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设计探析论文(集锦10篇)由网友“tonya83”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岩土工程设计探析论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篇1:岩土工程设计论文
岩土工程设计论文
1对岩土工程设计施工应用技术特点进行分析
岩土工程的施工应用主要依赖于工程的具体施工环境、施工要求和技术要求等。对于液压技术的应用,使先前不能实现的重量比较大的静压桩得以实现;超声波技术的应用,是岩土工程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2岩土工程施工中所需应用的原则
2.1实践性原则
因为岩土工程的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依赖性,这样在施工时就不能从单纯的计算和施工经验来进行施工,一定要有具体的施工依据和实践支持才能保证岩土施工的准确性。因为计算的数据和以往的经验在应用中都是不断变换的,需要跟随时代的脚步,对施工技术、施工设备进行改进,这样才能减少施工时间保证施工质量。
2.2适用性原则
在岩土工程施工中,每一项施工都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协作互相配合,在施工的空间大小、设备的好坏、材料供应是否充分,这些都与施工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实际施工中不仅要考虑到要满足施工总体要求,还要考虑各个细节间的关联性和施工技术的隐蔽性,这样来看,在岩土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的好坏不应一概而论,应看的长远一些,要选择对岩土工程施工最适合的施工技术技术。
2.3经济性原则
在岩土工程施工中一定要就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尤其要对经济因素加以重视。岩土工程施工中会因不确定性的影响,这样在制定方案时,要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应对方案,在可以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着重考虑经济因素。
2.4绿色性原则
岩土工程施工中,如果施工不当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所以,在选择具体的施工方法中,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直接成为施工方法是否被采用的直接标准。施工中,要把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施工技术进行改进,如果改进仍不能解决就要将其列入“黑名单”。
3对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现状解析
3.1对边坡固定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
我国的软土锚固技术发展的最为迅
速,已经逐渐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首先要采用灌浆技术来提升土地中插入锚杆的承载能力,这样就会逐渐的熟悉软土锚杆的变形情况,针对这些情况总结规律,逐渐的找到防止土壤下沉的方法。除此之外,土钉支护技术应用的也比较广泛,其发展速度也很快。土钉支护技术还可以与其他技术相结合,从而达到目的。如:土钉支护同搅拌桩经过结合二者优点可以形成止水型的土钉支护;土钉支护与预应力锚杆进行结合,就可以构成强度非常大的土钉支护。这样的结合技术还有很多,使开挖支护技术得以很好的发展,从而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3.2对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
岩土工程的相关人员对后压泵技术进行不断研究,终于取得了一些进展,使基础工程施工中埋在土里的木桩周围的土更加的牢固,这样不但使桩基的`荷载能力得到加强,还降低了桩基的下降趋势。在研究后压泵技术之前,对作业量比较大的打孔、立桩技术已经可以熟练的使用,其他的一些基础性的技术也都可以运用自如。但是相对后压泵技术还具有滞后性,此外,还要注意,在施工中不要仅重视经济效益却忽视环境,只有重视质量兼顾环境效应,这样的技术发展的才会更快。
3.3对非开挖技术的分析
相对来说,我国对非开挖技术的掌握还不足,研究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在我国使用非开挖技术还比较少。非开挖技术的含义就是既不破坏地表,又能很好的进行管道安装、线路的修理等工作。在经济效益上看,该技术即节省了人力劳动,又可以很好的缩短施工时间,这样就降低了施工成本,施工效率也在提升。对于非开挖技术,相关的研究人员要加大科研力度,要总结外国非开挖技术经验,努力让非开挖技术应用到岩土工程中。
4结语
在岩土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在以后的岩土工程施工中就要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解决问题。
篇2:岩土工程设计探析论文
摘要:岩土工程设计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后续工作影响重大。本文以保证后续工作顺利有序为目的,对岩土工程设计进行了简要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岩土工程设计特点、设计基础资料、设计中要考虑的相关问题等。通过本文论述总结岩土工程设计经验,为今后岩土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岩土工程设计;设计基础资料;特点;考虑问题
我国工程建设的基本顺序是勘察、设计、施工,其中岩土勘察设计是工程施工的前期工作,为工程施工提供依据。近年来,随着建设行业发展,岩土工程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工程设计有了长足发展。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和发展成果,对岩土工程设计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工作经验,指导今后工作实践,提高岩土工程设计工作质量。
1岩土工程设计特点
1.1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
岩土工程设计以地质勘查资料为基础,与自然界的关系十分密切,设计时要充分结合水文、地质、气象、地下条件及动态变化等情况,其中包括潜在地质灾害及其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1]。
1.2岩土性质具有不确定性
岩土参数是随机变量,加之,不同测试方式得到的测量值不一样,差异性很大,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进行岩土工程设计时,必须掌握岩土参数及其概率分布情况,了解各种测试方法,能够熟练应用测量方法得到科学准确的测量数值,加强数据归集与分析,提高岩土参数的准确性。
1.3注重地方经验
由于岩土性质复杂多变,岩土与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得更为复杂,使得预测与工作实际差异很大。介于此,对岩土工程设计工作经验特别是地方经验尤为注重,因为地方经验是经过大量实践而积累下来的,基本反映了地方工程成果和经验,对增强岩土工程设计质量有重要作用。
1.4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工作十分重要
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科学手段是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手段,为岩土工程设计提供需要的各项数据。若这些数据出现了错误,势必造成岩土工程设计出错。为此,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在岩土工程设计中占据着十分重要位置。
篇3:岩土工程设计探析论文
岩土工程设计要以最少的投资、最短的工期,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内安全运行,满足所有预定功能,其中包括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等目标。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必须认真进行地质勘查,全面掌握岩土工程设计需要的相关资料,确保工程设计科学合理。岩土工程设计资料[2]:①地形、气候、水文等资料;②岩土工程勘察资料;③工程设计资料;④其他各项资料。实际工作中,设计人员了解国家现行规范制度,掌握岩土工程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如地方地理文献、原位测试等。然后,从诸多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如岩土性质、岩土参数等,支持岩土工程设计。
3岩土工程设计中考虑的主要问题
岩土工程设计在工程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鉴于岩土工程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以保证岩土工程施工质量。
3.1施工的可操作性和质量的可控性
优质工程以优秀的工程设计为基础,只有工程设计科学合理,工程质量才有保障。因此,岩土工程设计要充分考虑施工的可操作性和质量的可控性,围绕工程建设需求着手设计工作。当有多种工法可选时,应当选择施工方便、操作简单,且施工单位熟悉的工法,降低岩土工程设计复杂性,提高施工的可操作性,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总所周知,岩土工程基本都是隐蔽工程,质量控制和检查难度大,为使岩土工程质量可控,岩土工程设计必须考虑质量可控性需求。有的工法优势明显,但是施工质量不易控制,所以岩土工程设计应放弃这种工法。如,粉喷桩是一种深层搅拌加固桩,是饱和软土地基加固的'一种新型方法,能增强软基稳固性。粉喷桩适合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及一些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其他类型的地基土不适合采用粉喷桩[3]。从这一点来看,岩土工程设计要符合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合的工法。而且,粉喷桩设计要严格遵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准确计量粉体量和搅拌深度,使施工质量具有可控性。
3.2技术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工程施工技术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适用,是岩土工程设计要给予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施工技术方案是岩土工程施工的依据,所有施工都要依靠施工技术方案实施,若施工技术方案缺乏适用性,岩土工程各项施工工作都会失序,影响正常的施工工作。如,软黏性土的透水性弱,孔隙水压力消散难度大,不适合采用强夯法和挤土桩法。特别是挤土桩施工过程中可能因为挤土效应出现歪桩、断桩等问题。为此,要根据地质情况设计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方案,提高岩土工程设计的适用性。所谓的有效性,其实指的是施工技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岩土工程目标。如,在软土地基上建造费高层建筑,由于天然地基自身的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不能直接被采用,所以需进行软基基础。同时,高层建筑基坑深度一般较大,若采用悬臂桩围护结构,可能出现变形超限问题,不能达到预期支挡保护效果。某种施工技术方案的有效性评价分析,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经科学计算加以验证,当然有时也可以利用直观经验判断,但不能完全依靠主观经验,以免适得其反。
3.3环境限制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岩土工程设计工作中,环境条件是设计工作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对于岩土工程而言,一般环境条件越严,可选择的施工技术方案越少[4]。任何一种施工技术方案都有自身的优点、缺点,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或大或少。如,锤击式预制桩和沉管式灌注桩施工时,噪音大,对土体的扰动大;注浆材料污染地下水;基坑开挖破坏地下管线;等等。为此,岩土工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环境条件,注意分析施工技术方案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好选择符合环境条件,对环境负面影响小的施工技术方案。岩土工程涉及基坑开挖、桩基施工等操作,对土体结构原有稳固性影响很大,若不考虑这样的负面影响,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后果不堪设想。基于此,岩土工程设计时要根据岩土性质、参数等选择适合的施工技术方案,对基坑围护、桩基的承载力、强度及周围土体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严格计算和监控,降低岩土工程带来的负面影响。
3.4基础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基础资料是岩土工程设计的依据,但不是每一个岩土工程设计基础资料都十分完整,概念设计时要加以重视。如,岩溶发育地区地基条件复杂,塌陷、洞隙及岩基面高度不一等因素危及岩土工程稳定。由于岩基面高度变化无序,没有办法将岩基面勘察十分清楚,这就需要岩土工程设计留有余地,以便后期施工予以补充基础资料,对设计做出局部调整,完善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4结论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作为基础性工程,其工程设计质量的高低不仅决定着自身质量,也影响着后续工程施工。为此,给予岩土工程设计高度重视,了解岩土工程设计基础资料及设计中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提高岩土工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符合并适应的岩土工程实际条件,实现工程项目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光黎,陈胜,赵新益,倪光斌.日本岩土工程极限状态设计法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02):165~170.
[2]魏朝霞,潘家明,徐晨.岩土工程设计动态管理及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13):83~85.
[3]慕凤林.岩土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设计的关系[J].山西建筑,2016(24):77~78.
[4]蓝晓锋.GIS支持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09):155~156.
篇4:高填方岩土工程设计策略探讨论文
【摘要】只有对设计策略足够重视,才能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减少施工成本,保证企业利益。论文深入分析了高填方岩土工程设计前的注意事项、土方平衡设计策略及方法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设计策略;高填方;岩土工程
1引言
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安全隐患的产生,相关的建筑企业应该对高填方岩土工程给予足够的重视,且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在设计阶段中,对其进行缜密的设计和布置。
2高填方岩土工程设计前的注意事项
2.1控制成本
做好相应的成本投入控制在高填方岩土工程设计前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一些工程项目由于缺乏对整体工程管理的规划,导致其在施工工程中,出现为了提升经济效益,一味地降低成本,导致工程质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的情况,总的来说,一个成功的岩土工程设计既要对设计质量进行保证,并还应做好与成本控制相关的评估工作,将成本耗损降至最小。
2.2计算土方平衡
对过往的经验进行总结发现,若想要提升总设计图的竖向设计质量,应对土方平衡和挖填进行计算,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建筑物布局的合理性。通常情况下,若想要对土方平衡进行计算,那么首先应由建筑师对竖向设计进行调整,同时对其进行多次反复计算,最大程度地对设计方案进行完善。具体而言,在进行土方平衡计算前,应该对以下几个问题引起注意。
2.2.1铲除植被层
通常情况下,在土层的表面富含植物根系,应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植被层的处理。植被层厚度在不同的植物中存在不同的标准,即乔木约2m,草本植物约0.5m,灌木约1m。除此之外,在土层底部存在水体的情况下,应将软土层进行挖除。
2.2.2对土方的松散系数进行确定
在土方开挖的过程中,随着土方的松散系数的增大,土方体积的增大是在所难免的,如松散系数在1.1~1.3,则与之相关的石方系数为1.3~1.5。当虚方运至填方区时,则应该对虚方进行处理,通常应该对虚方进行夯实、碾压,使其变成实方。但即使对虚方进行处理,还是难以达到原有的密实程度,即土的松散系数为在1.0~1.1,而石方的松散系数的为1.1~1.3。
2.2.3对建筑物基础和基坑开挖的土方进行考虑
在山区进行建筑施工时,因为地基的承载力一般较高,所以建筑物的地基通常采用天然地基。因对抗滑移、抗倾覆及抗震等的要求,通常会采用地基深埋。而在地基深埋的情况下,也会增大土方的开挖量。如果对土方开挖量没有深刻的重视,就极有可能造成土方外运的情况,不仅延缓了工期,且增大了施工成本。反之,在充分考虑土方量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方案的设计,不仅可以保证土方的平衡,且可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支出。
3高填方岩土工程的土方平衡设计
3.1减少填土方和挖土方作业
在对高填方岩土工程进行设计前,首先应该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深入详细的勘察,其次,选出与建筑设计标高相差0.5~1m的地方作为基础。之所以这样对地理位置进行选择,主要可体现2个方面优势:(1)使土地地基免受破坏;(2)给设计方案预留了调整的空间[1]。
3.2保证工程安全,做好排水措施
在对高填方岩土工程进行施工时,因为其施工区域处于山地地区,而山地地区中大面积汇水、水流湍急的情况也较为常见。为此,在开展高填方岩土工程前,做好相应的排水措施非常必要。在进行排水措施的设置时,一般是在坡顶和坡地进行排水沟的设置,必要时设置比较大的沉淀过滤设施,这能够很好地避免流失的泥土被带入到市政管道或者是河道当中。
3.3绿化坡面,对高填方岩土工程进行保护
采用种植绿色植物的方式可以对边坡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一方面,植被的根茎可以很好地起到吸收水分的作用,另一方面,植被的根茎也可以对根茎起到很好的加固作用。
篇5:高填方岩土工程设计策略探讨论文
4.1控制回填土的含水量
在大规模的回填工作中,应该对改变土壤含水量的方法引起足够的重视,增加土壤的含水量不应简单采用洒水的方式来实现,应该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适的施工方案,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要保证施工的安全。
4.2采用强夯法对高填方岩土工程的地基进行处理
在高填方岩土工程中,对地基处理的办法一般是强夯法。在强夯法的实施过程中,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极大程度地加大了施工速度,夯实法也是极其简单的方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保证了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夯实法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点:(1)地基夯实不均匀;(2)施工需要对地面表层土壤进行挖除,降低了施工效率;(3)在采用强夯法后容易出现沉降问题的情况,对地基温度和质量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开展施工的过程中,具体选用何种施工方法,就需要对整个高填方岩土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与分析,再确定最终的施工方案,保证其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5工程案例
5.1高填方岩土工程设计
拟建“贵阳市东站路道路工程秦棋服务区1#、2#宿舍楼”位于贵阳市东站路(现龙洞堡大道)K8+250~K8+320左侧段(即距秦棋收费站左侧75m)。1#、2#宿舍楼设计±0.00标高均为1151.45m,层数均为5层,框架结构,设计最大荷载4000kN/柱,拟采用独立柱基。而在开展环境绿化设计的过程中,应用灌木与乔木结合的方式,在场地四周种植了乔木,其他地方则是种植草皮与灌木,整个场区向周边排做0.5%~5%不等的坡度,雨水经过排水明沟引入到周边的排水沟及雨水管道当中。每延米排水工程数量具体表现为:60cm×80cm盖板边沟,M7.5浆砌片石0.950m3/m,M10砂浆沟底抹面0.012m3/m;60cm×80cm边沟M7.5浆砌片石0.970m3/m;M10砂浆沟底抹面0.012m3/m;60cm×60cm排水沟M7.5浆砌片石0.854m3/m;M10砂浆沟底抹面0.012m3/m。本工程中挡土墙选择仰斜式挡土墙结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挡土墙尺寸可以结合实际的地质条件来进行选择,可以对工程数量进行相应的调整。依据2.0m的间距来布置梅花形泄水孔;挡土墙基础与墙身都是应用C20片石混凝土进行浇筑,基础超挖处应用同等强度的片石混凝土实施原槽浇筑;挡土墙基础应嵌入强风化基础当中,大于等于1m,中风化基岩不能少于0.5m;应用透水性比较好的碎石类或者是不易风化的岩石碎块来进行挡土墙背回填;挡土墙纵向设置沉降缝,每道沉降缝的长度设置为8~12m,缝的宽度设置为2~3cm,可以应用沥青对缝风进行嵌填;在开展挡土墙顶部施工的过程中,尤其是要注意护栏基础、花池、护栏的预留,具体预留范围,依据实际的护栏形式来进行确定,可以将护栏长度设置为320m。
5.2相关建议
根据工程实际,本文提出相关建议:(1)场地内无断层通过,无滑坡、塌陷及土洞等不良地质现象,对填土地基处理后,场地与地基稳定性良好,适宜建筑。(2)浅基础方案存在开挖、分层压实回填工程量大,采用筏板或柱下条形基础投资较大的特点。且该方案即使挖出上部填土后,下部尚存在最大厚度约10m的块石填土,强夯有效加固深度能否达到10m尚需进行试验验证,一般的动探检测手段受块石影响难于击穿填土层,不能达到检测要求,且距已建的综合楼较近(约10.0m),强夯对已建的综合楼影响较大。根据本工程以上情况及场地范围不大的特点,宜建议采用下伏基岩作持力层的桩基础方案,底层楼板采用架空处理。(3)若采用中风化岩石作地基持力层,基础形式为桩基础。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4000kPa。(4)因拟建场地填土类型是块石夹黏性土,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考虑负摩阻力系数为n=0.40。
6结语
综上所述,就高填方岩土工程的设计策略而言,相关的建筑企业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换言之,只有对设计策略足够重视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才更有可能降低返工次数,减少施工成本,保证企业利益。
【参考文献】
【1】张扬.高填方岩土工程设计策略探讨[J].江西建材,(13):97.
篇6:岩土工程技术论文
1.1隐蔽性
在岩土施工当中包括各种技术方法,其中的桩基、地下连续墙等全部隐藏于地下,而且每个施工环节与施工步骤也是在隐蔽的条件下完成的。
1.2复杂性
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通常会受到多种因素与环境的限制。这是因为在进行施工时有多种工种,相应的人员也较为密集,并且在进行具体的施工前要准备的任务量也相对较大。但是,在工程勘察的现场所进行的作业应用以及具体的仪器设备均较为轻便灵活。另外,在施工时所包含的工艺技术与桩型不能完全匹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3严格性
岩土工程在进行施工中具有一定的严格性,例如:施工中所应用的灌注柱。除了柱身结构、柱身材料强度有着严格的要求以外,偏差要求上也相当细致。
2现代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2.1物探方法
岩土工程中引用的物探技术主要是根据电磁理论与电学理论进行研发的,通过针对物探技术进行准确的测量,不仅如此,相应的测井技术以及多通道瞬态技术均可以在具体的岩土施工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利用。而有关物探方法的具体应用来说其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比较传统技术的效率,并且也要积极保证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在通常情况下,物探方法可以依据相对复杂的岩土进行研究探讨并相应的'提供比较真实具体的信息数据,同时并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加强了具体要求和实际工程效果。
除此之外,具体的物探方法是一项不能单独进行工作的项目,其必须要和多种技术进行融合,只有这样才能让该技术得到验证和补充,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探测对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具体岩土工程的实际完整性和可靠性。作为弹性波技术来说其主要是物探技术中实际应用十分广泛,其主要是通过采用多种不同的介质对弹性波的传递来揭示地下物质实质,其为岩土工程提供了十分充分的土层切波速值,依据相应的速值判定场地土质类型,并且多种类型划分多种类别,当工作人员确定场地覆盖层厚度时如果在地下发生细微变化时,弹性波也能准确的根据力学与运动学对其进行判断。
工程物探可以通过收集野外地质样品使用相关仪器设备进行分析,为岩土工程施工提供探测数据与资料,数据与资料的出现将会为整个工程施工在具备更准确的数据下进行,在进行岩土工程施工中准确可靠的资料至关重要。
2.2钻探与坑探技术
钻探和坑探与较物探进行对比来说其是一种较为直接的勘探手段,钻探与坑探能够直接有效的了解地区地质情况。而在很多比较大型的工程施工中一般情况下均使用的是钻探与坑探。其中,相应的钻探主要是依据地层类别和勘探等要求通过不同深度的地层质量进行直接采样所给予的研究,并积极确定其内部岩土的类型和物理学性质。相应的坑探主要采用的是机械以及动力设备直接进行的积极性勘探,直接通过这种勘探对策不仅耗费较多的人力和物力以及财力,同时也相应的具备一定风险。所以,在选择勘探时更应当选择经济适用型方法。
2.3静力触探方法
静力的触探是一种十分轻便而高效并快捷测试技术。例如:在越南福尔摩莎集疏运港区工程施工中,岩石工程勘察主要是利用了静力触探和钻探方法对土层和土类进行划分并获得相关数据,并通过触探得出的相关数据计算不排水抗剪强度。尽管静力触媒在施工中具有较多优点,但是这种方法在使用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点,例如分辨率较低,无法与国际通用设备接轨。这就导致在大型岩土工程建设中使用这种方法的数量较少。
2.4动力触媒方法
动力触媒也属于原位测试中的一种,这种方法主要是将探头贯穿置于土中10~30cm的位置,在需要获取数据是进行锤击,以此来确定风化基岩的物理性标志,这种方法具备勘测与测试两种性能。
2.5GPS定位技术进行测量
GPS定位技术进行测量主要是借助空间卫星群与地面接收站进行信息传达,其主要采用的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施工前根据山地特征来进行准备,并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根据计划准备施工仪器与设备。同时应当保证施工中所有设备、通信工具、交通设备能够正常使用,保证勘探结果准确无误。当监控点布置完善时及时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采集,以备日后不时之需。
2.6计算机技术
AuotCAD技术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广泛应用,这种设计软件能够根据工程数据与资料在计算机上对地形、地质进行描绘,同时还具备较强的野外数据采集功能,能够及时有效的对测得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分析。
3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工程技术不断创新创新,在进行地质勘探的过程中应用甚广。现今施工主要从经济、生态角度出发,这时就需要人们对其进行创新。上文所介绍的施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着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但也具备一定的局限性。只有让岩石勘探技术与工程条件并进行多方位选配,才能够真正达到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勘探。希望通过该文实际研究可以给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篇7:岩土工程论文
岩土工程论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需求逐渐升高。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项目,岩石工程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下文是关于基建项目中的岩土工程勘察探析论文,欢迎借鉴!
摘要:当前,我国的基本建设事业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为了确保建设质量,我们必须要做好对应的岩土工程勘察,因为在绝大多数的基本建设中,岩土工程勘察都是最为重要的技术性环节。通过全面、准确的岩土工程勘察,才能为项目的决策、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保证工程的可行性和工程建设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相关的研究、探讨与实践,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为基本建设质量提供保障。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与学习经验,主要对如何在基本建设项目中,切实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对基本建设项目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重要性;方法
基本建设应当遵循的基本程序是先勘察,再设计,最后施工,可以看出勘察是一切建设工作的基础环节。通过岩土工程勘察,才能为工程项目的决策、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这对于确保基本建设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及质量、安全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为此我们必须要加强相关的研究、探讨与实践。
1初勘
在实际的岩土工程勘察过程当中,在初勘前还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勘察,经可行性研究勘察,可以从多个可选的建设工程场地中,通过地质评价以及方案对比等,筛选出可行性最高的场地,这对于后期施工建设过程的进度、效益和质量等,均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可行性研究勘察过后,需要做的便是初步勘察,初步勘察需要在可行性研究勘察的基础上,初步摸底、了解场地复杂的地质条件,对场地的适宜性、稳定性等做出更加准确的评价,并就工程方案等进行论证。这既可以为工程和施工的设计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也可以为将要进行的详细勘察找准方向。在工程工作当中,初步勘察多在结构设计的方案阶段后进行,并且要在初步设计之前,因为在结构初步设计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以初步勘察所获取到的资料为依据。从真实的工程经验来看,当前涉及基坑开挖、基坑支护、地基基础和工程降水等问题的处理是较为复杂的,而且对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初步勘察不到位,就会给上述工作造成难题,并给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留下隐患。所以我们必须要切实的做好初步勘察工作,对相关的数据、资料、信息等进行全面的收集,为详细勘察奠定基础,这样才能有效确保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和安全[1]。
2详勘
与初步勘察相比,详细勘察需要的数据、资料和信息等更加的详细,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勘探、二个是原位测试、三个是室内土工试验。通常情况下,详细勘察不需要再对场地进行测绘和调查,只是在发现初步勘察有所遗漏的话,可以进行必要的补充[2]。详细勘察的目的是对岩土工程做出评价,收集详尽的岩土工程资料,对施工过程当中的一些具体方案进行论证,如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地基的处理和加固以及基础设计等。在详细勘察过程当中,主要涉及到的技术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第一种是原位测试。在岩土层所处的原来位置及原始状态下,对其进行物理力学指标的测定,测定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地基土动力特性测试和原位剪切试验、原位触探试验以及静力荷载试验等。第二种是静力触探,对于含少量碎石的土层,以及砂土、粉土和粘性土层,主要通过静力触探来对其进行勘察,所使用到的技术设备包括加压和反力装置、探头以及量测记录系统组,它们共同运作,可以对土层的孔隙水压力、侧壁摩阻力和锥尖阻力以及比贯入阻力等,并且能够连续、快速的对土层性质的变化做出探测,还可通过一定程度的物理模拟,对排土桩的单桩承载力进行预测[3]。第三种是动力触探,动力触探主要对于一般粘性土、粉土和砂土较为适用,在实际的动力触探过程当中,有两种具体的方法,一种是圆锥动力触探,另一种是标贯动力触探。经过动力触探,可以对地基土层的工程性能做出进一步的评价[4]。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相关的规定和工程需求,对持力层的选取是否正确、持力层地基承载力、地基变形等做出准确的判断,为工程的其他工作提供全面、准确的参考依据。
3施工勘察
施工勘察的主要目的,是对前面的勘察报告进行验证,进一步查漏补缺,完善数据资料,但实际的施工勘察很少实施,除非在发现了勘察报告和实际的地质条件不符合的情况下,才会实施施工勘察。
4地质勘探
地质勘探主要依靠于挖掘和钻探技术。挖掘:挖掘包括两种具体的方法,一种是槽探,另一种是井探,对于地质条件相对较为复杂的场地,通常覆土层的厚度不超过3m。了解地质构造线、断裂破碎带的宽度、地层、岩性分界线、岩脉宽度及延伸方向等。可直接观察地质情况,详细描述岩性和分层,取出接近实际的原状结构土试样。钻探:主要是通过利用钻具对岩土进行冲击或是回转,带出岩土,直至达到预定的深度。在钻探过程当中所使用到的取土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球阀式另一种是活阀式,这主要是根据其封闭装置的结构形式进行分类,另外我们也可以根据壁厚来对其进行分类,一种是厚壁类另一种是薄壁类,薄壁类的壁厚通常只在1.25mm到2mm左右,其对于土层的扰动比较小,在软弱粘性土等结构性较强的土层中较为适用,而对于密实度较高、硬度较高的土层,则应选用厚壁类。
5勘探点布置
当前,我们的工程有很多属于单栋高层建筑物,对于这类工程,勘探点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的评价要求,且不少于4个。如果工程不属于单栋高层建筑物,而是较为密集的建筑群,就可以适当的减少勘探点布置,但每一栋建筑物,应当要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这是最低要求。在存在大面积软弱下卧层或地面堆载的情况时,勘探孔的深度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宜的加深。为了确保基本建设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及质量、安全,我们必须要掌握和应用好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切实的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为基本建设项目的推进提供全面的数据信息依据和坚实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柴伟,陈三运.浅谈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1):216-217.
[2]徐辉.简述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地基施工处理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7):220.
[3]陈欣,邹羽.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基础地质技术应用[J].江西建材,,(22):231-234.
[4]张铖.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15):155-156.
篇8:水库工程设计论文
水库工程设计论文
1水库现有病险情况及除险加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孤山子水库从1976年10月竣工至今已运行30余年,通过对水库运行的各项资料以及地质勘查的综合考虑,孤子山水库工程的主要建筑物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副坝下游坝脚渗水,且形成明流,威胁副坝坝体稳定性。溢洪道左导墙基础被掏空。溢洪道末端出现冲坎。输水洞进口启闭机启闭困难,闸门漏水。输水洞出口没有消力池,冲坑越来越深,冲坑面积越来越大。输水洞泄洪渠没有保护措施,不断吞噬耕地,且威胁左侧居民。由此可见,为了使得孤山子水库符合国家防洪标准,对其实施除险险加固工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孤山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成后,将会给该地区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首先,水库保护了下游的28个自然屯、0.28万人口和700hm耕地,同时,水库与灌区配套后可使其灌溉面积增加到1226hm2。其次,待水库工程正常运行后,周边地区可以不断发展水产养殖产业,从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最后,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完工后,它将会不断的改善水库周边的自然环境,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水库的环境效益会更加突出。
2建筑物加固设计方案
针对目前孤山子水库主要建筑物存在的问题,本次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对主坝、副坝、溢洪道和输水洞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设计。
2.1主坝除险加固设计
主坝坝顶长168m,宽4.3m,本次设计将坝顶清基0.1m,清基后修建0.35m厚的'碎石路面,该路面由10cm砂砾石垫层、15cm石灰、炉渣、土基层和10cm的碎石修筑而成。主坝坝顶道路长度为170m,路宽4.3m,平整路面后铺设0.35m厚的碎石路面,路面坡度为1.5%,路基材料组成与主坝相同。背水坡用C20混凝土修筑4条混凝土排水沟,间距为50m,并在背水坡种植草皮护坡。主坝迎水坡护坡石风化严重,现将原来的干砌护坡石拆除,新建0.1m厚的碎石反滤和0.3m厚的干砌石护石坡。主坝背水坡干砌石排水体风化也比较严重,先将拆除重新修筑干砌石排水体。
2.2副坝除险加固设计
副坝背水坡局部断面较陡,本次加固需要通过填筑土方恢复背水坡设计坡度1∶2。其中,副坝0+030~0+080段背水坡平均坡度调整为为1∶1.85,副坝0+160~0+200段背水坡平均坡度调整为1∶1.94,副坝0+200~0+270段背水坡平均坡度调整为1∶1.86,副坝0+270~0+294段背水坡平均坡度为1∶1.70。副坝坝顶清基0.1m后修建0.35m厚的碎石路面,路面由10cm砂砾石垫层、15cm石灰、炉渣、土基层和10cm的碎石组成。背水坡用C20混凝土修建6条混凝土排水沟,间距为60m。背水坡种植草皮护坡。副坝迎水坡护坡石风化比较严重,现将原来的干砌护坡石拆除新建0.1m厚的细沙反滤和0.3m厚的干砌石护坡。副坝背水坡排水体风化严重,全部拆除并重新修筑干砌石排水体。此次设计依据孤子山水库坝基、地质情况及相关地层的防渗漏处理经验,拟通过高压喷射灌浆方式对坝基进行防渗漏处理。高压喷射灌浆施工采用单排摆喷套接技术形式,二管法施工工艺,孔间距1.4m。考虑坝基绕渗的影响,灌浆范围为桩号0+000~0+294,水平灌浆长度为294m。高压喷射灌浆施工孔轴线布置在迎水坡堤脚,孔间距为1.4m,单孔灌浆深度为0.3m。
2.3溢洪道加固设计
原溢洪道已开挖形成堰体,为了减少工程量和节约工程投资,本次对溢洪道的加固主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溢洪道的全部加固工程主要包括在左侧堰体修建挡土墙和对两岸不稳定山体削坡两部分内容。考虑到溢洪道堰体左侧冲刷比较严重,已严重威胁到水库下游的居民和农田,本次加固将堰体左侧原浆砌石挡土墙拆除,采用钢筋混凝土修筑高4.7m、长106m的挡土墙。挡土墙基础为宽1.4m、深0.5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此外,溢洪道堰体两侧山体风化严重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现将两侧山体进行削坡处理,其中左侧削坡处理后坡比为1∶1.03,而右侧削坡处理后坡比为1∶1.08。
2.4输水洞加固设计
孤山子水库输水洞为洞深直径1.5m的有压隧洞,进口洞底高程535.85m,洞长86.00m,出口高程532.81m。另外,在输水洞进口有一座启闭塔和一扇工作闸门并配有螺杆启闭机。鉴于目前水库输水洞存在的问题,此次除险加固主要包括在输水洞出口设消力池和重新更换输水洞进口闸门及启闭机两部分工作。消力池加固工程首先需要在输水洞出口平台修建钢筋混凝土翼墙。其次,在输水洞的下游修建长22m、宽10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消力池,同时,在消力池两侧修建高5.6m的挡土墙。最后,在消力池的下游修建底板高程526.65m、宽10m、长31m的海漫,并在海漫两侧前段5m修筑钢筋混凝土翼墙,随后对海漫两岸进行土方回填。
篇9:CARR工程设计论文
依据堆工所与中国先进研究堆工程师部签订的设计总包合同第八章《质量保证与质量监督》条款的要求,建立质量保证组织,制定适用的质量体系文件,这是质量保证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如何保持质量体系连续有效地运行,使设计全过程活动符合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则更加重要。因此,为了保持质量体系的连续有效运行,所采取的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1质量保证意识和培训
保持质量体系连续有效运行的关键是领导,基础是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这是保持质量体系连续有效运行的先决条件。质量保证部门工作人员关注设计进程,配合管理部门适时地对质量有影响的设计活动提出建议意见和采取控制措施,及时分析质量趋势,防止或减少缺陷的发生,也是保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为了使质量体系文件在设计活动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保证设计工作顺利开展,对质量体系文件(情况允许时邀请分包单位的质量管理人员参加)多次进行宣贯,在宣贯中对《质保大纲》及22个质保程序从原则控制到具体操作方面作了详细的讲解。通过宣贯,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使得在CARR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经常犯的一些错误明显消失,从而使大部分设计者都能自觉遵守质量保证要求,严格按质保程序的规定开展工作,为顺利完成CARR工程设计建立了良好的开端。
1.2加强设计过程的控制
工程建设中设计是龙头,为保证设计质量,对设计全过程加强控制,采取的主要控制措施如下:
(1)各专业设计室都建立有文件化的岗位责任人员名单
《质保大纲》中只对每个岗位的职责作具体规定,但没有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某一人身上。为此,一方面,要求各专业设计室都必须建立文件化的岗位责任人员名单,包括各级行政和技术负责人;每一物项设计、校、审、批人员名单;联络代表、接口、质保、标准化、计划管理、文件资料管理、专项设计小组人员名单,并要求该名单发放至各专业室,接口有关名单发放至各分包单位。同时,要求各分包方也都按大纲要求,以正式文件形式向设计部提供承担本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联络代表、主要技术负责人名单,以便对分包方的联络与管理。保证把大纲中规定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承担者。另一方面,会关注人员的变动情况,一旦发现有人员变动时,能保证设计活动的正常进行,而提醒相应负责人更新并及时分发相应的文件,这种控制措施保证设计人员所出技术文件得到相应等级及资格的人员的正确、及时的签署,保证了设计输出文件能按要求提交业主。在分包方的主要负责人或联络代表发生变更时,也要求能及时上报设计部,以更新并备案,这些控制措施保证了分包单位与我们总包方联络渠道的畅通。
(2)建立“设计输入文件夹”
在初步设计刚开始时曾发现设计输入文件脏、乱、散现象,不能保证设计输入的正确性、完整性问题,采取了在确定设计输入阶段建立“设计输入文件夹”并进行动态管理的措施。经过定期与不定期监查和检查,从而确保每一物项都建立有统一格式的设计输入,保证了每一设计人员都有一份清晰、整洁的文件夹供设计使用,解决了如何确定设计输入和克服了设计输入文件脏、乱、散现象。这使得设计任务在有人员变动的情况下,衔接人员能够尽快的投入工作,有效的保证了设计活动顺利进行。
(3)设计接口管理
CARR工程设计有多家设计分包方,再加上院内还有物理所、同位素所、放化所、动力处等单位,堆工所内部涉及的专业也很多,所以接口相当复杂。因此,接口管理在设计工作中尤其重要。为此,采取了首先要求各单位都必须执行统一的接口管理规定,要求外部接口和各专业之间的接口都必须通过设计部,设计部配备专人归口管理的控制措施,使接口置于统一控制之下。另外,对分包方接口的管理是在合同中先明确要求执行我们统一规定的接口管理程序。然后依据合同和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在每次监查中关注各分包方联络代表是否发生变更,检查是否按合同及体系文件的要求进行接口联络,把曾经短路总包方的现象慢慢杜绝掉。在设计部内,经常检查各专业是否按体系文件要求进行接口联系的,与接口管理人员讨论更有效、更顺畅的联络方式及方法,及时修订体系文件以更好的进行接口管理,这为CARR工程设计的顺利开展,各专业之间、各分包方之间及各专业与各分包方之间的联络畅通搭建了良好的桥梁。此外,在接口控制方面,还要求对设计输出文件有接口要求时,必须在出底前组织会签,并保留质量记录。设计到一特定阶段时,要求组织大型的接口会签工作,这有效避免了设计输出文件接口不一致而导致的返工问题。通过在接口控制方面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使得在设计过程中未发生大的接口碰撞现象,并且不论是设计部还是分包方的设计输出文件的接口数据是一致的。
(4)设计审查
文件的校审是设计审查最基本的方式,采取的措施首先是按文件的上报等级和质保等级确定文件的签署级别;其次,是按照体系文件的要求,编制设计部人员资格表,并每年由主管领导审批其资格后进行更新,按资格表中的资格按程序规定进行文件签署。对于技术文件的签署问题,技术人员有的时候不知该找谁来签字,不知在文件上应该制定几级审签手续。根据技术文件本身的性质及质保等级和每年发布的人员资格情况表,告知设计人员,使问题很快得到解决。由于质量体系文件的有效执行,设计部整体质量意识的逐步增强,使得的设计图纸在校审方面发现的问题逐年减少,在—CARR工程大量出图阶段,在人员签字及相应人员资格和审签等级方面的问题几乎为零。设计审查的第二种方式就是设计评审。为此,专门制订了《CARR工程设计评审细则》,在人员职责,评审方式,形成结果的形式,质量记录等方面均作了明确规定。这使设计评审活动有了的'依据,便于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的组织与管理。
(5)建立“输出文件档案袋”
针对设计验证人员不能完全了解该项目的背景资料,设计完成以后不能收集到该物项完整的质量记录、或不能为最终文件验收提供足够的依据,采取每一物项设计建立“输出文件档案袋”的措施。要求档案袋的内容除了设计文件外,还包括设计输入、设计评审意见、验证、校审单、会签单、标准化审查记录、质保核查记录等。有了“档案袋”后,审查人员很方便就能了解设计要求,保证了质量记录的收集,很好的预防“文件交了,记录丢了”的事件发生。
1.3对输出文件出版、发布采取验收制度
现在是电子信息时代,输出文件除了纸质文件外,还包括软件文件或光盘。而产生这些文件都是使用计算机成文和输出。在计算机中修改、换版、保存、输出很方便,容易出现送审或出版的纸质文件不是最新的有效版本软件文件(版本不一)。
1.4对分包方的控制
为保证分包项目的设计质量,全面完成总包任务,对分包方控制从源头开始抓起,即在签订合同之前,就依据《质保大纲》要求制订了有关《采购》的控制程序。按程序要求对供方的各种能力进行严格的审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设计能力,人力资源状况,质量保证能力,设计资质,过去的业绩等等方面。这就为分包设计任务能够达到规定的要求,确保分包任务的顺利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CARR工程调试质量保证
CARR工程建设于20进入调试准备阶段,开始全面调试,目前已完成了调试。CARR运行前调试工作的目的在于证实按照设计要求建成的CARR部件、系统和构筑物能正确地执行其功能,并消除在调试期间发现的设计、制造、安装等缺陷。为了保证调试工作达到规定的目标。按照核安全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了调试质量保证组织、完善了调试质量保证文件体系。在CARR调试过程中,按照调试质保大纲、大纲程序及调试管理程序的要求,对调试全过程进行控制,每项调试试验按照书面的试验程序进行。调试过程控制的主要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
2.1调试试验程序的编制与审查
按照程序《调试试验程序编制规定》及《调试技术文件审查》的规定,由调试试验项目组编制相应的试验程序。调试试验分为Ⅰ、Ⅱ、Ⅲ级,Ⅰ级为安全重要试验,Ⅱ、Ⅲ级次之。按照其安全重要程度,试验程序需经编制、校核、审核、审定、批准5级审签,调试大纲及Ⅰ级试验程序还须经调试技术委员会审查,以确保书面程序适用、完善。
2.2调试人员的培训和授权
调试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授权来确保其有能力进行所负责的工作,并清楚其工作的安全后果。同时,培训必须有针对性。为保证培训工作的质量,按照《调试人员的培训与资格管理》程序做了明确规定,要求所有参与调试的人员均需经过技术培训和质保培训,以保证全体调试人员胜任其承担的调试任务,了解调试过程的管理需求,并提高其质量意识。调试人员必须取得调试队的书面授权,方可承担相应的调试工作。
2.3调试过程实施管理
调试管理的目的是遵循法规和调试质保大纲要求,严格执行调试程序。按照《调试实施管理》及《试验许可证制度》程序对调试过程实施管理,保证每项调试试验具备所需要的先决条件,并保证调试过程中各有关专业组协调一致地工作。
3质量记录控制
质量记录是提供充分可信度的基础方法之一,可借以证明,对质量有影响的各项活动均已按规定要求完成,并已达到和保持所要求的质量。为此目的,在设计质量保证过程中采取在《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的基础上制订《CARR工程设计质量记录控制清单》对记录的内容、范围、收集部门、保存地点、保存期限,作出具体规定。在设计过程中加强对所要求的质量记录注意进行保留,如:建立档案袋的要求就是对质量记录注意收集和保管的一项具体措施。对此项要求,同样延伸至分包方,为最终能收集到更全面的质量记录,为设计完成后的最终建档工作提供了保证。在调试质量保证过程中,主要是按照调试质保大纲、大纲程序及调试管理程序的要求,在实施控制的过程中注重对质量记录管理,如检查是否保留了应有的质量记录,质量记录的填写是否符合要求,质量记录的人员签字是否符合文件规定等,以确保在调试过程中保留有充分的质量记录,以供证明此项活动已按规定要求完成,并达到所要求的质量。
4监查活动的安排
质量保证监查是验证质量体系运行状况的重要措施,也是保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重要措施。作为质量管理部门,适时地组织了内、外部监查。在设计质量保证过程中,内部监查一般都是安排在重大的设计活动开展前期或结合院质量认证,需要监查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时。前者是在活动已经开始,且已有少部分成果。这时,监查的目的是验证开展的活动是否与体系文件要求相符合,质量是否能达到规定的要求。一旦发现问题容易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意见或采取纠正措施,防止重复出现类似问题。后者是结合院质量认证,对体系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的监查,评价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符合性。外部监查是指对分包方的监查,一般在分包方执行分大纲一段时间后,或组织发生重大改革,或有迹象表明质量体系运行存在缺陷,已危及到设计质量时,都适时地安排了外部监查。分别解决了分大纲规定的职责没有落实到具体人;程序文件不健全或没有执行合同规定的程序文件;CARR设计质量体系宣贯不到位;组织机构变动后,主要负责人不到位;联络渠道不畅通;输入不完整;校审控制不严等问题,并提出改进要求或建议意见,促使每一分包方质量体系运行保持正常有效。在调试质量保证过程中,采取按核安全法规、调试质保大纲和程序文件对调试活动中是否存在质量体系进行监督,对质量体系实施状况进行监查。主要在设计文件的核查;阶段试验开始前的条件核查;调试人员的资格核查;试验过程的见证;调试结果评审见证及调试活动监查等方面进行检查,以确保各项活动满足要求,质量体系正常运行。
5结语
CARR工程调试已全面完成并进入试运行阶段,经上级部门多次的质量检查,以及我院质量体系内外部审查、CARR工程外部质保监查及内部管理部门的审查结果证明,CARR工程设计及调试所采用的组织机构是适宜的,规定的职责与权限是明确的,满足了设计及调试工作的需要并履行了相应的职责。CARR工程设计及调试质量体系符合法规的要求,适应CARR工程设计及调试需要,有效地指导了CARR工程设计及调试的顺利完成,培养和锻炼了一支具有较强质量意识的设计和调试队伍,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及调试工作积累了经验,并奠定了基础。
篇10: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探讨论文
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探讨论文
1工程背景
深圳大鹏半岛自然条件优越,下沙位于大鹏半岛西岸大鹏湾畔,交通条件便利,距深圳市区约45km,距龙岗大鹏中心区仅3.5km。片区总用地面积150.31hm2。
2片区系统设计
下沙片区城市道路设计系统所涉及的专业较多,主要包括道路测量、道路交通设施、道路排水、桥涵、道路照明、道路绿化等。各个专业相互独立但又被联系在一起,在统一的协调下完成从方案到施工图设计的工作。各个专业的设计人员在方案初期围绕项目进行具体的操作,提出意见使之完善最终确定。
3道路平纵线形设计
道路线形设计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质量和交通运输状态,良好的线形设计,不仅经济适用为城市交通运输提供安全迅速便利的条件,而且也能与沿线两侧自然环境和景色相融合,以消除司机与乘客路途的疲劳。由于上层次规划对于下沙片区路网及地块进行了明确界定,道路线形优化空间不大,主要是对曲线要素进行整合。片区为系统开发,道路与地块开发相互配合,平纵线型的组合应该结合地形地物、地质水文、地域气候、地下管线、排水等条件,符合城市设计要求,与城市环境协调。
4道路横断面设计
4.1路幅分析
城市道路横断面分幅应视具体情况而异,旧路比较常见的是一幅路和三幅路,而新建道路中又以两幅路多,现在红线宽度大的.道路逐渐倾向于向四幅路发展。本项目为招拍挂出让土地,上层次规划对市政道路用地及地块划分较为严格,整体规划路幅较窄,因此均采用单幅路设计,对向车流采用栏杆隔离。
4.2人性化考虑
规划红线范围内的横断面设计在满足机动车的交通需求之外,应注重行人及非机动车的通行空间。同时为了满足景观需要,在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设置树池带,达到绿化、遮荫、美观及吸收汽车尾气等效果。
4.3本项目中的应用
本项目横断面还需结合外围接驳道路断面布置及绿道系统布置,分析行人和自行车车流量,引导自行车在绿道行驶,而绿道布置主要结合现状山体、登山道及户外运动景区布设。路幅设置均采用单幅路,将自行车道引进路侧带与人行道和绿化结合布置,机动车与行人、自行车之间设置树池带隔离。例如片区内最重要的金沙大道:作为城市次干道,规划断面为25m,为了完善广东省绿道系统,并与现状区域绿道相衔接,在横断面中将绿道布置于山体一侧。道路横断面的综合布置原则:(1)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2)保证交通的安全和畅通,行人、机动化与非机动化车辆尽量分离,加强三者的安全性,提高行车的速度,减少三者之间的互相干扰;(3)保证沿路管线的布设,避免管线、各种构筑物及人防工程的相互干扰;(4)提倡公交优先,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设置公交专用道及港湾式车站。
5道路交叉口设计
新建道路中,次干道-次干道路口,一般要对交叉口进行渠化拓宽,次干道-支路可采用渠化,也可采用右进右出。本项目在两条对外交通道路上采用灯控渠化,片区内则采用右进右出微循环,使得车流顺畅,尽量避免自由交通流的冲突和干扰。
6道路无障碍设计
在道路必要的地方设置残疾人坡道和盲道,从城市道路建设的细节处,更多地体现对人的关怀、关心、帮助和方便。
7人性化设计
由于下沙为片区开发,地块开发分商业、绿地、公寓等多种功能,地块用途对车流有明显的导向性,停车需求较多,结合地面及地下停车场合理布置各类型的停车位和组织交通尤为重要,引导和限制性的设施是设计的主要手段。标志标线方面做到充分利用现有路面,以人为本,更有效地组织交通。(1)将道路的平面线形设计成蛇形或锯齿形,迫使进入的车辆降低车速,也使外来车辆因线路曲折不愿进入而达到控制车流的目的,同时曲线形道路对行人而言,其趣味性更强,景观更丰富。(2)通过在路边、路中设置各种设施来控制车流、限制车速,以换取行人更多的活动空间。(3)在商住区入口或道路交叉口设置形象的交通标志,传达限速和禁转等交通信息。住宅地区的支路系统,行人对道路安全、舒适的需求被置于首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造出了灵活的道路网络,活泼、多样的断面形式,创造宜人、友好的交通空间。更重要的是居住区内的道路被赋予了更高的意义,成为人们交流的场所。
★ 教育管理论文选题
★ 海西经济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一-社会需求、人才内涵的研究
【岩土工程设计探析论文(集锦10篇)】相关文章:
油气管道工程穿越方式探析论文2023-11-07
水利水电施工工程中的边坡开挖支护技术探析论文2023-01-10
地方院校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理念的探析2024-01-29
箔条干扰弹优化设计探析论文2023-07-27
化学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2023-10-30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风险探析论文2023-08-21
班主任管理的论文题目2024-01-27
金融学建设银行论文2023-12-06
燃气电厂的生产特点与管理模式探析论文2023-04-01
衡水地区水利建设工程岩土勘察工作探析论文202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