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步笑百步》的阅读答案及原文译文(整理10篇)由网友“给鸭子的牛奶”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过的《五十步笑百步》的阅读答案及原文译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篇1:《五十步笑百步》的阅读答案及原文译文
《五十步笑百步》的阅读答案及原文译文
五十步笑百步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如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
1. 凶:荒年
2. 亦然:也是这样
3. 加:更
4. 填然:形容鼓声。填,象声词。然,词尾。
5. 兵刃既接:双方已经交锋。刃,锋刃。既,已经。接,接触。
6. 无望:不要希望。无,同“勿”,不要。
7. 胜食:吃完。胜,尽。
8. 数:密
9. 罟:网
10. 洿池:池塘
11. 以时:按照一定的时候。
12. 王道:孟子理想中的政治。
13. 甲:铠甲。
14. 兵:兵器。
15. 或:有人
16. 曳:丢弃
17 .直:通“只”
18. 察:看。
19. 以:用。
20.喻:作比喻。
21.既:已经
22.或:有的人
23.以:按照。
【参考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的治理,总算尽了心啊:黄河北岸的荒年(收成不好),我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去,并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北岸来。黄河以东的荒年(收成不好),我也会这样做。看看邻国的当政者,不如我诚心诚意。邻国的百姓没更少,我的百姓没更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战争作比喻。咚咚地擂响了战鼓,双方已经交锋,(战败的士兵)扔掉衣甲丢下兵器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停下来。用跑了五十步的人来嘲笑跑了一百步的人,那对他怎么办呢?”
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不到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既然知道这一点,就不要希望您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多啦。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不准用密网到池塘捕鱼,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就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使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者没有遗憾了。老百姓养生丧死没有遗憾,这便是王道的开端。”
【阅读训练】
1.解释
(1)凶:荒年(2)然:这样(3)察:观察(4)以:用
(5)喻:作比喻 (6)既:已经(7)或:有的人呢 (8)以:按照
2.翻译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那么粮食会多的吃不完。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供养活着的人,为死了的人办丧事,这些都能尽心而、没有遗憾,那就是施仁政治天下的开端。
3.指出下列句中“是”指代的内容。
(1)是以走也。
指代“五十步而后止”
(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指代“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4.“五十步笑百步”为何不对?
五十步、百步,本质都是逃跑。
篇2:五十步笑百步阅读答案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凶(黄河以南)B.河东凶亦然(饥荒)C.王好战(善于)`D.填然鼓之(战鼓)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则移其民于河东(那里的,指河内的B.河东凶亦然(这样,指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C.或百步而后止(有的)D.王知如此(这个道理,指“五十步而后止”与“百步而后止”性质相同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小题4】孟子说:“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案
【小题1】 B
【小题2】 B
【小题3】只不过他们逃跑不到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小题4】告诫梁惠王放弃称霸的野心,施行仁政,真正关心人民的疾苦。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A.河内凶(黄河北岸),C. 王好战(喜欢),D.填然鼓之(击鼓。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B.河东凶亦然(这样,把其它地方的粮食调运到河东来)。
【小题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除了要注意“直是只的意思、耳是罢了的意思、走是逃跑的意思”等重点字的意思,有时还要补充出省略的成份,句子中就应该补出“他们”同时还要注意整个句子翻译句子的完整性、准确性。
【小题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句内含的能力。《五十步笑百步》既表达了孟子主张王道,提倡礼乐,反对霸道,反对战争的政治理念,也体现出了孟子巧妙的论辩技巧和高超的论辩水平。文中面对“好战”的梁惠王“请以战喻”,最终提出“好战”就无望民之多于邻国,可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令听者哑然失笑之余,定会沉入深省之中。梁惠王在治国方面并没有采取什么实质性的好政策,当然也就别指望达到天下归心的目标了。所以“孟子”的一番话,是希望“惠王放弃称霸的野心,施行仁政,真正关心人民的疾苦”。
篇3:五十步笑百步阅读答案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河内凶(黄河以南)
B.河东凶亦然(饥荒)
C.王好战(善于)
D.填然鼓之(战鼓)
2、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则移其民于河东(那里的,指河内的)
B.河东凶亦然(这样,指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C.或百步而后止(有的)
D.王知如此(这个道理,指“五十步而后止”与“百步而后止”性质相同)
3、翻译下面句子。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孟子说:“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案:
1、 B
2、 B
3、只不过他们逃跑不到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4、告诫梁惠王放弃称霸的野心,施行仁政,真正关心人民的疾苦。
篇4:五十步笑百步阅读答案
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河内凶(黄河以南)
B.河东凶亦然(饥荒)
C.王好战(善于)
D.填然鼓之(战鼓)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则移其民于河东(那里的,指河内的)
B.河东凶亦然(这样,指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C.或百步而后止(有的)
D.王知如此(这个道理,指五十步而后止与百步而后止性质相同)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小题4】孟子说: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案
【小题1】 B
【小题2】 B
【小题3】只不过他们逃跑不到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小题4】告诫梁惠王放弃称霸的野心,施行仁政,真正关心人民的疾苦。
篇5:文言文阅读原文、译文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原文、译文及答案
刘韐,建州崇安人。王厚镇熙州,辟狄道令。夏人攻震武,韐摄帅鄜延,出奇兵捣之,解其围。夏人来言,愿纳款谢罪,皆以为诈。韐曰:“兵兴累年,中国尚不支,况小邦乎?彼虽新胜,其众亦疲,惧吾再举,故款附以图自安,此情实也。”密疏以闻,诏许之。夏使愆期不至,诸将言夏果诈,请会兵乘之。韐曰:“越境约会,容有他故。”会再请者至,韐戒曰:“朝廷方事讨伐,吾为汝请,毋若异时邀岁币,轶疆场,以取威怒。”夏人听命,西边自是遂安。
知越州,鉴湖为民侵耕,官因收其租,岁二万斛。政和间,涸以为田,衍至六倍。租太重而督索严,多逃去。前勒邻伍①取偿,民告病,韐请而蠲之。方腊陷衢、婺,越大震,官吏悉遁,或具舟请行。韐曰:“吾为郡守,当与城存亡。”不为动,益厉战守备。寇至城下,击败之。
知荆南,河北盗起,复以守真定。首贼柴宏本富室,不堪征敛,聚众剽夺,杀巡尉,统制官亦战死。韐单骑赴镇,遣招之,宏至服罪。韐饮之酒,请以官,纵其党还田里。一路遂平。
金人已谋南牧,朝廷方从之求云中地。韐谍得实,急以闻,且阴治城守以待变。是冬,金兵抵城下,知有备,留兵其旁,长驱内向。及还,治梯冲设围,示欲攻击,韐发强驽射之,金人知不可胁,乃退。
韐庄重宽厚,至临大事则毅然不可回夺。
京城不守,始遣使金营,金人命仆射韩正馆之僧舍。正曰:“国相知君,今用君矣。”韐曰:“偷生以事二姓,有死,不为也。”正曰:“军中议立异姓,欲以君为正代,得以家属行,与其徒死,不若北去取富贵。”韐仰天大呼曰:“有是乎!”归书片纸曰:“金人不以予为有罪,而以予为可用。夫贞女不事二夫,忠臣不事两君;况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此予所以必死也。”即沐浴更衣,酌卮酒而缢。
——(《宋史》卷446)
注 邻伍:邻居。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厚镇熙州,辟狄道令 辟:征召
B.密疏以闻,诏许之 疏:稀疏
C.官吏悉遁,或具舟请行 具:准备
D.至临大事则毅然不可回夺 夺:强行改变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故款附以图自安,此情实也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B.鉴湖为民侵耕,官因收其租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吾为郡守,当与城存亡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D.酌卮酒而缢 人非生而知之者
6.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刘韐“毅然不可回夺”的一组是( )
①韐摄帅鄜延,出奇兵捣之
②吾为郡守,当与城存亡
③不为动,益厉战守备
④金人知 不可胁,乃退
⑤偷生以事二姓,有死,不为也
⑥夫贞女不事二夫,忠臣不事两君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四、(28分)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兵兴累年,中国尚不支,况小邦乎?(3分)
(2)韐饮之酒,请以官,纵其党还田里。(3分)
(3)况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 此予所以必死也。(6分)
4、解析 上奏章。答案 B
5、解析 承接关系连词。A.来,目的连词/用,介词。B.被,介词/替,介词。C.介词,和/结交,动词。答案 D
6、解析 ①表现刘韐的智慧;④侧面表现刘韐的意志胆识。答案 C
7、答案 (1)发动战争多年,中原尚且不能支撑,何况是小国 呢?(3分)(3个小句子,一个小句子1分)
(2)刘韐让他饮酒,请求朝廷封赏给他官职,把他的.同党放回家种地。(3分)(3个小句子,一个小句子1分)
(3)况且君主忧劳则是臣子受辱,君主受辱臣子就该死,以顺从为原则(“正确的做法”可),是妇道人的思想,这就是我必死的原因。(6分)(“以顺为正”2分,其他各句一个1分)
【参考译文】:
刘韐是建州崇安人,王厚镇守熙州时,征召他为狄道令。西夏人攻打震武,刘韐到鄜延代理帅职,派出奇兵攻打他们,解除了围困。西夏人来传话,希望向宋朝纳贡谢罪,大家都认为这是诈术。刘韐说:“发动战争多年,中原尚且不能支撑,何况是小国呢?他们虽然刚刚取胜,但他们的士兵也疲惫不堪,害怕我们再次进攻,所以诚心归附来谋求自我安定,这是实情。”于是,暗中上奏章使朝廷知道此事,朝廷下诏书答应了他。西夏人的使者延期不到,诸位将领说西夏人果然有诈,请求会合兵力突袭他们。刘韐说:“越过边境约定会面,应该容许有别的变故。”恰逢第二次请求纳贡的使者到,刘韐警告说:“朝廷正致力于讨伐西夏,我为你们请求,不要像从前那样为求取岁币,在战场上争斗,而招致我朝皇威大怒。”西夏人听从了命令,西部边境从此就安定了。
刘韐执掌越州时,鉴湖被百姓占用耕种,官府于是收敛租税,每年两万斛。政和年间,干涸的地方都开垦为田地,租税扩大到原来的六倍。租税太重但催讨严苛,百姓大多都逃离了。以前都是勒令邻居补偿,百姓把自己的困苦上报,刘韐请示后免除了这一规定。方腊攻陷衢州和婺州,越州非常震恐,官吏全都逃跑,有人准备了船只请求刘韐一块走。刘韐说:“我是郡守,应当与城共存亡。”不为之动心,更加激励作战全面防守。敌人到了城下,就击败了他们。
执掌荆南时,河北盗贼兴起,又使其镇守真定。盗贼首领柴宏本是富人,不能忍受横征暴敛,聚集众人抢掠,杀巡尉,统制官也被杀死。刘韐一个人骑马前往镇守,派人招他来,柴宏到了就服罪。刘韐让他饮酒,请求朝廷封赏给他官职,把他的同党放回家种地,整个河北路就平定了。
金人已经谋划向南进攻,朝廷正打算顺从他们求取云中土地的要求。刘韐刺探侦查得到实情,急忙禀告朝廷,并且暗中部署城池守卫来静待其变。这年冬天,金兵抵达城下,知道有防备,在他的旁边留下军队,然后驱兵向宋朝内部攻打。等到回来,修整云梯和冲车,设计围攻,显示要发起攻击,刘韐发射锐箭射杀他们,金人知道不能威胁他们,于是退兵。
刘韐举止庄重性情宽厚,到面对大事时却意志坚决不可改变。
京城失守,才派他出使金营,金人命令仆射韩正把他安顿在僧舍。韩正说:“国相了解您,现在想重用您。”刘韐说:“苟且偷生侍奉二主,死也不这样做。”韩正说:“军中商议立异姓为王,想让您担任正职代替我,且能够让家属随行,与其白白送死,不如到北方去求取富贵。”刘韐仰天大呼道:“有这事吗?”写了一片纸送回,说:“金人不认为我有罪,而认为我可以重用,贞女不事二夫,忠臣不事二君;何况君主忧劳则是臣子受辱,君主受辱臣子就该死,以顺从为原则,是妇道人的思想,这就是我必死的原因。”随即淋浴更衣,斟了一杯酒后自缢而死。
篇6:《赤壁之战》原文阅读答案及译文
《赤壁之战》原文阅读答案及译文
原文
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群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甚悦。肃又谓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篱口。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散,闻追豫州,轻骑一百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著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他,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鲁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瑜至,谓权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今又盛寒,马无稿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因拔刀斫前秦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 是夜,瑜复见权曰:“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权抚其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
进,与操遇于赤壁。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
阅读训练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枭雄(xiāo) 会稽(huài) 芟夷(shān) 王室之胄(zhòu)
B.强弩(nǔ) 鲁缟(gǎo) 旌麾(huī) 刘琮束手(zóng)
C.奄有(yǎn) 累官(lěi) 番阳(bó) 一蹶不振(jué)
D.斫案(zhuó) 邂逅(xiè) 羸兵(léi) 烟炎张天(zhǎng)
2.下列各组中全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江山险固,沃野万里
B.卿能办之者诚决 五万兵难卒合
C.顷之,烟炎张天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D.雷鼓大震,北军大坏 操舍鞍马,仗舟楫
3.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到北方)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他实际上)③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土地方圆)④初一交战,操军不利(月初)⑤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妻子儿女)⑥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中原地区) ⑦鼎足之形成矣(形势形成)
A.①②⑤⑥⑦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⑤⑥⑦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敬贤礼士②必蹶上将军③从吏卒,交游士林④为汉家除残去秽⑤而琮已降,备南走⑥兵精粮多,足以立事⑦瑜等率轻锐继其后⑧刘备、周瑜水陆并进⑨可烧而走也⑩操悉浮以沿江
A.①②/③④⑨⑩/⑤⑥⑦/⑧
B.①④②/③⑥⑨⑩/⑤⑦⑧
C.①/②③⑥⑨⑩/④⑦/⑤⑧
D.①⑤⑧/②③⑥⑨⑩/④⑦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肃宣权旨(圣旨) 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吊唁)
B.略已平矣(大致) 成败之机(机会)
C.动以朝廷为辞(动不动) 追于宇下(屋檐)
D.兼仗父兄之烈(功业) 兵精足用(使用)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A.而操皆冒行之(冒险) 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辅助,协助)
B.上建旌旗(竖起,树立) 盖以十舰最著前(居于)
C.荆州与国邻接(指孙权统治的地区) 英才盖世(超过)
D.与操有隙(感情上的裂痕) 卿能办之者诚决(处置)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多义词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A.各肃闻刘表卒(死)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士兵)
B.土民殷富(富) 致殷勤之意(恳切)
C.如其克谐(能) 克己奉公(克制,约束)
D.助画方略(准则) 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将)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多义词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A.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没有,不) 莫用众人之议也(不要)
B.今为君计(出计,谋划) 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计谋)
C.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统帅,带领)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将要)
D.鲁肃闻刘表卒(死)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士兵)
参考答案
1.A.( B.琮cóng C.番pó D.张zhàng)
2.B.(B.“诚”通“请”,“卒”通“猝” A.“禽”通“擒” C.“炎”通“焰” D.“雷”通“擂”)
4.C.(①名词用作动词/②③⑥⑨⑩动词的使动用法/④⑦形容词作名词/⑤⑧名词作状语)
5.C.( A.旨:意旨,意图;吊:慰问 B.机:关键 D.用:器用,物资)
6.A.(冒:鲁莽,轻率)
7.D.(方:方针,方法)
8.A.(莫:不定代词,没有人)
9.D.(④语气词,呢;⑤连词,因为)
10.A.(②乃:乃至,甚至;④乃:才)
11.B.(①⑾被动句/②④⑤判断句/③宾语前置句/⑥省略句,前后句都省略介词“于”/⑦⑧⑨状语后置句/⑩⑿定语后置句)
12. C。(作者详写孙权方面,略写刘备方面,对曹操方面则写得更略。以孙权一方为主,兼及其他两方)
一解释加点的字词:
1.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 2.致殷勤之意( )
3.当横行天下( ) 4.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
5.邂逅不如意( ) 6.地方数千里( )
7.北面而事之( ) 8.初一交战( )
9.鼎足之形成矣( ) 10.刘琮束手( )
11. 宜别图之( ) 12.此帝王之资也( )
13. 与曹有隙( ) 14.江表英雄咸归附之( )
15.比至南郡,而琮已降。( ) 16.必蹶上将军。( )
17.近者奉辞伐罪( )( ) 18.动以朝廷为辞( )
19.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 20.将兵与备并力逆曹( )
二、一词多义:
足 1.兵精足用,英雄乐业。( ) 2.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 )
3.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 4.鼎足之行成矣。( )
5.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 6.众数虽多,甚未足畏。( )
事 1.亦别图之, 以济大事( ) 2.慰劳其军中用事者( )
3.肃宣权者,论天下事势( ) 4.北而事之( )
方 1.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 ) 2.操军方连船舰( )
3.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 4.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
5.挟天子以征四方( )
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卒 1.鲁肃闻刘表卒( ) 2.五万兵难卒合( )
次 1.初一交战,曹军不利,引次江北。( )
2.余船以次俱进( )
3.次第岂无风雨?( )
乃 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 ) 2.乃罢会。( )
3.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 4.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7、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 )(09天津)
8、乃不知有汉,无论魏( )(11安徽)
三、翻译句子:(20分钟)
1.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千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2.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贤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3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4. 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
5. 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6.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7.今肃迎曹,曹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8.定语从句翻译。
①且将军大势可以据操者,长江也。.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③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④荆州之民附曹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参考答案
一、 解释加点的字词。
1、克谐:能够成功 2、致殷勤:表达,恳切慰问 3、横行:称霸天下
4、会猎:会战的委婉说法。5、邂逅:一旦,万一 6、地方:土地方圆
9、形成:形势形成 10、束手:投降 11、别:另外 12、资:凭借
13、隙:嫌怨,感情上的裂痕。 14、咸:皆,都 15、比:等到
16、蹶:使动用法,使 ……受挫折 17、辞伐:命令,讨伐
18、辞:名义,借口,理由 19迎:投降 20、逆:迎击
二、一次多义
足 1、充足 2、值得 3、足够 4、器物的脚 5、值得 6、值得
事 1、事业 2、用事者,掌权的人 3、大事 4、侍奉
方 1、方圆 2、正,正在 3、策略,方法 4、将要 5、方向,方位 6、正,正在
卒 1、死 2、通“猝”《赤壁之战》阅读答案
次 1、驻扎 2、次序,顺序 3、次第:转眼
乃 1、是 2、于是,就 3、才 4、甚至 5、竟然,却 6、于是,就 7、才 8、竟然,却
三、翻译句子。
1、荆州跟我国相邻接,江山险要牢固,肥沃的田野广阔,人民众多而富裕,如果占据并拥有它,这是开创帝王事业的凭借啊。
2、孙权聪明仁爱,敬重礼遇贤能之士,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附他。已经占有六个州郡,兵器精良,粮食充裕,足够用来创立大事。
3、何况刘备是是汉朝王室的后代,英才超越当世,众人思慕敬仰他,好像水流归大海一样,如果事情不能够成功,这是天意啊,怎么能够再处于他之下呢!
4、孙权愤激的说:“我不能拿整个吴国的土地,十多万的将士,被别人控制。我的注意已经定了。”
5、这就是常说的“强弓射出的箭射到了射程的尽头,力量不能穿透鲁地的薄绢”啊。所以兵法很忌讳这种情况,说:“这种情况下一定会使主帅受到挫折。”
6、曹操虽然假托名义是汉朝的宰相,他实际上是汉朝的奸贼。将军凭着英雄才干,同时又凭借着父兄的功业,占据江东,地方方圆几千里,军队精锐,物资充足,英雄们乐意为您效劳,您应当雄霸天下,替汉朝除去坏人。
7、现在我鲁肃投降曹操,曹操应当把我交给乡里,评定我的名位,还少不了让我做个低级的从事,我可以坐着牛车,使兵士跟从着,同士大夫们交往,逐步升官,仍然少不了个州郡的长官。
8、定语从句翻译。
①况且将军可以用来抗拒曹操的优势,是长江。
②霎时间,烟和火焰布满天空,被烧死和淹死的人马很多。
③现在归队回来的士兵和关羽的水军,精兵还有一万人。
④荆州的归附曹操的老百姓,是被军队的武力所逼,不是真心降服。
译文
当初,鲁肃听说刘表死了,对孙权说:“荆州与我们邻接,山川险要、坚固,土地广阔、肥沃,人民殷实富足,如果能占有它,这正是开创帝王大业的凭借。现在刘表刚死,他的两个儿子不和,军队里的各位将领,有的拥护这个,有的拥护那个。刘备是天下的杰出人物,跟曹操有仇怨,寄居在刘表那里,刘表畏忌他的才能,没有能够重用他,如果刘备同刘表手下人团结一心,上下一致,那么我们就应该安抚他们,跟他们结盟友好;如果他们不同心协力,就应该另作打算,以成就帝王的大业。我希望能够奉命去慰问刘表的两个儿子,并慰劳军中掌权的人,并且劝说刘备,使他安抚刘表的部下,同心一意,共同对付曹操。刘备一定会高兴地接受我们的意见。如果这件事能够圆满成功,天下大势就可以定下来了。现在不赶快前往,恐怕被曹操抢在前头。”孙权立即派鲁肃前往。鲁肃到了夏口,听说曹操已向荆州进军,就日夜兼程,等到到达南郡时,刘琮已投降曹操,刘备向南逃走,鲁肃直接去找刘备,和刘备在当阳长坂坡相会。鲁肃传达孙权的意旨,谈论天下形势,表示真挚恳切的心意,并且问刘备说:“豫州您准备到哪里去?”刘备说:“我和苍梧太守吴巨有交情,打算去投奔他。”鲁肃说:“孙讨虏将军聪明仁惠,尊敬贤者,礼遇士人,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附他,已经占据六个州郡,兵精粮多,足够使大事成立。现在为您打算,最好派遣亲信的人主动和东吴结交,从而建立流传后世的功业。您却准备投奔吴巨,吴巨是个平常人,偏僻地处在远处的州郡,即将被人吞并,哪里能够依靠呢!”刘备很高兴。鲁肃又对诸葛亮说:“我是子瑜的朋友。”两人当即结下了交情。子瑜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谨,因躲避战乱来到江东,现任孙权的长史。刘备采用了鲁肃的计策,进兵驻扎在鄂县的樊口。
曹操从江陵将要顺江东下,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情很紧急了,请让我奉命向孙将军求救。”就跟着鲁肃一起到孙权那里去。诸葛亮在柴桑会见了孙权,劝孙权说:“现在天下大乱,将军您在江东起兵,刘豫州在汉南招收人马,与曹操共同争夺天下。现在曹操已经消除了几个大患,局面大致平定了,于是大破荆州,威势震动全国。英雄没有用武之地,所以刘豫州才逃到这里,希望将军估计自己的力量来对付这个局面。假如果然能以吴越的人马同曹操的力量相对抗,不如趁早同他断绝关系;假若不能,为什么不停止军事行动,捆起铠甲,面向北面称臣去侍奉他呢!现在将军表面上假托服从的名义,内心抱着迟疑不决的想法,事情紧迫而不能决断,大祸临头没有几天了!”孙权说:“如果像您所说的,刘豫州为什么不就去侍奉曹操呢?”诸葛亮说:“田横,不过是齐国的一个壮士罢了,尚能坚守节义,不肯屈服受辱;何况刘豫州是汉朝王室的后代,英明才智超过当代所有的人,许多人爱戴拥护他,好像水流归大海一样。如果事业不能成功,这只是天意,怎么能够再做曹操的下属呢?”孙权恼怒地说:“我不能用整个儿的吴地,十万军队,受别人控制,我的主意定了!除了刘豫州没有一个能和我一齐抵挡曹操的人。然而,刘豫州刚打了败仗,怎么能顶住这场灾难呢?”诸葛亮说:“刘豫州的军队虽然在长坂坡打了败仗,可是现在归队的士兵以及关羽率领的水军精兵还有一万人,刘琦收集江夏的士兵也不少于一万人。曹操的军队远道而来已经疲劳不堪,听说追赶刘豫州时,轻装的骑兵一天一夜要走三百多里,这就是常说的:‘强弓所发的箭,飞到末尾,它的力量连鲁国的薄绢也穿不透’啊。所以兵法上忌讳这种情况,说‘一定使主帅遭到挫败’。况且北方来的士兵不习惯在水上作战,再加上荆州的老百姓归附曹操的,只是受到武力的胁迫罢了,并不是真心的降服。现在将军果真能派勇猛的大将统帅几万军队,和刘豫州共同谋划,同心合力,打败曹操的军队是肯定无疑的。曹操的军队被打败了,一定退还北方去;这样荆州和吴国的势力就会增强,三分天下的局面就形成了。成功和失败的关键,就在今天!”孙权非常高兴,跟他手下的臣子商量这件事。
这时候,曹操送给孙权一封信说:“近来,我奉皇帝的命令讨伐有罪的人,向南进军,刘琮投降了。现在训练了八十万水军,正要同将军在东吴一起打猎。”孙权把曹操的信给手下臣子们看,没有一个不像被巨大声响所震动吓得变了脸色。长史张昭等人说:“曹操是豺狼虎豹,他挟持皇帝到处攻打,动不动就以朝廷的名义作借口,今天抗拒他,事情不顺乎道理。况且将军可以抗拒曹操的优势是长江;现在曹操已经取得了荆州,全部占领这个地方,刘表训练的水军,大小战船多到上千艘,曹操把这些战船全部沿江摆开,同时还有步兵,水陆齐下,这就是长江天险已经和我们共有了。而军事实力的大小,又是无法与他相比,我们认为万全之计不如欢迎他。”只有鲁肃不说话。孙权起身去厕所,鲁肃追到廊檐下。孙权知道他的用意,拉着他的手说:“您想要说什么?”鲁肃说:“我刚才仔细分析大家的议论,他们的主张只会耽误您,不值得同他们谋划国家大事。现在我鲁肃可以投降曹操,像将军您却不可以。凭什么这样说呢?如果我鲁肃投降了曹操,曹操会把我送回故乡,评定我的名望地位,还不至于失去下曹从事这样的小官,坐着牛车,带着吏卒,跟士大夫们交往,一步一步地升官,仍旧不会失去州郡长官的职位。将军您投降曹操,想要得到什么结局呢?希望您早定大计,不要采纳那些人的意见啊!”孙权感叹地说:“那些人所持的意见,使我非常失望。现在您阐明的正确方针,正和我的想法一样。”
当时周瑜接受使命到了番阳,鲁肃劝告孙权召周瑜回来。周瑜回来,对孙权说:“曹操假托汉朝宰相的名义,他的实质是汉朝的奸贼。将军您凭着超人的武略和杰出的才干,又依靠父兄的功业,占据江东一带,土地纵横数千里,军队精锐,物质充足,英雄乐意效力,应当驰骋天下,替汉朝翦除残暴,去掉污秽;何况曹操是自己来送死,怎么可以去投降他呢?请让我为将军具体分析一下这件事。现在北方还没有平定,马超、韩遂还在函谷关以西,是曹操的后患;而曹操放弃骑兵,依靠水军和东吴比高低。现在又是严寒的天气,战马没有稿草饲料。驱赶中原地区的士兵远道跋涉来到江湖地带,不服水土,一定会生疾病。这几件事都是用兵时最忌讳的,可是曹操却冒失地这样做。将军捉拿曹操,应该就在今天。我请求得到精锐军队几万人,进军驻到夏口。一定替将军打败曹操。”孙权说:“曹操这个老贼想废掉汉朝皇帝而自立为皇帝已经很久了,只是顾忌二袁、吕布、刘表和我罢了;现在那几位英雄已经灭亡,只有我还在。我和老贼势不两立,您说应该抗击他,同我的意见很相合,这是老天把您赐给我啊!”于是拔刀砍面前放置奏章文书的矮桌,说:“各位文武官员敢有再说应该投降曹操的,就和这桌子一样!”
于是就散会了。这天夜里,周瑜又去见孙权说:“人们只看到曹操信上说水军和步兵有八十万就一个个吓住了,不再去估计它的真假,便提出这种投降的主张,是很没有道理的。现在按照实际情况核对它,他所率领的中原军队不过十五六万,并且久已疲惫。他所得到的刘表的军队,最多也不过七八万而已,还抱着犹豫的心理。用疲乏劳累的军队,控制犹豫不定的降兵,人数虽然多,也是很不值得害怕的。我能有精兵五万,就完全能制服他,希望将军不必忧虑!”孙权拍着周瑜的背说:“公瑾,您说到这里,非常合我的心意。子布、元表这些人各人只顾自己的妻子儿女,怀着自私的打算,很使我失望;只有您和子敬与我同心同德,这是老天让你们两人来辅助我的呀!五万精兵难以一下子集合起来,已经选好三万人,船只、粮草、战斗武器都已经准备好了。您和子敬、程公便可先出发,我一定继续调派军队,多多装载物资和粮草,作为你们的后援。您能对付就同他决战,万一遇到战事不利,就回到我这里来。我当和曹孟德决一死战。”于是以周瑜、程普为正副统帅,率领部队同刘备共同抵挡曹操,并派鲁肃担任赞军校尉,协助谋划作战的策略。
进军,与曹操的军队在赤壁相遇。
这时曹操的军队已经感染了疾病,刚开始交战,曹军失利,退却驻扎在长江北岸。周瑜等驻扎在南岸。周瑜部将黄盖说:“现在敌众我寡,很难同他们坚持长久,曹军并连战船,首尾相接,可用火攻使他们败逃。”于是就用十艘蒙冲斗舰,装满干燥苇荻和枯柴,把油浇灌在里面,外面用帐幕包起来,上面插上旗帜,预先准备好轻快的小船,连结在战船的尾部。先送信给曹操,假说要投降。当时东南风刮得很急,黄盖把十艘战船放在最前面,到了江心,挂起风帆,其余各船按次序前进。曹操军中的士兵和军官都走出军营站着观看,指点着,谈论着黄盖来投降了。距离曹军二里多远的时候,各船同时点火,火烈风猛,船走如箭,把北面曹军的船全烧光了,还蔓延到岸上的军营。一会儿,烟雾和火焰布满天空,曹操的人马烧死淹死的很多。周瑜等率领轻装的精锐部队紧跟在后面,擂起战鼓,大举进攻,曹军大败。曹操带领败兵从通往华容县的陆路步行逃跑,遇上烂泥,道路通不过,天又刮着大风,曹操就命令体弱的士兵都去背草填路,骑兵才得以通过。那些体弱的士兵被人马践踏,陷在泥中,死掉的很多。刘备、周瑜从水陆两路同时并进,追击曹军,一直到了南郡。当时,曹操的军队还加饥饿和疾病,死亡的有一大半。曹操于是留下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卫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卫襄阳,自己带领军队回北方了。
篇7:《五十步笑百步》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五十步笑百步》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凶(黄河以南)B.河东凶亦然(饥荒)C.王好战(善于)`D.填然鼓之(战鼓)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则移其民于河东(那里的,指河内的B.河东凶亦然(这样,指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C.或百步而后止(有的)D.王知如此(这个道理,指“五十步而后止”与“百步而后止”性质相同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小题4】孟子说:“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案
【小题1】 B
【小题2】 B
【小题3】只不过他们逃跑不到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小题4】告诫梁惠王放弃称霸的野心,施行仁政,真正关心人民的.疾苦。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A.河内凶(黄河北岸),C. 王好战(喜欢),D.填然鼓之(击鼓。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B.河东凶亦然(这样,把其它地方的粮食调运到河东来)。
【小题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除了要注意“直是只的意思、耳是罢了的意思、走是逃跑的意思”等重点字的意思,有时还要补充出省略的成份,句子中就应该补出“他们”同时还要注意整个句子翻译句子的完整性、准确性。
【小题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句内含的能力。《五十步笑百步》既表达了孟子主张王道,提倡礼乐,反对霸道,反对战争的政治理念,也体现出了孟子巧妙的论辩技巧和高超的论辩水平。文中面对“好战”的梁惠王“请以战喻”,最终提出“好战”就无望民之多于邻国,可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令听者哑然失笑之余,定会沉入深省之中。梁惠王在治国方面并没有采取什么实质性的好政策,当然也就别指望达到天下归心的目标了。所以“孟子”的一番话,是希望“惠王放弃称霸的野心,施行仁政,真正关心人民的疾苦”。
篇8:《战国策》的原文译文及阅读答案
《战国策》的原文译文及阅读答案
(苏秦)归至家,妻不下纴(rèn)①,嫂不为炊,父母不与其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②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③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shuì)④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jī)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也。”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纴:织布机。 ②发:打开。 ③简练:挑选。 ④说:游说,劝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安有说人主 (2)是皆秦之罪也
2.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读 书 欲 睡 引 锥 自 刺 其 股 血 流 至 足。
3.请概括宋濂和苏秦在学习方面的'共同点。(2分)
参考答案
1.(2分)(1)安:怎么(2)是:这
2. (2分)读书欲睡 / 引锥自刺其股 / 血流至足。
3. (2分)有毅力、有恒心,刻苦勤奋,学有所成。(答对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
苏秦回到家里,妻子不下织机,嫂子不去做饭,父母不与他说话。苏秦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的过错啊!”于是半夜翻出书,摆开几十只书箱,找到了姜太公的兵书,埋头诵读,挑选精要内容反复研究、体会。读到昏昏欲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跟,并自言自语说:“哪有去游说国君,而不能让他拿出金玉锦绣,让自己取得尊贵的卿相之位的事情呢?”满一年,研究成功,说:“这下真的可以去游说当代国君了!”
篇9:《周书》的原文译文及阅读答案
《周书》的原文译文及阅读答案
寇隽字祖俊,上谷昌平人也。祖赞,魏南雍州刺史。父臻,安远将军、郢州刺史。
隽性宽雅,幼有识量,好学强记。兄祖训、祖礼及隽,并有志行。闺门雍睦,白首同居。父亡虽久,而犹于平生所处堂宇,备设帷帐几杖,以时节列拜,垂涕陈荐,若宗庙焉。吉凶之事,必先启告,远行往返,亦如之。性又廉恕,不以财利为心。家人曾卖物与人,而剩得绢五匹。隽于后知之,乃曰:“恶木之阴,不可暂息;盗泉①之水,无容误饮。得财失行,吾所不取。”遂访主还之。其雅志如此。
以选②为魏孝文帝挽郎,除奉朝请。大乘贼起,燕齐扰乱,隽参护军事东讨,以功授员外散骑侍郎,迁尚书左民郎中。以母忧不拜。正光三年,拜轻车将军,迁扬烈将军、司空府功曹参军,转主簿。时灵太后临朝,减食禄官十分之一,造永宁佛寺,令隽典之。资费巨万,主吏不能欺隐。寺成,又极壮丽。灵太后嘉之,除左军将军。
永安初,华州民史底与司徒杨椿讼田。长史以下,以椿势贵,皆言椿直,欲以田给椿。隽曰:“史底穷民,杨公横夺其地。若欲损不足以给有余,见使雷同,未敢闻命。”遂以地还史底。孝庄帝后知之,嘉隽守正不挠,即拜司马,赐帛百匹。其附椿者,咸谴责焉。
二年,出为左将军、梁州刺史。民俗荒犷,多为盗贼。隽乃令郡县立庠序,劝其耕桑,敦以礼让,数年之中,风俗顿革。梁遣其将曹琰之镇魏兴,继日版筑。琰之屡扰疆场,边人患之。隽遣长史杜休道率兵攻克其城,并擒琰之。琰之即梁大将军景宗之季弟也。于是梁人惮焉。属魏室多故,州又僻远,梁人知无外援,遂遣大兵顿魏兴,志图攻取。隽抚励将士,人思效命。梁人知其得众心也,弗之敢逼。隽在州清苦,不治产业。秩满,其子等并徒步而还。吏人送隽,留连于道,久之乃得出界。
(节选自《周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九)
【注】①盗泉:在山东泗水县。县内有87处泉水,只有盗泉不流,其余皆汇入泗河。《尸子》:“(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②选:量才授官。
4.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以母忧不拜忧:这里指丧事B. 其附椿者,咸谴责焉 附:依附
C. 嘉隽守正不挠 挠:邪曲 D.遂遣大兵顿魏兴 顿:驻扎
5.下列各项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备设帷帐几杖,以时节列拜 斧斤以时入山林
B.远行往返,亦如之 沛公起如厕
C.灵太后嘉之,除左军将军 而燕国见凌之耻除矣
D.隽乃令郡县立庠序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6.下列各项和“弗之敢逼”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寇隽守正的一组是( )(3分)
①闺门雍睦,白首同居②遂访主还之 ③资费巨万,主吏不能欺隐
④见使雷同,未敢闻命 ⑤其附椿者,咸谴责焉⑥隽抚励将士,人思效命
A.①④⑥ B.②③④C.②③⑤ D.①⑤⑥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寇隽性情宽厚文雅,从小有见识和度量,喜欢学习,记忆力好。祖父寇赞,曾做魏南雍州刺史。父亲寇臻,担任过安远将军、郢州刺史。
B. 虽然寇隽的父亲去世已经很长时间了,但寇隽仍在自己平时所居住的房屋内,齐备地陈设帷帐、倚几和手杖,按时节依次祭拜,流着泪陈献祭品,如同祭祀宗庙。
C. 灵太后摄政时,曾费巨资,通过削减官吏俸禄来建造永宁佛寺,寇隽管理此事,主管官吏不敢欺瞒,寺庙建成后,受到太后嘉奖。
D. 寇隽出京城担任左将军、梁州刺史时,梁朝的将领曹琰之经常侵扰边疆,寇隽派人活捉了曹琰之,从此梁朝人惧怕。
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曰:“恶木之阴,不可暂息;盗泉之水,无容误饮。得财失行,吾所不取。”
(2)史底穷民,杨公横夺其地。若欲损不足以给有余,见使雷同,未敢闻命。
答案:
4.C(挠:屈服 )5.A 按照(B像 往、到 C授予官职 解除 D于是 竟然)
6.D宾语前置句(A被动句 B C 定语后置句)
7.B(①陈述寇隽与同族和谐相处;⑤是孝庄帝做的事情,且孝庄帝谴责的对象是攀附杨椿的人;⑥突出表现寇隽的军事才能,皆与寇隽坚守正道无关;)
8.B(原文中“犹于平生所处堂宇”并非寇隽在自己平时所居住的房屋内,而应该是在父亲平生所居住的房屋内;)
9.(1)就(于是)说道:“不好的树木下的阴凉,不可以(能够)暂时休息;盗泉的水,不允许(不能容忍)错喝。获得钱财却丧失德行,是我不能选择的。”(“乃”“容”各1分,句意通顺3分)
(2)史底是贫困的百姓,杨公还要强行夺取他的土地。如果要侵损不充足的人来补给有闲余的'人,让我也和别人一样做,我不敢听从命令。(“史底穷民”判断句,“见”“雷同”各1分,句意2分)
译文:
寇隽字祖俊,是上谷昌平人。祖父寇赞,曾做魏南雍州刺史。父亲寇臻,担任过安远将军、郢州刺史。
寇隽性情宽厚文雅,从小有见识和度量,喜欢学习,记忆力好。兄长寇祖训、寇祖礼和寇隽,都有志向,有德行。寇隽一家友好和睦,和祖辈人住在一起。虽然他的父亲去世已经很长时间了,但还是在父亲平生所居住的房屋内,齐备地陈设帷帐、倚几和手杖,按时节依次祭拜,流着泪陈献祭品,如同祭祀宗庙。好事坏事,一定要先对着灵位稟报,离家远行往返,也都要像这样。性情又清廉仁爱,不将财利放在心上。家人曾经从已卖物品中留下五匹绢。寇隽在后来知道了这件事,就说道:“不好的树木下的阴凉,暂时休息也不行;盗泉的水,不可错喝。获得钱财却丧失德行,我是不愿这样做的。”于是寻找到买主,将绢归还给他。他平时的美好志向就是如此。
因为朝廷量才选用人才寇隽成为魏孝文帝挽郎,任命为奉朝请。大乘贼反叛,燕赵**不安,寇隽参与监督军事东讨,因为立了功授予员外散骑侍郎,升任尚书左民郎中。因为母亲去世没有赴任。正光三年,授予轻车将军,调任扬烈将军、司空府功曹参军,很快升任主簿。当时灵太后摄政,减去官吏俸禄的十分之一,建造永宁佛寺,命令寇隽掌管此事。建造费用极多,下级主事的官吏无法欺瞒。寺庙建成后,十分壮丽。灵太后表彰了寇隽,任命他为左军将军。
永安初年,华州百姓史底与司徒杨椿打田产官司。长史以下的官员,因为杨椿是权贵,全都说杨椿有理,要将田地给杨椿。寇隽说:“史底是贫困不堪的百姓,杨公还要强行夺他的土地。如果要损不足以给有余,让我也随声附和,我不敢听命。”于是将土地还给史底。孝庄帝后来知道了这件事,嘉奖寇隽坚守正道不屈服,马上委任他为司马,赐给他一百匹帛。那些投靠杨椿替他说话的,都受到了谴责。
永安二年,出京城担任左将军、梁州刺史。当地风俗野蛮,很多人成为盗贼。寇隽就下令郡县建立学校,奖励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用礼让勉励他们,数年之中,风俗顿时为之一变。梁朝派遣他的将领曹琰之镇守魏兴,日夜抢建魏兴城墙。曹琰之经常侵扰边境,边境的人都很担心。寇隽派遣长史杜休道率军队攻克魏兴,活捉了曹琰之。曹琰之是梁大将军景宗的最小的弟弟。从此梁朝人害怕了。适逢魏朝发生了很多事,梁州又很偏远,梁朝人知道梁州没有外援,于是派遣大军驻扎在魏兴,目的是攻取梁州。寇隽安抚激励将士,大家人人都愿舍命效力。梁人得知他受到众人的衷心拥戴,不敢靠近梁州。寇隽任州刺史简朴清苦,不置办家业。任职期满,他儿子等人都步行回去。州吏百姓给寇隽送行,一路留恋不舍,经过多时才走出州境。
篇10:《北齐书》的阅读答案及原文译文
《北齐书》的阅读答案及原文译文
孙腾,字龙雀,咸阳石安人也。腾少而质直,明解吏事。魏正光中,北方扰乱,腾涉险间关,得达秀容。寻为高祖都督府长史,从高祖东征邢杲。师次齐城,有抚宜镇军人谋逆,将害督帅。腾知之,密启高祖。俄顷事发,高祖以有备,擒破之。高祖自晋阳出滏口,尔朱兆率众追。高祖与兆宴饮于水湄,誓为兄弟,各还本营。明旦,兆复召高祖,高祖欲安其意,将赴之,临上马,腾牵衣止之。高祖遂东。
及起义信都,腾以诚款,常预谋策。腾以朝廷隔绝,号令无所归,不权有所立,则众将沮散,苦请于高祖。高祖从之,遂立中兴主。及平邺,封咸阳郡公。时魏京兆王愉女平原公主寡居,腾欲尚之,公主不许。侍中封隆之无妇,公主欲之,腾妒隆之,遂相间构。高祖启免腾官,请除外任,俄而复之。
天平初,入为尚书左仆射,内外之事,腾咸知之。时西魏寇南兖,诏腾率诸将讨之。腾性怯,无威略,失利而还。又除司徒。初北境乱离,亡一女,及贵,远加推访,终不得,疑其为人婢贱。及为司徒,奴婢诉良者,不研虚实,率皆免之,愿免千人,冀得其女。高祖入朝,左右有言之者,高祖大怒,解其司徒。迁太保。初,博陵崔孝芬取贫家子贾氏以为养女,孝芬死,其妻元更适郑伯猷,携贾于郑氏。贾有姿色,腾纳之,始以为妾。其妻袁氏死,腾以贾有子,正以为妻,诏封丹阳郡君,复请以袁氏爵回授其女。违礼肆情,多此类也。
腾早依附高祖,契阔艰危,勤力恭谨,深见信待。及高祖置之魏朝,寄以心腹,遂志气骄盈,与夺由己,求纳财贿,亲狎小人,专为聚敛。高祖屡加谴让,终不悛改,朝野深非笑之。武定六年四月薨,时年六十八。
(节选自《北齐书》卷十八)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腾少而质直 质:朴实。
B.不权有所立 权:暂且。
C.腾妒隆之,遂相间构 构:陷害。
D.其妻元更适郑伯猷 适:适合。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高祖以有备,擒破之 以勇气闻于诸侯
B.苦请于高祖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疑其为人婢贱 为击破沛公军
D.遂志气骄盈,与夺由己 失其所与,不知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孙腾被齐高祖信任的一组是 ( )
①腾知之,密启高祖 ②临上马,腾牵衣止之
③腾以诚款,常预谋策 ④内外之事,腾咸知之
⑤契阔艰危,勤力恭谨 ⑥高祖置之魏朝,寄以心腹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②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孙腾随从高祖东征邢杲驻扎在齐城时,抚宜镇军人阴谋造反,孙腾探听到这一消息,报告了高祖,让高祖事先做了防备。
B.在齐高祖信都起义后,孙腾认为与朝廷隔绝,无法发号施令指挥国家,向高祖建议另立新皇帝,高祖采纳了他的意见。
C.孙腾想娶正在守寡的平原公主,但公主却想嫁给侍中封隆之,因此导致孙腾与封隆之两人互相陷害,最终孙腾被免官。
D.孙腾被齐高祖安插入魏朝廷后,骄狂傲气,聚敛无厌。高祖多次指责规劝,但他终不悔改,因此深受朝野人士的讥讽。
参考答案
9.D(适:出嫁。)
10.A(A以:介词,相当于“因为”。B于:介词,相当于“向”/介词,相当于“比”。C于:动词,相当于“做”/介词,相当于“替”“给”。D与:动词,相当于“给予”/动词,相当于“结交”。)
11.C(①②⑤都是表明孙腾被信任的原因,而非表明被信任的情形。)
12.C(“因此导致孙腾与封隆之两人互相陷害”理解不当。原文中的“遂相间构”,意思是“孙腾于是陷害封隆之”。)
参考译文:
孙腾字龙雀,是咸阳郡石安县人。孙腾少年时朴实坦诚,熟悉吏事。北魏孝明帝正光年间,北方**,孙腾冒着危险偷渡关戍,来到了秀容。
不久担任北齐高祖都督府长史,跟随高祖东征邢杲。军队驻扎齐城时,抚宜镇军人阴谋造反,想要加害督帅。孙腾探听到了这一消息,偷偷报告高祖。不久事变爆发,高祖事前因为有防备,擒获了这伙叛乱分子。高祖从晋阳动身经过滏口,尔朱兆领兵从后追来。高祖在水边同尔朱兆宴饮,互相结拜兄弟后,各归军营。第二天清晨,尔朱兆又召高祖,高祖想安定他的心意,打算前往,上马之前,孙腾拉着衣服给以了劝阻。这样,高祖就率部向东进发了。
当齐高祖在信都起义时,孙腾因为真心诚意地投入,所以常常参与大事的预谋策划。孙腾认为与朝廷相隔绝,没法正确发号施令指挥国家山东省2015年高考模拟冲刺卷(六)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不暂且立一人为帝,那么人心就会涣散,所以苦苦向高祖请求。高祖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中兴主被立为帝。高祖攻克邺城后,封孙腾为咸阳郡公。这时北魏京兆王元愉的女儿平原公主正在守寡,孙腾想娶她为妻,但却遭公主拒绝。侍中封隆之无妻,公主想嫁给他,孙腾因此嫉妒封隆之,于是陷害封隆之。高祖上书皇帝,免掉了孙腾的朝官,任命他担任外职,不久又复原位。
东魏孝静帝天平初年,孙腾入朝担任尚书左仆射,并主持朝廷内外所有的`大事。此时西魏进犯南兖,皇帝诏令孙腾统领诸位将领讨伐他们。孙腾生性怯懦,缺少威严谋略,结果失败而返。又拜司徒。当初北境边地战乱兴起时,孙腾丢失了一个女儿,富贵起来后,派人到处访问寻找,却没有获得线索,怀疑女儿成了他人的奴婢。孙腾担任司徒后,凡有奴婢来请求成为良人的,他并不调查真假与否,一概都免除奴婢身份,愿意免除千人的奴婢身份,希望从中找到自己的女儿。高祖入朝,有人将这一情况作了报告,听说此事,高祖极其恼怒,撤掉了他的司徒官职。调任太保。早些年,博陵人崔孝芬收养贫寒人家的贾姓女子为养女山东省2015年高考模拟冲刺卷(六)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崔孝芬死了,他的妻子元更改嫁郑伯猷,也将这个养女贾氏带到了郑家。贾氏年轻美貌,孙腾就将她娶到家来,开始是妾。其妻袁氏身亡,孙腾认为贾氏养了儿子,便扶她做了正,皇帝下诏封她为丹阳郡君,孙腾又请求朝廷将前妻袁氏的爵号回授给贾女。这类违背礼仪、放纵情欲的事还可举出一些。
孙腾早年依附齐高祖,艰辛劳苦,恭谨勤勉,很被信任。当高祖将他安插入魏朝廷后,对他寄予重望,但他得志之时,骄狂傲气,予夺由己,求财纳贿,亲近小人,聚敛财物。齐高祖曾经多次指责规劝,但他终于不能改正,因此深受朝野人士的讥讽嘲笑。武定六年四月死去,时年六十八岁。
★ 孟德传全文译文
【《五十步笑百步》的阅读答案及原文译文(整理10篇)】相关文章:
杜慧度,交趾人也,本属京兆的原文及译文赏析2022-10-27
刘春字仁仲巴人的原文参考答案及译文2022-12-16
容斋随笔 范文正辞2022-05-30
《魏书崔休传》原文及译文2022-05-23
《晋书何攀传》原文及译文解析2023-04-28
《晋书·卷二十八》阅读题答案及译文2022-06-04
《程信,字彦实》的阅读答案及译文2022-12-22
《梁书·刘之遴列传》阅读答案及译文2022-12-04
《明史马森传》原文及译文解析2024-01-03
萧彦字思学泾县人原文及译文2023-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