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交互广告学科设置与高校人才培养论文

时间:2023-06-05 08:04:13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浅谈交互广告学科设置与高校人才培养论文(共14篇)由网友“finer”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浅谈交互广告学科设置与高校人才培养论文,希望您能喜欢!

浅谈交互广告学科设置与高校人才培养论文

篇1:浅谈交互广告学科设置与高校人才培养论文

浅谈交互广告学科设置与高校人才培养论文

信息技术变革着人类社会,使人类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数字化生存时代,改变着人际沟通的规则,广告作为人类沟通的商业行为,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正面临着革命性的巨变。中国广告业从招贴画到因特网广告经历了近三十年的风雨历程。最初,广告通过物理的媒介进行传播,然而随着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广告也可以通过数字交互媒介进行传播,媒介的差异导致其策划、创作、设计、运营方式的不同。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广告业带来的诸多问题,同时又为我们提出探索价值的新问题,媒体技术的革新、信息传播模式的拓展,广告形式不断变幻,刺激我们神经的陌生感。这正是广告界和实业界面向数字化转型时期的一场及时雨。

1.交互广告与传统广告

交互广告的发展与运用紧随信息时代的步伐,自1994年10月14日wired杂志在其网上广告以来,传统广告不能代替的强大生命力,广告活动的交互性特征,由此成为新的.广告传播形式的代名词。一方面,作为信息传达的行为和意图,人类最初的广告与我们今天的广告并无二致,广告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传”与“受”,以及针对“受”后的信息反馈,进一步对广告宣传活动实施调整其实就是一种互动;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信息传达的方式和媒介,基于网络、数字技术的交互广告无疑极大地延伸了信息传达影响力的维度,其即时性、适应性等特征进一步强化了信息传达的实效性和可控性,并将对广告主和广告受众带来无穷的灵感和全新的体验,对于从事髙校广告学研究、广告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新的课题。

2.高校交互广告学科设置与人才培养

髙等院校的学生把交互广告的发展与运用纳入日常生活,研究并运用它就成为当今大学生在观念行为上的一种先进与时尚。中国广告业内已经有了敏锐的认识,已经产生探索新出路的热情,但髙等院校里开设交互广告学科的很少,多数停留在传统广告的教学思路上,对于市场上的主要交互广告形式,基本上以技术教学为主,缺少新技术、新理念与广告理论的融会贯通,然而紧随时代步伐的广告设计大学生开始尝试交互形式,他们大胆利用交互手段,为的是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下的沟通模式并为之服务。学生对于新媒体的新形势、新技术吸收很快,但由于课题新,遇到的困难很多。因此,髙等院校缺少对交互广告作系统的基础教学,交互广告学科的设置就迫在眉睫。

10月,广州美术学院率先在装潢艺术设计系开设了为期两周的交互广告可,授课对象是四年级毕业班的广告专业本科生,授课和完成作业的过程暴露了交互广告这一新领域的教学难点,以学生作业为例进行剖析,作业要求:选择一个熟悉的或感兴趣的品牌网站,分析它的市场背景、品牌内涵、目标消费群、媒体技术结构特征、用户使用情境、采用的交互机制以及信息构架,以此为基础,对这个网站重新进行信息构架,画出信息构架草图,并设计出网站首页。大部分本科生对新知识的总体理解力很强,创作出可以直接投入市场使用的才华横溢的作品,但是他们普遍对“媒体技术结构特征”和“用户使用情景分析”的描述表现出困惑,正是这种困惑促使我们对交互广告学的研究与学习。灵智大洋广告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罗伯特?施密特勒曾说过我们必须拆除把广告中最有创造力的人才和开发因特网的专家分开的障碍。”交互广告涉及的学科众多,包括计算机科学、运筹学、营销学、传播学、广告学、消费者行为学、设计艺术学、统筹学等多种学科,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尤其需要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的能力。

3.交互广告学科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之前景

交互广告课程的设置应围绕着以上学科进行综合教学设计,目前国际上对交互广告的研究基本上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对交互市场营销的研究、对交互广告的传播载体的研究,交互广告的定义、交互广告的实际交互性与感知交互性的试验研究,消费者对广告的感知交互性与对网站的态度、对品牌的态度和购买意图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对交互广告效果测评的研究。美国、日本、欧洲的交互学科建设较为领先,其课程集中在.?综合课、交互广告、数字传播和在线直接回应。类似的本科课程还包括数码影像图形创作、视频作品创作、试验声响和电子音乐创作、网页互动及多媒体光盘互动设计等。学生可以在一个真实的创作产品环境在线工作,并可以直接与从著名广告代理公司请来讲者和客座教师对话。这些国家的交互广告人才培养方法和课程设置给予我们很好的示范,面向未来的交互广告人才的培养,应重视培养他们对交叉知识的学习,并且应着重培养他们综合运用交叉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以便更好适应信息技术带来的广告变革。

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的适应性结构化关系,以及先进的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让我们看到交互广告让广告模式从传达上升到互动沟通,所带来的将是人类社会大踏步发展,所以交互广告理论的铺垫,对于广告学子步入信息时代,踏入社会,以及面对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对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均是一个前沿的思维与准备。广吿与市场是密不可分的,让髙校广告专业学生了解当今广告的前沿面貌,开拓学生的视野,树立扎扎实实做学问的范式。

篇2:高校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探索论文

高校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探索论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要阵地,要始终坚持以培养具有坚定信念、高尚品德、知识全面、技能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和顶尖创新人才为目标,要加强科研与教学工作的结合,做到相互促进与推动,加快创新人才培养的步伐。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始终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结合社会转型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各高校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做出了改革并积累了宝贵经验,但由于各高校自身的差异性还是面临的主要问题[1]。本研究是在分析黑龙江省高校电气工程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全面提高电气工程学科大学生整体素质,激发大学生对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技能竞赛等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热情,最终达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经过教学实践,我们在教学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现将思考和策略总结如下:

1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市场体制改革的需要,多样化、多层次人才的需求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依据高等院校学生个性差异而产生的不同教育需求,积极研究和探索一种符合多种需求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在原有高校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进行优化改革:一是加强学生主体意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自我发展机制形成;二是加强通识教育,扩大专业涉及广度与口径,增强专业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专业适应性,培养多学科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三是查阅并参考西方发达国家在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思想[2];四是追踪学科发展动态和前沿,紧密结合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努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五是完善和改进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形成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之间的指导、验证,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和力度。

2改革教和学的内容与方法,改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模式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高校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通过教育理念的转变与创新,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一是实施过程中提高教师对所传授知识的创新度及与实践结合度;二是通过互动式、疑问式教学等新式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相长;三是发挥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求知欲,继而刺激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行为的产生。教学内容的超前性、新颖性是培养创新人才创新意识的前提;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创新人才创新行为的基础;知识理论与实践工作的有机联系是培养创新人才保障。

3推进考核模式变革,形成科学的“创新型”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对电气工程专业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进行变革,建立能够对个人能力、素质、创新意识进行评价的标准。一是对传统偏重记忆性考核的定义、公式等题目减轻比重,加大综合性或灵活性题目的考核比重,内容要带有挑战性和竞争性,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不断去探讨,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设立多答案式评价标准,建立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素质、创新意识的正确评价体系;三是运用多种形式的考试,做到灵活、开放,强调过程考核的作用。

4开通第二课堂,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新途径

“第二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第二课堂”的灵活性、开放性、广泛性、自主性、多样性等特点决定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地位。“第二课堂”的开通为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实践保障,如专业论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参与热情,刺激了创新思维的产生,使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主动性增强;专业竞赛的参与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的创新创业空间,积极推动课外科技竞赛的进行,培养了学生创新冲动,增强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与科研、生产等实践工作紧密结合[3]。简言之,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与专业人才的提供紧密相连,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又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高等院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正是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也将是日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本研究针对电气工程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了初步改革和实践探索,完善了专业知识结构,构建了新型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实现了电气工程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吴琼.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与路径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2(9):71-72.

[2]田华,蒋石梅,王昭慧.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新境界:斯坦福大学D.school模式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5):159-162.

[3]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3):7-23.

篇3:电子机械学科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论文

电子机械学科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论文

一、电子机械的特点及人才需求

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我国的工业与军用电子装备开始从仿制走向自行研制,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已在电子装备的设计与制造上走向世界的先进水平,与此同时也深刻认识到结构与工艺对电子装备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电子装备中电气设计、结构设计及制造工艺是密不可分的,并趋向融为一体设计。电子机械是研究电子与信息系统中的机械与结构问题的一门机电光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它通过研究机械、电磁、热之间的耦合关系,把电子设备的原理设计转化为机械和结构的设计,提高其在机械、电磁、热环境中的可靠性,以保证其电气性能指标。与一般机械专业相比,电子机械的研究有其自身的特点:在目的上,电子机械在于捉高电子装备系统的电气性能,而常规机械则是为了提高其机械性能。在实现手段上,前者主要通过改变、优选机械结构参数与工艺来实现,而后者则主要通过电子信息、光电子信息来实现。在机电一体化的载体方面,前者是电子系统,后者为机械结构系统。从对系统的重要程度看,机电一体化对电子装备而言不但重要而且是其生命之所在。现代国防武器装备对军用电子装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突出表现为高频段、高增益,快响应、高指向精度,高密度、小型化。为适应上述发展趋势和要求,在电子信息行业,亟须培养具备电子机械专门知识,从事电子机械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和研究人才。

二、电子机械人才知识结构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系

如何有效地培养出适应电子信息领域需求的高层次电子机械人才,或者说,如何科学合理地建立起电子机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结构体系,是我们从创办这一专业开始就一直探讨的问题。一个真正合格的电子机械人才必须把机械知识和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全面、综合地设计电子设备。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建立课程体系时,从构建学生知识结构的角度,按模块化分课程体系更容易建立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的对应关系。将电子机械方向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划分为基础知识模块、专业基础知识模块和专知识模块。基础知识模块分为工程基础知识、机械基础知识、电子及信息基础知识、机电控制基础知识和工程测量基础知识5个子模块,重点是保证学生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良好的外语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基础知识模块主要是掌握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通识知识,包括机电一体化知识、机电控制工程知识等。专业知识模块是在结合基础知识模块如何构建交叉融合的知识结构,对于电子机械培养方向,除了掌握机电一体化方面的基础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掌握面向电子信息领域的电子设备的设计和集成化制造方面的知识,这其中主要包括电子设备环境防护、天线结构设计、办公自动化设备和高密度组装等知识。

由于电子机械方向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课程设置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合理地安排机、电等多学科的课程问题,如果只是将课程硬性叠加,则学生不堪重负,且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应用不能有机地结合,会使学生感到对各方面的知识都没有学好,因此必须对原有机类和电类课程进行优化、精简、合理的组合并创新。我们结合自身的情况,所遵循的原则是:“面向电子信息领域,以电子设备CAD/CAM为主线,以创新设计为核心,强化基础、注重实践”。贯穿4年培养计划的主线是电子设备设计制造综合能力培养。在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的框架上,结合电子机械知识结构体系要求,,按照教育部新的.专业目录,本专业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我们设计了平台模块式课程框架结构,突出了课程的整体优化与整合,突出了加强基础,突出了方向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新的课程体系课内总学时设定为2559学时,其中分为必修课、限选课与选修课程,开出课程总学分为272.5,准许毕业的最低学分186.5。

课程体系为四级平台(平台体现了课程的分类与整合):

1.公共基础平台。作为通识教育部分,对全校学生统一要求。课程分为5大模块:数学、自然科学模块,人文社会科学模块,工具与方法类模块工程概论模块以及体育。

2.机械工程学科群技术基础平台。(这一平台课程与部分机电工程学院其他专业共同使用。)

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平台。

4.电子机械方向平台。

三、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工作

1.机电化合,解决机电结合、设计与制造相结合过程中教学时数剧增的问题

正确处理机械与电子、设计与制造的关系,强调以机为主,以设计为主。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机械类课程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一级机械类专业一致。电子类课程主要着重基本原理与定性设计,区别与电子类专业。专业课程中重点探讨机械结构如何保证优良的电子性能。

2.设置与电子机械领域发展相适应的教学内容

针对电子信息行业特点,开设具有明显电子机械特色的课程,如:电子设备热控制技术、天线结构设计、电磁兼容性设计、现代电子装联工艺学等课程,以使所培养的人才能自如地应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电子行业电子设备设计的技术工作。

3.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

通过丰富多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学生参加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课程体系改革追求的目标。首先在加强教学环节建设的同时,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增加电子机械方向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其次实行导师制,遴选优秀学生在本科阶段参加导师的科研工作。再者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挑战杯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措施,在相当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科研能力,也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4.结合专业发展的要求,强化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是学生综合素质和科学思维培养的重要场所。为适应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我们把本学科实验室硬件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同步进行,以先进制造技术为基础,以制造信息技术为纽带,建设学院的专业基础课实验室。在机电工程学院形成了一个集现代设计技术、制造技术、控制技术、测试测量技术、信息技术为一体的院级综合实验平台。为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5.抓好教材建设工作,形成具有本学科特色的教材体系

在本专业初创时期,我们编写了首批机电结合型的教材,填补了国内空白。几十年来,始终把教材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常抓不懈,形成了统编教材、自编教材及实验讲义相互配合的、比较完整的、有特色的机电结合型的教材体系。间出版了教材25部,获国家优秀教材奖2项,省部级优秀教材奖7 项,校级优秀教材和讲义26项。我们在教材建设方面的体会是:第一,要有明确的教材建设规划和目标。第二,在教材建设的方向上,始终不渝地坚持机电结合的特色。第三,坚持国内外著名教材与本专业特色相结合。第四,始终注意教材的社会效益。不仅仅局限于满足大专院校教学的需要,而且非常注意其学科性与工程实用性,及时将科研体会与工程实践的内容加入教材中,以使教材成为本学科领域各部门各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提高教材的社会效益。

篇4:动漫人才培养与学科建构探讨的论文

关于动漫人才培养与学科建构探讨的论文

动画专业大规模开办,大量的动画人才走入市场,同其他行业一样,新毕业的动画人才必然要经过市场的检验和淘汰。目前各院校动画专业学生大都未毕业或者刚刚毕业,动画教育的成果和效益将在今后几年里逐渐明了。在动画教育规范化之后,大大小小的学校和它的动画专业必将经历重新的整合。同时随着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动漫产业作为新兴文化产业逐渐崭露头角。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物质水平的提高,娱乐文化产业的崛起已是必然趋势。老百姓从民生必需的消费转向“品牌形象”消费需求,与此相关的消费比率在快速成长,将会促使动漫卡通产业迅猛发展。同时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国产动画市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动漫卡通文化产业的文件,因此发展动漫形象和卡通周边商品的经营事业,将成为未来几年高速增长的产业。

动漫产业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动漫设计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在各方面都还很薄弱。所以通过加强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学科建设,提高本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学科建设的表现是专业设置,而专业的基础是学科。从发展顺序上来讲学科要先于专业,无论是专业划分还是课程设置都要在学科的统筹下。一直以来,各类别的专业院校视自己为象牙塔,一味追求学术理论的提高,弱化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忽略了产业发展急需的是技术人员。中国动漫产业想要发展必须要走中国特色道路,需要一批极具创意的从业人员,为我们开辟出一片新天地,然而动漫产业更需要大批具有实践技能的人才,将创意转换为产品。,开设动画专业的高校只有北京电影学院,每年的毕业生寥寥无几,同时约有一半的学生在毕业后没有选择去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各类职业院校和高校纷纷开设了动漫设计专业。然而在教学中,本科高校偏重理论知识研究而忽视技术的可操作性,职业院校过分强调操作能力,忽略理论基础学习,并将操作能力简单理解为几种软件的学习,无论是哪种都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河南省共35个高校开设了动漫设计专业,商丘市开设动漫专业的有商丘师范学院、商丘工学院两所,商丘学院在申请开设。部分高校动漫设计课程设置属于“撒网式”,将所有设计的课程门类全部开设,这就导致了学生学到的东西多而浅,如何依托河南动漫产业发展基地进行人才培养以及高校和职业院校学科建设均衡发展是目前各开设专业高校主要需要攻克的内容。首先,学科建设需要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课堂活动的主要参与者。通过自身的学习与提高,教师可以讲创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带入课堂中来,进而加速了学科整合。其次,动漫学科是讲究实践的学科,而服务于社会需求的实践需要熟练的技术,最终是将这种技术转化为物质财富。而物质财富可以循环投入到学科建设中去。最后,学科建设还需要有强劲的硬件支持,建设有先进设备的实训实验中心,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多的参与到实践中去。

地区动漫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方向

(一)优势与政策保障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对河南地区乃至中原经济区有着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自商丘市被确立为河南省5个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之一以来,文化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的'许多经验和做法在全国全省推广。商丘城市拓展飞速发展,市政府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加强,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商丘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市政府将文化产业作为商丘将来的支柱产业,正在进行培育,着力建设文化名市。所以大力加强在文化产业上吸纳各方面的投资和合作。动漫产业及其衍生产品是文化科技含量高的开发类项目,对推动我市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均有积极作用。

(二)发展状况与定位

商丘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古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多,近年来我市重点发展的文化项目多以利用历史资源有关。在动漫产业发展上应了解自己的优劣,作为人才输出的高校动漫专业开设不多,同时北方地区动漫行业发展普遍弱于南方沿海城市。但近年来市政府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可以将动漫衍生产品开发工厂作为引进项目引入工业园区。目前来说,我市各高校的动漫专业人才培养都是围绕专业设置课程的传统模式,而随着动漫产业的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熟练的动漫设计人才,根据社会需要,依托职业岗位进行人才培养的培养模式才能适应社会需求。因此地方院校应该根据地区需求建立基于职业岗位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而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应紧扣动画设计流程,体现出从策划到成片的整体思路,深入浅出。同时根据本地区现状,专业的动画设计公司几乎没有,但产业集聚区较多,可以引进动动漫衍生产品加工工厂,培养角色设计人才。

篇5: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摘要:新时期,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本文通过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分析思考和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解析,提出以思想政治教育探究性的创新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导向。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人才

新时期,高等教育不仅是智力的训练和提高、个人的自我实现,更是从全人类的科技、经济发展与文化、价值发展相统一的角度,培养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并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丰富创造力的综合型素质人才[1]。在综合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具有根本的导向作用,并向其它素质的培养提供不竭的动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所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纪教育以及生命教育、核心价值教育、交往教育、幸福教育[2]等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言行规范要求通过各个方面内容的引导教育对学生进行训练和陶冶,使其形成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才层次越高,思想政治素质也要求越高。由此,在培养新时期创新人才时,更应注重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究和创新。

一、创新人才的培养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砥砺

创新性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现代社会人才素质的精华[3]。从内涵来看,它既涵盖了对人才思想政治方面的要求,也涵盖了对人才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思想政治的要求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进取的精神信念,怀着对社会和历史的高度使命,以主人翁的意识积极投身到国家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宏伟事业中。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思想品质的要求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备勇于创新的思想观念、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在强烈使命感的驱动下,以不畏艰难险阻、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激励自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对敏锐洞察力、准确判断力、灵活应变力等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精神动力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良好的氛围中始终秉承优良的精神品质,深刻意识到要履行好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断提升自己,走在时代的前列,在创新精神的推动下提升创新能力,做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以精神动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二、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新时期,社会、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人才的竞争将不再是数量与结构的竞争,而是人才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竞争。

(一)物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渐退

万光侠先生认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特指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灌输’为主要手段,以工具性的目的为唯一目的,以培养无个性的‘服从型’人为主要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4]。这种物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长期的战争年代以及以计划经济体制为核心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工作中有着必要性和合理性。然而,其过于强调受教育者的服从性、可塑性和统一性,导致“灌输论”“强制论”的泛滥,缺乏自我教育热情,在新时期下愈显其与时代和受教育者特征的不相宜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流于形式,过于理想化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政治教育替代道德教育,缺乏时代性、生动性,忽视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和现实生活情况。长期以来,注重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忽视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注重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忽视受教育者的实际利益和素质提高,注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忽视从主观能动性引导激发。多讲理想少讲实际,多讲理论少讲规则,缺乏实践性和灵活性,不能引导受教育者在当下社会背景中思考人生、实现人生追求,在很大程度上使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偏离现实倾于理论

当代大学生受改革开放思潮的影响,思想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传统空洞的说教式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缺乏时代感、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学生思维也多被禁锢、个性多被束缚,难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偏于理论脱离现实情况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就决定了其不能很好地起到应有的教育引导作用。

三、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思想政治教育探究性创新的诉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以下简称16号文件),该文件明确指出“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新的历史时期,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应当代社会和受教育者发展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融入到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则迫在眉睫。

(一)高校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走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需要[5]。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人们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其模式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重视现实的人的社会性,强调尊重人的精神性[6]。因此,这种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顺理成章的应当作为当代高校培养创新性人才教育工作积极践行的导向理念。

(二)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积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综合体系

高校应从办学育人、以人为本的层面思考,依托专业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以及媒体教学平台的建设,形成一个与专业教育相衔接,与受教育者成长相适应、心理特征相协调、发展方向相吻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系统。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综合体系时,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的落脚点,不断深化完善教育内容,不断探索改进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审核反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时代的鲜活性和生命力。

(三)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大力加强素质教育,进一步转变高校教育思想,对不适应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结合各学科、各层次的培养实际,制定体现创新性人才培养要求的新型教学计划,由单一的培养模式逐步向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型培养模式转变。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的变革,在教学改革中,通过学分制替代学年制、推行主辅修制、专业方向调整等办学特色,可使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择业标准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学科课程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不断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处理好基础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知识创新的关系,加强实践锻炼与创新能力提高的关系。

(四)加强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新机遇、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完成创新人才的培养。“以人为本”不仅只关注“教与学”关系中的受教育者,同时也要关注教育者。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重点,校、院党政管理干部、班主任为辅助,创新机制,建设起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专兼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业务技能辅导,不断加强他们的教学、科研以及理论研究的素养,使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积极有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五)营造良好的“教与学”关系和氛围,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学工作者应努力改变传统教育活动中单纯“以教师为中心”或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关系[7]。只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常会低估受教育者在建构人生规划和价值体系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只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则会出现受教育者以自我为中心、放任自流、盲目自大、缺乏正确引导,同时无法获得成年人有益人生经验的启示、宝贵人生阅历的启迪。因此,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应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双向交流的教学关系,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和地位,在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中,启发、激励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激发受教育者对知识创造的内驱力,即探索未知、追寻真理的强大精神和不懈追求。这一切来自于受教育者对社会、国家和人类的高度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以受教育者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和思想道德品质为培养重点,并为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因此,在新时期,高等学校教育应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通过理论创新与现实践行相结合,探索出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充满人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树立坚固的理论导向。

参考文献

[1]陈锡坚。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选择[J]。大学教育科学,(3):34—36。

[2]闫艳,王秀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探[J]。思想教育研究,(4)。

[3]蔡峋。创新性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5:83—84。

[4]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160。

[5]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J]。高教探索,2001(1):47—51。

[6]宇业力,顾友仁。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两种基本理论及其时代走向[J]。教育科学,,26(3):87—91。

[7]曹东勃。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两大困境及其破解[J]。高教探索,2010(5):139—147。

篇6:新制度经济学与高校专业设置探讨论文

新制度经济学与高校专业设置探讨论文

摘要: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是用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问题的理论。专业设置问题的实质是通过建立某种机制,以促使高校举办的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益趋于一致。为达到两者利益的一致,就必须建立合理的资源配置体系。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确保高校的产权主体地位,并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对于促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解决专业设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高校;专业设置

1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著名经济学家科斯首先提出了交易费用和产权理论,然而当时并没有新制度经济学的概念。著名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第一次提出了“新制度经济学”的概念,并且将新制度经济学和旧的经济学理论做了如下区分:1、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研究微观经济行为;2、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是以“交易”研究经济问题的理论。埃格特森对新制度经济学又进一步做出了如下解释:新制度经济学将经济模型引入经济学研究;新制度经济学摒弃了古典经济学中交易费用为零的假设;新制度经济学在传统经济学价格和数量两大维度的基础上增加了质量维度;新制度经济学进一步推进了古典经济学大众化的愿望[1]。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不断发展,芮切特认为新制度经济学主要有以下分支:(1)产权分析;(2)交易费用经济学;(3)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政治经济学;(4)经济历史的新制度分析;(5)宪政经济学;(6)合约经济理论[1]。芮切特关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定义已经非常成熟。新制度经济学将经济学理论引入制度领域,为我们研究社会经济制度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我们研究高校专业设置问题,主要借鉴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分析、合约经济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中,制度的变迁往往由交易费用引起,因此本论文主要论述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产权、交易费用、委托代理理论即合约经济理论的相关理论。

1.1产权理论

在传统经济学中,并没有强调产权的重要性,因为产权明确是传统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之一。科斯对于产权经济学的理论具有重要贡献,科斯关于产权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产权的定义是没有意义的;在交易成本为正的现实世界中,产权对于经济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政府在定义产权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德姆塞斯是对产权理论做出较大贡献的另一位经济学家,他对产权理论的贡献主要包含以下方面:1、说明了产权对资源配置影响的内在机理,产权通过引导人们使外部性内部化来引导资源配置;2、产权的归属有两个极端,即公有制和私有制,私有制天然具有较高的效率;3、产权的界定有无限性和相对性,产权包含无限的潜能;4、产权迁移发生的原因是新产权带来的收益,大于改变旧产权所造成的损失[1]。在以上两者的论述中都谈到了产权的意义、发生作用的内在机理等,但是都没有指出产权应当配置给什么人。波斯纳指出:“如果交易成本过高,其抑制了交易,产权应当赋予最珍视它的人。”科斯强调了国家在产权界定中的优势,但是其并没有说明国家和产权界定之间的联系,诺斯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1、国家作为经济人,其对产权进行原始定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收益;2、国家对产权的界定具有天然的规模优势;3、国家的权利过大时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同时也有可能损害产权主体的利益。

1.2交易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来源于传统经济学理论。康芒斯将“交易”定义为和“生产”相对应的经济活动,“生产”是人与自然的活动,“交易”是人与人的活动,“生产”和“交易”构成了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他认为交易分为平等的交易、管理的交易和限额的交易。科斯在康芒斯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交易理论,科斯认为市场机制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交易费用。研究交易费用的视角主要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本论文所研究的主要是微观角度的交易费用,因此我们在此也只对微观角度的交易费用进行简单的介绍。交易费用的微观层面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事前费用,主要是指交易发生之前的生产信息、交换信息、讨价还价的费用;二是,事后费用,即为确保交易完成所产生的费用[1]。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费用决定了制度的变迁。诺斯认为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才会发生制度创新:(1)创新改变了潜在的利润;(2)制度创新成本的降低使制度的变迁变的有利了。制度的变迁受到成本、收益、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的影响。虽然交易费用对制度的变迁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无论是诱致性变迁还是强制性变迁都存在时滞。

1.3委托代理理论

20世纪60、70年代的经济学家们因不满足于阿布德布鲁体系中的“黑箱”理论,开始研究企业内部的激励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委托代理理论随之产生。委托代理理论以两个假设为基础:(1)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不一致;(2)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经纪人”。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拥有较少相关信息,代理人拥有较多相关信息。新制度经济学家们认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和治理机制问题,也就是激励和约束问题。

2高校专业设置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关系的机理分析

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专业的发展要求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专业设置的问题就是高校所设置的专业能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问题,也就是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代理人能否满足委托人政府要求的问题。美国经济学家诺斯曾经说过:“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我们可以推断出:“专业设置质量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也在于制度因素。”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是产权和交易,产权的安排对于保证公平的前提下确保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2]。

2.1专业设置与产权理论

产权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中产权的含义是“经济主体对财产的权利,更严格地说是一组权利,是各个相关经济主体所拥有的权利的总和”。具体到教育产权也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应当明确财产所有者的权利边界,确保财产所有者的权利的实现;第二应当明确出资者和学校法人之间的权利边界;第三教育产权的.各个权利主体是有边界的。教育作为一个准公共产品,政府和市场作为主导者时,有其边界效应。当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由政府运营时,其有正外部性的特征,在权责不明确的情况下会产生“搭便车”等效率低下的问题。在高等教育中产权的界定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3]。众所周知,在高等教育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制度安排上,政府即是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又是高等教育的管理主体。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中央-地方-高校的三级管理体制。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视角分析,在高等教育的举办中,存在政府或公众和作为高等教育管理者和决策者之间的代理-委托关系[3]。政府、公众、高校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经济人”,都有趋利避害,追求最大利益的倾向。高校作为代理人一定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不可能把保证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也就不能把保障专业设置的质量作为自己的追求。产权的存在是为了保证产权所有者的剩余索取权,但产权的明确并不能确保高等教育运行的高效。因此除了明确高等教育的产权,还需要有必要的激励,必要的激励就是剩余价值的索取。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产权设计中,政府既是高等教育的所有者,又是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因此剩余价值所有权是没有意义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育部门和高校就丧失了追求剩余价值的动机,因为政府和高校也是“经济人”,“经济人”总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高等教育举办的各个层面,各个参与主体,都存在通过某种不正当途径获取好处的欲望和动机。权利和责任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只有这样剩余价值的所有权才会对产权所有者形成反向激励。当前我国的高校的主要收入来自于政府的财政和学生收入,而政府的财政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培养层次和学生的基数,也就是说学生的基数决定了高校的收入。在这种拨款模式下人才培养的质量,专业设置的质量不会影响到高校主体的收入,也不会影响到委托代理关系末端教师的收入。而高校作为办学主体,并没有产权或是剩余价值索取权,这种权利的缺失又导致了责任的缺失。

2.2专业设置与交易成本

专业设置问题的实质就是改善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就是改变当前的高校专业设置的动机,其实质是促进新的专业设置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的诱导因素就是降低交易成本,节约制度成本,提高制度效率,也就是一种收益更高的制度对一种收益低的制度的替代。这种制度的变迁无论是强制性变迁还是诱导性变迁都涉及到旧制度的去除和新制度的维护,无论是旧制度的去除还是新制度的维护,都要确保代理费用或交易成本的降低,并形成有效的激励,使代理人享受到交易费用降低所带来的剩余价值。因此如果要确保高校提高专业设置的质量,就必须降低交易费用,并使高校主体享受到其带来的剩余价值。交易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康芒斯将交易分为三种:(1)买卖交易,在高等教育中就是学生购买高等教育服务;(2)管理交易,在高等教育中就是主管部门对高等教育的管理;(3)限额的交易,在高等教育中就是政府组织。在教育活动中的交易费用包含:(1)信息搜集的费用,即教育产品的消费者为了搜寻和教育有关的特性所花费的成本;(2)签订契约、谈判、规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费用;(3)履行契约和收回教育成本的费用;(4)排他的费用,即防止其他不付费者享有教育的费用;(5)监督契约履行的费用;(6)避免违约的费用。在高等教育领域,学生或家长和高校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并且学生和家长难以对高校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当委托-代理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时,代理人作为信息的拥有方为牟取更大的自身利益,必然会使委托人的利益受损使代理的质量持续下降。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缺少必要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导致我国的高校质量参数没有准确的获取渠道,以致个别低质量的培养单位滥竽充数。因此在合理的产权安排下,高校能够获取剩余价值,交易成本的降低对专业设置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

3影响高校专业设置的相关因素及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3.1教育体制和经济体制之间的联系

教育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关系表现为:一方面,由于教育具有经济的属性,因此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体制;另一方面,教育的功能包含人本发展功能和社会功能,因此教育体制又能够反作用于经济体制。无论是经济体制对教育体制的影响,还是经济体制对教育体制的影响,两者之间必然有一个中介,二两者之间的中介就是教育资源[4]。教育资源作为一个非常特殊的资源,它从属与社会资源,其配置方式必然会受到社会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影响。然而教育资源又不同于其它领域的资源配置方式,因为教育不仅仅有社会化的功能,还有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因此在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不仅要尊重其母体制即经济体制的运行规律,还应当尊重教育本身的运行规律[4]。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高等教育主要追求的是办学规模,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办学规模的急速扩张和经费短缺之间的矛盾。我国在这一时期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是:一、多渠道筹集资金;二、努力挖掘高校的办学潜力,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率。在这一时期的教育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率问题,其实质是高校的办学效率问题。这一时期的学者主要运用古典经济学的方法,得出高等教育的规模是影响生均成本和高校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和这一理论密切相关。上述理论的实质是运用经济学的规律来解决教育问题,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形成了“综合+专项”的基本拨款模型。这一拨款制度不仅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宏观影响,对高等教育的微观影响也已经深入骨髓。在这一拨款模式和高校资源来源渠道的影响下,生源量成为影响高校资源获取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因此导致了学校的盲目扩招和师生比例失调等问题。高校扩招的过程,实质上是用经济的规律来指导教育发展的过程。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子领域,其不仅要尊重其母系统的运行规律,其还有自身的运行规律,违背其自身运行规律必然会导致问题的产生。资源配置是连接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桥梁,因此,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问题的实质是:“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用怎样的方式和模式将资源配置给代理人的问题。

3.2高校专业管理问题的实质仍然是高校产权问题

首先我们假设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是符合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在这一假设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认为高校具有真正独立的法人地位的,这种真正的法人地位,确保高校拥有高校自身的部分产权,这一部分产权可能包含了人事权、专业设置权、财权等。产权的拥有者是具有剩余价值的索取权的,而剩余价值是建立在所获资源的基础之上。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念下,资源的获取量是建立在委托人对代理人成果评价的基础上。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存在专业的设置没有充分的考证、不充分考虑自身条件、脱离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这些问题又决定了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评价,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假设下,我国大部分高校作为独立产权主体或是代理人是不可能获得足够的教育资源的,更不可能取得剩余价值的。因此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假设下的高校,其作为经济人是不可能忽视自身的经济因素,而忽视专业设置的合理性。政府在高等教育举办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充当了主要委托人的角色。与其他“委托-代理”关系并无区别,作为代理人的高校掌握的相关信息更多,而作为主要委托人的政府掌握的相关信息更少,因此在我国用专业目录来约束高校的办学具有某种合理性。然而在合理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第三方评价以及由评价决定的资源配置水平,才是约束代理人的主要力量。制定专业目录的管理方式,虽然某种意义上推动了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却约束了高校的专业设置广度。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高校专业设置的问题,在现今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模式的影响下,高校为了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或是拨款,他们在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中,有强烈的违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委托人意愿的倾向。因此高校专业管理问题的实质仍然是高校产权问题。

3.3学生或是家长的选择是高校专业设置的最终决定因素

在学生或是家长选择高校或是专业的过程中,信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信息的获取难度也决定了高等教育举办的交易费用。在高等教育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学生或是家长是最终委托人,委托人往往是信息掌握的较少者。学生或是家长往往只能通过高考志愿书、学校网站、亲朋好友的介绍等有限的渠道来了解高校或是专业,这种信息的取得方式比较容易导致选择的盲目性,如果学生或是家长想要取得更多的信息,做出更准确的决定就必须付出更多的费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追求就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委托代理效率,促进代理人和委托人的意愿一致,在信息获取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很难解决提高委托代理效率等问题。学生或是家长不仅是最终委托人,还是教育资源的需求方,也是信息获取的较少方,因此为促进高校专业设置和学生或家长选择的一致性,信息的交流就十分必要,而信息交流的基本条件就是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5]。

参考文献:

[1]谢作诗,杨克瑞.教育制度经济学刍议[J].教育与经济,,(01):18-22.

[2]海因兹-迪特迈尔,布莱恩罗万.教育中的新制度主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01):15-25.

[3]王磊.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选择―基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及在中国的应用[J].财贸经济,2007,(08):54-61.

[4]范先佐.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罗燕.大学排名:一种高等教育市场指引制度的构建―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分析[J].江苏高教,2006,(02):14-17.

篇7:高校语文教学与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论文

校语文教学与复合型人才培养联系紧密。现阶段,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经过长期的实践与发展,其教育教学模式也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学者及专家开始意识到这门课程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艰难的,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诸多错误,而高校语文教学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亦是如此。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复合型人才的定义和特征,接着分析当前高校语文教学的现状,最后提出高校语文教学同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融合的具体路径。

一、复合型人才概述

(一)定义。所谓“复合型人才”,就是指具备两个及以上的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创新人才,不仅包括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等多重复合,而且也涵盖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复合。所以,“复合”二字代表了不同两者及以上的有效交融,既要在专业技能上有所突出,同时又要拥有其他技能。

(二)特征。首先,复合型人才具有综合性特征。主要表现在:雄厚的理论基础及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有助于能力培养,但并非是不同学科能力的单纯堆积,而应当扬长避短,基于多重能力来增强综合能力,并且发挥其综合效用。其次,复合型人才通过多学科或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交融而实现对已有知识和能力的突破,换言之就是以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提出可行的对策。当然,这不仅是人们创造力的激发,更是人体智能的逾越。

二、当前高校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落后。当前,高校语文教学仍采用落后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不仅使课堂氛围变得沉闷而不活跃,而且也难以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如果长期处于这种被动式的教学环境中,那么学生就很容易丧失学习动力和激情。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本应占据主动、积极的地位,但因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忽略了其主体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高校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视不够,亟须进一步提升。

(二)创新思维缺乏。在高校语文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材多陈旧、老套,形式也较为单一化。在此情况下,大学语文教材循环往复,但“换汤不换药”,无法得到及时更新。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滋厌烦心理。而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在于:我国高等教育观念较为落后。大学语文作为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其覆盖面宽广、知识丰富。现有文学素材中具有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但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学素材系统,高校语文教学应在素材更新上发挥积极作用。现阶段,由于我国高校语文教材没能得到更新,加之形式也无法得到创新,所以进一步制约了我国高校语文教育的发展。此外,任课教师的创新意识薄弱、教学体系的落后等诸多因素,影响了高等语文学科教育的进步,同时也影响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人文素质不受重视。素质教育倡导“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似乎已发展为一种固定化的口号,但是很多学生进入到大学后就不再有这般感觉。高校语文教学应遵循听、说、读、写四大基础性原则,并始终围绕这一原则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文学类学科,大学语文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工作岗位上,其所覆盖的文学、处世、人性以及为人等内容,构成了我国高校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倘若只开展语文实践教育或人文素质教育,都是对大学语文教育的片面化解读,而且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目前,高校语文教学多采用“听、说、读、写”模式,不仅僵化了现代语文教育思想,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文化灿烂,其文学瑰宝也亟待我们挖掘。

三、高校语文教学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融合路径

(一)不断提高任课教师的渊博学识

高校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而且还要拥有渊博的学识,不断追求学者化风范。所谓“学者化”,就是指从事高校语文课程教学研究的教师应是与文学相关专业的学者或专家,其主要包含两种涵义:①知名学者或专家担负起高校语文课程教学的任务,上世纪初就不乏名师执教的传统,比如沈从文、闻一多和朱自清等,而改革开放以来,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仍然保持这样的传统;②对于已从事于高校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应当将“成为一代名师”视为前进的方向。另外,任课教师要对不同的文化领域或层面进行涉猎,丰富自身的人文学识,将自己经历过的坎坷道路、积累到的人生经验、体验过的生活经历以及参透过的人生哲理与语文教学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进一步形成对自然宇宙、社会生活、人生理想、历史文化、教育教学等的深入理解,并使其融入到整个语文课内外教学过程中,悄无声息地感染并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对生活保持乐观,对人生存有信念。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高校语文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功能。而且,在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选择时,教师要做到灵活、机智,熟练地掌握不同教学方法的使用,结合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因素以及课堂氛围等,遵循“因势利导”原则,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譬如体验式教学、情境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提问式教学等诸多模式,打破“教师中心化、教材中心化、黑板中心化、课堂中心化”的落后局面,专注于文学作品赏析和情感培养,引导学生鉴别文学趣味,感悟人文意蕴,纵情观赏我国文学之风景,进而达到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还需要营造多元化教学环境,突破单纯的课内教学气氛,将教学延至课外。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因此,可通过创建文学社团、举办人文讲座、设立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文学知识竞赛等,创造生动的、积极的人文氛围,以此培育更多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不断磨炼自我意志,逐渐培养对本民族、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的情感;树立起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将文学知识以体验感悟或亲身实践的形式渗透到自我文化生命与知识血肉之中,慢慢汇聚强大的人格力量。

(三)拓宽专业学习,实现主辅相结合

我国大部分高校都结合当前高等教育现状,在招生录取上,采用文理学科划分方式,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优势,贯穿相邻专业课程,扩大语文学科覆盖面,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其他专业的知识,从而为学科交流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社会发展培育了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采用这一招生方式后,学生对所学专业或学科具备深入的了解,通过结合现实情况来调整院系专业,不仅有效避免了大学生因知识面狭窄而“漏洞”百出的.尴尬局面,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有助于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主辅双修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其适用范围较广,能够调动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积极性。所谓“主辅双修”,就是指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中心,基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由学生自主选择两个专业,其中一个是主修,另一个是辅修,结合各高校具体规定,主辅双修课程必须达到学分比例,方可准许毕业。在这种培养模式下,不仅节省了教育成本,而且提高了我国科技竞争力。另外,也可将大学语文作为公共选修课供学生学习。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很多跨学科或专业的选修课程,其知识覆盖面较广,涉及了文学类、艺术类、理工类等专业,比如中西方文学史、文学作品鉴赏、名著阅读、摄影入门等诸多千奇百怪的课程。开设这些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睿智地使用社会,从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言行层面,人们的言行举止无不凸显其文化修养,展现其文化素质。由于受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的影响,很多文人雅士无不具有高尚的道德思想、纯真的艺术操守以及较高的文化修养等,这些均是人文素质的客观体现。高校大学生应在时间的积淀下找寻语文学科的真谛,并从言行层面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在内涵层面,内涵修养可通过外在肢体进行表现。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内涵修养和外在肢体才能成为有意义的人,但这一切都需要依赖于大学语文学科。由于该学科拥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汇聚我国大量的文化传统、东西方先进思想以及经典文学作品等,所以高校语文教学有助于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纪楠.浅谈大学语文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及意义[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1).

[2]刘忠喜.试论高校语文教学与复合型人才人文素质培养[J].语文建设,(3).

[3]黎红.高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及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文教资料,(19).

篇8:区域经济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关系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关系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高科技经济产业也随之进行着不断的变迁。与此同时,传统经济也逐渐向生态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方式上转变。这就促使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的大力改革与建设。作为传播与生产知识的重要领域,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在对新兴技术的开发,创新知识的传播以及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1.高校人才培养促进区域创新。

由于在我国经济的发展大潮中,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正朝着高技术产业迈进,这就要求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与创新能力。而作为人才培养的集中营,高校在区域人才的培养、文化的传承以及科学的研究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高校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发挥着最为基础的作用,并由于高校的学科能够交叉融合,因此其对建立区域高科技产业群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外,我国高校的这些图书馆、数据库等基础设施,也可以为区域创新带去一定的物质基础,使区域创新资源得到优化。

2.高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我国某权威报告显示,截至,在全国2408家软科学研究机构中,高等学校的软科学研究机构占1171家。20,高校科技研发人员占全国总量的11.3%,科研经费占全国总量的8.5%,基础研究经费占全国总量的55.4%;与上年相比,当年高校科研人员增长5.3%,科研经费比上年增长了27.6%;较之上年,高校申请专利数比上年增加17753件,增长28.8%,高校专利授权数为43153件,比上年增长54.4%,发明专利授权数为19036件,比上年增长32.3%。这些数据说明,在区域经济的向前迈进中,高校一直保持着较高层次的专家水准,并在技术设备上拥有着极大的优势。高校在对区域的科研计划的承担中,为获得全新的科研成果,将自身对巨大信息资源的整理,与产学的结合互相促进,使高校在经验积累中愈加丰富,因此区域创新在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对技术的支持,还是文化的提升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3.高校为区域创新传播知识、培养人才。

知识的内在需要,使地方高校不断促进着区域的创新。并作为区域信息科技系统的核心部分,高校所具有的巨大的知识系统,使其一直处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轴心位置。高校不仅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着知识上的支持,而且可以使区域创新中的技术知识,以最快的速度在社会中传播,为整个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随着知识的广泛传递,高校凭借自身人才培养模式与浓郁的学习气氛,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出符合其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二、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建设中所存的问题

1.在参与区域经济建设中,高校缺乏实质性合作。

虽然在与地方区域经济进行合作时,高校促成了一些合作项目。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在进行具体的合作过程中,双方缺乏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并不具有具体的可操作性。此外,相较于地方区域经济贸易等各种利益关系,高校方面显得较为封闭,缺少实质性的合作。在进行合作时,由于双方只进行共性技术的研究,对核心技术无法达到共享,因此也就导致了高校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的合作,一直都只能流于形式。

2.在校企双方的相互合作中,高校存在人才流失问题。

高校在与地方区域经济进行合作时,也会有一些并不如人所愿的现象的发生。一些拥有雄厚经济基础,力量强大的龙头企业,对高校的科研人员,采取物质诱惑的方式,进行人才的挖掘。最终造成由于物质待遇的差距悬殊,使的高校人才流失严重,并对高校科研队伍的稳定性与高校的学科建设产生强烈的冲击。

3.高校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中,缺乏服务社会的意识。

我国高校具有服务社会、培养人才和服务科学这三大功能。但一些高校却只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与科学的服务,而忽视了对社会的'服务功能。主要表现为:组织机制不协调,无法很好转化的科研成果等。而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依旧是对服务社会的意识淡薄,并存在一定的偏差,从而造成这一体系未能得到相应的设置与完善。最终导致物质技术实力的无法得到提高,科学定位的不合理,以及与其他科研单位的脱轨,从而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应对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服务质量。

在对高校人才进行培养时,高校要遵循区域经济的市场需求与职业岗位的需要,以培养可以熟练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大力为区域经济提供其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并要将高校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合作平台得以有效的利用,着重发挥教学实践环节的功能,鼓励高校师生在地方区域经济建设中,开展具有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

2.高校要强化师生参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的激励力度。

在对高校教育模式的改进中,高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要把教学工作作为基本出发点,并要求教师在进行应用开发研究中,要将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实际作为基点,来推动科研成果向产品开发、技术服务与政府决策等方面进行快速转化,并为学校教学资金进行多元化的筹集。此外,应对地方在区域经济建设的教学实践、与科技成果的转化中作出贡献的教师,加以奖励,并以此鼓励更多的教师投入进区域经济建设的产学合作相关项目中来。同时,在进行职称晋升与提拔的工作时,高校要加入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创造等内容,把专利实施、成果应用作为职称评定与职责考核的重要因素,并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对待。

3.构建服务平台,完善合作机制。

高校在进行与区域企业的信息沟通时,要与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来作为高校大学生的实习场所,使高校科研成果能够得到迅速的转化,从而将人才培养基地建立成能够真正在节约科研教学资金的基础上,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场所。当然要搭建好校企的沟通平台,还要对校企双方的沟通合作制度以及利益分配制度进行完善与强化,并要规范与完善科技成果的价格评估认证体系,从而实现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教学、科研、实践三大方面的统一结合。

4.加强高校社会服务职能与创新性建设。

高校在注重对人才培养和科学服务这两大功能发挥的同时,也要增强对其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视,建立健全高校对区域经济的服务体系,进行科研的发展建设,并依靠转化的科研成果,以及社会的物质资助,来进行先进设备与师资力量的大力引进,从而保证其良性的发展。或者通过区域间的协作,使两所高校就这一问题,进行积极的交流,以此深化对社会服务的认识。此外,通过校企间的合作,还可以增强高校科研项目的实用性。在对高校的社会服务体系进行建设时,可以通过转让科研成果、加大对师生的激励等方式,来促进校园内创新性建设。

四、结语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高校如何发挥其自身优势,培养出适合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以及如何应对在校企结合中产生的问题,已成为现今高校所关注的重点。笔者针对上述情况,从高校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入手,对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建设中所存的在参与区域经济建设中,高校缺乏实质性合作,在校企双方的相互合作中,高校存在人才流失问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高校更好的贯彻办学理念,于服务区域经济有所帮助。

篇9:社会环境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战略探析论文

一、應用型人才培养是我校未来发展趋势

每年的毕业季,在我国都出现一种结构性怪现象,即学生老是喊着找工作难,企业喊着招工难。造成这种“大学生过剩”与“技工严重缺乏”冰火两重天的反差格局的主要原因是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其知识结构满足不了企业需求,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企业的实践性不强。这也就是业界经常说的产学落差比较大。如何缩短产学落差甚至达到产学零落差则是当前和今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20xx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大学扩招后600多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职业技术学院,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这无疑为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提供了一个方向性指导。

我校响应教育部号召,有幸入选首批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则成为了今后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二、社会环境对我校应用型发展战略的误解及原因分析

(一)社会对我校应用型发展战略的误解

虽然应用型人才发展已经成为了我校未来发展的趋势,我校也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但是社会环境依然对我校应用型发展战略存在着疑虑和误解。具体表现在:

1、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培养基层工人

很多家长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误解,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让自己的孩子上大学,毕业后就是下基层当工人,东莞人比较保守,都有望子成龙的思想,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考上大学出人头地。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毕业后能够在写字楼里从事比较体面的工作,而不是充当“工业的黑手”。持有这种思想的人不在少数,无疑这不利于学习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

2、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是降格的表现

很多学生、家长甚至高中老师存在着一个印象,认为应用型人才发展战略中的应用型就是职业教育,如果东莞理工学院发展应用型,那么不是自损名声,将自己公办本科的身份直接降格成职业教育,这样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没什么两样?特别是这次的试点,广东省主推东莞理工学院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这就进一步加深很多家长的印象,认为东莞理工学院未来的发展之路跟职业技术学院一样的,这本身就是降格的表现。

3、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不利于学校招生

除了学生家长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不理解外,学校的老师对这个问题也存在着误解,也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不利于学校招生,从而不敢大肆宣传,这就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在我校推广增加了难度。

(二)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误解的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

1、学校宣传力度不够

学校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职能部门本身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着模糊认识,从而使得社会各界不了解、也不熟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和意义。这其中必须要求学生、教师、家长明白何为应用型本科人才?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与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有什么不同。一般认为,应用型本科人才与研究型本科人才是本科教育平行发展的两个层次,而应用型本科人才与应用型高职高专人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高低不同的两个层次。与研究型本科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主要培养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重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而非发现新知的能力。在应用型人才系列中,应用型本科人才重在培养“能够把原理性知识转化为运营、管理以及运行决策的人才”,而高职高专教育则重在培养“能够运用智力技能或操作技能,把运营、管理以及运行决策变换为物质形态或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的人才”。[1]

2、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存在着误解

社会各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着误解,不了解应用型人才的具体内涵以及发展要求,从而盲目的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就等于培养学生成为产业工人。这就必然会产生发展应用型战略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产业工人的疑虑[2]。

三、推动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建议

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战略已然成为了我校发展的大趋势,实际上我校也一直致力于探索建立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之路,应该说我校的发展战略是与教育部的决议不谋而合的。不过,面对着社会舆论的压力,在主推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过程中,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宣传力度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误解,因此,学校应该利用媒体的力量,加大应用型人才战略目标的宣传力度,使得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观念能够深入人心。这样的宣传可以考虑三步骤:首先,定期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学校进行有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讲座,让师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熟悉和了解,从而让师生对学校的战略有信心,通过师生特别是广大学生向家长以及社会宣传应用型发展战略的意义;其次,将校园开放日真正的办起来,定期的聘请学生家长、企业以及媒体来学校参观,让社会各界了解理工学院、了解应用型培养战略。最后,深入全省高中,宣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含义和意义,让高中的老师和学生了解其内涵,为学生报考理工免除后顾之忧。

(二)练好内功,切实有效地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

除了向外界大力宣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战略外,最重要的还应该是练好内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改革。具体来说:

1、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当前,我校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由于受到教师自身水平、教学条件、社会舆论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过多的强调学生理论知识的储备,而轻视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这却正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要转变观念,以校企合作作为突破口,将人才培养的目标转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除了懂得理论外还必须懂得实操。对于当前我校各专业的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理论基础知识是不缺的,最缺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有必要将企业引进学校,树立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观念。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应该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策略。比如,经贸系开设“经贸大讲堂”,每学期聘请企业专家来校为师生讲学,协助广大师生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观念。同时,经贸系在寒暑假组织夏令营和冬令营,组织师生到企业特别是企业的工厂去参观、学习,感受企业的氛围,了解工厂的运作。这些都无疑会推动应用型人才发展战略。

2、人才培养方案的再设计

人才培养的关键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四年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关键是其在开学之初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怎么设计的。为了适应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校应该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将本着“基本理论+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以缩短产业落差为目标,依托于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充分吸纳企业的建议和意见加以完成。对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再设计,应该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产学实验班的建立等多方面入手加以进行改革。

3、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建构

传统的本科培养评价体系只是留于学校层面,即便是企业参与也是浅层次的走形式,使得人才评价体系流于形式。学校应致力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建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应突出企业的作用和参与,构建出学校、学生、企业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应更具有指向性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评价标准和方法的确立。

学校应协同相关企业制定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应该说,很多企业都有一整套的培训员工的体系和标准。充分综合这些已有的标准,并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制定一整套综合评价体系和标准。使得在企业实施的教学活动,将会采用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办法制定评价标准。这样更能适应具体的教学情境,企业技术人员会更得心应手。同时在教师的辅助下,能够保证这些评价标准和方法不会偏离高等教育的要求。制定这些标准的同时,也将充分考虑企业的特有属性[3]。一般来说,东莞本土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企业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规范性,其企业文化强调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做事的程序性,这与高校要求的评价规范性是一致的。

(三)充分发挥校友的作用

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就应该发挥校友的作用。在“教师——学生——校友”之间形成有利于学校发展的良性循环,即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得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应用型技能,等学生毕业后以学校校友的方式向社会宣传学校的同时还可以回到学校向师弟师妹传授经验,从而真正形成“在校期间,我以学校为荣,毕业后,学校以我为荣”的氛围。虽然我校建校时间比较短,但是算上专科时期,我们的校友特别是在东莞工作的校友数量还是很多的,有些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们就应该将这些校友资源整合起来,可以定期举行茶话会、座谈会等将校友请回学校,加强与这些校友的联系,让这些校友定期的以讲座的方式给我们的学生传授经验,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及时地了解校外的实际情况,做到学习有的放矢。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校友的亲身经历,向社会宣传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战略,减少社会的误解,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篇10: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论文

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从构建体科生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完善实践数学管理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创新活动;建立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方面论述了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

关键词:创新人才高校教学管理体制

一、构建本科生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1.建立和完善学分制下的高校课程管理体系。

要建立课程管理委员会[1]。课程管理委员会由各个学科中的教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用人单位组成,主要负责课程的设置、审核和管理。课程管理委员会主要分两级设立,一个是学校层面,另一个是院(系)层面。学校层面设立的课程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全校性的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院(系)层面设立的课程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全院性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课程管理委员会中既有懂管理方面知识的人,又有懂高深专门知识的专家,既根据市场需求,又根据学生需求,使管理委员会发挥组织、指导、评估、协调、宣传的功能。

2.课程体系应设置一定比例的本科生科研学分。

将本科生科研纳入本科生培养计划,参加科研是本科生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凡达到一定要求,参加科研的本科生便可得到科研学分。科研学分的设立,使本科生尽早接触“真刀真枪”的科研,对加快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及日后更高水平上的科研将大有裨益。

3.构建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优化本科生课程结构。

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可以通过设置三个课程模块组构建完善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2]。

(1)新课程模块:按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建立起新的课程,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到课程形式等都应围绕“研究”这一核心词汇进行;

(2)专业课程模块:专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而设置的课程,培养学习者进行研究性学习所必须的研究方法,训练研究能力,端正研究态度,提高研究意识,提升研究素养;

(3)研究性课题模块:为学习者开设研究性课题,围绕某个主题建设综合课程,让学习者有机会运用他们的研究性能力去研究真正的专题。

4.适当开设综合性课程。

综合化是当今课程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日本、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国家都开设了不同形式、不同数量的综合课程[3]。当代许多重大科学问题即全球性社会问题,如人口增长、环境污染、生态保护、能源消耗等为题都需要综合治理,要求课程内容必须具有跨学科的综合性质。只有重视课程的综合化,才能向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认识不仅符合科学综合化的要求,而且富有创造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更好地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5.开设一定数量的创新理论、技能的课程。

创新理论与技能是构成大学生创新素质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大学生通过创新技能的训练,可以提高创新思维速度,拓宽创新思维广度,扩大创新思维深度。美国麻省理工学az院早在1948年就开设了“创新力开发”课程。日本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各县都创办了“星期天发明学校”,1974年又创办了“少男少女发明俱乐部”,开展了创新思维的训练。学生经过学习培训以后,发明创新的效率提高10倍。

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

根据专业教学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安排一定时间的专业野外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见习、专业考察等,巩固和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视野;根据课程需要设计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成为学生验证、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增加社会实践项目,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社会的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创建新型的教学网络。

社会经济发展是教学内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大学教学与社会经济实践相联系,使教学内容具有活水之源,而且可以形成一个完备、开放的教学过程,弥补学校培养人才的不足之处。将课堂教学和完成科研、生产任务统一于一个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学校与科研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形成一个适合人才培养的开放的教学网络。 3.建立双向教师流通机制,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平台。

高校可以聘请研究机构、产业部门的科研人员担任教师,产业部门可聘请高校、科研机构的教师担任生产项目负责人。建立这种双向教师流通机制,可以很好地整合产、学、研各部门的人才资源,为教师队伍的成长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1.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

学校管理者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科研机会,在科研中使学生体味科学道路的艰辛与快乐,吸引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雄厚的科研实力,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平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许多高校规定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项目应给予相应的学分;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可参与课题研究,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等各种学术活动。例如湖南大学的大学生创新计划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参与创新研究,接触工程实际,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创新活动。

举办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把创新实践寓于活动之中,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如国内外有的高校举办的“创新俱乐部”、“创新社团”“各种学术沙龙”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学校还可以委托这些创新团体完成一些科研项目。

四、建立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加快考试改革,完善评价体系。

加快考试改革,使考试制度规范化、考试内容多元化、考试形式和题型多样化、成绩构成多样化、成绩评定科学化,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考试形式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多样化,除传统的笔试外,还应增加开卷、半闭半开卷、口试、讨论、撰写论文、产品设计、产品制作及实验操作或制作等,并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性质,提倡多元化的考试评价方法,探索科学评判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体系,严格平时考查,成绩构成多样化。

2.积极探索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途径。

配合“选课”制,教学管理部门在每学期开课前将必修课、选修课及其授课教师基本情况予以公布,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学校可以印发选课指南,包括选课原则、选课办法、选课程序、时间安排及选课单等;组建由学生组成的教学信息员队伍,通过电子邮件、书面调查报告、当面汇报等形式向教学管理部门和有关人员反馈教学信息;建立学生关心和参与教学研究制度。吸收学生参与教学研究,与教师一起对教学中的矛盾和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

3.促进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高校应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派管理人员到兄弟学校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把工作做细、做精,使之成为行家里手,同时还鼓励他们在自身岗位上争先进、搞创新,对作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逐步形成一个有力的高质量的创新型管理团队,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钟丽萍.完全学分制下的高校课程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5.

[2]张洋.基于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5.

[3]史玉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路径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4.

[4]匡令芝.高校教学管理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研究[D].湖南大学,,10.

篇11:浅谈服务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研究论文

浅谈服务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研究论文

摘要:

学科竞赛已成为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构建学科竞赛平台、规范学科竞赛运行程序、完善学科竞赛保障机制等多方面管理体系,加强学科竞赛与培养方案的有机联系,有效地发挥学科竞赛的示范作用和导向效应,有效地推进了学科建设和专业教学,促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同时,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的构建与研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管理体系

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重点的学科竞赛成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之一。学科竞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教风学风建设,引导高校在教学改革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并且营造了浓厚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对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鉴于目前各种学科竞赛种类繁多、组织部门各不相同,对于竞赛举办目的也不尽一致。针对学科竞赛体系进行了五年实践研究,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竞赛的项目种类、竞赛的目标定位、竞赛形式设计是推动相关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的重要手段;竞赛的有序开展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拓展知识面、有效提升创新能力的前提基础;清晰明确的竞赛运行程序是学科竞赛能够高效顺畅的重要保证;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是学科竞赛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

一、构建服务于人才培养的学科竞赛平台。

1、设立创新学分激励学科竞赛开展。

将创新学分制度引入河北联合大学新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了第二课堂创新学分为必修环节,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是学生获取创新学分的主要途径。创新学分制度要求提高了广大学生参与竞赛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学科竞赛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从最近几年的开展情况来看,学生参与范围逐年扩大,目前每年参与竞赛活动的学生达到8000多人次,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学习内容,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有效促进了学生创新实践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2、校―院齐抓共管,促进学科竞赛开展。

学校教务处作为高校核心职能部门,负责全校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的全面管理和统筹安排,广泛开展校级学科竞赛、鼓励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作用,使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在全校范围内有序开展。

(1)不同类别学科竞赛的开展。

根据各项学科竞赛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侧重不同,在设立校级学科竞赛项目时,考虑了将竞赛按照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综合素质提高等多类别进行,真正使学科竞赛将课内、外课堂有效衔接在起来。以公共基础课程为平台设立的大学英语竞赛、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等,注重学生通识教育类课程的学习和推广;学科基础类竞赛如化学综合类、力学综合类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物理竞赛等,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与提高为目的,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专业基础类竞赛,如电子设计、测绘技能、工程训练技能竞赛等,旨在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注重巩固和加强专业知识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艺术作品大赛的开展让所有学生有机会展示个人艺术才华,在丰富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不同层次学科竞赛的开展。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际级、国家级、省级等相关单位组织的各种竞赛,使之成为高校相关专业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2, 3]在竞赛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承办学院必须组织学生广泛参与校内竞赛或选拔,择优推荐参加校外学科竞赛,以扩大学生参与面。采取了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层层选拔推进的原则,通过每年定期举行的校内学科竞赛选拔优秀的选手,再经过集中培训等方式正式参加省级及以上竞赛。在学校大力宣传和二级学院积极配合下,各项学科竞赛活动在河北联合大学规模发展迅速、学生反响强烈、受益面较大、颇具影响力。

3、创建学科竞赛网站,搭建信息化平台。

由于各种竞赛项目种类多,学生参与量大,过程管理多,因此,建立开发与之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尤为重要。因此河北联合大学专门建立开发了“学科竞赛”网站,定期为学生发布各种竞赛信息。

通过“学科竞赛”网站,学生可以进行网上报名、了解最新竞赛公告、查询创新学分等等。通过使用学科竞赛网上报名系统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和竞赛组织者,尤其是报名数量比较庞大的竞赛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报名信息的准确度。通过网站各种竞赛信息的传递,加快了信息的交流,使竞赛开展更加顺畅便捷。

二、构建规范有序的学科竞赛运行程序。

竞赛的'形式和内容决定了以竞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能否实现,清晰明确的运行程序是学科竞赛能够高效顺畅的重要保证。经过对校级学科竞赛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河北联合大学逐渐形成了规范有序的学科竞赛运行程序。

1、竞赛前期广泛宣传。

在每个学期开学初始,所有竞赛组织者将本学期的竞赛做一个竞赛计划书,教务处根据学科特点对所有开展的学科竞赛在比赛时间上进行统筹安排,统一发布。让同学们合理安排时间,有侧重地按兴趣选择参与的竞赛活动,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竞赛比赛前一个月左右,竞赛承办学院开始对竞赛进行广泛的宣传,吸引学生参与到竞赛活动中来。

2、竞赛过程严抓落实。

学科竞赛活动寓“赛”于“做”,重在“过程”。学科竞赛的广泛开展使更多学生认识到自身知识的匮乏,有一种“学无止境”的切身感受。把竞赛当成一种“历练”――学习能力、毅力和意志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都可以通过竞赛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竞赛的过程管理在整个竞赛中尤为重要,这是学生得到实践训练、提高、感悟、激发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的重要环节。

当学生参与到竞赛中来,必须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加以引导,改变原有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将过程管理规范、协同各相关部门,将竞赛的过程管理有组织、有规划地落到实处。学科竞赛组织者竞赛命题要求在“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加实践”、“动手与应用”、“创新加思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使学生在竞赛参与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得到训练和提高。同时,采取“讲座―辅导―强化”三步走的管理模式:开展对学生某一专项竞赛的强化训练、拓展思路,使之在高水平的学科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3、竞赛结束注重总结。

各项学科竞赛结束后,承办竞赛的负责人需将竞赛的全部过程:竞赛项目计划书、宣传资料、报名统计表、竞赛试题及评判标准、竞赛作品展示、获奖学生心得体会及竞赛中的经验和不足等进行全面总结,将宝贵的经验和第一手资料保留下来;每学期定期召开学科竞赛项目汇报会和学生学科竞赛座谈会,不断传承经验、改进竞赛中的缺点和不足,有利于促进学科竞赛质量不断提高。

三、完善学科竞赛保障机制。

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是学科竞赛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运行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学科竞赛管理制度保障、竞赛过程中经费保障、激励奖励制度保障等方面。

1、学科竞赛管理制度保障。

(1)校级竞赛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竞赛组织管理和提高竞赛水平,学校分别制订了加强学生学科竞赛组织和管理方面的系列文件。竞赛管理机构形成校级―院级两级管理模式,从上到下形成了健全的管理组织机构。教务处主要负责学科竞赛政策制订、项目审批及经费管理、宣传表彰等工作。将创新学分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是学科竞赛持续开展的重要保障,为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在新一轮培养方案中强化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了学科竞赛与培养方案的有机联系,突出了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二级学院竞赛管理制度。

二级学院负责承办与专业相关的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及竞赛活动实施。二级学院既作为学科竞赛的承办单位,又承担着广泛宣传和全员动员学生参与竞赛的工作。为了切实将学科竞赛工作落实到位,教务处将学科竞赛的开展和学生参与情况作为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考核的专项评估指标:通过对获奖学生或是指导教师所在学院加分制度,运用教学评估的杠杆调动二级学院工作积极性,使之形成学校统筹管理、学院落实到位、学生积极参与的良性循环管理体系。

(3)指导教师的奖励制度。

对于竞赛中讲座及辅导答疑的指导教师按工作量给予补助,并将其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另外,在教师的职称评定中,将指导参赛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对应相应的加分项,同时给予和获奖学生同等奖金额度的现金奖励。对于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在刊物发表文章或是发明专利项目,通讯作者为指导教师的,在职称评定中认定为教师本人业绩。通过多方面的政策措施,竞赛指导教师的队伍越来越稳固,为学科竞赛的健康发展打造了一个高水平的优质指导教师团队。

2、学科竞赛经费保障。

竞赛组织方面,学校划拨学科竞赛专项经费支持竞赛活动,对于每项竞赛给竞赛承办单位――二级学院一定的经费支持,为竞赛的有序开展奠定好的基础。竞赛经费包括:竞赛前期的宣传、报名组织工作;对于耗材类的竞赛给予一定的材料费补贴以及对竞赛出题的试题费、评阅费等等多方面支持。对于竞赛所需实验室、竞赛场地等硬件设施,在原有基础条件下,学校又开始设立创新实验基地,为学科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硬件基础。

3、激励奖励制度保障。

将学科竞赛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参与学科竞赛并入围及获奖同学给予创新学分,这种激励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赛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每学年召开校级学科竞赛颁奖大会,邀请校领导亲自为获奖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获奖的优秀学生演讲、做报告,校园张贴宣传海报鼓励宣传。对于省级以上获奖的学生,学校设立专项经费给予奖学金奖励制度。

另外,学校还积极鼓励学生社团开展健康有益的科技文化活动,引导学术科技型社团打造精品活动,着力搭建多样化的社团活动平台,使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并且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将学科竞赛活动开展得更加深入。

四、竞赛效果。

通过开展学科竞赛活动,有利于实践教学改革,实现课内外有机结合,将学科竞赛、课外科技活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同时也推动实验室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有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培养,提高自学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进团队协作,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和积极参与竞争的意识;有利于学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通过课外科研及学科竞赛活动,培育了学生的拼搏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这绝非是一般的思想教育所能激发出来的。

今后,还要在竞赛宣传力度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学科竞赛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室和竞赛训练场地建设,注重竞赛的过程管理,完善健全竞赛的激励机制,让学科竞赛开展得更加有序,为探索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开辟新途径。

篇12:高校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的瓶颈与突破论文

高校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的瓶颈与突破论文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本工具,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翻译人才必不可少。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处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要道,边界线总长为4000多公里,与缅甸、老挝、越南毗连,拥有面向“三亚”、肩挑“两洋”的独特区位优势,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窗口,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省份。近年来,随着桥头堡建设的深入实施,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各国不断推进和深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这既对云南省小语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也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事实上,语言翻译人才的匮缺已成为云南省实施“走出去”建设规划的重要制约因素。云南省政府早在2006年就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召开了系列会议,采取了相应措施推动云南省高校开展东南亚、南亚语种(简称“小语种”)的人才培养工作。目前看来,云南省高校小语种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如何破解云南省高校小语种人才培养的难题,突破发展瓶颈是一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云南省高校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的成绩

2006年迄今,云南省小语种人才培养工作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推动下,通过高校自身努力发展,已取得明显成效。

(一)学生规模增长快速

2006年云南省只有9所高校设置18个小语种专业。目前已有43所高校设置62个小语种专业,其中有省级重点建设小语种专业点11个。在学人数从2006年的不足2000人增加到目前的近6万人;攻读小语种专业的语言类学生也从原有的5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6000多人。

(二)师资建设水平有突破

2006年云南省高校小语种教师不足100人,且学历偏低,目前已增至400人以上(包括外聘教师147人),研究生学历教师占约80%,职称结构也显著提高。有130多名教师通过国家和省级公派留学项目到国外进修半年以上。高校小语种公共外语教研室也从无到有。2006年以来云南省一共支持高校建设56个教研室,小语种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三)教学资源日渐丰富

迄今已编写出版、在编和列入编写计划的教材近30部。省内有25门小语种精品课程在建。全省高校购置语言对象国的图书资料和各种资料就达到5万多册(件),办学资源大幅度增加。部分高校还建起了小语种数据库和同声传译室、多媒体教室,安装了语言对象国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可收看语言对象国电视节目。

(四)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

各高校通过“1+3”“3+1”“2+2”“2+0保担0保怠钡榷嘀止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把语言专业的学生送往语言对象国,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提升语言应用能力。除语言专业学生培养外,一些高校对小语种人才的培养还采取“东南亚语+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形式,以针对非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学习小语种[1]。

二、云南省高校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的问题与瓶颈

云南省高校的小语种人才培养在过去数年主要取得了规模和数量上的发展,但在内涵发展上还有待突破瓶颈,实现飞跃。笔者认为,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高水平师资紧缺。全省高校小语种专业教师中,教学经验丰富、高水平的教师偏少,某些新增小语种专业的院系,仅有1~2名专业语言教师,教师数量相对不足。二是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大部分毕业生的翻译实践能力欠缺,而真正掌握会议谈判、经贸商务、农林矿产、机械设备等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复合型翻译人才更是稀缺。造成上述问题主要因素:首先,复合型小语种翻译人才培养还存在许多机制方面的障碍。复合型人才培养涉及打破院系甚至校际之间的壁垒,实现跨学科、跨学院甚至校际之间联合培养人才。目前这一设想还存在诸如校内、校外的双学位认定、跨专业或是跨校修读学分的收费、教师和学生管理等诸多问题。上述障碍不扫除,“小语种”人才培养就难以真正实现“复合”,学生也难有参与修读的积极性。然而这些障碍的清除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和高校自身,解决起来非一朝一夕。其次,小语种作为新起步专业,教师数量少且年轻化、经验不足,亟需相应的培训,以及加强与其他高校的本专业教师进行合作交流。但是全省高校的小语种教师群体还未形成稳定的交流合作机制,这使教师的自我发展受到阻碍。此外,这一群体的发展还需要外界给予政策、资金上的大力扶持。目前,这些政策和资金问题还有待政府管理部门进一步解决。

三、云南省高校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的突破与建议

其一,针对目前复合型小语种翻译人才培养还存在的机制障碍,笔者认为可以实施“专业+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云南省很多所高校在大学公共外语课中开出了小语种课程,在选修课中也有小语种课程,这无疑大大扩展了小语种学习的学生规模。但是为了保障和提高英语四、六级过级率,目前高校的'普遍做法是鼓励英语基础差的学生选择学习小语种,这样的结果是小语种学习人数在规模扩大的时候,质量却得不到保证。其实完全可以鼓励英语基础最好的学生学习小语种,这些学生的英语通过自主学习和训练完全可以通过四、六级考试。大学公共外语在很多高校每周还有四节课时,再在选修课模块补充开出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小语种课程,那些有较好语言学习能力并且学有余力的其他非小语种专业学生则基本可以在不需要太多额外经济付出的前提下学习小语种,从而实现“专业+小语种”的复合。要切实鼓励其他专业优秀学生学习小语种。

一是要做好宣传工作。现在大学生对小语种人才需求情况完全缺乏了解,没有学习热情,因此,加大宣传十分必要。

二是要建立省级层面的东南亚、南亚小语种翻译能力资格考试体系,并且把这一考试体系做好做强,使其获得全社会的认可,并逐渐发展成为全国认可的资格认证体系。这样不仅有利于引导小语种语言教学和学习朝“翻译”这一实践应用方向发展,同时也能较好解决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认证问题。这就如同英语有笔译和口译各级翻译资格考试一样,一个跨专业学习英语的学生,不需要获得相应的学历学位,如能考取翻译资格证,在就业市场则更容易获得认可。

三是可以在云南省院校研究生招生中增设小语种作为外语科目,这将有效激励非语言类学生学习小语种。事实上,鼓励其他专业优秀学生学习小语种,实现“专业+语言”的能力复合相对在生源质量上更有保证。客观而言,在大学四年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要在本专业外再学一门知识或技能,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刻苦精神是一极大挑战。从生源质量而言,云南省的小语种专业学生除云南民族大学属于一本以外,其他都是二本三本生源,某些非知名院系的小语种专业学生基本依靠调剂,生源质量并不令人乐观。要求这些学生在原本只学语言的同时,再学习其他专业或领域的知识技能,其学习能力能否实现这种跨越确实令人质疑。长远来看,各级管理部门还需共同努力,消除双专业/双学位等复合型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体制障碍。各校则可依据自己的生源和师资情况,灵活选择“专业+语言”或是“语言+专业”等各种复合型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做到各展所长,特色发展。其二,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可行措施。

(1)建立省级集资源共享、教师培训、经验交流、科研合作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交流平台,包括以网络为媒体的网上交流平台和传统的实体平台,并使平台呈常态化运转。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交流与合作是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而这种交流对于年轻化程度高、经验相对缺乏的小语种教师而言尤为珍贵。鉴于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在办学质量、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各方面都领先于云南省其他兄弟院系,建议打造以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为基础的实体交流平台―――云南省小语种教师交流中心,同时由其负责创建网上交流平台。交流中心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学术讲座、教学竞赛、教学观摩等交流活动。中心的运行经费支出可由政府和高校共同承担,同时也可通过社会服务获取资源和经济资助。

(2)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立稳定的小语种交流合作机制,这种合作包括在政府和民间学术协会两个层面进行教师互访、科研合作等,从而共同打造我国高校的东南亚、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基地。广西与云南同为我国西南面向东南亚开放的桥头堡,相对云南,广西的小语种教学起步早,人才培养质量相对更高,中国―东盟国际会议上的翻译人才多为广西的高校培养。云南省小语种教学应积极主动地向广西“取经”,派青年教师到广西小语种教学的知名院系学习交流。

(3)通过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鼓励高校在职青年教师赴国外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或短期进修访问,在较短时间内改善云南省高校小语种教师的学历结构。要利用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基金、云南公派出国留学基金、西部特殊人才培养项目、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等为云南省高校小语种教师培养和学科建设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朱华山,伊继东,王永全.云南省高等教育年度发展研究(2014)[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

[2]卢铁城.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1(11):17.

[3]张秀琴.推动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J].世界教育信息,2013(9):7.

[4]苏森琴.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2013(9):20.

篇13:探析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方式的论文

探析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方式的论文

摘要:如何促进智能科学与技术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培养厚基础、高层次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人才的基本途径。文章从教学理念、教学素材、教学方法3方面对当前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效果、人才培养方法等进行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兴趣导向;逆向教学

0引言

智能科学与技术是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核心、前沿与制高点,也是整个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头脑中枢,是现代科学技术创新的引领和示范,是现代社会(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民生、国防等)走向智能化的主导技术支柱。在越来越激烈尖锐的国际竞争环境中,智能科学与技术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与科技实力的标志。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人才培养,不仅仅是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与教育本身的事情,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智能化发展优劣的大事情,也是关系到整个国家强弱兴衰的大事情。

科技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在新的发展机遇下,国家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门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因此,如何促进智能科学与技术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培养厚基础、高层次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人才的基本途径。智能科学与技术教学方式的改革,不仅发展智能科学与技术本身,而且对受教育者创新能力的提高也至关重要。

目前,网络的普及与全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对我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高校在课堂教学方面,部分原有教材及培养模式亟待调整。以智能科学与技术为代表的前沿新兴学科,在学科发展途径、应用技术转化及从业人员年龄、成长环境等方面,均与很多传统学科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使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人才培养,也出现了一些水土不服的现象。

1教学理念的改变

相对于传统学科,智能科学与技术从业人员平均年龄显现出年轻化的特点,且由于从业人员及学生普遍年龄较轻,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外在环境相对宽松,自由、平等的理念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不断被提及和强化。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演讲式讲授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让学生了解大量信息,但学生接收到的大部分信息只停留在记忆层面,很难上升到理解层面,导致学生只是被动的“填鸭式”接受。

在科技发达、网络互联的今天,人们不是自投罗网就是被网罗其中,知识获取的渠道不再局限于纸质媒介和言传身教,更多来自于电子资源及网络媒介,教师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及资源差异越来越小,在知识量、阅历等方面缩小了师生间的差距,师生之间传统的信息不对称差距逐步缩小,导致教师在知识积淀上没有了绝对优势。

与此同时,逐步深入青年学生内心的自由、平等观念对中国传统的尊师重道思想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在当今开放的网络环境下,针对新兴时代的学生,传统习俗中的师长观念由于知识获取渠道的平等化而缺乏强有力的现实支撑,教师的`身份权威性和知识权威性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继续使用“填鸭式”“训导式”教学方式,将会事倍功半。

因此,针对新兴学科,一线教师需要进行教学理念上的修正,特别是教师应顺应培养对象的整体特点,基于自由和平等的观念进行自我定位,以交流讨论式代替居高临下布施式的教学观念,充分与学生打成一片,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和主动学习。

2教学素材的改进与提高

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成果层出不穷,特别是智能科学与技术这一前沿学科,正在向理论创新和大规模实际应用发展,新理论、新方法不断被提出并验证,新模型、新实例、新应用不断产出。

“教学素材对教育理念的渗透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已经成为促进或阻碍教学模式转变的活跃而关键的要素。随着新时代知识的快速更新换代和知识面的不断拓宽,教学素材是否优秀的标准不仅仅是包含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包含多少最新的知识;不仅仅是传递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传递超前、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今学生知识涉猎面广,现有的网络环境也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如果他们已经获取的知识及应用的先进程度远远超过课本素材罗列的知识,将会极大地削弱他们对本学科的兴趣,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此外,作为智能科学与技术这一前沿学科的教学素材,必须体现出时代性、开放性、多元性与全面性。因此,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素材的改进和提高,应该向着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的方向靠拢,教师应该不断将最新理论、最新方法、最新应用融合于一线基础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紧跟前沿技术的发展,在未来工作中能更快、更好地融入行业中。

3教学方式的转变

目前,学生群体主要为90后,高校即将迎来00后,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与早期学生相比更为平等和宽松,他们的学习需求也由目标导向型逐步演化为兴趣导向型。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以兴趣为基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将是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的途径。

青年学生正处于思维高度活跃的阶段,他们往往对新兴成果和前沿热点有着超过常人的关注,如何巧妙而有效地将这种关注转化为针对本学科的兴趣,进而反向推导出基础理论并让学生消化、吸收,就成为一线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从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和电脑“深蓝”第一次人机大战开始,智能科学与技术迅速跻身科技前沿热点,且经久不衰。3月,Alpha Go再次燃起人工智能之火,经过媒体的推波助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大增强了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关注度。而青年学生作为最容易追赶潮流的群体,自然对此类热点趋之若鹜。

作为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一线教师,应把握和利用社会舆论的潮流以及学生心理的律动,及时以此热点为突破口,吸引学生的兴趣,引起共鸣,进而进行反向推导相关基础理论并加以详解。

例如,教师以Alpha Go为课堂开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并说明Alpha Go的核心原理是深度学习。在这个实例中,Alpha Go模拟人类下棋的推理与思考过程,其中推理过程通过搜索树来搜索可能的棋局,思考过程通过两个深度神经网络确定可能的搜索方向和评估棋局,这两个神经网络包括:

(1)落子选择器(policy network),这是一种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主要通过当前棋盘布局预测下一步走棋位置的概率。

(2)棋局评估器(value network),与落子选择器具有相似的结构,主要在给定棋子位置的情况下,输出双方棋手获胜的可能性,从而对棋局进行评估。

如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了解搜索树及搜索算法,也可以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到普通神经网络,讲解神经网络的基础知识,分析神经网络到深度学习的发展过程。这样就可以将学生对Alpha Go本身的兴趣,巧妙地引导到对神经网络等基础概念和原理方面,以此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同时,开放式的考核方式也是促进学生创新、使教学方法适应新时代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于本学科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谈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对于开放式课题,应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查找资料、解决难点、编程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这些考核成绩按比例计入学生课业总成绩中,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能力。

4结语

教学成效是设计和构建教学方式的基本出发点,教师应该结合学生需求从学习成效、教学技巧、教学内容上总体把握教学方式阁,采用不同于传统讲授方式的逆向教学(如图1所示),使其满足和顺应新一代青年学生的心理认同需求和学习需求,将新理论、新应用不断融入基础教学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首先要以教学理念的改变为基础,能够在教学之外深入学生群体,真正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所在,以便有的放矢;其次,改变先讲授基础、再推导应用的讲授方式,在教学素材中加入新兴成果和科技前沿热点,以此吸引学生关注,反推出新成果或热点需具备的基础知识,并展开讨论和讲解。这两点相结合,可以真正做到吸引学生兴趣、关注热点技术、投入基础学习的教学过程,可以实现符合学生期望的兴趣导向型教学模式。

作为一门前沿学科,智能科学与技术的教学方式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教师要注重培养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能力,充分挖掘吸引学生的教学素材,鼓励学生开拓创新,不断加强动手能力,为不断提高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14:通过战略规划形成高校学科比较优势与群体优势的思考论文

通过战略规划形成高校学科比较优势与群体优势的思考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21世纪的中国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促进高校发展,形成高校学科比较优势与群体优势是一条重要途径。立足于我国高校实际特点,同时借鉴国外优秀高校成功经验,从战略规划角度提出了优势发展与集成发展两种有效战略,并分别对发展优势学科与集成发展学科的重要性及可采取的措施进行了阐述,为高校战略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战略管理;比较优势;群体优势

高校在科学制定与实施学科建设战略规划时,一方面可以实施优势发展战略,也就是在现有学科基础上根据学校的战略使命与目标选准突破口,优先发展一批学校具有比较优势的学科,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形成以学科特色为先导的学校特色与核心竞争力,以优势学科的发展带动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实施集成发展战略,也就是提倡树立跨学科的合作意识,通过自觉的学科调整和积极组织新型学科群,加强文理基础,优化学科结构,发挥学科综合集成和科研群体集成的优势,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和科研水平。

一、优势发展战略

(一)发展优势学科的重要性

几乎没有一所高校能够拥有在所有学科领域都实现预期发展目标所必需的充足资源,即使是各项资源相对充足的综合型大学也很难同时建设好所有学科。但是,一所真正优秀的高校必须竭尽全力不断追求卓越,至少在某些学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因此,追求卓越的高校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在现有学科基础上根据学校的战略使命与目标优先发展一批优势学科,以优势学科的发展带动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

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开始把发展优势学科作为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如清华大学认为,在发展趋势上具有战略优势并且在现有基础上,具有条件优势的学科是该校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先遣队,因此,在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清华将优先发展信息、生命、能源、新材料、环境、先进制造和航天航空等高新技术类学科,同时以重大科研项目驱动优势学科的发展;复旦大学也提出根据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要求和学校的自身特点,重点建设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临床医学、药学、法学、经济管理科学、新闻学等学科,使之紧跟世界学术前沿,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二)发展优势学科的评估、择定及相应措施

高校在选择发展优势学科时,必须立足于本校实际,确定适合发展的领域,同时也要尽可能囊括其他更广泛的学科领域。作为优先发展领域的优势学科,通常应从学校已有的学科中进行选择。评估的标准包括学校已开设的课程质量、学生对于相关领域的学习兴趣、国家或地方的需要、学校对相关领域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有许多可行的方法评估现有学科。从长远来看,建立项目评估体系能够提供必要的信息,中期评估则应包括吸引外部经费的情况、毕业生的质量、教师的获奖情况、院系或研究小组在国内外的声誉与影响。另外,对学校不同课程与院系进行评估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如理工科的教师比人文、艺术学科的教师容易获得来自校外的研究资助;同样,从事自然科学研究比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或艺术创作更容易发表成果。因此,在进行评估时,学校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

优势学科发展规划公布后,无疑会极大地激励那些入选的院系,也会令未入选的院系失望,学校应采取各种相应措施,尽量减少优势学科发展战略的消极影响,鼓舞学校的士气。

1。必须使各院系认识到,一所高校的优势学科是逐渐形成的,学校其他学科的发展也是与时代共同发展的。此外,国家或地方的需要也会因时而异,因此,那些开始并未包括在内的学科可能会进入优先发展的行列,而那些已入选学科则有可能因为不再适应发展的需要而被取消。

2。优势学科必须跨学科或尽量囊括学校其他学科。许多高校都把鼓励跨学科研究以形成特色学科群作为推进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使命。例如,台湾大学将其基础雄厚,且研究范畴符合世界潮流及社会需要重点的纳米科技、基因体医学、信息电子科技、儒学与东亚文明等领域作为推动跨领域研究中心的主体。

3。在优势学科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提高教学辅助系统的办事效率,同时保证相关院系得到所需的资源,并尽量减小来自落选学科的消极影响。

4。必须充分认识到所有院系对学校来说都是宝贵的。虽然只有一部分院系会作为优势学科而得到优先发展,其他院系也应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为满足外系学生的学习需求服务。对包括那些优势学科的学生在内的全体学生的教育,是整个高等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他们将在其他院系修读课程,而一所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院校必须能够为他们提供优秀的课程,因此,所有院系都是宝贵的。

二、集成发展战略

(一)学科集成发展的重要性

集成发展战略的着眼点有二:一是应对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国际趋势。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是当前国际上教育与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许多新的科学发明与发现都是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产生的。目前,许多学科之间已经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内部各分支领域以及相互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们也越来越多地运用来自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进行本学科领域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中国高校都开始尝试拓宽专业口径,破除“苏联教育模式”的积弊,当学科之间的分类和界限逐渐被打破和模糊化后,学科的重组就日益显得重要和紧迫。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都已经把通过跨学科的交流与研究,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形成学科群体优势作为“十五”学科建设规划的主要任务。

集成发展战略的第二个着眼点是基于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如何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学校的学术资源与其他相关资源,是关系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中国高校战略管理能否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集成战略就是要“权衡”一切可用的资源,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学校的这些资源,通过跨学科合作、跨院系合作、跨院校合作、甚至跨国合作,优势互补,产生合力,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实现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如何推动学科的集成发展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正确认识和理解学科分化和综合的关系,注意学科的特色与互补性,鼓励跨学科研究与交流,促进学科的综合、交叉和融合,优化学科结构,形成横向联系的学科群,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势互补,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形成合力,已经成为国外高校推动学科的集成发展、实现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的一种重要战略措施。美国哈佛大学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跨学科建设为高校推动集成发展战略提供了成功经验。

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曾指出,哈佛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功就在于建立了交叉学科和教师之间(或学院之间)的合作。如哈佛大学文理学院有几个跨学科中心过去只从事国家或地区性的学术活动,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这些中心所涉及的学术范围有所扩大,具体表现在地域、包含的学科数量和研究问题的种类上,结果促成了亚洲中心的建立,它不仅从已有的文理学院吸纳教师,同时也第一次从专业学院吸收了对亚洲问题有研究兴趣的教师。哈佛的许多研究都采取了这种跨学科的组织形式,例如,关于快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的研究,就由来自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经济学系和商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法学院、道德哲学和宗教研究领域、工程和环境科学领域的教师一起进行。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为了实现学科交叉,成立了多种形式的研发机构,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建立合作平台。学校建立了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论坛,各系教授既是论坛的成员又是院系的教师,生命学科与材料学科的教授可以一起工作。跨学科研究中心基本上是虚拟中心,教授使用不同的设施在不同区域工作,研究中心也没有设立中心领导,所有教授既是研究人员,又是管理人员。

从以上两所世界名校的做法看出,高校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应该是一种为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而成立的学术联合体,是因研究需要而成立、以跨学科研究为宗旨。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高校通过集成发展加强学科建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势互补、推进学科创新与优化学科结构、提升整体学术研究水准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黄延复,贾金悦。清华园风物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Henry Rosovsky。 The University: An Owner’s Manua[M]l。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Inc。,1990。

[3]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高校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探索论文

新媒体环境下现当代文学批评发展探究论文

广告看板设置契约书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高校艺术教育探索论文

电子商务本科毕业论文

我国电视广告论文文献综述论文

论文格式参考文献

移动教育的实现模式及发展论文

试析网络教学平台在法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浅谈交互广告学科设置与高校人才培养论文
《浅谈交互广告学科设置与高校人才培养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浅谈交互广告学科设置与高校人才培养论文(共14篇)】相关文章:

论文参考文献哪里找2022-05-08

教育技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模式创新论文2023-04-12

动态网站设计的色彩应用论文2023-11-24

手机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习惯的特点分析论文2022-08-24

数字出版产业链分析的论文2023-10-23

信息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2023-02-27

论文参考文献2023-08-14

英文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2022-09-23

金融会计视角下的会计制度问题和防范措施论文2022-06-18

财务论文参考文献2022-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