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循环及其道德内涵恩格斯和尼采论文

时间:2022-05-08 13:04:18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永恒循环及其道德内涵恩格斯和尼采论文(共6篇)由网友“godxbw”投稿提供,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永恒循环及其道德内涵恩格斯和尼采论文,方便大家学习。这里给大家推荐分享一些永恒循环及其道德内涵恩格斯和尼采论文,供大家参考。

永恒循环及其道德内涵恩格斯和尼采论文

篇1:永恒循环及其道德内涵恩格斯和尼采论文

永恒循环及其道德内涵恩格斯和尼采论文

【内容提要】永恒循环思想,几乎在相同时期被两位立场迥异的思想家――恩格斯和尼采重新发现并予以高度评价,认为是一个“新的世界观”或“新的世界方案”。本文通过揭示其思想的形成背景,对两位哲人的永恒循环学说异同之处加以辨析与评述。作者认为,永恒循环思想无论是对于恩格斯还是尼采来说,都是同某种价值信仰相关联,并作为某种德性论的基础而存在,而不是自然科学模式上的“伦理中立主义”理论。

【关键词】永恒循环/权力意志/能量守恒/新世界观/道德实践

【正文】

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得有必要把恩格斯和尼采的自然观结合起来加以考察。首先,自然界永恒循环的思想在相近时期被这两个立场迥异的思想家重新发现并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一事件不能简单地归于偶然而需要对这种思想得以形成的背景予以揭示,并需要对二者永恒循环思想的相同与差异之处加以辨析;另外更重要的是,永恒循环这一思想无论是对于恩格斯还是尼采来说,都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科学模式上的“伦理中立主义”理论,而是同某些价值信仰相关联,作为某种德性论基础而存在。考虑到当今世界道德实践正处于严重的无序状态,在纷繁的道德理论取向中,马克思主义道德历史观和尼采基于永恒循环和权力意志的“价值重估”作为两种重要的选择方向正在产生广泛的影响。因此,分析恩格斯和尼采永恒循环思想中的道德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版尼采全集的编辑者蒙梯纳里在《尼采阅读》一书中对恩格斯和尼采的永恒循环思想进行过比较,指出两者之间存在着惊人的一致性,甚至在用词上也极为相近:恩格斯称“同一者在大循环中的永恒重复”(eine ――in  grossen  Kreislaufen ――ewige  Wiederholung desselben ),  尼采则称为“相同者的永恒轮回”(die  ewige Wiederkehr des Gleichen)。他认为两位及其不同的思想家同时具有如此相似的思想,只能用共同的自然科学背景来解释。(〔1〕,p.198)这一观点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迄今为止尚没有证据表明二者之间存在过相互影响。另一方面,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一种新思想的形成并产生影响,除了思想史自身的发展逻辑之外,同时必然受制于时代现实的需要。我们可以看出,恩格斯和尼采永恒循环思想的形成,除了基于对欧洲思想发展史的同样极为深刻的批判性洞察之外,也确实受到当时自然科学最新发展的决定性影响。

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恩格斯在总结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必须用一种“新的自然观”取代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他和尼采一样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向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的复归:“于是我们又回到了希腊哲学的伟大创立者的观点: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2〕,p.454)“在这个循环中,物质的任何有限的存在方式,不论是太阳或星云,个别的动物或动物种属,化学的化合或分解,都同样是暂时的,而且除永恒变化着、永恒运动着的东西。……物质在它的一切变化中永远是同一的,它的任何一个属性都永远不会丧失,因此,它虽然在某个时候一定以铁的必然性毁灭自己在地球上的最美丽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而在另外的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一定又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2〕,p.462)

可以看出恩格斯对自己的这一发现是极为重视的。在《反杜林论》引论的概论中他把这种永恒循环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看成是反传统形而上学思维的德国哲学由康德经黑格尔而到马克思和他达到最高成就。而且,“因为学会辩证地思维的自然科学家到现在还屈指出数。”(〔2〕,p.62)所以, 恩格斯实际上和尼采一样自认为“永恒轮回的教师。”(〔3〕,p.126)

反观尼采,与恩格斯相似,他把永恒轮回称作一种新的世界观,即一种“新的世界方案。”(〔4〕,p.453)他所拟定的革新哲学原则的五点计划,其中之一便是“用永恒轮回学说取代‘形而上学’和宗教(这个学说乃是驯育和选择的手段)。”(〔4〕,p.286)可见尼采自己对永恒循环这一思想的地位具有高度的自觉意识,把它提到反传统形而上学的最新高度,并称之为“最深刻的思想”、“思想的顶峰”。

虽然由于其著述的格言与散文化使得研究者对尼采哲学中永恒循环学说所处的地位有不同的见解,但是深入的研究得出“永恒轮回学说与权力意志说有着最内在的一致”,它构成了尼采的“形而上学思考的最内在核心。”“尼采的形而上学立场可以由两个命题来确定,存在者本身的基本特征是‘权力意志’;存在是‘相同者的永恒轮回’。 (〔5〕,pp.26―33)

对于永恒循环说的基本思想,尼采在多处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了详略不一的表述。其中两段诗化的表述为:“万物方来,万物方去;存在之轮,永远循环。万物方生,万物方死;存在之时间,永远运行。万物消灭了,万物又新生了;存在之自身永远建造同样的屋宇。万物分离而相合;存在之循环对自己永久真实。存在念念相生;围绕着这之轨道,永远回环着那之星球。任何一点皆是宇宙的中心。永恒的路是螺旋形的`。”(〔6〕,p.222)“这个世界是:一个力的怪物,无始无终,一个坚实固定的力,它不变大,也不变小,它不消耗自身,而只是改变面目,作为总体,它的大小不变,……象自身吞吐翻腾的大海,变幻不息,永恒的复归,以千万年为期的轮回;其形有潮有汐,由最简单到最复杂,由静止不动、僵死一团、冷漠异常,一变而为炽热灼人、野性难驯、自相矛盾;然而又从充盈状态返回简单状态,从矛盾嬉戏回归到和谐的快乐,在其轨道和年月的吻合中自我肯定、自我祝福;作为必然永恒回归的东西,作为变易,它不知更替、不知厌烦、不知疲倦……。”( 〔4〕,p.700)

从大体上看,可以发现恩格斯和尼采对世界的永恒循环运动有着基本相同的理解,并同时赋予这一思想极为重要的意义。

进一步考察恩格斯和尼采对其永恒循环思想的论证,二者间的一些颇有意味的同异之处就明显地显现出来。

根据周国平先生的研究,尼采明确地把能量守恒定律引为永恒循环学说的理论根据。(见〔7 〕)尼采写到:“能量守恒的原则要求永恒轮回。”(〔4〕,p.631)他认为能量守恒定律意味着世界是由一种总量守恒的力形成。需要指出,尼采反对用经典力学(机械论)解释世界,他说:“机械论的一切前提,――材料、原子、重力、压力和冲击力等――都不是‘自在的事实’,而是借助于精神的虚构作出的解释。”机械论不能把握世界最基础、最本质的东西,“最本质的和最内在的仍旧是这种意志。”而“机械论是结果征象学。”(〔4〕,p.534)如果相信机械论对世界的解释,世界的终极状态必定早已经达到,而事实并非如此。因而,“机械论在我看来乃是不完美和十分短暂的假说。”(〔4〕,p.455)尼采对“力”的概念的规定不同于经典物理学,他把一个内在意志划归于它,作为其中心,这就是权力意志。这样就构成了他所谓的“动力量子”。世界的终极现实不是物,“而是同其他一切动力量子处于张力关系中的动力量子”。(〔8〕,Vol.13,p.82 )在尼采看来, 动力量子和量子场才是微观世界的真相。 这表明他已经猜测到20世纪物理学的某些重要内容,这一思想赢得了专家的惊叹。这总量有限的力被“虚无”包围而成其界限,“它被‘虚无’所缠绕,就象被自己的界限所缠绕一样。”(〔4〕,p.700)这是说空间是有限的,因为按照反证法,有限的力在无限的空间里会达到平衡,而事实上没有达到,所以空间是有限的。另外,时间是无限的,因为没有什么可以妨碍我们从一定时刻出发倒推或顺推而达到无限。这样,能量守恒意味着有限的力,它们在有限的空间中的组合必定是有限的,而这些有限的组合在无限的时间中必定无限次地重复,形成永恒的循环。(〔4〕,pp.453 ―454)

实际上能量守恒除了意味着永恒循环之外还可能意味着永恒的静止状态,所以需要将这一可能性排除。这只要诉诸事实:“均衡状态,根本就没有过,这说明它是无法实现的。”(〔4〕,p.145)这种永恒循环不但与机械均衡相对立,而且也反对机械循环。因为机械循环建立在因果必然性基础上,完全排除了偶然和混乱的因素,永恒循环则具有“一种非理性的必然性”,包括了偶然和混乱。偶然和混乱作为一种历史的必然也同样汇入永恒的循环。他说:“万有的混乱,作为对任何目的性的排除,并不与循环思想相矛盾。”(〔8〕,Vol.12,p.61)

与尼采不同,恩格斯没有对他的永恒循环思想进行详细的逻辑论证,而是更多地诉诸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史的事实,并通过对种种宇宙发展有限论观点的批驳阐发永恒循环的思想。不过,通过分析我们仍能从中发现清楚的论证逻辑。

首先需要指出,虽然不同于尼采对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如经典物理学、达尔文的生存竟争和自然选择理论)主要持一种批判性的态度,认为当时的科学只是某种“结果的征象学”,并没有穷达世界的底蕴,恩格斯则更多地看到其积极的意义,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到恩格斯实质上和尼采一样由于其哲学思想的高度,超越了当时的自然科学而对世界具有更为本质的理解。他深刻地认识到当时自然科学揭示的“自然规律”所具有的相对性,即“永恒的自然规律也愈来愈变成历史的规律。”(〔2〕,p.558)如恩格斯指出,赫尔姆霍茨的力的守恒定律,甚至“更新的更确切的能量守恒定律”,实质上只是恩格斯认为更本质的物质运动不灭原理的并不完美的表述:“‘能’这个名词确实是决没有把运动的全部关系正确地表现出来”,“‘力’这个字也是片面的”,“把纯主观的关于力的概念,塞到……客观的自然规律中去,这无论如何是一种奇怪的‘客观化’方法。”(〔2〕,p.501,504,503)另外,恩格斯和尼采都认识到达尔文生存斗争学说的局限性。(〔2〕,p.571;〔4〕p.494,502)

恩格斯一切思想的出发点是物质及其自身的运动转化的永恒性。对于“物质”这一概念,与流俗之见相反,实际上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恩格斯认定它最终必须是某种粒子性的存在,而不可能是诸如“作用量子”一类的东西。虽然他就当时的自然科学概念谈到分子、原子和“以太粒子”,但是可以看出他已经洞见到这些概念只是对于“物质”这一对世界存在的最本质概括的历史性的相对把握,并赋予物质这一概念对未来自然科学发展的无限开放性。他说:“原子决不能被看作简单的东西或已知的最小的实物粒子。”(〔2〕,p.568)他明确地反对机械还原论,即把所有的物质都最终归于同一的最小粒子,而对物质一切质的差异仅仅用量的差异加以说明。他的批判与尼采有许多类似之处。

概括恩格斯的物质运动思想,大致有以下几点:首先,作为物质存在及其运动的条件的空间和时间都是无限的,而且,时空和物质的存在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第二,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和物质是不能分离的。第三,运动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同一性。恩格斯根据当时的自然科学,把自然界的运动概括为四种: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和生物运动(其中每一种运动形式还可以作出更深一层次的区分。)每种运动形式各有其特殊的矛盾和本质而相互区别;另一方面又由于物质矛盾运动必然会超过其界限而使这些运动形式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因而具有同一性。这种转化具有双向性,既有从低级运动到高级运动的转化,也有从高级运动向低级运动的转化。第四,由于物质的不灭,运动也是不灭的。最后,自然界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界内部的矛盾,“运动本身就是矛盾。”(〔2〕,p.160)

由这些基本思想出发,恩格斯通过引用德莱伯的一句话简炼地论证了自然界永恒循环的思想:“无限时间内宇宙的永远重复的连续更替,不过是无限空间内无数宇宙同时并存的逻辑的补充。”(〔2〕,p.461)这里首先需要澄清恩格斯的宇宙概念。(见〔9〕,pp.78―85)恩格斯在谈到认识的界限时指出:“我们的自然科学的极限,直到今天仍是我们的宇宙,而在我们的宇宙以外的无限多的宇宙,是我们认识自然界时所用不着的。”(〔2〕,p.557)在另一处,他又提到“我们的宇宙岛。”(〔2〕,p.454)这样,宇宙这一概念在这里仅指一个有限的事物,无限的空间内包含着无数个这样有限的“宇宙岛”。那么,恩格斯的这一论证就是说,承认无限空间内无数有限事物的同时并存,就必然要承认这些有限事物在时间上是连续更替和永远的循环。如果不承认宇宙岛的永远循环,就意味着这些有限的事物在死亡之后,不能转化为新的事物,而一个个有限事物的死亡,就会导致无限空间内所有事物的死寂状态。而实际上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这就证明了相反的情况即永恒循环的必然性。

恩格斯区分“我们的宇宙”和“我们的宇宙以外的无限多的宇宙”及其“宇宙岛”概念对于今天的宇宙学研究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际上已有科学家提出我们观测的宇宙镶嵌在一个大得多的空间区域内,该空间区域在爆炸后的瞬息之间经历了一个异乎寻常的爆胀阶段。早期的宇宙好比是一个高密度空间的大锅中膨胀出的“气泡”,在一锅“沸汤”中有许多类似的“气泡”同时产生,即有许多别的宇宙和我们的宇宙并存。

比较恩格斯和尼采对其永恒循环思想的论证,我们会发现二者间似乎存在着严重的对立。首先,恩格斯坚持空间的无限性,而尼采则认为空间是有限的。另外,与空间的无限性相联系,恩格斯认为构成世界的物质在量上是无穷大的,并且也没有暗示过物质在质的转化方面的有限性,而尼采则明确指出世界是由总量守恒的动力量子构成,它们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组合无论多么大应该是一个“常数”,即有限的。而且,他们二者的论证方向存在着总体的差异。如果把尼采的思路比作通过微观物理学达到对世界的把握的话,那么恩格斯的思路则类似于宏观宇宙学。但是,正如微观物理学和宏观宇宙学两种完全相反的认知方向在今天达到越来越大程度上的统一一样,恩格斯和尼采的思想实际上具有本质的同一性。如果我们把尼采的世界观念理解为恩格斯的“宇宙岛”或“我们的宇宙”,以上表面的对立就消解了:同样有限的空间,同样有限的物质或动力量子,在无限的时间里形成永恒的循环。

周国平先生认为恩格斯和尼采的循环思想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首先,尼采的学说带有某种神秘色彩,缘起于非理性的瞬时体验,并强调一切细节的重现,而恩格斯则不然;另外,尼采认为永恒循环受制于“非理性的必然性”,而恩格斯则强调循环过程受制于物质运动规律,“在尼采眼里,这只能是一种机械循环。”(〔7〕,p.225)对于这两方面,本文作者均有不同意见。首先,正如K.波普尔所说:“对理解活动作任何理智上有意义的分析,主要或完全是通过分析我们对第三世界构件和工具的处理而进行的。”(〔10〕,p.176 )对于恩格斯和尼采何以形成他们思想的内心历程,我们难以作出有意义的判断。尼采固然强调一切细节的重视,但恩格斯又何尝不是如此。他强调自然会以铁的必然性消灭人类,但同样又会以铁的必然性重新把人类产生出来。另外,我们已经指出,恩格斯和尼采同样反对机械论。在恩格斯关于物质运动规律、关于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关系的大量阐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恩格斯对于规律的反机械论的辩证理解,而尼采虽然把循环比喻为一种游戏,“世界乃是一个循环,它周而复始无限地重复自身,而且无限重复自己的游戏。”但“上述设想不等于是一个机械论的设想。……”(〔4〕,p.454),但是深入的研究就能够透过他的文学性语言发现他的真正意图。“非理性的必然性”并不是把一切都归于混沌,否认规律的存在,而是强调在偶然和混乱的背后存在着必然性的规律。试看《权力意志》的宣言:我讲的是最近二百年的历史。我描述那正在来临、而且不复能避免的事情:虚无主义的到来。这段历史现在已经可以讲述了,因为必须性本身正在这方面起作用。这难道不是强调规律吗?

A.麦金太尔在《德性之后》一书中描画了一幅三百年来西方学术界一系列道德理论失败的历史,并认为道德观念之公共一致性的丧失,是最为深刻和危险的现代性危机。虽然他对尼采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实践的可行性作出了完全否定性的批判,但同时他也不得不承认尼采和马克思主义对于以往的道德理论的虚幻性具有至为深刻的洞察,他们的理论在今天仍是现代社会思想的最丰富的源泉。在此,限于篇幅我们无力详尽阐述和比较尼采和恩格斯的道德思想,但是,仅仅揭示二者如何由相似的永恒循环思想而走向极为不同的道德价值取向,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前文分析中,我们已经揭示了恩格斯和尼采在理论取向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恩格斯侧重于对事物宏观整体的把握,而尼采则从微观个体入手,这决定了二者在道德思想上的严重对立。在社会历史领域,尼采一再强调应以“肉体”即躯体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根本的问题:要以肉体为出发点,并且以肉体为线索。……肯定对肉体的信仰,胜于肯定对精神的信仰。”(〔4〕,p.178)他认为必须从躯体的本能、冲动和需要出发才能揭示人类在包括道德、哲学在内的一切认识领域的秘密。在这一点上,他与恩格斯存在着重大的差异。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也重视人类活动的生物学前提,但是这一前提是通过社会生产方式而对人的社会认识发生作用,因此,正如恩格斯批判杜林一样,尼采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是一个唯心主义者。

尼采哲学思考的主题是个体生命的意义问题。他极为深刻地洞察到传统形而上学立足于理性和道德,一方面否定感官、本能和宇宙的生成变化,把实在虚无化,另一方面迷信概念、上帝,虚构一个静止不变的“真正的世界”,把虚无实在化,从而导致虚无主义的必然来临。尼采认识到不能依靠对以往德性论作某种修复来克服虚无主义,而必须将传统的德性论从根本上打碎,在一片虚无的废墟上重建一种新的德性论。在他看来,永恒循环思想正是这样一把“铁锤”,在用它彻底打碎传统形而上学的基础上,通过它的锤击,即用永恒循环彻底废除世界和生存的一切意义和目的,使弱者死灭,使强者被“选择”出来,并得到“训育”,变得坚强,产生接受无意义的世界和人生的勇气和责任意志,即所谓的“命运之爱”。这样的强者就是“超人”,他为自己颁布自己的新法则和德目表,他本人就是自己唯一的权威,他与别人的关系就是这样权威的实践。这样,尼采实质上从永恒循环走向了极端自由个人主义的道德唯我论。

对于恩格斯来说,不同于尼采,永恒循环这一思想并未具有如此绝对的毁坏一切的力量。固然恩格斯从这种思想出发嘲笑了杜林等理论家的永恒的“道德基本公理”(〔2〕,pp.147―158),但是对于共产主义理论和实践,恩格斯则不认为永恒循环的思想会对之产生消极的意义,因为人类毁灭的必然性作为比共产主义这一远景更为遥远的事实可以暂时被排除在人类历史实践的考虑之外。托洛斯基作为一个修正主义者其思想固然有许多背谬之处,但他在《被出卖了的革命》一书中许多论述颇有哲理,令人深思。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从技术的发展这种进步的根本源泉开始的,而且是在那生产力的动力论的基础上来建设共产主义纲领的。如果你设想某种宇宙的大灾祸正在进行着,在很近的未来就会毁灭我们的星球的话,那么当然你就一定会把共产主义的远景同其它很多事情一起抛弃了。然而,除了这一点还成疑问的危险之外,就没有丝毫的科学根据来在事先对我们技术生产的和文化的可能性加上任何的限制。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2〕,p.465)在他看来,理论思维的根本任务主要是揭示人类社会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里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以指导人类当前的社会实践。他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实质上是深刻的乐观主义精神,即认为在他们予以彻底批判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中,一个更美好的社会的先决条件正在积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资本主义社会终将灭亡,“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1〕,p.273)

【参考文献】

〔1〕M.Mortinari, Nietzsche Lessen, Berlin/New York, 198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3〕尼采:《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4〕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 商务印书馆,1991年。

〔5〕M.Heidegger, Nietzsche, B@①nde, Neske 1961。

〔6〕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

〔7〕周国平:《尼采与形而上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8〕F.Nietzsche, Werke, B@①ndeu,Register―Band, Leipzig1894―1926.

〔9〕王志伟、高中华:“恩格斯‘宇宙观’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5年第4期。

〔10〕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篇2:道德内涵及哲学基础论文

道德内涵及哲学基础论文

一、集体主义道德建立在对个人与社会关系辩证、科学理解的基础之上

因为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方面,就是适应处理个人与社会共同体利益的关系这一人类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而产生的。如何处理这种利益关系就是道德的中心问题,历史上出现的各种类型的道德,就是对这个中心问题的不同处理和调节的行为方式。唯物史观在这个问题上做了辩证的科学的回答,认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辩证统一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有矛盾的一面,如前所述,社会不是个人的简单相加,而是按照一定的生产方式结合起来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因此,社会利益同个人利益就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特别是在阶级社会里,这种对立也就转化为对抗,他们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十分复杂的状况。但同时,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又是统一的。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早就作出了明确的论述。他们指出,共产主义理论家突出的地方就在于,“只有他们才发现了‘共同利益’在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是由作为‘私人’的个人造成的。他们知道,这种对立(指共同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对立—引者注)只是表面的,因为这种对立的一面即所谓‘普遍的’一面总是产生了消灭,消灭了又产生。”“关键倒是在于:私人利益本身已经是社会所决定的利益。”[1](P33)如上所述,集体主义道德的中心问题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集体主义道德就是建立在对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的这种唯物辩证的科学的理解的基础之上。如果不能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做出科学的理解,就不能对集体主义道德的内涵作全面的阐释,就必然会给我们对于集体主义道德的宣传和践行带来失误,这已经为我们集体主义道德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所证明。

二、对个人利益的关注是集体主义道德的题中之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对集体主义道德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于个人的正当和合法的利益有了更多的关注和尊重。鉴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在对集体主义的'内涵上的模糊认识,在对集体主义的宣传和实践上的失误主要是对个人利益的忽视,而过分地强调集体利益的首要性和优先性,有人提出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构集体主义。本人认为,集体主义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也有一个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但是,对于个人合法和正当利益的尊重和保护,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集体主义道德的题中之意。因为集体主义道德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的,唯物史观从来都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也从来都不会漠视个人利益。在第一部系统阐述唯物史观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强调,他们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2](P23),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现实的人必然首先是以个体的形式出现和存在。这种唯物史观的观察方法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出发的,这不仅是因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P23)而且还因为,“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所有范畴的原始依凭并渗透于所有的这些范畴中:生产力是“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的社会力量”;生产方式是“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而“社会结沟和国家经常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2](P29),如此等等。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把人类历史归结为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并作了如下经典的表述:“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这些物质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3](P321)。因此,以“现实的个人”为前提和出发点考察人和社会的发展的唯物史观,必定会首先把着眼点放在人的个体发展上。不仅如此,在唯物史观的视野里,每一个人都是同样重要,而且是完全平等的。这是因为“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是建筑在实践基础上的“人类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是他人存在的前提。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不仅没有抹杀个体存在,给了个体的人以一定的地位,而且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中期望能够实现每一个个体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是少数人,而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这个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个人的需要不断满足的过程,是个人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精神文化利益得到不断实现的过程。集体主义道德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对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科学把握,它必然会关注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乃至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的最高的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它怎样和在多大的程度上服务于个人利益、发展和完善,个人的自由、创造和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标志。因为“社会联系并不是由反思产生的,它是由于有了个人的需要和利己主义才出现的,也就是个人在积极实现其存在时的直接产物”[4](P24)。

三、倡导集体利益的首要性和优先性是集体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唯物史观重视“现实的个人”,但是,这里的个人,决不是处在某种幻想中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个人,而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结成一定社会关系的个人。生产力和社会关系,是社会个人发展的不同方面,由此决定了作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表现的利益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在阶级社会中,利益集中表现为阶级的利益,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的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人的个体发展呈现出一种“原始的丰富”,但是由于受狭隘的生产能力和狭隘的地域性的社会关系的制约,个人的发展不可能是充分自由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变换的扩大,个人能力和社会关系也日益朝着全面性发展;这时,个人虽然摆脱了物的依赖关系而呈现出独立性,但却又受到物化———异化社会关系的统治。谈到人的个性发展,不能不涉及到阶级和阶级关系。在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抗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关系必然要表现为阶级关系,个人不可能超脱阶级而独立地表现自己作为真正人的个性,他们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阶级的一员处于这种社会关系中,也就是说,个人虽然作为个人存在,但却被他们结成的社会关系抽象化了。因此,唯物史观在考察个人的利益时,不仅不排斥阶级与阶级、个体与类之间的冲突和对抗,相反地,却正要以这种冲突和对抗为前提和背景。这种考察表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人的个体利益与类的利益不是直接统一的:类的发展既要以个体的牺牲为代价,又为个体的发展创造前提和条件。与人的个体发展受阶级地位局限和制约相适应的,是整个人类能力的发展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剧烈冲突和对抗。但是,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揭示了这种对抗和冲突的必然性、进步性,又揭示了它的历史性、暂时性,从而坚信:人类的发展,虽然在开始时要靠牺牲多数的个人,甚至靠牺牲整个阶级,但最终会克服这种对抗,而同每个人的发展相一致,这种同个人发展相一致的,即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的社会,正是马克思心目中的共产主义社会,即真实的集体的建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虚幻的集体”与“真实的集体”作了经典的区分。他指出:“在过去的种种冒充的集体中,如在国家等等中,个人自由只是对那些在统治阶级范围内发展的个人来说是存在的,他们之所以有个人自由,只是因为他们是这一阶级的个人。从前各个个人所结成的那种虚构的集体,总是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而使自己与各个个人对立起来,由于这种集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支配的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构的集体,而且是新的桎梏。”[5](P84)这种集体不是由真实的个人组成的,“个人只是作为普通的个人隶属于这个集体,只是由于他们还处在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下才隶属于这个集体,他们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阶级的成员处于这种社会关系中的”。[6](P85)与此相反,真实的集体是“控制了自己的生存条件和社会全体成员的生存条件的革命无产者的集体”[6](P85),在这样的集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也就是说,真实的集体建立在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从而也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有个人自由。显然,这种真正意义上的集体与个人是水乳交融的关系。在对集体涵义的正确理解基础上,人们对利益取向上的集体主义道德也就不难把握了。集体主义道德实际是建立在群众史观的基础之上的,在真实的集体的基础上,强调集体利益的优先性和首要性,实际就是强调人民利益的首要性和优先性,个人利益的正当性与否最终要以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标准。只有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这种真实的集体的利益,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方向,才会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篇3: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内涵及构建分析论文

一是循环农业经济体系是遵循循环经济理论的新型经济模式。它要求经济活动应当以“投入品→产出品→废弃物→再生产→新产出品”的反馈式、循环式的流程组织运行,要求在农业生产链条的输入端,应尽量减少自然资源的投入;在中间环节则应尽量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在输出端则应尽量减少生产废弃物的排放。通过这种循环再生的模式,以真正达到农业经济体系的低耗、节能、安全、环保以及可持续性发展。二是循环农业经济体系,是一种资源节约型与高效利用型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构建循环农业经济体系,不仅能提高农业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通过积极开发与创新农业高新技术、先进技术,能最大限度释放农业的资源潜力,减轻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压力,从而有力的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化与快速化发展。

篇4: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内涵及构建分析论文

[2]翟绪军.中国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机制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

[3]尹昌斌,周颖.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模式[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篇5: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内涵及构建分析论文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型产业。然而,在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却往往面临着农村水资源问题突出、传统生态农业体系破坏严重、农副产品资源利用率低、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差等一系列问题。以上问题不仅严重破坏了农村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容易造成农业资源的高消耗与过度利用,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化与健康化发展。为此,我们应当积极构建新型的循环式农业经济体系,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投入物—产出物—废弃物”的循环性与综合性利用,从而有效减少自然资源的无谓浪费,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以最终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村环境建设两者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篇6: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内涵及构建分析论文

2.1创新思想观念,加强政策引导

2.1.1创新思想观念要构建与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就必须树立起循环经济的理念,走低消耗、高增长、可持续的发展路子,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方式。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应当贯彻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念,转变传统对农业发展与定位的认识,创新工作思路,将构建循环农业经济体系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创新点与切入点,切实推进农业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2.1.2加强政策引导除应当创新思想观念以外,各级政府部门还应当积极进行政策性的引导,通过加强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发展的财政性投入,加强农村基础性设施建设与农业环境管理,从而为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尤其是在相关法律保障、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等方面,都应当制定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制度,以引导和促进各级政府部门、企业以及公众在构建循环农业经济体系中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以尉氏县的政策引导工作为例,近年来,我县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基础上,一方面,始终将抓好粮食生产作为落实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落实政策,稳定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粮食面积逐年增加,粮食总产连年提高,在201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88.06万吨,为河南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还积极扶持发展林果业,多年以来在全县范围内持续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通过园艺工的技术培训,示范户的示范带动,全县果树面积达到7万亩,新增果树种植面积2万余亩。正是通过这些技术政策、产业政策的引导,为我县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优化农业经济布局

我们应当用循环经济的理念,以指导区域农业的发展,并根据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以及农业结构的特点,合理优化与调整我国农业的区域经济布局,并通过不断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以有效建构出循环的农业经济体系。为此,我们应当一方面从大产业、大生态的角度,用循环农业的思路指导农业生产,摒弃传统依靠消耗资源来发展农业经济的做法,以实现低消耗、高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实现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模式。以尉氏县为例,为进一步优化县内农业经济布局,我县一是继续引导发展传统优势农产品,如西瓜、辣椒、小尖椒、蔬菜等优势农产品,通过麦-瓜-棉、麦-瓜-辣椒、麦-瓜-菜、土豆-玉米-辣椒、土豆-玉米-西瓜等间作套种模式,其面积已发展达20万亩,亩效益均在3000元以上;二是创建无公害生产基地,目前我县共组织申报了15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6个无公害农产品,总面积约10万亩,年产无公害农产品约15万吨。

2.3构建循环农业的组织运行模式

运行良好的组织运行模式,是循环农业经济系统构建的基础。为此,应结合现有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类型,并通过不断创新与集成能够适应农业经济体系发展的新型组织方式与运行机制,从而有效推进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例如,可构建“农民协会+农户(企业)”的循环农业组织模式、构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循环农业组织模式、构建农村清洁社区(乡、村)型循环农业组织模式等等。以尉氏县所采取的“农民协会+农户(企业)”的循环农业组织模式为例,该组织运行模式是由从事专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前提下,以专业大户和技术能手为骨干,以科技推广和经营服务为手段,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所组建而成。其特点是能更好的发挥出农业组织的引导与协调功能,并能将各农户有效组织起来,集中共享与交流农业技术、信息与服务,从而为我县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打下良好的组织基础。

3总结

本文结合尉氏县循环农业的建设实例,着重就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强调各农业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与共生耦合,强调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方式,以此构建出合理而有序的农业生态产业经济链。为有效改变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着的水资源问题突出、生态体系破坏严重、资源利用率低以及居住环境脏乱差等各种突出问题,必须积极构建循环农业经济体系,进而真正实现农业经济体系的低耗、节能、安全、环保以及可持续化、健康化发展。

参考文献

文学批评写作范文

高中必修4unit5教案

韦伯合理化理论的科学史语境论文

韦伯合理化理论的科学史语境

西方文论的意思和造句

普世价值的启蒙:原形文化与诗性新民

论文学

实现我的人生价值作文

权力童话作文

审美的思想与经验-再析李泽厚的中国美学史研究

永恒循环及其道德内涵恩格斯和尼采论文
《永恒循环及其道德内涵恩格斯和尼采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永恒循环及其道德内涵恩格斯和尼采论文(共6篇)】相关文章:

马克思论文2023-04-21

困兽之斗议论文2022-05-02

排瑶传统宗教文化论文2022-08-05

技术批判与马克思--一种实践哲学视野下的重新思考2023-07-14

浅析泰山宗教文化论文2023-01-21

《现代性与大屠杀》读后感800字2023-03-07

环境伦理学中的元伦理难题论文2022-11-27

我与幸福的关系作文500字2023-07-05

议论文参考2022-05-08

实现人生价值的作文素材2023-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