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主张的学习态度

时间:2022-04-30 12:30:2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茉莉李”为你分享10篇“孔子主张的学习态度”,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孔子主张的学习态度

篇1:孔子主张的学习态度

孔子主张的虽然短但是概况了千千万万的句子

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主张有: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②学而不厌。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关于学习方法的主张有:①学而时习之。②温故而知新。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篇2:浅论孔子的人才主张

浅论孔子的人才主张

人才问题历来被政治家、思想家所重视.人才思想是孔子政治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提出了选拔人才要以德才兼备作为标准,同时他也提出“才难”的.观点.孔子的人才主张很全面,基本上形成了我国古代最早的任人唯贤的人才学思想体系,同时也是社会大变革在孔子思想上的反映.孔子“举贤才”思想奠定了我国古代任人唯贤政治思想的基础.

作 者:李永红 苏谦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历史系,四川,南充,637002 刊 名: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ILI EDUCATION COLLEGE 年,卷(期): 17(2) 分类号:B222 关键词:孔子   贤才   人才   主张  

篇3: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

孔子的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核心:“礼”与“仁”

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这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社会矛盾的激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这些共同构成了孔子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条件,“仁”与“礼”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这是一幅理想化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会。“小康”社会是孔子主张的较低的政治目标。

“小康”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隐没,“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与这种贫富不均、贵贱不等相适应,产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立田里,以贤勇知”,相应地还要设“城郭沟池以为固”,由是,“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这种社会显然没有“大同”世界那样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这种社会实际上描述了“私有制”产生后的阶级社会的“盛世”。

孔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理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后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内容的憧憬蓝图和奋斗目标,这种思想对进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启发,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和孙中山都受到其影响。

孔子的政治主张以两个概念为出发点提出来

“仁”与“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孔子的全部政治主张,基本是以这两个概念为出发点提出来的。

一、仁与修身行道

关于“仁”,孔子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但他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作出过不同的解释。总的来看,仁的内涵丰富,要点有三:第一,爱人为仁。《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尤其强调“爱人”是统治者应该具有的品质。第二,“克己复礼为仁”。其意就是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规范。第三,敦朴厚重为仁。“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另外,孔子还说过“刚、毅、木、讷近仁”。在孔子对于“仁”的解释中,最有意义的是“爱人”。

“爱人”为仁,体现的是孔子对于“仁”的基本理解。孔子认为,以友善的态度对待别人,是每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品质。《论语·阳货》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回答:“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民。”也就是说,能够广泛践行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就是仁。孔子这句话的核心是强调待人要恭敬、宽厚、诚信、勤谨、慈惠。

孔子把“爱人”放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加以理解。在他看来,仁的品质在于“爱人”,而“爱人”则始于“爱亲”。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有若的这句话与孔子对仁的理解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孝敬父母、顺从兄弟便是“仁”的起点。孔子所说的“爱人”,是由近及远的爱,即从爱自己的父亲、兄长开始,把这种仁爱之心推广到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对孔子这一思想的内在逻辑,战国时期的孟子进一步诠释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一说法合乎孔子思想的原意。孔子的“爱”实际上是有差等的爱,即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社会地位的尊卑来决定“爱”的程度。

在孔子的思想学说中,“仁”是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是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前提。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的品质,无论是在贫困还是富足的状态下,都不可能拥有符合道德的生活,“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是否具有“仁”的品质,也决定着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能否正当地对待他人,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所说的“仁”,是通过个人道德修养而获得的品质,在修身以外再也没有获得这种品质的途径,“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所以,孔子尤其重视个人的修养。《论语·子路》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已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在孔子看来,修养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士大夫以上的社会阶层来说,决不仅仅局限于个人,而且关乎社会政治生活的质量。因为士大夫阶层对于提高社会政治生活质量承担着更多的责任,用孔子的学生曾子的话说,便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修身以成仁是士人终其一生的事业。

孔子认为,士君子的修养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这个阶层的道德品质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风气,“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在孔子看来,只要士人不断地向周围的社会环境施加道德影响,即使他们没有从政,但在实际上也具有从政的意义。孔子在回答时人“子奚不为政”时说,如果以孝道事亲,以仁爱对待兄弟,所言所行都体现了为政之道,便已经是从政了。

孔子认为,士人进行修养,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养成“克已忍让”美德。孔子认为,在权力等各种利益面前礼让,是最高尚的道德的体现。“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按照孔子的观点,如果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能不计个人得失,“让”字当头,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便可迎刃而解。即使是面对政治权力,人与人之间也应该以“让”为先,所以,孔子对于泰伯不肯做天子而逃于吴的传说推崇备至。

第二,恪守“忠恕”之道。孔子的学生曾参概括孔子的处世原则时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按照历代注家的解释,所谓“忠”就是“言以中心”,“中能应外”,也就是为人真诚;所谓恕,就是“以己量人”,亦即推已及人,以待己的态度待人。

“忠恕”的基本精神是恰当地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利益。在社会交街中,把他人的利益摆在自己的前面,凡是自己想要获得的利益,应该让他人先获得,“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至少不能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强加于别人,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安贫乐道、安分守己。孔子认为,作为士君子,应该节制自己的欲求,不能把个人欲求的满足作为个人的生活目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君子应该把美德和道义作为人生的追求,这种追求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认为,对于个人来说,修身的过程便是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过程,每个人都要不断地在道德层面上检讨自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的学生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两相印证,足以说明,在如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问题上,孔子的认识是一贯的。美德来自于个人的道德自觉,而每一个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人,都应该有这种道德自觉。

在孔子的观念中,士人的个人生活与社会政治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士人最高的道德追求是道义,符合道义的政治则是每一个人的理想。基于这样的认识,孔子认为,作为士人,应该恪守道义原则,在国家“有道”的时候可以从政,而在“无道”的国家里做官便是耻辱,“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此外,孔子还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对于那些政治昏暗的国家,孔子认为最好的办法是选择离开;在整个天下都没有道义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一个隐士,“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不助纣为虐,这是士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二、“礼”与德政教化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思想家们探索社会秩序动荡的原因,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孔子认为,恢复礼制是走出社会**的根本途径,主张用“礼”规范社会生活,重建社会政治秩序。

“礼”的概念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出现,如《左传。隐公十一年》记载:“君子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左传•昭公十五年》又载:“礼,王之大经也。”礼的本义是规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包括政治、经济制度以及道德准则等。

孔子认为,礼是适用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行为准则。无论是父子、夫妇、兄弟关系,还是君臣关系,都适用礼的规范。孔子在回答什么是孝这一问题时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礼是人们拥有正当的社会生活的根本保证,也是用来判断人的社会行为是否正当的尺度。《论语•泰伯》载孔子的话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意思是说:恭敬而不用礼约束,便会烦扰不安,谨慎而不符合礼的规范,便会懦弱畏缩,勇敢而不按礼的规范做事,便是逆乱,直率而不守礼,便会伤人。恭敬、谨慎、勇敢、直率通常都被人们认为是美德,但在孔子看来,即使是美德也是需要由礼来规范的。离开了礼的规范,美德便不成其为美德。

孔子认为,礼是每个人在现实社会的立身之基,“不知礼,无以立也”孔子在教育他的儿子孔鲤时也提到:“不学礼,无以立。”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礼的约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认为,礼是个人的行为规范,也是国家政治事务的规范。统治者必须按照礼的规范治理国家。“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基于这样的认识,孔子主张君主应该以礼节制自己的行为,按照礼的规定治理国家,“君使巨以礼”,以此换得臣民的政治服从。“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礼,则民易使也”。统治者如果能够遵循礼的规范治理国家,为政治国将不再困难。这种以礼为规范的政治便是德政。

孔子认为,以德治国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富民均平。

孔子主张实行富民政策。《论语•颜渊》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在孔子看来,对于民众应该先富后教,即所谓“富之”、“教之”,使民众富足是民服从统治的先决条件。

从富民的愿望出发,孔子主张统治者应节制自己的欲望,不与民众争夺财利。孔子的学生有若回答鲁哀公“年饥,用不足,如之何”这一问题时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这句话表达的是孔门的一致理解。孔子及其门人清醒地认识到,民众富足是统治者富足的前提,统治者只有使民众的利益得到满足以后,才能谋求自己利益的满足。

在主张富民足民的同时,孔子强调应该实行均平的治国政策。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益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的这段话表达了他对于合理的社会财富占有状态的理解。在孔子看来,对于“有国”、“有家”的诸侯、卿大夫来说,不怕财富少,就怕财产占有不平均,不怕贫穷,就怕社会不安定。只要财富平均,也就无所谓贫穷。

孔子的均平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影响。此后的政治思想家往往要求统治者施行均平的经济政策。曹魏时期的屯田制、隋唐时期的均田制,都是均平思想影响的结果。

第二,举贤才。

由优秀人才掌握国家的政治权力,是古往今来思想家共同关往的问题。孔子在总结了历史经验以后,感叹“才难”。孔子认为,统治者能否有效地治理国家,关键是能否选拔那些德才兼备的人才。

《论语•子路》载,孔子的学生仲弓为季氏宰,问孔子如何才能处理好政事,孔子回答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先有司,即当政者应该率先垂范,赦小过就是对人要宽容,孔子把举贤才放在与这两个方面同等的位置上,可见他对于人才问题的重视。

“举贤才”主张的基本精神,是强调国家各级官吏应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论语•子张》载孔子的学生子夏的话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夏这段话有助于理解孔子举贤才的思想。这句话的意思是:已经进入仕途的人们,在有余闲的时候,应该学习一些知识,而那些学有优长的人们则可以出仕做官。这一主张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它强调有良好学识的人可以做官,士人应该把为国家服务作为生活目标;另一方面,也涉及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做官、掌握权力的问题,孔子的主观愿望是由文化素质较高的人来掌握国家的权力。

第三,教化主张。

孔子探讨的问题极为广泛,其中主要的是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目的是对统治者和民众进行教化。教化就是教育感化,政教风化,化民成俗。孔子开创了私人办学之风,他“有教无类”,“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不少学生出身于平民阶层。孔子主张教化应包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朱熹注为:“艺,则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

孔子重视通过教育培养政治人才。他办学的目的是培养从政者,即所谓“学而优则仕”。他自己也说:“学也,禄在其中矣。”他认为,政治人才应该加强道德、才能方面的修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体现了孔子德才兼备的人才观,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及实践有着深远影响。

孔子把政治理解为统治者以自己的道德品质影响社会的过程。这样治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在他看来,统治者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在治理国家时身体力行,以自己的美德影响社会大众。孔子强调,治国者要以身作则。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朱熹解释说,“正”即“所以正人之不正也”。

篇4:孔子有关学习态度的名言

1)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9)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1) 不学诗,无以言。

12)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3)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14) 有教无类。

15)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篇5:孔子有关学习态度的名言

1) 不学礼,无以立。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8)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9)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0)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1)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2)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3)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4) 过,则匆惮改。

15) 不迁怒,不二过。

篇6:孔子有关学习态度的名言

1)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3)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4)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5)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6)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7)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8)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9) 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11)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2)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3)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4)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6)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17)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8)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9)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0)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篇7:孔子学习态度的名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不学诗,无以言。

有教无类。 ——孔子论学习《论语》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6. 朝闻道,夕死可矣。

7.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0.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1.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14.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15.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6.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7.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8.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9.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20.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篇8:政治学习: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

孔子的成就

⑴ 在政治思想方面:孔子关心人民的疾苦,他提出“仁(包含一切美德)”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暴政 。

⑵ 在教育方面: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不分贵贱。开启了平民教育,打破了“学在官府”的贵族教育。他提出一系列宝贵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温故知新”提倡启发式教学等等

(3)整理古代文化典籍:编成《春秋》一书,修订《诗》、《书》、《礼》、《易》等经典文献。他的言论被收录在《论语》里。

孔子晚年的政治见解

经过了十四年的奔波,孔子又回到家乡来了。

当他回味起这许多年来的经历的时候,他不能不想到那些时的精力实在浪费得可惜;他不能不发觉到真正能实现或想实现他的政治主张的国君,实际上可说是不存在的。当他重新咀嚼他在路上遇见的那些和自己主张不同的人物所说的话时,他不能不觉得还是这些人对他有些温暖,有些助益,而他在宫廷里是被当做可笑的对象的;因此,将近七十岁的孔子对自己的政治生活已比较看淡了,他觉得他不朽的事业还是文化教育。这也就是孔子晚年的主要生活。同时在政治见解上,他这时也有面貌一新的光景了。

当他刚回鲁国的时候,鲁哀公曾向他请教政治的大道理。他说:“任用好人就是了。”鲁哀公又问:“怎样才能使人民服从呢?”孔子说:“任用正直的人,斥退奸诈的人,人民就服从;任用奸诈的人,斥退正直的人,人民是不会服从的”。

季康子怕人偷窃,也来请教孔子。孔子便干脆答道:“那是因为你自己贪得无厌呵;否则就是赏给人家,人家也不稀罕!”

季康子又想多杀人,说是这样就可以使社会秩序安定。他询问孔子的意见,孔子说:“你执政,难道还需要杀人么?你坚决往好处做,人民就可安居乐业。上边的人好比风,下边的人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会顺风倒的。”

鲁国有一个很小的附庸国家,叫颛臾(在现在山东费县西北),季康子要攻打它。这时子路和冉有都在季家做事,便来告诉孔子。孔子怀疑这事是冉有策动的,就责备冉有说:“求呵,怕是你出的主意吧?颛臾这个小国向来是鲁国的附庸,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冉有说:“季康子要这样做,我们俩都不愿意。”孔子说:“这话说不过去。你们难道没有责任么?笼里的老虎跑了,匣子里的美玉碎了,难道不怪看守和保管的人么?”冉有又辩解道:“颛臾的城堡很坚固,又靠近费城,现在不攻下,怕有后患呢。”孔子便道:“求呵,我们最讨厌那种口是心非,又制造借口的人!我听说国家不怕人少,怕的是贫富不均;不怕穷,怕的是不安定。现在仲由和冉求辅助季康子,不能使境内人民生活安定,不能让远方的人愿意往这里来投奔,却在内部动起干戈来了。我恐怕季康子的忧患倒不在外而是在内呢!”

这时季康子的收入是鲁国税收的一半。冉有给他当主管,帮他剥削。季康子的收入于是比往日还增加一倍。孔子为这事很愤慨,说:“冉求不再是我的弟子了!大家敲起鼓来,一齐去攻击他吧!”

又有一次,孔子弟子公西华被派到齐国去。冉有要给公西华的母亲送些米去,来请示孔子。孔子最初说:“给她六斗四升就是了。”冉有说应该多些。孔子说:“那么,十六斗好了。”可是冉有送了好几百斗去。孔子又很生气,说:“公西赤(公西华名赤)到齐国去的时候,骑的是肥马,穿的是又轻又暖的皮袄,他并不穷呵。我听说,周济应周济那最急需的。已经富有了,还锦上添花做什么?”

篇9:孔子学习态度的名言以及故事

1. 温故而知新:复习旧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好的学习方法)

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取长补短的道理,谦虚的学习态度)

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知识并常常地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

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指做学问态度要端正,也指做人要诚实。

5.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 君子通晓事理,待人接物处事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外物奴役,患得患失,因此常有戚戚之心。

7.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8. 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要靠自己去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去求助于别人。而不具备君子品行的人,遇事总是习惯于求助于别人,而不是靠自己的去解决。

9. 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10. 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只是思考而不学习,那就有危险。

11. 敏于事而慎于言。

12. 做事勤奋敏捷,说话谨慎。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

13.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4.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15.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16. 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

17.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8.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感觉到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篇10:孔子学习态度的名言以及故事

有一回,孔子到齐国去,路上看见两个小孩正在辩论问题。

孔子看了,觉得挺有趣,就对跟在身后的学生子路说:“咱们过去听听孩子们在辩论什么,好不好?”子路撇了撇嘴说:“两个黄毛小子能说出什么正经话来?

“掌握知识可不分年龄大小。有时候,小孩子讲出的道理,比那些愚蠢自负的成年人要强得多呢?”子路一下子红了脸,不敢说什么。

孔子走上前去和蔼地说:“我叫孔丘,看见你们争辩得这么热烈,也想参加进来,你们看可不可以呀?”

“噢,原来你就是那个孔夫子呀,听说你很有学问。好吧,就请你来给我们评一评,看谁说得对!”两个孩子说。

孔子笑着说:“别急,一个一个地讲。”

一个孩子说:“我们在争论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最近。我说早上近,他说中午近。你说说是谁对呢?”孔子认真地想了一会儿说:“这个问题我过去没有考虑过,不敢随便乱讲,还是先请你们把各自的理由讲一讲吧。”

一个孩子抢着说:“你看,早上的太阳又大又圆,可到了中午,太阳就变小了。谁都知道:近的东西大,远的东西小。”

另一个孩子接着说:“他说得不对,早上的太阳凉飕飕的,一点也不热,可中午的太阳却像开水一样烫人,这不就说明中午的太阳近吗?”

说完,两个孩子一齐看着孔子,说:“你来评评谁对吧。”

这下可把孔子难住了,他反复想了半天,还是觉得两个孩子各自都有道理,实在分不清谁对谁错。于是他老老实实地承认:“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以后我向更有学问的人请教一下,再来回答你们吧。”

两个孩子听后哈哈大笑:“人家都说孔夫子是个圣人,原来你也有回答不了的问题呀!”说完就转身跑走了。

子路很不服气地说:“您真应该随便讲点什么,就能把他们镇住。”

孔子说:“不,如果不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不懂,怎么能听到这番有趣的道理。在学习上,我们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只有抱着这种诚实的态度,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说课稿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反思

《孔子的洒脱节选》阅读及答案

论语教学方案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历史《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反思

历史教学设计

《孔孟》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第一课时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孔子主张的学习态度
《孔子主张的学习态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孔子主张的学习态度(推荐10篇)】相关文章:

初一《〈论语〉》教学设计2022-09-04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文教案2023-09-03

历史教学设计模板2022-09-19

《论语选段》语文阅读和答案2023-04-0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高一选修)2023-07-23

孔子仁的思想的论文2024-02-17

论语述而篇原文及翻译2023-05-31

人教版七年级论语教学设计2022-11-02

论语教学设计2022-12-23

《季氏将伐颛臾》2023-09-12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