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措施论文

时间:2023-08-27 08:06:13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措施论文(整理16篇)由网友“狂奔天涯”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措施论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措施论文

篇1:新形势下开展农村群众文化的思考论文

新形势下开展农村群众文化的思考论文

【关键词】农村;群众文化;措施

农村群众文化不仅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部分。新形势下,广大农民群体的思维越来越活跃,相应的文化活动则越来越丰富,文化已经成为农民群体生活与工作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1]。然而,因为农村地区财力、人力以及物力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较为缓慢,难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新形势,如何提升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质量就成为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但要注重精神文化层面的满足与享受,同时也必须要有充分的物质基础保障。应当充分结合农村地区的环境情况、经济水平以及设施状况,建设老人中心、图书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电影放映流动站以及综合文化站等基础设施,免费开放,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可以充分利用现有限制场所、古居等实施优化配置,部分农村地区可以综合参考经济水平、人口以及地理环境等,将各种设施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在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基层文化设施的配置水平。文化网点的设置必须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市、县、镇、村四级公益文化活动场地,使得一些偏远的农民群体受益。除此之外,还必须要加大基础设施的管理、使用、维护、储存以及借还等工作,防止文化基础设施的损坏、流失或者挪用等现象。为进一步保障基础设施的资金供给,还应当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到城乡建设的整体规划中,构建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投资保障体系,保障农村群众文化的资金来源。

二、进一步拓展民众参与范畴

要想保障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吸引力,进一步拓展民众的参与范畴,不仅需要在庆典、会议以及节日等组织文化活动,还应当尝试将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到农民群体日常生活当中的每一天,进一步发挥文化活动的发展活力。文化活动的开展应当充分结合农村地区的文化传统、文化特色,坚持因地制宜、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引入并融合一些主流文化,使得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以及报纸等媒介来加大农村群众文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知识,积极组织座谈会、读书节、戏曲、诗朗诵、健身操、扭秧歌、舞狮子以及汇报演出等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广大农民群体搭建发挥才能、文化的平台,进一步丰富农民文化的创造活动,真正达成农民群体自我参与、自我发展以及自我管理的目标。此外,还应当积极组织一些大型的文娱建设活动,主动将外来人口、老年人、中年人、青少年、低收入群体以及残疾人都纳入到活动范畴中,进一步加大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的融入力度,进一步拓展民众参与范畴[2]。

三、加大农村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力度

加大农村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力度,才能够为农村群众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组织保障以及人力保障。相关部门应当始终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的理念,积极培养与引入综合素质过硬、责任心强的'专业人才。为有效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群众文化工作需求,群文干部不仅要具有专业的艺术技巧,同时还应当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与市场洞察力,并且还应当具备无私的奉献精神。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提升群文队伍的综合素质:首先,加大培训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多门类、多层次的知识体系培训教育,不断完善群文队伍的知识体系;其次,组织相应的专题学术、业务交流会议,全面提升群文队伍的艺术能力与工作能力,将其打造成社会活动家和群众文化艺术家;最后,通过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引入制度,同时还应当制定一套符合群文工作实际的晋升体系,吸引更多的人才融入群文队伍中,完善群文队伍的组织结构。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的农村群众文化的开展不仅要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进行,同时还需要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真正实现农村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双管齐下的目标。对广大群文工作者来说,在新形势下,站在全局的层面,充分参考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掌控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趋势,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拓展民众参与范畴以及加大农村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继勇.新形势下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新经济,,23:94.

[2]巴娜仁花.推动巴州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的思考[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Z2):50~51.

篇2:群众文化论文

群众文化论文

群众文化对基层文化建设的作用

摘要:目前来看,虽然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还存在群众素质偏低、作风不良等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不健全导致的,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使人们的精神文化向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可以通过群众文化辅导的方式,分层次的对社会大众进行辅导,这样不仅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还能提升文化建设者的自我价值,所以说群众文化辅导对基层文化建设的影响巨大。

关键词:群众文化辅导;基层文化建设;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有更多的人们开始追求更好档次的精神生活,进行基层文化辅导工作,能够有效满足基层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保证提供多样性的生活发展空间,大幅度提升人们生活品质和质量,有利于构建和谐文明的新社会。

一、加强群众文化辅导的地位和意义

(一)免费开放下的群文职责要求进一步强化群众文化辅导

通常情况下,人们进行公共文化学习的场所都会选择文化馆,给人们提供集中学习、娱乐的场所,能够对群众精神文明发展建设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站在群众个体角度进行观察分析,发现文化馆在提升人们审美和精神追求层面的基础上,还有利于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通过人们愿意接受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化指导,满足人们自身生活发展需要。站在国家和社会发展角度分析问题,我们发现在进行群众文化辅导的发展环节中,能够促使群众文化实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和生活,构建和谐社会,不断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建设发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建设,必须成立文化艺术辅导培训发展体系,对群众文化辅导项目进行仔细斟酌,有效分解,实现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三足鼎立,就可靠调查显示,群众文化辅导占免费开放文化服务的1/3,由此比例不难看出,其发展地位较高。

(二)强化群众文化辅导适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文化馆的发展性质为公共文化学习场所,在此发展空间内汇聚了众多兼具不同文化的发展人才,在有效把握区域内文化建设方向的同时,还可以对当地群众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辅导工作。群众文化辅导的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绘画、摄影、舞蹈、器乐等,众多的文化艺术经过长时间的传承与创新,再回归到群众生活中去,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精神文明和文化内容建设的需要。

(三)保障人民基本公共文化权益需要强化群众文化辅导

进行群众文化辅导发展战略中,不断推进并保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是重要发展目标,因此,要求对基本文化权益保障问题加以特别关注。公民可以自由、自主的参与各项文化活动,在文化馆内自动活动,针对不同人群的发展需要,进行专业、系统、有针对性的培训辅导工作,保证群众文化活动有序进行。同时,文化馆还可以联合业余文艺团体,发挥很大的辐射效用,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文化辅导效能。这样做好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群众既享受到了文化成果,还参与了文化活动和从事文化创作活动,而且选择哪种艺术辅导更是群众文化选择的权利。

二、群众文化辅导对基层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群众文化辅导能够使人们享受生活

在基层开展文化辅导工作,能够最大程度的展现此项活动的优势,不断满足大众对于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使人们懂得在劳作之余,更应该学会享受生活的乐趣,并积极投身基层文化建设发展,促进基层文化工作顺利开展。通常情况下,群众文化辅导涵盖两个层面,即社区文化和广场文化。开展文化辅导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激发群众自身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使群众深入其中,能够看到付出之后的回报,努力地创建更加文明美好的城市。其次,进行文化辅导工作还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群众自身潜力,特别需要运用专业方法和策略对民间艺术家进行辅导,为他们准备充分的表演道具和器材,促使他们给群众创造更加精彩丰富的视觉体验。与此同时,对于广场文化发展建设方面,开展合理的群众文化辅导,使他们的表演更加正规化,带有艺术气息,使人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是美好的,增加人们的幸福指数,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发展建设。

(二)群众文化辅导能够提高基层文化建设者的工作积极性

当然,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阻碍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那就是基层文化建设者没有发掘自我价值,工作热情不高,所以想要做好基层文化建设还需要提高工作者的积极性,使其自发投入到基层文化建设的工作中去,在这一环节中,群众文化辅导起到了很大作用,因为其的存在使有关部门领导对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加以重视,有压力就会有动力,这样一来,能使基层文化工作者深刻认识到他们的重要性,自身价值得到提升,增加其使命感与责任感,从而认真工作,不断完善工作细节,提升工作效率,加快基层文化建设。也就是说,群众文化辅助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能够使基层文化建设者更具专业性,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从而更好的进行基层文化建设。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行科学合理的群众文化辅导工作,能够不断满足基层物质文化发展需求,逐步改变群众思想意识形态,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和新的改变,并努力投身到基层文化建设中去,同时,在基层开展文化辅导工作,有利于提升当地政府部门重视文化发展的程度,不断把基层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新福.群众文化辅导对基层文化建设的影响[J].创新论坛,2013(08):232.

[2]付林.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深入实践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13):181.

[3]张媛.群众文化辅导的意义及其实施研究[J].大众文艺,(10):29.

篇3:怎么有效开展群众文化美术工作论文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美术工作想要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就需要完善和做好群众文化美术活动,但是在美术活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会由于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组织能力的缺乏,对于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原因,影响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开展,因此,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完善群众文化美术工作,就需要针对群众文化美术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进行美术工作的完善。

1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现状

1.1 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组织领导较差 群众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新时期的发展,人们对于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对于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关注度更是在不断升温,但目前由于群众文化工作者组织领导力的缺乏,使得群众文化美术工作开展起来有些困难,还有部分群众文化美术活动找不到负责人,更缺乏相关的组织人、领导人对群众美术活动进行协调,无法有效解决群众美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影响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

1.2 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缺乏专业人士指导 群众文化美术作品展示都是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获得的最深刻、最重要的思想感悟,群众美术作品一般记录的是群众生产生活,这样的群众美术作品也是最真实的,在更多方面展示和体现出了群众在美术方面的智慧和能力。而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和专业技术,使得很多优秀的群众美术作品难以完成,因此,好的群众美术作品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群众文化美术活动的开展更是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更难找到非常专业的人士对群众美术活动的开展进行指导,造成群众美术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解决,无法创造出更加专业化和优秀的群众美术作品,进一步影响了群众美术作品实际创作向成果的转化。

篇4:怎么有效开展群众文化美术工作论文

2.1 完善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组织培训工作 群众文化美术作品与其他普通美术作品不同,群众文化美术作品是人民群众建立在自身对生活的感悟进行的创作的,更是人民群众自身生活的真实反映,人民群众在进行群众美术活动时,会采用各种形式,进行美术作品的展示,在美术作品进行创作时带有较强的主导型,使得群众文化美术创作中容易受到自觉参与和组织参与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同时如果没能有效组织美术作品的话,就不能更好的组织群众美术的爱好者,进而影响群众美术文化氛围的形成。因此,做好群众文化美术的组织协调工作,凝聚和组织那些爱好群众文化美术者,进一步完善群众文化美术活动的组织工作尤为重要。

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开展,需要强大的美术队伍,只有更好的调动美术队伍的优势,全面提升群众美术爱好者的创作能力,进一步实现群众美术队伍的壮大。此外还需要进行美术讲座,有计划和组织的进行美术讲座,为人民群众和艺术之间的交流提供便利,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审美能力,为那些美术爱好者进行美术知识的讲解工作,调动他们的灵感,才能进一步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2.2 建立一个美术交流展示的平台 文化馆属于基层政府部门,更是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而在整个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文化馆发挥着政府和群众联系的纽带作用,更是群众文化美术活动开展主要组织者、群众文化工作的参与者和辅导者。这就需要文化馆能够结合目前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现状,有组织、有重点的进行各种专项活动的开展,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群众文化美术爱好者的交流平台,为美术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进一步提升美术爱好者的才华和素养,激发群众文化美术爱好者的积极性。另外就是做好美术创造交流会的组织工作,在交流会上,邀请着名的艺术家和一些群众美术爱好者,给人民群众进行美术知识的讲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2.3 营造良好的群众文化美术创作气氛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区域美术、企业美术和校园美术的发展给群众文化美术工作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条件,为群众文化美术创造氛围的营造提供了基础,就当前群众文化美术活动的开展来说,社区性的.群众文化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了,社区性的群众文化是由不同阶层和职业的群众组成的,而社区群众美术群体是在休闲娱乐的基础上,对群众生活进行观察和反映,进而调动自身美术创作的热情,做好美术知识和技术的宣传工作,实现群众美术爱好者美术水平的提升。此外,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工作中本身占有重要地位,建立一支群众美术队伍,营造一个良好群众文化美术创作氛围,进一步推动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

2.4 完善和强化群众文化美术队伍的建设 想要推动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开展,需要一个专业的群众文化美术队伍,这既是群众文化美术活动开展的基础,更是连接群众美术爱好者的纽带,因此,需要文化馆提升对于群众文化美术队伍建设的重视度,做好美术队伍的思想和业务能力的培养工作,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还有就是强化他们同政府部门的沟通,确保美术活动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完善美术活动的开展。

3 总结

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群众文化美术工作者,目前群众文化美术工作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过于重视提升群众美术能力和水平的培养,从而忽视对于群众审美意识和审美精神的培养,想要完善群众文化美术工作,需要工作人员采取有效科学的方式,开展群众文化美术工作,达到满足广大群众精神生活的目的。

篇5:群众文化的论文

群众文化的论文

群众文化大型活动策划探索

摘要:策划与组织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建设的重点项目,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可以使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同时也对地区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人民群众的提供了一个自我发展的大型舞台,为基层群众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因此,各地区文化宣传部门要正确认识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组织的积极意义,通过多种途径,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条件。本文从群众文化大型活动策划应当注意的问题出发,对如何组织策划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希望为群众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群众文化;大型活动;组织;策划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基层群众对于精神文明的需求也在持续提升,为了更好实现和谐社会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当前,许多地方政府文化部门已经将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作为重要途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改变了小规模群众文化活动建设功能与作用的局限性,受到了地方政府与文化部门的重视,通过较多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也可以得出,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难度系数较大,但是在其文化建设功能与作用也更有效,同时在大型活动在开展前期与活动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关注。

一、群众文化大型活动策划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开展任何活动前应当重点关注与慎重思考的问题,在群众文化大型活动策划与组织前,也应对活动的安全问题进行格外关注。群众文化大型活动的开展通常伴随着丰富的文艺表演、群体活动等具体内容,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实际参与人数众多,且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极易导致安全问题的产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可能造成较大威胁。如在上海外滩出现的拥挤事件造成了36人死亡,49人受伤,惨痛的教训告诫我们,在群众文化大型文化活动组织中,应当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同时,当前我国反恐形势依然严峻,在人流较大且密集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中,务必重点关注踩踏与其它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文化特色问题

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是为了更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但是在当前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中,大多忽视了群众文化特色问题,从而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由于缺乏与群众文化紧密相联的文化特色,人民群众对于这些大型活动的参与兴趣较低。在群众文化大型活动组织过程中,应当兼顾到群众文化层面,对群众文化韵味进行彰显,发挥文化特色,联系区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才能可能获得良好的群众文化提升效果。反之,缺乏创新的,忽略实际的大型群众文化建设难以取得文化建设收益。

(三)宣传与部署问题

群众文化大型活动策划涉及的工作内容众多,高效的前期宣传与部署工作将使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文化影响更加显著,因此,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前,应对前期宣传与部署工作进行重点关注。基层人民群众是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主体,活动中将有许多的群众参与其中,但是部分群众由于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意义并不了解,在实际参与过程中缺少积极性,此外,在前期部署阶段对群众文化活动宣传没有进行良好规划,使得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在开展宣传环节耗费了工作人员过多精力,使得群众文化的影响性被弱化。

二、群众大型文化活动组织策略措施

(一)相关部门加大群众文化大型活动开展的重视

在地区文化发展过程中,大型群众文化是一项积极的导向性活动,地区相关部门应积极正视群众文化活动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推动作用,高度重视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与组织工作,并建设品质城市、推进文化强市做出积极贡献。具体来说,要将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纳入年度宣传文化工作中,并与党的群众路线进行充分结合,通过广泛发现群众力量,精心组织策划,周密的活动部署。与此同时,可以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纳入各县市区综合考核项目之中,加强各单位的重视,并强化相关人员的配合与协调使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开展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

(二)强调活动特色

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性、公益性、普惠性的`活动,在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中,要认真总结过往经验,强调活动特色,扩大活动影响力同时增强活动实效性。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在注重量的同时,也要关注地区特色,创造一个符合基层群众文化需求,获得群众认可的文化活动品牌,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与时代合体,体现文化特色,并形成一套严密的运作模式,从而收获群众的认可,赢得群众的赞誉,获得理想的文化建设效果。例如,近年来,乡村文化旅游逐渐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国家对于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关注度持续提升,针对这一现状,大型群众文化建设可以向新农村、基层方向进行构思与定位,如此才能与群众物质文明发展实际以及精神文化需求相吻合,同时也提升了活动知名度,促进当地产业发展,也为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关注作品的自主创新

群众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应与繁荣创作、培养人才、保护与传统民间文化等充分结合起来,通过现代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寻找活动开展的长效机制。在群众文化活动作品的选择上,要重点关注群众中的自主文艺创作,如音乐、曲艺、小品等优秀群众文艺节目,颇具时代特色的创作话题等,跳出文化创作的局限,吸引群众展示自我风采。如近年来广受基层群众关注的“反腐倡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都可以运用到文化创作中来,鼓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对作品进行自主创新,促使群众展现自己文化才能同时更好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渴求。

(四)做好经费预算与筹集

大型群众文化活动需要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在市场经济时代,我们应当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开支进行客观预算后,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部门支持”的经费筹措方式,获得一定的经费保障。在经费预算与筹集过程中,要坚持贯彻《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最大限度避免铺张浪费现象产生,讲求活动实际,避免由于讲排场、讲形式造成的活动经费浪费。

(五)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地方媒体的宣传与报道工作将使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效果更加显著,各地相关部门要借助新媒体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经验与效果,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正能量。在群众文化大型活动开展前,通过电视台、报纸、LED屏幕等对活动举办的时间、地点进行专题宣传,同时,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实时动态进行报告,从活动启动到结束,对重要活动进行直播或者录播,通过多种宣传工作的积极开展,使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取得好的宣传效果,也为群众文化活动知名度得到提高,促进当地文化事业发展。

(六)关注群众文化活动人才培养

大型群众文化的策划与组织过程也是各种活动人才发掘与培养的好时机,为了确保后续的群众文化活动更好开展,相关部门在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时,要对编导人员、文化馆长、优秀文艺人才等进行文艺创作培训。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充分发掘这些文艺人才的资源优秀,鼓励其进行文化创作,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业务指导,使群众文化活动表演中呈现出优秀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作用,也为后续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培养出优秀的组织与创作、演艺人才。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群众文化发展,打造优秀的群众文化品牌,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要重点关注安全、文化特色、宣传与部署问题,由政府牵头或参与,打造具有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同时通过多种策略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与影响,对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妥善处理与解决,进而将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效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为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宫伟.当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办公室业务,,07:28-29.

[2]邓洪芳.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管理创新的综述[J].大众文艺,,14:17.

[3]崔勇.论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性质特点及组织方法[J].群文天地,,20:40+42.

篇6:文化产业群众文化论文

关于文化产业群众文化论文

一、释放生活压力,团结人民群众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之下,人们迫切需要通过某种社会组织活进行一定的社会娱乐和交际活动,以释放长期淤积的生活压力和负面情绪。现代人们生活的重要方面就是以群众文化为基础的文化生活,而群众文化的基本社会功能就是娱乐和交流功能,其对艺术形式的要求不高,所以各种工作和各个阶层的人都能够参与,让他们在充分体会了文化权益的同时也丰富了文化生活,派遣了内心烦扰。所以,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基本需要之后,我们还应积极开展人们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让群众在活动中获得情操的陶冶和审美享受,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境界,实现自我教育。另一方面,社会科技发展的不断深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地通过线上方式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直面沟通越来越少,这使得感情逐渐变淡,从某种程度上讲加速了人的分化。群众文化属于一种群体性的娱乐活动,它能够将兴趣爱好相同的人们主动聚在一起,而节日聚会、婚姻典礼、宗教仪式、民俗活动等都属于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部分,更体现了其老少咸宜的.特点,因而能够很好地起到凝聚社会成员的强大作用,这是其他活动所无法比拟的。可见,强化群众文化工作不但可以使人们真正体会到快乐和幸福,还能增强社会团结的力量,维护社会的稳定。

二、繁荣文化产业,塑造文化名片

文化产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我国经济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进程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由于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生产活动的主向标,所以文化产业的生产深受社会群众文化消费趋势的影响,而积极有效的群众文化工作不仅有助于提高大众的文化修养和文化素质,还能够进一步刺激文化消费水平。要想提高社会文化建设水平,仅仅依靠一些高雅文化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群众文化由于使用范围广泛以及表现内容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大众的喜欢,成为了主要的文化力量。因此,要促进大众文化和群众文化的发展。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群众文化的发展,积极开展群众文化工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新天地,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情趣的逐渐提高,不同民族、不同城市都加强了对自身文化形象的塑造。塑造出文化形象成为了城市、民族的“名片”或“符号”,甚至成为这个城市、民族的象征。而大部分的群体文化都有符合自身文化特点的符号作为群体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象征,群众文化在塑造本地、本民族文化形象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因而某个地区如果想要在社会中塑造一定的积极印象,首先就应该要提高对群众文化重视程度,促进传统群众文化与现代群众文化相结合,在沿袭传统群众文化的基础上组织新的文化形式、开展新的文化活动,从而开发和创建新的优质文化,以群众文化的构建来强化群众文化在社会文化的功能性,以文化来带领地区发展,塑造文化名片。

三、结语

群众文化以及通俗易懂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而在人民群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我们大可利用这种影响力来宣传主流思想和科学精神,并为人们降压、丰富精神世界提供途径,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为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做贡献。

篇7:司法部门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措施

司法部门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措施

法律援助工作列入今年我区“法律为民办实事”八件实事之一,这是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维护司法公正、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为落实上级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法律援助的职能作用,现就做好年法律援助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为根本宗旨,以“应援尽援、应援优援”为工作的总要求,健全服务体系、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举措、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把全区法律援助机构建设成党和政府为民办事实的“窗口”,把法律援助工作打造成党和政府联系群众、关注民生的“品牌”。高起点定位、高标准组织、高要求落实、高效果检验,为推进“法治珠晖”、“和谐珠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二、目标任务

在全面贯彻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和《省法律援助条例》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法律援助领域,提高法律援助覆盖面和办案质量。全区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数量力争达到150件,受惠困难群众3000人以上。

法律咨询:区法律援助中心接答各类咨询事项不低于500多件,参与或组织各种咨询活动不低于2场次,发放法律援助宣传资料1000份以上;各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服务所全年参与和组织咨询活动不少于1场次。

各法律援助工作站,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及时受理特定对象的法律援助事项,为其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三、工作重点

1、加大办案力度。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条例精神,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尽可能为那些因经济十分困难请不起律师而又确实需要法律服务的对象提供法律援助。对农民工等特殊群体采取更为便捷的措施,跟踪我区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建筑企业,努力帮助其及时有效维护合法权益。尤其要高质量地办好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和集团诉讼案件,使法律援助更多地惠及百姓。

2、提高便民程度。将统一制作的法律援助申请表、法律援助申请人经济状况申报证明等发放到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法律援助工作站、社会法律援助组织,方便群众取阅填写。加强法律援助中心的接待工作,完善接待场所的便民设施,不断提高接待工作质量。

3、完善工作体系。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探索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受理法律援助申请模式,方便群众就近申请法律援助。建立法律援助与大调解相对接的制度,互通信息、互相配合,对赡养、抚养、扶养及工伤赔偿等一般民事纠纷,由各级调解组织先行调解。对调解不成的引导当事人通过诉讼或仲裁途径解决矛盾。

4、广泛宣传造势。持续不断地利用媒体开展多层次宣传活动,广泛深入地宣传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和《省法律援助条例》,及时报道全区重大法律援助工作信息和典型案例。坚持法律援助业务分析制度,及时推广不同层次法律援助工作经验,畅通法律援助信息交流渠道,为相关部门开展工作提供决策依据。邀请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法律援助工作,努力营造社会各层、各界关心、支持、参与法律援助的浓烈氛围。

四、工作要求

1、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督查指导小组,负责全区法律援助有关活动的组织落实,协调处理法律援助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成员有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司法局办公室主任。督查指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法律援助中心,陈志平为办公室主任,联系电话:。2、法律援助工作站站长为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的负责人,负责法律援助活动的组织落实,监督法律服务人员办案质量,协调法律援助工作中有关问题。各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主任为本所法律援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初步审查本所受理法律援助事项,协调办案力量,督促本所人员完成任务。法律援助指标列入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年度目标考核,凡没有完成任务的执业机构和执业人员视同没有尽到法律援助义务对待。

3、法律援助工作站要将法律援助和大调解、人民调解有机结合,积极办理非诉讼法律援助事项。对赡养、扶养、抚养及工伤赔偿等纠纷要主动利用调解手段来解决,尽量为困难群众提供及时高效的法律服务。对调解不成又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案件,要向当事人宣传法律援助制度,引导当事人通过诉讼或仲裁途径解决纠纷。

4、各法律服务机构要实行一次告知制度,健全法律援助信息反馈制度、通案把关制度和投诉查处制度,端正服务态度,确保法律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努力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篇8:群众文化发展和谐社会论文

群众文化发展和谐社会论文精选

1和谐社会和群众文化建设的联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也在飞速的发展,这不仅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还满足了现代化社会发展的相关要求。而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群众文化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整个社会文化发展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在群众文化建设当中,其和谐文化的发展作为一种思想文化表达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仅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还是提高人们综合素质的关键性内容之一。而且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和谐文化理念的出现,还给社会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一个良好的指导作用,这就使得我国现代化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和谐性得到提升。一般来说,在和谐社会构建当中,将群众文化融入到其中,主要是对一些传统的社会文化和民族融合传承,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相关的文化内容有着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就充分的体现了人们群众对群众文化的热爱。由此可见,在社会文化发展中,和谐社会和群众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大量开展群众文化,则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使得民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播。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作品的爱好程度也在大量的增强,这就很好的满足了现代化群众文化建设的相关要求。

2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持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方针来看,相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并且在群众文化的基础上,来实现社会文化的稳定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我国社会文化的传承,还提高了我国国民的综合素质。而且我们在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加强思想观念方面,将“以和为贵,以和为美,以和为真,以和为善”有效的融入到其中,这样就使得文化服务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尤为重要。传统群众文化体现了思想道德精华,群众文化具有娱乐性、教育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因此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较为简便。利用丰富的群众活动来提升人的内涵,提高人的素养,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使人们在娱乐的同时,不知不觉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会存在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但只要我们发挥群众文化的作用,弘扬“公平、公正、民主、法制”的精神,用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来衡量一个人的行为,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经济落后的国家是不可能构建和谐社会的,因此要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倡导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建设中以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为基础,通过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来调节人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这样人们在支持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会重视文化的发展,实现整个民族的全面进步,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科技发展的时代,人们对精神层次的文化需求越来越高,每个成员在社会必不可少的就是对文化的需求。因此要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发挥群众文化的实用性和普遍性,利用这个特殊的载体,将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展现出来。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人们不但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也为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在这个过程中,能透过社会的现状,理清社会上各类人群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关系,以“和谐”的心态处理和调整这些矛盾,使社会处于安定、团结的气氛中。目前,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不够平衡,严重影响了群众文化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要积极对待群众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要以服务主体和群众文化的组织机构为服务体系,扩大群众文化建设的范围,提高群众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生活,保障群众的基本利益,将文化的和谐融入到社会和谐中去。

4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三农问题”出现了矛盾和问题。我国社会出现的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来源多元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矛盾日益尖锐的现象。对于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不但可以使用法律、经济的手段还可以利用群众文化的作用来宣泄、调节和沟通。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使得人们群众和社会之间能更好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消除人们心中的隔阂,通过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气氛。不定时的在农村或者城市社区开展慰问演出和文化下乡活动等,给一些社会的弱势群体带来精神层面上的慰问,缓解群体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使他们积压的情绪得以释放,营造更好的社会风气。要开展和谐的群众文化建设,必须从根本上培养人的和谐文化精神。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期间,会开展很多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像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猜灯谜会,春节醒狮舞会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另外还产生了新形式的娱乐方式,舞剑、太极、扇舞和腰鼓舞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了开阔了群众的视野,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开展这些传统文化活动时,各地的亲朋好友可以聚集一起,诉说亲情、和谐气氛、沟通感情等,不仅友好的处理了邻里乡亲之间的关系,还营造了和谐的社会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了一定的作用。

总而言之,在现代化社会文化发展建设当中,想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要将群众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融入到其中,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感觉到群众文化建设的氛围,使得人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为和谐社会的创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且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也可以将一些新型的政策、思想和理念应用到其中,这就使得进一步的提高了群众文化的应用效果,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篇9:开展医患纠纷的工作措施

开展医患纠纷的工作措施

医疗纠纷是指基于医疗行为,在医方(医疗机构)与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亲属)之间产生的医疗过错、过失、侵权等赔偿纠纷。这种纠纷当事人均对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人民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医疗纠纷日渐增多,本文着重讨论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

一、医疗纠纷的相关法律问题

1.医疗纠纷释义及分类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舰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但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对所争议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的情形。

医疗纠纷分为医疗事故纠纷和其他医疗纠纷。

医疗事故纠纷,指医患双方就具体医疗事件是否构成事故、应否赔偿、怎样赔偿产生的纠纷。

其他医疗纠纷包括经过医疗事故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纠纷、不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的医疗纠纷、医学会不予鉴定的医疗纠纷。

2.近年来医疗纠纷增多的原因

近年来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大大增强,患者及家属处处注意维护自己的利益。医院和医务人员尚不能正确认识这一点,从而处于被动局面,导致医疗纠纷增多。

首先,医疗工作和医疗行为更多的受到社会规范的强制性制约。而我们有相当多的人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

其次,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中不能尊重并平等对待患者,而易出现纠纷。

然后,社会对医疗工作存有认识上误区,很多医学上正常的事情,却引起纠纷。

3.近年来医疗纠纷呈现很多新特点:

一是数量增加,投诉增多。过去在医疗活动中一般不会发生的医疗纠纷,现在往往形成医疗纠纷。

二是新技术、新疗法、新设惫的不当使用导致的医疗纠纷不断出现。

三是有了法律制约,10月1日开始实行的修订后的刑法,明确规定医疗事故罪。

4.判断医疗纠纷的几个误区

误区之一:医疗纠纷等同于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而医疗纠纷通常是指医患双方对诊疗护理结果及其原因的认定有分歧,当事人提出追究责任或经济赔偿,必须经过行政或法律的调解、裁决才可了结的事件。

误区之二:病人进医院等于进“保险箱”

因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疗法导致的医疗纠纷也逐渐出现,人们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增加了受损害的风险。最高明的医生也不能包治百病,病人进医院不等于进了“保险箱”。

误区之三:经济补偿等于经济赔偿

在众多的医疗纠纷中,有的已构成医疗事故,按照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和各地制定的实施细则的规定,对鉴定为医疗事故的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

二、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权利意识、维权意识的提高,医疗纠纷正呈增加趋势,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也增加了医疗单位的经济负担,损害了医院合法的经济效益,挫伤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影响了医院和医务人员在社会上的声誉。因此,调解和处理棘手的医疗纠纷成了门诊部办公室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从临床调到门诊部办公室近三年,处理和经历了医疗纠纷四百多起,深刻体会到医疗纠纷的调解和处理工作,具有难度大、技术性强、环节多、工作量大的特点。面对形形色色、令人头痛的医疗纠纷,医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也不论是何种类型的,更不论最终采取什么方式予以解决的医疗纠纷,均会对社会、医患双方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加强医疗纠纷调解和处理的前提下,必须重视医疗纠纷的防范工作。只有有效地防范了医疗纠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医疗纠纷造成的不良影响。

1. 医疗纠纷的防范

(1)加强医疗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首先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增强工作责任心,规范服务语言,积极提倡礼貌用语。在诊疗过程中通过加强对病人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解释沟通、心理护理等,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努力提高对病人的服务满意度。其次是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质量控制体系,对违反诊疗护理规范的人员要认真查处,责任到人。建立培训考核制度,严格实习生、进修人员的管理,明确带教人员的责任。加强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定期进行医疗技术质量的动态分析、评估和跟踪调查,从严把好质量关,使医疗技术操作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标准。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在医疗活动中绝不能违反医疗卫生方面的'国家法律或职业规范,杜绝失职行为是医院避免医疗纠纷的根本方法。

(2)改善就诊环境,方便病人就诊

积极改善诊疗区的医疗条件和基本设施,努力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根据患者的需要,调整门诊布局,方便病人就诊,努力创建“花园式环境,宾馆式服务”的现代化医院,彻底消除病人挂号、收费、取药排队的现象。建立便民服务措施,如供应茶水、免费邮寄化验单、设立健康教育咨询台、值班主任及时解决病人的需求等,形成便民服务流程和网络。

(3)强化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

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使其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使医护人员自觉的依法行医,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医务人员通过法律的学习应具备以下2点意识。

纠纷意识

医院医务人员应更新观念,树立法律意识和纠纷意识,在诊疗活动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若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病人的不满,就有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举证责任意识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举证责任的分配上使医疗机构承担了较大的责任。在医疗诉讼案件中,原告病人只需证明自己曾在被告处接受过诊疗并在诊疗后出现了人身损害后果,就算完成了原告的举证责任。此后,举证责任的“皮球”就踢给了被告―――医院,由医院提供证据来证明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如果医院不能提供充足有利的证据,即举证不利,将承担败诉的结果。因此,医务人员应当有举证责任意识。在诊疗活动中不能重治疗、轻病历,不能光做不记或光说不记。病历不仅是记载病人病情和医务人员诊疗理活动的医疗文书,也可能成为以后出现医疗纠纷时的法律文书,成为决定自己在医疗官司中命运的重要证据。

(4)要有预见性

医务人员面对不断增多的医疗纠纷,不仅要有高尚的医德和精益求精的医疗技术,而且要有预见突发事件的能力,利用各种条件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以确保医疗安全及医疗活动的正常进行。我们发现以下的疾病种类和人群容易引发医疗纠纷:

酒后之人,患者或家属酒后,控制能力下降,容易发生争端。个别人发酒疯制造事端。

经济拮据者,对用药、治疗费用易产生怀疑,担心被开大药方或无关的治疗检查项目。

慢性、复发性疾病,因不能根治,花费较多,心情烦躁,对治疗效果不满,产生抵触情绪。

患者家中有从医人员者,由于医务人员熟悉医疗行业中的瑕疵,如某项医疗活动影响医疗效果,很容易引起纠纷。

应用激光、外科手术进行美容、整形的患者,因收费较高及期望值较高,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易产生纠纷。

本院职工的熟人,往往减少医疗程序,减少检查项目。因是熟人不做详细交待,不签协议书,留下了纠纷隐患。对于上述疾病和人群,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医疗制度,多和病人解释沟通,完整书写病历和各项记录,努力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2. 处理医疗纠纷的技巧

一些纠纷在现场燃起“战火”时,病人或家属往往情绪激动、大吵大闹并在现场引起围观,有时还会引起其他病人的打抱不平。这时首要的任务是想方设法让矛盾双方分开,以维护医疗秩序,保护医护人员安全。可让患者离开现场,或请病人到办公室坐下商谈,耐心倾听病人的投诉,使病人逐渐息怒。

对于病人由于医护人员服务不到位、就诊不方便引起的不满,在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时,表示理解和赞同,这时病人的愤怒往往有所下降,我们代表院方向病人表示歉意,并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必要时由当事人当面向病人赔礼道歉。

对于医院没有过失,只是由于患者缺乏医学常识,对诊疗行为不理解造成的纠纷,我们耐心向他们讲解有关医学知识、诊疗的风险性、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副作用的预防等,赢得他们的理解和信任,使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有些病人无论你如何解释,非要医院赔钱,否则就会曝光媒体。在医务人员没有过失的情况下,我们要据理力争,正告患者医院是不怕病人的胡搅蛮缠和媒体曝光的,可告知病人索赔的依据和方法,让病人通过法律等正常途径获得赔偿。

对于目无法纪、围攻辱骂、毁坏公物、行凶殴打、无理取闹的少数病人和家属,我们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处理此类纠纷,要协同保卫科、地方公安部门一起处理,对医务人员、财物造成损伤的,坚决要求赔偿道歉。

对于重大医疗纠纷的处理,要上报医院领导。当然医院领导的态度非常重要。医院不要怕病人打官司,动不动就花钱息事宁人,这样既纵容了某些人的不法行为,又会损伤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对于重大的医疗纠纷的处理,一定要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依靠卫生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走法律的途径解决。在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医院要做到每个环节都万无一失非常困难。因此医疗纠纷的发生亦在所难免。如何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给医院管理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和思索。我们认为,作为医院应通过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就诊环境、加强法制学习等,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及时解决和处理医疗纠纷,防止医疗纠纷的恶化和扩大,使医疗纠纷逐渐减少。

上一篇:市场运营策划方案  下一篇:社会实践服务员

篇10: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措施论文

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措施论文

【摘要】作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群众文化是经过人们长期的社会实践形成的,在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如何应对新形势的需要成了群众文化工作的重点。本文对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意义进行了说明,对如何开展群众文化进行了具体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希望能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群众文化;工作开展

新形势下,人们的精神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群众文化在逐渐地进步。通过开展群众文化工作,不仅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还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建设,本文将对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开展意义和具体开展措施进行了详细探讨。

一、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意义

(一)为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精神支持。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社会的建设目标就是实现政治、文化、经济的协调发展,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精神指导作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要求逐渐得到满足,人们开始追求精神方面的升华。现阶段,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水平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任务,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以群众的精神需求为基础,以满足群众需要为基本原则,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重视群众文化工作。对于群众文化工作,各级政府必须积极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群众文化工作对于各项公共事业的顺利展开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更好地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使人民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文化艺术底蕴有明显的提升,推动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1.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部门必须先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基础工作,才能使后期的群众文化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2.增加资金投入。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经常会由于缺乏资金而导致工作无法继续进行,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必须要加大对群众文化工作的资金投入。

3.建立长效机制。群众文化工作具有长久性的特点,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时,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保证群众文化工作能够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二)做好队伍建设。在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必须进行提升。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终身学习体系,队伍成员必须不断地学习知识,紧跟时代潮流,保证群众文化的.先进性。其次,干部成员必须对思想观念进行更新,摒弃落后思想,顺应时代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号召群众积极参与群众文化建设,发动群众的力量来实现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进行整合创新。群众文化工作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培养其艺术学习意识以及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都有着重要意义。就目前来看,政府部门对群众文化工作越来越重视,一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达到基本要求。各地政府在进行群众文化建设时,要注意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将乡土民俗很好地融入群众文化工作中,既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又要符合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另外,群众文化建设不仅要对传统的优秀民俗进行保留,还应适当地注入现代元素,进行整合创新,提高群众文化的活力。

(四)进行空间拓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公益性较强、规模和影响力较大,因此,政府部门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时,要合理地利用工会的力量,强化各组织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不断进行新元素的融入,使群众文化保持鲜活性,更好地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贡献。要尽可能地对群众文化进行空间释放,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空间整合,拓展群众文化的内容,推动群众文化的建设发展。

(五)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意识。要注意人民群众的精神意识的提升,在开展群众工作的过程中,正确的态度和良好的精神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一些教育文化的宣传或者是演讲比赛等形式,来带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起群众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文化培训,提高群众的理论水平和文化内涵,保证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多元化的方法来推动群众文化工作的建设开展。

(六)增加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要包括当地特色,还要适当地添加新元素,满足不同阶级、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诗歌朗诵或是歌唱比赛,组织书法、绘画展览等形式来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吸引力,扩大受众人群,不断提高建设队伍的凝聚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群众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作为重要任务被对待。政府部门要结合当地的特色,将群众文化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为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提供动力,推动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参考文献

[1]于红丽,张晓宁,王瑞平,等.对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发展的探讨[J].文化纵横,,32(08):55-56.

[2]陈海霞,王小静,田万利,等.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健康发展[J].,12(08):262-263.

[3]黎国志,任晓叶,李曼妮,等.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之我见[J].大众文艺,2013,26(12):18-20.

[4]梁晰雯,毕玉洁,任梦圆,等.试论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的建设工作[J].2014,16(06):260-262.

篇11:论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的论文

论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的论文

当今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影响环境的最主要因素。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成本,如果肆意环境遭受到破坏,不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势必导致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存。因此,在全新的形势下,我国政府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与治理并重

在全新的形式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在大力发展经济、获取经济效益的过程中,避免严格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止新污染”的指导原则。在城市改建或者新建项目中,需要提高技术起点,全面配套环境保护设施;清洁工艺的选择,尽可能的选择污染物排放量少、能耗低、以及具有可治理方案的工艺。在审批项目过程中,城市环保局必须严格把关,紧紧围绕“三同时”的规定以及环境影响制度等内容展开工作,推进环境污染的集中控制,有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改建或者扩建老企业时,可以采取“以新带老”的理念,加强高新技术的运用,保持增产的同时降低污染物,避免产生新的污染物,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此外,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尽量选择高新、尖端的技术,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

2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体系,加强环保措施

当今时期,我国政府大力提倡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确保此宏伟目标能够顺利达成,各地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体系,比如说领导干部环境保护政绩考核制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及公民参与制度等等。并且在相关经济政策的激励下,使人们能够珍惜资源,节省使用,切实保护环境。只有上下一起行动起来,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问题联动处理机制,完善循环经济模式,才能够正确处理存在环境问题的区域或者企业,避免让存在污染问题的企业获取利益。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迅速,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问题也日趋激烈。解决环境问题,并非是单纯的问题,属于系统性问题,与地理环境、产业结构之间具有一定关联。所以,各地在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充分落实保护环境的政策,切实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3加强污染事故和灾害的预警和应急工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环境污染物逐渐增加,严重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现阶段,尽管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有所提升,但是依旧存在个别企业,过于追求经济效益,不注重环境保护,也不喜欢花费资金在环境保护方面。还有一些企业,无法同时使用治污设施;有的企业尽管存在治污设施,但是只是存在表面形式,存在偷排偷放的情况。所以,在全新的形式下,有必要完善和落实污染事故与灾害预警工作。城市环保局有必要对各企业做好登记工作,明确企业生产规模、污染物排放情况;同时建立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环境的综合管理和治理。

4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环境意识

保护环境,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不仅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兴亡,同时也是保护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所在。因此,有必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普及环境保护法律知识,以此使人们全面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人们提升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才能够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律,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的行为。城市环保局可以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网络、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鼓励社会大众敢于揭发破坏环境的个人或者企业,以此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出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此外,环保局可以通过技术培训或者法律培训的方式,提升各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质量;同时可以在学校教育中,展开相关联的环境保护教学活动。

5完善环境管理机构,加强环保队伍建设

在当今时期的市场经济下,政府的调配作用在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也不可替代。因此,需要完善和调整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保护队伍的建立,强化监督和管理。现阶段,城市环保局必须紧跟形势发展,积极转变工作作风,调整环境保护理念,基于经济建设中心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保护环境。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实施工作人员分工职责制度,将环境保护内容与个人绩效考核进行关联,以此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性。同时展开一系列的培训工作,促进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和管理手段的提升。只有广大职工干部思想觉悟提升上去,管理监督手段丰富起来,才能够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升工作成效。

总而言之,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的战略目标,也是我国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如果生态环境遭受到破坏,无法实现健康发展,必将影响我国发展目标的达成。只有构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制度,才能够一边发展经济,一边促进环境的健康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作者:马婷 单位: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环境保护局

参考文献

[1]刘迪.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探讨[J].低碳地产,,2(14):398-398.

[2]孙瑞玲.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探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6,34(4):59-61.

篇12:新形势下中学语文论文

关于新形势下中学语文论文

一、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

现代的教学模式中都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上占据主体地位,自由地发挥。我国的教学模式强调课堂秩序有组织有纪律,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样的管理模式使得学生在上课时必须要坐有坐姿,站有站态。反之,就会被视为无组织无纪律。从学生的坐姿上我们便已经把学生的思想禁锢了。我记得看过一次国外的中学生视频课,教师一上课并没有直接走上讲台,向学生互相问候,开始一节的课程,而是打了一个倒翻的动作,开始了一节精彩的课堂教学,学生们的坐姿非常随意,并且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打断教师的讲话,向教师提问问题。整节课学生都是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度过的,学生的活动不断,提问的声音此起彼伏。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正是我们倡导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敢想,敢做。

教师和学生之间完全就像朋友一样。鉴于此,我也改变了自己在课堂上的讲课时间,讲授知识的时间最多十五分钟,剩下的让学生讨论,自学,回答问题。以小组形式让学生进行集体学习,辩论。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小组之间互相竞争。有时可以让学生来讲解知识。根据中学生好动的特点,让学生表演话剧,情景剧等形式,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组织形式,扩大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和信心,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学生最大的潜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以自主学习为主,尝试多种途径进行教学

学生要想学会知识,必须要亲自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学生学过的知识才会被牢牢地掌握在心中,记忆才会深刻。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对课堂知识质疑、提问,才能说明学生已经被知识所吸引,已经主动地开始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总结问题。教师和学生之间要进行多种多样的互动形式,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此来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在讲解《最大的“书”》这一课时,我首先提问学生:“同学们,据我观察我们班有很多同学喜欢看书,能说说你平时喜欢看什么书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这时我说道:“读书能让我们获得知识,也能从中得到快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书,希望大家一直保持爱看书这个好习惯。那么世界上最大的书是什么呢?”这时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我便开始这一节的讲课。首先让学生分成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教师列举的问题,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回答。然后评比出回答正确的小组进行表扬和鼓励。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教师在讲解知识同时,不仅是教者,也是学者,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地给予讲解,更正,说明。小组之间还可以互相质疑,互相学习,组与组之间不仅是竞争还可以是学习的模式。互相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以及解决方案,以求共同进步。这种互动性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主动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以主动探究为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教无定法,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更是如此,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以最大的热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主动地去探究知识。语文问题的答案不固定,不唯一,这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开动大脑,对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进行思考,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层次地追寻问题的答案。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持有的`看法不尽相同,所以在相同的问题面前,学生的答案也就会多种多样,正所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教师一定要正确看待学生的差异性,教学方式要不拘一格。

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即使是错误的回答,教师也不要立即给予反驳,要给学生一个下坡的余地,让学生有面子有自尊地知道自己的回答不正确。只要是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回答的问题,教师就要表扬、鼓励学生。以此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保持高涨的兴趣去投身于探究问题的活动中去。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用创新性的思维去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用别样思维寻找真理。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要能够提出善于发挥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问题,学生回答时,只要言之有理,就要给予肯定,这也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总之,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思维,与时俱进,适应现代化教学的发展的需要,敢于把新的教学理念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中学语文课堂中去,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

篇13:群众文化专业职称的论文

群众文化专业职称的论文

摘 要:村庄大众文明建造是进步当代农人本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村庄现代化开展的进程,决定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村庄的成效。本文就如何立异大众文明做体系阐述。

关键词:大众文明 文明职责 文明活动 立异 建造

一、高度注重文明建造作业

尤其是在村庄大众文明建造方面,各领导干部绝不能仅仅将职责局限在为村民办几件功德,要把村庄底层文明建造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精心策划,倾力组织,为广大人民大众供给沟通沟通平台,充沛发挥文艺部队在展开大众文明活动中的效果。这就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必需要真实建立科学开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日子与精神日子、经济建造与文明建造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文明作业摆在战略的高度予以充沛的注重。只要这样,才干让人民大众充沛感受到地域文明的魅力,享受文明大开展、大昌盛的成果。

二、城镇丰富大众文明活动立异,进步吸引力

为了进一步摒弃城镇文明站归纳建造的瓶颈限制危机,其最好使用文明传达媒介进行人文沟通实效价值宣扬,有用完善文明补葺机构体系,活跃推动小康社会的跟进力度。

要想顺利展开大众文明活动,各村庄必定要把功夫花在经常性作业上,督促各文艺活动队使用好劳作的空余时刻,经常性地展开形式多样的文明活动,进步各项活动的吸引力。首要,更新活动内容,不断进步活动质量。如文艺表演、送图书下乡和各地独具特色的文明活动等,这些内容健康、形式多样、五光十色、生动活泼且靠近农人日子的文明活动,可以很好地满意人民大众不同层次的文明需求。其次,使用各重大节假日活跃展开庆祝活动和各种文体竞赛。如正月里的舞龙、端午节的包粽子竞赛等,这些活动对于人民大众来说难度并不高,并且还能促使人民大众在活动中互相沟通,互相学习,彼此进步,既增进了邻里关系,又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开展。

三、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底层文明设施的投入力度,强化底层政的府的文明职责

为进步大众文明活动质量,各级财政部分每年有必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城镇文明基础设施的建造和村庄文明人才的训练,把城镇文明站,村文明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建造与村庄的休闲旅行文明结合起来,建立多元化的出资机制,大力开展村庄文明事业。如每年有必要投入必定的经费购置适合农人进步自身本质需求的书本和杂志,以充实文明站、农家书屋的.内容,真实发挥村庄文明阵地的效果。除此之外,各级相关部分还要给文明建造供给必定的方针支撑,如供给必定的免息借款,为资助、支撑大众文明活动的企业供给恰当的减税优惠,进步资助企业和人民大众的参与活跃性,以足够的资金和方针支撑,举办高水准的文明活动项目,促进村庄文明事业的大开展、大昌盛。

四、丰富城镇大众文明活动

网络格局城镇文明站是城镇各区域各种文明的集结点,是城镇文明的核心,以合适的集结方式把广大大众的各种文明活动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大众文明活动集体。齐备地组建结合点是完善城镇文明网的重要措施。为此,城镇文明站要活跃吸收各种专业文明艺术集体和业余文艺团队,增强城镇文明的实力,促进大众文明活动的多元化建造;交融各种文明艺术集体的组成力气,促成以大托小、以强扶弱的开展策略,带动大众文明活动的多元化建造。

五、加强村庄文明作业部队的建造,进步作业人员的整体本质

为加强村庄文明作业部队建造,进步整体本质水平,各级部分应将文明馆、文明站部队建造归入议事日程,切实落实村庄文明作业者的相关方针,保障他们的薪酬、福利待遇,以此调集其的作业活跃性,同时还要充沛发挥村庄文明能人、文明中心户,特别要注重培育年轻的专业文明人才,形成村庄老、中、轻相结合的良性专业人才部队队伍,防止出现人才断层和老龄化现象,经过对其实施体系的培育,充沛发挥他们在大众文明建造中的效果。

六、结语

综上所述,只要在城镇大众文明活动逐渐丰富前提下,当地文明资源重建作业才干顺利展开,其间对于既定社区本质完善与立异文明内在传达都将发生高度辅助功效,恰当遏止过往大众文明空间的缺憾,将体系文明常识进一步传达;促进生产技术与体系常识构建进展,摒弃混乱认知的泛滥痕迹,将内部支撑体系充沛彰显,进而有用推动城镇文明建造事业的高度开展潜质。

参考文献

[1]黄河. 立异开展村庄大众文明建造[J]. 当代江西, , (04)。

[2]武俊平, 伊丽. 创建文明大院 立异大众文明[J]. 实践:思想理论版, , 第7期(7):52—53。

篇14: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教育论文

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教育论文

【摘 要】当前,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在分析学生就业难成因的基础上,试图从了解职业基础知识、重塑就业观念、择业技巧教育、组织供需见面会、应对面试与应聘、介绍政策与法规这六大方面入手,阐述在新形势下应当如何开展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新形势 学生 就业指导

一、学生心理上的择业误区

在提倡社会和谐的今天,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个人的切身利益,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事。社会需求、所受教育、家庭背景及个人特点等方方面面的差异,形成了学生迥异的就业追求。而由于缺乏必要的就业指导,有些学生的择业标准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心理上出现了择业的误区,这就给业安置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摆不正自己的心态,片面追求舒适和待遇。一些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的想法不切实际或存在偏差,不能正确进行自我评价,过高地估计自己,对工作环境、条件过于苛求,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2.择业带有盲目性,缺乏独立性。有的学生不知道是应该就业还是继续升学,还是先到沿海开放城市务工,犹豫不决。有的正相反,不管有没有兴趣,“别人干啥咱干啥”,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了学习。

3.缺乏必要的面试与应聘的知识与准备。很多学生不了解面试与应聘的程序,不懂得必要的社交礼仪,回答问题支支吾吾,语无伦次,有的甚至不会写自荐书,结果错失良机。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学生在职业定位过程中,更多地是受到社会宣传媒介对于某些行业的舆论引导,盲目地崇尚和向往一些“实惠”而“热门”的职业或专业,如合资企业、金融管理、律师、医生、商业服务等,并把它们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或选择目标,不能恰当地处理个人理想、特长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因此,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成为了现在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也因此,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当的就业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开展学生就业指导的几点建议

而针对广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既是学校、家庭、社会紧密联系的中介,又是沟通教育与职业、学校与企事业用人单位的桥梁。针对目前学生就业难所存在的问题,我们特提出如下五点建议:

1.了解职业基础知识。要向学生阐明什么是职业、职业需求、职业意识、职业市场,职业的构成,分类及存在和发展的相关因素,就业容量和职业供给。

2.重塑就业观念。新形势下,学生的就业理念也要与时俱进:(1)树立自主就业观。国家早已由“计划就业”向“自主就业”转化,就是由“统包统分”向“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转化。国家新的就业方针鼓励并支持劳动者自主择业,也预示着劳动者就业的门路、范围将更加宽广。同时也昭示我们,学生就业关键靠自己,越是观望等待越会困守落魄。必须认清当今形势,尽快树立自主就业观。惟有如此,才能振作精神,主动出击,寻找到能够发挥自己能力、特长、志趣的有发展前途的职业。要克服“重国有,轻集体,鄙个体”的就业观,不能片面地“求高、求城、求名、求稳、求全、求逸”,更不能有“不知所措的依赖感,择业上的贵族感,择业竞争的自卑感”等等不良的择业心态。(2)竞争就业观。竞争就业观是由当前及今后严峻的就业形势所决定的。因此,学生在求职时对竞争就业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要自觉培养竞争就业的进取精神,敢于竞争,善于竞争。(3)跨域就业观。跨域所有制就业观,形成多元就业观,敢于弃“公”图“私”进行新的职业开拓。跨域流动就业观,是“从农村到城市”,“上山下乡”的双向流动模式。不仅有利于解决乡镇企业对人才的渴求,更有利于解决学生自己的就业问题。特别是有识之士在农村这块沃土就更会大有所为。(4)自我创业观。树立自立自强的观念,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学生在激烈市场经济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由之路,创业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就业思路,提供了广阔的成才天地。现代社会和市场已不可能再给学生一个现成、舒服的职业,学生要靠自己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谋取职业,谁愿创、敢创、会创,谁就有出路。(5)准备、储备就业观。市场经济遵循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这就决定了每个人在一生中会面临多次的'职业变更与职业选择,而学生能否顺利地实现就业,能否找到理想的或者更能发挥自己作用的职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所具备的职业素质。具体地说,就必须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才能在就业或职业转换时,居高临下。即使现在找到了理想工作,也应有居安思危的心理准备。只有具备了就业忧患意识以及储备就业观,才能更好地应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挑战,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择业技巧教育。从不同角度、侧面解释择业的技术问题,通过细致分析,让学生认清当前就业面临的形势,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正确确立毕业去向,知道在什么时侯开始考虑职业选择问题,怎样正确对待家长意见,使学生做好择业的各种准备。其中,要贯穿一条主线即解放思想转变就业观念。通过检测个人职业心理的方式方法,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爱好、能力,并懂得从自身特点出发选择合适的职业。对一些择业中常常碰到的诸如理想选择与现实选择不统一,专业与职业矛盾,人际关系等等问题,也要认真解答。

4.组织供需见面会。这是一个非常艰苦的具体工作过程,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广泛联系用人单位,并在学生中介绍用人单位情况,组织学生与用人单位见面,通过双向选择,签订就业协议。

5.应对面试与应聘。学生在走向市场的择业过程中,进行面试与应聘是确定职业单位的关键一步。要让学生充分了解面试与应聘的目的、方式、程序及对策,包括如何筛选就业信息、如何准备自荐材料、如何参加面试等。通过较短时间的培训和模拟招聘、面试,让学生以最优秀的自己、最佳的精神面貌出现在用人单位面前,提高应聘成功率。

6.介绍政策与法规。适当介绍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在内的政策与法规,使学生懂得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用法律保障自身的权益并履行应尽的义务。

总之,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亟须有关方面对此加强研究与探索,以适应形势的发展。除了在校内开发相对独立的职业指导活动领域以外,还应当加强与社会、企业界、人事管理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各种职业门类和专业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的、现代化的手段收集、处理社会信息,提高职业信息的可靠性和针对性,使职业指导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我们相信在做好了以上几方面工作后,学生在就业上的不适应状况一定会有改观,懂技术,懂管理,有一技之长的学生一定会受到社会普遍欢迎,使他们在市场改革的大潮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曹红霞.略论我国校园职业指导的现状与发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6.

[2]孙永新.认真抓好就业指导.职教论坛,,3.

[3]顾雪英.论高校职业指导的递进式目标.教育与职业,,9.

[4]王彦.高校学生呼唤职业指导.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2.

篇15: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开展下岗职工就业的指导工作的论文

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开展下岗职工就业的指导工作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形式 下岗职工 就业指导

论文摘要:由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换等种种原因,职工下岗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指导工作,成为有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存在严重的失业现象。21世纪全球失业的趋势如何,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我国目前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又面临着企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换和企业技术改造等特殊环境,失业问题日益严峻。当前,做好下岗职工就业指导工作,有利于加快经济建设,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营造和谐温馨的氛围

对于长时间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工人来说,他们缺乏竞争需要的自信与独立思考能力,失去工作对他们而言无疑就是灭顶之灾,要走出阴影,就需要得到更多的精神支持。下岗职工在职业生涯中遇到困难时,首先寻求家庭的关心和理解。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大部分下岗职工认为,家庭的关心和安慰能够促使他们振作起来,重整旗鼓,努力向前,去创造未来,有利于再就业。从某种形式上讲,能否得到家庭的关心和安慰,是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关键所在。

所以,就业指导人员为失业人员进行帮助的时候,就应当有意识地去关注失业人员寻找工作能否得到家庭的关心和安慰,和家庭对失业人员的态度,并用指导人员专业的思维角度和评价标准去分析家人的关心和支持程度,来确定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心理状态,从而寻找出突破口,为他们提供更有利的支持和帮助,同时还应与他们的家庭取得联系,做他们家人的思想工作,这样可以促进失业人员快速寻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指导人员还要营造“整洁、平和、温馨、宽容、忍让、互助”的氛围,激励失业人员自强不息。

二、正确引导,转变观念

下岗职工应该正确端正态度。下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愿意改变现状,下岗并非一定就是坏事,就看自己的心态,是消极等待,还是奋起开拓自己的新事业,自己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对企业来讲,企业增效减员,促进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增强了竞争机制:对下岗工人来说,失业人员化挑战为动力,同时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合理把握机遇,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1、运用因材施教法

针对下岗职工年龄偏大、技能手段单一落后、文化程度较低的现状,指导人员应该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下岗职工开办种养殖、电脑培训、服装裁剪、面点制作等培训,传授劳动技能,帮助他们提高劳动技能,实现再就业。没有一技之长也是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一个突出问题,难以适应就业岗位的竞争要求。有的即便找到了工作,但是也仍然避免不了再次失去工作的威胁。就业指导人员应该给他们详细讲解并分析自身的优缺点,并不断地挖掘自己的`潜力,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

实践告诉证明,劳动力市场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职场优胜劣汰,加薪、升职困难重重,人们的工作压力不断加大,所有劳动者,包括在岗者都在不断的充实着新知识,深化技能的压力。充实新知识,吸收高科技,能够提高下岗职工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力,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创造条件。

2、正反教育相结合,引导下岗职工正确对待每一份工作

不要一味地认为自己以前是从事什么工作的,要敢于面对现实,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握机遇,从头再来。在求职的过程中,不能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一味地认为工作有高低贵贱。工作本无贵贱之分,任何一份正当和合法的工作都是宝贵的,每一个诚实的劳动者和创造者,都值得世人赞誉,因此,最关键的问题是你如何摆正对工作的态度。那种只求高薪,而不知道自己工作责任的人,不但对老板来讲没有任何价值,对他自己来说也是一样,有些下岗职工羡慕舒适安逸的工作,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特别是从事那些又脏又累的工作,这种传统的思想观念,阻碍下岗职工的职业发展,体力劳动者特别是从事那些又脏又累的工作者也是靠本领吃饭,靠能力挣钱,无尚光荣。

三、提高再就业培训力度

为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培训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是促进下岗职工自身发展的重点的内容,更是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的战略性举措。为下岗职工传播科技知识及技术手段,提高下岗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应用技术的能力,树立、宣传先进典型,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通过宣传先进典型营造良好有利于再就业的气氛。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把职业培训作为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一种有效的手段,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的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坚持培训后再就业的政策,并为下岗职工提供技能培训服务。目前,下岗职工对这一做法己基本认可,大部分人普遍认为实行教育培训对再就业有很大的帮助,但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再就业培训好,可惜机会少”。这表明,我们现在进行的再就业培训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全面覆盖。因此,在以后的再就业培训工作中,应该注意不仅培训内容及手段是下岗职工迫切需要的,同时,还应在宣传力度上下功夫。

四、结语

总之,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是一项十分具体而又系统的工作。每个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都有所不同,遇到的困难也不一样,必须充分发挥就业指导人员核心作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下岗职工服务,在培训的同时,也要提高指导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增强了自身的服务意识,增强了责任感,树立良好的政府工作人员形象。

篇16:新形势下,港口企业如何开展继续教育

新形势下,港口企业如何开展继续教育

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知识飞速发展,科技发明创造日新月异的时代,是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二十一世纪伊始,我国加入WTO,置身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行列之中。企业走向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在新形势下市场的竞争是资本、技术、产品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具有先进的知识,懂得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具有创新思想及创新思维的人才是决定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关键。据了解,我国在20世纪末的国际竞争力排位明显后移,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2000年世界竞争力报告》公布,在参评的47个国家中,中国排名从1998年的24位下降为2000年的31位;世界经济论坛(WEF) 在<2000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在参评的59个国家中,我国从1998年的28位下降到41位,这说明,我国的综合竞争力下降,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所面临的现状严峻,我国企业职工教育工作者任务艰巨。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提高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继续深入的开展职工教育,作为对象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更是刻不容缓。那么,在新形势下,企业应如何开展继续教育呢?我们认为,首先企业必须明确继续教育的目标,使继续教育的长期目标与企业的发展规划相一致;在继续教育过程中,优化课程设计,提高办学质量;按需施教,注重实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联系,走产学研一条龙的道路。

一、制定规划  明确目标

1、加入WTO对港口企业的影响

我国加入WTO后给港口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首先,随着我国加入WTO,航运市场容量扩大,外贸进出口及内贸运输等前景乐观,预计,到2005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量随着我国降低关税及外国对我国出口商品贸易壁垒的拆除将大大提高,预计增幅达8~10%,这将有助于港口企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们在加入WTO的承诺:加入后3年内允许外商独资经营道路货物运输、仓储服务,允许合营公司经营船代服务、集装箱场站服务和合营船公司。外国航运业将进入我国经营航线、港口、仓储、运输、内陆集装箱运输及货运代理等。随着国外雄厚资本,先进的管理及人才优势的进入及外国航运业在国内设立公司,港口企业中优秀人才的进一步流失,我国港口企业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适应形势,制定规划

我国加入WTO为港口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外贸进出口货物总量增加促进了我国港口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大量外资企业涌入参与国内货运市场的竞争;同时,我国港口企业还面临人才的大量流失,据预测入世后,我国将有20%的高级管理人才将会流向合资、独资企业;我国港口企业在加大硬件的投入(如航道、码头、设备)及加大软件的投入(如信息系统及EDI技术)的同时,还应结合港口发展战略制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长远规划及年度计划,以适应港口发展对科技人才的需要。如广州港务局分别制定了《广州港务局“九五”期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及《广州港务局“十五”期间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规划》,并且结合港务局的情况制定每年的继续教育年度培训计划,在工程、经济、管理等各个系列中开展与之相适应的继续教育,通过这些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了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的促进了港口企业的生产发展,广州港从1999年创亿吨大港后,港口生产总量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预计今年达到1.3~1.4万吨。

3、科技兴港,以人为本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朱总理在第四次全国职工教育大会上指出: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最有利于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结合,这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这个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时候,港口企业将致力于科技的发展,如加快港口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建设,港口EDI技术的应用等,而有先进的设备还必须有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的港口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操作及应用,这也就是港口专业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港口专业继续教育工作应树立“科技兴港”“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切合当前形势并结合本企业实际,优化课程设计,明确培训目标,规范培训过程、科学的进行培训评价,使继续教育培训具有先进性、实用性、针对性、科学性。

二、优化课程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继续教育的深入开展所产生的是人才效益、科技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继续教育必须以港口需求为基础,结合港口企业的发展在课程设计上应具有先进性,使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通过学习不仅能得到技术上的进步,同时还可在个人能力上得到提升。

1、课程设计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港口企业继续教育课程设计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应体现在课题选定,教学内容的安排及教学内容的实施上。课题选择在工程技术方面应结合港口企业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经营管理方面则应则重于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及科学技术在经营管理上的应用;结合我国加入WTO,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港口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还应学习企业经营及营运的国际规则;例如,我们结合港口发展的需要,每年均开办一~二期集装箱运输业务培训班,集装箱多式联运培训班,物流管理及港口营销培训班;结合变频技术在港口装卸机械上的应用开展PLC可控程序培训班等。总之,港口企业继续教育的课题选定及教学内容体现一个“新”及“先”字,适应时代的发展,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管理。

在教学内容的实施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及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采取 “请起来”,“走出去”的方法,将外面具有先进科学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及教学经验的教师请进来,为港口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上课;同时,让参加学习的学员走出去,到先进企业参观,吸收先进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如我们先后组织高级职称人员到大亚湾核电站参观,组织到中外合资企业参观,安排专业技术骨干外出学习等,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继续教育工作。通过这些继续教育工作,使港口专业技术人员看到企业的发展,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2、课程设计与培养复合性人材相结合

我国加入WTO对企业带来的其中一个影响是我国企业人才的流失,特别是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及各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复合性人才。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训复合性人才而努力。我们在课程设计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经济、管理、法规、法律方面的知识,组织经营管理人员了解工程技术方面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例如,我们对工程技术人员开展现代机械设备管理及技术经济分析培训、开展WTO知识培训,对基建管理人员开展相关的法规及法律知识培训,对经济系列人员开展计算机应用培训等,为企业培训复合性人才。

3、课程设计与企业的经营目标及发展规划相结合

企业的经营目标及发展规划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港口企业继续教育课程设计应与企业的经营目标及发展规划相结合。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内企业被推到国际市场的前沿,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为了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企业必需制定经营目标及长远规划,而继续教育的课程设计应结合企业的规划有计划的进行。如我们为达到企业培养一批熟练掌握现代化企业制度运作理论和实际技能专业型高级管理人员的的要求,每年举办局高级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结合港口业务多元化的迅猛发展,大力开展集装箱业务培训、港口市场营销培训、物流管理培训、WTO知识培训等;结合企业EDI信息系统的应用,在全局范围内开展计算机应用知识培训工作,从基础知识到软件应用,从电子邮件到网络技术等等,各类培训班的开办都围绕企业的经营目标及配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办学质量

企业继续教育的生命力与其教学内容、教学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教学质量则关系到继续教育是否在企业继续开展下去的重要前提,在企业开展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规范办学程序,加强与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的联合,从而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效益。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办学水平

企业继续教育的生命力不但要优化课程设计还应具有一支优秀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有了好的课程设计还必须有优秀的教师来完成,在开展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我们把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放在首位,并作为企业继续教育发展的一个长远目标。每一个继续教育培训班我们都认真的选择优秀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授和企业家来讲课,通过他们传授专业知识及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提高办学水平。我们在办学过程中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多次从大学及科研机构聘请专家教授来讲课,如请上海海运学院教授来港讲授集装箱运输业务、讲授物流管理及港口市场营销管理,请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讲授WTO知识及对港口发展的影响,请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高级会计师讲授会计新规则,请武汉冶金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讲授危险辩识、评价等,通过他们的讲课提高了学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使办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规范办学程序,提高办学质量

办学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继续教育培训的效果,我们将继续教育培训纳入到ISO2000质量控制程序,对每一个继续教育培训班从教学安排、师资准备、班务管理、班后总结、培训评估都进行严格的控制,规范办学程序。在教学安排上认真安排,努力解决工学矛盾;在师资准备上严格选聘教师,请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的教师讲课;在班务管理上严格考勤,加强与送培单位的联系;在班后总结上认真总结经验,为下一次培训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培训评估方面则加强考核及培训效果的调查,请每一位学员对培训班提出意见。通过这些有力的措施提高办学质量,达到好的培训效果。

继续教育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事业,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我国企业参加国际市场竞争的有力的保证。搞好继续教育工作将有力的促进企业的发展,为实现企业员工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责任编辑:潘筱芳  肖玉珍)

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探讨论文

水利施工企业经济管理的特点及措施论文

群众文化建设发展建议论文

学校档案管理工作问题探究论文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策略创新论文

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开展下岗职工就业的指导工作的论文

新形势下企业工会工作思考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电大工商管理专科毕业论文

农村经济管理的突出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

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措施论文
《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措施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措施论文(整理16篇)】相关文章:

国内访问学者继续教育的实现途径论文2023-04-03

浅析做好文秘工作对施工企业的作用及影响论文2022-05-06

文化建设发展论文2022-05-06

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思考的论文2023-02-14

新形势下的林业科技推广问题分析论文2022-12-22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中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论文2023-09-23

小学生安全教育论文2022-09-28

农业技术推广的论文2022-07-11

探析诚信及大学生职业道德的优秀论文2023-09-25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论文202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