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主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探究论文(共6篇)由网友“乌漆麻黑甜甜圈”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主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探究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篇1: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主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探究论文
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主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探究论文
摘要:民族的未来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建设,未来社会迫切需要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作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必须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高等教育要想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必须适时调整培养方案,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采取多种模式的办学机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综合素质;培养方案;创新创业;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16-0138-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提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造就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加强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这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总的要求之一。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如何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合格人才是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从上至下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其根本目的就是提高高校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涵盖的主要内容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大学生综合素质涵盖哪些主要内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由基础性素质、专业性素质和创新性素质等组成。基础性素质主要指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也就是我们国家教育方针一直倡导的德、智、体、美、劳。道德素质主要是指人的文明程度、法律法规的遵守。智力素质主要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身体素质包括心理和身体健康两方面,他是保证其他素质完成的能力,是人类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条件。审美素质对社会文明的发展又进了一步,包括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能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劳动素质是指个人的实践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是专业性素质和创新性素质得已体现的必要条件。专业性素质是指能较好地胜任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素质。创新性素质对人才的要求较高,是指必须具备学习新知识的愿望和能力,且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以及脚踏实地、勇于向前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只有不同程度地具备以上各点才能叫做具有创新性素质的人才。每个大学生只有当这三部分素质协调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能说具备了一定的综合素质。
二、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作者在高校工作近30年,亲眼目睹了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大学生的原则更加科学合理。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思想道德素质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专业知识与技能较好;学习意愿高,有创新意识;敬业精神强;团结沟通协作能力较强。实际上这几点与上面所说的大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是一致的。共同点就是大家首先要考虑的还是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一层面如果没过关,也就是说没有思想道德这个1,其他也就全是0了,如果没有这个1,有时对社会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不只是0的问题了。这也是我们一直所说的,要想学会做事首先要学会做人,德才兼备是用人之道。思想道德的培养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是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具备了基本的思想道德水准,对于大学生来说,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都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大学教育本身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社会教学等各个方面来完成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目前,全国各高校实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较好平台。
三、创新创业项目实施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包括:创新意识与创造力;机会识别与利用;风险认识与决策;组织领导与管理,这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每一个项目都在不同侧重面体现了对学生以上内容的训练。本文对我校此项活动的开展情况调研发现,学校参与和举办的各种级别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很多,参与的学生以二、三年级为主。因为这两个年级的学生学了一些专业知识,又没有马上面临就业找工作或准备考研究生的压力,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占总参与人数的80%以上。而参与大创活动的学生,我院统计的结果,占学生总数的20%,相对受众面较小,这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在此先不陈述。从参与的学生的表现及这些学生后期做毕业设计情况看,他们的能力都比不参与的有很大提高。举一个项目实例,前年我指导多功能健身娱乐摇篮项目,这个项目由两名学生提出,找我作为指导教师。他们的主要创意是想利用人脚蹬自行车的运动带动一个小摇篮摆动。主要设计意图是为了减轻老年人照顾第三代的辛苦,同时又可以锻炼身体。想法很好,但我没有让他们马上动手设计,而是给他们二个星期时间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市场需求,写出调研报告,此项任务目的是让其了解一个项目的实施的程序上首先应做适当的社会调研,同时也训练其与人交流的能力及把自己的理念或想法灌输给别人且让别人能够接受的能力,以及收集到改进意见,从中训练其能否合理接受客户建议的能力。通过调研他们在我的指导下结合调研时客户的建议进行改进,摇篮换成了摇椅,但这样增加了机械设计的复杂度。接下来的任务是他们要确定项目组成分块,每一块需要什么样的人及人数。选拔参与学生时,他们先到所需专业的班级发广告,面试时由他们主持,我旁听,最后讨论定人选,这一项任务主要训练他们选人要把握基本原则。确定好人选及各自分工后,他们又进行市场调研,确定开发成本,然后根据学院的经费支持情况调整设计方案。经过几轮的反复最后确定设计研发方案。在几次调整的过程中学生们训练了良好沟通能力及财务预算能力。通过这一项目的完成,我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看到了他们的成长。这么多年指导下来,学生们在每一个项目中都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经验和教训是成长的最好老师,再加上教师的适时指导,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四、如何通过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对毕业生及在校生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高校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提供了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学生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如何培养其创业能力,这方面各高校没有系统的训练,如何克服师资不足及教师在这方面训练不足,且各高校条件不一样,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学校要有意识地将创新创业活动结合到一起,在较多的科技创新项目中主动加强学生创业理念的培养。 首先,要提高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意识,从调查中也可以看出,各校、学生及教师对这方面的训练还不够重视且也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如果在高校的培养过程中没有主动对其加以训练,将来他们毕业后走向社会既缺乏工作经验,有的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没有就更别谈创业的可能了,因此学生步入社会无论是工作还是创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这就需要在高校学习期间由经验丰富、引导有方的教师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训练。但是很多高校这方面都是由专业教师兼任,学校对教师的考评机制也使得教师没有过多精力投放到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上。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必须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其次,各高校应从培养计划上、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增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内容及训练。同时,引进或培训在编教师,学习国外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调整我们的培养模式,结合各高校的办学条件多种培养模式,多渠道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院的经验是增加一门相关理论课程及综合实训环节。把毕业设计内容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及各种专业比赛项目相结合,把毕业设计分块制,团队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训练受众面广,有目标、早准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学院鼓励并支持教师分阶段带学生到企业实习,为此,学院支持并帮助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与企业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机制,这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的经验丰富了,课堂中的实例教学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身教大于言教,学生参与教师的产学研活动对他们了解专业知识应用及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基础。只有教师的知识面和实践经验不断更新,才能使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跟上时代的步伐,因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更多的是检验他们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这些更多的需要教师言传和身教。所以,高校要重视对教师进行与时俱进的培养和训练,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提高其创新能力。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摆脱教材的束缚,根据社会现实的变化不断充实课堂内容,让学生真正掌握能够在踏入社会后用的到、效果好的创新创业技能。
社会实践也是锻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良好途径。学校每个寒暑假都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例如,走访社区帮助孤寡老人、义务为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献爱心、筹集善款善物寄送偏远山区和受灾群众等活动。这些活动增加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提高了社会责任感,培养了义务奉献精神。
总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我们高等教育培养的目标,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就是要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并重的目标,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进步之魂。要实现我国的科技强国、科技大国、自主创新、中国制造等伟大梦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创新创业教育承担着培养具有远大理想、创新思维、创新素质大学生群体的重要使命,已成为时代进步的希望和灵魂。
篇2:以德育为主导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工作论文
以德育为主导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工作论文
【摘 要】本文以某技师学院为例,在分析目前技工院校学生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从建立健全学生德育工作组织体系,采取积极措施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加强学生的国防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开展学生素质教育周活动增强学生劳动观念和责任意识、建立学院开放日制度和家访制度、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逐步推行分层次就业引导学生成为过硬专业技能与优良品质兼备的高技能人才等六个方面分析阐述了加强技工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举措。
【关键词】技工院校 学生 德育工作 素质教育
某技师学院成立于1954年,隶属国家大型企业中国某集团公司,是一所以培养机电类专业为主,职前和在岗人员中、高级职业技能人才的综合培训基地。近年来,学院抓住国家经济高速发展、高技能人才紧缺,技工教育迎来迅猛发展的大好时机,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每年上一个台阶。目前,学院学历教育在校生8200余名,其中,高级工、预备技师班学生5000余名。每年开展各类短期在职培训4000多人次,其中,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800人左右。陕西省首届预备技师在学院毕业,受到用工企业的重用和欢迎。学院作为国家重点技工院校,被首批选定为国家高技能人才(机电项目)培训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是全国“高技能培训联合委员会”成员单位,陕西省第一家建立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技工院校。在陕西省技术学院、技师学院综合办学质量评估中获得第一名,在我省技工教育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但是,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培养的技校生与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还有距离,与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还有差距,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企业用人要求、分析技校生思想品德的现状,研讨制定对策,以德育工作为主导,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培养过硬专业技能与优良品质兼备的高技能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一、技校生思想品德现状分析
目前我院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初中生毕业生约占学生总数的35%,另一类是高中毕业生约占63%,第三类是“三校生(即技校生、中专生和职业高中毕业)”约占2%。这些学生都刚刚告别少年时期进入青年时期,既处在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的形成阶段,又处在学习文化专业技术,增长知识才干的教育阶段。因此它们在学习、生活、心理和品行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学习动机与学习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习动机不够端正。许多学生在初中时就是“双差生”,高中毕业生又大多是高考落榜生。他们长期遭受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内心极度自卑,对学习缺乏信心和兴趣。他们之所以选择技校,就是认为上技校只是学技能而不用学理论或者是上技校好找工作。上了技校之后发现并非如此,许多专业技能需要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作基础,文化课和专业技术理论课学不懂,就会影响专业技能的学习。
2.学习方法仍停留在中学阶段。大多数学生仍习惯于中学的灌输式教育、被动式学习。而技工教育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特别是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或项目教学法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要求更高。
上述问题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了消极、厌学情绪,给继续学习带来严重障碍。
(二)生活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1.生活自理能力差。现在的技校生大多在80年代后期出生,无论来自城市还是农村,身上的“骄”、“娇”二气尤为明显。他们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保护意识极差,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日常生活,给学生正常学习带来极大不便。
2.个别学生存在着一些心理障碍。通过对许多“双差生”的调查研究,发现部分学生家庭存在问题,有的`学生家庭遭遇不幸,有的学生父母离异,有的学生是单亲家庭,自幼养成倔强、孤僻的性格,爱走极端。
如果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及时发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将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三)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
1.以自我为中心。现在的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为他人想的少,为自己想的多,集体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较差,虚荣心极强。
2.不良习惯较多。新生入学后,有的班级几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吸过烟,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泡过网吧,还有的学生花钱大手大脚,打架、动武时有发生。
二、技校生思想品德不良现状成因
为什么技校生会出现上述问题?我认为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寻找原因。
(一)宏观层面原因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显得相对滞后。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有所蔓延;有些成年人价值观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这些都给正处于青春期的技校生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二)微观层面原因
1.家庭原因: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一些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行为修养,不能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不能与孩子正常沟通,导致学生性格孤僻,言行不一,存有较大的性格缺陷。更有甚者一些家长一心挣钱,对孩子的教育不管不问,对孩子的行为缺乏有效监管。
2.学校原因:学院实习场地、活动场所都比较狭小,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实习、课外活动的需要;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学生观、教育观与学生现状有一定的差距,缺乏现代教育管理经验,也影响了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3.教育理念:由于技能人才奇缺,技工教育发展过猛,许多技校形成了重招生、重技能,轻管理、忽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
三、加强技校生德育工作的对策
针对技校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我院主要采取了以下管理对策:
(一)建立健全学生德育工作组织体系
学院成立了以院长、党委书记为首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员学生德育工作。建立学生院系两级管理机制,学院设立学生工作部统筹领导组织全院的学生工作,各个系部设立学生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本系部的学生管理工作。在学生人数较多的系部,学院还设立了党支部书记(兼任系部副主任)主抓学生思想工作和党的组织发展工作。各级学生工作组织体系的建立,为加强学生思想工作、提高德育工作水平、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采取积极措施,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为了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在学生时对学生和家长进行鼓励,告诉他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不同,中学文化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一定就学不好技能,用学院的优秀毕业生的成功事迹来激励他们。同时我们通过面谈、笔试、专业参观等方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分析,结合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和基本条件,帮助学生了解、选择专业;二是加强新生入学教育:主要是通过优秀毕业生成才经验现身说法给新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通过参观企业、专业介绍(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学习方法等)使新生对自己将要学习和从事的职业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通过校规校纪教育使新生认识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通过对学生进行“新生活、新起点”教育,以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三)加强学生的国防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以军队的纪律规范学生,以军人的精神教育学生,以军人的作风感染学生是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年新生入学,学校都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以军队一日生活制度和内务整理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按时作息,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清扫并保持室内外整洁,物品摆放整齐划一;注意仪表举止,着装规范,容貌整洁,举止端庄,礼节周全。通过队列训练,强化学生的集体和组织纪律观念。
篇3: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题的论文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题的论文
论文摘要: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论文关键词:
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新
《果树栽培技术》是种植专业的主要骨干课程之一,理论抽象难理解、技术性强、实践性强、区域性强、季节性强等特点。近年来,我们依据《果树栽培技术》课的特点,针对过去教学中存在问题,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从县域经济林果业发展和调整产业结构急需实用技术人才的实际出发;结合如何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突出地方特色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技能性;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等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虽然有兴趣爱好广泛的特性,但是缺乏稳定性、专一性,有不切实际的盲目性。再加上受小农意识影响,轻视现代农业生产,故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处于被动地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则是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和进行职业指导与创业、创新教育。为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求新求奇的心理特征,借助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寓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示范性、操作性为一体,重视专业兴趣的引导、强化,成为乐趣。有良好的`爱专业练技能思想,发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潜能和主体作用。
1、精心设计,激发兴趣。为了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专业的了解、认识和兴趣,在开始上课前先组织学生到红富士苹果丰产园中参观体验,感受丰收喜人景象。在开始正式上《果树栽培技术》的第一堂课时,向他们介绍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以及新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特点-----产业化、实现经济上台阶、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发挥对方资源优势,发展高效农业。果树作为一种高效经济作物,被誉为“绿色工程”和“绿色企业”,正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讲述省内外靠果树致富的好典型,并详细论述了河南省卢氏县发展果树生产的得天独厚条件(比河南省灵宝市寺河山气候更好)。如卢氏县官道口镇秋凉河村果农刘发旺依靠科学栽培红富士苹果不但获利还带领村民致富,而且他生产的红富士苹果在全国评比中获得金奖(超过灵宝市寺河山的红富士苹果)。卢氏县委县政府已将发展林果业定为支柱产业之一,并且制定了发展林果业的优惠政策。“发展果业靠技术要人才,在座的各位同学都是河南卢氏的希望,卢氏发展果业未来的技术员和农艺师。努力吧!勤奋钻研吧!亲爱的青年学子”。这极大地振奋了他们的心灵,沁人心肺,强烈地激发了他们学好专业的浓厚兴趣。坚持每一节课都要渗透强化专业教育,为培养持之以恒的果业永久牌人才奠定基石。
2、妙用典型引路,强化专业教育和创业及创新教育。采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专题报告会、座谈等形式进行教育,亲眼看到丰收的希望,与果农求技术的强烈愿望,激发强烈学好《果树栽培技术》这门新技术,造福河南卢氏及中国人民的坚强信念。
二、针对本地实际优化教学内容,选编乡土教材。
河南省卢氏中专从一年级开始上专业课,与农村农事季节配合,灵活调整和补充教材内容与次序,并使内容科学化、系统化、连贯化。
1、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田间果园果树是课堂具体化,也可利用多媒体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如讲疏花疏果技术时,将学生带到果园,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一边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动手操作,突出“三边教学”。
2、教学内容概括化、系统化。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部分内容都要概况总结,前后连贯,突出重点和难点技术要领,便于学生系统的掌握技术要点,学会运用综合技术指导果品生产实践。如讲果树不同年龄时期的栽培技术要点概括为:“促、缓、清、稳、更”五个字;将现代果树结构概括为:“矮、密、扁、实”四个字;将果树春秋栽技术概括为:“三埋两踩一提苗为321”等等,进行剖析与浅讲,这样突出重点难点又好记又易做。
3、按果树生长季节和农事,调整改革补充新技术。近年来,我校把果树育苗、嫁接、栽培、修剪等实践性、季节性、创新性强的教学内容与技术,按照果树生长季节,采用把学生带到果园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边动手操作的“三边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突出科学性与实用性。
针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又要面对生产实际,突出技术的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更好地为农村、农民、农业“三农”服务。
1、依据科研、教学和生产发展动态,及时搜集和传授最先进的新技术应用于教学和生产。
2、成立科研研究性兴趣活动小组。通过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态度,推动新技术在果树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我校成立的科研小组,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定期组织开展科研活动,让学生搜集新技术和鲜果生产科研动态,掌握先进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实践推广精神;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协作、学会创新、学会奉献的良好品质;还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认真观察、分析研究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收集、研究的新技术编印成《现代农业科技》,散发到果农手中。4、结合山区实际,编写乡土教材。在讲授国家统编教材《果树栽培技术》(北方版)时,除了让学生了解我国我省果树区划的概况外,重点讲授卢氏特色“豫西温凉,浅山丘陵区
”的自身条件和适合当地果树区划的果树
-----苹果、梨、枣、核桃、板栗、猕猴桃、桃、杏、李等适合品种,小气候建园优势,特选编《山区果树栽培新技术》乡土教材,增强实用性,达到更好的为山区经济服务的目的。
四、针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特点,切实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担负为当地经济和产业化培育大批用的上留得住的“永久牌”实用开拓创新型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主要任务。
1、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积极落实“三边教学模式”。
2、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目前与我校合作有50多个企业,运用双元制模式,工学结合或半工半读,把田间地头果园当成课堂,边学习边示范边操作的“三边教学模式”。
3、搞好送科技下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感受到提供技术服务深受果农欢迎的快乐,同时也提高了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影响力。也提高了果农对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认识。
4、学生家里自建果园或承包他人果园,边学习边生产(创业)边致富,体验到用技术致富的快乐。
5、组织为果农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随着农事季节组织学生到果园进行果树生产环节的实习锻炼,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果树栽培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职业教育学》天津教育出版社。
3 《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天津人民出版社。
篇4:花卉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论文
关于花卉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论文
摘要:“花卉学”实践教学对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程度影响巨大。该文时“花卉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从基础实践内容、应用实践内容和创新实践内容3个方面对“花卉学”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并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拓宽实习渠道以完成教学实习内容和任务2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花卉学;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创业能力
“花卉学”是园林、园艺专业的专业骨干课。其建立在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和有关学科的基础上,主要研究花卉资源及其分布、花卉的分类、花卉的生长与发育、花卉与环境因子、花卉栽培的设备、花卉的繁殖、花卉的栽培管理、花卉的应用。这门课程的应用性极强,教学内容特别是实践内容必须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近年来,笔者在“花卉学”的实践教学工作中,从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要求出发,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更新观念,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探索性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花卉学”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在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花卉学实践教学内容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知识体系,没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变化而改变。另外,由于实践教学基地较少,所以实践教学的学时少;而且实践教学的内容多为验证性或演示性的,忽略了对学生实践兴趣、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所掌握的实践知识、实践技能显得零碎,创新性思维训练欠缺,部分学生对花卉学望而生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较长的适应期,而且大多只能模仿他人的做法,在工作、生产中的创造性差,远远不能适应社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必须对“花卉学”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归类与优化,改革花卉学的实践教学环节。
二、“花卉学”实践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
(一)基础实践内容的设置
“花卉学”的基础实践主要包括课程所要求的必备的最基本技能,如花卉种类、品种的识别,花卉栽培基本设备、设施的认识及利用等。笔者对这部分实践内容进行了整合,在现场教学实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课后每人收集100种常见的花卉品种并建立相应的资料档案,最后通过开展识别技能比赛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这样,既突出了实践的重点,又解决了课程改革后实践教学学时不足的问题。
(二)应用实践内容的'设置
对这部分实践内容的改革,主要是密切跟踪生产发展的动态,及时将花卉生产中采用的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等引入实践教学。例如,传统的花卉育苗是在露地苗床或温室苗床育苗,科技含量偏低,育苗成活率不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笔者将花卉穴盘育苗新技术引入实践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动手操作并生产出一定量的适应市场的产品,从而使实践教学活动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为尽快缩短学生的就业适应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创新实践内容的设置
这部分实践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笔者尝试在一些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中开放部分的实验内容。例如,在花卉的组织培养实验中,鼓励学生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和实验材料,自己设计实验程序并进行实验,独立处理实验数据,最后得出一定的实验结论。再如,在花坛应用与设计的实践中,教师与业主单位取得联系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现场勘测,课后查阅资料、设计不同的应用方案,最后经业主选定后进行花坛布置。这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
三、在“花卉学”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尝试
(一)创新能力的培养思路
近年来,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创新教育涉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实践教学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
通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思路是:在实习前安排实习项目的专题讨论,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实习;同时,鼓励学生在实习中发现问题,并从实习的考核方式上加以引导,要求学生的实习报告至少要能提出问题;对能在实习中提出问题并努力寻找解决办法或答案的学生给予奖励;鼓励能够从实习中找到创意的学生带课题申请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基金。这有利于鼓励学生利用实习教学环节自觉地去探索、发现和思考问题,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都得到了全面的训练。
(二)创业能力的培养机制
在学校实践教学基地极其紧张的情况下,林学与园林学院投资自建了几个小型大棚。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条件,让其在实践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针对大棚基础条件较差的问题,笔者积极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大棚周边环境清理、土壤改良、苗床设计等基础工作;并带领学生进行花卉品种采集、种植、栽培和管理。花卉园地的建成,不仅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了一定的场所,更重要的是通过参加园地建设,学生体会到创业的艰辛,为毕业后的创业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为了增强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开拓学生的创业精神,笔者在园林本科班和园林高职班成立了花卉科技小组及花卉科技有限公司(模拟)。该公司共有27名成员,设立了生产部、科技部、市场部及财务部。各部门分工明确,制定了周密的规章制度。在公司没有启动资金的情况下,所有成员积极筹措,课余到周边采集插穗等资源。花卉科技小组掌握了花卉生产管理、产品包装及市场开发等方面的知识,在平均每100m2的园地里年创产值近万元。当看到一株株茁壮成长的小苗及盛开的花朵时,那种收获的成就感使公司的每一位成员信心百倍。目前,模拟公司的成员正在利用业余时间考察市场,准备花卉科技有限公司的正式成立。
(三)创新、创业能力实践的考核办法
实践环节的考核是检验和推进实践水平的主要手段。以往对实践环节的考核只是对学生的实验报告或生产实习总结简单地进行评分,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无法真正把握实践效果、科学衡量实践教学的质量。
为了适应实践教学的改革,笔者探索建立了科学合理、易操作的新的实践考核制度。新的实践考核制度在识别花卉种类、操作技能、繁殖与栽培花卉的数量及质量、平时实习表现、设计创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实践技能考核。例如,对花卉种类识别的考核,改变了以往单纯的以识别多少花卉种类为标准的做法,而是把花卉种类识别与花卉的开发应用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主动、全面、深入地了 解有关知识,达到了良好的实习效果。
技能与创新实践的评定由5部分组成:实践操作技能占40%;创新能力占20%;实验报告和实践总结占20%;实习态度及设备工具使用保管占10%;实践理论、资料收集整理占10%。从这5个方面对学生的实习进行综合评分,严格把关,改变了以往学生实习前无需准备,实习课就能全部过关的状况。
四、拓宽“花卉学”实践教学渠道的探讨
(一)设置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为了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结合课程的特点,笔者对花卉学的部分实验进行了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笔者将重点、难点较多且周期较长的“花卉栽培技术”等设为开放实验,在实验时间和实验场所上对学生实行开放,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在校内基地开展栽培实验。这样,学生在完成必做的实验任务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做其他实验,从而可以将自己的创意带到实验室来实现。开放式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被动式”实验变为“主动探索式”实验,改变了学生实验必须在规定时间、规定场所完成的传统模式。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实验室真正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二)充分利用周边的实践基地,加强教学实习
几年来,林学与园林学院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科研优势,与许多生产单位(如肥西花木基地、合肥市苗圃等)和科研机构(如安徽省花卉科技示范基地、安徽农科院花卉研究所等)建立起产学研联合体。遵循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学院为企业和研究机构培训人才、提供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企业和研究机构为学生提供参观和实践基地,并加强了对学生校外实践的管理和指导,使学生在生产劳动观念、人文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培养、锻炼和提高。例如,在花卉苗木基地开展生产、经营与管理实习时,笔者带学生到各个生产基地进行调查,使学生掌握了本地区的花卉苗木种类及生产管理模式。在实习前,笔者先要求学生每人拟定1份本年度的花卉生产计划并做出年度生产成本核算,学生带着问题去调研,打破了过去教师讲、学生听、实习走马观花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这样的调查,学生不仅加强了感性认识,还能及时了解生产动态和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帮助。在教学实习的过程中,还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技术员为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当今花卉生产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开阔了视野。
(三)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培养学生的科研技能
针对部分学生科研热情高而又缺乏科研经验和条件的实际情况,林学与园林学院采取措施吸收部分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学生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进一步熟悉和掌握了科研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技能,创新思维得到启发。而且,这一举措也大大减轻了教师的科研工作压力。
五、主要成效与展望
(一)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被动地按照老师的思路、方法、步骤去做,缺乏设计性和创造性思维和意识,懒于思考,懒于动手,渐渐地对实验失去了兴趣。实践教学改革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地选择实验项目,自主安排时间,随时到实验室做实验。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改革使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都能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例如,现场技能操作考核、创新考核等考核办法,以及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生产一定量的实验产品等,杜绝了个别学生不动手做实验的偷懒现象,提高了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三)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学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设计性综合实验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对待每一项实验设计及操作,因为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成功与否。例如,在花卉组培快繁综合设计实践中,第一环节培养基配制必须完成,第二环节才能利用第一环节的成果培养基进行接种培养,而第三环节的生根培养则必须利用第一环节的培养基和第二环节的试管苗。这样环环紧扣,使学生增强了责任感,改变了学生对实验的盲目性及应付态度。
(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实践教学改革后,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选择感兴趣的实验内容去探索研究。这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业精神。
总之,笔者将在已经建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探索,继续去寻找和发现有利于创新与创业教育的新方法、新理论,以创新的精神继续构建和完善创新与创业教育体系。
篇5:以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成本会计教学论文
以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成本会计教学论文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创新能力的竞争。所以,在国家教育部提倡素质教育之际,高职院校各专业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探讨的热点。在我院成本会计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提出逐步采用项目为导向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教学方法,并利用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等项目,开始试点推行该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院07级会计专业学生通过小组练习成果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不仅能够对大型公司的成本进行完整核算,而且能够运用西方国家广泛采用的先进成本核算方法对现有国内通用的完全成本核算方法进行改进,能够独立进行项目分析,形成学术论文,对企业成本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大大提高了经管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项目为导向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教学方法的设计如下:
1.确定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教学且的
教师首先向学生明确以项目为导向的成本核算与管理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学习成本会计课程,以制定的教学计划为限按时掌握成本会计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项目组全体成员将与企业成本核算进行实际的接触,通过对企业成本会计资料的收集,了解当前周边企业产品或业务成本的主要构成和核算方式,并且通过模拟企业成本项目核算流程,分析成本管理的运用情况;在踏上工作岗位前树立节约理念,用先进成本的管理方法来实现企业成本领先,一方面,打下坚实理论基础,获得丰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能够运用自身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创新。
2.分组收集相关的理论知识资料
学生在与企业进行实际接触之前,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数据的收集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教师对本项目涉及的知识和概要予以简介,对相关知识点涉及的网站、图书等进行介绍:另一方面,学生分组自学,通过课本、网络、图书馆收集相关资料。以产品成本核算方法项目为例,学生应当在前了解当前一般的企业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每一种成本核算方法的具体步骤、适用性、优缺点是什么?小组成员能够根据书本案例做一些比较简单、完整的数成本数据计算。在该步骤进行时,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学生对知识点相当于是进行预习,在了解基本知识点的同时才能具体带着问题下企业进行学习。
3.分组设计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调查问卷
每组学生应当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关于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问卷设计时,应当保持完整性和针对性,一方面,问卷的设计应当包含项目涉及的企业产品成本计算的各个知识点,此处可以参照指导教师制定的教学大纲;另一方面,学生根据分组了解的企业行业特征和产品特点,对调查问卷给予适当的修正。教师在学生具体制定调查问卷之前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对问卷涉及的问题的个数、题型的选择予以指导;对问卷涉及的格式应当督促学生规范化;对问卷涉及知识点的完整性进行审核,避免重复和遗漏。学生设计的调查问卷应当进行讨论和修改,每组学生对问卷问题的设置、修改、讨论要有明确的分工,每位学生都能分配到各自的工作任务。
4.下企业进行调研并获得相关的成本核算与管理资料
学生应当在企业中了解企业实际生产或运作流程,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工艺流程对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和实施有着巨大影响,学生进行调研的重点是熟悉企业的具体运作过程。当然,该过程的实施具有时间和生产技术保密性的制约,学生可以针对不同企业采取不同的了解方式,普通的制造业可以到生产一线参观;对于技术保密性较高的企业,可以请企业生产负责人对主要公开的生产环节予以讲解。除了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与运作流程,该步骤的重点是学生请企业财务负责人完成调查问卷中的题项,并请他们对企业成本核算概要和成本管理的现状予以介绍。
5.整理资料,汇总分析
该步骤是整个项目教学的重点,学生对收集的资料和反馈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资料主要包括企业公开的财务会计制度、成本管理制度、年度成本核算资料、企业生产流程图(可白编)、企业人事制度等。资料分析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小组内资料分析,主要分析企业生产或业务特点及其与使用的成本核算方法的匹配性;数据计算的准确性;成本管理对企业管理的贡献度等;另一方面进行班级总体资料分析,主要针对每个小组获得的调查问卷,每组同学针对全班获得的调查问卷汇总分析,了解调查区域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总体特点和不足,并得出定性的结论。
6.提出改进意见,重新设计成本核算与管理方案
该步骤是整个项目教学的核心,学生对上述资料分析并得出定性结论后,对调研单位的成本核算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并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方面的创新设计。创新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企业核算过程中使用的主辅方法不当之处改进,提出建设性意见,主要体现在对费用及产品成本计算的发生、归集、分配等的数据重算,将重新计算后的成本数据与原有成本数据的差异进行分析,书面总结改进方法或改进点的优越性及其对企业成本核算准确性的影响;另一种是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企业成本管理提出改进意见。该步骤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涉及范畴广泛,从产品或业务的某个环节到企业整体管理思路都有影响。
篇6:以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论文的教育理论论文
以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论文的教育理论论文
创新教育是在教育活动中构建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式。创新教育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有意识地将潜存于个体身上无意识的或潜意识的创新潜能引发出来,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创新的思想,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的创新行为,实现社会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可以说,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以往我们的课堂教学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记忆,缺乏实践和实验,即使演示实验或者验证性实验,教师也是能省则省,这样被动的教学形式使学生逐渐对科学课失去了兴趣,停留在背公式,记忆实验结论而已,这与学习目的背道而驰。
基于以上形势,开展形象、生动的实验,激发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兴趣,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也对活化知识和训练思维大有益处。
据此,笔者认为,以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设计一些简便易行的探究性实验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的物质生成。在判断铁生锈属于何种变化时,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铁和铁锈不是同种物质,也可以把这个改为探究:提出问题———铁和铁锈是同种物质吗?建立假设———铁和铁锈可能不是同种物质,或铁和铁锈可能是同种物质;实验验证———铁能被磁铁吸引,而铁锈不能被磁铁吸引;作出解释———铁和铁锈不是同种物质。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得出铁生锈是属于化学变化。通过这样的探究,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巩固了科学探究的步骤,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得到了提升。
2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要求学生对所探究的科学知识提出假设,然后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再在实验和探究中发现规律的思维方式,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成为知识的再发现者。下面是我对“密度”一节的教学思路:上课时,教师首先给出情景问题:“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比较,哪一杯质量大?”再让学生通过调节好的天平观察现象,结果天平向盛水的一边倾斜,为什么?然后让学生共同讨论并提出各种猜想。比如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或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其质量是否相等?……接下来,把学生分成4个大组,若干小组,第一大组测若干杯体积不同的水的质量与体积,第二、三、四大组分别测若干个体积不同的铁块、铜块、铝块的质量与体积,要求各小组先设计实验方案、设计表格,然后选取实验材料做实验,记录数据,整理后填在表格中,分别计算出水、铁、铜、铝四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值;再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讨论并归纳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相等的,相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近的或相等的。最后教师总结指出: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是恒定的,它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从而顺势提出“密度”的概念。
这样,整节课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去摸索、寻求,以事实为依据,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密度概念本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探究思维。
3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作学生实验
科学课本上,对不同的实验给出了不同的实验方法,比如,在八年级上探究物体沉浮条件的时候,用鸡蛋沉浮这个实验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这个实验可以由教师演示,同样也可以由学生分组实验,哪个更加能够提起学生兴趣呢?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参与到实验中更能够提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演示实验,学生仍旧是个看客,而当学生主动参与其中,通过加食盐等各个细小的环节,体会到原本沉在水里的鸡蛋因为自己的操作而逐渐浮起的成功和喜悦,这样的经历是一般课堂很难获得的。学生自己动手不仅提高了当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提高了对后面几堂课的学习兴趣。因为这些印在课本上的实验不像以前那样只能远观,而是可以自己操作,去掌控、改变它,这无疑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4实验类型应多样化
上学期,胡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堂很特别的复习课,让我们知道原来复习课可以这么上。复习内容是《压强与浮力》,上课之前,他先为学生表演了一个魔术———展示两只空盘子,倒过来放在展示台上,用布把它盖住,参照魔术师做一些动作,掀开布,碗里分别出现一碗水和一碗牛奶。学生看了之后很好奇,很想揭开其中之谜。讲到“覆杯实验”时才解开之谜,原来碗不是空的,水和牛奶原来就在碗里的,只是在上面盖了一个光盘,倒过来的时候大气对它有压强,水、牛奶不会流出来,这样学生就认为是真的空的。原来所谓的魔术只是迷惑了观众的.眼睛,其中只是蕴含着某些科学知识而已。在讲到大气压强值的时候,做了一个“升级版的马德保半球”实验,把一个吸盘吸到脸盆底部,让两位力气较大的男生上来拉,发现较难拉开,说明大气压的存在,且值很大。
5设计开放性实验
我将书本上的“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探究机会,让学生自己发现新问题,为其能力的展示提供了舞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把种皮去除后,会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把大豆的一片子叶去除后,种子能否萌发?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多少?”将实验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可减少对学生思维的限制,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极其活跃。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观察记录,最后得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足够的氧气和适宜的温度;另外去除种皮时,只要不伤到种子的内部结构,剥去种皮比没剥去种皮的种子更早萌发;把大豆的一片叶去除,只要不碰坏胚芽、胚轴、胚根和另一片子叶,大豆照样能萌发。由此看来,不完整的胚在一定前提下也具有萌发力。学生在探究了书本上要求的内容以外,对教科书上的内容还进行了更好的完善,对作业上的题目进行了更好的修正。敢于向权威书刊挑战,这就是创造力的表现。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始终以小科学家的身份作为探究活动的主体,自主地或小组合作地进行探究。
教师要因势利导,对新颖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操作方法给予充分肯定,而对错误操作及时纠正。我相信如果认真对待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对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坚持“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重视对实验过程的体验,相信会有意外的“惊喜”。
★ 地区科技创新论文
★ 科技创新论文
【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主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探究论文(共6篇)】相关文章:
结合种植专业课教学培养中职生的创业能力论文2023-04-30
谈教学反思的论文的教育理论论文2022-04-30
高校创业教育理念探究论文2024-02-03
项目教学法下会计教学实践探索论文2024-01-10
课程教学论论文2024-03-11
论文奖是教学成果吗2023-07-03
创新思维来自巧设问题教学论文2022-10-19
浅谈对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论文2023-08-11
课程与教学相关文章论文2023-06-01
财务会计教学范式改革与实践论文2022-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