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时间:2022-10-08 08:04:1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古文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精选9篇)由网友“xxxxxxxw”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过的古文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古文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篇1:古文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因为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今王鼓乐于此

无所事事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如: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三、名词作状语

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如:

篇2:古文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相如廷斥之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四、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作谓语,所以,如果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断动词活用成了名词。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字。如:

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形容词用为名词时,形容词一般出现在句中宾语的位置上,翻译时应该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为定语。如:

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

贵以近知远,以所见知所不见

五、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一般而言可以断定活用成了使动;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

不及物动词未带宾语,但它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直接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其他人或物发出的,这时也可判断为用作使动;如: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另外,及物动词如果跟它的宾语之间不是支配和被支配关系,宾语不是动作的承受者,而是动作的实施者时,也可判断为用作使动;如: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

俯身散马蹄

再有,如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而此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也可断定它们活用成了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足以荣汝身

名词的使动用法可按“使宾语怎么样”这一关系来判断;如: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篇3:古文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舍相如广成传舍

六、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经常可以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如:

成以其小,劣之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篇4: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做乙类词用,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文言的词类活用。常见的类型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因为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今王鼓乐于此

无所事事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如: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三,名词作状语

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如: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相如廷斥之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四,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作谓语,所以,如果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断动词活用成了名词。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字。如:

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形容词用为名词时,形容词一般出现在句中宾语的位置上,翻译时应该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为定语。如:

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

贵以近知远,以所见知所不见

五,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一般而言可以断定活用成了使动;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

不及物动词未带宾语,但它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直接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其他人或物发出的,这时也可判断为用作使动;如: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另外,及物动词如果跟它的宾语之间不是支配和被支配关系,宾语不是动作的承受者,而是动作的实施者时,也可判断为用作使动;如: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

俯身散马蹄

再有,如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而此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也可断定它们活用成了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足以荣汝身

名词的使动用法可按“使宾语怎么样”这一关系来判断;如: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舍相如广成传舍

六、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经常可以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如:

成以其小,劣之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篇5:词类活用的类型

名词作动词

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作动词

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或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就是形容词作谓语且带了宾语(又不是使动意动用法)。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数词作动词

把表示某种数量的数量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数量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不一定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和语译。

名词作状语

1)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2)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篇6:浅谈文言文 词类活用的类型

浅谈文言文 词类活用的类型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词类活用的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㈠判断方法

在汉语中,名词不能带宾语,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如果名词带宾语了,说明它临时具有动词的性质,就是词类活用。

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又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㈡活用形式

1.名词十名词(组成主谓结构、动宾结构或动补结构,其中一个名词用作动词。前一个名词用作动词,属于动宾结构、动补结构;后一个名词作动词的,属于主谓结构)

例1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2 晋军函陵(军,驻扎.驻军)(《烛之武退秦师》)

分析例1中“舍”本是名词,用在宾语“相如”前,活用为动词,是“安置(相如)住宿”的意思,“舍相如”是动宾结构;例2中“军”本是名词,用“函陵”前,活用为动词,是“驻扎”的意思,“军函陵”是动补结构。

2.副词作状语十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3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模仿)(《屈原列传》)

例4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寡人之于国也》)

分析例3中“祖”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皆”后,活用为动词,是“效法.模仿”的意思。例4中“王”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不”后,活用为动词,是“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的意思。

3.能愿动词+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5 左右欲刃相如  (忍,用刀杀)(《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6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游泳)(《劝学》)

分析例5中“刃”本是名词,这里用在能愿动词“欲”之后,宾语“相如”之前,活用为动词,含有“杀”的意思,“欲刃相如”就是“想用刀杀掉相如”的意思。例6中“水”本是名词,这里用在能愿动词“能”之后,宾语“水”之前,活用为动词,是“游水.游泳”的意思。

4.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7 泥而不滓(泥,生活在污泥里)(《屈原列传》)

分析例7中“泥”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活用为动词,整句的意思“屈原是出于污泥而不染”。

5.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它词语作调话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例8 时秦昭王与楚婚(婚,结为婚姻)(《屈原列传》)

分析例8中“婚”本是动词,这里用在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这时“婚”变为动词,意思为“结为婚姻”。

6所+名词(组成所字结构)

例9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分析因为“所”字通常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词组,所以所字后的名词用作动词。例9的“罾”字是名词用做动词,作“捕”、“捞”讲。

㈢规律总结:

名词活用为动词:

1.标志:名词出现在副词后;名词出现在能愿动词后;名词出现在“所”字后

2.语法分析:句中无动词;两个名词连用;名词在句中谓语的位置;名词后为代词。

二、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㈠判断方法

文言文中,形容词的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经常作句子的定语、状语和补语.,但不能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用作一般动词。即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如果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也活用为动词。例如:

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

2、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信陵君窃符救赵》)

3、楚王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分析例1中“短”是形容词,这里带有宾语“屈原”,活用为一般动词,意思是“诋毁,指出……缺点”。例2中的“轻”是形容词,这里带有宾语“胜”,活用为一般动词,意思是“轻视,看轻”。例3中的“善”是形容词,这里带有宾语“留侯张良”,活用为一般动词,是“友好,友善”的意思。

(二)规律总结: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标志: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

2、语法分析:句中无动词,形容词带了宾语,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

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㈠判断方法

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

在文言文中,形容词除一般用作定语.状语.谓语之外,有时也作名词用,以替代跟它性质、状态或特征有关的人或者事物,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或宾语,有时前面有“其”字、“之”字或数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

例如:

1、屈原疾王听之不聪也(听,听觉,听力,亦指人的聪明智慧和判断力)(《屈原列传》)

2、 吊有忧,贺有喜。 (《勾践灭吴》)

3、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4、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 师说》)

分析:例1中“听”本是动词,这里用来作兼语,是“听力,听觉”的意思。活用为名词。例2中“忧、喜”本是形容词,这里用在动词“有”后作宾语,活用为名词,是“忧愁的事;高兴的事”的意思。例3中“至”本是动词“到”的意思,这里活用为名词“到的人”。例4中前一个“圣、愚”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主语,活用为名词,是“圣人,愚人”的意思。

(二)规律总结:

1、标志: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

2、语法分析: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以替代跟它性质、状态或特征有关的人或者事物,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或宾语。

四、名词作状语

(一)判断方法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即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二)活用形式

1. 表示比喻

例 1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牛马,像牛马一样,如牛马一般。这里是作者谦称)(《报任安书》)

2、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因景从。(《过秦论》)

分析:名词作状语,名词前面可以加“如”字来解释,含有“象……那样地(似的、一样)”的意思。例1中的“牛马”是名词,用来修饰动词“走”作状语,翻译为“像牛马一样,如牛马一般”;例2中的“云、响、景”本是名词,用来修饰动词“集、应、从”作状语,意思是“象云那样汇集”、“象声响那样应和”、“象影子那样随从”。

2.表示对待人的态度或方式

例如:

(1)倡优蓄之(倡优,像对待乐师优伶一样)(《报任安书》)

(2)皆谦而礼交之(礼,按照礼节,有礼貌地与他交往)(《信陵君窃符救赵》)

分析:这种形式翻译时应为“当作……那样”、“象对待……的似的”。例1中“倡优”,就可翻译为“像对待乐师优伶一样”;例2中“礼”可翻译为“ 按照礼节,有礼貌地与他交往”的意思。

3.表示处所

例如:

1、而相如廷斥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

分析:这种形式翻译时名词前可以加介词“于”字来理解,含有“在(从、向)哪儿”的意思。例1中的廷,表示斥责秦王的处所,“廷斥之”就是“在朝廷上呵斥他”,例2中的“上、下”表示动作的趋向,翻译为“向上,向下”。

4.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例如:

1、厚币委质事楚 (《屈原列传》)

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石钟山记》)

分析:这种形式名词前可以加介词“以”字来理解,含有“用”的意思。例1中“厚币”修饰它后面的动词,表示使用的内容,翻译为“用厚币……”。例2中“舟”,修饰限制后边的动词“行”,表示“行”的工具“用船行路”“乘船出发”。

5.表示动作进行的时间

例如:

1、其后楚日以削(日,一天天地)(《屈原列传》)

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国论》)

3、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李塑雪夜入蔡州》)

分析:时间名词作状语,有三中情况,其一,表示时间的阶段性、经常性,含有“每每”的意思;其二,表示时间的持续性、逐渐性,含有“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的意思;其三,表示追溯过去,含有“往日”、“从前”、“当时”的意思。例1中“日”属于第二种情况,翻译为“一天天地”;例2中的“日”、“月”属于第一种情况,含有“日日”“月月”的意思,“日削月割”,就是“每天的割地每月的割地”;例3中的“时”,用在句首,来追溯当时的情景,“时大风雪”,就是“当时大风大雪”。

(三)规律总结

名词作状语:

1.名词出现在动词前;

2.和动词又不是主谓关系。

五、使动用法

(一)判断方法

一般句子,主语是动作的施行者,宾语是动作的对象。当主语不施行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这个动作时,即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就是使动用法了。这种用法实际是兼语式的简化,本来兼语式的结构是“主语+动词+兼语+宾语”,现在简化为“主语+动词+宾语”,从而使语言简练,翻译时要翻译成兼语式。

㈠动词的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里,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都可以用作使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是不带宾语的,当它异乎常规地带上宾语的时候,往往属于使动用法。及物动词本来带有宾语,当动词与宾语之间的关系不是支配关系,而是“使它怎么样”,即是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例如

1、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2、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过秦论》)

3、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鸿门宴》)

分析:使动用法的.翻译方法有二:一是使令式。格式为:“主语+使(宾语)+谓语”。二是动补式。格式为:“主语+动补词组+宾语”。例1中“归”,即“使之归”,翻译为“使……回去”的意思;例2中“朝”,即”使……朝拜”的意思;例3中的”活”,即“使之活”的意思。

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古汉语里,形容词也常常活用为使动词,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1、洁其居,美其服(洁,使……洁净;美,使………美)(《勾践灭吴》)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

分析:例1中的“洁、美”,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使动词,翻译为“使……洁净;美,使………美”;例2中的“绿”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使动词,翻译为“使变绿”的意思。

㈢名词使动用法

例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2、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分析:例1中的王之,是“使他为王”的意思;例2中的“将孙膑”是“使孙膑为将”的意思。

(二)规律总结

动词使动用法,即谓语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么样”的意思;形容词处于谓语的位置,又带有宾语,并且含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六、意动用法

(一)判断方法

所谓意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名词用作动词后,主语对宾语含有“认为(觉得)宾语怎么样”,或者主语把宾语“当做(看成)什么”,即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如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如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代词有时也活用为意动。动词一般不用如意动。用如意动的词可以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做

㈠形容词意动。

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

例如1、公子怪之(怪,感到奇怪)(《信陵君窃符救赵》)

2、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廉颇蔺相如列传》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以……为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分析 ::例1中的“怪”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翻译为’感到奇怪”;例2中的“羞” 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翻译为“以……为羞耻”;例3中“私” 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翻译为“以……为美”.

㈡名词意动。

名词的意动用法,其特点是名词必带宾语,且是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的人或事物,可翻译“把……看作”“把……当作”

例如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廉颇蔺相如列传》

3、 粪土当年万户侯.。

分析:例1中的方为名词“先”、“后”活用为动词,翻译为“先,以……为先”;“后,以……为后”;例2中的名词“粪土”,活用为动词,翻译为“把……当作粪土”。

(二)规律总结

形容词、名词活用为意动词,即主语对宾语含有“认为(觉得)宾语怎么样”,或者主语把宾语“当做(看成)什么”,即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如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如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七、动词的为动用法

(一)判断方法

动词的为动用法就是动词对宾语含有“为它怎么样”的意思。为动用法的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不是支配关系,而是“动词为宾语而动”的“为动”关系.

识别一个动词在句中是不是为动用法,主要看这个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为动”关系,为动用法的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服务的性质。

从语法结构上看,动词的为动用法是以动宾式来表达状动式的内容。翻译时,应根据上下文意灵活地译为“为+宾+动”“替+宾+动”“给+宾+动”等格式。

例如

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急,为……着急)(《信陵君窃符救赵》)

2、且勇者不必死节(死,为……而死)(《报任安书》)

3、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病梅馆记》)

分析例1中的“急”应理解为“为人急”,就是“为他人着想.”。例2中的“死”应理解为“为节死”。例3中的“泣”应理解为“为之泣”,“既泣之三日”,就是“已经为它哭了三天”。

(二)规律总结

动词的为动用法:

1. 看动词和它的宾语之间是不是“为动”关系。

2. 为动用法的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服务的性质。

3、翻译时,应根据上下文意灵活地译为“为+宾+动”“替+宾+动”“给+宾+动”等格式。

篇7:短语结构类型及判断方法

短语结构类型及判断方法:

一、并列短语:

词和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

1、类型

⑴ 名+名 文化教育 今天或明天(名词短语)

⑵ 动+动 调查研究 愿意并实行(动词短语)

⑶ 形+形 光辉灿烂 庄严肃穆(形容词短语)

⑷ 代+代 我和他 这样那样(名词短语)

⑸ 数量+数量 四面八方 千秋万代 三斤五两(名词短语)

2、并列短语一般前后可以互换位置。

但有些并列短语是不能前后颠倒位置的,因为它有一定次序。

3、并列短语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但个别也有不同。

二、偏正短语:

1、前偏后正:“偏”修饰、限制“正”。

2、旧语法:“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新语法:统一为“的'”。

三、动宾短语:

动宾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关涉与被关涉的关系。动词+宾语。宾语是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的。

四、述补短语:

A、动+补

动补短语中的补语不能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

五、形补短语:

B、形+补

以形容词为中心时它的后面只有补语,因为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

篇8:语文常见病句类型修改方法

语文常见病句类型修改方法

一、成分残缺

【注】此类病句经常缺少主语。

1.在近日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使散落民间的普通艺人受到重视。

2.每当我看到顾客总是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满足和愉快。(无主语,应把“我”放到“心里”之前)

3.鉴于《金瓶梅词话》自身的缺陷,问世不久即被禁,只有少数批评家去研究,至今仍是不宜公开发行的书。(无主语,建议改成“《金瓶梅词话》由于存在缺陷,……”)

二、搭配不当

【注】出现长句时,做题者容易顾头不顾尾,顾近不顾远。

(一)主谓、动宾结构词语搭配不当

1.联合国的报告指出,如果不采取措施缓和全球人口增长对水资源构成的巨大负担,环境的恶化将会危及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建设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能够明显改善对热带气旋或台风登录位置及强度预报的准确性。

3.为了寻找野生老虎,科考队员的足迹踏遍了巴山的每个角落。(可删掉“的足迹”)

4.杨丽萍用她那优美娴熟的舞姿、流盼生辉的眼神,塑造了美丽的金孔雀形象,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

5.江苏无锡的乡镇工业,引进了不少先进设备,先后试制和生产了多种农业机械和先进产品。

6.引起世界关注的甲流病毒虽然不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7.为满足旅客出行,营造和谐春运,北京站推出了特色售票服务项目,为旅客购票提供了方便。(满足出行需求,营造和谐气氛)

8.心理健康的研究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代,心理研究就在人体疾病的发生、诊断和预防重起着重要作用。(心理研究如何在疾病的发生上起重要作用?)

9.新的战争不仅容易造成财产和人员的伤亡,而且是催生新的恐怖主义的根源。(“财产”如何伤亡?)

10.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出台一系列产业振兴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建议在“和”后加上“进一步推动”)

11.在花样滑冰世锦赛上,张丹、张昊两人的表演,无论在艺术上和在技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获得了最高分。(两处错:第一,“无论……和……”改成“无论……还是……”;第二,技术不能达到境界)

(二)修饰使用不当

1.2月26日晚10点,北京某区公安分局组织数十警力,对辖区内几家网吧进行了突击检查。

2.《赤壁》首映四天半,以10147万票房和288万多观影人群,荣登本周排行榜榜首。

3.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散发着泥土芳香,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质朴和亲切不能形容歌声)

4.她总是以一个资深新闻人的角度,以她明晰干练的语言来传递给观众脉络清晰的事实和观点。”(①“以”改成“从”;②“干练”不能修饰语言,建议改成“简练”)

(三)“二对一”和“一对二”

1.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表达这个精神,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二对一)

2.近几年来,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不断受到群众和教育专家的炮轰,还要不要坚持下去,是有关部门需要完成好的工作。(一对二)

(四)关于数字

【注】规律1:“至少”“最多”“最低”“高达”“长达”“历时”“超过”等词不能与大概的数字(大约,1000多,xx左右)连用。

规律2:“降低”“减小”“缩小”不能与倍数连用。

1.“海协会”和“海基会”今天下午针对第三次陈江会谈的各项协议、文本,举行了最后一次预备性磋商,历时大约一个小时。(违反规律1)

2.参加本次比赛的选手平均年龄19岁,平均身高1.68米,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违反规律1)

3.南昌至上海的火车动车票价分别为228元、179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票价分别为106元、81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的票价要低一倍多。(违反规律2)

三、句式杂糅

(一)主语偷换

【注】都是长句,请细读!

1.我国水墨画的主要成分是墨,加以清水,在宣纸上浸染、互渗,通过不同浓淡反应不同审美趣味,被国人誉为“墨宝”。

2.梵高在死了很多年以后,评论家们才像天文学家发现一颗新星一样仰望他、称赞他。

3.张大千是百年以来最伟大的画家,齐白石的修养不能与他相提并论,充其量是个小品画家,也可能是个小品画大家——这是一个大胆的颇有见地的新见解、新评价。(从划线处起,主语从“齐白石的修养”偷换成了“齐白石”)

4.在残奥会正式落幕前,北京奥组委推出的歌曲《再看一眼》,由谭晶、莫文蔚、容祖儿、孙燕姿四位著名女歌手联袂演唱,用歌声回顾那难以平息的奥运情感。(划线处的主语从之前的“歌曲”偷换成了歌手)

(二)有重复意味

1.90个有特殊编号的“奥运缶”在北京结束了网络竞价,每个缶的均价都超过了14万元。

2.这次网络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其他15所高校的教师也参加了学习。

3.网络的虚拟之所以有无尽的吸引力,我想,就在于一个主要原因是它能隐藏你的身份。

4.他非常酷爱电脑,除了整天关在房里玩电脑外,对其他东西都好像只有三分钟热情。

5.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干部们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

6.老师三令五申强调,学生不能在学校佩戴饰品。

7.由于我认识水平不高和文字表现力差的限制,出现错误是难免的。

8.在中国,尽管把恐龙化石当做“龙骨”并作为一味中药已有很长的历史了,但从科学角度对之进行发现和研究,则是从20世纪才开始的。(很久以前就已发现了,建议删去“发现和”)

9.随着足球联赛中日益加剧的商业化、明星化的趋向,中超联赛蒙上了一层抹不去的阴影。(“xx化”本身就指一种趋向)

四、句子有歧义

1.4月底,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相继爆发了甲型H1N1流感。

2.得罪了老张的业务主管,事后懊悔不已,他总想找机会向对方道个歉,消除误会。(“他”是谁?是业务主管,得罪了老张?还是一个别人,得罪了老张的业务主管?)

3.一个外商投资的综合商城将在小区开业,这会给小区百姓的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是“一个外商”,还是“一个商城”呢?)

4.每周三,王老师都要去北京大学上课。(“上课”可以指听课,也能指讲课,那么王老师要听课还是讲课呢?)

5.重庆市政府召开了有67名乘客、出租车司机以及加油站等方面代表参加的座谈会。

6.老人在80岁时仍清楚地记得哥哥在参加学生运动时对自己的评价:一个温情主义者。(“自己”是指这个老人还是他哥哥?)

五、语序不当

1.“神舟”五号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对飞船发射、飞行、返回每个阶段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做了精心设计,准备了应对预案。

2.航空公司采用新技术后,飞机油耗不仅大大减少了,而且飞机飞行速度也有所提高。(“不仅……而且”是固定句式,位置应该对应相同)

3.地铁五号线是第一条北京加装安全门的轨道交通线。

4.由于规划周密、准备充分,去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成为奥运会中历届参赛国家最多、开幕式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改成“历届奥运会中”)

5.不当装修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近年来是小儿白血病患者明显增加的一个诱因。(建议改成“是近年来”)

6.在中国,每一代人的成熟多半都依赖上一代人的品质,如果上一代人能够坚守正确的人生价值、道德和精神信仰,这些优秀品质沉淀在社会进程中时,托荫于其上的后代人完全可以成长得更优秀。(将“上一代人”和“如果”对调,不要怕超长句!)

7.由于青少年好奇心强、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比成年人更容易受不良信息的侵害。(将“由于”和“青少年”对调)

六、逻辑关系不正确

(一)不构成并列关系

1.大学毕业生不应只关注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体对于群体、社会、他人的责任和义务。(不构成并列关系)

2.巴金的一生经历了清朝末年、北洋军阀、国民党政府和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这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的是时期,有的是人,有的是政权,不构成并列关系)

3.出席会议的有工人、农民、体育界人士,还有妇女以及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代表。(有交集,不构成并列关系)

4.在北京站进站口,旅客们逐个接受安检,车站扩音器反复播放“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上车”的提示,春运繁忙而有序。(易燃易爆危险品有交集)

5.这次羽毛球邀请赛在新建的市体育馆举行,参赛选手经过小组赛和复赛、决赛的激烈角逐,最后张三、李四分别获得了冠亚军。

6.蔡元培在《管子》《墨子》上面,亲自用朱笔、墨笔或蝇头小楷批注得密密麻麻。(朱笔和墨笔是笔,蝇头小楷是字体)

(二)顺序颠倒

1.通过近年来中日两国领导人的破冰、融冰、迎春、暖春之旅,中日关系不断改善。(应该先破冰再融冰,这个很隐蔽啊!仔细看。)

2.经过几年试行,实践证明,颁发“考试说明”有利于考生复习备考,也有利于实现考试的科学化、标准化,减轻不必要的负担。(“有利于考生复习备考”和减轻负担应该是连着的,建议将“实现考试的……化”与“有利于考生……”互换)

3.文件中对近期教育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理论和政策上做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应该先规定后说明)

4.技术创新的浪潮正是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得、显示、存储和处理有关我们星球的各种环境和文化现象的信息。(建议调整成“获得、存储、处理、显示”)

5.他在轰轰烈烈的时代大潮到来之前,拾起无数已被历史的大筛筛掉的珍贵细节。其实,我们的历史不仅需要丰富的细节,也需要宏大的结构。(建议两者对调)

(三)因果关系颠倒

1.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所以对于数理化,他不敢兴趣。(因为对数理化不感兴趣,所以得出偏科的结论)

2.李佳学习成绩一直平平,进入高三以后,成绩很有进步,特别用功,令人刮目相看。(因为用功所以成绩进步,应将句中两者对调)

(四)无因果关系

1.他生长在偏僻的山区,因而从小就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无因果关系,建议将“山区”改成“农村”)

2.一款新型手机问世,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能耗低,有光即可充电。(“使用太阳能电池”和“具有指纹识别功能”没因果联系,建议将两者对调,这样“太阳能电池”就和“能耗低”联系上了)

(五)否定词连用,意思满拧

【注】有很多比“防止不要再次发生”高明的病句题。要反复推敲!

1.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谁能否认中国经济不会受到华尔街金融风暴的影响呢?我们难道不该迅速采取应对策略吗?(谁能否认不受影响=不受影响,而原意是会受影响)

2.他告诉我说,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间故事和民歌。(“无时无刻不忘”=忘了)

3.为了防止这次竞拍免遭再次流拍的结局,拍卖行制订了一系列对策。(防止免遭再次流拍=再次流拍)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一览表一

姓 名

字号、称号、简介

朝代

课 文

作品出处

名 言 名 句

李 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诗仙”,浪漫主义

唐朝

《月下独酌》《把酒问月》《陪侍郞叔游洞庭醉后》《望庐山瀑布水》

《李太白集》。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攀明月 不可得,月形却与人相随。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杜 甫

字子美唐代诗人。“诗圣”。诗作有“诗史”美称,现实主义

唐朝

《登岳阳楼》《登高》

《春夜喜雨》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苏 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文学家,豪放词派,“三苏”

北宋

《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六月二十七日望洞庭湖醉书》

《东坡全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王 维701-761

字摩诘,山水田园派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唐代

《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鸟鸣涧》

《使之塞上》

《王右丞集》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 勃650-675

字子安,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

唐初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滕王阁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岑 参

715-770

边塞诗代表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唐代

《逢入京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瀚海阑干百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刘 禹 锡772-842

字梦得,著名诗人,被时人称为“诗豪”

唐代

《陋室铭》

《刘宾客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陶 渊 明365-427

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东晋

《桃花源记》

《陶渊明集校笺》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柳 宗 元773-819

字子厚,文学家,哲学家。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又称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唐代

《渔翁》

《小石潭记》

《童区寄传》

《柳河东集》。《永州八记》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梁 启 超1873--1929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维新变法”。

清代

《最苦与最乐》

《谭嗣同之死》

《饮冰室》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欧 阳 修1007—1072

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文学家、史学家。与韩俞、柳宗元(唐)、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宋)统称为唐宋八大家。

北宋

《醉翁亭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范 仲 淹989-1052

字希文,谥号文正,政治家、文学家。

北宋

《岳阳楼记》

《范文正公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孟 浩 然

山水田园诗人

唐代

《过故人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襄阳集》《孟浩然集》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白 居 易

772-846

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著名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唐代

《琵琶行》

《白氏长庆集》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丝雨。

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李 益

748-约829

字君虞,诗人

唐代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高 适

704-765

字达夫,诗人

唐代

《别董大》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张志和

730-810?

初名龟龄,字子同,诗人

唐代

《渔父》

西塞山前白露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李 清 照1084-1155

号易安居士,著名的女词人。其词婉约清新,被称为“易安体”。

南宋

《声声慢》《如梦令》

《漱玉词》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 商 隐

约813-858

字义山,诗人

唐代

《夜雨寄北》

《李义山诗集》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王 昌 龄

诗人

唐代

《从军行》《出塞》

《全唐诗》

《王昌龄集》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辛 弃 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爱国词人,词风以豪放为主,词与苏轼并称“苏辛”。

宋朝

《鹧鸪天、代人赋》

《稼轩长短句》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村点暮鸦。

马 致 远

字千里,号东篱。元曲“四大家”之一。

元朝

散曲《天净沙·秋思》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杜 牡

字牧之,号樊川。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唐代

《山行》《江南春绝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廓酒旗风。

韩 愈

字退之,文学家、哲学家。倡导“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代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昌黎先生集》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叶绍翁

诗人,字嗣宗。

宋代

《游园不值》

《靖兔逸小集》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陆 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诗人

宋代

《示儿》

《咏梅》

《剑南诗稿》

临落成泥碾做尘,只有香如故。

王之焕

688-742

诗人

唐代

《凉州词》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一览表二

姓 名

字号、称号、简介

朝代

作 品

作 品 出 处

主要人物

孔 子

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

春秋

《孔孟论学习》

《论语》

袁 枚1716—1798

字子才,号简斋,随园主人。

清代

《黄生借书说》

《小仓山房文集》

郦 道 元

地理学家

北魏

《三峡》

《水经注》

左 丘 明

春秋

《曹刿论战》

《左传》

周 敦 颐

字茂叔,著名哲学家。

唐代

《爱莲说》

蒲 松 龄

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文学家,号柳泉居士。

清代

《狼》

《聊斋志异》

文 天 祥

字宋瑞,履善,号文山,民族英雄。

南宋

《过零丁洋》

《文山先生全集》

干 宝

字令升,文学家,史学家

东晋

《搜神记》

吴 敬 梓(1701--1754)

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小说家

清代

《范进中举》

《儒林外史》

范进、胡屠夫

罗 贯 中1330—1400

名本,号湖海散人。小说家

元未明初

《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

刘备、诸葛亮

施 耐 庵

小说家

元末明初

《武松打虎》《李逵见宋江》

《水浒传》

武松。李逵、宋江、戴宗

司 马 光(1019--1086)

字君实。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北宋

《隆中对》

《资治通鉴》

刘备、诸葛亮

刘 义 庆(403-444)

小说家

南朝

《周处》

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

周处

袁 宏 道1568-1610

字中郎,号石公,与其兄宗道(字伯修)、弟中道(字小修),时号“三袁”,明代公安人,“公安派”,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明朝

《游高梁桥记》

《袁中郎全集》

曹 雪 芹

?—1763)

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伟大的小说家。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

清代

《贾芸谋差》

《红楼梦》

又名《石头记》

贾芸、卜世仁

现 代 部 分

鲁 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现代

《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孔乙己》《自嘲》《社戏》

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六一公公,双喜,阿发

茅 盾

1896~1981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现代

《白杨礼赞》(选自《见闻杂记》)《雷雨前》

小说有《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子夜》《林家铺子》《春蚕》(与《秋收》《残冬》合称《农村三部曲》)。

闻一多(1899-1946)

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诗派代表人物

现代

著作收于《闻一多全集》中。提出诗歌的“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理论。代表作有《红烛》《死水》等。

胡 适1891-1962

原名胡洪骍,字适之,现代作家、学者、教育家。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奠基人之一。

现代

《<老残游记>的文学技术》

著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集》、《胡适作品集》等。

冰 心1900--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儿童文学家。

现代

《谈生命》

代表诗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散文集《笑》《往事》。

孙 犁

1913-

原名孙树。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其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是荷花淀派的创始人。

当代

《山地回忆》

《村歌》《白洋淀纪事》

妞儿

徐 志 摩1896-1931

笔名云中鹤、诗人、学者。新月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

现代

《泰山日出》

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在病中》等。

郭 沫若(1892-1978)

原名开贞,号尚武,四川乐山人。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家。

现代

《天上的街市》

第一部诗集《女神》是我国新诗运动的奠基石。有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蔡文姬》《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等。

朱自清1898-1948

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现代

《背影》《绿》《春》

代表作有诗和散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和《松堂游记》等。

鲍吉尔、原野

蒙古作家

当代

《雪地贺卡》

《静默草原》

梁实秋

1903-1987

散文家,翻译家

现代

《猫的故事》

《梁实秋雅舍小品全集》

老 舍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形成了老舍的风格,也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

现代

《第一堂课》

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

沈 从 文1902-1988

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当代

《柳源与沅州》

散文集《湘行散记》、中篇小说《边城》和长篇小说《长河》等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一览表三

(外 国 部 分)

姓 名

字号、称号、简介

国别

课 文

课文出处或代表作品

主要人物

莫 泊 桑1850--1893

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与美国作家欧·享利(代表作《含着泪水的微笑》)、俄国作家契诃夫、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统称为短篇小说巨匠

法国

《项链》

《我的叔叔于勒》

《珠宝》

《羊脂球》,

《一生》

《漂亮朋友》

玛蒂尔德、路瓦栽

菲利普夫妇

郞丹先生

茨 威 格

作家

奥地利

《世间最美的坟墓》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宁称赞他的作品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俄国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帕霍姆

普 希 金1799--1837

19世纪俄罗斯伟大民族诗人,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

俄国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著名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长篇小说《上校的女儿》等。

欧·亨利1862-1910

作家,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合称为“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其作品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被誉为“美国生活幽默的百科全书”。

美国

《最后一片叶子》

《麦琪的礼》

《麦祺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

德拉、吉姆

契诃夫1860-1904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大师。

俄国

《艺术品》

中篇小说《第六病室》、剧本《樱桃园》和短篇小说《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萨沙· 斯米尔诺夫

马克·吐温

作家

美国

《辛劳的蚂蚁》

《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

弗朗西施·培根1561--1626

哲学家、作家。

英国

《论逆境》《论读书》

主要作品哲学方面有《新工具》和文学方面的《随笔》。

雨 果1802--1885

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温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作家。

法国

《诺曼底号遇难记》

《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安 徒 生1805--1875

著名童话作家

丹麦

《皇帝的新装》

《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都 德

小说家

法国

《最后一课》(短篇小说)

哈墨尔先生

小弗朗茨

高 尔 基

作家

苏联

《海燕》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散文诗《海燕》

左 拉(1840-1902)

作家

法国

《猫的天堂》

哈 谢 克

(1883-1923)

作家

捷克

《黑信》

济 慈

诗人

英国

《秋颂》

泰 戈 尔

(1861-1941)

诗人、作家。19获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

《金色花》

《泰戈尔诗选》

克雷洛夫

(1769-1844)

寓言作家

俄国

《农夫的蛇》

《克雷洛夫寓言诗集》

篇9:教你了解常见病毒的类型及如何判断是否中毒

各种病毒时至今日也可算是百花齐放了,搞得人心惶惶,一旦发现自己的电脑有点异常就认定是病毒在作怪,但似乎总是未见“元凶”的踪影,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特别是对于一些初级电脑用户。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病毒的类型和如何判断你的电脑是否中了病毒,希望对帮助识别病毒有一定帮助!

将病毒按其入侵的方式来分为以下几种:

a.源代码嵌入攻击型

从它的名字我们就知道这类病毒入侵的主要是高级语言的源程序,病毒是在源程序编译之前插入病毒代码,最后随源程序一起被编译成可执行文件,这样刚生成的文件就是带毒文件。当然这类文件是极少数,因为这些病毒开发者不可能轻易得到那些软件开发公司编译前的源程序,况且这种入侵的方式难度较大,需要非常专业的编程水平。

b.代码取代攻击型

这类病毒主要是用它自身的病毒代码取代某个入侵程序的整个或部分模块,这类病毒也少见,它主要是攻击特定的程序,针对性较强,但是不易被发现,清除起来也较困难。

c.系统修改型

这类病毒主要是用自身程序覆盖或修改系统中的某些文件来达到调用或替代操作系统中的部分功能,由于是直接感染系统,危害较大,也是最为多见的一种病毒类型,多为文件型病毒。

d .外壳附加型

这类病毒通常是将其病毒附加在正常程序的头部或尾部,相当于给程序添加了一个外壳,在被感染的程序执行时,病毒代码先被执行,然后才将正常程序调入内存。目前大多数文件型的病毒属于这一类。

有了病毒的一些基本知识后现在我们就可以来检查你的电脑中是否含有病毒,要知道这些我们可以按以下几个方法来判断。

1.反病毒软件的扫描法

这恐怕是我们绝大数朋友首选,也恐怕是唯一的选择。

2.观察法

这一方法只有在了解了一些病毒发作的症状及常栖身的地方才能准确地观察到。如硬盘引导时经常出现死机、系统引导时间较长、运行速度很慢、不能访问硬盘、出现特殊的声音或提示等上述在第一大点中出现的故障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病毒在作怪,但也不能一条胡洞走到底,上面我不是讲了软、硬件出现故障同样也可能出现那些症状嘛!对于如属病毒引起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

a.内存观察

这一方法一般用在DOS下发现的病毒,我们可用DOS下的“mem/c/p”命令来查看各程序占用内存的情况,从中发现病毒占用内存的情况,有的病毒占用内存也比较隐蔽,用“mem/c/p”发现不了它,但可以看到总的基本内存640K之中少了那么区区1k或几 K,

b.注册表观察法

这类方法一般适用于近来出现的所谓 程序,如木马程序,这些病毒一般是通过修改注册表中的启动、加载配置来达到自动启动或加载的。

c.系统配置文件观察法

这类方法一般也是适用于 类程序,这类病毒一般在隐藏在system.ini 、wini.ini和启动组中,在system.ini文件中有一个“shell=”项,而在wini.ini文件中有“load= ”、“run= ”项,这些病毒一般就是在这些项目中加载它们自身的程序的,注意有时是修改原有的某个程序。我们可以运行Win9x/WinME中的 msconfig.exe程序来一项一项查看。

d.特征字符串观察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一些较特别的病毒,这些病毒入侵时会写相应的特征代码,如CIH病毒就会在入侵的文件中写入“CIH”这样的字符串,当然我们不可能轻易地发现,我们可以对主要的系统文件运用16进制代码编辑器进行编辑就可发现,当然编辑之前最好还要要备份,毕竟是主要系统文件。

e.硬盘空间观察法

有些病毒不会破坏你的系统文件,而仅是生成一个隐藏的文件,这个文件一般内容很少,但所占硬盘空间很大,有时大得让你的硬盘无法运行一般的程序,但是你查又看不到它,这时我们就要打开资源管理器,然后把所查看的内容属性设置成可查看所有属性的文件,相信这个庞然大物一定会到时显形的,因为病毒一般把它设置成隐藏属性的。到时删除它即可,这方面的例子在我进行电脑网络维护和个人电脑维修过程中见到几例,明明只安装了几个常用程序,为什么在C盘之中几个G的硬盘空间显示就没有了,经过上述方法一般能很快地让病毒显形的。

高考文言翻译七大关注点

文言文学习方法浅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方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

初二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有哪些

高三语文复习计划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常见典型错误

高中的语文文言文复习方法

高三语文复习词类活用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古文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古文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古文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精选9篇)】相关文章:

高考文言文翻译透析2023-01-02

高考文言文答题技巧有哪些2023-11-20

高考冲刺将即艺术类考生如何应对高考复习2022-12-17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教学2022-05-08

高考文言文答题技巧2022-10-11

关于初中文言文翻译常用技巧总结2023-01-14

初三语文中考作文2023-04-08

高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2022-09-09

古代汉语学习总结2022-09-07

三文言文部分词类活用总结2022-10-2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