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制品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论文

时间:2023-06-06 07:49:48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皮革制品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论文(整理16篇)由网友“shinnoa”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皮革制品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皮革制品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论文

篇1:皮革制品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论文

皮革制品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论文

工学结合有多种形式,我们试验了“引企入校式”、“半工半读式”、“订单培养式”,“工学交替式”等多种工学结合的模式,最后确定“工学交替式”作为皮革制品专业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主要模式。“工学交替式”是指把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分段交替进行,一段时期在学校学习文化理论知识,一段时期下企业实习。学生在实践期间,一切按企业的规章制度执行,企业按新员工的标准考核学生。学生在学习与工作的过程中反复交替,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传统的“三年六学期制”对于皮革制品类人才培养存在弊端,因为它是按照年度和学期自然时间顺序划分学习阶段,而不是按照专业特点和行业特点来划分学习阶段,不利于“工学交替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在多年的摸索中,我们通过到皮革制品企业大量调查论证,根据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和皮革制品企业生产过程的特点,确定将学生三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八个学习阶段。每个阶段即是一个大的知识、能力、素质学习模块;每个阶段完成1个或几个模块课程的学习;学生经过三年八段学习,知识、技能、素质逐阶段得到提高。三年八段与模块课程设置见表1。

实践教学模块的安排与要求

“三年八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方案将各个实践教学模块如专业基本技能实训、专项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生产实习、定岗实习、技能鉴定、顶岗实习等安排到不同的学习阶段,使学习与实践反复进行。在八个阶段中,安排第三段到校外生产实习,第六段定岗实习,第八段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第一、二、四、五、七段在校内学习,这是八个阶段间的工学交替。在校内学习的每个阶段,又安排有几周专项实习实训,这是校内学习阶段的工学交替。“三年八段、工学交替”实践环节安排见表2。在三年学习期间,按照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三层次循序渐进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在实习期间,学校选派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善于和学生交流的教师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解决工学结合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作为指导老师,实习结束时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双重考核,校企共同评定实习成绩。

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1建立战略合作企业群,校企合作培养专业人才。“三年八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建立在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基础上,要实现工学交替必须有“校中厂”和“厂中校”作为基础。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皮革制品专业与湖南省20余家制鞋、皮革制品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结成湖南省“皮革行业产学研联盟”;在紧邻湖南的广东省,与10余家皮革制品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校企合作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完全满足学生实践教学需要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共育皮革专业人才。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为企业提供了专业对路、职业技能强的紧缺人才,充实了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力量,缓解了当前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紧张的状况,达到校企“双赢”的局面。

2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和考试方法。为了保证工学交替的教学质量,必须夯实基础,狠抓规范,以制度化建设为保障,建立起适应“三年八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和考试方法,构建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依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皮革行业颁布的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由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建设体现模块化课程教学和职业岗位要求的标准化考核方案与题库,创新考核评价方法。在试卷的命题形式上改变单纯以理论考试测定学习成绩、评价学生水平的做法,尽量采用实践操作考试。除了考试内容的革新外,考试形式方面实行教考分离、用人单位与校企合作单位参与实践技能考核。除学校督导外,系部成立教学质量督导考核小组,构建起与教师责、权、利相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生代表参与教学质量考核,并负责班级考勤,填写调查问卷、反馈教学意见等。企业兼职教师负责学生实习实训指导,参与学生实习成绩的评定。

3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施模块化教学。在“三年八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中,将皮革制品专业的工作过程分为设计、工艺、管理和营销等几大模块,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以每个专业方向上所面对的具体就业岗位知识、技能要求为基础组织教学内容,构成模块化课程内容,实行项目化教学;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基本功后,把实践教学模块安排在“校中厂”和“厂中校”进行,学生在实习一段时间后,回到学校继续学习,使所学理论知识紧密联系实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充分保证了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效果。

4加强人文素质与职业素养教育。在“三年八段,工学交替”模式的课程体系中十分重视人文素质与职业素养教育,每段都安排有素质教育课程。在教学实施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优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通过“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就业指导”等人文素质课程,促进学生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精神和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将职业道德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到校外实习使学生置身于现代企业之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企业的工作和生活。

实施“三年八段,工学交替”模式的成效

“三年八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学院从开始重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出皮革制品专业“三年八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经过3年多的实践,取得了下列成效:“三年八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三年六学期制”,将教学过程划分为“三年八段”,按照“工学交替”的模式培养学生,通过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学生在学习与工作过程中反复交替进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了就业竞争力,毕业生供不应求。在三年八段中,第三、六、八段安排学生到校外皮革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或顶岗实习,许多老师利用下厂带学生的机会,为企业开发新产品,开展技术服务,或编写工学结合的教材,增强了实践经验,提高了教师的职业技能。经过3年的实践,皮革制品专业教学团队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从78%提高到94.5%。每年的6~9月是皮革制品企业生产的旺季,也正是企业急需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时间,学校把学生安排到企业顶岗实习,既满足了教学的需要,又满足了企业用工的需求。老师利用下厂带学生的机会开展技术服务,开发新产品,使企业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如皮革制品专业老师带学生到广州一家鞋业公司顶岗实习,与该公司合作开发的一款女鞋制品,获得国际金奖。(本文作者:雷明智、毛文祺 单位: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篇2:广告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广告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广告学教育始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需要,30来年广告学随着广告业的迅猛发展而发展,并直接推进了广告教育的发展。目前,全国有300多所大专院校陆续开办广告学专业。高校的广告学专业为广告行业提供了有效的专业理论支撑,但这远远跟不上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要求,多层次、综合型广告人才匮乏日显突出。高校广告学专业重视理论忽视操作性,广告行业带动专业发展效果不明显,这都要求广告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要与传统的教育模式有所区别,明确广告学的人才培养定位,宽口径、创新性、长远性、多层次等。

一、广告学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从对吉林大学等多所高校开设的广告学专业进行了研究,从人才培养方案、毕业学生反馈等方面发现的几点共性问题。

(一)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特色不突出、综合应用能力较差。中国很多高校的广告学专业,大多是被社会淘汰的专业转型到广告学上来的,学科背景与该专业联系不大,导致广告学基础不稳固、专业特色很难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趋同。

(二)广告专业教育重理论轻操作。侧重理论方面的梳理,能够有效的提炼理论知识,但缺乏创新的理论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应用到执行方面学生却往往找不到依据,缺乏处理实践中出现问题的灵活性。

(三)缺乏行业引领。广告行业引领的方式较为单一,深入不够。大多以大赛形式为主,周期较长,参加后为什么获奖不明确,不能够承上启下,学生很难从中得到提高。广告讲座衔接不够,因为时间限制以及针对大赛的较多。商业目的较强,缺乏稳定连续性,导致行业培养作用不明显、广告协会作用不明显,相关培训提高不大。

(四)师资队伍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教师能够带领学生共同完成项目的能力较差。二是教师实践性较差,大多是刚出校门,原来的学校就缺乏实践。三是复合型教师较少,中文出身较多,综合能力弱,看待问题较为片面。

(五)课程设置。忽视学科之间的交叉,应用性较差。

二、广告学人才培养应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

(一)人才培养定位明确,符合生产力的发展,适应社会需求。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利用原有学科的优势,结合行业长远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的,选择适合的生源制定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教学方式方法的多元化。

1.课堂讲授方式。沿用传统教学的规范性,调整教学方法灵活教学内容,进一步加强案例教学法,多方法使创意再现。掌握头脑风暴的方法,限定命题团队合作分工明确。多以汇报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主观表达能力。多互动、注重传播性隐密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度,使教学内容有效的贯穿其中。

2.加强实践活动的深度。一是建立创新园可以容纳学生实习创业的广告公司。二是参加不同层次的广告大赛,赛后要跟踪,总结不足。三是找有规模的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培养综合能力。

3.多形式的活动。一是开展较高层次国内外最新的广告作品展览以提高学生的'眼界。二是开展前沿的广告讲座,可以以多形式的。三是有深度的辩论赛,要有较高的理论支撑来完成的,不能流于形式。四是参加不同形式的发布会,了解市场行情。

(三)广告行业多方面的引领。国内广告行业应发挥行业组织的纽带作用,使学界和业界保持及时的沟通与联系,使教学和业界需求不致脱节。组织的广告赛事要有针对性,重点突出。不同层次的赛事周期要有所不同。获奖点评要梳理,使学生在参加比赛的同时既得到了锻炼,又能得到提高。

(四)师资队伍培训的重视。人才培养重视度不仅关乎学生切身的利益,同样关乎整个行业的良性循环。教师在上岗前不仅需要通识教育理论方面的培训,更需要眼界的开阔,才能增强教师在课堂上主导地位。广告专业的时尚性、潮流性、独创性要求教师:_是多与国际广告行业接触,保持紧密联系,可通过订阅国际广告杂志、参加国际活动提高眼界。二是与广告公司建立联系,经常可以学习国内外制作角度。从而带令学生模拟项目,共同完成。三是复合型教师的培养,在有较好的中文基础上,向时尚语言转型,以适应社会语言。

(五)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多开设教学平台,利用综合学科资源,不断满足日益需求的市场化、职业化、技能化的教育体系。

三、结语

尽管目前办学速度较快,但教学模式趋同化较重。为了广告教育更好的发展,快速找准定位,这些都需要学界和业界给予更多的探讨与支持,配合学习。毕竟,广告学人才培养模式还在探索实践中,国际国内的广告业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国外的广告历史提供了广告发展的脉络,但要符合中国的发展借鉴保留的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篇3:采矿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采矿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一、采矿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校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中有明显不足,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1基础课程学分比较多,涵盖的范围比较窄

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实行“5+3”课程体系。前5个学期学习《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等公共基础课程和《测量学》、《矿山岩体力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后3个学期学生按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方向分别学习《采矿学》和《边坡稳定》等专业核心课程。公共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共103.5学分,占总学分197学分的52.5%。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测量学》、《地质学》、《矿山岩体力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等,共29学分,占总学分197学分的14.7%。但是基础课覆盖人文、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管理、地质、测量、力学等学科,较国外矿业高等学府比如科罗拉多矿业学院较窄。

1.1.2缺乏采矿工程专业英语和计算机技能的学习

由于我校和神华集团等用人单位把CET-4和计算机二级通过与否来衡量学生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采矿工程学生注重通用英语和VisualBasic的学习,而忽视专业英语、通用软件和专业科研软件的学习。专业英语采用林在康、杜计平等编著的.《TheCoalMiningMethod》,学时只有32学时,而且在《采矿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等专业核心主干课程没有全部学完时学习,加上课本艰涩难懂,只是简单地把《采煤概论》翻译过来,没有在课本标注解释其中的重点采矿专业单词,大多学生上课时不知所云,难以保证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VisualBasic》、《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学时较少,课程内容实用性不强,学习知识面过于狭窄,造成学生计算机能力不足。

1.1.3缺乏采矿工程师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教育

采矿工程学科注重理工基础课程的学习,而没有开设人与自然、工业卫生、健康和安全、道德与法律等课程,使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只能在课外培养,职业道德教育不能够在学校形成,难以培养爱岗爱矿的敬业精神。

1.2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许多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有明显不足,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实践教学设备不足,教学时间少

虽然本专业拥有矿业工程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但是教学软件陈旧,教学模型落后,数量偏少,学生的模型观摩课所学知识不多,实践教学设备严重不足。采矿工程专业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教学课程学分低,很多实验融入其归属科目中算成平时成绩进行考察,比如采矿学实验6学时,采掘机械实验4学时,矿山电工学实验4学时,非煤开采技术实验4学时、课采矿学课程设计3周,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实验8学时,另外矿井认识实习3周,生产实习4周,毕业实习4周,这些实践环节学时的安排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相应地影响了本科教学效果。

1.2.2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教学水平不足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学生有1200余人,而任课教师不足60人,师生比低于1:20。与此同时,教师在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下未能与时俱进提高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1.2.3实习流于形式,缺乏完整的考核体系

由于很多实习老师考虑到矿山学生安全问题,不愿意让学生下井实习,因此很多学生从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直至毕业实习,下井次数不足3次,现场跟班见习整个采掘工艺过程的实践机会几乎没有,因此学生对矿井现场的了解有限。目前的采矿工程专业实验只通过实验报告来考核学生,实习只通过实习报告来考核学生,设计最终由设计报告来考核学生,除非学生缺课严重等,极少有学生在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课程上不及格或影响其毕业,从而使学生不重视实践课程,不把实践环节当一回事,学生的实践效果普遍不高。

二、卓越采矿工程师本科生阶段的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框架

卓越采矿工程师本科生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矿区开发规划、固体矿床开采、设计、施工、科研、经营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备毕业后担任矿业领域骨干、煤矿总工程师或专业矿长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管理人才。围绕如何培养卓越采矿工程师本科生,针对卓越采矿工程师本科生阶段的培养目标,建立了卓越采矿工程师本科生阶段人才培养框架。这个人才培养框架的特点是三模块、三层次。这个人才培养框架将卓越采矿工程师本科生的培养归纳为三个方面:(1)理论学习。卓越采矿工程师本科生的理论学习包括公共基础课程、采矿专业基础课程、采矿核心课程。(2)科研创新。卓越采矿工程师本科生的科研创新包括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采矿工程实践作品大赛等学科竞赛、学科前沿讲座等创新讲座。(3)工程实践。卓越采矿工程师本科生的工程实践包括采矿实验、采矿实习、采矿设计。

篇4:浅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论文

浅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论文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目前高职院校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分析高职院校的外部环境是发现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问题的重要步骤。通过对高职院校所处外部环境的研究,可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有效思路。

关键词:PEST;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一、高职院校面临宏观外部环境的PEST分析。

所谓的宏观环境,即一般的社会环境。指的是对所有组织与行业有影响的各种宏观的力量,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环境:政治法律、经济、社会与文化以及技术,取其英文的首字母,即PEST。

第一,关于政治和法律环境[1]。高职教育一直以来都受国家政治法律环境的影响。如:1993年颁布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规定不再包分配高职毕业生、学费根据教育成本收取、派遣报到证不再以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名义发放等,在一定时期内对高职教育产生了不利影响;此外,教育部出台了一份与高职院校相关的文件――《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该文件就当时高职学校的日常管理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第二,有关经济因素[2]。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变,主要表现在行业、产业部门,其技术结构的变化,已经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对人才的'需求主要在技术方面,特别是对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高职毕业生需求增加。因此,高职院校在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与设置专业时,应该遵循市场导向原则,并对设计的课程与人才培养的计划进行不断的更新;强化校企合作,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重点培养,进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增加就业机会。

第三,有关社会文化因素[3]。从开始,政府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促使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加快,规模不断加大。但公众对高职认识的偏见仍存在,比如:机构调整与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下岗或者待业的以一线工人为主;许多企业招聘也逐步以本科学历为主。这一现象不仅由于高职生不符合招聘条件所致,同时也受到中国目前毕业生的待遇、用工的制度以及人事管理的体制等影响。总之,由于受到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等几方面的影响,许多高职院校目前仍面临着由于经费不足造成的办学资源不足问题,或是由于转型或中职升格造成的办学理念落后、办学特色不突出、“双师型”教师短缺、专业设置不对路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不同层面影响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第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真正实现专业开发、设置的市场化。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应以市场、以社会为导向,积极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与现代服务业与新兴产业相适应的专业。因此,在专业设置之前,需要进行深入和广泛的人才市场调查,充分了解社会需求,包括种类和数量的需求,并经过专家论证,从而进行新专业的设置与开发、已有专业的调整,真正实现按需培养人才。没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市场化,就没有真正的高等职业教育。

第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内涵岗位化。对于职业教育而言,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因此,高职院校选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活动,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高职院校教育特点为依据,选择与学校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与用人单位合作的基础上,对用人单位进行深入的了解,对其职业岗位在能力与素养方面的要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其人格与能力培养的规格指标进行分解,以岗位的工作标准、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工作内容等为依据,对岗位在能力内涵及综合素养方面的要求进行分析,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与目标进行分化,从而使其产生的能力与素养培养规格指标可以用于检测,最终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岗位化、定量化、检测指标定性化的规格要求得以实现。

第三,引进优质的办学资源。办学资源的质量可以通过软件与硬件两方面来提高。就软件而言,第一要确保的是高职教师的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逐步提高高职教师企业化,教师类型“双师化”。在加大力度对师资力量进行优化的同时,要深化教学改革,确保学制安排、课程教材、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都能与社会需求及企业需求相适应,重点关注于学生的创业与就业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个性发展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要加以重视,建立各类课程互补、互融、互渗的培养体系,并以培养体系为依照对各类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设置,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并改革。就硬件而言,要加大对高职院校的经济投入,尤其是对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较为稳定的基地用于学生的实习,从而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第四,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需要,高职院校需要通过相关的课程加大力度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可通过适当开展第二课堂与人文社科类课程教育等活动来实现,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思维方式得到提升与改进,在对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锻炼予以加强的同时,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要进行逐步的加深,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培养,促使高职院校的学生从技术劳动者提升为技术人文者,进而使校园文化的内涵得到丰富,使学校教学特色与师生之间凝聚力得到增强。

三、结束语。

中国的职业教育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得以确立,规模不断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改革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但是,人们必须清楚地看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还面临着不少的问题与不足,需要进行理性的探索和实践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崔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11)。

[2]杜晓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01)。

[3]马树超。高职教育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N]。中国教育报,2006―09―15。

篇5: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摘 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重大教育改革项目,也是推动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创新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其核心主旨在于强化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实际工程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

关键词:教育管理论文发表,发表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投稿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重大教育改革项目,也是推动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创新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其核心主旨在于强化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实际工程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的优秀工程师,以满足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工程型人才的需求。

一、建筑学专业学生培养的特殊性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背景,许多高校开展了“3+1”“3+1+2”“4+2”等创新培养机制研究。在这些培养机制中,各类工程专业都增加了工程实践能力与研究创新能力培养环节,如校企联合培养、创新计划等,借以改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现有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强化人才培养中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最终造就具备健全人格、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实践与创新能力突出的新型工程人才。

建筑学作为中国国内为数不多的5年制本科专业,长期以来一直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在5年的专业培养中加入半年设计院工程实践环节、每年均安排一定学时的实践、聘用具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授课等,这些实践能力培养措施较其他工程类专业提早近20年,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基于卓越工程师创新培养要求的大环境,建筑学仍然有必要对其专业培养模式进行反思,以满足建筑类工程人才需求。

二、建筑学专业的创新型培养模式

1. 人才培养的多种模式

目前,中国工科专业多以4年为主,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建筑学专业尽管也属于工科,但由于其专业培养模式的特殊性,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将学制由4年改为5年,同时通过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简称“住建部”)专业评估委员会评估的建筑院校授予建筑学学士学位,而未通过专业评估的建筑院校则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此外,住建部评估委员会对于硕士阶段达到建筑学培养目标的建筑院校还批准授予建筑学硕士学位。总体而言,不同的学制、不同的培养标准反映在建筑学中,就可分为工学学士、建筑学学士以及建筑学硕士等三个培养目标。

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建筑学人才培养可以采用“4+X”模式。对于学习有一定困难,或者家庭有一定工程背景(如施工、建材等)的学生,可允许此部分学生采用“4+0”的模式,按照4年制培养模式,授予工科学士学位,使其尽早投入相关工程领域参与实践工作。而对于通过5年学习(即“4+1”)的大部分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则可授予5年制建筑学学士学位,此类学生的最初工作岗位往往以建筑设计为主。此外,对于学有余力的少数学生,还可以对其进行专业提升,即采用本硕连读的模式,根据其学分修习的进度,最终决定采用“4+2”或“4+2.5”或“4+3”模式,使其既能提高专业水平,又不额外增加学习时间(按照一般模式,建筑学硕士读完需8年时间,而采用此模式则可缩短1年~1.5年时间)。

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率先采用了此模式。这对国内同类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2. 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

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是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大亮点。传统教学一般以专业大类课、核心课及选修课三个层次为主,尽管通过选修课或通识课可以开阔学生的设计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其眼界始终局限于专业设计或社会生活的某一部分,对于设计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局限。

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一方面可以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加入双语系列课程,聘请国内或国外专家学者采用双语教学,借鉴、引入国外优质教学设计资源,提高设计课程的国际通用程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另一方面,开展与国外高校联合教学模式,如邀请国内外的教师与学生,进行为期一月或数月的交流、学习和实践,对同一课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与设计,提高专业水平,促进校际交流与协作,为学生打开设计新视野。目前,此模式在国内知名建筑院校中已普遍采用。如东南大学与ETH联合教学已持续了数年,中国矿业大学与德国波恩大学也对此模式进行了多次尝试。

此外,定期聘请海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工程项目专题讲座,介绍大型工程项目的.构思、设计、组织与施工经验,这也是进行国际化联合培养的一种简便模式。

3. “双导师”的实践教学模式

从事工程教育的教师既是工程教育理论上的学者,也应是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专家。然而,国内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因此,卓越工程师计划要求高校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在此情况下,可以采用校内教授工作室和校外企业兼职教师的“双导师”教育模式。

建筑学专业培养中,前3年往往偏重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课程设计从单一空间向复杂、综合性空间转变,进入高年级后则会结合真实课题进行设计。

高年级指导教师实践经验丰富,对学生设计水平与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目前,国内部分建筑类高校大多采用“教授工作室”模式,该模式不仅使教授可以利用其丰富的工程经验指导学生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设计,同时还可以吸纳年轻教师融入教授工作室,担当助手,在工程实践中吸收经验,提高个人能力与设计水平。

强化校企联盟,建立校企合作工程实践基地或教育中心,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合理的实习培养方案,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或工程师作为“校外导师”,对学生校外实习进行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学生带着经验和疑问回到学校,学习目的性更明确、学习热情更高、创造欲望更强。

此外,高校和企业还可以不断深化合作,构建教学、科研、生产一体的工程人才培养平台。企业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和先进的设计理念恰好与高校形成互补,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为企业输送大量社会紧缺的设计人才,两者充分发挥优势资源,共同推进人才培养工作,较好地实现了校企共赢。

三、构建实践、

研究与创新“三位一体”的建筑学教学体系

当前许多工程学科的教学体系仍然脱离不了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模式,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大背景要求高校在教学课程的体系与教学内容上,必须大力进行改革,推行符合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型与研究型模式,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培养、训练和提高。目前,建筑类高校正大力提倡构建“实践、研究与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 实践性教学

在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中,教学仍然是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则成为“演员”,而教学的场地和环境可以根据讲授的内容进行调整,突出“实践性”特点。以建筑制图为例,以往仅在课堂内讲授书本中的制图要领、原则与方法,学生只需学会求解,但当遇到实际课题时,则会碰到很多不解之处。在实践性教学理念下,将部分建筑制图课堂转到室外,对校园内部的小型建筑进行实地讲解,并要求学生对其进行现场测绘,完成现场考察之后再回到教室,制作相应比例的建筑模型,通过对实体建筑模型的切割与分析,最终完成图纸绘制。通过亲身实地感受、了解现场,以及分析、切割实体模型,学生不仅对基本制图原理的认识有所加深,而且还大大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

在实践性教学中,通过“课堂原理——实践认知——动手操作——原理加强”这一教学过程,使原本仅停留在课堂、书本上的原理,变成了一个个实际存在的鲜活案例,学生对原理的认识也呈现出质的飞跃。

2.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工程类人才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式获取性学习,以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贯穿整个教学。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主要负责讲解设计原理及其重要知识点与研究方法,设立合适的研究专题,分析研究方法的合理切入点,同时安排合理的研究进度、计划以及最终的研究成果要求。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参与者,学生应组成研究小组,选择教师所提供的某一个或几个专题进行研究,在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应用和更新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训练能力,在团队交流与合作过程中提高素养。

对于建筑学专业研究性学习,应以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为主。学生应以课程设计的某个专题为核心,参与项目的策划、设计及运行,同时运用已具备的专业知识,选择合理的方案和设计手段,最终拿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教师所提供的设计课题应为真实课题,学生在研究中也应从课题的社会性、整体性及实践性等多方面考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最终设计才更具可操作性,更易与社会接轨。

3. 创新性设计

工程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能仅局限在数字计算、设计模仿与形式堆砌上,而要在各个方面对工程设计有所创新,建筑学人才培养尤其要关注设计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中国建筑教育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国外建筑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其建筑设计创新教育的印记。巴黎的“鲍扎”教育转变了人们的艺术观念,此后的美国学院派、德国包豪斯等建筑教育则超越了之前的工程教育理念,强调建筑设计与社会环境、技术等的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多元化建筑设计的教育思想。而日本则通过在建筑空间、形态、思想与技术方面的创新,形成了一种体现本土思想、别具一格的日本现代建筑风格,这一思维的创新性设计也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

四、结束语

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下,建筑学由于其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可以采用多种培养模式,尤其以“4+X”、国际化联合教学及校内外双导师制度为代表,同时应在建筑院校中强化“实践、研究与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培养实践性好、研究性优、创新性强的新时代卓越工程设计师。

应该说,高校中的工程教育没有实际项目中所限定的各类条件,因此也就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与创新性。而高校的建筑教育与时代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发挥主流和先锋作用,同时,学校的教育往往对社会的流行趋势起到一种主导作用,并能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高校的工程教育在创新性设计教育中,不能仅仅强调表层的适应社会的创新,而要挖掘学生的深层创造潜力,不断完善、丰富、充实和发展高校工程教育的设计创新,使得创新性设计教育不断突破,开创新的创新格局。

篇6:学前教育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学前教育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摘要:学前艺术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体现之一,同样也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的发展走向,直接影响着艺术人才的健康成长以及牵扯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并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前途。我们要以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学前艺术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的不同为依据背景,改变人才培养的方向及创新的定位,实现“一专多能”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789年开始,法国已经选择在显要的工业中心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学校,延续到1830年的时候,法国已经拥有着八十多所类似的艺术院校,这些院校的建立肩负着法国为了改造丝绸产品的质量,其中包括雕塑、绘画、版画系等等。可以这样说,这就是最早出现的职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同样是培养艺术类人才的模式之一。另外,这也满足着工业发展的需求,满足着适应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高等教育模式。追溯到我国最早的艺术学校约为1977年创建的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一、学前教育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现状

第一,我国现存更多的专业艺术学校,逐渐靠拢与其它高校合并的想法及行动。

第二,合作后未升格的艺术学校,也并未放弃整合的想法,为了可以加入到职业培训的行列中,努力的发掘着自身优势。

第三,在更多的高等学校中也都存在着向国家教育部审批职业培训的意愿及想法,利用手头更多的资源,重新建立创办与职业培训相关的专业机构,以此获得高等职业艺术教育的准入证。

第四,民办的职业院校,在一定程度上积极建立艺术类的教育机构。总的来说,这些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职业艺术教育机构根据时代的变化以及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来适应教育人才培养的使命感。

二、学前教育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第一,就业教育模式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机制的情况下,校方基本是采纳合作一方的要求进行着教学体系,并以此围绕运转。教学的实践中,企事业单位会为此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实践演出也就意味着学生步入社会的专业训练过程已经开始。学生也因为企事业单位的'标准而学习准备,因为这正是他们面对职业被挑选的演练,或者是说评估。学习时间短、内容较为单一,并且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进度、学习成果、教学的质量等等,有些时候学校一方并没有确切的跟进落实。如此,如何具有发展的眼光进行预测,并以此贴合市场、迎合社会,就应连续不断的将职业艺术教育进行全面把控及策划;对于教学的成果应做好跟进,对于学校方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进行严格规范的定位及监督,是职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第二,师生关系虽然体艺术类院校平行志愿计划并不缺少,但是跟据2009年招生汇总信息来看,真正有此意愿的考生很少很少。事实上职业艺术类的学校分数录取线很低,可并未被看好,其生源与其它高等艺术教育学校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以此可见大家对于职业类艺术学校不认可,认为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职业艺术教育的师资要求,以及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艺术教育特点的。在艺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师是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并且具有较高的艺术素质。同样在更多的职业艺术教育学校中,教师多出于艺术团体,有大量、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清楚的知道能在社会立足的要求,也因此教师都是具有多方面的才能,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身兼数职,担任好几门功课。综上所述,职业艺术学校存在着师资不全的现状,不具备稳定性,临时请聘、外聘或者是退休教师反聘情况比较多。

第三,教材依据调查显示,更多的职业艺术教育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很多艺术类本科院校在普遍使用的书本教材。因此职业艺术教育学校就存在着教材不适用的的问题(必须和就业渠道、社会文化时尚联系),而对于学生也相对不公平,虽然学习时间短但却要在时间内学习本科内容,这也导致原本并不优秀的学生排斥教材,降低学习兴趣。

第四,教学方式高等艺术院校的很多专业基本都是一对一的小课教学,而更多的职业艺术教育实践的多为大课形式。不过相对来说也是有一定特色课堂的,比如说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学校也将更多的教学内容转变为舞台上或者是讲台上,利用书本及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挖掘学生本能的学习主动性及自主的创造性。为学生树立目标的基础上,利用更多的实践经验释放自身想象力。并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导老师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纠正,实现达到最好的实践教学成果。另外,为了更好的将实践效果范围扩大化,还将艺术实践进行分块学习,形成系统、规范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有别于高等院校的最大特色之一。关于学前教育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很多问题还需要不断的挖掘、更细致入微的思考及实践,对于此本人的研究能力以及手中所查阅的资料有限,所以研究暂时相对不够深入,所提出的理论也比较浅显,并没有达到此研究课题预期的研究目标。只能说,结果虽然未达到,但是勇于尝试的决心促使着研究课题的又一次进步,也正是因为此次研究,让我更深入的了解到了学前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为我今后更广泛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此研究课题的建设及推广中,让此在未来可以发展的更好,为学前教育艺术人才培养提供着丰富、饱满的理论依据及指导。

【参考文献】

[1]方梅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黄慧君,陈丽娟,谢坤。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探析—基于我校三年制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1):46-47.

[3]张勇.我国高职院校幼儿师资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1(3):230.

[4]祁海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育人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4(3):74-75.

篇7: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论文【1】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文章分析了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培养目标、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拓展体系等方面对该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当今时代,国家和社会对于高等教育和专业人才由数量和规模向质量和内涵转变的诉求前所未有地强烈。

如何创新培养模式,向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成为众多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

本文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对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作一初步探讨。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培养目标定位过高且同质化现象严重

培养目标是对人才培养的质的规定。

我国大多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定位是: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工商管理类高级应用型人才。

然而,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以及研究生教育的迅猛发展,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流向更多是公司的中层或基层,而非高层部门,再将本科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管理人才,显然定位偏高。

而且,各高校专业培养目标趋同化比较严重,缺少个性和特色,难以有效满足当今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1)课程和课时量偏高

在本科课程和课时的设置上,我国明显高于国外。

部分高校设置了40多门课程,课时则达3500以上,经过近几年的压缩,目前大多高校的课时总量已压缩到2600左右,这主要是通过减少各门课程的课时实现的,课程总量并没有降低多少。

而从国外来看,美国、日本一般设置30门左右的课程、左右的课时,英国、意大利甚至更少。

(2)课程结构不合理

在通识教育的全校公共课模块,“两课”、外语、计算机等必修课程所占学分、课时较多,尤其是外语,甚至还占据了学生四年的大部分课余时间。

因此,事实上留给学生选修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等课程的余地并不大。

另外,专业选修课程模块,是学分制的精髓所在,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必须。

但是,很多高校选修课程的设置,是根据教师资源、而非社会和学生的需求来确定;部分高校开设的选修课程过少,几乎等同于必修,因为学生不选的话,总学分将不够。

在实践教学模块,实验课程的内容设置多强调验证性和演示性,以便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对应,虽然方便了教学和管理,但是,造成了实验课程之间的分割;在实习方面,同样缺乏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系统设计和统筹规划。

3.教师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

国外的管理专业教授,比较重视从事相关社会经济活动,丰富实战经历,学校也常常聘请实业界人士为学生授课。

我国高校在这方面还存在较大不足,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教学上以传统的理论讲授为主,却不管理论是否与实践脱节。

二、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1.培养目标的定位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呈现出一种趋势,即本科阶段锻造“毛坯”,研究生教育雕琢高级专门人才。

我国高校尤其是众多地方性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应该由培养面向行业、部门经济发展的窄专业口径高级人才向培养面向社会各行业经济发展需要的综合型(通识型)人才转变,而且,应该考虑结合本校具体情况,提出某些个性化的具体要求,以体现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科的人才培养特色。

2.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

加强理论课程的整合,形成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以及综合课程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

(1)突出通识教育课。

通识课程由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基本工具与技能系列、社会科学与行为学系列、自然科学系列、文化艺术系列等课程构成。

降低必修课比例,增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等选修课程的比例。

(2)强化专业基础课,提供工商管理类本科生所必备的学科专业知识的基本训练。

(3)精选专业方向课。

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很可能造成学生大学四年什么都学但什么都不精,因此,应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方向,围绕专业方向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块。

(4)扩展综合课。

借鉴发达国家教育教学的经验,开设不同类型的综合课程,如拓展课程、融通课程等。

另外,理论课程在授课方式上必须进行改革,改变传统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特点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广泛采用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等方式,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

3.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实验教学安排上,应增加有利于相关专业知识融合的综合性实验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并创新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从不同方面多角度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习方面要逐步形成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实习体系。

另外,要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同时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锻炼,提升其专业实践能力,并将最新的业界信息和应用成果纳入课堂教学中。

4.素质拓展体系的构建

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之外,还要构建素质拓展体系。

素质拓展活动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社团活动(各种文艺、体育团体和学术团体的活动)、文体活动(文化节、艺术节及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和志愿者活动(青年志愿者展开的各种公益活动)等。

丰富多彩的活动带给学生的是课堂外自我展示的舞台和提高素质的机会,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培养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增强主人翁意识,增加社会责任感。

同时要鼓励学生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国家举行的针对大学生和工商管理专业的各种竞赛以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如通过参与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综合性竞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水平和能力;通过参加全国大学生模拟沙盘比赛、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等专业比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协作精神等等。

参考文献:

[1] 席酉民.中国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之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陈启杰.中国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之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朱柏青.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1).

[4] 曹景萍.浅谈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教育探索,,(12).

[5] 史润玲.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4).

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2】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也不断膨胀。

但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一直被社会诟病。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从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重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很快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

工商管理类专业是招生规模扩张最快的学科之一。

近年来,大量此类专业的毕业生由于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而就业难的问题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暴露了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只有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加快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

1 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我国绝大部分本科院校均将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各类单位需要的高级管理人才,这一定位明显偏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越来越大,目前我国本科院校有1000余所(包括独立学院),基本上每所学校都有开设工商管理类专业,每年本科毕业生100多万人,但最终能够走上高层管理岗位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独立学院的毕业生绝大部分都长期在公司中层或基层工作。

不同的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显然不一样,高层管理人才需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储备和较强的决策能力,而中层和基层管理人才更需要有较强的执行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培养目标定位必然影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的选择,这种偏高的定位导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对执行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而大部分高校不具备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办学实力,结果是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管理人才的需要。

1.2 缺乏自然科学素质教育

自然科学是认识自然界的运行规律的科学。

篇8:中医师承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中医师承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摘要:现代新型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遵循中医学科特点和发展规律,从传统师承教育中汲取精髓融于院校教育。两种教育模式扬长避短、相互融合,是中医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中医师承教育;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中医药学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医学,源远流长,薪火相传,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师承教育是其主要的传承方式。随着西方科学文化和现代医学传入,院校教育逐渐成为中医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院校教育使中医药人才队伍快速发展壮大[1],但也存在中医毕业生实践能力较差、缺乏人文底蕴等问题。因此,在以院校教育为主的今天,借鉴传统师承教育方式,探讨两种教育各自的优势,研究实施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新型中医师承人才培养模式尤为必要。

1师承教育是中医传承的精髓

中医师承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医学传承发展的基石。汉代前已有师承授受的记载,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扁鹊学医于长桑君,而弟子又有子阳、子豹等人;太仓公淳于意学医于公乘阳庆与公孙光,其弟子有宋邑、高明、王禹、冯信等。现代也有许多中医以师承方式成为名家,如北京名医关幼波学自家传,其父关月波即其师;南京名医叶橘泉,17岁拜在张克明先生门下学医;沈阳著名针灸学家彭静山,曾先后拜过4位师傅等。王琦教授在《师承论》一文中,将古代中医师承分为业师授受、家学相传、私淑遥承等,认为师承之教以“诵、解、别、明、彰”为法,受业师或家传之学熏陶,以多诊识脉、恒于临证为基础,通过揣摩、领悟而积累医学知识[2]。名师耳提面命,是成才的捷径。探索名老中医成才之路,除了少数完全靠自学外,绝大多数得到过名师点化[3]。江西中医院对当代百名老中医进行了系统的问卷调查,其中82%的名老中医有启蒙教师,只有3%的人是无师自通[4]。中医传统的“师带徒”就是让学徒在临床跟师过程中,学习师傅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和遣方用药的临床经验,其最大特点就是以临证为本[5]。国医名师李辅仁先生对自己成才之路总结道:“中医学是实践医学,晦涩抽象的中医学理论只有在病人身上、在临床实践中才会变得异常灵动与直观。”因此,中医药学自身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决定了中医药人才培养必须将实践放在第一位。传统的师承教育中,师徒如父子般形影不离,朝夕相处,学生跟师临证、抄方侍诊,师傅通过亲身示范、耳提面命、相机点拨,将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治疗要点及临床诊治的基本规律等传授给学生,学生学习、了解、感悟师傅独特的临床经验、治疗方法和学术思想,甚至从中悟出新意。师傅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专长,也只有通过口传心授,才能被学生逐渐领会和掌握[6]。中医师承教育中,师傅不仅传授医术,也很重视医德培养。《黄帝内经》中就有“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之言。学生跟师抄方侍诊,在观摩师傅治病救人、处事待人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师傅遴选弟子时,首先注重其品德,再观其悟性,将医德教育融入临床的方方面面,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

2中医院校教育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中医院校教育的发展大大扩增了中医教育的规模,有利于中医教育的普及;院校教育的系统化教学和学习,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强调“规格、规范、规模”的办学思想指导下,采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虽然强化了中医系统理论教育,但很难按照中医学科的特点,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理论教育、轻临床实践的现象,削弱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院校教育常常重专业、轻基础,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作用,减少了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学生普遍人文底蕴薄弱,知识结构较单一,学术视野较狭窄。目前我国各类中医院校已达数十所之多,但这种按部就班的教育、照本宣科的传授,虽培养出了大批中医毕业生,但并未出现名医辈出、百家争鸣的现象,反而陷入中医人才匮乏、后继无人的困境[7]。那么,这种缺陷该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弥补呢?除了适当增加见习、实习学时外,采用师承模式辅助教育是一个比较科学的选择。

3现代新型中医师承改革重在汲取传统师承教育的经验

现代新型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师承教育是现代中医院校教育的有效补充,这有利于发挥中医传统教育特色,提高学生临证实践水平[8]。中医师承是中医教育的核心特色之一,不仅是中医人才培养不可替代的教育形式,还是中医学术传承的.主要途径和载体,更是中医学术繁荣和发展的基础。挖掘和凝炼中医师承教育的核心精髓,并将其与现代教育理念和中医药人才培养制度相融合,是创建现代新型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基础和前提。传统的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各自都有优点与不足,若两种教育模式扬长避短、互为补充、相互融合,必将促进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应当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在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经典是基础,师承是关键,实践是根本”(朱良春语)。现代新型中医师承教育要求学生熟记理论,背诵经典著作,强调在应诊中的融会贯通,基础理论学习和侍诊见习同时进行,从而奠定较为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在现代新型中医师承教育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一师带多徒“”一徒跟多师”的传统师徒传承形式,以临床带教、专题讲座、学术研讨、病例讨论及医案整理等多种方式,分别从医术、医理、医道、医意、医文等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传授,不仅要传授医术,也要重视学生医德、传统文化和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及素质的培养。这与现代医学生以人文素质为基础的综合素质培养一脉相承,是中医教育的特色之一,也是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目标。对师承教育进行定期考核与督察,也是现代新型中医师承培养模式的重点之一,考评时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又要注重临床知识、临床技能的考查。考核方式也应该区别于单纯的院校教育,要突出中医师承特色,如重点考核通过研究中医经典而获得的新启发;或是跟师学习期间,对教师临床技巧、用药方法的总结和研究;或是自己在临床实践中,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跟师受教获得的知识、得到的启示等。

4结语

中医师承教育并不是一种完全独立于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教育层次,而应是贯穿于中医药工作者终身教育全过程的一种人才培养和学术传承模式。遵循中医学科特点和发展规律,从传统师承教育中汲取精髓融于院校教育,两种教育模式扬长避短、相互融合,是中医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翟双庆,石琳,吴宇峰,等.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中医教育,,31(2):11-13.

[2]王琦.师承论[J].中医教育,2006,25(3):65-68.

[3]丛林.一代名医成才的基本经验[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6):402.

[4]黄利兴,刘英锋,查青林,等.当代百名名老中医成才之路调查[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2):87.

[5]林雪,余承云.现代中医人才师承教育培养形式的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9):2355-2356.

[6]方九亿,郭飞.中医药师承教育价值浅论[J].实用全科医学,2008,6(6):603-604.

[7]李海波,李斌,林大勇.现代中医教育应该借鉴传统师承教育的精髓[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0):2183-2184.

[8]王乃平,朱华,罗伟生.现代中医师承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广西高教研究,,8(4):17-18.蒉

篇9: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论文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论文

论文摘要:近年来,高等学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相当重视,无处不提人才培养创新,时刻重视创新人才培养。许多高校针对人才培养模式有不同的做法。本文参考其他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重点结合河南师范大学“分流培养”模式分析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论文关键词:人才培养 创新人才 教学分流

一、当前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近年来,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均相当重视,无处不提人才培养创新,时刻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但是许多高校把创新人才培养概念化为创新课程。有的高校专门开设出“创新课程”,设立“创新学分”,规定学生必须获得多少创新学分,方可顺利毕业。有的高校把创新人才培养概念化为创业人才培养。还有些高校把学生毕业创业作为“创新”教育的最典型成果加以展示。用大学生毕业即创业的情况,来展示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果,忽视了创新能力与素质并非仅仅体现在创业上,而是更广泛地体现在各个岗位的创造性工作中。

创新人才培养还存在竞技化的趋向,以赛促教。教育部表示,要重点资助5~10种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生竞赛活动,以此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但据调查,对于大学生竞赛,有的高校认为参与竞赛获得的成绩,是展示自身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学校在竞赛开始前一两年时间,就在学生中选拔出一些“尖子”,进行针对竞赛的强化训练,把学生培养为竞赛高手,以便能获得竞赛的好名次。另外,有的高校把学生参与竞赛活动获奖情况,与教师评优、职称晋升等紧密挂钩,这势必促使学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学内容“竞赛化”。而这些,都背离了教育部门的期望。

要改变以上情况,关键在于高校要明确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功能,必须改变高校的办学理念和行政化的办学思维,不要急功近利,追逐短期的政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在于教育主管部门自上而下的“创新计划”,而在于能给大学自主办学的空间以及市场竞争的机制,从而让大学真正重视人才培养。

二、河南师范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作的探析

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建校历史较长的省属重点大学,确立的目标是建设国内影响较大的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一直以来,学校不断深化各项改革,优化整合办学资源,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质量,突出办学特色,提升综合实力。近年来学校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类别、分阶段、分层次培养学生的思路,并逐步探讨实施配套措施,取得实效。

河南师范大学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对本科生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进行全面修订。进一步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加强实践教学,坚持走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全面推进本科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切实提高本科生的质量。为了增加人才培养和社会的符合度,学校开设“教学实验班”开设“研究型人才培育班”以培养考研意向的学生;开设“应用型人才强化班”以培养就业面向企业方向的人才,在正常的教学计划之外,安排师生开展相应教学和实践活动,突出实践、实习、实训和实验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环节中的作用,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明确的目标,都在按照自己的目标努力。

“教学实验班”主要培养面向中学教师方向的学生。该类型的实验班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老师担任班主任,重点培养同学们的教师技能,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比赛、竞赛,全面为同学们选择教师职业打下基础。教学实验班学生一直在省内的师范生技能大赛中成绩优异;河南师范大学1名学生在第三届“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国家级教学技能创新大赛荣获三等奖,2名学生荣获优秀奖。为给学生搭建更好地就业平台,进一步拓宽师资型人才就业渠道,营造良好的招生就业环境,学校积极联系省内河南省100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形成协作共同体,搭建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合作平台,为师范生培养和中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实现了“量身定做”和“按需打造”,更加适应中学对教师的职业要求。

对于“研究型人才培育班”的同学的培养,学校依托“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单位”、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单位等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育平台和创新教育制度。学校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导师培训团,全校600多位教师采用了研究性教学,每年学校投入100万元专项经费,作为大学生创新竞赛基金。河南师范大学已建立起包含国家级、校级、院级三个级别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体系。同时推行早期创新意识和思维培养、中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后期科研实践技能培养的教育引导模式。该校学生参与三级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研究的大学生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61.9%,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各学院聘请专家做学术报告和学科前沿指导,并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和科研训练,激发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应用型人才强化班”就是要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型人才,社会需要就是我们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和方向。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严格,越来越需要应用型型的人才,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河南师范大学从级新生开始,全面实施新的教学大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前两年半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大四则进行一年的实习,目前学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企业主动要我们的实习生,且还给学生生活补贴,彻底改变了以前由于实习时间短,学生对实习单位和实习内容刚刚有所了解,实习就结束;很多单位不敢让学生走向讲台或生产一线,怕会因此打乱其教学或生产秩序的现象。学校筹备建立与高新技术企业的“1+100”协作共同体,教务处牵头,科研处、研究生学院、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参与,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范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为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实习生的同时,也引导教师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帮助企业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同时也为应用型人才将来工作打下基础,从而达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局面。

“教学分流”缓解了长期以来学子不能兼顾考研、就业等不同需求的教学模式的困扰。发展方向中有实习环节的同学,实习期由传统的一两个月延长为一学期,甚至一年。倾向于考研的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备考的状态中来,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校方及实习单位的资源。进行实习的学生则可以争取更多的机会进行锻炼,不至于在短短的一两个月时间中走马观花,使实习流于形式。“教学分流”同时也分析了学校的培养方向,分清了学生的就业方向,力图使学生的就业观念和素质技能相对称,学校专业设置与企业产业结构相协调,为给学生找出路、给学校谋发展、给社会创福祉做出新的贡献。

三、对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进一步思考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一般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育形式、培养制度等构成要素。作为一种过程范畴,它主要体现在对人才培养过程的谋划、设计、建构和管理等环节上,具有系统性、范型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从模式的量变、渐变到模式的质变、突变,只要是把事情做得更好、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都属于创新范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可以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的方方面面,归纳起来主要是构成要素的完善、要素之间的关系优化以及模式变革的价值实现等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其中要素完善是基础,关系优化是重点,价值实现即成效显现是目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比如:专业设置调整或专业口径拓宽会影响课程体系重组,进而影响教学内容改革;而教学方法改革反过来也会影响教学内容组织和评价标准修订。当然,这些变化应当带来积极的效果,否则就谈不上创新,或者说缺乏创新的意义。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管是渐变还是突变,毕竟是一个革故鼎新的过程,必然遇到来自文化观念、组织结构、利害关系等的阻力。这既是对教育改革者的信念、意志和应变能力的考验,也要求对改革的重点、目标、方式尽可能预先做出慎重考虑和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马德秀.寻找人才培养模式突破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11).

[2]王志欣,欧阳杰.在学分制中增加创新学分的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7,(6).

[3]曹胜利.学者论点: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全新价值观[N].中国教育,-03―20(15).

[4]曾冬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略[J].教育与现代化,,(2).

[5]韩德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内涵[J].科技信息,2008,(17).

篇10: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国内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类专业课程设置相对独立,内容交叉不紧密的特点,提出了以机器人机构设计及控制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机器人各模块本体机构设计、各模块及整体建模、各模块及整体控制方法设计、关节驱动模块设计、检测模块设计和最后的顶点项目环节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科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课程间建立了联系,同时借助机器人平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软件与硬件的融合,扩展了学生的学科领域,该模式有助于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机器人;机构设计;培养模式

目前国内高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都十分重视理论和实践结合,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但由于学时和学生层次的限制,许多学校存在理论教学深度不够,教材内容更新滞后,配套的实验设施及器材老旧,无法满足社会及知识更新的需求。同时专业课程设置求全、量多,课程之间联系不强,实验、实训教学通常只针对各独立专业课程,缺乏关联多个专业课的综合性实验平台。这些原因导致学生掌握知识片面,缺乏对专业理论课程之间内部关联的理解,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欠缺。无法在毕业后满足社会及企业的要求[1]。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工程应用各学科及学科内各个专业课程联系更加紧密,跨学科成为创新的新增长点,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对机械类专业学生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更加急迫,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困扰了许多机械类专业的教师。

1如何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当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机械类专业的培养方案都倾向于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制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也是遵循这一标准。标准中明确指出了机械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宽厚的基础理论和较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专门知识,能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3]。毕业要求中明确了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工程要求、特别要求四个要求。如何在有限学时和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满足认证标准,需要有新的载体将课程体系联系起来。机器人集机械、电气、传感、控制、计算机和通信等多学科领域于一体[2],融软件与硬件、理论与实践于一身,是联系机械类各学科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理想平台,是应对上述问题的有效实际载体。

2以机器人为载体的理论与实践教学

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类专业主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参见表1。不难发现这些课程与机器人联系紧密,图1更从层次性、递进性角度给予了直观表示。下面以六自由度机械臂各层次设计为例进行说明。图1中右侧箭头表明了各模块随着各学期课程的情况逐层递进,其内在逻辑符合控制规律,即满足从系统硬件搭建、模块及整体建模、控制器设计、执行驱动、反馈检测各阶段。各层次右侧的双箭头表示在学完相应理论后可以进行的机器人各模块设计及实验,同时在设计时也能促进对各相应课程内在关系的进一步理解。

2、1机器人各模块

本体机构设计本阶段主要完成机械臂各模块的机械设计,包括基座、连杆、手爪。在学习完L1课程后,学生具备了看图及用计算机实现平面和三维绘图的能力,L2、L3课程能使学生具备对刚体和弹性物体的受力分析能力,Z1、Z2课程后学生将能设计多杆件的机械臂系统,在修完Z8课程后能完成各关节电机选取。可通过在计机上设计六自由度手臂完成S1课程设计。

2、2各模块及整体建模

机械臂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除了需要较强机械专业背景外,还要具备电路的分析和设计能力,这需要L4、L5课程的知识,同时当对由各模块构成的整体机电系统建模时,还需要Z5课程的支撑。本阶段的工作和实践经验对于基于模型的控制算法设计极为关键。

2、3各模块及整体控制方法设计

机械臂的控制往往需要建立其运动学方程,有时候还需要构建动力学方程,采用的控制方法通常属于反馈控制,如PID控制。Z5、Z9课程能使学生具备设计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算法的能力。

2、4关节驱动模块设计

机械臂关节运动有液压、气压、电动驱动三种方式。液压、气压驱动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及其常见的驱动设备控制在Z3课程中进行讲授。学生在学习完Z4课程后,也将掌握机械臂关节的电动驱动方法。配套的相关实践课程在S2、S3中进行,课程Z6将使学生具有设计相关驱动模块的软、硬件能力。通过该模块的设计,能将上述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体系化。

2、5检测模块设计

要完成机械臂位置、姿态的.精确控制和轨迹的快速追踪,就需要在反馈环节中加入高精度的检测器件,这里主要采用传感器。如采用测速发电机测量机械臂关节的运动速度;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关节的位置[4];采用腕力传感器调节手指、手臂的位置,以合适的力度抓取物体。若想进一步提高机械臂的智能控制,还可采用视觉、滑觉、接近传感器[5]。

2、6顶点项目

这里我们引入了国外高校实践课程最后阶段名为“顶点”的项目经验[6],让学生利用设计的机械臂在设定的不同的任务场景下完成随机任务。它一般历时一年,通常是动手的、跨学科的和基于团队的。该项目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教育环境,使学生能接触到工程的广度、发展周期的各个阶段,以及管理一个项目组的挑战。顶点项目的推广将使学生在毕业时能顺利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毕业生的十二项要求。

结论

以机器人机构设计及控制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能把机械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深度融合,实现了实践教学的层次性和递进性,扩展了学生知识的广度又兼顾了认识上的深度,通过面向具体任务场景的顶点项目,提升了学生利用团队协作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具备了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篇11: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就业导向职业能力人才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针对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设置和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阐述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经验。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思想和理念。

一流教育最根本的标准是要培养出国家需要和受社会欢迎的人才。换言之,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是社会适应性的高低。教育部部长周济曾多次强调“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aoo4y号文)中指出:“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高职教育目标定位已形成共识。针对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设置和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阐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经验。

1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好局面。对熟悉经贸知识、了解国际惯例的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据权威部门预测,我国人世后有7种人才走俏,其中商务英语类人才占第三位。目前,社会急需能胜任涉外商务第一线工作的大量人才。人事部门根据各类全国性专业协会有关资料的统计,预测本世纪初我国急需的人才中,国际商务人才位居前列,尤其是熟悉国际商务的外语人才。

地处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对外经济往来非常频繁,其外贸进出口总值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还多。在广东的外贸部门、金融部门、以及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大中小型企业中,涉外商务活动极为活跃,导致对商务人才的极大需求,同时也对商务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在文化素质、职业道德、商务知识、国际服务意识、工作语言(特别是外语)的水平和沟通技巧以及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的知识能力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必须是具有国际竞争意识、既通晓外语又具有较强的商务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职商务英语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熟练掌握系统的商务知识,熟悉文秘工作,并能熟练运用现代办公设备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人才。”

2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商务英语课程体系

2.1课程设置模块化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为依据,以社会未来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商务业务能力和办公设备操作能力为核心,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培养复合应用性商务英语人才。

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法,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模块化体系,首先学习通用英语模块,后经专门用途英语过渡到商务课程模块和办公技能模块,以体现语言与专业学习的规律。本专业全部课程由五个模块构成:

1)语言类课程模块。这是本专业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中心模块,通过英语听说、综合英语、写作及翻译等课程的学习及语言强化训练,使学生全面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

2)商务类课程模块。本类课程强调通过一系列涉外商务、贸易、金融、营销、管理、商法等课程的学习及校外实习,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商务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

3)办公技能类课程模块。本模块是学生赖以实现其语言能力和商务能力及日后从事商务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能力基础,培养学生熟练操作电脑,运用电脑从事涉外商务活动及使用其他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

4)公共类课程模块。本类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5)专业素质拓展类课程模块。本模块课程主要是选修类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相关课程,拓展专业素质、提高综合能力,增强学生未来就业的适应性。

以上五个课程模块,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既有系统性,又有灵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国际意识、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有利于形成科学、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职业能力结构。

2.2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为了突出培养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适应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根据课程模块,设计相应的实践课程,使学生的三大职业核心能力得到加强。

1)针对语言类课程模块,设置了以强化语言能力为目的的实训课,如:英语语音强化训练、英语口语强化训练、英语综合能力强化训练。

2)针对商务类课程模块,设置了基于网络软件的单证缮制、商务见习、商务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3)针对办公技能类课程模块设置了办公软件操作及考证培训、中英文打字等实训课程。

2.3产学合作,实现学校一就业岗位的“零过渡”

周济部长在湖南永州召开的会议上指出:“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高专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重要的指导性方向。”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学科型高等教育的区别在于它的培养目标是职业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技能培养是它最核心的内容,脱离了这个核心内容,就不能称其为职业技术教育。为了突出培养学生适应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学生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职业素质,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要进行实践性教学环节,并且不能只在模拟状态下完成。实际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经历和体验,即真正“职业人”顶岗锻炼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这些只有产学研结合才能实现。 为此,根据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本专业建立了运行良好、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和实训场所、提供真实的就业演练舞台,以满足高职教育教学的需要,实现学校一就业的“零过渡期”。

2.4突出以就业为导向,把职业资格证书纳入教学计划

为适应社会对就业人员职业资格的需求,商务英语专业把职业资格考证纳人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3构建“三个课堂”的育人体系,打造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学生未来从事职业活动的基础,它是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由于现代社会的岗位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它对从业者的职业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胜任本职工作,不仅要有好的专业技术技能方面的素质,还要有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学习和创新方面的素质。

3.1第一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要素出发,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商务英语专业根据社会市场调研、企事业专家的建议、毕业生反馈、对外交往等及时了解和洞悉社会一线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报刊杂志、教学软件等,丰富教学内容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满足社会发展与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方法上,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主体思想,培养学生学习、调研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研究习惯,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针对不同课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在语言类课程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个人演讲、课堂辩论和项目研究等形式开展教学,加强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在商务类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分别由教师和学生讨论、分析、总结案例,同时要求学生通过校内及网上图书馆以及相关项目的企业与社会调查进行口头汇报,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商务问题的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实训课上,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由教师提出教学任务、教学要求、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在教师的指导下,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办公技能的培养,训练学生熟练操作电脑、网络和现代办公设备,以英语为工具开展商务运作和文秘业务的能力。

3.2第二课堂活动锻造学生良好的就业能力

1)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和专业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本专业定期邀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及教学经验的专业人员来到校内,就相关专题进行讲座,向学生介绍专业知识,使学生了解本专业最新动态、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树立学生职业意识、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和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对未来的就业岗位有较全面及正确的认识。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本专业重视在学生中开展高品味、高水准的第二课堂活动,坚持用高雅的文化艺术浸润校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如科技文化节、挑战杯、开口讲英语等及系内组织的英语广场、英语配音大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同时,这些活动与教学工作联系紧密,有效地把语言技能、英语知识和相关知识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教学工作有较好的反拨作用。

3)抓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

①通过新生人学教育和专业教育为契机,灌输职业使命感。

②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指导工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知识,为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就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学生未来更好的就业打下基础。

③开设就业指导课,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需要,将课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大一开设社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职业生涯规划等专题;大二开设社会调查、择业观和择业心理等专题;大三开设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分析、求职技巧等课程,增强了指导的实效性。

④为了使毕业生能顺利踏进职场,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零过渡,开办相关讲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3.3第三课堂的校外实习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社会实践活动是锻炼学生能力的极好场所,是检验学生理论学习成果的练兵场,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有力措施。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本专业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如:通过在广交会的实习,学生对国际商务活动、对外进出口公司等办事机构的管理及操作有了认识;通过在酒店的实习,对酒店的经营管理与运作有了了解;通过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贫困山区的希望小学进行义务支教,使学生受到启迪;通过以上这些实习、实践活动,使学生及早了解社会、进人社会。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谋职能力,也增加了学生的职业认识程度。让学生投身社会,锻炼他们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谦虚好学的精神。

篇12: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一、我国当前高职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随着近年来各大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设计专业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得到全面的开设,也反映出现代社会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强烈需求。作为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工业设计在我国众多企业中得到极大的关注。但相关调查报道指出,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真正从事产品设计的人员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主要是由于毕业生难以在企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导致学生选择转行,虽然其中包含大部分的个人主观因素,但也反映出高等院校在工业设计专业中的传统教育已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我国工业设计教育基本上都是基于工艺美术上发展的,无论是师资队伍,还是教学观念,都具有明显的艺术化。虽然近年来各院校已加强和国外设计院校的交流与学习,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许多问题对工业设计教育水平造成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工艺设计教学内容上,未能实现学科的真正交叉,导致学生形成不合理的知识结构,对学生的发展造成影响;

(2)在工艺设计教学中,过分强调技能的训练,往往只重视训练结果而忽视训练过程,无法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

(3)人才培养模式未能和市场需求工业设计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苏琦潍坊科技学院262700接轨,导致教学和社会需求出现严重的脱节,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

二、工业设计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1加强校企直接的合理与交流

鉴于当前我国工艺设计人才和企业需求对接性不强的特点,企业往往更加倾向于实践能力强的人才,但高职工艺设计毕业生的动手、思维及表达能力和企业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毕业生也不了解企业的工作内容记流程,对职业缺乏合理的规划。因此,高等职业学校应该从企业邀请设计师到学校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应符合企业和学校的需求,也可以指派教师与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实习。因此,可以实现学校和企业在人才需求、专业定位、学生能力培养及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的交流与探讨,以构建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相符合的培养模式,从而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2.2实行学校与企业相互兼职的教学方法

该教学方法实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出双方的优势,通过相互参与到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工作中,推行“双师制”教学制度。如企业在生产、研发中的一些难题,可提供给学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师及学生进行探讨,以找出科研合作的切入点。而对于高职职业学校自主开发设计的实践项目,也可以邀请企业设计人员进行分析、指导及评审。这种教学方式既不会占用企业的设备资源,企业还能从中发现新的项目资源。该教学模式的实行,可以为学校培养创新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且能有效解决高职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而企业还可以对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反馈,以为教师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提供信息支持,有助于建立一套以学生为主体,以企业为载体的新型教学方法,从而为现代企业培养其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2.3基于工业设计大赛培养复合型人才在高职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时,企业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要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多参与到各项工业设计专业比赛中,然后将比赛设计作品上交到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中进行审核,然后由技术研发部门人员进行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通过比赛,不仅能对高职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还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4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展开设计教学

随着现代各大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对于高职工艺设计专业毕业生而言,要想顺利进入市场,就必须接受更多的考验。第一,在工艺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时,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推荐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行,以和企业共同进行产品的开发。对于学生而言,参与到企业项目设计中,就是一个能实现自身价值的表现。因此,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提出合理、可行的产品设计方案,以符合企业对产品设计的实际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而且,在和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就会更多,有助于学生对企业的运作及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行了解,使学生对产品设计的理解更加深刻。第二,在高职工艺设计教学中,必须要做到教学和实际相结合,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能符合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随着现代制造技术信息化的不断发展,CAD/CAM技术在工业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且各种新型工艺、材料也层出不穷。因此,在现代高职设计教学中,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内容上都要和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行有效的对接,以培养学生创新设计思维及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工业设计复合型人才。

三、结束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企业对工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但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因此,基于我国高职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校企直接的合理与交流、实行学校与企业相互兼职的教学方法、基于工业设计大赛培养复合型人才及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展开设计教学等策略,以加强对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篇13: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管理论文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管理论文

摘要:文章针对中部地区春季多雨的气候特征,实行“1+4×0.5秋去、春回,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并围绕“专业+系部产业+施工企业”专业建设模式,打造一支道路桥梁施工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气候特征;“1+4×0.5秋去、春回,工学交替”;“专业+系部产业+施工企业”

针对中部地区春季多雨的气候特征,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实行“1+4×0.5秋去、春回,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专业+系部产业+施工企业”专业建设模式,打造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以内涵建设求质量,以课程改革求发展,以便更好的满足交通行业的需要。

一、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建立“专业+系部产业+施工企业”的专业建设模式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按岗位群的要求对学生的素质、能力、知识进行培养,并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以岗位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教材按照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的发展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新,实训基地按照施工环境设计成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并随着新工艺、新设备、新规范的变化而变化,按照路桥施工岗位及现场管理强化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具备施工生产一线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各项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及职业素质。

(二)打造一支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

“双师”队伍建设采用施工企业、学校“工程师互访制度”,即“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建设。一方面,安排教师到施工单位参与生产实践、技术开发,在实践中增长经验,更新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聘请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与专任教师一起参与教学,参与专业课程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造就一个具有高职教育理念,具有较高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并具有创新精神的有特色的“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

专业带头人成为专业建设的龙头,学习最新的建设思路,主持专业建设的全方位工作;主要参加与课程建设与开发,做好“以老带新”的带培工作,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与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主持院级以上科研课题,主持精品课程建设,完成3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

(三)以岗位能力为导向,“1+4×0.5秋去、春回,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需要不断适应新技术、新工艺,以学生为中心,以岗位能力为导向、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准绳,构建“1+4×0.5,秋去、春回,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1+4×0.5秋去、春回,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中第二学年上学期中的顶岗实习模块,是在第一学年完成计算机基础模块、工程计算模块、工程测绘模块、公路土工试验模块及工程材料试验模块的理论学习之后,到施工单位进行测量岗位及试验岗位的能力锻炼,并从事道路及桥梁的施工放样、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混凝土试块强度的检测、土质的分析、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工程设计变更CAD制图及工程量的计算等多种工作;同时,将工程测绘模块中的施工放样、公路土工试验模块中的压实度检测、工程材料试验模块中的混凝土制品抗压强度等操作性较强的章节,聘请专家在施工现场进行讲课和演示,使课堂教学与施工现场无缝对接。第三学年上学期的顶岗实习模块,是在第二学年下学期系统学习完路桥基本设计模块、路桥施工模块的`相关知识之后,初步具备了识图的能力、道路桥梁现场施工的能力,并能在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学会按图施工,经过一个秋天的顶岗实习,最终达到能独立处理现场技术难题;同样,将道路施工中的沥青混合料摊铺、桥涵施工中的钢筋绑扎、隧道工程中的锚杆支护实践性很强的章节,聘请专家在施工现场进行讲课和演示,使课堂教学现场化。

(四)根据岗位群的要求以专业技能培训为核心,构建与企业技术水平同步的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和校外“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实验实训中心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实现与施工现场实验室接轨,广泛吸收当今道路桥梁施工中较为先进的试验检测方法及管理方式,使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实现功能系列化、设备先进化、环境真实化。实验实训中心能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并为师生开展教学、科研、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创新提供平台。

二、专业建设的内容

(一)师资队伍建设

以“双师”结构教师为基础,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中坚,构建一支与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发展、教学改革相适应,专业技能强、教学水平高、素质优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二)课程建设

由专业带头人、企业家、课程骨干教师构成核心课程团队,统筹课程建设的全面工作。由各课程骨干教师牵头,做好教学内容遴选工作,每年调整一次教学内容,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规范的内容,将职业道德、安全意识等纳入课程内容中;按照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建立以施工技术发展为导向的实验实训项目,形成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以学生为中心,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探索并实施“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利用多种媒体、录象进行授课。并逐步完善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料。最终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3门、院级精品课程5门、优质核心课程8门。

(三)实训基地建设

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充分反映当今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发展水平、技术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并应能够适时进行调整,形成集教学、实训、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开放式实践基地。具体措施是将土工实验室、建材实验室、情景实训室、专业软件实训室、测量实训基地进行设备更新和改造,新建结构实训室、检测实训室、公路施工现场仿真实训中心。

(四)社会服务能力

充分利用系部两个产业,对外承接技术服务项目,深化产学结合。针对目前通村公路建设、养护技术人员少的情况,派专业教师到现场开展通村公路养护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建立一个由校内专业教师、校外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相对稳定、动态变化、不断吸收新成员的科研团队。鼓励和帮助教师进行技术应用研究,特别是在学术研究上有一定基础的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技术交流和研究。教学和科研并重,完善科研管理制度,落实科研奖励办法。建立与施工企业的定期回访制度,完善横向科研成果,并寻找新课题。

三、专业建设的预期效果

1.为中部及西部地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一线提供懂设计、精施工、会管理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2.为中部地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示范;

3.发挥设备和人员优势,为社会提供工程质量监理及检测等技术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炼.国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及其给我们的启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贾少华.德国高职的校企合作及启示[J].职教论坛,,(7).

[3]苏志刚,等.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结合的途径及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1,(10).

[4]孙琳.产教结合――职业教育发展新途径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课题项目:湖南省省级精品专业资助课题。

作者简介:匡希龙(1965D),男,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博士生,省级专业带头人。

篇14: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摘要:文章以新工科专业建设为契机,结合新工科建设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引入工程认证教育理念,提出了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从“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多方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考核体系、实践基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师资队伍等方面介绍了新工科下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新工科;应用型人才;软件工程

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快速发展,人才创新能力代表了国际竞争能力,而学校的工程教育与行业发展紧密相关,IT产业的快速发展要靠创新型人才的支撑,为了适应未来新技术和新产业的需求,高等教育必须适应新工科专业教育的要求,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专业,改造和提升传统工程专业,加强工程教育支撑、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到来,将深刻变革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技术创新也对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有强烈需求[1-3]。

一、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开发,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滞后

通过对软件行业人才需求和软件企业招聘信息的调研发现,我国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水平偏低、结构失衡。出现了学生找不到工作,软件企业招不到人的现象,这种现状要求高校改革和完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等。

(二)实践条件缺乏,学生实践能力需要加强

兰州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软件工程专业近几年的实验和实训条件得到很大提高。实验环节基本能满足教学要求,但实训基地尚不能满足需求,所开设的实践项目范围偏窄,模拟项目较多,实战项目少,缺少真实的工作场景。

(三)教师队伍工程能力偏低,难以支撑新工科专业建设的需求

软件工程专业的师资队伍以高学历、高职称为主,教师学术能力强,但是,专业实践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却相对缺乏,“双师型”和“双能型”教师较少,不能适应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当前的培养方案和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特色不明显

高校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学生接触不到最新的开发工具和工程技术知识,同时,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积累不够,学生成材比率不高。

(五)学生团队意识不强,沟通能力差

学生实验和课程设计都是以单个学生为单位,培养过程中缺少团队项目的训练和跨学科能力的培养,且学生自我意识相对较强、沟通能力比较差。

二、面向新工科的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构建“四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软件学院成立了由企业高级技术专家和企业高管组成的校企联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和定期修订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和新工科的教学体系,即深入企业及各用人单位,确定毕业生所从事岗位的工作范围;采用专业行业分析方法,进行软件工程领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确定,撰写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需求表,并以此为基础,制定软件专业的专业培养计划;建立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课及专业实习课程等构成的“四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及专业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确保学生学会软件工程领域、专业岗位所需职业能力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依据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安排实践教学,使人才培养过程最大限度贴近企业需求。

(二)多方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

学院聘请企业高管和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优秀毕业生、行业内资深专家、国外专家等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双师型”和“双能型”师资队伍。将软件工程领域最新知识引入课堂。如在Java语言教学中引入了美国州立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教授比尔克雷尼克(BillKrynek)和基普.欧文(KipIrvine)。

(三)构建新型考核体系

考试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国内流行以期末一次性笔试作为一门课程的成绩,这种方式往往使学生突击学习,是造成学生基础不扎实、应用能力弱、实践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因此学院应构建新型考核体系,加强过程学习、实践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考核力度,把期末笔试变为全过程的考核,课程成绩由阶段测验、实验、上机操作、项目作业、课程设计等方面组成。

(四)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围绕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发展具有我校特色的实践机制,构建特色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基地。加强校企联合培养,以产研促进人才培养,进一步深化和完善“3+0.5+0.5”的培养模式,拓宽学生知识和工程应用领域,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学校目前已与多家企业实行“3+0.5+0.5”培养。

(五)以项目和科研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软件工程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建立了学生创新研究基金,利用研究生培养的`资源优势,鼓励本科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科技创新,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科研实践培养和科研思维熏陶,以研究型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创新能力。实行“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如图2所示),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为学生提供科学发明、知识成果转换的空间。软件工程专业参与竞赛学生比例达到70.0%以上。

(六)师资队伍建设

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高度重视“双师型”和“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特色师资建设与培养。为每位教师制定培养计划,分类培训,通过出国访问、攻读学位、国内进修、公司实习、人才引进、师资交换等方式,使每位教师都具有教学、科研、工程等方面的特长,在此培养模式下,教师既能讲授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实践。通过实际项目,使教师带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等。

三、面向新工科的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效果

我校软件工程专业从开始面向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轮的实施、反馈、总结、调整,该培养模式已趋于完善。从学生、学生家长、企业和社会整体反映,教学质量有显著提升,学生能力与企业要求的符合度明显提高,面向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第一,学生在软件行业的就业率明显提高。毕业生在国内外知名IT企业就业比例达到58.3%。第二,毕业生支持率和就业满意度提高。学院每年对多方协同育人模式进行全面调查,三届毕业生对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的支持率均达95.0%以上,就业满意率均达98.0%以上。第三,用人单位对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迅速提高。毕业生在软件工程领域就业数量快速增长,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也逐年提高,满意率达93.0%。

四、结语

本文介绍了面向新工科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该培养体系以新工科为背景,确立了“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实行了大学“四年不断线”的校企深度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目标为准绳,构建新的“四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培养体系。以工程素质教育为目标,提升了学生“专业知识+行业认知+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DB/OL].(-03-07)[2018-06-28].

[2]汪军,强俊.基于CDIO理念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2(6):70-74.

[3]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质量要求与工程教育认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3):49-61.

篇15:园林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园林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为了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促进人们自主择业、创业,在,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为了响应国务院的号召,一时间形成了“大众创业、人人创新”的新事态。园林设计是目前新兴的热门行业,对创业者的门槛较低,并且我国对小型企业融资提供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创业不仅需要资本支持,也需要专业的设计才能。为了保障园林设计人员自主创业,本文从以提高园林设计人员应用能力为出发点,对目前我国园林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创业;园林设计;人才培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率位居世界第一位,并且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之所以取得如此成绩,和国家的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保证群众就业率是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然而,由于我国人口基础较大,加之企业对人才要求也逐渐提高,这使得我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不仅有利缓解国内就业压力,也保障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根据教育部发布的资料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65万,大学生与其择业,不如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进行创业,不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园林设计专业进行创业的有利因素

1、市场需求较大

园林景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城市通过园林景观来吸引游客,增加地方收入,并且城市在推广的过程中,皆以绿色生态作为宣传口号。同时,园林设计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为居民生活塑造绿色、生态的外部环境。此外,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舒适度也在逐渐提高,其中景观绿化是衡量居住环境舒适度的重要指标。无论是校园绿化、市政景观设计、酒店绿化、社区绿化都是园林设计的范畴,因此园林设计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尽管是新型行业,但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园林设计行业对创业者的门槛较低,不需要较大的设计工程项目,可以从简单的花坛设计、活动会场设计等方面逐渐起步。

2、国家给予创业者支持

为了促进“大众创业、人人创新”的开展,政府对创业者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在园林设计创业方面,很多毕业生大多以成立工作室步入园林设计行业。长期以来我国对私营企业融资问题,具有很大的限制,到了,为了促进微小型企业的发展,国家财政部印发了的《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中指出:年营业额为30万以下的中小型企业可以享受税收减半的优惠政策,根据国家财政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我国对中小型企业财政税收减免了1025.35亿元人民币,国家减征中小型企业税收无疑为从事园林设计创业者缓解了资金压力。

二、目前我国园林设计人才培养的现状

1、缺乏完整的教学体系

景观设计是设计专业重要的课程之一,但是由于该专业起步较晚。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完整的教育体系。在实际教学方面,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根据园林设计专业的特征制定教学计划。对于课程设置,大多采用其它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尽管景观设计在教学方面与其它设计专业具有很多共同之处,所涉及的课程内容也存在重叠情况,但是并不能对其它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照搬照抄,这样显然不利于与园林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发展。

2、教学方式单一

为了提高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一直致力于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增加教学设备的投入。由于教育、教学改革的不彻底,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依然相对单一,教师一直是课程的核心内容,学生缺乏自我学习与自我思考的空间与时间,“照本宣科”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依然是园林设计课程的主流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培养的学生,学生只会读死书,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开发,园林设计理念皆来源于学生思维,如果学生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将来在就业岗位中缺乏竞争性,更没法实现自主创业的理想。同时,园林设计课程不仅仅有理论知识部分,实践课程同样不可或缺,很多高职院校忽视课程实践部分,一味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严重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3、人才培养目标不完善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核心逐渐由资本、产品竞争过渡到人才竞争,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促进企业发展,很多企业加大的人才招聘力度,提高了人才招聘的标准。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认识到这点,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没有从企业需求、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很多教学能容与社会发展、企业发展相互脱节,这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工作能力不足,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缺乏岗位竞争性,不仅影响学生就业,也不满足自主创业的需求。

三、创业背景下提高园林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主体,强化师资力量是保证设计色彩课程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可以采取以下几点:①提高教师队伍招聘标准。高职院校应该提高教师招聘标准,不仅要求拥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过硬的实践能力,因为设计的主要理念来源于实践,同时还要保证每位教师都拥有出色语言表达能力。②对现有的教师队伍进行培训。高职院校应该加大现有教职工培训力度,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还应该提高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让更加完善、丰富的教学方式在课堂内推广。

2、优化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设计思想上注重“一个引入,三个加强”:一个引入,即实践案例教学的引入;可将做过的社会实际设计工程与任务纳入课堂教学中,进行模拟实战性训练,单独设立学分,让学生进行市场调研,分析、整理,制定策略和设计方案。指导教师可同时扮演企业委托者的角色。跟踪指导学生完成模拟课题。三个加强,即①创业性选修课加强。加强选修课中的创业课程,系统介绍创业理论、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案例等。②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的加强。发挥综合性高校优势,加强园林设计专业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横向联系,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③专业课中创业理念的'加强,专业课教学的主要任务固然是传授专业知识,但对肩负培育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的专业课教师来说。必须在园林设计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选择那些对培育学生创业意识有关、有利、有用的专业内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业思想的引导,灌输创业理念。最终形成文化课、专业课和创业课相互渗透和功能互补。

3、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艺术设计的灵魂,也是艺术设计发展的动力,在设计色彩课程方面,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体如下:①树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教学方式死板、单一,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为了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将课堂回归到学生手中,充分保留学生自主学习与自由发挥的空间。②举办设计比赛。高职院校可以举办以园林设计为主题的设计比赛,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参加比赛的权利,通过比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自主设计的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校园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4、注重学生创业思维培养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创业教育首先应解决学生对创业的认识。首先、增强创业的信心。邀请园林设计行业一些业绩优秀的创业者管理者和一线工作人员座谈,通过他们自主创业成功的先进典型。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园林设计人才脱颖而出。第二、明确自身的优势。使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给园林设计行业带来了机遇,巨大的行业潜力需要更多的人积极投身于创业事业之中。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园林设计行业自身的优势和机遇,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长,根据市场前景和社会需求加强创业能力的培养。总之,在学生中营造浓郁的创业氛围,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创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起创业意识,培养起创业精神。

参考文献

[1]石建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初探[J].高教论坛.(02)

[2]王薇.艺术设计教育的社会适应性[J].中国高教研究.(12)

[3]刘旭.当前大学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4(04)

篇16: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一、物流专业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体系的提升,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一栋栋楼房立地而起,而对每一座建筑而言,若想实现正常运营都少不了物业人才,因此,近几年来,社会对物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也正如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学习物业管理专业。然而在实际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却存在很多的问题。倘若这些问题不能够被有效的解决,将严重影响物流行业的发展以及物流人才的建设,由此可见,探讨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二、高校物业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专业系统性较差。

针对任何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说,系统性都是第一条件,在对人才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该专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专业知识的难易程度,探讨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方向,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目的性培养。然而就目前的培养现状来看,很多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这些综合因素,进而导致对人才的培养不够系统性。

2.人才的培养模式比较单调。

针对于物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很多学校还是采用传统教学环境下的一书一笔一黑板的模式,实现对专业知识的讲授以及专业技能的传授,这样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也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教授,但是这种单一的培养模式会让学生感觉十分单调,进而影响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的提升,严重影响人才的培训效果。3.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提升。针对于物业的管理,绝不是看看电脑,坐坐办公室那么简单,需要的也是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提升,尤其是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就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很多学校都只注重于理论知识的教授,却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导致学生在毕业以后,难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出现“就业难”的现象。

三、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实现系统性教学内容的建设。

目前的物业管理课程是一种学科体系的形式,缺少必要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对一些外界的新的科学知识内容的包容性较差,进而使得学生学到的都是一些比较陈旧的教学知识,缺乏新的教学内容的设置以及涵盖。另外,对于教学内容的建设也不够系统性,在课程设置过程中,理论教学环节应设立基础课、基本素质、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模块和选修课模块等,这样学生便可以在掌握扎实基本功的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内容进行选修学习,同时,学校还应该与企业合作,实现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训,进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提升。

2.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所谓的教学方法多样化,主要指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摆脱传统的教学环境下一书一笔一黑板的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的`应用。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代替传统的板书教学,采用开放式教学法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实现学生思考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实现学协作能力的提升等等。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的创设,大大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

3.采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所谓的采用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主要指的是学校和企业之间可以开展合作,所谓的合作教育就是学校负责理论教育,而企业负责学生实训能力的培养以及提升,每一个月或者是每一个学期,学校安排学生到对应的合作企业实习一段时间,这样一来,既可以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又能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而为将来的就业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可以帮助企业节省很多的人力资源成本,进而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可谓一举多得。

四、结语

物业管理需要大量合格的专业人才,物业管理教育的专业建设是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通过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并重的教学,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从而推动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家谨.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自觉承担行业发展历史使命[J].中国物业管理,2007(12).

[2]郑良雨,刘德明.物管行业人才需求趋势分析及培养措施[J].现代物业,2008(8).

[3]罗纪红.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5).

药学论文选题

浅谈漏电保护开关在低压配电网络中的应用论文

临床实践与药学教育论文

论文提纲范文药学

药学论文范文

药学文献检索论文范文

成本管理的毕业论文

管理会计的毕业论文

医院零星改造工程规范化管理探讨论文

药学论文小范文

皮革制品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论文
《皮革制品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皮革制品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论文(整理16篇)】相关文章:

法律论文发表2023-03-17

交通管理法律论文2022-11-04

法律论文范文2022-05-08

关于法律的论文范文3000字2023-07-21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论文2023-12-11

食品安全小论文2023-01-14

食品安全论文2023-01-07

常压烧结技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的研究和应用论文2023-02-05

高职生物制药工艺课程教学改革建议论文2022-08-27

建筑工地食品安全论文参考202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