先,对东西方文化关系的再认识。后殖民主义的兴起,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学术界对东西方间文化关系的常规认识,对文化帝国主义进行了解剖和批评,从而开拓出东西方关系特别是文化关系的新视域。其次,文本分析的研究方式。后殖民主义对东西方文化关系的研究,主要是立足于文本分析。在文本研究的过程中,后殖民理论家着重探讨了文化帝国主义视野中东方形象的演变。再次,试图超越民族主义的理论努力。后殖民主义的理论议题从根本上说,是研究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和对立是如何形成的,这种差异和对立是否可以缓解,如何缓解。后殖民理论家对殖民主义历史的考察,意在通过揭露西方殖民者对东方文化传统的扭曲,强调文化领域里平等对话、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重要性。
正是在这个所谓的全球化时代,西方的文化霸权代替了西方以往对第三世界经济、政治和军事的直接控制,因而与西方文化霸权的对抗就成了“后殖民时代长期政治冲突的内容”。因此,后殖民主义批判理论从一开始就是对西方文化统治和霸权的挑战。对抗的本质就是反对各种形式的话语霸权,消解“西方中心论”,重铸全球化状态下西方与东方、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二、后殖民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和谐与冲突
中国作为东方和第三世界的大国,作为曾经的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后殖民主义对于我们的影响有多大呢?我们又是怎样的看待这一理论的呢?后殖民主义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进中国。这一理论引入我国后,在不同的时期,引起了不少的争论,在一定的范围内产生了影响。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理论界对于后殖民主义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是认为“殖民主义是指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列强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对于弱小、‘落后’民族的一种侵略政策,这种侵略政策往往是以武力征服为表现形式的”;而“后殖民主义所呈现的则是一种温文尔雅的‘绅士风范”’,是“战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对于‘落后’民族和国家所实行的一种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政策”。所以,把后殖民主义和文化相联系以示区别于把殖民主义和武力相联系,成为中国学界的一种共识。后殖民主义所秉承的是殖民主义的“侵略”本性。他们认为我国参与后殖民主义话语实践,其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解构西方霸权,从而摆脱西方的影响和控制。而这种对西方抵制的一个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试图在“本土”文化中焕发出一种与西方话语相抗衡的文化力量。另一种观点则对后殖民主义大加赞赏,对这一理论持欢迎态度,称赞赛义德的《东方主义》为“金刚怒目式的著作”,其作者“俨然成为替第三世界打抱不平的文化斗士”。客观的.来说,在对一些后殖民理论家的著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后殖民理论思潮兴起的背景,廓清了“后殖民主义”的不同概念,考察了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来源之后,我们发现后殖民理论本身由于各种不同的思想融会在一起,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同时也包含了其本身难以克服和消解的两重性,即,既有消解西方中心的话语霸权的一面,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新殖民主义的特征。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解和认识,我们来看待后殖民主义理论在我国所造成的影响。 不同文化的相互参照、碰撞乃至交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历史现象,在当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这种文化的交流则更是不可避免。因此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传人是不可阻挡的,不可能人为的将之拒斥于国门之外,必将影响我国的文化发展。由于其理论的两重性,其影响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但在当前我们也必须注意引进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为我所用,从而推动社会更好的向前发展。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意识到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着意在全球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普遍制造对西方的依恋、崇拜和奴性,从而使第三世界国家首先在思想观念上心甘情愿地永远处于附庸地位。通过互联网等媒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向第三世界大量输出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艺术品、广告等等,从而潜移默化地输出西方国家的文化观念、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这些西方文化的时尚,逐渐为世界各国的人们所熟知、羡慕,并可能形成竟相模仿之势。许多国家的民族文化正面临着被同化、瓦解的危险,保存和发展民族文化将成为一道世界性的难题。中国也不例外。最明显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不知不觉地认同并移植西方的生活模式、价值观和文化习俗,而缺乏自身文化的自觉与反省。如今西方的生活方式通过影视传媒日益渗透到人们的心理,人们仿佛亲临其境目睹了西方的富裕生活。在现实生活领域,人们已经无法拒绝西方的诱惑。因此在文化的引进过程中,我们必须有选择性的引入、借鉴和吸收,对于那些传人我国的西方文化,我们要进行细致的剖析,对于那些西方的文化垃圾以及不符合我国需要的,我们要进行彻底的无情的批判,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认识到其危害性所在,自觉的抵制西方的文化侵略和文化殖民。而这就是后殖民理论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它使我们了解了西方帝国主义对我们进行文化侵略的企图,使我们认识到了进行文化批判的必要性,意识到了在当前全球化的趋势下,文化阵地和经济、政治一样重要,是我们不能轻易放弃的,对于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最后教会了我们一种批判的武器。
同时后殖民主义也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对于西方的文化侵略,我们不但要进行批判和抵制,固守我们本土文化的阵地,更重要的是要完善本土文化,建构一种超出狭隘的民族主义范围的,“既非国粹又根植于华夏传统、既非西化又是现代”的文化形态,打造一个后殖民主义理论家所希望看到的真正能够进人与第一世界文化“对话”的话语空间的第三世界本土文化。并且还要使我们的优秀文化能以一种受人尊重的方式进入西方社会,让西方人真正了解我们的东方文化,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来迎接西方的文化挑战,从而更好的对抗西方的文化侵略和殖民。在经济上我们是不发达国家、第三世界国家,但在文化上我们不能也甘于落后,继续沦为第三世界。经济虽然决定着文化,但文化具有很强的相对独立性,经济不发达并不一定意味着文化的必然落后,因此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建立一种先进文化是可能的,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一项很紧迫的任务。
总的来说,对于后殖民主义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正确的运用这一理论,克服它的两重性,作到为我所用。具体地讲,后殖民主义研究在中国的命运,取决于能否建构起后殖民主义的中国知识。所谓后殖民主义的中国知识,不是对外国后殖民主义的评介式引进,不是简单套用后殖民主义已有论域来分析中国,更不是在中国找出被殖民的话语及行为。建构后殖民主义的中国知识,需要三个前提。一是对后殖民主义价值取向与方法的正确把握,二对其具体论域与方法的合理超越,三是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深刻把握。对中国而言,后殖民主义的意义更多地在于其价值取向、人文精神,而不在于其关注的具体问题。中国历史与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不能把后殖民主义对东西方、性别、少数民族等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简单套用到中国。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把握后殖民主义以平等、自由等类意识为价值原点关注具体弱势群体的人文精神,直面中国现实问题,具体分析中国具体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正确把握、合理超越、关注现实三者的结合,是建构后殖民主义中国知识的根本途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对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简单生硬套用,才能避免将后殖民主义变体为简单的大中华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封闭的本土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当然我们不是认为不应该关注中国与世界交往中的某些方面被边缘化的问题,而是认为这个视野只是后殖民主义研究的一个小领域。中国的后殖民主义研究者应该更多些批判精神、超越精神、实践精神,更多关注中国现实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如区域问发展不平衡、社会阶层问题、城市中的下岗人群、农民及其他弱势群体问题等等,将人文关怀更多地给予中国大众,而不是外国或中国的少数文化精英。
基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传人,对于我国的文化理论界是一个很大的冲击,给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于当前出现的新问题给出了一些富有见地的理解和分析,可以说给当代中国社会带来了比较深刻的影响。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但是只要我们用好了,就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后殖民理论有着种种缺陷和局限性,但只要我们结合我国的实际,将其很好的发展,这些是可以克服的,这样后殖民主义对于我国的影响将会更加巨大,并将更好地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篇10:成语与中国文化
成语与中国文化
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语,就像语言中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精华,成语蕴藏着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体现了汉民族多种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为文学家研究语言和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汉语成语的的`文化特色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成语的形式,多采用四字格的形式,并追求平仄的音律搭配,成分之间讲究对称关系,反应了民族语言的发展历史。第二个方面是成语内容上的文化特色,成语词性分褒义的贬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原本代表褒义的成语也逐渐演变为贬义词,例如成语“衣冠禽兽”,古时指官服上绣的禽和兽的图案,今义指道德败坏的人。这说明成语于我国传统文化有关,不论从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远不止以上列举的层面。
汉语成语在一定范围内也反映了中华文化,并且可以通过不同角度,层次去发掘。汉民族的文化,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而从中华文明的载体也表现为汉语和成语,准确而生动地变现了汉民族文化的基本结构和独特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体系。
我们可以分别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探讨汉语成语与中华文化之间的联系了解成语的文化内涵更好的理解并掌握中国的成语。
(一)汉语成语与精神文化
汉语成语在古代中国的学术思想中占主要组成成分,占据着主导地位。对于儒家思想而言,提供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在历史上形成了各种制度。
(二)汉语成语与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一种表层文化,不少成语直接表现了当时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选材集中于日常所见的人或事物直接反映当时民众的生活状况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证,我们了解到成语中积淀着中华传统文化,也证实因为成语利于保存且久经不忘的特性才能使中华文化绵延不绝。
★ 杭州文化本科论文
★ 书法篆刻教学论文
★ 学术研讨会致辞
★ 写字的教学论文
★ 平面设计的论文
【书法与中国文化论文(集锦10篇)】相关文章:
初二议论文 :未来650字2023-02-26
有关小学写字教学论文2022-09-18
浅谈小学书法教学论文2023-05-29
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和途径论文2022-09-23
浅析中国文化与小学教育的文化传承论文2022-12-30
写字教学论文参考文献2022-08-19
写字教学体会论文2023-03-05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因材施教论文2022-05-07
体育教学的文化品格追寻论文2022-12-23
江南风格葫芦丝作品的研究教育论文202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