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教育理念探究论文(合集11篇)由网友“anyyumiko”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高校创业教育理念探究论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高校创业教育理念探究论文
高校创业教育理念探究论文
一、引言
在经济增长乏力、“黑天鹅”事件不时出现的当今世界,中国经济进入“结构优化、效率提高、创新驱动推动发展”的新常态。20**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36号)。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可见一斑。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经管类学生与理工类学生知识背景不同,所能接受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形式亦有所不同,即发展路径不尽相同。基于目标导向理论,在探讨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之前,十分有必要厘清相关教育理念。
二、创新创业教育内容
(一)创新创业的内涵。从字面上看,创新创业包含了创新和创业两方面。基于当代经济管理的视角,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根据杰夫里提蒙斯的经典教科书《创业创造》,“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的行为方式,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简言之,创新创业是通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实现创业者潜在价值的过程”。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则认为“创新是体现创业的特定工具”。创业需要通过创新来完成。在新常态经济下,强调创新的创业教育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及当前世界的经济态势。由此看来,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国际上的创业教育属于同一范畴。
(二)美英日大学创业教育的内容。从国际上看,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英、日等国的创业教育相继开展,发展至今日趋成熟。美国劳工部认为,创业教育是通过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经历风险、汲取经验教训等方式,将学生培养成有责任心、有事业心的创业者或就有创新思维的人。英国的创业教育包含了“关于创业”和“为创业”两部分,前者侧重于理论层面的创业精神、意识的培养,后者侧重于实践层面的体验式培养。日本的创业教育以“创业精神培养”为主,并培养创业知识和技能,可简单分为涵养型课程和教育型课程,前者针对全体学生,后者则针对有创业想法的学生。简而言之,国际上的创业教育都包含了对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两个层面的培养。
(三)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涵盖。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综前所述,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亦应包含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技能两个层面的培养。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主要包括企业家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知识等理论类课程。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一词出自于西方,包括创新、承担风险、敬业、合作、学习、执著等性格特质。中国商人经营之道自古有之,以其进取心、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爱国心、乐善好施(社会责任)、仁义诚信、重教好学等品格享誉世界。将中国商人精神与西方企业家精神相融合,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既挖掘并强化了学生内在的中华传统美德,又与时俱进、了解当今企业家精神的精髓。运用案例分析、头脑风暴、小组讨论、课堂讲授等教学方法,将创业想法、市场评估、团队组建、创业财务等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进而具有企业家的思维方式。创新创业技能的培养主要包括讲座、情景模拟、企业实习、参观创业园等实践类课程。使学生将创业理论层面知识,直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创业想法、工作热情。
三、高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
与理工类专业探索未知的科技领域不同,经管类专业重在学习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金融前沿理论及实务、行为心理、经典的经济学思想等社科知识,教育目标是培养未来的高级经管人才。在经济“新常态”下,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应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国家战略。
(一)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高级经管人才。创新创业精神层面的教育,定位为针对所有经管类专业大学生的通识类教育。其目标是,学生在掌握了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基础上,从创业者角度对企业经济管理进行学习,并对企业的实际经营有所体验。使学生进入企业时,能够具有企业战略的全局观、创新意识以及企业家精神的优秀品质,工作中有明确的目标和主观积极性。对于打算创业的学生,则是种下了一颗强健的种子,使其具有创业者的基本素质,提高创业成功的几率。从这一角度说,创新创业精神层面的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
(二)挖掘具有创业天赋的人才。在《政*工作报告》中,38次提到“创新”,13次提到“创业”,2次专门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已成为政府、企业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企业的发展将转向个性化、私人订制,具有创新服务、创意产品的小微企业。世界在变化,未来的机会有很多,如何能将一个个商机抓住,需要创业者们披荆斩棘。创新创业技能层面的'教育,定位为与企业家、投资者、创业者、学者等各方面社会人士交流学习的实践类教育。其目标是:学生通过创新创业理论层次的学习和本层次的实践,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和成就感,从而挖掘出具有创业天赋的学生,鼓励其创业。
四、高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创新创业教育,被称为“第三本教育护照”,是学生在未来谋生的第三类技能。经管类专业学生专长于经济管理理论,对学习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有夯实的基础,辅以相当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创业者甚至是企业家。创新创业教育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更为紧迫重要。与国际相比,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高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仍在完善和探索中。未来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划分依据前文所述,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可分为创新创业精神教育(理论层面)和创新创业技能教育(实践层面)。
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精神教育课程。本类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对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认知和对创业意识的培养。依据是否与专业相结合,本类课程分为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和创新创业专业类选修课程两大类。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以创新创业基础知识为核心,开展如创业基础、创新思维、初创企业风险管理、企业家精神等课程。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未来对初创企业的创新性要求越来越高,简单复制已有商业模式对小、微企业来说很难生存。因此,未来的创业者应该同时具有经济管理类知识和基本的科技知识。如非理工专业出身的企业家马云所说,“我不懂技术,但是我敬畏技术”。在电子商务已普及的今日,经管类专业学生应当对科技发展的前沿有基本了解。因此,创新创业专业类选修课,可根据专业划分为与创新创业相关的战略管理类课程、金融类课程、会计类课程、金融类课程、市场营销类课程等经管类专业选修课程,和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科技普及课程。
2.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技能教育。本类课程旨在通过情景模拟、实地参观、实习、讲座等与企业家、创业者、学者等交流及实践的方式,使学生体验接近现实的创业历程、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激发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观意识。通过邀请成功的企业家校友和正在创业的校友回校讲座,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全国性创业竞赛,带领学生参观企业或实习,建立创新创业基地、网络平台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创新创业技能。
(二)完善壮大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师资队伍。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师已经具有开展创新创业理论课程的深厚基础,需要完善的是社会实践的内容。首先,各高校应采取有力措施鼓励教师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组织这部分教师参与创新创业的师资培训。根据学校条件,遴选优秀教师“走出学校”,在企业中实习锻炼,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在课堂上的讲授更有的放矢、具有吸引力。其次,不定期邀请国内外、本地知名创新创业学者、企业家、投资人等,与本校师生交流、讲座,提供多角度视野。定期组织本校教师相互交流教学、学习心得。最后,鼓励教师申请国家公派项目赴国际名校学习、观摩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总之,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既是高校教师由理论转向理论结合实际的提升过程,同时也是高校由专注就业率转向关注毕业生能力供给及相关就业的过程。
(三)取得地方政府、企业支持。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战略已十分明确。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技能教育,必须走向社会。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则能大大提高地方企业与高校联合的积极性,为技能教育的实施提供保障。另一方面,选择地方中、小企业,就企业遇到的问题,依托经管类的专业优势,由教师带领学生开发项目并完成。企业可以根据问题的解决程度,考虑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选拔优秀毕业生留企业任职、与高校的长久合作。高校根据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发新的创新创业课程,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经验指引。由此,既可以解决企业的现实问题、提高企业竞争力,又可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本领。
(四)建立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介于传统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之间,两者兼而有之。因此,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当有别于传统的理论和实践教育。经管类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可从教师、学生和课程组织三个层面进行。
1.教师层面评价。对于教师的评价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一方面,要求教师跟踪创新创业前沿动态,定期将所研究成果通过讲座形式,与其他教师及学生交流。另一方面,组织创业者、企业家、投资者、知名学者以听课形式对教师理论、实践、教学能力进行评价及交流。最后,通过教师带领学生所做的创新创业项目成果,评价教师。
2.学生层面评价。学生层面评价包括期末考试、课堂表现、实践成果、团队表现等方面。旨在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创新创业的想法及创业能力。
3.课程组织的评价。该层次评价旨在考查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契合程度。例如,在创新创业课程期初,对学生有否创业想法、是否具有创业者素质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在该课程结束时,对学生进行调查目的相同、问题不同的问卷调查。两次问卷调查分数的正向差值越高,则说明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契合度越高。以此指标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并不断更新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的评价。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当其时,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了经管类专业学生实践的能力和企业家素质,推动了培养高层次经管人才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游振声.美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48).
[2]宫福清,闫守轩.英国大学创业教育课程特色与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08).
[3]李永志.日本大学创业教育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08).
[4]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
篇2:高校创业理念论文
高校创业理念论文
一、中美大学创业教育的异同点
(一)中美大学创业教育的共同点
1.产生的经济背景相同美国大学创业教育在1947年出现以后发展缓慢,原因是大学创业教育在当时没有市场,这是因为美国当时处于大工业时代,大公司在经济中占主体地位,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有限。直到1970年以后,美国经济结构转型,大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逐渐减弱,中小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大学创业教育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作用显著,因此,创业教育开始逐渐兴起。我国经济目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都要处于转型期,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数据显示,截至底,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交税收,分别占全国的60.5%、69.6%、53.1%。随着经济转型的升级,中小企业的发展必将对经济的贡献起到更重要的作用。相对于美国的机会型创业活动占创业活动主体,我国的生存型创业活动比重更大,中小企业的寿命相对美国也更短,这和很多因素有关,但创业者的.创业能力欠缺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创业教育是培养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大学创业教育对我国经济的成功转型意义重大。
2.在促进就业方面的效果相同美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大企业发展前景暗淡导致广泛裁员,适龄青年不能就业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大学创业教育通过指导青年创业不仅能促进青年本身就业,而且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相关数据表明,美国从1969年到1976年,创业企业创造了81.5%的新增就业机会。我国大学于开始扩招,当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增幅就达到42%,随后每年递增25%左右,这种扩招速度远远超出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面临严峻考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大学毕业生创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之一,各大大学纷纷开始自主探索创业教育,直到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大学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大学创业教育进入政府引导阶段,大学创业教育在我国蓬勃展开。
(二)中美大学创业教育的不同点
1.中美大学创业教育的文化环境不同美国大学毕业生对创业的渴望很迫切。据统计,18岁至29岁的青年中有超过65%的人想拥有自己的企业,这一方面因为他们渴望获得财富,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渴望获得独立。美国的文化崇尚自由、独立,奉行个人主义,崇尚通过个人的奋斗获得财富与认可,这种文化氛围为大学创业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国的传统文化主张中庸,这和创新文化某种程度上背道而驰。在中庸文化的影响下,大学毕业生的创新精神不被鼓励,创业并不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而往往是无奈的选择。数据显示,我国80%的创业活动是生存型创业而非机会型创业,也就是说在我国大部分创业活动是因为生活所迫。在这种封闭的、静态的、循规蹈矩的文化氛围中,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和斗志必将被掩埋。
2.对创业教育的研究程度不同美国是最早开展大学创业教育研究的国家,哈佛大学在18世纪中期就开始组织创业研究,随后,各个大学都创办了创业研究中心。1987年,创业领域正式纳入管理学科,标志着制度化的创业研究开始。到90年代末,创业领域和其他领域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不同领域的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创业,丰富了创业理论。美国研究创业的期刊在国际上有深远影响,1963年创刊的《小企业管理期刊》、1975年创刊的《创业理论与实践》和1985年创刊的《企业创业杂志》三个期刊是当前创业研究领域国际公认的重要刊物。我国的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滞后于创业实践,创业理论研究目前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真正触及创业教育的本质,只是停留在空洞的表面。一些大学建立了创业研究中心,但不论是创业教育研究的深度、广度、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都难以和美国相比,更谈不上对创业实践活动的指导。同时创业教育研究平台缺乏,目前还没有权威的创业期刊,没有为创业教育研究搭建合理的平台。
3.师资队伍不同美国大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大学创业教师大多具备创业经验,一方面是大学创业教育教师本身就有过创业经历,或者正在进行创业活动,这使得他们对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的契合有很好的把握;另一方面是大学会邀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到学校里担任兼职创业教师,现身说法讲解创业过程或者跟踪辅导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我国的创业师资队伍尚不完备,专门从事创业教育研究的教师很少,大部分是从事其他学科研究的教师兼职从事创业教育,同时这些教师本身就不具备创业经验,导致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另外,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兼职教师的情况也很少,有志于创业的学生也得不到很好的辅导。
二、启示
当前我国对创业活动、创业人才的需求异常强烈,大学创业教育的成功开展对创业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通过对比中美大学创业教育的异同点可以发现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进而从政府和大学两个角度进行改进:政府要从文化氛围、政策、财力等方面加强对创业教育的引导,为大学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学自身要切实转变创业教育理念,把培养创新精神作为创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的创业信念、创新意识,此外应该加强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一支理论和实践经验过硬的教师队伍,通过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创业人才。
篇3:高校创业教育论文
高校创业教育论文
首先,国家政策扶持。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税收、创业培训、开业、创业指导等许多方面。以下是“高校创业教育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一、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成
(一)创业理论课程
必修课程主要有创业意识课、创业心理课、创业者素质课和创业知识课等课程。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学生没有专业之分,都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渗透课程是指在创业教育的学习过程中,渗透与学科特色有关的能力培养,拓展创业教育的学科应用领域,优化教学内容。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有选择地修学,以满足不同的发展需要,创业教育的选修课主要包括创业学、市场营销学、创造学等。
(二)创业实践课程
创业实践课程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体现创业教育相比课堂教学优势所在,创业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通过校内模拟练习、企业实习或是自主创业,让学生对自主创业有了切实的体会。创业实践课程分为三大类:企业生产操作实践课程、社会交往实践课程、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课程。企业生产操作实践课程是基于对企业生产流程的认识,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操作步骤,认识企业。社会交往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沟通能力,无论学生是否自主创业,都需要与人打交道,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培养。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课程培养学生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理念,通过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现代企业,现代企业应如何经营管理。
二、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现状
从开始,许多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做了自主探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被选定作为首批试点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各试点高校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诸多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9所高校都开展的各有特色: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都开设了创业管理作为选修课;西安交通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了创业管理作为必修课。南京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开设了创业学作为选修课;西北工业大学开设了创业学作为必修课。除创业管理和创业学两门创业教育的基础入门课程之外,清华大学、人大、北航、黑龙江大学还开设了诸如KAB大学生创业基础、技术管理创新、企业家精神、风险投资、团队训练、拓展训练、“创办你的企业”培训课程(SYB)、三创(创新、创造、创业)等创业教育方面的选修课。其他高校也大都开设了创业学等基础课程,有些还开设了适合本校学生需求的创业教育课程,但有个别高校对创业教育不重视,没有把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创业教育课程定位不清
创业教育课程在许多高校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虽然开设了创业学或创业管理,但高校对创业教育依然定位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就业前教育,因此多是把创业教育当作了职前教育。这种定位导致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不能纳入高校常规教学体系中,多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创业教育课程被边缘化。目前,创业教育尚未成为一级学科,甚至还不是二级学科,由于学科定位不清,多数高校将创业教育课程放在学生毕业实习前的一到两个学期开设,而不是从大学入学一开始就进行关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的`目的更多的是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追求学校的就业率,而没有考虑创业教育对于改变学生就业观念、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从事学生就业工作指导的教师和从事企业管理教学的教师是创业教育教学的主要师资力量。许多学生就业工作指导的教师没有企业管理层的经验,他们所讲授的创业教育课程更多的是关于就业指导方面的知识,实践指导意义不大。来自经济类或管理类的专业课教师,虽然对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多,但也是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很少有老师真的有创业经历,更不用说对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指导了。为了加强师资力量,许多高校聘请当地著名的企业家做课外讲座,但这种讲座常常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讲授的系统性较差,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创业教育教材适用性不够
美国高校如著名的百森商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都编写了适合自己学校使用的教材,并且建立创业案例库,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创业案例。国内高校的创业教育教材大部分由国外翻译而来,并不适合中国学生使用,与中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现状相差甚远,适用性不够。有些高校编写的教材缺乏系统的创业经验和相关专业理论的整合,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教材内容远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还有些教材只是将与创业教育有关的管理学、市场营销等内容稍加整理,内容体系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并不具备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四)创业教育课程学科特色不突出
当前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各有不同,但创业教育课程却相似,具有学科特色的创业课程并不多。创业教育课程多是根据学校已有的师资设计课程内容,一门课程由多个不同学科的教师讲授的现象很常见,讲授的内容大同小异。不管是理工类、人文类还是经管类学科,开设的创业教育理论课程都是一样的,实践课程内容也差不多,多是创业竞赛、模拟创业等形式,针对不同学科设计创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高校很少。其中,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针对各自学校的学科特色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比较有特色,但大多数高校只在全校范围开设了一两门通识类的选修课,学科体系不完整,不利于创业教育教学研究和建立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不同学科的学科特色没有得到体现。
四、基于学科特色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构建
(一)理工类
1.理工类创业教育课程目标。
同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相比,理工科大学生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学习和实验上面,这就使得理工科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不够。理工类的创业教育目标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为实现此目标需要完善理工类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2.理工类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理工类学生应加强有关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企业家能力的创业能力培养。技术能力是为了支持企业的生存发展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管理能力是对公司资金、人才、外部环境的管理能力,使企业外部机遇转化成为企业资源;企业家能力主要是指创业者要结合自身的经验,发现外部环境隐含的机遇和威胁,从而提前做好应对策略。可考虑开设技术创业、高技术企业创业与成长、风险投资、企业家精神等课程。创业教育中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理工类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课程,可考虑创办公司或开展项目国际交流。
3.理工类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创业孵化器等形式支持理工类大学生创办公司,虽然创办公司这条路对大学生来说很难,现实的困难与压力很大,但对于有魄力创业、有能力创业、又勇于承担风险的学生来说,学校的支持,理工类大学生所拥有的良好的创业技能,有前景的创业项目,创业成功的可能性相比其他学科学生还是要大一些的。著名的企业家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等人都是理工科学生,都是在大学时开始创业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业。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国际先进教育机构合作,与优秀的行业培训机构合作。树立国际化理念,德国在理工类创业技能培养方面做得很出色,我们可以借鉴其先进的创业教育办学理念,开展国际培训。派遣教师进修培训、互派留学生和举办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等形式,充分发挥理工类的专业优势,进行学科专业新技术新知识的交流与合作。
(二)人文类
1.人文类创业教育课程目标。
创业是一个创新、创造的过程,它需要通过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的融合、升华来实现。人文类创业教育课程目标应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渗透创业思想,并进行有关创业实践的演练。
2.人文类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人文类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能只集中于创业思想领域,还应根据人文学科特色和学生特点,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创业选修课,同时在课程设置上也适当开设创业技能课程,以弥补人文类大学生创业技能知识方面的不足。开设的课程,创业知识方面:创业管理、KAB大学生创业基础、创业学概论等。创业技能方面:创业实务、技术创新管理、科技创业、风险投资等。人文类学科根据创业教育课程的教育目标,结合校内外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创业教育,活动内容如参观企业、访问消费者、创业计划竞赛等以及开展创业专题讲座,使人文学生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3.人文类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沙盘模拟是一种通过在一定时期内模拟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企业实践模拟练习,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将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制定决策,解决问题。通过沙盘模拟演练,学生感悟正确的管理理念,掌握经营管理技巧,认识企业间的竞争,对今后的经营管理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撰写创业计划书是人文类大学生很重要的一项实践活动。学生通过选定一个创业项目,分析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市场容量,提供项目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做好财务预算与分析,完成一份具有可操作性的创业计划,在完成过程中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
(三)经管类
1.经管类创业教育课程目标。
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就业方向是管理类、财经类岗位或金融机构。经管类学生创业理论知识扎实,重点培养其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素质,建立健全具有经济管理学科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变就业压力为创业动力。
2.经管类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经管类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着先天优势。从专业课程设置来看,经管类专业课程除经济学、经济法等经济学专业必修课程外,还包括管理学、市场营销、金融、会计、投资等课程。这些课程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课程,在这方面,经管类专业具有其他专业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经管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偏重理论研究,创业实践活动开展得不够充分,学科优势不突出,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3.经管类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经管专业在创业教育中可结合KAB创业教育(中国),创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侧重学生创业意识培养,涉及评估创业者潜力、识别创业者特征、领导力、决策力、风险承担等内容。侧重学生创业知识的培养,涉及创立企业、经营企业、识别和评估商业机会、创业计划书的设计等。注重对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模拟创业活动、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讲座等形式进行。各高校通过加强与有实力的企业合作,联合开发有潜力的创业项目,由政府或是企业提供创业风险资金,学校提供创业所需的辅助支持,建立创业实训基地,为经管类学生提供自主创业的有力支持。经管专业学生实践经验丰富,社会交往能力强,利用这一优势,加强学校、学生与政府、企业及对项目感兴趣的风险投资人联系,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创业平台,为创业成功提供有力保障。
五、结语
本文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不管是国内试点的9所高校,还是非试点高校,都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但在创业教育定位、师资力量、教材、课程学科特色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基于学科特色,针对不同学科,理工、人文、经管类学科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完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篇4:高校创业教育探析论文
高校创业教育探析论文
一、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
高校创业的理念最初来源于美国,经过长时间的学习积累,我国的高校创业也在20世纪90年代末顺利的开展。随着社会对于高校创新型人才的不断需求,高校的创业教育一直都在持续地进行着。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科技技能竞赛,高校的创业教育始终在摸索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模式。由于地域差别,学生的专业素养不同,不同的高校在创业教育中的收获也大有区别。传统的创业教育主要集中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通过对教师队伍的全面培养,使他们做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促进高校整体实力的提升。在长期传统的创业教育培养过程中,由于资金人才以及教学设备等方面的不足,导致高校的创业教育举步维艰,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达到国家的创业教育计划要求。因此,众多的高校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开始探索不同的新思路,尝试着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模式促使自身整体力量的不断加强。他们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对象重心的专业,加更多有创新意识和想法的学生纳入了长期的培养计划中。通过对学生创业教育的科学规划,利用不同的教学体系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高校依托自己的专业特色,结合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主动地结合学生们自身们的性格特点,培养出了一批批专业素质良好,创业思路广泛,创新意识敏感的知识型人才。这极大地推广了高校创业教育活动,形成了庞大的创业团队。虽然高校的创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且未来的发展趋势良好。但是,高校的`创业教育过程中依然存在众多的问题。如何使这些问题得到合理地解决,事关高校创业教育未来整体的走向,直接关系着高校的命运前途。这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共同协助高校创业教育活动的顺利实施,才能使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做得更出色,从容面对各种挑战。
二、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
高校的创业教育活动是一项漫长的工程,能否持续低搞好这项工程,做出使社会各界满意的结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在所有的问题中,师资力量的强弱是最突出的,它直接影响着高校培养过程中学生们的质量好坏程度。师资力量雄厚,科学技术先进,无疑是高校创业教育活动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一名优秀的教师,他那严密的逻辑思维,科学的授课方式,可以引起学生们更多的兴趣。创业教育活动注重的更多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所谓的创新意识就是种灵感,都是一刹那间突然在人的脑海中闪现出的,而灵感的来源很多就是个人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的广泛,有利于激发灵感,使个人的思维反应能力变得快速灵活,创造更多的奇迹。老师是高校学子成长过程中良好的沟通者,他们渊博的知识,谈吐不凡的气质,都在授课过程中慢慢的影响着学生们的行为习惯。当学生们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转变着自己的思维方式时,他们的观察力就会不断地提高,认识事物的角度也变得多样。一所高校的成功与否,师资力量也是一种衡量的标准。在高校的创业教育过程中,学生们能否正确地对待创业问题,了解创业的本质,弄清创业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掌握创业时一些必要的方法,这都取决于老师们的综合素质。国家的最新时事政策都在影响着创业者起初的想法,根据实际的需要,提出切实可行的的创意方案,拿出可以带来社会效益的创意产品,这都是创业过程中必须理解的关键所在。专业素质良好的老师们,他们会主动地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变化。以生动鲜明,代表性极强的案例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创业。创业过程中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是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需要教会学生们的。因此,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带动学生们整体专业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的进步,是高校应该及早制定出的科学规划。
(二)参差不齐的教学计划
创业过程中充满了太多的变数,盲目贸然的举动都会带来创业的的彻底失败,从而使他们生活中丧失更多的信心。高校在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从根本上为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创业认识观,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保证学生们自始至终在接受创业教育的课程中得到系统的培养,使他们未来的创业之路能以理性的角度出发,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或许是当今经济走向的总体态势良好,国家的优惠政策显著,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教学计划没有合理统一的科学安排,致使学生们在学习的途中充满了太多的茫然或是膨胀的自信心。他们不知道所谓的创业之路应该怎么样的选择,怎么样的看准市场才能发现创业的商机,或是以为只要经济实力雄厚,长期的坚持,做什么都会盈利,总有一天事业会取得成功。这些茫然或是不切实际的想法,都与高校的创业教育教学计划有关。有些高校邀请社会上的成功人士来学校做两次演讲活动,便认为自己的创业教育目标达到了,学生们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去在社会的实践探索中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些没有经过仔细论证,结合社会设计的教学计划,都会影响高校创业教育未来的良好发展。高校的创业教育是为学生们以后更好的未来服务的,是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密切相关的。因此,制定好自己在创业教育方面的教学计划,是高校们应该慎重考虑的。
三、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加大各方面的投入
师资力量的的薄弱,已经影响到了高校创业教育的整体发展。在强大的社会竞争压力下,高校应该尽快地消除这些不利的因素,加大投入改变各种不利的局面,保证自己在社会的生存中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师资力量的建设,其深远的影响使高校不得不积极主动地面对解决。只有加强师资力量,高校在创业教育的过程才能掌握更多的话语权,促进学校整体质量的提高。
(二)举办各种科技创新竞赛
任何的创新产品都要在实际生活中展现出来,通过它在社会现实中的功效,才能发现它的价值,进而得到更好地推广。高校应该积极地举办各种科技创新竞赛,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这些科学活动,让他们在比赛的过程中发挥他们创新的才能,最大限度地使这些学生们能够在实际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同时,科技力量的强大也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所在,促使他们更多地参与到各种科技创新活动中,以自己特有的才华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有益的产品。这些科技创新竞赛,增强了高校学生们的创业意识,在增加知识量的同时,也能明确自己未来的创业方向。只有通过举办这些科技创新竞赛,才能使高校的学生们在实践中锻炼更多的技能,增强他们创业的主动参与感。长此以往,高校的创业教育建设工作将会带来更多的社会现实意义。
四、结语
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结合自己对高校的创业教育工作有了切实的体会,深知高校创业教育工作落实的艰难。结合我国的综合现状,及时地发现高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地解决措施,才能促使高校在创业培养领域做得更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满足社会更行业的发展需要。高校的创业教育工作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的重点关注,这也要求高校付出更多地努力回报社会。如何更好地让这项长期的工作落到实处,达到国家的要求,是不同的高校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认真总结反思的。作为国家的人才培养和输出基地,高校的创业教育工作只有做得更出色,才能保证创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文中通过自己在工作中的观察和总结,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对于高校的创业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篇5:高校通识教育理念论文
【摘要】
本文首先收集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以此为依据概括通识教育的研究现状和成果。
通过厘清通识教育的概念,并探讨普通高校外语教学目标和现状,从而论证在高校外语专业中导入通识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关键词】
通识教育;普通高校;外语教学;教育理念
普通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是培养人才,而教育理念作为一个高等学校的精神面貌和人文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维度。
通识教育理念主张以人为本、强调非功利性和人文精神,旨在塑造学生的人格与心智、提升人文素养。
与此同时,外语专业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与通识教育之间否存在相互作用力,能否将大学外语课程纳入通识教育体系,发挥其人文教育的作用,从而促进外语教育的长远发展,培养全方位、多维度的外语人才。
一、国内外通识教育理念的先行研究
西方国家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知和研究相对较早。
一般而言,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培养内外一切善德的自由教育理念是通识教育理念的雏形。
帕卡德提出通识教育是一种集古典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大成于一身,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作基础准备的教育,并于1892年初次将通识教育的理念引进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是美国研究通识教育理论的先驱者。
赫钦斯认为教育的范围和内容由知识本体决定,且与心理和智力的发展程度密切关联,即为通识教育理念。
美国本.
戴维德则指出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基本元素,而大学的出现正是通识教育应运而生的原因。
国内对通识教育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并且集中于理论方面,但对通识教育理念的研究在不断的得到丰富和拓展,并且近期众多高校开始尝试应用通识教育理念。
于淑秀、孙琦、姜琳林等针对国内外大学通识教育中面临的问题,通过整理通识教育的理念、认知范围等角度深入分析了通识教育的价值所在。
曹智频在“两岸三地”中国通识教育研讨会中对“理论篇”、“实践篇”、“发展篇”、“展望篇”、“借鉴篇”五个部分做了详细的发言和深入的研讨。
隋晓荻分别介绍了通识教育的发端与演进。
通过对西方通识教育的研究与中国通识教育的发展状况相比较,对众多高校进行实际考察,认为我国在高校教育中进行了大量的通识教育的实践和创新。
张亚群从中国古带大学的通识教育传统的演变出发,分别对晚晴大学通识教育的因革,民国时期通才教育模式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且分别比较了教育家的通识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对通识教育实践进行了实证考究,指出了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取得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实践成效,通识教育理念在起着不可言日的作用。
庞海芍从教育的理念、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的模式三个层面为出发点思考通识教育及与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认为通识教育是理论更是一种实践,指出目前在对通识教育的内涵理解、能否成为大学的办学理念、能否实现专业教育之间的平衡等方面面临着困境,与此同时并依据人类全面和谐发展的理想和社会的发展等角度为通识教育提出了若干建议。
二、关于通识教育与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
一般认为,最初的通识教育理念源自于欧洲的自由教育,而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则形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其内涵和概念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和丰富。
“通识教育”是英语中“generaleducation”一名词的翻译称呼,国内众多学者也根据各自的见解和认识将其翻译为通才教育、普通教育或者一般教育等。
但通识教育相较于作为直译的普通教育或者一般教育更能准确的反映其内涵和目的。
与“通识教育”相对的名词是“专业教育”(英语“specialeducation”),即特殊的教育,是针对于培养和发展人在某一领域的专业、特殊技能。
对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个名词,在《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做出了相对明确的解释:“广义而言,教育可以分为两部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并非是关于一般的知识的空泛的教育;也不是普及教育意义上的针对所有人的教育;而是指作为教育学生过程中整体的一部分,该部分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负责、合格的公民。
‘专业教育’则以学生能够从事某项职业所需的能力为培养目的。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各自承担培养一个社会人的两面,彼此相互影响、支撑,因而不能完全分离。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通识教育不局限于专业知识的获取,而在于学习的过程中培育健全的人格与心智,提高人文素养,塑造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精神层面。
而专业教育则强调注重于培养单一的、专业的、技术化的人才;但是在促进与发展全面协调的人格方面却捉襟见肘。
笔者通过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概念进行对比整合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力求促进学生的心智、素养、等多方面发展的,非功利、非实用的教育理念。
我国的外语教育最早出现于十九世纪初美国、英国的传教士在中国沿海一带进行的传教活动,十九世纪末期,各地开始兴办洋务学堂,并且开设英语、法语等外语学堂,正式开启了中国大学外语教育的大门。
在中国清朝末期的外语教育是作为“普通学”的一部分。
在国民政府时期的外语专业作为共同的必修科目,力求培养精通古今中外的博学的外语人才。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确立了专业教育,将外语作为工具性的基础学科,强调书面语言的训练,忽略了对“听、说”等实际的语言的操作与运用能力。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虽然国家逐渐开始矫正专业教育的过于狭窄性、不合理的设置和学科之间的隔阂,但是在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的大环境中,外语仍然作为工具类的课程,外语专业人才的知识储备局限于基础和表层。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化与知识竞争的时代潮流,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冲击之下,对外语专业的高要求和外语人才的大需求,使得外语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在二十世纪九十代末期在中小学教育中贯彻旨在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但是在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实施阻力重重。
因此对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迫在眉睫,那么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分庭抗礼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顺利交接,成为普通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
通识教育于近年开始走进中国的普通高校教学中,并成为大学教育改革中重要的一环。
在中国的高校外语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教育理念根据社会背景、国际环境、国家政策的变化,而产生重大的转折与改变。
当前普通高校的外语专业也面临着种种困境,外语的工具性以压倒性的优势挤压着其人文性,使得外语教育几近走上了单一机械化的道路。
对语言知识的单一储备、缺乏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等的外语人才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之下缺乏强劲的竞争力。
三、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通识教育理念导入的必要性
中国在当前全球化不可逆转和知识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中,高等教育的普及度和质量举足轻重,因此能否提高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是中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的关键点。
虽然当前我国已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做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之一,众多大学也在不同程度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的大学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教学理念等方面与其他国家的顶尖高校相比仍然存在着差距。
受长期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大学外语课程依然注重工具理性取向,单纯地强调外语技能的掌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普通高校中对通识教育理念的导入势在必行。
在全球化激荡的时代中,外语堪称为世界各国、各民族交流与沟通的桥梁。
我国大学生如果具备较高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与包容能力及宽广的国际化视野,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也有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与交流,提升文化软实力,会强有力的促进创建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社会环境。
因此,高等学校中的外语专业对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国际环境等环节中正凸显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外语专业作为普通高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之下,仅仅掌握外语不再能满足国际化的需要。
外语专业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即实现跨文化交际的语言和思维工具性和能够打开国际视野、陶冶个人情操、提升文学素养的人文关怀性。
虽然相较于其他人文学科,其学以致用的理念,以及对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培养决定了其工具性大于人文性。
但是外语专业的人文性,能够促进外语专业的学生凭借良好的文化素养,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引经据典、语言更加本土化,适应多元化的工作和社会;而不是作为一个只会读写、考试的学生。
在当下外语专业教育普遍工具化的背景下,实现其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驾齐驱,才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外语专业人才的最佳途径。
笔者认为,现阶段的外语教育需要导入通识教育,外语专业的学生如果对天文、地理、人文、社会等各领域的知识加以融汇贯通,才能在更好的运用外语能力,理解外国的社会文化文学,成为完整的社会人。
众所周知,培养人、培养人的人格和精神是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和目的。
通识教育理念以学生掌握知识体系、学习方法,塑造综合能力、创新精神,接受道德思想、人文素养的培养和熏陶为横向目的,以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为纵向的基本取向。
与此同时,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体现了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因此外语可以作为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媒介,掌握外语能力能够使我们更好的与外国或其他民族进行交流、贸易、竞争,但是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竞争与合作中,机械的、单一的外语能力并不足以应对二十一世纪的复杂多变的国际社会。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文化软实力竞争的背景下,外语专业的能力是人类社会生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
但是鉴于当前中国高校中的外语教学中存在着功利化、工具性、片面化等问题,而通识教育中人文精神、文化素养、非功利性的理念将有助于外语专业的创新改革,能否深入、科学的导入通识教育理念将是普通高校外语专业再振兴的重大转折点。
普通高校设置的外语专业需要兼具其自身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导入通识教育的理念的从而真正散发外语专业的魅力,培养多方位、全面发展的外语人才。
作者:曲朝霞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曹智频.
大学通识教育研究[M].
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
[2]哈佛委员会,李曼译.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黄俊杰.
转型中的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现况与展望[M].
台湾: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4]庞海芍.
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5]宋尚桂.
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论与模式[M].
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通识教育理念下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创新模式研究”,项目编码:GH14055
篇6:高校通识教育理念论文
摘要:
随着通识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普及,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世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为了更好的完善通识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全面人才,艺术教育作为通识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支持。
事实上,由于基本国情和教育理念的不一样,各国对通识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认识即使相通,在教育形式上也会表现得各有不同。
基于此,本文从定义和研究现状两方面对中外普通高校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研究进行一个浅述,为未来能够更好地研究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等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普通高校;通识教育;艺术教育;中外
教育要想体现时代精神,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式人才,就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模式,进行教育上的多层次,多方面变革。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实现了从专业教育到通才教育又到文化素质教育的两次重大飞跃。
当前,随着文化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又纷纷加强通识教育的普及和实践。
通识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顺应时代和学生成长规律的产物。
篇7:高校体育教育理念研究论文
高校体育教育理念研究论文
一、新时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的教育理念
长久以来,素质教育一直是时代发展的领头军,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素质教育的时代发展造就了高校体育教育的新内涵,为高校体育教育理念的提升注入了一笔新生力量,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指明了方向和道路。近年来,回顾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道路,高校体育教育理念在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和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扬长避短,通过接收和吸纳新的国际教育内涵,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育思想体系。在体育教育不断改革中,力求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在发展中亘古不变的至高追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科技要创新,体育教育也要创新,而观念创新则是体育教育发展的先导,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本质就是力求创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育发展的过程必须经过教学质量上得以体现的,而质量则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树立科学的体育教育质量观是体育教师从事该专业教学的价值取向,决定着学生发展的前提,学校的办学率,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就是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整体发展,还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社会转型下高校体育教育理念改革中所遇到的种种阻碍
受传统教育理念及教育体制的影响,大学生往往习惯将教师视为至高无上的权威,针对教师的话常常作为他们接受知识的标准,自己在学校教育中却没有话语权,学生没有自主意识,当然就连最基本的自主性也必然成为一纸空谈。多年来我国教育界在有关体育教育理念、体育教育思想的学术研究各都百家争鸣,各有千秋,众多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探索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构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后盾和基础。然而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理念仍未蔚成风气,体育教育理念尚未成熟,在发展和完善体育教育理念研究项目中其内容和分支较为分散和肤浅,缺乏一定的系统性、统一性,在发展道路中需要我们通过不断地协调、整合各种文献资料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之中,高校体育教育思想体系才能得以更加完善。目前,随着现代化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高校体育教育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呈现现代化、多元化以及国际化,高等体育教育理念的多元化发展是当代高等体育教育的时代特点,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前提,然而体育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缝隙制约了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步伐,同时在教育质量环节也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教育理念必须融入到教学实践环节当中,才能有待提高体育教育理念与体育教育思想的相互一致性、统一性。
三、构建高校体育教育理念的新策略
二十一世纪是教育的世纪,是时代教育发展的在教育理念上,现代管理大学体育体院应努力贯彻“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指导方针;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体育教育的专业性、知识性、艺术性三位一体的完美融合,在技术战术方面体育教师应通过培养引导的方式,使学生自己形成内化与积淀,在潜移默化中具有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洞察能力、感知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最终树立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育教育的发展目标是朝着高校体育教育精英理念发展的,现代化的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始于工业经济时代。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深入发展以及“健康第一”教育新理念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积极响应,创新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理性思考是学生及时掌握运动技巧和运动技能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策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育理念的科学发展观应积极顺应现代教育模式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当然,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不免会遇到种种阻碍和难题,与世界教育相比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只有尽快的引入先进的体育国际教育理念,关注时代教育的发展,与时俱进,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体育教育理念,将体育教育理念的核心价值切实可行的统一到整体部署上来,真正把育人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灵魂,总结先进做法,深刻反思差距,积极推动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更进一步、更快一步,为我国体育育儿长远发展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篇8:儒家人文理念与高校人文教育论文
儒家人文理念与高校人文教育论文
摘要:在汉语中,“人文”一词最早出自儒家的经典,主要指本于人的道德理性而建立的人生信念、价值准则和伦理规范等。人文教化是传统儒学的核心精神。传统儒家成人之道的教育理念,经典教育、礼乐教化等教育模式对当代高校人文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儒家;人文;人文教育;成人之道
在汉语中,“大学”一词最早出自儒家的经典。尽管现代大学的理念和建制主要来源于西方的“universi-ty”,而非传统儒家的“大学之道”。与现代社会教育的知识技能化相比较,传统儒学的教育理念最富于人文精神。先秦儒家提出的“大学之道”实际是为了落实儒家的人文理想①。在某种意义上说,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大学理念,实际上并未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样就无法从本民族的文化生命中汲取营养。所以,理解儒学的人文精神,或许能为当代高校人文教育寻找到启示性的智慧。易言之,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起到为现代大学“正名”的作用。
一、儒家人文理念的核心
今天,多数学者在使用“人文”一词时,基本以西语的“humanism”为文化背景。然而,“人文”一词却并非是舶来品,其在中国历史上起源颇早,且意义重要。《周易贲彖辞》提出了“人文”的说法:“刚柔交错②,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谓天文,即自然界的规律、标准,《程传》:“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迁改也。[1]808”刚柔即阴阳也,《易》以阴阳之道推理天地万物之规律,所以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明白自然界的规律,可以知道天象、节气等变化。《程传》:“人文,人理之伦序[1]808。”所谓人文,即本于道德理性之觉醒而建立起来的人伦价值规范。“文明以止”,“止”应为“依止”义,当联系“止”《礼记大学》“止于至善”“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来理解。由此道德理性觉醒而建立起来的价值规范是人类社会必须遵从的,所以说“文明以止,人文也”。明白了人伦之道,就可以用来推行社会教化,从而实现“天下化成”的理想。可见,在传统儒家的思想视域之中,“人文”即“人理”,其核心就在于人之作为人的生命意义、价值规范和伦理要求等等。人文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做人的教育。
二、儒家对人文理念的践行
儒家之所以如此重视人文教育,缘于其对人生命之独特性的理解。“仁者,人也”(《礼记中庸》)。孔子所开创的仁学,其核心即在成人之道。《论语宪问》载: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此处所谓成人,显然非生理意义上的成人,而是说在人格上相对完善的人。人皆有天生各异的资质和禀赋,或聪慧(知),或性情淡薄(不欲),或胆气过人(勇),或多才多艺(艺),只要在此基础上,经过礼乐的教化,自然各有所成就。而礼乐教化的核心,就是成人的教育。《礼记坊记》所谓:“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因任人天生的性情而导之完成其人格,此是礼乐教化的根本精神。在传统儒家看来,人的存在与物的存在不同,物的存在则都是现成性的定在,而人的存在则是有待于去完成的存在。借用海德格尔的话说,人的存在永远是“去存在”[2]。而这种“去存在”,若无人文的教养,则必然是沉沦在世的。所以儒家特别重视“学”。孔子对学生最高的评价不是其他,而是“好学”,子不敢以仁圣自居,但对“好学”却当仁不让。《论语》开篇即以一个“学”字压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古人对此“学”的理解存在颇多分歧,例如,学的目的是什么?学的内容是什么?这自然决定了儒家人文精神的内涵。其实这些内容在《论语》中自有答案。首先,儒家之学的目的是明确的。孔子经常教育学生说“志于道”,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自述个人的人生经历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朱子解:志于学即志于道,即大学之道也[3]。从根本来说,即是以大学之道来作为人生的志向和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其实作为做人的教育,最为根本的就在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所谓人生观,并非是一种设计人生的技术性知识,而是就一个人来说,启发个人的生命自觉,从而让其自己从切身的生命体验和具体的人生境遇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准则,找到自己的人生信念。这样才是成人的最核心之处。至于学的内容,其实也就是实现此人生之道的具体方式。《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由夫子教的内容,当然即能知道学生学的内容。文、行、忠、信,文,即诗书六艺之文,简单说就是当时的经典教育,由经典教育而明白道理;行,即礼仪教育,有礼仪教育而知道如何行事;忠信则是德性教育,开启人的精神生活和人格世界。这也就是“学以至成人”的`基本方式。儒家虽强调人文精神,但绝非不重视知识技能的教育。相反,在人文素养扎实的前提下,知识技能教育反而是很受重视。因为在儒家看来,若无人文基础,知识技能教育则不能受其成效,甚至会适得其反。孔子说:“君子不器。”这是《论语》中最短的一章,但是却最具有分量。器者,器皿也,此处引申义为专业化的知识技能。义为“君子不能局限于专业性知识技能的学习”,或换句话说“君子不能做一个工具”。在职业分工以后,人们必然有各自的职业和社会分工,这是一个现实的人生境遇。但是,各种专业性的知识技能本身只具有工具性,无所谓目的性。人之为人,成就其生命本身才是目的。“君子不器”的核心精神是“人必须先成为人,然后才能成为某种人”。[4]若因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忘记人的生命本身,即会导致生命的物化。
三、儒家人文理念对当代高校人文教育的启示
市场导向的社会大环境中,人文教育本身被缩减了生存空间。因为人文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不同,知识技能教育可以很快转化为经济效益,而人文教育的效果则更加隐形,故而市场经济导致的短视则很难正视其意义。因此,就整个时代大环境来说,从教育理念到教育体制,都偏重于知识技能的教育,而忽略了人文教育。然而,随着市场导向性社会的变革,单纯教育知识技能化的弊端越来越凸显,整个社会对人文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尽管如此,在当代高校,人文教育依然面临很多问题,概括起来,最为集中的问题恐怕在两方面。一方面,高校往往模糊了人文教育的内涵,没有抓住人文教育的核心。如前所言,人文教育的根本乃是做人的教育,乃是人生信念和价值观教育。然而,很多高校却常常以文艺教育代替了人文教育。诚然,不能说文艺教育一定与人文教育矛盾,但是,诸如音乐、影视、绘画等等文艺形式之中,并非必然具备人文的内涵。其实人文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内涵,在有此内涵的基础上,人文教育才需要更丰富的文化形式。另一方面,人文教育的相关课程形式过于单一,往往存在的问题就是人文教育本身的知识理论化。
如前所说,人文教育的目的不是形成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个人的生命自觉,从而形成其人生信念和安顿生命的价值理念。在这方面,单纯的的知识理论教育是不够的。人文教育应该重视情感的感染,重视个体性。而传统儒学的人文理念则恰好可以弥补这些问题,能够启发新的人文教育思路。从教育理念上说,儒家的人文理念对今天高校的人文教育具有观念上的启发作用。其一,儒家对人文精神的阐述,抓住了人文教育的核心。人文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而做人的教育不息是启发性和文化养成性的,而非是一套宏大叙事的理论。人文精神的养成,必须建立于对人之生命特性及其现实人生深刻洞见基础之上。在这方面,传统儒学可以提供给当代人文教育很多的思想资源。其二,儒家的人文教育理念,合理地定位了人文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的关系。强调以人文教育为本,以知识技能教育为末。本和末本指树根和树梢,对于树木而言,本和末虽有区别,但两者属于同一生命体。
本末关系超越了非此即彼或谁主谁辅的思维定式,按着人文与知识各自在人类生活中本有的地位而安排之。人文教育是知识技能的根,根扎得深,文明之树才能健康,才能枝繁叶茂。而仅仅重视知识技能的教育则是短视的,甚至是饮鸩止渴。从人文教育的方法来说,传统儒家的人文教育也具有重要经验。第一,增加儒学经典教育的比重,以经典教育推动人文教育。所谓“经所以载道”,经典乃是儒家人文化成之道的文化载体,所以经典教育是人文教育最直接的形式。儒家的经典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教育经验,例如经典教育的顺序、经典诠释的方法原则,等等。而经典教育的根本目的则是人文教育。朱子教育学生说:“大抵学者读书,务要穷究。‘道问学’是大事。要识得道理去做人。”[5]经典教育即是做人的教育。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对传统人文经典存在颇多偏见,其实这是不对的,孔子说过:“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任何人都不是抽象存在的,必然存在于具体的历史文化环境之中。不从本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从而安顿自己的人生信念,这本身就容易导向历史虚无主义。在当代高校课程设置之中,应该适度增加儒家经典的相关课程。并且,在课程讲授中,应该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引导,增加学生的参与性。从合理选择的基础上看,应创造性地恢复传统的礼乐教育。中国古代有着礼乐之邦的美誉。然而今天国人的礼仪素养却经常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在中断了本民族的文化教养以后,人们甚至常常误把粗野当成了率真。其实这是值得反思的。传统的礼乐教育从形式上说,是一种行为教育,或说生活教育,是给人提供一种普遍的、人文化的生活样式。
传统的礼仪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贯彻于人生命的全部历程,例如传统待人接物之礼,起居饮食之礼,冠、婚、丧、祭之礼等等。在礼宜乐和的生活环境中,人“日善徙远罪而不自知”。因此,礼乐教育能够跨越语言文字的局限,以更具体、更实践化的形式来推进人文教育。礼乐教育在高校的开展可以有多种形式,不必拘泥于课堂教学。例如,礼乐教育的课程可以与学生社团合作,这样就不受课堂教学形式的局限,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高校是培养国家未来建设者的场所。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教育的成败,决定民族的未来。人文素养与专业性的知识技能,是人才必不可少的两方面。但两者绝非平行并列的关系,而是本末关系。对于成就人才而言,人文教育具有不可争议的基础性。人文教化作为儒学的核心宗旨,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模式,传统儒学为人文教育进行了系统地设计。随着中国文化主体意识的回归,从官方到民间,对传统儒学越来越重视。深入探究传统儒学的人文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有助于推进当代高校的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42.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54.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0.
[5]黎敬德.朱子语类(卷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6:162.
作者:董卫国 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篇9: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一、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原因
创业是一种高水平的就业形式,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就是要实现人才观的转变和教育观的革命,把现代的创新精神与传统的就业观念结合起来。创业教育不仅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更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素质。第一,是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的现实需要。长期以来,大学生创业都是受学校、政府的推动,大学生的创业显得很被动。高校没有把大学生培养为有创新精神的人,使得大学生在就业时很被动,从象牙塔里走出的大学生在就业时普遍采取“从众行为”,他们普遍把就业的出路局限于考研、出国等,找工作时更倾向于选择稳定的单位或者做稳定的事,对就业问题比较恐惧,采取普遍的消极创业态度。第二,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人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知识经济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高级知识分子,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科技包装自己的内在。第三,是大学生应对激烈就业竞争的客观需要。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大学生毕业人数每年日益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大学生放弃专业特长参与就业竞争已成为普遍现象。为了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大学生只有掌握一门技能,才能在严峻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如何实现贵阳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201X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49万左右,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创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贵阳也同样面临着大量大学生、研究生就业难的难题。为此,必须为毕业生多谋一条出路,创业就是缓解毕业生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贵阳高校如何有效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就成了关键。本文针对贵阳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以下几条对策。
1.建立可调动学制,支持大学生休学创业
贵阳以前就有一些高校的学生在大二大三的时候就在外开始准备创业,但是在继续学业与创业机会这两者间,很多学生往往选择了继续学业,而等到学生毕业时他们的创业思想已陈旧,创业激情已丧失。而今,教育部已经发布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的信息,这不仅给了广大学生创业的机会,也为贵阳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即贵阳高校建立起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先休学创业,待其创业有一定雏形之后再返校继续完成学业。
2.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贵阳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一般局限于大学生创业培训或指导课,而且此课程一般只有4个课时。单单上几节课,没有形成一个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此,贵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很有必要建立创业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目标体系、组织管理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实践,即是教育就应该有明确的教育目标,这个教育目标应该是和高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保持一致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它不是“培养企业家”的教育和“解决就业问题”的教育,因为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不可能把每一个大学生都培养为企业家。目前,贵阳高校举办的GYB、SYB等创新创业课程以及相关活动已经受到高校领导的关注与重视,也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但由于涉及面窄、专业老师少等缺点,不能使多数学生受益。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大学生,有明确的培养目标,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以确保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各高校要建立起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部门。一般来说,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管理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其一是以教务处为主的组织管理的方式,主要方式为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和大学生学科创新竞赛活动等;其二是以学校团委等学生部门为主的组织管理的方式,主要通过开设系列创新创业教育讲座、组织鼓励创业计划大赛和学生社团等第二课堂活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其三是通过学校创新科技园等部门共同协调的一种组织管理方式。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开设一些初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这些课程虽然可使学生初步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理论、途径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但贵阳各高校目前的创新创业课程没有结合各校自己的现状及特色。因此,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应考虑素质教育的通识性,需要面向特定对象的个性化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在专业教育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基于校本特色开发创业课程教学内容也就是开发校本创业课程。创新创业理论教育离不开实践,创新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环节,高校应更加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专业实习实践条件,逐步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立多层次、覆盖广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体系,比如:指导学生进行创业方案设计,二级学院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其中专业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学生参与科研研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主要在专业实验室等场所完成。
3.建设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园
省外已经有很多大学建设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大大促进了大学创业发展的成功率,贵阳高校可以联合起来一起创设一个大型的创新创业园,可以借鉴钦州学院创办的应用技术型大学生创新创业园[5]。由贵阳各高校联合提供一栋创新创业园的办公楼,将创新创业的项目集中,坚持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重点扶持原则,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师、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进行指导。总之,本文在对贵阳市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对于贵阳市高校将来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篇10: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论文
关于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论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将“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培养短板”作为基本原则,强调“把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结合相关研究,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创业教育理念、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方法等方面。
一、高校创业教育理念:精英化的期望与功利化的思想
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的应然状态”的判断,是渗透了人们对教育的价值取向或价值倾向的“好教育”观念。高校创业教育理念是高校对创业教育目标、价值的认知,其不仅能够决定高校创业教育开展的方向,也对创业教育的教学形式、师资力量等产生直接影响。一般而言,高校创业教育的理念不是让学生都能够成为企业家,而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社会责任感,提高创新能力与开拓意识,从而在其今后的人生中能够受益。但是,当前不少高校中创业教育受到精英化思维和功利化思想的影响,不利于创业教育的正常开展。
虽然高等教育在我国早已进入大众化时期,但是精英化的期望还是在各个层面上影响着当前的高等教育。比如,高校在师资力量展示上以知名学者、专家为代表,在教育成果介绍上以企业家和政府官员为代表。精英化的期望反映到高校创业教育中就体现为:首先,创业教育的目标指向“高大全”,以“高科技”为创业领域,以“大产值”为创业目标,以“全产业”为创意愿景,过高的教育期待与残酷的创业现实,极容易让学生承受过大的创业压力;其次,创业教育的范围上选择“小众化”,受国家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热情高涨。有报道显示,选择创业的学生比例有所上升,由的3.2%上升为20的6.3%。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高校创业教育肯定不是围绕小范围的创业意愿群体,而应该是着力于提升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最后,创业教育的内容上偏重“理想化”,将社会创业精英群体中的部分成功典型代表,视为创业教育内容选择上的全部,并且偏重于所谓的成功方法与经验介绍,无视具体的环境,更较少涉及到创业教训的总结等内容。
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国外高校强调创业教育属于终身教育的范畴,其所注重的不是学生毕业时的创业率,也不强调创业的成活率,而是提倡将创业教育作为推进学生社会化、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渠道或者途径。而当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首先,在教育的动机上存在着功利化思想,一些高校之所以提倡创业教育是以教育管理部门的相关项目为目标的,项目驱动虽然对提升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有着短期的提振作用,但无法从长期上保证高校创业教育的实质效果;其次,存在以创业缓解就业统计压力的做法,一些高校寄希望于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从而缺乏对学生创业的.实质性指导;最后,狭隘的将创业教育等同于企业家速成的培训教育,先不说企业家是否能够速成,但就是高校中大部分非工商类专业,就注定了这种功利化教育思维的偏颇。
二、高校创业教育模式:课堂式的灌输与体验式的局限
创业教育如何进行,也是当前高校着重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创业教育分为普及性创业教育与聚焦式创业教育两种模式。英国创业教育分为外部利益相关者推动型、大学机构中介型等模式。国内创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一些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也已成型。中国人民大学的创业教育强调学生整体能力素质提升,将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起来;北京航空大学的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创业知识技能为重点,依托实践基地,采用商业化运作方式,锻炼学生创业能力;上海交通大学一方面在专业教育中贯穿创业教育内容,另一方面为创业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资金支持,其综合式的创业教育模式,受到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但是,除此之外,国内大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仍然停留在课堂式的灌输上,较少涉及到体验式创业教育,受到众多的局限,很少有高校能够结合自身的特色,形成独特的创业教育模式。
大多数高校在创业教育中将创业教育的知识体系课程化,通过课堂式的教学灌输,寄希望于提升创业教育的效果。这其中主要的矛盾在于创业教育的体系与专业教育的体系之间必定存在着不相融合的问题,因此课堂式的灌输也是高校在响应创业教育的号召下,一种暂时性的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由于创业教育是一种应用性较强的教育,这种课堂灌输式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在具体的教育内容上,一些高校已经开始从一般性创业政策、法规、方法等介绍,过渡到了创业的工商管理类知识体系传授。由于创业是与工商管理专业结合较为紧密的一种活动,这种过渡无疑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知识大多是依托于大型规范的公司管理,而创业多属于小型欠规范的公司活动,因此如何将工商管理类知识与创业教育结合得更为紧密,是一个新的问题。
体验式创业教育是当前不少高校改变创业教育课堂教学理论化有余实践性不足的局限而采取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寄希望于通过学生在创业教育体验活动中的感受、感悟获得创业技能的提升。体验式创业教育的关键在于有足够的教育场所能够为学生带来创业的体验。不少高校一般通过灵活运用校内、校外资源解决这一问题。在校内,一些高校通过设置所谓的学生创业街区,为学生创业提供场所;在校外,高校则大多联合校友企业、行业单位,为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体验场所与机会。但是,这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校内创业教育场所的提供,校方基本上以免费的方式开放相关设施,而学生经营的不稳定性,导致高校在没有相关政策支持下难以长久持续免费提供场所;而校外体验场所中,企业的经营与学生创业教育之间的关联度是否存在,以及学生创业意愿与企业发展方向是否相关,还有学校创业教育的需求与企业接受成本的高低等等,都将会对校外企业接受高校创业教育的意愿与稳定性造成干扰。
三、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应用性的缺乏与交叉性的不足
在创业浪潮的席卷下,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开设已经变得丰富多彩,特别是国外各种创业课程开设方法的引入,使得我国创业教育课程的设计方法与设计思路得到了一定程度提升。在国外创业教育圆形模式课程、金字塔模式课程等影响下,清华大学与微软合作开发的《技术创业——未来企业家之路》等创业课程构成的体系,采用多元化教师联合授课方式,学生能够直接从企业家、投资家等授课教师师资中获得创业实践经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创业课程采用大、小班方式,既满足创业基础性知识的普及,又满足学生创业的特殊需求。东南大学还以实践课程、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架构其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当然,在整体上,当前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还存在应用性的缺乏与交叉性的不足等问题。
应用性的缺乏是指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存在与创业实践脱节的情况。创业教育虽然需要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但作为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实践性知识应该是创业教育课程的重点与核心。高校教师在创业教育课程开发中容易受到专业课程建构方法的惯性思维影响,在创业知识的系统化、专业化、学术化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但是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方面则有着天然的劣势。为此,不少高校通过引入创业成功典型的现身教学,以弥补应用性不足的问题。但是,应该认识到的是创业与创业教育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的经验如何转化为教学的内容,仍然是个问题。要使得这一问题能够得到一定的缓解,可以尝试从以创业学为中心的学科课程建构方式,转变为以创意为中心的过程导向课程建构方式。教师围绕创业的过程,从识别创业机会、决定创业、组建团队、融资投资、创建企业、管理企业、投资回报等环节,综合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
交叉性的不足,是指一些高校在创业教育课程开发中,往往会从开发课程的效率出发,在现有的一些课程体系中对某些与创业相关的课程进行改造,从而形成诸如创业营销、创业管理、创业投资、创业财务等交叉性课程。值得肯定的是这类课程以创业为核心,围绕创业教育的目标与要求等,在教育部要求全国高校均需开设创业教育课的形势下,能够满足创业教育课程资源的阶段性不足,而且也是创业者在今后创业道路上必需的知识积累。但是,课程的名称改变不意味着课程内容架构的完全融合,部分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虽然看似内容丰富、自成系统,实质上各个原有的专业课程内容与创业之间的融合度依然不够,导致创业教育课程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名不副实”情况。
四、高校创业教育方法:主体性的迷失与主导性的欠缺
创业教育的方法是实现创业教育效果的一种重要保障措施。美国教育学者维斯顿和格兰顿认为教学方式至少有教师中心方法、个体化方法、相互作用方法、实践方法等四种类型。当前高校创业教育中的教师讲授、创业人士讲座等可以归属于教师中心方法;创业论坛、创业沙龙、创业社团等可以归属于相互作用方法;学生自学、学生网络查询等属于个体化方法;角色扮演、创业实践、现场观摩等属于实践方法。而在这些方法的采用中,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着主体性的迷失与主导性的欠缺问题。
所谓主体性的迷失,是指从创业活动来看,创业者应该是创业活动的主体,因此创业教育中教育的主体应该还是学生,而非教师。但是,在高校各种创业教育中,都强调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学生似乎成为配合创业教育实施的配角。高校的创业教育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即是这种迷失的一种表现。按照创业以及创业教育的相关理念与目标,实践方法应该是创业教育的主要方法。学生可以在角色扮演中体会到不同的角色对于创业成败的影响,可以在创业实践中积累相应的经验,可以在现场观摩中揣摩、感悟创业成功的要素。但是,创业教育实践方法的实施,需要调动更多的教学资源,投入更多的教学成本,还需要有更好的教育管理方法,这些都是高校以及创业教育教师暂时不能具备的,从而使得当前的创业教育必然出现主体性的迷失。
理想的创业教育方法是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充分的保障,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发挥明显。在创业教育中,学生通过创业体验式教育,能够发现自身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自我的努力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鼓励高校“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提高创业指导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一些高校也着手聘请了一批创业典型担任创业导师,相关的研究者也指出创业导师制是大学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机制。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如何弥补高校创业教育教师的缺失依然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从校外聘请创业成功人士,抛开聘请的费用以及创业典型的教学能力,但就是聘请的数量与创业教育教师的缺口,就已经是一个问题;从校内培养创业指导教师,又因为大多数的高校教师缺乏创业经验,只能从理论到理论,不能够完全胜任指导工作。因此,不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高校创业教育弥补创业指导教师这一主体性欠缺的问题,都任重道远。
篇11: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探析论文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探析论文
一、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计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计试图在创业活动或创业运行过程与教学过程之间寻求一种关联和纽带,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将它们交互在一起。依据创业任务形成行动领域、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将学习领域具体化的三个步骤基本完成课程的整个设计过程。
1.依据创业任务形成行动领域
从创业任务到行动领域是创业教育开发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根据创业运行过程(或环节)以及创业企业的岗位进行创业任务分析,通过提炼和归纳形成创业能力领域,即行动领域。行动领域是创业任务分解与整合的结果,是创业情境中构成创业能力的创业任务的集合。行动领域的形成需要校企合作,行业专家、创业教育专家积极参与,但主要是以企业或企业家为主导来完成。
2.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
行动领域必须按照教育规律转换为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即课程,并由此形成课程体系。现行的KAB、GYB、SYB、IYB、EYB是一种完整的创业课程体系。每个学习领域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长三部分。由多个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要注意解决课程的数量、课程的表述和课程的排序等问题,比如课程的排序要符合认知学习规律和创业规律。学习领域是以创业任务和创业过程为导向的,这种基于行动体系的导向,注重创业情境或实践性情境的教与学。“行动”并非“行为”或“活动”,所以这种创业情境或实践性情境的教与学更多体现互动性。
3.学习情境将学习领域具体化
学习情境即学习单元,或称主题单元、主题学习单元,多个学习单元组成一个学习领域并将其具体化。学习情境构成要注意解决单元的数量、功能、属性和关联等问题。学习情境设计要具备创业过程特征且要实现搜集、决定、计划、实施、控制、评估这一完整的思维过程训练。当然,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计还涉及课程载体的问题。课程载体将学习情境具体化,课程载体可以是虚拟的、仿真的或真实的。课程载体呈现的形式可以是模块、案例、项目或问题、活动,但要赋予其内涵,即要呈现传递的信息或概念。学习情境或课程载体的设计为学生实现了从“学中做”到“做中学”的转变,为学生提供了从“有形”到“无形”再到“有形”的路径获取知识的可能性。
二、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特征
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具有核心地位。课程是方案,教学则是课程方案的实施,现代教育学认为课程包含教学。行动导向教学的诸多特征已在职业教育中有所凸现,比如教学目标的能力本位、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教学内容的行动性、教学方法的互动性、教学环境的情境性、教学评价的多元性等。根据以上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及其设计,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及教学具备以上特征的同时又更为明显地表现出情境性、能力本位特征。
1.情境性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以获得创业活动中相关经验和策略为目标,置于行动体系之中由实践情境构成。所以,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内容是情境性的,其教与学的参照系统也必然是情境性的。情境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表现明显。学科体系课程教学是指导优先原则,行动体系课程教学是构建优先原则,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是建构优先、指导优先融合下的构建优先原则。这种教学原则基于学生知识自我建构的假设且不否定教师作用。这种原则强调学习情境是刚性的、具体的、无需对创业情境加工的真实存在且具有典型意义,更强调学习情境是柔性的、集成的、对创业情境加工过的建构存在且具有普遍意义。这种原则强调复合型学习环境的创设,真实互动的学习环境,更强调主题导向的学习环境创设,模块、项目或问题意义上的课程载体。基于行动导向的创业课程教学就是在寻求建构与指导之间的平衡,努力创设学习的情境性,强化学习与应用之间的联系。到企业或创业园区参观调查、公司模拟、沙盘、商业游戏以及具体操层面的引导文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都是情境创设的有益做法。
2.能力本位
能力本位是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基本定位,以创业需求为根本的创业行动能力培养是行动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关键。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因此可以将创业能力纳入职业能力的范畴。职业能力以内容为标准可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这三种能力互为联系且处在不同层次,以性质为标准可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创业行动能力是通过完整的行动过程来实现的`,学生的反思也贯穿于完整的行动过程中,学生反思中有行动,行动中有反思,学生在不断地反思与行动中提升创业行动能力。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以创业任务为基础,以完整的行动过程为主导,课堂内容、课堂结构与创业内容、创业环节相对应,教学过程与创业过程相一致,认知过程与创业活动相结合,因此这种课程与教学有利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整合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形成创业行动能力,也有利于关键能力的提升(关键能力的核心是创业行动能力)。国际上通行的创业模拟实训就是组成一个真实的经营环境,按公司的经营资料和业务流程设立模拟公司,展现出创业的基本过程和核心工作任务,工作岗位按模似公司的经营需要设置,学生担任各岗位的员工并实行“工作任务制”。在这种课程培训体系下,学生通过完成完整的创业任务或创业活动来提高创业行动能力并将其迁移到现实的创业实践中去。
三、课程与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伴随着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程与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困惑或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学校课堂、课时、课本的管理体系的约束,教师教育观念的落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实践实训基地建设的滞后,先进教学设备与优质资源的缺乏,大班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冲突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现实中解决。除此之外,以下两个问题更应引起足够重视。
1.创业理论学习与创业实践经验学习的辩证关系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是通过创业实践活动中的案例、项目、模块等来完成,即主要通过创业实践经验学习来完成,但一味强调创业实践活动的直观反映又会否定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创业理论学习是基于指导优先或科学性的学科体系,创业实践经验学习是基于构建优先或情境性的行动体系。学科体系与行动体系互不排斥,相互交融,科学性与情境性功能互补,并行不悖。所以,创业实践经验学习需要创业理论学习的系统性,这种系统性是行动体系所要求的,当然更是学科体系所必需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内容是学科体系与行动体系的集成化,强调科学性与情境性的同等重要,但更强调要以创业实践经验学习为主,要对创业理论学习与创业实践经验学习的内容比例做出抉择。如何融合学科体系与行动体系两种教育理念,如何看待创业理论学习与创业实践经验学习的辩证关系,如何分割创业理论学习与创业实践经验学习两者内容的比例又分别在何时呈现等问题都需再认真思考。
2.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等角色的重新定位
行动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必然带来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等角色定位与调整。学校要与企业及企业家全方位合作,企业及企业家要在主动责任下确定“行动能力或行动领域”。教师要主动提升创业实践能力、课程设计及教学组织能力、跨学科及跨专业行动能力等。课程教学中的师生角色也要重新定位,教师要从主体到主导的设计师、组织者、对话伙伴等角色转换,学生要从客体到主体的建构者、评价者、合作者等角色转换。行动导向教学不能去制度化、去背景化的理解和应用,它根植于企业与学校“两元”制度下的土壤之中。没有政府推动下的专门机构存在,没有企业“一元”的深度参与,只有学校“一元”的唱响,学校试图完成从创业活动或创业运行过程到教学过程的“跨领域”转换,可谓任重而道远。如何完成这种转换以及如何确定行动域可以充分论证,但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以及按照创业行动领域开展课程教学还是有绝对必要的.
★ 教学管理论文
【高校创业教育理念探究论文(合集11篇)】相关文章:
浅析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论文2023-07-09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论文2023-01-11
高中数学教育创新路径探析论文2022-05-07
班级教学管理论文2022-09-23
新建本科院校创新教育分析论文2022-05-04
经济次发达地区的产品设计论文2023-01-25
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的转型教育论文2023-01-03
教学管理与教育的研究论文2023-02-27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论文2024-03-09
创业教育的基本特点以及实施对策论文202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