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研究国际会计论文

时间:2023-02-14 08:04:49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研究国际会计论文(集锦13篇)由网友“刘宇刘宝宝”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研究国际会计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研究国际会计论文

篇1: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研究国际会计论文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研究国际会计论文

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其存在的原因

(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形势下,各国必须正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实。走向国际趋同的第一步,应该是对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通用准则之间的差异和原因做出客观分析。概括起来,我国会计准则与其他相关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有:

1.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这与大多数国家的做法是不同的。在当今世界,各国采用的会计规范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英美等国家普遍采用的会计准则形式,另一种是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法系国家采用的会计立法和会计制度的形式。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采取的是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的做法,这不利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及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2.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结构由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构成,并将类似于概念框架的内容归入基本会计准则。这种做法与国际惯例有较大出入。在国际会计准则与各国会计准则中都不存在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之分。我国发布的基本准则类比为国外的概念框架,混淆了概念框架的性质和作用,削弱了对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的研究,推迟了概念框架的出台。

3.我国会计准则长期以来的涵盖面较小,规定不够详细,可操作性较差,对一些新问题正在逐步涉及。我国制定会计准则起步较迟,至今才发布了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相对于美国FASB的约150项准则公告,涵盖面较小;1月1曰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行的新会计准则,虽然大部分内容已跟随国际会计准则的脚步,但是总体来说我国对这些项目的使用还不熟悉,具体的操作性还在试行当中,所以会计准则本身的可操作性就变得较差。

4.我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和价值重估的方法较为排斥。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但对公允价值一概否认的做法,与会计准则国际发展的趋势并不合拍。在国际上,公允价值已跃升为与历史成本并驾齐驱的新的计量属性。我国如果一概否认公允价值的使用,就会加大与国际通用准则的差距。

5.职业人员的职业判断的差异。相对于国际上的会计人员来说,我国会计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实施更多地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使得其成为我国会计人员滥用会计政策的工具。

6.我国的业绩评价体系与国际的差异。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规范的重点是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注重未来的预测与决策。而在我国,更注重收入、费用的定义和配比,重视利润。社会公众重视利润,对现金流量没有很强的敏感性。

(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存在的原因

造成以上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会计环境不同的因素,也有主观指导思想或认识误区的因素。

1.从会计环境来说,我国当前的会计环境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别,国际会计准则主要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加以制定的。而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需要考虑我国经济相对落后、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存以及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等客观因素。

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我国的市场体系尚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缺乏充分和公开的市场竞争,企业间的交易行为还不规范,国有企业关联交易极为普遍,价格往往成为利润操纵的一种手段。

3.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尚不健全,内部治理结构薄弱,国有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普遍存在短期行为,并且有法不依、故意违反准则或制度以达到粉饰业绩的情况还时有发生。

4.会计人员总体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低是制约会计准则接轨趋同的重要原因。

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分析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差异,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必然趋势,但这种趋同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经济后果。表1反映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所产生经济后果的综合表现:

表1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所产生经济后果的综合表现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既有益处,又有弊端。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负面经济后果是相当大的,然而,采纳国际会计准则毕竟是大势所趋。所以,一方面要坚定地推进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另一方面又要小心谨慎,不能操之过急。我国会计准则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首先,国际化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建设也应当向国际趋同方向迈进。其次,在趋同过程中,需要推进我国会计实务的规范,不仅仅只是从形式上进行的建设和发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我们应采取一种渐进和稳健的路径,由于我国特有的环境,如果一味的强调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快速“等同”,就会使得趋同的负面经济效应扩大化,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健发展。

三、有关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的思考

4月2日,财政部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路线图的发布是在总结我国多年会计改革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最近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推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及其持续国际趋同而做出的重要规划和部署。

路线图的出台有其特有的背景:_方面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响应G20、FSB倡议的需要。虽然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此,但也认识到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对于提升金融市场透明度、维护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顺应各国会计国际趋同趋势,明确我国趋同态度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以及资本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会计国际趋同已势不可挡,路线图的发布正是顺应了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最后,路线图是我国会计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要工作,是部署下一阶段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工作的需要。

路线图在全面回顾总结自以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主要强调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经进入后续趋同和发展阶段。另外也肯定了IASB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改革举措,支持IASB为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所做的努力。并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立场,规划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持续趋同时间安排,部署我国下一阶段会计准则建设工作。

发布路线图,积极推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是我国紧紧把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契机,是确保我国经济长期平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路线图的发布能够提升我国会计信息透明度,及时向IASB反映我国特殊会计问题,提升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认性、权威性会计论坛和实务可操作性。

四、我国会计准则未来发展方向及政策建议

(一)未来发展方向

1.趋同是必然,但要根据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不管是从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历史,还是从实证分析得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确实在一步步和国际会计准则实现趋同。对于某些会计实务问题,如果我国的交易环境和交易事项是相同的,中国可以积极地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但是对于某些会计实务我国在国内环境、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着独特性,经济实质并不相同,那么就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采取适合我国环境的会计方法。

2.我国会计制度变迁方式应由强制性变迁向诱致性变迁转变。目前,我国采用强制性变迁为主,诱致性变迁为辅,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交易成本,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企业作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也会越来越有内在动力推动会计制度的变更,改变较强的“路径依赖”。因此,随着体制环境的不断改变,也越来越要求向诱致性变迁模式转变。

(二)政策建议

1.在制定国际会计准则过程中能有主导权。首先,增强国力,争取在国际会计准则过程中有话语权,是我国目前在会计准则制定方面的目标。其次,在制定新会计准则之前,做到事前协调沟通。再次,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争取达到多赢的效果。

2.提高我国会计准则质量。首先,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是指既可以有效地指导会计实务披露出真实、可靠、有效的会计信息,但同时又不能只是照抄照搬西方会计准则,要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大环境下,符合我国的国情,才更能解决我国现有的经济业务。其次,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再次,强化监督新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最后,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养。

3.借鉴国外会计准则趋同的经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以来,制定的会计准则也参照了诸如成员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意见,那么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能很好地指导我国会计准则的未来发展方向。

五、结论

随着“趋同”概念的提出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不懈(0(第17期)财者却先努力,国际会计准则将在会计国际舞台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会计准则作为反映经济运行信息的规范系统,其建设与国际趋同中面临的问题也在不断变化。总的来说,“趋同”大方向势不可挡,但是盲目的、全盘的接受国际会计准则对我国来说是不可取,也是不可能的,究其原因,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引起的。因此,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本文的立场是:积极稳妥地、循序渐进地推进符合我国国情的趋同进程。

总体上看,我国的会计准则只能尽可能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至少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等效”。在未来的道路上,会计准则建设与国际趋同的目标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需要做的是以积极姿态应对,抓住机遇,合理稳健地推动我国会计准则建设与国际趋同的进程,在趋同并进一步等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会计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篇2: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探讨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探讨

毕业了,必须要提交毕业论文,合格方可毕业。现在的毕业论文要求挺高的,需要有理论部分,实际应用部分。毕业生们最好需要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准备,写出有质量的论文。下面YJBYS给大家提供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一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摘要:以我国的会计准则为主围绕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展开研究。首先,就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原则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即我国的会计准则在追求国际趋同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工作的务实性、时效性、前瞻性。其次,对我国实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相关建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即确定工作重点、准确选择工作路径、保留特色领域制定权。希望通过研究对促进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化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我国会计准则;原则;建议;国际趋同

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原则

1.1尊重实际,选择借鉴

当前我国在会计准则方面已经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然而,这种趋同并非是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生搬硬套,而是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工作开展需求来选择性的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内容,从而探索出具有建设性的最优化方法,以便实现更好的国际双边互动。在此过程中,我国需要对自身实际情况做出总结,并对国际会计准则做出掌握与消化,并以我国自身实际情况为依据对国际会计准则做出提炼,从而提升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过程中的务实性和可操作性。

1.2注重实效性

以最快的速度实现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于国际双边和多边业务的开展具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推动我国会计准则实现国际趋同的过程中,不能因为追求速度与形似而忽略了实际效果与神似。事实上,我国所具有的许多经济交易事项虽然在形式方面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同,然而,受到中外会计环境差异的敬仰,这些经济交易活动的经济实质也存在着一定差异,针对这些经济交易活动的处理,并不能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具有的内容进行照搬,而应当在体现我国特色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实现与国际的一致,同时应当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针对会计事物处理的过程及结果作出解释,并力求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认可。

1.3体现前瞻性

在我国会计准则实现国际趋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出现很多风险,而这些风险的化解,就要求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过程能够尊重本国实际,并体现出前瞻性,只有如此,我国会计准则所具有的会计语言才能够与国际接轨,我国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信息质量所提出的要求也才能够得到满足。因此,在我国会计准则实现国际趋同的过程中,需要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同步,同时有必要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体现出一定的前瞻性。如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具有着较长的发展时间,但是金融期货交易却仍旧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开展股改工作的过程中,认沽权证与认沽权证已经出现,在此过程中,不能到问题较多的时候才进行解决,因为那个时候已经为时过晚。这一原则也要求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工作需要做出科学的规划,并有步骤、有层次的推进。如果碰到当前并不能够有效实施的国际会计管理,则仍旧应当做出了解与研究,只有如此,才能够做到以备不时之需。对于滞后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则应当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确保国际管理内容与我国发展实际相符合。

篇3: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资本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入;跨国公司的不断强大,高质量、全球化会计准则的建立已经刻不容缓,逐渐得到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重视。可以说,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文章以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为主题,在概述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成长、发展、进一步完善所现存的障碍和阻力进行分析,以此找出促进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会计准则 国际趋同 现状 阻力

篇4: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论文

财政部于2月15日发布了新会计准则,新准则的发布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新的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还有相关的应用指南构成。此次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在经济决策阶段提供了有用的会计信息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相关借鉴。

新会计准则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变革:

①“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更名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加突出其相关性、可比性和重要性原则;

②注重公允价值;

③存货管理办法变革;

④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变革;

⑤债务重组方法变革;

⑥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变革;

⑦合并报表基本理论变革;

⑧金融工具准则变革。以上所述的这些新的变革,正是与国际会计准则相趋同的产物。

篇5: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论文

2.1市场经济基础不够雄厚

雄厚的市场经济发展基础是《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和施行主要力量,它符合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实际状况,但对于我国来说,并不拥有《国际会计准则》推行的良好市场经济基础,这是与发达西方国家相比,《国际会计准则》难以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例如,如果照搬《国际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就会使得《国际会计准则》的某些规定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毫无用处,因为在我国经济环境历史中可能刚刚出现甚至还未出现西方国家常见的相关经济事项。以我国会计准则为参照点,在会计准则中的某些特殊会计事项,可能在《国际会计准则》中丝毫位见,因为它同样也不适应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现状。所以不能针对我国会计准则不能只单纯追求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加上我国跨国公司少、资本市场薄弱、国际贸易发展不成熟,使得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主要行动集团”力量比较弱小,因此,由于我国经济基础不够牢固,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走向趋同产生了较大的阻力。

2.2法律环境条件不够完善

会计准则与法律法规是紧密相联的,由于我国法律法规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也就成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难以走向趋同因素之一。例如,在会计准则规范重点内容方面。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现状,使得《国际会计准则》以资产负债表为主,该表侧重于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但我国且以利润表为主,因为我国的法律法规规定,公司上市、增资配股、退市均以利润作为判定指标,从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资产负债表信息的质量,可见我国还未提供一个完善的会计准则走向国际趋同的法律环境。

2.3社会意识觉醒不够程度

社会意识是促成我国会计准则走向国际趋同的重要力量,然而我国对会计准则的认识在社会意识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严重的阻碍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的会计准则的颁布具有强制性。在性质上是让人们被动的去接受。而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完全是一种主动的性质,人们主动的去接受会计准则。因为在其公允表达原则中规定企业可以背离会计准则及其解释的相关规定,并可采用其他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以实现公允列报目的。其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不完整。会计概念框架可以有效的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而我国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框架体系,特别是在财务会计方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概念,使得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缺乏一个规范的理论指导。再者,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虽说这是我国会计体系的一个特色,但随着实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之后,我国会计准则似乎成为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的指导纲领,这使得我国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较差。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不利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

篇6: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论文

从以上分析可知,有较多的因素阻碍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发展,针对以上阻力,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化发展道路上应该结合实际取长补短,首先要完善自身会计准则的制定、实施、推行与发展。其次要吸取《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优点,并不断进行交流、借鉴。

3.1选择性的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优点

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完善和实施过程中,应随时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我国会计准则实际现状,吸收和借鉴IASB中符合国情的思想,逐渐改进不足、有避的方法,有计划的实现IASB的趋同,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发展。

3.2完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结构

虽说,我国新会计准则尽量引人了国际通用的概念框架内容,但是由于定位、计量属性的规定等方面的制约,仍难以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会计概念框架。因此,我国应尽快建立起一套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结构,以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实务操作更加规范,从而增强准则的指导性与前瞻性,避免会计准则的随意变更和保证会计改革的正确方向。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以财务会计目标为起点,以会计假设为基础,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为核心,它可以由财政部来制定并作为会计法规的组成部分。当然,这个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不是一墩而就的,因而我们要加快步伐,先建立会计准则配套体系,待到合适时机再建立起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结构。

3.3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AIBS)改组后,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其最重要的任职资格条件是专业技能和职业背景,而不再是地区代表性,这就对我国尽快培养出自己的国际会计专业人员提出了挑战。然而,我国目前还缺乏这样的专业人员,从而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中处于不利地位。无论是在人才培训方面,还是会计工作方面都要努力培养专业性、综合性的高素质会计教育工作都和实际工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会计人才的培养。

①培养专业性的师资力量,无论是高校还是培训机构都应该拥有具有实际经验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综合性教育人才,并能和国际会计教育接轨,以培养专业性的会计人才。

②加强高校会计人才培养。高校是会计人才的主要来源,在教育教材、课程、方法上都应该慎重考虑,并加强国际会计准则的学习,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发展提供主体力量。

③重视继续教育和培训机构建立。现阶段继续教育及培训方面的机构很多,但需要提高及教育质量,并注入国际人准则教育内容。

④要努力提高国内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其独立、客观、公正执业的自觉性,使其尽快向国际水平靠拢。

3.4构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环境

目前,环境因素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发展主要障碍。

篇7: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研究国际会计论文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研究国际会计论文

一、中国新会计准则重大变革

财政部于2月15日发布了新会计准则,新准则的发布是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新的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还有相关的应用指南构成。此次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在经济决策阶段提供了有用的会计信息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相关借鉴。新会计准则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变革:(1)“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更名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加突出其相关性、可比性和重要性原则;(2)注重公允价值;(3)存货管理办法变革;(4)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变革;(5)债务重组方法变革;(6)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变革;(7)合并报表基本理论变革;(8)金融工具准则变革。以上所述的这些新的变革,正是与国际会计准则相趋同的产物。中国要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这是建立市场经济的需要,是融入国际化进程的需要,也是担当负责任大国角色的需要,还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需要。今后,中国的从业人员第一要加强学习,尤其是加强对金融工具、保险等复杂经济业务的准则学习,应该承认国际准则远远比中国现在的准则复杂,需要一个学习过程;第二,要提高运用原则导向准则的能力,还要防止和严厉查处重大的利润操纵行为,并防止运用国际准则可能产生的负面经济影响;最后要积极参与国际准则的制定过程,增加影响力。中国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既是必然的选择,也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理性决策。在趋同政策的指引下,中国应顺应趋同大势,立足国内实情,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沟通和交流,全方位推进中国会计改革和国际趋同化进程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指各国或地区之间不断减少会计准则差异,形成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过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目标准则一般是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会计准则(GAAP)等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为了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各国或地区要么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要么以国际会计准则为蓝本制定本国或本地区的会计准则。由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会导致各国或地区的会计准则或多或少都会发生改变,而会计准则的改变又会通过会计报告(会计信息)影响企业管理层、股东以及债权人等不同利益集团的决策行为、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配置状况。因此,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也必然具有经济后果。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根源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所谓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是指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而带来的会计准则变更,会通过会计报告(会计信息)影响企业管理层、股东以及债权人等不同利益集团的决策行为、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配置状况。

三、中国内部控制建设的实施

,历经十年磨一剑的中国内控体系迎来了它真正意义的实施之年。在过去的五年,中国式萨班斯法案实现了其从会计控制到全面风险控制的飞跃。20,是中国内部控制建设里程碑式的一年。这一年,由财政部牵头,并会同有关部委成立了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二年后,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弓I》,由此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建成。在全球内部控制标准制定领域享有盛誉的美国科索委员会(COSO)认为:“中国企业内控规范体系与国际通行的COSO内控框架在所有主要方面保持了一致。”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受到境内外组织的一致好评。财政部花大力气研究了国际上关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先进经验做法,也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在起草内控基本规范之初,美国COSO主席拉瑞?瑞腾博格博士来华访问时,受财政部邀请,专程与会计司同志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建议。会计司的同志于在美国考察时,又专门把拉瑞主席请到位于芝加哥的BD0国际会计公司总部,双方就基本规范进行了长达4个多小时的讨论。包含了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内控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首先,由国务院五部委联合发布实施,从而使中国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更具权威性、公认性和约束性。其次,既有基本规范中规定的五目标、五原则和五要素,又有操作性强的18项应用指引、1项评价指引和1项审计指引构成,做到了通俗易懂,简便易行,便于企业实际操作。最后,中国的内部控制规范不仅限于财务报告真实可靠性的控制,而且涵盖了企业经营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四、已新发布或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20年底,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完成了金融工具准则项目第一阶段,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该准则计划的生效日期是1月1日,但考虑到金融工具准则项目的其他部分尚未完成,207月,周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已初步决定将该项目的生效日期暂时延迟到1月1日。年5月12日和6月16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4项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4项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新发布的4项准则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含并财务报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合营安排》、《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2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一公允价值计量》,这些准则的生效日期均为201月1日。4项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是:《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单独财务报表》和《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在联营和合营中的投资》。这些准则的发布和逐步生效,对现行会计实务都会产生较大影响,需要积极关注。

五、中国会计核算以国际会计准则为标准

国际会计准则在制定时,都有一个会计框架作为指导,此概念框架不属于会计准则的内容,不具有会计准则效力。而中国的会计准则有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构成,其中基本准则就相当于国际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的地位,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也是会计的基础工作,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将会对中国反倾销应诉具有重要的意义。会计核算中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变更通常应该以国际会计惯例作为标准,各种间接费用的分配必须合理、科学、规范,期间费用必须合理分摊。从理论上讲,中国企业目前在计量生产成本时’采用的是制造成本法,不考虑期间费用的分摊。但辱,串口产品价格的实证是以完全成本为基础。在分摊期间费用时,妻提供出术同产品分摊的长据,从而证明其产品属于正常价值的定价。特别要注意,诸如借款费用资本化等,中国企业会计往往没有严格执行会计准则标准’而在反倾销财务会计报告中’必须严格按照准则要求执行。

国际会计准则规定,除非企业能提供合理证明,否则必须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中国充分考虑国内资本市场不发达的状况,只有在充分证明可以用公允价值计量时才适用公允价值。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定,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这主要针对历年来中国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的行为。这也是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差异之一。政府补助方面,国际会计准则对政府补助采用全面收益法,规定补助计人损益。中国新会计准则规定,对补助规定会计处理方法按权益处理,没有特殊规定的计入损益。可是,考虑到中国企业数量众多,在规模、所有制结构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我们必须从国情出发,有层次的、逐步地进行替代,切忌搞一刀切,以符合企业组织多元化的特点。

六、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必须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中国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职业素质、工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中国目前会计人员队伍现状来看,目前尚缺乏通晓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惯例的高素质人才,整个会计队伍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加土近年来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变化速度较快,会计人员来不及消化和吸收这些新知识,以致在理解国际会计准则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国家应该建立完善的会计人员培训制度,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要积极培养既了解中国国情又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具有较高专业素质、职业操守和广阔国际视野的高级会计人才,建立高素质的会计队伍。要努力提升国内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能力和国际化水平,提高其独立、客观、公正执业的自觉性,使其尽快向国际水平靠拢。中国有13.5万名注册会计师,ACCA近几年在中国仅培训了约名掌握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会计师,缺口很大。中国巳经将会计人才培养列人了中国中长期人才战略规划中,会计教育也将着力加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在“十二五”时期全面实施会计行业人才规划,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为中国今后一段时期的会计人才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中国基本上在制度内容上实现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但是中国目前影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不同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中国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去扫清障碍,从实质上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篇8: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进展研究论文

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进展研究论文

为积极推进国际金融监管框架改革,20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倡议建立一套全球统一、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加快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步伐,我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主导国,积极推进会计准则国际持续趋同进程,对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最新进展

(一)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格局有所调整

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层面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日益重视增强新兴经济体在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参与度,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中任命了多位来自新兴经济体的受托人和理事,并且在监督委员会中考虑增加新兴经济体的代表。IASB认为,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在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具体准则技术方面,我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问题也具有共性。因此,2011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正式成立了以中国为主导的新兴经济体工作组,重点研究探讨新兴经济体特有的亟待解决的会计问题。年12月,在马来西亚举行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经济体工作组第六次全体大会,与会各方从新兴经济体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视角相互交换了各国的经验,并就通货膨胀会计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会议成果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议程确定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改进提供了有益参考。在地区层面上,一些地区性的组织开始成立和崛起,如由21个国家和地区成立的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AOSSG)通过跟踪和研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互动,增强了本地区在国际报告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同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将更多地考虑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

(二)国际会计准则最新进展概览

2013年生效的国际会计准则(IA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与之对应的颁布的中国会计准则(CAS)(见表1)。

2013年至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还发布了多项准则的征求意见稿,包括:《IFRS 9――金融工具:减值》、《租赁》、《保险合同》、《披露动议――对IAS的修订》、《农业:生产性植物――对IAS 16和IAS 41的修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年度改进―》、《投资企业与其联营或合营企业之间的资产转让或投入》、《单独财务报表中的权益法》、《实施后审议:IFRS 3――企业合并》及《投资性主体:应用合并豁免》等。

二、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会计准则等效互认情况

加强会计对外合作交流,实现会计准则等效互认,是各国会计行业互通有无、信息共享、分享成果的良好载体。在会计准则建设、实施、国际趋同过程中,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外,我国还与许多国家及地区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建立起了经常性的联络和对话合作机制。

(一)中国与欧盟

欧盟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实现中欧会计等效至关重要。欧盟委员会已承认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欧盟认可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最终等效,允许进入欧洲资本市场的中国企业可直接采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此同时,9月,中国财政部发布公告,宣布自201月1日起,欧盟上市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层面所采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等效。另外,我国还与欧盟委员会、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及欧盟内部市场与服务总局等建立了定期沟通机制。

(二)中国与美国

通过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国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定期会议机制等,中国与美国的会计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强。双方在中美会计合作备忘录上达成了三点共识:一是两国会计准则指定机构要加强交流,增进了解,在会计技术层面形成更多的共识,为两国经济交往提供便利;二是双方同意采用多种形式,交流两国会计准则建设、实施及其国际趋同的经验,并加强相互访问;三是同意建立双方交流信息和观点的工作机制。

(三)中国与日、韩、俄三国

2011年初,中日韩三方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负责人就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最新进展情况进行了沟通,并对三方未来十年的合作前景做出了规划。三方认为,三国作为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的发起国,应当进一步强化中日韩三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会议机制,共同引领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工作。2011年7月,俄罗斯财政部国家财务控制及会计审计司与我国财政部会计司就会计审计准则制定及国际趋同、审计监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沟通。由于俄罗斯财政部国家财务控制及会计审计司的职能与我国财政部会计司职能基本一致,双方决定启动交流机制。

(四)中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内地与香港的会计交流日益频繁,尤其是20两地签署了会计准则等效联合声明,确认了内地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具有同等效力,为两地审计结果获得监管机构的认同创造了前提条件。我国一些同时发行A+H股的上市公司也表示,由于没有长期资产减值转回因素影响,两地报表目前除了文字表述使用简繁体不同外,已不存在差异,彰显了两地会计准则趋同等效的成就。我国与澳门的沟通和联络也在不断加强,经常相互了解两地会计准则实施运用情况,交流区域性、全球性会计问题的观点,协调立场,共同推进两地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台湾地区近年来加快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进程,并通过多种渠道表达希望与大陆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方面加强合作与交流的意愿。为推动大陆与台湾的会计合作与交流,年12月“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基地”在厦门落成,并举办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下的两岸会计合作与交流”论坛。2011年6月,海峡论坛首次设立“会计分论坛”,两岸会计界共同商讨如何加强合作,提高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影响力。

三、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展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当前我国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是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各主要经济体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策略都有所不同,趋同策略是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有效机制。但是,趋同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在实现全球统一高质量会计准则目标的过程中,我国仍然坚持趋同互动的原则,趋同策略应当鼓励。

(一)在技术层面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建立了多层次的沟通交流机制

在日常工作中,我国密切跟踪研究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等的进展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我国财政部会计司还专门成立了若干技术项目组和多个技术专家工作组。另外,通过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高层趋同论坛,每年两次就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国际会计最新动态、正在制定或修订中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重要项目等进行充分讨论。针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重要项目,邀请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来华进行实地调研,举办技术圆桌会议,直接听取了报表编制者、监管者、审计师等各个方面的意见,促使国际准则的制定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

(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全面趋同

我国财政部于年2月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并自年起在所有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范围内平稳有效实施,经济效果明显,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在“趋同是方向、趋同不等于等同、趋同是过程、趋同是互动和趋同是新的起点”的国际会计趋同五项原则指引下,财政部按照2010年4月发布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的要求,明确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的时间表和主要任务。

(三)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工作

我国积极派员参加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工作,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从受托人、理事、咨询委员会委员、解释委员会委员到项目工作组成员等各个层面的工作。目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现行各准则项目,如金融工具、保险合同、收入确认、租赁、财务报表列报等项目工作组的牵头成员主要来自欧美国家,这不利于在准则制定过程中采纳我国意见和建议。为此,财政部已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任主席汉斯先生提出,希望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支持在各准则项目工作组中增加中国代表。

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持续趋同的建议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能够增强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促进企业的投融资活动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进一步放开、发展的需要。因此,推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持续趋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努力争取新兴经济体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新兴经济体国家在会计准则制定和应用方面的经验为构建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国家会计准则的组织者,理应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的各机构层面,来自新兴经济体的人员仍占少数,因此,我们要争取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机构中占有更多席位,进一步推动其治理结构改革的进程。比如,促进监督委员会成员改革尽快启动,实现其提议的“新增新兴经济体代表”;促使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成立“会计准则咨询论坛”,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初期听取更多国家的意见和建议等。

(二)大力推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持续全面趋同

一是认真做好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修订工作,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的要求,根据我国法律制定程序,结合国际准则的制定修订情况,综合考虑我国企业实施会计准则的具体问题,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持续全面趋同。二是及时跟踪国际准则的新变化,积极参与国际准则的修订工作,并且根据中国实际情况积极地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反馈意见,促使其在国际准则制定中充分吸收我国的意见和建议。

(三)积极呼吁允许建立针对特殊问题的解释权

在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过程中,我国还要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呼吁,允许国家或地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确定的原则下,针对本国或本地区存在的某些特殊问题提出解释意见,及时有效地解决编报者和使用者提出的问题,这既是为完善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进行的有益尝试,更是为我国企业做好服务的有力保障。

篇9: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进展研究的国际会计的论文

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进展研究的国际会计的论文

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建筑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巨大冲击,因此如何在越发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成为了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与国际市场相比,本土建筑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管理会计的重要性。结合笔者研究,针对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最终提出了推动企业经济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对策。

随着近年来的发展,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实践过程中,尽管部分企业通过运用管理会计理论,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但是企业经济发展、财务管理过程的=矛盾、问题依然存在。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大多数企业因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完善、发展进程缓慢等原因,导致其自身理论体系无法发挥其作用;还有一部分企业固守陈旧的管理理念,没有探索、发展新的管理模式,因此使得理财管理过程中暴露了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

一、建筑企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没有受到企业管理阶层重视

许多建筑企业管理阶层人员的财务管理概念淡薄。对于财务管理,特别是管理会计在企业经济发展中的推动、影响作用,不能做出正确的认识,从而没有建设专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对企业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影响。

(二)管理会计员工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管理会计属于财务管理部门,因此在部分家族性质企业,管理阶层在员工工作分配过程中,更倾向于将这类工作交付于自身亲友。仅重视员工血缘关系而忽视其是否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从而导致管理会计员工专业能力较差,很难从管理角度对企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三)许多企业受制于自身陈旧生产经营型管理模式

因为陈旧的生产经营型管理模式,一些企业存在现金管理漏洞,容易造成资金匮乏、闲置。同时,由于存货控制能力有限,对资金的流通造成影响,出现资金回收困难,账款周转滞涩等问题。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一)服务对象区别

通常来说,财务会计需要将外界各方面的有关信息提供给企业,因此被称为“外部会计”;与之相对,管理会计的主要工作则是帮助企业满足内部所需管理要求,即“内部会计”。

(二)内容和责任的区别

财务会计是报账型会计,为企业提供解释信息和历史信息服务。在报告中仅需反映建筑企业在过去某时间段的业务侧重点即可;同时向企业提供的正式报告具有法律效力,相关工作人员对所提交的报告中的所有资料信息需负法律责任。

管理会计是经营性会计,负责为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在报告中需体现出:对现在的掌控力度以及企业发展前景的规划;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资料仅在企业内部管理阶层中使用,一般不对外公开,不属于正式报告,因此不对其负法律责任。

(三)核算对象、方法和要求的区别

财务会计的核算对象,通常为企业本身服务,同时财务会计需按照公认会计准则及统一会计制度对自身进行约束,从而确保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一致性、可比性的相关财务信息。同时因为核算对象所具备的确定性,因此财务会计所提供资料中的数字计算需具有严格的精确性。

管理会计则不对核算对象作具体约束,通常在企业中的任意部门乃至生产经营过程,都可作为管理会计核算对象。且管理会计不完全受限于会计准则和统一制度,管理者可根据需求,灵活的将预测学、信息理论、行为科学和目标管理原则等现在管理理论,运用在实际管理工作当中,也正是因为这种弹性准则,和实际管理工作中的不可预测性,管理会计所提供的数据仅作为,决策的近似参考值。

(四)会计人员素质要求的区别

财务会计,因为需要保证计量、传输财务信息的精准性,因此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对员工仅有操作能力强,工作细致认真等要求。

管理会计则不同于财务会计,它在工作中所涉及的问题通常关系重大,需要考虑较多因素,并且工作没有规律、工作内容种类繁多,且可遵循的经验相对较少。因为这些原因,对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具有更高要求:具备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面对突发事件,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且能合理的分析、妥善的处理问题等。

三、通过推动管理会计制度的完善来促进建筑企业经济的发展

在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管理者应当从财务管理方面入手,以完善管理会计体系的'理念,结合建筑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内在需求,对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管理实务加以重视,进而通过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寻找企业经济发展问题的改善措施。

(一)如何推动管理会计制度的完善

1.建立相关学科体系培训

管理会计学的体系因其缺乏权威性和有用性,目前还并不完善。因此进行在规范、指导工作时,可能会对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建立科学、完整且能适应中国目前国情的管理会计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是目前建筑企业最重要的工作。例如通过建立、完善成本性态分析、成本预测、成本规划和成本控制的内容标准,以及与成本等相关的管理会计学科体系,来加强会计制度的完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联系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状况,作为评估标准,构建更为完善、丰富且具有权威性的管理会计理论。

2.加强对成功案例的研究、借鉴

目前,我国对于成本管理会计的研究,理论界和实务界出现了相互脱节的情况:理论界引进了许多源自国外的计算公式、数学模型,却因为没有切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原因,极大增加了实务界员工掌握、运用的难度;同时,在建筑企业中总结出的相关实际经验,却因为实务人员不具备其相关的工作能力等原因,很难被系统的总结,以便他人借鉴。对此相关部门应当做出调整,促进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结合,在工作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并将经验妥善整理,从而让更多员工在工作中得到借鉴,从而提高企业经济发展效率。

(二)完善的管理会计制度对企业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想要保障企业的安全,就需要不断地创新、改革,使得企业具备活力。而引入管理会计学,可以保障企业对现代管理体系的不断更新、发展,以及对新观念的吸收。企业凭借不同的分析手法,对更为复杂的经济环境,做出适时、恰当的分析,并以此来作为企业发展的方向,极大的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安全性,并且保证了企业长远发展所需的经济实力。

全面预算,作为企业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业务活动等方面经费支出的总预测,是企业经营管理阶层,对于企业全面发展所需资金进行把握的有效途径。它减少了企业财务矛盾,以这种方式促进了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大大加强了企业团队协调、合作的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在中国的建筑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财务管理没有受到企业管理阶层重视、员工专业能力不足、企业受制于陈旧生产经营型管理模式、缺乏现代财务管理意识及先进科学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建筑行业管理阶层,应当了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不同,并建立相关学科体系培训及专业管理机构,对成功案例加以研究、借鉴,以此来有效提高建筑企业经营者对管理会计作用的认识,不断推动管理会计制度的完善,以此更好的促进企业长远的发展。

篇10:浅析欧盟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模式论文

浅析欧盟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模式论文

摘要:随着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欧盟采取了积极的态度推进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对于其他国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双层认可机制

随着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世界各国均根据本国情况采取了各自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IB)趋同的战略和措施。欧盟是积极推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一个国际性组织,它对IFRS的评价和认可机制不仅影响了欧盟成员国对IFRS的采用,而且也直接影响了其他一些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所采取的战略和措施。

一、欧盟简介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或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发展而来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欧盟其实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至1月,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加入欧盟,欧盟经历了6次扩大,成为一个涵盖27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8亿的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

二、欧盟推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历程

向经济、政治一体化迈进的欧盟,客观上要求会计准则的协调。因此,自20世纪六十年代起欧盟就顺应市场国际化潮流,致力于会计协调工作,并在不同时期对会计协调战略做出了富有现实意义的调整。如:制定和颁布欧盟会计指令、创建欧盟会计咨询论坛(AAF)等。但由于欧盟会计指令不完善,阻碍了欧洲内部资本市场的发展,不适应资本市场全球化要求,建立AAF的努力也没有达到预期。特别是欧盟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在欧盟之外的证券交易所上市,必须编制两套报表(一套以欧盟会计指令为基础,满足本国和欧盟的需要;另一套则根据国际资本市场的需要进行编制),不仅导致成本较高,而且两套报告信息也给社会公众带来困惑。因此,这些公司极力游说政府修改法律,允许他们按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编制合并报表。显然,这是欧盟不愿看到的,这将意味着它失去对会计准则的发言权。因此,欧盟必须尽快建立统一的、并被大多数证券交易机构认可的会计准则,而此时再在欧盟内部进行会计协调,不仅面临较大的阻力,且成本巨大。

而与此同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5月,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IOSCO)对IASC已完成的40项核心准则中的30项通过了评审,并将其推荐给各个成员的证券监管机构。而且IASC和改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影响日趋增强,国际会计准则(IAS)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及其解释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支持和认同,在国际资本市场上,IAS成为了国际公认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标准。在此背景下,欧盟认识到应该加强与IASC合作,采纳国际会计准则。这不但可以维护各国及其投资者的利益,更有利于欧盟在会计准则的制定方面争夺主导权。欧盟委员会于206月发布了题为“欧盟财务报告战略:未来走向”的建议文件,认为应强制性要求在欧盟上市的所有公司最迟于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编制合并报表。3月,欧洲议会批准了该建议。207月19日,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召开大会,讨论通过了“关于运用国际会计准则的第1606/号决议”,为IAS/IFRS在欧盟的实施彻底扫除了法律障碍。至此,欧盟正式决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采纳国际会计准则。

三、欧盟采取的核心措施

在接受国际会计准则决议出台以后,欧盟陆续更新了各项会计指令,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推进从侧重内部协调向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转变。

(一)欧盟全力推进双层认可机制。欧盟对IAS/IFRS并不是完全无条件的接收,而是实行了非常严格的双层认可机制。成立欧洲财务报告咨询小组(EFRAG)以事前介入的方式与IASB广泛接触,积极参与国际准则的制定及其他活动,确保IASB在制定准则时充分了解和关注欧盟所提出的重大会计问题,维护欧盟的利益,同时协调欧盟内部有关使用IAS的利益团体的意见。从欧盟的角度看,它必须确保自己的意见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得到充分考虑。因此,双层认可机制完全是欧盟的理性选择:一方面无需另起炉灶建立自己的准则委员会,避免了由此产生的过高成本:另一方面也从技术和政治层面统一了各成员国的立场,加上技术专家组的积极参与,保证了欧盟实施IAS的公正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同时也增强了欧盟对会计国际趋同的影响力。

(二)建立专业机构,发挥监督指导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工作:通过欧洲证券监管委员会,对会计标准的执行提出建议;通过欧洲会计师联合会对会计准则的执行层面进行监督和指导;通过欧洲银行业监管机构委员会,从金融业角度促进趋同和行业监管。

(三)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2002年初,欧盟以GAAP规则为导向的缺陷不能较好保护投资者利益为理由,催促美国SEC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替代GAAP,并且要求SEC至少应当允许在美国上市的`欧洲公司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通过积极协商,美国和欧盟的证券监管部门2002年底宣布,双方计划在20前消除在会计标准方面的分歧。年12月,双方签署联合声明。涉及许多与IFRS和IASB相关的而且迫切需要讨论的问题,包括促进会计准则趋同、国际准则制定机构治理和责任等。

欧盟与中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是中欧经济合作的组成部分,双方实现会计准则等效有着共同的制度基础。2005年11月,《中国财政部与欧盟内部市场和服务总司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及双边合作联合声明》的签署,有助于推动欧盟将中国会计准则作为欧盟上市公司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等效准则的进展。5月,查理麦克里维会见了中国财政部王军,双方同意加强会计工作层面的沟通与磋商,探讨建立经常性合作机制的可能性,进一步推进中欧会计领域合作。

中国财政部对欧盟所采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其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认为截至12月31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已发布并生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已被欧盟认可,并且在欧盟成员国上市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层面实施良好。中国财政部已发布公告,自1月1日起,欧盟成员国上市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所采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等效。

四、小结

欧盟从最初颁布会计指令到决定采纳国际会计准则以及为最终执行国际准则所采取的一系列趋同措施,增强了欧盟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与可比性,降低了公司的财务成本,更好地解决了资本市场信息交流的根本向题。如前所述,欧盟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是逐步进行的,并非一蹴而就,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进程中,欧盟利用双层认可机制,采取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到国际会计准则的修订工作中,降低了准则趋同的成本,这对于其他国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方拥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欧盟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1.

篇11:浅析中小企业国际会计准则对我国的启示国际会计论文

浅析中小企业国际会计准则对我国的启示国际会计论文

根据联合国调查发现,全球有95%以上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而新兴市场经济体中这一比例更高。目前,我国大陆的中小企业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3%。我国GDP的55.6%、工业新增产值的74.7%、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以及出口总额的62.3%均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而且全国75%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也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截至20,我国的中小企业对外贸易总额已达到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8.65%。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的重要力量。因此,长久以来制约其发展的中小企业会计问题一直是管理当局关注的领域。

一、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现状及其矛盾

(一)中小企业及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特性

中小企业可通过会计角度和企业规模角度两个层面进行界定。从会计角度出发,中小企业一般是指没有公众受托责任且需向外界提供通用财务报表的企业。从企业规模考虑,根据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制订的《中小企业标准》规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并且,不同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也不一样,在此不一一赘述。

同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会计具有以下特性:

1.中小企业会计目标体现决策有用观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可见,大型企业会计目标是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结合。而中小企业有着不同于大企业的特征:权益资本构成单一、所有权经营权合一、经营规模小等,产生管理层受托责任的情形极少,因此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目标应体现为决策有用观。

2.中小企业会计管理的特殊性

管理主体方面,中小企业的会计管理主体一般与产权主体相同,即业主对会计管理工作负责;管理内容方面,中小企业的会计管理内容较为简单;管理方法应用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有限,使得一些较为专业和复杂的`会计管理方法的运用受到限制。

(二)我国中小企业会计领域的两个主要矛盾

第一,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与其会计信息披露不合理存在矛盾。

由于会计目标的不一致,使得一般会计准则之于中小企业就好像一双特大码的鞋子,如果强制要求中小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标准执行,对中小企业来说将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且会造成会计超载、信息失真等众多问题,不仅会使编制财务报表的中小企业叫苦不迭,而且报表的信息使用者也难以获取有效信息,市场监管失效。

第二,会计信息国际化需求与中小企业会计准则滞后的矛盾。

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的媒介作用将更加突出。根据WT0规则要求,我国市场将更加开放、改革将更加深人、决策将更加透明。尤其是企业不论规模大小、所有制类别、业务种类、境内境外等,将普遍享受国名待遇,并按照国际惯例从事生产和交易。中小企业需要走出国门时,需要面对重新整理财务报表、适应新的会计准则的压力和不便。而由此造成的国际市场上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一方面妨碍了国际市场的信息使用者例如跨国公司母公司、国际金融市场投资者即时便捷地获得信息,另一方面也局限了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它们无法提供简明可靠的会计信息,发展空间也受到制约。

因此,制定一套单一的高质量、可理解和可执行的适用于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准则可谓势在必行。

二、中小企业国际会计准则的权威性和借鉴价值

(一)中小企业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历程

近年来,各国都逐渐认识到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及中小企业会计的特殊性。作为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者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成为制定中小企业国际会计准则的最佳选择。对此,IASB给予了积极的响应。在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于2000年7月日内瓦召开的第17次会议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处向大会提交了题为《中小企业会计》的讨论稿。9月,ISAR在日内瓦召开的第18次会议上,各国专家围绕制定中小企业会计指南的指导思想、必要性基本框架、中小企业的分层标准、国际会计准则的取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J

2002年10月,ISAR在日内瓦召开的第19次会议上,主要讨论了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问题,工作组针对现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综合考虑其他国家关于中小企业的会计标准的基础,制定了一套适用于普遍意义的经济业务的报告模型。最终IASB取得了重大突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制定出一套全球通用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小企业国际会计准则(IFRSFORSMES),并于7月发布该准则。

中小企业国际会计准则(IFRSFORSMES)是一套为符合中小企业的需求而制定的独立准则,相对国际会计准则完整版而言是比较简单的,其规范约只有完整版的10%,需要披露的事项从3000项缩减到300项。在制定过程中,IASB“以原则为基础”,旨在使全球的中小企业更容易与IFRS接轨,让会计处理标准化,同时基于财务报表的可比性提供信息使用者易于理解且可信赖的财务报表,使之能在统一财务报表的基础上能够最大化的适应各国本土国情。

(二)中小企业国际会计准则的权威性和适用性

从2000年开始提出构想到20正式发布,IASB在中小企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向全球广泛征求意见。IASB成员囊括了执业审计师、财务报表编制者、使用者、学术权威,还成立了由40位专家组成的准则制定小组,为IASB提供建议。此外,IAS还举行了50多场圆桌会议和研讨会以获取直接的反馈意见。准则草案也经过了20多个国家100多家中小企业的试点。同时,IASB还设置了三年一次的修订,以便使之更加完善。所以,中小企业国际会计准则具有相当高的权威性和完整性。

同时,中小企业国际会计准则对我国中小企业而言,也具有极高的适用度和针对性。原因如下:

1.中小企业国际会计准则是为广大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准则。其大量减少了财务报告中没有必要披露的项目多达90%。同时在国际会计准则提供的数种会计处理方法中,只要求企业采用较为简单的一种,例如准则提出了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折旧模型,会计处理方法的简化降低了对财务工作者的要求。根据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于年的一项调查显示:33.4%的受访者认为中小企业国际会计准则已将会计处理简化且适合用于中小企业。29.3%受访者认为将减轻财务报导负担;21.2%受访者认为采用中小企业国际会计准则能使财务报表使用者取得更具比较性的财务报表。

2.中小企业国际会计准则能够有效应对会计国际化的趋势。众所周知,会计国际化的本质就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而单纯的区域协调已经无法满足中小企业日趋迫切的国际化需求。依照中小企业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在财务报表中提供具有高质量、透明、可比的信息。举一个例子来说,在中小企业的资产减值损失的核算上,大陆的《小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要求核算其资产减值损失。这既无法反映企业资产的实际情况,让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正确了解企业资产信息,同时又和国际上现行的会计处理方法组、商誉等减值以及可回收金额等指标给出了具体的确认、计量、披露的方法,不仅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还能够增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使中小企业会计处理与国际接轨,满足会计信息国际化的需求。

三、中小企业国际会计准则对制定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借鉴意义

参考中小企业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原则,我国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制定时需遵循以下要求:

1.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是指中小企业遵循准则带来的未来收益应该大于所投人的成本。具体来说,该准则的制定必须在满足用户的需求和减轻中小企业的财务负担之同进行平衡。据IASB统计,全球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的95%以上,它们对高质量、易理解和可执行的会计准则有强烈的需求,但却受制于实施完整版IFRS的纷繁复杂。我国制定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应有助于中小企业降低会计准则遵循成本、提升融资能力。

2.实现强制性原则。强制性原则是指符合条件的主体如果已经选择了该准则,就必须完全遵循该准则,不允许主体选择对某些事项按照中小企业会计准则进行核算,对其他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核算。比如说,如果合并集团中的子公司选择了按我国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则必须完全执行该准则,绝不允许混合使用企业国会计准则。

3.达到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是指在制定我国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时应紧密结合中小企业会计的特性和目标,有选择性地简化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原则性要求。企业会计准则主要满足大企业和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特定需求,如每股收益信息和分部报告信息的披露,然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并没有必要披露这些信息。在不改变确认和计量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对列报和披露原则进行有选择性的简化,从而使可操作性大大增强。

4.满足可比性原则。因为中小企业现在以及今后都将面向全球范围开展业务,应注意保证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可比性。

通过学习和借鉴中小企业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及具体内容,我国应结合本国国情,尽快制定出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准则,不仅可使中小企业拥有更适用、更权威、更完整的会计准则,而且有利于为中小企业统一会计语言,以减少企业资金在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流通的阻碍,解决现阶段由于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不规范、不合理等带来的种种问题。

篇12: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变化对我国的影响论文

摘要:随着国内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化进程的速度不断加强,国内的经济规则制度直接影响着国际经济的快速发展,且国际经济变化也对国内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国际会计准则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与交流的主要桥梁,与国际会计准则能够有效地融合,对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及会计行业的发展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方向应尽量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方向一致,使国内会计行业朝着国际会计发展方向发展,注重实践发展,并从实践中找到一条适合国内会计行业发展的道路。本文主要从国内对于国际会计准则发展的趋势的应对措施展开分析,深入探讨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变化对我国会计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变化;会计行业;影响

在20之前,各个国家所执行的会计制度就存在很大差异,还未出现一个经济体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直到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成立之后,全面推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发展,到年初,世界各地已经有大约120个国家或是地区均要求应用国际会计准则[1]。我国在与国际会计的不断合作下,应充分找准时机,不断推动我国会计行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提升我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话语权与地位。

1国内对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势变化发展的应对方法

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会计行业的发展,这也就促进国内会计准则制定工作在短时间内实现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发展,并有效地降低了国内很多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时候所花费的成本,减少我国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的成本,不断推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全世界的推广与应用,同时得到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欧盟以及世界银行等各个国际组织机构的认可。此外,我国应大力宣传会计准则在近几年的发展趋势及取得的成果,尽量减少外部所引起的压力。同时,严密关注目前世界各地的趋同变化,思考对策。例如,我国在应对国际贸易纠纷的时候,因被调查产品实际价值受成本影响较大,所以,计算产品的成本可确定最终的倾销是否存在。但是根据不同会计准则来计算相同产品成本,所得出的结果会有很大差异。因此,会计准则出现差异,会直接影响各方对于产品成本上的衡量,这就很难解决贸易纠纷。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需根据国际会计负准则要求对报表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要想提升国内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比性,不断推动国内社会经济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就应增强对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变化的研究。

篇13: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变化对我国的影响论文

2.1加强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各个国家间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上,而是在制定国际准则方面的较量,而专业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属于制定国际规则的核心支柱。现阶段,国内会计行业的发展仍然不够成熟,应不断增强和欧美会计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大力培养一批国际化会计人才,对提高国内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升会计行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2提升国内工作人员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单位中的比重

对于会计行业,国内在提升会计准则的质量及不断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短期内实现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变化,促进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发展。但当前国际会计准则的理事会成员大约有20多名,但是只有理事是中国人;且在众多技术员工中,没有1名中国籍员工参与,这就阻碍了我国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因此,我国会计行业应积极呼吁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提升中国籍员工的比重,并积极、主动地委派更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会计人才加入国际组织中,慢慢提升中国籍员工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当中的比重,以便为中国争取更多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工作的机会。

2.3应用当前区域性的合作组织

提升我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中的发言权,2009年,国内成立了相应的会计准则的制定组织机构,完全打破了以欧美为主导的国际会计准则所制定的格局[2]。之后,部分拉美国家的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在2011年也成立了相应的会计准则的制定组织机构。现阶段,这些地区在调整本地区的国家观念,提升本区域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中发言权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面对目前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变化趋势十分复杂的局面,国家应充分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的经济体工作组织等一些国际性的合作平台,来协调国家政策立场,以便联合坚定本区域立场,不断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制定相应的国际会计准则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亚洲国家以及各个新兴的经济体国家的发展情况。

2.4开设相关的境外分支机构

随着国内会计行业渐渐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我国应不断推动各个会计师事务所在更多的国家、地区开设相应的分支机构,但是当前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在海外的发展覆盖区域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1年年初,在全国54家获得证券、期货许可证的`会计师事务所当中,在海外开设分支机构的事务所有50家,而大部分分支机构开设在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少部分设于新加坡、日本等[3]。除此之外,从2007年至今,由于受到金融危机与市场的流动性的紧缩因素的影响,欧洲国家大多数中小型的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受到很大影响,这些事务所希望通过合作来扩大发展规模与影响力,突破当前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垄断国际市场的局面。因此,我国可充分把握住这个发展机会,不断加大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范围,通过有效地合作、开设相应的分支机构等,进一步加强和欧美会计机构之间的合作,进而提升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会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5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相符

伴随着国际资本跨国的流动性越来越强,国际金融行业的发展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有很大需求,能有效地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准则的趋同变化,不仅能降低国际金融行业的活动风险,还能推动国际经济的不断发展[4]。而随着国内与国际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国际流动速度在很大程度上,不断推动国内社会经济持续增长,且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发展也需国际会计准则能够全球化,从而提升政府决策的高效性。进一步减少全球投融资成本,以便促进国际资本市场实现有效整合。

3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环境下,跨国企业之间的经营活动变得十分频繁,使得资本市场的流动速度加快,会计准则的地位也渐渐凸显出来。国家不断推动会计准则的趋同发展,可以有效减少各个国家会计准则间存在的差异,同时还能提升各个国家所提供会计信息的完整性、透明性及真实性,进而推动国家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国内会计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悦春.浅析新会计准则在合并财务报表上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企业的影响[J].会计师,2015,10(5).

[2]陆建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历程、最新进展与启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3,24(1).

[3]张先治,傅荣,贾兴飞,等.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理念与行为影响的多视角分析[J].会计研究,2014,20(6).

[4]何敏燕,吴昊芃.新国际收入准则实施探讨——兼论对我国收入准则国际趋同的启示[J].财会通讯,2015,25(10).

电商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论文

会计培训班开班讲话稿

新会计准则下对员工离职后福利会计核算探析论文

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进展研究的国际会计的论文

新会计准则对税务管理及筹划的影响论文

审视公允值在我国的运用论文

会计准则论文

企业不可低估新会计准则影响

会计研究论文新会计准则的变化论文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趋同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研究国际会计论文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研究国际会计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研究国际会计论文(集锦13篇)】相关文章:

《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形象再思考论文2022-11-30

会计国际协调及国外相关组织近期动态2023-04-08

博弈--会计准则生成的规则2022-12-11

会计准则论文的参考文献2022-06-12

会计准则及相关问题的探讨2022-05-06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2023-02-05

文明古国的会计学术会计毕业论文2023-10-23

国际会计关于联营企业投资的准则2022-04-30

货运改革体会2023-08-05

大学会计毕业论文范文2022-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