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时间:2022-08-02 07:56:1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广西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共15篇)由网友“我是一桶酸奶”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广西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供大家阅读参考。

广西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篇1:广西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要)

从评价体系的构成看,实践教学贯穿于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过程,相对于理论教学独立存在,但又

与之相辅相成。它主要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实习等教学环节巩固和深化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这个实践教学体系的由专业建设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教学改革体系、教学管理与效益体系以及支撑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构成。如图2:

图2:实践教学体系

1、实践教学目标体系:这是指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后,在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上应达到的水平或标准。在确定专业建设实践教学目标时,根据专业设置社会调研结果,进行岗位与能力细分,把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按类别、分层次、划阶段地剖析成具体的个别目标,并遵循以下原则:其一,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或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其二,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其三,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其四,产学结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其五,目标的确定要具体、明确、可测。

2、教学改革体系:高职高专教学改革与效益实际上是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是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通过合理配置,构建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的,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学到专业或工作岗位应具备技能和技术。

3、教学管理与效益体系:教学管理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和质量的保障。高职高专实践教学管理,包括管理与督导机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等的管理,它除了要为实践教学提供全面支持外,还要努力为社会提供服务,实现教学、生产、经营相统一的开放式教学;高职高专实践教学管理也包括校内外实践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就业率、社会企业认可度等的管理。

4、支撑保障体系:高职高专实践教学支撑保障体系要求有熟悉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

掌握过硬技术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较完备、先进的技术设备设施,仿真性的实践教学环境以及良好的学习环境等三个重要条件。支撑保障体系的建设已成为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其成功与否决定着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成败。

结合对实践教学内涵分析,我们认为广西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了有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综合性特征。实践教学本身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是综合性的,有实验、实训和实习等环节,要求加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强调以能力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通过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逐步形成相对独立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通常采用项目训练法和顶岗实习等教学方法,重视教、学、做合一。同时实践教学对人的培养也是综合性的和全面的,能促进学生做人、做事的全面提高。不但有“做事”的培养,更有“做人”、求知、创新等素质的熏陶。

第二,地域性特征。实践教学因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它有着明显的地方特色,就是必须主动为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必须贴近和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变化的需求。高职高专教育内涵的变化和扩展也必须要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和变化,实践教学体系要体现地方产业结构特征及其技术水平,必须贴近当地企业生产和管理实际,贴近企业发展需求,同时还要适当前瞻,反映专业领域新技术,为企业生产技术改造提供智力支持和资源服务。

第三,开放性特征。实践教学的目的和主要任务决定了它不是一个封闭的教学体系,它必须向行业、向社会开放,因而决定了实践教学的内容是开放的,它必须关注行业和社会的需求,及时吸收最新的技术和工艺成果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保证教学内容与岗位实际零距离;同时,实践教学的形式也是开放的,教学过程、教学场所、师资配备等都是直接面向企业或行业的。

第四,产学结合特征。产学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到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产学合作不仅是其实施的基本途径,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教学内容的整合,是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因此,校、企共建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双赢”的合作机制,是当前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由于广西是经济后发达地区,再加上广西高职高专教育起步较晚,对照评价体系中实践教学要求,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实践教学设施投入严重不足,院校间设备总值、生均额差距很大,即使是相同专业由于所处地区不同也有着巨大差别,个别院校甚至连正常的实践教学都难以开展;二是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存在偏差,一些院校仅仅把实践教学视为培养学生技能的手段,对实践教学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方面的综合作用重视不够,影响了实践教学功能和作用的发挥;三是实践教学内容有待更新、完善,尤其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行业、企业参与度不足,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数量过少,产学合作形式化比较明显。

二、从“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构建并完善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体系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在其撰写的一篇题为《仍是竞赛中的强者》的文章中提出,一个国家的实力由“软实力”和“硬实力”两部分组成。借用小约瑟夫・奈教授这个“国家实力论”,我们

认为广西高职高专教育要得到迅速发展,也应该从实力的角度来着手,尤其是构建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更应该用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标准着力打造。所谓硬实力主要是指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和学习环境组成的支撑保障体系。所谓软实力是指实践教学运行机制、效益评价以及适应需要的变革程度。

(一)打造广西高职高专实践教学的硬实力平台

1、着力打造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高职高专实践教学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与“外”的结合,从一定层面上体现了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办学途径。

在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中,一要从专业核心能力出发,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专业实践教学的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训练配备必需的软硬件设备。二要为基地配备有一定实践教学经历与丰富教学经验的管理人员,要有一大批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实践教学教师,要为高级实践教师创造条件。三要从资金、设备、耗材等各方面保证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基地的仪器设备在统筹使用的前提下,必须优先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为教学专门购置的仪器设备不得随意挪作他用。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校企双方合作,利用企业生产与经营的资源建立的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最大特点是利用校企各自优势把专业技能、综合能力训练与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于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建立良好的产学结合运行机制。

2、倾力打造一支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广西高职高专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特别表现在高级技能型人才的严重匮乏,实训教学往往只能满足于一般性技能训练,不能很好地满足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需要,如一些精密仪器制造、高级数控技术、模具设计等方面的高级实践教学师资缺乏,很多实训项目根本开不出。二是实践教学教师学历、职称普遍不高,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三是缺乏“双师型”教师的认证、培养缺乏社会支持,教师下不去,企业进不了,即使在企业顶岗挂职,也因为人事管理的缺陷,而难以评上企业职称;四是实践教学教师承担的教学工作量普遍高于一般专业课教师,而进修提高、学术交流的机会较少,不利于调动实践教学教师的积极性。

解决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问题,关键在于认清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政策层面上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如降低门坎,解决实践教学教师职称问题,职业资格等级对应职称等级问题,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顶岗评审企业职称问题等等。学校也要重视实践教学教师在待遇、职称评审、业务进修方面等同于专任教师,并着手对专任教师与实践教学教师的一体化改造,使“双师型”教师培养落到实处。

(二)打造科学合理、适应需要的软实力

软实力是内在的,隐藏的,它通过管理方法和手段所形成的制度、技术表现出来,也通过教学改革的成果形式表现出来,它是可以成为一种具体可感的教学模式或管理模式,打造广西高职高专实践教学软实力,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衡量实践教学运行机制、效益评价以及适应需要变革的红线。

1、必须以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为背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能力为目标,按照学生实践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和认识发展的规律,来进行系统设计,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机制的有

机统一。

2、必须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建立集教与学、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为一体的教学基地及运行模式,努力推进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改革,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3、必须将实验、实训、实习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建立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平台上,合理配置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努力将当代的新技术、新工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实践教学的过程之中,使教学内容得到切实有效的更新。

4、必须努力探索产学合作教育模式,逐步形成和完善校企双向推动、双向管理、产学密切合作的管理运行机制,实现产学双方的深层次合作,并积极探索社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机制。

5、必须体现能力本位的思想,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要以核心能力为本位确定核心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解生产现场正在使用和将要使用的技术。

三、构建广西高职高专示范性专业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理性思考

广西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程度较慢,目前正在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有自己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我们认为,构建广西高职高专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关注高职高专实践教学所呈现的以下趋势:

第一,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位置更加突显。这种突显不是对理论教学的削弱和冲击,而是有机地将部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教学中穿插进行,使理论知识与技能、技术应用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借鉴澳大利亚TAFE模式,将课程理论内容与实训模块集成培训包。

第二,实践教学的运作更加行业化。当前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资源管理逐步向行会管理方向发展,行会管理的统一性、宏观性、协调性的作用日益明显,有利于高职高专产学结合向纵深方向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逐步转为学校与相关行业、企业合作制定;二是配合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推行,实践教学内容将以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或国家、国际通行证书所涵盖的内容为依据,做到双方的直接接轨。三是来自行业、企业第一线的兼职教师逐渐增多。四是在学校中设置专门化实验室、投放设施设备的行业、企业在逐渐增多。如,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与原广西财专合作,把ERP实验中心建在广西财专,企业提供资金、提供实验设备,学校提供人才、提供技术。五是实践教学质量评价逐渐社会化,来自行业、企业专家比例在增长。

第三,实践教学运作逐步向教学、生产、经营相结合,走“专业+公司”型发展模式。所谓“专业+公司”型发展模式,就是专业开办公司。专业与公司实行捆绑制,教师具有三种身份:教育工作者、应用技术开发者、经营管理者;公司具有双重职能:既是教学实体,也是经营实体。公司也是教室,学生到公司上课,也可到公司实践、创业等。这种实践教学发展模式目前在我国东部地区已经有所发展,它既能确保办学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目标的实现,又能拓展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明伦.产学研结合:职教新课题[N].中国教育报,-06-12。

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jpkc.szpt.edu.cn/jxcg

评述: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是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所在。搞好高职高专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必将推动高职高专教育事业全过程、全方位改革,从而促进高职高专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反映了课题研究中我们边实践,边改革,切实调查分析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成因,着力研究广西高职高专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要素构成与要求,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的原则、要求、模式及对策措施,并通过试点专业的实践,使研究成果得到了初步验证。

(本文收入《广西高职高专示范性专业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一书,

广西人民出版社,9月第1版)

篇2:广西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史红 周群

【摘 要】广西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实际上蕴含在示范性专业建设评价体系中,由专业建设实

践教学目标体系、教学改革体系、教学管理与效益体系以及支撑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

构成。本文从“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提出构建并完善广西高职高专院校

实践教学体系,并就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关注实践教学发展新趋势作了理性思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 专业建设 实践教学体系 硬实力 软实力

实践教学是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点,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最主要途径。《广西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建设评价体系》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对推进广西高职高专示范性专业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广西高职高专示范性专业建设评价体系中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及其特征

广西高职高专示范性专业建设评价体系(下称评价体系)中涉及实践教学涵盖了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改革、教学管理以及质量与效益6个方面,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如图:

篇3: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论文

1山东财经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山东财经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总体培养目标定位,我们在对社会人才需求、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培养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信息技术与商务融合,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电子商务专业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具体来说,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电子商务等方面知识,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站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维护、企业商品和服务的营销策划、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活动的策划与运作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根据学生兴趣分电子商务开发技术和电子商务运营管理两个专业方向进行培养。

篇4: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论文

由于电子商务的变革几乎涉及人类经济生活的所有方面、所有层次,而不同方面和层次又各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就使得企业、社会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因此,普通高校应该按照社会和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本校的办学风格和特色,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合理规划和定位,把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放在教学的核心地位。电子商务学科的特性和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决定了电子商务教学必须创新教育教学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构建电子商务专业“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多维度、模块化、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我们在对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分析和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预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变化,在深入研究电子商务专业的知识体系、技能体系和专业胜任能力基础上,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分解目标将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5部分。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闭环、迭代的过程(如图1所示)。需要根据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结果反复修订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其他几方面内容。2.1构建多层次、动态化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它应该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是动态化的。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必须以电子商务技术发展和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为背景,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专业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创业精神教育为主线,确立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目标是:基本认知能力—专业胜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2构建层次化、模块化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具体实现,是一个层次化、模块化的体系。电子商务专业应用性较强,为了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实践教学活动包括基本认知性实践、专业综合性实践和创新创业性实践,通过三类实践教学活动的递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奠定基础。实践教学环节由课程实验、素质拓展与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设计、学年论文、研究设计型实验、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科技创新活动、专业综合实训、创业教育与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模块组成,各模块之间的功能相互衔接、互补互动。2.3构建科学规范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包括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制度管理和质量监控。2.3.1实践教学组织管理由学校对实践教学进行宏观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各二级学院作为办学实体,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工作。2.3.2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为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应在实践教学环节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制定“开放性实验教师守则”“开放性实验学生守则”“仪器设备保障与管理办法”“开放性实验考核办法”和“开放性实验室管理制度”等教学管理制度;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和开放实验管理系统。2.3.3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建立由教学实验考核办法、课程设计考核办法、学生实习考核办法、毕业论文(设计)考核办法等环节构成的一整套开放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对象包括实践教学人员和学生两部分:对实践教学人员的监控内容主要有出勤、工作态度、完成实践教学工作量、教学总结等;对学生的监控内容主要有出勤、学习态度以及实验报告、调研报告、实习报告等完成情况。2.4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由师资队伍、实验室软硬件设施和教学环境3个方面组成,对实践教学起着支撑、保障作用。2.4.1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因此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既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没有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任务和目标完成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双师型(讲师+导师)”教师队伍建设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是立足于内部挖潜和培养,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教师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学位、学识,尽快让教师从单一的课堂讲授型向讲授和实践结合型转变,鼓励教师进企业,顶岗实践,鼓励教师到行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拿第二证书,申报第二职称。2.4.2切实规范和完善实验室建设按照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上一个新台阶的发展思路和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有关要求,集中力量与条件建设好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深化“人、机、教师、实训室合一”的实验环境建设,为提高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2.4.3建立与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要确保各种实践活动按计划进行,有步骤地组织学生到已经建成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现场教学、间歇性实习、毕业实习或毕业设计。突破仅限于感性认识、技能训练的旧模式,使之成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教育训练的课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要建设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改善实习条件,健全实习管理规章制度。尽可能做到同实习单位相关工作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取得校外实习单位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实习工作,努力把实习基地办成教改实验基地、生源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设已成为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其成功与否决定着实践教学的成败。2.5构建多主体、多层次、高效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实践教学质量是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具有导向功效,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多、范围广,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具有实效性、可行性、动态性、多元性等特点。因此,应当建立一个多主体、多层次、高效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工作水平的综合评估、实践教学的专项评估、各教学环节随机评价等,形成长效评价机制,在不断的双向反馈中对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行改革。

3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的需求变化迫切要求高校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打破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与模式,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建立面向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专业胜任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以适应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规格和素质的要求。

篇5: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论文

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论文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学历层次呈现了整体提升的良好态势,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已经是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定位。国家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提出了“能力为重”的理念,要求幼儿园教师“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重构实践教学体系、落实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从强调“能力为重”这一角度出发,作为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理应打破原有的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不成体系,不受重视的现象,构建全学程、宽覆盖、多维度、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1构建“多维度”的实践教学体系目标

《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能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这些具体标准的践行在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应得以重视。以《专业标准》作为引领,学前教育实践教学应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两层体系。总目标应从认知、情感、能力三个维度进行构建:

1.1认知目标

激发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强烈动机,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加以运用、体悟、修正、创新,开拓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学前教育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促进缄默知识的获得。通过实践体悟,引导学生在实践反思中有理论的提升。

1.2情感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价值观、儿童观、保教活动观等观念;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对从事幼教事业的自豪感、自信心;培养学生在工作中的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以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敬业精神。

1.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从事幼教事业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等。在实践总目标的构建基础上,各具体的实践教学分目标应根据实际实施特点进行制定。

2贯穿“全学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全学程的实践教学理念,从时间上看应贯穿于大学生涯的始终,从内容上看应渗透至各类型的教育教学活动,从方位上看应拓展至校内校外多个实训场所。幼儿教师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的获得,都需要通过各种类型的实践教学来实现。

2.1新生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系部领导系统详细的介绍,引领新生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形式等专业特色有清晰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明确今后学习与努力的方向。高年级学长与新生就学习体会、学习方法等进行交流沟通,从学生角度解答新生入学来的各种不解与困惑,使学生对于专业学习与生活有深入了解,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通过参观琴房、画室、儿童行为观察室等实训基地,观摩幼儿园等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使学生对专业获得初步的感性认知。邀请幼儿园园长、幼教专家、一线教师等就幼儿教育发展现状、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开展专题讲座,坚定学生投身幼教事业的决心与信心。

2.2课程教学实践

课内教学是实现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前提与基础。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等各种类型的教学,按相关课程性质与要求,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与实际操作环节。《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幼儿园游戏》、五大领域教学法等学科应结合各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在课程讲授同时或者课程结束后1~2周安排教学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保教能力、教育教学组织能力、环境创设能力、教具玩具制作能力、一日生活各环节的组织管理能力、家园沟通合作等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素质能力。如五大领域教育课程可以以说课、试讲等形式在多媒体课堂、综合活动室等场所进行。钢琴、舞蹈、美术、手工制作等艺术技能课程,与教师口语、计算机、健美操等素质课程的教学,应将学生实际训练与理论讲授紧密结合,在日常课程教学同时贯穿实践环节的训练。

2.3教育观摩见习

针对不同学科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观摩主题,制定下园观摩计划与实施方案。明确观摩任务,联系对口的幼儿园或早教机构,结合课程安排定期观摩。组织学生做好观摩记录,撰写观摩体会。利用实习实践基地,每学期安排一周的集中见习,具体了解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幼儿园保育工作等。在学期末进教育教学观摩的讨论、反馈活动,有利于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观摩中的所看、所感、所悟有机结合,增强课程教学的实用性,丰富专业学习的体验性,学生从幼儿园真实情境中获得大量直观、鲜明的专业理念与实际感悟。

2.4技能考核竞赛

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应具备弹、唱、画、舞、写、说、讲、做、演、玩等多种职业技能。在职前阶段应采取课程训练、专门训练、综合训练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每位学生通过技训练,掌握幼儿教师的基本技能,同时在1~2门技能上有突出优势,有利于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发挥自身特长,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制定相应的技能考核标准,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自身特点,结合自身优势项目,给予技能综合考核。同时,以赛促训,通过创设多样的技能竞赛平台如儿童故事创作大赛,儿童舞蹈创编比赛、简笔画比赛、手工作品展览、童话剧比赛、教学PPT制作大赛等,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技能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同时给予有优势才能的学生展示和表现的机会。

2.5第二课堂实践

除课内校内实践教学环节之外,鼓励学生走下课堂,走出校园,在社会大实践中锻炼学习。第二课堂实践主要在周末或寒暑假进行,主要内容是社会调查与社会服务。特别是与本专业能力拓展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如到农村幼儿园义务支教、自制玩教具捐赠到民办幼儿园和福利院、协助幼儿园大型演出的策划组织、儿童早教机构业务拓展等。学生在社会大实践中得以锻炼,体现了学有所用的价值,同时在实践中对自身专业知识与能力有了验证与反馈,更好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

2.6毕业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有效的利用最后一学年集中安排的6~8周时间,全身心投入幼儿园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在实习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做到实习前有明确的实习计划和目标,实习过程中有经验反思,实习结束后有总结反馈,以保证实习的效果。顶岗实习作为教育实习的补充形式,多安排在最后一学期,以就业为导向,组织有意愿的学生到相应的幼儿园或早教机构,以准教师的身份承担保育和教育的任务,将理论与实践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的得以融合,真正实现实践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7科研训练实践科研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技能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培养的幼儿教师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这是与原本中师培养的幼儿教师之间的主要差别。科研实践主要包括课程论文、调研报告、毕业论文、参与老师科研教研课题等形式。特别是毕业论文的撰写,从检索查找资料、选题、写作大纲的敲定、论文写作基本规范的实际运用、论文答辩等多个环节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质量,规范科研意识。

3落实“宽覆盖”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为达成实践教学的目标,保障全程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实施,应积极落实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管理运行保障、师资保障、基地保障三个方面。

3.1管理运行保障

完善实践教学各种管理制度。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实践环节所占课内教学时数以及实践教学所占学分比例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得以凸显。制定实践教学各方面的管理办法、措施,如实习实训大纲、实践环节考核标准、毕业论文工作管理办法等,实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实践教学有序高效进行。

3.2师资保障

高校学前教育师资力量是保障实践教学环节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学前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高校教师往往没有在学前教育机构一线工作的实际经验,许多专职教师也缺乏长期深入的下园实践的动力与支撑。他们若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必须对他们进行多形式多途径的进修培训,深入幼教一线定期观摩、调研。通过强化专业技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另外,在具体的见习实习环节,可以聘请幼教一线有丰富经验的幼儿园教师作为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以充实和丰富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3.3校内外基地保障

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践基地是实践教学组织实施的重要保障。不断改善校内实训条件,整合资源,优化管理,建设好钢琴教室、舞蹈房、画室、作品展览室、儿童行为观察室、心理实验室、模拟儿童活动室等多个校内实训室,以满足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需求。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实习教育基地,不仅能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观摩、实训要求,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从课堂到岗位之间零距离适应,而且能促进高校与幼儿园的深入沟通与合作,双方资源共享、互赢互利,共同发展。进一步拓展实践基地实习、科研、就业的三大功能。

4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规范、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应建立规范的评价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每次实习实训都应有实习实训报告、总结或成果,由专业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并做好记录,按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数的比例记入课程成绩。实践教学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可以是任课教师、校外实践基地指导教师、或是学生小组,综合不同评价主体的评定意见,给学生公平客观的评价。评价形式也应多元化,将原有的终结性评价扩展为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考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Z].(12).

[2]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编.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44.

[3]徐燕.学前教育专科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初探[J].学前教育研究,(07-08):102.

篇6: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论文

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论文

摘要:应用型人才指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人才类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中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以海洋技术专业为例,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阐述了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如何构建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开展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并对实践教学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专业实践

应用型人才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主要是培养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创造转化能力的人才[1-3]。他们需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参与相关科研,面向社会生产第一线,是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培养的合格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中打破学术型或研究型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上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传承与创新结合,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相结合;教学方法上强化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地位;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传统和现代化相结合的方法尽量提高教学效率;在培养途径上强调与企业紧密联系,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4-6]。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

一、海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海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的人文科学修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正确的海洋观,系统学习海洋科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海洋科学和遥感与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在海洋、农业、林业、水利、电力、交通、地质、环境等相关领域从事遥感与信息的数据处理、系统开发集成和海洋高新技术研究的能力,能在海洋和信息处理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国家机关,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及数据处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了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海洋技术专业按照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本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原则,进行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海洋技术专业毕业学分要求及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

二、海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四层次、八模块”的实践课程体系[7-8],海洋技术专业构建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适度压缩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教学课学时,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制定相应的`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教学计划,构建“四层次”(基本素质、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八模块”(素质拓展、基础技能、专业实验教学、专业综合能力、工程训练、综合实习、科研训练、创新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四层次”中第一层次是基本素质层次:主要通过教学实习、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学生社团活动等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对实际社会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第二层次是基础技能层次:通过课程实验和实习、社会服务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能力。第三层次是专业技能层次:通过课程训练、面向企业进行假期实践、参与科研课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增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第四层次是综合训练层次:通过科研训练,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如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挑战杯、科技竞赛、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方式,培养和提供学生创造性、探索性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际社会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八模块”是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内容。第一是素质拓展模块:包括思想政治课的社会实践、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及野外训练、文化艺术创造、安全防护能力训练等,目的是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个性品质及基本生活能力。第二是基础技能模块,包括外语听说读写基本能力训练、计算机基础训练、公共基础课程实验、学科基础课实验等环节,目的是加强学生外语、计算机的应用技能,提高基础课程的实践能力及基础知识的熟练运用能力。第三是专业实验教学相关模块,包括与专业课程的各类验证性、演示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加强学生课程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第四是综合能力模块,包括专业综合训练、课程设计能力训练等环节,为学生提供专业训练和学术训练的平台,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第五是工程训练模块,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等环节,目的是为学生构建面向生产和应用的训练平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第六是综合实习模块,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强化对专业综合知识的认识理解,增强专业实践能力。第七是科研能力培训模块,包括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进行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等环节,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科学研究训练。第八是科技创新训练模块,包括学生独立承担科研课题,如学生申报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竞赛等),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展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逐步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方式和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开展的有以下几个途径。1.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合作培养人才机制学校按照“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创新实践”构建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9-11],海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已分别在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等2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学校在教学设施、实验设备、职工培训等方面为企事业单位服务,企事业单位为学校提供实习场所、实习岗位,并安排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对学生的指导。通过校企资源合力,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海洋技术专业学生第一学年学生参加入学教育和军事训练,时间为1个月;第二学年在学校进行基础的“认知实习和课程设计实习”,时间为1个月;第三学年在学校和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实习”,时间约为2个月;第四学年在学校和企业进行“专业方向的实习和毕业实习”,参加毕业教育,时间约为3个月。从而实现实践教学四年不间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2.建立校内实验室共享与开放机制,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室的开放和共享,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自主进行实验研究,开展创新课题研究,提高了学校实验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通过校企联合,引进企业环境,缩短学校和社会间的差距,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实验室建设。帮助学生形成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竞赛,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自以来,已经开展了10届,每年海洋学院均有6-8项项目得到资助,分别为国家级、省市级和校级项目。通过以立项的方式资助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该项培养与本科生专业导师制相结合,学生在导师的帮助下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进行和改进实验方案,独立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撰写相关的实验报告等。该计划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团队合作精神等产生了良好效果。4.鼓励大学生开展科技文化创新通过第二课堂学分的设立,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科技文化活动,强化学生科技文化创新能力。第一,学校完善了第二课堂学分制度,建立了开展创新竞赛的活动机制。第二,建立本科生导师制[12-15],在海洋技术专业中,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班导师。针对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导师指导学生掌握大学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尽快转换并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树立良好的学风和考风;向学生介绍学校学分制教学体制,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等,帮助学生进行学业规划。针对二年级学生,本科生导师帮学生了解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方向,帮学生了解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各课程之间的关系;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与个性发展辅导学生选课,制订大学期间的学习计划。针对三年级学生,导师针对学习突出和有专长的学生,提出个性化培养模式,指导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设计,向学院提出推荐免试研究生人选,并结合导师从事的研究课题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针对四年级学生,导师应配合毕业设计导师工作,对学生就业提供帮扶。第三,通过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学科能力竞赛等,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第四,推进立足解决实践应用问题的科技创新训练,注重科技创新训练的应用性。如组织学生参加教师承担的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节能减排”等各类科技竞赛,以开放实验室为基地,以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的方式,由学生自主开展实验设计,学校安排教师负责指导,组织学生申报科研课题,开展课题研究,从而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5.强化毕业论文管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了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能力,学校成立了校级、院系级等不同的督导机构,对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中期检查、论文初稿、到最后定稿,成绩评定和优秀毕业论文评选等各个环节都加强了监控,进行了全过程管理,及时处理问题和纠正错误,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毕业论文的质量。为了增强毕业论文的实用性,学校和企业联合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双导师”指导,企业导师指导学生结合生产实际进行选题和设计,更侧重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校内导师指导学生完成论文写作,侧重于增强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和学术性。

四、结束语

鉴于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较弱,创新能力不足的状况,为了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本文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为重点,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强化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四年不间断”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实践教学的改进。一是推动校企合作,即产学合作,实施的途径一般是产学结合、以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二是采用产学研用结合的模式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充分利用学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资源,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环节有机结合,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升级。三是采用科教结合的模式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加高校及研究所夏令营等,让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将本科课程内容应用到实际科研项目中,学以致用,带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因此科学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对提高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水平和创新性应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秦悦悦.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D].重庆:重庆大学,.

[2]李雨辰.高等教育对创新人才成长的影响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3]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9):54-56.

[4]李伟,钟昆明.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57-159.

[5]仝自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基于国外校企合作模式借鉴[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8):269-271.

[6]罗维平,刘素一,王东.自动化专业教育创新工程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S1):80-83.

[7]季桂起,李永平.德州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6):22-25.

[8]陈虹.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实践教学的视角[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2):110-111.

[9]刘尧猛,丁忠林,畅卫功.面向市场的新型网络人才实践教学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9):124-127.

[10]安玉雁.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运行[J].职业技术教育,2012(23):47-51.

[11]梁萍,程伟.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机械制造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13):217-218.

[12]万丽丽.对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几点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6(3):49-50.

[13]罗汀.试论建立中医特色的本科生导师制[J].西北医学教育,2006(3):244-245.

[14]孟少英,孙诚,赵瑞华.本科生导师制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理工高教研究,(3):80-81,85.

[15]韩捷,霍勤.“本科生导师制”教学的实践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4):54.

篇7: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摘要:会计的不断发展对会计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了构建以“项目库”为平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指出其构建思路、主要内容及保障措施,培养满足现代企业要求的会计人才.

关键词:项目库;会计实践教学;构建

随着会计的职能由“核算”到“管理”的变化,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成为现代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还要求具有规划、预测、决策及创新等综合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素质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应用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构建完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成为会计专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篇8: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现有校内的实践教学一般是在所有理论教学完成后,在学生毕业的在最后一年或一学期进行一些校内会计模拟实验或校外实习,在此之前,尽管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专业课程,但学生甚至都没有见过具体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各种账簿等,对具体的业务账务流程一知半解.毕业前短期内进行一些综合性模拟实验教学,这不遵循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于培养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的要求相距太远.基于项目库平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提出建立实验项目库,项目库里有各专业课程对应的章节性单项实验项目或单元实验项目、也有分课程的综合性实验项目,还有专业和学科性的综合性的集成实验项目,这种多层次多梯度的实验项目库可以满足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以此项目库为平台,可以开展和专业课程同步的实验教学,也可以进行高层次的综合性集成实验项目,还可以满足毕业实习项目要求,大大有益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基于项目库平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重点在于项目库这个平台的建立,其建立的成功与否,是否遵循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直接关系着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及综合能力的高低.项目库是由很多实验项目构成的,它是开展会计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项目库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1)围绕理论课程,循序渐进的原则.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由理论到实践的原则,围绕理论课程,建立起由章节性单项实验项目、课程性综合实验项目、专业性综合实验项目和学科性综合实验项目四个层次组成的校内模拟实验项目和校外实践项目组成的项目库.(2)体现既重视应用能力培养、又开拓创新能力的原则.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项目库既要有训练单项会计基本技能的实验项目、又要有培养会计专业技能的综合性实验项目,还要有在此基础上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决策的创新性实验项目,体现了对会计人才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拓.(3)项目丰富多样,具有可选择性原则.无论是何种实验项目,都有多个实验项目资料可供实验教师和学生选择,避免所有学生都进行同一个实验项目.项目的丰富多样性,既便于教师分组实验教学,也便于学生根据教学重点或自身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自行选择实验项目,进行针对性训练.另外,实验项目库要与时俱进,根据理论知识的最新变化,及时进行更新与升级.(4)既包括校内模拟实验项目,又有校外社会实践项目.校内模拟实验的最终目的就是将校内所学灵活、熟练运用于实际当中.校外社会实践项目可以检验校内教学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促进校内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完善.

2基于项目库平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基于项目库平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利用项目库资源,将实践教学的具体实验项目,合理安排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这就构成了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根据理论教学进度安排以及应用能力发展规律,基于项目库平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四层次”:

2.1校内模拟实验部分

2.1.1课程章节性单元实验项目该类实验教学一般是伴随着理论教学开展的,目的是加强对理论课程中某个章节重点知识的认知和掌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第一步.比如在《基础会计》理论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利用项目库中的实验项目,开展理论教学同时进行实践教学,可以进行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实验,然后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并进行审核的实验,再进行开设和登记会计账簿实验,还有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实验,以及结账和错账更正实验、最后进行编制会计报表的实验等,这些单项实验均随同理论课进行,让学生切实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在《统计学》课程中,根据理论课程教学进度分阶段开展调查问卷设计、数据收集、数据整理与显示、相关与回归分析等实验.在《成本会计》课程中,根据理论教学可以开展分配要素费用实验、归集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实验;再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实验;还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实验.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中,可以单独分子系统开展系统管理实验、总账系统实验、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实验、供应链管理、工资管理实验、UFO报表管理等实验项目.对《财务管理》课程,可以按教学进度分步进行融资规模、融资方式、融资结构决策实验;项目投资决策实验、证券投资决策实验、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实验、存货决策、财务预算实验、财务报表分析实验.在《审计学》课程中,分阶段开展制定审计计划实验;货币资金审计实验以及四大循环审计实验;最后出具审计报告实验.

2.1.2课程综合性实验项目经过第一阶段课程章节性单元实验项目的教学之后,学生掌握了有关一些单一知识点的基本应用方法后,再开设课程综合性实验项目,使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某一专业课程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专业课程性实验项目可以根据《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在该课程理论教学和配套的章节性实验教学全部完成之后,开设专业课程综合性实验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业务,从填制与审核原始凭证开始,直到编制会计报表,使学生完整系统地掌握整个会计循环,形成对会计工作流程的初步、整体的认识.开展《会计电算化》实验,将启用的其他子系统与总账系统统一起来,完成一整套电算化处理,这样既进行手工方式处理,又进行电算化处理,使学生会计核算技能得到有效的巩固和提高.

2.1.3专业综合性实验项目专业综合性实验是指将同一专业的多门主干课程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加以综合运用的实验,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实验将专业主干课程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融通与整合,形成系统、完整、全面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体系.在所有的专业课程理论教学和前两阶段实验教学之后,开设《会计专业综合模拟实验》,从原始凭证的取得、填制及审核开始,到编制会计报表,并进行财务分析和会计报告审计,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会计业务处理、财务分析、审计等工作,涉及《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分析》、《审计学》等课程.完成了手工方式处理之后,再利用相关软件进行会计电算化处理、财务分析及计算机审计等,并将手工处理与电算化处理结果进行比较,让学生从多方面扎实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2.1.4学科综合性实验项目现代企业需要具有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不仅要扎实掌握会计专业技能,还要熟悉相关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学科综合性实验是指将会计专业与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融会贯通组成的集成实验,使学生获得一个有机整合的、彼此关联的方法、技能体系,培养其综合思维与创新能力.《ERP沙盘模拟实验项目》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实验,它模拟真实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财务角度透视了仿真企业整体运营过程,实验内容涉及企业战略及目标的制定、财务预算的编制、市场预测、资金需求计划及筹资、物料需求计划与采购、市场营销、新产品的.研发与认证、生产能力规划、固定资产的投资与改造、生产管理、业绩评价与股利分配、财务分析、人力资源的管理等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的内容,在实验时均要予以综合考虑和平衡规划,为实现企业目标,实验人员必须全力配合,由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与想象思维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该实验项目一般是将实物沙盘和ERP管理软件结合运用,利用ERP管理软件对模拟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动态管理和实时控制,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融合.该实验项目通常以分组对抗性的形式进行,增加了该实验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也更加接近企业实际环境,提升学生知识体系构建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2.2校外社会实践部分

该部分包括社会专题实践项目和社会综合实习.社会专题实践项目是指定具体的实践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社会实践,可以组织会计学专业学生下基层开展专题调查活动,并撰写专题调查报告.社会综合实习是深入到企业,进行真实的企业会计工作.

3实施基于项目库平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

3.1多样化的实验场所

现在大多数老师和学生都认为要进行实验教学,一定要有一个专门的固定的实验室,实验教学一定要在实验室集中进行,因为实验室的有限性,这种传统思想会减少实验教学的开设.基于项目库平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要求转变思想,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条件,可以根据课程和实验项目特点,随理论课程同步在教室进行,或学生自己在寝室、自习室分散进行,也可以建立网上“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只有那些需要实验教具才能完成的实验项目才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实验室.

3.2灵活多变的实验教学时间安排

现有校内模拟实验都是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在校集中统一进行.由于受教学时间安排的局限,实验效果也大打折扣.基于项目库平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可根据实验项目特点,可以要求学生在某一时间段内,在课余时间或课堂与理论课同步完成;也可以安排在假期由学生自主完成(如社会调查、统计分析等);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完成等形式.这样充分利用了“课外”时间,摆脱了课时的限制,能够极大地提升实验效果.

3.3创新独特的实验教学方式

现有校内实验教学方法一般主要是通过教师的面对面指导,让学生在实验室集中完成,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消化和吸收知识,甚至由于时间过紧,只知道照着老师的指导来完成实验任务,根本来不及消化和吸收,更别说思考了.改革后的实验教学体系,要求变革教学方式,改变教师的“主导”地位,根据实验项目特点采用独特的适宜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主动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先研究讨论,老师再集中分析答疑;对于实验中个别存在的问题,可个别答疑辅导.答疑辅导方式可以是面对面式、电话答疑、网络在线答疑与辅导等方式,随时随地进行教学,做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综合素质及能力.

参考文献:

〔1〕鞠成晓.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当代会计,(5):68-69.

〔2〕杨惠,张更生.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讨[J].凯里学院学报,2015(2):173-176.

〔3〕汤健.论构建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实践教学体系[J].财会月刊,(33):96-98.

〔4〕李勤.应用型会计本科实践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财会月刊,(21):106-108.

〔5〕赵秀芳.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讨[J].财会通讯,2011(16):34-36.

〔6〕杨定泉.会计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初探[J].财会月刊,2010(15):97-98.

篇9:地球物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地球物理学专业研究生规模逐年增加,鼓励研究生进行创新创业成了必然趋势,而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此,首先分析了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以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东华理工大学研究生实践教学特点,从理论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构建了面向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校地球物理学专业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地球物理学;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构建

近年来,随着地球物理学专业研究生招生的不断增加,就业市场饱和,使得该专业研究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加大,再加上目前整个地质行业正处于低谷,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研究生就业压力将得不到减弱,从而使得许多研究生需要寻求专业之外的工作岗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树立创新创业的新思路,寻求相对灵活的就业方式,将创新和创业统一起来,以创新创业推动研究生就业工作[1],使得研究生即使在专业之外的工作岗位上也能够得到较好的发挥空间。由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实践教学,因此,需要我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渗透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使得在校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不仅拥有大量的知识储备,达到企事业单位的人才质量标准,而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及具备自主创业精神,以满足地质勘探行业不同层次人才需求。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作为核工业系统地球物理人才培养基地,主要培养从事工程勘察、资源勘查等方面工作的综合性人才[2],属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更需要建立良好的实践教学体系,这对于提高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多层次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3]。

1地球物理学专业研究生创新创业现状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发展,在研究生实践教学培养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随着社会的需求不断发展,该专业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依然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为:①传统的教学理念造成研究生主动性不足,依赖教师、依赖权威的心理较为严重,从而导致创新思维不够发散,创业意识不够健全。②研究生在校期间主要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主要课程的学习,尽管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但多数导师要求研究生学习范围有限,无法猎取多学科知识,所撰写的论文大多数是理论数值模拟,不能较好地解决应用生产问题,阻碍了研究生自主创业的开展。③相对于目前本科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研究生创新创业没有受到一定的重视,一直得不到较好的发展,而是照搬本科生创新创业的工作方式。④地球物理学专业创业成功案例较少,创业成功率低,从而没有树立好浓厚的研究生创新创业气氛。

篇10:地球物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论文

(1)地球物理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结构相对不合理,几乎都为理论教学,实践性课程较少,甚至缺失部分实践教学环节,不能有效引导研究生从入学开始就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导致研究工作往往停留在纸上谈兵,其论文也不能很好地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难以形成自己的商业产品,更谈不上后续的创业工作。(2)研究生导师在创新创业培育中所担任的角色不够完善,由于导师的职责始终集中在知识的传导、学术的提高等方面,很少涉及创新创业方面的教学内容,况且多数年轻导师都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走向工作学校,缺少必要的社会实践经历,大量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已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很难顾及学生的创新创业问题。况且创新创业的周期较长,学校方面也缺乏相关的激励机制,从而导致本专业导师对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积极性也不高。(3)由于地球物理学研究生创业成功率低,使得整体创新创业气氛不浓,兴趣较差,对各种专业竞赛、讲座以及会议交流重视不足,对创办创业园、创业项目更是望而止步,再加上平时以实验室或课题组为主,研究生活动少,人际交往相对单一,缺乏与外界的有效交流,更是无法营造一种较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4)考核制度不完善,现阶段地球物理学专业是以发表论文来衡量研究生的水平,不能全面有效地反映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情况,导致多数研究生无暇考虑创新创业,更愿意呆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发论文,同时也缺乏有效的创新创业教学效果评价机制,难以评价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效果。

篇11:地球物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论文

为了使学校地球物理学专业能够在地质行业长远立足,更好地解决自身就业问题,针对目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之间的不足,应构建起一个更为完善的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通过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提出新的建设内容,最大限度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各单位对研究生人才的需求[4-6]。

3.1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创新创业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科学素质,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很难做到的。因此,首先需要拓宽传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本学科的专业核心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增加部分创新创业选修课程,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培训,使研究生对创业各阶段的政策法规有一定的认识,并把创新精神及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一个指标。同时完善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也应注重其它学科与本学科知识的融合,介绍一些学科前沿动向和生产应用,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这样可以使研究生在后续的毕业论文选题中有较强的针对性,主动寻找社会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不是盲目为完成毕业论文而写毕业论文,这样更能够扩展研究生发散思维,激发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3.2拓宽实验教学内容,建立实验共享平台

根据地球物理学专业研究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应该增加部分具有探索性、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实验科目,实现各专业实验课程之间的横纵向联系和贯通,共同提高理论和实践知识。同时整合各种实验资源,建立创新实验共享平台,使得研究生能够根据自我兴趣和创新想法选择相应的开放式实验,独立自主完成实验项目,挖掘和开发研究生创新潜能,在此基础上,逐步激发研究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能力。

3.3搭建研究生校内创新创业实践交流平台

研究生已经经历了本科的各种创新实践培养环节,已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且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度高,有着强烈求知欲,因此,需要提供各种实践交流平台,有针对性地培养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以研究生创新创业各种赛事为引领,使研究生得到模拟实践的锻炼,不断提高在校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水平,也可以让外界充分了解研究生的创新成果和创业项目,更好地营造创业文化氛围和提升研究生的整体创新创业水平。重视研究生科技成果的转化,积极建立研究生科研产业化机制和成果孵化平台,引入多方资源。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宣传,邀请在创新创业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公司企业及校友回校为研究生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讲座,促进研究生之间以及研究生与企业之间的经验交流。在此基础上,引进“互联网+地球物理”,让互联网与地球物理创新创业进行深度融合,转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和就业理念,大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3.4进一步完善双导师制度,构建校外实践教学平台

加强研究生导师的遴选,提高导师的整体水平,重视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创新创业整个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必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改变校内单一导师制度,引入企业型指导教师,与学校导师搭班建立“双导师”教学队伍。研究生在校内接受理论学习以及导师在学术科研方面的指导,独立自主完成导师交给的科研任务,参加各种会议活动,增强沟通交流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在校外实践基地中,结合平时遇到的问题,主动向企业型导师学习知识,获得新的思想,完成应用生产任务,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校内—校外双向交流沟通平台,使研究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真实了解企业和社会需求,将所学知识用来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地质问题,将自身学术成果转化为商业产品,或与企事业单位开展联合研究,实现共赢,并将成果融入到商业化的运作中,不断建立研究生创新创业的实现途径。同时双导师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的理念,鼓励和支持研究生自主创新创业,逐步完善地球物理学专业的创新创业支撑体系。

3.5完善研究生实践评价体系

建立相应的人才考核标准和评判机制,树立人才质量指标需根据研究生多种表现来评判的思想,把创新创业工作所取得的'系列成果纳入本专业人才培养考核范围,完善地球物理学专业研究生以理论成绩和科研论文作为单纯的考核方式,提出新的研究生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把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纳入到研究生培养环节中来。例如创新活动所完成的发明、专利、制作、论文、著作、设计、科技竞赛活动等以及后续的创业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成果都以学分的形式纳入考核,作为其完成学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给予学分学时奖励和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建立创新创业评估体系,对在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水平做全面评价,跟踪研究生创业团队,并对创业团队在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科学评价,以此来构建整个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体系。

4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取得的效果

本项目从实施以来,始终围绕本专业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来开展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工作,经过几年的建设,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效果。(1)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本专业80%以上研究生每年都参加国内重要会议,如中国地球物理年会,并且在会议上做口头报告,提高了研究生的视野和实践水平。90%以上的研究生都参与了导师的各类科研项目,共发表或参与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6项。研究生参与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及专业竞赛活动等各类创新创业实践项目12项。其中和连续两年在“创新杯”全国大学生地球物理知识竞赛中均获得一等奖。(2)双导师教学队伍的建立。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加大了与江西省地震局、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五队、江西省核工业261大队、核工业290大队、云南航天工程物探检测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单位的联系,初步建立了“双导师”教学团队,该教学团队近3年来获省部级以上项目23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12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检索论文34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3项,软件注册权11项,为进一步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3)稳定的就业率。尽管整个地质行业正处于低谷时期,但通过该项目的建设,树立了创新创业的就业新思路,使得研究生可以从事本专业或者相关行业的工作岗位。近3年来本专业研究生就业率始终保证在90%以上,为我国相关行业输送了一大批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部分研究生走向了自我创业道路,实现了自我价值。

5结论

根据学校地球物理学专业办学特色以及不同岗位人才需求来构建自身培养特色的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有效激发了研究生创新创业热情,提高研究生创新创业核心竞争力,为研究生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提供载体和奠定基础,从而也可以有效地促进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真正发挥出地方院校地球物理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特色。

[参考文献]

[1]谭正航,尹珊珊.论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校企协同培养机制的构建[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38(2):71-74.

[2]张怀强,李丽,刘玉娟,等.面向新时期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建设[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193-196.

[3]夏京璟.当前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工作现状分析及培育路径探析[J].文教资料,(22):136-137.

[4]方根显,李曼.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地质教育,(1):40-42.

[5]艾科,林松涛.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7(21):247-248.

[6]潘巧红.营造创新创业教育良好环境氛围的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5):67-69.

篇12: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关于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培养具备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能在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开展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建立良好的实习基地为教学服务、实现双师队伍建设、完善好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实现科学、有序、规范、高效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目标。

论文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实训基地;教师队伍;培养目标

实践教学是通过开展以教育教学为目的、学生亲身体验和参加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将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认知,并逐步形成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形式,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性环节,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培养具备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能在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开展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研究实践教学如何实现科学、有序、规范、高效的目标,使实习基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实现双师队伍建设、完善好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分析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是高职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这就奠定了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配合理论教学,按照一定的目标和要求,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时间教学,即与课程教学内容结合、与课程理论学习同步进行实践活动,包括课程作业、平时作业、综合练习、模拟考试、大作业和课程实验教学等;二是独立设置的集中实践教学也叫综合性实践教学,即需要综合运用课程知识集中进行的实践活动,包括课程设计、社会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的。针对当前高职毕业生所面向岗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强化实践教学,大幅度增加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重(基本要达到50%)。实践教学是掌握专业技能的关键性环节,学生通过亲自观察、测试、分析、比较、操作、增强对生产对象、环境和条件的.认识,学会制定生产方案,获得从事实际生产的基础知识,通过直接参加生产实践,总结经验、训练技巧,掌握技术环节,学会更多工作方法,培养交往、学习、研究、信息传播等能力,达到培养目标要求;通过参与生产管理,掌握生产指挥、市场营销的知识,获得立体型知识和能力结构。

二、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职业教育能否办出职教特色,职业学校能否取得应有的办学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的质量。只有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实现科学、有序、规范、高效的目标,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1.突出抓好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场所,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模拟操作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同时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实际生产。以培养学生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为目的,以改善实训条件、提高效率、强化管理为重点,以多方投入和内部挖潜为手段,以行业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水平为标准,营造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建设教学与生产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相结合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群,充分满足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高职院校的经济实力有限,基地建设要用两条腿走路,公共课、基础课实训基地应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专业课应以校外为主、校内为辅。

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建设的基础,必须认真抓好学生平时实验和模拟实习管理,形成一套良好的实验量化考核标准。学生每次实验后,教师都按照考核标准进行评分,得出平时每个实验或模拟实习项目的量化考核成绩,并以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平时实验成绩不合格,该科总成绩不能及格。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实验室管理、改善实验条件、提高实验教师指导水平等,形成校内实验教学和校模拟实习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质量标准的实现。

校外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实践教学建设的一个必不可少办学条件。要建立一个实训基地其投资是巨大的,在当今教育经费短缺、生产设备与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的的情况下,学校要全面建立起与自身专业设置、职业能力需求相配套的校内实训基地是比较困难的,并且在专业发生变化时,势必将造成资源的浪费。为此,与企业携手,开辟校外实习基地实现实训条件的社会沟通与资源共享,成为了解决此难题的一种发展趋势。事实上,充分发挥企业生产场地、设备的作用,不仅能提高办学效益,使学校在调整专业时更加轻便灵活,还为有效解决实训条件落后于生产第一线这一普遍存在的难题提供了现实的途径。 2.加强“双师型”教学队伍的建设。职业教学的特殊性,要求专业教师既要懂得教学规律,是教学的行家;又要懂得行业技术,是专业操作的能手。把传统的“学术型”教师队伍改建成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发展高职教育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训教师既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专业知识,还要示范、讲解、指导具体的操作过程。这些都要求实训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是由普通高校毕业生直接来校任教,没在工厂、企业、生产一线岗位上任过职,缺乏实际经验和专门技能。为此,必须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制定相关专业课教师培养规划,创设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生产和技术开发,聘任实习工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兼课,吸纳社会上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加盟扩充职校的教学、科研和生产队伍以此来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

(1)专业课教师要成为“双师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专业课师资不但要具有理论教学的能力,同时还应具备相关专业(或工种)高级工(或技师)的技术素质。为此,要形成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在生产一线工作制度,通过鼓励专业课教师参加专业技术开发与服务,安排专业课教师去企业顶岗实践等手段,培养教师的实践技能。

(2)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充实实习指导教师队伍。要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学校管理干部和相关教师要力求掌握若干项实践技能,担任实践课指导教师或协助指导部分实践课程。要坚持培养与使用并重的原则,加强对这部分教师的培养提高,不可滥竽充数。指导实践教学能力,应当成为所有教师业务考核的重要指标,并与升级、晋职等结合起来。

(3)搞好兼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除了可以选派实习指导教师到有关单位(企业)参观学习外,还可以从社会选聘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接触实践机会较多,对于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了解较多,对于生产中存在问题也有更深认识的并具备教师基本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以优化教师结构、解决师资力量不足。

3.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逐步形成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综合作业)、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共存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教学形式上,减少验证性的实验,增加有助于职业技能培养的实训和职业素质培养的综合实训。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教学法、模拟仿真教学法、项目课程等,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到学做合一。在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上,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要以企业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为主,原理和陈述性知识为辅。在评价方式上,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决定了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根据课程的性质、目标要求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按照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单一能力与综合能力相结合、个别与群体考核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笔试、机试、闭卷、开卷、工作过程、项目评审、毕业答辩等多种考核形式,全面评价实践教学质量。

(1)以职业应用能力为主体来设计实践教学计划,确定技术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目标,在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大力度改革,使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真正达1∶1。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或综合能力训练课程(或项目);在训练方法上,通过实物演示、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创新制作、毕业设计等,使学生接收仿真或真实的实践训练。

(2)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能够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将爱岗敬业、一丝不苟、效率与效益、遵纪守时、团结合作、质量安全、5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等一般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各职业或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素质结合起来。大到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小到实训时的穿衣戴帽和考勤,都要有严格的规定和监督。通过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行为,建立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和现代文明生产意识,使之逐渐养成符合现代工业要求的职业行为习惯。

(3)建立具有能够涵盖各专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鉴定体系。各专业要通过积极引进和建设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或点)、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点,使专业实践教学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全面接轨。对于少数专业,还可选择其他部委、行业、外国政府机构证书或一些跨国公司证书。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职实践教学的实效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以及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感,进一步提高对实践教学工作的认识,采取得力措施,扎实做好实践教学工作;必须加强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切实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对实践教学的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监督、考核、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在实践教学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对实践教学进行过程监控,既要坚持实践教学计划的严肃性,又要抓好实践性教学的过程管理,也要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职责,从而保证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

篇13: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毕业论文

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毕业论文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实践需要以及其他因素的变化为会计电算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从而迫使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要与之相适应地进行一系列的变革。

一、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力量较弱,能力有待提高师资队伍是会计电算化教学实施的保证和基础,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水平的高低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多数高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都较为年轻,实践经验和教学水平都较低,其整体能力有待提高,对于会计实务所需的知识和操作方法都不甚了解,而这一问题只有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积累实际经验才能得到解决。

2.会计实务所需技能与学校教学内容相脱节现阶段我国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内容仅限于实验室模拟操作,而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实践操作,或是深入实际到单位中进行实习,因而也就很难了解到会计实务的需要,获得直观的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对于会计实务流程了解较少,也更加不懂得如何实现其他部门与会计部门之间业务的联系。

3.学校教学质量较低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使用的是单用户版的会计软件,学生所学的知识也只适用于单机的模拟操作,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于会计电算化网络软件使用的陌生,而会计实务中所使用的却恰恰都是网络版软件,这一问题也提高了学生市场就业的难度。

4.学习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我国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实践通常仅仅局限于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单项核算,会计电算化实验通常以总账系统为主,教学层次与教学要求一般仅限于会计核算教学中,如何使用计软件进行编表、记账、审核、制单和建账等的学习上,教学的内容也以一般的工业企业为对象。由于现有的教学实践只关注报表编制和财务核算,因而,教学范围较小,对于如何进行会计决策和预测、财务分析和与其他学科联系的`教学较少。

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

1.单项的模拟教学实训在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所涉及的所有专业课程进行种类划分,设置不同的教学单元,对各个不同的教学单元进行相对独立的课堂教学实训。例如,可以将会计实务按照费用、收入、所有者权益、负债和资产等进行划分。可以将会计电算化划分为库存、销货、进货、固定资产、工资、报表和总账等各个单项进行分别处理。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需要对学生进行各个单项的强化教学,这也是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践中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

2.校内的综合模拟实训通过对各个单项内容的教学和训练,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基本的会计实践知识,然而,对于学生来说,这些单项知识是十分零散的,难以形成知识体系,这就要求学校对学生的综合知识进行加强教学。学校可以设置综合实训课程,从而帮助学生将原有的零散分散的知识整合成为体系,以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3.校外综合训练基地的实习经过校内综合模拟实训的培养和训练,学生能够形成对于会计实践业务的综合理解和把握。然而,仅仅具备校内所学的知识还是不够的,学生还要进行有效的课外实践,从而了解企业中会计实务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例如,在企业中,会计部门的各项业务要与其他部门实现有效联系,包括数据的输出和输入等,此外,学生还要了解相应的系统故障的排除和检验。这就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实践的机会,将在校内学到的知识应用的课外实践中,从而实现岗位需要与会计知识的良好集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学年的社会实践在系统化的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学校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例如,在每个学期教学内容完成以后,组织学生到工作岗位上进行社会实践。虽然进行社会实践的时间较短,且参与的过程也不十分深刻,但这种社会实践有助于学生对会计工作实践和岗位需要形成最为直观的感受。学校还应要求学生在实践过程完成后对实践的经验和心得进行总结,从而有利于日后更加系统的学习,对岗位需要形成深刻认识,明确了解日后的学习目标和自己欠缺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

5.毕业论文学校要在学生毕业之前要求其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这种方式既能够有效衡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也能够促进学生能力和知识的升华,让学生在掌握和深化所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论文的形式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撰写毕业论文,能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检验,还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的培养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时,要从会计实务和会计电算化知识应用的实际出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实践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上,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实际和市场需要的新型会计电算化人才,但这一教学实践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各高校教师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以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会计人才为最终目标进行教学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石红。信息化视角下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14)

[2]刑淑清。谈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3)

[3]李闻一。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会计之友,2008(10)

篇14:基于系统论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研究

阐述了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对于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指导意义,并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为案例,介绍了系统论思想的.应用.

作 者:江树勇 任正义 赵立红 JIANG Shu-yong REN Zheng-yi ZHAO Li-hong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刊 名:高教论坛 英文刊名:HIGHER EDUCATION FORUM 年,卷(期):2009 “”(3) 分类号:G642.0 关键词:系统论   工程训练   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篇15:《纳税实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1引言

我们采用问卷、座谈等多种方式对2013、2014、2015届会计专业毕业生以及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调查得知:会计专业毕业生的重要技能是会计核算能力,而税务核算和纳税申报能力是最欠缺的。《纳税实务》是以操作为主的理论与实务一体化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税款计算、涉税业务账务处理和纳税申报等能力。经过课题组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研究,我们构建了《纳税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和组织管理评价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为高职院校《纳税实务》课程实践教学提供借鉴,能够促进该课程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

湖北省电子政务政民互动体系研究及实践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析论文

对于校企合作开展省级学科竞赛的分析与实践论文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体系的构建论文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析论文

北部湾经济圈模式的论文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规范化探索论文

工学结合模式下电气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独立院校学生社会实践论文

旅游管理专业在CBE模式下的校企合作论文

广西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广西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广西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共15篇)】相关文章:

视听说教学培养综合技能分析论文2023-05-17

电子商务800字论文范文2023-11-02

青海专科学校有哪些2023-05-13

电子商务范文2022-04-30

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现状及对策论文2023-12-04

试论高职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中多语教学的思考论文2023-07-06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现状调查研究论文2022-09-28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路径论文2023-02-11

广西复混肥料质量状况分析2022-04-30

广西省专科学校排名2023-04-1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