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产学研实践平台建设工程论文

时间:2024-01-31 08:01:34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生物工程产学研实践平台建设工程论文(合集15篇)由网友“滴水秋天”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生物工程产学研实践平台建设工程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生物工程产学研实践平台建设工程论文

篇1:生物工程产学研实践平台建设工程论文

生物工程产学研实践平台建设工程论文

湖南黑茶是湖南省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湖南黑茶产业群在我省占有极大的市场份额。湖南城市学院作为地方高等院校,其主要任务是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以地方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相关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直接为生产、生活、工作服务的应用型人才[1]。湖南黑茶产业群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生物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产学研实践平台建设[2],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经过近五年的发展壮大,目前拥有黑茶发酵工艺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湖南省生物工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湖南省黑茶发酵及功能成分提取技术特色应用基础研究基地三个省级人才培养基地;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食品与营养学院、美国WH健康中心签署了茯砖茶功能成分开发的国际协议;成立了益阳黑茶研究所、与黑茶企业成立了黑茶研究联合实验室、黑茶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校级、市级人才培养基地。多年来我们结合学校、学院的优势和地方特色,并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3-5],本着为社会培养“基础扎实、本领过硬、具备创新和创业意识、国际视野”的生物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指导思想,在生物工程产学研实践平台建设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1健全产学研实践平台管理机制

健全产学研实践平台管理机制,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1.1明确产学研实践平台理念

产学研实践平台是在教师指导下,从茶叶绿色生态种植、茶品高效加工、黑茶功能成分分离、提取、应用等一系列相关产业形成的湖南黑茶产业群中与生物工程紧密结合创设的问题情景出发,以任务为驱动,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获取知识的创新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理念。

1.2规范、加强教师科研工作

结合湖南黑茶产业群发展需要和教师的研究方向和特长,加强教师科研工作,对科研工作提出明确的管理和考核目标,将教师吸引学生进入黑茶产业群科研纳入科研的考核,促进教师科研与黑茶产业群企业结合,创建研发中心,实现教研相长。

1.3加强校内实验室的自身管理

实验室管理与黑茶产业的发展能够互动,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性和实验教学中的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实验室教学的专业水平。

2构筑集中与个性实习相结合模式

过去我院学生分四个阶段实习:认识实习、提高性实习、生产性实习和毕业实习,一般由指导老师带队在统一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现在,我将实习改革为:第一、二阶段实习集中,第三阶段、第四阶段实习,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符合不同研究方向的实习单位和老师指导生产实习,并进入不同的实习场景,进行个性实习。学院在原有较少的4个黑茶相关生物工程生产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拓展了新生产实习基地,把黑茶功能成分的开发应用企业也纳入新生产实习基地扩展对象,例如,嘉利香料有限公司的黑茶烟用香料、七箭啤酒有限公司黑茶(金花)啤酒等都是因黑茶功能成分而建立的产学研实践基地,并在此基础上,积极促进教师在对应科研工作的基础上与实习基地共建联合研发中心。

3完善黑茶产业群导向产学研实践平台链

产学研实践平台以“黑茶产业群的应用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专业的特点和地方产业的特色,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平台,即产学研实践平台链。根据湖南省特别是益阳地区的黑茶产业特色和发展趋势,我们准备设置了三个专业实践平台即“黑茶发酵技术工程平台”“黑茶功能成分提取工程平台”和“黑茶功能成分应用工程平台”。学生在学习生物工程基础学科的基础上,可根据自身个性化的发展需要,选择一个专业方向产学研实践平台和相应的课程。

4实施黑茶产业群无缝对接的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学生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是反映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体现学生素质、能力、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面向黑茶产业无缝对接的毕业设计模式,实现毕业设计从选题到完成整个过程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岗位要求的有机结合。即毕业设计的'题目来源于黑茶产业群典型企业的生产实际,毕业设计的过程按照生产的实际要求在企业里完成,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组成,毕生设计的结果接受生产实际的检验。通过该毕业设计模式的有效实施,加大了产学结合力度,增加了与地方产业的紧密程度,实现了专业的黑茶产业应用、毕业设计和定向就业的三位一体。

5运行面向黑茶产业群的学生创新实践平台

开展以项目为驱动的学生科技应用创新教育,依托黑茶产业群,建立学生主题研究项目和黑茶产业的耦合机制,建设区域集群产业发展的主题研究项目群(项目库),构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项目(包括学生课题和竞赛等)相互促进的面向黑茶产业的学生创新实践平台。一方面,学生项目依托黑茶产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为学生项目提供灵感、素材和基础;另一方面,学生项目的开展丰富和充实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内容,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改革创新提供了依据。并通过产学结合的实践基地建设和实验室开放项目的投放,突出加强学生主动实践的主题研究项目平台和开放机制建设。同时,积极探索学科指导、学生社团出人、企业出资的“三位一体”的竞赛模式。鼓励学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学院予以资助,并按照刊物的不同级别予以奖励。大力开展学生科研课题的报告会,充分利用学校已有资源为学生科技活动提供条件。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教学科研课题,设立“科研助手岗位”,对从事重大课外科技活动的学生予以津贴补助。组织学生赴黑茶高新技术企业或现代化程度高的企业参观学习,使学生在交流学习的活动中受到创造创新思想的熏陶和启迪,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强化学生应用生物工程专业技能的能力,为应用型人才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

6结束语

目前每届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与面向黑茶产业群的生物工程产学研实践相关,每年学校和省级资助的大学生创新项目都有黑茶相关项目至少2项以上,尽管黑茶产学研实践平台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在如何完善平台运行机制、真正切入黑茶产业群实践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今后的平台建设中,应进一步完善校内外教学实践平台的设施,完善平台的管理制度和实践教学的执行措施,挖掘平台的潜力,突出各个平台的特色,充分发挥产学研实践平台的作用,把生物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努力把面向湖南黑茶产业群的生物工程产学研实践平台建设成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

篇2: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论文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论文

【摘要】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既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工程应用背景的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还必须具备有再学习和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以适应应用技术的更新速度。传统的传授某方面专门知识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本文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现代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为嵌入口,着重研究实验教学平台对理论教学的支撑作用,探讨工程应用类高校培养模式的转变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综合性 开放性 机械电子 教学改革 培养模式

1 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

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现代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根据上海地区产业格局调整,为适应未来制造业发展需求大量应用工程师规格人才的背景下设置,上海市教委将其列入紧缺人才专业并以教育高地的形式予以资助。

办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现代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除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以外,实践教学(实验室)平台的建设非常重要,为了实现向制造业输送未来优秀工程师人才这一教学目标,就必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接受高质量的工程训练,解决的途径有二条。

1.为教学提供尽可能真实的实验、实习和实训环境,实现的方法是必须建设高规格的实践教学平台;

2.开展和坚持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模式,方法是实行每年三学期教学制度(暑期的四周实践教学期)。

1.1 传统实验教学平台存在的问题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现代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研究的最终方向是机械部件的运动及其控制技术。经过归纳,制造装备的机械运动控制,主要指机电传动控制系统,典型的有:调速系统;伺服(随动)系统;张力控制系统;多分部速度协调控制系统和稳速系统。

实现上述众多控制技术的实验教学系统,目前还是空白。不同的高校,通常是由不同的实验教学设备分别完成不同的实验教学目的,造成控制对象――机械设备重复投资建设,占地多,管理困难。同时各单台设备教学目的单一性,也不符合现代制造设备对控制技术的交叉运用要求,重点高校由于科研经费充裕,通常是把教师的科研设备兼顾用于学生的实验教学,一般普通高校很难将科研与教学设备统一调配,因此,基本不具备能够模拟真实生产现场的实验教学设备,大多数的机械运动控制类实验,仅仅做到电动机级,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机械运动控制,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各实验装备生产企业,由于无法兼顾各高校的课程需要,且受自身技术力量的局限,无法提供能满足各高校教学需要的多功能、准工业生产环境的实验装备。往往是交流调速与直流调速不能在同一实验平台完成,速度同步(协调)控制、张力控制、收/放卷控制、随动控制和高精度的稳速与位置控制需要各自的实验平台,设备占地大、投资高、实验辅助人员多,设备利用率低,同时实验内容和实验环境与工业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对学生的学习容易造成认识上的误导,不能达到最初的教学目的。

1.2 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存在的问题

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可以为在校学生提供社会教育的实践舞台,学生在该平台上可以学到课堂教学无法学到的教学内容。随着对产、学、研合作教育认识的深入,要求企业积极科学地规划产、学、研合作教育,配合学校制定行之有效的培养计划,是提高产、学、研合作教育成效的关键。没有企业的积极参与,忽视企业在产、学、研合作教育阶段的主导地位,产、学、研合作教育也不可避免地会流于形式。

2 实践教学模式的设想

2.1 实验教学平台的构架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在原有的实验设备上进行改革,将验证性实验改造成综合性实验,是大多数学校采取的简单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理论教学与应用实践严重脱节的矛盾。但是,传统的实验装备在设计阶段存在认识上的局限和技术陈旧等原因,使得这种改造无法彻底,改造后的综合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没有根本区别。这是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共同认识的难题。

要对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程训练,应该尽可能模拟真实的生产环境,使实验和生产设备在技术上尽可能保持一致。同时,考虑到经济性,实验平台应该可以为不同年级、不同课程服务。为此,我们拟将轧钢、印染、印刷、线带和包装等制造业的典型机械运动控制技术着手,提炼出多单元速度协调、收、放卷恒张力卷绕与齐边(对中)位置控制的仿真实验平台构架如图1。

该仿真实验平台将实际工业生产设备微型化,设计的6分部驱动准生产(实验)单元,模拟真实的生产环境,提供仿真的实验平台。其中:第1、第6单元分别为收/放卷单元,实现恒张力收放卷;第2-4单元分别为速度同步(协调)控制单元;以模拟钢卷、印染、造纸和线带等生产工艺的控制环境;全部6单元可以独立工作,可以组成联合机形式工作;采用触摸屏人机界面和现场总线技术。

(1)实验教学平台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根据优秀工程师的培养目标,研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现代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分析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明确各课程对自动控制技术的掌握要求,并针对高校现有同类型实验教学设备的特点,结合轧钢、印染、印刷、线带和包装等机械等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对自动控制技术的要求,对“机械运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装置”实现的'各实验教学目的,进行先期的实物控制和实验研究,并据此制定机械设计方案,机械部件的设计,可以参照工业生产实际使用的设备进行微型化设计,设计过程中,排除因为复杂的工业生产环境而保留的设计参数余量,尽可能以电气控制技术,代替复杂的机械部件,从而简化机械结构,降低工作嘈声和能源消耗。

2.2 实验教学平台的特点

上述实验系统分别将“气动控制技术”、“液压传动控制技术”、“机电传动控制”、“PLC应用技术”、“机械系统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和“测试与传感技术”等课程的知识进行了交叉应用,综合性很强。实验装置对学生全方位开放后,可以大大提升实验教学效果。其特色是:

(1)开放性

机械运动控制系统实验装置是以适应:多学科、多专业、不同年级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专业基础、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与创新设计的需要进行规划,开放性体现在:

1)实验平台可以满足: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机车车辆工程等专业的实验需要。

2)实验平台可以开设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有:传感器技术与应用、测试与传感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PLC应用技术、气动控制技术、液压控制技术、流体传动控制技术、机械系统自动控制技术等课程。

3)实验平台可以开设的专业拓展课程有:流体传动控制技术、液压伺服控制、自动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等课程。

4)实验平台可以进行:专业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结构创新设计和毕业设计等。

5)实验平台可重构,硬件和软件全部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实验指导书进行学习研究,也可以自构系统进行创新学习。

(2)综合性

本实验平台集气、液、机械、电子、传感器、PLC等技术于一体,开设的实验集多门学科、多门知识,综合性强,需要学生动手的实验环节多,便于学生发散性思维,注重培养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3)研究性

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必须掌握气、液、机、电系统集成的相关知识,对教师拓宽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具有促进作用。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竞争,综合性的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从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具有理论、实践综合能力的教师较少,大部分教师从事教学的时间较长,缺乏生产实践的机会,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创新的需要,有综合能力强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学生。该实验装备为教师提供了技术研究的平台,可以增强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2.3 实验教学平台的创新

本系统包含:机械运动部件、气动/液压部件、速度、位置和张力检测部件、交/直流电动机及其驱动器、步进电动机及其驱动器、PLC、单片机(或工业控制器)、远程I/O部件、工业现场总线、人机界面等等。其中:

①第2-4单元的准入由随动控制系统完成,亦可以气动完成;

②驱动电动机交/直流兼用,装拆方便;

③模拟/数字兼用角位移检测,同步控制;

④独立收/放卷控制;

⑤收/放卷张力闭环控制,卷径计算的张力开环控制;

⑥A/D、D/A转换模拟控制与数字控制兼用;

⑦PLC、工控机与单片机控制兼用;

⑧PROFIBUS总线控制;

⑨生产管理系统。

2.4 实验教学平台支撑科学研究

1)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①实际工业生产设备的微型化方法;

②同一生产单元实现交/直流电动机驱动的装拆方法;

③同一生产单元实现PLC、工控机与单片机控制器的系统布线方法;

④同一实验平台上实现多控制技术的系统布局和协调方法;

2)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①随动控制与气动控制的切换技术;

②交/直流驱动电动机的装拆技术;

③多种数字角位移传感器与控制器的接口技术;

④收/放卷张力开环(无张力传感器)控制技术;

⑤变频器、直流调速器与上位机(PLC)的通信技术;

⑥PROFIBUS总线控制技术;

⑦PC104工控机总线技术;

⑧单片机主从控制总线技术;

⑨生产管理技术。

3 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模式的创新

3.1 优化先进制造技术产学研合作基地

为了适应学校创办现代化特色大学的要求,学院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目标,紧紧依托工业办学,走产、学、研三结合的道路。并以此作为学院的办学“特色”,通过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建立面向现代装备制造业为目标的先进制造技术产学研合作基地,先后与新日奔工机(南京)有限公司、北京北航海尔软件有限公司、深圳盛博科技嵌入式计算机有限公司、上海日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上海人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锅炉研究所等26家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并赋予企业应有的教学主导地位,企业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指定出科学的学工计划,落实合理的学工岗位,并指派认真负责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上海人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向学院提供“上联”奖教、奖学金,极大地支持了产、学、研办学模式。

3.2 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建设先进实验实训基地

作为先进的工业大国,德国企业在对从业人员的岗位训练方面有独到的训练模式,其提供的实训装备与真实的工业应用环境比较吻合,具有技术先进性。初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德国博世力士乐集团达成协议,共建《现代装备及其控制技术》联合实验中心。20,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实验室、气动控制技术实验室、机电一体化模块实验室、机电一体化标准实验室和博世-力士乐制造装备新产品教学演示厅已经投入应用。中德联合实验中心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体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工业知识”的培训模式,走出了一条产、学、研合作办学的新途径。

3.3 建立了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实践体系

先进制造技术产学研合作基地的建立,尤其是中德联合实验中心的建立使学院的整个教学硬件环境适应了系统化、模块化和网络化教学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并逐渐形成了校内实践为主,校外实践和科研实践为辅,层次分明的实践体系,使学生得到综合性的现代化工程素质教育的训练。学生不仅接受教学计划安排的课程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育,部分优秀学生有机会在工学期内,接受产、学、研合作单位组织的科研实践,从而既保证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覆盖面,又突出了重点。

4 体会

面向2l世纪的人才,不但要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较强的独立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面向新世纪人才的根本保证,是对学生能力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得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有着其它教学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教学平台的评判标准,应该是:

(1)尽可能综合应用多课程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尽可能将实验系统模块化,通过提供实验组件的方法,实现实验系统的可组装和可重构。以满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和不同课程的教学需要;

(3)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4)统具有开设创新型实验和开展科学研究的的软、硬件扩展条件;

(5)学平台应该满足经济、安全、可靠、节能、低消耗、低嘈声和环保的技术要求。

参考文献

[1] 郑先科.李国华.王兴文等.机能实验教学改革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讨.,(8)62-65

[2] 陈东海.王祖强.李秀娟.提高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讨.2005,(8)66-67,106

[3] 施开良,姚天扬,俞庆森.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和模式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3(3):1-3.

[4] 许国安.徐华成.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12-115.

[5] 孟庆繁,逯家辉,王贞佐.探索性实验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实脸室研究与探索2004,23(l):85-88.

[6] 张明高等.加快实验室改革与建设,创建实验新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6):1-7.

[7] 涂廷亚.创新能力培养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点[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8-10.

[8] 赵永俭,等.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3):105-112.

[9] 王小明.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3(3):l-4

[10]叶向燕.实验室建设与人才培养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5-7

[11]潘蕾.深化实验教学改革,适应人才培养需要[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19(3).

[12]韩莉等,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6):35-36.

[13]李奇.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6(l):71-73.

[14]李浩然,雷群芳,毛国平.开放实验、开放实验室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2,(2):37一39.

[25]鄂大辛,庞愉平.开放实验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20(2):116-119.

篇3: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初探论文

创新源于实践,创新贯于实践,创新终于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是根本。基于这一共识,搭建创新实践平台,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逐渐成为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方向。本文对国内高校建设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的做法进行了梳理,提出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应做好教学活动、组织管理、硬件设施等三方面的工作。

一、创新实践平台的内涵

创新实践平台应该自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创新实践教育体系,包括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教学管理两大部分。既然是创新实践,就应该有必要的场地、设备条件,对理、工、农、医学科尤为如此,可以说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是创新实践平台的首要物质条件。有了硬件设施,还要有一个完整的教学运行管理体系,包括教学活动、组织管理等方面,也就是要在创新实践平台场所开展哪些教学活动、如何进行组织管理,目的是保证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得以正常开展,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二、国内高校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经验

在搭建创新实践平台方面,国内高校开展工作和深入程度不尽相同。主要做法有:

1、依托学院建立创新实践基地

以学校二级教学单位(学院、系)为主,充分利用本单位教学资源建立创新实践基地,既面向本院系学生提供实践教学,也面向全校师生提供开放服务,是广大高校的普遍经验。这些创新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内容涉及数模竞赛、生物化学实验、电子设计、机器人、程序开发等实践教学和训练任务。显然,这种模式下,学院(系)是主体管理单位,负责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和日常运行管理,硬件条件通常也是在学院(系)原有实践教学场地设施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形成。比如,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就针对大学生建设了“电气创新与实践开放实验室”,研究方向设为电气电子学科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领域,主要任务是引导大学生开展课外科研,系统地开展科研技能培训和科研方法指导,采用师生共同管理模式,即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体,实验室事务以学生为主体。

为加强学院(系)等单位面向大学生开放的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有的高校专门出台政策予以支持。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在20制定了《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与管理实施办法》,以各类重点实验室、各类学术研究中心、各类科研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院系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等研究力量为依托建设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以学术研究项目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该校每年从大学生科研基金中划拨一定款项作为基地培养经费,用于资助学生完成科研项目,为促进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和规范管理,由教务处不定期地检查基地的运转情况、评估基地的建设效果。

2、建立校级创新实践中心

搭建校级创新实践中心,作为各学院(系)创新实践基地的联系纽带,形成一个大的跨学科的创新实践支撑体系,将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已有不少高校开展这方面的尝试。比如,重庆大学在经学校多个职能部门的协调努力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该中心采用三种方式进行创新人才培养,即设立创新实践班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培养;建立创新实践团队,凡对某方面知识具有一定基础和浓厚兴趣的学生均可加入团队进行创新学习;设立学校级别的弘深基金项目,以项目形式实现对大学生的科研训练计划。重庆大学将该中心设为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的一个科室,负责创新实践教学管理工作。在硬件场地设施,该校在虎溪校区第一实验楼一楼建设了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一期工程,设有加工车间、学生学习室、学生实验室、学生讨论室、机器人实验室,供参与创新实践班、创新实践团队、重庆大学弘深基金项目的学生使用。海南大学在年设立了“大学生创新院”,院长由校党委副书记韦勇教授担任,校团委符成彦书记担任副院长,办公室设在团委。海南大学大学生创新院吸收全校学有余力、有特长和兴趣的本科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目前依托二级学院的创新实践基地开设了土木技能实践班、海洋生物及水产养殖实践班、高效农业实践班、生态省建设实践班、法学创新实践班和影视及广告艺术实践班。海南大学还在建成了创新院场馆,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建设成长教育中心1个、多功能厅1个、创新实践中心6个、学生学术科研成果展厅1个、资料室1间、办公室2间,为大学生进行业余科研活动提供了良好舞台。 3、建立创新实验学院

建立创新实验学院是专门针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高级机构形式。作为走在创新教育工作前列的高校,大连理工大学在2007成立了二级教学实体单位——创新实验学院。该学院构建了一套软件平台和硬件平台相结合的完整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软件平台包括开设创新实验班和创新实践班、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开展各类科技竞赛、成立各具特色的科技协会、组织大学生科研能力等级评定及制订各类学生相关的激励政策等;硬件平台包括6个校级创新实践示范基地、12个院系级创新实践分基地及若干个校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该校非常重视建设校级创新实践示范基地的作用,从开始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建成总面积为平米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重点建设数学建模、软件工程、多媒体、电子设计、机械设计、机器人等6个示范基地。在提供完整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面,该学院设有机械大类、信息大类两个实验班和数学建模、机电、软件等15个创新实践班,其中机械大类、信息大类两个创新实验班面向高考优秀学生招生,创新实践班面向校内学有余力、有兴趣的优秀学生招生。大连理工大学的创新教育工作在国内高校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得到了教育部专家的认可,其建设经验成果《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的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的研究与实践》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通过分析发现,以上三种做法有逐步演进的趋势,也就是说,起初是依托学院建立创新实践基地,然后经学校多个职能部门共同努力成立创新实践中心,最后随着创新教育工作的'深入和条件的成熟,建立创新实验学院就成为某些高校的实践。大连理工大学创新教育工作实践就恰好印证了上述演进过程。

三、启示与思考

从国内高校建设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的经验中得知,搭建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形成一套良好的创新实践教育体系要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指大学生在创新实践平台上做什么,显然这是高校搭建创新实践平台首要思考的问题。依托学院建立的创新实践基地主要面向本院学生开展科研方法指导、科研技能培训、学科竞赛训练、科研项目实践等,采取举办讲座、开设培训课程、科研项目组入驻等形式。学校建立的创新实践中心和创新实验学院则面向全校开展了内容更为广泛的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拓展有开设创新实践班、支持校级层面的大学生科研项目以及学术社团活动等;创新实验学院还开设了面向新生的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实施更为系统的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总的来说,创新实践平台开展的教学活动有举办学术讲座、开设培训课程、竞赛指导训练、科研项目计划、开设具有系列培训课程的创新实践班或者具有完整培养方案的创新实验班、支持大学生学术社团活动等。

2、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是创新实践平台的指挥中心,负责制订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安排落实各种教学形式的创新实践活动。依托学院建立的创新实践基地的组织管理以学院为管理主体,学校可以出台激励和扶持政策。校级层面的创新实践中心的组织管理通常设为学校职能部门的一个办公室,有的高校放在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有的放在团委,但笔者认为更应该放在教务处,因为教务处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日常教学管理,它将会统筹考虑创新实践中心开展的各种方式的教学活动,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计要求、教学效果评价等,因此会更为系统和全面。创新实验学院作为独立的教学实体单位,通常具有更加灵活丰富的政策和各种资源优势,当然更有利于构建系统的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

3、硬件设施

硬件设施是创新实践平台的物质条件保证,创新离不开实践,创新实践平台也必须具有良好的硬件场地环境和各种用于实践教学的设备设施。搭建创新实践平台首先要充分利用各学院等单位现有的创新实践条件,也就是依托各学院等单位的实验室、实习基地建立创新实践基地,通过政策支持鼓励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其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设用于全校大学生的创新实践中心,以该中心纽带沟通各学院创新实践基地,形成卫星式创新实践硬件大平台。校级创新实践中心的场馆设计要依据将要开展的教学活动,一般应提供学生成果展示厅、拥有不同实验设备支持不同学科门类实践教学活动的创新实验室、各学科通用的信息检索机房、多媒体演示教室、多功能报告厅、讨论室、会议室,有条件的也可以为各种学生学术社团提供相应的办公室。

篇4:中关村第一小学资源管理平台建设实践论文

中关村第一小学资源管理平台建设实践论文

论文关键词:小学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

论文摘要: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构建资源管理平台,借助专业科研机构强大的技术支持,为小学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史上最为深刻的变革之一。信息化学习环境中,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应运而生,课程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更及时丰富,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能够更顺利地实现转型,信息化将成为实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为实现教育教学的信息化与网络化,我校致力于建设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教育信息网络系统,千方百计加大信息技术教育建设资金的投入,大力推进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应用,为新课程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中关村一小资源管理平台简介

目前许多学校构建的教学资源库依然是独立的、封闭的系统,没有按照统一的资源建设标准来建设,没有设计标准的软件接口,给内容交换和共享以及系统之间的相互操作带来了困难,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中关村一小曾经也是其中的一座“孤岛”。为了把一座座“孤岛”连成大陆,为了提高校内现有资源的组织性和利用率,方便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促进自身特色资源的积累及更广泛的资源共享与开放,学校与隶属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曙光计算机公司密切合作,对校内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与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由学校提出需求和想法,借助于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强大技术团队,开发并构建了基于校园网的教学资源中心,从统一规划、分布存储、高度共享、协同开放等角度构建了全新的资源中心——中关村一小资源管理平台。

中关村一小资源管理平台可以定制资源的分类,按照教学的实际情况设置资源的学科和专业目录,例如可以按学科分类:数学、语文、英语,建立试题、试卷、课件等目录分类;或者按照媒体素材的类型划分:图片、视频、声音等,可根据实际需求划分资源类型,系统会自动识别已划分好的分类。对其他节点的资源库中的资源进行目录共享、资源分布式存储,从而解决版权自主管理、资源动态维护的问题,完成资源浏览、搜索以及资源评价等功能。用户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一般和组合搜索,对于检索出来的资源进行浏览、下载、收藏到个人资源库、查看资源的属性描述以及对资源进行评价等操作。对上传的资源则实现分布存储和统一目录检索服务。简单的说就像大家常用的“谷歌”和“百度”,只需输入关键字就能找到你所需要的内容。

教师在使用学校提供的资源的同时还应该将自己的资源共享给周围的使用者。我们的资源管理平台将支持教师个人资源的制作与上传,资源使用信息的统计与评价功能,资源制作的权利直接下放到一线教师甚至学生的手中,并且为内容、形式、流程等方面的制作提供简单易用而又丰富强大的功能,使资源中心的资源能够及时更新和添加,保证其不断扩充、动态发展。面向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构建“傻瓜型”在线资源制作,系统针对不同资源设计不同的制作模板,模板定制则用于定制各类资源制作时的布局、色彩、结构和栏目等。在内容制作模块,系统采用集成的多媒体混合编辑器完成资源内容的编辑制作,制作过程中可以自动将资源相关属性记录下来,并通过入库过程自动纳入标准化资源库,便于资源使用中的跟踪。

中关村一小资源中心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但这些资源还需要进行科学、有效和富有个性化特点地应用。为此,资源整合与扩展模块通过“我的课程”、“我的项目(课题)”、“我的实验”、“我的主页”、“名师之窗”、“精品课程”、“站”等为师生对学习资源进行整合与应用提供了便利。通过“讨论社区”与同行、专家以及其他资源中心建立信息交流网来获取资源共享与应用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拓展发展空间。

二、资源管理平台软件体系

中关村一小资源管理平台主要分为三块独立的软件体系,来完成不同的任务分工:

1.RMS软件

RMS是一套完全基于LAMP架构的B/S程序,其主要是向用户提供基本的GUI交互,供用户上传内容、分类浏览、按各种条件检索内容、按用户权限来控制内容的私密性。对于教师们而言,从此不需要关心资源文件存在什么目录、什么服务器、如何分类,RMS对这些数据进行自动化的管理。RMS通过各种方式对内容进行索引,为内容之间的自动关联、前台复杂搜索提供强大的支持。

RMS还为在线预览主要的文件内容提供了解决方案,图片、视频等主要的文件形式可以直接在线预览。

RMS主要对资源的数据库进行管理,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对数据的备份和恢复也做了充分的考虑。

2.SmartEncoder软件

这是一套可以挂载在RMS平台之上,为视频数据的在线点播预览提供支持的软件体系。它能够自动从RMS数据队列中分析筛选视频文件,支持绝大多数主流的.视频文件格式,并对它们进行转码以适用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在线点播。

3.曙光集群式文件存储系统

该系统是一套具有国际领先技术的集群式文件存储系统,解决了现有文件存储包括以数据库形式管理的文件系统的读写I/O问题,尤其是对大量文件的并发访问有明显的速度提高;彻底消除存储带宽瓶颈;解决了数据信息共享问题,实现了完全的全局文件共享,对任一台应用服务器可访问全部文件;解决了数据安全性问题,任意一块或多块硬盘同时损坏,数据不丢失,并以写盘的速度同步恢复,所有访问应用不中断。解决扩展性问题,应用及存储硬盘线性扩展,可以一块硬盘为单位在线增容。解决应用透明性问题(无关性),使用本技术现有应用完全无需改变,硬件设备基本无需改变。在RMS自动化管理资源数据的同时,曙光集群式文件存储系统则为底层的文件系统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 在中关村一小资源管理平台中,曙光集群式文件存储系统能够为存储空间的扩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同时对文件内容提供自动冗余,在学校需要增加新的存储空间时,曙光集群式文件存储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新机器,并将它纳入到存储体系中,或者有服务器因为老化更换时,也不需要进行任何人为干预,系统能够自动将其文件恢复到其他的服务器上。曙光集群式文件存储系统,为大规模资源库的存储提供了完善的解决方案。由RMS、SmartEncoder、曙光集群式文件存储系统三者组建的资源管理平台解决了物理文件的存储问题、资源数据的索引查询问题、文件内容的预览展示问题;同时,它通过RMS的网站界面来与用户进行交互,用户只需要拖拽文件,通过特定的接口批量上传内容,一切便会由底层的各种机制自动地全部解决。

三、数字校园资源中心的作用

依托资源中心的支持,教师可以大大拓展其获取数字化教学材料的空间,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为开展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的网络教学提供资源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利用资源中心丰富的数字化学习内容扩大其知识的涉猎面,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从而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本资源管理中心在建设前对需求、功能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基于资源的学习方式、服务对象、适用范围、服务功能等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应用服务系统。资源的评价系统和入库资源的审核系统等保障了资源内容的高质量。将已有的协同办公系统与资源库进行了高度整合,在资源中心里构建一个学习社区,在学习者得到资源库内的学习资源的同时,还可以交换如何使用学习资源的经验,并在遇到疑难问题时获得学习社区成员的帮助,从而达到知识的共享。

目前大多数数字校园的资源库还处于信息传递这一层次,以存放已开发的素材、课件、网上课程、参考资料等为主,没有充分考虑到让用户参与到资源与知识的建设中,也没有考虑资源的动态扩充,而资源的不断扩充恰恰是资源库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关键。

数字校园的建设渗透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公共服务以及学校社区服务等各个领域中,资源中心是提供数字资源的重要系统之一,通过标准的开放式接口,可以方便、快速地与数字校园的科研、管理等平台等进行整合,从而有效地促进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支持其他系统或平台对学习资源的应用。

数字校园资源中心的建设实现了将各种教学资源提供给众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用户共享和使用,将分散的教学资源通过资源中心集成起来(通过资源管理、资源制作与知识整合等),产生巨大的综合效能,满足了用户的教学需求;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良好的、易操作的使用环境和开发手段,根据需求将多种教学资源的聚合效能充分发挥,提供了个性化的资源使用、开发与信息决策支持服务,为缩小知识鸿沟、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知识进步起到并将继续起到重大的作用。

篇5: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的平台建设实践论文

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的平台建设实践论文

摘要:伴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蓬勃发展,档案数字化建设在档案工作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本文阐述了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的建设的必要性,以“兰台e令”档案专题网站为例分析了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的内容,最后针对时代发展的趋势,对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的发展方向和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档案数字化;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兰台e令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给社会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全新的机会和挑战。“十三五”时期国家档案馆所颁布的《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全面推进档案资源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利用网络化,创新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加快与信息社会融合的指导思想[1]。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有利于加快档案管理数字化工作发展,促进档案事业和社会经济同步发展,为我国现代化服务。

一、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逐渐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战略资源[2]67。数字化档案信息是国家信息资源和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内容,而档案信息化建设正是当前档案工作者所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作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建设对我国档案事业和社会实践的必要性有以下几点。

1.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浪潮对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迅猛冲击,档案事业也正向着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由此形成的大量数字化档案给档案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此同时,随着自动化办公、无纸化办公的观念普及,档案管理由实体化管理转向数字化管理成为必然趋势。因此,一个优秀的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平台无疑会使针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工作更符合时代趋势。

2.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档案局发布的《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提出,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内容包括集成建设满足数字档案馆各项管理与服务需求的基础设施;开发或应用具备“收集、管理、存储、利用”等功能要求的数字档案管理系统;推进馆藏数字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逐步进行传统载体档案的数字化转换;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分层共享;配套建设数字档案馆保障体系[3]。数字档案馆如果没有一个可靠的平台作为支撑,那么数字档案馆的档案管理储存、资源共享、信息安全等功能需求将无从谈起。

3.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是档案管理的迫切要求。在过去的传统档案管理中,大量的纸质档案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诸如档案汇总、档案存放、档案检索、纸质防潮、人员看护等不少方面的麻烦。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这些麻烦也随着档案的数量呈指数倍地增长。而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可以使档案变得存储方便、不易损坏,甚至通过程序使大数据量的档案维护、检索成为十分方便的事情。

4.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当今社会,人们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档案来记录家族历史、荣誉成功等,这些档案甚至可以成为家庭教育的素材。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可以为想要建立家庭档案的用户提供便捷的数字化档案建档、管理服务。除此之外,拥有庞大数据、图表、文件等档案资料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平台也同时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经济价值,可以为政府或机构做重大决策时提供大量具有时效性、便捷性的档案资料检索服务。

二、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内容

1.“兰台e令”专题网站介绍。兰台是我国汉朝中央档案典籍库,其主管者称为兰台令史,兰台e令即是“互联网+”时代的档案管理者和使用者。网站采用“互联网+档案”的模式,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传统的档案管理中,政府档案管理部门、家庭,甚至个人都可以使用网站平台将相关档案上传到云端数据库,建立、管理公众、家庭和个人的档案。网站用户角色主要分为四种:游客、注册用户、管理员、超级管理员。游客仅具有浏览网站公开档案的权限;注册用户除了浏览网站内的公开档案外,还可在自己的空间下建立、上传公开或是私有的档案;管理员拥有用户管理、档案管理、数据统计等后台功能;超级管理员仅有一名,除了拥有管理员所有权限外,还可以创建、注销其他管理员账号。网站整体web服务架构采用MVC设计模式,以JAVA作为主要编程语言[4]311。开发过程中的技术选型使用Spring+SpringMVC+Hibernate框架技术[5]18,MySQL作为后台数据库[6]144。

2.档案信息资源集成系统建设。档案信息资源集成系统指对各类数字化档案进行收集并上传至云端的整套系统。档案集成过程中应遵守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档案归档标准等相关文件。以“兰台e令”专题网站为例,其参照了民生档案的归档要求,将档案分为成员成长、家庭历史、家庭资产、荣誉成果、医疗保健、社交旅游、声像电子、家庭藏品、图书资料、其他等十大一级分类,每一大类下还可以由档案上传者在自己的档案分类下自由设置自定义的二级分类。档案集成渠道可以由档案局的工作人员使用平台管理员账号将需要上传的数字档案上传至云端,也可以由普通民众在网站平台上注册的账号建立相关家庭档案。档案也可设置其可视权限,公开档案可被所有访问该网站的用户所见,私有档案只可由自己和管理员权限以上用户查看。

3.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后台建设。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后台指系统管理员管理、维护平台的可视化端口。在“兰台e令”专题网站中,后台功能分为用户管理、档案管理、数据统计等,可由管理员以上权限用户通过系统后台的可视化界面进行访问以及监管。用户建立上传的档案有违反法律规定或监管条例的情况,管理员可删除违规档案,严重情况下可暂时或永久冻结上传者的账号。用户在注册、填写账户信息、上传档案时产生的大量数据可以由管理员在后台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例如用户地区分布、年龄分布、档案类别分布等等。

4.档案信息交流分享模块建设。用户通过网站上传的档案位于网站所在的文件服务器中,通常意味着档案的传播渠道只有在网站内部发生。但在“兰台e令”专题网站中,用户上传的`档案不仅仅只可在网站内部浏览、传播,还可以利用第三方网络社交平台进行传播。这不仅仅可以方便用户之间的使用,有利于档案信息和档案理念的传播,还可以增加网站在社会上的曝光率。5.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用户上传的档案既是信息资源,也是用户的隐私。对于用户不愿公开的档案,网站平台应当建立一系列的安全保障体系来保障用户的隐私不被窃取。“兰台e令”专题网站对用户密码采取了MD5加密,增加了用户密码被窃取、破解的难度;另外,针对SQL注入、XSS攻击、目录遍历等常见的Web攻击手段也做了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7]795,以维护用户的隐私权益和网站的形象。

三、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平台的发展方向

1.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的服务拓宽。当前档案实践领域,包括数字化档案、归档电子文件等档案数字资源总量达到了PB级别,具有了大数据的特征[8]9。同时,现在的档案用户也不再仅满足于表面数据的利用,而是更加希望可以得到数据背后蕴含的信息。因此,档案服务也应该与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大数据领域相结合,开发一套基于档案大数据的新型信息服务引擎,使数字档案信息资源中蕴藏的巨量信息得到真正的开发和利用。2.各级数字档案信息平台间建立共享网络。目前,我国各省市级档案网站的建站过程相对独立,技术标准、检索方式各异,内部档案信息资源互不相通。长此以往势必形成“信息孤岛”,致使数字档案事业发展失去活力。若各级数字档案信息平台之间相关内容进行超链接互连,或由龙头档案网站做各级数字档案馆的目录索引,集成各类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有利于实现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档案数字化建设是档案事业发展中一项重大而复杂的任务,对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方式是一次巨大的冲击。在信息化时代充分开发、建设、利用、管理数字化档案,有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实现便民利民等重大意义。此外,在档案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要着眼考虑未来时代的发展趋

参考文献

[1]国家档案局.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档办〔〕4号).

[2]金波.论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建设[J].档案学通讯,(3).

[3]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档办〔〕116号).

[4]和璇.MVC模式在JAVAWEB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17(16).

[5]张耀民.SSH框架在Web项目开发中的构建和应用实践[J].微型机与应用,(15).

[6]陈正举.基于HIBERNATE的数据库访问优化[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7).

[7]谭彬,杨明,梁业裕,等.Web安全漏洞研究和防范[J].通信技术,(4).

[8]张芳霖,唐霜.大数据影响下档案学发展趋势的思考[J].北京档案,2014(9).

篇6: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论文

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论文

摘要: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是提升水利设施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并在防汛抗旱减灾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着重就当前水库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实践展开探讨,并从未来完善思路上提出建议,提升水库工程信息化精度和信息资源共享水平。

关键词: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改进建议

我国水利建设信息化系统推进迅速,特别是各地从水库动态监管系统设计到试点建设中,也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实践经验,在提升水库防汛抗旱减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我国水库工程水量较多,不同地域水库动态监控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在病险加固施工、水库水情、雨情监测及水库应急处置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为此,本文将立足水库信息化建设实践,就其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积极的改进对策和建议。

1当前水库工程动态监控系统概述

水库工程动态监控系统多采用多通道水库动态监控装置,包括声波水位计、雨量计、防雷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三维GPS想信息系统等,实现对水库水位、雨量、气温、大坝信息等方面的监测与信息采集[1]。如信息采集系统主要有电源电路、各采集设备及智能主控单元构成,在信息接收系统中,通过对多线程信息的采集与传输来进行加密、解密、校验处理,并存储到系统数据库;对于信息管理与预警系统,主要从各类数据的查询、处理中来了解水库运行状况,特别是查看水库水位、雨量、大坝稳定性、安全性参数等,来实现相应的自动报警。如水位一旦超过某限制水位或低于某死水位,都将触发相应的报警机制,以便于迅速根据预警监测来进行及时快速有效处理。在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系统中,还有GIS信息系统及其他预警控制软件系统,如与中国移动、联通等通信网络的连接,能够实现多点触发、各部门多级数据同步共享管理,来提升水库实时监控管理水平,更好地防范和化解水库病险及减灾任务。

2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重点内容

在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实践中,随着气候变化,各类洪灾的危害日益严重,如南方强降雨、汶川地震等灾害,给水库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各地大中型水库工程来说,在除险加固及信息化建设中,无论是硬件投入还是软件建设都较为完备;而对于一些小型水库,因其分散性强,数量多,在安全预警及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不足。以河南省小型水库信息化建设现状来看,除了具备对大坝各重要监测点的安全监测与水情测报外,很多小型水库因位置偏僻,信息化管理成本高而难以实现有效、及时的安全监测,也给一些小型水库工程带来安全隐患。为此,要提升水库防洪抗灾水平,必然需要从信息化建设中,结合不同水库工程工情、水情、雨情实际来进行优化和管理。一是做好试点建设工作,特别是针对小型水库信息化建设,要从水库安全信息动态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中,针对雨水、洪灾及干旱等灾害特点,来设置不同批次、不同等级的水库信息化建设试点范围,以积极完善试点建设工作。二是推进不同等级水库信息化预警系统安装、建设,特别是围绕水库运行状态等开展监测系统招投标管理,提升水库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三是加强技术开发与应用,特别是随着网络覆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成熟,以智慧水利为特征的水库动态信息化监控预警系统建设,以移动手机等为开发平台,实现智能手机对各水库工程状态信息的实时监控。如利用手机水库监管系统APP软件,可以对水库基础信息、水库水位信息、水库状态信息等查询与显示,为实现移动化管理提供了条件,也增强了水库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实效性[2]。从水库动态信息监控预警系统建设成效来看,一方面从信息技术的`应用中来实现对水库状态信息的获取,特别是每15min即可完成对预警状态数据的更新,对水库常规监测指标如水位、蓄水量、温度等数据的自动采集,提升了水库信息化水平;另外,在对强降雨及险情状态下,能够按照每5min一次的间隔进行数据更新,便于及时了解水位风险,设置汛限水位、坝顶高程及与当前水位之间的关系,提升各相关管理部门对水库基础资料的了解,增强对水库状态的实时性管理与安全防范。另一方面,通过应用信息化监控预警系统,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来查看水库状态,了解各类安全汛限信息及安全隐患风险,并通过与专门人员的手机关联来及早进行处理。同时,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水库监控预警管理成本,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特别是通过自动化水情、水位、险情的采集,不仅大大降低信息监测成本,还提升了工作效率。另外,通过水库工程信息化监测预警系统的应用,使得水库安全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得到提升,增强了对水库安全管理及水库运行状态的快速查询,提升了抗风险水平。

3改进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3.1注重监测预警系统的完善,提升全天候监测水平

在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改进方案优化上,一是可以增加监测点,特别是在夜间实现水库状态信息的全覆盖。当前的监测摄像头多为固定式,缺乏对水库整体性动态监测,且在设备分辨率上显得不清晰,尤其是在夜间监测时,因光线暗、环境变化而影响监测准确性。同时,在监测关键点上如大坝、泄洪洞、库内水位等增加红外装置,以有效补充夜间监测的准确度。二是对重点水库工程实现全天候视频监测。由于视频监测所需设备投入高,对数据传输流量大,系统运行成本较高,因此在一些水库工程中采用间隔模式来运行,无法实现对水库信息的全天候监测。对于下一步信息化建设重点,要针对水库工程分类及等级要求,加强对重点水库全天候观测与视频记录,以增强水位、雨量等状态信息的时效性。三是逐渐实现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建设自动化预警机制的建设,重点在于与通信运营系统的对接,特别是从技术研发与管理上,加强对水库工程各监测系统的自动化报警管理。同时,在系统数据采集精度、信息采集广泛性上,能够涵盖水库坝体、水库环境、水库关键状态如水位、雨量、流量、温度等指标的感知与记录,提升传感器的采集效度和效率[3]。

3.2拓宽对水库工程信息化保障机制的建设

针对一些小型水库工程信息化管理现状不足问题,在优化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上,要创新管理方法,拓宽信息化监测预警建设范围,真正实现“管好”“用好”目标。一是注重水库信息化顶层设计,协同省级主管部门,从技术标准、系统设计与规划上作为整体方案的建设,提升水库实时报讯工作水平,实现对重点水库病害、险情、防灾能力的管理。二是注重多方协同管理机制建设,特别是围绕省级主管部门要求,逐步细化市县级及水库库区管理单位的协同推进机制,加强对库区管理职责的划分,提升库区安全管理、技术管理、信息化管理水平。三是注重对软件系统平台的整合,避免投资浪费。特别是在对小型水库工程动态监管与信息化管理中,要着力从水库信息综合平台建设上,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共用,提升水库工程安全性分析,对洪水预警机制信息化管理实现动态、优化调度。四是注重视频监控力度建设,推进新技术的应用。从系统信息化研发到新技术的推广,要从水库工程信息化视频监控与预警机制整体化设计上,逐渐实现网络系统改造与系统接入,提升水库信息化监管服务器分布式管理水平,提升系统服务器级联及备份能力,提升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水平。

参考文献:

[1]殷蓬.水库信息化系统建设模式的探索[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6):272.

[2]张玉炳,周启,何向阳.水库管理信息化中工程安全管理体系设计与实现[J].人民长江,(16):97-100.

[3]段钇江.水库工程信息化系统设计平台探索[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6(2):85-87.

篇7:城市防洪的景观工程建设实践论文

城市防洪的景观工程建设实践论文

现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环境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个前提之下,需要我们重视城市防洪工程的利用。在一个城市中,河流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空间,其本身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并且也是防洪工程的主要应用范围。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点,防洪工程当中的景观工程并非是孤立存在的,二者之间联系非常密切,应该将二者融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水域治理的范围。

1重视地方走向

正常来说,在城市河流整治工作中最常见的措施就是裁弯取直、构筑提防、清淤拓宽,这样可以大幅提高河道的泄洪能力,这样才能让工程用地大幅减少,并且也能有效节约投资;但是上述措施并不会起到较好的美观效果,富有曲折性的河道具有更好视觉效果,也象征着生命力,在沿河方面可以尽量多不值蓄水池子,并且不必强求平直,可以让其实现自然弯曲;在提防的布置上,也应该提高灵活性和多样性,在这种情况之下,河道可能会提高占地面积,但是其综合利用价值也会有所提高。

2重视地面景观建设

正常来说,虽然城市的排水系统能够有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不断加速雨水流入河流的速度,但在改造工程的开展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协调性,例如首先通过加固行洪断面来提高其输水能力;并且提高整个堤防工程的调蓄能力,大幅提高排洪效果,然而在实际工程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景观的协调工作,防护堤总体上来说,最直接的作用就是避免城市受到洪水作用的破坏,但如果堤背过高会给居民的视野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我们应该首先保证堤身结构的稳定性,之后拓宽道路,这样一方面可以给城市交通带来便利,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美观效果。

3处理堤断面形态、美化护岸景观

我国处于季风气候区,所以降水在时空上的分布是非常不均匀的,可能汛期的流量会达到干旱期的上百倍。在枯水期河道也应该保证一定的水流深度,同时为了能够保证其可以适应汛期的需求,河道两侧的行洪断面应该较大,但是为了保证枯水期的`景观,河道断面又不应过大,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来说,我们可以采用复合断面,也就是说主河槽宽度较小,保证枯水期也有一定的水深,同时也可以满足水生动物的生存条件,这种复合结构也能适应防汛的要求,在枯水期可以称为开放空间,给市民提供亲水场所。

4关于滨水区的绿化

其实滨水绿化带的建设本身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举例来说在水体的沿岸,绿化带需要呈现出一定的主题特点,并且绿化带也应该将草地和树林结合起来,不能单纯借鉴外界经验。将水和绿化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构成一个较好的环境景观。在滨水地段,其本身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自然美,所以应该结合自然特点来创造景观,尽量保证岸线的自然特点。但是对于绿化方面的布置也具有更高的要求,例如近水碳地的布置、水岸空间的外围处理,特点都非常明显。

4.1关于近水滩地的绿化要点

在汛期,近水滩地大多会被淹没,而平时则露出睡眠,所应该在绿化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在此处尽量多放置水生植物,这样才能让其在汛期得以存活,同时还能和两侧河岸的乔木灌木相互呼应起来,并且可以称为昆虫和鱼类的栖息地,对于水景景观也有很好的美化作用。

4.2关于护坡的绿化要点

在现有的护坡上砌筑混凝土框架,在框架内填土、种草,是结合堤岸防洪、并在现有条件下进行改造的较好办法。对于比较适宜种植的护坡,可进行多种植物的组合搭配,可达到丰富的视觉效果。在堤岸上面及堤岸以外的步行空间应以高大乔木为主,为步行和活动提供足够的硬地面积,同时也提供足够的树荫面积,又能保证视线的通透。

4.3远离水岸的空间的绿化要点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处理成大面积的绿地但要避免一览无余的绿地,也要避免过密的树木遮挡视线。沿水绿化带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净化水体,在沿江栽植大面积绿化有助于提高自然的渗滤净化能力,减缓污染土壤对水体的威胁。大范围连续的、多层次的河道水系绿化和水系水质的提高也为鸟类和水生动物提供必要的活动空间和容量,从而更加提高滨水地段的自然活力和生机,使水环境更具吸引力。

5结语

其实城市建设水平还在不断提高,城市水利工程也应该提高自身的目标,不仅应该保证防洪安全,还应该提高对生态景观建设的重视程度,首先应该积极建设河道和防护堤,在保证这些基础设施能够正常发挥作用之后,就需要做好绿化工作,或者修建景观设施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另外应该结合城区现有的防洪工程作为基础,积极进行加固,并且采取适当措施进行美化,这样才能给流域经济提供较好的发展条件。

参考文献:

[1]潘雷.新型装配式防洪墙在武汉城市防洪中的应用前景[A].城市防洪国际论坛[C].上海:,2013.

[2]薛燕波.从汾河太原城市段综合整治浅谈防洪建设与生态景观建设的结合[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防洪学术年会[C].成都:,.

[3]毛徐俊,陈小五,毛士英.人水和谐的新乐章――上虞城市防洪、景观工程建设浅述[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7,27(09):68~71.

篇8: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论文

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论文

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是利用网络、通讯、编程等技术手段,以校园局域网为依托,实现网络化、无纸化办公,为各部门之间提供更加快捷的数据服务,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步伐,为学校管理营造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网络环境,从而实现数字化校园的跨越式发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转变。

一、结合实际,推陈出新

《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是以学生、教师、学校三方为出发点,以网络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服务建设及其功能开发为目标,提供综合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服务。以改善陈旧的管理方法,转变处理事务的落后思想,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办公经费,方便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为目标,推陈出新把校园网的便利优势有效的运用到学校管理中。

二、覆盖全面,个性开放

1.人事信息管理系统

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从多方面整合了教师的个人信息,由基本情况、学历情况、职称任职情况三个方面组成,涵盖了教师生涯全部的信息。教师信息的及时掌握,有助于学校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培养,有利于对师资的管理和分配,并能够积极应对上级有关部门的各项统计,及时的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

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从资产的分类、购置方式、使用状态、购置时间、所属部门、单价等方面对现有资产进行详细统计。并随时跟进资产现阶段使用状态,如有调拨、报废、借出等情况可及时在系统中体现,有利于学校行政部门随时掌握资产的实时动态,对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做出相应调整。

3.公寓楼层管理系统

公寓楼层管理系统对公寓房间和住宿进行统一管理。房间管理针对公寓房间的使用情况分别登记管理,快速建立房间基础数据构架。住宿管理则是针对学生入住进行登记,把学生信息和公寓信息建立相对应关系,方便住宿生管理及家长、班主任、宿舍管理三方面的及时联系与沟通。

4.图书管理系统

图书管理系统是对学校图书馆的藏书进行统一分类管理,对学生和教师的借阅情况进行登记,对新购、破损、丢失图书的跟踪处理等相关操作的一套管理系统。系统简单便捷,打破了以往手工登记效率低下的繁琐操作,大大提高了借还书的效率,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劳动量。

5.教务管理系统

教务管理系统包含了任课管理、成绩管理、课程表管理三个模块。其中任课管理和课程表管理相互衔接,针对排课问题一键解决,按照规则自动合理安排课程,并可适当进行手动调整,更加人性化的解决问题,还可根据需求打印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教师课程表等。成绩管理模块可按照要求上传考试成绩,并自动进行分析统计得出数据,让教务部门及领导更加直观的看到教学效果,并能够及时的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应对。

6.教学资源管理系统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把上传和下载分为两个控制模块。对上传的资源进行统计,并设置奖励机制,对积极上传资源的教师进行奖励。下载系统由统一账户控制,教师登录帐户进入系统,搜索所需资源进行下载。

7.工资管理及查询系统

工资查询系统以个人查询为主要目标,教师可以通过查询系统,以姓名和身份证号为条件轻松获取自己每月工资数据及扣款、补发项目明细。这样既提高了工资数据的'透明度,又让教师对工资结构有所了解。

8.常用链接系统

《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还涵盖了如校信通、学校站及学籍管理等几个常用的外部系统,方便教师查找和使用。相应的也提高了各个系统的使用率,使教师能够更多的接触信息化工作,从而认可并使用,同时也能促进信息化校园网的建设与完善。

三、安全稳定,构架紧密

由于《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涉及面广阔,涵盖数据范围较大,数据库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加安全有效的使用数据,从三个方面做了安全防控。

第一,硬件建设方面,校园网配有专用10M光纤、公安系统专业防火墙设备及独立服务器,在保证网络高速畅通的同时,极大限制了病毒进入校园网的可能性。

第二,软件技术方面,本平台采取?B/S结构开发,采用简洁的asp语言,高效的access数据库,配合校园局域网及高速独立服务器,严密控制数据外漏和非法登录,完美解决信息资源安全高度共享、信息高速流动的问题。

第三,管理队伍方面,本平台每个子系统只设立一个管理帐户,由超级管理员统一分配,学校领导指定人员负责管理,如: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由政教处主任负责;图书管理系统由图书管理员负责;公寓楼层管理系统由公寓管理员负责等。通过独立负责机制,避免了“谁都可以管,最后没人管”的局面。

通过三种防控机制,既能有效的控制来自外网的攻击,又能确保网络的高速畅通,还能保证教师、财务、成绩等重要数据不对外泄露,极大的提高了数据使用的安全性。

四、探索实践,尽善尽美

1.完善平台服务运行体系

为了完善平台的服务系统,学校应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维护系统正常运行,做好用户服务、技术支持、应用管理和系统管理四个方面的工作。提供教师培训、解决技术问题、保证系统正常运行、优化服务器配置等项目。该运行服务体系的完善将会确保《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发挥最佳效益,给学校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

2.提高网络安全的可靠性

通过运行测试,发现安全漏洞,逐步提高系统自身安全系数;做好数据多重备份,保证数据万无一失;建立信息化系统安全应急预案;逐步实现系统从局域网向广域网的转变,突破系统的适用区域限制。

3.逐步完善系统各项功能

通过进一步实践,收集多方意见和建议,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逐步改进和完善系统的各项功能,使得系统能够更加适应教育教学的需求,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

4.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通过制定激励机制等有效方案,引导教师积极上传教学资源;也可通过购买等方式上传大量精品资源,供教育教学使用。

5.加强教师信息素养教育

学校设立培训机构,对教师进行多媒体等信息化技术的培训,让教师转变观念,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和科研的实践中,逐步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鼓励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获得教学成果,更好的调动教师及相关技术人员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

五、结束语

在《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应从各方面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平台的自身质量和管理水平。通过从硬件、软件、资源、应用能力、管理机制和体制等几个方面完善平台的整体功效,搭建起立体化的校园信息管理构架,从容的迎接未来信息化世界的挑战。

篇9:OA协同办公平台的建设及实践思考论文

OA协同办公平台的建设及实践思考论文

摘 要:针对中海油气(泰州)石化有限公司目前企业信息化现状,本文提出在企业管理中引入OA协同管理平台,并探讨了整合流程、提升管理效益的信息化OA平台建设思路和应用,以及带来的企业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OA协同办公平台,整合应用,管理思想

一、企业背景与信息化现状

1.1

中海油气(泰州)石化有限公司以炼制中海油重质原油为主,现有150万吨/年重交沥青-环保燃料油装置一套,主要生产燃料油中间产品、润滑油、重交沥青等,主要产品市场立足华东、华南地区,并向全国范围辐射。公司注册资本2.21亿元,隶属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全资子公司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公司总资产11.63亿元,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规划用地80万平方米,现有员工200人。

公司加强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加速新型工业化的步伐。现装置生产采用DCS集散控制系统操作。初成功上线了ERP系统,为公司人力、财务、物料、设备管理、销售等生产控制方面的管理带来了质的改变。公司另外还有设备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巡检系统等,通过信息化的系统管理,有效提高了公司运行效率。从公司目前信息化发展前景来看,现需要一个平台能有效的将现有系统整合,同时对公司工作流程进行梳理,更好的促进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二、OA协同管理平台建设思路

针对以上提出的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发建设企业OA协同管理平台,建设基于Web的企业级协同管理平台软件系统,则能够克服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所存在的弊端。以精确管理思想为核心,针对各类企业在内部基础管理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现象,通过对这些问题和现象的精确管控,实现企业内部基础管理的有效性,解决企业管理信息孤岛问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本次协同管理平台建设思路考虑将项目目标定位在解决无纸化办公、远程办公及一定程度上的移动办公,提升各级部门、人员对计划以及上级布置任务的执行力,解决对日常事务管理、行政人事管理等,并为日后可能出现的整合业务系统(ERP、财务系统、档案系统及未来可能上线的其他系统)数据的需求搭建基础平台,使协同管理平台与业务系统达到功能互补、业务促进的作用,弥补业务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断层、解决信息系统分散、信息不集中的问题。同时规范中海油气管理行为。通过OA协同办公系统的信息流程约束,规范管理过程,追求理想管理结果。实现管理规范化,流程制度化。

具体内容有:1、建立企业门户,根据部门以及不同业务方向建立不同门户进行信息的`展示;2、实现企业工作流程的发起与审批,实现流程的无纸化审批,提升工作效率;3、建立单位、个人收、发文管理流程;4、建立文件归档、档案管理流程,实现档案管理;5、建立电子公告,发布公共信息,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6、实现事务管理,例如会议安排、日程安排、工作安排等;7、实现对公司资产、用品以及对于人事档案方面的管理;8、对公司的项目进行管控了解项目的进度、人力资源的调配等;9、实现企业信息交流,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OA协同管理平台的整合应用

建设企业级的OA协同管理平台,需要在平台上整合诸多应用,故而必须具备多种整合应用效能:

* 基于SOA插件式的整合平台

基于SOA架构设计的协同管理平台,具备组件式集成理念,它将平台中包含的分散功能组织为可互操作的基于标准的服务组件,这些服务组件可按照业务需求快速组合和重用。平台可将Portal门户服务、工作流引擎、短消息服务、文档管理等作为基础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身业务需要进行重新组合。同时还可以将用户已有的和将来的信息系统作为特定的服务一同整合到综合信息平台上来。

* 灵活的工作流程引擎

平台的工作流程管理需要符合WFMC标准,支持图形化方式定义方式,支持灵活的流程绑定表单方式可以满足不同企业流程的需要,同时提供流程效率的监控分析统计功能,帮助企业梳理流程,提高企业内部办公效率。

* 强大的自定义表单工具

对于企业个性化的管理需求,当系统的标准功能模块不能满足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平台的自定义表单工具帮助用户快速设计满足应用的业务表单,表单可以绑定任意流程,也可以作为独立的功能模块部署到系统中,还可以通过自定义的查询和统计功能来分析已发生的业务数据。

* 良好的系统开放性

系统开放性主要表现为两个重要方面:系统的业务扩展能力和后端业务的整合能力。需要系统系统提供丰富的二次开发接口,支持用户快速扩展新的业务模块;整合能力包括与第三方后端业务系统的整合,将企业的所有IT资源协同起来。

* 灵活多样的部署方式,支持集团化企业应用

对于多法人、多组织的集团公司,可以根据分公司业务设定门户,促使集团公司总部的管理模式扁平化、开放化;对于非集团性公司,根据不同的业务结构设置信息门户,实现真正的信息共享管理和组织协同,管理趋向集约化,精确化和规范化。适应从单一企业,多点企业到集团型企业不同类型用户的实际需求,可支持集团企业总部和分子公司的公文交换、信息交流、信息共享等业务。

* 外部组件标准集成接口

可集成多种第三方的工具组件,如视频会议、手写批注、短信平台、电子签章、RTX、CA安全认证、E-pass身份认证卡等,辅助用户以更高效、更安全、更科学的方式应用协同管理平台。

* 支持移动客户端应用体验

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环境瞬息万变,要求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加上3G等移动技术标准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企业移动办公的需求应运而生。协同管理平台与移动技术、安全技术相结合,支持多种移动客户端,远程审批,将移动办公特性添加到企业运营管理中,很好地实现企业对信息变化的快速响应。

* 支持多种外设硬件设备

OA平台所展示的门户信息,个人信息可以通过和如触控一体机等外设硬件的整合对接,由权限控制在触控一体机上进行信息展示,进而方便员工进行登录操作,可在一线员工、人流量大的区域设置通过一体机随时进入企业内网和办公平台进行查询,了解公司动态,处理相关流程事务,浏览相关技术知识文件、公司制度、操作规程等信息,并进行工作的汇报,可以极大的方便员工参与使用OA系统,提升员工登录OA进行办公的积极性,提升企业运作效率,提升管理效益。

至此,中海油气(泰州)石化有限公司在实施OA自动化办公平台之前,对公司流程、执行表单进行了梳理,优化了工作流程,整合了信息资源,在进行了周密的策划和布署之后,构建了一个集自动化办公、信息交流等为一体的综合平台。平台建设完成后,由信息发布、流程审批、档案管理、党建班组建设等模块组成。为了能使所有员工更好的利用平台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项目实施完成后组织所有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与交流,从系统的应用情况来看,OA平台的实施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企业级OA协同管理平台的建设实施,企业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获益:

1、面向企业运营管理的协同软件平台

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支持企业重新组合业务流程,打破部门间的壁垒实现高效协同,企业各级管理者及时掌握各维度决策信息,支持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顺利变革。节省运营成本,实现无纸化办公,无纸化办公节约了大量的纸张及表格印刷费用;工作审批流程的规范可为员工节省大量工作时间;完善的信息交流渠道甚至可以大幅降低电话费及差旅费用。

2、精确管理:规范和管控全面运营过程

通过融入管理思想的系统应用对企业的战略分解、计划执行、业务活动、经营过程和员工工作进行全面管控,坚持信息量化、细节控制和过程控制,保证企业的精确执行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凝聚力,员工与上级沟通很方便,信息反馈畅通,为发挥员工的智慧和积极性提供了舞台,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凝聚力将大大增强.

3、全面协同:打造柔性化的全面协同企业

基于中国的柔性管理文化和信息扁平、立体沟通的全新团队协同模式,弥补金字塔组织结构的管理缺陷,全面提高企业的决策、执行、协作、反馈和应变效率.消除信息孤岛、资源孤岛:协同办公平台的协同性可以彻底消除由于企业内部各业务系统相互独立、数据不一致,信息共享程度不高、管理分散,管理维护工作量大等因素形成的一个个“信息孤岛”、“资源孤岛”。

4、环境驱动:建立长效治本的管理环境

强调“以人为本”,在日常的协同工作环境中进行自然而然的团队管理,知识积累与转移,并完成团队的激励、奖惩、学习和改进,在组织运营效率提高的同时保持组织中成员的快乐与和谐,为企业长久发展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管理文化和管理环境,做到“基业长青”。

篇10:工程测量技术课程建设实践研究论文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建设实践研究论文

摘要:建设精品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求职奠定基础。与传统教学相比,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进一步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且具有传统课堂不具备的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工程测量技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旨在为该门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工程测量技术;教学实践

一、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工程测量技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基础,就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所谓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指那些具备较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社会和学生对教师教学的需求。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进一步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积极鼓励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学习,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实现顶岗工作或企业挂职,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各院校可以与企业签订相关的协议,邀请企业的资深工程师来院校进行讲授,通过他们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了解行业发展方向。最后进一步加强外聘教师的聘任数量以及管理力度,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实现教学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二、瞄准市场进行教学内容改革

《工程测量技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应当建立在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近些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施工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与此同时,对于施工的`精度要求也有所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提高测量技术水平,改变以往落后的传统的测量理论和测量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新形势下的施工要求。想要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水平,还应当改进测量技术和水平,例如在测量过程中可以应用全站仪或者是电子、水准仪等新仪器取代传统的水准仪和钢尺,使测量变得更加精准。在此基础上,各院校教师还应当深入了解市场需求,根据职业岗位需求来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在深入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将职业教育的岗位特点展示出来。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是建设

《工程测量技术》精品资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组成需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从职业岗位需求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所有课程划分为理论型教学和职业践行教学两个环节。测量技术的实践性教学,包括课间实习和课程实习以及毕业顶岗实习三大模块,将课间实习与课堂理论讲授有机结合在一起,理论课程结束后,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消化课程内容。通常情况下,课程实习在四周左右,在这短短四周时间内,学生可以通过完成任务,来实现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课程实习结束后,学生也可以完成毕业顶岗实习,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岗位技术和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建设《工程测量技术》精品资源课程必须做好实习与课程实习之间的比例划分。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建设精品课程,还应当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建设精品课程应当改变以往传统的落后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维,并从课程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广大职业院校学生的基本特点,采取现场演示教学或者是分层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改变传统的、落后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实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理论课教学活动中,还应当灵活的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例如多媒体教学法等等,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寓教于乐,为广大学生的学习营造出轻松的课堂氛围。笔者认为,教师在教授介绍性的教学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采用精美的界面和丰富多彩的图形图片,给学生以新颖的视觉感受,便于学生接受。在讲授操作性较强的内容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演示录像,这两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的了解课程内容,测量操作的要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五、创造良好的课外教学环境

营造良好的课外教学环境,实现课内和课外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一方面注重信息源的转播,另一方面也要帮助学生接受和理解信息。因此教师应当不断使教学延伸至课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外教学环境,实现课内和课外一体化教学。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实现教学资源的网络化,这样做有利于实现教学的针对性,为广大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资源,其次,想要实现学生有效地学习仅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学习环境是不够的,还需要帮助学生学会观察阅读以及收集资料的技能。最后,还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测量技能大赛等比赛,满足学生专业学习中个性发展的需求。

六、结语

总而言之,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并非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从教师培训,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创新等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立起来,才能够为提高教学水平,达到教学目的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龙.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问题、对策与相关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

[2]张思淼.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与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

[3]程永高,谷群广.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环境工程制图》课程为例[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4:19-21.

[4]陈鸿雁,肖蕙蕙.基于资源共享的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31:64-65.

篇11:信息工程监理标准化建设实践思考论文

信息工程监理标准化建设实践思考论文

【摘要】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概述了信息工程监理工作的现状,然后讨论了信息工程监理工作在实施其标准化建设中的工作要点,最后综述全文。下文所述,仅供交流参考。

【关键词】信息工程;监理工作;标准化建设

电子计算机技术带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工程涉及到范围非常广,所以其普遍应用到了国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其涵盖的内容多也导致了信息工程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对于这项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有非常的难度,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才能实现其管理模式的优化设计。将信息监理工程建设实现标准化,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机制,从而避免管理失效,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信息工程监理的现状

(1)我国实现信息化的历史并不长,所以同比其他国家,其信息工程的先进程度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信息工程人才缺失造成的,再高等教育当中这方面的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与实际研发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的问题,虽然信息产业的发展要像西方先进国家学习,但是直接套构其产业模式是不能实现信息产业长足发展的,信息产业的长远发展必须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只有与我国生产生活紧密结合才能将其研究成果应用到各种行业的企业管理当中去。另外,如果信息企业照搬其他企业发展的道路,只能减慢信息工程的发展建设。对于新事物的发展必须要有新的理念来引导,否则只能停滞不前。

(2)因为信息工程与其他行业有很多不同点,其对于工作的准确度、精确度和严密性要求非常高,所以其相关工作人员也要有很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审慎的工作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信息工程的检测和监理工作并且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有了专业的从业人员作为保障,就能够进行工作的有效开展。保质保量工作的开展其从业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必不可少,这样从业人员可以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当工作中出现分歧的时候可以有解决问题的参考标准,也使得仲裁结果具有公信力。多角度分析共同表明信息工程监理工作必不可少,其监理工作的'标准化对于推进其监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标准化的建设的工作要点

2.1信息工程监理特点

信息工程因为具有灵活性高,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决定了各个具体信息项目会非常的复杂。其高度的灵活性使得工程体系中容易出现问题,更新速度快使得工程监理的内容会随时更新,因此其各个项目的监理工作随着时间和事件的改变而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因此,构建一个有统一标准的工程对其进行监理非常重要,有统一的标准其从业人员在进行工作和改革的过程中都有法可依,能够大幅度地提高信息工程处理的效率,虽然将建立工程细化束缚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但是却能够降低操作的错误概率。此外,工程监理的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极其重要,一定要有很多相关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的技术知识以保证其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监理工作中的问题以提高信息监理工程的使用性。在这样一个具有专业素质人员组成的团队,专门从事信息项目的监理工作,一定要避免部门的重叠和相似部门的交叉,因为该举措能够影响监理工作的严肃性和专业性,同时导致工作小组人员实际从业人员与所需岗位的配比升高。形成专业的信息工程监理机构之后,还应该对其成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培训内容要包括其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职业道德的培训,同时还要对其管理能力和知识进行培训以提高其监理工程标准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此外,还要让其组员有针对性的涉足某一个领域或者行业,以提高其信息工程监理工作标准化过程中的工作质量,同时有利于其工程监理工作的推广和实行。

2.2信息工程标准化建设的具体内容

监理工作的标准化表现为对内标准化和对外标准化,对内标准化是指对信息工程的内部管理上,要做到按照统一的标准检测和监督内部员工的一切行为;对外监理的标准化则是指,首先,对于外部企业和外部的合作项目,要做到统一的招标和投标,不因为各种原因排斥或者倾斜于任何一家合作单位,对于相同的合作项目,不因公司的规模大小和资金注入的多少而采取差别待遇。总之,信息工程的监理工作的标准化可以简单的概括为这两个方面,有兴趣的话可以阅读相关的专注进行专门的了解。

2.3信息工程监理工作标准化实践与工作成效

想要证明信息工程监理化在实践中的效果和作用,任何理论都没有实际的案例来的更加有说服力,所以,特针对此情况,选取了一个符合该情景的案例,供大家一起分析讨论,以便达到更好的阐述效果和目的。该案例具体分析:其一,策划编制工作内容包括:在开展一项工程的监理前,一定要花大量的时间尽可能详细的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和策划工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工程工作者,我们要时刻谨记这句话,不能因为单独的贪多求快,就忽略了一项工程的准备工作,当然监理工作的准备和策划,与一项信息工程的前期准备的重要性是无法比拟的,但是也绝不意味着它的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比较低。一个良好的前期策划和准备,才能引导一项工作的顺利前行,所以,我们在开展工程项目的监理工作前,一定要结合多种因素,对监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进行详细的编制。其二,统一编制的要求。编制中要遵循的原则是,首先,一定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绝对不能违背各项相关制度,否则,再详尽在科学的监理工作都是空谈,都是无意义的,是无效的。严重的话,甚至是违法的。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是编制的最低标准,满足了最低标准,接下开就要向信息工程监理工作的质量标准靠近了,质量标准有几个方面,但最主要的是全面性和统一性,全面性是指在监理工作的标准进行编制的时候一定要将各种常见和不常见的情形充分考虑进去,否则在监理工作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就无法进行管理,当然,无法将各种偶然和必然性全都考虑到,但要尽量的考虑周到;统一性即强调监理的标准要简单明确,不给任何工作中的疏漏以可乘之机。

3结语

对信息工程监理工作进行标准化建设,对企业自身的建设和信息行业的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监理工作的标准化能够发幅度地增强企业在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使得企业在其领域中遥遥领先,从而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确立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现阶段,企业进行内部结构改革以实现监理工作信息化、标准化已然成风。因此,使得企业信息工程监理工作标准化能够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下进行良性的竞争,其结果是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增大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实现信息行业的再度飞速发展,最终实现中国梦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蔡德昌.浅析建设工程项目中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合同服务范围与管理职责[J].水利水电技术,2013(8).

[2]赵敏,李敏,姜建国.关于涉密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作的几个误区(二)――对涉密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作用的认识存在误区[J].保密科学技术,(8).

篇12:大型建设工程管理会计信息集成化实践探讨论文

大型建设工程管理会计信息集成化实践探讨论文

一、长江口深水航道建设工程管理会计信息集成化概述

长江口航道是长江黄金水道的咽喉,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基础,也是关乎长江三角洲乃至长江流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航道,在我国综合运输网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构建适应建设工程管理的管理会计信息集成化系统,是保障长江口深水航道建设的重要支撑。

(一)建设工程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新飞跃”重大战略决策,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经国务院批准于正式实施,是交通运输部直接管理的重大工程,由长江口航道管理局负责实施,资金由中央财政投入。长江口深水航道为“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分期见效”,二期工程竣工后,长江干线货运量跃居世界第一,至今已连续7年位居世界河运榜首。三期工程竣工,航道水深增深,三、四代集装箱船可全天候进出长江口,五、六代集装箱船和10万吨级满载散货船及20万吨级减载散货船可乘潮进出长江口,使得南京以下“河港变海港”,“江海联运”能力大幅提升,有力支撑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及沿江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投资巨大,中央财政在项目建设期集中投入的基础上,每年持续投入维护经费10多亿,目前累计投资近300亿元。如何对工程实行高效管理,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为提高决策质量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是面临的重大任务。

(二)建设工程信息管理现状

由于建设工程具有工程管理模式独特、组织机构复杂、生产难度大、建设项目异质性等特征,其工程信息管理难以满足综合管理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诸方面。

1.工程财务信息孤岛。用于治理工程建设管理的是C3A系统,财务管理软件是博科会计系统,两套系统各自独立运行,导致工程管理信息和财务信息缺乏关联互动,形成了信息孤岛。工程建设过程各业务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信息不共享互换,合同支付信息与财务支付信息在两套系统中相互脱节,导致项目管理者通过C3A系统无法掌握实际的资金支付信息,财务管理人员通过财务软件无法及时了解工程合同执行状况,从而影响项目投资控制和决策。

2.支付信息重复采集。在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信息采集。合同执行过程中,业务部门在C3A系统中录入合同及合同支付信息,提交财务部校核。财务付款后先进入博科系统录入支付数据,生成付款凭证,再进入C3A系统完成支付信息录入操作。这样财务支付数据分别在C3A系统和财务软件中各录入了一遍,属于信息重复采集操作。

3.数据准确性不高。在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完成合同实际支付并在财务软件中完成数据录入,因业务部门未及时在C3A中录入合同支付数据而无法在C3A系统中完成数据采集校核;合同支付时,财务人员在财务软件中已完成实际支付数据录入,在C3A系统中因合同支付金额不一致,需要合同业务部门重新提交付款再由财务进行校核;因合同支付数据和财务支付数据不一致,导致无法通过C3A实时掌握实际付款情况,容易产生数据信息不准确。

(三)建设工程信息集成化管理必要性

1.建设项目投资战略的需要。长江口航道治理工程技术难度大、建设周期长、工作量大、组织结构复杂、参建单位多和数据处理任务繁重,客观要求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高度融合,而人工处理不同平台数据难以满足工程管理需要。因此,构建建设工程管理会计信息集成化系统,实现提升投资控制、业务(合同)管理、资金管理等建设项目综合管理水平的目标。

2.建设项目投资管理的需要。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是建国以来最大的水运工程,长江口由于受到巨大的潮量、径流量和流域来沙量的影响,河口河槽演变复杂,长江口通航航道所处的拦门沙河段,自然水深浅成为航道治理的难点。航道整治工程在水域借助于多种工程设施及手段进行,是一种复杂的动态工程。由于项目的特殊性及投资规模较大,工程呈现“三多”情况,即涉及参加建设的单位多,合同种类及数量多,变更因素多。项目投资的组成分解难度增大,加大了成本管理,投资控制的难度。

3.建设工程科学管理的需要。由于工程管理过程中各部门的职责分工不明确,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难以进行协调;财务部门没有介入工程的全过程管理,对工程造价的构成了解深度不够,使得工程财务控制被动、滞后;大部分合同仍采取预算招标、费率招标等方式,在技术层面落后;结算、决算资料移交不及时全面,对财务编制财务决算,移交资产管理,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均带来困难。

4.建设工程管理手段的需要。目前普遍运用的管理软件如ERP等是针对制造服务业,不适用建设工程行业。功能上缺乏投资比较、投资预测和优化功能;项目估算、概算,预算、合同价、实际投资和决算之间缺乏比较分析功能;财务软件重在会计核算,仅具有通用简单的分析功能,针对性不强,投资控制数据、合同管理数据及财务数据不共享,形成信息孤岛,从而导致项目数据分离、数据重复、数据不一致和数据不完整等。

二、长江口深水航道建设工程管理会计信息集成化系统构建

《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单位整体信息化规划,在长期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结合管理会计信息化实践经验和对最新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构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一)管理会计信息集成化目标

1.建立信息集成化管理平台。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的部门和单位较多,关键点和周期长等使得工程项目建设资金流很难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工程资金管理和工程的成本管理是工程财务管理的重点。通过信息集成化平台的开发和实践,使工程财务管理由核算型向控制管理型转变,重点强调工程财务管理对成本控制和资金控制的重要作用。信息集成化管理平台的建立,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2.实现工程财务管理精细化。工程财务管理没有形成有序的系统,导致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财务管理在监督和决策上没有起到应有的职能作用。管理会计信息集成化系统通过规范预算编制、成本控制体系、建立用款计划、付款机制和资金管理体系等手段完善成本控制体系,规避以上风险,帮助实现工程财务管理的精细化,节省造价和提高投资效益。

3.提升工程建设财务人员素质。目前国内建设工程财务人员对工程财务管理规定和基本建设项目会计核算办法熟悉深度不够,对工程建设业务流程、概预算管理等理解等流于表面,导致不能正确核算建设成本。管理会计信息集成化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提高了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和水平,为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可持续化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二)管理会计信息集成化系统框架结构

1.总体架构。管理会计信息集成化管理系统分为业务层、管理层和决策层。业务层是基础层,是信息和数据来源,业务层涵盖局内工程基本业务,包括建设过程业务和财务会计业务,通过系统底层架构将业务集成;管理系统是中间层,为各职能部门提供业务监管平台和分析监督入口,作为日常工作指南;决策中心是系统的决策分析层,将业务信息数据按照各业务模型汇总分析,为决策者提供航道治理工程进度、质量、投资各方面总体数据,便于决策者掌握工程总体情况及时决策,提供各类问题反馈机制,减少因问题造成工程延误(见图1)。

2.管理系统。管理系统是管理会计信息集成化系统的主体,由会计核算、投资管理、合同管理、资金管理子系统构成。通过中间库归集各子系统基础信息,承担建设工程信息管理任务,同时向综合管理系统提供决策管理信息。会计核算系统沿用较为成熟的会计软件(博科会计软件),其他三个子系统如下:(1)合同管理子系统。合同是工程管理的主要手段,合同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对象。工程成本控制主要集中在对合同执行过程的管理。在工程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和合同管理密不可分。财务管理和合同管理都涉及工程管理各个环节,是全面管理中互相联系不可缺少的内容。合同管理的目标与工程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2)投资管理子系统。投资控制贯穿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决算阶段,把建设工程投资控制在批准的限额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项目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保证在建设工程中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理想的投资和社会效益。工程财务在项目进程中每个阶段、涉及财务管理的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相应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控制,使建设工程投资成本在每一阶段都处于最合理状态。(3)资金管理子系统。工程开工后由于大量人员进场、大宗物资设备采购租借,资金需求量大,容易出现资金预测不准确、资金计划编制不科学等现象。如果对资金的需求预测不准确、不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资金规划使用,很容易造成前期资金使用过度,导致航道治理工程还未走上正轨就出现资金短缺问题。同时如果出现由于筹资渠道和到款过程不畅通造成的资金出现周转不灵的情况,工程高层管理者和工程财务管理人员压力必将剧增,工程进度受到威胁。因此,必须加强资金管理系统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管理。

(三)管理会计信息集成化系统功能

除会计核算子系统完成工程会计核算任务,其他三个子系统功能如下:

1.合同管理子系统功能

(1)合同分类管理。通过集成化系统提出合同分类的建议,对不同分类的合同订立不同的管理机制:对工程项目直接费用如设备材料采购合同,工程分包合同这类数量大、履行过程较长的合同,通过系统中的合同信息,付款前根据工程进度数据,经过规定程序核准后,按合同要求支付工程进度款。同时依照建造合同准则,在系统内按照合同投资组成计算合同成本。工程项目间接费用合同,如融资合同、保险合同等金额大、风险大的合同,通过系统关注项目进度,及时将合同执行情况通过系统报告给决策者,最大限度地防范风险。(2)合同执行管理。合同签订前,通过集成化系统了解市场信息;合同签订后,通过集成化系统制定用款计划、预算方案编制;合同履行阶段,通过集成化系统加强合同费用的控制,了解工程质量和进度,为项目出谋划策;项目合同生效后,通过集成化系统平台实时汇总成本费用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合同执行情况,以便达到费用控制目的。合同签订以后,通过集成化系统制定用款和支付计划;合同执行过程中,合同的变更、索赔及审批控制,对合同履行过程的计量、支付、结算、处理过程信息掌握、流程监督,实现合同全周期管理。

2.投资管理子系统功能

(1)工程设计阶段管理。审查设计阶段通过集成化系统把预算控制在批准投资估算内;设计费用支付与工程设计成本测算;项目投资和工程交付使用后日常开支费用。在集成化系统中,输入和测算每阶段投资费用组成,并与上期进行对比分析,做好投资总额纠偏与控制。(2)工程招标与发包阶段管理。根据系统中已发包工程和待发包工程实际进度与金额,利用系统中数据信息的计算与汇总,判断工程实际投资是否超出工程预算,辅助把控招标与发包的各阶段投资总额。(3)工程施工阶段管理。财务全面管理合同执行,通过系统获取项目实时进度,严格按照合同支付制度和流程,完成合同款支付;并通过系统了解合同变更情况,控制好合同支付比例,降低合同风险。系统中按照投资项的计划投资、最新合同价、合同结算价、合同变更、完成投资、合同支付实时对比,工程财务通过投资数据的明细辅助控制工程总体投资。(4)工程竣工决算结算阶段管理。通过系统合同结算管理功能,工程财务配合项目管理者做好合同结算审核工作,并对已结算合同完成合同执行过程投资分析。竣工决算阶段,工程财务通过系统中合同执行过程数据,完成决算工作和项目投资分析。

3.资金管理子系统功能

(1)资金支出管理。通过系统合理预测资金需求,项目策划和前期运作费用。人员调遣费、工资、福利、补贴、培训费等;修建生活营地、道路、水电设施等设施所需资金;自有设备调遣费、使用费以及新购租赁设备费、零配件费用等。日常管理费、不可预见费。(2)资金收入管理。科学预计资金到款时间和总额。在系统中制定资金收入计划,并结合资金支出计划,做好资金运作工作。通过系统对资金账户的管理功能,掌握资金使用和结余情况,便于编制准确的资金收入计划和管理资金收入工作。

三、长江口深水航道建设工程管理会计信息集成化创新与效应

长江口深水航道建设工程管理会计信息集成化系统建设运行以来,有效地进行了投资管理,控制了工程费用,节约了工程成本,在管好用好资金、发挥资金效益方面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提升了建设工程整体管理水平,达到了预期目标。

1.产生了巨大的宏观经济社会效益

长江口深水航道建设工程管理会计信息集成化系统,为建设工程产生巨大宏观经济社会效益提供了技术支持。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长期跟踪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建设,“长江口深水航道经济社会效益研究”报告结论是:“经济效益方面长江口深水航道产生的经济效益为95.95亿元,同比增加了1.96%。其中,航运经济效益81.86亿元、港口经济效益14.09亿元,分别增长了1.22%和6.51%。社会效益方面深水航道疏浚投资拉动GDP增长15.7亿元,货运量增加带动GDP增长1113亿元,拉动财政收入增长248亿元,带动就业9.9~12.4万人”。“对于上海自贸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及沿江经济带、沿江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有力拓展了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空间,带动了东中西部产业转移和长江流域城乡综合协调发展”。

2.建立了建设工程信息集成化管理系统

长江口航道管理会计信息集成化系统,通过集成信息系统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极大地增强了内部管理会计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集成信息系统高度的倍增性,显著提升了局内部管理会计在航道治理工程管理中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局内部组织管理会计的运作方式,为企业提供新型的管理模式。将项目管理集成信息系统与管理会计相结合,以集成信息系统改造和提升管理会计水平,是促进管理会计转型与升级、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及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3.提高了建设工程管理效率

管理会计信息集成化系统为工程建设管理提供了保障,在信息化管理平台内建立的监管体系有力的保证了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的可控性。通过集成化系统的建设与实际运用,有效破解了设计深度不够和设计变更不到位,设计存在设计深度不够、设计方案不合理,工程量不准确,工程造价变动大,突破项目概预算;设计变更把关不严,没有签证、事后签证或越权签证导致工程量增加,从而造成工程造价的突破,使原来的中标价或合同价失去实际约束等各类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建设工程管理效率。

4.提供了建设工程管理决策支持体系

管理会计信息集成化系统是以数字化信息呈现模式为基础,以流转集成信息为依据,以统一标准的制度流程为手段,确保合同统计数据和合同价更加精准。通过对估算、修正概算、预算、合同价、结算价等投资控制数据与合同管理数据的无限共享,确保了数据的内在统一性以及投资分析更加到位。分析和统计结果为长江口航道管理决策者提供各种决策方案,从而减轻了管理决策者从事低层次信息处理和分析的负担,提高了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5.创新了建设工程信息管理技术

管理会计信息集成化系统,建立了数据模型工具,通过中间库的建立,消除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财务系统的信息孤岛,建立合同支付信息和财务信息对应关联,实现信息同步;中间库的建立,无需财务管理人员在项目管理信息箱系统中数据录入,避免了数据信息重复采集产生的工作;同时因为中间库的建立确保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财务系统数据互动关联,且建立准确对应,无需再进行数据核对,大大减轻业务数据录入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通过对现存问题的消除,真正实现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财务系统数据同步关联,使两个系统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成为一个集项目管理信息和会计管理的集成化管理平台。

6.提高了建设工程资金使用效率

管理会计信息集成化系统管理功能,实现了概算(预算)全过程管理,降低了工程成本,节省了大量财政资金。据统计,一、二、三期工程中主要部分的建筑物整治工程比概算节约4.37%、2.41%、2.75%;航道疏浚工程节约2.015%、5.176%、0.749%。维护工程中的疏浚工程节约2.22%;建筑物整治工程节约1.80%;船舶运行项目节约1.26%。通过已建设完成工程项目的对比分析,工程总支出在建设期内控制在概算的95%内,维护期控制在预算的97%以内。

7.发挥了建设工程信息管理示范效应

管理会计信息集成化系统所蕴含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方法体系及信息化解决方案,可为大型基础工程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我国大型基础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管理会计信息集成化系统不仅在长江口深水航道建设管理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提高了管理效益。该成果基本原理在上海世博会工程、上海内河航道治理工程、上海国际客运中心等多个大型基础建设工程应用效果较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信息化管理集成系统的建立和使用,以创新的管理思维,探索了大型建设工程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体现了管理出效益的新的财务管理新思路。这一创新管理模式,不仅对充分用好、管好财政资金,发挥财政资金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也引起了业内的高度关注,已被多家大型建设工程借鉴和采用。其管理模式、管理理念、方法体系以及信息化解决方案,对推动我国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2.建议

集成化管理是建设工程信息管理的发展方向,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信息系统与管理会计对接应用取得的巨大成功,是其实践的典范例证。集成信息管理形式上是技术集成,但更深层次是如何将技术和企业管理无缝对接,建立科学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满足建设工程管理的需求,这是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努力,为促进中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做出新贡献。

篇13:环境生物工程案例教学方法实践的论文

环境生物工程案例教学方法实践的论文

摘要:通过对“环境生物工程”课程进行简介,对比传统教学、举例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区别,说明案例教学在该课程应用的重要性,以期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案例教学;环境生物工程

环境生物工程作为我校发酵工程专业研究生的一门专业学位课程,具有涉及面广、技术多样性、复合性等特点。

该课程是一门环境工程与生物工程的交叉学科,是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即应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来进行环境污染的防治,使环境变化向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并可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使人类更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由于该课程的特点,突出了其在整个发酵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地位。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新的污染物质不断涌现,环境生物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既能掌握环境生物工程的基本理论,又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是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环境生物工程课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方式,至于听没听、听懂多少,要到最后的测试时才知道,而且学到的都是死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通过声音和文字的媒介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单一的授课模式让学生感觉环境生物工程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而对于“实用论”愈趋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学生可能从一开始就会产生“学习这门课应该有用、却不知究竟如何用”的这种心理,这对“环境生物工程”课程的顺利开展是非常不利的。

相比较而言,案例教学法则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

该方法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最先在其教学中采用。由于案例教学法强调实践性和研究性,得到人们的青睐,很快就被广泛运用于商业和企业管理学的教学中,其内容、方法和经验也日趋丰富和完善,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案例教学也即具体事例教学,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分析研究案例,激发创新思维以培养沟通能力和提升实践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学目的不同。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案例教学以培养能力为目的。②教学载体不同。传统教学重在课本,案例教学重在案例。③教学方式不同。传统教学为讲授式,案例教学则为启发式。④沟通渠道不同。传统教学主要为单向流动,案例教学则主要为多向流动。⑤学习积极性不同。传统教学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低,而案例教学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⑥学习效果不同。传统教学为第二手知识,而案例教学为第一手知识。⑦教学效果不同。传统教学的能力培养效果低,学习系统知识效率高,而案例教学则相反。此外,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也是有区别的。虽然二者都要通过一定的事例来说明一定的道理,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但二者的区别在于:①在教学中地位不同。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占中心地位,如运用知识、培养能力、进行品德教育等教学任务;而举例在一般教学活动中则居次要地位。②二者的进行主体不同。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锻炼能力的一种手段,学生属于主要地位;而举例则是辅助教师说明问题的一种手段,教师属于主要地位。③目的不同。案例教学是把学生放在实际的环境中,让其通过对周围环境和事件本身的分析、讨论、交流,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举例则是使一个较难理解的理论通俗易懂。④涵盖的范围不同。案例教学的涵盖面更为广泛和精效,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典型性、启发性;而举例教学不一定有这些特点。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启发性、研究性和时效性的教学方法,其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驾驭和发展知识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通常情况下,案例教学的对象应当是有一定实践经验和理论素养的应用型专业硕士研究生。

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案例教学法与这种新兴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和媒介相结合的模式越来越为教育界所关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在案例教学方面的发展比较迅速和成熟,正在向更高层次的应用和标准化方向发展。而目前我国对研究生教育采用案例教学的报道并不多(目前约40篇文章),研究得也比较晚,主要集中在19以后,尤其是近几年(-有26篇文章),且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医学和工商管理学教育方面。目前未见对发酵工程专业研究生的“环境生物工程”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方法的报道。

众所周知,环境与人类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环境生物工程”这门课就是针对环境的预防和治理在发酵工程专业研究生中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技术来进行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并可以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通过声音和文字的媒介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举例教学虽然能通过一定的事例说明一定的道理,但举例在一般教学活动中居次要地位,起辅助作用。而在案例教学中,因案例占中心地位,能让学生通过对周围环境和事件本身的分析、讨论、交流,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案例教学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启发性、研究性和时效性。因此在“环境生物工程”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可以更好地达到“环境生物工程”这门课的目的,可以使参与项目的研究生在学习“环境生物工程”的过程中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品质,并掌握对实际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式,从而促使被授课研究生很好地掌握该课程的理论知识。综上所述,在“环境生物工程”这门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是可行的,也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蔡红.案例教学法在职业院校电工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中旬,

[2]吴永江.中学政治课案例教学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文史博览(理论),

[3]幸宏伟.环境工程研究生教育中项目―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广州化工,

[4]梅自良.案例教学法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3

[5]徐梦阳.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中的运用[J].消费导刊,2014

[6]李婧.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程序设计案例教学[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0

[7]黄文澜.举例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的辨析及优化整合:基于教育实例的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思考[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8]徐丽.网络环境下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案例教学模式探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

篇14:生物工程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为满足生物工程学科快速发展的要求以及社会对生物工程人才需求的增加,生物工程作为新的高等教育专业产生。该专业主要课程有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和酶工程等。其特点是知识更新快,且又和生产联系紧密。为培养新世纪建设人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在本科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更应注重培养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心得,就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1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实践才是工程专业的根本”已成为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界的共识。高校在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2]。当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用人单位及社会所关注的重点不再是毕业文凭,而是毕业生是否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工科学生毕业,无论是工作还是继续深造,实践动手能力都非常重要。实践表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能够促进学生对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并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途径的探索

2.1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验教学,既可使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和技巧、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完善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建立学生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关键。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可采取以下途径:①转变教师育学思想,加强学生实践学习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常常没有被老师和学生重视,依赖于理论教学而存在。②专业课程系统化。生物工程专业应用性强、知识更新快,且各学科联系紧密,学生在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需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因此,需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仪器分析等课设置成有专业特色的教学系统,科学合理地安排课时。③完善实践实习课程环节,确保实习效果。实验教学中,实验课的选题需增加综合性实验,确保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为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湖南城市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将整个实践教学系统划分为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6个阶段。④完善学生实践教学考勤制度。如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队伍,对校内外学生实践实习进行科学管理;完善实验报告内容,强调结果讨论的重要性。⑤多开设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观摩、学习和实验。

2.2开设综合与开放实验室,给学生提供创新与实践平台

高校的实验室不仅是高校存放实验仪器的场地,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基地。但仅仅依靠正常的实验课教学时间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远远不够。因此,为给学生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我们开设了许多综合与开放实验室,主要为那些想利用课余时间来实验室进行研究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增强实践能力的学生提供场所。开放实验室,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首先,制定科学的开放实验室规章制度。如规范进入实验室研究的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加强实验室管理,如安全教育,包括人身、设备、实验场所的完全防范工作。其次,引导并吸引学生多进实验室做实验、参加科研活动,激发学习热情与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第三是提高学生的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如指导学生如何处理好上课、学习、休息及参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如何安排自己的课题研究工作进度和制定实验方案和实验内容等。第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同一开放实验室内做实验与研究,共同使用仪器设备及药品等,需要同学之间相互协调、配合,从而使实验顺利的开展。最后,极其重要的是要建立一支经验丰富且有奉献精神的指导教师队伍,以便开放实验室的研究有序进行。

2.3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科研活动

2.3.1鼓励与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是一种带有目的性、计划性、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的科技活动。以科技小组为载体,以导师制为技术指导保障,广泛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重视。大学生科技创业活动既是高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又是大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激励老师与学生互动进行各种类型的研究活动。积极推动由老师牵头成立的如“学生创业创新兴趣小组”,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创业创新研究。引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相关研究是学生获得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2.3.2鼓励与指导学生参加教师的应用性研究课题

引导那些对实验感兴趣、想提高自己动手能力的学生多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为其提供学习理论用于实际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是提高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2.4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获得需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选择与建设非常重要。学生如果没有亲自实践,很难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因此,除了注重校内实验室基础实验技能训练外,还应安排学生到校外相关工厂进行一段时间的生产实习。如:“益阳七箭啤酒厂”、“湖南汉森制药厂”等,主要了解企业的大规模生产特点、生产工艺流程等。让学生进企业实习,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意志,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所以,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让学生进入校外相关企业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另外,采用“产、学、研”模式,对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也非常重要[4-5]。

2.5申请更多的经费投入,加强实践教学任课教师的培养力度

加大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加强实践教学任课教师的培养力度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规定每位教师到相关专业的企业或工厂工作学习一段时间,尤其是新进的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另外,学校应该多为实践教学人员提供进修、培训、研讨交流等各种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机会,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和职称评定方案。同时可在企业聘请工作经验丰富和较高学历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外聘教师,承担实践性教学工作。

3结语

实践性教学对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湖南城市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实践教学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革新,不断探索新的实验项目,改进旧的实验方法,加强实验教学的改革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潘勋,周海梦.生物工程专业的办学现状与建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27-29.

[2]杨华,贾士儒.加强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0(4):59-61.

[3]何玉财,蔡志强,王利群,等.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广州化工,2011,39(12):155-156,163.

[4]胡元森,李翠香,宇光海,等.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郑州师范教育,(4):87-90.

[5]刘传凤,彭其安,程勋,等.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6270-6271,6274.

篇15:食品学科生物工程方向实践教学论文

食品学科生物工程方向实践教学论文

1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生物工程方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

1.1准确定位培养目标,设计总体实践培养计划

根据现有的人才培养计划,结合宁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参考国内其他高校的专业建设,课题组组织专家教授开展了5次关于生物工程专业方向建设及人才培养体系的研讨,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实践培养体系。确立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转变,理论实践并重,校内校外并举,校企共同培养”的应用型实践培养体系,并提出实践教学体系制定与优化要找准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的最佳结合点,以适应宁夏生物发酵产业强、人才需求量大的产业特点,与地方形成互利共赢、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通过调整专业建设思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具备食品生物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实践性强、创新能力强、动手能力强,更要具备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解决企业各种难题的实践操作能力。

1.2改革优化本科生物工程方向的实践教学体系课程设置

根据宁夏大学本科专业培养要求,需要对学生基本素质培养方面、基本技能培养方面、综合技能培养方面、创新能力培养这四个方面进行实践和改革,所以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生物工程综合实验这3个方面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进行课程改革,同时依托于食品学科的生物工程专业方向的学生,根据农业院校学科群的发展状况,丰富食品行业各个领域的知识及提升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根据食品生物课程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实践课程设置上做了如下的调整:

(1)减少理论学时,加大实践学时,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

(2)强化综合实践效果,设置综合课程实验;

(3)设置三个综合实习模块:生物反应与发酵工程综合实验实习模块,涉及的课程包括工业微生物学、生物工艺原理、工业微生物育种学、氨基酸发酵工艺、有机酸发酵工艺、生物制药工艺学、发酵工程等;果蔬产品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原理综合实践模块,涉及的课程包括生物化学、果蔬采后生理、果蔬保鲜技术等;机械与设备综合实践模块,涉及的课程包括生物工程设备、机械基础、发酵过程控制等。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学分获得也需要进行改革,在学校制定的创新能力获得及认定办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体现本专业特色及创新学分获得途径,如:

(1)食品生物发酵企业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2)家乡传统特色食品调查研究,

(3)食品生物类企业调研报告,

(4)创业新建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学生选择完成其中一个内容,通过学校认定后均可获得2个创新学分。

1.3通过多层次的实践环节设计,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1.3.1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优化专业实验课程,学生基本技能实验与综合性、设计性、验证性实验并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面,一是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如演示实验、基本技能实验);二是围绕学生未来发展的目标(如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优化试验方案,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基本技能实验由教研组教师共同研究编写“生物工程专业实验基本技能训练”指导手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综合性实验是将原分散在不同课程的实验进行整合,开设统一的实验课(如生物工程综合实验),避免出现重复或漏开实验的情况,同时也加强了实验设计的连贯性和综合性[7]。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依据企业、市场或创新需求,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方案,通过研究项目的应用前景、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撰写论文或项目报告、准备项目验收等环节,训练学生的项目研究、方案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处理、观察、分析和表达等能力[10]。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生物方向开设了95%以上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1.3.2实行专业课程综合教学实习模式,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改变过去单科教学实习的模式为综合教学实习,根据每学期设置综合实习的内容、时间,制定实训指导书,针对生物工程方向专业特点,设置了生物反应与发酵工程、果蔬采后生理与保鲜技术原理、机械与设备三个综合实习模块。实习根据专业特点、生产周期及生产季节统一安排,相关课程的老师都要参与,在基地或车间与同学共同工作,解决同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学生可以将各门专业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践更好的结合起来,提高了学习知识的系统性,极大地增强了实习的效果。

1.3.3实行跨学期顶岗毕业生产实习,提高实践技能毕业生产实习改过去的一学期实习为跨学期实习(3个月实习期(第八学期春季)延长为6个月实习期(第六学期4月-第七学期的9月底),毕业实习实行毕业生定岗实习,由于毕业环节与产、学、研课题融为一体,学生受到了实际的工程与科研的训练。此过程既有利于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促进教师科研项目的完成和转化,又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定岗实习使学生了解参与全生产周期的环节,掌握了关键环节的技术,熟悉了主要实习环节,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锻炼。同时,结合这种顶岗毕业生产实习方式,宁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生物工程方向)的学生最近几年尝试了订单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1.3.4完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积极建设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创建校内生产实习实训基地可以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可以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或研发,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提高学生工程素质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由两个模块组成:第一个模块为与产、学、研关系密切的小型发酵食品中试生产线,主要由全自动啤酒发酵中试线、乳酸菌发酵饮品小型生产线、代谢控制发酵系统等组成。第二个模块是建立了生物工程专业仿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代谢控制发酵、现代酿造工艺、生物工程设备等生物工艺仿真实验。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重要意义,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尽快了解和掌握真实的工厂操作、工艺过程、自动控制、安全生产、企业管理、质量控制和物流等环节,有助于提高专业兴趣。选择本地区现代化程度高、管理规范、影响力较大的企业,重点建设了10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如伊品生物、百瑞源枸杞、金河乳业、万胜生物、夏盛酶制剂、夏进乳业等;继续以挂牌或合作的形式增加校企合作型校外实习基地,如宁夏伊利、灵武果业、泰瑞制药等。

1.4自选科研能力训练项目的实施,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实践活动

生物工程方向的建设总体上在保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前提下,侧重培养应用型、生物技术产业化工程技术人才。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依靠学生个体和群体的主体学习意识和自我学习能力去探究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4.1设置自选科研训练项目选择本专业本科生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以后的任何时间开始自己的科研训练。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承担一个小型研究课题。研究题目既可以由学生自行提出、指导教师认可的方式确定,也可以由指导教师提出,师生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本科生科研训练科目要求学生完成文献检索分析、实验、实验结果分析或研究论文等一个完整的科研训练过程。设置专项负责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的评估小组,从立项至完成都需经过评估,最终通过结题验收的学生将获得2学分,计入专业选修课学分。同时,科研训练项目工作开展时间达到一年,且取得良好进展的科研训练项目,可以作为本科生毕业论文提交,学生无须再按学校的统一要求进行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目前每位教师都指导1-2组不同年级的`科研训练小组,目前该项目已实施了三年,参与学生约120人,师生评价效果良好。

1.4.2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挑战杯等创新项目自2009年开始,学院出台政策,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验,除了参与国家级、区级和校级的创新实验项目,学院和系拿出专项资金,设置科研导师制项目和各类科技服务为主体的实践创新活动项目。各类项目均严格按照有关的管理规定,认真组织实验立项、中期质量监控与结题验收环节,确保落到实处。几年来,食品生物学生主持6项国家级、13项区级、48项校级大学生创新试验,主持参与18项“科研导师制”项目,学生参与创新活动达92%以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篇,在各类比赛中获奖20项,其中国家级2项。有35%的学生参与了科技服务实践活动,先后组织8个社会活动小组参与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分析

2.1通过教改实践,推进了专业及课程建设进程

结合宁夏特色产业建设,食品学科群下的生物工程专业方向,在教学方式创新方面,积极开展自治区及教改立项和宁夏大学教改立项,通过多方面建设,形成优秀教学团队。宁夏大学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先后获批区级、国家级优势特色专业;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项目;2014年由自治区教育厅唯一推荐申报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目前正在审批中;申报区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项,极大地促进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全面发展,为人才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根本保证。2012年获自治区高等学校“质量工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奖,2013年获批1个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

2.2信息反馈结果显示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效果明显

生物工程专业方向依托食品学科开设生物工程综合大实验,实行多门课程的综合实习,跨学期毕业生产定岗实习以及各类创新实践活动,综合掌握专业知识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大部分同学掌握了实际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生产管理和关键技术,生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达到免试推荐研究生条件的学生比例比实施前提高25%,应届毕业生中攻读硕士研究生达15%,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6%以上,毕业后自主创业学生占12%。先后有8名学生因成绩优异,表现良好,选送到对口支援学校进行访学。由于生物工程方向的教学改革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培养出了具有较高适应能力、就业能力的本科生,毕业生的实践应用技能得到了锻炼与提高,学生毕业后能够独立从事生产经营和技术指导服务,受到了各用人单位及社会的好评;2009年以来,生物工程方向先后有10余名应届毕业生被选聘为科技特派员,20余名毕业生工作2-3年后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和部门主管,10余名毕业生自主创业,有1名学生获得国家级“创业之星”称号。

3实践教学改革成果的推广应用价值

校企联合培养环境科学专业人才探索论文

环境生物工程案例教学方法实践的论文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海洋类理科硕士毕业论文的改革与实践论文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论文

生物工程专业实验体系中PBL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论文

水利经济发展的创新思维研究论文

浅析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与借鉴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改革实践研究论文

新疆首批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名单

浅谈TRIZ理论推进电力企业科技创新论文

生物工程产学研实践平台建设工程论文
《生物工程产学研实践平台建设工程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生物工程产学研实践平台建设工程论文(合集15篇)】相关文章:

社交媒体科技创新论文2023-07-18

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探究论文2024-05-11

科技创新教育教学论文2023-08-17

工业设计与环境之间融合思考的论文2022-09-14

电气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2022-09-12

广西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研究2022-08-02

地方高校强化实践教学主体地位的思考论文2023-03-31

青少年科技创新小论文2023-08-09

科技创新论文2022-05-07

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论文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