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总复习)

时间:2023-06-11 08:04:24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总复习)(精选15篇)由网友“Jägermeister”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总复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总复习)

篇1: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总复习)

九、课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巩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使学生巩固角的概念,进一步认识角的分类及各类角的特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过的四边形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能正确地画圃;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能够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并且理解相互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根据平面的基本特征,能够理解平面图形的相互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线段、射线和直线.

1.复习特征.【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1)请你在本上分别画出5条不同的线,然后同桌互相说说你画的是什么线,有什么特点?他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同?

(2)全班汇报.

指出:线段、射线和直线都是直的,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2.判断反馈.

(1)一条射线长5厘米.

(2)通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3)通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4)通过一点可以画一条射线.()

二、复习角.【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1.什么叫做角?请你自己画一个任意角.

提问:根据你画的角说-说,怎样的图形是角?(板书:角)

2.复习各部分名称.

学生填写各部分名称.

教师提问:(1)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画的长短无关)

(2)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什么?

3.复习角的分类.

教师说明:根据角的度数,可以把角分类.

教师提问:我们学习过哪几类角?每种角的特征是什么吗?

(板书: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三、复习垂线和平行线.【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1.教师提问: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你能举出日常生活里的例子吗?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说两条直线平行?

谁来举出平行线的例子?

2.画图.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组垂线和一组平行线.

四、复习近平面图形.

(一)复习三角形的概念.【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1.提问:什么叫做三角形?你能够画出几种不同的三角形?

老师板书分类:a.按照边分类;b.按照角分类

2.教师口述,学生作图.

(1)等腰三角形

(2)等腰直角三角形

3.判断.

出示一组三角形,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三角形.

4.复习三角形的内角和.

提问: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我们是怎样发现的?

(二)复习四边形.【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教师提问:四边形是怎样的图形?我们曾经学习过哪些四边形?

1.复习图形特征.

出示:

请你说说图里学过的四边形的名称、特征和字母表示的意义.

小组共同回忆:

(1)长方形有什么特征?

(2)正方形有什么特征?

(3)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

(4)梯形有什么特征?

2.从图上看,我们学过的四边形可以分为哪几类?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教师小结:由于长方形、正方形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所以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长方形.

板书:(完善四边形的关系)

(三)复习圆.【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1.复习圆的特征.

(1)画圆,并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和直径.

(2)提问:圆是怎样的一个图形?

同一个圆中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2.复习轴对称图形.

(1)请同学们把圆对折.

提问:你发现圆对折后有什么特点?

再把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对折,使折痕两边完全重合.

(2)提问:你认为刚才对折的图形都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

这里对折的折痕就是什么?

(板书:对称轴)

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几条对称轴?圆有多少条对称轴?

我们学过的其他图形里,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你还能说出哪些见过的轴对称图形?

五、综合练习.

1.判断.

(1)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

(2)平角是一条直线.()

(3)两条直线相交组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其他的三个角也是直角.()

(4)不相交的两条线叫做平行线.()

(5)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6)任何两个等底等高的梯形都能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选择题.

(1)直角的两条边是()

①直线②射线③线段

(2)等边三角形是()

①锐角三角形②直角三角形③钝角三角形

3.下面这个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多少个三角形?多少个梯形?

六、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能够说出哪些包含关系的图形?

七、板书设计.

几何初步知识

线 角 垂直和平行 三角形 四边形 圆 轴对称图形

直线

射线

线段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垂直

平行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梯形

十、课题:平面几何图形周长与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2.通过复习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比较、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复习,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渗透数学转化思想以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1.系统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公式的推导,区分平面图形周长,面积的不同点.

2.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并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近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出示图:

1.请你观察: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面积不相等,周长相等

2.互相交流

(1)什么叫做平面图形的周长?周长指的是哪部分?

(2)什么叫做平面图形的面积?面积指的是哪部分?

3.学生汇报并且请学生到前面指出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4.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理解概念.

判断:

(1)周长相等的两个平面图形,它们的面积一定相等.()

(2)面积相等的两个平面图形,它们的周长一定相等.()

(3)周长相等的两个组和平面图形,它们的面积一定不相等.( )

(4)周长的单位有:米、分米、平方厘米.()

(5)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二、复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

1.回忆平面图形周长公式的学习顺序.

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的周长,你能够按照学习的先后顺序说说吗?

2.小组共同回忆探讨.

(1)这3个平面图形的周长公式分别是什么?

(2)它们的周长公式是怎样推导得来的?

3.学生汇报.

长方形:因为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所以:c=a×2+b×2或c=(a+b)×2

正方形:因为正方形4条边相等,所以:c=a×4

圆形:通过实验可以知道圆形的周长总是圆的直径的π倍,

所以:c=πd或者c=2πr

4.如果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长,怎样求宽?

如果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宽,怎样求长?

如果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怎样求边长?

如果想求圆形的半径,需要已知什么,怎样求?

如果想求圆形的直径,需要已知什么,怎样求?

5.完善平面图形的周长知识结构:

三、复习近平面图形的面积.

(一)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面积

1.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圆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2.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回忆探讨:

(1)这3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分别是什么?

(2)它们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得来的?

3.教师提问.

(1)如果想求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2)知道半径如何求圆的面积?知道直径呢?知道周长呢?

4.完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面积公式及知识结构.

(二)复习近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及公式推导.

观察图形:

1.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回忆探讨:

(1)这3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分别是什么?

(2)它们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得来的?

2.小组汇报.

3.这三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有什么关系?

4.教师完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及知识结构.

四、课堂练习.

1.计算.(单位:厘米)

2.判断.

(1)四边相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

(2)半径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

(3)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3.一块长1米20厘米,宽90厘米的铝皮,剪成直径是30厘米的圆片,最多可以剪多少块?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

六、板书设计

篇2:复习近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角、垂直与平行、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以及各图形的联系。‘

教学过程:

直线、射线、线段。

提问:1)分别说一说什么叫直线、射线、线段?

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

完成123页上面的“做一做”。(学生笔做)

提问:1)什么叫做角?

2)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整理:把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完成123页下面“做一做”的1题、2题。

锐角 直角 钝角平角 周角

大于0°

小于90°

垂直与平行

提问: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有哪几种情况?

2)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平行?

回答:下面几组直线中,哪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哪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

完成教材124页的“做一做”

三角形。

提问:

1)什么叫做三角形?

2)在下面的三角形中,顶点A的对边是指哪一条边?

先笔做:以顶点A的对边为底,画出三角形的高,并标出底和高。(前页一幅图)

在下面的表中填写三角形的名称和各自的特征。

名称

图形

特征

回答: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联系与区别。

四边形

提问:什么叫四边形?

回答:看图说出下面各图的特点,再说一说图中各字母表示什么

想一想:为什么说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为什么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完成125页“做一做”中的1、2题。

篇3:第二课时复习近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圆与扇形、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以及各图形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圆与扇形

请你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并用字母o、r、d分别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回答:

什么叫圆的半径?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半径?有多少直径?它们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什么叫扇形?(让学生笔做上题再回答)

想一想:扇形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完成126页的“做一做”

轴对称图形。

什么叫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什么叫做对称轴?

想一想:我们学过的图形中,还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观察你周围的物体,看看有哪些 物体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

完成127页练习二十六第1~4题。

空间与图形

第一课时

复习近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角、垂直与平行、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以及各图形的联系。‘

教学过程:

直线、射线、线段。

提问:1)分别说一说什么叫直线、射线、线段?

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

完成123页上面的“做一做”。(学生笔做)

提问:1)什么叫做角?

2)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整理:把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完成123页下面“做一做”的1题、2题。

锐角 直角 钝角平角 周角

大于0°

小于90°

垂直与平行

提问: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有哪几种情况?

2)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平行?

回答:下面几组直线中,哪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哪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

完成教材124页的“做一做”

三角形。

提问:

1)什么叫做三角形?

2)在下面的三角形中,顶点A的对边是指哪一条边?

先笔做:以顶点A的对边为底,画出三角形的高,并标出底和高。(前页一幅图)

在下面的表中填写三角形的名称和各自的特征。

名称

图形

特征

回答: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联系与区别。

四边形

提问:什么叫四边形?

回答:看图说出下面各图的特点,再说一说图中各字母表示什么

想一想:为什么说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为什么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完成125页“做一做”中的1、2题。

篇4:综合复习(平面图形的认识、周长和面积)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概念,正确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熟练运用公式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

回顾知识

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线?各有什么特征?

说一说你学过哪七种平面图形?各有什么特征?

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它们的计算公式各是什么?

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它们的计算公式各是什么?

揭示规律。

看书128页下面的图形,说一说这些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巩固练习

教师参照129页练习二十七和129页练习自编练习题。

第三课时

复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概念;掌握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这些公式,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提问:请你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出示教材128页中间的两幅图。

比较各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在每一组中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面积相等吗?

生:看图回答

看图写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周长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并说一说这些计算公式是怎样导出的。

C=

S=

S=

C=

作业

完成129页1~11题。

注意:第10、13题是一些联系实际的计算题。解答时让学生注意统一计量单位。

篇5:九、课题: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巩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使学生巩固角的概念,进一步认识角的分类及各类角的特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过的四边形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能正确地画圃;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能够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并且理解相互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根据平面的基本特征,能够理解平面图形的相互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线段、射线和直线.

1.复习特征.【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1)请你在本上分别画出5条不同的线,然后同桌互相说说你画的是什么线,有什么特点?他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同?

(2)全班汇报.

指出:线段、射线和直线都是直的,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2.判断反馈.

(1)一条射线长5厘米.

(2)通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3)通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4)通过一点可以画一条射线.()

二、复习角.【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1.什么叫做角?请你自己画一个任意角.

提问:根据你画的角说-说,怎样的图形是角?(板书:角)

2.复习各部分名称.

学生填写各部分名称.

教师提问:(1)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画的长短无关)

(2)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什么?

3.复习角的分类.

教师说明:根据角的度数,可以把角分类.

教师提问:我们学习过哪几类角?每种角的特征是什么吗?

(板书: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三、复习垂线和平行线.【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1.教师提问: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你能举出日常生活里的例子吗?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说两条直线平行?

谁来举出平行线的例子?

2.画图.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组垂线和一组平行线.

四、复习近平面图形.

(一)复习三角形的概念.【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1.提问:什么叫做三角形?你能够画出几种不同的三角形?

老师板书分类:a.按照边分类;b.按照角分类

2.教师口述,学生作图.

(1)等腰三角形

(2)等腰直角三角形

3.判断.

出示一组三角形,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三角形.

4.复习三角形的内角和.

提问: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我们是怎样发现的?

(二)复习四边形.【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教师提问:四边形是怎样的图形?我们曾经学习过哪些四边形?

1.复习图形特征.

出示:

请你说说图里学过的四边形的名称、特征和字母表示的意义.

小组共同回忆:

(1)长方形有什么特征?

(2)正方形有什么特征?

(3)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

(4)梯形有什么特征?

2.从图上看,我们学过的四边形可以分为哪几类?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教师小结:由于长方形、正方形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所以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长方形.

板书:(完善四边形的关系)

(三)复习圆.【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1.复习圆的特征.

(1)画圆,并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和直径.

(2)提问:圆是怎样的一个图形?

同一个圆中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2.复习轴对称图形.

(1)请同学们把圆对折.

提问:你发现圆对折后有什么特点?

再把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对折,使折痕两边完全重合.

(2)提问:你认为刚才对折的图形都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

这里对折的折痕就是什么?

(板书:对称轴)

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几条对称轴?圆有多少条对称轴?

我们学过的其他图形里,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你还能说出哪些见过的轴对称图形?

五、综合练习.

1.判断.

(1)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

(2)平角是一条直线.()

(3)两条直线相交组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其他的三个角也是直角.()

(4)不相交的两条线叫做平行线.()

(5)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6)任何两个等底等高的梯形都能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选择题.

(1)直角的两条边是()

①直线②射线③线段

(2)等边三角形是()

①锐角三角形②直角三角形③钝角三角形

3.下面这个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多少个三角形?多少个梯形?

六、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能够说出哪些包含关系的图形?

七、板书设计.

几何初步知识

线 角 垂直和平行 三角形 四边形 圆 轴对称图形

直线

射线

线段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垂直

平行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梯形

篇6:复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概念;掌握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这些公式,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提问:请你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出示教材128页中间的两幅图。

比较各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在每一组中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面积相等吗?

生:看图回答

看图写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周长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并说一说这些计算公式是怎样导出的。

C=

S=

S=

C=

作业

完成129页1~11题。

注意:第10、13题是一些联系实际的计算题。解答时让学生注意统一计量单位。

篇7:平面图形的特征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空 间 与 图 形

第2课时(总第11课时)

一、教材分析

【复习内容】

教科书第12册第97-98页“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7-10题。

【知识要点】

1.平面图形的特征

图形 边的特征 角的特征

长方形 对边平行且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 四条边都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平行四边形 对边平行且相等 对角相等

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四个角的内角和是360

三角形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个角的内角和是180

圆 由一条曲线围成 通过圆心两端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2.画平面图形的高

3.三角形的内角和

求三角形中未知的一个角或几个角的度数,涉及到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的特征,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以及有关比的知识。

4.把多边形分成几个简单的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这些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完善认知结构。

2.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学习有

关平面图形知识的经验和方法,发展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3.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空间与图形领域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产生继续探索学习的积极心向,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建议

复习近平面图形的特征时一、要抓住从直观图形到抽象知识的概括,由具体的某个图形再进行归类,找出共同特征。二、可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具有怎样的关系?它们与三角形具有怎样的关系?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四边形具有怎样的关系?正方形.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具有怎样的关系?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三、解决“练习与实践”的7.8.9题时,要注重学生方法的指导,画法要规范,围三角形时要考虑全面,求角的度数时的方法是否最优。

三、知识链接

1.长方形和正方形(教科书三上P58 例题)

2.平行四边形.梯形(教科书四下P43.47例题)

3.三角形(教科书四下P23例2,P24例3,P28的例题)

4.圆(教科书五下P93-94的例题)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并整理“围成的平面图形”

1.提出要求:请大家回忆,我们学过哪些围成的平面图形?先画出相关的图形,再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2.进一步要求;如果把这些平面图形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

引导学生认识到: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分为一类,由曲线或由曲线和线段共同围成平面图形分为一类。

3.追问: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都可称为什么图形?如果把多边形进一步分类,可以怎样分?

4.让学生在画出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上作高,在画出的圆中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二)回顾并整理三角形的特征.分类,以及有关特殊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1.提出要求:关于三角形的知识,你能想到哪些?小组先交流再全班交流。

2.出示三角形的分类图。(图1)

(图1) (图2)

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图形的?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追问:能不能找到一个三角形,既不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讨论: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直角,最多有几个钝角?为什么?

3.出示三角形的集合图(图2)

提问:你是怎样理解上面这个图形的?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

(2)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你能用学过的其他知识来解释上面的结论吗?

4. 完成“练习与实践”第8.9题

第8题让学生先独立选一选,再要求说说选择时是怎样想的。

第9题先让学生独立算一算.填一填,再指名说说计算时的思考过程。

(三)回顾并整理四边形的特征,以及相关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1. 提出要求: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哪些?你能试着画一个示意图来表示这些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吗?

2.学生尝试画图并进行交流

讨论,你是怎样理解上面这示意图的?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什么样的四边形是梯形?

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长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

(2)平行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3)正方形一定是长方形。

(4)长方形一定是正方形。

提问: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表达?

3. 指导完成“练习与实践”第7题

提醒学生要借助工具规范地作图,再指名说说具体的画图过程。

(四)指导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0题和思考题

第10题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分割图形的方法,并试着分一分,再通过交流和评点,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不同分割方法的特点。

思考题可以先让学生在图中画出相应的线段,再数一数三角形一共有多少个,并说一说这些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

(五)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对平面图形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还有哪些疑问?或哪些自己认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篇8:《平面图形的总复习》教学教案

《平面图形的总复习》教学教案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6、98页。

【学习目标】:

1.回忆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够通过这些特征用Y图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2.能够通过思维导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能够通过韦恩图表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与梯形两两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资源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打印好的思维导图、韦恩图和Y图模板。

3.卡纸,便利贴。

【学习过程】:

一、问题情景,导入复习

1.出示平面图形:

师:同学们,我手中的是什么图形?我们还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的说一说,教师简要板书。

2.导入:

师: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系统地复习一下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复习)

二、小组协作整理,建构网络。

1.小组协作整理。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对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知识进行整理,要体现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

(2)小组内同学共同分类整理。

2.老师介绍思维导图,韦恩图和Y图的作用。

师:思维导图可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Y图可以表示分类,韦恩图可以表示联系和区别。

3.教师引导学生用图表进行整理,并巡视课堂进行个别指导。

4.观摩学习。

要求:

(1)整理完后,以小组为单位互派代表到各组观摩学习,每个组只留下一个主讲人对参观者进行介绍。

(2)学习结束以后把自己组整理的内容补充完整。

(3)组内推选一人展示本组的作品。

5.汇报展示。

老师选定几个小组,分别上台汇报展示本组所整理的内容。

要求:(1)汇报时先说一说自己是用哪种方法整理的。

(2)说一说自己都整理了哪些内容。

(3)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把自己组的作品进一步的完善。

小组代表汇报完毕后,让下面的同学对他的汇报做适当的评价,如有遗漏,可做相应的补充。

6.优化再建,完善知识。

师:根据刚才的交流汇报请同学们再次完善自己整理的内容。

教师把学生完善后的作品选几份张贴在黑板上供学生参考,并根据学生的完善。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对着思维导图与Y图复习三角形的概念、内角和及分类。

(1)提问:什么叫做三角形?

(2)老师板书分类:a.按照边分类; b.按照角分类

(3)复习三角形的内角和.

提问: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

2.复习四边形的特征、分类和关系。

(1)师生对着包容图复习各种四边形的关系。

师:长方形的特征:正方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梯形的特征:

(2)通过韦恩图的对比得出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异同。

师生小结:由于长方形、正方形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所以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长方形.

3.复习圆.

(1)复习圆的特征。

复习画圆的方法,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和直径,同一个圆中直径和半径关系。

(2)复习轴对称图形。

四、归纳总结。

师: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篇9: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数和计算

思考并回答:

1、在小学里我们学过哪些数?

2、最小的非0的自然数是多少?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基本单位是多少?

3、小数又可以怎样分类?

4、我们学过的整数和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数位的顺序是怎样的?

5、读数时应注意什么?读出下面各数:36000、24050000、500900000、40.57、4.057、0.4057、15000300    比较40.57、4.057 、0.4057的大小,从中可以得到什么规律?

6、写数时应注意什么?用阿拉伯数字写出下面各数:七千零三十八、七亿零三十八万、

三亿零五十万六千、零点零四零六

练习:

1、在数位顺序表里,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第五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第三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位。

2、最高位是百万位的整数是(   )位数;最后一位是百分位的小数是(   )位小数。

3、5830070420读作(      )。“8”在(    )位上,表示( );“7”在( )位上,表示( )。

4、有一个四位数,加上“1”就变成五位数,这个四位数是( );有一个四位数,减去“1”就变成三位数,这个四位数( )。

5、地球有多大?请读出下面数据。

地球的半径 6378.14千米              赤道长 40073.92千米

地球表面积 510067860平方千米       地球海洋面积 361745300平方千米

思考并回答:

1、3.150=3.15 、7.8=7.8000,这是根据什么?

2、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一位,它的值有什么变化?

3、1÷3、70.7÷33,商的小数部分的数字有什么规律?

4、把453.647分别精确到十位、个位、十分位(保留一位小数)、百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各是多少?

5、下面的循环小数,如果各保留三位小数取它的近似值,该怎样写?  . .       .          . .

0.72     0.3       3.150

6、以85400为例,省略万后面的尾数与写作以万为单位的数有什么区别?

7、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怎么写?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又该怎么写?34820、408000、7136300、19800

8、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和是45,这三个数分别是(  )、(  )、(   )。

练习:

1、9035000以万为单位写作(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作(   )。408000000以亿为单位写作(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写作(   )。

2、7.85353……写作(    ),0.346346……写作(    )。

3、0.04×1000就是将0.04的小数点向(    )移动(    )位。

4、25.4÷100 就是把25.4的小数点向(    )移动(    )位。3.002的小数点左移两位,是原数的(    ),小数点右移三位,是原数的(    )倍。

5、两个数相除的商是3.45,如果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除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 一位,商是(    )。

数的整除

思考并回答:

1、下面的除式,哪些是整除关系?是整除关系的两个数要具备哪些条件?

32÷4、45÷7、12÷0.3、720÷90、2÷4

2、根据35、4、60、24、105、7、56、12这些数:(1)写出整除关系的除式,并分别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2)这些数中,60的因数有哪几个?7的倍数有哪几个?(3)这些数中哪些能分别被2、3、5整除?

3、怎样判别一个自然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一定是合数吗?质数是不是都是奇数?

4、什么叫质因数?什么叫分解质因数?

5、下面各题分解质因数是否正确?为什么?不对的应该怎样改正?

18=2×3×3、2×3×7=42、120=2×2×5×6、150=2×3×5×5×1

6、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14和42、24和32、12和18

7、互质的两个数一定都是质数吗?怎样判别两个数是否是互质数?

练习:

1、在16、4、8、32、36、80、84、160这些数中,80的约数有(   ),16的倍数有(   )。

2、20的约数有(   ),32的约数有(   ),20和32的公约数有(    ),其中最大的公约数是(    )。

3、按照下面要求写出互质数:两个都是质数(  );两个都是合数(   );一个是质数,一个是合数(  )。

4、把下面的数填在图内。6、8、9、10、12、15、18、20、21、25、30、32、35

能被3整除的数

能被5整除的数      能被2整除的数

5、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27和18、39和117、8和15

6、一个数用2、3、5除正好都是整数,这个数最小是(    );有一个数用它去除30、45、60正好都是整数,这个数最大是(    )。

7、判断题:

(1) 没有约数2的自然数一定是奇数。

(2) 一个自然数的约数总比它的倍数小。

(3) 两个质数相乘,积一定是合数。

(4) 一个奇数加上7,一定能被2整除。

(5) 2、3、5都是质因数。

(6) 两个合数不能成为互质数。

(7) 17的约数都是质数。

(8) 因为3、5、6的最大公约数是1,所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3×5×6=90。

分数和百分数

思考并回答:xkb1.com

1、先填空,在回答:4/5=1÷   ×   、4/5=   ÷   ;7/9=1÷   ×   、7/9=   ÷

什么叫分数?分数的分子、分母个表示什么?分数单位表示什么意思?

2、什么叫百分率?“9/100米”与“9﹪”在意义上有什么区别?

3、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与

商不变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联系?

4、什么叫约分?什么叫通分?你能说出约分和通分的方法吗?

5、下面括号里应填什么数?其中哪一个分数是最简分数?为什么?

24/40=(  )/20=48/(   )=(   )/5=(    )/15=36/(   )

6、举例说明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方法。

7、下面的分数哪些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为什么?2/3、3/4、4/5、5/7、3/10、7/12、11/16、9/20、12/25、6/15

8、分数、小数、百分数混在一起,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比较0.6、2/3、61﹪的大小。

练习:

1、把3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5段,每段钢管是全长的(  )/(   ),每段的长度是(   )/(   )米,3段占全长的(   )﹪。

2、生产500吨化肥,计划25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计划的(   )﹪,每天生产(    )吨。

3、3里面有(   )个1/3,2/3里面有(   )1/12,1里面有11个2/(  ),100个1/7是(   )。

4、7/15的分数单位是(   ),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等于1,减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等于1/5。

5、5/8的分母加上2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要(   );6/15的分母减去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要(   )。

6、一个分数,它的单位是1/8,它有7个这样的单位,这个分数是(   ),化成小数是(    ),化百分数是(   )。

量和计量

思考并回答:

1、在小学里已经学过哪些量?它们各有哪些计量单位?

各种量 基本单位 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长度 1米 1千米=(     )米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面积 1平方米 1平方千米=(    )公顷

1平方千米=(    )平方米

1公顷=(    )平方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体积 1立方米

1升 1立方米=(    )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1升=(      )毫升

质量 1千克 1吨=(     )千克

1千克=(    )克

时间 1秒 1日=(     )时

1时=(     )分

1分=(     )秒

2、在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或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变换时,要注意什么?

练习:

1、填空:

(1)5米=(    )分米    3.2 分米=(    )厘米     5平方米=(     )平方分米

3.2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52700平方米=(       )公顷

(2)4.8升=(       )毫升     1.6千克=(        )克   7.3米=(    )分米=(    )厘米

(3)4.2公顷=(    )平方米             0.8平方千米=(     )公顷

1.05立方米=(    )立方分米     1.45吨=(     )千克

(4)210秒=(     )分        1/6日=(       )时       1时20分=(     )分

2、选择:

(1)下列年份中,不是闰年的年份是(      )     A1980年   B     C21

(2)25厘米×(    )=1米     A1/2     B4       C40

(3)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的边长是(    )   A10厘米    B100厘米     C10000厘米

(4)将1立方米的大立方体锯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立方体,然后将它们一个一个地连接起来,总长度是(      )。      A1千米      B10千米       C100千米

3、判断题:xkb1.com

(1) 第一季度有91天的这一年是闰年。

(2) 一水池装了0.3立方米的水,这池水的容积是300升。

篇10:分数应用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总复习)

五、课题: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的解答.

2.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能力.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的解答.

教学难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且能够数量、正确的解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老师这里有两个数,一个是6,另一个是3.你能够用6与3提问并且进行回答吗?

学生回答:

(1)3是6的几分之几?

(2)6是3的几倍?

(3)3比6少几分之几?

(4)6比3多几分之几?

(5)6占6与3总和的几分之几?

(6)3是6与3差的几倍?……

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分数应用题.(板书:分数应用题的复习)

二、复习探讨.

(一)教学例4.

学校举办的美术展览中,有50幅水彩画,80幅蜡笔画.___________?

1.教师提问:根据已知条件,你都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2.反馈:

(1)水彩画和蜡笔画共多少幅?

(2)水彩画比笔画少多少幅?

(3)蜡笔画比水彩画多几分之几?

(4)水彩画比蜡笔画少几分之几?

(5)水彩画是蜡笔画的几分之几?

(6)蜡笔画是水彩画的几分之几?

(7)……

3.教师质疑.

(1)5问和6问为什么解答方法不同?(单位1不同)

(2)3问和4问的问题有什么不同?(单位1不同)

(二)例题变式.

1.学校举办的美术展览中,有50幅水彩画,蜡笔画比水彩画多 ,蜡笔画有多少幅?

2.学校举办的美术展览中,有80幅蜡笔画,蜡笔画比水彩画多 ,水彩画和蜡笔画一共有多少幅?

(1)学生独立解答.

(2)学生讨论两道题的区别.

教师总结:看来我们做分数应用题时,需要认真审题并且在找准单位1的同时注意找准对应关系.

(三)深化.

如果题目中的分数发生了变化,我们还会解答吗?

1.仓库里有15吨钢材,第一次用去总数的20%,第二次用去总数的 ,还剩下多少吨钢材?

2.仓库里有一些钢材,第一次用去总数的20%,第二次用去总数的 ,还剩下15吨,仓库里有多少吨钢材?

(1)学生独立解答.

(2)学生讨论两道题的区别.

教师总结:虽然分数应用题与百分数应用题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但是数量关系相同.同样需要注意认真审题并且在找准单位1的同时注意找准对应关系.

三、巩固反馈.

1.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然后列出文字表达式.

(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

(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

(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

(4)的电视机价格比降低了百分之几?

(5)现在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百分之几?

(6)十一月份比十二月份超额完成了百分之几?

2.列式不计算.

(1)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2100千克油菜子可以榨油多少千克?

(2)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一个榨油厂榨出菜子油2100千克,用油菜子多少千克?

(3)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

3.判断并且说明理由.

男生比女生多20%,女生就比男生少20%.

4.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小时行了全程的 ,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了16千米,这时距离乙地还有94千米.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课后作业.

某体操队有60名男队员,

(1)女队员比男队员多 ,女队员有多少名?

(2)男队员比女队员多 ,体操队员共有多少名?

(3)女队员比男队员少 ,女队员有多少名?

(4)男队员比女队员少 ,体操队员共有多少名?

六、课题: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判断出应用题中所涉及的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通过复习,能够使学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熟练的解答应用题.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熟练的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熟练的解答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总价一定,每件物品的价格和所买的数量.

(3)小朋友的年龄与身高.

(4)正方体每一个面的面积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5)被减数一定,减数和差.

谈话引入:我们今天运用正反比例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二、探讨新知.

(一)教学例5(用比例解答下题)

修一条公路,总长12千米,开工3天修了1.5千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还要多少天?

1.学生读题,独立解答.

2.学生反馈:

3.分析:

(1)为什么需要用正比例解答?

(2)12和要求的天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4.小结:我们在做题时,根据注意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不仅需要判定运用什么比例方法,而且还要注意找准题目中的对应关系.

(二)反馈.

1.某车队运送一批救灾物品,原计划每小时行60千米,6.5小时到达灾区,实际每小时行了78千米.照这样计算,行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

2.大齿轮与小齿轮的齿数比为4∶3.大齿轮有36个齿,小齿轮有多少个齿?

三、巩固反馈.

1.一张大纸,如果裁成长36厘米,宽26厘米的小纸张,可以裁成28张;如果裁成长18厘米,宽13厘米的小纸张,可以裁成多少张?

2.某车间有男工25人,女工20人.如果男工增加15人,要想使男工和女工人数的比不发生变化,女工应该增加多少人?

3.一项工程,10人去做24天可以完成;如果每人的工作效率不变,现在需要提前4天完成,需要多少人?

4.两个底面半径相等的圆柱体,第一个圆柱的高是第二个圆柱高的 .第二个圆柱的体积是60立方米,第一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1.生产小组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用14天,平均每天加工1500个零件.实际每天加工2100个零件.实际用了多少天就完成了任务?

2.一个编织组,原来30人10天生产1500只花篮,现在增加到80人,按原来的工效,生产6000只花篮需要多少天?

六、板书设计

篇11:认识圆/轴对称图形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圆

1. 认识圆

(1)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会使用工具画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

2、出示圆片图形: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圆的外圈是用线段还是曲线围成的?

举例: 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

二、认识圆的特征。

1、学生自己在准备好的纸上画一个圆,并动手剪下。

2、动手折一折。

(1)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两条折痕的交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看看圆心是否相同。

3、认识直径和半径。

(1)将折痕用铅笔画出来,比一比是否相等?

(2)观察这些线段的特征。(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板书: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4、讨论:

(1)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的长短,发现了什么?

(2)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圆的直径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5、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学生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和半径都相等。

6、巩固练习:课本58“做一做”的第1-4题。

三、学习画圆。

1、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四、巩固练习。

1、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再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

2、判断,并说为什么。

(1)半径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     (  )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  )

(3)直径是半径的2倍。           (  )

(4)圆的半径都相等。             (  )

3、思考题:在操场如何画半径是5米的大圆?

五、布置作业。

书P60第1-4题。

(2)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在前面所学得轴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认识圆的对称轴。

2、使学生认识到圆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有无数条。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中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对称轴的认识

教学重点: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观察以前认识对称图形。

1、举例说出轴对称的物体。如:蝴蝶 、飞机、门窗、圆中的钟面、月饼等。想一想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2、观察、概括。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二、教学认识圆的对称轴

1、出示例3: 你能分别画出下面两个圆的对称轴吗?你能画出几条?

2、学生尝试画出圆的对称轴,观察、再动手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一条直径所在的位置都是它的对称轴。

三、巩固练习。

1、在方格上画对称轴,并量出对称轴两边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2、小结:对称轴两侧相对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从上面的图形可以看出,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这些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画出来。

4、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长方形  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正方形  圆  环形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二1-3题。

2、圆的周长和面积

(第一课时):圆的周长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

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认识圆的周长。

1、创设情境。(屏幕显示)两只米老鼠在草地上跑步,黄老鼠沿着正方形路线跑,蓝老鼠沿着圆形路线跑。        迁移类推。

要求黄老鼠的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板书:围成)突出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系。

要求蓝老鼠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板书并揭示课题:圆的周长),围成圆的这条线是一条什么线?(板书:曲线)这条曲线的长就是什么的长?什么叫圆的周长?(完成板书: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2、实际感知。

A、教师拿出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这个圆的周长就是指哪一部分的长?

B、同桌之间相互边指边说,我这个圆片的周长就是指哪一部分的?

篇12:和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P29页第1-3题,完成练习五。

教学目的:

1、复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

2、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

3、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圆柱

1、圆柱的特征

(1)教师出示画有形状、大小以及摆放位置不同的几个圆柱的幻灯片.指名让学生回答:这些图形叫什么图形?(圆柱)有什么特点?(圆柱是立体图形,圆柱有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侧面是一个曲面.)

(2)做第29页第1题:指出几个图形中哪些是圆柱。

2、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1)出示画有圆柱的表面展开图的投影片.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回答:圆柱的侧面是指哪一部分?它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底面的周长×高)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因为: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长,高=长方形的宽)

(2)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3)第29页第2题中求圆柱表面积的部分。

3、圆柱的体积

(1)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底面积×高)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把圆柱切割开,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使圆柱体的体积转化为长方体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推出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体的体积计算的字母公式是什么?(V=Sh)

(2)做第29页第2题中关于圆柱体积的部分。

4、学生独立完成第29页第3题。(先思考“用多少布料”求什么?“装多少水”又是求什么?区分清所求的是圆柱的表面积或体积时再计算)

二、复习圆锥

1.圆锥的特征

(1)圆锥有哪几个部分?有什么特点?(是立体图形,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

(2)做第91页第1题的下半题和第2题的第(3)小题.

让学生将圆锥的特征自己用简单的词汇填写在表中.教师提醒学生:“举例”一栏要填写自己知道的形状是圆锥的实物.

2.圆锥的体积.

(1)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用底面积×高,再除以3)计算圆锥体积的字母公式是什么?(V= Sh)这个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通过实验得到的,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

(2)做第29页第2题中有关圆锥体积的部分。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五的第1题。(学生独立判断,并画出高,小组讨论订正)

2、做练习五的第2题。

(1)学生审题后思考:求用多少彩纸是求圆柱的什么?

(2)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3、做练习五第5题。(可建议学生用方程解答)

四、作业

练习五的第3、4、6题。

篇13:2总复习可能性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会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进一步体会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判断简单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能设计简单的公平游戏规则。

3、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具有随机性,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可能性的含义以及可能性的大小

1、出示下列四个图形

四个袋子里分别装有4个球:1号袋有4个黑球;2号袋有4个白球;3号袋有3个黑球和1个白球;4号袋有1个1个黑球和3个白球

2.提问:从上面的某个口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黑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白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的一有可能是黑球,也有可能是白球?

3.师小结: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这些都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4. 用分数来表示图3、4的口袋中摸到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大小.

5.完成后进行交流。

二、完成练习与实践的1-3题。

1、完成第1题,要让学生连线后,说说连线时的思考过程。

2、第2题在学生独立判断的基础上,再说说思考的方法。

3、第3题,要抓住怎样理解“明天的降水概率是80%”这句话的?再让学生按要求进行判断。

三、复习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1、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判断游戏是否公平,为什么?

2、启发学生思考,要使游戏规则公平,你认为口袋里可以怎样放球,为什么?

3、小结:不管怎样放球,只要使参加游戏的小朋友摸到指定的球的可能性大小相等,这样的游戏规则就是公平的。

四、指导完成练习与实践的4-5题。

1、让学生交流对题目的理解。

2、让学生各自判断第(1)题中的三种方法是否公平,再交流思考的过程。

3、交流时可让学生排一排“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4、完成第5题。着重要让学生说说每个分数的思考过程,注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五、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对可能性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课后再收集一些有关可能性的例子,从中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解答。

篇14:1总复习统计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统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根据相关数据的特点。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2、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根据相关数据的特点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3、进一步体会有关“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进一步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有关统计的知识和方法。

1、引导学生回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①广泛地有针对性地收集各种原始数据。

②对数据进行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③数据处理、分类和计算。

④ 按一定的顺序或方式表示出来。

提问: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小结:常用的方法有调查、测量、实验以及直接从报刊、杂志、图书和网络中获取。

2、提问:记录数据有哪些方法?举例说明。

(如选举中队长统计选票时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作图形符号的方法…)

3、出示填空题。

(  )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  )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的关系。

(  )统计图能清楚地直接比较出数量的多少。

小结:我们学过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它们在描述数据时,各自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根据数据特点进行选择。

4、指导学生完成第1题

⑴引导观察教材提供的两张统计表,说说从中获得哪些信息。(第一张统计表,重点引导学生对各个城市的数据进行比较,突出最多量和最少量;第二张统计表,不仅要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比较,还要引导学生说说发展变化趋势。)

⑵思考:这两组数据分别制成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为什么?

⑶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统计图,并进一步讨论这两种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

⑷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看图回答。

二、回忆不同统计图的特点。

(一)出示教材113页的统计图指导观察统计图

1、指名回答,这是什么统计图?

2、组织讨论: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与普通复式条形图有什么不同?

(①直条方向是横着的,也就是用横轴方向表示数量的多少;②表示同一组两个数量的直条不是并着排列的,而时是首尾相接。)

3、独立完成统计表

4、小组交流讨论教材中提出的4个问题

引导学生可以根据统计图或统计表进行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

(二)指导完成第3题

1、出示第3题统计表,说说从表中可以了解哪些信息?

2、引导学生完成折线统计图:描点、标数据、连线。(注意实线和虚线之分)

3、指导观察完成的折线统计图,引导发现,乙车路程和时间所对就的点连接起来有何特点?(小组讨论)

4、进一步分析每辆车行驶时间与路程的关系,明确乙车所行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

5、在讨论中完成对两个问题的解答。

(三)指导完成第4题

1、讨论扇形统计图的有关特征?

2、独立完成书上3个问题的解答,然后集体校对

篇15:小学数学总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总复习)

第三单元    《比例》导学案

课题:比例的意义

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

学习难点:能快速正确判断两个简单的比能否组成比例,形成一定的数感。

一、知识链接:

1、两个数(              )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火车4小时行240千米,火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比的前项是(  ),比的后项是(  ),比值是(   )。

3、(                                )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4、求比值(用递等式写出计算过程): 3/4的意思是分数四分之三

6:10和9:15                0.6:0.2和3/4:1/4

6:10          9:15           0.6:0.2       3/4:1/4 = =

计算后我发现(                                          )。

二、自主学习:自学课本32--33页,回答下面的问题:

1、看书32页,写出四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并求出比值各是多少?

左上图:( ):( )比值是( ),     右上图:( ):( )比值是( )

左下图:( ):( )比值是( ),     右下图:( ):( )比值是( )。

计算后我发现:(                                 ) 所以15:10=(   ):(   )也可以写成(             )像这样表示(                      )的式子叫做比例。

2、试着写出3个比例:

3、组成比例必备条件是什么?必须是(       )个比,比值(       )

4、怎样判断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 (                                        )

下面那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2:16     10:6      4.5:2.7        0.3:0.5       5:6

组成的比例有(                                             )

5、比和比例有什么不同?

比 (例:    ) 由()个数组成,是一个(   ),表示(               )

比例 (例:    ) 有()个数组成,是一个(   ),表示(               )

三、自我检测:

(一)、填空

1.表示(         )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他们的(         )是不是相等。

3.写出比值是2的两个比(    )和(      ),组成的比例是(              )。

4.4:6和8:12,他们的比值都是(   ),组成的比例可以写成(            ),也可以写成(            )。

5.12的因数有(                   ),选出其中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二)、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3:4=6:(   )       (   ):1/3=6:4

1/5:1/10=(   ):1/8      0.2:0.6=1/4:(   )

(三)、判断是否成比例(括号里写上是或否,照例子写出理由。)

3:8和15:40 (    )    因为3:8=(  ) 15:40=(  )两个比的比值(   ),所以两个比(  )比例。

6:9和8:4(     )      因为

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比的基本性质,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在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合理推理能力。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学习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习难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一)知识链接:

1、什么叫比例?我会举例。

2、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为什么?(用“因为。。。。。。,所以。。。。。。”说话)

(1)2:6和6:3                 (2)2.4:1.6和60:40

(二)自主探究:

2.4:1.6= 60:40      →      2.41.6 =6040

① (                  )叫做比例的项。② (                  )叫做比例的外项。

③ (                  )叫做比例的内项。

两个内项           两个外项

和:(      )     (       )

差:(      )     (       )

商:(      )     (       )

积:(      )     (       )

两个内项 的(     ) = 两个外项的(    )

所以:(                 )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你觉得比和比例一样吗?通过举例说明比和比例的区别。

比 比例

举例

意义

构成

基本性质

(三)同步演练:

1.组成比例的4个数叫做比例的(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

2.在比例里,(            )与(           )相等,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填空

1 : 2 = 3  : (    )              1 : 2 = 3  : (  )

3 : 2 = 6  : (    )              5 : 3 = (    )  :  (    )

(    ) : 4 = 6  :  (    )         26 =5(   )

下列哪两个比能组成比例?为什么?

①6:3和8:5                  ②12:43和54:0.5

因为:                             因为:

所以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①根据比的意义

②根据比的基本性质

2、数学小判官。

(1)任何两个比都可以组成比例。(  )

(2)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减去两个外项的积,差是0。(  )

(3)2:3=( ):6括号里应填3。(  )

3、用3、4、6、8组成不同的比例,看看能组成几组比例,并加以说明

(四)学后反思:你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大胆的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吧!!!

(五)六、作业

1.收集生活中两个比成比例的例子。

2.完成课本34页做一做。

(六)课后提升

1、判断。

(1)如果3×a=5×b,那么5:a=3:b。(  )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分别是7和8,那么两个内项的和一定是15。(     ) 2、数学故事     不久前,马惠惠家的菜地边高高矗立起一个新铁塔。这天午后,阳光明媚,邻居家刚读一年级的小明又拉着马惠惠来到铁塔下。玩着玩着,小明问道:“惠惠姐,这个铁塔有多高呀?”马惠惠想了想,便跑回家,拿了一根2米长的竹竿和一把卷尺,在地上量了起来,才一会儿,她就自信的告诉小明:“铁塔有15米高。”

铁塔:?米               影子长6米

竹竿长:2米             影子长0.8米

解比例

学习目标

使学生在了解比例的含义的基础上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从而熟练解比例。

学习重点 :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学习难点: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一、自主学习(50分,每空5分)

1、什么叫做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6:3和8:4                      29 :13 和415和35

因为                            因为

所以                            所以

3、把乘法算式改写成比例式:

2.4ⅹ40 =1.6ⅹ60                3a = 6b                xy=kh

4、阅读书上35页第一段,说一说什么叫解比例?

一个比例有(   )项,如果我们知道其中的三项能求出另一项吗?(    )

二、合作探究(交流)(50分,每空3分,例3,每题10分)

1、例2:    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320米,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这座模型高多少米?

(1).说一说题中的1:10表示 (    )和(   ) 的比是(   )。

(2).题目中要求的是(     )。把未知项设为X,找出相等的比写成比例:(           )。

(3).例2的解法和过去的解方程有什么不同?是根据比例的(   )把比例转化成方程的。 (4).解比例的格式怎样?你会把解题过程正确的写出来吗?(看完书后,关上书独立完成)  解题过程:(以下共4空)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为米

答:

2、例3.   解比例    (1).x65.25.1=                   (2).85:52:43=x

三、 效果检测(共100分)

1.你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比例改写成含有未知数的乘法等式来解吗?(每题10分)

(1)、3∶4=x∶21     (2)、4∶13=9∶x   (3)、X:10=2: 5

(4)、 0.4:X=1.2:2       (5)、x∶8=12∶32      (6)、x :10 =14:13

(7)、951527:=:χ         (8)、752.125=χ

2.一个养鱼塘按1:2:3养殖草鱼、鲤鱼、白脸鱼,已知鲤鱼养了6666尾,草鱼和白脸鱼各养了多少尾?(20分)

四、盘点收获(写一篇50字的说明)

第一课时数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数学思考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总复习讲解及训练(八)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1总复习统计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1)圆锥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总复习讲解及训练(十)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圆柱的表面积》的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扇形统计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总复习讲解及训练(十)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总复习)
《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总复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总复习)(精选15篇)】相关文章: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区分比和比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3-03-01

第十课时:确定起跑线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2023-01-31

比的基本性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2023-08-10

《为人民服务》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3-03-21

教学比武经历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2024-03-04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2-12-17

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4-01-19

第二课时:折线统计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2-10-16

一下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2022-12-20

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202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