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会计模式选择(推荐8篇)由网友“小狼崽”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公司治理与会计模式选择,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公司治理与会计模式选择
公司治理与会计模式选择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必须要与公司治理这样一种制度环境相适应,这样才能有助于会计目标的实现.本文分析了不同公司治理结构所选择的会计模式的特点,并对如何选择适应我国公司治理发展趋势的会计模式进行了探讨.
作 者:陈中平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64 刊 名: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WEST ECONOMIC FORUM) 年,卷(期): “”(1) 分类号:F271 F275 关键词:公司治理 会计模式 委托-代理关系篇2:浅析公司治理模式
浅析公司治理模式
公司治理模式是用以处理不同利益集团即股东、债权人、管理人、职工的利益格局关系,实现一定经济目标的制度安排。公司治理模式的争论,在西方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公司治理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英美模式”,另一种是“德日模式”。
一、公司治理模式的环境
任何一个公司选择何种治理模式均不是随意为之的,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制度环境、市场发育程度、股权结构、文化背景等。
(一)制度环境
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均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在公司治理的实践过程中,每个国家间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这些差异在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公司股权的集中与分散程度、国家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的法律保护程度以及公司对外部金融的依赖程度上都会有一定的体现。
(二)市场发育和股权结构
英国和美国法律是习惯法、判例法,而法国、德国是制定法。有研究表明,在保护投资者利益不被公司内部人侵害方面,习惯法对投资者和所有者利益的保护程度最高,而法国的保护程度最低,德国则处于中间状态。因此,英国和美国的资本市场发育完善,股权分散程度高,但法国和德国的资本市场规模较小,股权集中程度较高。
(三)文化背景
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如社会伦理、道德、宗教等,它与监管和法律的约束是不同的,其约束力主要是潜在的、无强制力的,像公司的社会责任、高级管理人员的道德准则、社会诚信等。
二、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
1932年,伯利和米恩斯提出现代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在公司治理诸多问题中备受关注,而公司治理模式亦与此理论有关。股东的权利、董事会的结构主要取决于公司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安排由公司股权结构决定。由于各国的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各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也不尽相同,股权结构的不同决定了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同,也形成了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
(一)英美模式
以英美为代表的公司治理模式是外部监控模式,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是主要代表。这些国家秉承自由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有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和宽松的金融传统。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是公司的目标,有如下主要特征。
1、股权相对分散,流动性强。
英美公司股权相对分散,从股权结构上来看,机构投资者一般是最大的股东。个人投资者的股权比例、短期持股的机构投资者的股权比例都比较高,而企业法人股权比例、长期持股机构投资者的股权比例相对较低。
2、公司治理结构是“董事会中心说”
英美国家公司的董事会是公司经营管理的.核心。董事会下设一些专门委员会来完成其职能,董事分为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一般不设监事会,由董事会履行监事会的职责,是单层委员会制。
3、经理,首席执行官(CEO)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股票期权制是指企业向主要经营者提供的一种在一定期限内按照某一既定价格购买的一定数量本公司股份的权利。由企业的所有者向经营者提供激励的一种报酬制度。这种制度可以减少公司股东的代理成本,同时还可以抑制管理层的短期治理行为。
4、信息披露制度
美国公司治理模式强调股票市场的流动性,要求上市公司增加信息透明度,禁止内幕交易,用市场机制对管理层进行监督和激励,以保护股东利益。追求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目标,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只需对股东负责。
(二)德日模式
1、德国模式
在德国,最大的股东是公司、创业家族、银行等,所有权集中程度比较高,形成金字塔般的股权结构,即一家典型的公司股份是由几个大股东集中持有的,而这些大股东又被其他公司所控制。
德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另外一个特征是银行对上市公司的持股。德国的银行是全能银行,可以持有工商企业的股票,银行对公司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股票投票权和向董事会派驻代表,因此银行往往是大股东。各企业之间交叉持股也非常普遍。其原因主要是德国的资本市场不够发达,企业融资渠道主要都通过银行来进行的。因此,德国企业实行“以手投票”的内部治理机制,这与英美国家外部监控模式不同。
德国企业实行管理董事会和监管董事会共同治理的“双层董事会”制度,也即董事职能与监事职能分离。两会中包括股东、银行和员工代表,对管理层进行监控。其中,职工代表在两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工人参与决策制”是德国公司治理的一大特点。职工可以参与公司重大经营决策,维护自身权益,也可以持有公司股票,分享公司利润,主要是因为职工可以选派代表进(下转第19页)(上接第22页)入监事会和董事会。
2、日本模式
日本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最明显的特征是“财团”体系。财团是一组关系密切的公司,他们通常是以一个“主银行”为核心,成员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商业往来关系。“主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拥有集团中大部分企业股份,公司反过来再持有银行或集团中其他公司的股份,形成交叉持股。集团内企业间的管理层和董事会成员也可以交叉任职,集团中最重要企业的高层经理组成总裁委员会。公司的大部分债务融资来源于财团中的银行或其他成员,银行既是公司的债权人也是公司的股东,并且银行实质性地参与公司治理。
日本企业设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察会,监察会也就是监事会。董事会基本上全部由内部董事构成,因此,日本企业的“内部人控制”现象明显,经营者起主导地位,对公司经营者的控制机制主要来源于主银行和交叉持股关系企业。
作者简介:
杨光,南京大学法学院。
篇3:浅析公司治理与治理会计创新毕业论文
浅析公司治理与治理会计创新毕业论文
【摘 要】治理会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公司治理,通过对治理会计目标、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的创新,公司治理与治理会计信息相结合,从而实现完善公司治理的目标。
【关键词】公司治理 治理会计 目标 创新
一、治理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
1.增强董事会有效性和对股东责任的履行。在公司治理实务中,董事会成员必须在推动公司的发展中成为积极地参与者和重大决策的制定者,而这种参与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有效的治理会计信息。
2.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公司是利益主体的总和,因此公司的目标不应只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还要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对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维护,同样也离不了可靠、丰富的治理会计信息的支持。
3.对公司治理层的业绩评价。对公司治理层的业绩评估主要在于对它们自身活动有效性的评估,而不是判定公司日常业务决策的有效性,因而这种评估往往不是以公司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作为出发点,而是通过治理会计提供的信息进行评估。
二、围绕公司治理需要,拓展治理会计目标
我们以为,治理会计的终极目标是进步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与公司治理相适应,治理会计的目标是为实现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提供多方面的相关信息。其具体目标如下。
1.向公司利益相关者提供相关信息。在这个领域内,有三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一是未来猜测信息。相对于财务会计报告反映企业过往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状况,未来猜测信息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经济决策的相关性更大。二是非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有助于对企业深层次的了解和评价,同时也有助于猜测企业的未来。三是社会责任信息,包括对债权人、职工、消费者、供给商、政府、社区和公众等方方面面责任的履行情况,都需要适当表露。
2.辅助和审核治理决策。尽管这是治理会计的传统职能,但要从体现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和在长期经营中最佳使用经济资源的要求重新熟悉。
3.服务于内部控制、快捷正确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这里所言的内部控制包括两个层次,一是适应公司治理的需要,对执行董事的控制。二是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形式,执行董事对公司日常运作的控制。
4.建立激励机制,为业绩考评和确定报酬方案提供依据。包括对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各责任中心及其各类员工不同层次的评价和激励。
5.为企业经营创新和组织制度创新提供信息支持。现代企业中的治理信息网络很大程度上就是以数字形式表现出来的会计系统。会计已成为公司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公司内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只有根据会计信息了解并监视企业治理活动,进而做出相关决策。治理会计应该为企业的经营创新提供一些信息资料,以供其参考进行创新方面的经营决策。
三、围绕公司治理,改进治理会计方法
治理会计目标决定了治理会计方法的基本方向,而治理会计方法的质量又将制约治理会计目标的构造。当前治理会计方法体系存在的'两个主要缺陷是:
(1)对公司治理方面的手段薄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高层对治理会计的重视。
(2)治理会计方法之间多半是简单堆积,缺乏系统整合。
要想在公司治理方面最大化的实现治理会计的作用,必须对治理会计创造新的方法或对传统方法实施改造,以适应公司治理的下列要求:
(1)对公司价值的评估。
(2)内部会计和审计控制。
(3)执行董事业绩责任的制定。
(4)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障信息表露。
(5)各个治理层次的业绩评价和激励补偿系统的设计等等。
实现公司治理职能的各种治理会计方法,主要是满足内部决策与控制、实现最佳资源配置的需要。这类方法也同样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尤其是要在治理会计活动中贯彻战略治理的指导思想。
1.责任中心的扩展。责任中心的最高层次将不再是各分公司或事业部,而是继续往上扩展到经理层、董事会、股东。责任中心是一个权、责、利、效相结合的内部单位。在公司治理中,股东、董事会、经理层是内部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股东、董事会、经理层的可控权利是不同的,不能简单地按照本钱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等类型进行分类。股东作为企业的所有者,把企业委托给董事会,并不直接参与公司决策和控制。董事会是公司内部的最高权利机关,是一种决策中心;经理层是执行具体的经营治理的机构,是一种经营中心,对他们的考核指标也需要根据可控性原则进行设计。
2.责任预算的扩展和报酬计划的制定。责任预算是责任考核所依据的标准,报酬计划是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赏罚的依据。责任考核是责任会计的灵魂,要搞好责任考核,必须预先明确考核标准和赏罚标准,因此责任预算和计划的重要性可见一般。在不同的治理模式下,公司治理的总目标不同,因而责任预算的总目标也不相同,为此计量的具体指标也应有所差异。报酬计划应与责任预算同时制定,若等考核结果出来再制定报酬计划则无法产生激励约束作用,却极易逃避责任,是一种对即得利益的分配行为。
四、围绕公司治理,对治理会计内容的创新
与公司治理相适应,传统的治理会计将被赋予新的内容。治理会计的内容应该作相应的增加,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1.为股东控制权的配置和行使提供决策信息。股东通过股东大会行使其控制权,股东大会是公司治理的最高权利机构,对公司的重大事项做出决定。所以股东必须对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对公司经营方针、投资计划、预决算方案发表意见。因此在治理会计系统中,应该增加为股东提供投资决策方案的评价、全面预算的编制等内容。
2.为董事会控制权的配置提供决策信息。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董事会接受股东大会的委托对公司行使控制权和决策权,包括选聘和激励主要经理职员;向全体股东负责并报告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公司战略决策包括公司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以及战略的评价与分析;履行监视职责,评价经理层业绩和公司业绩,监视预算控制体系的运作等。为此董事会必须对公司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3.为经理层控制权的配置和行使提供决策信息。在公司治理结构的末端是公司的执行机构――经理层,其职责是接受董事会的委托、执行董事会做出的决策并负责公司的日常治理。这一部分内容是治理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运用,也是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的交叉部分。
篇4: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与选择论文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变迁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转变的,形式也有所不同。自1982年至今,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的变迁可以分为三个重要的阶段。
1.1政府集权治理阶段
自1982年起,我国就开展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工作。为了调动广大农户参与农田自理的积极性,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公社主动的承担起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的职责,大量的`开展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治理工作,并且在地方政府的带领下,形成了集体治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机制。
1.2双层经营治理阶段
与政府集权治理不同的是双层经营治理工作,是由更多方面治理主体共同开展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双层经营治理工作是以村为单位,利用收取生产管理费用的形式,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此种形式所产生的结果便是农户必须要在缴费之后,才有权利使用小型农田水利设备。随后,农户可以按照自身的需求,自主的针对农田进行灌溉[1]。双层治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进步,并在投入使用初期展现了自身的实际效果。但是在投入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双层治理工作开展的中后期,很多农户出现了不愿意自己投劳的现象,甚至很多“搭便车”的情况产生,使得双层经营治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动摇。随后我国还积极的开展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改革,这便导致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经营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现象,这也造成了双层经营治理制度的落幕。
1.3个体单元治理阶段
我国农业体制随着社会实际的发展也在积极的发生着变革。自从我国进行税费改革之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所有权也在进行积极的转移,逐渐的从集体的手中转移到广大农户个体单位的手中。自此以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所有制再也不属于集体,灌溉管理的主体也变成了广大农户。此外,为了激发我国农户个体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治理的积极性,我国政府也积极的给予了广大农户丰厚的补贴,进一步增强了农户们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积极性,为个体单元治理模式带来了充分的活力。在个体单元治理模式开展的过程中,尊重了所有农户的自主性,促进了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
篇5: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与选择论文
2.1经济因素选择
经济因素是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开展的基础前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模式有多大的经济效益、其自身的持续发展程度就越大[2]。在实际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的过程中,在个体单元开展管理治理的同时,可以积极地通过租赁的形式,促进单元个体与专业组织部门之间的合作。这样不仅能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切实的落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工作的各项要求。通过社会组织部门专业的维护管理手段,切实的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各项基础设备的长效运行,切实的践行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要求,最大程度上展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经济效益。定期、高效、专业的治理模式,能够有效地避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各项环节的损害,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因素。
2.2实际地理因素选择
就我国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的发展来说,个体单元参与治理的实际意义是非常显著的。在实际选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经济水平、农业发展水平等各项内容,选择合理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方案。区分清楚集权治理、个体单元治理与双层经营治理工作的特点与区别。结合本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中外成功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案例,选择出适合本地区实际发展的治理模式。个体单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需要广大用户具备良好的自主管理意识,并全心全意的融入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过程中。集权治理模式更加注重公平性,但是治理成本相对较大。双层治理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但是需要个体与政府组织部门之间的良好互动[3]。所以,在选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时,还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治理模式。
2.3生态环保因素选择
生态与环保是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开展的基础方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直接影响着水资源利用程度,想要保障水资源最佳合理的运用,就要具备专业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技术与手段。所以,在选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模式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地按照生态性的原则,选择生态性最佳的手段。个体单元治理的过程中,由于很多农户缺乏专业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技术与经验,就必须要及时的与专业水利组织进行合作,将科学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技术融入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中,保障资源利用效率最高。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效率。纵观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虽然有一定程度上的优化,但是还需广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人员的共同努力。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农业情况、生态情况选择治理模式,促进经济效益最大化,推动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于练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治理模式比较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10).
[2]刘仁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与治理模式研究[J].农家科技,,(12).
[3]杨波.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模式分析[J].水能经济,2016,(10).
篇6: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与选择论文
农田水利工程在我国运用与发展的时期相对较早,并且在我国水利技术发展与进步的推动下,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也进行着有效地推动。但是在我国水利治理工作发展效果显著的当下,仍会存在一些问题。此外,我国水资源较为充足的地区,相对忽视了的水资源的节约,使得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开展的质量有所下降。总体来说,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较为顺利,但是治理工作的责任落实较为缓慢,并没有完善、健全的治理模式可用,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工作不尽如人意。本文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变迁与选择进行详细的分析。
篇7:通货膨胀下会计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通货膨胀下会计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请欣赏:《通货膨胀下会计模式的比较与选择》武汉:谢涌
通货膨胀给资产计价和收益计量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使得以历史原则和币值稳定假设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选择合适的会计模式至关重要。
一、 会计模式的比较
会计模式由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结合而成。会计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通常将不考虑货币购买力变化的货币单位称为名义货币,而将具有相同购买力的货币单位称为稳值货币。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对象的特征,可以采用历史成本或现时成本。将两种计量单位和两种计量属性相结合,就组成了四种不同的会计模式。
1、历史成本/名义货币会计模式。这是现行会计模式,以名义货币为计量单位,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该会计模式既不考虑货币价值的变动,也不考虑被计量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因而不能反映物价变动的信息。在持续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采用这种会计模式将带来以下严重问题:
(1)资产负债表难以反映真实的财务状况。在物价上涨时期,资产的历史成本可能远低于编制报表时的市场价格,难以反映出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如果企业在不同期间购入性能完全相同的资产,就会出现相差悬殊的入帐价值。显然这很容易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作出错误的判断,另外,资产负债表中某些数据的意义难以解释。在历史成本下,资产总额实际上是各个时点所取得的资产按名义货币数额简单相加的结果,而在通货膨胀时期,各时点上等额货币的购买力是不同的,把它们简单相加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例如,企业在年初物价指数为100时以100万元购入一台机器,年末物价指数为110时以110万元购入另一台机器,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上述两项资产的总价值为210万元。然而,年初的机器是以年初的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而年末的机器是以年末的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两者相加没有意义。要使相加的结果有意义,要么将年初的100万元调整到按年末货币表示即110万元(110×110/100)再相加得220万元;要么将年末的110万元按年初的货币表示即100万元(110×100/110)再相加得200万元,前者使资产总额均按年末的货币单位购买力表示,后者则使资产总额均按年初的货币单位购买力表示。
(2)收益不能真实地反映经营成果。按照历史成本计价要求,资产在耗用时按取得时的成本予以摊销,因此与收入相配比的成本、费用中有很大一部分反映的是按过去的物价水平所计量的资产价值。两者配比的结果,会出现低估成本、虚增利润的情况。造成的后果是一部分维持企业简单再生产的补偿资金以税金和利润分配的形式流出企业,企业可能由于生产经营资金严重不足而使生产规模逐渐缩小甚至倒闭。
2、历史成本/稳值货币会计模式。该模式又叫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它仍然采用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而计量单位改用购买力相等的货币单位,目的在于消除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对会计的影响。因此,日常会计处理与现行会计模式的处理方法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按传统方法处理经济业务和编制财务报表以后,还要按一般物价指数调整财务报表项目,用稳值货币单位重新编制会计报表,以反映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损益。
该会计模式的主要优点是:①与现行成本会计模式相比,有关调整数据更容易获取。各企业只需按国家定期公布的一般物价指数对期末报表作一次性调整即可,并且一般物价指数比现时成本更具客观性和可验证性。②与历史成本/名义货币会计模式相比,通过报表调整,揭示了通货膨胀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为投资者提供了真实的投资报酬率,使投资者不被名义收益率所蒙蔽,也为评估管理业绩提价节相关信息。③如果各企业均用一般物价指数和相同的方法来调整会计报表,那么调整后的报表数据在各企业间就具有直接可比性;又由于采用了稳值货币来进行计量,因此使得企业各期财务数据也具有直接可比性。
然而,这种会计模式也有其自身的缺陷:①调整后的数据决策有用性不强。一般物价指数反映的是所有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但与某具体企业有关的特定物价水平的变动却不一定与其相同,经一般物价水平调整后的数据既不是以前实际付出的金额,又不是在现时物价水平下应付的金额,使财务数据缺乏实际意义。②与历史成本/名义货币会计模式相比,需要进行报表调整,因而成本较高。而要使报表使用者都理解调整后数据的特殊意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现时成本/名义货币会计模式。这种会计模式是以现时成本为计量属性,以名义货币为计量单位为会计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其目的是消除与企业有关的特定物价水平的变动对会计的影响。在此模式下,资产和费用都用现时成本表示,以现时成本与现时收入相配比,得出净收益。
与前两种会计模式相比,现时成本/名义货币的主要优点是:①企业资产的价值随物价上涨而按个别物价水平调整,因此资产的计价较为真实,同时也增强了财务数据的可比性。②以现时成本为基础计算的成本与收入相配比,能够消除现行会计模式带来的虚增利润的现象。③区分了企业的经营利润与持产损益。企业持产损益是由于市场价格变动引起的,而经营利润是企业经营的成果,将二者加以区分,既能反映管理当局管理资产的业绩,又能真实反映经营业绩。
该会计模式的主要缺点是:①现时成本资料的可验证性较差。资产的现时成本既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也受计算方法的影响,况且现实生活中物价是不断波动的,企业的资产又千差万别,因此现时成本的数据很难做到准确无误,极易掺杂主观意志,甚至成为管理当局调控利润、粉饰报表的手段。②要对各个特定的资产项目按特定方法计算现时成本,再计算产品的成本并与收入配比,如果企业资产和产品品种较多,采用这种会计模式的成本就会很高。
4、现时成本/稳值货币会计模式。这种会计模式是历史成本/稳值货币会计模式与现时成本/名义货币会计模式相结合的产物。前者消除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对会计的影响,后者消除特定物价水平变动对会计的影响,而这两种物价变动往往是同时存在的。从理论上看,将上述两种会计模式相结合得到现时成本/稳值货币会计模式,能够解决物价变动带来的会计问题,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符合资本保全的要求。但该模式要在以现时成本编制会计报表后,再以稳值货币为计量单位进行调整,因而工作量大,实务操作难度高,成本也很高。
二、会计模式的选择
仅从理论的角度看,现时成本/稳值货币会计模式无疑是最完美的,然而在实务中会计模式的选择还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1、成本效益原则。会计模式的选择要受到成
本效益原则的约束。与现和的历史成本/名义货币会计模式相比,其他模式都较为复杂,在实务操作中会增加成本。首先是增加会计信息的搜索和转换成本;其次是用增加会计人员的培训成本;第三是增加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培训成本;第四是增加了审计成本,尤其是以现时成本为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由于会计资料的可验证性较差,审计成本更高;第五是会计政策的变更带来的以前年度报表调整的成本。总之,理论上越完善的会计模式,其成本也越高,它的效益是更真实地反映了企业在通货膨胀下的经营成本和财务状况。无疑,通货膨胀率越高,采用通货膨胀会计模式的效益就越大。所以,选用会计模式时,要根据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综合比较成本效益,采用最优模式。
2、会计资料取得的难易程度。能否及时取得科学、权威的一般物价指数资料,决定了以稳值货币为计量单位的会计模式的可行性;市场的成熟程度决定了企业能否取得真实、公允的现时成本资料,以及审计人员能否进行有效的审计。如果市场不成熟,条件不具备,理论上合理的现实成本会计模式就无法运用到实距中去。
3、一般物价水平与特定物价水平的差异程度。如果二者差异不大,说明一般物价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通货膨胀对企业的影响,这时可采用历史成本/稳值货币会计模式;反之,则要考虑采用以现时成本为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
4、国家政策。通货膨胀严重的时期,国家财政往往也比较紧张,而采用通货膨胀会计模式会减少企业的帐面利润,从而减少国家的税收。不同的会计模式对利润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国家出于保证税收的目的,必然会限制会计模式的选择。
5、管理当局的考核指标。如果以利润作为经营业绩的考核指标,管理人员就愿意采用帐面以利润最高的历史成本/名义货币会计模式。
6、会计人员的素质。与现行会计模式相比,通货膨胀会计带来模式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以适应复杂的计算和较多的职业判断的需要。
由此可见,通货膨胀下会计模式的选择是十分复杂的,常需要在理论的合理性与实践的可行性之间进行协调。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决定最适合本国、本企业的会计模式。
《财会月刊》第11期
篇8:银保治理模式选择探讨论文
银保治理模式选择探讨论文
一、银行保险的治理模式选择。
真正意义上的银行保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法国,之后的20多年里银行保险迅速的风靡全球。纵观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两种基本的治理模式:
(一)银行保险的市场治理模式。
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基础是双方的代理协议,保险公司分支机构需要和银行的分支机构层层签订代理协议,约定由银行代为销售保险产品,而保险公司向银行支付相应手续费。并且在委托代理权限内,保险公司承担理赔、保全等因保险产品所带来的一切后续责任,而银行仅作为代理机构主要承担因误导、越权代理所带来的有限责任。这种模式下,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成为调节资源在银行保险公司间配置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因此也称为市场治理模式。目前中国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属于典型的代理合作,所以市场治理也是中国银行保险现行的治理模式。
(二)银行保险的企业治理模式。
银行与保险公司通过交叉持股、相互收购的方式将二者的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以及管理运作平台进行融合,最终银行与保险公司通过组织结构的融合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金融集团。按照《Supervision of Financial Conglom―erates》(1999)的定义,多元化金融集团是指主要业务至少涉足银行、保险、证券当中的两个领域,并接受两个以上监管部门的监管,需要满足不同资本充足率要求的集团。虽然不同的金融集团的银保一体化程度不同,但在同一个集团下的银行保险拥有了共同的品牌、共同的渠道、共同的技术后台、和共同的客户基础。这种模式下,市场被企业这只“看得见的手”取代,银行与保险公司间的资源配置被放在企业框架内不完成,所以这种模式称为企业治理模式。而事实上,理论界对于中国银行保险未来模式的选择也正是对于治理模式的选择,通常将现在银行保险的种种困境归结于低水平的代理合作,而解决方法就是实行一体化经营选择企业治理。作者看来市场与企业都是银行保险可以选择的治理模式,而这本身并无优劣可言。应该说二者各有千秋,比如,在市场治理模式下银行与保险公司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和专业性;而在企业治理模式下银行与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产品的联合开发和创新不断扩大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而达到提供“One stop shop for financia lservices”的目的。
二、银行保险治理模式选择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一)有效治理的传导机制―――资产专用性市场与企业二者之间的选择。
应该借用制度经济学尤其是威廉姆森的相关理论。因为,治理模式选择一直都是以科斯与威廉姆森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企业与市场二分法的研究内容。正如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5)指出的:“经济组织中所采用的通常的研究方法可以简洁地总结如下:
(1)市场和企业组织是完成一系列相关交易的选择性工具。
(2)一系列的交易是应该在市场中进行还是应该在企业组织内部进行,都依赖于每种方式的相对效率。”新制度经济学进一步认为资产专用性理论是联系交易成本与治理结构的纽带。威廉姆森(1987)更是将资产专业性与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定义为影响交易成本水平的三个因素之一。
资产专用性是指一项资产可调配用于其他用途的程度,或由他人使用而不损失资产价值的程度。如果初始交易夭折,该投资在另一最好用途上或由其他人使用时的机会成本会很高。资产专用性反映某种资产进行再配置的难易程度(即反映再配置己投入要素成本的高低)。并且随着资产专用性的增强,缔约后违约的风险就会加大。由于专用性较强的资产转移到其他用途的成本较高,资产所有者就有可能受到对方的要挟,被要求以较低的价格继续提供服务;反过来,专用资产的购买方也可能受到对方不继续提供服务的要挟―――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锁定效应Lock―in”。所以资产专用性的大小同交易费用的高低密切相关。并且这些形式的资产专用性不仅可能引发复杂的事前的动力反应,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还触发复杂的事后治理结构的反应。同样,资产专用性通过对交易成本的影响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银保治理模式的选择。
(二)威廉姆森的资产专用性考察及悖论。
我们这里也沿用威廉姆森的新思想利用资产专用性来决定银行保险治理模式的选择。不过,首先需要考察一下银行保险所涉及的相关专用性问题。如何界定银行保险的资产专用性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我们这里先借用威廉姆森的定义。他认为资产专用性至少可以分为五类,即:
(1)地点的专用性。
(2)有形资产用途的专用性。
(3)以边干边学方式形成的人力资本用途的专用性。
(4)奉献性资产(这是根据特定客户的紧急要求而在一般目的工厂中特意进行的投资)。
(5)品牌资本等等。
一般认为,现代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各种金融业务的生产要素专用性程度都很低:首先,场地的专用性主要是指办公处所、办公设备等的专用性,它们在银行业、证券业及保险业之间的通用性很强。所以场地专用性在银行保险中几乎不存在,因为银行网点销售保险产品是银行保险的起点;而银行业与保险公司的通信设备、高性能的计算机、ATM设备及办公场所几乎没有任何区别,“银保通”的开通也说明二者之间具有良好的兼容性;由于银行与保险公司的服务对象、所面临的金融市场、金融人才的知识结构以及他们的专业技能往往是极为相似的,这使得使银行与保险公司中通过边干边学积累起来的人力资本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区别最大的往往体现在企业文化的差异上;并且银行与保险公司为满足特定客户对金融产品的期限结构或风险结构等的不同需求而进行的产品进行创新在技术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而银行与保险公司通过产品与服务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的品牌也有很多共同之处。
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银行与保险业的范围经济的实现,以上的资产专用性有日趋降低的趋势。当然这些专用性的降低了资本在银行与保险业间流动的壁垒,为银行保险的一体化经营以及协同效应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但是根据威廉姆森的解释资产专用性的下降显然降低了银行保险的交易成本,因此银行保险不会朝一体化经营的方向发展。这个结论好像跟现实的情况有所出入,毕竟一体化经营已经成为银行保险发达国家的重要趋势。那么问题出在那里?是银行保险资产专用性讨论有误,还是威廉姆森的观点本身有问题?当然,首先有学者对威廉姆森的观点提出质疑,哈罗德?德姆塞茨指出,资产专用性不一定会导致纵向一体化,有时会导致相反的结果即纵向分立。他进一步认为与资产专用性相关至少可以区分出两类合作成本:一是机会主义带来的成本;二是有效实行知识结合所带来的成本。资产专用性增大第一类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第二类成本,所以只有当资产专用性使企业机会主义增大的成本超过知识结合所节约的成本时,资产专用性的增加才会导致纵向一体化治理的出现(哈罗德?德姆塞茨,1999)。不过作者认为机会主义增大的成本和知识结合所节约的成本很难衡量,所以打算从另一个角度继续沿着威廉姆森的思路来进行分析。
(三)银行保险的“一体化经营”与“二维资产专用性”、“一体化经营”与“多元化经营”。
如前所述,当银行与保险公司进行交融与整合,最终将各自业务纳入到企业治理的方式,也就称之为实现了“一体化经营”。我们注意到,当达到“一体化经营”时,银行保险的经营主体往往以混业经营集团的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而此混业金融集团同时涉足了至少银行与保险业务,故我们称此金融集团实行了“多元化经营”战略。所谓“多元化经营”也成为多角化经营或多样化经营。Rumelt(1974)将多元化经营定义为:
①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旧多种独立业务领域。
②公司各种独立业务领域在经营强项、经营技巧及战略目标等各方面具有相关性的经营战略。
1957年Ansoff在《哈弗商业评论》首次提出多元化经营时就将多元化经营分为水平多元化(horizontal diversification)、垂直多元化(verticalintegration)、集中多元化(concentricdiver―sification)和复合多元化(conglomerate diversifica―tion)。作者看来银行保险的一体化经营是包括水平多元化和垂直多元化的一种复合型战略。因为从银行保险产品的业务链整合上来看,银行与保险公司属于典型的上下游企业,保险公司负责保险产品的生产、设计、后台管理等,而银行负责保险产品的销售。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银行与保险公司的一体化经营是由于上下游企业的功能耦合而产生的垂直一体化;而从宏观金融角度来看,银行保险的一体化经营又体现为银行与保险公司由于业务范围的扩张而形成的业务交叉,这就变为一种水平多元化。显然,纵向一体化与横向多元化统一于银行保险的一体化经营,二者的区别在往往又可以体现在银行保险的产生动因上:纵向一体化的银保模式往往是通过存在紧密业务联系的上下游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兼并收购的方式形成的,而横向多元化的银保模式往往是银行与保险公司在新进入对方领域时依靠新建或参股的形式达成的一体化经营。这时如果我们将银行保险的这种“一体化经营”同威廉姆森典型意义上的“一体化治理”比较会发现二者有很大的不同。
威廉姆森的一体化治理来源于存在交易关系的上下游企业的资产专用性的加深,当企业收购或控制其交易对手时便称作一体化治理取代了市场治理或双边治理。这里我们看到的一体化治理是典型的纵向一体化关系,波特更是将纵向一体化分为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但是无论如何,这种纵向一体化仅存在于明显上下游关系的企业之间。所以可以认为本文所称银行保险一体化经营阶段,银行保险的经营主体所采用的多元化策略是比威廉姆森的纵向一体化拥有更丰富的内涵。2?银行保险的二维资产专用性。其实,不仅银行保险一体化概念同威廉姆森的一体化概念有所区别,银行保险的专用性资产也比威廉姆森的专用性资产内涵更为丰富。威廉姆森将资产专用性界定为一项资产可调配用于其他用途的程度,或由他人使用而不损失资产价值的程度。并且专用性资产的拥有人可能受到购买方的机会主义“要挟”,进而增大了双方的交易成本。但是威廉姆森显然忽略了另外一种专用性资产―――关系型投资。
这里作者引用高乐咏(1999)的观点,将银行保险资产专用性所引致的交易成本分为两部分:
(1)事前防范“不测”而付出的额外努力的资本化,是隐含在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中的不确定性造成的。
(2)资产专用性所引起的被迫调整过程发生所带来的事后的既定成本,是确切可知的沉没成本,主要指银行与保险行业之间的进入和退出壁垒,它直接制约了跨行业、领域的一体化活动。
我们不难发现,目前交易成本理论对资产专用性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第一部分,而对第二部分交易成本的关注较少。而这部分的交易成本主要由关系型投资的专用性带来。青木昌彦(1997)将关系型投资(relationalfi―nancing)定义为出资者在一系列事先未明确的.情况下,为了将来获得租金而不断增加对企业的融资。当关系型融资在企业的融资结构中成为自我实施、居主导地位的融资方式时,我们可以说关系型融资制度化了。制度化的关系型投资与一般的投资不同,它不可避免要参与被投资公司的公司治理,并把投资者与被投资者纳入到统一的投资连接体制之中。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股权交融也就形成了关系型投资。而实践操作中,这种关系投资主要体现为二者之间的股权纽带。这种投资具有不同程度的排他性,而且只有银行与保险公司双方积极合作时,这种投资的效用或价值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显然这种关系型投资表现为沉没成本,并且关系型投资一旦做出,由于股东协议或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资产在不同行业和业务之间进行转移需要付出一定成本,生产要素可能会被锁定(Lock―in)在相应的行业。因此,作者认为关系型投资具有专用性资产的性质,应该作为银行保险专用性资产的一部分。这样,我们将银行保险的资产专用性分为金融要素的专用性和关系型投资的专用性两类。然而我们应该注意到由于要素专用性主要取决于功能性及技术因素,关系型投资专用性主要受社会文化、法律等因素及双方偏好的影响。其中,监管当局的政策规定对关系性投资的专用性影响最大,显然,监管政策越宽松越容易产生专用性关系性投资,反之,则越低。因此,银行保险的资产专用性就由威廉姆森传统意义上的要素性资产专用型转变为包含要素性专用性资产和关系性专用资产的二维资产专用性。并且影响两类专用性的因素的差异,可能会使要素的专用性与关系型投资专用性变化节奏和方向出现不一致,这进一步增加了资产专用性对银保业务一体化与专业化决策的影响的复杂性。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银行与保险业的范围经济的实现,要素专用性有日趋降低的趋势,而关系型投资专用性则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在下文联系银行保险发展的阶段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四)二维资产专用性影响下的银行保险治理结构选择。
下面我们仍然采用威廉姆森的分析范式,讨论银行保险要素专用性与关系型投资专用性对纵向一体化和横向多元化的影响:
1、银行保险关系型投资专用性与纵向一体化倾向。
当我们从银行保险价值链角度出发,可以将保险公司与银行当作存在上下游纵向联系的企业。因为从银行保险产品的生产、制造、销售的价值链顺序来讲,银行与保险公司存在功能的自然耦合,所以存在彼此要挟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成本,显然这种成本属于上文提到的资产专用性所引致的第一类交易成本。并且这种交易成本同银行与保险公司对银保业务依赖程度呈正比例关系。当一方对银保业务产生高度依赖时,为了消除对方的要挟行为就会产生关系型投资需求,进而形成承担相互忠诚义务的契约安排。并且关系型投资的加大进一步加深了银保双方的资产专用性,银行与保险公司双方也就越有动力实现纵向一体化的一体化经营来降低交易成本。所以如图1所示,随着关系型投资专用性需求的提高,银行保险的纵向一体化的动力越大。
2、金融要素资产专用性与横向多元化倾向。
当我们从宏观金融角度来看,银行保险的形成也是银行与保险业务范围的横向交叉,此时涉及的主要交易成本是资产专用性所引致的第二类交易成本,比如银行业与保险业彼此的进出壁垒。并且人们目前对银行保险的关注也更多的是从银行 与保险在混业经营趋势下的业务交叉的现象。人们也达成共识银行保险的横向多元化趋势是金融要素的资产专用性不断降低造成的。因为,随着金融要素专用性的上升(下降),银行业与保险业之间的市场壁垒会加强(减弱),再加上横向多元化所带来的范围经济会随着资产专用性程度的提高(降低)而减少(增大),这就使得银行保险的横向多元化成本会随着金融要素资产专用性的提高(降低)而上升(下降)。随着金融要素专用性的降低,横向多元化的趋势显得越发明显。
3、当我们将关系型投资专用性和金融要素专用性。
综合考虑时,可以对银行保险的治理模式归纳出如图3所示的四种基本情况:
(1)关系型投资和金融要素专用性程度都很高。由于关系型投资专用性很强,根据威廉姆森的理解,出于对市场机会主义的担心,银行与保险公司对纵向一体化的意愿很强。但由于同时金融要素的专用性也很强,金融要素很难在银行与保险公司间流动,因此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很难实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保险不具备发展的基本条件,可以认为早期银行保险出现之前的市场环境与此类似。
(2)关系型投资专用性低而金融要素专用性高。由于金融要素专用性很强,银行与保险公司都被限制在各自的领域内,彼此行业壁垒很高,银行或保险公司进行多元化经营的成本很高,银行保险也很难产生明显的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加之关系型投资专用性不高,银行与保险公司双方对银行保险都没有产生很大的依赖性,进行纵向一体化经营的意愿也不强。因此,银行与保险公司宁愿选择市场治理模式。而早期的代理合作阶段的市场环境与此类似。
(3)金融要素专用性低而关系型投资专用性高。由于金融要素专用性低,金融要素可以在银行与保险业之间自由流动,保险与银行产品开始具有较强的替代性,与此同时,较高的关系型投资的专用性增大了机会主义对银行保险的风险。为了减少机会主义对关系型投资的冲击,银行和保险公司会出现实现纵向一体化经营的倾向。这种纵向一体化的实质就是将潜在或现实的竞争对手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控制体系之中,实现业务链的整合并最终减少市场机会主义的威胁。一般来讲这种纵向一体化的整合虽不排除保险公司整合下游银行的可能,实际中多是由银行购并上游保险公司来完成的。如作者前面所说,银行保险关系型投资专用性要受到社会文化、法律等因素及双方偏好的影响。不同企业既使均处于金融要素专用性低而关系型投资专用性高的状态,不同的金融传统和金融监管法规的区别及双方偏好的不同也可能导致选择不同的组织模式。
(4)要素专用性低,关系型投资专用性低。在这种情况下,关系型投资专用性很低,纵向多元化的倾向不再存在;同时,金融要素专用性低下,银行也可以和保险业自由地交叉融合,银行保险的产业价值链可能以一种更灵活的方式重组在一起。并且此时银行与保险公司本身公司的概念被一个统一银行保险市场的范畴取代,银行与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可能依据功能模块进行分解,然后银行保险的功能由对应的功能模块通过高度发达的银行保险市场交易来实现,这也就意味着银行保险模块化时代的到来。不难看出,这种市场环境下,银行保险仍然采用了市场治理的方式。
目前,尚不存在任何国家的银保市场处于这种阶段,但可以说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的银行保险模式是与之最为接近的一种状态。不同的是,美国关系性投资的专用性的降低是通过禁止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股权联系实现的,并通过金控公司模式仍然采用了一体化治理模式,但在同一个金控公司内部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金融要素的交易采用了内部市场交易的方法。而作者看来,银行保险的模块化可能是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之外的另一个选择。
★ 财务会计报告
★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
★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 会计学论文题目
【公司治理与会计模式选择(推荐8篇)】相关文章:
对财务报告未来发展趋势的构想2022-12-13
会计人员素质问题研究论文范文2023-09-06
美的集团的国际化分析论文2023-01-13
会计学专业论文题目2022-05-06
会计毕业论文选题2023-08-09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论文2022-11-28
税收论文2024-01-26
《中级会计实务》多项选择训练题2022-05-04
民办高校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研究的论文2023-06-17
浅探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02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