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林风眠的画作散文(精选11篇)由网友“关河明月”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我读林风眠的画作散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 我读林风眠的画作散文
我读林风眠的画作散文
曾经有人戏言,西方绘画是一道山,中国传统的绘画是另一道山,如果要中西合璧,就是拉低了两座山的高度。可偏偏有人不信,只身埋头研究中西方绘画艺术,将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中国传统水墨的意境相结合,成功地创造了一种极具个性色彩的文化情致和形式格律。
他二十岁赴法留学,二十六岁归国后出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二十九岁被聘任为国立艺术学院首任院长。这些辉煌的成就放到如今也熠熠生辉,更何况是百年前呢?
翻看着他年轻的照片,我看到一个剃着短发,浓浓的眉毛,在高挺的鼻梁上架起一幅圆眼镜,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意气奋发的模样,他就是林风眠。
当我第一次看林风眠先生的展会是在中华艺术宫的名家艺术陈列展。说来惭愧,我是在未了解他个人的名气,先看了他的画。他的画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奇:在我印象里,中国画是讲究山水意境,在宣纸上渲染。而西方的画,尤其是油画,是讲究用色和写实。我们美术老师曾说中国画是看线条,而看西方画主要看用色和明暗对比等。而林风眠的画作是一种革新,在传统国画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方的精神,借鉴了野兽派、印象派等大师的创作思路,可谓独创一派。
对于林风眠独创的画作风格,业界至今褒贬不一。不同于对于徐悲鸿提倡的现实主义浪潮,林风眠的创作是走在美术边缘化的艺术,且不论这种中西方融合绘画的创作的探索是否成功,就这种不断地求实创新的精神就值得我们后人敬畏和学习。林风眠的创作无疑是为后人探索中西方绘画结合的探索铺了一条路,像吴冠中先生等后起之秀潜隐默化里受了他精神的感染,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
林风眠的画作有股清淡高雅的美。在他创作的`诸多仕女画中,寥寥数笔,就很传神,他创作的仕女有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感。在《白纱仕女图》中,一位细眉凤眼的女子戴着白色的头纱,穿着轻薄透明的白衣服,正细看着花瓶里的白花,一种清雅高洁的女子形象就呼之欲出。尤其是穿白衣古典女子形象与黑色打底的金色叶子的墙面,在画面里和谐地相融了。
《紫衣仕女图》里,一位女子穿着紫色的外衣专心致志地在抚琴,尽显女子优雅从容之美。背后的灰色的窗帘和白色瓶子里盛开的紫色的花形成对比,在死气沉沉的背景的衬托下,凸出了女子气质倾城。透过画,我们仿佛置身在古代女子的香闺中,静静地听她弹一曲悠悠,诉说衷肠。
再看林风眠的风景画,他擅长的是创造诗意的画境。在《芦雁孤雁》里,灰色的笔调创造出灰蒙蒙的天,一只孤雁翱翔天际,远处的风儿吹过,芦苇轻轻地随风而动,仿佛也为这只孤雁加油鼓气。在灰暗的天空,这只大雁看似孤独,但是它顽强地飞过,好似对命运的抗争。俗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认为这和林风眠所处的环境是有关系,当外界对他的大胆革新不看好的时候,主流画派都在崇尚徐悲鸿的写实主义浪潮,作为边缘的画家,林风眠如同这只孤独的大雁,顽强地高飞。画作何尝不是画家心里的独白呢?我们从画作里,看到了林风眠不服输,敢于与恶劣的现实抗争的精神。
在《金秋》里,林风眠先在画出昏暗的天空,江南的白墙黑瓦,然后用淡淡的水墨分割湖和陆地,借由西方油画光影技巧,在湖面反射出暗淡的树影等。整幅画里最突出的就是繁盛的树木,有的赤红,有的金黄,还有的橘黄色,茂盛地立在湖旁。
在《梨》的作品里,林风眠在一张蓝色的台子上,布上蓝底的黑叶子,上面摆放着三只不同形态的生梨和白色通透的花瓶,背景蓝,白,黑的晕染下,显得极富现代感。这也是林风眠在用色、角度摆放、构图方面的探索。
这次展览所有的画作绝大多数都是来自林风眠的捐赠,能有幸亲眼看到大师的作品,对于我这个不学无术的人来说,是很宝贵的一次人生经验。我贪婪地观察着每幅画作,如同刘姥姥逛大观园――看什么都新鲜。参观完画展后,我在想:林风眠先生虽然与世长眠,但是他的中西融合的创作理念却根深蒂固在人们脑海。日后,必定有无数的象林风眠一样敢于追梦和探索中西方融合的中国艺术家诞生。林风眠先生,倘若九泉得知,他也得以安慰了吧!
篇2:写林风眠的哲理散文
已经记不清什么时候看到林风眠的画了。应该是高中,正是学国画的热情时期,翻看大量的国画图册。大概最先看到的是林风眠禽鸟,洁白的有些扎眼的群鹤,或者墨云黑水间如箭般飞翔的双鹭。惊讶其构图,绝对没有传统的大面积的留白,芦苇或者鹤鹭,大片大片黑色,将画片整个布满。很是陌生,然而并没有隔阂,而是一下子将人攫取住,似乎天地间只有自己,恍然有一种纯洁、温暖、孤寂和坚强,但不是空洞的,而是美丽的,实在的。其后很留意林风眠的绘画,陆续看了他的不少花卉、静物、人物、风景,他的创作真是实在而丰富多彩。
《林风眠散文》大概一两年前就看到了,收在“艺术家散文”里,该丛书还收有赵丹、黄永玉、刘海粟、陈从周等。当初考虑了一下没买,后来再去就只有赵丹、刘海粟等几人的本子老是摆着没人动,大概喜欢林风眠的人也不在少数。喜欢他的画,想来也会好奇他的人,或者说好奇他的美术观点,他的思想。他的画虽然直观上都能给人以美感和情绪上的感受,但我们,至少我也必须承认,这些直观的感受都是很肤浅的。我希望能更深入的了解他的画。艺术长存,他也长存在他的画中。今年在另一个书店又看到了这套丛书,而且居然还剩有几本《林风眠散文》,当即挑了一本买下。
说是散文,也是大概念的散文吧,里面收的,大多偏于论文。不过不要紧,本来读此书,也不是为了欣赏文字之美,只是文字和内容增加了阅读难度。细细阅读几遍,也上网看了一些林风眠的其他资料,不能说有大收获,也补充或纠正了不少以前的看法。想法多,更多私人性的,只说一些“艺术运动”有关的话题。“艺术运动”有关的文章,也是本书的一个重点。
虽然也很早就知道他曾经担任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校长及国立艺术学院校长,桃李满天下,但印象中的他似乎很个人。这种印象从他的画中来,也从他的一些照片,或者一些事迹中来。这种看法也没有错。自从1938年他隐居重庆潜心作画,尤其是解放后,由于绘画风格和徐氏体系格格不入,独自在家进行绘画。可以说,他是在以个人实践来探索新中国画。由于天分,也由于勤奋和专心,他的探索十分成功,至少对于他个人是如此。这种探索成就的光芒在改革开放后,照耀了整个中国画坛,预计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还将继续照耀,暂时可能还没有人能超越他。但是在本书中,还有另一个林风眠呈现。这是一个大声疾呼的林风眠,这是一个热情的林风眠,这是一个积极走到民众中的林风眠。蔡元培美育的理念也同时贯穿于早年林风眠,并且力行不渝。
林风眠早在巴黎时期,就和林文铮等组织了“霍普斯会”,“霍普斯”(Phoebus)即阿波罗,林风眠是复杂的,阿波罗也是其性格之一吧,同时他也要在中国人中普及阿波罗。1926年归国担任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校长时,除了在教学上进行大力改革外,1927年发起“北京艺术大会”。在民众中普及美术,普及艺术,提高民众的艺术水准,让民众欣赏艺术,享受艺术,始终是他早年不变的一个志愿。北京受挫后,南下南京,撰《致全国艺术界书》。该文是前期艺术运动的一个总结,也是后续艺术运动的一个宣言。艺术运动,除了“力行”,还需要宣传。艺术的归结点为感情,艺术表达感情,艺术抚慰感情。中国当时艺术的现状如何呢?
“是的,中国现代的艺术,已失其在社会上相当的能力,中国人的生活,精神上,亦反其寻常的态度,而成为一种变态的生活。人与人间,既失去人类原有的同情心,冷酷残忍及自私的行为,变为多数人的习惯,社会前途的危险之爆发,将愈趋愈险恶而不可收拾。
这不是别的`影响,全是艺术不兴的影响,补偏救弊亦在于当今的艺术家。”
(抄文到此处,忽然很是悲哀。林风眠笔下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的中国,但何尝不是今日的中国。)
艺术运动的重点,除了创作,也应当设立艺术高等教育机构。1928年,林风眠在杭州创办国立艺术学院,学校宗旨“培养专门艺术人才,倡导艺术运动,促进社会美育”直接承袭了撰《致全国艺术界书》。学校“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可以说是林风眠艺术思想的一贯体现。同时发起成立“艺术运动社”,因艺术需要宣传的观点,创办《亚波罗》和《雅典娜》。然而,其中也并不一帆风顺。如和潘天寿关于中西画的争论,“西湖一八艺社”的分裂。大概后者应是主体。“艺术的艺术”和“社会的艺术”是当时的一个大问题,然而多数人是投奔“社会的艺术”去了,或者干脆放弃艺术,直接介入“社会”。林风眠早在1927年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文章《艺术的艺术与社会的艺术》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两者并不是矛盾的,通过“艺术的艺术”是可以达到“社会的艺术”的。但是其他人不这么想。一年年,很多人不这么想。大概林风眠也是感于中国人的“冷酷残忍及自私”,也或者感于年轻人不忠诚于艺术,内心慢慢发生了变质,坚持了十年,终于还是自己来走这条艺术的道路。
“当然,我一生追求的不单单是童年的梦想,不单单是青年时代的理想的实现。记得很久以前,傅雷先生说我对艺术的追求有如当年我祖父雕刻石头的精神。现在,我已活到我祖父的年岁了,虽不能说是像他一样的勤劳,但也从未无故放下画笔。经过丰富的人生经历后,希望能以我的真诚,用我的画笔,永远描写出我的感受。”
每次读这段文字,总是十分感动。不知道他童年时代的梦想是什么,他青年时代的理想,大概就是“美育”和“艺术运动”。终于他一生,他的这个理想都没有实现。我们原以为他早已经忘了这个理想,实际上他从来没有忘记过,正如他从来没有忘记过童年时代的梦想。只是很多身外的他无法做主,他能掌握的,只有他手中的画笔。希望我到老年的时候,也可以说,我从未无故放下手中的笔。
篇3:写林风眠的哲理散文
翡翠是个美丽的名字。就文字的内涵而言,是说颜色,红翡绿翠。作为一种珍物,作为藏品,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和内心时间不长。大抵在明末清初吧。故宫里最早的翡翠藏品年份在清初。那件翡翠刻有“崇祯”字样,那时因为翡翠的生地在云南以远,清兵入关的大事变,那里的人们还不知道。之后翡翠也没引人足够的注目和关照。到了慈禧,她喜欢,由此翡翠亮出了底气,成为一种名贵了。按说和翡翠结识已是难得,何况接近。可五年前在凤凰黄永玉的夺翠楼,有缘和主人一起观赏了一枚翡翠凤凰挂件。碧绿通透,凤凰的相貌也好。这是那年的初三,时光和着祥瑞,而且在凤凰城在夺翠楼,所有像梦一样明媚安详。之后就在眼下这个冬天,又见到了上好的翡翠。是藏家李先生的藏品。最深记忆的是几坨大的。一坨是圆雕的鹰,通体碧绿,高近一米,重二百七十多千克。据说这是画家丁绍光提议雕鹰的,现代的手法,让人面对留存在这坨大翡翠上的现代气息。还有一坨也是这么大,雕的是“红楼梦”。红楼的梦想,原本就是由一坨补天错落之石产生的,用这一坨翡翠再现,岂不美满?何况这一创造的支持者是中国赏石第一人杨伯达和中国红学会会长冯其庸。冯其庸特地题上的“天境红楼”,应该是他从人间的书里,来到梦中的青埂峰下了。
翡翠很晚成为中国人的珍物是有原因的,因为翡翠和中国人的鉴藏品性不太一致。翡翠和玉说在一起,是一种中国人的委婉。中国是玉的故国。玉的所有品性,可以说就是中国人的品性。玉和翡翠都是上好品质的美石,可两者的好品质有所不同。就因为要接纳翡翠,玉被称作了“软玉”,翡翠成为了“硬玉”。玉讲究含蓄温润,讲究宁静安稳。翡翠呢?翡翠讲究透明晶亮,讲究碧透红尽。上好的玉是和田玉,质地像羊的脂肪,色泽是滋润的白,称“羊脂白玉”。上好的翡翠呢?生在云南、缅甸一带,质地像冰像玻璃,色泽是浓烈的绿,称“冰种”、“玻璃种”。就雕工和质地而言,翡翠和玉很亲近,也因此翡翠可以归在玉的范畴。其实翡翠很接近的种类是钻石。钻石是西方人的珍物、藏品。西方人在审美方面的直观,让他们理所当然地找到了钻石这一知音。钻石的优劣是从颜色、净度、大小和切割诸方面确定的。这些标准很直观,不像中国人崇尚“妙处难与君说”。再看翡翠,有关它的许多评判也很直观,像冰,像玻璃,颜色浓烈,还有大小,哪一样都可以搞得清清楚楚。当然也有不同。譬如翡翠的雕工,就与钻石的切割不同。钻石那样的切割标准关系西方人的品性和审美的命脉。翡翠在这儿,止住了西去的脚步。于是翡翠是奇迹,翡翠留在了中西文化交融的那个点上。
翡翠应该是个象征和征兆。当今许多艺术家探求中西结合的艺术创造,他们引人注目的作品其实和翡翠很相像。譬如林风眠,他的作品,他的仕女芦雁鹭鸶瓶花荷塘枫林小鸟渔舟和大理花,都是中国画的质地和线条,都是中国人的雍容和蕴藉,然而又都是直观的鲜艳和浓烈的用色,清澈和通透的墨韵。和翡翠的感觉一样。林风眠的画,是中国画的本意和西画的视觉冲击,是中国玉德温润深远和钻石的光芒四射,是宽容仁厚的中国人的心胸,对西方开宗明义的艺术方式的深情和委婉的接纳。和翡翠一样,林风眠的画也是很晚才被中国人认识,甚至是同代的大艺术家也不都觉得林风眠的画可以成就。林风眠怀抱着他的翡翠一样的画历经了长久的寂寞。对他而言还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他向往可能走得更远。中西的交融永远是一片苍苍茫茫的开阔地,谁都希望从中找到自己长远的路。之后林风眠在他活着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画让人信服的结局,又在他心犹不甘的时候撒手西去。这位当代中国绘画史上的巨匠可能苛求了自己,可能翡翠的方式正是中西绘画艺术交融的最恰当的方式。林风眠不朽,是因为他竟能找到中西绘画艺术交融那个最美的点。走过头一步或缺一步,可能都会陷入谬误。
篇4: 画家林风眠学生作文500字
画家林风眠学生作文500字
画家林风眠大家不一定都很熟悉,因为画家林风眠的作品不一定看得见,因为他的作品被自己用抽水马桶卷走了,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吧。那就由我给大家说一说吧!
画家林风眠有一段不平的历史,因为画林风眠是出1900―1991年,现代画家,又是美术教育家。生于广东。19岁赴法国留学。他还试图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通语言,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 画家林风眠小时候因为一次犯了错的母亲要把母亲处死,在他苦苦恳求下不要处死她,后来他从家里拿出了一把菜刀要砍那个要处死***妈的人,后来那个人看他这样就不处死***妈,把***卖到了南方永远都不能回来。 后来他长大19岁去法国留学,他原来还有一位妻子在中国后来因战争使他和在中国妻子分离,妻子找不找了然后他又找了一位外国妻子因为战争逃到他妻子的故逃难后来又回国开始画画了这就他的.以前生活也生了三儿子。 他在国内画的画无一不透露着孤独,对亲人的思念,对生活希望和渴望。得到亲情有人关怀、陪伴,她画的画风与前人画得不一样,把中国画风和油画结合在一起,一眼看上很新艳画成正方形,一看就整中幅画的内容看下来。背景都是偏暗,表露出了对生活的无助和迷茫但是无疑都有一是表明对生活还有希望。
我喜欢画家林风眠,因为他画的画风,都是画的很快,一天最多可以画500或600张。
篇5:《徐悲鸿与奔马》与《画家林风眠》教学反思
《徐悲鸿与奔马》与《画家林风眠》教学反思
这星期在几个六年级班级上的课程是《徐悲鸿与奔马》与《画家林风眠》并且有幸旁听了曹特的曹建林工作室说课比赛,收获颇丰。最开始老师要求把两堂水墨课合并起来上成欣赏课模式,但是我们仔细研究了两位画家,虽然都是留洋回来,但是表现中国画的形式仍有很大差异。徐悲鸿偏写意偏写实,林风眠偏工笔偏抽象。两堂课放在一起上内容繁多,考虑到学生接受程度,最后删掉林风眠的部分着重介绍徐悲鸿。上课前我先通过小游戏让大家猜测一幅画。有些提前看书的'小朋友直接说出了徐悲鸿的奔马。我并没有肯定,而是故意给他们带入误区。接着就有关于骡子、孔雀、鸡等等动物的猜想。到最后第二张已经呈现出马的形状,最后引出一张中国画的马。古代人民很喜欢马也很喜欢画马,让学生们猜猜原因。接着学生就说出马的特点,矫健英姿。揭示了马的作用,作为古代的交通工具。还有马的寓意,马到成功,马上有钱等等。
正式上课,导入擅长画马的徐悲鸿,并介绍其生平。列举徐悲鸿的一张作品,粗略地进行分析。然后给学生两张古代画家的作品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在区分特点后对徐悲鸿画马的方法特点进行一个深入的解剖,逐渐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最后参考书本和PPT上提供的动态奔跑的马的图片进行创作。作业要求:参考书本和PPT上提供的图片进行创作。要求马必须有动态,可适当加入场景。
篇6:林风眠美术教育思想对少儿美术教育的启示分析
林风眠美术教育思想对少儿美术教育的启示分析
林风眠(1900~1991年),广东梅县人,他是一位画家,更是一位美术教育家,在他教学思想、办学方针的影响下,走出了诸多优秀的艺术家: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苏天赐等。这斐然成就充分证明了林风眠的教学思想在中国美术教育实践中的重要价值。
在教学中,林风眠时常告诫学生真正的艺术家犹如美丽的蝴蝶,初期只是一条蠕动的小毛虫,要飞,它必须先为自己编织一只茧,把自己束缚在里面,又必须在蛹体内来一次大变革,以重新组合体内的结构,完成蜕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它必须有能力破壳而出,这才能成为空中自由飞翔、多姿多彩的花蝴蝶。这只茧,便是艺术家早年艰辛学得的技法和所受的影响。[1]
从小毛虫到蛹、再到蝴蝶,形象的展示了艺术家成长必经的两个阶段,一是入,埋头苦学。二是出,发展创新。小毛虫也好比是我们的少年儿童,终会破茧化蝶,不期能成为艺术家,但其破之始,乃为结茧,这只茧,便是少儿早期所受的美术教育之影响。笔者细观林风眠先生的美术教育思想,发现其在对当时大学生的美术培养目标中所注入的教育精神,对当今形势下的少儿美术教育也是深有启发的,在此略谈一二。
1 中西结合,取长补短
查字典范文网【fanwen.unjs.com】
在美术教育的问题上,林风眠提出融合中西方艺术的美术教学方针为核心的艺术观与教育观,这是一次打破了中西方艺术边界的历史性创举。在当时的国立杭州艺专,传统的中国本土文化与新奇的西方外来文化并驾齐驱,相互交融。林风眠的中西结合教育观对少儿美术教育也很有启示。笔者查阅数据资料,关于研究少儿美术教育的论著,多以西方国家为主,国内研究寥寥无几。即使有所研究,也多借鉴西方的少儿美术理论。然而,东西方文化存在一定差异,所做研究也未必完全适应于我国国情。因此,少儿美术教育研究者在理论的输入中应当有所甄别,既要顺应时代,中西结合,又要个别吸收,取长补短。
2 多元化启迪儿童的美术认知
在办学、教学方面,林风眠的美术教育观无不体现着多元化。林风眠认为灵感来源于生活,他常说画画前,要先把东西搞清楚,研究清楚,很熟悉了再体验出自己的感情。不要去临摹,要去写生,有了体会再画出来。[2]因此,他也非常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对艺术理论等各方面知识的修养和学习:去读一些文艺、哲学、历史方面的书吧!充实你的心灵,增进你的感受力,启开你混浊的心智。[1]
将文学、哲学、音乐等学科融入艺术教育中。办学期间,他开办图书馆、劝学生欣赏音乐、把体育当作工具培养学生的性格气质。林风眠早年的学生们以他们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经历及人生体会,深刻地认识到这种多元、开放启发式教育,重素质教育,使他们获益匪浅,对他们的成才甚至起了决定作用。早期的受教育环境对人类后天发展的影响举足轻重,林风眠的多元化美术教育理所当然的启发了当代的少儿美术教育。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儿童的发展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单一乏味的.教育必然不会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的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以达成。[3]现在的少儿美术教育,无论公立、私立,大多忽视了创造力的培养,美术就是画画、就是画得像、就是几张美术等级证书美术应该是一种表达,是情感的表达、是创想的表达。首都师范大学的杨景芝教授认为:儿童美术教育并不以培养画家为目的,而是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儿童借绘画表现、舒展自己内在的意欲和情感,从而培养儿童美的情操和陶冶他们完美的人格。在儿童美术教育里,多元化更多的是意味着体验的多元化。对儿童来说,尤其是幼儿,当言语不足以表达他们的欣喜、忧愁、恐惧时,绘画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使其可以尽情地涂画和畅想,这是儿童对生活的一种表达。但这种表达在少儿接受了正式的美术教育时,或多或少丢失了原始气与纯真气。一些教师只关注作品的呈现效果,以成年人的眼光评判儿童画,原本一个孩子看到圆形会说盘子,现在也被教化地认清了本质,脱口而出圆形。儿时的生活经验化为乌有,不再对记忆有怀念。美术教育要强调儿童的生活习惯,更应保护孩子的原创与本真。在孩子确立了自己的绘画语言时,多元化的培养尤为重要。美术的多元化既是材料的多元化,又是绘画内容的多元化。材料易得,而绘画内容涉及生活种种,体验若不够,自然无所表现。林风眠先生为学生所创设的环境都是为了丰富其体验。多元化地启迪儿童的美术认知,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培养孩子的兴趣使其多元化,引导其自主学习,继而改造、创造。因此,当代教师们必须打破传统的藩篱,将引导与学生的自主相结合,激发并促进儿童结茧能力的发展,从培养好习惯入手,锻炼其自主自觉能力。
在谈及杭州艺专在近代艺坛上人才辈出之问题时,当年艺专的学生李霖灿讲到这样一原因不能学书,弃而学剑。西湖艺专不但培养出杰出的艺术人才,而且是方方面面的人才,甚至可以说是叹为观止。[1]
作为一个杰出学者,李霖灿的现身说法,足以说明林风眠学术自由、兼容并蓄的教学理念,对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应当引起当今艺术教育者的深思,多元化培养少儿的美术认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篇7:世纪回眸-中国现代绘画的独行先驱林风眠
世纪回眸-中国现代绘画的独行先驱林风眠
林风眠先生是我们景仰的中国美术界大家.他的绘画风格独树一帜,不仅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现代绘画的营养,还与中国传统水墨与意境相结合,常作方形构图,标新立异,构造出新的境界,把笔下的.中国画和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画之间拉开了一个距离,创造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作 者:方增先 作者单位: 刊 名:上海艺术家 英文刊名:SHANGHAI ARTIST 年,卷(期): “”(2) 分类号: 关键词:篇8:我是风散文
我是风散文
我是风,一阵来自春天的温暖的风。我唤醒了田野,唤醒了草丛,唤醒了溪水,也同样唤醒了正在熟睡中的春姑娘,春姑娘那如桃花般粉润的面庞,让我深深的为春天所陶醉。为了欢迎我的来临,柳树吐出了嫩绿色的芽,小溪唱起了欢乐的歌,被歌声所吸引了的好奇的小草弟弟,也争先恐后的探出了它尖尖的小脑袋。我高兴的飘啊飘,不知不觉的飘到了另一个季节。
我是风,一阵来自夏天的炽热的风。我蒸绿了大树,蒸红了花朵。就连柳树姑娘,也垂着它长长的深绿色的.头发,说:“调皮的风娃娃,热死了!热死了!”这时候,最忙的要数蝴蝶妹妹和蜜蜂姐姐了,它们忙着从百花丛中寻找最香甜的花蜜和花粉,蝴蝶妹妹要忙着授粉,蜜蜂姐姐要忙着酿蜜,怪不得大家都说它们最勤劳了,我也一定要向它们学习,多多为人类做些好事。
我是风,一阵来自秋天的凉爽的风。洗刷了夏天炎热的空气,只留下清爽干净的空气。这时的我,是寂寞的。燕子姐姐们都忙着飞往南方;其他动物们又要忙着储备粮食冬眠;就连与我最亲的小花小草,也都枯萎的不成样子。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空气中常常弥漫着一股诱人的果香味,我知道那是农民伯伯一年辛苦种成的果实,闻着阵阵果香,我迫不及待的来到了下一个季节。
我是风,一阵来自冬天的刺骨的风。冬爷爷的魔法,可是让风娃娃我打开眼界,待我缓过神来,地上已是一片白雪皑皑了。房顶上落了一层厚厚的积雪,地上落了雪,就连会唱歌的小溪也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这时的我,在天气的影响下,变得冰冷刺骨,吹在脸上就如刀割一样。虽然因为我,把孩子们的小脸冻得通红,但是,看着孩子们在冰天雪地之下堆雪人,打雪仗是何等高兴啊!
这就是我——游览一年四季的风娃娃。
篇9:我与林凯散文
我与林凯散文
他生于1936年,小我一岁。
我早就知道他的大名,但他那时并不晓得我,因为他是在台上早就露脸的人。这“台”,叫电台,是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他做播音员,天天播新闻。可以在大喇叭里随时听到他那声如洪钟的大嗓:“……以上新闻,是由林凯播送的!”每播新闻后,必播这句话,听的多了,也就记在心上了。林凯,一个响亮的名字!
时间大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当时,我在西安师范学院(即后来的陕西师大)做助教。
1961年末,我被调到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住在西安市药王洞的福音里。与文艺界、新闻界的交往,日渐频繁。由于音乐节目播出的原因,常出没于北大街的省电台。虽然接触的多是文艺部的杨文忠等音乐人,但由于办综合晚会之需,就与播音大家有了交往。记得第一个认识的是丁涛。因他1966年在人民大厦礼堂举办的“歌唱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同志音乐会”上朗诵过我写的一首诗(《桥》)。但正因于此,我也见到了叱咤于舞台风云的林凯,与我平时听到的那个“响亮的名字”对上了号。一位高个头、具有内在刚性和韧性气质的人!
那时,林凯与丁涛齐名,常在电台轮番播音,也常在晚会上同台朗诵。是在文艺界以朗诵而享有盛名的主持人!是新闻界两颗闪闪发光的明星!
但后来与我关系最密切的,却是林凯。
大约是七十年代初,我在省文化局文艺处兼管外事,常陪外宾参观“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从而认识了他的妻子李萍女士,一位善良、细心、忠于职守的人。那时,她做讲解员,声音甜美,讲解精到,深受参观者的好评。由于我那时住在尚朴路的省文化局家属院,与他们住的省电台家属院近在咫尺,我和妻子扈蕴敏就成了他家的“座上客”。因了爱好文艺及语音学的兴趣使然,与林凯君,便有了更为密切的交往。常常走动,谝闲,就像走亲戚一般。
一件事,令我难忘。
1976年春,我妻不幸患了癌症,要到北京治疗。当我提及此事时,林凯急匆出语:“你们就住在我北京的`家!”这一慷慨之语,好使我感动!当我有点犹豫时,他却说:“那是我母亲的房子,她在外工作,房子是空着的!”说话斩钉截铁,干脆果断。
我们居然在那儿拖儿带女地住了下来。是北京鼓楼西大街一座不大的古式建筑。由这里去医院,交通方便;门前不远,就是风景秀丽的什刹海,我们常到那里散心游玩。在此,住了两三个月,解决了我们吃住的最大难题。此后,每每见林凯,必道一声谢,他是予我有恩的。尽管妻子后来去世,但林君赐给我的,却是他北京旧居所给予我的温馨回忆,是终生难忘的回忆。
我常想,我与林凯先生有缘,既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又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经历,有着共同的文艺爱好与追求,从而相互地照应着,帮扶着,朝前艰难地行走着,是朋友间的相互信任,也是一种天赐的友情之福!
社会发展很快,机关移位也很快。不晓得何时,我们居然断了线。是在人民大厦礼堂的又一次演出,把我俩的手又牵了起来。他在台上演出,我在台下观看,是多年不曾看过的演出。
9月13日晚,他参加了一些单位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而举办的“陕西红色文化节”演出。
一个名叫《回延安》的朗诵节目吸引了我的眼球。那位领衔的演出者,不就是久违了的林凯先生么?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他回忆着,我也回忆着。我们都回到了过去的岁月,是我与他苦乐共渡的岁月。他老了,我老了,连与他并排站着的他的学生海茵、包志坚们,仿佛也都老了。我呆呆地望着林凯,聆听着他们引我进入梦境的诗朗诵……
演出结束,当我向正在谢完幕的他招手的时候,他竟飞快地跳下台与我拥抱,欢言,像两个失散多年又突然见了面的孩子。但相互对望,已都成了两鬓斑斑的老者。是悲,是喜?似乎都有些茫茫然的了。
激动得我连夜写了一篇名为《国庆六十年》的文章。我说:“一些参演的艺术家与我一样,也都消瘦了,衰老了,嗓音变化了。我一边看,一边想,想他们的过去,想他们的成长,想他们的艺术成就、艺术个性和叱咤风云的青春奉献。张克瑶、林凯、貟恩凤、钱志鸿,还有年轻点的刘远、麻小燕、海茵、包志坚、白萌······还有未登台的贺艺、孫韶、白秉权……我不时地呼唤着他们的名字,并诵读着他们的为艺和为人……”
我特别为林凯写了一段:“想不起何种原因,与林凯竟多年未见。当我们握手拥抱之际,是噙着泪花的。压根儿不知,他现在竟然是位大名鼎鼎的古玩收藏家和鉴赏家了!演出结束,他下台送我一本画册,是《暮老文藏拍卖专场》,惊得我目瞪口呆!暮老者,林凯也!封面上一个括弧里的注释,解开了我所疑惑的“暮老之谜”。刹那间,即回赠他一册我不久前出版的《绿叶》诗集,仿佛他也有点诧异,只说“回头慢慢嚼吧!”同在西安,近在咫尺,多年竟渺无音讯,如隔海之人。莫非我们真的都“暮老”了?老得暮气沉沉、昏脑健忘,竟连多年最相好的老朋友都遗忘了?!……但,这会儿毕竟见面了,弥合了,醉倒了!我满心的欢喜。”
连夜,反复地看了他那本画册,领略了“暮老藏屋”的大概。不几天,就迫不及待地坐公交车到了他离我很远的家,一个让我大开眼界、看了许多从未见过的奇珍异宝的家。还有他发表了的文章及其未完成的手稿……
至此,我便与他接上了头,又是亲戚似地往来,又是热情的絮叨,又是相互的扶植与支持,就像我们青壮年时期那样,以至更甚,更烈。
某日,他与我去茶张村视察一群青年举办的“非遗保护展示”……
某日,我们同去汽车城接受“西安电视台”记者的采访……
某日,我参观了他在小东门举办的“暮老文藏展”……
金秋某日,他光临寒舍,亲送请柬,约我参加他的金寿庆典。
我去了,只见宽敞大厅,亲朋满座,学子云集,笑声朗朗,好不热闹!
先是参观“暮老藏品展”,接着是饮寿酒,大联欢。
使人特别高兴的是他的文艺界、新闻界的许多朋友(也是我的朋友)们都前来为他祝贺,都有精彩的节目表演。张克瑶、王兰、贠恩凤、党永庵、孙韶、商子秦,还有他的学生、如今都成为广播主持明星的海茵、舒萍、包志坚等都前来祝贺来了!,
“不易哦,艰难哦,成果丰盈哦,意志坚强哦,身体健壮哦,场面气派而红火哦!”我在心里不住地赞叹着他。激动得我不停地拍照,摄像,记录了这个带有“小结”意义的时刻。回来后,用了一周时间,剪辑、制作了六集节目的光盘。
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为了实现我晚年的一个夙愿,我扶植一些有志于非遗保护与发展的青年,正在筹备成立了一个名为“陕西秦域文化传播中心”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得到他的鼎力支持。20中心成立那天,他兴致勃勃地到场助威。面对100多位与会者,他慷慨陈词:“对这样的组织,我不仅要支持,还要积极参与!为什么?是因为这个中心的领导成员,绝非我们这样的老朽,而是一群年轻的精英!我们面临的是什么文化?是只有五百年西方文明的‘普世价值’在冲击着我们!”他大声疾呼:“希望寄予青年!”为了表达他支持和参与中心工作的心意,他送给中心一件具有象征意义的珍贵文物“老子骑牛”,希望青年们为保护、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努力。他那气吞山河、具有豪放诗情的发言,震撼了整个会场,引起大家一片热烈的掌声。
由此,凡陕西秦域文化传播中心举办或参与的非遗保护活动,都有他的奔波健影,都有他的呐喊之声,如去周至南集贤参加西安鼓乐活动,去芙蓉园参与端午节活动等。
后来,他设了邮箱,办了博客,我们可以在网上天天留言,时时叙谈的了。
而今,他在博客发表的那篇《从“秦域文化中心”出炉之刻想到的……》,使我百读不厌,体味无穷。老报人杨玉坤说他“德高望重,字字珠玑,很给力!”年轻人“一叶知秋”则说“不能辜负老人家的期望,我辈当努力!”
而我呢?觉其“说了我多年反复求索的悟道之语”,被感动得沉吟了一首我心中的诗:
欢欣暮老说秦域,
慷慨激昂鼓与呼。
文化开河承古典,
艺术掘宝现金玉。
犹听远虑一席话,
胜似精读九卷书。
且看青年骑战马,
持刀佩剑赴征途。
他的所言所行,给了我一股子催马奋进的力量,在捍卫民族文化的天地间,我们一定会引导青年们“持刀佩剑赴征途”的!
我对林凯先生的深刻印象是:他既是一位忠于职守、热爱民族文化的爱国者,又是一位以身作则、密切联系群众的优秀的共产党员;他既是一位家传式的收藏爱好者,又是一位对其精心研究的学者和鉴赏家;他既是一位正统诗歌的传承者,又是一位好诗文的“有声艺术语言”的“鼓吹者”;他既是一位坚定的传统文化的保护者,又是一位力主改革、图谋发展的文化人。
这些,都可从他办的“林凯(暮老)博客”及“《林凯暮老新观察》、《林凯暮老随心录》、《林凯暮老文物一席谈》等专题中清晰地看出。
他不趋炎附势,随波逐流,而是一位有理性、有主见、有独立、独创精神的勇士。
他虽年已至“暮”,但其思想、心绪却曾未现“老”。他虽已退休,但理想、追求却依然如故,就像他去年独步攀登喜马拉雅山一样。
据理直言,一身正气,是他的文风;一针见血,褒贬时事,是他的秉性。光明磊落,真诚待人,是他做人的原则。为此,我敬仰他!
他是与我长期并行于艺术之路的战友,他是一位“非遗”保护的旗手。如今我们都已老了岁,白了头,却仍然肩并肩、手携手地朝前走!欢声如流,涛声依旧……
篇10:我眼中的风散文
我眼中的风散文
喜欢风,是从很久之前开始的。许是那时的忧愁太多,总希望被带走一些?所以,经常站在窗口,凭栏远望,想看看自然万物,暂时忘却世间烦恼。时不时吹来的清风,倒是使我的心情好了不少。于是,风在我的记忆中,一直长久而美好地存在着。
我想,大多数人都是爱春风的。从“春风得意”这个词中就可以看出来。为什么没有夏风得意,秋风得意或干脆冬风得意呢?想必,这是对春风最大的褒奖吧。初春,此时的风,还是有些冷的,但比起严冬的烈风,算是温柔了许多。轻轻吹来,吹绿了杨柳,吹绿了小草,吹开了色彩艳丽的小花儿,吹醒了沉睡一冬的小动物,吹来了新一年的新气象。
4月,踏青的季节。携一家老小,漫步于公园湖畔。微风徐徐吹来,女孩子们飘逸的长发随其在空中翩翩起舞。虽有波动,但不显凌乱。吹拂的力度恰到好处。有的人会选择在树荫下铺个席子,将自己融入自然中,或者别人的欢笑中。轻风如少女的手一般,温柔地拂过脸颊。好一阵惬意。此时的我,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这温柔的使者带给我的春的气息。微风虽柔,却并不是我最喜的.。
转眼便到了夏季。夏季的风常常伴随着大雨而来。此时的它已经全然没有春天的温柔。有句话叫“山雨欲来风满楼”说的就是这种风。风来时,树冠被吹的东倒西歪,行人的衣服被吹向统一的方向,有的还发出“噗嗒噗嗒”的声音。那架势,仿佛要吹走天地间所有的污浊一般,为即将到来的清雨,扫平道路。等到那做足气势的雨点真的到来的时候,有的行人带了伞,撑起,本来是打在头顶防雨,可走着走着,伞便朝向了风来的方向,与其说是挡雨,不如说是挡风;有的行人没带伞,赶路,本来是走在路上漫步,可走着走着,路便变成了漫长的折磨。
雨借着风的力量,更加肆无忌惮的洗刷着大地的一切。这还不是最厉害的,真要是遇上最厉害的风,恐怕是连伞都无济于事了。它发怒的时候,人们稍微一个不注意,手里的伞就要彻底翻过去了。到时候,不知是伞遮人,还是人修伞了。大雨过后,便是全新的空气,空气中的青草香,沁人心脾。有的小孩子脱离大人的管家,蹦Q着小脚丫在水坑里踩出水花,同时还发出咯咯的笑声。此时,人们好像已经忘却了刚刚离去的大雨和它的使者――大风。完全沉浸在一片清新之中。
秋天的风总是伴随着成熟的味道。风吹麦浪,遍地金黄。此时的风,不怒不娇,在田间地头,吟诵着农民的辛劳和收货的喜悦。当它吹进校园,吹来了新一届的莘莘学子,也吹散了那一树的艳丽。记得上大学时,学校有一处,最富诗情画意,却被赋予了一个极枯燥的名称――植物园。初来学校时,一听这个名字,还以为是什么搞科研或者展览植物的地方。学文的我,自然是没兴趣去的。一日,赶上小假期,有些同学都回家了,我没什么要紧事,便不想浪费那车票费,于是,留在了学校。一个人,闲来无事,便在校园里闲逛。去了几处平时基本不会去的地方,这其中就包括这个植物园。
植物园,果然不辜负给它起名的人的希望。不大的园子里,满满的翠绿。而且,让我倍感惊喜的是,这里所修的小道,弯弯绕绕,颇有走进园林之感,在小道两边,还安置着几张石凳。它的主干道却是由鹅卵石铺成的,一端是出口,另一端,是一个木制的小亭子,可以容纳两个人。早晨,还有人在这里晨练。想想都觉得惬意无比。我来的时候,正巧赶上有一对新人在拍婚纱照。我也走累了,便就近找了个石凳坐下。离我不远处,是一棵开满白色小花的树,紧挨着它的树,开的是粉色的小花。他们的树干上都被标记了所属的纲、属什么的生物信息。我对这些自然是没兴趣的。只是,单纯地欣赏这盛开的朵朵小花。耳边时不时传来摄影师帮忙摆动作的声音。我正欲离开,一阵秋风吹来,我的动作被这瞬间的美景打断了。又重新坐下。之间那满树的花瓣纷纷落下,白色的和粉色的混杂在一起,阳光透过叶子间的缝隙照进几缕光束,将那白色和粉色的精灵照的斑驳陆离。真有落英缤纷之感。再看地上,已经铺上了斑斓的地毯,再加上绿草的映衬,美不胜收。原来,秋风不仅能带来凉爽,还能带了这人间仙境般的美景。
冬风,可能北方的人们体会的更加深刻。还是上大学时,一位来自重庆的朋友看我,恰逢隆冬时节。她来的那天,狂风大作,那张狂的程度,好像是刚被放出笼的猛兽,张牙舞爪地在炫耀它的厉害。我们穿着厚厚的冬衣,却依旧能感到往袖口和脖子口钻的寒风。冬季的风,干冷干冷的,吹在脸上,生疼生疼的,如刀割一般。这种感觉,没有亲身经历的人,可能觉得我是在夸张了,真正体会过的人可能在回家后照镜子,看看脸上是不是裂口子了。
她只在我们学校留一天,所以只能在那天陪她逛逛学校。从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这种学习类的建筑,到食堂、宿舍、水房、澡堂、超市这种生活类的建筑,不管走到哪里,都是顶风。吹的最猛时,我们不得不以手挡面,定在原地不动,不是不想走,是顶风顶的根本无法挪动一步。
各位一定想不到,我最喜欢的恰恰就是这种烈风。每年的冬天,总有那么几天是刮这样的风的。我把头发散开,任它飘在空中,随着狂风疯狂地起舞。那风也不客气,仿佛要吹进头皮一样,那一刻,黑色的头发,似乎是自己的,又似乎不是自己的。然后,仰起头,将自己融入天地之间。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觉得,那些所谓的烦恼,与自然万物相比,根本不值一提。于是,收拾好心情,又开始新的一天。
篇11:优秀散文:我是风
优秀散文:我是风
我是风,来无影,去无踪,来去无形,聚散随性。
————题记
我是风,一个无牵无挂的行者。 没有什么是可以拘束我的,亦没有什么是可以留的住我的。独对空茫的宇宙,我尽可以开怀大笑。笑声所到之处,沧海为我卷起浪涛滚滚;桑田为我泛起尘烟浓浓。纵是万丈高峰,亦要为我抖落千层土,换得一身青石骨。
我是风,一个行走在尘世间的匆匆过客。来无影,去无踪,来去无形,聚散随性。面对沉寂的大地,我亦是会低声饮泣。唯有雨儿懂得我浅唱低吟中那一阕忧伤的青词。于是,它幻化成绵绵的细雨,飘飘洒洒,坠落人间。它安抚着我的凝郁,也安抚着大地万物,就连那为我漂浮的尘埃,都可以落定归宿,不再流离。
爱,能够感动我,使我义无返顾的一改往日骁勇,换上似水柔情的温婉。我迈着轻盈的步伐,姗姗而来。犹如一缕温泉,柔柔缓缓的轻拂过花儿的娇颜,花儿便为我绽放绝世的娇艳; 我揽一怀晨露,婉约成雾,轻轻柔柔的漫过青草绿树,草木亦是为我葳蕤成簇。
而我,却不曾刻意寻求有一份属于自己所需的回报,因为,这,是我对爱的理解。
恨,能够激怒我,使我不可一世的与自然生灵抗礼。我呼啸嘶吼,肆虐枯柔;我拔起大树,吹落花红。甚至吹起漫天黄沙,阴霾万里晴空;吹落三千繁华,萧条盛世孤独。
当我冲冠一怒,席卷万物,才发现世间竟因我的.恨,而改变了昔日的模样。蓦然回首,落寞如愁,我终是不免伤怀这一场情非所愿的悲剧。这,是我对恨的误解。
我曾让自己的感情泛滥成决堤的黄河水,也曾把自己的梦想构筑成杨帆的回归船。只是,天命不佑,多情无用。我只是风,一个无根无源的行者。无论是芳菲盛世,还是沙漠荒原,都不是可以将我此生安放无忧的归宿。
我是风。我注定一生一世都要与漂泊为友,与流浪为伴。爱与恨,对我来讲,皆如浮云。我既博爱世间万物,又无情天地苍穹。选择爱,是我给不起的长久;抉择恨,是我受不起的忧伤。于是,我什么都选择了,然而又匆匆的放弃了。选择了又放弃,放弃了又选择,我就是这样,永远的淋漓尽致着自己所导演的无情。
这一切,只因为,我是风。爱恨喜怒,皆为性情使然。与俗世无关,与奔放有染。我从来不会为谁停留为谁驻,也从来不会只保持同一种姿态。欢喜无因,悲伤无由。天涯海角,翻云覆雨。漂泊何处不是家,擦肩万物终过客。萍踪侠影,清新洒脱,纵然漂泊无依,却也无牵无挂。没有谁可以真正懂我,亦不求谁来聆听解读。
风吹竹林兮,月照花影移。望观幽冥兮,空山鸟语戏。我将一心化云烟,当空尽情舞长袖。冷漠如我,孤独亦如我。淡看笑语霓裳尽奢华,静默万里江山尘飞扬。冷眼春花秋月,旁观花朝月夜。放逐浮生流年,无情无念亦无恋。
我是风,早已注定了漂泊一生。纵然可以怀揣八方云烟,却也唯有卷土而来,再绝尘而去。如此一生,亦是宿命安然,无怨亦无悔。
★ 画家庚力经典散文
★ 别样小庚散文
★ 画展前言范文
★ 画家齐白石教案
★ 红色的画教学反思
【我读林风眠的画作散文(精选11篇)】相关文章:
画夜诗雨散文2023-07-27
旗袍的经典散文2023-05-14
青花的孤寂散文2022-10-01
小学美术开题报告范文2022-05-14
青花殇散文2022-12-09
油画创作中的个人风格-美术学论文2022-05-08
小学风景画课件2023-05-31
探讨现代社会中的儿童心理压力源论文2022-05-14
高一散文:青春亦是如此2022-08-29
美术鉴赏范文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