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杜林论的论文(共15篇)由网友“ScourtZin”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反杜林论的论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反杜林论的论文
有关反杜林论的论文
摘要:《 反杜林论》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由恩格斯于1876-1878年间完成。全书总结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第一次全面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同时批判了杜林庸俗的经济学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观点及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主义,阐明了经济决定政治,历史发展中革命暴力的作用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理论的内容。
关键词:恩格斯 杜林 道德和法
一、概论
在概论中,恩格斯说到:“现在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由此可理解为现代社会主义的内容,我们一般从事物存在的矛盾中去考察,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考察的结果,于是人们便考察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赫拉克利特说:“一切都存在而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变化,不断生成和消逝。”从本质上讲,这个观点应该是马克思后来辩证法中:“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是静止和运动的统一”观点的前身。但也是由于此,在后来人们研究事物时易犯形而上学的错误。因为研究者易把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各种过程孤立起来,不从运动的状态而从静止的状态去观察,不从本质变化去看待而认定是永恒不变,割裂二者联系。于是恩格斯便将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作了一个比较,指出辩证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观念上的反映时,本质是它们的联系、联结、运动、产生和消逝的,得出了:“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的而不是形而上学的运行的。”这就说明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产生的历史的认识论根源,指明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条件和可能,而唯物辩证法则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哲学基础。随着自然观的变革,新的事实迫使人们对以往的全部历史作一番新的研究,于是提出了唯物史观。用人们的存在来说明他们的意识,为科学的说明社会历史提供了一条新道路。对于以往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即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产物,证明了无偿劳动的占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通过这种生产方式对工人进行剥削的基本形式。那么根据剩余价值学说就可得知这构成了有产阶级手中日益增加的资本量和积累起的价值量。同时剩余价值学说第一次科学的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成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直接理论基础。
通过恩格斯的分析,于是可以得出唯物辩证法的创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哲学基础,而剩余价值学说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资本生产过程,使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
二、道德和法,永恒真理
杜林曾自我标榜说,他提出的道德原则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社会,一切世界”,适用于“人类及人类以外的一切生物”的终及真理,并认为“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这说明了杜林道德观点认为存在超越时代,超越阶级的永恒道德。恩格斯举了社会中存在的封建贵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各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得出了:“人们自觉地或者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来批判杜林“终极真理”和“个人思维至上”的谬误。指出了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了这个领域,这种对立就是相对的了。”同时恩格斯也借此阐述了马克思的道德观,即第一,道德具有历史性。因为一切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人们的道德观点,善恶观念就不同。好比封建社会认为皇帝是“天子”,见面行三拜九叩的大礼是礼仪标准,而现在社会中,这种观念就不再是主流思想了。第二,道德具有阶级性。道德是社会经济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都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阶级的反对及其未来利益。但道德都是不可能超越阶级的,只有在消灭了阶级之后,才可能有超越阶级的道德。
三、道德和法,平等
杜林认为“平等都是绝对好事,不平等都是绝对坏事”,认为“不平等起源于暴力,是两个人之间一方对另一方施暴的结果。”恩格斯则批判的指出:“暴力是产生不平等的根源,不平等是社会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只存在经济上的不平等,就会产生意识上的从属观念,而不一定通过暴力。”所以平等不仅仅是表面的,更多的应该是实际的,存在于社会、经济领域中才行。因此,无产阶级提出的平等具有阶级要求,或者它是明显的社会不平等的自发反应中产生的',或者是对资产阶级不平等要求的反应中产生的。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都是消灭阶级,只有消灭了阶级才会出现人人平等,而到那时,也就没有了平等或者不平等的问题了。平等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个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而这种历史本身又以长期的以往的历史为前提,所以平等的观念不是永恒的真理,更不能说“绝对”。
四、道德和法,自由和必然
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上,杜林把人的意志自由看成“绝对的,不受客观规律支配的。”恩格斯则指出:“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人们只有认识了客观必然性,并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才能在行动上取得自由。违背了客观规律就不可能得到自由,反而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自由又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所获得的自由是不相同的,自由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才能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得到真正的自由。杜林提出的两个关于自由的定义,一方面认为自由是理性与非理性冲动的合力,另一方面,又把自由解释为对自然规律“强制”的感受,前者把自由理解为主观的,后者把自由解释为意志的被动选择。这无疑随随便便的就给第一定义一记耳光。黑格尔是第一个正确叙述了自由和必然的关系:“必然只是在它没有了解的时候才是盲目的。”“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也就是说,自由是以对必然性的认识为基础的,当人们通过实践,一旦认识了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就可以把作为“自由之物”的盲目必然性转化为“为我之物”的必然性,从而获得自由。其次是承受和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自由的前提,这就是说,人们认识必然性之后,人们的行为就是摆脱了盲目被动状态,掌握自己命运,这也就批判了杜林的意志绝对自由的唯心主义。最后,自由是指以客观规律的认识为基础的人的实践。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所以意识到自由后,积极主动地从事社会实践,从而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五、总结
“为了不在如此年轻的,不久才最终统一起来的党内完成派别分裂和混乱局面的新的可能。”马克思和恩格斯决定写《反杜林论》。在批判中,恩格斯总结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最新发展和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第一次从整体性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使得杜林的思想错误暴露无遗。
篇2:《自然辩证法》导言及《反杜林论》读后感
《自然辩证法》导言及《反杜林论》读后感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和《反杜林论》旧序两篇重要文献虽然发表于一百多年前,但是却高屋建瓴概括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艰难而曲折进程,体现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总体思想。百年以后,当我们身处新时代,回首人类社会发展以来的一些过程和经历,不禁感叹恩格斯对自然科学的高度概括能力与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
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恩格斯通过分阶段带领我们回顾人类社会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让我们认识到现代自然研究同以前任何辉煌的研究不同,它唯一地达到了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的发展。通过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恩格斯总结出了自然界是运动的、变化的、能量不灭等科学的观点。恩格斯通过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他认为人类认识自然大体上可以分为古希腊哲学家为代表的朴素唯物主义,后来以神学为中心的形而上学,直到科学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提出三个阶段。希腊哲学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上影响深远,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从浑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甚至到了在十八世纪上半叶,当时在知识上高于希腊古代的自然科学在一般的自然观上却是低于他们。
科学的发展必将推动人类认识的进步、促进哲学思维的发展。正由于此,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通过对自然科学的历史考察,阐述了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同时,恩格斯还以大量的科学史实为依据,说明由于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代替形而上学自然观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在回顾中,恩格斯指出,在大约十六世纪,欧洲各国在经历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认知革命后,促使人们真正发现了地球。教会的精神独裁被摧毁,自由思想愈来愈根深蒂固,为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作了准备。恩格斯认为,“这是一次人类从未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在这个伟人云集的时代,在人们开始渴望以科学的自然辩证法正确的认识、解释这个世界,并威胁到神学的时候,一些为了真理而奋斗的先驱为此牺牲自己的生命。自然科学当时也在普遍的革命中发展着,而且它本身就是彻底革命的;它还得为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利而斗争。布鲁诺和塞尔维特等人成为新科学的殉难者,用自己生命捍卫了真知。
哥白尼推翻“地心说”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时代,在随后的年代里,在以牛顿和林耐为标志的这一时期末,我们见到这些科学部门已经达到某种程度的完成。一些重要学科建立、一些主要规律被彻底弄清楚了。然而,因为依然受到神学的限制,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一个特殊的总观点的形成,是一些规律的描绘和对周围世界一种静态的分析与研究。这个总观点的中心是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这样一个见解。对于起因,这个时代的科学家们只是简单的解释为由于神秘的“第一推动”而运动起来,并永恒的如此运动下去,而且直到世界末日或万古永世,一切都将和一开始的时候一样。
这种建立在神学基础上的形而上学,使得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这也导致牛顿等科学家们后来发现虽然他们可以解释一些现象和规律,但是却不能找到这些规律的根源,最后只能在神学中迷失自己。恩格斯在《反杜林论》旧序中指出,“十七和是把世纪的形而上学,是一些迷人的障碍。”
在这个关键时刻,哲学发挥了其巨大作用。在这个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第一个缺口的,不是一个自然科学家,而是哲学家康德。他在1755年发表了《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其发现包含着一切继续进步的起点。康德认为地球是某种生成的东西,其上面的生物不仅有在空间中互相邻近的历史,而且还有在时间上前后相继的历史。这样,关于第一次推动的问题被取消了,这就使得自然科学家们不再走无穷无尽的弯路,并节省在错误方向下浪费掉的无法计算的时间和劳动。这也告诉我们,在今天,我们提供科学方法训练、提高能力和开阔视野的知识很多,哲学,历史,文学都有我们可以汲取的营养。
正确的自然观带来了科学的繁荣。此后的科学家们开始在这条正确的'道路上探索前进,天文学、物理、化学的研究都突飞猛进。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这样,从太阳系以及地球的起源开始,人们可以解释生物进化,人类产生以及最终进入近代的绝大多数现象。
不过,在当时也有人利用一些荒谬的自然观来欺世盗名。在《反杜林论》旧序中,恩格斯以实证的知识材料抨击了杜林之流鼓吹的“假科学”。他认为自然科学的理论之间有联系的,是系统的,指出“辩证法是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因为只有它才能为自然界所发生的发展过程,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为一从一个研究领域到另一个研究领域的过渡提供类比,并从而提供说明方法。”
另外,恩格斯也发现,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正像一般生产曾经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历史的发展使这样的社会生产组织日益成为必要,也日益成为可能。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将从这种社会生产组织开始,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中,人类自身以及他们的活动的一切方面,特别是自然科学,都将突飞猛进,
篇3:学习《反杜林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学习《反杜林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是在新时期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实践中不迷失方向的.前提条件,为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学习马列经典著作.
作 者:何鹏举 作者单位:邵阳高等专科学校马列部,湖南,邵阳,42 刊 名: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OYANG COLLEGE 年,卷(期): 14(4) 分类号:A811.24 关键词: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 实践篇4:从《反杜林论》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从《反杜林论》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曾庆桃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道德是在一定社会、一定阶级中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特殊的行为关系。恩格斯在《反杜林论》批判了杜林的永恒道德论基础上,对道德产生的真正根源、道德的基本内涵及道德的基本属性进行强有力的论述,认为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篇5:从《反杜林论》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的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产生,受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永恒的道德和超阶级的道德是没有的。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需要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尽管这些道德准则并非道德中最本质的方面,且在阶级社会中也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但毕竟起着约束不同阶级人们行为的作用。
一、杜林的永恒道德论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写有关道德方面的原理是在第一篇哲学部分,比较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但在学习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前,我们必须先了解杜林的永恒道德论,因为恩格斯是在批判杜林的永恒道德存在的基础上来论述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杜林先生是从唯心主义先验论出发,认为道德的世界和一般知识的世界一样,有其恒久的原则和单纯的要素。在发展过程中构成比较完全的道德意识和所谓良心的那些特殊真理,只要它们的最终的基础都已经被认识,就叮以要求具有同数学的认识和运用相似的适用性和有效范围。杜林宣扬超历史超阶级的道德观,认为他的道德论是种普遍适用的“永恒真理”。
“永恒”一词贯穿于杜林先生的一切理论体系之中,存在于―卜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各个领域。因此他自然而然也认为道德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是“永恒的原则和规范”,认为这些“原则”可以凌驾于历史和现今的一切民族之上。同时,杜林否定道德受社会关系的制约,他认为“善不是恶,恶不是善”,善与恶是超历史的、超阶级的、永恒的,是人类天生的本性。(范文网 )且杜林还从这种超阶级的先验的道德观出发,确立了他的人类绝对的道德标准,即暴力是恶,人类相爱是善。人类相爱是天生的,是超阶级的,永恒的。杜林的永恒道德观,在无产阶级革命前夕是大肆鼓吹和宣扬,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反对暴力革命。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作出批判“我们驳斥一切想把任何道德教条当作永恒的、终极的、从此不变的道德规律强加给我们的企图。”认为道德受社会关系的制约,根源于社会关系,由社会关系所决定。道德关系存在于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存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社会生活领域。人们在发展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道德理想。道德不是永恒的、抽象的,道德是一个历史范畴。
(一)道德产生的根源
恩格斯指出,道德作为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特别是经济关系的产物。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各种社会关系。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必然会产生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上的矛盾或冲突,为解决这些矛盾或冲突,调节社会关系,就逐渐产生了一些行为准则和观念,这就是道德。道德归根到底是人们物质生产和交换关系的产物。恩格斯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这说明道德不能直接从物质生产中产生,不能直接反映物质生产的状况,道德产生于社会关系中,产生于人与人关系中。
从人类社会开始个体对家庭、部落的关系,男女之间的关系,家长对子女和子女对家长的关系,就已经在共同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这些关系渐渐巩固下来以后,就变成了人们行为方面公认的标准,变为社会道德。所以对于人的任何行为品德,应该根据他所处的社会关系去考察,人们不能脱离社会的生活和行动,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一定社会关系,即人们之间的关系,人们对社会的关系。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和规则是在生产关系中、人与人的交往中形成的'社会意识。总之,社会关系及社会经济制度是人们社会道德产生的基础和根源。
(二)道德的本质
1.道德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对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态度和行为上所作出的社会评价,以及通过这种评价来调整人们对社会和人们相互之间的各种观念、规范、原则、标准的总和。简单地说道德是社会舆论的力量来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同时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一部分,是在所有制关系中人与人关系的重要一部分。
2.道德与法的区别
法律主要依靠强制的力量,不管人们内心是否信服,只要触犯了法律,就要实行强制,法律依靠强制手段来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而道德则是靠人们内心信服为后盾,通过人们的内心约束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3.道德与宗教的区别
宗教是反映、宣传和维护一定阶级道德观念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往往把道德和宗教混为一谈,宣扬宗教就是道德,企图借宗教和神的力量来维护他们的道德规范。在人们不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情况下,往往把道德观念当作宗教信仰,又把这种信仰当作高尚的道德观念。其实道德是依靠舆论的力量,而宗教则是依靠神的力量,依靠教规。依靠宗教来评价人们的道德是错误的,是不能从根本上揭示道德的本质。
(三)道德的属性
1.阶级性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深刻地揭示了道德的阶级性,说到“我们断定,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未来的利益。”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占统治地位的只能是资产阶级道德,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利益服务的。无产阶级道德虽不占主导地位,但却代表着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并反映着未来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的概貌。
不同阶级的道德在本质上是根本对立的,“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对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恩格斯在强调道德的阶级性时,还从社会经济关系及阶级利益决定道德这一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出发,指出了不同阶级道德之间的联系,认为不同阶级处在同样的经济发展阶段,其道德论必然是或多或少地互相一致的,存在着一定的承续关系并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2.历史性
在批判杜林鼓吹的永恒道德论时,恩格斯还深刻地揭示了道德的历史性。他指出,道德必然随经济关系的变化,决没有永恒的、不变的道德,“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的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恩格斯还对当时存在的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各自特殊的道德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这三种道德代表同一历史发展的三个不同阶级,这标志着人类在道德方面的进步。他以“切勿偷盗”这一各阶级都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为例,说明上述戒律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其内涵及服务的经济基础也是不同的,在未来偷盗动机已被消除的社会里,如果还有道德说教者庄严宣布一条永恒真理:切勿偷盗,那他必将遭受到讽刺。“因此,我们拒绝想把任何道德教条当作永恒的、终极的、从此不变的伦理规律强加给我们的一切无理要求”。
一种道德不可能永恒地、不变地存在着。恩格斯指出,没有适用于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的道德。人们相互交际的规则,人们的行为准则,人们的道德信息,是随着社会生产关系,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各阶段的道德含义和标准都是不同。因此,在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历史时代都有相应的特有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新的历史时代必然产生新的理想,新的生活观点、新的道德观念和准则。
3.继承性
不同阶级的道德观,从根本上来说是对立的,但是不同阶级之间还是存在共同的道德因素,是具有继承性的。恩格斯说到:“在道德方面也和人类知识的所有其他部门一样,总的说是有进步的”,不同阶级之间的道德具有继承性。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准则是可以继承的,如在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中,人民都认为在遭遇天灾时,应从物质上和道义上帮助受害者;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尊老爱幼等道德义务也都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基本准则,并且巩固和延续下来了,是在批判中继承下来的。还有些历史上伟大思想家的有关正确的道德思想我们也应该继承下来,作为我们人类进步的行为准则。
三、马克思主义道德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分析道德与经济基础的关系问题上既坚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同时又揭示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避免了机械的“经济决定论”,坚持了唯物辩证法,深化了马克思主义道德的基本观点。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特别是经济关系的产物。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道德也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要认识到道德的产生的根源以及道德的本质内涵,同时我们还应该明白道德是有阶级属性的,是历史的产物,要在继承不同阶级社会关于道德规范和观念的优秀成分上,不断的在实践中发展,使新的道德思想理念与我们的现实社会相匹配,促进我们社会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我们社会主义的道德准则要体现人的发展,在实践中提倡献身社会建设和改造世界的信念,提倡奋发图强、大公无私、乐于助人的崇高道德品质,使我们的社会是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而充满关怀和爱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篇6:道德教育的再思考-读《反杜林论》的启示
关于道德教育的再思考-读《反杜林论》的启示
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关于道德的起源、道德的`阶级性、道德的共同性、道德的历史性等问题的论述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道德教育这种客观的教育实践活动,把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教育与非意识形态的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随着社会实践活动和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创新,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
作 者:罗成富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财经政法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刊 名:广西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10) 分类号:G416 关键词:<反杜林论>的知识脉络' > 道德教育 思考篇7:《反杜林论》中的道德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
《反杜林论》中的道德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反杜林论>中的道德部分对于我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坚持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手段,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作 者:蔡春良 Cai Chunliang 作者单位:漳州师范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刊 名: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7(4) 分类号:G633.2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教育 阶级 社会主义荣辱观篇8:论社会平等和公民平等--解读《反杜林论》的社会伦理学
论社会平等和公民平等--解读《反杜林论》的社会伦理学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了杜林的先验主义方法,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研究社会伦理的`基本原则;论述了平等观的历史发展;阐述了社会中的隶属关系和公民权利等问题,为建立马克思主义社会伦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 者:宋希仁 SONG Xi-ren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 刊 名: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XI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18(6) 分类号:B82 关键词:社会平等 公正 公民权利篇9:超越与实践--析《庄子》与《反杜林论》中的自由观
超越与实践--析《庄子》与《反杜林论》中的自由观
在<庄子>和<反杜林论>中,自由问题备受关注.两者有诸多相似之处,然而两者在自由的基础、实现途径和最终指归等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这些差异,只有利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进行深入的剖析,肯定其中的.合理成分,同时结合中国文化的特点,才能对其中的自由思想,做出具有时代意义的阐发.
作 者:彭曙齐 作者单位: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社科部,河南,洛阳,471003 刊 名:南昌高专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CHANG JUNIOR COLLEGE 年,卷(期): 18(2) 分类号:B025.4 关键词:庄子 反杜林论 自由 精神超越 劳动篇10:论文通用格式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下面我们一起俩了解一下毕业论文的具体格式是怎样的吧。
全文1.25倍行距
标题(三号宋体,居中,加粗)
【说明:[基金项目: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必须要有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Tel);(E-mail)。
导师姓名(联系人),性别,职称,硕(博)士生导师,(Tel);(E-mail)。]标题是能反映论文中特定内容的恰当、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应避免使用含义笼统、泛指性很强的词语(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尽可能不用动宾结构,而用名词性短语,也不用“……的研究”,“基于……”)。】
作者11,作者22,作者31,……(四号楷体,居中)
(1. 学校 院、系名,省份 城市 邮编;2. 单位名称,省份 城市 邮编)(五号楷体,居中)
摘要:(小五号黑体,缩进两格)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小五号楷体)
【说明: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要使用科学性文字和具体数据,不使用文学性修饰词;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和复杂的化学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或术语;不要加自我评价,如“该研究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尚未见报道”等。摘要能否准确、具体、完整地概括原文的创新之处,将直接决定论文是否被收录、阅读和引用。摘要长度200~300字。摘要一律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不使用“本文”、“文章”、“作者”、“本研究”等作为主语。】
关键词:(小五号黑体,缩进两格)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小五号楷体,全角分号隔开)
【说明:关键词是为了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而选取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每篇文章标注3~8个关键词,词与词之间用全角分号隔开。中文关键词尽量不用英文或西文符号。注意:关键词中至少有两个来自EI控词表。一般高校数字图书馆均可查到。】
中图分类号:(小五号黑体,缩进两格)TM 344.1(小五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 文献标志码:(小五号黑体,前空四格)A(小五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
【说明:请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一般要有3位数字,如TM 344.1)】
引言(四号宋体,加粗,顶格)
引言……(五号宋体,段前前缩进两格)
【说明:引言作为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它简明介绍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为文摘的注释。引言中不应详述同行熟知的,包括教科书上已有陈述的基本理论、实验方法和基本方程的推导。如果在正文中采用比较专业化的术语或缩写用词时,应先在引言中定义说明。引言一般不超过800字,且不计入章节编号。】
正文。。。。 (五号宋体,段前缩进两格)
1 篇幅、正斜体、黑体(四号宋体,加粗,顶格,序号和标题文字间空半格)
1.1 篇幅(五号宋体,加粗,顶格,序号和标题文字间空半格)
【说明:全文(计空格、图表占位)一般不超过7 000汉字。】
1.2 正斜体
1.2.1 正体(五号宋体,顶格,序号和标题文字间空半格)
【说明:变量名称用斜体单字母表示,需要区分时可加下标;下标中由文字转化来的说明性字符用正体,由变量转化来的用斜体。】
1.2.2 斜体
【说明:量单位及词头用正体。如kg、nm等。运算符用正体,如d、exp、lg、max、min等;几个特殊常数用正体,如e、π、I。】
1.3 黑体
【说明:矩阵、矢量、张量名称用黑斜体表示。】
2 层次标题
【说明:层次标题是指除文章题名外的不同级别的分标题。各级层次标题都要简短明确,同一层次的标题应尽可能“排比”。即词(或词组)类型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语气一致。】
3 插图(图题使用小五号黑体,居中,列于图下)
【说明:
1) 插图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一般不超过6幅。
2) 插图要精心设计和绘制,要大小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插图中文字与符号均应植字,缩尺后字的大小以处于六号或小五号为宜。
3) 插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表格及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
4) 插图应有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的图序(如仅有1个图,可定名为“图1”)和图题,居中排于图下。
5) 函数图要有标目,用量符号与该量单位符号之比表示,如“p / MPa”;标线数目3~7个;标线刻度朝向图内;标值圆整,一般采用0.1 n, 0.2 n, 0.5 n和1 n, 2 n, 5 n以及10 n, 20 n, 30 n, 50 n(n=1,2,3,…)较好,不要把实验数据点直接拿来作为标值,如可将0.385, 0.770, 1.155,…改为0.4, 0.8, 1.2,…,将62.5, 78.3, 101.4,…改为60, 80, 100,…,并相应平移标值线(当然图面内的数据点或曲线不能变动)。标值的数字一般不应超过3个数位,或小数点后面不超过1个“0”。为此,可通过改用标目中单位的词头或量符号前的因数来保证标值的数值尽可能处在0.1~1 000。例如:
某图上标值是1 200, 1 400,…,标目为p / Pa,则可将标目改为p / kPa,相应地标值即改成1.2, 1.4,…。某图上标值是0.005, 0.010, 0.015,…,标目为R,则可将标目改为103R,相应地标值即改成5, 10,15, …。
6) 照片、灰度图清晰,彩色图要转换成黑白图表示。
7) 地图、显微图以比例尺表示尺度的放大和缩小。】
4 表格(表题使用小五号黑体,居中,列于表上)
【说明:
1) 表格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表格的内容切忌与插图及文字表述重复。
2) 表格应精心设计。为使表格的结构简洁,建议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
3) 表格应有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的表序(如仅有1个表格,表序可定名为“表1”)和简明的表题,居中排于表格的上方。
4) 数值表格采用三线表,表头中使用“量符号/量单位”。如表1所示。
表1 三线表示例
5) 表内同一栏的数字必须上下对齐。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和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或“…”(因“-”可能与代表阴性反应相混)代表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
5 结论(结语)
【说明:
1) 结论或结语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可以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或有待解决的问题
2) 结论是在文章结尾时对文章的论点、结果进行的归纳与总结。当从研究结果确实得出了有重要价值的创新性结论,或者对相同论题的研究得出与别人不同或相反的结论时,应采用“结论”作层次标题。
3) 当未得出明确的研究结论,或结论已在“结果与讨论”中表述,而同时需要对全文内容有一个概括性总结或进一步说明时,尤其是要对文章已解决和有待研究的问题表达作者的某些主观见解或看法时,用“结语”。
4) 文章结尾时如果不能导出条理性结论,则可写成结语进行必要的讨论,文中已有分步结论的可不再在文章结尾处写出结论。
5) 结论或结语中不能出现参考文献序号、插图及数学公式。】
参考文献:(五号宋体,加粗,顶格)
[1] 期刊――作者. 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刊名, 出版年, 卷(期): 起-止页码.(不要缺少页码). (小五号宋体,缩进两格;序号使用“[]”,和内容间空半格;内容中标点符号均使用半角,后空半格)
[2] 专著――作者. 书名[文献类型标志]. 版本.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出版地和出版者必须有一个)
[3]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析出文献作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专著作者. 专著题名. 版本.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析出文献的页码.(出版地和出版者必须有一个)
[4] 专利文献――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 专利国别, 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 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5] 电子文献――作者. 题: 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说明:(详见GB/T 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1) 参考文献应是文中直接引用的公开出版物,以15篇以上为宜,其中80%应为期刊或会议论文,80%以上为近5年出版的文献,50%以上为外文文献(若是会议论文集析出文献,必须要有会议名称、论文集的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起止页码)。
2) 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并在正文中指明其标引处。
3) 中外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前名后”。西方作者的名字部分缩写,不加缩写点且姓名全大写。
4) 作者不超过3人的姓名都写,超过3人的,余者写“,等”或“, et al”。
5) 非英文期刊文献,先按原文列出该文献,然后另起一行附上其英文译文。】
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篇11:论文参考
浅议企业安全管理【1】
摘要:安全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群众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
浅议企业安全管理。
关键词:企业;安全;管理
近几年,我国每年因安全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达10余万人,经济损失占GDP的2%左右,损失巨大,令人痛心。
事实证明,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现在需要应用科学的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
1 推行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科学的安全管理,需要安全理论作为基础,为了实现安全生产,必须研究安全的科学理论,揭示安全的科学规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以往安全管理工作大多采用传统安全管理模式,与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相比存在明显不足。
传统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系统运行阶段,一般是事故发生了,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调查结果修正系统,这种模式称为“事后处理”模式。
由于存在许多弊端,致使事故不断发生。
而科学化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是预先对危险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先控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安全管理虽然是极其艰巨的一项工作,但是,只要坚持用唯物辩证法指导,不断研究探讨和把握安全管理的规律,就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科学乃安全之母,愚昧无知往往是安全之祸,事故之源。
许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们缺乏必要的教育培训和科学知识造成的。
面对先进的技术装备,如果没有相应的科学知识,别说很好地驾驭它、使用它,完好的装备也可能遭到破坏。
每一名职工如果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就会减少盲目性,再复杂的装置也能掌握。
有的同志在多年的工作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安全状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运用了科学的知识和方法。
因此,科学管理对做好安全工作来讲是极其必要的。
2 安全科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2.1 全面贯彻落实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背后有许多血的教训,它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它是尊重科学的。
遵守它,会得到安全的回报;违背它,会遭到事故的惩罚。
全面贯彻落实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是企业铁的纪律,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最重要的保证。
2.2 实现“本质安全”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
通俗地讲,“本质安全”就是指设备或装置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到其运行时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在设计阶段通过设计手段消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在使用过程中即使操作者发生操作或使用错误,由于设备或装置本身存在的安全性能不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由此可见,“本质安全”是科学的体现,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力保证,是安全管理工作追求的最高目标。
2.3 将安全系统工程融入安全管理。
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任务是预测、评价和控制危险。
预测的方法很多,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
2.4 注重实际,注重实效,强化教育培训。
安全管理工作搞不好,往往在于认识不到位。
现代安全管理要求的基础就是正确认识安全管理。
首先要提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真正把安全教育摆到重点位置。
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常规性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安全讨论、安全活动、厂报、黑板报的作用,全面强化安全工作,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2.5 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
在现代管理哲学中,人是管理之本。
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还是人。
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以人为本。
职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要求管理者深入理解职工的内在需求,并予以适当满足,从而刺激工作热情、激发创造力。
因此,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引入多种激励机制,成为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
目前,多数企业安全管理采取的是负激励即违章罚款,虽然有激励效果,但效果不佳。
因此,企业要注意多运用正激励。
一方面可以根据各级安全责任制,对完成情况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数额必须大或较大;另一方面,可以评选安全标兵,从管理层到基层都要有代表,满足个人的荣誉感,体现“全方位”管理。
2.6 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安全管理模式。
现代安全管理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强调系统的安全管理。
这就要从某一组织的整体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使企业达到最佳安全状态。
2.7 实施安全目标管理。
随着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安全管理由定性逐渐走向定量,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得以迅速推广。
目标管理应用于安全管理方面,称之为安全目标管理。
制定安全管理目标要有广大员工参与,领导与群众共同商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
安全目标要具体,但是,目标不宜太多,以免力量过于分散。
应将重点工作首先列入目标,并将各项目标按其重要性分成等级或序列。
各项目标应能数量化,以便考核和衡量。
安全目标管理可以发挥每个人的力量,提高整个组织的安全工作管理绩效;可以增强管理组织的应变能力;可以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可以促进组织内成员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
2.8 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录入,信息的存贮,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加工和信息的输出5个方面。
它把现代化信息工具――电子计算机、数据通信设备及技术引进管理部门,通过通信网络把不同地域的信息处理中心联结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加速信息的周转,为管理者的决策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在实际生产中,每天获取的信息量非常大,这些信息都是需要及时处理和综合分析、判断,靠人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工作的,这就需要应用计算机建立管理系统。
因此,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工作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简单地说,该系统就是通过建立以安全部门为信息处理中心,各危险岗位和各专业部门为终端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网络,从而由安全信息反馈来推进对隐患的不断检查、整改和监控,形成闭环管理。
此系统解决了目前企业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安全信息缺乏,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反馈不及时,危险信息不能及时得到处理等。
因此,对企业向本质安全管理方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管理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提高职工的安全执行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作文教学浅议【2】
【摘要】作文教学是当今们语文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学生课外阅读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匮缺,导致了学生知识贫乏、生活积累贫乏、思想感情贫乏,因而写不出有血有肉、声情并茂的文章来。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要从写作的基础做起,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观察、学会积累,依据写作意图布局谋篇,真正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写作的快乐。
【关键词】阅读;观察;积累;误区
谈到作文教学,有的教师归纳了当今中学生作文的“三乏说”,即学生知识贫乏、生活积累贫乏、思想情感贫乏。
对此“三乏”,我不敢苟同。
无论是知识、积累还是思想,学生当然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作为我们教师,应该更多地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学生“三乏”,责任在谁?
如果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读书、多观察、多积累,如果我们语文教师能够尽快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那必将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此,我谈谈自己对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让学生学会阅读
写作能力与阅读量有着密切的联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一针见血地道出了阅读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小说迷,看小说成痴,手不离书,上课不留心,总偷偷看小说。
他的成绩很差,但作文却非常好,清新流畅、构思独特。
后来我有感于他的“成就”,指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还经常组织学生进行集体阅读,交流阅读心得。
阅读的书籍主要是《作文选》、《读者文摘》以及著名的散文集等。
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无论是选材、构思、立意,还是遣词造句,均有了很大的进步。
当然,课外阅读决不是“放养式”的。
首先要有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目的地将课外阅读和写作训练结合起来。
其次实行“三定”:即定时、定向、定位。
“定时”,即定时组织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借书、读书;“定向”,即确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向,及时推荐优秀篇目;“定位”,即定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使学生方法到位。
在加强学生阅读的同时,还要利用学生对“美文”的赞赏和学生的好胜心理,鼓励并帮助学生投稿。
一旦学生的作品变成了“铅字”被登出来,无论是对投稿者还是其他同学,其激励效应是不可言状的。
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而然地尝到了读书的甜头和忠告之后的欣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让学生学会观察
观察是猎取生活场景、自然景观,从而获得写作材料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因此,观察对于作文是十分重要的。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说过:“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简直成习惯,仿佛要成第二个‘天性’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炼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但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考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
这就是观察的过程。
观察过程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察决不要仅仅局限于“用眼看”。
广义的更有实际意义的观察是指要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用心、用脑去思考,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
(二)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
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好多同学每天看到得很多,思考得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三)观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
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
学会观察对于写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你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
三、让学生学会积累
从写作角度说,积累是指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活动中能获得的文化知识和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体会的记录。
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库。
篇12:论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未来,由自己掌控。
志存高远的我屹立于20岁的小山坡,目睹旅游业的发展,知识信息飞速发展,科技浪潮源源不绝,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形形色色人物竞赴出场,不禁感叹,这天下日新月异。
作为一名经济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的当代大学生,在机遇与挑战粉墨登场的未来社会中,我又该扮演哪种角色呢? 可见一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的重要性。
水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江河。
人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气候。
没有兢兢业业的辛苦付出,哪里来甘甜欢畅的成功的喜悦?没有勤勤恳恳的刻苦钻研,哪里来震撼人心的累累硕果?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
一位智者这样说过:一个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的人,是不幸的,也是可怜的,因为这些人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而成为命运的奴隶。
而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个春秋,有多少事是值得回忆和纪念的。
生命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我们去描绘,去谱写。
而如今,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在一天天消磨时光的日子里,不如抓紧时间多学一些知识来充实自己。
人的大学时光一生中也许就一次,不把握好,将来自己一定回追悔莫及。
于是,再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把自己的未来设计一下。
有了目标,才有动力。
第一部分、认识自己
1.自己兴趣爱好大盘点 业余爱好 :看小说、写文章、打篮球、听音乐; 喜欢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家》;喜欢的歌曲《将军令》、《十指紧扣》......; 心中偶像:周恩来、比尔·盖茨。
2.自己优势盘点:学习成绩一般,交际圈子广,创新能力与组织能力强。
3.自己劣势盘点:目前手头经济状况较为窘迫,海拔高度不够,体质偏弱。
4.自己的优点盘点:做事认真踏实,责任心强,锲而不舍,勤于思考。
5.自己缺点盘点:情绪波动较大,敏感过度,缺乏冒险精神。
与人交际大多限于表面。
6.生活中成功经验的盘点:暑假进行推销工作。
学习工作中好朋友的悉心支持是我最大的财富。
7.生活中失败的教训:高考失利打击较大。
8.解决自我盘点中的劣势和缺点
充分利用一直关心支持我的庞大的亲友团的优势,真心向同学、老师、朋友请教,及时指出自身存在的各种不足并制定出相应计划加以针对改正。
以一颗真诚与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任何人,用移花接木之法疗伤。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体育成绩,以弥补身高不足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积极争取条件,参加兼职工作,以解决独立生活问题并增强自身的社会工作阅历,为以后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部分、环境分析与职业机会评估
(一)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S226;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共212.2万人,比去年增加了46%,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量并没有明显增加。
&S226;专家称,20就业率在 70%左右,有64万大学生落实不了工作岗位。
&S226;高校毕业生达280万人,增长68万。
&S226;北京市各高校20毕业生总人数已超13万。
&S226;338万。
教育部力争做到就业率70%。
120万人毕业就失业! &S226;高职的情况尤为严峻。
&S226;年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是55%。
&S226;全国的总体就业率是
70%,本科生的就业率是80%以上。
&S226;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探索期。
&S226;教育部提出来毕业生就业难点在高职,重点也是在高职。
(二)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S226;大学生“僧多肉少”、无职可就与用人单位求贤若渴、人才难得并存。
&S226;归根结底是教育与市场需要没有接轨。
&S226;大多数高校没有帮助大学生做好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
&S226;大学生亟需为最终毕业进入社会职场做好知识技能和意识素质方面的准备。
&S226;大学生职规渐受关注,势在必然,形势所迫,应运而生!
&S226;西方国家的学校教育中早就有“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辅导”课。
&S226;在美国,八年级(高中)时就做职业兴趣分析。
&S226;我国高中生在懵懵懂懂时被分为文、理科。
&S226;大学选专业很少考虑到其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
&S226;北京人文经济类综合重点大学的在校生调查表明——6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发展、工作、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3%大学生不明确,只有5%大学生有明确的设计 第三部分 职业选择 就业不仅仅是对职业的选择,也是个人对将来人生道路和生存方式的选择。
我之所以选择了计算机通信专业,是因为我在选择策略上注意到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从客观现实出发。
职业选择必须从现实出发。
首先要将个人的职业意愿、自身素质与能力结合起来,加以充分地考虑,估计一下自己能否胜任某项职业的要求,认真评价个人职业意愿的可能性,即进行准确的自我评价和定位。
其次对职业岗位空缺与需求作出客观分析。
(二)比较鉴别。
在职业和就业者之间进行比较,将职业
对人的要求具体化,比如教师职业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艺术工作者要求有丰富的创作力等等。
其次在选出的多种职业目标中进行比较。
自己的条件可能适合好几种职业,应当选出那些更符合条件的,更符合自己特长和专业发展的,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的职业。
再次将职业提出的各种条件进行比较。
因为人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是有主次的,每个人进行职业定向时也是考虑多方面的,所以当个人的素质符合某种职业的主要条件时,职业选择就比较容易成功。
(三)扬长避短。
在选择职业时,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长处是什么、短处是什么。
一般来讲,当职业与个人的理想、爱好、个性特点、专业特长最接近时,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容易激发出来。
因此,在选择职业时如果充分考虑到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专长,有待于个人全面发展等因素,走上工作岗位后,才有可能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把工作当作一件愉快事情去做,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创未来。
(四)适时调整。
依据以上三个策略,有的人可能当时的选择是对的,后来情况发生变化,还有的人在选择时考虑不够全面,在实践中行不通,这就要依据新的情况,适时调整,慎重地进行新的选择,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方案,适时调整的引申含义是: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单位和职业,如果不能一步到位,可以采取打好基础、抓住机会、分步跃进、逐渐逼近的策略。
作为大学毕业生,应该树立有所作为的思想,如果客观现实条件不具备,就应该适时调整,创造时机使条件成熟
一)思想政治及道德素质方面: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观、道德观、奋斗观、创业观,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定期递交对党的章程的学习、认识及实践,以及自己的言、行、感受,争取早日通过审核,加入中国共产党。
积极参加党团活动。
二)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方面:适时参加社会调查活动。
适时参加安全义务献血、植树活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等公益事业。
三)科技学术创新创业方面: 扎实学习专业技能,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校外购书城及网络信息,开拓视野,扩展知识范围,以此,激发、开拓思路,尝试设计开展学术创新、科技创新。
四)文体艺术、社团活动与身心发展方面:积极参加校内外文体艺术活动、校内社团活动、演讲赛、辩论赛、书画比赛等,以此充分锻炼胆量、能力,展示个人风采。
积极参加身体锻炼,每周平均出操四次,每次半小时左右。
五)技能培训方面:虽然省二级计算机考试已经通过,但这远远不够达到目标。
因此,我决定本学期(即大二下半学期)参加英语四级考试和与专业有关的能力资格考试并力争通过,大三第一学期参加英语六级考试并力争通过,大三第二学期参加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并力争通过。
六)学业方面:平时,无非常特殊情况绝不迟到、请假,更不准旷课,保证好学习听讲时间及学习质量。
除去上课时间,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除去必要适可的身体锻炼、娱乐活动及休闲时间外,均应安心、踏实、专注地攻读专业书籍及其它类别的实用书籍。
学习时应注意预习、听讲、复习、综合分析对比联系,以及所用时间比例。
知识积累不仅应做到广、博,更应做到专、精,力争毕业时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
所以,我建议的职业规划公式如下:
成功的职业人生 = 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x今天的全力以赴x现实正确的选择。
篇13:论文参考
论文范文3500如何写,以下的论文范文参考3500字可以作为参考哦。
特殊教育师资发展途径分析【1】
摘要:在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步入正规化的过程中,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模式面临新的挑战。
文章分析了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发展的现状,并以我国现有的特殊师范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为基础,提出了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教育模式;特殊教育;校本培训
基于国家对于特殊教育领域的重视,我国特殊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在此大环境下,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模式已基本确立,并形成了独有的特色。
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是全新的培训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深入分析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模式,有助于我国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创新发展。
一、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发展的现状
特殊教育师资有其特殊性。
特殊教育的教育对象具备普通学生的发展规律,但又与普通学生不同。
教师要对这些学生进行观察,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使教育过程具有针对性。
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不但需要具备科学文化、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也要掌握更多特殊教育理论,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要能够在特殊学校及特殊班级为特殊学生提供服务,为特殊学生普及知识,带来快乐,让特殊学生也像普通学生一样受到应有的教育,享受学校的美好时光。
我国部分特殊教育学校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每周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学习,学校选派优秀的教师,诸如手工班教师,蒙台梭利教师,启智博士教师,以及优秀班主任在业务培训中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引导教师相互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二、我国特殊师范教师教育培养的模式
我国现有的特殊师范教师教育培养的模式有两种,分别是大专类的特殊师范教育模式和四年制本科特殊师范教育模式。
其中,三年制大专特殊师范教育模式的生源以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为主,学生入学后所学专业分类比较明细,按照教育对象的障碍类别分类,术业有专攻,专业对口,教育对象相对单一。
这样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在三年内学习到比较专业的教育知识,有利于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发展,可以为国家、社会培养较多的专业类优秀特殊教师。
但是,三年制教育模式也有其不足之处,学生在有限的三年时间内既要掌握一般师范类教师所掌握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又要掌握特殊儿童教育的教学方法,培养目标的实践较为困难。
四年制本科特殊师范教育模式,其生源素质优于三年制大专特殊师范教育模式。
该教育模式一般是在我国综合性大学中以更为系统、更为专业的方式为我国培养高等学历的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是全世界众多国家普遍采用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之一。
我国现阶段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主流力量是四年制高等院校,四年制大学为我国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特殊教育教师。
三、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发展的途径
(一)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指教师在固定时间内在本校进行业务学习,其时间和地点可以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进行安排。
校本培训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专业能力。
另外,校本培训也可以在学校所在城市内利用周末时间组织教师培训。
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优秀教师讲授典型的事例,分享有趣的书籍和自身的教育经验,与众多教师一起交流学习,使特殊教育的教师能够倾听心灵的声音,停下脚步,发现更好的自己。
(二)在职进修
特殊教育教师的在职进修能使教师更好地提升自己。
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本专业的知识或更多教育领域的知识进行深入学习。
在职进修可以由学校组织,也可以教师个人参与。
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运用到的知识技能需要在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学习,而在职进修就是教师提升自身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网络学习
网络学习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它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和协商学习的方式进行。
相对传统学习活动而言,网络学习能共享丰富的网络化学习资源,以个体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突破了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
网络学习为教师提供了方便,让教师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到丰富的知识,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提升自己,是现代教育行业一种有效又广泛使用的学习方式。
(四)公开课锻炼
学校内组织教师开展公开课比赛以及每年的教师基本功大赛,对于教师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公开课后的自我反思及教师集体评课环节,能促使教师之间互相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公开课比赛,不仅能够为教师的交流展示创造机会,还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教师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能够展示自己的风采,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积攒经验。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现有的特殊师范教师教育培养的模式,即大专类的特殊师范教育模式和四年制本科特殊师范教育的模式,需要进行有效改进,以此促进特殊教育的师资发展。
而校本培训、在职进修、网络学习以及公开课的锻炼都是特殊教师教育师资发展的新途径。
作者:郭燕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南宁儿童康复中心
参考文献:
[1]林丽,兰小茹,GraceChen,等.蒙台梭利数学教育[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2]李明汉.教师校本科研与教育叙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12):51-53,66.
低年资护士赏识教育效果分析【2】
[摘要]目的:探讨对低年资护士进行赏识教育的效果。
方法:将~期间在安徽省立医院新定科的80名N2级护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40名护士。
采用传统的分层带教法对对照组的护士进行带教,在此基础上,采用赏识教育法对实验组的护士进行带教,然后对比两组护士的专项护理能力与护理危重症患者的能力。
结果:观察组护士专项护理能力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护士护理危重症患者的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低年资护士进行赏识教育可显著提高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增加其职业价值感,提升其综合护理能力与护理危重症患者的能力。
[关键词]低年资护士;护理带教;赏识教育;护理能力;自信心
赏识教育(AppreciationEducation)是世界最著名的六大教育方法之一,是指教育者通过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为学生创造优异的学习环境来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指明学生发展的方向,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与工作中[1]。
如何激发护理工作者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其护理工作的能力,对于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显示,对低年资护士(指工作年限≤5年的护士)进行赏识教育可显著提高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增加其职业价值感,提升其综合护理能力与护理危重症患者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点,本文对近年来在安徽省立医院新定科的40名N2级护士(指工作年限为3~4年的护士)在进行传统的分层带教的基础上进行赏识教育。
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7月~207月期间安徽省立医院新定科的80名N2级护士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她们的年龄介于22~26岁之间。
将她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名护士。
两组护士的一般资料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用传统的分层带教法对对照组的护士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的护士进行赏识教育。
进行赏识教育的方法为:1)进行教学前的准备。
在进行教学前,由总带教老师、分带教老师与护士长共同制定护理带教制度,先对新进护士的水平及其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再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带教计划。
需要注意的是,进行赏识教育的带教老师需满足以下条件:(1)必须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与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能,同时还能与学生及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2)应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与较大的包容心,能接受护士的不足之处,能熟练处理护士与患者之间的矛盾,及时发现护士的优点,并加以引导。
(3)能够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护士的优点与长处,肯定其进步之处,并及时对其进行赏识与鼓励,使其有被赏识与被认可的感觉,以激发其对工作与学习的热情。
2)进行教学指导。
带教老师应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护士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兴趣。
比如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护士从案例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然后由带教老师进行补充,构建以护士为主,以老师为辅的教学模式。
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让护士反复演练护理操作的技能,寻找自身的优点与不足,然后由带教老师指出其优点,帮助其弥补不足,同时耐心解答其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其业务能力与服务质量,增强其自信心。
3)进行技能培训。
带教老师应深入了解每一位护士的特点与需求,帮助其找到需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
在护士演示操作方法的过程中,要及时与护士进行沟通,发现其一点一滴的进步,及时更新对护士能力的评估,不断改进带教计划,为护士创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
在指导护士学习对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技能时,要善于引导护士,使其找到自身的不足,鼓励其不断追求进步,从而为危重症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在护士完成一部分的护理工作后,要及时认可其付出的努力,不将其与其他护士进行比较,而是肯定其在一段时期内取得的进步。
对于存在较明显的错误与缺点的护士,要单独与其进行交流,并对其进行鼓励性的批评。
这样既能起到批评教育的作用,也能使护士感受到平等与尊重。
1.3效果评定标准
1)由总带教老师、分带教老师及护士长对两组护士的专项护理能力进行评分,具体的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责任心与实践能力,总分均为100分。
护士的得分越高,说明其专项护理能力越强。
2)由总带教老师、分带教老师、护士长及相关的危重症患者(或其家属)对两组患者护理危重症患者的能力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
护士的得分越高,说明其护理危重症患者的能力越强。
将评分结果划分为60~79分、80~89分、90~100分三个分数段,对比这三个分数段中两组护士的比例。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x)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χ²进行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士专项护理能力评分的对比观察组护士专项护理能力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细情况见表1:
2.2两组护士护理危重症患者能力的对比观察组护士护理危重症患者的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细情况见表2:
3讨论
护理工作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艺术需要创造力,护理工作更需要创造力,没有创造力就没有发展。
赏识的根本意义是一种激励。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的研究发现,人在受到激励后,可发挥出相当于受激励前3~4倍的能力[2]。
N2级护士具有刚定科、工作能力较弱等特点。
篇14:论文
踏着时光车轮,我已走到19岁的年轮边界。
驻足观望,电子、网络铺天盖地,知识信息飞速发展,科技浪潮源源不绝,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形形色色人物竞赴出场,不禁感叹,这世界变化好快。
作为一名网络工程学生,我不由得考虑起自己的未来。
在机遇与挑战粉墨登场的未来社会里,我究竟该扮演如何一个角色呢?
当前,中国国内网络技术普遍落后于国外。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永远,我相信在中国腾飞的当代,中国的网络技术也会进步,作为网络工程的学生,我必须做出自己的贡献,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道路走起来并非一马平川。
水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江河。
人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气候。
没有兢兢业业的辛苦付出,哪里来甘甜欢畅的成功的喜悦? 没有勤勤恳恳的刻苦钻研,哪里来震撼人心的累累硕果? 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
未来,一直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由此,想起自己走过岁月中的点点滴滴,我不禁有些惭愧。
我对自己以往在学业、班级、社团活动中的表现不是很满意。
我发现我自己惰性较大,平日里总有些倦怠、懒散,学习、做事精力不够集中,效力不高,态度也不够专注。
倘若不改正,这很可能会导致我最终庸碌无为。
不过还好,我还有改进的机会。
否则,岂不遗憾终生?
俗话说,欲行千里,先立其志。
一份好的人生规划一方面可以让我们在理性的思考中总结分析过去的不足,另一方面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考虑自己的未来,选择适宜自己发展的事业和生活,尽早开始培养自己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以下我就自己的情况分三个阶段描述自己的人生规划。
第一阶段 大学发展阶段
大学是我们人生的一个重要的阶段。
需要充分把握大学短暂的四年时间,掌握必须的动科专业知识和培养相应的素质和技能。
经过大一上半学期,我开始慢慢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并且慢慢熟悉和掌握大学的基本学习生活技能,使自己更早适应大学生活。
除此之外,要注意确立远期发展目标,从个人兴趣爱好、思维模式、知识结构、精神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综合,制订并不断完善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为四年后的新一轮挑战增加可能,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在大一阶段,转变自己高中被动的学习方式,由被动转主动,积极融入大学的学习氛围,脚踏实地学好英语、高数、C语言等基础学科,特别是注重英语的学习。
篇15:论文
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思考
[摘要]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在当前政务工作任务量多,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切实提高政府工作的行政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效率
所谓行政管理效率,就是在圆满完成行政机关的使命与任务的基础上,投入的工作量与获得的工作效果之比。
行政管理效率应该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是功效与价值的统一。
行政管理效率就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适应人的需要和特点,顾及社会因素及其各方面的影响,充分发挥和利用人的内在潜能而获得最佳管理效果。
行政效率是政府管理的有效性问题,它既是行政管理的目标,也是衡量政府职能的尺度,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效率的行政管理能够创造有序的内部环境,为单位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从而有利于社会稳定、国家繁荣。
那么,如何在当前政务工作任务量多,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切实提高政府工作的行政管理效率呢?笔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作出以下探讨。
一、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
任何一个行政管理低效的政府决不是一个合格的、能适应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要求的政府。
而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前提就是管理理念的更新。
在旧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影响下,长期以来形成的旧观念和行为方式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制约了行政管理的效率的提高,为了政府机关的健康良性发展,就必须要从根本上转变陈旧的、不利于工作的观念。
首先,要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
以往有很多行政管理干部,忽视行政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想当然地认为行政管理就是简单的“人管人”,这也就是行政管理效率难以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我们毕竟摈弃这种错误观念,而要树立科学的行政管理理念,以规范化、步骤化、人性化的方式重视行政管理干部的培养和行政管理科学知识的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脑,促进工作的实效的提升。
第二,将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政府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具有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支撑作用,对于改革政府行政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和仿效作用。
20世纪末以来,用企业管理理念改造政府服务行政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行政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实践内容。
第三,树立管理为中心服务的理念,树立高效务实的工作态度,把行政管理的工作重点瞄准为发展经济、稳定社会这个中心任务上,做好一系列的辅助工作,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行政管理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和着力点,加强行政管理工作的有序性和有效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作为工作的先导,合理运用各种现代管理知识、方法,切实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二、创新管理机制和改革管理体制
原有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以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国家也为此一直在调整管理机制、改革管理体制。
“十六”大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当前的改革中,我国行政管理的机制,正在由过去的产品经济型,转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型。
表现在:管理的体制从集权向较为分权转变;管理的职能从一统到底向宏观控制转变;管理的方式从内部向外部转变;管理的方向从目标性向兼顾行为性转变;管理手段从单一向多样化转变。
如此的改革,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有利于政企分开、政事分离,充分发挥政府行政管理的指导性、引导性职能,全面提升行政管理水平。
首先,要积极促成政府内部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政府内部组织结构的合理化,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基本保证。
在企业某些部门之间,由于权责不明确,又缺乏良好的沟通协调,工作上不是相互支持,而是互相掣肘,在部门之间利益有差别,甚至会互相顶牛、僵持,造成工作推诿扯皮、拖拉延误。
外塑形象,内强素质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办事效率,工作质量从一个方面说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因此要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严格控制机构膨胀,坚决裁减冗员,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
其次,要建立和完善行政决策机制。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下,政府的行政决策机制的转变目标为政治上和谐执政、经济上和谐发展、文化上和谐进步、提供公共服务和谐一致。
因此,要借鉴现代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创建民主形成决策程序和制度,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以保证决策程序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此外,可以建立刚性的决策责任机制――问责机制。
问责机制不强化,难免“问责”成“休假”,故必须将各岗位的工作职责落实到位,从而有利于管理层次的明晰和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
三、加强行政管理队伍的素养
建立一支高效、公正的行政管理队伍是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又一重要途径。
第一,要加强领导的管理素养和管理水平,提升领导艺术。
(1)提高决策艺术。
科学化、民主化是领导行政决策的目标,领导必须统观全局,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洞悉事物的发展本质,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和结果,运筹帷幄,从而产生驱动力及提升组织绩效。
(2)提高组织艺术。
领导者要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组织力量为目标而奋斗,以提升组织运作的凝聚力,全面提高行政效能。
(3)提高思辨艺术。
作为领导者,不仅要不断学习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亦要培养良好的思辨能力,掌握辩证的唯物主义理论知识。
(4)提高自身魅力。
领导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素养和优秀的政治修养,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迎难而上、不屈不饶的工作精神,从而带领团队开展工作。
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行政的有效管理。
第二,要提高一般行政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素养。
(1)要加强行政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要行政人员既要“讲政治”,也要“学知识”,在正确意识形态的领导下,克服官僚主义、主观主义,为人民办实事,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
(2)要建立激励、约束用人机制,能者上、庸者下,合理使用人才,把具有不同能力结构的人放在与之适应的岗位上,扬具长远其短,发挥最佳效能。
参考文献:
[1]徐双敏.行政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邹东升.行政管理效率的理念创新与品质提升[J].求实,2004,(s1).
[3]理雨.论两种行政管理机制的本质区别[J].探索, 1987,(3).
[4]于秀琴.和谐社会下行政决策机制的转变[J].山东社会科,2006,(3).
论文格式要求
一、论文需报送全文。
文稿请用Word录入排版,A4版面,单倍行距,页边距上下各2.5cm、左右各2cm,页眉页脚取默认值,插入页码居中。
文题和正文中的数字及西文字母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全文字数不超过5000字,版面不超过5页。
二、文章结构。
论文应依次包含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
特别提示
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通讯地址、邮编、摘要、关键词分别用中英文表示。
论文应完整且简明扼要,需包括必要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分析等;应保留涉及主要观点的图片、曲线和表格,并注明数据来源。
根据论文集出版需要,编辑有权对稿件进行删改。
论文格式
1.正文以前部分
(1)中文格式
论文题目:三号黑体,居中排,文头顶空一行。
作者姓名:小三号楷体,居中排,两字姓名中间空一全角格,作者之间用逗号区分。
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按省名、城市名、邮编顺序排列,五号宋体,居中排,全部内容置于括号之中。
作者单位与省市名之间用逗号,城市名与邮编之间空一全角格。
作者单位多于一个在作者姓名处用上角标注。
摘要:“摘要”二字小五号黑体;内容小五号宋体,不少于200字。
关键词:需列出3~5个。
“关键词”三字小五号黑体,其他小五号宋体,第1个关键词应为二级学科名称,学科分类标准执行国家标准(GB/T13745-92),中文关键词之间用分号。
(2)英文格式
英文字体均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其中,论文题目用三号字体、加粗、居中排;作者姓名用四号字体、居中排,多位作者之间用逗号区分,姓大写,名首字母大写,中间不加连字符;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用五号字体、居中排,全部内容置于括号之中;摘要,“Abstract”一词五号加粗,内容五号字体,不少于200个词,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关键词,“Keywords”一词五号加粗,内容五号字体。
英文关键词之间用逗号。
作者单位与摘要之间、关键词与正文之间分别空一行。
(3)正文之前的所有内容左右各缩进2字符。
2.正文
五号宋体通排;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按国际通用标准或国家标准,并用英文书写,如hm2,kg等;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
图以10幅为限。
尽量采用Word文档以插入表格方式制作三线表。
图(表)须有图(表)题,紧随文后,且在同一页面。
图中文字、符号或坐标图中的标目、标值须写清。
标目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物理量和单位符号。
表的内容切忌与插图和文字内容重复。
3.参考文献
文章必须有参考文献,请列主要的参考文献,在文中对应位置以右上角标的形式标注;“参考文献”四字作为标题,五号黑体,居中,段前段后各空0.5行;参考文献内容用小五号宋体;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译著:[序号]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论文集:[序号]作者.文题[A].编者.文集[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终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文题[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份.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4.作者简介
请在正文首页以脚注形式附第一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四字小五号黑体左起顶格排;作者简介内容小五号宋体,100字以内,包括姓名、性别、学位、职称、从事的研究领域;参加的全国学会名称、中国科协个人会员登记号(相当于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个人的学术号,如您目前尚无,可通过加入相应的学会得到,已是会员的,可向学会索要。
学会的联系方法请登录中国科协网站查询)、联系电话(手机)、E-mail等。
★ 对国家、国家职能与财政职能的再认识?-兼评公共产品论与双元结构论
★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故事-唯物主义的寓意-唯物主义的意思
★ 平等公民散文
★ 伏尔泰经典语录
【反杜林论的论文(共15篇)】相关文章:
读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2023-11-13
哪些励志的书籍最好看2022-08-28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教学设计方案2022-05-07
论文学2023-08-16
论中国古代国家起源发展与王权形成论纲论文2023-06-28
给海南蕉农的一封信400字2023-10-27
名人的数字读书技巧2023-10-01
大学生校园创业规划2022-04-30
浅析孟浩然隐逸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022-07-14
安徒生童话故事之单身汉的睡帽202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