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论文

时间:2023-09-06 07:58:34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电商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论文(精选11篇)由网友“以心”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电商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论文,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电商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论文

篇1:分析国内与国际会计准则比较论文

分析国内与国际会计准则比较论文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也越来越多,同时,国际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壮大,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已经是一种需要,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一、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内会计准则的现状

截止12月31日,所出台的国际会计准则共有54号,其中41号准则被后来发布的新13号准则替代。我国当前有38项会计准则,例如有:存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关系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建造合同、借款费用、收人、无形资产、租凭、债务重组、现金流量表、投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非货币性交易、中期财物报告、存货、固定资产等。

二、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内会计准则的比较

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内会计准则可以从6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制定会计准则出发点。

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出发点是在假设市场在规范运行的前提下,会计披露的真实性及公允性;国内会计准则是以市场经济的不成熟为背景,同样以会计披露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为出发点,同时把防止不规范的行为做为重点,在公允性和真实性发生矛盾时,会着重于真实性,可能为真实性而牺牲公允性。

(二)准则的性质。

国际会计准则一般是职业经验的积累总结,是职业内的约定俗成和民间职业、团体进行的总结、规范。我国的会计准则由财务部制定,是法规性文件。

(三)准则制定所从属法系。

实行国际会计准则的国家,其法系多属海洋法系,强调的是公认性;我国法律接近大陆法系,有比较突出的强制性。.

(四)会计准则和税制的关系。

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内会计准则都是和税制互相分离的'。

(五)会计的规范体系。

国际会计准则以公认的会计原则作为基础,构建报表框架和概念框架,在这个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业务和其作用程度来制定《具体会计准则》;国内会计准则以《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作为基础,再对不同类型的业务和各种类型的业务的作用程度来制定《具体会计准则》,在《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共同指导下,制定包括所有业务的会计制度。

(六)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性。

国际会计准则包含基础处理方法及备选处理方法,国内会计

准则的某些业务的选择方法有很多种。

三、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内会计准则在差异上的表现

我国会计与国外会计的差别表现在很多方面,具体准则上的区别更多。例如,从资产减值方面来看,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国际相关准则相比,差异较明显。通过比较可知,国际财务报告中,规定资产减值能够通过一定方式转回,换句话说就是资产的基础为公允价值,资产能够与经济市场的实情更加贴近,从这个方面反映出公司的实际市场价值大小。

然而我国过去曾有过部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的空隙暗地操纵利润的不良现象,因此根据此种情况,相关部门规定,企业一旦确立资产减值,那么今后便不能转回。此外,我国会计和国际会计准则在企业的合并中也有较大区别,我国会计是按照当日合并对象的账面金额来计算和衡量的,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采用的是公允价值计算。

四、我国会计准则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完善、健全市场相关机制。

高效的市场监督能够从根本上减少利润的暗箱操作,还能进一步完善、健全公允价值的计算方式,以此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加稳定的基础。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市场不够成熟,依据我国国情制定相关的公允价值体系,还能从根源上规避部分企业利用公允价值的漏洞操纵经济利润。

(二)制定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公允价值体系。

如果公允价值具有较强的操作性,那么就能有效减少主观武断对公允价值的错误判断,从而防止部分企业操纵利润的现象。所以,相关部门制定更切合实际的会计细则和会计指南是必要的。除此之外’国家有关部门还应该加大监督力度,并针对信息披露加强管理,在强化企业公允价值的同时提高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

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的同时,应该结合世界贸易组织对会计的相关要求,不与中国相关法律冲突,也能满足国际要求,向国际惯例靠拢。多利用国际共性和通行的做法,为中国会计节约成本。然而中国会计在向国际化靠拢时,还要明确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和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差距,综合国际协调因素,制定出真正的富有中国特色的、与国际接轨的会计准则。

篇2:国际金融框架与国际会计准则论文

国际金融框架与国际会计准则论文

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之交,全球化浪潮持续高涨和一系列的国际危机相继爆发,使得人们感到,国际实务方面的重大缺陷既了国际金融框架和全球市场体系的规范、效率、安全和稳定,也影响了经济全球化和全球资本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为了改善国际会计实务,有必要在和国际金融框架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同时,充分重视、积极研究和尽快解决国际会计准则在国际金融框架中的实务权威性和实际约束力。

一、国际会计准则对于金融稳定和资本市场全球一体化的意义和作用

现有国际金融框架的资源基础是国际金融资本,其资本实力来自于国际金融市场,而且主要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市场。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最高决策机构不是联合国,而是控制着国际金融市场的西方七国集团的首脑会议。东亚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处于国际金融框架的决策高峰的西方七国集团首脑会议,于10月发出了要求证券监管机构国际组织承认国际会计准则的呼吁。

会计直接承担了管理和监督微观经济实体的有关重要职责,因而对国际金融和经济全球化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影响。经济和金融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是在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发展,也就是在适应和满足经济生活的客观需要和金融业务的实际要求的曲折和进步中发展。与其他的国际经济活动相比,国际金融活动更为突出和集中地体现资本运动、资本化和资本运动全球化的实质性要求,更加需要准确、真实、可靠、可比的会计信息。

在经济全球化和资本运动全球化的过程中,国际金融的发展对于国际会计的发展有更为直接的需求,是国际会计发展的更为直接的推动力。国际会计可以一方面减少国际经济生活和国际金融活动的风险和曲折,一方面促进国际经济运行和国际金融活动的发展和效益,从而保障和促进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个全球统一的资本市场,需要资本运动的全球化和跨国性资本所有权个人化的有机结合。没有国际会计准则,或者是只有准则而没有实务权威性和实际约束力,这样的有机结合就没有基础,更不可能形成全球统一、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国际会计信息系统。于是,一个全球统一、高效率、低成本、资金容量和流量空前巨大的资本市场也就难以出现。

跨国性和国际性的微观经济实体集团的出现和发展,使得国际会计对于国际经济和国际金融以及其框架体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国际会计准则已有二、三十年的发展,其业已发生的积极影响在于达成和促进国际经济和国际金融活动中的财务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为国际经济和国际金融中的投资、贸易和信贷建立信用基础并提供决策信息,维护和促进国际金融体系的规范、效率、安全和稳定。

但是,由于美元具有的世界货币主导地位和美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影响,美国会计准则在国际金融市场举足轻重。而国际会计准则在国际金融业务和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地位则缺乏权威有效的保障,在实际中主要依靠各国的跨国公司和自愿采纳,实务权威性较为有限。会计信息的编制与披露缺乏国际公认和统一有效的原则和标准,使得会计信息跨越国境的处理成本提高,传递效率与内涵清晰度降低,不利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二、国际会计准则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分割状态和统合难点

的国际资本市场,实际上不是一种高度有机统一的国际市场,而是由各自为大并吸收外国公司上市的各国资本市场所组成的一种国际拼板市场,存在着影响全球资本市场统一的一些重要裂缝。例如,公司要得到和保持在外国资本市场的上市资格,必须向该资本市场呈交根据该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会计报表。这种财务会计信息管理制度,以遵守东道国会计准则作为各国资本市场的跨国准入条件,在实际上分割了国际资本市场,从而也限制了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效率。全球统一准入条件等市场管理基本制度的国际资本市场始终未能出现,以这样的资本市场为基础并服务于全球化经济的国际金融框架也尚未形成,除了还有其他的复杂原因之外,国际会计准则的实务权威性不足以统一或取代主要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各国资本市场会计信息的制度和标准不衔接,市场准入条件尚未国际化,也是一个重要障碍。

由于欧洲包括伦敦在内的国际金融市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得到恢复与发展,加上近二、三十年来美元的地位逐渐发生微妙变化,发展家的国际金融市场陆续形成、逐渐成长,国际会计准则应运而生,逐步发展。近一两年来,国际会计准则的实务权威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距离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的基本要求还有差距。资本市场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要真正地上一个台阶,首先要看美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与此对应,国际会计准则是否具有全球统一的实务权威性,首先有待美国资本市场的认可与接纳。但是,国际会计准则在美国发生资本市场会计危机之前完成的机构、制度和准则的大幅度调整,仍未能达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基金会对于会计准则质量的要求。而且,从美国有关方面的角度来看,国际会计准则在质量上明显低于美国会计准则。从表面上看去,国际会计准则的质量水准似乎才是美国资本市场承认国际会计准则的实务权威,从而进一步统一准入条件和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对外开放的前提。

引人注目的是,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这两年实行调整并大幅度靠拢美国会计准则的同时,美国有关方面为了巩固和更好地发挥美国会计准则在本国资本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展开了关于“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的公开大讨论。与此同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关于加强对美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监督力度的一些建议,却未能说服美国国会。不久之后,从安然公司与安达信会计公司涉嫌串通的假帐事件,到世界通信公司似乎瞒过了安达信会计公司的假帐事件,一系列重大的上市公司财务丑闻使资本市场会计危机在美国全面爆发。华尔街股市指数在这一次资本市场会计危机的高潮中持续下落,美国经济衰退后的复苏,在经济基本面状态似乎良好的情况下,却面临着再次衰退的直接威胁。在野的`民主党为此发难,执政的共和党开始担心由此造成中期选举的失利。为了应对这一场资本市场会计危机,美国政府和国会不得不采取应急和减灾措施,加快推出对公司会计业务加强监管的公司会计监督法,并抓紧动用刑法严惩造假舞弊有关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发动了自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富兰克林。罗斯福以来影响最深远的美国商业行为改革”。与此同时,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美国会计准则的质量,已经成为维护和稳定美国资本市场的一项迫切议程。

随着国际会计准则对于国际金融框架和经济全球化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明确,大家在质疑和思考这种资本市场会计危机的发生原因和整治措施的同时,一方面越来越看清:国际会计准则继续发展并取得实务权威性,是资本市场全球化的一个必要条件;一方面又不得不担心:国际会计准则是否比各国的会计准则更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和防范市场会计危机。

三、国际框架与国际准则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

国际金融框架与国际会计准则,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但是却又相辅相成的专业领域。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强了国际金融框架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密切联系。国际会计准则在国际金融活动中的实务权威和普遍遵守,前提是要有国际金融框架的自愿接纳、正式承认,并且需要形成有效的保障。在国际金融方面,人们非常重视国际金融框架的变化、调整和进步。在会计学方面,人们的关注焦点之一是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发布、实施和修改。本文认为需要进一步关注的,还有这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及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和走向。

国际会计业务活动的,必须适应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和国际资本运动的客观需要。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相比较,国际会计业务活动的发展是一种国际经济生活中而然的发展。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本身当然也要反映国际经济、国际金融乃至国际资本运动的自然和客观需要。由于国际会计准则必须体现为一种具有国际公认性的专业,而这种国际公认性必须依赖于其制定和发布机构本身在人员构成、资金来源和工作程序等方面公认的国际独立性、国际专业水平和国际透明度,因而必然是一种因素及国际和各国的人为因素更多的事态发展。总之,国际会计的发展服务于国际金融的发展,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则更为明显地受制于国际金融框架的发展,而国际金融框架的改革、发展与稳定,也必须要有国际会计信息服务的支持和国际会计准则的专业保障。这样一种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展的过程中,各国逐步接纳和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历史过程中都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四、资本终将确定自己在国际金融框架中的会计信息标准

美国会计原则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力,依赖于美元和美国资本市场对于跨国公司、国际金融和世界贸易的影响力。反过来说,美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实务权威性,同时也维护了美国资本市场和美元的国际强势地位。合起来看,美元、美国资本市场和美国会计准则这三个支柱,支撑着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强势地位。这种三柱支撑的强势地位,形式上显然比依靠强势货币的单一支撑更为稳定。但是在实质上,人们已经在这次美国资本市场会计危机中首次看到了美元、美国资本市场和美国会计准则的同时摇晃。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财务会计基金会在国际活动中对于国际会计准则的态度,在东亚金融危机以后从无暇一顾转为积极参与。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得到长足的恢复、进步和发展,发展家的发展和新兴资本市场的兴起,前苏联东欧集团的全面瓦解,使跨国投资、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的统一潜力得以进一步发挥,各国经济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既合作又竞争、以求自身发展的基本前景进一步明朗。美元、欧元和日元既相互竞争、又相互配合,三足鼎立的国际货币体制已现雏形,美元地位的相对下降,美国资本市场日益感受到来自伦敦、东京和法兰克福的竞争压力。然而,综合美方处理资本市场会计危机的能力和表现,及其对于国际会计准则近年来改革的重大影响,又说明了美元、美国资本市场和美国会计准则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分别在国际货币体制、国际资本市场和国际会计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应当看到的是,在加强金融安全合作和加强国际金融框架建设的过程中,国际货币基金、世界银行、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证券监管机构国际组织、保险监管国际协会和金融稳定论坛等几大国际金融机构通过近几年来积极和密切的协商,已经于3月26日在新加坡举行的金融稳定论坛第三次会议上,明确地将国际会计准则列为关键的的国际金融准则之一。金融稳定论坛是一个国际论坛,不同于国际合作的决策机构,对于国际金融框架并没有实际约束力。但是,其表态向世人展示了论坛成员对于国际会计准则的基本态度和原则立场。对此,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作出了积极的回应,重新调整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大幅度修改和加强了原有的国际会计准则,并且通过国际会计发展论坛去探讨国际金融框架。

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会计组织的这一呼应姿态,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全球一体化的历史潮流,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赞同。其中,美国财政部已于6月25日将国际会计准则作为的主要国际金融准则之一、与本国的有关准则对照列入自己的互联网页。美国资本市场的监管机关是证券交易委员会而不是财政部,该部这一动作对于美国资本市场没有实际约束力,因而既不代表、也不预示美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但是可以视为美方对于国际会计准则表示的一种肯定态度和积极姿态。与美方的态度相比欧洲方面对于国际会计准则的态度更为积极,业已通过欧盟的法律程序,决定从开始在资本市场上要求上市公司提供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财务报表。

以上情况和分析说明,国际舆论公认国际会计准则属于国际金融准则的范围之内,从而是构成和运行国际金融框架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说明,国际金融框架是国际会计准则发展的重要的经济环境。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能否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框架的要求,从而得到必要的支持,则取决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框架的发展是否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资本市场会计危机爆发以来的美元走势疲软、美国市场恐慌和美国经济衰退压力增大等情况说明,美方从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的战略角度,似有必要重新考虑对经济全球化、国际金融框架和国际会计准则提供新的更大的实际支持。

当然,国际会计准则的前景其实不取决于一两个国家,只有资本才能创造和发展自己的国际信息标准。资本具有国际化的特征,资本需要自己解放和发展自己。根据生产力发展决定论,资本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素,必将不断改造自己运动于其中的国际金融框架,并且有能力确定和发展自己的信息标准。与美元和美国经济的走势相结合,国际市场的资本走向,必将创造和确立国际会计准则在国际金融框架中的实务权威性和实际约束力。

篇3: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对比探析论文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对比探析论文

1.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螫体对比

1.1会计准则定制机构对比。纵观全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家机关制定的会计准则,另一种是由民间机构制定的会计准则。我国会计准则采用的是标准的政府准则制定模式。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主要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分别为基本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规范。该体系在符合我国国情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与国际接轨,也做到了尽量避免于会计制度矛盾的现象。我国会计准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的,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准则执行,具有法律强制力,而国际会计准则并没有。

1.2会计准则制定历程对比。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历程大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从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共制定出二十六项国际会计准则,然而当时的国际会计准则只是各国会计实务的汇总。第二,九十年代中旬,为了提高财务报表的质量,国际会计准则中会计处理方法减少了12个。第三,从九十年代到20,制定出了40项“核心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已经发布的IAS/IFRS以及相关的解释有40多份,且拥有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会计准则。我国于2月16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及38项具体会计准则,且于1月1日在上市公司实施。这不仅表示我国符合自身国情的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也表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得以初步实现。

1.3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对比。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程序有四个步骤。第一是“立项”,财政部有关部门根据经济发展需要提出有关建议,再根据建议对立项进行修改,再形成研究报告。第二是起草阶段,起草组应当根据必要的项目,在展开研究后,形成初稿,并提交给会计准则委员会。第三是公开征求意见阶段,财政部有关部门应当运用各种方式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对意见稿进行修改,提交给会计准则委员会。第四是发布阶段,起草小组根据有关建议修改初稿,形成最终稿件,再由财政部领导最终审定。制定国际会计准则时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相关主题,研究不同国家的会计理论与实务,向权威部门咨询、提供建议等。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充分体现出了公开与严密的特征。

2.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具体对比

2.1存货准则对比。存货是企业一项至关重要的流动资产,是资产负债表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存货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是否采用了正确的方法,影响着企业财务报表的质量。另一方面,存货的计量也与成本的计量之间存在的一定的关系,因此存货核箅的方法也直接影响了利润表的质量。我国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中适合我国实际发展情况的部分。具体表现于下述几方面:

(1)存货准则的结构比较。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存货”由持有存货目的、存货核算的范围、存货的定义、存货的计算等七个部分组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存货》是由如何确认存货、如何计量存货取得时的成本、发出存货时的成本应当如何确定以及存货的期末计量等九个方面组成的。

(2)存货定义的不同。国际会计准则与我国会计准则在定义方面都定义了存货与可变现净值,其指导作用是比较普遍的。国际会计准则对存货的定义不仅有理论方面的概述,还有具体的举例和比较,从整体上来看比较完善。而我国会计准则主要列明了存货的存在形式,但是并没有作出相应的说明,缺乏了严谨性,但广大的会计人员更加容易理解,便于展开实际操作。此外,我国会计准则还对间接费用展开了定义,但国际会计准则中并没有有关的内容。

(3)存货确认与计量的不同。我国会计准则规定的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期末再根据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计置,国际会计准则在这方面的规定也是如此,但是对取得存货应当如何计量,后者并没有作出

明确的说明。实际上,把存货取得时的成本与存货后续计量分不同方式核算,能更加准确的对存货的价值。

(4)取得存货计量方式的不同。从理论上来看,国际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取得存货计量方式更加真实,而我国会计准则规定的取得存货计量方式则相对偏离实际。

2.2固定资产准则对比

(1)固定资产核算方法的不同。国际会计准则与我国会计准则在固定资产的核算方面不仅仅有着相似之处,也存在不同之处。例如,在购人的固定资产方面,国际会计准则与我国会计准则的不同之处在于添加了固定资产是使用结束时拆卸、搬迁的费用项目。又例如,对于所有者投资投人的`固定资产,我国会计准则是根据投资各方确认的进行价值核算,而国际会计准则则是以公允价值进行核算的。

(2)折旧规定的不同。在折旧方法方面,两准则所采用的折旧方法大致相同,我国会计准则允许采用的方法比国际会计准则允许采用的较多。倘若预计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与之前的估计数有较大差距时,两准则的调整方式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对年限一个是对金额展开调整。

(3)固定资产减值的不同。在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的会计处理中,国际会计准则与我国会计准则的处理方法是不相同的。前者认为,减值损失确认后,固定资产的这就金额必须在以后核算时进行更正,从而在固定资产的剩余使用年限中,能够对其账面价值进行合理的摊销。在某项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转回后应当对其折旧的金额进行更正。后者则认为,固定资产发生了减值后,必须按照其账面价值和剩余使用年限重新计算折旧,对于恢复了减值的固定资产,必须根据恢复之后的价值和剩余使用年限来计算折旧的金额。由于固定资产的减值导致必须重新计算折旧金额的,不调整之前已经计提的折旧的金额。此外,对于固定资产处置的不同,两项准则都规定必须把处置的利得计人当期损益,然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是包含在正常经营活动的损益内,而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应当作为营业外收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规定与我国传统规定是一致的,也就是当资产出现减值时,需要计提减值准备,减少当前利润,并且资产负债表日减值因素消除后减值准备均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金额内转回,进而增加利润。

2.3借款费用对比

(1)借款费用确认的不同。在借款费用方面,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比较而言,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判断比较简单,并且不能进行选择。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可以在资本化与费用化之间进行选择,比较灵活,便于运用。

(2)借款费用核算范围的不同。国际会计准则要求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对象应当要符合一定条件的资产,其中还包括了存货,其判断标准主要是看达到预定状态的时间长短。相对于国际会计准则,我国会计准则资本化核算的涉及面相对较小,只是用于专门借款,并且只是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并不包括存货。

(3)资本化金额的不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对于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是不相同的。前者规定的主要是利用加权平均的方法来计算得出,并且资本化金额不能比实际发生的利息大。而后者规定的计算比前者更加复杂一些。

(4)资本化期间的开始与停止的不同。两项会计准则在确认资本化条件方面是一致的。对于停止资本化的,必须按照会计核算原则的内容来核算。达到可使用状态的资产就必须停止资本化。而关于暂停资本化,两项会计准则均明确指出了在非正常中断持续一段时间后应必须予以暂停。

3.结束语

本文回顾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历程与制定程序,还介绍了存货、固定资产以及借款费用准则中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中存在的不同。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就准则内容上来看,我国会计准则的涉及面比较窄,规定不是特别详细。但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会计准则会逐步走向深度化,与国际财务报吿的趋同程度不断加深。在新会计准则发布后,我国会计准则在实质上已经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篇4: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分析论文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分析论文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现状

会计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这不仅已经是人们的共识,近年来会计国际瓶动的进程更是翻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宣布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据不完全统计,到为止,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已在将近92个国家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很多采用本国会计准则的国家也宣称,其会计准则是以IFRS为基础的,或者是与IFRS相似,甚至一致的。IASC改组后,作为当今肚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两大势力集团一欧盟和美国均先后表态支持IASB为会计准贝掴P示趋同作出的努力,英国、澳大利亚国家或者承诺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或者努力消除本国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全球六大会计师事务所联名发表的触查报告显示,在59个被调查国家和地区中,95%#意向向国际财务报告准贝赌同。我国在促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上一直保持积极的态度,并提出了协调的策略以及实现的建议,就如何协调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在原则上达成了共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会计国际化进程加快。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主席大卫?泰迪认为,到20初,允许或要求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家和地区将超过100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将在世界主要资本市场上得到统一应用。我国自1992年底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来,已颁布16项具体会计准则和多项具体准则征求意见稿,我国的会计准则主要参考国际会计准则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通过比较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后确定的。就我国制定会计准则的现状而言,其过程始终是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基础较好。而年日新会计、审计准则的发布则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动因分析

(一)跨国公司国际经营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跨国公司机构设置的特点,决定跨国公司具有了全球范围内配置各种资源的能力和渠道。而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不利跨国公司信息汇总,减少了会计信息的可化性、有用性,影响母公司战略管理和资金运营。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更具有要求国际间会计处理趋同化、标准化的客观必然性。跨国公司迫切需要国际间会计准则统一。随着全球范围内竞争加剧、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以及市场风险加大,出于优势互补、节约成本、降低税负和风险、增加利润乃至战略防卫和发展等目的,规模巨大的跨国公司在许多国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建立更高效的管理系统。跨国公司具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是会计国际化的重大经济推动力量。当今世界掀起的企业合并高潮,是以跨国公司间的跨国并购为特征的。无论是欧洲范围内并购,还是西欧公司对美国公司并购,必将促进美英和西欧这两大会计模式的协调,为未来会汁准贝啲全球趋同提供强大的经济基础。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或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发展阶段。目前世界上区域和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有110多个。区域经济组织能够比较便利地消除成员间的分歧,实现内部统一,故可促进全球化协议的最终形成,这为会计准则的趋同提供组织保证。在IASC改组后,世界各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以英、美等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因此要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更有发言权,区域经济组织内会计合作就显得相对重要。欧共体进行的区域会计统一就JirH'?成功范例,不仅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欧盟范围内会计和报告差异,而且扩大了欧盟会计的影响范围。

(三)全球经济一体要求资本确认计量标准统一在世界贸易飞速发展与资本全球流动所引致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标准的全球化:一是商品技术标准的全球化;二是资本技术标准的全球化。目前在商品技术标准全球化方面巳是卓有成效。然而,许多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因没有国际通行的资本技术标准,跨境融资艰难或无法进行。这就引发了资本计量标准的全球化问题。会计准则是资本市场的一^基础性构件,其功效就是资本的度量衡,用以度量资本运动的赚状况及其成果。当资本运动从较小范围的经济合作秩序扩展到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时,会计准则的资本计量功效内在地决定了会计准则亦必须全球统一。在资本运动全球化过程中,国际金融发展对于国际会计发展有着更直接的需求,是国际会计发展更为直接的推动力。会计准则趋同既可减少国际经济生活和国际金融活动的风险和曲折,又可保障和促进国际经济、国际金融活动有效运行和发展。一^全球统一的资本市场需要全球统一、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国际会计信息系统。目前的国际资本市场,实际上不f种高度有赚一的国际市场,而是各自为政,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国际会计准则的实务权威性不足以统一或取代主要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各国资本市场会if制度和标准不衔接,市场准人条件尚未国际化。

三、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分析

(一)趋同存在经济利益的较量会计准则的趋同存在的利益冲突主要是: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主体是谁,也就是说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是更多地体现美英等其他发达国的家会计准则的精神,还是体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如果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更多地体现的是英美等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会计准则的精神将大受其益;广大发展中国家将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去实现其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谁能够在国际会汁准则的制定中占据主导地位,谁就#利。根据经济后果学说,会计准则除了能对会计核算做出具体的技术规范外,还具有经济影响性,不同会计准则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影响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国际会计准则影响的是不同国家的利益,故会计国际化^阵纯技术问题,实质是各国利益之争。发达国家在这场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将可能收益更多,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可能从中获得较少收益,既要承担在该进程中所发生的大量准则协调成本、会计改革成本和风险,同时还要承担国际会计准则对发展中国家情况考虑不同所带来的大量负面经济后果,另采用国际准则有可能会导致本国审计市场的部分丢失。总之,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过程实质上就是一^关于利益的讨价还价、博弈和妥协的搬,趋同的过程将是很漫长的.我国在向会计准则趋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趋同中的经济利益,要最大化我国的经济利益。

(二)文化差异会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能不受到一^国家社会形态、经济状况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而这些社会、经济、哲学、和人类价值观对会计的影响又的。不同的社会因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类型以及不同的文化内容,同时也塑造出具有不同民族特性的会计准则特征。东方文化注重强调群体意识而不是个体差异,并总是习惯于用统一标准来要求所有的人和组织,这是*方纤文化的宝贵遗产,但会对射十准则制定和撕产生深远静向。会计文化作为一^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多层次复合体,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会计^同不相同。不同文化之间在价值准则、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等方面不可避免池存在着差异。差异本身就是矛盾,矛盾就是各国会计准则冲突的根源。从会计的文化环境角度不难理解,我国的会计人员所偏好的是按部王的会计制度,对制度的具体性要求较高,在出台政策时要根据实际清况细化具体办法,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在会计准则制定和实施^中,如果引进、模仿,必塔因为文化的不相容而搁找。

(三)资本市场不完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是基于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是以全球资本市场跨国上市和筹资的财务信息的决策为导向的,会计信息使用人一般是资本市场上的投资人、潜在投资人、债权人等,而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成分还是以国有企业为主,资本市场尚未完善,所以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人是政府管理部门,这就形成了与资本市场决策者不同的信息需要,运用国际会计准则生成的信息并不ttM用中国准则提供的信息更有用。尽管中国的市场经济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决发展,但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市场的发育程度还有触高。中国的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资本市场还没有完全放开,利率和汇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我国的金融产品还比较单一,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较慢,政策上的限制较多,这样国际上一些会计领域我们还没有涉及或还没有完全涉及,很多会计事项的处理就不能直接照搬照套,对国P示会计准则的运用必领审慎。而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一些牛杂的会计事项的面,IASB也并未能涵盖,如果单纯追求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势必造成我国很多会计事项无据可依。

(四)法律环境不完善,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会计准则的趋同将意味着我国会计准则从以刚性规则为基础转向以基本原则为基础。这一转变建立在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和有效的证券监管的基础上,否则,将导致企业对原则的滥用。从企业业绩iWi?和监督的角度看,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应用环境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我国公司发行股票、配股和增发股票、暂停股票上市和终肚市以及对公司进行评价和监督方面狮常倚重于利润,这不仅使利润成为关注的焦点’而且使如何真实公允地在财务报告中反映利润也变得十分关键。无论是公司管理层,面监管层,还是财务报告的面者,鎌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利润指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资产负债表信息的质量,这与国际会计准则关注资产负债表不同。当前我国会计职业组织的自律机制尚不健全,市场监管制度尚在完善之中,对虚假陈报、信息误导和违却滕作的处罚规章相对欠缺,加之执法不力,存在较大的职业判断余地。从法律上看我国属成文法系国家,会计模式也总体属“立法会计”。但法律法规尤其是经济法规不健全,公民法律意识淡薄,存在严重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故法律对社会经济运行的规范作用存在很大的欠缺,增大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难度。

(五)公司治理结构的差异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是指股东大会、董事会和公司管理当局三者相互制衡的机制,其核心是所有者“管理”经营者,使经营者按照所有者的意图经营公司,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会计准则的设计也据此展开,形成了与其公司治理结构相适应的会计模式。而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管理当局与董事会的关系形同于上下级关系,在我国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中,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也是突出国家“管住”经营者。国秦既作为所有者又作为公司取得税款的相关利益者,我国会计准则的设计也强调了国家的这两面要。会计系统是在一定的治WI制下运行的,必然要受到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当企业组织不完善,缺乏必要的内部和外部控制时,会计系统可能成为内部人控制条件下用来欺骗股东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工具。健全的公司治理可使会汁准则得到有效撕,防范舞弊行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诸多问题,如法人股东持股比例高,使得厅市场“用脚投票”的功能难以发挥;上市公司收到非标准审计报告却没有相应的处切;商业银行对公司的监控作用较小。这些治理方面的问题增加了公司舞弊的机会。未来的国际会计准则倾向于原则细,需要较多的职业判断,当前如果将这种灵活的会计准则运用于我国,无疑会给舞弊者制造更多的机会。由此可见,不同公司治理结构的差异,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一障碍。

(六)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我国的会计教育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普通教育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会计等各方面专业教育发展得也非常快。我国目前会计人员中,拥有高学历的人员多数是近年来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实际经验并不丰富;没有学历的人员多数是历史上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缺少是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在这这种背景下,我国拥有的真正具备高层学历和现代会计知识、具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会计人员极少,高级会计人才严重匾乏。计划经济也形成了一种习惯和定势,广大会计人员习惯于按照会计制度的具体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极少运用专业判断。会计准贝掴际趋同对我国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职业素质、工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国际会计准则将越来越倾向于原则基础,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通常提供较少指南,对企业管理当局及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要求很高。现阶段由于会计人员的习惯和专业素质方面的原因,将难以适应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判断等方面的较高要求.我国的这种会计环境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对策

(一)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过程,也是各国利益争夺的过程,我国应当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争取在各个层面上有更多的中国代表参加准则的制定,提高我国在IFRS制定中的影响力,争取更多的国家利益。我国要发挥作用,使国际会计准则更多地面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一方面应当广泛地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包括积极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利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会议的开放机制参加会议和提供观电。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完整的会计概念框架体系,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由会汁概念框架指导。会计概念理论框架的建立能够为各项具体准则的研究、制定、评价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持。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除了要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活动外,还要加强对我国基本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贝幽比较研究,尽可能制定出既有利于维护我国利益、又有利于促进会计国际化、得到国际社会公认的高质量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这个慨念框架的指导下,制定在原则上前后一致的具体会计准则,尽量保持其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一-致性。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包容会通的精神,体现出中国人从不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而总是能以非凡的包容和会通精神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优秀品质,正是有这种传统,我国一定会顺应国际潮流,与国际惯例接轨,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更好的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毫无疑问,我国文化与西方国家的文化存在着诸多差异,而且这种文化差异往往是根深蒂固的,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将难以消除。如果承认文化传统会对会计人员的价值取向和会计准则的制定产生影响,就不可否认各国会计准则之间将存在差异。在与国际贤例接轨时要充分考虑我国的文化传统,S卩应该保留一些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与其他西方国家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同时,以英美为主的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也不一定是最先进的,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我们要本着洋为中用,为我所用的原则,积极吸收其中有益的因素,更好的制定我国的会计准则,这样可以降低制度变迁成本、学习成本,从而增强会计准则的可行性、可操作性。

(二)完善会计准则的执行机制应加强我国新会计标准执行机制的建设,强化会计准则的执行和监督。首先,要严格按《会计法》以及其他有关法规的规定,搞好各项会计监管机制的建设,强化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三位H本的整体功效,加大对会汁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以真正起到惩戒作用。其次,要进一步增强公司管理层及时、充分、如实反映财务信息的`意识。同时要积极争取国资委、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审计署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兰应赋予证监会、银监会等行业监管部门更多的监管权力,更好地规范il市公司的财务行为。传统文化对会计体系存在强烈影响,而其中一些影响是不良的。如我国传统文化强调避免不确定性,导致会计信息披露中因过度的保密倾向而使债权人、股东、政府等相关主体对会计信息的要求难以满足,并且使企业会计活动缺乏广泛的监督,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失真。所以我国会计准则在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时,应该鼓励自愿性信息披露,并适当提供有关的披露指导规范,以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三)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全有效的会计标准体系,应该能够与其他经.济法栽1实现彳断的链接与配合,同时也需要配套协调的其他经济法规作为支撑。应尽恻参订、完善不协调的经济法规,如由于会计对净利润的确认和it*存在诸多缺陷,很容易人为粉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考核和评价企业盈利时,以全面收益取代净利润,以全面收益表取代利润表。净利润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秦非常重要的监管指标,是企市、配股、进行股利分配等的主要判断指标,这些监管标准成为诱导上市公司纤利润、编造虚假财务信息的重要因素。我国应该尽快修订这种不协调的经济法规,建立一套完整的中国会计法规体系.就我国目前而言,环境因素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进程中面临的最大障碍。环境因素包括市场发育雏、纷监管体系、法律体系、文化背景等丰富县的内容。目前我国市面齐发育不完善’各种要素市场有待发展’会计监管体系和运行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应借鉴西方国家的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经验,对我国企业管理当局职业W断行为及其规律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以便确定相应的对策,进而加决推a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化进程。

(四)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为了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减少公司财务舞弊,首先,完善独立懂事制度,使独立董事享有公司治理、公司审计、静提名和细制定等方面的监督权蚊董事不彳朝市公司担任除彼赵_卜的其他彳挪职务,同时逐脚随制牛条梢关34立董事独立地行使其职权。这一新的制度安排使董事会成为公司内部监管及控制最为关键的机构。董事会不仅仅是重大事务的决策机构,而且必须将上市公司的日常监管功能摆在首要位S。其次,减少法人股持股比例,充分发挥股票市场“用脚投票”的功能,同时,加强审计部门、商业银行对上市公司的监控力度,加大对上市公司舞弊和欺诈的处罚力度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增强公司管理层及时、充分、如实披露财务信息的意识,促使管理层在真正提高上市公司信息质量上下功夫,这样才有可能能减少公司财务舞弊和欺诈行为,从而为实现以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封侧__雏创造饼。

(五)建立会计人员培训制度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对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知识结构、工作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目前应尽快培养会计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当前我国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要努力推进会if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的科学化、系统化、多层次化,重点培养适合国际竞争的高级会计人才。目前中国拥有的能够执行IAS的会计专业人员数量还十分有限。国P示会计准则有许多方面都涉及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而且准则是否被无偏的执行也有赖于独立审计的质量。我国目前迫切需要的是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度,恢复会计执业界在投资者中的诚信度,这不仅要求有高质量的准则作为事前的监督,更需要有完备的审计等监管措施。目前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在再融资时必须聘请国际知名的事务所进行审计固然是开放会计市场的重要举措,但也体现了确保准则得以执行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关键。为了确保会计从业人员适应国际协调的进程,除了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外,将国际惯例融人会i博教学过程中是我们培养高质量的会汁人才的必要途径。其次,要重视会计现职人员的后续教育,使目前的会计人员能够及时更新知识观念,了解国际惯例,提高业务素质。最后,要努力提高国内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其独立、客观、公正执业的自觉性,使其尽快向国际水平靠拢。只有使我国的会计变得先进起来,才可以通过参与国际会计活动来展示自己的实力,扩大自身的影响。

五、总结

会计准则的趋同不是一踏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会计准则的趋同是一^渐进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各成员国互相渗透、纵横交织,共同致力于构建一^永远不会处于“帕累托最优”的全球会计准则。趋同不是完全照搬,而是要综合考虑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环境等多种因素,会计准则的趋同应具有帕累托改进的性质,即在逐步增加国际会计准则比重的同时,又不能损害既有体制内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从而使国际会准则变迁的社会成本最小,否则,会加大准则变迁成本。趋同是方向,趋同不是等同,趋同是双方与多方的共同互动,趋同是一态的博弈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趋同。即使实现了那也只是形式上的趋同,也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更好的开展国际经济合作。

篇5: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异同论文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异同论文

一、中国实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的做法。在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会计规范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英美国家为代表,采用会计准则的形式,另一种是德法国家为代表,采用会计立法和会计制度的形式。中国实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的做法,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中国会计准则的发展与趋同。

二、中国会计准则的结构由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构成,并将类似于概念框架的内容归入基本会计准则,这种做法与国际惯例有较大出入,而国际会计准则不存在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之分。

三、中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和价值重估的方法较为排斥,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中国当前国情的需要,有利于避免企业舞弊和利润操纵的行为,但在经济全球化,企业购并愈演愈烈和金融工具层出不穷的今天/公允价值已跃升为与历史成本并驾齐驱的新的计量属性。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不仅广泛应用于金融工具,在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合并、非货币性交易等事项的会计处理中也被广泛应用。因此,中国不能一概否认公允价值的使用,从而加大与国际通用准则的差距。

四、中国的会计准则由政府制定,依靠政府的力量强制企业执行,具有法律强制力。国际会计准则由民间机构制定,没有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前提,其制定机构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改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其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不具有法律强制约束力。

五、会计准则的侧重对象不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重点在于利润表,以收入、利润的恰当合理的配比为先,属于利润表观,而国际会计准则规范的重点则在于资产负债表,以资产、负债的准确计量为先,属于资产负债表观。

在具体会计准则上,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会计处理以及披露要求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1、关于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国际会计准则要求在母公司单独的财务报表中,以成本法核算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股权投资。中国会计准则要求:(1)对子公司投资以成本法核算;(2)对联营企业以及合营企业投资以权益法核算。合营方的合并财务报表—在国际会计准则下,合营方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合营企业的投资可采用比例合并法或者权益法核算。但是中国准则只允许使用权益法。

2、关于固定资产准则。(1)定义名称不同,国际会计准则定义为不动产、厂场和设备。(2)会计计量不同,国际会计准则允许使用成本模式或重估模式。当某一类别的固定资产选用重估模式,该类别的资产应一致采用,但不需对所有固定资产也采用重估模式。而中国会计准则只允许采用成本模式。

3、关于资产减值准则。中国会计准则禁止其适用范围内的资产转回任何减值损失,但国际会计准则仅禁止转回商誉的减值损失。

4、关于借款费用准则。中国会计准则采用在符合条件时资本化的方法,但是在国际会计准则下,企业可选择将借款费用在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或者在符合条件时资本化,但须一致采用。

5、关于外币折算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允许报告实体以任何货币编制财务报表。中国会计准则无此明确规定。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规定,所有中国企业编报的财务报表均应以人民币反映。

6、关于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利润表只能按费用的功能列报,但国际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可以根据费用的性质或功能(根据是否能提供更可靠且更相关的信息而定)对费用进行列报。

7、关于现金流量表准则。中国会计准则要求使用直接法,同时在附注中通过间接法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信息。国际会计准则鼓励企业使用直接法但也可使用间接法。股利和利息—中国会计准则对利息收入(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利息费用(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和股利收入(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股利支付(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进行了适当分类。根据国际会计准则规定,这些项目在一贯性的基础上,可以分类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

8、关于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国际会计准则要求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如果子公司与母公司的报告日不同,子公司要进行调整或另外编制一份与母公司报告曰相同的财务报表,除非这样做不切实可行。在任何情况下,时间相差不得超过3个月,且报告期的长度和报告曰之间的差异在各期应当相同。中国会计准则要求母子公司的报告期间完全一致。

9、关于关联方交易披露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对“关联方”定义为:指在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控制另一方或是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它们则被视为关联方。中国会计准则没有对“关联方”进行专门的定义,但给出了关联方的判断标准: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多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但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它关联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总的来看,中国虽然没有对关联方给出明确的定义,但是对构成关联方关系的判断标准更加具体,更具有灵活性,符合中国现实环境中企业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

当关联方发生了交易的情况下,中国会计准则要求披露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的类型及交易要素(至少包括交易的金额,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条款和条件,以及有关提供或取得担保的信息,未结算应收项目的坏帐准备金额,定价政策)。披露交易的定价政策,强调包括没有金额或只有象征性金额的交易,但是对定价政策没有进一步的说明,这对中国财务报表的使用者理解财务报表有较大影响,可能导致报表使用者无法取得全面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其据此作出的分析判断和经济决策。国际会计准则对关联方交易规定,应披露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以及为理解财务报表所必需的交易类型和交易要素,为理解财务报表所必需的交易要素通常包括:对交易量的说明,以金额或以相应比例表示;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或相应比例;定价政策。提供了关联交易中确定价格的几种方法,如可比不可控价格、转售价格、成本加利润法等,以及在某些情况下,交易只按产品成本计价或采取不计价的方法。

对相同性质项目的列示: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对相同性质的项目,除非理解关联方交易对报告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而必须分别列示外,可以汇总反映。中国会计准则要求关联方交易应当分别对关联方以及交易类型予以披露,类型相同的关联方交易,在不影响会计报表阅读者正确理解的情况下可以合并披露。

篇6: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探讨的论文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探讨的论文

在当前的世界经济体制之下,国际会计准则已经逐渐被各个国家所采纳,逐步得到了统一,会计准则成为实现会计规范的最优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商业体系中,会计准则是共同使用的言语,也是共同的经济行为准则。在,新的会计准则由我国的财务部门正是颁布出来,而这也代表着我国的会计准则从本质上来说,已经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统一。

一、国内新会计准则的突破点

国内新的会计准则的构成分为三个部分:基本准则、详细细则、使用指导。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制的颁发,提供了许多有效的会计信息新理念,促使社会民众和投资人更为科学有效的做出经济抉择,第一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体制,而且,也给国际财务报告的相关完善革新工作提供了支持。新的会计准则有以下几点重大突破:(1)公允价值得到关注;(2)兼并报表基本理论革新;(3)企业兼并会计处理办法革新;(4)金融工具准则革新;(5)资产减值预计计提革新;(6)存货管理办法革新;(7)“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加彰显出其地位的重要性、比较性、联系性;(8)债务重组办法革新。要构建市场经济、承担负责任大国、要提升效率减少成本、要真正融入到国际标准发展进程中,就必须要确保国内准则和国际准则趋于统一。第一,在构建国际准则时,要积极参与进去,努力提升影响力度;其次,利用原则导向准则的水平要提升,要严厉查处严重的利益操作行为,要有效规避利用国际准则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最后,作为从业人士,需要强化对金融工具等繁杂经济业务准则体制的学习力度,这是因为,相比国内的有关准则来说,国际准则要更加的繁杂,必须要不断地学习。中国的会计标准体制与国际准则趋于统一是发展的必然,也是与我国国情相吻合的。我国应当从本国具体情况出发,增强与世界诸国的及时交流,推进国内会计准则的国际标准进程。

二、我国内部管控建设的施行

国内内部管控建设在正式开始施行,在先前的5年中,国内的萨班斯法案正式施行,促使可会计管控转化为全面风险的管控。在06年,财政部门作为领导者,同时结合相关的部委,建立了内部管控标准委员会。在,以财政部门为首的五个部委颁发了《企业内部管控基础规范》,在,《企业内部管控配套指导》正式颁布,而这些规范体制的颁布,代表着国内企业的内部管控规范体制正式建立。美国的科索委员会在世界范围内的内部管控标准制定中都是深具影响力的,该委员会就明确指出:中国的企业内部管控规范体制与国际通行的COSO内部管控理论是保持了高度统一的。国内的企业内部管控规范体制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较高的评价。作为财政部门,深入研究了世界范围内有关公司管控和治理的成功经验和理论。在还未起草内部管控基础规范体制之时,拉瑞·瑞腾博格博士作为COSO的主席,应邀来到中国,与会计司深入研讨了有关会计的相关理论,提出了许多决策性的有效建议。在,会计司同志远赴美国进行考察,又与拉瑞·瑞腾博格博士一起来到国际会计总部,再一次深入研讨了会计基础规范体制的相关问题。内部管控体制涵盖了基础规范和相关的指引,中国特色十分明显:第一,国内的内部管控体制不但是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做出管控,同时,还对企业的资产安全、合法运营、财务报告等等有关信息做出严格管控,促使运营效率和成果的提升,确保企业的良性健康运营。第二,不但是包含了基础规范中的五个要素、五个原则、五个目标,而且,还有一项审计和评估指导,以及十八项应用指导,让规范更为简单明了,也让企业更加便捷的进行操作;第三,它是由国务院五部委共同发布施行的,这就促使了其更加具备约束性、法制性和权威性。

三、国际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进行核算的标准

在制定国际会计准则时,必须要有相应的会计模式来做指引,这个会计模式是不具备会计准则的效力的,不包含在准则内容之中。但是,国内的会计准则是由一项基础准则和三十八项详细细则组成的,而其中的一项基础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模式是一致的,很显然,在这点上,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不同。会计的基础功用和基本工作就是核算。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国际会计管理是其进行会计政策选取和变化的前提和标准,必须要规范合理的分配相应的资金费用。从理论上来说,国内企业在对生产成本做出计量时,所使用的方法是制造成本的方法,并没有对资金费用的平摊做出考虑。但是,完全成本是出口产品实证价格的前提和基本,在平摊有关资金费用时,对于不同的产品,平摊费用要有一定的依据,以及来确保产品的'定价是正常价值。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在反倾销的财务会计报告中,必须要严格执行会计标准,但是,比方说在借款资金资本化方面,国内的会计并没有严格的按照会计标准来执行。国际会计准则明确指出,企业若不能提供合理有效的证明,在进行计量过程中,就必须要运用公允价值进行。但是国内的资本市场并不够发达和完善,所以,只有首先证明可以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后,才会采取这种计量方式。在新的准则中指出,当确立了资产的减值损失之后,在今后的期间是不可以回转的。这主要是针对以往国内企业运用资产减值来对利益作出调节的行为。而这也是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最为本质性的差别。从对政府支持层面来看,国际会计准则采取的是全面收益的方式来对政府进行支持,规定在损失和收益中计入支持资金。国内新的会计准则明确说明,对支持规定会计依照权益进行处理,无特别说明的计入到损失和收益中。但是,国内的企业数量庞大,拥有不同的规模和所有制结构,所以,必须要充分考虑国内的情况,制定符合国内企业发展的有关会计准则。

四、已经修订或新颁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在1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了四项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新颁布的四项准则分别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十二号——在其余主体中有关权益的披露》、《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十号——财务报表的合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十三号——公允价值的运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十一号——共同运营的规划》,以上这些准则都是在正式施行。而且,还颁布了四项修订之后的国际会计准则。四项修订之后的国际会计准则分别为:《国际会计准则第二十七号 ——独立的财务报表》《国际会计准则第一号——财务报表的列报》、《国际会计准则第二十八号——联合运营及合营中的投资》、《国际会计准则第十九号——雇员的福利机制》。10年底,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九号——金融工具划分与计量》,这也是金融工具准则项目的初始阶段。本准则计划是在13年初正是开始施行,但是,其它相关的金融工具准则项目的有关部分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所以,对其正式施行的时间进行了延迟,延迟到。

五、会计准则趋于国际标准后的影响

通常来说,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是会计准则趋于国际准则的两个目标准则。为了确保会计准则趋于国际准则,各个国家或者地区可以直接利用国际会计准则,或者是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基础和前提,来制定自己的会计准则。因为会计准则趋于国际准则之后,会让各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会计准则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当会计准则发生变化后,会通过会计信息或者会计报告对各个利益集团的抉择方案、社会资源配置、利益分配等产生影响,所以,当会计准则趋于国际准则之后,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影响。而这种经济影响指的就是:会计准则发生变化后,会通过会计信息或者会计报告对各个利益集团的抉择方案、社会资源配置、利益分配等产生影响。

六、关于促进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早日实现趋同的相关建议

1.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对这一趋势必须做到深刻的认识。全球会计准则以IASB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代表,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应用将实现统一已经成为事实。中国在会计准则制定时一方面要与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但中国要想提升改革开放的速度,就要对国际资本市场的资金进一步实现充分利用,不管是直接到海外上市还是大力吸引外资,对国际资本市场的规则都要严格遵守,降低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准则之间存在的差异,对自身的 “特色”不能可以刻意突出。

2.对各国现阶段一致采纳的会计准则中国应当考虑采用,对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行的行为慢慢取消。中国应在准备至海外筹集资金的企业、上市公司、国内一切外商投资企业、规模相对较大的涉外企业依据统一的会计准则展开会计核算,对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行的做法逐步取消;对于国内非公司制企业或规模不大的企业在会计核算上可以实行“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将此种方法作为一种过渡,在时机确定成熟的时候,再对会计制度取消。对这规范这些企业的会计行为可以通过税法或别的相关法律;在存在对外筹集资金需要的情况下,可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引导,积极鼓励企业能够会计准则的要求自觉遵守。

3.对中国现阶段把基本准则看作是概念框架的做法进行改变,对会计理论加强研究,加快速度对中国会计准则概念框架的制定,确保中国会计准的制定能够前后一贯、内在一致,与国际惯例更加符合。

4.中国需要对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的动态、国际会计与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形势密切关注,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出台与国际准则趋同的相关计划,对与国际准则存在差异的原因认真分析,就如何使差异减少探讨相关措施。

5.应不断努力创造条件,最终可以参与国际会计规则的制定,具备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权,进而使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能够对中国以及别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尊重兼顾。要想使中国的利益得到更好地维护,需要努力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中国的影响,对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应当大力推动。

6.会计人员的素质需要提升。会计准则趋于国际标准的形势,要求国内会计人员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更精的工作技能、更完善的知识结构。从当前国内的形势来看,会计人员中还十分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会计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也并不统一,同时,会计规范体制和相应的标准变化十分快速,这就导致相关人员不能很好地对这些理论知识做出有效的吸取,也就很难深入了解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所以,国内有关部门需要构建健全的培训体制,促使他们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要最大限度的提升相关人员的执业水平和国际标准水准,促使他们更快地达到国际标准水准。在国内,注册会计师多达13.5万,但是,ACCA在国内培训的能掌握国际财务报准则的会计师只有两千人,很显然十分缺乏。在我国的中长期人才发展战略目标中,人才培养已经占据了很大的地位,作为会计教育,也在逐步强化培训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力度。在“十二五”期间,对于会计改革和发展做出了明确的指示:会计行业的人才规划要全面贯彻落实,促使会计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该规划给国内未来的会计人才建设和培养提供了指引方向。

国内在制度体系的内容上基本上以及趋于国际标准会计准则,但当前国内还具有许多的因素在制约着会计准则趋于国际标准的进程。所以,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促使会计准则在本质上与国际准则相统一。总而言之,趋同与等同并不一样,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理论界与实务界应当持续不断地展开深入地研究,加强中国的会计准则的构建,使其能够与国际趋同化以及中国国情均相符合。

篇7:浅谈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论文

浅谈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论文

本文从会计准则体系和会计准则内容两个方面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比较分析,促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

一、会计准则体系的比较

(一)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建立了一套崭新的、基本与国际接轨的会计准则体系。其包括1项基本准则、38 项具体准则和32项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三部分。具体准则是在基本准则的指导下,处理会计具体业务标准的规范,而应用指南则侧重解决企业日常经营中的实务问题,从不同角度对具体准则进行进一步的解释。

(二)国际会计准则体系。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于建立,该体系包括《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41项国际会计准则和 30 项解释公告。其中,占据主体地位的是国际会计准则,侧重于指导各项具体实务;解释公告类似与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应用指南,侧重于通过各项具体的实务问题多方面地对会计准则的应用进行解释;而《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并不属于任何一项会计准则或解释公告,因此并不涉及对任何具体业务的计量或确认提供参考标杆。

(三)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的对比。通过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用于指导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的发展。而国际会计准则与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会计准则的解释公告与我国的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在功能和内容上基本相对应,都制定了处理会计具体业务标准的规范,并从多方面不同角度提供了处理企业日常经营业务的范例与标准。

二、会计准则内容的比较

(一)基本会计准则内容的比较。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基本会计准则主要规范了会计要素的定义、确认、计量与分类、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原则等内容,统揽整个会计准则体系,并为会计准则各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的制定提供标杆和依据。该框架的内容主要包括: (1)会计要素的定义、确认和计量以及资本和资本保全概念;(2)财务报表的目标;(3)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虽然该框架并不属于任何一项会计准则或解释公告,也不涉及对任何具体业务的计量或确认提供参考标杆,但实质上,我国独有的“基本会计准则”与国际通用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都起着统揽全局,指导各项具体准则制定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也发挥着相似的功能。

(二)具体会计准则内容的比较。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目前由38项组成,其具体内容可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和特殊业务准则、财务报告准则三大类,基本覆盖了我国企业在实际经营中所面临的各项经济业务。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目前只有37项。虽然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进行了充分的引用和借鉴,但是,鉴于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以及长期以来的特殊国情,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并未能达到完全一致,在某些特定的领域,二者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允价值的应用。在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全面引入成为了最引人注目,同时也是最具有变革性的一项举措。在包括基本准则在内的39项会计准则中,直接涉及到公允价值计量的多达17项,其他20余项对公允价值或多或少均有涉及。而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为导向,西方国家经济发达,资本雄厚,资本市场相对完善,因而国际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使用并没有像我国那么明显的限制。这看似与市场经济的交易规则不相称的规定,实际上是对我国生物资产市场的现状有着其特定的考虑。现阶段,我国的生物资产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市场机制并不完善,相关交易也不够活跃,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地追求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要求生物资产的计价基础为公允价值并不可取。国际会计准则对待生物资产计价基础的态度则与我国不尽相同。相关条款规定,企业可以在以下任何一种情况下确认生物资产:一是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二是生物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由此可见,鉴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公允价值的应用上,我国的会计准则比国际会计准则更加谨慎。

第二,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问题。《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应收账款、存货、消耗性生物资产等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减值损失可以转回,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长期性资产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就不得转回,即使其价值得以恢复”。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永久性资产减值准备的后期转回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而国际会计准则对永久性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并没有相应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我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遏制上市公司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情况。

第三,关联方交易的披露。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中,针对我国经济结构的特殊性而专门规定:“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主要因为我国国有企业众多,国有经济掌握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因而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中,有相当多的企业受国家同一主体所控制。但是,按照准则的规定,这些企业间的交易并不足以形成关联交易。若把所有的国有企业都看做关联方,把它们之间产生的所有交易都作为关联方交易来进行披露,那么企业的披露成本将会惊人的巨大,将会造成一些企业混淆甚至隐藏真正的关联交易。我国会计准则中对关联方交易所做的相关规定是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我国独特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所制定的,因而与国际会计准则中对关联方交易的相关规定不尽相同。

篇8:电商国际贸易论文

一、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模式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最近跨境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大受亲睐,跨境电子商务有其独特的优势,他不仅具备电子商务部分缩短中间环节、有效化解产能过剩、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机遇等传统优势,还具有重塑国际产业链、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增强国际竞争力等作用。

(一)电子商务使国际贸易市场环境有了新气象

和谐有序的国际贸易市场不仅可以减少贸易双方的摩擦,还可以使整个国际贸易的环境得以优化推动新的贸易需求的产生。电子商务的横空出世优化了国际贸易的环境,电子商务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在数字化的网络世界里面使国际之间的信息,资源都可以实现更好的交流共享。

(二)促进中小外贸企业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

中小企业一直都在夹缝中生存,面临国内市场的饱和的危机他们急需要开拓国际市场的机会,但是由于资金和人才技术方面的局限性使他们望而却步。

(三)电子商务促进国际贸易营销模式改变

网络贸易互动、网络贸易资源整合和网络贸易私人定制式营销模式就是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下产生的。其中网络贸易互动营销体现了人性化需求,尊重贸易主体的选择,加强了客户参与的积极性。

二、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基本功能及优势

(一)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基本功能

1.挖掘潜在的贸易伙伴。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向世界市场发布有关商品的信息,建立属于自己企业的信息网络。这样有意愿的顾客就会很方便的咨询洽商。

2.方便贸易双方磋商业务。电子商务模式下买卖双方通过网络来了解商品和国际市场的走势,利用电子邮件来进行询发盘等相关业务,这样极大地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有利于降低面谈的成本。

3.实现网上合同、订购与付款一体化。国际贸易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来签订贸易电子合同是对纸质合同的超越,同时还可以就感兴趣的货物下订单及电子化付款结算。

(二)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运作中的优势

1.电子商务有利于降低各项贸易业务成本。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作业,减少了电话、传真、邮件的使用,直接降低了沟通联系间的费用;电子商务不再利用单据进行商务信息处理,降低了劳务费用的同时,也节省了时间。

2.电子商务提高了国际贸易的工作效率。在国际贸易中比较困难的是时间和距离的`差距,而电子商务则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利用最短的时间做最有效率的工作,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以及畅通的共享功能,有效高速的完成工作任务。

3.电子商务突破了实体店的时间限制。由于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因而一些重要而且焦急的工作就会因此受到限制,影响工作的效率和进度。但是电子商务可以避免这一难题,通过网上银行等办理各种业务都没有时间的约束,是十分方便的。

三、电商在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电商应用于国际贸易事务以来成果显著,但是我们还得从现阶段的初级国情出发清醒的意识到与国际接轨的差距,自身还存在许多不足:我们的电子商务发展还处于低水准不平衡的阶段,然而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实现一体化,现将本国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发展中的不足归纳如下:

(一)缺乏健全的安全保证机制

目前网上交易主要隐患就是贸易主体身份真实性很难辨别,那么交易主体之间的商业机密,通讯过程的安全性,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感就会大打折扣。银行网之间相对比较封闭,没有安全保障的绝对性,可能出现电子商务欺诈、电子商务信息被盗等等这类安全问题。

(二)没有健全的电子商务法制法规

由于电子商务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科技,大多数国家还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相关的法律法规还都不健全。少数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制定相应的电子商务法律,但是我国还没有相关的规定,导致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一些商务诈骗等现象。

(三)电子商务人才短缺

人才是竞争的根本,是电子商务的动力源泉。电子商务是高科技发展的产物,没有高科技的应用人才,电子商务也就是个摆设而已。

四、促进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发展中的对策

(一)创造一个良好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目前,国际上电子商务发展的水平还处于不稳定阶段,不适合电子商务的更好地发展。应该由各国政府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一个积极良好的发展状态,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法制法规建设,利用科学的筹划和资源的利用,进行快速建设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的安全建设

针对强大的黑客袭击应该通过国际上的共同力量积极的研发各种预防和治理软件,让黑客的袭击可能性降低,避免电子商务信息的被盗,避免电子商务欺诈现象的发生。通过严格的法律制裁,将影响电子商务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

(三)利用优势资源优先培育电商人才

电子商务的广泛开展要以人才为支点,大学教育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程,并进行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加强对人才的综合培训,走出人才短缺的困境。从而保证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更加高速、快捷。

篇9:商务电商论文

商务电商论文

挪动商务已经成为二00八年最炙手可热的挪动利用之1,如何看待热朝违后的争取

有业内人士曾经戏称“二00八年将是挪动商务的乱局年”。挪动商务产业链的相干主体悉数出场,表现出对于挪动商务的巨大兴致。在传统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纷纭涉足的同时,用友等传统软件公司也开始其挪动商街规划;更有运营商开始提出其筹备已经久的挪动商务攻略。

“香饽饽”

在互联网领域,淘宝网打败了易趣,盘踞了互联网上超过了七0%的市场份额。在这类独大的情况下,淘宝仍然看到未来的竞争危机,宣告开通大范围公然测试手机版淘宝网,进军无线零售领域,支付宝亦推出手机支付业务。论文论文参考网

中研博峰咨询分析师扬帆指出,挪动商务以其商务泛在性、服务个性化、支付利便快捷等独有优势将成为未来挪动增值利用的`“黑马”。

挪动商务的1个最大优势是用户可和时获守信息,并能随时随地进行商务流动。而且用户可依据自己的需乞降喜好定制挪动商务的子类服务以及信息。挪动商务基于挪动通讯网,能获取以及提供挪动终真个位置信息,这类情况下与位置相干的商务利用将成为挪动商务的1大亮点。

但是,这类向手机终真个延伸是不是能够让淘宝在挪动电子商务领域有所建树呢艾瑞市场咨询认为,挪动商务的挪动逢迎即时性是吸引用户的主要因素,但现在手机上淘宝网,除了了网页与互联网的不同外,其余的模式仍是1样的,也就是说,手机只是让淘宝用户多了1个进入淘宝网,使用支付宝平台的途径。

而且种种迹象表明,挪动运营商也开始了挪动商务的布局,以争取电子商务这块未来首要市场。

不甘于沦为“通道”

纵观运营商的挪动商务布局,更多的是局部处所市场的反映,上海、重庆等良多处所挪动运营商都展开了以挪动支付为基础的挪动商务利用。

其中,重庆挪动的挪动商务布局较早,而且相干业务的用户已经经初具范围。重庆挪动总经理沈长富说,从二00三年起,重庆挪动陆续推出基于USSD的饮料机、小商品机、自动售药机等,其实不断发展完美。如今利用手机支付方式的自动售货机,因为交易利便、安全,发展潜力巨大。目文秘站:前,挪动电话自动售货机已经遍及重庆市区以及郊县各主要挪动营业厅及主要广场、街道、高级住宅小区、商业大厦,数量已经达三00台,二00七年年底到达了一000台摆布,预计二00八年将到达一0000台。

沈长富指出,基于RFID手机钱包小额支付的利用环境还可以扩大到泊车场住宅小区等领域。之前在重庆挪动,员工进小区有门禁卡,进泊车场有泊车卡,进公司大门有员工卡,在公司食堂就餐有饭卡,现在这些功能全体集成在手机当中,10分利便。可以说,重庆手机支付的发展代表了趋势,也代表了中国挪动在挪动商务发展的策略重点。

针对于这1现象,扬帆认为,挪动商务自身的价值正逐步被基础运营商广泛认同、注重。因而,运营商已经经不愿仅仅沦为通讯“管道”的提供者,而在愈来愈多地涉足该产业自身。

挪动商务在路上

除了了产业链主体企业的“主动”出击,今年二月份,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授与湖南“国际挪动商务试点示范省”称号,这标志着国家挪动商务的试点工程正式启动。显示出,挪动商务有了更有力的政策推进。

但德瑞电信咨询首席参谋宋永军认为,虽然挪动商务拥有1些独特的优势,但发展起步阶段,要想快速发展,必需要解决3大问题:其1,诚信问题。诚信问题是挪动商务发展的最大障碍。挪动商务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鉴戒传统电子商务,比如通过电子认证手腕对于商家以及用户进行身份的认证,然而挪动商务相比传统电子商务更有优势,由于终端号码的独一性并且号码能对于应真正的身份,通过对于终真个有效管理,就能够降低诚信风险。今年,在政策层面,行将出台的《电子商务监管意见》目的就在于规范解决电子商务的诚信问题。

其2,挪动支付机制问题。要构建安全高效的挪动支付机制,各电信运营商和银行之间必需加强联络以及合作,解除支付障碍,在提供高速网络服务的同时不断增强客户终真个功能。电信运营商以及银行还要降低挪动支付的手续费,从而使挪动用户能够更利便地购物以及支付。其次,可将原本的各个不同支付服务、支付方式进行系统化整合。

篇10: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论文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论文

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现状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为了满足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需求,促进我国企业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同时也为了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经过不断的努力,在总结我国会计实践经验和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础上,我国于206年2月丨5日正式发布f由丨项莪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样,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相接轨的、覆盖各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准则体系就建立起来了,这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准则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继新会计准则实施后,财政部先是在9月2日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之后在20丨0年4月2日发布了路线图,这是在总结我国多年会计改革经验的莶础上结合国内外最新形势发展的需求.并为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为持续、动态地消除我国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差异提高我国参与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程度而做出的努力和重要部署。虽然新会计准则在某些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仍然存在差异,但这并不妨碍我国会计准则趋同的步伐,反而会促进我国为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等效和G2U会议提出的“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最的会计准则”而不断地做出努力。

二、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要想进一步促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深化发展,早□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等效,我们需要找出二者的差异并分析原因以便釆取有效的措施。

(一)差异分析

1.公允价值问题

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是一大亮点,虽然核心计i:属性仍然是历史成本,但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准则强调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负债、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所形成的资产与负债等一些交易或事项,在相关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且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鼠的情况下,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一规定将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及时地反映市场价值变动信息.同时要遵循审慎原则D然而,国际会计准则比较倾向公允价值计量用以体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总体上,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对公允价值的适用范围比较窄,而且限制条件很多,更为谨慎。例如,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对生物资产以历史成本进行计堡,原因是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物资产缺乏活跃的交易市场,难以取得公允价值.如果用公允价值计星?,可靠性就比较差;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对生物资产进行公允价值计1,并将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而且一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要继续使用直至处罝该生物资产。

2.企业合并问题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企业合并方瓯也存在很多差异,包括对企业合并范围的确定、合并商誉等,其中差异最大的是合并范围的界定。我国会计准则中的企业合并包括同一控制F企业的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的合并,前者采用权益结合法,后者采用购买法。国际会计准则的企业合并既有一个企业取得对另一个企业的控制权的情形.乂有企业取得对某项业务控制权的情形,釆用购买法,但不包括同一控制下企业的合并。我国实务中虽然出现『对某项业务进行合并的案例,但准则中并未对业务的合并做出规定。因为我国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合并大多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所以准则对同一控制下企业的合做出了规定,如果准则没有对其进行规定,将无法解决现实问题。然而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发达,购买法将会成为企业合并的惟一方法。

(二)原因分析

1.政府制定模式原因

我国的会计准则一直是1±1财政部会计司负责的,这是标准的政府准则制定模式。首先,因为财政部会计司是一个政府的职能部门,而政府又是一个地道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这就与国际流行的民间模式尽最回避信息使用者直接参与准则制定的做法大不相同,所以从形式上看,民间模式具杳一定的独立性,而我国的政府模式独立性就比较差。其次,政府准则制定机构-?般会受到政府预算的控制,在经费开支上会比民间模式受限的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可能会使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实施的程序不够充分、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并难以吸收优秀的会计人才直接参与到准则的制定中来。最后,政府模式下准则制定机构奋较高的权威性,有权决定如何修改会计准则,有权决定哪些企业何时执行会计准则,因此在准则制定屮受到箕他利益集团干涉的影响较小。

2.市场经济基础原因

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和实施的重要因素是以市场经济发展基础还不雄厚,这是与我国的国情紧密相连。我国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己成为世界经济体中重要的一员,怛是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本市场比较薄弱,国际贸易发展还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某些交易或事项并没有在我国出现。总之,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低,市场经济蓰础不够牢固,这也导致r我国新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之间有了一定的'差异。

3.会计人员素质原因

会计人员螫体水平不高,缺乏应有的职业判断能力,是制约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蜇要原因,尤其是近年来会计准则变化比较快,会计人员虽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r相应的职业教育,但是并没能够完全消化和吸收这些专业知识,可见教育力度不够0如果会计人员在执业中用模糊的知识凭感觉做事,一味地照搬准则规定不进行思考,这就会不利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完善,从而影响国际趋同目标的实现。

三、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未来展望

尽管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在趋同过程中可能会有各种阻力,徂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二者的差异将越来越少。为此,我们需要做出努力。

(一)加强会计准则的国际沟通和交流

目前,我国作为世界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不只是单方面的向国际靠拢,还要积极推动国际会计准则在修汀完善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要,实现共同发展。所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应当密切关注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并且积极参与到(1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中来,从而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为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而努力。

(二)加强高素质会计队伍的建设

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不仅仅是规章条文的相同,更为重要的是会计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并具备高水平的职业判断能力,应用到会计实务中去。所以,我国需要加大会计教育力度,使得会计人员能够及时的接收新知识、新理念以提高业务水平,成为高素质复合塑人才,以便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下对人才的挑战。

篇11:中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论文

中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论文

我国会计核算起步较晚,会计准则也仍然处在不断修改的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会计核算也面临与国际接轨的问题,本文就对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比较。

会计准则作为经济政策与规则的存在体,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与社会制度、社会经济、法律体系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一种商业语言的会计准则其国别差异非常的明显。随着国际间的合作,经济的繁荣,对于会计准则的要求也越来越趋同。根据不同的会计准则做出的会计报表是有一定的差别的,这给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而且在新的经济形式下又出现了多种新型的衍生金融工具,这也给会计准则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会计准则都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的,所以在大体上是与国际准则一致的,但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一、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的分类

根据《我国准则》的规定,金融资产包括企业拥有的(1)现金;(2)持有的另一企业的权益工具;(3)从其他企业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如应收账款或者贷款;(4)在潜在有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权利;(5)将来须用或可用非固定数量的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的合同权利;(6)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的合同权利(不包括企业以固定金额换取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的情况)。

在国家会计准则的规定中,仅仅就前四项进行了规定,而我国为了更加准确的核算金融资产,又在国家准则的基础上增加了后两项,使得会计人员更方便对这类资产进行会计处理。对于金融负债我国也同样增加了两项,丰富和补充了国家会计准则。

二、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

由于金融资产的特殊性使得金融资产在交易的过程中不能像传统货物一样保持价值的不变,金融资产随时都会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波动。而且金融资产的交割也要经过一定的手续,所以对于金融资产的交易而言,通常情况下都是先订立交易的合同,在约定的时间内交付该资产。对于这种情况国际会计准则做了明确的规定,在购买金融资产时以交易日或结算日的会计方法进行处理,出售时以结算日会计方法进行处理。交易日会计方法是指在合同订立时就确认金融资产或者负债的价值。结算日会计处理方法是指在交易日与结算日之间发生的金融资产的价值变化要进行帐务处理,根据不同的金融资产类型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或者所有者权益。而我国会计准则对此并没有明确规定,我国会计人员一般都是根据交付当天价值入账。例如,合同订立时资产价值为100万元(交易日),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交付资产时价值上涨了100万元(结算日)。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该资产的入账价值为100万元,上涨的100万元计入公允价值变动中,而我国的会计处理是按照交付时的价值即200万元作为入账价值。

三、金融工具的计量

(一)金融工具的初始计量

在金融工具初始确认时,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其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其他类别的则计入初始成本中,而国际会计准则是统一规定为交易费用均计入初始入账成本,并没有划分金融资产的类别。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例,其公允价值为100万元,交易费用为5万元,根据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其初始计量的成本为100万元,5万元计入了投资收益,而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其初始入账成本为105万元。

(二)金融工具的后续计量

对于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大体相同,均是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依据,然而对于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的计量。但有三种情况属于例外,第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第二,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负债,应当按照成本计量。第三,不属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财务担保合同以及是将以低于市场利率贷款的贷款承诺,应当按照以下两者中较高的价值入账:①按照或有事项确定的金额;②初始确认金额扣除按照收入原则确定的累计摊销额后的余额。而国际会计准则只对前两种情况进行了规定,对于第三情况并没有提及。我国会计准则根据在我国经济市场中遇到的交易情形对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补充,统一了我国的会计核算标准。

(三)关于公允价值计量

由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价值难以像普通商品一样进行确定,所以在国际上的会计处理中始终认为公允价值是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唯一适合的计量方法。而且国际会计准则也明确规定了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况都说明该资产或者负债可以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1)公允价值的估计范围比较稳定,没有太大的波动,(2)可以获得各种的估计概率进行公允价值的估计。而在我国对于公允价值估计的规定还是空白。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评估环境还不成熟,会计人员很难对金融资产或者是金融负债进行较为准确的估计。而且在利用这种公允价值估计的方法时还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披露,这些在我国都还比较薄弱。我国会计准则应该尽快完善对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核算的规定,完善监管环境,尽快与国际接轨。

高职商科专业论文

移动电商顾客忠诚度的主要特征探析论文

电子商务发展对策论文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析论文

几种电子商务定价模式的消费需求影响因素比较论文

网上教学体验论文

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论文

电子类毕业论文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思考论文

商务英语人才需求与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电商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论文
《电商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电商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论文(精选11篇)】相关文章:

新型APP营销模式初见锋芒电商论文2023-01-24

电子商务发展论文2022-08-18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论文2023-06-08

商务英语专科毕业论文2023-04-16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论文2024-01-26

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构建策略发展论文2022-08-23

地下水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研究2022-08-28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2022-09-14

病理学教学如何为培养型人才服务论文2023-11-15

对浙西农产品经营模式进行研究论文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