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精选8篇)由网友“今天吃点什么好”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羊尾镇中心小学 岳桂兰
学习目标:
1、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和特征。
2、 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3、 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
4、 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特征。
学习难点:对平行四边形概念及特征的理解。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自学71页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并从概念中找出平行四边的特征。
2、平行四边形,有( )组对边平行,而梯形则只有( )组对边平行,它们都是( )形。
3、长方形和正方形各画1个后,观察它们分别都有哪些边平行?
(1)独立画图后,找出各自平行的对边。小组内交流。
(2)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否具备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它们是否属于平行四边形。
(3)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 )形。
4、从四边形的特点看,四边形可以分成几类?
5、用集合图表示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二、巩固延伸
1、完成课本第74页的判断题第7题。(1个小组展示)
2、完成课本第73页第3题剪一剪。3、完成课本74页第5题
4、完成课本第75页,第8题:5、完成课本第74页,第4题/
三、作业
1、请你用三角板画一个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篇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羊尾镇中心小学 岳桂兰
学习目标:
1、认识梯形的底和高以及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知道什么叫等腰梯形和梯形的关系。
2、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会画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学习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并能正确作高。
学习难点:理解它们的高有无数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种图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你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 二、自主学习
1、四边形的特性(书本71,72页)
2、说说平行四边形具有什么性质 ?
思考:你是怎样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的?P72
1、 梯形也有它各部分的名称,分别叫什么?请你自学书本72页。
思考1:梯形的高是从哪一边到哪一边的垂线?高能不能画在腰上?
思考2: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
4、自学P72,并量一量两腰的长度,说一说这个梯形有什么特点?
5、怎样画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梯形的高你会画吗?
(1)自己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读课本72页,底和高的内容。
四、巩固延伸
1、(1)独立完成课本72页“做一做第2题
(2)独立完成课本第73页,第1题。
2、完成课本76页第10题
五、作业
1、完成课本第76页,第11题:
2 .请给下面图形画出底边上的高。
篇3: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科书70-71页例1,练习十二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2、学会四边形分类;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发展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助精神,在拼图的过程中感受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四边形关系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模具各一个。
学具:三角尺,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师:我们以前已学过很多图形了,请认真观察下面图形它们是由几条边围成的?(课件出示)
生:四条。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由四条边围成的这些图形叫四边形。
师:在这些四边形中,你最熟悉的是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
师: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点?
生: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对边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板书)
生: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对边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板书)
师:看来同学们对以前的`知识掌握得真牢固!正方形是长方形吗?
生:是。
师: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我们也可以说长方形包含正方形。
师:你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吗?(指课件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篇4: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
师:你们认识得真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
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又有什么特点呢?现在我们用学具分别量一量它们的边、角各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像这样写下来。并相互说说你是怎样发现的?四人小组活动开始。
生: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二)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1、汇报发现。
师:谁来大胆汇报自己的发现?你是怎样知道的?
(指名说说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师:谁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2、?验证结论
师:刚才有的同学找到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是互想平行的,我们一起来验证吧,请看大屏幕!(大屏幕展示方法:用直尺、三角尺平移验证)
3、总结概念。
师:(边操作边说)这组对边平行,这组对边也平行,两组对边都平行。
师: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怎样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吗?(指名回答)
师:请打开课本71页,找找课本是怎么说的,画起来齐读一遍。
揭示概念:[课件展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并板书)
4、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
师:在这定义中,你认为哪些词语比较重点?
生:两组,平行,四边形。
师:你真会找。我们把重点词读重音,齐读一遍。
生:学生读。
师:下面我们男女同学比赛,看谁读得好。(男女分别读)
师反问:要想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必须符合什么条件?
5、穿插练习。
请判断下面图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打“”,不是打“”。
(三)认识梯形
1、汇报发现
师:梯形的边又有哪些特点呢?
生: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师:你们都有同样的发现吗?(板书)
生:有。
2、?验证结论
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师:(边操作边说)这组对边不平行,这组对边平行,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3、总结概念。
师: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怎样的四边形叫“梯形”吗?
师:请打开课本71页,找找课本是怎么说的,画起来齐读一遍。
揭示概念:[课件展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并板书)
4、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
师:在这定义中,你又认为哪些词语比较重点?
生:只有一组,平行四边形。
师:你找得真准确,我们把重点词读重音,再读一遍。
师:下面我们来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读得好。
师反问:要想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梯形,必须要符合什么条件?
5、穿插练习。
请判断下面图形是梯形的打“”,不是打“”。
6、比较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有什么不同。
师:(指练习中的平行四边形)问:它为什么不是梯形?它其实是个平行四边形,那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有什么不同?
三、教学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的图形了,这些图形都是四边形。(课件出示四边形的集合图)
师:我们先看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边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两组对边都平行。
师: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吗?(四人小组讨论)
师:指名汇报。
师总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们特殊在哪里?
生: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梯形有没有两组对边平行?
生:没有。
师:所以梯形自己为一类。
教师总结:所以在四边形这个大家族中[展示:四边形集合圈],有平行四边形、梯形、一般四边形这几个家庭组成[展示:平行四边形、梯形集合圈],在平行四边形这个家庭中,包含有长方形这个特殊的小家庭[展示:长方形集合圈],长方形这个小家庭中又包含正方形这个特殊的成员[展示:正方形集合圈]。
师:现在我们对照课本71页的这个集合图,同桌互相说说这些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生:学生活动。
师:谁来说说它们的关系。(指名说)
四、质疑。
师:请打开课本70--71页,看书有没有要问老师的呢?
五、巩固练习。
1、判断: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2)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3)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
(4)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找一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师:你们判断得真准确。其实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就在我们的身边,你们在哪里看到过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呢?(指名说说)
师:好,老师现在带你们去校园找找,看这美丽的校园哪里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呢?(主题图)
师:谁愿意上来找找?
师:同学们真会找,我们在生活中也要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老师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和梯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欣赏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师:我们生活中很多建筑物都要用到我们学过的图形的。你们想不想利用我们学过的图形亲手拼一幅美丽的图画呢?
生:想。
3、拼图。
师:拼图要求:用学过的图形,拼出你们喜欢的图画。
(1)找图形(2)小组拼图画。(3)展示作品。
生:学生动手拼。
师:同学们真能干,能利用我们学过的图形拼出这么漂亮的图画,你们的手真巧。在这些美丽的图画中,你最喜欢哪一幅?它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六、总结:谈收获。
师:同学们,你觉得这节课里你表现怎样?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篇5:观潮 导学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年级:四 主备人:马珍珍 二次备课: 课时:第一课时
课题: 观潮 课型:精读展示课
学习目标
1.认识“罩、屹”7个生字,正确书写“蒙、薄”等 13个生字。
2.边读边想象钱塘江大潮的画面,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词语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学习重点 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
学习流程:导入明标----独、对、群学---- 展示、点拨----总结提升----达标测评
一、导入明标:
二、自主学习
1、、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词语,将生字表的字读准音。看下面的加点的字能读准音吗?选择一下吧!
堤坝(dī tī) 闷雷(mēn mèn) 薄雾(báo bó) 凤号浪吼(hào háo)
2、下面的词语哪些难写,在田字格内写一写吧!
笼罩 薄雾 恢复 蒙蒙 横贯江面 昂首东望 人声鼎沸
3、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问题,把问题记在下面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按照“潮来前”、“ 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写的,找一找有关段落,做上标记,再出声读一读,你有什么感受?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四 主备人:马珍珍 二次备课: 课时:第二课时
课题:观潮 课型:精读展示课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2、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学学习重点 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学习流程:导入明标----独、对、群学---- 展示、点拨----总结提升----达标测评
一、导入明标:
二、自主学习(独、对、群学):
1、课文评价说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在文中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奇观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时是按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一说你认为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的句子,进行理解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一步理解“天下奇观”,并说一说你“观潮”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潮 导学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篇6:观潮 导学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读7个生字:罩 屹 鼎沸 贯崩 恢,会写八个生字:潮 称 盐 笼罩 蒙薄雾。
2、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和观潮的时间、地点以及人们观潮时的心情。
3、读通课文,分清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有关段落,初步感受大潮的壮观景象。
重点难点
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
导入新课
用谈话法引出课题:同学们,你们到过江边吗?你们可知道,大江大海不仅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有波涛汹涌的时候,还有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水面会发生定时涨落的现象,这就叫作“潮”。
板书“潮”。
一位曾亲眼看见潮水涨落的人,把他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板书“观”。
展示学习目标:
1、会认读7个生字:罩 屹 鼎 沸 贯 崩 恢,会写八个生字:潮 称 盐 笼罩 蒙 薄雾。
2、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和观潮的时间、地点以及人们观潮时的心情。
3、读通课文,分清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有关段落,初步感受大潮的壮观景象。
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2、圈出自己认为难读难写、易混易错的字词,在生字本或写字本写一写。
3、运用所学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句子理解字词的意思。
4、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5、流利地朗读课文。
实施导学诊断
l.看拼音写词à
lǒngzhào báowù méngméng
( ) ( )( )
qí guān héngwò
( ) ( )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堤岸(dī tí ) 恢复(huī fēi) 风号浪吼(hào háo)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钱塘江大潮奇观在我国的 省,每年的农历 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2).钱塘江大潮的形成与杭州湾特殊地形有关,杭州湾 ,呈 。
小组互查互教
1、你学会了那些生字词?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词吗?
2、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最好听。
3、读了课文,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4、课文2-5段分别写了钱塘江潮哪些时段的景象?
师生引导释疑 阅读资料袋,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会认会写生字以和本课多音字(号 蒙 薄)以及易读错的字(堤 恢)
细读一、二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和诗句(苏东坡赞钱塘江秋潮: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理解“奇观”,联系生活理解“笼罩”。
联系全文,从“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观潮人什么心情?这个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
学生当堂检测
1.文章中“人山人海”说明了 ,“昂首东望”一词体现人们观潮时 的心情。这个侧面描写衬托出钱塘江大潮 。
2.用“笼罩”写一句话。
。
教师导练
1.易错的字:昂(左下不多点),蒙(中间不少横)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2.难解的词:“人山人海”体现观潮人多,“昂首东望”体现观潮时急迫心情。这两个词侧面描写了大潮之奇。
3.初解“奇观”:声音之奇 形态之奇
课题 1 观 潮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写五个生字:昂 沸 贯 旧 恢,理解“横贯江面、并齐头进、沸腾”
2、默读课文,根据词句,想象大潮来前、来时、过后江面上的不同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重点难点 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集体备课 资源共享 个人增减
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展示学习目标
1、会写五个生字:昂 沸 贯 旧 恢,理解“横贯江面、并齐头进、沸腾”
2、默读课文,根据词句,想象大潮来前、来时、过后江面上的不同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出示自学要求
1、圈出自己认为难读难写、易混易错的字词,在生字本或写字本写一写。
2、作者在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时是按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3、说一说你认为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的句子,进行理解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观潮 导学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篇7:火烧云 导学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目标
1.识“檀、盈、凶、庙、惚”5个生字。
2.体会火烧云颜色极多、形状丰富、变化极快的特点。
重点难点
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
导入新课
揭题,引起兴趣。
1、师出示火烧云的插图,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火烧云”
3、关于火烧云,你知道一些什么呢?
4、你想再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呢?
展示学习目标
1.识“檀、盈、凶、庙、惚”5个生字。
2.体会火烧云颜色极多、形状丰富、变化极快的特点。
出示自学要求
1、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2、勾画文中优美词句,多读几遍,并积累好词句。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观察自然界的火烧云。
3、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火烧云的成因。
实施导学诊断
1.多音字组词。
zhuǎn( ) mó( )
转 模
zhuàn( ) mú( )
2.按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描写火烧云现状多,变化快:先是出现 的马,忽然又来了 的狗,接着又来了 的狮子。
课文表现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极快的词语有不少,如:一会儿, , , 。
小组互查互教
1、能描述火烧云的美丽景象。
2、给大家介绍火烧云的成因等课前所了解的知识。
3、学会了以下生字新词:
紫檀( ) 笑盈( )盈 一模( )一样
恍( )恍惚( )惚 庙( )门 凶猛( )
4、读一读喜欢的语句。
师生引导解疑
1、读课文,什么叫“火烧云”? 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写出了火烧云“变化极多”的特点?
2、阅读第二、三自然段,划出片断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
3、默读第4、五、六、七自然段,作者描写了火烧云几种形状?你还能说几种没写出来的形状?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用学过的词语概括出形状变化很多。
学生当堂检测
1.色彩世界多丰富啊!找样子写一写。
黄(澄澄) 绿( ) 金( ) 白( )
(茄子)紫 ( )黄 ( )灰 ( )红
2.形容颜色多的词有:五彩缤纷、( )、( )、( )
形容形状变化多的词:变化多端、( )、( )
教师导练
课文主要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2.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写一段话。
[火烧云 导学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篇8:《母鸡》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班级:_______ 小组:_______ 姓名: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
教师寄语:动物的可爱、可敬,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4、学习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预习案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通过预习达到以下目标:1.通读全文,圈画应掌握的生字新词,查字典正音、释义,初步感知文章内容。2. 理清课文层次,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3.完成预习自测题,并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我的疑问”处。4.限时15分钟完成。
【走进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老舍作品甚多,有16卷《老舍文集》问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中篇小说《微神》、《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预习自测】
学习建议:自测题体现一定的基础性,又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只有“细心才对思考才会”。
1、我会用多音字组词。
shì ( ) wù ( ) chà( )
似 恶 差
sì ( ) ě ( ) chā( )
2、用自己的话写出词语的意思。
如怨如诉
趁其不备
3、读课文,写出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熟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我的疑问】预习中,我遇到的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延伸】
推荐阅读阅读普里什文的〈〈柱子上的母鸡〉〉、列那尔的《母鸡》。
探究案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1、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2、《母鸡》和《猫》这两篇课文都是老舍写的,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学习建议:请你用5分钟的时间认真思考以上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1、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1)读课文,在文中勾出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变化的词语。
(2)交流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变化,原因是什么?
2、《母鸡》和《猫》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再一次品读,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完成填表。
写法比较 《母鸡》 《猫》
文章的结构
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
在表现动物的特点时
在语言的运用上
三、我的知识网络图
【我的知识网络图】--归纳梳理、整合内化
感情 原因
讨厌 叫、欺侮、下蛋
母鸡
喜爱 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
1、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感情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2、分类摘抄词语:
把自己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采蜜本”上。
【学习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_________________
训练案
学习建议:完成课后训练案需要定时训练。独立完成,不要讨论。
【达标检测】请在10分钟内完成。
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相对应的事例分别是?
负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慈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勇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拓展】
同学们也有自己的妈妈,你的妈妈平时是怎么关爱你的?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把你最想对妈妈说的话用一两句话写在书中的空白处。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话都在这一一地说出来,今天是回家的日子,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踏进家门前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写的那句话,记住: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母鸡》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 梯形的面积导学案
★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精选8篇)】相关文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总复习)2023-06-11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2-07-02
新人教版五年级英语教学计划2022-06-14
学期教学计划2022-11-05
第一课时数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4-02-23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022-08-16
白板教学2023-10-23
《迟到》优秀说课稿2023-12-01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教学设计2022-07-15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