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一剪梅的故事

时间:2022-09-22 08:00:5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词牌名一剪梅的故事(精选6篇)由网友“脑袋空空”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词牌名一剪梅的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词牌名一剪梅的故事

篇1:词牌名一剪梅的故事

词牌名一剪梅的故事

一剪梅

一剪梅,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平收,叶韵则有上、下片各三平韵、四平韵、五平韵、六平韵数种,声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韵者,如《一剪梅·温州》:“人说繁华比帝乡,馆厦皇皇,道路皇皇。山川瑰丽胜苏杭,楼外花香,楼里人香。 攘往熙来富贵商,天上机航,水上舟航。王孙到此也牵肠,欲把他乡,落作家乡。”(摘自《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

来源

此调因周邦彦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乃取前三字为调名。又韩淲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句,故又名《玉簟秋》。

【一剪梅】

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三平韵。每句并用平收,声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韵者。

【定格】

中仄平平中仄平。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

中仄平平中仄平。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

用法

《词谱》以周邦彦、吴文英词为正体。周词为上下片各六句三平韵,即起句、第三句和结句用韵。梦窗词为上下片各六句,四平韵,即起句,三、四句和结句用韵。另一体为每句用韵,如蒋捷、张炎词。另有五十八字、五十九字两体。此调以一个七言句带两个四言句,节奏明快。

故事

其实以前每次看见‘一剪梅’这三个字的时候,总让人想起费玉清演唱的那首抒情歌曲《一剪梅》的。可是后来听了安雯的《月满西楼》后,我更喜欢这样的曲调了,因为歌词正是李清照的词,而且曲子很伤感,所以就特别喜欢。

既然说到这个关于梅的词牌,那么我不得不说一说梅花了。因为我们学习的是不仅是诗词的有关知识,也要懂得更多的其它的知识。

梅花又称春梅,红梅,多在早春开花。有粉红,白,红等颜色,品种可达300多种。(值得注意的是,梅花和腊梅是两种完全没有关系的植物的。腊梅最高仅三米,且花为黄色)梅花原产我国,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花果,文字记载的是有3000多年的应用历史,而考古发现得出的是在70以上。湖北黄梅还有株一千六百多年的晋梅,至今还在岁岁开花,真是令人吃惊!梅花又是“岁寒三友”之一,被誉为“花魁”,可见梅花独特的魅力.

《诗经。周南》写有“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说的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说梅子都落地纷纷了,树上还留有七成,有心追求我的小伙子啊,请不要耽误良辰。这是一首多么委婉而大胆的求爱诗啊。以梅来抒情,这恐怕是关于梅最早的抒情句子了。

梅花因为代表的是坚强和高贵,它给人的感染力极强。正是因为这一种民族的精神,所以被历代文人用来吟诗填词,真是举不胜举的,我也就不多说了。观赏梅花的兴起,大致始自汉初。到了宋代,艺梅技艺已是兴盛时期。怎么词和梅花到了宋代都是繁荣一片的啊?可见宋代真是个文人汇集,万紫千红的时代。可惜的是,同样是个风雨飘摇,家破国亡的时期。

了解了梅花的一些知识,我们就会知道为什么宋人那么痴迷梅花了吧?那么我们下面该说说词牌的来历了。

(北宋)周邦彦

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梅枝,略点眉梢。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误招。夜渐寒深酒渐消。袖里时闻玉钏敲。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北宋词人。他精通音律,创制不少新词调,如《拜新月慢》、《荔支香近》、《玲珑四犯》、《六丑》等。他的词典雅含蓄,且长于铺叙,善于熔铸古人诗句,辞藻华美,音律和谐,具有浑厚、典丽、缜密的特色。他是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创始人。著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词学专家公认的“宋词四大家”之一。其中还有苏轼,辛弃疾,姜夔,位置仅次于苏轼,可见其地位。

就是这一首词,取前三字为调名,《一剪梅》词牌从此产生而成。从词牌来看,是以一个七言句带两个四言句。关于它的曲调,已经不可能再听见了。但可以从他的这首词中不难看出它的缠绵委婉。说到这里,不禁有人会问,为什么他的词更容易创制词牌呢?元丰七年,他向神宗进献了长达7000字的《汴都赋》一文,从此声名鹊起的。以现在说的话来说,那就是他的成名曲。徽宗时,在大晟府任职。大晟府就是当时宫廷的管理音乐的一个机构,所以他专门在那里整理古乐,创制新调的。他的词多写男女恋情,羁旅闲愁,现存词 200余篇。他的词和当时的苏轼是不同的发展方向的,从而影响到了其后的南宋词的两种方向。可见他们的影响力是多么的深远。

其实 周邦彦这个人,无论少年还是老年,他都经常和歌姬舞女在一起交往的,过着比较风流放浪的生活。《宋史》里说他“不为州里所重”,也就是说地方上的人大都鄙薄他的那种放荡行为吧!哎,为什么大都才子都是这样的呢?难怪有“风流”才子之说的。没想到他的词那么含蓄委婉,而行为却是热情奔放的,由此是不是可以说明人一般有双重性格的呢?这个我也不想过多的去想这个问题了,也许好色本来就是男人的天性,呵呵。不过,他的才学我们是不能忽视的,他的成就我们也不能否认的。

《宋人轶事汇编》有这么一段故事的。周邦彦与当时的名妓李师师十分相好。可是风流皇帝赵佶也非常喜欢李师师的,于是有一次也去了李师师那里。当时周邦彦正和李师师温柔缠绵,一听到皇帝驾到了,惊慌之下,急忙钻到床底下去了。皇帝拿出一个鲜橙,亲自剥了皮,搂着李师师,色迷迷的喂在她口中叫她吃。周邦彦在床下可是大气不敢出一口啊,还要忍受心上人与皇帝相互调情,这事搁在谁心里都不好受的。无奈啊,人家是皇帝啊,你敢说什么啊?不要脑袋了么?第二天,周邦彦就写了一首《少年游》的词送给了李师师,以表自己的心迹: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这首词含蓄地表现了与李师师温婉细腻的一段恋情,屡屡受到了称颂。几天后,皇帝又来李师师那里,却听到了李师师演唱了这首词,顿时也心生醋意,便问是何人所作?李师师当然是不敢欺君的.,只得如实说了是周邦彦写的。皇帝甩袖大怒而回,立刻胡乱寻了个罪名,把周邦彦开除了官职,押出国门。又过了一两日,皇帝再次去了李师师那里,而她恰好不在,是为周邦彦送行去了。皇帝可是气的不行了,就在那里等李师师等到初更时分。见李师师回来的时候,还愁眉苦脸的,赵佶厉声质问她去哪里了?李师师慌忙掩面哭道:臣妾不知道皇上今日要来,有失远迎啊!臣妾知道周邦彦犯了罪,我前去置酒送别去了,臣妾罪该万死,还请皇上开恩啊!赵佶看她楚楚动人的样子,又听她这么一说,心也就软了下来,便问道:不知道他今天又作了说什么样的词啊?李师师说,是一首《兰陵王》。皇帝便叫她唱一遍听听。于是李师师唱到: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这首词写的回环曲折,“绮丽中带悲壮”。这皇帝也是个精通音律和诗词的人,听了之后,便转怒为喜了,叹道:周邦彦,难得一大才子也!回去后就立即赦免了他。说完这个故事,我们且不管它的真实性如何,这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周邦彦的风流和他的才学。当然他的风流我们是不可取的,但是他的才学的确值得我们当今去学习和欣赏的。

还有一首《一剪梅》写的非常好的,那就是蒋捷的。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首写春愁的词。全词语言浅近,轻柔悠扬,音韵和谐,贴切传神。特别是结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作者把抽象中的时光轻轻移到了樱桃和芭蕉身上了,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境界的啊!看不见的是时光,但却总能感觉它无不在悄悄的在流淌;看得见的是樱桃和芭蕉,它们同样在流走的时光里,红了又红,绿了且绿!这种独特的渲染的手法,心里不禁为之暗暗叫好!

说到这里,《一剪梅》词牌的故事似乎到了尾声。但是关于这个词牌,我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人,那就是我的偶像了——李清照。她的一首《一剪梅》可说是千古绝唱。虽然读来愁肠百结,但是我喜欢那种愁,那种意境,那些句子。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对于李清照的介绍,在这个章节里,我且就不说了,在以后的续作中,我会着重讲叙的,这次就简单的赏析她的这首千古名篇。

红红的荷花已经凋谢,而竹席也已经很凉人了。轻轻的解开绸罗的裙子换上了便装,一个人独自乘上了木兰舟。不知道夫君是否在云中寄来了书信?正看见大雁飞回来了,月亮也洒满了整个西楼。(寓意大雁回了,人却没有回;月亮也圆了,而人却不能团圆。)这是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但有种解释是说,当空中的大雁飞回来的时候,谁托它捎来书信?我正在明月照满的西楼上盼望着呢!青若不知道其他的学者是怎么解释这句的,但我喜欢我自己的这种解释,当然都有一定道理的。

看落花在独自飘零,水也独自流走了。(应该寓意青春易逝,时光易去,有种无可奈何的情绪)我们是同样的一种相思的,怎奈是分居两地的愁绪啊!这种相思之情我实在是无法排遣和叙说了,你看我皱着的眉头刚刚舒展开来,而思念又涌上了我的心上!

纵观这首词,你难道不觉得她写的是如此的细致微妙,委婉动人,淋漓尽致啊!李清照的词大都用了白描铺叙的手法,浅白易懂。读来琅琅上口且声韵和谐,总是让人印象十分深刻。这也许是我们今天特别喜欢她的词的原因吧!

说完了《一剪梅》词牌的故事,本来也该结束了的。但我突然想到,会不会有人会要这样问:为什么叫一剪梅,而不是一朵梅、一株梅,一棵梅呢?我私自认为三种原因吧。一是古人喜欢栽培梅花,所以会用剪子去剪下梅枝,然后要精心修剪的。或者把它剪回来直接养在花瓶中观赏,故得名。二是古人为了追求语言更好的效果。你想啊,说一剪梅总比说一棵梅好听的吧?第三嘛,呵呵,我觉得梅花是五瓣形状的,当它盛开的时候它的花瓣实在是太美了,是不是有点象裁剪了一样的啊?不过我觉得还是第一种可能性比较大些吧!

长短句,剪剪梅,都是宋人为之最爱的。雪和梅的争春是一种大自然的美,我想诗和词的争奇也是文学阆苑中的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说梅花代表的是一种坚贞不屈的精神,那么宋词我敢说就是一种无法抵御的文学魅力!

篇2:词牌名一剪梅介绍

词牌名一剪梅介绍

剪梅,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平收,叶韵则有上、下片各三平韵、四平韵、五平韵、六平韵数种,声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韵者,如《一剪梅·温州》:“人说繁华比帝乡,馆厦皇皇,道路皇皇。山川瑰丽胜苏杭,楼外花香,楼里人香。 攘往熙来富贵商,天上机航,水上舟航。王孙到此也牵肠,欲把他乡,落作家乡。”(摘自《载敬堂集·江南靖士稿》)

来源

此调因周邦彦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乃取前三字为调名。又韩淲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句,故又名《玉簟秋》。

用法

《词谱》以周邦彦、吴文英词为正体。周词为上下片各六句三平韵,即起句、第三句和结句用韵。梦窗词为上下片各六句,四平韵,即起句,三、四句和结句用韵。另一体为每句用韵,如蒋捷、张炎词。另有五十八字、五十九字两体。此调以一个七言句带两个四言句,节奏明快。

格律

例词: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红藕香残玉簟秋。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白(一剪梅)

倜傥风流俊少年,通晓书经,自号青莲。遍游天下美河山,破浪长风,直挂云帆。 斗酒豪情诗百篇,书剑飘零,一代诗仙。横眉蔑视傲当权,富贵浮云,风月无边。

篇3: 词牌名

(1) 两字:平平仄仄平仄 仄平

平平

八归丁儿三台天香白萱东仙长春西河西湖西施寻梅竹枝

合欢红情阳春河传招潮鸣梭 孤鸾征招秋霁宣情眉妩垂阳

胡州春游春晴倾杯消息离鸾留家黄金排歌情词琼台瑶花

倾杯横云

仄仄

大有  大T  九日  入塞  子夜  木  六丑  月慢  古记  乐正  乐令  乐世

导引防露步月  杜宇尾犯侧犯录调相月品令  绿意哨遍索酒

戚氏  韵令疏影  赚煞酹月踏月簇水

仄平

大椿大T  个侬比梅  犯花胜常拜星夏州绿腰探春望梅凯歌

禁烟解红暗香镇西L红露华

平仄

八塞无闷无怨不见比梅多丽出塞花犯芳草佳色南浦秋水

秋霁胜常宣情眉妩春弄调笑薄幸减兰梁令湘月催雪琴调

两字的词牌2/3以上能够有对。

(2) 三字词牌:仄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

一过金一梦金一样花一点春一落春一捻红一萼红

一斛珠一斛球一剪梅一翦梅卜玉郎人月圆八宝妆

十样花十爱词十二时十二红十二郎山外云山渐青

山鬼谣天净沙风入松风马儿水漫声双燕儿双瑞莲

不水船丰乐楼丹凤吟乌夜啼归去来归去难归字谣

归自谣白雪词加侍香西子妆竹马车竹马儿行路难

安庆摸乔木查夺锦标苏幕遮杨柳枝苍梧谣怀旧游

金字经金错刀金凤钩金缕歌青杏儿河渎神明月斜

罗y曲罗敷媚武林春武陵春转应曲转应词陌上花

孤雁儿学士吟思远人思越人思帝乡相见欢独倚楼

送将归相见欢荷干杯啄木儿梅月圆脱布巾脱布衫

淮甸春番抢子新念别虞美人福马郎蝶恋花

仄平仄

月中桂凤仙引太平令太常引六么序六么令五更转

玉山枕玉竹斩忆闷令四时好四边静古梅曲古竹马

永原乐市桥柳北杨柳鸟鸣涧庆春岁雪芳草寿山曲

杏梁燕弄花雨夜飞乐夜飞鹊采桑子采莲子采莲令

念香衾拜新月拜星月选冠子选官子望江怨探花慢

探芳讯探芳信探春令探春慢普天乐渭城曲紫骝马

瑞飞好瑞龙吟瑞鹤仙瑞鹧鸪愁风月愁春来愁倚阑

鼓笛令鼓笛慢意不尽意难忘翠华引醉江月醉公子

燕同宴露华慢鸟鸣涧

平平平

一江风一丝风一过金一丛花一枝花一枝春一年春

一痕沙八拍蛮八音谐十八香丁香结千秋节千春词

山桃红山坡羊广寒枝广寒秋川拨棹天门谣风入松

风归云风敲竹水龙吟水云游双头莲双鸿鹑丹凤吟

飞来峰巴渝辞归平遥归国遥归朝欢甘州歌长安女

长相思石州行石湖仙石榴花白萱歌白苹香东阳歌

东风寒台城游扑蝴蝶兰陵王击裙腰西湖边西湖春

红窗听红窗迥竹枝词竹牌儿回波词乔牌儿花非花

花相容花深深折红梅折红英应天长应天良应长天

苏台新胡山青闲中好泠青沼迎新春迎春来极相思

佛霓裳秃厮儿芰荷香金明池金明春金浮图金菊香

青哥儿青歌儿青衫湿国门东昆明池油葫芦拂霓裳

春初临春团圆秋宵吟茭荷香玲珑王麻郎儿临江仙

重叠金茶瓶儿钟离春离别难荷干杯壶中天高阳台

真珠帘离别难壶中天高阳台真珠帘惜分飞惜红衣

惜分钗惜双双惜余欢惜余春惜余香惜春容惜春郎

惜春纤惜春姿惜花春惜黄花惜琼花惜奴娇惜芳菲

惜寒梅清江行清和风黄莺儿梧桐儿绮罗香菊花天

菊花新萍宫春婆罗门麻郎儿接贤宾添添春寒食词

寒连新悲哉行集贤宾隔帘听琵琶仙愁春来塞垣春

塞翁吟摸鱼儿潇湘神滴滴金叠萝花霜菊花檐前缺

仄仄仄

卜算子上束马大圣乐小圣乐女冠子斗百草五供养

玉抱肚忆汉月忆岁月忆萝月忆柳曲四字令四代好

四块玉四犯令古调笑永遇乐且坐令好事近好姐姐

百字令百字字扫市舞华胥引字字锦纥那曲阵破乐

平仄仄一叶乐一叶落一半子一落索一络索苏武慢

赤枣子夜半乐转应曲咏捣练宝鼎现选冠子剑气近

剑器近胡捣练胜胜慢破阵子破阵乐破字令绣带子

捣练子探道子渔父乐掷半浣G乃曲得胜令喝大令

葛浦曲锦缠道解火令解佩令锯解令箜篌曲慢卷

醉落拓醉落魄踏马阵

仄平平

二郎神九能归九回肠九张帆上行杯上升花上江虹

上西平上南平上平西上平南上西楼上林春上阳春

大江西大江乘小冲山小重山小阑干小桃红小桃花

小庭花小梅花万年秋万年枝万年春万里春万年斯

广寒枝广寒秋玉人歌玉山颓玉京秋玉京谣玉京箫

玉烛新玉团儿玉交枝玉连环玉莲花玉堂春玉楼春

玉龙瑶玉壶冰玉阑干玉美蓉玉蝴蝶玉簟秋玉簟凉

忆江南忆人人忆王孙忆君王忆仙姿忆多娇忆余杭

忆吹箫忆章台忆秦娥忆瑶姬四园竹四和香四和春

古阳关古梅曲古倾杯占春芳占春魁占梅芳龙山会

乐中悲汉宫春犯胡兵付金钗月儿高月中行月当听

月当窗月边娇月宫春月城春月华清水龙吟水云游

水晶帘凤池吟凤来朝凤求凰凤梧凤孤飞凤时春

凤楼春凤楼吟凤萧吟凤凰间斗鸡回斗婵娟斗鹌鹑

太平时少年心少年游木兰花见龙门内家娇丑奴儿

劝金船庆千秋庆长春庆青春庆宫春庆春时庆春泽

庆春深庆同天庆东原庆清朝庆宣和庆春宫曲千秋

曲游春好时光好花时好离乡好观音扫花游过龙门

过秦楼早梅香早梅芳华清引后庭花羽仙歌吊严陵

买陂塘迈陂塘向湖边似娘儿雪芳草寿南山寿星明

寿桃春寿楼春步花间步虚声步虚词步蟾宫杏花天

杏花风陇头泉快活三快活年泛兰舟伴云来伴登临

秀厢儿秀碧宵孝白歌诉衷情沐皇恩告春来吹柳紊

两同心连枝理这横山鸡叫子沁园春远朝归芰荷香

夜如年夜游宫夜游朝夜捣衣采明珠画堂春画屏春

画楼空画招郎画娥眉念奴娇念良游念香衾念离群

定**定风流定西番雨中花雨淋铃雨霖铃试罗香

试周郎武林春武陵春卷春空卷珠帘杵声齐怕春归

钓船笛卖花声话桐乡柳长春柳初新柳含烟柳枝秋

柳梢青柳梢春柳腰轻怨三三怨回纥怨王孙怨春风

怨春归怨春闺怨春郎怨啼鹃贺新郎贺新凉洞中仙

洞仙词洞仙歌洞渎神点牌儿点樱桃恨春时恨春宵

恨来迟误佳期误桃源送征衣绛都春绛桃春绛黄龙

洛阳春挂庭秋祝英台美人春映山红帝春台耍孩儿

炼丹砂看花回宴清都宴桃源宴西园宴山亭宴琼林

宴瑶池桂枝香桂枝秋桂花明桂华明浣溪沙浣沙溪

绣停针夏初临夏孤临夏云峰海棠花海棠春恋情深

恋香衾偶相逢莫思归悟黄梁阅金经涧底松浪淘沙

唤春愁剔银灯倦寻芳爱孤云惜分飞惜红衣惜分钗

惜双双惜余欢惜余春惜余香惜春容惜春郎惜春纤

惜春姿惜花春惜黄花惜琼花惜奴娇惜芳菲惜寒梅

望江东望江南望江梅望仙人望湖人望湘人望仙门

望仙楼望远行望梅花望梅潮望夫歌望春回望书归

望海潮望秦川望蓬莱梦江南梦仙游梦行云梦芙蓉

梦扬州梦还凉梦魂香梦横塘探芳新剪征袍剪湘云

剪朝霞梧桐儿雪花飞雪狮儿混江龙混罗衣彩云归

掷金钱琐窗寒琐寒窗绮罗香谒金门祭天神尉迟杯

喜春来喜迁莺喜朝天喜连声喜常新谢池春谢秋娘

谢新恩锁窗寒锁寒窗锁阳台腊梅花腊梅香腊前梅

落梅风落花时散天花散余霞越江吟越溪寒御街行

普天乐普贤歌赏先春赏花时最高楼最高春聒龙谣

溅罗裙景龙灯渡江云缕金金敬天花道成归替人愁

晚云高款残红搅琵琶滞人娇泪红云蕊珠间紫骝马

满江红满官花满园花满路花满庭花满庭芳满庭霜

满朝欢锦花香锦园春锦堂春解连环解春风解冤结

瑞云浓瑞飞好瑞龙吟瑞鹤仙感皇恩感恩多感庭秋

塞垣春塞翁吟照红梅鹊桥仙楚天谣楚云深鼓笛令

献衷心献仙音殿前欢殿前催蓦山溪蜀溪春碧云深

碧桃春翠园枝翠楼吟舞春风舞杨花舞迎春暮山溪

暮花天赛天香酷相思睿思新愿成双醉中天醉太平

醉乡春醉红妆醉花间醉花番醉花荫醉花春醉思凡

醉思仙醉妆词醉春台醉春风醉东风醉吟商醉桃源

醉桃园醉扶归醉梅花醉翁操醉蓬莱醉垂鞭醉瑶瑟

燕归来燕归梁燕山亭燕春台燕台春踏枝间踏歌词

踏青游踏春游踏莎行踏阳春踏云行撷芳词鹤冲天

醋葫芦撼庭秋镜中人赞成功鹧鸪天鹧鸪词鬓边华

平仄仄

八六子三字令三部乐三奠子三字令三部乐三登乐

三奠子天下乐双带子双韵子双劝酒无梦令无漏子

不是路不怕醉元会曲归去曲归塞北甘草子长命女

长寿乐江月令西地锦西意令西梦令行杳子行不得

华胥引如梦令如意令花自落折桂令应景乐沙塞子

沙碛子苏武慢苏幕遮还冠子村意远何满子苍梧谣

芭蕉雨芳心苦孝白歌饮马歌诉衷情更漏子阿那曲

吹柳紊鸡叫子金盏子金凤调金缕曲金缕词青玉案

河满子明月引罗y曲罗敷媚拨不断拨棹子征部乐

沽美酒贫也乐春去也春色满春草碧春晓曲春丽景

秋月夜秋夜雨秋景丽南浦月选冠子拾翠羽独脚令

胡捣练将进酒离苦海离翠袖留客住特地新薄命女

鬼三台梅弄影梅已谢深院月深院静甜水令番抢子

番卜算期夜月遐方怨绣毯摸鱼子楼上曲频载酒

蕃女怨鹦鹉曲翻翠袖春去也薄命女

平平仄

人南渡七娘子七娘仔十拍子三台令三学士三株媚

三台令三学士三登乐千秋岁千秋节千年调山亭燕

于飞乐于中好川拨棹天仙子天香引风中柳风光好

风流子风蝶令云松令双双燕双飞燕双声子双劝酒

双荷叶双蕖怨无俗念无锡景丰年瑞中央乐开元乐

升平乐王孙信厅前柳文风盛元和令甘州子甘州令

甘州遍甘州曲长生乐长安女长桥月长亭怨石州引

石州慢白鸽子东平引东坡引东原乐东湖月龙山会

龙吟曲叨叨令生查子丝罗袄江城子江神子江南忆

江南好江南柳江儿水江如练江亭怨江梅引西平曲

西平乐西江月西湖月西湖路西施锦西楼子西河慢

西溪子红娘子红娘仔红梅引红楼引红窗睡红窗影

竹枝子竹香子阳关曲阳关引阳春曲阳台曲阳台路

阳台梦行香子行杳子行不得行路难早春怨伤春曲

伤春怨伤情怨安公子安阳好回波乐回心院华清引

华荷媚师师令扬州慢向天盏齐天乐关河令庄椿岁

寻瑶草花心动花间意花前饮花溪碧折丹桂沙头雨

芙蓉月芙蓉曲胡音子闲中好闲闲令纱窗恨纱窗怨

声声慢还京乐还冠子君不悟君来路抛球乐何满子

芭蕉雨芳心苦别仙子连枝理金欢带金蕉叶青门引

青云怨拨不断拨棹子佳人醉拍球场松梢月怜薄命

恒春令钗头凤卓牌子鱼儿赚苗儿秀於中好轮台子

春光好春心荡春云怨春归怨春声满春声啐春衫泪

春心荡春宵曲春莺转春初临秋千索秋波媚秋思耗

秋思夜南乡子南柯子南歌子南平引南楼令思佳客

相思子相思令垂丝钓垂杨柳迷仙引迷神引选官子

珍珠令挥春墁香山会离亭怨离亭宴离亭燕离庭宴

离香令荷花媚壶山好壶天晓桃花水桃花落凄凉犯

凄凉调留春令逍遥乐凌波曲凉州令唐多令调笑令

鸭头绿家山好鸳鸯梦惜春令清平乐清平调情江曲

清商怨清波引梅花句梅花引梅和柳黄金缕黄钟乐

渔家傲渔家乐渔歌子萧萧雨章台柳梁州令维扬好

朝天子朝中措朝天乐朝天懒寒松叹悲中乐森春慢

黑漆弩湘妃怨晴偏好新安路摸鱼子蓬莱阁谪仙怨

催花乐遥天奉瑶池宴瑶池燕瑶花慢瑶阶草潇湘曲

潇潇雨箜篌曲熙州慢怜薄命霜天晓霜花f翻香令

翻翠袖

仄仄平

二色莲卜玉郎上马娇上小楼下水船下手迟小镇西

万里春万年斯子夜歌月下笛水漫声水调歌凤御杯

斗百花不水船六六峰比目鱼玉美蓉玉漏迟忆故人

忆帝京忆少年忆旧游归去难四季花四换头冉冉云

对玉环曲入门曲入冥百媚娘扫地花扫地游字字双

步步娇应景乐赤壁词杜韦娘秀碧宵饮马歌灼灼花

豆叶黄忍泪吟画锦堂明月斜转应词陌上花陌上郎

驻马听拙鲁连乳燕飞柳叶儿柳色黄柳色新贺圣朝

洞渎神点绛唇绕地游送将归带马行桂殿秋绣带儿

倘秀才涧底松透碧宵桂殿秋绣带儿特地新倘秀才

涧底松透碧宵望远行望海潮剪牡丹梧叶儿雪绿蓑

彩凤飞掉角儿御带花雁后归紫玉箫紫骝马满路花

满院春锦上花锦帐春解佩环解语花瑞鹤仙瑞鹧鸪

塞里春照碧桃鹊踏枝频载酒揽挣琶鲍老催碧美蓉

碧玉箫碧牡丹碧桃春翠羽吟舞马词福马郎滚绣球

醉木犀懒画眉怜薄命穆护砂

(3) 四字 :

平平平仄

一江春水一枝花犯九重春色大江东去三台春曲云鬓松令双头莲令

不如归去长相思令江南春慢朱奴儿犯红林擒近庆清朝慢鱼游春水

青山湿遍宫中调笑壶中天慢烘春桃李高山流水黄河清慢婆罗门引

隔溪栖令隔溪梅令鹊桥仙令仄平平平大刀将军小楼莲花六州歌头

侍香金童骊歌一叠

平平仄仄

千秋万岁 千秋岁引三调笑令无愁可解风中柳令长亭怨慢江城子慢

西江月慢西平乐慢传言玉女红情绿意迎春乐令空亭日暮卓牌子慢

玲珑四犯思焦客令秋光满目疏帘淡月湘春夜月愁春未醒貂裘换酒

霜天晓角潇湘夜雨

仄仄平平

水调歌头玉水明沙玉腊梅枝并蒂芙蓉烛影摇红雪月先交雪月交光

福寿千春平仄仄仄人在楼上花上月令村里逐鼓刷子序犯

仄平平平

小楼莲花凤梧桐六州歌头 泛情波偏侍香金童骊歌一叠

平仄仄平

明月逐来  花犯念奴

仄平平仄

九重春色大江东去小重山令万年欢慢万斯年曲上林春令上林春慢

马家春慢少年游慢木兰花令木兰花慢丑奴儿令丑奴儿慢丑奴儿近

不如归去扑蝴蝶近玉楼春令汉宫春慢玉连环影庆春泽慢应天长令

应时明近应天长慢庆清朝慢诉衷情近卖花声煞画堂春慢雨中花令

雨中花慢恋芳春慢念家山破祝英台近洞庭春色洞仙歌慢浪淘沙令

粉蝶儿慢惜黄花慢惜双双令惜余春慢海棠春令晚香时候晚云烘月

楚宫春慢绿鸾归令锦堂春慢喜迁莺令望云滩引望花花令换巢鸾凤

暗香疏影紫萸香慢紫花儿序鹊桥仙令宴春台慢感皇恩慢感恩多令

谢春池慢露华春慢鬓云松令惠兰芬引荔枝香近

(4) 五字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月底修箫谱玉女迎春慢玉女逢春慢玉女摇仙四笑江梅引

金人捧露盘桃源忆故人桃园忆故人铜人捧露盘阑干万里心

征招调中腔

仄仄平平仄

月底修箫谱玉女迎春慢玉女逢春慢玉女摇仙四笑江梅引骤雨打新荷

平仄仄仄平

春雪问早梅

仄平平仄仄

大江西上曲快活年近拍醉吟仙小品

平仄仄平平

三犯渡江云三犯锦园春江月见重山红杏泄春光飞雪满群山扶醉去春寒

花雪满堆山明月逐人来明月棹孤舟金盏倒垂帘春夏两相期春雪问早梅

缺月挂疏桐减字木兰花减字浣溪沙添字浣溪沙添字采桑子弦曲献仙音

番马舞西风晴色入青山新雁过妆楼桂花镇南枝摊破江城子摊破丑奴儿

摊破采桑子摊破浣溪沙

仄平平平仄

泛情波摘遍

平仄仄仄平

春雪问早梅

平平平仄仄

东风齐看力东风吹酒面  西湖明月引愁倚阑干令

仄仄仄平平

五福降中天玉树后庭花玉珥坠金环四犯剪梅花送入我门来  转调二郎神

转调踏莎行减字浣溪沙绿孟舞风轻骤雨打新荷

(5) 六字

九重春色万年望月楼罗门引惜花春起早慢霓裳中序第一潇湘逢故人慢

(6) 七字

凤凰台上忆吹箫

(7) 出句:鸣蝉叫夏声声慢

常用词牌名及由来:

01:望江南。

本名《谢秋娘》。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因白居易词中有“能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02:卜算子。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03: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04:钗头凤。

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05:长相思。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06:丑奴儿。

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07:捣练子。

以捣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词调。

08:定**。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先有平定叛乱的意思。又名《定风流》/《定**令》等。

09: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10:风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11:八声甘州。

依唐边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韵,故名八声。

12: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减字浣溪沙。词牌名。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这些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13: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

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14:渔歌子。

又名《渔父》。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

15:六丑。

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

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

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

但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

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而貌。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

16:六州歌头。

原是唐代的鼓吹曲。宋时入词牌。

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

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

17:绿罗裙。

原名《生查子》,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取名之。

18:卖花声。

唐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过龙门》。

此曲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

其资料专咏浪淘沙。五代至宋,此调发展为长短句,资料也更广泛。

19:满庭芳。

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

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

20:木兰花。

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宋人定为七言八句。

21:念奴娇。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

22:破阵子。

原是唐朝开国时创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阵乐》中一曲,后改用为词牌。

23:菩萨蛮。

原为唐教坊曲。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24:青玉案。

词牌名。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锈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

25:清平乐。

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一说李白曾作《清平月》。恐后人伪托。

26:鹊桥仙。

词牌名。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

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

27:如梦令。

相传后唐庄宗自制曲。因曲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一句而得名。

28:阮郎归。

出自东汉刘晨/阮肇天台山采药遇仙女的典故。

29:瑞鹤仙。

宋周邦彦始创,格体参差。

30:少年游。

唐无此词调。宋人晏殊作《珠玉词》中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之为名。又名《小阑干》/《玉腊梅枝》。

31:霜天晓角。

又名《月当窗》/《踏月》。此词调首见于《全芳备祖前集》。宋代词人林逋取其前片的'意境用为词牌名。

32:水调歌头。

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

大曲分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是中序的第一章。

33:水龙吟。

又名《龙吟曲》。取李白“笛奏龙吟水”一诗句而名之。

34:苏幕遮。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

原曲源自西域龟兹国,“苏幕遮”意“西戎胡语”。

35:蝶恋花。

原唐教坊曲名。取自梁简文帝诗句“翻阶峡蝶恋花情”。

又名《鹊踏枝》/《凤栖梧》。

36:惜分飞。

又名《惜双双》《惜芳菲》。

《词谱》中以毛滂为正曲。故此词牌可能是毛滂自创。

37:惜奴娇。

《高丽史乐志》载:宋赐大晟乐内有《惜奴娇曲破》。

故此词牌名应是出自大曲。

38:行路难。

本是古乐府杂曲歌名,资料多写世途艰难,英雄末路。

后用为词调。又名《梅花引》、《小梅花》。

39:一剪梅。

出自宋代词人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一句。

又名《玉簟秋》、《腊梅香》。

40:渔家傲。

唐/五代词中不见此词牌,取自北宋词人晏殊的“神仙一曲渔家傲”一句。

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和《游仙咏》等。

41:虞美人。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据说取名于项羽宠姬虞美人。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冰》。

42:雨霖铃。

一作《雨淋铃》,唐教坊曲名。后用于词牌。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入蜀地,进斜谷,霖雨连下十数天,在栈道中闻见铃声,思念起杨贵妃,便制曲一阙,名为《雨霖铃》。

43:昭君怨。

《乐府诗集》载王昭君出塞故事。说此调最早为昭君所创。此调见苏轼的《东坡词》。又名《一痕沙》《明妃怨》《道无情》。

44:鹧鸪天。

唐、五代词中无此词牌。最初由北宋的宋祁所作。北宋大词家晏殊以《鹧鸪天》填词最多。在北宋词牌中《鹧鸪天》的别名最多。有《千叶莲》/《思佳客》/《思越人》/《第一香》/《醉梅花》/《鹧鸪引》/《骊歌一叠》等等。

45:醉落魄。

又名《一斛珠》。据曹邺小说《梅妃传》载。唐玄宗封珍珠一斛密赐江妃。江妃不受。写下“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的诗句。玄宗阅后不乐。令乐府以新声唱之。名《一斛珠》。曲名由此而得。

46:潇湘神。

又名《潇湘曲》。唐代潇湘地带祭祀湘妃的神曲。

47:天仙子。

原唐教坊曲名。本名《万斯年》。

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而改名。

48:西江月。

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49:临江仙。

原唐教坊曲名,最初是咏湘灵的。

50:南歌子。

原唐教坊曲名,取自张衡《南都赋》“坐南歌兮起郑舞”。

篇4: 词牌名

常见词牌名大全

一、双字词牌:

竹枝 导引 入塞 品令 木笪 河传 鞋红 别怨 寻梅 三台 解红 塞姑 西施 韵令 侧犯

踏歌 兀令 簇水 露华 尾犯 塞姑 白雪 徵招 天香 步月 暗香 孤鸾 无闷 大有 催雪

国香 芳草 大椿 垂杨 花犯 倒犯 瑶华 眉妩 阳春 索酒 南浦 西河 秋霁 落梅 角招

薄幸 疏影 宣清 八归 笛家 白柠 六州 大脯 六丑 歌头 多丽 个侬 三台 哨偏 戚氏

薄媚 渔父 望江

二、三字词牌:

渔父引 闲中好 纥那曲 拜新月 梧桐影 罗贡曲 醉妆词 庆先和 南歌子 占春芳 朝天子

忆少年 荷叶杯 回波集 舞马词 柘枝词 晴偏好 凭栏人 花非花 摘得新 梧叶儿 渔歌子

归字谣 唉乃曲 采莲子 浪淘沙 杨柳枝 八拍蛮 字字变 十样花 天净沙 甘州曲 醉吟商

乾荷叶 喜春来 踏歌词 秋风清 抛球乐 一叶秋 忆王孙 金字经 古调笑 遐方怨 如梦令

诉衷情 西溪子 天仙子 风流子 归字谣 饮马歌 相见欢 定西番 江城子 望江怨 长相思

思帝乡 河满子 风光好 误桃园 望梅花 醉太平上行杯 感恩多 长命女 春光好 酒泉子

怨回纥 生查子 蝴蝶儿 醉公子 昭君怨 玉蝴蝶 归国谣 女冠子 恋情深 赞浦子 浣溪沙

醉垂鞭 中兴乐 醉花间 点绛唇平湖乐 雪花飞 沙塞子 殿前欢 水仙子 菩萨蛮 采桑子

后庭花 清商怨 伤春曲 卜算子 一落索 发时光 谒金门 柳含烟 可围芳 好事近花清引

天门谣 忆闷令 散余霞 好女儿 万里春 锦围春 太平年 清平乐 忆秦娥 更漏子 望仙门

西地锦 相思引 落梅风 江亭怨 喜迁莺 乌夜啼 阮郎归 贺圣朝 甘草子 珠帘卷 忆汉月

画堂春 三字令 山花子 忆余杭 喜长新 献天寿 秋蕊香 胡捣练 撼庭秋 庆金枝 朝中措

洞庭春 庆春时 眼儿媚 人月圆 喜团圆 海棠春 武陵春 东坡引 梅弄影 阳台梦 月宫春

河渎神 归去来 惜春郎 极相思 双韵子 凤孤飞 柳梢青 醉乡春 太常引 应天长 满宫花

少年游 滴滴金 惜春令 留春令 梁州令 监田乐 惜分飞 怨三三 使牛子 折丹桂 竹香子

城头月 四犯令 思越人 醉高歌 破字令 花前饮 探春令 越江吟 燕归来 凤来朝 秋夜雨

伊州令 迎春乐 梦仙郎 青门引 菊花新 醉红装 思远人 醉花阴 望江东 引驾行 玉团儿

倾杯令 锯解令 双雁儿 寻芳草 恨来迟 珍珠令 折花令 红罗袄 折桂令 荔子丹 临江仙

金错刀 端正好 杏花天 鹦鹉曲 一七令 望远行 睿恩新 天下乐 恋绣衾 撷芳词 鬓边华

玉楼人 鹦鹉曲 芳草渡 夜行船 金凤钩 鹧鸪天 鼓笛令 虞美人 瑞鹧鸪 玉楼春 凤衔杯

鹊桥仙 玉阑干 思归来 遍地花 翻香令 茶瓶花 柳摇金 卓牌子 清江曲 楼上曲 厅前柳

市桥柳 一斛珠 夜游宫 梅花引 小重山 踏莎行 宜男草 家山好 倚西楼 扫地舞 接贤宾

步蟾宫 恨春迟 冉冉云 蝶恋花 寿山曲 惜琼花 朝玉阶 散天花 荷华媚 少年心 七娘子

一剪梅 锦帐春 唐多令 后庭花 赞成功 定** 破阵子 贺熙朝 拨棹子 玉堂春 系裙腰

金蕉叶 渔家傲 苏幕遮 甘州偏 献衷心 黄钟乐 醉春风 握金钗 缑山月 喝火令 芭蕉雨

淡黄柳 辊绣球 锦缠道 厌金杯 庆春泽 酷相思 解佩令 垂丝钓 谢池春 胜胜令 行香子

玉梅令 青玉案 感皇恩 梦行云 三奠子 凤凰阁 两心同 拾翠羽 连理枝 惜黄花 看花回

且坐令 佳人醉 千秋岁 惜奴骄 忆帝京 三登乐 檐前铁 甘露歌 师师令 于飞乐 撼庭竹

粉蝶儿 绕池游 碧牡丹 百媚娘 风入松 枕屏儿 忆江南 潇湘神 章台柳 赤枣子 南乡子

月边娇 捣练子 春晓曲 桂殿秋 寿阳曲 剔银灯 隔帘听 越溪春 长生乐 下水船 解蹀躞

扑蝴蝶 千年调 蕊珠闲 瑞云浓 番枪子 荔枝香 御街行 春声碎 凤楼春 四园竹 离亭宴

阳关引 一丛花 甘州令 山亭柳 梦还京 忆黄梅 过涧歇 瑶阶草 安公子 应景乐 柳初新

斗百花 最高树 倒垂柳 彩凤飞 有有令 拂霓裳 柳腰轻 爪茉莉 蓦山溪 早梅芳 新荷叶

长寿乐 迷仙引 黄鹤引 秋夜月 祭天神 鹤冲天 洞仙歌 泛兰舟 踏青游 倾杯近清波引

受恩淡 松稍月 华胥引 离别难 寰海清 劝金船 醉思仙 玉人歌 惜红衣 八六子 探芳信

雪狮儿 石湖仙 夏湖仙 夏云峰 采莲令 醉翁操 红芍药 塞翁吟 意难忘 远期归 凄凉犯

恋香衾 满江红 玉漏迟 驻马听 雪梅香 六幺令 保寿乐 惜秋华 古香慢 芙蓉月 一枝春

如鱼水 赏松菊 二色莲 扫地游 满庭芳 双瑞莲 玉京秋 小圣乐 金浮图 阳台路 黄莺儿

熙州慢 汉宫春 倦寻芳 剑器近塞垣春 望云间 秋兰香 庆千秋 早梅香 迷仙引 醉蓬莱

夜合花 采明珠 四栏花 庆清朝 帝台春 梦芙蓉 玉京谣 被花恼 昼来乐 留客住 万年欢

玉簟枕 燕春堂 逍遥乐 忆东坡 双双燕 春草碧 芰荷香 绣停针 扬州慢 舞杨花 云仙引

玲珑玉 陌上花 水晶帘 三步乐 梦扬州 声声慢 紫玉箫 月下笛 丁香结 琐窗寒 燕山亭

聒龙谣 十月桃 蜀溪春 秋宵吟 三姝婿 凤池吟 御带花 月华清 飞龙宴 念奴娇 解语花

绕佛阁 渡江云 腊梅香 八音谐 绛都春 琵琶仙 高阳台 采绿吟 长寿仙 惜寒梅 凤归云

彩云归 满朝歌 桂枝香 喜朝天 剪牡丹 梅香慢 玉烛新 六花飞 真珠帘 曲江秋 翠楼吟

西平乐 山亭宴 月当厅 寿楼春 舜韶新 望春回 水龙吟 关百草 石州慢 宴清都 瑞鹤仙

齐天乐 昼锦堂 庆春宫 忆旧游 曲游春 竹马儿 雨淋铃 还京乐 双头莲 忆瑶姬 情长久

探春慢 湘江静 金盏子 龙山会 春云愁 升平乐 迎新春 归朝歌 双声子 永遇乐 二郎神

倾杯乐 百宜娇 月中桂 澡兰香 宴琼林 惜余庆 绮寮怨 花心动 向湖边 霜花腴 绮罗香

玉连环 西湖月 合欢带 曲玉管 尉迟杯 赏南枝 梦横塘 西吴曲 真珠髻 征部乐 解连环

内家娇 望明河 望海潮 望湘人 青门饮 泛青苕 倚栏人 一雨金 系梧桐 折红梅 一萼红

夺锦标 杜韦娘 过秦楼 八宝妆 大圣乐 慢卷袖 选冠子 霜叶飞 透碧霄 玉山枕 期夜月

轮台子 沁园春 丹凤吟 瑶台月 摸鱼儿 贺新郎 子夜歌 吊严陵 金明池 送征衣 秋思耗

翠羽吟 兰陵王 破阵乐 瑞龙吟 夜半乐 宝鼎现 玉抱肚 解红慢 穆护砂 清平调 水调歌

凉州词 伊州歌 陆州歌 胜州令 莺啼序 调笑令 九张机 梅花曲 苍梧谣 明月斜 望夫歌

春宵曲 水晶帘 碧窗梦 南柯子 望秦川 风蝶令 开元乐 翠华引 渔父乐 谢秋娘 江南好

望江梅 望蓬莱 归塞北 深院月 西楼月 落梅风 塞上秋 甘州子 阳春曲 秋风引 江南路

新安路 莫思归 上西楼 乌夜啼 忆真妃 秋夜月 临波曲 南浦月 沙头雨 小桃红 湿罗衣

十八香 寻瑶草 归平谣 试香罗 清和风 关河令 伤情怨

三、四字词牌:

传言玉女 小镇西苑 临江仙引 诉衷情近卓牌子近月上海棠

上林春令 麦秀两岐 花上月令 献天寿令 孤馆深沉 黄鹤洞仙

侍香金童 二色宫桃 木兰花令 浪淘沙令 烛影摇红 霜天晓角

秋蕊香引 隔溪梅令 伊州三台 双头莲令 法驾导引 相思儿令

雨中花令 彩鸾归令 诉衷情令 步虚子令 金盏子令 祝英台近

婆罗门引 红林檎近阜罗特髻 千秋岁引 南州春色 望云涯引

少年游慢 梦玉人引 波罗门令 蕙兰芳引 鱼游春水 卜算子慢

谢池春慢 采桑子慢 浣溪沙慢 薄媚摘偏 临江仙慢 水调歌头

玉梅香慢 凤凰双舞 行香子慢 八声甘州 西子妆慢 长亭慢怨

八节长欢 雨中花慢 粉蝶儿慢 并蒂芙蓉 黄河清慢 福寿千春

玲珑四犯 定**慢 换巢鸾凤 雪夜渔舟 马家春慢 锦堂春慢

木兰花慢 映山红慢 秋色横空 上林春慢 恋芳春慢 氐州第一

湘春夜引 长相思慢 安平乐慢 望南云慢 西江月慢 杏花天慢

拜星月慢 瑞云浓慢 草梅芳慢 绕池游慢 夜飞鹊慢 暗香疏影

楚宫春慢 惜黄花慢 菩萨蛮慢 无愁可解 江城子慢 江南春慢

高山流水 紫萸香慢 春风袅娜 浪淘沙慢 六州歌头 月上瓜州

望梅花令

四、五字词牌:

后庭花破子 添声杨柳枝 巫山一段云 减字木兰花 金莲绕凤楼 促拍采桑子

江月晃重山 钿带长中腔 隔浦莲近拍 郭郎儿近拍 南乡一剪梅 摊破南乡子

徵招调中腔 桃源忆故人 偷声木兰花 摊破采桑子 茅山逢故人 荷叶铺水面

明月逐人来 快活年近期 金人捧露盘 促拍满路花 五福降中天 江城梅花引

法曲献仙音 金盏倒垂莲 东风齐著力 四犯剪梅花 高平探芳新 雪明鸷鹊夜

梅子黄时雨 玉女迎春慢 甘露滴乔松 瑶台第一层 黄鹂绕碧树 绿盖舞风轻

夏日燕黉堂 金菊对芙蓉 新雁过妆楼 东风第一枝 春夏两相期 清风满桂楼

送入我门来 花发沁园春 春从天上来 泛清波摘偏 飞雪满群山 五彩结同心

春雪间早梅 玉女仙瑶佩 满院广寒枝 减字浣溪沙 潇湘逢人慢

五、六字词牌:

寿延长破字令 惜花春起早慢 霓裳中叙第一 花发状无红慢 爱月夜眠迟慢

六、七字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篇5:《沁园春》词牌名

听风读雨

秉客听真:老朽生平,志夺翰林。惜风华岁月,错横枝节,书生意气,背罩墙阴。入海无凭,为官不遇,落得浑身汗沥淋。流年里,虽廉颇已老,幸有诗吟。

而今旧迹重寻,辨滋味酸甜苦辣侵。更拖家带口,了于生计,攀亲走礼,何以清心。日近时光,风残瘦骨,但晓余年送福音。吾知足,有儿女膝下,抱暖和衾。

十二

廿四成家,牝土行停,苟息恶林。惜韦编未绝,龙头失望,南楼喑谑,陶姓成阴。客梦清寒,主人落寞,漫夜沙钟恣漉淋。吾衰矣,怎诗书都误,抱瓮穷吟。

于今醉迹难寻,识世若泥潭须陷侵。况高堂双白,徐徐吩诲,妻儿一舍,娓娓倾心。巷角磨靴,阶前开市,走贩挑担错杂音。西风彻,任人情冷漠,而立重衾。

浪子流云

飘泊生涯,一叶扁舟,万里相寻。去潇湘约会,云深缈渺,黄山求道,雾霾森森。黄鹤楼头,查查孤影,望崔白题诗犹有音。惊余醒,有红尘执念,何法清禁?

西风北雁相吟,况内子鸿书突已临。又尊堂吩咐,经年末复,亦思故土,煮鹤焚琴。壮志消残,归心似箭,山水原来只梦琛。何须恨,有欢承膝下,结发同心。

子青

逝水流年,依伏生涯,味失清欢。对秋花瘦月,荆痕历历,霜眉老骨,羁路漫漫。一点天真,皆抛故事,惟借方笺抒意寒。长宵倚,怕竹吟空牖,叶落无边。

遥思大好青鬟,不知世途千险万难。纵张扬意气,天高水阔,轻狂浮日,骨傲身顽。念揽烟霞,心怀妄抱,负了青春下玉鞍。如今是,愿风轻云淡,梦净人安。

落笔成风

雁过东南,桂落三山,梦被冷侵。望萧条水榭,如流车马,阑珊灯火,寂寞园林。胜世凄凉,繁华辜负,此赋深情难自禁?迎风雨,正平分秋色,邀我登临。

芬芳飘落衣襟,哪处有泠泠听古琴。幸良宵长醉,经年犹苦,佳期为乐,诗酒相寻。显赫千家,名扬四海,山水楼台忆古今?!君知否,记愁眉有意,别字无心。

时光

野草闲花,恰我平生,自长自舒。念少年青眼,蓬科文字,弱冠浪志,马鬣阴符。意许无生,行藏有悔,燕客无端说郢书。闲时又,把毛锥写错,碧鸭怜鱼。

辽天横过飞凫,亦难免东西落苦劬。叹椟高肥腹,周旋转钝,尘中买醉,宁独区区。长恨人间,无穷烟火,唯慰春来一岁除。陶公曰,以心为形役,不亦然乎?

徽州布衣

蝶梦无成,花月偷声,霜夜始沉。记少年豪诺,周旋王气,水山游历,惯掷千金。难耐灯寒,何堪纸薄,如此轻狂若海针。诚余善,与粗缯高仕,耸阁虚岑。

空听四十风吟,叹骨相丰盈衣不禁。更帽遮潘鬓,低眉过市,烟吞庾恨,歌罢回音。忍问天公,前因何事,锦屋香车未莅临。休休也,写清华浓淡,并入初心。

西河散人

几度春秋,辗转回眸,绿蚁黯喑。把晨昏执守,繁华看够,人间薄幸,岁月流金。露冷阶前,魂消盏底,何若闲愁残夜深。西风紧,叹玲珑镜好,难照初心。

层林落却浓阴,有多少风流百味寻。只一身风雨,晓窗听雪,江楼故影,病馆长吟。飘萍踪迹,潇湘尽处,四十年来卷上斟。知天命,对霜浓两鬓,莫问浮沈。

晓然

回首人生,经历平平,三五知音。世界天天变,光阴如箭,氤氲格调,一派纯真。步履匆匆,风华依旧,云淡风轻赤子心。来时路,层峦叠嶂里,竟是难寻。

斜阳落满衣襟。赏剩水残山共晚林。几树疏梅冷,依依白草,飘飘飞鸟,旧赋新吟。笑靥如花,女人似梦,万爱千情海底针。欣欣意,岘山连汉水,我又登临。

篇6:《沁园春》词牌名

明·来集之

排马湖边,越王城下,长河远村。览江庐许刹,思量六代;桃源渔浦,追忆虞秦。东吊蠡谋,西凭胥怒,还溯桐江觅钓纶。扁舟去,访六千君子,倘有遗人。

鉴湖原属闲身,好芦叶丛中乌角巾。趁早霞初挂,独留丽句;秋风未起,先荐湘莼。果熟杨家,厨烹札鸟,更卢橘含桃品味新。云岩寺,却古称西隐,与子沉沦。

注:排马湖即白马湖。

作者简介:来集之(1604—1682),原名镕,字元成,号倘湖,萧山长河来氏四支十六世。自幼勤学,博通经史,擅诗词、古文及戏曲。崇祯庚辰(1640)进士,授安庆府推官,累官太常寺少卿、兵科左给事中,明亡后不仕。康熙十七年(1678)开博学鸿儒科,抚军推荐,不赴。著作极丰,有《倘湖樵书》、《倘湖遗稿》、《倘湖手稿》、《南行偶笔》等十余种存世。

文学常识-古诗文常见的词解

一剪梅·咏柳原文及赏析

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一剪梅教学实录

《一剪梅》教学感言

人教版语文渔歌子教学设计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赏析

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赏析

一剪梅的教案

《一剪梅·舟过吴江》原文及赏析

词牌名一剪梅的故事
《词牌名一剪梅的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词牌名一剪梅的故事(精选6篇)】相关文章:

李清照一剪梅教学设计2022-11-18

词两首作文2023-04-20

蝶恋花原文 李清照2022-11-10

费玉清演唱会的观后感2023-05-14

一剪梅的李清照注音2024-05-03

《渔家傲》教学设计2022-11-16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2022-09-09

蝶恋花李清照词意2022-10-09

秦观《风流子·东风吹碧草》原文及翻译赏析2023-08-27

《踏莎行》秦观优秀教学教案2022-05-0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