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景宗简介(精选7篇)由网友“烟雨濛濛”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曹景宗简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曹景宗简介
曹景宗
曹景宗(457—508.9.12),字子震,新野(今河南境内)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
曹景宗的父亲曹欣之,是宋朝将领,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曹景宗自幼善于骑射,好打猎。常和几十个少年一起到林中射鹿,每当大家骑著马一起追捕鹿群时,鹿马相杂,众人都怕射中别人的马。只有曹景宗无所顾忌,拨箭射之,鹿应弦而倒,遂以此为乐。
曹景宗不到二十岁时,父亲曹欣之因公事要出州,只带上曹景宗和几个随从,不料半路遇上了几百个蛮人,将他们层层包围。时曹景宗带百余箭,驰马四射,每箭杀一蛮人,蛮人大惊,遂逃散。从此,曹景宗以胆勇而闻名。曹景宗还颇爱读史书,每当读《穰苴》、《乐毅传》时,总是放卷叹息道:“丈夫当如是”(《梁书·曹景宗列传》)!
后曹景宗被辟为西曹,不就。宋元徽(473—477年)中,曹景宗随父出京师,为奉朝请、员外,迁尚书左民郎。不久,曹欣之去世,曹景宗还乡里服丧。服丧期满后,曹景宗被刺史萧赤斧板为冠军中兵参军,领天水太守。
南齐建元初(479—482年),境内蛮人骚支,曹景宗率兵四处征讨,所有斩获。时鄱阳王萧锵为雍州刺史,又以曹景宗为征虏中兵参军,带冯翊太守督岘南诸军事,除屯骑校尉。
曹景宗少年时和州里张道门是好友,永明元年(483年)五月,张道门的父亲车骑将军张敬儿被杀,张道门也在武陵被斩。此时,张道门的亲属故吏无人敢来收尸。曹景宗知道此事后,从襄阳派般到武陵,收其尸,送到他家里殡葬,乡里因此赞他讲义气。
建武二年(495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率军攻齐。时曹景宗为偏将,每次作战都冲锋在前,多有斩获,因功被升为游击将军。建武四年(4),曹景宗随太尉陈显达北围马圈(今河南境内),率人设伏,打败了魏将拓拔英的4万援军。马圈攻克后,陈显达论功,把曹景宗排到了后面,曹景宗却没有一句怨言。孝文帝率大军来战,陈显达乘黑夜奔逃,慌不择路,曹景宗为他带路,陈显达父子才得以保全。
建武五年(4),萧衍(后来的梁武帝)任雍州刺史,曹景宗和他结为深交,经常请萧衍到他家中饮酒畅谈。当时天下正纷乱不安,萧衍也对他很是看重。永元(499—5)初年,萧衍上表推荐他为竟陵太守、冠军将军。
永元二年(5),萧衍起兵,曹景宗聚众相随,并派亲人杜思冲劝萧衍先迎南康王到襄阳即帝位,然后再发兵,以为万全之计,但萧衍没有听从他的建议。萧衍到竟陵后,让曹景宗和冠军将军王茂过江围攻郢城。
中兴元年(501年)二月,曹景宗被任命为郢州刺史。直到七月,才攻破郢城。又率众前驱至南州,领马步军取建康。九月,萧衍遣曹景宗等进顿江宁。东昏侯将李居士带重兵驻屯新亭,并率精骑1000至新亭,以拒曹景宗。时曹景宗刚到,尚未安营,且军队长途而至,器甲穿弊。李居士见此情形,渐有轻敌之心,便击鼓向前来向曹景宗挑战。曹景宗遂率军力战,短兵相接,李居士大败,弃甲逃走。曹景宗皆获之,并趁势击鼓而前,一直追到皂夹桥,然后才安营。曹景宗又和王茂、吕僧珍成犄角之势,攻败王珍国于大航。曹景宗的军士都是些桀黠无赖之人,御道左右,全是富豪之家,这些人便趁机抢夺财物,争掠女子,曹景宗也管制不了。等萧衍到了新城,严申号令,这才使这些人稍稍收敛。城破后,曹景宗被拜官为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封湘西县侯,食邑一千六百户。仍迁持节、都督郢、司二州诸军事、左将军、郢州刺史。
天监元年(5),萧衍称帝,国号梁。曹景宗进号平西将军,改封竟陵县侯。曹景宗在州里,大肆地聚敛财物,他在城南建宅,长堤以东,夏口以北,开街列门,东西长达好几里地。而他的部下也都残暴蛮横,便当地百姓很不满。
天监二年(5),魏军大举攻梁,梁军接连战败。天监三年(5),魏军继续进攻。二月,梁武帝派曹景宗和后军将军王僧炳等率步骑3万救义阳。其中王僧炳率军2万人进驻凿岘(今河南信阳南),曹景宗率军万人为后继。魏将元英派元逞等进驻樊城(今属湖北襄樊),抗击南梁援军。三月,元逞率部击败梁增援部队,梁军被斩俘4000余人。而曹景宗却滞留凿岘,只不过耀军游猎而已。八月,梁军义阳守将蔡灵思在援兵未奏效、守城力竭的情况下,开城降魏。魏军占领义阳,并置为郢州。御史中丞任昉向梁武帝启奏此事,而武帝因为曹景宗为功臣,没胡治他的问罪,不久任他为右卫将军。
天监五年(5)九月,北魏宣武帝元恪欲灭南梁命中山王元英率军南攻,攻克马头(位钟离西,今安徽怀远南),将城中储粮尽数北运。梁武帝萧衍为抵御魏军,派徐州刺史昌义之领兵进屯钟离。十月,元英与镇东将军萧宝寅率众围攻钟离。十一月,梁武帝诏曹景宗都督诸军20万救钟离,豫州刺史韦睿以受曹景宗节度,屯道人洲(今安徽凤阳东北淮河中),欲待众军集齐后并进。曹景宗想专其功,便没有停顿,而是径直前进,不料忽起狂风,兵士溺死都颇多,只好返回道人洲。梁武帝闻知此事,说:“此所以破贼也。景宗不进,盖天意乎!若孤军独往,城不时立,必见狼狈。今得待众军同进,始大捷矣”(《梁书·曹景宗列传》)。
天监六年(5)正月,元英与平东将军杨大眼率数十万大军攻钟离,并在邵阳洲(位于道人洲西)两岸架桥,树栅,作为跨淮通道。二月,豫州刺史韦睿自合肥(今属安徽)领兵增援钟离,韦睿到达后,曹、韦两军进屯邵阳洲。夜间,韦睿率众于曹景宗营地前20里处掘长堑,树鹿角,截洲为城,距魏军城堡仅百余步。拂晓,元英见后大惊,以杖击地说:“是何神也”(《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六》)!魏军连战几次都不能打退梁军,死伤人数达十分之三,于是魏军不敢再主动出战。曹景宗等器甲精新,魏军见后,士气渐消。
曹景宗为让城中将士安心,便派人潜水入城送信,昌义之始知援军到达,勇气倍增。魏将杨大眼勇冠军中,对桥北岸立城,以通粮运。牧人一过淮北去割草,皆为杨大眼所抓。曹景宗募勇士千余人,于杨大眼营南数里筑垒,并亲自在旁边指挥。杨大眼闻讯来攻,曹景宗率众破之,于是营垒很快建成。曹景宗特派赵草驻守,因此称之为赵草城。此后,梁军便随意地在这里割草放马,杨大眼每次来抢夺,都被赵草击退。梁帝命曹景宗预装高舰,使之与魏军浮桥同高,以备火攻;并命曹景宗和韦睿分别攻邵阳洲之北、南桥。
三月,淮水暴涨六七尺,韦睿派水军乘斗舰袭击洲上魏军。另以水船载干草,灌以油,趁风纵火,以焚其桥。同时,派敢死之士拔栅砍桥。时大水特别湍急,倏忽之间,桥栅俱尽。梁军奋勇冲杀,无不以一当百。魏军大溃,杨大眼在西岸烧营而去,元英也在东岸侥幸脱身,城垒相次瓦解,士兵丢弃器甲,争先投水,溺死、斩杀各10余万,淮水为之不流。曹景宗令军主马广追击杨大眼至灭水上四十余里,杨大眼的军众死伤无数,伏尸相枕,昌义之出来追击元英至洛口。元英单骑逃入梁城,部下兵士也全军覆灭,沿淮河百余里尸骸相藉,梁军又俘虏5万人。收其军粮器械,堆积如山,牛马驴骡不可胜计。曹景宗派人带一万余俘虏、马千匹,回去献捷。
钟离之战,梁军密切配合,上下同心,并根据魏军不习水战的弱点,坚守疲敌,适时反击,取得了自宋初以来对北魏作战的第一次大捷,歼敌25万,对稳定淮南形势起了重要作用。
此前,钟离一直大旱,武帝下诏向蒋帝神祈祷求雨,过了一百多天,仍未下雨。武帝大怒,下令用车装运干草去焚烧蒋庙和神像。是日晴空万里,炽热如火,众人刚要点燃柴草时,神庙上空忽然乌云翻滚,瞬间下起大雨,宫殿内外摇振欲倒。武帝惊恐万分,赶紧下令停止焚庙,在庙前的人接到诏令后,雨立即变小,不久便停。于是武帝畏信更深,自从他登上帝位以来,从未亲自到过庙里,这时赶紧亲自动身带众朝臣去祈祷,走时下令清扫修整神庙,使之焕然一新。这时,魏军围攻钟离,武帝到蒋庙中祈神帮助,神像似有答应的神情,于是不久淮水上涨,韦睿和曹景宗才能够乘船上岸大败魏军,全军凯旋归来后,武帝率众去庙中谢神,见庙中人马脚上都有泥沾湿的痕迹。
曹景宗凯旋而归后,武帝在华光殿设宴慰劳众军。宴会上武帝令左仆射沈约赋韵,曹景宗等了半晌,沈约也没有给他赋韵,曹景宗脸色不平,于是向武帝请求赋诗,武帝说:“卿伎能甚多,人才英拔,何必止在一诗”(《南史·曹景宗列传》)。时曹景宗已醉,坚持请求要赋诗,武帝只好让沈约给他赋韵,这时韵已赋尽,只剩下“竞”和“病”两个字。曹景宗听了二话不说,操起笔来,一气呵成,其辞曰:“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南史·曹景宗列传》)。武帝听后,惊叹不已,沈约和朝中贤臣听后,也称叹竟日,武帝诏令上左史,于是曹景宗进爵为公,拜侍中、领军将军,给鼓吹一部。
曹景宗为人争强好胜,看书写字,有自己不懂的地方,从不去问别人,全是自己望文生义,自己创造新字,即使是在公卿面前也从不谦虚恭让。唯独韦睿年长,而且是当地名流,曹景宗对其也特别敬重,同宴御筵,也谦逊恭让,武帝也由此对他特别称许。
曹景宗好收纳妻妾,他的妓妾达数百人,穿得全是绫罗绸缎。曹景宗生性急躁好动,不能沉默。他出行时常常要人撩起车子的帷幔,左右侍从劝他不要这样,因为他名高位重,人们都在注意他,这样随便不合适。曹景宗终究不情愿,他说:“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霹雳声,箭如饿鸱叫。平泽中逐獐,数肋射之,渴饮其血,饥食其肉,甜如甘露浆。觉耳后风生,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今来扬州作贵人,动转不得,路行开车幔,小人辄言不可。闭置车中,如三日新妇。遭此邑邑,使人无气”(《梁书·曹景宗列传》)。曹景宗又嗜好饮酒舞乐,腊月里在院中使人欢呼戏乐,还挨家挨户地讨酒饭吃。本来曹景宗是因为觉得寂寞,以此为戏,但他的部下多是无赖之徒,趁机抢夺妇女,欺掠财物。直到武帝知道此事,曹景宗才害怕降罪,禁止其部下再如此胡作非为。武帝经常摆宴召见功臣,共叙旧事。曹景宗酒后常胡说八道,有时误称下官,武帝待人宽厚,所以也没有加罪他,以为笑乐。
天监七年(5),曹景宗迁侍中、中卫将军、江州刺史。八月初二(即公元508年9月12日),曹景宗于任途中病逝,时年五十二岁。武帝下诏赠钱二十万,布三百匹,追赠他为征北将军、雍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曰壮。
篇2:《曹景宗传》原文及译文解析
关于《曹景宗传》原文及译文解析
曹景宗传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父欣之,为宋将,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景宗幼善骑射,好畋猎。常与少年数十人泽中逐麞鹿,每众骑赴鹿,鹿马相乱,景宗于众中射之,人皆惧中马足,鹿应弦辄毙,以此为乐。未弱冠,欣之于新野遣出州,以匹马将数人,于中路卒逢蛮贼数百围之。景宗带百余箭,乃驰骑四射,每箭杀一蛮,蛮遂散走,因是以胆勇知名。颇爱史书,每读穰苴、乐毅传,辄放卷叹息曰:“丈夫当如是!”
建武四年,太尉陈显达督众军北围马圈,景宗从之,以甲士二千设伏,破魏援拓跋英四万人。及克马圈,显达论功,以景宗为后,景宗退无怨言。魏主率众大至,显达宵奔,景宗导入山道,故显达父子获全。
五年,魏拓跋英寇钟离,围徐州刺史昌义之。高祖诏景宗督众军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亦预焉,而受景宗节度。先是,高祖诏景宗等逆装高舰,使与魏桥等,为火攻计。令景宗与睿各攻一桥,睿攻其南,景宗攻其北。六年三月,春水生,淮水暴长六七尺。睿遣所督将冯道根、李文钊、裴邃、韦寂等乘舰登岸,击魏洲上军尽殪。景宗因使众军皆鼓噪乱登诸城,呼声震天地。(魏将)杨大眼于西岸烧营,英自东岸弃城走。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淮水为之不流。景宗令军主马广蹑大眼至濊水上,四十余里,伏尸相枕。义之出逐英至洛口,英以匹马入梁城,缘淮百余里,尸骸枕藉。生擒五万余人,收其军粮器械,积如山岳,牛马驴骡,不可胜计。景宗乃搜军所得生口万余人,马千匹,遣献捷。
景宗为人自恃尚胜,每作书,字有不解,不以问人,皆以意造焉。虽公卿无所推,惟韦睿年长,且州里胜流,特相敬重,同宴御筵,亦曲躬谦逊,高祖以此嘉之。高祖 数 宴 见 功 臣 共 道 故 旧 景 宗 醉 后 谬 忘 或 误 称 下 官 高 祖 故 纵 之 以 为 笑 乐
(节选自《南史》)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祖数宴见功臣/共道故旧/景宗醉后谬忘/或误称下官/高祖故纵之/以为笑乐
B.高祖数宴/见功臣/共道故旧/景宗醉后/谬忘或误/称下官/高祖故纵之/以为笑乐
C.高祖数宴见功臣/共道故旧/景宗醉/后谬忘或误/称下官高祖/故纵之/以为笑乐
D.高祖数宴/见功臣共道故旧/景宗醉后谬忘/或误称下官高祖/故纵之以为笑/乐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骑射”是指骑马射箭。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中,要求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基本才能。其中,射指的'就是射箭。
B.古代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又称“弱”。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C.古时候称四方异族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现在“南蛮”被用来做骂人话。文中的“蛮”就是指贼人。
D.高祖,一指先祖称谓,二为皇帝庙号之一。文中“高祖”是指皇帝庙号。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一律统称“高祖”。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宗少年时箭术高超,田猎时可以在鹿马相乱的场景中准确猎杀麞鹿而不伤马,随父远行被贼包围,也能凭借高超箭术仅带数人就打败数百蛮贼。
B.在马圈之战中,景宗用两千奇兵击破北魏拓跋英的四万人马,战后论功陈显达却将景宗排到了后面,但他毫无怨言,后来仍挺身而出,保全陈显达父子性命。
C.在增援徐州刺史昌义之的战役中,景宗采用火攻烧毁魏军营垒,俘虏五万多人,收缴的军粮、武器装备堆积如山,牛马驴骡也不可胜数。
D.景宗并不推重公卿大夫,但他对韦睿却特别敬重,因为韦睿年长,而且是州里的名流,同赴皇帝宴会,也向他躬身表示谦逊,皇上因此赞扬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高祖诏景宗督众军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亦预焉,而受景宗节度。(5分)
(2)景宗为人自恃尚胜,每作书,字有不解,不以问人,皆以意造焉。(5分)
答案
4. A 高祖数宴见功臣,共道故旧,景宗醉后谬忘,或误称下官,高祖故纵之,以为笑乐
5.C 明朝开国皇帝为明太祖朱元璋
6.C(“景宗采用火攻烧毁魏军营垒”不符合原文。原文是魏将杨大眼抵挡不住,于是在西岸烧营后撤。)
7.
参考译文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县人。父亲曹欣之,在宋做官,位至徐州刺史。曹景宗年少时就擅长骑马射箭,喜欢打猎,经常和几十个少年一起在沼泽中追逐獐鹿等野兽。每当大家骑马追赶鹿,鹿和马搅和在一处时。景宗就在人群中射鹿。大家都担心射中马蹄,结果鹿应箭倒毙。景宗以此为乐。景宗尚未成人的时候.父亲欣之在新野派他出州远行,他仅骑一匹马带着几个人,在路上突然遇上数百个南蛮盗匪,团团围住了他们。景宗身带一百多支箭,每支射杀一个南蛮,蛮匪于是只好逃散,景宗于是以胆大闻名。他酷爱读史书,每当读到《穰苴传》和《乐毅传》,总是放下书卷叹息说:“大丈夫就应当这样!”
建武四年,他随太尉陈显达往北围攻马圈城,用两千奇兵击破北魏援军中山王拓跋英的四万人马。攻克马圈之后,显达论功行赏,把景宗排到了后面,景宗退居一旁毫无怨言,北魏孝文帝率大军浩浩荡荡开来,显达夜里出逃,景宗领着众人进入山间小道,显达父子因此保全了性命。
建武五年,北魏中山王拓跋英进攻钟离,把徐州刺史昌义之围在城中。武帝诏令景宗统领各路人马增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也参加增援,受景宗调度。这之前,诏令景宗等人预先装置好高高的战舰,使得和魏军桥梁相齐。这是从火攻的需要考虑的。命令景宗和韦睿各攻一座桥,韦睿攻南边的,景宗攻北边的。建武六年三月。由于春水发生,淮河水暴涨六七尺。韦睿派遣部将冯道根、李文钊、裴邃、韦寂等人乘舰登岸,攻击洲上城垒外的魏军,将他们全部消灭。景宗命令各路大军再擂鼓呐喊,蜂拥攀登魏军各座城垒,喊杀声震天动地,魏将杨大眼在西岸纵火烧营,拓跋英从东岸弃城逃跑。各营垒纷纷土崩瓦解,魏军都抛弃武器和铠甲,争相过河而掉进水里淹死,淮水都因尸首阻塞而停止流动。景宗命令主将马广追击杨大眼,追了四十多里一直到渡水上。沿途魏军尸首相枕。昌义之也从城里出来追击拓跋英直到洛口。拓跋英只身单骑逃进粱城。沿淮河一百多里,魏军尸骨遍地。俘虏五万多人,收缴的军粮、武器装备堆积如山,牛马驴骡不可胜数。景宗于是将搜到的一万多人,上千匹马.送上报捷献功。
景宗为人自负好胜,每当写文书,碰到不知道的字,不去问人,而是臆造。即使公卿大夫也不推重,因为韦睿年长,而且是州里的名流,景宗只对他特别敬重。同赴皇帝宴会,也向他躬身表示谦逊。武帝因此而赞扬景宗。武帝经常设宴接见功臣,共叙故旧。景宗酒后胡言乱语,有时讲错下属官吏的名字。武帝故意任他讲下去,以此取笑娱乐。
篇3:宗泽简介
宗泽生平介绍
宗泽(1060—1128),字汝霖,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南宋著名军事将领。
元祐六年(1091)中进士,先后任大名馆陶(今属河北)、龙游(今属浙江)、赵城(今山西洪洞北)、掖县(今山东莱州)、登州(今蓬莱)等州县官,任上兴建学校,减免赋税,颇有建树。宣和元年(1119)三月,时任登州知州的宗泽以建神霄宫不虔诚,受到除名编管的处分。宋金缔结“海上之盟”,宗泽认为“天下自是多事矣”,遂退居东阳(今属浙江)山谷间。
靖康元年(1126),宗泽被召至京城,任宗正少卿,充和议使。因他反对求和,朝廷恐有碍和议,改命他任磁州(今河北磁县)知州。这时,北方地区的形势十分险恶,金军大举南下,太原失守,宋朝派往两河地区的地方官大多托故不往。宗泽受命当日就率弱卒十几人赴任。磁州城“经敌骑蹂躏之余,人民逃徙,帑廪枵然”,宗泽缮城壁、治器械、募义勇,严阵以待。金兵渡河南下,怕宗泽从背后袭击,派兵进攻磁州。宗泽披甲登城,命壮士用神臂弓射退金兵,又开城门追击,杀敌数百。
同年十一月,康王赵构和刑部尚书王云奉命出使金军营议和,途经磁州。知州宗泽竭力劝阻并指出:“敌情岂有肯和之理哉,特设诡词欲挽致大王耳”。百姓们也拦住赵构的马不让前行,认为王云是金的奸细,将他打死。赵构只得留在磁州,后又退回了相州(今河南安阳)。
金军一面与宋议和,一面迅速南进,包围了宋首都开封。宋钦宗从围城中派人持蜡书任命赵构为兵马大元帅,宗泽、汪伯彦为副元帅,要他们立即入援。康王率军离开相州,履冰渡过黄河到达大名,宗泽率人首先赶到大名。这时,钦宗又派人持蜡书送给康王,让他不要轻举妄动。汪伯彦等人都认为议和能成功,不愿进军,只有宗泽坚决不相信女真人的诚意。康王即派宗泽率军万人打著康王赵构的旗号进驻澶渊。靖康二年(1127)二月,金军劫徽、钦二帝北上。宗泽得知开封失守,立刻赶到大名,准备在金兵归途中夺回徽、钦二帝。虽然已传檄四方,其他“勤王”之师却无一兵一卒到来。宗泽只得放弃计划,转而上书康王赵构,劝他即皇帝位。
靖康二年五月,赵构即位以重建宋朝,改当年为建炎元年,史称南宋,赵构为南宋高宗。六月,宗泽被任命为襄阳府知府。宗泽极力反对割地求和,表示“臣虽驽怯,当躬冒矢石为诸将先,得捐躯报国恩足矣”,因而改任青州(今属山东)知州。
宰相李纲十分器重宗泽,认为绥复旧都非宗泽不可,时年69岁的宗泽随即被改任开封知府,全面负责东京的防务。经过金兵的洗劫,旧日繁荣的都城疮痍满目。城内盗贼横行,物价飞涨,而且金兵尚驻扎在距京城以北不足二百里处,城内人心惶惶。宗泽到任后,立刻著手整顿社会秩序,修筑城防设施,开封很快稳定下来。朝廷随后升宗泽为东京留守、开封府尹。金朝派人以出使伪楚为名,到开封探虚实,宗泽立即进行拘捕并要求将其处死。朝廷大臣对此事大多持否定态度,宋高宗下手谕将其释放,但宗泽不执行。尚书右丞(副相)许景衡极力为之辩护:“泽之为尹,威名政绩卓然过人,诛锄强梗,抚循善良,都城帖然,莫敢犯者,又方修守御之备,历历可观”,主张重用宗泽,使成其御侮治民之功。宗泽还积极支持中原地区的忠义民兵。河东义军首领王善拥兵几十万准备进占开封,宗泽单骑进入王善营中,握著他的手流泪说:“朝廷当危难之时,使有如公一二辈,岂复有敌患乎。今日乃汝立功之秋,不可失也。”王善深为感动,立即归降。其余义军首领杨进、王再兴、李贵、王大郎等先后投到宗泽麾下,军威大振。当建炎二年金朝大军向开封逼近时,宗泽成竹在胸,指挥刘衍、阎中立、张伪、赵世兴等将领一次次打退金兵。北方百姓尊敬地称威震天下的宗泽为“宗爷爷”。
坚守开封的同时,宗泽先后上疏二十余次,强烈要求宋高宗回銮开封,收复失地。但均为黄潜善、汪伯彦等所阻。宋高宗只是表示要择日回京,根本不打算抗金。眼看收复故土无望,宗泽忧愤成疾,病疽于背。七月,他在病中仍鼓励诸将:“尔能为我歼灭同仇以成主上恢复之志,虽死无恨”。临终前,他“连呼过河者三,遗表状赞上(高宗)还京”。“死之日,都人为之号恸,朝野无贤愚皆相吊出涕,三学之士千余人为文以哭泽”。卒年70岁。谥忠简,著作有《宋忠简公集》。
篇4:元明宗简介
元明宗
中文名称: 元明宗
又 名: 和世梀
性 别: 男
所属年代: 元代
民 族: 蒙古族
生 卒 年: 1300—1329
相关人物: 元武宗
生平简介
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在位八个月被毒死。时年30岁。(1329.1-1329.8)在位。定帝死,图贴睦尔在大都被拥立为帝,时天历元年九月。天历二年(1329年)正月,图贴睦尔谴使迎其兄和世梀即帝位,是为明宗。八月,图贴睦尔将明宗毒死,复位。明宗在位仅八个月。
篇5:英宗简介
土木之役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至八月,明军在大同、宣府等地反击蒙古瓦剌部进犯明边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英宗正统年间,蒙古瓦剌部崛起,其势力东至辽东地区,西达今新疆、青海等地,不断出兵南扰明朝边境。是时,有识之士纷纷向英宗朱祁镇上疏,建议加强北边防务,以防不测。而英宗在宦官王振的蛊惑下,竟一味寻欢作乐,不作任何战备措施。
七月,瓦剌太师淮王也先以明朝刁难其贡使并私毁姻约为由,分兵4路,大举进犯明边:脱脱不花与兀良哈攻辽东;派别将攻甘州(今甘肃张掖);也先亲率精锐攻大同;阿剌知院攻宣府(治今河北宣化)、赤城。其军事企图是:也先主力进攻大同,引诱明军西上,寻机歼灭,其余3路作牵制性进攻,待歼灭明军主力后,直逼北京。
十一日,也先军至猫儿庄(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南),明右参将吴浩率军迎战,败绩。十五日,大同总督军务宋瑛、总兵官朱冕迎战于阳和口(今山西阳高西北),因诸将悉为太监郭敬节制,师无纪律,几全军覆没。塞外城堡,接连失陷。阿剌知院所率北路军自独石口南下,于七月十五日,包围马营堡(今河北赤城西北),十八日,守备杨俊弃堡而逃。阿剌又攻破永宁城(今河北延庆)。脱脱不花所率东路军于七月中旬包围镇静堡(今辽宁黑山西北),遭到明守将赵忠顽强抵抗,被迫撤围而去,途中攻克驿堡屯庄80处。
前线败报频传,英宗不顾诸大臣的反对,在王振的蛊惑与挟持下,匆忙率军50万人亲征,一切军务交由王振专断。因战备不足,败报不断,明军军心不稳,厌战情绪强烈。八月初一日,明军进抵大同,也先为诱明军深入,故意主动北撤。王振仍欲进军。当其亲信大同镇守太监郭敬向他密报阳和等地惨败的情况之后,他又变得甚为惊恐,遂仓促决定撤军。下令自大同经由紫荆关(今河北涞源东北)回京,行至40里处,王振恐大军过境损坏他在老家蔚州(今河北蔚县)的田园,突然改变主意,舍易求险,趋师奔向宣府,致明军侧背暴露在瓦剌军的攻击之下,且为其追击明军留下了充足的时间。
初十日,明军退至宣府,瓦剌大队骑兵追袭而来。英宗先后派恭顺侯吴克忠、成国公朱勇率军断后拒敌,俱战败。十四日,退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南20里)。王振为等候他的辎重车千余辆,不顾随从文武官员入保怀来的正确主张,武断下令扎营土木堡。当夜即被瓦剌军包围,陷入粮尽水绝,人困马乏的险境。土木堡地势较高,掘地2丈而不得水,堡南15里有河,已被瓦剌军控制。也先挥师由土木堡西北的麻谷口发起进攻,明将都指挥郭懋率守军奋战1夜,顶住瓦剌军的攻击。十五日,瓦剌军佯退,也先遣使诈称议和,英宗派通事2人赴瓦刺营谈判。王振以和谈将成,竟下令拔营,南移就水,阵营遂乱。瓦剌军趁机四面围攻,以骑兵突阵而入,挥长刀砍杀。明军突遭袭击,队伍益乱,加之对各种火器未能熟练掌握,尚未发挥作用即全军溃败,死伤过半。随从大臣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野等50余人遇难,英宗被俘,王振亦死于乱军之中。
点评:明军的惨败,充分暴露了明廷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相反,也先的作战指挥则比较主动灵活,以2万军队,在面临数十万明军优势兵力的迎战下,主动由大同退至塞外,引诱明军出塞,寻机歼击。初战告捷,即步步深入。待明军饥疲不堪,仓皇撤退时,不失时机地进行追击,给明军以歼灭性打击,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一般认为,土木之败,是明王朝由盛变衰的转捩点。
篇6:宗庆后简介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宗庆后
宗庆后 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颁奖辞:
他靠卖冰棍起家,后来卖饮料,已经累计卖到200多个亿。他致力于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可乐”,目前在中国可乐市场占第三位——这一切来自他十五年来精心编织的营销网络。
获奖演说:
我今天很感慨,做我们这个产品既然是小产品大产业,实际上是不被所看中的。作为饮料行业评上这个奖,我感觉社会在关注我们这个行业,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娃哈哈的身影。
篇7:曹景宗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和译文
曹景宗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和译文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父欣之,为宋将,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景宗幼善骑射,好畋猎。常与少年数十人泽中逐麞鹿,每众骑赴鹿,鹿马相乱,景宗于众中射之,人皆惧中马足,鹿应弦辄毙,以此为乐。未弱冠,欣之于新野遣出州,以匹马将数人,于中路卒逢蛮贼数百围之。景宗带百余箭,乃驰骑四射,每箭杀一蛮,蛮遂散走,因是以胆勇知名。颇爱史书,每读《穰苴》《乐毅传》,辄放卷叹息曰:丈夫当如是!
建武四年,太尉陈显达督众军北围马圈,景宗从之,以甲士二千设伏,破魏援拓跋英四万人。及克马圈,显达论功,以景宗为后,景宗退无怨言。魏主率众大至,显达宵奔,景宗导入山道,故显达父子获全。
五年,魏拓跋英寇钟离,围徐州刺史昌义之。高祖诏景宗督众军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亦预焉,而受景宗节度。先是,高祖诏景宗等逆装高舰,使与魏桥等,为火攻计。令景宗与睿各攻一桥,睿攻其南,景宗攻其北。六年三月,春水生,淮水暴长六七尺。睿遣所督将冯道根、李文钊、裴邃、韦寂等乘舰登岸,击魏洲上军尽殪。景宗因使众军皆鼓噪乱登诸城,呼声震天地。(魏将)杨大眼于西岸烧营,英自东岸弃城走。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淮水为之不流。景宗令军主马广蹑大眼至濊水上,四十余里,伏尸相枕。义之出逐英至洛口,英以匹马入梁城,缘淮百余里,尸骸枕藉。生擒五万余人,收其军粮器械,积如山岳,牛马驴骡,不可胜计。景宗乃搜军所得生口万余人,马千匹,遣献捷。
景宗为人自恃尚胜,每作书,字有不解,不以问人,皆以意造焉。虽公卿无所推,惟韦睿年长,且州里胜流,特相敬重,同宴御筵,亦曲躬谦逊,高祖以此嘉之。高祖数宴见功臣,共道故旧,景宗醉后谬忘,或误称下官,高祖故纵之,以为笑乐。
8.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中路卒逢蛮贼数百围之 卒:最终
B.及克马圈,显达论功,以景宗为后 克:攻占
C.击魏洲上军尽殪 殪:杀死
D.景宗令军主马广蹑大眼至濊水上 蹑:追击
9.下面五句话中全部表现曹景宗技能超群、才干卓异的一组是( )
①鹿马相乱,景宗于众中射之 ②每箭杀一蛮,蛮遂散走
③每读《穰苴》、《乐毅传》,辄放卷叹息曰:丈夫当如是!
④击魏洲上军尽殪 ⑤不以问人,皆以意造焉
⑥景宗因使众军皆鼓噪乱登诸城,呼声震天地。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④⑥ D.①②⑥
10.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宗年少时不仅擅长骑马射箭,而且酷爱读书,有远大的志向,认为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像穰苴、乐毅那样为国家建功立业。
B.在马圈之战中,景宗用两千奇兵击破北魏援军中山王拓跋英的四万人马,战后论功却被陈显达排到了后面,景宗毫无怨言,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使显达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C.在增援徐州刺史昌义之的战役中,景宗采用火攻烧毁魏军营垒,俘虏五万多人,收缴的军粮、武器装备堆积如山,牛马驴骡不可胜数。
D.武帝经常设宴接见功臣,共叙故旧。景宗酒后胡言乱语,有时讲错下属官吏的名字。武帝故意任他讲下去,以此取笑娱乐。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高祖诏景宗督众军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亦预焉,而受景宗节度。(6分)
(2)虽公卿无所推,惟韦睿年长,且州里胜流,特相敬重。(5分)
参考答案:
8. A(卒,通猝,突然。) 9. D(③说的是景宗的'志向;④是韦睿的部下作为;⑤是说景宗为人自负好胜。) 10. C(景宗采用火攻烧毁魏军营垒不符合原文。原文是魏将杨大眼抵挡不住,于是在西岸烧营后撤。) 11. 看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县人。父亲曹欣之,在宋做官,位至徐州刺史。曹景宗年少时就擅长骑马射箭,喜欢打猎,经常和几十个少年一起在沼泽中追逐獐鹿等野兽。每当大家骑马追赶鹿,鹿和马搅和在一处时。景宗就在人群中射鹿。大家都担心射中马蹄,结果鹿应箭倒毙。景宗以此为乐。景宗尚未成人的时候.父亲欣之在新野派他出州远行,他仅骑一匹马带着几个人,在路上突然遇上数百个南蛮盗匪,团团围住了他们。景宗身带一百多支箭,每支射杀一个南蛮,蛮匪于是只好逃散,景宗于是以胆大闻名。他酷爱读史书,每当读到《穰苴传》和《乐毅传》,总是放下书卷叹息说:大丈夫就应当这样!
建武四年,他随太尉陈显达往北围攻马圈城,用两千奇兵击破北魏援军中山王拓跋英的四万人马。攻克马圈之后,显达论功行赏,把景宗排到了后面,景宗退居一旁毫无怨言,北魏孝文帝率大军浩浩荡荡开来,显达夜里出逃,景宗领着众人进入山间小道,显达父子因此保全了性命。
建武五年,北魏中山王拓跋英进攻钟离,把徐州刺史昌义之围在城中。武帝诏令景宗统领各路人马增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也参加增援,受景宗调度。这之前,诏令景宗等人预先装置好高高的战舰,使得和魏军桥梁相齐。这是从火攻的需要考虑的。命令景宗和韦睿各攻一座桥,韦睿攻南边的,景宗攻北边的。建武六年三月。由于春水发生,淮河水暴涨六七尺。韦睿派遣部将冯道根、李文钊、裴邃、韦寂等人乘舰登岸,攻击洲上城垒外的魏军,将他们全部消灭。景宗命令各路大军再擂鼓呐喊,蜂拥攀登魏军各座城垒,喊杀声震天动地,魏将杨大眼在西岸纵火烧营,拓跋英从东岸弃城逃跑。各营垒纷纷土崩瓦解,魏军都抛弃武器和铠甲,争相过河而掉进水里淹死,淮水都因尸首阻塞而停止流动。景宗命令主将马广追击杨大眼,追了四十多里一直到渡水上。沿途魏军尸首相枕。昌义之也从城里出来追击拓跋英直到洛口。拓跋英只身单骑逃进粱城。沿淮河一百多里,魏军尸骨遍地。俘虏五万多人,收缴的军粮、武器装备堆积如山,牛马驴骡不可胜数。景宗于是将搜到的一万多人,上千匹马.送上报捷献功。
景宗为人自负好胜,每当写文书,碰到不知道的字,不去问人,而是臆造,即使公卿大夫也不推重,因为韦睿年长,而且是州里的名流,景宗只对他特别敬重。同赴皇帝宴会,也向他躬身表示谦逊。武帝因此而赞扬景宗。武帝经常设宴接见功臣,共叙故旧。景宗酒后胡言乱语,有时讲错下属官吏的名字。武帝故意任他讲下去,以此取笑娱乐。
★ 韦启文简介
★ 韦孝宽简介
★ 耶律仁先简介
★ 江陵萧简历
★ 光华殿侍宴赋竞病韵诗,光华殿侍宴赋竞病韵诗曹景宗,光华殿侍宴赋竞病韵诗的

【曹景宗简介(精选7篇)】相关文章:
粗中有细是什么意思2022-05-06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翻译赏析2023-10-17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标点与修辞各知识点分类练习五2023-03-30
名人故事:女皇帝武则天的历史典故2023-11-09
杨遇春简介2023-02-22
杨沂中简介2023-07-18
杨仆简介2023-08-21
《梁书·刘之遴列传》阅读答案及译文2022-12-04
《五十步笑百步》的阅读答案及原文译文2022-09-28
眼前利 身后名 范文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